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软土地基危害及处治措施

软土地基危害及处治措施

软土地基危害及处治措施
软土地基危害及处治措施

浅谈软土地基的危害及处治措施【摘要】探讨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的危害,介绍几种软土地基的处治措施。

【关键词】公路软土地基危害处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软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触变性及流变性大、扰动性大、透水性差等特点。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定义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

1、软土地基的危害

在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可能导致的问题有:路基抗剪强度不足以承受上部结构的自重及外荷载,路基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路基在上部结构自重及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变形,会影响结构物的正常使用,特别是超过结构物所能容许的不均匀沉降时,结构可能开裂破坏。

软土地基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分为以下五类:

①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作软基处理的地段未作处理设计;

②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本合同段软土地基处理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换填砂垫层、干砌片石、碎石垫层、预压与超载预压、土工布、单向土工格栅、双向土工格栅、土工格室、搅拌桩。施工时间安排在2002年11月11日至2003年8月31日。 软土路基处理时遵循的施工原则 施工季节:优先安排在非雨季节施工,根据气象预报资料选取在连续降雨量少时间施工。 工序安排:采用机械化快速施工,开挖、换填、防护加固、防排水各项设施等工序一气完成,尽量缩短工作面暴露时间。严格按照各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工艺要求进行施工。软基段的涵洞工程,在路基预压期满,沉降基本完成后在开槽施工。 4.4.1.一般路堤浅层处理施工 采用排水砂垫层,土工格栅设置在排水垫层顶部,坡角采用干砌片石护坡,护坡背后设置土工布反滤层。 4.4.1.1.换填砾类土垫层 施工工艺??见表5 施工工艺框图砂垫层施工工艺框图。 砂选用中粗砂,在开工前对砂场进行调查,并及时取样进行分析,主要测定细度模数、含泥量、有害物含量,选择符合设计标准的砂方可使用。 施工时首先清除加固范围内地面上的草皮及杂物,用土质相同的土填成坡度为3~4%的横坡,并碾压密实。 分层填筑:砂垫层分两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25cm,按照经过试验确定的合格填料和经过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分层填筑压实。 摊铺整平:为了保证路堤压实均匀和填层厚度符合规定,填料采用推土机初平,刮平机进行二次平整,使填料摊铺表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洒水或晾晒:砂的含水量直接影响压实密度。在相同的碾压条件下,当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密实度最大,填料含水量波动范围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3%范围内,超出最佳含水量2%时进行晾晒,含水量低于最佳含水量进行洒水。洒水采用洒水车喷洒,晾晒采取自然晾晒,必要时旋耕机翻晒。 机械碾压:碾压是保证砂垫层达到密实度要求的关键工序。碾压按照“先静压,后振动碾压”;“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两侧,后中间”的原则。 检验签证:砂垫层的检测采用K30荷载仪进行检测地基系数,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系数。 施工防排水:砂垫层施工完成后,在两侧挖临时排水沟,使排到砂垫层里面的水能及时排出。严格管理施工用水与生活用水,以免冲刷路基各部与取土处。 4.4.1.2.单向单层土工格栅处理软土地基施工 施工工艺??见表5 施工工艺框图铺设单层单向土工格栅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时首先清除加固范围内地面上的草皮及杂物,用土质相同的土填成坡度为3~4%的横坡,并碾压密实。 在上面填厚30cm的中粗砂,压实到符合设计要求后,将表面进行整平,去除表面石块,并将去除石块后形成的凹坑补平,然后在上面满铺一层单向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铺设要求幅与幅之间纵向采取密贴排放,横向采用连接棒连接或搭接法连接,连接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横向接缝错开不小于1m。铺设时使格栅与土层密贴,每隔一定距离用U型钉将格栅固定在土层上。 格栅铺设后及时用砂或其他渗水材料覆盖20cm厚,并按设计要求铺回折段砂,外边逐幅回折2m,用砂压住。然后进行整平、压实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路基填筑。

软土地基对桥梁施工产生的危害及处理措施

软土地基对桥梁施工产生的危害及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03-24T11:49:08.515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21期作者:李玲 [导读] 在当前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是衡量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关键指标,基础施工风险成为桥梁安全事故的核心因素,为了加强桥梁施工管理水平,我们需要科学地管理基础建设。 山东沂蒙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建设水平的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对公路网络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在公路网建设中肯定有桥梁的建设,而在软土基质地方建桥,是一个广泛的现象,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在软基地质建筑的技术问题,这个问题在桥梁建筑中非常突出和重要。由于软土地基的自然孔隙小,含水量高,渗透性小,可以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影响桥梁的质量。同时,天气对其影响很大,恶劣天气下其稳定性不强。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遇到软土地基施工时,要注意技术处理,保证桥梁的质量。 关键词:软土地基;桥梁施工;危害;处理措施 导言: 在当前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是衡量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关键指标,基础施工风险成为桥梁安全事故的核心因素,为了加强桥梁施工管理水平,我们需要科学地管理基础建设。在具体的桥梁施工中软土基施工技术的使用决定着施工作业的有效性,因此要分析施工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落实桥梁施工作业,全面彰显桥梁施工软土基施 1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必要性 软土地基的施工会给予桥梁整体施工作业的压实度产生影响,还会引起路面硬化与沉降情况。(1)桥梁压实度层面。现有的软土地基土结构涉及软土和松散砂体,软土地基的压实在具体桥梁施工中尚未得到实施,影响了桥梁运行的稳定性。此外,软土地基的渗透性相对较小,含水量相对较高,因此如果施工期长雨季,则会造成桥梁被雨水侵蚀,降低工程运行质量;(2)引起路面硬化现象。桥梁的实际施工期间因为使用材料往往是混凝土与沥青,且沥青与混凝土自身稳定性不佳,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施工路面硬化或者开裂现象,同时因为软土地基稳定性不佳,桥梁施工期间便有可能出现硬化现象;(3)沉降现象。因为浅层降水或者深层抽汲地下水的作用,会引发水土流失,导致软土地基的强度有所降低,以致于建筑物出现地面沉降,势必会影响到桥梁的实际使用寿命与施工效率,且软土地基施工的最大风险便是路面的沉降现象。 2软土地基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2.1环境因素 环境对软土地基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可大致分为两种:粘性地基和砂性地基。前者需对地基进行实压,让其固定,而后者需对地基进行挤压,让砂性地基变得紧密。施工时要结合当地环境的特点和土地的特性进行,确保桥梁施工质量。 2.2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也是影响软土地基施工的因素之一,尤其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缓和过渡段影响较大。因此,桥梁软土地基的施工也需要注意工程设计,良好的工程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施工问题。桥梁施工按截面进行,根据不同的施工区段需要进行不同的设计,能很好地适应地基的特点和差异。在过渡段施工中,软土地基会增加工程施工难度,因为工程设计沉降过大,导致桥梁断裂甚至倒塌,因此过渡段的设计需要结合地基的实际情况。 2.3现场施工 软土地基施工会受到周围因素特别是施工现场的干扰,且影响较大。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施工现场,就不能进行软土地基的施工,从而延缓施工的整体进度,甚至影响桥梁施工质量。此外,桥梁施工需要使用一些大型机械设备,这些大型机械设备会损坏软土地基,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避免。 3常见的桥梁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 3.1垫层处理技术 常用的垫层处理技术主要有砂砾石垫层和砂垫层两种方法。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砂、砾石等建筑材料。通过软基垫层,达到了加固软土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在垫层处理技术的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更换材料,因为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软基处理工程的质量,所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选材过程中,应选用级配好、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和砾石,也可加入卵石等材料进行混合。第二,换填施工前,施工人员要对基坑内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对基坑内的杂物或给水应及时清除,

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工法的特点

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工法 真空预压法是在地基表面铺设密封膜,通过特制的真空设备抽真空,使密封膜下砂垫层内和土体中垂直排水通道内形成负压,加速孔隙水排出,从而使土体固结、强度提高的软土地基加固法。 真空预压法适用于加固淤泥、淤泥质土和其他能够 够排水固结而且能形成负超静水压力边界条件的软粘土。该法早在50年代初就已由瑞典的杰尔曼(W.kJELLMAN)提出,但直至70年代末期一直末能得到广泛应用。1980年,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科研所(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在天津新港开展现场试验研究,解决了实用密封薄膜、抽真空装置及关键施工工艺,使该法达到实用阶段,并于1982年末成功地应用于天津新港软基加固工程中。1983年该法的研究列入“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985年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并获“六五”国家科技攻关奖;1987年2月取得国家专利权(专利号(申请号)85108820),并于1989年被评为中国专利优秀奖;“七五”期间,该法被列为国家计委重点推广新技术的第28项,同时被列为“七五”期间交通部《通达计划》推广新技术项目之一。目前,真空预压法已在港口工程、石油、化工、建筑、公用事业和机场等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加固面积已超过150万平方米,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

济效果。 一、真空预压加固法的特点 真空预压加固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加固过程中土体除产生竖向压缩外,还伴随侧向收缩,不会造成侧向挤出,特别适于超软土地基加固。 (2)一般膜下真空度可达600mmHg,等效荷重为80kPa,约相当于4.5m堆土荷载;真空预压荷重可与堆载预压荷重叠加,当需要大于80kPa的预压加固荷重时,可与堆载预压法同时使用,超出80kPa的预压荷重由堆载预压补足。 (3)真空预压荷载不会引起地基失稳,因而施工时无须控制加荷速率,荷载可一次快速施加,加固速度快,工期短。 (4)施工机具和设备简单,便于操作;施工方便,作业效率高,加固费用低,适于大规模地基加固,易于推广应用。 (5)不需要大量堆载材料,可避免材料运入、运出而造成的运输紧张、周转困难与施工干扰;施工中无噪音,无振动,不污染环境。 (6)适于狭窄地段、边坡附近的地基加固。 (7)需要充足、连续的电力供应;加固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加固费用可能高于同等荷重的堆载预压。 (8)在真空预压加固过程中,加固区周围将产生向加固区内的水平变形,加固区边线以外约10m附近常发生裂缝。因此,在建筑物附近施工时应注意抽真空期间地基水平变形对原有建筑物所产生的影响。 二、真空预压法的机理与基本性能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

浅谈软土地基及处理方法 【摘要】:软土一般是指在静水和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以黏粒为主并伴有 微生物作用的近代沉积物。软土是一种呈软塑到流塑状态,其外观以灰色为主的 细土粒,如淤泥和淤泥质土、泥炭土和沼泽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饱和黏性土、粉土等。其中淤泥和淤泥质土是软土的主要类型。 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是保证建筑物建成后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也直接影响 到地基的基础承栽力。 处理方法有:表层处理法、强夯法、静力排水固结法、反压护道法,桩基法 换土法,灌浆法,加筋法等,排水砂垫层,石灰浅坑法及其他辅助方法!不同的软 土地基应该结合工程实际采取有效经济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主要类型危害路基工程地基承载力影响使 用性能抗剪强度工程质量有机质空隙比含水量地基土投资变形 一软土地基的辨认 软土地基的确认是一项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工作,我们在具体施工时决定用 量化的试验指标来控制和确认。在确定软土时要查明软土及与之共同存在的一般 土层的成因、类别、范围、物理力学性质和必要的化学性质,以便采取经济有效 的处理措施。既可降低造价,又能确保质量、缩短工期。由于各省区各公路工程 的软土成因不尽相同,因此会同乐监理和业主确定了切实可行的鉴别方法,对本 路段的主要软基取样并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实验检测数据分析可得出以下规律: 1.1 土质的影响一般天然细粒土的天然密度在1. 60~1. 75 g/ cm 3 之间,而水又是不可压缩的,密度远小于土的天然密度,所以对于同样的土质,含 水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土体干密度的减小,这也就意味着作为路基填料时其压实度 的降低,这对地基成型后的强度和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 1.2 液塑限的影响由以上结果分析,液塑限对软基的断定并非必然的联系,只要含水量控制得当,在透水性较好的砂砾料紧缺地段,用高液限土作路基填料 也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事实上,在本工程中,我们遇到了相当多的高液限土(约 为60 %),考虑到该工程为二级公路,压实度要求仅为94 %左右,为降低工程造 价我们采取了分段开挖晾晒、换位填筑路基的办法,将软土全部挖除晾晒换填,考虑到路基耐久性的要求,只是在换填段增加了30~50mm 厚的砂砾料垫层,这 样既解决了软土路段的交通问题,又避免了大量的土方调运,缩短了工期,降低 了造价,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益。当然,高液限土( w l > 50 %) 是一种不适宜材料,击实试验表明液限大,最佳含水量也较大,自然对应的最大干密度就会较小,一般高液限粘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 55~1. 65g/cm3。 1.3 孔隙比的影响孔隙比与含水量有较大的关系,其公式为e 0=Gρ ω(1+ ω)/ρ-1,其中ρω为水的密度,G为土粒比重,ρ为天然密度,ω为含水

软土地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概要

浅析软土地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摘要:软土在荷载作用下,极易产生工程问题,在勘察过程中切不可马虎松懈,本文从软土特性出发,分析了软土工程地基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并作出了勘察方法探讨。 关键词:软土地基工程问题勘察方法 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公路铁路的修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物理力学性质差且分布面积较大的第四系软土类区域,软土体是自然界的历史产物,它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地基条件差别巨大,根据相邻建筑物或相邻地域的地质资料来设计,一点微小的差异就可能给影响工程质量,给工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应引起重视,我们施工中充分利用信息,及时调整设计参数和工艺,避免了施工期间可能引起的附加沉降,体现了当今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为一体的全过程综合岩土工程实践理念。 一、软土的特征及其危害性 软土指的是所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的细粒土,处于软朔或流朔状态。我国的软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各大江大河的入海三角洲冲击平原地区。内陆主要是湖泊或山谷冲击而成,有机质含量较高,分布范围比较小。主要包含饱和软粘土包括泥炭、泥炭质土,淤泥、淤泥质土等,软土一般具触变性、流变性、高压缩性、低强度、低透水性、不均匀性等特征,在工程应用上的

表现为地基沉降量大,可以达到数十厘米甚至到数百厘米;地基沉降时间长,达数十年甚至到数百年,特别严重的是沿海地带的软土地基,因为厚度过大,所以固结速度比较慢;地基不均匀沉降,大多是由上部结构的特性和荷载差异所引起;地基抗剪强度低。软土上述的特点,容易影响公路铁路工程质量,引发一些地质灾害,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为:软土地基不均匀和过大沉降将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牵制了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度;路基路堤还可能会随着软土地基一起产生滑动现象,从而导致路面的整体遭到破坏,鉴于软土地基潜在的种种危害性,各部对于软基的处理标准要求高,也更高地要求了地质勘察在软土地基工程的深度和广度。 二、软土地基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上所述出的软土地基固有的特性以及工程在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使用各程序阶段的失误,造成了所建造在软土地基上建筑物的结构损伤工程倒塌等一系列工程事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在地质勘测时深度不够,没有查清楚软土土层的分布、厚度以及一些暗沟暗塘的具体情况,造成建筑物产生严重不均匀沉降,结构构件开裂,甚至工程不负荷载倒塌的事故。 (二由于地质勘察不深入,不细致,未取得的地质资料不具可靠性,以致错误的将软土判断为好的地基土,使设计也随之错误,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使建造物受力结构变化,裂缝倒塌,引起工程事故。 (三软土的承载力比较低,地基无法承受,发生剪切的破坏,基础失去稳定性,带来较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使上部建造物结构受损,造成工程事故。 (四对软土地基未作出处理,或者处理方法不正确,施工质量不过关,使建筑物产生过大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开裂,不得不二次或多次进行加固和处理。 四、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应用

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应用 常宝 (中铁一局兰渝项目经理部,广安 638003) 摘要:水泥搅拌桩是进行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对兰渝铁路13标水泥搅拌桩施工适用条件、成桩原理,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介绍,并对制浆质量、泵送浆液质量、桩机机身的垂直度、钻进和提升速度、桩长、单桩水泥用量等的质量控制环节进行阐述,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兰渝铁路南充东至高兴支线为时速160km/h的Ⅰ级铁路。线路路基全长66.6km,其中 =50~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埋深大于3m的软土和松软土地基长15.18km。地基承载力σ 120KPa。水泥搅拌桩累计桩长1503274m,桩径0.5m,桩间距1.1~1.3m,桩长3.0~11.7m,正三角形布置,桩顶铺设0.4~0.6m碎石垫层,中间加铺双向PET聚酯土工格栅,幅宽≥5m,网孔110~120mm,横向抗拉屈服强度≥80KN/m。 2 适用范围及成桩原理 水泥搅拌桩(湿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松软土、粉土、素填土、黏性土以及无流动性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泥炭土、有机质土、塑性指数Ip>25的黏土以及天然含水量大于70%或地下水PH值<4.5的地基土均不适宜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 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搅拌机的搅拌翼片,在翼片直径范围内将地基中软土和水泥浆液固化剂强制拌合,水泥和软土产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减少了软土中的含水率,增加了颗粒之间的粘结力和足够的水稳定性,使软土固结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整体性的水泥土桩。桩顶铺设夹土工格栅的碎石垫层(图1),一方面加速软弱土层排水固结,不产生毛细现象,另一方面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 0.2m碎石垫层 图1 水泥搅拌桩与夹土工格栅的碎石垫层示意图 3 施工工艺 3.1 室内配比试验 采集各工点土样,当存在成层土时应采集各层土样,进行室内配比试验,测定各水泥土试块不同龄期、不同水泥掺入量、不同外加剂的抗压强度,选取最佳水灰比、水泥掺入量及外加剂品种、掺量。室内水泥土试块在标养条件下,28天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5MPa,90天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8MPa。选定水泥掺入比15%,水灰比0.53。 3.2 设备参数与安装调试 水泥搅拌桩采用PH-5型,搅拌头翼片数4枚,宽度100mm,与搅拌轴垂直夹角60°,搅拌头的转速39转/ min,搅拌头直径500mm。输浆泵压力控制在1.2~1.5 MPa。 设备布置与安装调试:制浆点离桩机的水平输送距离不超过50米,以保证注浆出口压

常见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

一.软土的定义 所谓软土,从广义上讲就是强度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 二.软土的类型:按孔隙比及有机质含量为主划分为:软粘性土、淤泥质土、淤泥,称软土; 泥炭质土、泥炭,称为泥沼。 三.软土的特性 a.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含水量在34%~72%之间,孔隙比在1.0~1.9之间,饱和度一般大于95%,液限一般为35%~60%,塑性指数一般为13~30,天然容积密度为15~19KN/m3 b.透水性差。大部分软土的渗透系数为10-8~10-7cm/s c.压缩性高。压缩系数为0.3~0.5,属于高压缩性土。 d.抗剪强度低。其快剪粘聚力在10KPa左右,快剪内摩擦角在0~5o e.具有触变性。一旦受到扰动,土的强度明显下降,甚至成流动状态。 f.流变性显著。其长期抗剪强度只有一般抗剪强度的0.4~0.8倍。 四.软土地基的处理原则 主要原则是: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满足工期要求。 五.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 1.垫层与浅层处治。设置于路堤与软基之间的透水性垫层是地基中的孔隙水排出的通道,软土地基上修筑的路堤,其下均宜设置透水性垫层。浅层处治适用于表层软土厚度小于3m的软土路段的处理。 2、辗压实法——挖制最佳含水量,对土基分层压实,以提高强度和降低压缩性。 强夯法是以8—12t(甚至20t)的重锤,8-20m落距(最高达40m),土基进行强力夯击,利用冲击波和动应力达到加固土基的目的。 3、排水固结法——饱和软土在荷载作用下,排水固结后,抗剪强度可得到提高,则达到加固的目的。 4、挤密法——土基成孔后,在孔中灌以砂、石、灰土石灰等材料,捣实成直径较大的桩体,孔隙减少,提高承载力和加固的目的。 砂井——是利用各种打桩机具击入钢管或高压射水,爆破等方法在地基中获得一定规律排列的孔眼并灌入中、粗砂形成砂柱。 A.外砂井顶面应铺设砂垫层,以构成完整的地基排水系统; B.砂井直径一般为20~30cm,软土厚大于5m; C.砂井施工方法——打入空心管法、射水法。 挤实砂(碎石)桩——是以撞击或振动的方法强力将砂、石等材料挤入软土地基中,形成直径较大的密实柱体,提高软土地基的整体抗剪强度,减少沉降。 生石灰桩——用生石灰碎块置于桩孔中形成桩体。其孔径20~40cm,长在12m以内。 5、化学加固法——利用化学溶液或胶结制,采用压力灌或搅拌混合料等措施,使土粒胶结起来,达到加固土的目的。 6、抛石挤淤——是强置换土的一种形式,不必抽水挖淤,施工简便。适用于软土3~4m,石块大小不小于0.3m。 7、反压护道法——是在路堤两侧填筑一定宽度和不定期定高度的护道,它运用力学平衡原理保持路基的稳定。适用于反压护道高度为1/2路堤高度。 8、土工合成材料自治——土工合成材料具有加筋、防护、过滤、排水、隔离等功能。利用

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一、引言 如果地基的承载能力足够,则基础的分布方式可与竖向结构的分布方式相同。但有时由于土或荷载的条件,需要采用满铺的伐形基础。伐形基础有扩大地基接触面的优点,但与独立基础相比,它的造价通常要高的多,因此只在必要时才使用。不论哪一种情况,基础的概念都是把集中荷载分散到地基上,使荷载不超过地基的长期承载力。因此,分散的程度与地基的承载能力成反比。有时,柱子可以直接支承在下面的方形基础上,墙则支承在沿墙长度方向布置的条形基础上。当建筑物只有几层高时,只需要把墙下的条形基础和柱下的方形基础结合使用,就常常足以把荷载传给地基。这些单独基础可用基础梁连接起来,以加强基础抵抗地震的能力。只是在地基非常软弱,或者建筑物比较高的情况下,才需要采用伐形基础。多数建筑物的竖向结构,墙、柱都可以用各自的基础分别支承在地基上。中等地基条件可以要求增设拱式或预应力梁式的基础连接构件,这样可以比独立基础更均匀地分布荷载。 如果地基承载力不足,就可以判定为软弱地基,就必须采取措施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土层考虑。勘察时,应查明软弱土层的均匀性、组成、分布范围和土质情况,根据拟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提供相应参数。冲填土尚应了解排水固结条件。杂填土应查明堆积历史,明确自重下稳定性、湿陷性等基本因素。 在初步计算时,最好先计算房屋结构的大致重量,并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全部面积上,从而等到平均的荷载值,可以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相比较。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大于4 倍的平均荷载值,则用单独基础可能比伐形基础更经济;如果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值,那么建造满铺在全部面积上的伐形基础可能更经济。如果介于二者之间,则用桩基或沉井基础。 二、地基的处理方法 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 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 3)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局部软弱土层以及暗塘、暗沟等,可采用基础梁、换土、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常见的处理方法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常见的处理方法 摘要:对杭嘉湖地区软土地基的特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病害进行分析,从施工工艺、处理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软土地基处理常用的几种方法,同时通过一实例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Abstract: the hangjiahu area of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ossible disease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treatment effec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commonly used several method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a specific example of research, to have th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words: highways; and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Processing method 1. 前言 杭嘉湖平原广泛分布着软基,而这一地区又是经济发达地区,对公路交通需求迫切,尤其是高速公路。若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路基且不加以处理,将会给公路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危及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文简单地分析了该地区的软土特性,详细阐述了水泥搅拌桩、塑料排水板、排水垫层等处理方法的作用机理,为以后的公路设计、施工等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 2. 软土地基的特性及可能产生的病害 (1)杭嘉湖平原软土地基特性 以海相灰、灰黑色淤泥质土、淤泥为主,间夹薄层冲海相粉土、粉砂,表部常有有机质黏土和泥炭层薄夹层。上更新地层顶部为冲湖相灰绿色、灰黄色硬可塑状粉质黏土、黏土,其下为海相灰色淤泥质土,多发育双层或三层软土。软土具有高含水性、大空隙比、弱透水性、高压缩性与固结速度缓慢、低抗剪强度、触变性、流动性等工程特性。

软土地基中几个问题的分析

软土地基中几个问题的分析 摘要:位于滨江、谷底、河滩等的城市地带,经常存在着含水量高、孔隙大、压缩性强、抗剪能力弱、承载能力低的软土。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下进行市政工程施工,如果没有对地基做适当的处理,地基将难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譬如路堤可能由于地基不稳而引起沉降开裂甚至剪切破坏。本文将以市政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问题为切入点,探讨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以求改善地基的变形性和渗透性等工程性质,提高软土地基的抗剪能力和承载能力。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土地基,问题处理 一、市政工程软土地基的常见问题 软土俗称淤泥质土,包括淤泥、泥炭、冲填土、杂填土等。地基中不同沉积年代和成因类型的软土,对市政工程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笔者根据施工实践,对软土地基存在危害性进行分析,认为形成软土地基危害性的主要原因有: 1.承载力太低的原因 软土地基的危害性之一就是承载能力弱,在高强度的施工环境下,地基的整体很容易遭到破坏。软土地基在承载力不足的原因,是因为软土含水量高,譬如淤泥软土,含水量最低35%,最高为50%。在高含水量的状态下,软土的孔隙被水充满,致使土质疏松,容易被压缩,承载强度就越低。 2.沉降量太大的原因 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会影响工程施工功能的正常发挥,譬如在市政道路施工中,沉降量太大的软土地基道路容易出现裂缝,致使路面不均匀,甚至使得地下管线断裂。软土地基沉降量太大的原因是弱透水性使然,软土的渗透系数小,在压力的作用下难以在短时间内固结,如果在加荷初期受到高强度的孔隙水压力,地基强度就会加速降低。目前一些市内交通主干道的路基,软土沉降情况严重,这也是工程界的焦点难题之一。 3.地基上建筑物移位的原因 软土地基上的建筑落成后,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发生移位情况,使得周边其他建筑和市政地下管网的安全性受到威胁。这种移位情况缘于软土的高压缩性,软土的压缩性与其含水量成正比,在地基上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不均匀沉降,在超出地基允许承载力之外时,就会发生差异性的倾斜,引起建筑物移位。 4.地下水破坏的原因 软土地基的市政工程地下水含量高,地下水的承压力会影响基础施工,甚至破坏基础施工。软土地基本身的抗剪强度小,受到荷载力之后,孔隙的水没有排

软土地基常见五种处理方法

鉴于淤泥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不易满足水工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下面介绍淤泥软土地基五种处理方法。 1、桩基法 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可采用打桩办法进行加固处理。而桩基础技术多种多样,早期多采用水泥土搅拌桩、砂石桩、木桩,目前很少使用,一是水泥土搅拌桩水灰比、输浆量和搅拌次数等控制管理自动化系统未健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存在搅拌均匀性差及成桩质量不稳定问题;二是砂石桩用以加固较深淤泥软土地基,由于存在工期长,工后变形大等问题,已不再用作对变形有要求的建筑地基处理;三是民用建筑已禁用木桩基础。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管桩)目前由于具有较强承载力,投资省,质量有保证,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得到普遍运用,如本人设计龙海市角美镇金山水闸,其地质条件覆盖一层10m以上厚的淤泥土层,地基处理采用边长为250mm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挤密淤土层并靠摩擦承载,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还具有抗水闸水压力产生水平荷载,达到水平稳定作用。 淤土层较厚地基处理还可以采用灌注桩,打灌注桩至硬土层,作承载台,灌注桩有沉管灌注桩和冲钻孔灌注桩,但两种方法灌注桩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一是沉管灌注桩在深厚软土中存在桩身完整性问题;

二是冲钻孔灌注桩存在泥浆污染问题,桩身混凝土灌注质量,桩底沉渣清理和持力层判断不易监控等问题。福建省龙海市发生几起灌注桩基础民用建筑不均匀沉陷,导致墙体裂缝事件,是由于施工中存在上述技术问题造成。 2、换土法 当淤土层厚度较簿时,也可采用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鉴于换砂不利于防渗,且工程造价较高,一般应就地取材,以换填泥土为宜。换土法要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施工时应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3、灌浆法 是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将能够固化的某些浆液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灌浆浆液可以是水泥浆、水泥砂浆、粘土水泥浆、粘土浆及各种化学浆材如聚氨酯类、木质素类、硅酸盐类等。灌浆法对加固淤泥软土地基具有明显效果,如福建省龙海市角美壶屿港水闸由于淤泥软基不均匀,沉陷闸基沉降最大达到0.63m,加固时采用单管高压旋喷灌浆处理,每个闸墩上、下游侧和中间各设5个灌浆孔,沿闸墩轴线两侧布孔,灌注水泥浆,成桩直径0.5m,伸

高速公路常见的四大病害成因分析

高速公路常见的四大病害成因分析 槽和泛油四大类。 一、裂缝 裂缝病害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裂三种形式,以下将分别介绍。 (一)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一般有两种:一种主要发生在紧急停车带或路肩部位,其形状是沿路肩边缘向内逐步扩大,呈月牙形,这种裂缝容易使路基发生滑移,危险性很大;另一种是发生在行车道部位,多为纵向条带状,裂缝两端未延伸到路堤边缘。 1.纵向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地基原因。有些路段处于丘陵低洼、河谷处,地基土天然含水量较高,在设计及施工时未做处理,在高填土后,由于地基承载能力的差别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纵向开裂。 纵缝1 (2)路基施工原因。如果土基施工时天气干燥,局部路堤填料土块粉碎不足,路基压实不均匀,暗埋式构造处因构造物长度限制,路基边缘不能超宽碾压,致使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或者混合料摊铺时纵向施工搭接质量不好,都会造成纵向裂缝。 纵缝,形成宽缝,后期会形成坑洞 (3)水的渗透破坏。中央分隔带、路表、边坡等渗水,使局部路基受水浸

泡后承载力值降低,在动静荷载的作用下,路基滑动产生裂缝,另外填料若为弱膨胀土,如施工中未做处理,渗水后含水量变化,也会导致裂缝产生。 (二)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的裂缝,裂缝起初大多出现于路面两侧的硬路肩,逐渐发展而贯通全路幅。贯通裂缝沿路面大致呈均匀分布。 1.横向裂缝通常不是由于荷载作用引起的。其成因主要有三个: (1)材料收缩引起横向裂缝。一方面在基层成型过程中,因基层材料失水收缩而形成规则的横向裂缝,另一方面基层材料因温度骤降而发生低温收缩开裂。这两种收缩变形使面层底面承受拉力,当拉力超过沥青面层的抗拉强度时就使沥青面层底部拉裂,并随着温湿的循环变化及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而导致沥青面层低面裂缝。 横缝 (2)沥青及混凝土的温缩引起的裂缝。因沥青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的粘弹性材料,温度下降时,沥青混合料逐渐变硬变脆,并发生收缩变形.当收缩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沥青路面表面就会被拉裂,并逐步向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的横向裂缝,这种温缩裂缝在北方温差较大地区初冬一般宽度为3~5mm,到严冬可加宽到10mm,最宽达到20mm,而到春季则又缩回。 横缝,贯穿全车道 (3)差异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在软土地基与非软土地基交界处、软土地

淤泥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施工中淤泥软地基处理方法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山东青岛市高新区鹿港海洋公社1#~3#楼工程,由青岛海工园投资有限公司。含1#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2#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3#楼地下一层地上三层,设计为独立基础,框架结构。 二、建设地点及环境特征 本工程位于山东青岛市红岛高新区新业路与海月路交汇处,地形:场区已经过整平总体起伏较小。地貌:场区原地貌为滨海浅滩,后经人工回填改造形成现地貌。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勘察中间报告及现场第一层土方开挖现状,架空层(底标高-5.5米)至地基持力层(底标高为-8.4米)为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沼泽化层(Q4mh)第○6层、淤泥质粉质黏土,该层分布广泛。表现为:灰黑色~灰色,流塑~软塑,韧性较差,颗粒均匀,手感细腻,含有机质、贝壳碎屑,强度低,具有高压缩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60~80kPa,压缩模量E s1-2=2~4MPa。力学性质:强度极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工程特性:地基承载力低,强度增长缓慢,加荷后易变形且不均匀,变形速率大且稳定时间长,具有渗透性小、触变性及流变性大的特点。 三、处理方法 因淤泥软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差,不易满足高层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下面介绍淤泥软地基五种处理方法。 1、桩基法 淤泥质粉质黏土层较厚地基处理可以采用灌注桩,打灌注桩至硬土层,作承载台,灌注桩有沉管灌注桩、冲钻孔灌注桩和人工挖空灌注桩,但前两种方法灌注桩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一是沉管灌注桩在深厚软土中存在桩身完整性问题;二是冲钻孔灌注桩存在泥浆污染问题,桩身混凝土灌注质量,桩底沉渣清理和持力层判断不易监控等问题。 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可采用打桩或人工挖孔桩办法进行加固处理。而桩基础技术多种多样,早期多采用水泥土搅拌桩、砂石桩、木桩,目前很少使用。一是水泥土搅拌桩水灰比、输浆量和搅拌次数等控制管理自动化系统未健全,设备陈旧,

桥梁软土地基桥台位移病害原因及防治

308 探析桥梁软土地基桥台位移病害原因及防治 甘海峰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针对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基桥台位移病害形成的因素及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同时 强调了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桥台位移;病害因素;防治措施 某周边地区主要以河、湖相沉积为主, 地貌单一,地层分布稳定, 连续性较好, 但从表层粘土、亚粘土、淤泥和淤泥质粘土的厚度看, 有一定的变化。此层软土特点主要表现是含水量大(最大含水量超过60%) 、高孔隙比、低强度、压缩性大, 施加外荷载表现有下沉与塑性变形, 另外还有蠕变、冻胀等不良现象。在滨海相沉积平原地区设计与施工桥梁结构物, 桥墩仅考虑沉降就可以, 但桥台不仅要考虑竖向变形, 还应考虑塑性变形( 如滑移、前倾) 、蠕变及冻胀等影响。因地基失稳产生塑性变形将直接引起桥台沉降与滑移, 主要是前移与台后下沉, 个别有侧向位移和扭转, 导致桥梁结构破坏, 影响桥梁正常使用。 1 桥台位移病害 地基下沉导致桥台向河心整体滑动( 正向、侧向) , 使墩台支承面、台桩及支座等结构产生变形、甚至破坏。桥台前倾也将使桥梁无法正常安装。现举两例: ①某路段2号桥为简支板梁桥, 桥台桩打完不久, 因软基变形桥头滑坡短时堆载, 导致桩周产生负摩阻力, 增加桩的竖向荷载并产生不均匀沉降; 另外桩周土发生水平向位移, 引起桩的挠曲、水平变形过大, 桩身承受的弯矩较设计的弯矩过大, 从而造成台桩产生严重偏移、倾斜, 被迫报废重打;②某路段3号桥为简支板梁桥, 墩台基础全处于软基中, 西桥台采用框架埋置式, 东桥台采用基桩U 形轻型桥台, 桥头填土高5m, 当时限于经费, 存在压缩河道现象,桥建成不久, 桥台滑动前移倾斜使墩、台移位, 上部结构构造缝全部受挤锁死, 背墙、耳墙、墩台帽、台身出现较大裂缝, 台后路基出现很大范围的不均匀沉降和滑动裂缝, 桥头严重跳车, 被迫整治加固。 软基桥台一旦发生位移, 其影响一般很大。软基桥台前移将使梁端与背墙紧贴甚至锁死, 进而破坏伸缩装置;严重时破坏背墙, 同时使大梁局部压曲、开裂、破碎, 桥面系破坏; 对于正在施工的桥梁, 将使大梁无法正常架设安装。 软基桥梁墩台一般采用桩基础, 其沉降量很小, 特别是桩尖处于硬土层的端承桩, 其下沉量几乎为零。而台后路基(一般为路堤) 由于与桥台所用材料不同, 路桥过渡段作为柔性路堤与刚性桥台的结合部位, 在结构上是塑性变形和刚度的突变体。在竖向位移、塑性变形、蠕变以及对外部环境改变的相应差异上, 桥台要比路堤小得多。当路面施工完毕后, 路基仍继续着主固结尚未完成部分的沉降, 同时产生末期次固结沉降(蠕变), 于是桥台与路基之间在衔接处存在着明显的沉降突变点, 导致沉降差异增大, 纵向形成高差, 导致桥头跳车, 影响桥梁的使用功能。虽可设置桥头搭板来过渡、调整沉降差, 但由于调坡距离短, 只能解决小沉降, 如发生较大沉降, 易造成二次 跳车; 如不设搭板, 防跳车则要频繁调整加铺引道路基路面结构, 加重养护工作。 2 影响桥台位移病害形成的因素 (1) 台背填土高。软基上短期填土、堆载、压实, 主固结沉降与次固结( 蠕变) 尚未完成, 土压力增加, 使桥台产生较大的竖向位移和水平滑移。 (2) 软土层埋置深度与厚度。上述地区软土层一般埋置在地表下 1~ 3 m, 属浅层埋置。经调查研究, 软土埋置越浅, 越易沉陷、塑性变形、蠕变、冻胀; 对多层软土, 是上层影响, 下层影响较小。软土层越厚, 越易发生较大的沉降与塑性变形。 (3) 软土层强度。滨海软土层主要为海淤质粘土或海淤, 形成时间、含水量不同、孔隙比差异, 强度亦不相同, 强度越低, 越易发生沉降、塑性变形、蠕变、冻胀。 (4) 软土层比例。滨海软土层厚度与基础埋置深度的比值越大, 基础在软土中越易沉降、滑移、蠕变甚至扭转。 (5) 顺桥向桥台基础长度。桥台基础顺桥向受力起主要作用, 因此顺桥向位移须受到严格限制, 如采用桩基础时, 当顺桥方向的排数越多, 大部分弯矩转化为桩轴向力,桥台滑移破坏将大为减少。 (6) 构造形式因素。重力式桥台自重大, 对地基要求高, 而且土压力不能从中间传出去, 在软基中, 发生前移倾覆与侧移比例较高。软基中不宜采用重力式桥台, 宜采用底部以桩基为主的轻型桥台, 将力传递至较好的土层上,减轻水平主动土压力对桥台的影响。 3 桥台位移病害防治 3. 1 桥台型式选取 采用轻型结构及顺桥向多排桩结构, 减少路桥过渡段土压力对结构的影响; 同时结合溜坡、搭板、箱形、筏板等构造, 减轻或扩散填土荷载。3. 2 人工加固、改善地基 软土层不厚可以采取挖除全部软基, 换填压缩性低、强度高、透水性好、水稳性强的材料。若软土层较厚, 可以挖除部分软基, 其上按轻质路基、加筋路基方案处治; 也可采用挤( 压) 密法( 如砂桩、水泥桩、碎石桩等) 使软土密实脱水, 减少土体中的孔隙, 从而减少土的压缩性, 增加复合地基的抗剪和竖向承载力。 同理, 用预加荷载法使土压密脱水, 增加软基的抗剪及竖向强度, 使桥台软基位移提前发生, 从而减少建桥后桥台的位移量。对工期要求不急的项目, 桥台地基处理采用预压法, 效 (下转第312页)

软土地基案例分析与加固措施

软土地基案例分析与加固措施 摘要:某路堤长约159m,填筑高度为10.5-11.5m,基础为软土地基,在路堤填筑高度约10m时,路基出现了突然坍滑沉陷现象。本文通过对该段软土地基坍塌沉陷原因进行简单分析,并较详细介绍对该段软基的加固处理措施,为工程建设各方提高对软土地基危害性认识和处理软土地基措施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软土地基;塌滑沉陷;原因分析;整治措施 引言 某路堤2008年11月底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12月2日路基中心左侧出现突然坍滑沉陷,并伴随有沉闷的声响。坍滑沉陷引起路堤左侧沿中线偏左下沉1.2—1.6m,裂隙垂直张开,裂面粗糙无擦痕,左侧坡脚稻田隆起,并造成临近桥台桩基础从承台底面剪断,桥台偏移。坍塌沉陷发生后,参建各方对坍塌沉陷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并通过咨询和邀请有关咨询单位专家到实地察看,最后对对坍塌沉陷工点进行了有效整治。 1坍塌沉陷原因分析 1.1工点内存在特殊岩土与不良地质。勘察设计单位通过利用初测地质资料,结合地质调查,采用钻探、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及土工试验、补充勘探等勘察手段,定测和复查查明了工点内存在如下地层岩性、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 1.1.1地层岩性:工点范围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粘土、粉土、粉砂、细圆砾土。 1.1.2特殊岩土:主要为泥岩,膨胀性指标为:自由膨胀率0-48%,蒙脱石含量11.08-15.6%,阳离子交换率1.52-26.23Mmol/100g,具弱膨胀性。 1.1.3不良地质:主要为软弱地基和高烈度地震区地震液化层。埋深2-1 2.3m 范围内青灰色黏土(Q4al1)和粉土呈软塑状,连续分布,基本承载力低(σ0=120-150Kpa),高填方后土层极易发生剪切、冲切破坏;该段地下水位以下粉土、粉砂层为地震液化层,液化层厚度0.2-4m,埋深6-11m。 1.2设计对软基处理措施不足。 1.2.1设计对软土地基危害性认识不足。原设计未采取有效的地基加固措施,只对膨胀岩填料填筑提出了较为严格的工艺控制要求,但不是阻止软弱地基坍塌沉陷的措施和手段。 1.2.2对工点地基加固措施设计深度不足。原设计采取天然地基清表换填30cm厚粗颗粒土后重型碾压,铺设三层抗拉强度不小于25KN/m双向经编土工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概述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概述 杜艳花 (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京密项目部) 摘要:本文介绍了软土及软土地基的定义及特点,探讨了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造成的危害,并介绍了几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对软土地基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软土地基喷粉桩法土工格栅换土垫层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运输事业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虽然东南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水平居国内前列,但是软土路基公路病害也时有发生。尤其桥头跳车现象严重,影响高速公路使用功能。由于桥头与路堤沉降差异太大,造成行车事故,不得不反复根治,不仅耗费资金,还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为了保证道路的安全运行,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软土及软土地基 1.1 软土 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1.2 软土地基 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未作定义。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日本规范还对软土地基做了分类,提出了类型概略判断标准。在给出软土地基定义时指出:软土地基不能简单地只按地基条件确定,因填方形状及施工状况而异,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填方及构造物的种类、形式、规模、地基特性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应按软土地基处理。 2 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造成的危害 (1)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做软基处理的地段未做处理设计。 (2)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 (3)虽然做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措施不力,施工不当造成路堤失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