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学生评价观

试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学生评价观

试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学生评价观
试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学生评价观

试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学生评价观

作者:张晓

班级:2002级大专中文一班

指导教师:李德林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教育评价的解析和对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借鉴,反思教育评价现状并对学生评价观作了重建。

【论文提纲】

引言

本论

一、解析教育评价(三种观点)

(一)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教育评价是提供评价信息的过程

(三)教育评价是一种共同建构的过程

二、借鉴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诠释与特点)

(一)丰富性(二)回归性

(三)关联性(四)严密性

三、重建学生评价观

(一)反思

(二)建构

1、在理念上,关注人性

2、在方法上,注重质性

3、在实施中,提倡创新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学生评价

试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学生评价观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实施的“瓶颈”,成为关注的焦点。笔者在对教育评价三种观点解析的基础上,借鉴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及其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四个特点,通过对教育评价现状的反思,提出了自己的后现代主义取向的学生评价观。

一、解析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自产生到现在,已有七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它产生、发展、繁荣到专业化等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加深。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主张,为教育评价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总的来说,对教育评价的认识和理解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这种观点在教育评价研究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它最早可以追溯到现代教育评价产生初,有“现代教育评价之父”之称的泰勒,明确提出“评价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但教育目标本质上是指人的行为变化,因此,评价是一个确定行为发生实际变化的程度的过程”。这一最早的对教育评价的表述虽然没有直接谈到价值及价值判断的内容,但它通过课程及教学计划与教育目标的关系,间接地把价值判断的内涵提了出来。在此以后,教育评价是价值判断的观点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认可。

(二)教育评价是提供评价信息的过程。

这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对教育评价研究产生较大影响的一种观点。美国学者克龙巴赫(L.Cronbach)认为,“评价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地方”。他还进一步提出:所谓教育评价是指为获取教育活动的决策资料,对参与教育活动的各个部分的状态、机能、成果等的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和提供相关信息的过程。继克龙巴赫之后,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D.L stufflebeam)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在此基础上,他把评价界定为“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七十年代,以斯塔弗尔比姆为首的美国全国评价研究委员会进一步发展了教育评价的定义,提出:评价是一种确定、获取及提供叙述性与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涉及研究对象的目标、设计、实施及结果的价值与优缺点,以便指导如何决策,如何符合绩效的要求,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三)教育评价是一种共同建构的过程。

古巴(E.G.Guba)和林肯(Y.S.Lincoln)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自然主义评价的倡导者,他们提倡在评价中顺应人类本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第四代评价”的基本主张,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评价是社会政治的活动,即评价不会也不可能脱离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2、评价是各方面力量(参与人)合作的产物。

3、评价是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过程。

4、评价是一个连续的、问题反复呈现的,并可能有众多分歧的过程。

5、评价是一个应急的过程(不是按部就班的过程)。

6、评价是一个可能产生许多非预期结果的过程。

7、评价是一个产生(形成)事实的过程。

在这七种主张中,其核心则是共同建构的思想。所谓共同建构就是通过对各类与评价有利害关系的人的需求、关注点和问题的应答,并通过对活动和协商,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

以上对教育评价认识的三种观点,体现了教育评价研究中的三种倾向。第一种倾向以价值判断为标志,明确提出了教育评价是以准则为核心的价值关联活动。第二种倾向则把评价的核心转到为决策服务,这一倾向没有提出价值及价值判断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它并没有提出明确地评价准则,但它提供的评价信息必然内含其潜在的评价准则。前两种倾向都把教育评价看作是评价准则有关的活动,只是二者的程度不同而已。第三种倾向则与前两种倾向相反,它对教育评价的理解意在消解评价标准本身。这三种倾向是不同时期的产物,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受不同的哲学思潮影响,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假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教育评价的基本认识。应该认识到,教育实践活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评价的过程则更具复杂性和多向性。因此,用一种倾向简单地否定另一种倾向只能导致片面化和绝对化,很难体现出教育评价丰富、复杂的内涵。这就需要一种强有力的理论作指导,来认识这三种倾向在教育评价研究中的地位,并在新的条件下重建教育评价观。

二、借鉴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是二十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世界性文化思潮。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整个后现代思潮的一部分,是在人们为了使教育适应“后工业社会”,对教育的“现代性”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下形成的。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主义的课程以西方逻辑中心主义,理性主义传统为导向,主张以

科学知识为中心进行课程编制,是一种唯科学主义的、封闭的课程体系,呈现出直线性、统一性、可预测性、确定性和整体性等特点,使学生难以用开放的眼光看待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现实世界。为此,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多尔从建构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观点出发,吸收自然科学中不确实性原理、非线性观点,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论等,把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概括为“四R”即:

(一)丰富性(Rich)。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为了促使学生和教师产生转变和被转变,课程应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与生动的经验。它能促进各学科领域的合作的方式,对话的性质进行探索,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

(二)回归性(Recursive)。当布鲁纳提出:“如果设有回归性,任何关于思想的理论都是无用的”时,就断言回归性对教育的重要性——人类将思想回转到自身的能力,这种“回归性反思”是人类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而形成自我感的方式。它是反省性经验的重新组织、构造和转化,旨在发展能力——组织、组合、探究、启发性地运用某物的能力。

(三)关联性(Pelations)。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教育方面的关联,即关于课程中的联系,可为课程提供内容丰富的模体或网络,强调在构建课程模体与结构时要考虑的一系列关系。

2、文化方面的关联,即有关文化的或宇宙论的联系,虽然在课程之外,但会形成一个更大的模体,目的在于为课程提供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严密性(Rigor)。不确定性和解释性的组合。对待解释,严密性在此意味着自觉寻找我们或他人所持的(通常是隐现的)假设,以及这些假设之间的协调通道,促使对话成为有意义的和转变性的过程。而处理不确定性、严密性意味着有目的地寻找不同的选择方案、关系和联系。

三、重建学生评价观

(一)反思

综观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可发现存在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之争,一些研究者强调理性的实证方法,另一些研究者强调自然的人文方法,并将二者视为相互对立的关系。然而,单一的方法论视角是远远不够的,最终会把教育评价僵化在自己的方法体系中。

反观我国教育评价现状,不难发现其中仍单纯强调客观性,对各种复杂的、隐匿的、不

确定的社会或心理因素也尽量量化,过分依据客观事实和数据,在试图增强教育评价可信度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却遮蔽了评价信息的真实性,进而丧失了教育评价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在对国外表现性评价等定性方法的研究和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如评价者一致性和情绪可行性等一系列具体问题。

由此看来,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单一的方法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必须借鉴后现代主义思想倡导多视角、多元化的方法来重建我们的评价观。

(二)建构

1、在理念上,关注人性。

《读者》上有利奥.巴恩格利亚先生写的一段话:“我们整天在干什么?我们如此忙于传授知识。如果我们没有教会莉亚妮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地生活着,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教给她如何读书、写作、算题,这又有什么用呢?”,这也就是现存学科本位的最大失职,它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正因如此,新课程也把关注人列为核心理念和最高宗旨。关注人性对于教育评价的启示有:(1)在评价功能上,不只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应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如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2)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在制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时,教师应更多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学生应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得出评价结论时,教师也应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评和互评,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在反馈评价信息时,教师更要与学生密切合作,共同制订改进措施,以保证、改进措施的真正落实。总之,通过学生对评价过程的全面参与,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等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

(3)在评价内容上,在强调对评价对象各方面活动和发展状况实行全面综合评价的同时,还注重差异评价。因为每个学生的发展都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在实施评价时,应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建立“因材施评”的评价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潜能,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促进个体价值的最大程度的实现。

(4)在评价结果上,关注认同,即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并在反思中变“结果”为“新起点”,在更高的水平上获得发展。在这里,评价结果已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通过评价,鼓励被评价者本人对评价的主动参与,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以及被评价者相互之间的双向沟通和协商。

2、在方法上,注重质性。

质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对评价对象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的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评价者只有理解了评价对象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和知觉规则,才可能理解他们具体外显的行为。在实践过程中,评价者作为参与者,亲临其境,收集所有现场信息,把评价对象置于复杂、丰富、流变的自然情境中加以评价。

(1)质性评价的典范之一:档案袋评定。

档案袋评定是在教育评价改革实践中涌现出的一种评定方法。其实质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而获得的成就。对教师而言,就是把课程与教学同评定整合起来,“嵌入”到日常的课堂生活中去。其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

其类型多种,现以“理想型档案袋”为例。其有三部分构成,即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biographies of works)、系列作品(a range of works)以及学生的反思(student reflections)。

1)作品产生过程的说明,是主要学习计划产生和编制的文件记录。通过这部分内容,学生选择计划时的理想就能展现出来。它的形成可以有各种不同类型,如既可以是伴有说明的一系列略图,也可以是进行特别困难的选择时录下的几盒录音带。

2)系列作品是学生在完成某一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创作的各种类型的作品集。例如,在语言艺术中,一个档案袋也许包含了被杂志录用的文章、论文、诗歌以及课堂表现录音等。

3)学生反思记录,一方面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重要契机,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

除了理想型档案袋还有精选型档案袋、过程档案等等。档案袋评定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因具体情况而定,但档案袋使用要伴随着一系列课程和教学观念、评定观念乃至学生观的变革。

(2)质性课程评价典范之二:苏格拉底式研讨法。

苏格拉底式研讨法,是把学生在“班级参与”(class participation)和“课堂讨论”(class discussion)中的表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一部分。其具体步骤有:

1)明确教育结果,这些结果可以是批判性思维、阅读理解技能、听说技能、多样的写作能力等。

2)选定研讨采用的文本。所选文本通常是从较长作品中摘录或节选的一小部分——也许选自一本小说或一部电影,也许是乐谱的部分或一幅画的局部,实验的某一步骤,数学定理的一行。只要能最佳地促进学生学习,可以对文本自由选择。

3)教师提出一个启始问题,激发学生兴趣,而产生对话,引起对文本思想观念更深广的理解。

4)选择记录研讨过程的方式或设计简明的记录者。

5)以多种方式完成评价。例如:把它作为毕业学生展示的一部分、课堂评价的工具。

可见,苏格拉底式研讨法不仅是一种评定的有效方法,更提供了一种课程和教学改革思路。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他们融为一体,这种思想也是当前各种质性评定方式的一种共同趋势。

3、在实施中,提倡创新。

创新,这不仅是对学生而言,也是教师所必备的素质,而这种创新素质也是教育评价所大力提倡的。由于每个教师的个人遗传素质、社会环境、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这也就决定了在每个教师的观念和方法的不同。但只要学生得到尊重、价值得到提升、思想得到深化,我们都可以予以肯定和提倡。

(1)真诚对待随机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各种学习行为的评价是大量的、随机的。但正是这种随机进行的评价,对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挥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提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一堂小学自然课上,教师发给学生蚯蚓,让学生观察其特征,有位学生回答:“老师,我用线把蚯蚓扎好后吞进了喉咙,过了一会我又把它拉了出来,它还在蠕动,说明它生命力很强。”此时,教师神情变的很庄重:“完全正确,同时我还要赞扬你在求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种勇敢行为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同学,我远不如你!”。如此真诚的赞扬远比“啪、啪、啪,你真棒!”的“作秀”更有激励作用,更有意义!

(2)艺术地批改作业。

作业是教学评价的一部分,由于它的频繁性,很大成程度地影响着学生,所以我们应艺术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例如:一位数学教师,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有三类:必做题、选做题和自选题(即:自己感兴趣的习题练习。)很多学生的自选题都是家长逼迫孩子选的“奥林匹克”竞赛题,而有位学生却做了这样一道“自选题”:0+0=0。教师看着自己教的五年级学生的自选题,他先是火冒三丈,但在三思后,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很好,这道题肯定是你自己选的!”这样的评语不仅表达了自选题一定要自己选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引发了学生的深深反思。这种启迪的方式,是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教会他们能自己教育自己。

(3)灵活处理考试。

考试是教师和学生都极为发怵的两个字,我们虽不能一下就废除考试,但我们可以转变它。

例如:改革试题,江苏常州钟楼区西仓桥小学藤颖蕾设计的小学一年级的期中数学测验就分为两部分:笔试和实践。笔试部分分为三大块:比一比、画一画、看看、说说、写写。实践部分,是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数学游乐园”,以这种游乐的方式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因年级和条件设情景测验、开卷考试、答辩、辩论等多种灵活可行的办法。

(4)弹性应对分数。

分数在学生眼里是至高无尚的,也成了他们的焦虑,作为教师可以灵活应对分数,可以弹性处理评分标准。

例如:一位教师的作法令人拍案叫绝,问题:雪融化后是什么?这位老师说,雪融化后是水,我打100分;雪融化后是春天,我打120分。如此之创新,我们何乐而不为之!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改革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将评价引向合理的轨道,引向促进我们的教育宗旨得以实现的境域。在此过程中,倡导多视角、多元化的后现代主义无疑是我们不二的理论指导,笔者也希望通过此文能为致力于此方面研究的教育者,提供一个共同探讨研究的桥梁,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得以反思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修订版)》

海南出版社2003年7月第2版

(2)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3)[美]威廉F.纳、威廉M.雷诺兹、帕特里克.斯莱特里、彼得M.陶伯曼著、张华等译《理解课

程》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4)[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5)[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6)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7)杨九俊、吴永军主编《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案例卷)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8)刘志军《教育评价的反思和建构》选自《教育研究》

2004年第2期

(9)韩立福《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观——一种面向未来教育的评价理念》选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3期

(10)严芳《教育评价多元聚焦方法及其应用》选自《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10期

后记:

论文撰写之前,我就想写一份与众不同的绝妙文章。通过了解我认识了后现代主义,为了深刻的了解它,我耗费了大半年的时间,读了几本大部头的著作,虽说不求甚解,但也略知一二,又与本身的教学相联系,就写了这份《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学生评价观》。找资料——定题目——列提纲——打草稿,每一个小阶段都让我费尽心机,而每一个小进步都让我欣喜若狂,看着自己的心血一点点慢慢堆积成一篇文章,心中的感慨真是无以言表。俗话说:“自家心里急,他人不知忙”。看着别人轻松以对,我更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让自己的付出有所回报!

“三人行,必有我师!”虽然我无法与德林老师并驾齐驱,但德林老师身上那特殊的气质,一直吸引着我,他的勤奋、严谨、认真,对事业的坚持与追求,这些都在激励着我前进,还有我那些亲爱的挚友,无言的奉献,让我的论文更增添了无限的神采,谢谢他们!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观 一、“以人为本”的评价观 “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同时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上。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生活状况和教育条件、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使学生在知识积累、行为习惯、智力水平、身体素质、个性品格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学生评价都忽略了这一点。教师总想把学生训练成符合自己要求的标准件,他们没有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别进行认真考虑,教学评价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而是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千篇一律的,他们失去了鲜明、生动的个性,也失去了对民主、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因此,新的学生评价观应更加强调个性化和差异性评价,强调评价的指标和标准是多元的、开放的和具有差异性的,对信息的收集是多样、全面和丰富的,做到全面与差异相结合,基础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尽可能地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创造力火花,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二、发展性学生评价观 学生评价有诊断、反馈、导向、激励、甄别等功能,而这些功能都可以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未完成”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人,具有鲜明的发展性。在他们的身上,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这是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应加以引导从而促进其发展,通过教育不断培育和扶植他们身上的“生长点”,把他们存在着的多种潜在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展性评价就是旨在促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

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韩立福 [内容摘要]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哲学最新发展的几个思潮或倾向的总称,强调反思与批判现代性;反对中心主义,提升非理性主义;倡导多视角、多元化的方法;语言范式取代意识范式。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要包括教育目的观、课程观、师生观、教育研究观、教育评价观等。教育目的观着重于追求的‘发展’理念”;课程观强调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肃性;师生观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育研究观关注教育活动的差异性,使教育研究从现代性下解放出来,从—元转向多元;教育评价观强调人文化的评价方式,重视所有参与者的看法,并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来消除分歧而得出结论,从而调动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公平性。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作者简介] 韩立福(1963—),男,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评价、新课程有效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所谓“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哲学最新发展的几个思潮或倾向的总称。它既包括“新实用主义”、“后分析哲学”、又包括欧陆的“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取向。“现代主义”肇始于笛卡儿和康德,“在本质上表现为理性启蒙精神,它强调人通过对自然的理性把握和技术征服而确证人的主体性和本体力量”。“后现代主义”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后现代主义”特指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对“现代哲学思维方式”(以及近代哲学思维方式)进行反思与超越的哲学思潮,其主要思潮有:以拉康、福柯、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以罗蒂、奎因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格里芬为代表的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泛指 19世纪以来所有对现代理性展开批判和超越的哲学学派或思潮,它所实现的是“近代哲学思维方式”向“现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实际上,狭义的“后现代主义”是广义的“后现代主义”的一部分,我们在一般文献中所看到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是狭义的“后现代主义”。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的认识上,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指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部分。”“现代”与“后现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对立的基础上的。他曾专门解释过“后”字的涵义,“‘后现代’的‘后’字并不意味着一个恢复、闪回或反馈的运动,也就是说,不是一种重复的运动,而是一种 ‘ana-’(ana-乃一法语前缀,有‘从头到尾’、‘彻底’‘向上’等义——引者注)的过程:一种分析、回忆、神秘解释、变形的过程,以详述一种‘原初的遗忘’。”由此看来,“后现代”的“后”字表征一种质的飞跃。美国“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大卫"格里芬历史而辨证地做出解释,“后现代”与“前现代”也有质的区别;“后现代”不是彻底的抛弃“现代”,而是对“现代”所做出的根本的超越。 当下西方世界流行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有两种风格:一种是以福柯、德里达、拉康、利奥塔等为代表的激进的或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流行于欧洲大陆,如法国;一种是以罗蒂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及格里芬等为代表的“温和的

新课程要有新的学生评价理念.doc

新课程要有新的学生评价理念 新课程下的中小学评价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地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评价反馈等方面要凸显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要脱离以往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定位和定式,改变对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做法,应把评价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能。这既是学生评价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衡量学生评价改革成败与好坏的重要标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学生评价中,要依据基础性发展目标,对他们的道德品质、文明素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给以全面的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学会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在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评价过程中,应注意教育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评价对象,灵活运用各项评价指标。通过多主体评价,使学生及时把握自己的发展状态,看到自己的进步、潜能、长处及不足,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评价内容多元化。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其他潜能与特长的发展,尤其是探究与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基础要求,也要尊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处境及发展的不同要求,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评价方式方法要科学简便、灵活多样、富有实效。

在学生学科学习状况评价中,不仅评价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课程目标在学生身上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形式应采取自评与互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与课堂观察、管理评价与激励评价、改进建议与发展方向等多种形式,改变过去那种在期末“算总账”的方式,同时改变那种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倡导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评价。(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27日第4版 新课程下的中小学评价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地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评价反馈等方面要凸显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要脱离以往教学中学生评价的定位和定式,改变对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做法,应把评价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能。这既是学生评价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衡量学生评价改革成败与好坏的重要标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学生评价中,要依据基础性发展目标,对他们的道德品质、文明素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给以全面的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学会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在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评价过程中,应注意教育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评价对象,灵活运用各项评价指标。通过多主体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也往往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认为自己就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对待学生往往是管束的多,理解的少,强制的多,宽容的少,这就很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甚至对立。在新课改的条件下,接受素质教育观念洗礼的教师应该切实转变自己的学生观。 所谓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它是教师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的对学生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 自古以来,教师就成为一个容易被人神化的职业,在平凡教师的身上经常被笼罩着各种光环。正是因为这样的认识,使教师们长期在自己的讲坛上高高在上,不能走下来和学生融为一体,传统的学生观中,教师和学生是相距甚远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是课堂的灵魂。其实,这样的学生观存在很大的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学生观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学模式停留在我讲你听,我教你学,我说你记,我主动你被动,这种教学观和教学模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人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者眼中,学生似乎一度成了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知识容器”和“两脚书橱”。课堂上教师“满堂灌”、“一言堂”更是比比皆是。诚然,课堂教学教师是重要的,是不能缺席的,但是这种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无视学生生命体验的课堂教学,使原本应该是产生思维智慧、迸发思想火花的课堂教学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记得,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教我们物理的一位老师教学水平很高,他教的学生成绩很好,但是,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我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因为只要一上课,教室内鸦雀无声,静得仿佛一根针掉下来都可以听到,只有他一个人在讲,然后要求学生们作练习,然后再讲,几乎不提问谁,也不让谁在课堂上发言。今天回忆起来,虽然他教的成绩好,但学生没有了参与的乐趣,没有自主获得过程,所以学生们并不是很买他的帐。 其次,传统的学生观往往容易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这种等级的划分则是

新课标教学评价观

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观——发展性评价 一、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一)促进学生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本”。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以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以情感为重点的社会素质)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发现、探究与质疑,高效实现目标。再次,在教学效果评价上,要以评学为重点,“以学论教”,并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二)促进教师成长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评价方向是面向未来的。其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讲授水平,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而是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发展需求。因此,它是一种建立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基础上,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方式。 (三)以学论教 “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它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高低。因为,一切教学设计,一切标准以及教师的一切劳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只有树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新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一)优质的课堂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与统一 基础性目标是按照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教学。发展性目标包括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情感为重点的良好社会素质。课堂教学目标就是把知识、 技能教学与能力、情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课堂教学的各项目标都应既有与认识活动相关的内容与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价值。这些方面的综合,才构成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当然,这不是一两节课能完成的,但却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它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在确立课堂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两方面的关系与整合:一方面是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与多重关系,以求整合效应,另一方面是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存联系、相互协调和整体发展。只有这样,课堂教学中完整人的教育才能成为可能。

浅析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

摘要自后现代这一艺术思潮诞生的那天起,评论界对它评判就没有停止过,这其中褒贬不一:多样化、人性化、模糊化、非理性、叛逆性、颠覆性等等,许多评论的词汇表明了每个关注它的人的观点。正是由于它还在发展变化中,因此,学术界还很难做出最恰当的评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设计双重译码功能 后现代主义运动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在建筑中产生 的设计运动。“后现代主义”这个词的含义非常复杂,从字面 上看,是指现代主义以后的各种风格,或者某种风格,因此,它 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或者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 一、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出现 20世纪60年代, 西方进入“丰裕社会”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从讲究结实耐用转向求新求异。现代主义设计风格长期 以单调、沉闷、冷漠的形式充斥城市,已不能适应多元化市场 的需求和商业竞争,人们渴望出现变化。反叛主流设计运动 在此时兴起了,其激进的思想对设计的冲击是不可磨灭的,设 计开始朝向强调个性以及表现不同消费群体的生活意象、强 调人情化和象征意味的方向转变。后现代主义设计遂应运而 生。它认为产品设计不仅要有良好的技术和功能,还要具有 丰富的个性和多样的形式,并注重人情化和象征意味。目的 就是建立一种适应后工业社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方式的 设计原则。 在今天看来,后现代主义设计作为一个模糊、非特定的概 念,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艺术风格流派,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设计 艺术风格和设计理念,而是包括观念、态度、知识、行为、思维 变化而形成的具有时代性的文化思潮,整体是对现代主义的 反叛。后现代的设计风格纷繁复杂,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特 征:非理性。后现代设计中大量地引用矛盾修饰法、讽刺和隐 喻的手法来进行设计,桌子不再是桌子,更是一种概念,一种 符号,甚至是一种政治态度。这种多样化风格现象的出现是 对现代主义的最大挑战,它抹杀了现代主义设计的纯洁性和 至上性,将设计带入到一种可以是“很多”的状态。这种现象 还不能一概而论地评述它的好坏,一方面因为它既有进步的 一面,又有它反动的特征;另一方面,这种潮流本身还只是处 于探索的阶段,所以还不能过早地为它盖棺定论。 二、历史上一些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观点 建筑设计家查尔斯?詹克斯在《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中 说:“我所观察和定义的后现代,其解释如下:一种职业性根基 的、同时是大众的建筑艺术,它已新技术和老式样为基础。‘双 重译码’是‘名流——大众’和‘新——老’这两层含义的简 称”。这种“双重译码”的提法使许多评论家把后现代主义设 计看成是“大杂烩”。美国著名建筑师罗伯特?文杜里针对杰 出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米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的设 计原则,提出了“少令人生厌”的观点,鼓吹以杂乱、怪诞、暧昧 为美的建筑学思想,认为建筑师应该向市井文化学习。王受 之在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将后现代设计归结为后现代主义、解 构主义和新现代主义;然后又将后现代主义分为高科技风格、 过渡高科技风格、减少主义风格、建筑风格、微建筑风格和微 电子风格。 后现代设计的理论界众说纷纭,没有结果,没有定论,有 的只是零散的、片段式的论述。那么,后现代主义设计到底是 什么性质的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到底是现代主义的延续,还是一个新时代设计的开端?三、笔者眼中的后现代主义设计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后现代主义设计也是一样。后现代主义设计起源于对两个重大时代问题的思考:1、设计如何与传统展开对话;2、艺术及设计如何与消费文化共处。这两个问题是包豪斯时代的先锋设计师所不曾面对的,它们是二战结束以来率先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后又逐渐扩散至第三世界国家的新问题,即所谓后现代问题。后现代主义设计虽然无力解决后现代问题,却至少敢于提出并思考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思考,正是后现代设计理念中所包含的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对待的成分。很多思潮都影响到后现代的设计风格:朋克、高科技、低技术、极少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各种历史主义变体。后现代设计并非设计师孤独的尝试,市场给了他们最有力的支持,同时设计师的名望也是利润的来源。当60、70年代波普、朋克文化、迷幻药文化以及女性主义兴起时,设计师也应这群新人类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而大胆地进行各种后现代主义尝试,文化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设计突破功能主义的束缚而自由的发展。后现代设计也是追求功能的。一些在常人眼中匪夷所思的设计其实不正是这个匪夷所思的年代所需要的艺术形式吗?一些莫名其妙的产品其实也总会有它的市场,因为现代社会人的心理复杂程度远远高于任何一个时代,一切的多元化使得莫名其妙其实就是产品的功能。因为它同样会满足生产者自己或者一部分消费者的心理。后现代主义设计是随意的,不拘一格的,虽然它可以成为反现代主义设计,它的叛逆代表了时代的特色,可是它的挑战都处在设计的风格和形式上,而没有能够涉及到现代主义的思想核心。它缺乏明确的艺术形态宗旨而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自由放任的设计风格,其薄弱的思想性和形式主义的性格特征使它根本不可能取代现代主义设计。80年代是后现代设计思潮与风格最为活跃的十年,但是却缺乏一种系统的设计理论,或者设计思想。这是在现代主义的长期禁锢下,一旦门户大开,必然会有太多的东西奔涌而出。我不能断定后现代的设计会最终形成一种统一的风格,因为,后现代对于个人的、民族的、特定文化的尊重应该不会让一种风格一统天下的。我们生活在新世纪之初,生机勃勃,一切都在发展和变化之中,激动人心又令人困惑不已,我们期待着即将发生的一切。参考文献:[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查尔斯?詹克斯著.李大夏译.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试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学生评价观

试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学生评价观 作者:张晓 班级:2002级大专中文一班 指导教师:李德林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教育评价的解析和对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借鉴,反思教育评价现状并对学生评价观作了重建。 【论文提纲】 引言 本论 一、解析教育评价(三种观点) (一)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教育评价是提供评价信息的过程 (三)教育评价是一种共同建构的过程 二、借鉴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诠释与特点) (一)丰富性(二)回归性 (三)关联性(四)严密性 三、重建学生评价观 (一)反思 (二)建构 1、在理念上,关注人性 2、在方法上,注重质性 3、在实施中,提倡创新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学生评价

试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下的学生评价观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实施的“瓶颈”,成为关注的焦点。笔者在对教育评价三种观点解析的基础上,借鉴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及其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四个特点,通过对教育评价现状的反思,提出了自己的后现代主义取向的学生评价观。 一、解析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自产生到现在,已有七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它产生、发展、繁荣到专业化等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加深。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主张,为教育评价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总的来说,对教育评价的认识和理解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这种观点在教育评价研究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它最早可以追溯到现代教育评价产生初,有“现代教育评价之父”之称的泰勒,明确提出“评价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但教育目标本质上是指人的行为变化,因此,评价是一个确定行为发生实际变化的程度的过程”。这一最早的对教育评价的表述虽然没有直接谈到价值及价值判断的内容,但它通过课程及教学计划与教育目标的关系,间接地把价值判断的内涵提了出来。在此以后,教育评价是价值判断的观点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认可。 (二)教育评价是提供评价信息的过程。 这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对教育评价研究产生较大影响的一种观点。美国学者克龙巴赫(L.Cronbach)认为,“评价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地方”。他还进一步提出:所谓教育评价是指为获取教育活动的决策资料,对参与教育活动的各个部分的状态、机能、成果等的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和提供相关信息的过程。继克龙巴赫之后,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D.L stufflebeam)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在此基础上,他把评价界定为“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七十年代,以斯塔弗尔比姆为首的美国全国评价研究委员会进一步发展了教育评价的定义,提出:评价是一种确定、获取及提供叙述性与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涉及研究对象的目标、设计、实施及结果的价值与优缺点,以便指导如何决策,如何符合绩效的要求,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新课程下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作为教师,我们要确立正确的学生观。何谓学生观?人们通常把它定义为:对今天学生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认识,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等在对待学生问题上的集中反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任何教师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教育实践的基础,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出发点的确立,教育观念的形成,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育目标的确定,并且最终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以及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所培养的人才能否与社会的需要相适应。因此,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很必要的。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人,需要平等与尊重 从社会学上看,学生首先是作为人而存在,学习首先是学生个人的行为,无论他的品行、为人怎样,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每一位学生无论他成绩好坏、家庭条件优劣,在教师面前都应是平等的。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不以个人的好恶区别对待学生。(二)不以师长的尊严凌驾于学生之上。(三)不以学生的过失伤害学生的人格。(四)不以成绩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 教书也好,育人也罢,都是师与生的双向交流。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应该得到教育者的尊重。缺乏尊重的教育,是强加的、被动的教育。尊重学生是师生人格平等原则的内在要求,缺乏尊重的严格要求与人格平等的原则是不相容的。这样的教育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容易产生逆反、抗拒的心理,造成师生之间的所谓“猫鼠关系”。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作为教师,应该从那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俯下身来。和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你、爱你;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独立人格、有健康心理、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是孩子,需要理解与宽容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错误中成长起来、在挫折中成熟起来的。孩提时的磕磕碰碰,青春期的莽撞冲动,成年后的自以为是……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因为他们还是孩子,思想还不够成熟,知识还不完善,阅历还不丰富……对于学生的错误,一些教师一是怒之,小错小怒,怒其不争;二是罚之,小错轻罚,大错重罚;三是告之,先告家长说:孺子不可教也,后告领导说:朽木不可雕也。 宽容是一种教育技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宽容地给予一个暗示的眼神远胜于大声呵斥,它可以满足学生的自尊心,给犯错误的学生一个台阶、一个机会,促其自我反省。同时,宽容能营造和谐的群体,形成民主的氛围,可以赢得学生,“宽以得众”就是这个道理。宽容意味着理解、信任。对犯错误的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与信任,给予充分的反思时间和悔过自新的机会,它可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学生是学生,需要严格要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带着家长的殷切希望到学校就是来求真知、学做人的。“教不严,师之惰。”我们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或随意指责学生,也不是无规律、随心所欲的严,而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教师敬而爱之。谈到“严”,为师者首先心中要有一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尺子,先严以律己,起表率作用,为人师表。作业批改、辅导答疑,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进而才能“严”中有道。对学生如何“严”?这就得从点滴小事

浅谈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

浅谈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对学生的影响 世纪之交,我国基础教育体系面临着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强调三级课程体系,开发综合性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些深刻变革的理论基础就是后现代理论思潮。 一、后现代社会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电脑科学技术、多媒体技术及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并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知识已作为资源和经济。同时,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的个性、个体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张扬过。世界政治、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多元化已成为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否定“中心”和“同一性”等观念及其赖以建构的二元对立的“世界模式”,主张“非中心化”、“多元化”和“零散化”为本质特征的后现代哲学思潮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也影响到教育的发展,它使国家由“大众学校教育的潜在垄断提供者”变为“通过市场使消费者有权选择教育,国家构建了一种允许多样化、选择、自由的消费者的制度理性”。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育内容和结构多样化了,内容成为一种即时生产,学校成为愈加开放的场所。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表现 我国在第三次课程改革中,以后现代主义哲学作基础教育研究为其重要的基本理论基础,从而使这次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历史性飞越。 (一)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 现代社会课程开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国家教育权力机构组织专家决策、编制课程。它是全国—开发──推广”的自上而下的模式,从而形成了集权制课程开发系统,也称国家课程开发模式(我国主要采用这种模式)。另一种是地方赋予学校在课程事务中的自主权,课程开发由学校、教师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自下而上的课程开发模式,以满足各种社区、学校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也称校本课程开发模式。这是两种现代的、二元对立的课程开发模式。应用后现代主义哲学,我国的教育改革融合了这两种课程开发模式。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表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正由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开发模式。在课程开发体制上我们破除了原来以中央教育权力机关开发课程为主的体制,实行中央、地方和学校共同开发课程的新课程开发体制,实现了开发主体的多元论。 (二)师生关系的平等化 “日益增多的知识与传统,几千年都是教师传给学生的,随着这种情况便产生了严格的、权威的、学院式的纪律……这就树立了具有权威性的师生关系的典型,而这种典型仍在全世界大多数学校流传着。”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同时也影响到了这种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变成一

新课改下的评价方式

新课改下的评价方式 摘要:当今的教育形势日新月异,传统的那种只用一张考卷就评定一个学生的陈旧的评价理念越来越显示出它的评价弊端。在国家再次提出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怎样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的才能等问题,等待着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探寻。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过程;评价方式 “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是我国传统教育对学生评价方式的真实写照。一卷定终身,一考定终身,耗尽了多少学子的青春岁月,埋没了多少有为青年的雄心抱负。当今的教育形势日新月异,传统的那种评定一个学生的陈旧的评价理念越来越显示出它的评价弊端。在国家再次提出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怎样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掘学生的才能等问题,亟待解决。对于上述问题,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一、评价方式的转变 (一)强调动态化 评价与教学一样,嵌入课程之中,评价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 (二)突出互动化 评价的最大效益是让被评价者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评价是为学习服务,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旨在促进人的发展。 (三)体现多元化 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

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建构个体的发展。 二、新课改下评价方式的实施 (一)注重学生的日常评价 日常评价主要是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记录,包括作业记录、课堂表现记录、测验成绩等。学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而也就显现出了日常评价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明清之际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卓越的教育家王夫之就提出人性“日生日成”的著名论断。他说:“性也,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对于学校、教师和家长来说,我们的责任就在于满怀期待的去促进学生的变化,鼓励学生在自我比较中获得继续进步的信心和勇气。 (二)将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在教学中时时刻刻把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放在首位,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评价的客观程度。在自评的同时,学生之间展开互评,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上进心。通过评价使学生体会到努力程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从中受到启发。 (三)将学生的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 我认为将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应该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如传统教育中,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知识的运用。现代教育研究表明:机械的知识掌握,对人的发展只能起暂时的作用,如果将知识由别人的变成自己的,实现知识的内化,那么对于知识的掌握者来说,将受益终身。 (四)将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

后现代课程观的“四R”标准

后现代课程观的“四R”标准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对前现代课程观的追溯和对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当我们深入这一理论领域便可感受到,从这种看待世界与教育的方式中,能够产生一种对未来世界和未来教育充满激情的、富有积极意义的探索和创造。特别是美国课程理论家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充满着创新性、发展性的活力。对之加以解读和分析,有助于我们建立课程新视野,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课程改革和发展。 与现代课程设计所遵循的泰勒原理不同,多尔提出了设计后现代课程的“四R”标准——一种形成性的而不是预先界定的,不确定的但却有界限的课程设计标准。 丰富性(richness)。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要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转化和被转化,课程应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失衡性、耗散性与生动性。这种“适量”不能预先决定,需要在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不断协调。各门学科应以自身的方式解释“丰富性”。例如“语言”——包括阅读、写作、文学和口头交流,侧重通过隐喻、神话和解释来发展其丰富性,并将语言与文化相统合。 回归性(recursion)。现代主义模式强调“重复”,而后现代主义强调“回归”。“回归性”是指“一个人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互相作用形成自我感的方式”。“重复”旨在促进预定的表现,它的架构是封闭的。而“回归”则在于发展能力——组织、组合、探究、启发性地运用某种事物的能力。它的架构是开放的。课程的片段或组成部分,不应视其为孤立的单元,而应视其为反思的机会。每一次考试或作业都不仅是完成一项任务,而且是一个开端——对作为意义建构者的自身和处于质疑之中的课本进行探索、讨论、探究。这种“回归性反思”是转化性课程的核心。 关联性(relation)。“关联”的概念对后现代课程具有“教育”和“文化”的双重意义。前者可称为“教育关联”,指课程中的观念、文本、教师、学生、媒体等诸多因素互动而组合的庞大的网络。教育关联中的一个焦点存在于课程结构的内在联系,要通过回归性的反思来拓展其深度。通过反思,课程才会越来越丰富。后者可成为“文化关联”,我们所有的解释都与地方文化相关,而且与其他文化也有所联系。意识到这种“文化关联”,有助于了解所有的教学行为及教学中“对话者”的思维,只有将教学对话参与者的思维成果在文化的背景下相协调,教学才真正发挥了作用。 严密性(rigor)。现代主义架构中的“严密性”主张去掉个人的主观性,变成客观的、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因此,20世纪的“严密性”的概念所强调的是学术逻辑、科学观察和数学的精密性。后现代主义架构中的严密性则是不确定的和诠释的。

新课程倡导的是什么样的学生观

新课程倡导的是什么样的学生观

一、新课程倡导的是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二、教学原则包括哪些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评好一堂课 评教学目标、评教材处理、评教学过程、评教学方法和手段、评教师教学基本功、评学法指导、评能力培养、评师生关系、评教学效果 四、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1)关注每一个学生(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4)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五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1、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 2、新课程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新课程教学观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 4、新课程教学观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六、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教师应努力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 2、学生是独特的人。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完整

的入来对待,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与空间。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育教学要适应他们的自身情况,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七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客观性原则。 2、指导性原则。 3、探究性原则。 4、情感性原则。 。八、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九、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1、服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让学生和家长满意。 2、调控。新的学习方式与掌握基础知识之间要兼顾,适当地加以调控。主要是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 3、反思。新课程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4、合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其它教师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 十、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十一、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挖掘课本中的问题? (1)教会学生分解问题,分散难点,理清思路。(2)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前后,融会贯通。(3)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举 一反三”,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1.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和新课改理论

一、教育观: 素质教育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多元。 二、学生观: 以人为本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具有自身独特性,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要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循序渐进 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不能搞一刀切 不平衡性,适时而教,把握关键期 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 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三、教师观: 教师劳动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教育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 主体性和示范性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和间接性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师角色观: 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促进者 教师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展 教师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生和反思的实践者 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教师 教师行为观: 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勤于反思,成为反思实践者 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 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某门学科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依据和基础)、教材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本理念: 三维目标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 内容联系观,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 校本课程观,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具体目标:

新课程下的评价观 (1)

新课程下的评价观 ──“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还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以教师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业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侧重于评价的甄别、筛选和批判性功能,重视终结性评价和相对评价等。这种评价作为选拔、区分学生的惟一手段,追求的是对所谓“适合教育的学生”的选择性功能,是应试教育下产生的“怪胎”,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改革,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评价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树立新的评价标准和观念,以“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为“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 二、在评价的主体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由学生、家长、社会、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三、在评价的方法上:(1)由终结性评价发展为形成性评价,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档案袋”式评价等方式,突出过程性;(2)由定量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3)由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人内差异评价。相对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相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也被称作“常模参照评价”,这是我们最常用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缺乏对于个人努力状况和进步程度的适当评价,不利于肯定学生个体的成绩。个人内差异评价是对学生个体同一学科内的不同方面或不同学科之间成绩与能力差异的横向比较和评价,以及对个体两个或多个时刻内的成就表现出的前后纵向评价,这种评价可以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提供准确和动态的依据,也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掌握自己的实际情况,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挖掘学习潜能、改进学习策略等;(4)由绝对性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绝对评价是对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

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

一、后现代主义概说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广泛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它代表着一种流行、前卫的潮流,影响着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后现代主义并没有固定的界定,大体而言,它主要是对启蒙运动以来现代主义的反省与批判,企图去置疑这些主流的论述。 (一)后现代主义的起源与主题 1.后现代主义的起源 20世纪后半叶,全球各地的社会现象逐渐地由一元或二元转变为多元社会形态,女性、不同种族、原住民的文化等都要求受到重视。社会形态上,不再以西方文明以及西方的现代化为唯一的发展方向,而是趋向于肯定不同声音的价值和地位。 多元社会形态带来的是对优势文化的反省及重新评估。优势文化控制着社会多数族群,在生活、经济、理念上要求认同,同时优势文化所代表的现代化的舒适生活、科技工业、以及经济发展的成果,造成了现代人以现代化为生活的目标,西方的物质文明成为所有政治体系及政策制定的方向。 后现代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在艺术界和思想界产生的一种西方思潮。大致说来,它是对现代西方文明的一种反省。 具体而言,就后现代主义名词的界定来说是各呈己见。 D. Gatlin认为,前现代是具统一声音的看法,如文艺复兴时期将古典文化视为具最高地位的强权优势文化或高文化;现代时期,仍然主张统一性文化观念的传承与传统权威,但握有权威的不是宗教而是科学;到了后现代主义,放弃对统一性思维权威的追求,而以多元思维及反对独尊科学知识的思索为方向。Madan Sarup则以在文学艺术界对现代性、后现代性、现代化、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 义等名词加以分辨。 就后现代主义的起源来说,也有各种说法。 2.后现代主义的主题 按照吉诺斯(Henry A. Giroux)的整理,后现代主义的主题包括: (1)拒绝强权叙述(master narratives)及基于第一原理的知识传统; (2)怀疑哲学之正统原则及神圣的观点; (3)向知识确定性及学术性学域之固定疆界挑战,称为“对集权的战争”及拒绝包含一切的单一世界观点; (4)否定有高低级文化的明显划分,所谓大众文化、通俗及民间艺术形式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 (5)启蒙时期的一些看法,如历史与进步并进,现代主义者对理性、科学、及自由的信任招致深切的置疑; (6)人文主义的一些固定的、统一的而且可以确认的主题讨论被多元化及流动性论题及对叙述空间的要求所取代; (7)拒绝接受推动西方文明进步是实现自由的唯一方式、及历史是直线进程的看法。(二)后现代主义哲学观 福科(Foucault)、德里达(Derrida)、利奥塔(Lyotard)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此外,美国的新实用主义也被看作是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代表。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观也主要是反映了他们的哲学思想。 二、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 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家中最著名的是吉诺斯(Henry A. Giroux),他由对美国教育体系的批判到自己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论述的建立,表达了他的“批判教育学”立场。 Peter Mclaren,他根据吉诺斯的理论发展他的民族学观点的“批判教育学”。 其他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家主要有主张后结构主义的批判实用主义的Cleo H. Cherryholmes、修正进步主义的后进步教育理论(post progressive theory of education)以及以后现代主义立场发展生态教育观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