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牛的生物学特性

牛的生物学特性

牛的保护与福利

牛的福利包括良好的环境,符合牛正常生理特性的合理的饲养管理等。

一、牛的生物学特性

(一)耐寒不耐热

牛体型较大,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小,皮肤散热比较困难,因此,牛比较怕热,但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在-18℃的环境中,乳牛亦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但低温时,牛需采食大量的饲料来维持一定的生产力水平。高温时,牛的采食量会大幅度下降,导致肉牛的生长发育速度减慢与乳牛的泌乳量明显下降。高温对牛的繁殖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可使公牛的精液品质与母牛的受胎率降低。因此,生产中必须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以减少高温对牛的影响,并避免在盛夏时采精与配种。

(二)反刍与嗳气

牛是反刍动物,有四个胃,即瘤胃、网胃、瓣胃与皱胃。前三个胃没有腺体,又称前胃;只有皱胃能分泌胃液,又称真胃。

牛无门齿与犬齿,靠高度灵活的舌把草卷人口中,并借助头的摆动将草扯断,匆匆咀嚼后即吞咽人瘤胃。休息时,瘤胃中经过浸泡的食团通过逆呕重回到口腔,经过重新咀嚼并混人唾液后再吞咽人瘤胃,这个过程称为反刍。瘤胃寄居着大量的微生物,是饲料进行发酵的主要场所,故有“天然发酵罐”之称。进人瘤胃的饲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与各种

气体(如CO2,CH4,NH3等),这些气体由食管进人口腔后吐出的过程称为嗳气。当牛采食大量带有露水的豆科牧草与富含淀粉的根茎类饲料时,瘤胃发酵急剧上升,所产生的气体超过暖气负荷时,就会出现臌气,如不及时救治,就会使牛窒息而死。(三)食管沟反射

食管沟始于责门,延伸至网瓣胃口,它是食道的延续,收缩时呈一个中空闭合的管子.使食管直接与瓣胃相通。犊牛哺乳时,引起食管沟闭与,称食管沟反射。这样可防止乳汁进人瘤网胃中由细菌发酵而引起腹泻。

(四)群居性与优势序列

牛喜群居。牛群在长期共处过程中,通过相互交锋,可以形成群体等级制度与优势序列。这种优势序列在规定牛群的放牧游走路线,按时归牧,有条不紊进人挤奶厅以及防御敌害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五)食物特性与消化率

牛是草食动物,放牧时喜食高草。在草架上吃草有往后甩的动作,故对饲草的浪费很大。应根据这一采食行为采取合适的饲喂设施与方法。牛喜食青绿饲料与块根饲料,喜食带甜、咸味的饲料,但通过训练能大量采食带酸性成分的饲料。

(六)生殖特性

牛是常年发情的家畜,发育正常的后备母牛在18 月龄时就可进行初配。母牛发情周期为21 天左右,妊娠期为280天。

种公牛一般从1.5岁开始利用。

二、牛的行为

牛的祖先是野生原牛,原牛每昼夜活动半径可达50km ,主要食物是牧草与其他纤维类植物,在变幻无常的自然条件下采食,在安全避风的地方休息、反刍。牛的大多数特征行为都源于自然条件或半自然条件下生活的野生原牛、肉牛或杂种牛。

(一)感觉

在野生原牛向牛进化的过程中,为寻找食物以及与牛群之间进行交流的目的,牛的感觉器官都发育得相当完善。

1 .视觉

牛的视力范围在330-360o之间,而双眼的视角范围为25-30o(见图5.2-1 )。牛能够清楚地区分出红色、黄色、绿色与蓝色,但对绿色与蓝色的区分能力很差。同时,也能区分出三角形、圆形以及线形等简单的几何形状。

图5.3-1 牛的视力范圈

2 .听觉

牛的听觉频率范围几乎与人一样,而且能准确地听到一些人耳听不到的高音调。但由于牛的听觉只能探测远的范围,因而,对那些偏离这个角度范围而离牛体很近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反而难以听到。

3 .味觉

牛的味觉发达,能够根据味觉寻找食物与使用气味信息与同

伴进行交流,母牛也能够通过味觉寻找与识别小牛。味觉对牛选择食物非常重要,牛喜食甜、酸类食物,但不喜欢苦味与含盐分过多的食物。

4 .触觉

牛的触觉也很灵敏,能像人一样通过痛苦的表情与精神萎靡等方式将身体的损伤、疾病与应激等表现出来。

(二)群体行为

个体与同伴之间的任何活动均可称为群体行为。与其他群居类动物一样,牛的群体行为发展得很完善,具体可以分为攻击性行为(如:打斗与相互威胁等)与非攻击性行为(如:相互舔毛等)。

1 .交流行为

牛的个体都可以通过传递姿势、声音、气味等不同信号来进行与同类之间的交流,但大多数行为模式都需要一定的学习与训练过程才能准确无误地掌握,通常,这种学习过程只发生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如果错过这个阶段,则无法建立这种相似的行为。如将初生牛只隔离2-3 个月,会发现它们将很难与其他犊牛相处。

2 .个体空间的需求

生物的空间需求分为身体空间需求与群体空间需求(见图5.3-2 )。牛自身活动(如躺卧、站立与伸展等)所需要的空间为身体空间需求。群体空间需求则是指牛与同伴之间所要保持的

最小距离空间。如果这种最小的空间范围受到了侵犯,牛会试图逃跑或对“敌对势力”进行攻击。牛所需的空间范围一般以头部的距离计算。通常在放牧条件下,成年母牛的个体空间需求为2-4m 。如果密度过大限制了其自由移动,牛只可能就会产生压力,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在对漏缝地板饲养的青年牛与小公牛的研究表明,增大饲养密度,其攻击性与不良行为(如卷舌、对其他物体与牛只的舔甜活动)就会相应增加;将小公牛的饲养密度由2.3 时/头提高到1.5 时/头,其不良行为的频率将上升2.5-3.0 倍。舍饲散栏饲养下,将走道宽度由 2.0m 减小到1.6m 时,奶牛的攻击性行为将会大大增加;如果奶牛不能在身体相互不接触的条件下通过走道,就会将休息牛床作为“通行空间”与“转弯空间”来加以利用。因而在牛场设计时,考虑牛的空间需求是很有必要的。

图5.2-2 牛的个体空间需求

3 .位次

在自然(野生)条件下,一个牛群通常由公牛、母牛、青年牛与犊牛组成,而超过10- 12 月龄的小公牛就会被从这个群

体中赶走。牛只在群体行为的基础上会建立起优势序列,这种主次关系就是牛只“社会地位”的群体位次关系,每头牛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社会地位”。这种关系会在奶牛成长发育阶段逐渐形成,在野生条件下,这种关系通常非常稳定,通过这种方式,牛群就能够正常、有序、协调地生活。为了维持这种位次关系的稳定与减少牛群间不必要的麻烦与争斗,就要尽量避免牛群成员的变化与更替。然而,如果这种更替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最好一次同时更替几头牛,牛群重组后再重新排序,建立稳定的位次关系。牛只的排序通常由其年龄、体重、脾气以及在牛群中的资历等因素决定。通过这种方式,年长与体型大的牛只通常会拥有较高的优势地位,而年幼、体轻与新转入群体内的母牛的地位较低。因而在舍饲散放工艺模式下,特别是饲养条件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年轻、体型小与头胎母牛的产量一般较低。如果少数牛只被隔离很长一段时间或在冬天将牛群转为舍饲拴系饲养,这种位次关系就得重新建立。如果牛体经常相互接触,而不发生激烈的冲突,已经建立的位次关系就能够稳固地维持几年时间。少量威胁与主动躲避行为不会对这种位次关系产生影响。目前,对最优的奶牛组群规模应该是多少没有确切的结论,但多数研究认为,最大的成乳牛群应在70-80头之间,如果规模再大它们就不能相互识别,因而可能会导致牛只之间的冲突增加与升级。而对青年牛与犊牛的最优牛群规模大小还没有更多的研究。

4 .攻击性行为

牛只间的攻击行为与身体相互接触主要发生在建立优势序列(排定位次)阶段。正面(头对头)的打斗是最具攻击性的(图5.2-3 , ( a ) ) ,而以头部撞击肩与腰窝等部位也非常激烈(图5.2-3 , ( b ) )。一旦这种位次关系排定之后,示威性行为将成为主导(图5.2-3 , ( c ) )。向对方表现出顶撞与摆头行为可能会导致示威行为的升级,从而演变成相互攻击。如果诸如食物、饮水与躺卧位置等资源条件受到限制,可能会激发牛只间大量的、剧烈的攻击性行为。

图5.2-3 攻击性行为(三)躺卧行为

牛有明显的生理节律,其休息、采食与反刍等主要行为会按照一个固定模式交替进行。同时,牛又是群居动物,因此一群成牛有时会在同一时间段进行相同的行为活动。这种生理节律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在舍饲饲养过程中就可能会引起问题,例如在奶牛场设计时,自动挤奶设施或者饲料通道等都是以个体行为模式

为依据来进行设计的,而没有充分考虑奶牛群居的习性与行为的统一性,从而导致数量与面积等指标相对较小,限制了奶牛的部分行为与活动。

1 .躺卧时间、躺卧频率与生理节律

与其他活动相比,奶牛的躺卧行为具有优先权。犊牛每天的躺卧次数为30-40 次,总时间达到16-18h 。奶牛的躺卧时间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少,成年母牛每天的躺卧时间约为10-14h ,躺卧次数为15-20次。奶牛打盹(轻睡)要比深睡的时间长,甚至可以在站立与反刍的时候打盹。长时间的休息行为包括反刍、打盹与深睡等。奶牛的躺卧时间一般会持续0.5-3h 。白天或晚上的中部时段是躺卧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在此期间,奶牛在起立与进行身体伸展之后立刻又会躺下(通常会用身体的另外一侧着地)。奶牛一生中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在躺卧休息,一头成年母牛每年躺卧与起立的次数一般为5 000-7 000次。奶牛的躺卧时间与次数决定于年龄、热循环与健康状况,另外还会受天气、牛床质量、饲养工艺方式与饲养密度的影响。

牛生产学

牛生产学 名词解释: 1.肉牛的生产力:又称产肉力,是指肉牛在一定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一定的时间内所提供出来的一定标准、一定数量牛肉产品的能力。 2.补偿生长:当幼牛营养贫乏,饲喂量不够或由于饲料质量不好,牛的生长速度变慢或停止。当营养恢复正常时,生长加快,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仍能长到正常体重。 3.肥育:在宰杀之前的一段时期使猪、鸡等家畜、家禽很快地长肥。通常是喂给大量的精饲料。也叫育肥、催肥。 4.胴体重:宰前活重-(头重+皮重+血重+内脏重+腕跗关节以下的四肢重)。 5.泌乳周期:母牛第一次产犊后便进入了成年母牛的行列,开始了正常的周而复始的生产周期。因为乳用母牛的主要生产性能是泌乳,所以它的生产周期事围绕着泌乳进行的,因而称为泌乳后期。 6.围产期:奶牛临产前15天到产后15天这段时间。按传统方法,前15为干奶期,后15为泌乳期。 7.全混合日粮(TMR):根据牛群营养需要的粗蛋白、能量、粗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把揉切短的粗料、精料和各种预混料添加剂进行充分混合,将水分调整为45%左右而得的营养较平衡的日粮。 8.酒精阳性乳:是指用68%、70%、72%、75%酒精与等量牛奶混合而产生微细颗粒或絮状凝块的牛奶。分为高酸度酒精阳性乳(酸度为18-20°T以上,加酒精发生凝固的牛奶)和低酸度酒精阳性乳(酸度在11-18°T之间,加酒精可产生细小絮状凝块的牛奶)。 9.早期断奶:人为缩短犊牛的哺乳期,减少犊牛的哺乳量。 10.泌乳曲线:奶牛在从产犊到干奶的整个泌乳过程中,产奶量呈一定规律性的变化,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产奶量为纵坐标,所得的泌乳期奶牛产奶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1.干奶:为了保证母牛在妊娠后期体内胎儿的正常发育,使母牛在紧张的泌乳期后能有一充分休息的时间,使其体况得到恢复,泌乳得以修复与更新,在母牛妊娠的最后两个月采用人为的方法使母牛停止泌乳。 12.肉牛异地肥育:在甲地繁殖并培育犊牛、架子牛,在乙地专门进行肉牛肥育,发挥各种优势。 13.中国黄牛主要有:秦川牛,南阳牛,晋南牛,鲁西牛,延边牛。 14.个体产奶量的表示方法:①年度产奶量;②个体305天产奶量;③个体校正305天产奶量;④个体全泌乳期产奶量;⑤个体终身产奶量。 15. 4%标准奶(校正奶,FCM)目的:为了便于比较奶牛之间的产奶量,统一奶牛产奶性能,以4%乳脂率的牛奶作为标准奶(FCM)。FCM=M(0.4+0.15F) M为乳脂率为F的牛奶量,F 为牛奶的实际乳脂率。 16.牛体躯脂肪组织生长的顺序是:肾脂肪与腹腔和盆腔脂肪、肌肉间脂肪、皮下脂肪,然后是肌肉内脂肪即五花肉。 17.初生犊(0-7d):犊牛,是指生后到3月龄或到4-6月龄的小牛;育成牛、青年牛、成年牛。 18.初乳:母牛产犊后5-7天分泌的奶叫初乳。常乳、脱脂乳、全乳、母乳、混合乳。 19.奶牛的一个泌乳周期包括:泌乳期(约305d)、干奶期(约60天)。 20.牛的年龄坚定方法包括:牙齿鉴定法,角轮鉴定法(母牛年龄=第一次产犊年龄+(角轮数目—1)),外貌鉴定法。

家禽的生物学特性

家禽的生物学特性 一、生理特性: 1、体温高,代谢旺盛。40--44℃之间,鸡标准体温41.5℃,鸭41--42.5℃,鹅40--44℃。鸡无汗腺,靠呼吸散热。 2、心率高,血液循环快。鸡300次/分钟。 3、抗病力差,淋巴结不发达。 4、呼吸频率高,对环境变化敏感。22--110次/分钟。对温度、湿度、声音都敏感(惊群)影响生产性能。 单位:毫升 5、繁殖潜力大。卵巢输卵管右侧退化,显微镜下有卵泡12000个。♂精子存活力强,输卵管内存活7--10天。 6、对饲料要求高。需高蛋白饲料,鸡11种必需氨基酸,鸡几乎不能利用纤维素。肠道短,消化快,每天采食频率高。 二、解剖特性: 1、骨骼与肌肉:保留鸟类的特征,适应飞翔能力。骨骼中空,管状,前肢变为翼,鸡腿部有特殊的栖肌,故能牢固地攀持住栖架,睡眠时不会跌落。 2、呼吸系统:有气囊,禽类为适应飞翔能力而特有的器官,主要有胸气囊和腹气囊。 气囊的作用:①贮存气体,比肺多容纳气体5--7倍。 ②增加空气利用率。 ③调节体温,鸡靠呼吸调节体温。 ④增加浮力,减轻体重,适应飞翔。 3、循环系统:心率高,循环快。鸡血量为体重的8%左右,红细胞有核,没有淋巴结,抵抗力弱。 4、消化系统: ①没有牙齿,口腔唾液腺不发达。 ②有嗉囊,储存、软化饲料,易于消化。 ③有腺胃、肌胃,其中肌胃的肌肉发达,收缩力强,磨碎食物(牙齿作用)。 ④有泄殖腔,生殖口、粪、尿开口于泄殖腔。 ⑤肠道短,消化吸收快,排泄快。饲料通过消化道只有4小时,停产鸡8小时,抱鸡12小时。 5、泌尿系统:尿液在肾脏形成酸,直接排入泄殖腔,水分在泄殖腔内重新吸收,余下白色糊状尿酸盐与部分尿排除体外,所以,鸡粪有白色物。 6、生殖系统:♂鸡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和交媾器组成。♀鸡由左侧卵巢和左侧输卵管(喇叭部--蛋白分泌部--峡部--子宫部--阴道部)组成,开口于泄殖腔。 7、感觉器官: ①眼:视觉好,能迅速识别目标,但对颜色区别力差,只对红、黄、绿敏感,对兰色不敏感。 ②耳:听觉发达,能迅速辨别声音和方向。

牛的生物学特性

牛的保护与福利 牛的福利包括良好的环境,符合牛正常生理特性的合理的饲养管理等。 一、牛的生物学特性 (一)耐寒不耐热 牛体型较大,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小,皮肤散热比较困难,因此,牛比较怕热,但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在-18℃的环境中,乳牛亦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但低温时,牛需采食大量的饲料来维持一定的生产力水平。高温时,牛的采食量会大幅度下降,导致肉牛的生长发育速度减慢与乳牛的泌乳量明显下降。高温对牛的繁殖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可使公牛的精液品质与母牛的受胎率降低。因此,生产中必须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以减少高温对牛的影响,并避免在盛夏时采精与配种。 (二)反刍与嗳气 牛是反刍动物,有四个胃,即瘤胃、网胃、瓣胃与皱胃。前三个胃没有腺体,又称前胃;只有皱胃能分泌胃液,又称真胃。 牛无门齿与犬齿,靠高度灵活的舌把草卷人口中,并借助头的摆动将草扯断,匆匆咀嚼后即吞咽人瘤胃。休息时,瘤胃中经过浸泡的食团通过逆呕重回到口腔,经过重新咀嚼并混人唾液后再吞咽人瘤胃,这个过程称为反刍。瘤胃寄居着大量的微生物,是饲料进行发酵的主要场所,故有“天然发酵罐”之称。进人瘤胃的饲料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与各种

气体(如CO2,CH4,NH3等),这些气体由食管进人口腔后吐出的过程称为嗳气。当牛采食大量带有露水的豆科牧草与富含淀粉的根茎类饲料时,瘤胃发酵急剧上升,所产生的气体超过暖气负荷时,就会出现臌气,如不及时救治,就会使牛窒息而死。(三)食管沟反射 食管沟始于责门,延伸至网瓣胃口,它是食道的延续,收缩时呈一个中空闭合的管子.使食管直接与瓣胃相通。犊牛哺乳时,引起食管沟闭与,称食管沟反射。这样可防止乳汁进人瘤网胃中由细菌发酵而引起腹泻。 (四)群居性与优势序列 牛喜群居。牛群在长期共处过程中,通过相互交锋,可以形成群体等级制度与优势序列。这种优势序列在规定牛群的放牧游走路线,按时归牧,有条不紊进人挤奶厅以及防御敌害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五)食物特性与消化率 牛是草食动物,放牧时喜食高草。在草架上吃草有往后甩的动作,故对饲草的浪费很大。应根据这一采食行为采取合适的饲喂设施与方法。牛喜食青绿饲料与块根饲料,喜食带甜、咸味的饲料,但通过训练能大量采食带酸性成分的饲料。 (六)生殖特性 牛是常年发情的家畜,发育正常的后备母牛在18 月龄时就可进行初配。母牛发情周期为21 天左右,妊娠期为280天。

畜牧专业知识资料

畜牧专业知识 1.鸡的消化特点是什么? 答:有喙、无牙齿,肌胃发达,靠采食小石子磨碎食物。肠道短,消化不完全。 2.商品猪几元杂交的后代最好?答:三元商品猪。 3.牛的消化道分为哪几部分? 答:三部分:口腔包括唇、齿、舌;复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皱胃;肠道包括小肠、大肠、盲肠、直肠。 4.我省著名的家畜品种有哪两种?答:秦川牛、关中驴。 5.国外引进的常见肉牛品种有哪些? 答:夏洛莱牛、利木赞牛、海福特牛、安格斯牛、契安尼娜牛。 6.中国黄牛的生物学特性是什么?有哪些常见品种? 答:其生物学特性是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顺、适应性强。常见品种有蒙古牛、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延边牛。 7.何为反刍动物? 答:具有复杂的反刍胃,胃分为四个胃室,分别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能反刍食物,故称反刍动物。 8.畜产品有哪几类?答:肉、蛋、奶、皮、毛等。 9.奶牛的生产性能指标主要包括什么?答:产奶量和乳脂率。 10.影响奶牛产奶性能的因素有哪些? 答:种类,品种;个体;胎次(年龄);初产年龄与产犊间隔;日挤奶次数与

间隔;挤奶技术和挤奶机的质量;泌乳期内不同阶段;干乳期长短;营养、管理及 防疫保健;疾病;产犊季节和外界温度。 11.影响牛产肉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品种;性别;年龄;营养水平与管理状况;品种间杂交。 12.山羊按照生产用途来分,分为哪几类? 答:绒用山羊、毛皮山羊、肉用山羊、毛用山羊、奶用山羊、兼用山羊。 13.什么叫杂交? 答:杂交是指不同品种或品系间的公母畜禽相互交配。 14.杜洛克猪原产于何地? 答: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东北部。 15.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要求中的〃抓三食,过三关〃是指什么? 答:抓哺乳,过好初生关;抓开食,过好补饲关;抓旺食,过好断乳关。 16.育雏鸡的条件有哪些? 答:(一)合适的温度(二)良好的通风(三)适宜的光照(四)合理的密度。 17.鸡分为哪三个生长发育阶段? 答: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三个生长发育阶段。 18.评定家畜品种引入新地区的适应性的重要指标有哪些? 答:繁殖存活率、发病率、生长发育情况和生产性能表现。

牛生产学复习资料

牛的生理学特性:消化生理和泌乳生理。A消化生理特点:①牛为反刍动物,有瘤,网,瓣,皱胃。前胃无胃腺,真胃有胃腺。②采食和饮水:牛喜爱吃酸甜味的饲料。采食速度快,不经仔细咀嚼即咽下,休息时进行反刍。用舌头卷食。牛饮水量为每天15~30升。③唾液分泌:每天分泌100~200升,有利于消化饲料和形成食团。④瘤胃和网胃的微生物(纤毛虫和其他微生物)消化:a分解利用碳水化合物b分解形成蛋白质c合成维生素⑤反刍:分为逆呕,再咀嚼,再混唾液,再咽下,一昼夜反刍6~8次,每次40~50分钟。⑥食管沟反射:乳牛吸奶时直接进入瓣胃,防止乳汁在瘤胃内发酵。⑦瓣胃的消化:瓣胃能将较大的食物磨碎。 ⑧排泄:正常尿9次,排粪12~18次。牛采食粗饲料的意义a能有效地刺激反刍和唾液分泌,维持瘤胃内的正常环境b起到瘤胃填容作用,促进蠕动和后送c保证牛乳中有高的乳脂量。B泌乳期生理特点:分泌和排出过程。①乳房的结构a 乳区的结构:2个乳房,4个乳区,4个乳头各个乳区相通,各个乳区都有独立的泌乳系统。②乳腺结构a乳腺泡和乳腺导管系统的实质b由纤维结构的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的间质有保护和支持实质的作用。乳腺的发育:母牛干奶期40~60天。 牛的生物学特性:①群居行为;②放牧行为(吃草最活跃时间为早晨和黄昏); ③母性行为(母牛产子2小时即可与犊牛建立牢固的关系);④性行为:公牛站立在母牛尾部,守护行为。母牛的反应为站立不动;⑤牛的鼻镜干燥说明或停止,对周围环境敏感性高b无公牛时嗅闻其他母牛的外阴,追随爬跨或接受其他牛的爬有疾病的发生。 牛的生态适应性:(1)不同牛种的地域适应性:高原高寒适应性,热带适应性,广泛适应性。(2)环境温度适应性:耐寒耐热,高温时出汗和喘息调节体温。(3)环境湿度适应性:以50~70%为宜(4)抗病和死亡率奶牛的外貌特征:a皮薄骨细,血管显露,被毛细短而有光泽。B肌肉不甚发达,皮下脂肪沉积不多c胸腹宽深,后驱和乳房特别发达,细致紧凑特点表现明显d从前视,侧视,被视均呈“楔形”。 奶牛外貌特点:皮薄骨细,血管显露,被毛细短而有光泽,肌肉不甚发达,皮下脂肪沉积不多,胸腹宽深,后躯和乳房特别发达,细致紧凑型特点表现明显,呈楔形。 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因素:1遗传因素,包括品种,个体2生理因素,包括年龄

畜牧生产学--牛

第一节牛的生物学特征及饲料加工调制 二、牛羊的生物学特性 (一)生活习性 和群、爱清洁、喜欢干燥清凉,耐寒冷,怕湿热,适应性和抗病力强 (二)消化生理特点 1、牛采食特性(快、长、抢) (1)采食时不经过仔细咀嚼 上颌无门齿,采食时不经过仔细咀嚼即将饲料咽入瘤胃内,易将混入饲料中的异物误食入瘤胃内,引起创伤性网胃炎或心包炎。 (2)不能啃食过矮的草 牧草高度低于5cm 时,放牧的牛不易吃饱。 (3)有竞食性,在自由采食时是互相抢食。 三、牛羊的常用饲料与加工调制技术 目的要求 1、掌握牛的常用饲料分类及其特性。 2、熟悉掌握饲料加工调制技术。 (一)牛羊常用饲料 1、精饲料精饲料主要有两大类,即禾本科籽实与豆科籽实。其共同特点是:可消化营养物质含量高,体积小,粗纤维含量少,是饲喂牛羊的主要能量和蛋白质饲料。 2、粗饲料粗饲料是粗纤维含量高(平均超过20%)、体积大、营养价值较低的一类饲料。这类饲料来源极广,它包括干草和秸秆秕壳两大类。 3、青绿饲料青绿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丰富,消化率高,品质优良,生物学价值高。 4、多汁饲料多汁饲料水分含量高,在自然状态下一般含量为75%-95%,故称为多汁饲料,具有轻泻与调养的作用,对泌乳母牛还起催乳作用。干物质中富含淀粉和糖,有利于乳糖和乳脂的形成,纤维素含量少,一般不超过10%,且不含木质素。 5、加工副产品饲料 (1)糠麸类饲料(2)油饼类(3)糟渣类 6、非蛋白质含氮饲料和矿物质饲料 (二)饲料的加工调制 牛的饲料虽然种类较多,来源较广,但在未加工前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和适口性差的问题,尤以粗饲料为甚。以干草和秸秆为代表的粗饲料来源丰富,是养牛的主要饲料,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利用饲草资源,通过加工处理,以增强饲草的适口性和提高其利用率,更具重要的实际意义。 1、秸秆饲料的加工调制 (1)秸秆青贮技术 ☆青贮原料适时收割 禾本科牧草刈割期为抽穗期 豆科牧草开花初期最好 专用青贮玉米(即带穗整株玉米)多采用在蜡熟末期收获 兼用玉米多选用籽粒成熟时茎秆和叶片大部分呈绿色的杂交品种抢收茎秆作青贮 ☆调节水分 通过晾晒或采用混合青贮 ☆切碎 对牛、羊等反刍动物来说,禾本科和豆科牧草及叶菜类等切成2~3cm,玉米切成0.5~2cm。 ☆装填

牛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

牛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特点 1、牛的心率、呼吸和体温指标如何? 1)心率:70~80次/分(初生),40~60(2岁),60~80(成年奶牛),30~60(成年公牛); 2)呼吸频率:30~56次/分(犊牛),12~16(成年牛); 3)直肠温度:36.7℃~39.7℃(黄牛、肉牛),38.0~39.3(奶牛)。 2、牛的采食有何特点? 牛采食速度快,饲料在口中不经仔细咀嚼即咽下,在休息时进行反刍。牛舌大而厚,有力而灵活,舌的表面有许多向后凸起的角质化刺状乳头,会阻止口腔内的饲料掉出来。如饲料中混有铁钉、铁丝、玻璃碴等异物时,很容易吞咽到瘤胃内,当瘤胃强烈收缩时,尖锐的异物会刺破胃壁,造成创伤性胃炎,甚至引起创伤性心包炎,危及牛的生命。当牛吞入过多的塑料薄膜或塑料袋时,会造成网-瓣胃孔堵塞,严重时会造成死亡。 3、牛的消化功能有何特点? 牛消化系统的结构和消化生理功能与单胃动物相比有很大差别,瘤胃虽然不能分泌消化液,但其中有大量的多种微生物生存,对各种饲料的分解与营养物质的合成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牛具有较强的采食、消化、吸收和利用

多种粗饲料的能力。 4、牛胃有何结构特点? 牛是反刍动物,具有庞大的复胃,有四个胃室,即瘤胃、网胃(蜂巢胃)、瓣胃和皱胃。前三个胃没有胃腺,合称为前胃,第四胃有胃腺,能分泌消化液,与单胃相似,故也叫真胃。 5、牛瘤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牛作为反刍家畜与其他家畜不同,因为许多营养物质的分解是借助微生物发酵过程来实现的。瘤胃微生物把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然后,部分简单物质在微生物体内又重新合成复杂物质。因此,发酵具有双重作用:第

一,大分子被分解为小分子;第二,这些小分子再合成大分子物质。最后,家畜分泌的消化酶沿肠道而下把菌体消化掉,这一消化过程与单胃家畜相同。 6、牛瘤胃微生物有哪些种类? 前胃消化主要是微生物的消化作用,瘤胃微生物主要为种类复杂的厌氧性纤毛虫、细菌和真菌类等微生物,种类甚为复杂,并随饲料种类、饲喂制度及动物年龄等因素而变化。 7、牛瘤胃微生物的数量有多少? 1克瘤胃内容物中,约含150~250亿个细菌和60~180万个纤毛虫,总体积约占瘤胃内容物的3.6%,其中细菌和纤毛虫约各占一半。

牛生产教案4

授课班级二年三班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理论授课学时 2 授课题目生活习性授课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授课方式讲授教学方法幻灯片、板书、课 堂讲授穿插教学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牛的睡眠、群居等生活习性 重点与难点牛的睡眠、视觉、听觉、嗅觉等 教学过程 第一章牛的生物学特性 一、牛在动物分类学上的地位 二、牛的经济类型与品种 1.役用牛 2.乳用牛 3.肉用牛 第一节生活习性 一、睡眠:每日1--1.5小时,可夜间放牧和饲喂。 二、群居性:易于合群,一般放牧牛群以70头以下为宜。 三、视觉、听觉、嗅觉灵敏,记忆力强 牛靠视觉与嗅觉区分敌我,公牛的性行为主要由视觉、听觉和 嗅觉等所引起。牛的记忆力非常强。 复习思考题1.牛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2.根据牛的群居性特点,说说放牧时如何分群?

授课班级二年三班授课时间 授课类型理论授课学时 2 授课题目食性和消化特点授课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授课方式讲授教学方法幻灯片、板书、课 堂讲授穿插教学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牛的采食与饮水特点、消化特点重点与难点牛采食、消化的整个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及提问上节课内容(约5min) 牛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讲授内容 第二节食性和消化特点 一、采食与饮水: (一)采食: 特点1、不经过仔细咀嚼,要经过反刍; 2、不能啃食过矮的草,防止“跑青”; 3、不能直接饲喂谷物,防止造成浪费; 4、牛舌面上长有许多尖端朝后的角质刺状凸出物入口的就难以吐出; 5、爱吃新鲜饲料。 6、牛有竞食性。 采食时间:牛全天采食时间为6~7h。 采食量:与体重密切相关;与饲草的长短有关;与日粮营养均衡有关;与PH 高低有关;受温度影响较大,不能低于10℃主,高于27℃。 (二)饮水:需水量可按每千克干物质需水3--5kg供给。 二、消化特点 1、咀嚼:牛无上门齿,舌是摄取食物的主要器官。牛采食时未经充分咀嚼(15--30次)即进入瘤胃中,经一定时间再重新回到口腔仔

奶牛的生物学特性

奶牛的生物学特性 奶牛的生物学特性一采食特性 1、采食特点 牛的上颌无门齿,其作用由坚硬的齿板所代替。采食时依靠长、灵活而有力的舌卷食饲料,以下颌门齿与上颌齿龈将饲草切断。 牛有竟食性,在自由采食时互相抢食物。 牛自然采食需要低头,这一姿势可产生更多的唾液,有助于消化。抬高食槽会照成采食量降低。 2、采食时间 自由采食的牛通常每天采食时间需要6~8h ,放牧的牛比舍饲的牛采食时间长。 易咀嚼、适口性好日粮的采食时间短,秸秆日粮采食时间较长。 3、咀嚼习性 牛具有反刍特性,牛在采食时,不经过仔细咀嚼。而是安静时通过反刍来仔细咀嚼。容易将混入饲料中的异物误食入瘤胃内,尤其是铁丝、钉子等尖锐异物停留在网胃内。引起创伤性网胃炎或心包炎。 4、温度与采食关系 气温低于20℃时,自由采食时间的68%分布在白天,

气温超过27℃时,白天采食时间相对减少。 天气过冷时,采食时间延长。 奶牛的生物学特性一味觉生理特点 研究发现,牛的味觉生理特点是喜食带有酸甜口味的饲料。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应用酸味和甜味调味剂调制低质粗饲料,如玉米、高粱、小麦等农作物的秸秆,可改善其适口性,提高采食量,降低饲养成本。常用的有机酸调味剂主要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乳酸等;甜味调味剂如糖蜜和甜蜜素。 奶牛的生物学特性一饮水特性 奶牛饮水时把嘴插进水里吸水,鼻孔露在水面上。 自由饲喂的牛平均每日饮水6.6次以上,栓系舍饲的牛每天平均饮水14次,饮水行为多发生在白天,很少在夜间或黎明时饮水。 饮水量因环境温度和采食饲料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当气温由18℃升高到30℃时,饮水量增加29%。奶牛平均每天饮水45kg-90kg,高产奶牛每天饮水量可达 180kg以上。奶牛每产1kg奶需要4kg到5kg的水。 奶牛喜欢饮用17-28℃的水,当水温低于10℃会对奶牛的饮水照成影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纳米抗体生物学特性研究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纳米抗体生物学特性研究及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纳米抗体生物学特性研究及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引言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是一种引起牛的持续性和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病毒。它对全球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健康威胁。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对于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检测方法存在一些限制,如病毒毒力传播、耗时长等。本研究旨在探索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纳米抗体生物学特性,并建立一种高效准确的ELISA检测方法。 方法 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纳米抗体生物学特性研究 (1)克隆和表达BVDV的毒血凝素E2基因; (2)制备毒血凝素E2蛋白纳米抗体; (3)对纳米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进行表征。 2.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1)设计并合成特异性抗原表位肽; (2)免疫动物,制备特异性抗体; (3)优化ELISA反应条件,包括抗原浓度、抗体浓度和反应时间; (4)对样本进行检测,比对传统检测方法。 结果和讨论 1.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纳米抗体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毒血凝素E2基因成功克隆并表达,纳米抗体表现出很高的亲

和力和特异性。这为后续的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2. 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结果表明,设计的特异性抗原 表位肽成功合成,并通过免疫动物制备了特异性抗体。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利用ELISA方法检测各种样本,包括感染样本和健康样本,与传统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在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方面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检测速度明显提高,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结论 本研究通过探索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纳米抗体生物学特性,成功建立了一种高效准确的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相较于传统方法更加快速。该研究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控制和预防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畜牧业的发展和健康做出了贡献。 未来展望 虽然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加强与实际感染样本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建立的ELISA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此外,可以考虑结合其他检测 方法,如RT-PCR,提高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检测效率和可靠性。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相关技术,为畜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高效准确的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地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控制和预防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未来的研

牛的详细介绍

牛的详细介绍 牛的生物学特性 依不同牛种(属)而异。其共同点为牙齿32枚,其中有门齿8枚,上下臼齿24枚,无犬齿。上颚无门齿,只有齿垫。胃分瘤胃、胃、瓣胃和皱胃等4室,以瘤胃最大,反刍。蹄分两半。 鼻颈光滑湿润,如出现干燥,即为患病的征兆。单胎,双胎率一般仅占1~2.3%。除高寒地区的牦牛因终年放牧,受气候影响,属季节性发情外,舍饲的牛一般均为常年多次发情,四季均可。发情周期基本都相似,平均21天左右。 牛的分布 依次为巴西:13302万头(其中水牛72万头);美国:11404万头;中国:7808万头(其中水牛1900万头,牦牛约1300万头)。印度养牛头数虽多,但由于宗教习俗等原因,生产性能较低。 常见牛种类 1、普通牛。分布较广,数量极多,与人类生活关系极为密切。 2、牦牛。毛长过膝,耐寒耐苦,适应高原地区氧气稀薄的生态条件,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畜种,所产奶、肉、皮、毛,是当地牧民的重要生活资源。 3、野牛,如美洲野牛、欧洲野牛等。可与牛属中的普通牛种杂交,产生杂交优势和为培育新品种提供有用基因。 4、水牛是水稻地区的主要役畜,在印度则兼作乳用。

5、黄牛角短,皮毛多为黄褐色或黑色,毛短。多用来耕地或拉车,肉供食用,皮可以制革,是重要役畜之一。 牛的生长繁殖 1.牛种间杂交 牛属中的4个牛种可相互杂交,其中有的牛种杂交后代(如瘤牛×普通牛)公、母牛均有生殖能力;有的牛种杂交后代(如牦牛×普通牛,野牛×普通牛)母牛能生殖,公牛则不育。水牛属中的水牛种相互间也可杂交产生后代,但与牛属中的任何牛种杂交均不能受孕。根据这些特性,通过种间杂交创造新品种或利用其,已受到育种工作者的广泛重视。美国用婆罗门瘤牛与欧洲的肉牛进行杂交,育成了适于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条件的婆罗福特、婆罗格斯、圣赫特鲁迪斯、肉牛王等肉牛品种。澳大利亚用辛地红及沙希华瘤牛与杂交,育成了耐热、抗蜱的澳大利亚乳用瘤牛。美国还用美洲野牛(3/8)与海福特牛(1/4)和(3/8)进行三品种杂交,经过上千次杂交试验,终于克服了杂种公牛不育的障碍,育成了增重快、耐粗饲、产肉多、肉质好、饲养成本低的肉牛新品种“比法罗”。加拿大用美洲野牛(1/2)与婆罗门牛(1/2)、夏洛莱牛(1/4)、(1/16)、海福特牛(1/16)进行多品种杂交,产生的种间杂种“卡特罗”生产性能与“比法罗”相似,对寒冷多雪的气候尤具有良好的适应力,且能利用、灌木等植物。中国和俄罗斯用普通牛与牦牛杂交,其种间杂种一代犏牛,不仅体型增大,役力更强,而且产奶性能也大大提高。但公犏牛的不育问题迄今尚未得到解决。

牛生物分类等级

牛的品种 (一)我国黄牛 1、蒙古牛:蒙古牛主要产于内蒙古地区,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各省都有分布,而我省很少见。 2、秦川牛:秦川牛产于陕西省渭河流域的关中平原。其中以咸阳、兴平、武功、礼泉、乾县、扶风和渭南等七个县最为著名。 3、南阳牛:南阳牛产于河南省南阳地区。南阳牛体格高大,结构坚实,骨骼粗壮、肌肉丰满、发育匀称、肢势正直、蹄形圆大、行动敏捷、役用性能良好,母牛每日可耕地2~3亩,大型阉牛可耕4~6亩,体重可达360~510公斤,肉用性能良好,经肥育的18月龄公牛屠宰率可达55.6%。 4、鲁西牛:鲁西牛产于山东省济宁、荷泽两地区。 5、延边牛:延边牛产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洲。 6、南方牛:南方牛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及长江流域部份地区和云南、贵州、广西、台湾等省。南方牛由于分布地区广,它的体形大小,毛色有较大差异,一般从东到西,体形逐渐变小,平原地区体形较大,山区体形较小,但性情温驯,耐粗饲,耐炎热,行动敏捷,善于攀登山路。 (二)水牛 1、我国水牛:我国水牛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的水稻产区,北起江苏、安徽、河南及陕西南部;西到四川、云南、贵州;南到广东、广西;东达浙江、福建、台湾以及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区都有水牛分布。我国水牛体躯粗壮

肌肉结实丰满,四肢粗壮,蹄圆大坚实,具有耐粗饲,持久力强,挽力大,性情温驯等优点。 2、摩拉水牛:摩拉水牛原产于印度,体躯深厚雄伟,肌肉发达,四肢粗壮。母牛乳房发育良好,泌乳量较高,具有乳用价值,且耐粗饲,疾病少,抗热能力强,容易饲养。用于改良我国水牛,对提高泌乳量和役用能力均有显著效果,但摩拉水牛比当地水牛性情暴燥。 (三)奶牛 黑白花牛:黑白花牛原产地为欧洲的荷兰、现已遍布全世界,是世界奶牛品种中产奶性能最好的品种。一般母牛年平均产奶量为5500~7500公斤,乳脂率为3.4~3.7%。 (四)肉牛 1、夏洛来牛:夏洛来牛原产于法国夏洛来以西整个地区,体格高大,头部相对较小,后躯肌肉发达,四肢粗壮,蹄质坚实,毛色为白色或乳白色。增重快,瘦肉多是夏洛来牛的两大特点,与我国本地黄牛杂交效果良好,增重效果显著。 2、海福特牛:海福特牛原产于英国英格兰岛西部威尔士地区的海福特县,是英国古老的肉牛品种之一。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有海福特牛饲养。体质强壮,能耐粗饲,特别耐寒,早熟,犊牛期即可育肥,饲料报酬高,性情温驯,易于管理,但怕热,不喜活动,与我国黄牛杂效果良好,杂种生长快,适应性强,但在坡地放牧时行动较慢。

牛的生物学特点

牛的生物学特点 牛是一种大型的哺乳动物,属于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主要包括家牛、野牛和水牛等。牛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生物学特点,包括外形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性和繁殖方式等方面。 外形结构方面,牛的身体较大,通常有四肢和尾巴。它们的皮肤一般为厚实的角质层,可以起到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牛的头部较大,有两只长角,角可以用于抵御敌害或进行争斗。牛的嘴部有坚固的牙齿,适合咀嚼纤维丰富的植物食物。牛的胃有四个部分,能够进行反刍消化,这是其适应以纤维素为主食的一种生理特点。 在生理特征方面,牛的体温较高,一般维持在38-39°C左右。牛的心脏位于胸腔中,呼吸系统由鼻腔、气管和肺组成。牛的呼吸系统可以通过深呼吸来获取足够的氧气,以满足其高能耗的需要。牛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和肠道等组成,其中胃具有反刍功能,可以将纤维素分解为可供吸收的养分。牛的泌尿系统包括两个肾脏、膀胱和尿道,用于排除体内代谢产物和维持体液平衡。 在行为习性方面,牛是社会性动物,通常以群体形式生活。牛群有一定的等级结构,有领导者和追随者之分。牛的行为习性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气候、食物供应和社会关系等。牛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学习能力,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行为模式。牛的活动范围较大,通常会在一定区域内觅食和休息,有时也会进行长途

迁徙。 在繁殖方式方面,牛是以性交配的方式繁殖的。雄性牛通常会与多个雌性牛交配,以增加后代的数量。牛的配种季节一般在春季或夏季,此时雌性牛体内的卵子最容易受精。牛的妊娠期约为9个月左右,产仔时通常会选择一个较为隐蔽的地方。新生的牛犊会在短时间内站立和吸食母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过渡到以固体食物为主的饮食。 牛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物学特点的动物。它们的外形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性和繁殖方式都与其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了解牛的生物学特点对于科学研究、畜牧业生产和保护动物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牛的资料

牛 牛,即是牛族,为牛亚科下 的一个族。为哺乳动物,草食 性,部分种类为家畜(包含家 牛、黄牛、水牛和牦牛)。体 型粗壮,部分公牛头部长有一对角。牛还具多种用途:肉和乳可供食用,牛皮可做工业原料及衣料,牛角可做药材及工艺品等;牛还可为农业生产等提供役力。 起源与驯化 根据出土的牛颅骨化石和古代遗留的壁画等资料,可以证明普通牛起源于原牛,在新石器时代开始驯化(图2[原牛])。原牛的遗骸在西亚、北非和欧洲大陆均有发现。多数学者认为,普通牛最初驯化的地点在中亚,以后扩展到欧洲、中国和亚洲。亚洲是野牛原种的栖息地,迄今仍有许多。 在原地生活于野生状态中,而在欧洲 和北美则除动物园和保护区尚存少数外, 野牛已绝迹。中国黄牛的祖先原牛的化石 材料也在南北许多地方发现,如大同博物 馆陈列的原牛头骨,经鉴定已有7万年。 安徽省博物馆保存的长约1米余的骨心,是在淮北地

区更新世晚期地层中发掘到的。此外,在东北的榆树县也发掘到原牛的化石和万年前牛的野生种遗骨。 驯化了的普通牛,在外形、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性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野牛体躯高大(体高 1.8~2.1米)、性野,毛色单一、多为黑色或白色,乳房小、产乳量低、仅够牛犊食用。经驯化后的牛体型比野牛小(体高在1.7米以下),性情温驯,毛色多样,乳房变大,产乳量和其他经济性能都大大提高。 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冠归农,剑买牛。繙图史,凿田畴。睢阳世世如金瓯。” 成年牛的胃由瘤胃、网胃、辫胃、皱胃组成。 瘤胃最大,占四个胃总容积的80%,内有大量微生物生长繁殖,很大一部分饲料在此消化。 网胃占四个胃总容积的5%,其功能如同筛子,将随饲料吃进去的重物如钉子、铁丝等存留 其中。 辫胃占四个胃总容积 的7%,其功 能主要是吸收饲料内的水分,挤压磨碎饲料。 皱胃又称真胃,占四个胃总容积的8%,其作用与单胃动物的胃相同,可分泌消化液与消化

湖北恩施山地水牛简介

恩施山地水牛简介 恩施山地水牛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水稻产区的主要役畜。因其分布地区山峦重叠,体型结构与平原湖区水牛稍有差异,故名山地水牛。 (一)产地与分布 恩施山地水牛分布于恩施、建始、巴东、利川、宣恩、咸丰、来凤、鹤峰8县市。分布区境内地势高耸,山峦重叠,山势险峻,溪河纵横,既有海拔1200米以上,侧坡陡峭而顶部宽旷平缓的山原,又有海拔800米以下的山间盆地、河谷平坝。绝大部分水田分布在山原平坝地区。水牛作为水田的主要役畜,与水田的分布密切相关(表72)。 表72 水牛与水田分布关系 由表可见,山地水牛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山原和平坝的水田地区。2001年底,全州共存栏恩施山地水牛82 504头,其中能繁母牛32973头,种公牛2098头。 (二)品种的形成 恩施自治州饲养水牛的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由于山区特定的生态条件和群众选种的结果,逐渐形成了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饲养管理条件的山地水牛。 1.环境条件的影响 由于产区海拔高度不同,气温、降水量、无霜期、土壤植被、作物生长期不一样,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水牛体型、体态结构也略有差异。如来凤县低山平坝区平均气温

17.5℃,最高41℃,最低-5℃,年降水量1380毫米,无霜期330天左右。由于气温高,雨量多,无霜期长,所以农作物产量较高,农副产品丰富,野生牧草生长期长,产量高,品质较好,为水牛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气候和饲养条件,所产的水牛体型大,结构匀称。利川市海拔12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9.4℃,最高 26.5℃,最低-15℃,年降水量1743毫米,无霜期150-170天。由于气温低,无霜期短,所以农作物产量较低,野生牧草生长期短,产量低,品质差,放牧期短,舍饲期长,补饲不够,水牛的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体型较小,结构也欠匀称(表74)。由于产地生态条件的差异,故山地水牛在体型大小和体态结构上形成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平坝型和山原型。 2.选种的影响 山区饲养水牛主要是为了役用,农民群众对选择好役用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选牛时,要求体格健壮,结实紧凑,行动敏捷。“前选胸膛宽,后选屁股齐”,“前身高一寸,力气使不尽”。对各部位的要求是“四宽、六大”,即头面宽、角门宽、胸膛宽、腰角宽;眼大、鼻孔大、蹄大、角根大、嘴筒大、尾根大。四肢要求“前肢似箭,后肢如弓”。被毛要求“铁毛牯,青毛s 。”皮要有弹性。由于长期定向选择的结果,无论是山原型还是平坝型,从整个体型结构看,均表现为体躯结构紧凑,前躯深宽,四肢强健,蹄质坚实,肌肉结实的役用体形。 (二)体形外貌 1.外貌特征 山地水牛各部位的特征是:头大小适中,额宽而平;鼻镜宽,鼻孔大。平坝型水牛角长,角根粗,弧度大;山原型水牛较细、短。公牛多为“龙门”角,粗长、向上,弧度大;母牛多为“茶盘”角,细短、后仰,弧度较小。耳小眼大,颈长短适中,肩颈结合紧凑。公牛颈较粗短,母牛稍细长。胸部宽深,肋骨开张良好;背腰平直,腹部充实,尻略倾斜;前肢正直,后肢弯曲内靠,肌腱明显,蹄圆正、坚实;尾毛密长至飞节。母牛乳房发育欠佳,乳头较短。皮厚毛粗,毛色以青色为主,芦毛次之,白色甚少。四肢下端毛色淡而呈灰白色,均有明显的颈纹。 2.体尺、体重

养牛场设施与设备

第七章养牛场设施与设备 本章学习目标: 熟悉牛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特点,奶牛的生产特点,奶牛场场址的选择要求,4的分区与布置,奶牛舍建筑特点、布置形式、奶牛场设施,挤奶中心的布置和挤奶设备;掌握几种常用的青贮设施和青贮设备。 第一节现代奶牛生产的特点 一、牛的生物学特性 (1)耐寒不耐热 (2)反刍与暧气 (3)食管沟反射:到了成年,食管沟反射消失。 (4)群居性与优势序列 (5)食物特性与消化率 (6)繁殖特性:牛是常年发情的家畜,发育正常的后备母牛在18月龄时就可进行初配。 二、现代奶牛生产的特点 (1)个体产奶量不断提高,奶牛头数趋于减少 (2)奶牛品种单纯化 (3)牛场生产管理向集约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4)奶牛的环境受到重视 第二节奶牛场选址和总平面布局 一、选址要求 奶牛场的场址选择,应根据交通运输、防疫要求,以及能够为奶牛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等因素选择场址。在建场之前,需要充分考虑空间要求和栋舍间距的要求,国外奶牛场一般要求间距栋舍在12m以上、防雪间距在15m以上、防火间距在25m以上;另外还可能需要更大的空间以保证在机械通风条件下风机的正常通风。 (1)场地要求 奶牛场最好建在地势平坦,干燥,向阳背风,空气流通好,地下水位低,易于排水的平坦地方;土质最好的砂质土壤,透水透气性好;场区需要设置2〜5% 的排水坡度,用于排水、防涝。 (2)运输要求 运输距离越短越好。场址应综合考虑鲜奶运输、饲料供应、城市环境的交叉污染、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等影响因素综合考虑。 (3)安全、防疫要求

需要充分考虑防盗、蓄意破坏和故意放火的问题。牛场离城市过近可能存在交叉污染问题。要求场址距交通干线不少于200米,离居民点应保持不小于200 米的防疫距离,并应注意,奶牛场应建在居民点的下风向。场址标高应高于贮粪池和污水处理等设施,并将场区建在其上风向。 (4)用水、用电要求 场址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并能保证良好的水质。 (5)风雪控制 充分利用现有树木、建筑、小山坡、干草堆等的防风作用,但同时需要注意不能阻碍夏季的通风和排水。 二、牛场的分区与布置 在奶牛场的建设和规划设计中,必须按照组成牛场各个部门功能的不同,合理进行规划布局。奶牛场按照功能不同,可以按照以下进行功能分区。 (一)行政管理区 宜设在全场的上风向,一般靠近场部大门,以利对外联系及防疫。 (二)生产区 生产区是奶牛场的主体部分。生产区的主体是牛舍,包括公牛舍、成年乳牛舍、产牛舍、育成牛舍、青年牛舍、犊牛舍等,以及挤奶厅和奶品处理间等。奶牛场的主要生产建筑,应根据其互相联系,结合现场条件,考虑光照、风向等环境因素,进行合理布置。其中成年乳牛舍常成为奶牛场的主要建筑群,数量最多。因犊牛容易感染疫病,故要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产牛舍与病牛舍是排菌集中的场所,需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并离其他牛舍有一定的距离要求。 (三)生产辅助区 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加工车间、兽医室、配电房、锅炉房等,一般设在奶牛场的下风向。饲料库与饲料加工间应靠近场部大门,并有直接道路对外联系。兽医室要与人工授精室靠近,但不宜合建。奶牛场生产辅助区也要设置一定面积,用来布置干草堆场和饲料贮放场等,在青贮料贮存季节,还要有一定的加工场地。生产辅助区与生产区有道路相连,但要注意消毒防疫。 三、总平面布置的几种形式 牛舍布置根据奶牛场规模和地形条件决定,常见的奶牛场总平面布置均采用行列式排法。根据奶牛场的规模和地形条件又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等多种布置形式。每幢牛舍独立成为一个单元,有利于防疫隔离。行列式布置中应避免饲料,牛奶运输道路与粪道交叉。 (一)单列式 单列式奶牛场的净道(饲料道)与污道(粪便道)分别设置在牛舍的两侧,分工明确、不会产生交叉。单列式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奶牛场。 (二)双列式 这种排列形式饲料道与粪便运输道明显缩短,但要避免交叉。如采用集中挤奶时,容易组织奶牛到挤奶厅去的行走路线。 (三)多列式 这种形式的特点是,饲料道和粪便道分工不够明确。但当挤奶厅设在奶牛舍的一侧时,有利于牛场的防疫卫生。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奶牛场。 成年乳牛舍的舍与舍之间的间距一般大于30米,成年乳牛舍与产牛舍的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