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现阶段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浅析现阶段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浅析现阶段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浅析现阶段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专业

姓名郑慧英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浅谈现阶段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

及防治对策

2017年3月6日

目录

内容研究: (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一)国外研究现状 (2)

(二)国内研究现状 (2)

(三)研究内容 (2)

二、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界定、特征及其危害 (3)

(一)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界定 (3)

1.农村基层组织 (3)

2.农村基层组织腐败 (3)

(二)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特征 (3)

1.腐败形式多样化 (3)

2.腐败领域广泛化 (4)

3.腐败危害深入化 (4)

(三)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危害 (5)

1.损坏党的公权形象 (5)

2.损坏群众合法权力 (5)

3.阻碍农村生产发展 (5)

三、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根源及反腐意义 (6)

(一)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的根源 (6)

1.农村基层干部综合素质不高 (6)

2.农村基层村务信息公开不足 (6)

3.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制度漏洞 (7)

(二)遏制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的意义 (7)

1.有助于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 (7)

2.有助于更深入反腐倡廉实施 (7)

四、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廉政建设的对策 (8)

(一)注重农村基层组织主体腐败的预防 (8)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反腐倡廉教育 (8)

2.提高农村基层群众反腐思想意识 (8)

(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监督管理的机制 (8)

1.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监督机制 (8)

2.拓展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体制 (9)

(三)吸纳社会非政府团体人员参与监督 (9)

1.凝聚农民群众反腐倡廉团体 (9)

2.发挥网络新闻媒体曝光优势 (9)

五、结论语 (9)

参考文献 (11)

浅谈现阶段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内容摘要: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开展各项工作的坚实基础,是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方针的重要保障。将大力建设农村基层组织作为国家全面发展中的一项历史性任务,是党重视农村发展、加速农村经济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最终离不开农村基层组织对党各项政策的落实。农业发展、经济提升、群众团结、乡风文明、政治民主等一系列新农村发展,都需要农村基层组织凝集群众智慧、团结群众力量、代表群众利益去贯彻和落实。

关键词:组织腐败反复意义监督机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腐败现象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问题,是世界各国家都需要共同面临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腐败行为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的绊脚石。因此,国外许多学者对腐败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报道,概括来讲主要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进行了专题研究。然而,由于各国的国体政体存在差异,涉及到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的研究和报道很少,只能腐败研究角度有选择性的吸收和借鉴。

一是,从权力运用的角度来研究腐败现象。认为,行政人员为了个人或私人团体金钱或地位上的利益,偏离某一公共角色正式职责的行为,或者是由于私人影响违反权力行使规则。

二是,从公共利益的角度来研究腐败现象。认为,腐败行为是公职人员非法收取好处,偏袒某些人的利益,让社会整体利益受到损坏,最终触犯法律的行为。

(二)国内研究现状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加大了反腐力度,国内众多学者也加大了对反腐倡廉的课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基层干部腐败行为的种类、特征、根源、对策及其廉政建设的重要性等方面。

一是,现阶段农村基层腐败现象的根源或成因。根据众多学者已报道出的相关文献,腐败问题主要是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偏低、监督管理不足、村务公开不到位、反腐倡廉教育未落实、财务管理不规范、封建落后思想严重等。部分认为,目前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加上对其监督不到位、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廉政教育缺乏实效性,一些基层干部篡改村财务和伪造专项资金收支,最终产生腐败行为。

二是,遏制农村基层腐败行为的对策建议。主要是从法律惩罚、监督制度、廉政教育等反腐制度和体系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特别是互联网、高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型的反腐对策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如网络举报、新闻曝光等。

(三)研究内容

本文根据国内农村基层组织腐败形势,阐述了基层组织腐败特征和危害,重

点研究了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及其根源,并对我国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本文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从干部综合素质、监管力度、制度建设等方面,重点研究了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及其根源,并分析了遏制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从教育预防、体制建设、加强监督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廉政建设的对策。

二、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界定、特征及其危害

(一)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界定

1.农村基层组织

所谓的基层组织,其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同类型、目的、功能等组织具有不同的内涵,一般泛指社会各级组织中最低层次的一级。农村基层组织与群众接触最为密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先后实施的文件法规,农村基层组织主要包括乡镇、村两级组织,其中村组织是重点。所以,村委管理机构和乡镇行政机构属于农村基层组织的范畴。。

2.农村基层组织腐败

根据相关法律对腐败的界定,腐败是国家行政人员利用人民赋予的合法权力来非法谋取私人各类利益的行为。腐败行为存在鲜明的特征,腐败主体不包括非行政人员,应是国家行政人员;腐败目的不属于为公的本职行为,是为了谋取私利,不仅包含非法所有的财产、物资等物质层面,还包括生理欲望等精神层面的满足;腐败手段并非是正当权力以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应属于非法用权;腐败过程是一种非法行为。

(二)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特征

1.腐败形式多样化

根据各级人民法院对各类已经查处的农村基层组织腐败行为的案件,不难得出在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逐渐在扩大。由于各区域经济存在差异化,基层实际情况层次不齐,导致一些区域的基层组织对于权力规范、财务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不能形成共识。特别是,套取国家补助、侵

吞群众补贴,虚报冒领、虚列开支,买卖土地等腐败形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势。目前,随着国家农业扶助政策大力实施,各项惠农补贴,自主经营、土地补偿等集体自身资金逐渐多元化,补贴资金入口不统一让监督管理系统处于摆设。这就易造成部分农村基层干部采取收款不入账、两本账等多种形式和手段挪用或侵占群众农业辅助资金,形成腐败行为。

2.腐败领域广泛化

自从国家取消农业税后,贪污挪用征收各项税收资金的腐败方式不再实用。因此,农村基层组织腐败行为不得不扩展到其他领域,利用非法权益在各项领域进行物质和精神层面腐败,腐败领域逐渐呈现广泛化。根据腐败频发区域统计,主要集中于农村土地和惠农资金补贴两个领域。现阶段,国家各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极速推进,对项目用地资源日益紧张,所以城市周边地区的山地、土地等资源的价格日益增加。转卖土地、强征土地等方式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增加盈利性收入的重要途径,难免会滋生中饱私囊、牟取非法利益的腐败行为。同时,农村土地补偿、粮食补贴、农村合作医疗、水利改造专项工程等各类惠农扶贫专项资金的比例或份额逐步加大,农村基层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利用不入账、虚报冒领等非法途径套取专项补助资金或补贴,甚至基层组织集体腐败更为普遍。

3.腐败危害深入化

新农村建设是新时代下农村发展和乡村文明的强大推动力。然而,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不仅让人民利益和公共财产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失,阻碍了全面深化改革进程,还更深入的破坏了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抹黑了党和国家在人们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基层腐败问题形成了“不送礼就不办事”、“没回扣就没项目”等腐朽的社会风气,增加了腐败的发生率,不但加重了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社会不良之风恶性循环,还破坏了民主和法治。特别是,北上广等发达城市周边村落,因土地资源紧缺和价格飙升,一些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在征拆工作中,赚取土地差价,涉嫌贪污受贿和骗取征拆补偿的金额动辄就高达数千万元。在此过程中,一系列腐败行为让人们群众愤怒极致、集体谴责,强拆伤亡事件层出不穷,最终危害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危害

1.损坏党的公权形象

基层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识最为深刻地来源于农村基层组织,最为直接地取决于农村基层干部的行为。廉洁自律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是凝聚基层群众向心力、树立党和国家公权形象、增强党和政府威严信任的强大动力。然而,全国范围内频繁爆发出一系列农村基层干部腐败行为,涉案金额从几万到亿元不等,直接丧失了基层群众对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心,甚至危害到公权形象和政治权威。党和政府是我国合法行使政治权力的主体,政治权威取决于基层群众的维护和支持。但是,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利用职务权力和人权关系进行腐败行为,以损害群众集体利益来谋取私利,以破坏党和政府良好形象来中饱私囊,极大地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意愿。一系列的腐败行为让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威信以及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2.损坏群众合法权力

侵吞、挥霍集体财产,私分、挪用惠农专项基金或补贴等各类腐败行为直接损害了基层群众合法权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村间各项资金和资源不断流入经济市场,农村基层干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更加灵活和自由,这就为滋生谋取私利腐败行为创造了环境。例如,贪污挪用专项建设资金或农村集体财产,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利用职务之便私接工程、倒卖工程、家族企业等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秩序。特别是,部分贫困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集体一贫如洗,基层干部挥霍集体财产如粪土、因腐败而富得流油,奢靡之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大的侵犯和伤害了群众合法权力。

3.阻碍农村生产发展

农村基层组织腐败不仅从物质层面上极大的浪费了集体财产,而且还会在精神层面上极大打击了群众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因此严重阻碍了农村生产科学发展。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基层干部不顾区域经济发展,抓住一切时机谋求私利,这逐渐呈现出农村基层组织腐败形式恶劣化。一系列豆腐渣工程浪费了巨大的集体资产,不仅让国家的惠农政策、扶贫资金未能帮助群众起到最大化效益,还造成区域集体资金严重透支、区域经济雪上加霜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生产力。例如,在一些农村基层招商引资项目中,基层干部往往为了

塞满腰包,压低扶持资金,不顾中标商是否具有承担工程的能力,最后工程质量可想而知。

三、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根源及反腐意义

(一)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的根源

1.农村基层干部综合素质不高

除了大学生村官外,绝大多数的农村基层干部均是在村民自治体制下,通过当地群众选拔和投票产生的。群众选拔的标准一般取决于干部的威望、地位和能力,所以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基层干部综合素质不高,特别是文化素质偏低。对党和国家惠农扶贫政策理解不深刻、信息掌握不全面、观念存在偏差,对国家发展动态和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了解和认识不足,特别是人生价值观比较落后。当世界观和价值观被金钱和贪欲歪曲后,执行政策的出发点是否有利可图,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贪占集体财产、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层出不穷。同时,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思想道德水平不高,“官本位”思想严重,民主意识差,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解存在偏差,这导致生活态度扭曲于好逸恶劳、追求享乐等腐败行为。特别是,部分封建思想残余的偏远地区仍盛行于广大农村基层,往往侵占基层群众合法权益,特权思想严重破坏了基层民主氛围,这加大了村官滥用职权,最终走上腐败犯罪的道路。

2.农村基层村务信息公开不足

公开信息一般是农村群众最为关心的内容,包括定期的财务、政务等事项。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针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及时公开;农村集体财务比较繁杂,财务收支明细要每月公开;村里一般事项至少每个季度公开。然而,一些有腐败问题的基层干部为了掩饰违法行为,在应付上级检查时对村务内容做手脚,对村务内容进行不全面或不真实的公开。为谋取个人私利,基层干部绞尽脑汁地编造和拖延财务、政务、重大事项等实际情况,村务公开信息不重要、不规范、不真实、不全面,公开时间未按相关规定按时公布,一拖再拖,甚至部分内容未被公布。例如,村级财务收支明细混乱,村干部在物资上自收自批自支,村财务信息公开度低,难以得到群众信服;集体资产模糊不清,低价变卖、承包或转让集体固定资产,侵占集体自然资源等腐败行为,让村不良债务逐年增加,集体资产严重流失;缺少监管手段和操作程序,土地征收、住房拆

迁等重大事项环节容易出现问题,贪污、侵占、暗箱操作等腐败案件屡屡发生。

3.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制度漏洞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落后的管理制度不再适应现阶段新农村发展,这就造成了村级基层组织在管理制度完善环节存在一些列问题。一是,农村基层组织党员生活制度存在漏洞。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逐步发展,群众的生活、生产方式逐渐多元化,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生活方式逐渐取代了原有的集体生活。农村基层组织的党员生活制度面临着改革,大部分基层缺乏完善的党员学习制度,这从制度上抑制了党员思想素质的发展。二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动态管理机制存在漏洞。农村基层干部选拔标准不明确,更多地注重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能力,忽视了道德水平、服务意识、政治素养等,进而影响到发展党员的整体水平。基层党员培训管理过于松懈,并未长期保持对预备党员和年轻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考核,不合格的党员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和破坏了文明的村风村纪。三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存在漏洞。部分偏远穷苦地区,村里缺乏集体经营性项目收入,同时还存在各类大小债务,这就造成了党建经费严重不足的局面,甚至部分村没有党建经费。以上这些管理制度漏洞的存在,阻碍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滋生了干部腐败行为。

(二)遏制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的意义

1.有助于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政府把原有的微观主体指令性管理方式逐步转变成以经济市场为主体的服务型政府。通过实践已证明,政府将经济决策权转交给市场主体,并为其建立和维护公平交易、自由竞争的各类市场环境和秩序,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当前解决民生问题最为有效地途径,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多元化需求,不断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力度,反映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认识,也反映出党对执政模式、执政能力的新理解。

2.有助于更深入反腐倡廉实施

各种基层腐败行为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违背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损害了党和政府的信誉和形象,对破坏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均带来严重影响。遏制农村基层组织腐败行为,更深入开展反腐倡

廉教育,有利于基层党员或基层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更好地促进党的思想建设;有利于基层党员或基层干部继续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清正廉洁的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快地促进党的作风建设;有利于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各项制度,增强党内制度法规的权威性和时效性,更好地促进党的制度建设;有利于深入实施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推进扶贫攻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四、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廉政建设的对策

(一)注重农村基层组织主体腐败的预防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反腐倡廉教育

反腐倡廉教育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和稳定治安的重要保障。近几年,随着我国反腐力度逐步加大的形式下,我国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现象得到了缓解。但是,并不意味着农村基层腐败行为被完全遏制,还存在部分基层腐败行为使得当地农民群众怨声载道,党的威严受到严重的挑战。严格按照基层党组织制度基本内容中考核、管理、原则,约束和规范基层村干部行为。

2.提高农村基层群众反腐思想意识

我国封建传统思想一直残留于偏远穷困的村落里,绝多数的基层群众思想文化素质不高,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太了解,群众的主体意识并不强。提高农村基层群众反腐思想意识,有助于唤醒基层群众民主权利,有助于调动基层群众对反腐工作的积极性。将各种举报腐败行为的途径制作成反腐倡廉的小册子,并发放于基层群众和学生,大力鼓励群众参与到反腐倡廉工作中来。

(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监督管理的机制

1.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监督机制

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的根源在于没有健全的监督机制,缺乏被监督的环境。第一,加强社会监督。密切联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要按规章制度相关要求及时公开,特别是涉及惠农扶贫、集体资金、集体项目、土地资源等,要时刻接受基层群众的监督。第二,加大审计监督。创新事后审计方法,采用常态监督模式,启动事前、中相结合的途径定期审查农村基层账目和村收支情况。大胆尝试公开审计制度,鼓励广大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到审计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主监督

的作用。第三,加强民主监督。定期开展政治民主教育,首先从意识上提高基层群众民主监督。建立和完善民主制度,让群众拥有更多的否决权和罢免权,否决破坏农村集体利益的腐败行为,罢免侵害村集体合法权益的违法违纪干部。

2.拓展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体制

近几年,农村基层干部选举相关制度逐渐完善,民主程度大大提高,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然而,农村基层腐败干部来源于不正规的基层选举的案例时常发生,如换票、贿选等腐败行为。向群众宣讲民主选举的规范程序和重要意义,降低贿选行为的成功率。同时,大力鼓励基层群众及时举报贿选行为以及其他腐败行为。

(三)吸纳社会非政府团体人员参与监督

1.凝聚农民群众反腐倡廉团体

防治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维护基层群众切身利益,将农民群众凝聚起来会形成一个反腐防腐的巨大社会团体。第一,加大从村两委中选取参加人大政协两会群众代表的比例或人数,倾听基层群众真实心声和真实情况。第二,设立多渠道群众举报部门,上报基层干部腐败的线索信息,记录基层群众各类生活难题。第三,密切联系社会团体、社会媒体,发挥基层群众的智慧,进一步整合农村基层腐败资源,加大对农村基层腐败打击力度。

2.发挥网络新闻媒体曝光优势

原有的上访举报形式,缺乏时效性,易强制阻止或截留上访举报者,易泄露上访举报者个人信息,甚至举报材料易被腐败者销毁或篡改。现阶段,网络已在我国农村得到普及,网络的不易被截留、快捷、时效等优势在反腐举报中逐渐显现出来。网络举报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举报人的安全性,也提高了举报部门处理举报信息的效率。新闻媒体可以提高反腐部分和群众的关注度,呼吁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同时,对反腐工作起到积极宣传的作用。

五、结论语

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对基层组织腐败问题研究现状,从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形式多样化、领域广泛化、危害深入化等角度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主要特征,及其损坏党的公权形象、损坏群众合法权力、阻碍基层生产发展、危

害基层社会稳定等一系列危害。最后,本文根据腐败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注重农村基层组织主体腐败的预防、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监督管理的机制、吸纳社会非政府团体人员参与监督等一系列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廉政建设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赵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疑难问题研究〔J].法治研究,2015 (2) .

[2]张志辉.论<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的法律适用[J].法学杂志,2009 (7) .

[3]何承斌.论我国贿赂犯罪体系的重构〔J].现代法学,2006 (6) .

[4]袁永超.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问题研析〔J].中国检察官,2014 (7) : 68.

[5]马松建、贾佳.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关系密切的人”辨析〔J].人民检察,2013 (11):63.

[6]王鹏祥、张彦奎.当代中国贿赂犯罪的刑法治理—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观照[J].河北法学,2014 (2) .

浅析中国政治腐败现象的滋生和对策

腐败问题牵连到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贪官腐败,必然导致民不聊生。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对腐败问题尤其关注。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令如今大学生不敢进入社会,不敢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政坛的腐败令我们的正义感和社会公平感受到了威胁。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腐败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寻求根治腐败问题的方法。 一、腐败现象的产生 纵观中国历史,历代封建政权之所以“人亡政息”、政权更迭、江山易人,政治腐败是根源。数千年专制制度下的中国,一直在和官僚体制的腐败进行斗争,斗争的结果就是不断的惩治,又不断的滋生,百屠不灭,百清不尽,人民对于腐败是切齿痛恨的。今天的中国,“封建制度”已经消亡,“共和国”已经建立,但是人民仍旧不能和摆脱腐败政治的困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腐败也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和蔓延,似乎比以前历代封建王朝来的还更迅猛,更严重。我们每年查处的省部级领导干部10多名,对腐败分子的惩处也很严厉。腐败不但威胁着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而且还会严重削弱国家能力,激化社会矛盾,从而时刻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腐败现象产生的各种原因 (一)、制度原因 国家政治制度的制约机制不健全——官员掌握着管理和分配稀缺资源权力,而责任制度、监督制度、人事制度、法律制度本身的弹性过大。由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等一些教育制度、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或完善,使现阶段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增加难度。由于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制度,一些领导干部放任自流,高高在上,一手遮天,不以身作则,坏了自己,也带坏了一个地区或部门的风气,引发许多腐败问题。 (二)、社会原因 公民的态度和行为、社会的价值观念。腐败与反腐败本身就是对立的、矛盾的、相互排斥的。当这种抵制腐败的力量比较强大的时候,腐败现象的发展就比较缓慢而微弱。而当这种抵制的力量有所削弱的时候,则腐败现象的发展就会变得非常迅猛。所以反腐败的斗争是一个需要不断地、持久地进行的过程,公民应把握好主流方向,要不断加大打击力度。 (三)、思想原因 极少数政府官员道德品质的堕落、道德败坏使得官员无法抵御远大于其合法收入的金钱诱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教育也开始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国外先进优秀文化传来同时,腐朽污浊之气也随之进入。在这种情况下,党的机关和企业单位的某些公职人员由于本人素质不高,受封建主义残余思想,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侵蚀。一些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在金钱和物质引诱面前失去了自控能力。而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与政治存在不合理方面,又为这些不坚定分子提供了便利条件。这就使得少数公职人员当官做老爷和以权谋私的欲望恶性膨胀起来,利

浅析现阶段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专业 姓名郑慧英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浅谈现阶段我国腐败问题的现状 及防治对策 2017年3月6日

目录 内容研究: (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一)国外研究现状 (2) (二)国内研究现状 (2) (三)研究内容 (2) 二、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界定、特征及其危害 (3) (一)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界定 (3) 1.农村基层组织 (3) 2.农村基层组织腐败 (3) (二)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特征 (3) 1.腐败形式多样化 (3) 2.腐败领域广泛化 (4) 3.腐败危害深入化 (4) (三)农村基层组织腐败的危害 (5) 1.损坏党的公权形象 (5) 2.损坏群众合法权力 (5) 3.阻碍农村生产发展 (5) 三、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根源及反腐意义 (6) (一)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的根源 (6) 1.农村基层干部综合素质不高 (6) 2.农村基层村务信息公开不足 (6) 3.农村基层组织管理制度漏洞 (7) (二)遏制农村基层组织腐败问题的意义 (7) 1.有助于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 (7) 2.有助于更深入反腐倡廉实施 (7) 四、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廉政建设的对策 (8) (一)注重农村基层组织主体腐败的预防 (8)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反腐倡廉教育 (8) 2.提高农村基层群众反腐思想意识 (8) (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监督管理的机制 (8) 1.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监督机制 (8) 2.拓展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体制 (9) (三)吸纳社会非政府团体人员参与监督 (9) 1.凝聚农民群众反腐倡廉团体 (9) 2.发挥网络新闻媒体曝光优势 (9) 五、结论语 (9) 参考文献 (11)

我国腐败犯罪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腐败犯罪的现状及对策 论文摘要 摘要:目前我国的腐败犯罪现象呈现上升趋势,腐败犯罪直接造成单位和国家的经济损失、造成国家综合国力的下降和国际竞争力的减退;腐败致使政府机构能力下降;腐败大大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和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腐败是千万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腐败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本文从腐败犯罪定义和我国腐败犯罪的现状入手,分析腐败犯罪的现实可能性以及必要性。在用社会学方法具体分析腐败犯罪的过程中,我们从经济学、社会学以及腐败和改革的路径依赖等几个视角出发试图分析中国当代腐败犯罪的社会根源和客观功能,并尽可能的寻求相关的控制腐败犯罪的对策。 腐败犯罪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法律现象,对腐败犯罪的把握认识和打击政策不能脱离它植根的社会现实状况和本质要求。否则,我们打击腐败就潜伏着异化为社会前进阻力和压迫力量的危险。 一、腐败犯罪定义及我国腐败犯罪现状 (一)国际上対腐败的通行定义是: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以牟取私人的利益。一个更为广泛的定义是:腐败乃是通过关系而有意识地不遵从意图从该行为中为个人或相关地个体牟取利益。腐败犯罪,我们认为,其内涵大体相当于刑法学上的贪污贿赂犯罪(不包括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和对单位行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使用公共财务、收受贿赂或者其它非法利益,破坏职务的廉洁性的行为。

(二)腐败犯罪的主要特征为:1、侵犯的客体是国际公务机关和公务人员的廉洁性,以及公务机构和公务人员的信誉。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单位、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它担任公务职责的人员,违背职务的宗旨,利用职务的便利或者职权的影响,实施贪污受贿等非法取得财物或者其它非法利益的行为。这里的“利用职务便利”,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利用经营、管理的便利。其二是利用担任职务产生的交易。3、腐败犯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具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其它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4、在主观方面都是由故意构成。 从世界范围看:腐败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流行的癌症,世界银行(1999)年在60多个发展中国家150多名高级官员和民间社团主要成员的调查中,答卷人把公共部门的腐败行为列为他们国家中対发展的增长最为严重的障碍。 (三)而在我国腐败程度也日趋严重。根据中央党校140位地厅级干部调研,腐败是1999年影响中国社会形势发展第一位严重问题,所占比例为24.3%,2000年为24.2%,成为头号问题。社会当前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反映强烈,腐败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二、中国腐败犯罪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原因分析 为什么当前中国的腐败犯罪现象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仍在恣意蔓

对“一把手”腐败现象分析与思考

对“一把手”腐败现象分析与思考 一、“一把手”腐败的现状及特点 近年以来,党政一把手违法违纪的案件不断增加,在领导干部犯罪中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而此现象也引发了民众的热烈讨论与强烈反响,人们都在思考到底该如何来防治我国的政治腐败尤其是一把手的腐败问题。 仔细看一下近年的“一把手”腐败问题,我们会发现“一把手”腐败的比例是逐渐上升的。据统计, 1998 年全国查处的地厅级干部中“一把手”的比例占了42.1%;2003 年查处的省部级干部违纪案件中“一把手”占了55% ; 2004 年查处的16 名省部级干部中“一把手”也占一半左右;同时“一把手”腐败日益向“高层化”发展;除此之外,“一把手”腐败的金额是越来越大,案情也是越来越严重,部分还伴随着一种家族式腐败现象。 虽然近年我国打击腐败的力度很大,也揪出了一批贪官污吏,严惩了很多违反党纪国法的高级官员。但是腐败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根治,一直存在并有蔓延的趋势。根据中纪委、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的数据,从建国到1978年,省部级官员腐败案件为零。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了省部级高官腐败的现象。1982年以来,纪检检察机关共查处省部级官员401人,其中涉嫌腐败并由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达57

名,最终判刑的有46名。1990到1999年之间,经全国法院审结的省部级官员贪污受贿案件就达69,平均每年有6名省部级高官受到审判。且这种数量是不断上升的,从1988年到1992年5年时间里,被检察机关查处的省部级高官有5名,而1993年到1999年又查处了6名省部级干部,仅2000年一年就有7名省部级高官被查出。 由此可见,我国政治领域的“一把手”腐败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当前的条件下, 如何实施对权力特别是对一把手权力的有效监督,更好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建立完善的党内监督机制, 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确保权力的有效运行, 进而防止腐败现象的滋长, 已是刻不容缓。 二、“一把手”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 我国当前“一把手”腐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有历史原因、社会文化原因、体制原因、人的本性问题、经济发展原因等等。现在高频率发生的腐败现象就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社会历史原因 我国是一个长期处在封建制度里的国家,二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积淀从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政治生活中的腐败问题出现的原因一部分也要归结于这种长期沿袭下来的传

我国政府公务人员腐败现状、成因及对策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调查研究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日期:

我国政府干部腐败现象原因及对策分析 [内容提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腐败日益成为阻碍我国发展的严重威胁,呈现出群体化、高官化、期权化、巨额化、智能化等新特点,不仅腐蚀了干部,破坏了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而且使经济建设遭到破坏,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损失。同时,还严重影响社会风气,致使社会道德水准下降。本文拟通过对我国腐败现象的分析,研究其成因,剖析其危害,探讨反腐倡廉的途径。 [关键词]腐败现状成因对策 学术界关于“腐败”一词有三种解释①:腐烂;陈旧、堕落;混乱、黑暗。腐败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说法各有异同。本文所说的腐败是指国家公务人员滥用权利,谋取私利,违反社会公认的纪律、法律和道德规范,并造成一定社会危害的一种畸形政治现象。更接近于狭义的腐败,其基本形式是政治权利与物质财富的交换。 一、我国当前腐败现状和特点 我国各级政府按照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始终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不断加强政风建设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监督管理,政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反腐倡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机制以及法规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但反腐败斗争仍然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腐败形势依然很严峻,反腐任务依然很艰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24页

浅谈政府腐败问题

浅谈政府腐败问题 在农村,也就是在我家,还记得要想评低保户首先就要请村里人吃饭、送礼,如果评上了还要将一家低保金平分发给两家,我们大西北缺水,要想给农作物浇水,先要找村主任求情、请抽烟喝酒,然后才有可能浇水。一个小小的农村尚且如此,那整个中国又该如何?腐败真的很严重。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经济发展尤为迅速。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会使得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并且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腐败现象的发生也会变得越来越频繁。 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很多,腐败现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党政领导机关官员的腐败,比如行政监督部门和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损公肥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部门的领到行贿卖官、学术造假、挥霍浪费、腐败堕落等等。二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腐败,比如司法机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办“人情案”,在案件审理中收取利益等。三是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腐败,比如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索取贿赂、拿取回扣等。另一种腐败类型是,如一些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侵吞或挪用公款、工人工资、非法收取或索取“红包”等,还有一些新闻媒体或记者为了获得高额的回报或个人利益,发布“假新闻”和“有偿新闻”,利用新闻线索迫使其他组织或个人与其进行金钱交易等。最后还有主要发生在高等院校的学术腐败,比如学位的审批,项目的审评,职称的评定等过程中发生的钱权交易或其他利益的交易等。 现今中国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腐败问题比较严重,与腐败有关的社会组织和力量也比较强大,对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和严重的危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祸国殃民的现象呢?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政治原因:其实就一句话,各种政府机构太多。 经济原因:在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过多地涉足经济领域尤其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就迫使企业不得不对政府的倾斜和优惠寄予明显的依赖。于是,一些企业开始“另辟蹊径”,把目标瞄准了官员队伍。他们对自己所瞄准的官员采用银弹攻势,不惜一掷千金,腐蚀公职人员,大搞权钱交易,以此来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拓展企业的自下而上空间,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这样,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慢慢竟成为经济发展的“润滑剂”。他们向

中国腐败现状的测量与腐败后果的估算重点

中国腐败现状的测量与腐败后果的估算 涉及关键词:中国现状测量估算腐败后果论文 中国腐败现状的测量与腐败后果的估算 一、腐败现状的测量方法 腐败,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是社会科学的重点研究对象。我们认为,腐败问题之所以引人注目,关键就在于它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和影响。要科学地研究腐败的后果,首先必须精确地对腐败发生的现实状况进行测量,并以此为基础合理、科学地估算其影响。只有将定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使之走向精确化,才能具有可操作性,为反腐败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但是,由于腐败活动具有隐秘性,直接测量腐败是相当困难的。经过不断摸索,目前学术界运用的比较成熟的主要有客观测量法和主观测量法。所谓客观测量法,是通过统计分析各种被曝光和查处的腐败案件情况来揭示腐败的总体状况,包括腐败行为主体的层级分布和数量分布、腐败案件发案数量及其所造成的损失。客观测量法是一种间接的方式,有着很大局限性。因为在现实中被曝光和查处的腐败案件只是实际所发生的腐败的“冰山一角”,只占腐败实际数量的一部分,它只能反映社会反腐败的努力程度,而不能准确说明腐败的实际程度。在操作中,往往只能根据案件查处率或者腐败黑数(已发生而未被查处的腐败数量)来反向推测实际腐败数量。即:腐败实际数量=腐败案件查处数量+腐败黑数;或者,腐败实际数量=腐败案件查处数量÷案件查处率。 但人们对案件查处率和腐败黑数的推测只能从主观出发,分歧极大。 所谓主观测量法,是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材料分析等方式了解不同人群对腐败现状的主观评价,以此为基础建立评估腐败状况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都是基于主观感觉的,其中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包括:透明国际的腐败感觉指数和行贿指数,世界银行的腐败控制指标,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非法支付、司法腐败、贿赂和回扣指标,世界经济论坛的贿赂和腐败、透明度指标,等等。从主观感觉的角度对腐败进行定量研究是一个权宜之计,但有时候主观的感觉可能比客观情况更为重要。例如,对一个国家腐败的感觉程度越高,外国投资者在该国进行投资的可能性就越低,而公众对政府施加的反腐败舆论压力和政治压力也就越大。因此,对腐败程度的主观感觉可以成为衡量腐败状况的一个重要依据。 一般而言,客观测量法适用于对腐败的现实分布状况与危害的分析,主观测量法适用于对腐败程度的总体评估。在实践中,需要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政府官员的腐败与对策提纲

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对策 摘要 在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政治制度不健全,市场制度尚未 完善,法律监督缺失的情况下,出现了政府官员腐败的问题,给人民的生活和社 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官员腐 败现象就像是一颗“毒瘤”渗透到各个行业且越来越严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 要是源于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政治制度不健全,政策执行不力、法律惩处不严 造成的结果。因此建立和完善政府官员腐败问题治理制度和政策是适应是当前我 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要措施,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关键字:官员腐败政治法律制度反腐倡廉 一政府腐败问题的本质及其含义: 腐败被称之为“政治之癌”对一个国家的政府具有着毁灭性的破坏作用,腐 败问题自古有之,腐败的本质就是权利失去了制约,就是政治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二政府官员腐败的危害: 1 对人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我国是人民明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赋予了政府行政的权利,我国行政官员一切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对人民负责为自己的工作原则,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了解民情,为民解忧,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然而某些官员他们不为百姓做实事,谋福利,玩忽职守,上欺下瞒,任职一地搜刮一方,为了一己之私欺压百姓,鱼肉乡里,违背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行政官员的意志和职责。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丧失了百姓对我们政府的信任,任何一件贪污腐败的背后无不饱含民众的泪水与屈辱。举个例子原重庆司法局局长文强的贪污腐败充当黑社会保护伞,欺凌百姓,任由不法分子经营黄赌毒等非法勾当,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采取暴力手段,犯罪率久高不下,据当地老百姓称,当时社会治安很混乱,甚至当街都有抢劫打架等暴力现象,这些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同时也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2 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影响 3 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 4 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的影响

政府官员腐败问题研究

政府官员腐败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从本质上说,腐败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具体而言,腐败是指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管理、事业管理和社会管理等领域中的公职人员利用社会公共权力或职业便利谋取私利的行为。从腐败行为主体的性质、数量、科层分布状况,腐败行为的发生领域、目的、所触犯的社会规范,腐败的历史形态,腐败现象发生发展的轨迹等角度考察,腐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消极的社会历史现象,腐败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转型是腐败形成的现实根源,缺少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是腐败形成的制度根源,我国社会管理的复杂性是腐败形成的社会根源,执政党的不良作风是腐败形成的直接根源,国际腐败现象的潜移默化和推波助澜是我国腐败形成的外部根源。基于上述分析,反腐败既要治标又要治本。反腐治标的策略是:运用政策、纪律、法律的手段,通过查案、纠风、抓大案要案和专项治理等方式,有重点分阶段地开展反腐工作,不断取得阶段性的明显成果,抑制住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势头,为反腐治本创造条件和营得时间。 关键词:腐败根源对策治标治本

目录 引言 (3) 一、官员腐败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3) (一)腐败的概念 (3) (二)腐败的本质内涵 (4) (三)政府官员腐败的表现形式 (5) 二、政府官员腐败的特征及危害 (6) (一)腐败的特征 (6) (二)腐败的危害 (7) 三、我国官员腐败的根源探究 (8) (一)我国政府官员腐败的根源 (8) (二)助推官员腐败的其他原因分析 (9) 四、防治官员腐败的对策 (11) (一)反腐治标 (11) (二)反腐治本 (13) 结语 (15)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浅谈中国当前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 摘要: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的反腐败也是非常关注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政府都制定了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制度,加强力量揭露腐败。但仍有领导干部凭借权力和工作便利条件,不劳而获获得经济自肥或其它好处,侵害人民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分析腐败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除腐败分子理想信念动摇,廉政意识淡薄、权力观和价值观扭曲等主观因素外,有关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也是导致权力为民“缩水”的主因。痛定思痛,深刻的教训再次告诉我们,如果制度存在薄弱环节,有漏洞,容易让人钻空子;所以说,反腐败是关系国家发展、关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 关键词:反腐倡廉反腐败侵害监管国家发展 正文: 一、腐败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点 腐败行为的表现形式一是以权谋私二是权财交易。总体来说,腐败行为就是腐败分子与腐败参与者之间为实现以权谋私、权财交易的目的而实施的一系列互动行为。腐败行为的主体是掌握一定权力的个人或组织,目的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侵害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是受权力和自己意愿支配的行为,具有权力性和职务性,是一种违纪、违法、犯罪行为和不道德行为。 二、腐败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思想根源上,最根本原因是因为个别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逆变。一是共产主义信念发生动摇,二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三是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第二,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一些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薄了,他们名义上是人民的公仆,实际上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谋取私利。第三,权力过分集中,而且缺乏严格的监督是导致腐败的关键。权力大而且缺乏监督机制,必然导致腐败。要防止权力的滥用现象,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体制,实现权力的制衡才能办得到。第四,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新旧体制交替,社会变革迅速,对外经济交往频繁,在这个过度时期无论是从政策上、体制上、管理上等方面都存在不少漏洞,这样就给腐败分子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提供了条件。因此,治理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如何通过体制改革规范和控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二)、腐败产生的政治后果 1.腐败直接危及政治稳定 政治稳定是我国走向现代化地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一个国家在政治上动荡不定,内乱

45-5-中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研究及治理对策分析

中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研究及治理对策分析 内容提要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从本质上说,腐败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具体而言,腐败是指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管理、事业管理和社会管理等领域中的公职人员利用社会公共权力或职业便利谋取私利的行为。从腐败行为主体的性质、数量、科层分布状况,腐败行为的发生领域、目的、所触犯的社会规范,腐败的历史形态,腐败现象发生发展的轨迹等角度考察,腐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消极的社会历史现象,腐败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转型是腐败形成的现实根源,缺少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是腐败形成的制度根源,我国社会管理的复杂性是腐败形成的社会根源,执政党的不良作风是腐败形成的直接根源,国际腐败现象的潜移默化和推波助澜是我国腐败形成的外部根源。基于上述分析,反腐败既要治标又要治本。反腐治标的策略是:运用政策、纪律、法律的手段,通过查案、纠风、抓大案要案和专项治理等方式,有重点分阶段地开展反腐工作,不断取得阶段性的明显成果,抑制住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势头,为反腐治本创造条件和营得时间。 关键词:腐败根源对策治标治本

目录 引言 (3) 一、官员腐败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3) (一)腐败的概念 (3) (二)腐败的本质内涵 (4) (三)政府官员腐败的表现形式 (5) 二、政府官员腐败的特征及危害 (6) (一)腐败的特征 (6) (二)腐败的危害 (7) 三、我国官员腐败的根源探究 (8) (一)我国政府官员腐败的根源 (8) (二)助推官员腐败的其他原因分析 (9) 四、防治官员腐败的对策 (11) (一)反腐治标 (11) (二)反腐治本 (13) 结语 (15)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腐败问题现状及防治对策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授课学期2012 学年至2013 学年 第一学期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2010级生物技术 学号201011001115 姓名谢海 任课教师段明广 交稿日期2013-2-27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期 广西师范大学学工部(处)制

中国腐败问题现状及防治对策 摘要:所谓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违反纪律、法律和道德规范,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危害社会的一种畸型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如果不及时铲除,将会产生癌变,其后果,轻则贻害百姓,重则亡党亡国。因此,“反腐败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反腐败现已成为公众深切关注的事情。基于此,很有必要对腐败问题重新审视,以期对症下药,彻底根治这一社会顽疾。 关键词:腐败问题现状原因对策 腐败是指运用公共权力实现私人目的的行为,其基本特征是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非公共、非规范(不符合公认的法律或道德规范)的运用。20世纪以来,中国几度被腐败问题所困扰。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初,屡屡将腐败导致亡党亡国的教训引为借鉴,腐败问题一度曾得到了有效控制。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腐败问题开始蔓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极端严重。近年来,腐败蔓延的势头有所遏制,但腐败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必须进一步采取有力的预防和惩治措施。 一、腐败问题现状 (一)无“礼”寸步难行 自从中国在1978年实行市场改革政策以来,腐败问题更为普遍。许多去中国旅游的外国人也对中国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抱怨说在中国要想办事就得请客送礼,尤其是生意人对此感触更深,他们面临很多烦琐的手续,只有当他们拿出适当的礼物之后,才能把事情顺利办成。近年来,对中国老百姓做的多次民意调查都发现腐败是中国社会面临的头号问题。邝泽倩教授说,政府多次发起反腐败运动也说明腐败问题继续在中国社会存在,并且可能更加严重。 (二)公款吃喝,奢侈无度 据有关资料统计,进入90年代以来,每年利用公款吃喝的款额均在1000亿元以上。尽管中央多次发文三申五令,但一些领导和地方置中央禁令于不顾,或借接待上级领导为由,或以工作之便为理,出入高级餐厅酒店,吃遍山珍海味,喝尽国内外名酒,一桌酒宴动辄成千上万,甚至数万元,总之公款开销,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还要吃。(三)贪污受贿案件多,涉及官员多 中国的腐败案件不仅越来越多,而且涉及的金钱数字也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数年期间,全国共查处各种经济犯罪案件十多万件,处分党员十万多人,其中省部级以上重要领导干部就占一百多人。特点为:一是涉及领导干部多,二是大案要案比例逐年升高。就拿黑龙江为例,当年刘宾雁报告文学《人妖之间》中描写的原黑龙江省燃料公司党支部书记王守信一案涉及的贿赂金钱只有6.6万元。而在今年爆出的黑龙江马德案中,绥化市原中共市委书记马德自1995 年上任以来,买官卖官、索贿受贿、为所欲为,疯狂敛财折合人民币 2385万元。邝泽倩教授指出:“除此之外,涉及腐败案件的人员也越来越多了。" 事实上,在马德一案中,绥化市包括下辖十个县市有半数以上的处级以上干部都卷入此案。 二、腐败问题滋生的原因 (一)部分领导干部经受不住诱惑,思想被腐蚀 我们党正面临着在全面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面对各种诱惑,党员干部存在着容易被腐蚀的问题。我们党已经从

如何解决中国的腐败问题

中国的腐败问题: 6.1.如何看待腐败问题: 腐败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腐败问题的根本应该是腐败现象使普通公民所得的利益相对于没有腐败时更少. 6.2.如何减少和消除腐败现象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出现腐败不是选拔官员出了问题,而是监管不到位.因此只要监管不够,有空子可钻,就会有人去利用来为自己某利. 根本办法是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惩罚使腐败分子认为被抓住并受处罚的可能性太大,代价太惨重, 不合算. 所以关键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机制,使权利机关能发现腐败犯罪的个案,能调查和有效地处罚. 左派认为好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官员就不会腐败.现在的腐败问题是现在的官员是坏人,是政府对官员的选拔出了问题. 这是典型的”人性本善”论. 这是错误的. 事实上, 自私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贪污可以不受惩罚,而大家都有机会贪污的话,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贪污. 这也是大锅饭没有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按需分配不可避免地让位于按劳分配. 在大跃进的三年饥荒时期,很多人吃不饱饭,甚至饿死.当时很多食堂的炊事员克扣粮食留给自己家属.有人把人民群众对这重普遍存在的炊事员腐败的现象反映给毛泽东. 毛泽东说,对这个问题他也没有办法. 炊事员贪污的东西虽然不多,但那时,几斤粮食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 现在,贪污一千万,恐怕也不会造成饿死人. 右派虽然认识到了人性的自私自利,认识到监管的必要性.但他们以为只要实现了民主,就自然会有有效的监督.这太想当然了!!!!!. 当年,蒋经国主政下的台湾,虽然没有民主,却是非常的清廉. 按照国际上唯一为腐败程度排命的TRANSPARANCY INTERNATIONAL的统计. 中国在世界上178个国家中腐败程度排名第100位,略高于/坏于民主国家中的巴西,希腊和意大利,但低于/优于民主的印度,墨西哥,菲率宾,印度尼西亚,乌克兰,阿根庭等. 腐败程度最低的大多是西方国家. 在很多民主国家,官员在执行公务中索贿是正常现象,就想要给消费一样. 要知道,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是民主国家. 这些民主国家绝大多数都比中国更腐败. 这说明民主政体本身并没有解决腐败的魔力.要想真正解决腐败,必须要有适合本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办法.西方国家都很注重开发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要让一个人公平的把蛋糕分成10份给包括自己在内的十个人,怎么办哪?由于人都有自私心.这个人很可能会设法给自己切最大的一份.解决办法是让这个人切完后,让别人先拿,切的人必须最后拿.这样切的人一定会尽力把蛋糕切均匀.可惜的是中国人通常不用心去想这些办法,而是想怎样找一个自觉的人来分蛋糕.最后发现这个本来以为自觉的人原来也在腐败,就会愤怒地要把他推翻,再换一个更自觉的人来分. 现在的中国需要人们多提一些切实可行的好办法,而不只是抱怨和革命. ((互联网使发现腐败容易多了.难点在如何搜集证据,处罚.))

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治理对策

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及治理对策 内容提要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从本质上说,腐败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具体而言,腐败是指政府管理、国有企业管理、事业管理和社会管理等领域中的公职人员利用社会公共权力或职业便利谋取私利的行为。从腐败行为主体的性质、数量、科层分布状况,腐败行为的发生领域、目的、所触犯的社会规范,腐败的历史形态,腐败现象发生发展的轨迹等角度考察,腐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消极的社会历史现象,腐败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转型是腐败形成的现实根源,缺少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是腐败形成的制度根源,我国社会管理的复杂性是腐败形成的社会根源,执政党的不良作风是腐败形成的直接根源,国际腐败现象的潜移默化和推波助澜是我国腐败形成的外部根源。基于上述分析,反腐败既要治标又要治本。反腐治标的策略是:运用政策、纪律、法律的手段,通过查案、纠风、抓大案要案和专项治理等方式,有重点分阶段地开展反腐工作,不断取得阶段性的明显成果,抑制住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势头,为反腐治本创造条件和营得时间。 关键词:腐败根源对策治标治本

目录 引言 (3) 一、官员腐败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3) (一)腐败的概念 (3) (二)腐败的本质内涵 (4) (三)政府官员腐败的表现形式 (5) 二、政府官员腐败的特征及危害 (6) (一)腐败的特征 (6) (二)腐败的危害 (7) 三、我国官员腐败的根源探究 (8) (一)我国政府官员腐败的根源 (8) (二)助推官员腐败的其他原因分析 (9) 四、防治官员腐败的对策 (11) (一)反腐治标 (11) (二)反腐治本 (13) 结语 (15)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谈我国腐败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

浅谈我国腐败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 摘要:腐败是社会公共道德的沦丧及行为规范的衰退和堕落,它破坏了党和政府同劳动人民的关系,影响党和政府形象,腐蚀了人们的意志和社会趋向,具有限大的破坏力。腐败主要为政治腐败、社会腐败、权力腐败和行业腐败等。不同层次的腐败具有不同的特点,权力腐败是以权谋私、买官、卖宫、权钱交易、以权代法;行业腐败是以职业优势为非法谋私的手段,如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贪占公共财物等;社会腐败是消费行为的扭曲和人际关系的恶化,如黄、赌、毒等。这都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人们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我们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就会积重难返,不仅会影响到我们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而且还会加深社会矛盾的积累, 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久而久之,将逐步蚕食并摧毁人们心中的法律和道德长城,法律和道德长城一旦垮塌,就会在某一特定时期,在特定思潮的引导下突然释放,从而贻害于社会。因此,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腐败现状原因对策 一、中国腐败问题的现状 (一)腐败范围越来越广 当前腐败现象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般经济管理部门扩展到党政领导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等要害部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受到腐败现象的渗透和侵袭。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腐败现象也有了明显的增加,甚至纪检、宣传、反贪等部门,也发生了不少买官卖官、贪污贿赂现象。腐败分子利用手中的权力,肆无忌惮的谋取私利,或中饱私囊,或利用职权索贿受贿,或利用职权欺压良善,甚至与黑恶势力相互勾结充当保护伞。 (二)腐败分子职位越来越高 如果把以前揪出来的腐败疯子比作是“小蛀虫”的话,那么现在已经揪出来了“大老虎”,许多省部级以上的高官受到了查处。据统计,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给类经济案件中,在2003年涉及百万元以上的案件为1780件,其中设计亿元以上的有21件。李真、程维高、杜世成,甚至连原中央政治局委员陈良宇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败问题一并受到查处,腐败现象有向高层蔓延之势。 (三)窝案、串案明显增多 腐败有“集团化”的发展趋势。现在的腐败案件,不少都是左右勾结、上下串通、相互利用,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腐败同盟。有的大案涉及的人员少则十几人、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如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一案,牵扯出260多名官员,一半以上的绥化县处级干部卷入其中;河北省原国税局原局长李真一案,牵扯到县处级以上干部67名,其中有40多人是“一把手”。 (四)“隐性”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勒索型腐败现象大量上升。 许多腐败现象通常是假借合法之形行腐败之实,在“合法”的名义下,公开的为本地区、本部门,甚至为个人谋取私利,通过一些所谓的“潜规则”来腐败,在行为认定上是很难认定为违法的。这类案件的存在,给案件的定性和查处带来了一定难度。在行贿受贿

腐败现状及对策

浅议我国腐败问题现状及对策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就十分重视官员腐败与反腐败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预防、打击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由于改革措施不配套、制度建设不到位,腐败现象在我国呈现出蔓延发展之势,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已给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健康运行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和损失,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将在对我国腐败问题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回顾与总结的基础上,探索出积极有效的反腐败对策,从而促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 关键词:腐败发展历程现状对策 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以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而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的行为。腐败是一个普遍性、世界性和历史性的问题,自国家产生,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出现后便一直存在。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已。通过认真地对61年的反腐败历程加以回顾和总结,探索其中的规律,不断深化认识、发展认识,从而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反腐倡廉工作找到切实有效的对策。 一、腐败问题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轰轰烈烈反腐期 大致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早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向全党发出这样的警告:“可能有这样的一些共产党人,他们不曾是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并谆谆叮嘱:“今天是赴京赶考的日子,不要学李自成,我们要考出个好成绩。”从中可以看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当就已经有了“赶考意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是出台多项措施打击和惩治腐败,如1951年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指出:“一切从事国家工作,党务工作和人民团体工作的党员,利用职权贪污和实行浪费,都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按其情节轻重,给以程度不同的处理,从警告、调职、撤职、开除党籍、判处各种徒刑,甚至枪决。”【1】1952年3月21日,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公布中央节约检查委员会《关于处理贪污、浪费及克服官僚主义行为的若干规定》,:“凡贪污超过一亿元之贪污分子,一般均应按其情节轻重给以不同的刑事处分追缴贪污款物”“刑事处分,除免刑者外,采用机关管制(一年至两年)、劳役改造(两年至四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方法。”【2】不仅在政策上作出严格的规定,还特别重视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的作用,通过开展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三反”“五反”群众运动,严厉打击一批腐败分子和不法商人。 1952年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央更是依法严惩了罪大恶极的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天津地区专员张子善,向世人庄严地表明中共反腐的决心和坚决,也是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我们党决不做李自成!决不会放任腐败现象滋长下去!决不会让千千万万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改变颜色!”【3】并以刘、张案件为突破口,依法制裁了大批贪污腐化分子,如公安部行政处处长宋德贵、武汉市长易吉光、上海市委秘书长黎玉、广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宏、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贺衡夫等人。通过对这些腐败分子的处理,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更对此后二十多年中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的出现起到了很大的警示和震慑作用,使得共和国政坛保持了20多年的清廉形象。对此,

论文:行政官员腐败问题与解决对策

综述 行政官员腐败问题日益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研究中国行政官员腐败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我国行政系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1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现状分析 行政腐败是指行政人员违背公共利益,以权谋私,导致公共权力的异化。导致行政官员腐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我国政治体制制度上存在疏漏,行政政治中用人不透明,我国对腐败问题惩治不力。此外,还有行政官员的个人原因等。 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因而当代中国的腐败具有转型期的特征,有自身的独特性。我国行政官员的腐败可以渗透到政治、经济、道德等各个方面。这些腐败行为,滥用国家权力,利用公权争取个人或小集团私利,践踏社会主义的法制原则,延缓了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也扰乱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秩序。 2关于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理性思考 行政腐败对一个国家产生巨大的危害。腐败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影响;同时还严重败坏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因此反腐败的重要性是至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加强权利运作法制化,科学化和政务公开化。 反腐败要加强国际合作。西方国家奉行新闻自由,民主化程度较高,对中国的反腐行动具有很强的吸收借鉴意义,给我们很大启示。反腐败重在塑造阳光下的政府、透明的行政,重在发挥新闻、舆论、公众的监督作用,重在健全法治、完善制度。 3应对行政官员腐败的若干建议 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运用不当则贻害无

穷,因此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一是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制,要加强对行政权力内外部全方面的监督;二是增加政府信息透明度,打造阳光政府;三是加强廉政教育,积极营造廉政清洁的社会氛围;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在制度上遏制腐败;此外把住用人关口、高薪养廉、健全法治,加大惩戒力度等也是反腐败的有效措施。 我国的腐败问题虽然突出,但是如果政府能够高度重视,及时出台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加强监督,打造阳光政府,对于我国行政系统的高效廉洁大有裨益。

村干部腐败的现状和对策

浅析村干部腐败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推进,村级组织的经济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随之而来,由村干部腐败问题引起的群众上访越来越频繁,查处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金额越来越大,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村级党组织的清廉稳定,事关党的建设根基的牢固,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如何加强村干部腐败问题的监管和查处,已成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反腐败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一、村干部腐败的现状 1、贪污侵占问题严重。一是贪污侵占案件数量增多。从竹山县近几年查处的各类违纪案件来看,村干部违纪案件每年都有10件以上,占全县查处的党员违纪案件的30%以上,而贪污、私分公款,侵占集体资金的案件占村干部违纪案件的70%以上。二是贪污侵占金额增大。村干部贪污、侵占金额从过去的几千元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几万元,万元以上大案增多。三是贪污资金的来源增多。村干部贪污的资金有向老百姓榨取的,有骗取国家和专项资金补助的,有虚列开支套取的,有收入不上帐截留的。 2、滥发补助现象突出。近几年,竹山县村干部年财政发放的工资人平已达6000元,而且一部分村干部还有副业,算起来收入远高于在当地的农民收入。但是一些村的村干部仍不满足,看到村集体还有钱,不是将钱留在村上用于公益事业或储存,而是寻找种种理由给村干部发放福利待遇。有的以奖金名义发放福利;有的以工作为由,发放专项工作加班费;有的以在家招待客人为由,发放生活补助;有的以协调事务为由,发放协调费;还有的高标准发放电话费、交通费、误工费等。 3、腐败现象手段增多。有的村干部挪用公款,用于自己做生意等经营性活动;有的以各种名义虚报冒领退耕还林款;有的利用集体资产出租、出售和工程发包过程中暗箱操作,收受回扣;有的设账外账或小金库任意侵占、截留、私分或挥霍等;有的违反财务规定,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