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银翘散

银翘散

银翘散
银翘散

银翘散

中文名称:

银翘散

英文名称:

yinqiao powder

定义:

同名方约有3首,现选《温病条辨》上焦篇方。组成: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应用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三级学科)银翘散是治疗温病初起的常用代表方剂。治当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方中重用银花甘寒芳香,清热解毒,辟秽祛浊,连翘苦寒,清热解毒,轻宣透表,共为君药;薄荷辛凉,发汗解肌,除风热而清头目,荆芥、豆豉虽属辛温之品,但温而不燥,与薄荷相配,辛散表邪,共为臣药;牛蒡子、桔

梗、甘草宣肺祛痰,解毒利咽,竹叶、芦根甘寒轻清,透热生津,均为佐药;甘草并能调和诸药,以为使。合而用之,共成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之剂。银翘散出处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是吴瑭论治温病所创第一方。吴氏倡导用三焦辨证阐述温病发生、发展、传变规律和判断预后,主张立法处方紧扣病机。银翘散为温病初起,邪在上焦所设,并随证加减,衍生出多个变方。银翘散在《温病条辨》中的地位犹如桂枝汤之于《伤寒论》。上焦篇第四条:“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咳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第五条:“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余症悉减者,减其制。”【方名】银翘散

【别名】银翘解毒散

【出处】《温病条辨》卷一。

银翘散【分类】解表剂-辛凉解表

【组成】连翘一两(30克)银花一两(30克)苦桔梗六钱(18克)薄荷六钱(18克)

竹叶四钱(12克)生甘草五钱(15克)荆芥穗四钱(12克)淡豆豉五钱(15克)牛蒡子六钱(18克)【用法】上杵为散,每服六钱(18克),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人

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现代用法:加入芦根适量,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方歌】银翘散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

【方剂速记法】荷牛豉草,连根梗叶花穗(想象:河牛吃草,连根梗叶花穗全吃了)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化裁】

若胸膈闷者,加藿香3钱,郁金3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清热生津);项肿咽痛者,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衄者,去荆芥、豆豉(因其辛温发散而动血),加白茅根9克,侧柏炭9克,栀子炭9克,清热凉血以止衄;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附注】

银翘解毒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西安方)。本方改为丸剂,名“银翘解毒丸”(见《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改为片剂,名“银翘解毒片”(见《中国药典》一部);本方改为膏剂,名“银翘解毒膏”(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

临床应用常用于温病范围的各种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流感,百日咳、腮腺炎、麻疹、水痘、急性喉头炎等属外感温邪,有肺卫症者。与甲型H1N1的关系银翘散是中国研制的一种有效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新中药“金花清感方”的基础方。各家论述 1.《温病条辨》:本方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剂。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用东垣清心凉膈散,辛凉苦甘,病初起,且去入里之黄芩,勿犯中焦;加银花辛凉,芥穗芳香,散热解毒,牛蒡子辛平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皆手太阴药也。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

银翘散2.《成方便读》:银翘散,治风温温热,一切四时温邪。病从外来,初起身热而渴,不恶寒,邪全在表者。故以辛凉之剂,轻解上焦。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皆辛凉之品,轻扬解散,清利上焦者也。豆豉宣胸化腐,牛蒡利膈清咽,竹叶、芦根清肺胃之热而下达,桔梗、甘草解胸膈之结而上行,此淮阴吴氏特开客气温邪之一端,实前人所未发耳。

3.《方剂学》:温者,火之气也,自口鼻而入,内通于肺,所以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与皮毛相合,所以温病初起,多见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汗出不畅或无汗。肺受温

热之邪,上熏口咽,故口渴,咽痛;肺失清肃,故咳嗽。治当辛凉解表,透邪泄肺,使热清毒解。吴氏宗《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之训,综合前人治温之意,用银花、连翘为君药,既有辛凉透邪清热之效,又具芳香辟秽解毒之功;臣药有二,即是辛温的荆芥穗、豆豉,助君药开皮毛而逐邪;桔梗宣肺利咽,甘草清热解毒,竹叶清上焦热,芦根清热生津,皆是佐、使药。本方特点有二,一是芳香辟秽,清热解毒;一是辛凉中配以小量辛温之品,且又温而不燥,既利于透邪,又不背辛凉之旨。方中豆豉因制法不同而有辛温辛凉之异,但吴氏于本方后有“衄者,去荆芥、豆豉”之明文。在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汤的方论中又明确指出:“去豆豉,畏其温也。”所以本方的豆豉还应作辛温为是。至于用法中“香气大出,即取服,匆过煮。”此说实为解表剂煎煮火候的通则。药理作用①解热作用《中医杂志》(1986;3:29):对2·4-二硝基酚所致的大鼠发热,本方有强而迅速的解热作用。注射发热剂后,对照鼠体温于30分钟内上升

1℃以上,2小时才逐渐恢复正常,而灌取银翘散袋泡剂

10g/kg后,可完全抑制大鼠的发热反应,整个实验期间大鼠体温均保持于正常状态。银翘解毒片在倍量时也有一定解热效果。②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医杂志》(1986;3:219):小鼠实验表明,本方不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对血流中惰性炭

粒的吞噬廓清,对肝、脾、胸腺重量也无明显影响,但对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血球的吞噬能力及细胞内消化能力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表明本方能增强非特异性吞噬功能。对以2·4-二硝基氟苯所致小鼠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本方无论是煎剂、片剂及袋泡剂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对于天花粉所致小鼠及大鼠之皮肤被动过敏反应,以及天花粉所致小鼠速发型超敏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表明本方仅具有显著的抗过敏作用。临床医案 1.风温发疹

王某,男,3岁。初诊:1960年3月3日。主诉:患儿昨晚起发热,体温38.

6℃,伴咳嗽、喷嚏、流涕,大便干,小便黄。诊查:全身皮肤遍起红疹,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脉象浮数。辨证:温邪犯肺,肺气不宜,郁热波及营血,外发成疹。治法:辛凉解表,宣肺透疹。以银翘散加减。处方:银花10克

连翘10克薄荷5克豆豉6克牛蒡子10克桔梗5克竹叶6克芦根15克

浮萍6克。随访:服上药两剂后,热退疹消而愈。(董建华医案,录自董建华.1990.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

〔按〕风温发疹,多因热邪内郁,侵入营血所致。疹小色红高出皮肤,与斑鲜红成片隐于肌内有所不同。本例系风温之邪侵袭肺卫,热蕴肌肤,肺卫失宣,故发热咳嗽喷嚏;

表邪不解,热入血络,外发皮肤而见遍体红疹。根据《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及疹当清透的治疗原则,治以辛凉解表,宣肺透疹。方用牛蒡子、薄荷、浮萍、桔梗辛凉宣肺透疹,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豆豉、竹叶以除胸中烦热,配芦根以清热生津,从而使温邪得清,肺气得平,波及营分之热亦除而病告痊愈。

2.风温伏邪

王幼,发热八日,汗泄不畅,咳嗽痰多,烦躁懊,泛泛呕恶,且抽搐有如惊风之状。腑行溏薄,四末微冷,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不扬,前医作慢惊治。用参、术、苓、半、贝、齿、竺黄、钩藤等。烦躁泛恶益甚,此乃风温伏邪,蕴袭肺胃,蓄于经络,不能泄越于外,势有内陷之象。肺邪不解,反移大肠则便溏;阳明之邪不达,阳不通行则肢冷,不得与慢惊同日而语也。况慢惊属虚,岂有烦躁懊之理;即曰有之,当见少阴之脉证。今种种病机恐有痧疹内忧也.亟拟疏透,以冀弋获。荆芥穗4.5克

粉葛根6克蝉衣2.4克薄荷2.4克苦桔梗2.4克淡豆豉9克银花发9克连翘4.5克赤苓9克枳实炭4.5克炒竹茹4.5克藿香梗4.5克。

二诊:服疏透之剂得汗甚多,烦躁泛恶悉减,面额项颈之间,有红点隐隐,即痧疹之象。咳嗽痰多,身热不退,舌质红,苔薄腻而黄,脉滑数。伏温之邪有外达之机,肺胃之

气宣塞不宣。仍从辛凉清解,宣肺化痰,冀痧透热退则吉。原方去豆豉加紫背浮萍。(丁甘仁.1960.丁甘仁医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按〕此案曾被误诊为慢惊,实为风温伏邪蕴袭肺胃,势有内陷之象。丁氏虑患儿有痧疹而不能透出,遂以疏透为大法。此案始终以辛凉清解、宣肺化痰为治则,方用银翘散加减,配伍精当,主治明确。

3.风温

郭某,男,2岁3月,1959年4月10日住某医院。病程与治疗:发热已十三日之久,高热不退,用身无汗,咳而微烦,诊其脉数,舌质微红、舌苔黄腻,此属表邪未解,肺卫不宣,热不得越,治宜清宣透表,邪热乃有外出之路。处方:苏叶一钱

僵蚕一钱五分银花二钱连翘一钱五分杏仁一钱桔梗八

分牛蒡子一钱五分苡仁二钱淡豆豉四钱黄芩一钱竹叶二钱苇根五钱,一剂。

二诊:服药后微汗而热减,但仍咳嗽,舌苔灰腻,脉沉数,原方去银花、豆豉,加枳壳一钱再服。

三诊:热全退,咳嗽息,肺水泡音减少,舌苔减为灰薄,脉缓,此风热虽解,肺胃未和,湿热未净,以调和肺胃并通阳利湿为治。处方:连皮茯苓二钱

法半夏一钱五分陈皮一钱苡仁四钱桑皮二钱冬瓜仁三

钱通草一钱谷麦芽各二钱。服二剂而愈。(高辉远等.1972.蒲辅周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按〕风热久羁,表气郁闭,故法取清宣透表,用苏叶、僵蚕、牛蒡子辛以散风,银花、连翘、黄芩苦以清热,竹叶、苇根凉而能透,杏仁、苡仁理肺去湿,桔梗为肺经引药,豆豉发散郁热,所以得药即汗而热减。

4.热毒疮疡

昊某,男,11岁。初诊:1962年6月10日。主诉:患者于三天前突然恶寒发热,两天后右上臂阵发性针刺样疼痛。西医诊断为右上臂脓肿,败血症。予抗感染治疗,并将右上臂脓肿切开引流。但病员仍高热,应邀会诊。诊查:体温39℃,形寒发热,口略渴,汗出。脉滑数,舌质红润,微有黄苔。辨证、治法:邪热在卫气之间,当以辛凉透解,清热解毒为治。处方:淡豆豉10克

焦栀子10克荆芥10克紫地丁15克银花30克连翘15

克芦竹根30克枯黄芩10克竹叶10克蒲公英30克乳没各6克苡仁15克

赤芍药10克。服上方药后体温降至正常,伤口愈合。后去栀、豉、荆芥、乳没之属,加生地、丹皮、知母等续服,半月后病愈出院。(王文雄医案,录自董建华.1990.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北京:北京出版社)

〔按〕本案西医诊断虽为右上臂脓肿,败血症。但中医

辨证仍为邪在上焦卫气之间,故当辛凉透解,清热解毒,方用银翘散合栀子豉汤加芦根、竹叶等,因有疮疡肿毒,故在重用银花、连翘的基础上再加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疗疮。药证相合,病必痊愈。同名方剂

银翘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组成】双花4钱,连翘4钱,荆芥2钱,杏仁2钱,麦冬2钱,犀角2钱,菊花2钱,玄参3钱,芦根3钱,黄芩3钱,生地3钱,薄荷1钱,甘草1钱半。

【功效】辛凉解热。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服2钱,芦根汤送下。

【禁忌】忌辛辣。

银翘散-《镐京直指》卷二【来源】《镐京直指》卷二。

【组成】连翘3钱,银花3钱,粘子3钱,荆芥2钱,蝉蜕钱半,薄荷1钱5分,生甘草5分,桔梗1钱,广郁金2钱,淡豆豉2钱。

【制法】上为末。

【用法】口服。银翘散图书

图书信息书名:难病奇方银翘散

作者:潘振亮等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3

页数:240

ISBN :9787801565891

包装:平装

所属分类:中药品

内容简介银翘散是最著名的古方之一,临床应用范围及其广泛。本书汇集了银翘散证治的理论、临床与实验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尤其突出其临床应用,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按病证分类介绍,并综合了国内外探索银翘散作用机理等实验研究的新发现,内容丰富、翔实,较为充分地反映了当代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从事中医药学习与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参考文献,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及其他对中医药感兴趣者参考。

目录上篇理论研究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银翘散的组成

第二节银翘散的功效和应用

第三节银翘散的现代剂型与制作工艺

第四节银翘散的衍生方

第二章古今医家论银翘散

中篇临床研究

第一章传染病

第一节流行性感冒

第二节麻疹

第三节风疹

第四节水痘

第五节手足口综合征

第六节流行性肋腺炎

第七节流行性出血热

第八节猩红热

第九

。。。。。。。。。开放分类:

医学,中药,中医,方剂,散剂

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 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观察组用银翘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用感冒清、酚氨咖敏及吗啉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显著,退热效果稳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标签:银翘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由病毒引起。发病广泛,不受季节、年龄、性别的限制,多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出现,患者伴随咳嗽、流涕、喷嚏等临床症状,一般药物治疗即可痊愈[1-2]。近年来,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已经在临床广泛推广,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0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男53例,女55例,年龄0.6年~72岁,平均43.8岁。患者均有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接触史,患者均伴随声嘶、喷嚏、头痛、流涕、全身不适等症状,平均体温(37.9±1.37)℃。对患者咽喉部进行检查发现扁桃体肿大、咽部充血。患者均无原发性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肺部疾病,排除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女性患者非哺乳期、妊娠期。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用感冒清、酚氨咖敏及吗啉胍治疗,药物剂量、服用时间均依照说明书服用。对于出现高热的患者,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治疗,间隔4 h口服1次,退热后停止服用[3]。观察组用银翘散加减治疗,药方:败酱草、淡豆豉、鱼腥草、茯苓各15 g,连翘、金银花、荆芥穗、竹叶各10 g,牛蒡子、蝉衣、生甘草、桔梗各6 g,薄荷3 g。头痛加白芷、葛根、防风10 g,高热加大青叶15 g,咽喉肿痛加僵蚕、陈皮各10 g,咳嗽加二陈汤。水煎服,1剂/d,100 ml/次,分3次服用[4-5]。 1.3 疗效判定 痊愈:治疗5 d内,发热、喷嚏、头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著有效:体

银翘散

银翘散 中文名称: 银翘散 英文名称: yinqiao powder 定义: 同名方约有3首,现选《温病条辨》上焦篇方。组成: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应用学科: 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方剂学(二级学科);方剂(三级学科)银翘散是治疗温病初起的常用代表方剂。治当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方中重用银花甘寒芳香,清热解毒,辟秽祛浊,连翘苦寒,清热解毒,轻宣透表,共为君药;薄荷辛凉,发汗解肌,除风热而清头目,荆芥、豆豉虽属辛温之品,但温而不燥,与薄荷相配,辛散表邪,共为臣药;牛蒡子、桔

梗、甘草宣肺祛痰,解毒利咽,竹叶、芦根甘寒轻清,透热生津,均为佐药;甘草并能调和诸药,以为使。合而用之,共成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之剂。银翘散出处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是吴瑭论治温病所创第一方。吴氏倡导用三焦辨证阐述温病发生、发展、传变规律和判断预后,主张立法处方紧扣病机。银翘散为温病初起,邪在上焦所设,并随证加减,衍生出多个变方。银翘散在《温病条辨》中的地位犹如桂枝汤之于《伤寒论》。上焦篇第四条:“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咳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第五条:“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余症悉减者,减其制。”【方名】银翘散 【别名】银翘解毒散 【出处】《温病条辨》卷一。 银翘散【分类】解表剂-辛凉解表 【组成】连翘一两(30克)银花一两(30克)苦桔梗六钱(18克)薄荷六钱(18克) 竹叶四钱(12克)生甘草五钱(15克)荆芥穗四钱(12克)淡豆豉五钱(15克)牛蒡子六钱(18克)【用法】上杵为散,每服六钱(18克),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人

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贾志明

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贾志明 发表时间:2018-11-29T12:11:03.617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18期作者:贾志明 [导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该病多数为病毒所引起[1],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央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潍坊 261108)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银翘散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52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为26例;对照组应用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应用银翘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15例(57.69%);有效9例(34.62%);无效2例(7.69%);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显效8例(30.77%);有效12例(46.15%);无效6例(23.08%);总有效率为76.9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出现1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2例呕吐,1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银翘散加减治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银翘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该病多数为病毒所引起[1],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头晕、咳嗽、咽痛等临床症状,该病在春、冬两季的发病率非常高,同时传染性较强,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西医治疗不良反应较多,效果不够理想。银翘散来源于《温病调辨》中,具有清热解毒,辛凉解表的功效。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银翘散加减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52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经临床症状及各项检查明确诊断;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药物过敏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恶性肿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16~67岁,平均(37.5±2.6)岁;病程1~5d,平均(2.8±1.1)d;体温38.1~39.7℃,平均38.9℃。对照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17~69岁,平均(38.2±2.8)岁;病程2~5d,平均(3.1±0.8)d;体温38.2~39.6℃,平均38.8℃。两组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给予患者感冒灵、病毒灵等按照医嘱进行服用;观察组给予患者银翘散加减治疗,基础方为:金银花9g、连翘9g、竹叶9g、薄荷3g、牛蒡子6g、桔梗6g、茯苓12g、鱼腥草12g、甘草6g;对于存在高热患者,添加大青叶12g;对于头昏头重患者给予防风9g、葛根9g、白芷9g;对于存在咽痛严重患者,给予僵蚕10g、陈皮10g;如存在咳嗽严重患者加用二陈汤治疗;以上方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三次服用。 1.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进行判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24h内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体温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其他症状有所转好,体温在72h内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72h后患者体温仍未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 观察组显效15例(57.69%);有效9例(34.62%);无效2例(7.69%);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显效8例(30.77%);有效12例(46.15%);无效6例(23.08%);总有效率为76.9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出现1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2例呕吐,1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主要为病毒、细菌导致上呼吸道出现炎症,其中大多数为病毒性感染;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春、冬两季多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急、患者主要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西医治疗多采取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等药物治疗,但由于流感病毒分为A型、B型,两药对A型较为敏感,对B型流感效果不够显著,同时易出现不良反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感冒”等范畴[2],中医认为该病病因为风热之邪,客于腠理;或由于温病初起,伤及肺卫所导致[3];银翘散是治疗温病的方药,特别在温病初起、邪在上焦疗效显著;该纲要具有清热解毒、辛凉透表等功效;方中金银花、连翘能够清热解毒,辛凉透邪;竹叶能够清上焦热;薄荷、牛蒡子能够疏散风热,利于咽喉;桔梗能够宣肺平喘;鱼腥草能够清热解毒;甘草调节诸药。诸药合用达到清热解毒、宣肺平喘、辛凉解表之功效。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9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P<0.05。体现出采用银翘散根据患者症状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显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冯艳.银翘散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6(21):489-490. [2]付梅.银翘散加减配合西医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5):132-133.

银翘散总结

银翘散临床总结 ——朽木 2011.2.14 一.从《温病条辩》中看其方症 1.原文本义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条云:“太阴风温、温热、瘟疫、冬温初起……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胸膈闷者,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衄者,去荆芥、豆豉,加白茅根三钱,侧柏炭三钱,栀子炭三钱;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此外在《上焦篇》中尚有六条银翘散加减方,分别为: 第5条“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余证悉减者,减其制”; 第16条“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发斑者,化斑汤主之;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 第38 条“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 第39条“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主之”; 第40条“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主之”; 第53条“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日心疟,加减银翘散主之”。 《中焦篇》一条,即第22条“阳明温病,下后疹续出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元参、丹皮汤主之”。 2. 银翘散类方 上述七条涉及太阴温病、阳明温病汗下后出疹、太阴伏暑、心疟等银翘散加减方和《上焦篇》第18条治疗“大头瘟”之普济消毒饮去柴胡、升麻、黄芩、黄连方以及第45条治疗“湿温喉阻咽痛”之银翘马勃散,均以辛凉解表为法,以银翘散命名或重用金银花、连翘者,概称为“银翘散类方”。 3. 银翘散应有“玄参”论 第16条,从此条看,银翘散中应有元参这一味药,该条提出倍元参,并在方中谓:“元参加至一两”。可见不但有元参,而且是加倍使用的。 第38 条:“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 第40条“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主之”; 据考:元参,性味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解毒,养阴,主治温热病,血热壅盛,发斑,甚则烦躁,谵语之证。《别录》:“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本草纲目》:“滋阴降水,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通过以上条文可以看出:吴瑭创立银翘散之用意主要是针对春温而设的。意在补“精虚”。正如其在银翘散的方论中经谓:“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又谓:“藏于精者,春不病瘟”;又谓:“病瘟虚甚死一”。由此可见,温病者,精气先虚。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缉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在温病学中,春温邪犯上焦肺卫,病因主要是精气先虚,因精虚:“温热热变最速”。用银翘散中元参意在补精虚,所以该方中应有元参,就可以理解吴瑭创立银翘散是治疗“春温”在卫的原意。若无元参,就只能作为风热犯表,卫表失和的方剂。 二.现代临床应用 1.银翘散加减方的应用 银翘散原方为:连翘一两,二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右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君:银

方剂类方比较

方剂学方剂对比 1、麻黄汤和桂枝汤 同:麻黄汤与桂枝汤同属辛温解表方剂,都可用治外感风寒表证。 异:麻黄汤中麻、桂并用,佐以杏仁,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之表实证。桂枝汤中桂、芍并用,佐以姜枣,发汗解表之力逊于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之和剂,适用于外感风寒,发热有汗而恶风之表虚证。 2、桑菊饮和银翘散 相同点---组成: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 1 / 24

功用: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主治:外感风热表证 不同点--桑菊饮:配有桑叶、菊花、杏仁。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力较弱,但长于宣肺止咳,属辛凉轻剂。宜用于感受温热病邪较轻,邪偏重在肺络,以咳为主,身热不甚、口微渴者。 银翘散:配有银花、竹叶、牛蒡子、荆芥、淡豆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力较强,但宣肺止咳力较弱,为辛凉剂。宜用于外感风热重证,邪偏于卫表。 发热、口渴较重,或伴咽痛者。 3、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味承气汤(均用大黄泻热通便) 大承气汤:硝、黄并用,并加枳、朴,且大黄后下,泻下与行气并重,为峻下之剂,主治痞、满、燥实俱备之阳明腑实重证。 2 / 24

小承气汤:不用芒硝,枳、朴用量轻,且大黄与二药同煎,为轻下之剂,主治痞、满、实而燥不明显之阳明腑实轻证。 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硝、黄并用,且大黄与甘草同煎,为缓下之剂,主治燥、实同见,而无痞、满之阳明腑实轻证。 4、黄龙汤和新加黄龙汤 相同点:均属攻补兼施剂(泻下热结与补益气血兼顾)。 不同点:黄龙汤以大承气汤峻下热结,配伍补益气血之品,重在急下存阴,兼顾气血之虚;主治热结里实较重,而兼气血不足者。 新加黄龙汤于黄龙汤中去枳实、厚朴、桔梗、大枣,加入生地、玄参、麦冬、海参等滋阴增液之品,缓下热结之中,兼以益气滋阴,且重在滋阴增液以润燥通便;主治阳明腑实较轻,而阴液亏虚较重者。 3 / 24

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发热60例的效果分析

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发热60例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24T15:36:54.86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6期作者:徐红梅 [导读] 分析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 (衡南县中医医院湖南衡阳 421101) 摘要:目的分析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发热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银翘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67%(P<0.05)。结论针对发热患儿,给予银翘散加减治疗,疗效理想,能够快速缓解其症状,恢复其健康,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银翘散;小儿;发热 发热属于儿科中常见的一种急重症,其主要的中医症状表现为口渴、发热、尿黄、便干、苔白等[1]。本病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所致,其发病机制为发热激活物(主要包括来自体内的类固醇或抗原抗体复合物,来自体外的真菌、病毒、细菌或疟原虫等)作用于患儿机体,产生内生致热源并入脑,进而诱发体温调节中枢释放介质,导致调定点改变而引发发热。该病具有起病急、发病率高、传染性高等特点,因而必须及时加强干预以控制疾病进展。我院主要采取银翘散加减治疗,现将取得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我院自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发热患儿,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4-11岁,平均(7.62±2.15)岁;病程8h-3d,平均(17.62±5.31)h。观察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12岁,平均(7.65±2.17)岁;病程8h-3d,平均(17.64±5.35)h。两组患儿在基线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物理降温、补液以及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基于此,对照组口服布洛芬混悬液(生产企业: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544)治疗,给药剂量为5-10mg/kg,6-8h可重复一次,但连续24h不可超过4次。观察组则给予银翘散加减治疗,组方如下:金银花7g、连翘7g、炒牛蒡子6g、板蓝根6g、葛根6g、荆芥3g、竹叶6g、桔梗6g、蜜枇杷叶7g、柴胡7g、羌活6g、前胡7g、黄芩7g、白茅根6g、薄荷(后下)3g、甘草6g。针对咳嗽剧烈者加用蜜麻黄3g、桑白皮6g;针对夜间咳嗽者加用百部6g、紫苑6g;针对喉痛或咽红者加用射干6g、玄参6g;针对鼻塞流涕者加用苍耳子6g、白芷6g、辛夷6g。剂量随小儿大小适当加减。用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3次服用,连续服用3d。 1.3评定标准 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若治疗48h内患儿的腋下体温低于37.20℃(恢复正常),同时全身症状完全消失则评定为痊愈;若48h内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且其他症状明显好转则评定为显效;若72h内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其他症状部分缓解则评定为有效;若72h后发热及其他症状均未见任何缓解甚至加重则评定为无效。总有效率=100%-无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对比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67%(P<0.05)。详见表1。 3讨论 发热在儿科疾病中十分常见,发热可导致患儿机体新陈代谢速度明显加快,进而会增加机体耗氧量以及心输出量,若无法及时给予有效干预,便会加重心脏负荷[2]。在高热发生的过程中,脑细胞会出现缺血缺氧的现象,同时细胞膜通透性会出现改变,疾病继续发展可导致钠泵功能失调,致使血钠下降,引发脑细胞水肿,最终可出现惊厥,进而对脑神经以及脑细胞造成损害。而一旦体温≥42℃时,极易出现永久性损坏患儿神经系统的现象,严重的甚至可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及时快速有效的退热显得十分重要[3]。 现阶段,西药治疗小儿发热的常见药物主要为布洛芬与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其中布洛芬具有只对发热机体发挥作用而不会对正常机体体温产生影响的特点,其主要通过对下丘脑前列腺素E2的生成发挥抑制作用而达到扩张外周毛细血管,增加出汗的效果,从而能够通过增加散热而达到降温的功效。此外,其还能够通过阻碍肿瘤坏死因子释放的作用而达到促进体温中枢调控点下移的效果,进而有效发挥降温的功效。但此种药物同样存在不足,其在应用的过程中无法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理特点为易发病且传变快,易入里化热。所以,其发病原因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感于风热之邪所致,另一种为感于风寒之邪入里所致。邪由卫分而入肺经,因而发病的同时可见肺卫证。治疗的过程中应以清热宣肺、透邪外出以及抑制邪气内传为主。我院主要采取银翘散加减治疗,其组方中含有的葛根具有解阳明之表的功效;柴胡具有解少阳之表的功效;羌活具有解太阳之表的功效,三者联用则能够有效驱除表邪[4]。此外,黄芩清热;甘草护阴;桔梗能导能宣,可升可降,进而能够使内外不留余蕴;薄荷、牛蒡子、荆芥祛风解表,能够促进邪从表解;黄芩具有清泻肺热的作用,能够使得邪从内清;连翘、金银花具有辛凉解表的功效,能够透邪清热;柴胡以及葛根解肌透热,能够阻止邪气内传;前胡、枇杷叶能够止咳化痰。诸药联用,可共奏清热宣肺、透邪外出以及抑制邪气内传的功

方剂一二三类方汇总

方剂方歌归类: 解表剂一类方: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 二类方:香苏散柴葛解肌汤参苏饮麻黄细辛附子汤 三类方:正柴胡饮升麻葛根汤加减葳蕤汤 泻下剂一类方: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温脾汤十枣汤 二类方:大黄附子汤麻子仁丸济川煎黄龙汤 三类方:大陷胸汤 和解剂一类方: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二类方:痛泻要方 三类方:达原饮 清热剂一类方: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清营汤黄连解毒汤凉膈散仙方活命饮导赤散龙胆泻肝汤苇茎汤清胃散葛根芩连汤芍药汤白头翁汤青蒿鳖甲汤二类方:犀角地黄汤普济消毒饮左金丸泻白散玉女煎 三类方:清骨散当归六黄汤 祛暑剂一类方:香薷散 二类方:清暑益气汤 三类方:清络饮六一散桂苓甘露散 温里剂一类方:理中丸小建中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阳和汤 二类方:吴茱萸汤 三类汤:回阳救急汤 补益剂一类方: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玉屏风散完带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炙甘草汤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一贯煎肾气丸二类方:左归丸右归丸地黄饮子 三类方:八珍汤龟鹿二仙胶 固涩剂一类方:牡蛎散四神丸固冲汤易黄汤 二类方:真人养脏汤桑螵蛸散固经丸 三类方:九仙散金锁固精丸 安神剂一类方: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汤酸枣仁汤 三类方:磁朱丸 开窍剂一类方:安宫牛黄丸 二类方:紫雪丹苏合香丸

三类方:至宝丹 理气剂一类方:越鞠丸半夏厚朴汤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 二类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温中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橘皮竹茹汤 三类方:金铃子散丁香柿蒂汤 理血剂一类方: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复元活血汤温经汤桂枝茯苓丸咳血方黄土汤 二类方:生化汤失笑散大黄*虫丸(那个字打不出来,不好意思)十灰散小蓟饮子槐花散 三类方:丹参饮四生丸 治风剂一类方:川芎茶调散大秦艽汤羚角钩藤汤镇风熄风汤天麻钩藤饮二类方:小活络丹牵正散消风散大定风珠 治燥剂一类方:杏苏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 二类方:增液汤养阴清肺汤 三类方:益胃汤 祛湿剂一类方:平胃散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八正散三仁汤甘露消毒丹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独活寄生汤 二类方:连朴饮当归拈痛汤二妙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萆薢分清散羌活胜湿汤 祛痰剂一类方:二陈汤温胆汤清气化痰丸半夏白术天麻汤 二类方:小陷胸汤滚痰丸贝母瓜蒌散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 三类方:定痫丸 消食剂一类方:保和丸健脾丸 二类方:枳实导滞丸枳实消痞丸 三类方:葛花解酲汤肥儿丸 驱虫丸一类方:乌梅丸 三类方:化虫丸布袋丸 涌吐剂三类方:瓜蒂散救急稀涎散

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发热35例分析

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发热35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15T13:52:55.7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3期供稿作者:王洪江孙进业[导读] 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可出现在多种疾病中,且以高热甚或高热惊厥为特点。 王洪江孙进业(山东省诸城市中医医院 262200)【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3-0408-02 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可出现在多种疾病中,且以高热甚或高热惊厥为特点。我们用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温病邪在卫、气分所致的高热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以发热、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指纹青紫为主症,兼有心烦口渴、咽痛、咳嗽的患儿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9岁,平均5.60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5天,平均2.45天;病在卫分者20例,气分者15例;体温37℃~38℃ 8例,38℃~39℃ 17例,39℃以上10例。 2 治疗方法 35例病儿均用银翘散加减治疗,口服,每日1剂,分3-4次温服,每次30-50ml,3天为一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愈。常用药物有:银花、连翘、竹叶、薄荷、黄芩、荆芥、牛蒡子、芦根等,用量视患儿的年龄而定。高热惊厥者加生石膏、羚羊角粉、蝉蜕;咳嗽重者加杏仁、百部;咽痛明显加僵蚕、射干。 3 疗效标准 临床主要症状消失,体温在1日内降至正常范围,无反复者为显效。体温2日内降至正常,无反复者为有效。体温2日以上降至正常,有反复者为无效。 4 治疗结果 35例病儿服药后退热时间最短为2小时,最长为5天。其中显效21例,占60%;有效10例,占28.6%;无效4例,占11.4%;总有效率为88.6%。 5 病案举例 王某,男,3.5岁,2007年9月20日初诊。主诉:发热2天,体温39.2℃,神萎,哭吵,口渴喜饮,汗少,轻咳,大便未排,小便黄,舌质红,苔黄干,指纹青紫入气关。心肺检查阴性。咽红,扁桃体2度肿大。血白细胞10.6×109/L,N0.43,L0.57。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为温病热在气分。用银翘散加生石膏、僵蚕、射干、黄芩2剂,每剂煎160ml口服,每日4次,日3次,夜1次,每次40ml。9月22日复诊,家长代诉,患儿口服2次发热及诸症缓解,12小时后高热渐退,1日后恢复正常体温,亦无反复,继服2天后患儿玩耍自如,扁桃体不红不肿,血常规检查正常。 6 讨论 小儿高热是儿科常见临床症状,家长常惊恐忧虑,杂药乱投,影响治疗。温热病是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是外感热病的一大类别,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速,初起热象较盛,易化燥伤津。由于小儿脏腑嫩,形气未充则易发病,且传变迅速,故小儿感温病之邪后一般为“感而即发”的新感温病,多以发热为主。银翘散是《温病条辨》方,具有辛凉解表之功。我们将此方用于治疗《 呷?说明只要治疗及时,合理用药,就能把住病势,于卫气分治愈。需要说明的是,一此方要注意煎煮方法,正如《温病条辨》所言: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二要辩证准确属风寒发热者勿用本方。

方歌,名词解释,类方

《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内经》: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书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而成的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 《普济方》:载方最多的古代医书 《伤寒明理论。药方论》:第一部剖析组方原则之书 《医学心悟》:首先归纳“八法”之书 [所治病证的病机] 治咳嗽——杏苏散(风寒燥邪犯肺,肺失宣降) 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 治咳喘(喘)-----小青龙汤(风寒束表,水饮内停)苏子降气汤(痰涎雍盛,肾气不足,肺失宣降) 定喘汤(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肺失宣降)麻黄汤(风寒束表,肺气不宣)麻杏甘石汤(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肺失宣降) 治泄泻------参苓白术散(脾胃气虚,湿浊阻滞)四神丸(肾阳虚衰,不温脾土)真人养脏汤(脾肾虚寒,固摄无权)理中丸(中焦虚寒,升降失常)补中益中汤(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气虚发热) 治痢疾——白头翁汤(热毒壅滞肠中,深陷血分)芍药汤(湿热疫毒下注大肠,壅滞气机,气血不和) 治呕逆——温胆汤(胆胃不和,痰热内扰)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旋覆代赭汤(胃气虚弱,痰浊内阻,气机上逆)橘皮竹茹汤(胃虚有热,气机上逆) 治月经不调——归脾汤(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四物汤(营血虚滞,血行不畅)逍遥散(肝气郁结,血虚脾弱) 治便秘——麻子仁丸(肠胃燥热,脾津不足)大承气汤(实热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济川煎(肾虚精亏,肠燥便秘) 治“四逆”——四逆散(肝脾不和,阳气内郁)四逆汤(阴寒内盛,阳气衰微)当归四逆汤(血虚阳弱,经脉受寒,凝滞不通)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大承气汤(实热积滞壅结肠胃;热盛津伤)温脾汤(脾阳不足,运化失常,寒积结于肠胃) 治腹痛——理中丸(中焦虚寒,升降失常)小建中汤(中焦虚寒,气血阴阳俱虚,阳虚为主,)吴茱萸汤(胃中虚寒,浊阴上逆) 治发热(甘温除热)-------补中益中汤(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气虚发热)当归补血汤(血虚气弱,阳浮于外)小建中汤(中焦虚寒,气血阴阳俱虚,阳虚为主,)青蒿鳖甲汤(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经典方剂六经类方之欧阳光明创编

经典方剂六经(表、里、半表半里) 分类 欧阳光明(2021.03.07) 表证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执纵;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桂枝和生姜类 一、桂枝汤 二、桂枝甘草汤(上阳虚) 三、桂枝加桂汤(上虚,气上冲) 四、桂枝去芍药汤(太阳,上阳虚) 五、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太阳少阴,上阳虚,卫阳虚)

六、桂枝加黄芪汤(太阳太阴合病,表虚) 七、桂枝加附子汤(太阳少阴,卫阳虚) 八、新加汤(太阳太阴合病,血虚) 九、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精气不固) 十、小建中汤(太阳太阴,中虚) 十一、当归建中汤(太阳太阴,中虚) 十二、黄芪建中汤(太阳太阴,表里俱虚) 十三、黄芪建中五物汤(太阳太阴,表虚血痹) 十四、芪芍桂酒汤(太阳太阴合病,表虚津液大泄)十五、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肺气不利) 十六、桂枝加芍药汤(太阳阳明,血脉不利) 十七、桂枝加大黄汤(太阳阳明,里实) 十八、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太阳太阴,阳虚肺浊)十九、桂枝加葛根汤(太阳阳明合病,筋脉失养)二十、瓜蒌桂枝汤(太阳阳明合病,津伤) 二十一、桂枝人参汤(太阳太阴,中虚) 二十二、白虎桂枝汤(太阳阳明,里热) 二十三、当归四逆汤(太阳太阴,血虚表寒) 二十四、桂枝附子汤(太阳少阴,风湿在表) 二十五、白术附子汤(少阴太阴,风湿) 二十六、甘草附子汤(太阳太阴,风湿在表) 二十七、防已茯苓汤(太阳太阴,表虚里饮) 二十八、防已黄芪汤(太阳太阴,表虚里饮)

银翘散加减治疗肺经风热型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银翘散加减治疗肺经风热型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06-24T10:38:22.3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7期作者:田慧君 [导读] 总之,银翘散加减治疗肺经风热型扁桃体炎能促进临床症状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田慧君 (山西交城县中医医院山西吕梁 030500) 【摘要】目的:探讨银翘散加减治疗肺经风热型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到2014年4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肺经风热型扁桃体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克林霉素注射液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银翘散加减治疗,均治疗观察3天。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7.5%)均较对照组(85.0%)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翘散加减治疗肺经风热型扁桃体炎能促进临床症状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银翘散加减治疗;肺经风热型扁桃体炎;克林霉素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R7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190-02 扁桃体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比较高,很临床多表现为咽喉肿痛、食欲减退、发热等症状,具有易反复发作、进展快、起病急等特点。在治疗中当前多选择抗生素治疗,但随着耐药细菌的增多,单纯使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较差,联合用药是改善预后的可靠途径。而中医药治疗扁桃体炎有很好的优势,其辨证多属肺经风热型,治宜用清热解毒[1]。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3月到2014年4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肺经风热型扁桃体炎患者80例,纳入标准:符合病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肺经风热型;年龄18~70岁;签署了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已接受其他治疗方案者;合并严重全身性感染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4.34±1.34)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6天,平均为(3.10±1.34)天;体温37.8~39.4℃,平均体温(38.3±0.5)℃。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体温、病程等数据配对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克林霉素注射液(苏州天马医药集团天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576)治疗,40mg/kg,加入5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天1次,连续应用3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银翘散加减治疗,组方:金银花20克、连翘10克、淡豆豉6克、卜荷6g、桔梗10克、牛蒡子10克、芦根30克、僵蚕10克、蝉衣6克、竹叶3克、甘草6克,咽痛加山豆根10克、马勃6克,咳嗽加浙贝10克,发热明显加生石膏20克、水牛角15克。每日1剂(200ml),也连续应用3天。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发热退至正常;有效:症状显著改善,发热渐退;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发热持续不退。同时观察两组的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扁桃体充血消退时间、咽喉疼痛消失时间、体温复常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对比选择t检验或者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有效率对比 治疗后经过评定,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7.5%)较对照组(85.0%)明显提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n) * 3.讨论 肺经风热型扁桃体炎是临床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占比20.0%左右,常发生于冬春两季,特点为突发高热,伴头痛、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由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发,需及时治疗[2]。抗生素治疗是肺经风热型扁桃体炎体的首选方案,克林霉素作为林可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均有强烈的抗菌作,且克林霉素胃肠道反应较低。但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导致耐药细菌的增多,其治疗效果有了明显下降。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经风热型扁桃体炎取得了很大进展,银翘散中的连翘、金银花作为君药,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排脓的功效,能有效杀灭各种化脓性细菌,并可以提高免疫[3-4]。而淡豆豉、卜荷作为臣药,能够疏散风热、解表散邪;牛蒡子清利咽喉,宣肺

银翘散

银翘散 文章目录*一、银翘散概述*二、银翘散功能主治*三、银翘散服 用方法*四、银翘散副作用*五、银翘散注意事项*六、银翘散药 典记载 银翘散概述 1、定义银翘散同名方剂约有3首,常用者为《温病条辨》方,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温病初起表热证。本方现 代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阶段,如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肺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腮腺炎等属卫分风热证候者。 2、别名银翘解毒散。 3、组方金银花100g、连翘100g、桔梗60g、薄荷60g、淡 豆豉50g、淡竹叶40g、牛蒡子60g、荆芥40g、芦根100g、甘 草40g。 4、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5、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粉末,气特异,味微甘而凉。 银翘散功能主治

1、功效作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小便短赤。 2、临床应用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肺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腮腺炎等。 银翘散服用方法 1、适宜人群一般人群适用,孕妇慎用。 2、用法用量温开水吞服或开水泡服,一次1包,一日2~3次。 若胸膈闷者,可加藿香、石菖蒲芳香化湿,辟秽去浊;若口渴甚者,可加天花粉、知母生津止渴;若热毒较重而咽喉肿痛者,可加玄参、马勃解毒利咽;若咳嗽较重者,可加杏仁、桑叶利肺止咳。 若胸膈闷者,加藿香3钱,郁金3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玄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3钱,侧柏炭3钱,栀子炭3钱;咳者,加杏仁利肺气;2-3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若胸闷加藿香、郁金;渴甚加天花粉;项肿咽痛加马勃、玄参;衄者去荆芥、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咳者加杏仁。 银翘散副作用1、银翘散为辛凉平剂,虽可广泛用于多种急性

银翘散加减治疗皮肤病疗效观察

银翘散加减治疗皮肤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皮肤科疾病患者中采用银翘散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外搽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实验组采用口服银翘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调研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对我院治疗总体情况比较满意,满意率为95%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积分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均有所下降,实验组积分为(2.87±1.8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病临床上发病较高,容易反复发作,采用银翘散加减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银翘散;加减治疗;皮肤疾病;临床效果皮肤病是临床上的高发疾病,这种疾病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等,这种疾病并没有发病规律,患者一年四季均能发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这种疾病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容易反复发作,迁延成慢性疾病。患者发病时大部分伴有瘙痒,部分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和胸悶等症状,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痛苦。目前,临床上对于大部分皮肤病仍然素手无策,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药膏外搽治疗为主,但是效果不好,治疗后容易反复发作,且患者用药时间较长[1]。为了探讨在皮肤科疾病患者中采用银翘散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对2012年l月~2013年10月来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中,男47例,女33例,患者年龄在25~60岁,平均年龄为41岁。患者中,11例患者确诊为银屑病,24例为瘙痒症,16例为荨麻疹,29例为湿疹,两组患者来我院的治疗时间、患者的年龄大小等指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帮助患者确诊病灶,分析病因,并制定不同方案治疗,对照组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454),患者涂敷2次/d,早晚各1次;实验组采用口服银翘散加减治疗,具体药单如下:10g金银花,5g连翘,10g桔梗,5g薄荷,5g竹叶,15g菊花等,根据患者情况适当的增减药物,1剂/d,连续服用7d(1个疗程)[2]。 1.3疗效标准痊愈:患者瘙痒症状消失,患者没有出现复发现象;显效:患者瘙痒等症状基本消失,患者相关指标基本正常;有效:患者瘙痒症状基本消失,患者出现复发现象;无效:患者瘙痒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甚至加重[3]。 1.4统计学处理方法本次调研中,对皮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指标、评分等进行搜集,将搜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13软件分析,并进行t方法检验,实验

邓中甲银翘散分析

成都中醫藥大學 鄧中甲教授 銀翹散 上節課討論了銀翹散的主證分析,它的功效歸納,和方義分析。從它用藥分析來看,銀翹散的配伍上有這兩個明顯特點。 它是辛涼解表方,中間配伍少量的辛而微溫之品,指的荊芥、淡豆豉,體現一種去性取用的方法。這是配伍中的一種技巧。在後面將要學到的一些方劑裡,還有很多去性取用這種方法。這去性取用方法來增強君藥,它的辛涼發散作用。 整個方是以辛涼透表為主的,但是它配了清熱解毒的藥物,辛涼透表與清熱解毒相配伍,體現了整個方清疏兼顧,以疏為主。疏是疏表,解表。清是清裡,包括清熱解毒,它是表裡兼顧的,是照顧了溫熱病邪發病急,傳變快,容易蘊結成毒的特點。但是全方要注意,還是以疏為主,以辛涼解表為主。 辨證要點 初起發熱重,惡寒輕。 從開始感受風熱病邪,或風溫初起,可以有微惡寒,但以發熱為主。初起發熱重,惡寒輕,後面可以但熱不惡寒,這是一個動態的。 咽痛、口渴 它重要的兼證是咽痛,常見的。口渴是根據溫熱病邪,入裡的一種不同程度,反映的明顯程度不同。 脈浮數 這是使用它的一個辨證的要點。使用的基本依據。 使用注意 風寒和濕溫病,夾濕的不適合使用。 服用方法 不宜久煎。《溫病條辨》的銀翹散的煎服法要求,〝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肺要取輕清,過煮則味厚入中焦也〞。這段話的意思,前面的好理解,即取服,不能過煮,肺要取輕清,非輕不舉!做為衛分,上焦為主的,是〝上焦如羽,非輕不舉〞這個原則。過煮味厚入中焦,是什麼意思?入中焦指的是氣分。味厚相對辛涼來講,就是裡面往往以苦寒為主。辛涼的成份,芳香辟穢成分,過煮則揮發了,味厚就是剩下來的、苦寒類的,那個清氣分的,清裡的這個為主了。所以銀翹散的煎服法要求,是必須重點掌握的。它是保證這個方療效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當然做為劑型選擇上也應該注意,這個方本身用的是煮散劑。為杵散以後要煎服,煎一下,時間很短。他原來說沸三五沸,開三五開,形容它很短,香氣大出,即取服,當然你做成丸劑以後會影響療效。丸者緩也。尤其是證情較重,那更應該做湯劑,湯者蕩也,因為它主散劑帶有湯劑特點,藥力佈散快,發揮作用,吸收快。 隨證加減 傷津加天花粉 熱毒重加馬勃、玄參 熱傷血絡去荊、豉,加白茅根、側柏、梔子 肺氣上逆加杏仁 兼夾穢濁加藿香、鬱金 隨證加減就是圍繞著溫熱病邪侵犯人體,有可能產生的一些方面,我們說溫熱病邪發病急,傳變快,傷津快,兼夾穢濁,

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05-19T14:48:06.64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2期作者:严贤亮 [导读] 探讨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8例 严贤亮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 【摘要】目的:探讨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9例,对照组采取感冒清、病毒灵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银翘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19例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19例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治疗时间分别为(4.5±1.4)h、(5.2±1.1)d;对照组患者退热时间、治疗时间分别为(6.3±1.7)h、(6.7±1.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银翘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2-0047-0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疾病,该病在冬、春两季多发[1],和患者性别、职业、年龄等无关,多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发生,患者出现流涕、咳嗽、鼻塞等症状,发病率高,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感冒”范畴;为探讨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银翘散加减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流涕、鼻塞、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实用内科学》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感冒的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15~38岁,平均年龄为(22.5±2.5)岁;病程1~7d,平均病程为(2.9±1.2)d;体温38.2~40.3℃之间,平均体温为(38.9±0.7)℃;对照组患者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16~36岁,平均年龄为(22.3±2.6)岁;病程1~6d,平均病程为(2.7±1.1)d;体温38.3~40.2℃之间,平均体温为(38.8±0.6)℃;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感冒清、病毒灵等治疗,按照医嘱进行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银翘散加减治疗,药物组成为薄荷3g、甘草6g、桔梗6g、蝉衣6g、金银花10g、连翘10g、荆芥穗10g、竹叶10g;对于高热患者可添加大青叶15g;头痛严重患者可添加防风10g,白芷10g;对于咽痛明显患者,可添加陈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三次口服。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按照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判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治疗5d内,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有效:治疗5d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体温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治疗5d内,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体温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取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19例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19例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8.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退热时间和治疗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治疗时间分别为(4.5±1.4)h、(5.2±1.1)d;对照组患者退热时间、治疗时间分别为(6.3±1.7)h、(6.7±1.3)d;观察组退热时间、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多数有病毒引起;该病具有传染性,同时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在春、冬两季多发,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流涕、鼻塞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学习和工作;西医治疗的易出现一定不良反应。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感冒”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由于风热之邪,温病初起、邪在上焦、伤及肺卫导致[2];银翘散具有清热解毒、辛凉解表的功效;金银花、连翘能够辛凉解表、清热解毒;薄荷能够疏风清热;桔梗能够宣肺止咳;荆芥穗能够芳香辟秽,竹叶能够清上焦热;甘草能够调节诸药,达到保护胃肠的效果。临床医学中,银翘散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菌效果,同时解热消炎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银翘散的药理实验研究显示,该药物具有抗组织胺的作用,并不抑制5-羟色胺,对前列腺的作用较弱;该方能够具有增强炎性巨噬细胞对异物的吞噬能力,有利于感染性局部治疗[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表明了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焦志玲.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3):115-11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