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儒家静坐法

儒家静坐法

儒家静坐法
儒家静坐法

儒家静坐法

自序

静坐是儒家十分重视的一项修身功夫。先儒习静坐,可溯源自《庄子·养生篇》所载颜回的“坐忘法”。宋明以还,理学昌盛,儒学的视野从外在知识的积累,扩大至内在心境的修炼。宋初诸儒自诵习辞章外,亦把静坐作为重要的修身工夫。张载言:“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及二程建构理学体系,在心性论中发扬孟子的“养气说”,静坐工夫遂成修身的“第一要紧事”。程颢曾训诫弟子,“尔辈在此相从,只是学某言语,故其学心口不相应”,若要躬行孔孟之道,“且静坐”。程颐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入南宋,理学形成朱陆并峙的局面,两者虽在心性论上有巨大分歧,但皆以静坐为修身之阶。陆九渊主“宇宙即吾心”,“六经皆我注脚”,教弟子不必拘束于词章,以静坐发明本心。朱熹谓静坐可存心,“能存心而后可以穷理,穷理以虚心静虑为本”。至明代,心学之言盈沸天下,经陈献章、王阳明、高攀龙、刘宗周等推广,大江南北的学子率皆静坐,甚者出现束书不读、流入“狂禅”之弊。静坐之功,经先儒数百年的修习,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儒、道、佛皆有静坐法,但目的不一、修炼各异,三家的静坐路径迥然不同。道家求坐化升仙、佛家则禅修入定,而儒家静坐,“非如坐禅入定,断绝思虑,只收敛此心,使毋走于烦思虑而已。此心湛然无事,自然专心”(朱熹语),只要学者“半日读书,半日静坐”,如此一二年后,不患不进。

愚今辑各家语录及文章为集,勉乎吾侪修身之志,以虞诸同道不时之需。古人言治国“道”、“术”不可或缺,修身亦然。本集先辑诸儒语录,明儒学静坐养心之道;再论静坐之具体法,后汇相关论文供参考,以求“道”、“术”兼备,无有偏废。

一、先儒谈静坐

张载(横渠):

读书少,则无由考校得义精。盖书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但通贯得大原,后书亦易记。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所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张子全书》卷六)

程颢(明道)、程颐(伊川):

谢显道(即谢良佐)习举业已知名,往扶沟见明道先生,受学志甚笃。明道一日谓之曰:“尔辈在此相从,只是学某言语,故其学心口不相应。盍若行之。”请问焉,曰:“且静坐。”伊川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宋]朱熹编《二程外书》卷十二)

胎息之说,谓之愈疾,则可谓之道,则与圣人之学不干事。圣人未尝说着“若言神住,则气住”,则是浮屠入定之法。虽谓养气,犹是第二节事。亦须以心为主。其心欲慈惠安静,故于道为有助,亦不然。孟子说浩然之气,又不如此。今若言存心养气,只是専为此气。又所为者小,舍大务小,舍本趋末,又济甚事。今言有助于道者,只为奈何心不下,故要得寂湛而已,又不似释氏摄心之术。论学若如是,则大段杂也,亦不须得道。只闭目静坐,为可以养心。坐如尸,立如齐,只是要养其志,岂只待为养这些气来,又不如是也。([宋]朱熹编《二程遗书》卷二下)

静坐独处不难,居广居,应天下为难。([宋]朱熹编《二程遗书》卷七)

暇日静坐,孟敦夫、张思叔侍。伊川指面前水盆语曰:“淸静中,一物不可着。才着,物便揺动。”([宋]朱熹编《二程外书》卷十二)

或曰“惟闭目静坐,为可以飬心。”子曰:“岂其然乎。有心于息虑,则思虑不可息矣。”([宋]杨时编《二程粹言》卷下)

谢良佐(上蔡):

问:“一日静坐,见一切事平等,皆在我和气中,此是仁否”曰:“此只是静中工夫,只是心虚气平也。须于应事时有此气象方好。”(《上蔡语录》卷二)

端立、问畅论敬,云:“正其衣冠端坐,俨然自有一般气象。某尝以其说行之,果如其说,此是敬否”曰:“不如执事上寻,便更分明。事思敬,居处恭,执事敬。若只是静坐时有之,却只是坐如尸也。”(《上蔡语录》卷三)

苏轼(东坡):

每夜以子后披衣起,面东若南。盘足叩齿三十六通。握固闭息,内观五脏,肺白肝青脾黄心赤肾黑。次想心为赤火,光明洞澈,下入丹田中。待腹满气极,即

徐出气,帷出入均调,即以舌按唇齿,内外漱炼津液,未得咽。复前法闭息内观。纳心丹田,调息漱津。皆依前法。如此者三。津液满口,即低头咽下,以气送入丹田。须用意精猛,令津与气谷谷然有声。径入丹田,又依前法为之。凡九闭息三咽津而止。然后以左右手热摩两脚心,及脐下腰脊间,皆令热彻。次以两手摩熨眼面耳项,皆令极热。仍案捉鼻梁左右五七下。梳头百余梳而卧,熟寝至明。(《上张安道养生诀论》),《东坡全集》巻四十四)

李侗(延平):

所谓静坐, 只是打迭得心下无事, 则道理始出。道理既出, 心下愈明鹤矣。(《朱子遗书·延平李先生答问后录》)

须静坐体究人伦, 必明天理。(《朱子遗书·延平李先生答问》)

庚辰五月八日书云:“某晚景别无他,唯求道之心甚切。虽间能窥测一二,竟未有洒落处。以此兀坐,殊愦愦不快。昔时朋友絶无人矣,无可告语,安得不至是耶。可叹、可惧。示谕夜气说甚详,亦只是如此,切不可更生枝节寻求,即恐有差。大率吾辈立志已定,若看文字,心虑一澄然之时,略绰一见。与心?处,便是正理。若更生疑,即恐滞碍。《伊川语録》中有记,明道尝在一仓中坐见廊柱多,因黙数之。疑以为未定,屡数愈差,遂至令一人敲柱数之,乃与初黙数之数合,正谓此也。夜气之说,所以于学者有力者,须是兼旦昼,存养之功,不至梏亡。即夜气清,若旦昼间不能存养,即夜气何有疑,此便是日月至焉气象也。曩时某从罗先生学问,终日相对静坐,只说文字,未尝及一杂语。先生极好静坐,某时未有知,退入室中,亦只静坐而已。先生令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未发时作何气象,此意不唯于进学有力,兼亦是养心之要。元晦偶有心恙,不可思索,更于此一句(旬)内求之静坐看如何,往往不能无补也。此中相去稍逺,思欲一见未之得。恐元晦以亲旁无人傔侍,亦难一来,奈何。切望随宜摄养,勿贻亲念,为至祷也。”([宋]朱熹辑《延平答问》)

朱熹(晦庵);

(静坐)能存心而后可以穷理,穷理以虚心静虑为本。(《朱子语类》卷九)静坐非如坐禅入定,断绝思虑,只收敛此心,使毋走于烦思虑而已。此心湛然无事,自然专心。(《朱子语类》卷十二)

郭得元告行,先生曰:“人若于日间闲言语省得一两句,闲人客省见得一两人也,济事若浑身都在闹场中,如何读得书人若逐日无事,有见成饭吃,用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二年,何患不进。”《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六)

无事静坐,有事应酬,随时处无非自己身心运用。但常自提撕,不与俱往,便是工夫。事物之来,岂以漠然不应为是耶((《荅林徳久》,[清康熙]《御纂朱子全书》卷一)

问:“苏季明问静坐时,乃说未发之前,伊川以祭祀前,旒黈纩荅之据,祭祀时恭敬之心,向于神明,此是已略发,还只是未发”曰:“只是如此恭敬,未有喜怒哀乐,亦未有思,唤做‘已发’不得。然前旒黈纩,非谓全不见闻。若全不见闻,则荐奠有时,而不知拜伏有时。而不能起也。” ([清康熙]《御纂朱子全书》卷二)

所说持敬工夫,恐亦不必如此,徒自纷扰,反成坐驰。但只大纲收敛,勿令放逸,到穷理精后,自然思虑不致妄动。凡所营为,无非正理,则亦何必兀然静坐,然后为持敬哉。(《荅李守约》,[清康熙]《御纂朱子全书》卷二)

问:“习静坐以立其本,而于思虑应事专一,以致其用,以此为主一之法如何”曰:“明道教人静坐,盖为是时诸人相从,只在学中,无甚外事,故教之。如此今若无事,固是只得静坐,若特地将静坐做一件工夫,则却是释子坐禅矣。但只着一敬字,通贯动静,则于二者之间,自无间断处,不须如此分别也。”(《荅张元徳》,[清康熙]《御纂朱子全书》卷二)

或问疲倦时,静坐少顷可否。曰“也不必要似禅和子様去坐禅。方为静坐,但只令放教意思静便了。([清康熙]《御纂朱子全书》卷二)

问“某尝学持敬读书,心在书;为事,心在事。如此颇觉有力。只是瞑目静坐时,支遣思虑不去。或云,只瞑目时已是生妄想之端。读书心在书,为事心在事,只是收聚得,心未见敬之体。曰”静坐而不能遣思虑,便是静坐时不曾敬。敬则只是敬,更寻甚敬之体。似此支离病痛愈多更不曾得做工夫,只了得安排杜撰也。‘(《荅熊梦兆》,[清康熙]《御纂朱子全书》卷二)

明道曰“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将已放底心,反复入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下学而上逹”。伊川曰“心本善流,入于不善湏理会”伊川此语,若不知心本善,只管去把定,这个心教在里,只可静坐。或如释氏,有体无用,应事接物,不得流入不善,是失其本心。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若此类,是失其本心。又如心有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则不得其正。([清康熙]《,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二)

先生问:“伯羽如何用功”曰:“且学静坐,痛抑思虑。”曰:“痛抑也不得。只是放退可也。若全闭眼而坐,却有思虑矣。”又言:“也不可全无思虑,无邪思耳。”([清康熙]《御纂朱子全书》卷五十七)

明道(指程颢)教人静坐,李先生(指李侗)亦教人静坐,看来须是静坐,始能收敛。(《延平答问》附录)

病中不宜思虑,凡百事且一切放下,专以存心养气为务。但跏趺静坐,目视鼻端,注心脐腹之下,久自温暖,即渐见功効矣。(《答黄子耕》,《晦庵集》卷五十一)

所论为学之意善矣。然欲专务静坐,又恐堕落那一边去。只是虚着此心,随动随静,无时无处不致其戒谨恐惧之力,则自然主宰分明,义理昭著矣。然着个戒谨恐惧四字,已是压得重了,要之只是略着提撕,令自省觉,便是工夫也。(《答潘子善》,《晦庵集》卷五十一)

鼻端有白,我其观之。随时随处,容与猗移。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翕,如百虫蛰。氤氲开辟,其妙无穷。孰其尸之,不宰之功。云卧天行,非予敢议。守一处和,千二百岁。(《调息箴》,《晦庵集》卷八十五)

问先生(指李侗)静坐之说,闻先生颇不以为然,如何。(朱熹)曰:“此亦难说。静坐理?道理自不妨,只是讨要静坐则不可。若理?得道理明透,自然是静。常见先生说:‘旧见罗先生说《春秋》,颇觉不甚好不知到罗浮极静后,又理?得如何。某(朱熹自称)心尝疑之,以今观之,是如此。盖心下热闹,如何看得道理出。([宋]李幼武纂集《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一)

君子终日干干,不可食息,间亦不必终日读书,或静坐存养亦是。天地之生物,以四时运动,春生夏长,同是不息。及至秋冬凋落,亦只藏于其中,故明年复生。

若使至秋冬已絶,则来春无縁复有生意。学者常唤,令此心不死,则日有进。([宋]李幼武纂集《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四)

为学大要,只在求放心。此心泛滥无所收拾,,将甚处做管辖处,其它用功总嫌慢。须先就自心上立得定, 决不杂, 则自然光明四达, 照用有余。(《宋元学案·晦翁学案上》)

庄齐整肃, 则心便一, 一则自无非僻之干, 存之久而天理明矣(《经筵讲义》,《朱文公文集》卷十五)

陆九渊(象山):

詹阜民一日侍坐陆九渊,陆九渊曰:“学者能常闭目亦佳。”詹阜民“遂学静坐, 夜以继日, 如此者半月。一日下楼, 忽觉此心已复澄莹中立” ,乃自吟“翼乎如鸿毛遇顺风, 沛乎若巨鱼纵大壑, 岂不快哉”。(《宋元学案·槐堂诸儒学案》)

陈献章(白沙):

为学须从静中坐,养出个端倪来,方有商量处。(《与贺克恭黄门二》,《陈白沙集》巻二)

于是舎彼之繁,求吾之约,惟在静坐。久之,然后见吾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日用间种种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衔勒也。体认物理,稽诸圣训,各有头绪来厯,如水之有源委也。于是涣然自信,曰“作圣之功,其在兹乎!”

有学于仆者辄教之静坐,盖以吾所经厯、粗有实效者告之,非务为髙虚以误人也。(《复赵提学佥宪一》,《陈白沙集》巻二)

无欲则静,虚而动直,然后圣可学而至矣。所谓自立门户者,非此类欤。佛氏教人曰静坐,吾亦曰静坐。曰“惺惺”吾亦曰“惺惺”。调息近于数息,定力有似禅定,所谓流于禅学者,非此类欤。仆在京师,适当应魁,养病之初,前此克恭,亦以病去。(《复赵提学佥宪三》,《陈白沙集》巻二)

问者曰“圣可学欤”曰“可孰为要”。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遗书云“不专一,则不能直。遂不翕聚,则不能发散。见静坐而叹其善学,曰‘性静者可以为学,二程之得于周子也。朱子不言,有象山也。’”此予之狂言也。娄氏何居焉予以景

泰甲戌游小陂,与克贞先后至。凡克贞之所修而执之者,予不能悉也。(《书莲塘书屋册后》,《陈白沙集》巻四)

《四月》

生意日无涯,乾坤自不知。

受风荷柄曲,擎雨栢枝垂。

静坐观羣妙,聊行小诗。

临阶爱新竹,抽作碧参差。(《陈白沙集》巻七)

《夜坐》

半属虚空半属身,姻媪一气似初春。

仙家亦有调元手,屈子宁非具眼人

莫遣尘埃封面目,试看金石贯精神。

些儿欲问天根处,亥子中间得最真。

不着丝毫也可怜,何须忠患数周天

禅家更说除生灭,黄老惟知养自然。

肯与蜉蝣同幻化,只应龟鹤羡长年。

吾儒自有中和在,谁会求之耒发前(《陈白沙集》巻七)

王守仁(阳明):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姑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守静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湏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一眼?着,一耳听着,纔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鐡,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传习录上》,《王文成全书》卷一)

吾昔居滁时,见诸生多务知解,口耳异同,无益于得,姑教之静坐。一时窥见光景,颇多收效。久之,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或务为玄解妙觉,动人听

闻,故近来说致良知。良知明白,随你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炼也好,良知原是无动无静的。此便是学问头脑。我这个话头自滁洲到今,亦较过几番,只是致良知三字无病。医经折肱,方能察人病理。(《传习录下》,《王文成全书》卷三)

九川问:“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惟不能,愈觉扰扰,如何”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曰:“当自有无念时否”先生曰:“实无无念时。”曰:“如此却如何言静”曰:“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慎恐惧即是念,何分动静”曰:“周子何以言定之于中正仁义而主静”曰:“无欲故静,是‘静亦定,动亦定’的‘定’字,主其体也。戒慎之念是活泼泼地。此是天地不息处,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一息便是死。非本体之念,即是私念。”又问:“用功收心时,有色在前,如常闻见,恐不是专一。”曰:“如何不闻见除是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则可。只是离闻见而不流去,便是。”曰:“昔有人静坐,其子隔壁读书,不知其勤惰,程子称其甚敬。如何”曰:“伊川恐是讥他。” (《传习录下》,《王文成全书》卷三)

又问“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个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先生曰:“此格物之说未透心,何尝有内外。即如惟浚今在此讲论,又岂有一心在内照管。这听讲说时专敬,即是那静坐时心,功夫一贯,何须更起念头。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后在洪都,复与于中国,尝论内外之说。渠皆云物自有内外,但要内外并着功夫,不可有间耳。以质先生,曰:“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为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如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是日俱有省。(《传习录下》,《王文成全书》卷三)

刘君亮要在山中静坐。先生曰:“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汝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传习录下》,《王文成全书》卷三)

一友问:“欲于静坐时,将好名、好色、好货等根逐一搜寻扫除廓清,恐是剜肉做疮否”先生正色曰:“这是我医人的方子,眞是去得人病根。更有大本事人,过了十数年,亦还用得着。你如不用,且放起,不要作壊我的方子。”是友愧谢。少间曰:“此量非你事,必吾门稍知意思者,为此说以误汝。”在坐者皆悚然(《传习录下》,《王文成全书》卷三)

前在寺中所云静坐事,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拏,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一段工夫耳。” (《与辰中诸生》,《王文成全书》卷四)

高攀龙:

朱子谓学者“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三年,无不进者。尝验之一两月便不同。学者不作此工夫,虚过一生,殊可惜!(《高子遗书》卷一)

龟山门下相传“静坐中观喜怒哀乐未发前作何气象”,是静中见性之法。要知观者即是未发者也,观不是思,思则发矣。此为初学者引而至之善诱也。(《高子遗书》卷一)

冬至,朝天宫习仪。僧房静坐,自觅本体,忽思“闲邪存诚”句,觉得当下无邪,浑然是诚,更不须觅诚,一时快然。如脱纒缚。癸巳,以言事谪官,颇不为念。归尝世态,便多动心。甲午,秋赴揭扬,自省胸中,理欲交战,殊不宁帖。在武林与陆古樵、吴子徃谈论数日。一日,古樵忽问曰“本体何如”余言下茫然,虽答曰“无声无臭”,实出口耳,非由真见。将过江头,是夜明月如洗,坐六和塔畔,江山明媚,知己劝酬,为最适意时。然余忽忽不乐,如有所束勉,自鼓兴而神不偕来。夜阑别去,余便登舟猛省曰:“今日风景如彼,而余之情景如此,何也”

穷自根究,乃知于道,全未有见身心,总无受用。遂大发愤曰:“此行不彻此事,此生真负此身矣。”明日于舟中,厚设蓐席,严立规程,以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静坐中不帖处,只将程朱所示法门叅求。于凡“诚敬主静观喜怒哀乐未发,黙坐澄心,体认天理”等一一行之。立坐食息,念念不舎,夜不觧衣,倦极而睡。睡觉复坐于前。诸法反复更互,心气清澄时,便有塞乎天地气象,第不能常在路。(《困学记》,《高子遗书》卷三)?

复七规,取《大易》“七日来复”之义也。凡应物稍疲,即当静定七日以济之,所以休养气体,精明志意,使原本不匮者也。先一日放意缓形,欲睡即睡,务令畅恱,昏倦刷濯。然后入室,炷香趺坐。凡静坐之法,唤醒此心,卓然常明,志无所适而已。志无所适,精神自然凝复,不待安排。勿着方所,勿思效验。初入静者,不知摄持之法,惟体贴圣贤切要之言,自有入处静。至三日必臻妙境。四五日后,尤宜警策,勿令懒散。饭后必徐行百歩不可。多食酒肉,致滋昏浊,卧不得解衣,欲睡则卧,乍醒即起。至七日,则精神充溢,诸疾不作矣。(《复七规》,《高子遗书》卷三)

静坐之法,不用一毫安排,只平平常常,黙然静去。此平常二字,不可容易看过,即性体也。以其清浄,不容一物,故谓之平常。画前之易如此,人生而静以上如此,喜怒哀乐未发如此,乃天理之自然,须在人各各自体贴出,方是自得。静中妄念,强除不得。真体既显,妄念自息。昏气亦强,除不得。妄念既浄,昏气自清。只体认本性,原来本色还他湛然而已。大抵着一毫意不得,着一毫见不得,纔添一念,便失本色。由静而动,亦只平平常常,湛然动去静时,与动时一色,动时与静时一色。所以一色者,只是一个平常也。故曰“无动无静”。学者不过借静坐中认此无动无静之体。云“尔静中得力,方是动中真得力。动中得力,方是静中真得力”。所谓敬者,此也。所谓仁者,此也。所谓诚者,此也。是复性之道也。(《书静坐说后》:万歴癸丑秋,静坐武林弢光山中,作《静坐说》。越二年,观之说,殆未备也。夫静坐之法,入门者藉以涵养,初学者藉以入门。彼夫初入之心,妄念胶结,何从而见平常之体乎平常则散漫去矣。故必收敛身心,以主于一。一即平常之体也。主则有意存焉。此意亦非着意,盖心中无事之谓。一着意,则非一也。不着意而谓之意者,但从衣冠瞻视间整齐严肃,则心自一,渐久渐熟,渐平常矣。故主一者,学之成始成终者也。乙卯孟冬志。)(《静坐说》,《高子遗书》卷三)

学者静坐,是入门要诀。读书静坐,不可偏废。伊川先生曰“节嗜欲,定心气”,静坐却是定心气之法。(《高子遗书》卷五)

尝夜半腹痛,痛不可支。起来觉此心精明,痛亦随止。寻偃息痛,复如初。仍起坐达旦,不药而愈。又一日在镇江,齿痛,亦以静坐愈。(《高子遗书》卷五)

《静坐吟》四首

我爱山中坐,恍若羲皇时。青松影寂寂,白云出迟迟。兽窟有浚谷,鸟栖无卑枝。万物得所止,人岂不如之。岩居饮谷水,常得中心怡。

我爱水边坐,一洗尘俗情。见斯逝者意,得我幽人贞。漠漠苍苔合,寂寂野花荣。潜鱼时一出,浴鸥亦不惊。我如水中石,悠悠两含清。

我爱花间坐,于兹见天心。旭日照生采,皎月移来阴。栩栩有舞蝶,喈喈来鸣禽。百感此时息,至乐不待寻。有酒且须饮,把琖情何深。

我爱树下坐,终日自翩跹。据梧有深意,抚松岂徒然。亮哉君子心,不为一物牵。绿叶青天下,翠幄苍崖前。抚已足自悦,此味无言传。(《高子遗书》卷六)

《韬光静坐》

偶来山中坐,兀兀二旬余。澹然心无事,宛若生民初。流泉当几席,众山立庭除。髙树依岩秀,修篁夹路疎。所至得心赏,终日欣欣如。流光易蹉跎,此日良不虚。寄言缮性者,速驾深山居。(《高子遗书》卷六)

《庚子秋日同友水居静坐》

兀兀何为者,朝曦属夕阴。六经疑处破,一气静中深。霄汉孤悬榻,乾坤壮盍簪。五湖秋色满,相守岁寒心。(《高子遗书》卷六)

《静坐吟》三首

静坐非非是禪,須知吾道本於天。直心来自降衷后,浩气观于未发前。

但有平常為究竟,更無妙可窮研。一朝忽显真头面,方信诚明本自然。

一片灵明一敬融,别无余法可施功。乾坤浩荡今还古,日月光华西复东。

莫羡仙家烹大药,何须释氏说真空。些儿欲问儒宗事,妙诀无过未发中。

一自男儿堕地来,戴髙履厚号三才。未曾一膜颜先隔,何事千山首不回。

一静自能开百障,老翁依旧返婴孩。从今去却蒲团子,鲲海鹏天亦快哉。(《高子遗书》卷六)

格致亦别无说,只是分别得天理人欲。界分清楚透彻,正闲邪之要也。其入手处,则程先生毎喜人静坐,朱先生每教人读书,此意真妙。错认其意者,便溺章句,便耽寂静,失之远矣。弟看来吾辈每日用功,当以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静坐以思所读之书,读书以考所思之要,朴实头下数年之功。不然浮浮沉沉,决不济事也。(《与逯确齐》,(《高子遗书》卷八上)

天地间,需才为急,知人甚难。君子经世,原与斯人为徒,望兄所在精察人品为要。方人为圣人,所不暇而不知人圣人所深患,二者相去远矣。足下清曹杜门,春日更迟,何以为功须以半日读书、半日静坐。白沙所谓“静中养出端倪,方有商量处也”。天理无穷,人欲亦无穷,于此日损,则于彼日益。鸡鸣而起,向晦宴息,中间何所事事,最是吃紧着力处也。所谓人欲亦岂独声色势利,只服食器用,纔有牵恋处,便是欲。须打扫得洁洁净净,方见无事之乐耳。弟正有志,而未逮敢,为同志告之。(《与安我素一》,(《高子遗书》卷八上)

别来加功,何如静坐。收摄浮荡,精神举动,守圣贤法戒,货色二字,落脚便成禽兽。贫儒少年,从此清楚,方有根基,可望举动不苟,则虚明中无悔尤之。扰静处,益得力静处收拾。寜定则事至,物来方能审择,是非不迷,所向两者合一

交资,而尤以静定为本。毎日如此用功,不患人品不成,意念髙远,襟怀洒落。加以读书精专,不必求工文字,自无不工之理。所业既工科第,自在其中,又何必营营于得失,自累其虚明,使彼此两失哉。此鄙人近来灼见,决不误诸兄,千万加察。三千里外,遥思徃日相与之雅。爱莫能助,惟此言可赠耳。(《与揭阳诸生》,(《高子遗书》卷八上)

兄静坐已得身心妥贴否有不妥贴处,皆属安排,皆非自然。葢此个心体,无有形体,无有边际,无有内外,无有出入。停停当当,直上直下,不容丝发人力。但昏杂时略绰唤醒,一醒即是本体昭然,现前更不待认,而后合待认而合,则与道为二,反成急廹躁扰矣。日前见兄多有无事生事处,或因用功烦恼,或遇佳境贪恋,或修业而又虑累德,或修德而又恐遗业。此等皆非主一先难之义,甚乖湛然之体。要于此处洒洒落落,始觉自在耳。至于静中不可空持,硬守必须涵泳圣贤之言,使义理津津悦心,方得天机流畅。兄试体之,大抵性命心切,天下事自无不可为,不然则虚生虚死。(《与子徃三》,(《高子遗书》卷八上)

静坐只以见性为主。人性万物皆备,原不落空。人性本无一物,不容执着。(《荅吕钊潭大行》,(《高子遗书》卷八上)

今先慈久病不起,涵淳至性,哀痛可知。有修身一着,可报罔极也。学问起头,要知性,中间要复性。了手要尽性,只一性而已。性以敬,知性以敬,复性以敬,尽只一敬而已,读书穷此者也。静坐,体此者也。会友明此者也。心无所适,便是敬时。时习之熟则自妙,其它皆大担阁、大障碍也。(《与许涵淳》,(《高子遗书》卷八下)

学不在多言,只变化气质,涵养性情。一切五常百行,皆以此为本。然非见道不能。每日偷闲静坐,猛奋体认。若静中复颓,阘则动中气浊,道体不显也。(《与周季纯一》,(《高子遗书》卷八下)

深院幽闲,小斋閴寂道。人无事卧起,从容胸中廓然。其大浩浩无涯,随意静坐,随意读书,随意会友,畛域不设,物我皆春。事既易简,味更悠长。此为本分人作本分事。厥修乃来,如日加长,而不觉也。如曰“吾志在天下,柰何为此区区者”请看千里游心客,还是东林一腐儒。(《与任希颜》,(《高子遗书》卷八下)

静坐是第一功夫。静中除妄想,是第一功夫。除得妄想,方是功夫。妄想如何除得要知人生以来,眞心悉变成妄想。除却妄想,别无眞心。回光一照,妄想何在妄不可得,即是真心急自认而已。日认日眞,必有日一声雷震,万户洞开,方知如上所言,字字是眞,字字是假。何者不认不眞。当其认时,还是认者。故曰“是假”。当其眞时,即此认者,故曰“是眞”。此是儒者格物一诀,吾不知其于禅如何。(《书闗僧凈六巻》,(《高子遗书》卷十二)

存心必由静坐,而入穷理必由读书。而入静坐读书,必由朋友讲习而入。从事于斯,其益无方,其乐无方,非天下大福人不得与于斯。是入德要诀,即举业要诀也。(《书扇》,(《高子遗书》卷十二)

刘宗周(戢山):

先儒论静坐有得,云“此是气静,非心静也”。予谓气静亦好。气静正得涵养法。孟子工夫,全在养气。(《刘子遗书》卷四《学言三》)

静坐是闲中吃紧一事,其次则读书。朱子曰“每日取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是行之,一二年不患无长进。”(《人谱》)

人生终日扰扰,一着归根复命处,乃在向晦时。即天地万物,不外此理。于此可悟学问宗?,只是主静也。此处工夫,最难下手,姑为学者设方便法,且敎之静坐。日用之间,除应事接物外,苟有余刻,且静坐。坐间本无一切事,即以无事付之,既无一切事,亦无一切心。无心之心,正是本心。瞥起则放下,粘滞则扫除。只与之常惺惺可也。此时伎俩,不瞑目、不杜聪、不趺跏、不数息,只在寻常日用中。有时倦则起,有时感则应。行住坐卧,都作坐观。食息起居,都作静?。昔人所谓勿?勿助间,未尝致纎毫之力。此其真消息也。故程子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善学云者,只此是求放心。亲切工夫,从此入门。即从此究竟,?得时立地圣域,不?得时终身只是外驰,更无别法可治。不?静坐,且只学坐。学坐不成,更论恁学。学者且从整齐严肃入,渐进自然。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又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静坐说》,《刘蕺山集》卷十一)

二、静坐方法

《刘戢山静坐法》

一炷香,一盂水,置之净几,布一蒲团座子于下。方会,平旦以后,一躬,就坐。交趺齐手,屏息正容,正俨威间,鉴临有赫,呈我宿疚,炳如也。乃进而敕之,曰:“尔固俨然人耳,一朝跌足,乃兽乃禽,种种堕落,嗟何及矣。”应曰:“唯唯。”于是方寸兀兀,痛汗微星,赤光发颊,若身亲三木者。已乃跃然而奋曰:“是予之罪也夫。”则又敕之曰:“莫得姑且供认。”又应曰:“否否。”顷之一线清明之气徐徐来,若向太虚然,此心便与太虚同体。乃知从前都是妄缘,妄则非真。一真自若,湛湛澄澄,迎之无来,随之无去,却是本来真面目也。此时正好与之葆任,忽有一尘起,辄吹落;又葆任一回,忽有一尘起,辄吹落。如此数番,勿忘勿助,勿问效验如何。一霍间整身而起,闭阁终日。

郭沫若的静坐法:

一、呼吸:吸长而缓,呼短而促,宜行于不经意之间

二、身体部位:端坐

头部:直对前面,眼微闭,唇微闭,牙关不相接,不可紧咬。

胸部:后背微圆,前胸不可开张,心窍部宜凹下,双手叉置在大腿上。

腹部:上腹凹下。臀部向后突出到可能的地步。脚位双膝不并,可;离开八九寸光景。

三、精神:全不可用力,力点宜注集在脐下,脑中宜无念无想,但想念不能消灭时亦不勉强抑制。

四、时间:以午后一二时为宜,至少需坐三十分钟。地点不论,在事务室中也可,在电车中也可,随处都可以实行。

严新谈静坐法:

坐式:自然端坐在椅子上,头颈正直,放松,下颚内收,含胸松肩,双手平放在腹前,腰部自然伸直,两腿相距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夹角约成90度,两足平放触地。身体好的人大约坐在椅子前部1/3处。身体弱的人可往后坐,但腰、背尽量不要靠在椅子背上。?练功中为什么要注意腰背伸直、不要靠在椅子上呢这主要是腰伸直,有利于腰椎相对放松。头微微低一点,有利于颈椎相对放松。这两个部位的调整有利于打通“小周天”。就不会导致大脑疲劳,脊椎神经疲劳。

人体从头顶百会穴,经上、中、下三个丹田到到会阴穴的一条线叫任脉;又从百会穴沿着整个脊柱向下过玉枕关、夹脊关到会阴为督脉。任、督而脉相连通,让气在里面畅通就叫小周天通了。只有腰椎和颈椎伸直,气才容易通督脉上的“三关”。气在小周天运行中,最不容易通过的是后面的督脉。督脉主管着全身的阳气。一个人精神好不好,怕不怕冷等等情况,与一个人的督脉通不通畅有关。督脉通畅,阳气充足,内脏功能加强,全身的精神状况就可以随之好转。

手的姿势及要领:

双手上下相互重迭,手心向上。男性左手在上面,女性右手在上面,两手的大拇指指端轻轻挨着,双手5个手指微微分开,放在小腹肚脐下面一点的位置,即下丹田。如果身体强壮、年纪轻的人,上下重迭的两手掌之间的距离,可分开一寸左右。手心仍然向上,两手拇指指端轻轻挨着。

练功中为什么要两手相交这是因为人具有一定的生物电、生物磁、生物场。人体这块物质,象磁铁一样有南北极。有人把左手和右手,也有人把头和脚,说成是人体磁性的南北极。如果把手放在相近的部位,或互相挨着,会相互吸引,可能产生比较明显的磁效应,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磁场。从气功角度讲,有利于保护真气在体内运行而不致耗散。

禅坐时,脊椎绝对不能挺直,只能放松的直,如果驼的比较厉害,可垫高蒲团到五个手指以上的高度。自然就容易直,脊椎的直,绝不是垂直,不是如尺一样的直,而是略微前倾,若有一点弯曲也可以。只要脊椎的负荷力在最小的状态就对了,如果脊椎的作用力较大,保证绝对无法久坐。

静坐功法:

第一种盘腿坐

盘臆坐分散盘、单盘、双盘(调身)

1.教盘(自由盘):两腿盘坐,哪条腿在外,哪只手结印在上}也可随意

2.单盘:两腿盘坐,哪条臆在上,哪只手结印时在上t

3.双盘:即五心朝天,头顶心、双手心、双脚心。静坐者上坐,头发似吊起,颈项、背桂要松

直,腋下要虚空,面带徽笑,舌抵上腭(高血压者要舌尖轻轻下卷)有津液时慢慢咽到小腹脐下。

闭目、垂帘随意,口齿轻合·心念内守,怀虚似峪,神不外驰.

二、静坐的呼吸(谓息)分腰式呼吸与逆式呼吸两种

1.顺式呼吸(也叫自然呼吸)。吸时从鼻孔徐徐吸入新鲜空气进肺,横膈肌下沉,腹部外

突,呼时脐下腹部收缩,横膈肌浮起,捧出肺部浊气。

2.逆式呼吸。吸气从小腹开始用力收缩,通过鼻吸进新鲜空气(也可观想吸进白光)吸满

肺,横膈肌上提,腹部呈凹状,呼气时小腹外突。横膈肌上下运动与呼吸的动作,能促使腹

部郁血迅速返归心肺,并可按摩脏庸,通过呼吸动作还可通利腹背诸多的经络,近而遗及全身

气血的运行.

呼吸因人而异,不要强求统一,最好呼和吸的时间长短一样,须注意几点。1.风相一呼出气有声者叫做风相。

2.喘相一呼吸虽不出声,但结滞而不通利叫做喘相。

3.气相一出入无声也不结滞,但不能静细,叫做气相(这些都属不调和相)。4.息相一既无声音,也不结滞,也不粗浮,虽在极静之时,也觉鼻息出入,气息若有若无,这叫息相(也叫调和相)。

三、静坐的思虑(调心)

静坐观心,万缘放下,是止,知止而定,知定而静,知净而安,知安而得,得以思虑,虑是思惟

修,思惟修就是佛教里通常讲的掸定。

返观内视:妄想、妄念生灭自然,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念起即觉,觉起即离,似念非念.非非

念,念起念灭,念念返照,念念空净,寝空净,形成无念。

由于身体力行深入静心观心,大脑皮层得到了充分的调节、休息,全身气血处于有序化的良性循环状态,人体内的五行生克关系就可互补,身心自然清安。

第二种不盘腿坐

一、坐姿(调身)

身体取自然正坐姿式,头发似吊起,颈项、脊桂橙直,臀部只坐凳或椅子的二分之一,两臂腋F虚空,两手掌自然放在膝上,掌心向下,上身与大腿成90度,大腿与小腿成90度,两脚平行与肩等宽,全身橙而不驰,闭目垂帘均可,口齿轻合,舌抵上腭(高血压者舌下卷)有口水时慢慢咽到小腹脐下。

二、呼吸(调息)

三、静坐的思虑(调心)

以上两项与盘坐相同。无论盘腿坐与不盘腿坐,坐者有一专室为好,卧室亦可,通风为佳,天冷时,要注意围好腿,门要插好,防止干扰。若有一专凳为好,椅子亦可,有10公分厚的棉垫为好,在一固定朝向为好。

上坐前要捧净便,衣服要宽橙,晚上上坐前要洗脚(温热水,高血压者温凉水)坐时臀部要垫高二寸。下坐前,要搓手浴面,即双手掌搓热,后再搓面,上搓吸气,下搓呼气,上下为一次,可三到五次,然后用劳宫穴(手掌心)搓涌泉穴(脚骨搓肾

俞穴,搓热为度。然后先左后右摇转上身,按摩两腿、膝盖,下坐后可拍全身经络二避,然后可蹲站若干次,最后慢步一、二百步,全部收功完毕。

初学静坐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盘腿自然正坐时,要善于调养身心.若不善调小则害病,大则着魔。

2.坐时不要故意挺腰,防止火气上升,眼屎多、口臭、气顶、不思饮食、甚至吐血。

3.坐时也不要缩腰垂头,昏沉来时,要睁大眼睛挺一挺腰,轻轻动一下臀部,很快昏沉就

会消失。散乱不安时,可下坐慢步行走一会,再坐。(也可双手合十自然站或取中位马步站均

可)

4.用功过于急迫,心中烦燥,就先放下功夫,不要追求,否则日积月累,会出现性情暴燥、易恕、甚至发狂、着魔。

5.静坐出现境界时,既不要害怕,也不要欢喜,不管是什么境界都不要理它,见怪不怪,奇怪必败。

静坐健脑的几种方法:

学习的心理障碍是紧张紧张使人愚钝,而放松则使人聪慧。中医理论认为很多疾病就是因为血脉

不通造成的,紧则僵、松利通。体育比赛、艺术教育都注重心理放松的训练。健脑学习法要求大脑处于放松状态。甚样使大脑处于放松状态源远流长的东方文化启示我们,可以训练史施健脑静坐

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一种健脑静坐的方法:

I.自然端坐或盛腿而坐:闭上双眼,作一次舒畅的深呼吸。徐缓、平静地呼气时对自己说“放松”,

井想象着一切杂念随之从指尖和脚掌流了出去。呼气时想象自己全身毛孔开放,清凉的空气从毛孔吸人体内。如此反复进行十余次,使自己完全放松和入静。2.把注意力集中到下丹田(肚脐下一寸处),想象丹田中有一股气,由腹部降到会阴,然后沿背脊

梁上升至头顶,再由头顶经双眉之间和胸部返回丹田,这样一升一降,周而复始地进行,渐渐地会使自己进入一种似睡非睡、飘然欲仙的境界。

3 当准备结束静坐时.意念使身体内的气流停止运行,注入下丹、田,并深呼吸三次、搓双手,擦面,

活动全身,此时会感到头脑清醒,耳聪目明,精力充沛,心平气和。

一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诗歌、戏剧.历史、古文字、书法等诸多领域都卓有成就。他生前非常注乖“静坐养身”。年轻时,他在日本留学,因用脑过度,患了严重的神经过敏、心悸.头痛.失眠,每夜只能睡四个小时.记忆力很差、苦恼中几乎自杀。后求,他开始习练静坐,早晚半个小时.不久.奇迹出现,他的超人记忆力又回来了。

三、相关论文

儒家内圣静坐心法

萧天石

儒释道三家静坐法,均以心性修养为主要对象,其全体大用,均以心性为本。下手在此,了手补在此。佛家以“明心见性”为工夫,为头脑,道家以“炼心炼性”为工夫,为头脑,儒家以“存心养性”为工夫,为头脑。《大学》提“正心诚意”,《中庸》提“率性尽性”,孟子除提“存心养性”外,又提“尽心”。然此数者,以单提“存心养性”四字较为浅明,最切易入。 “存心”者,存其本心也;“养性”者,养其本性也,亦即养其天心天性也。人与天俱来之本来心性,无不纯乎至善。故只须存养之勿失,勿为后天境地与乎物欲意念所转,便自可入于圣地而与天合。故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存心为尽心之本,养性为尽性之本。《中庸》除开宗明义标提“天命之谓之性,率性之谓道”外,其言以至诚尽性时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此明示人以如能修其率性尽性工夫,扩而充之,即可与天地参。这全是一套最简要明白的“天人合一”工夫。 存心养性,不但为尽心尽性之本,且亦为炼心炼性与明心见性之不可欠缺的工夫。道家之炼心炼性,固须从存养下手;即佛家之明心见性亦然,不存之何以得明不养之何以得见且也,明之之后,犹须存之;见之之后,犹须养之,久而弥光。不然,修证工夫,于证得明见之后,固可立地成佛,然于明见之后,亦可立

地失之。夫心性之存养,即于成圣成道成佛以后,仍不可有一时之失,不可有一念之动!稍一懈怠,此心一放,即尔败之。故必须守而勿失,死而后已方可。历来儒家中人,好剽袭佛家明心见性之旨以为用,庶不知儒门更有最上乘家珍在也! 心性原只是一件,分而言之,所以为方便说教也。举心即性见,举性即心存。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不但此也,天与命与心与性与理与道,要皆是一体。亦可以说,皆统于道。分于道而具异名,名异而体同也。“天地与我同体,万物与我为一”。言理如是,论工夫则尤然。由静极定笃中,自家心上,自可证到。大程子曾云:“ 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又云:“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又云:“性与天道,非自得之则不知;故曰:‘ 不可得而闻。”盖只能默而识之,契而会之也。又程子论及心性时亦云:“自理言之谓之天,自凛受言之谓之性,自存诸人言之谓之心。”又云:“性之本谓之命,性之自然者谓之天,性之有形者谓之心,性之有动者谓之情。凡此数者,一也。圣人因事以制名,故不同若此。”嗣又倡“性即静、“性即理”说。其实不但天、命、性、心、理,可打成一片,而统归之于一道;即天下万事万物,均无不可打成一片,而统之以道。故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又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又曰:“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故修圣,以修道为第一。 夫修圣人之道,贵先立乎其本!本立而道生。本者何心是也。心为人之主宰,亦为宇宙天地万物之主宰。故象山与阳明继程、朱二子倡“性即理”说之后,力倡“ 心即理”。象山之“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及儒门“天地万物人我一体”,与明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之说,较之佛家“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与“佛即众生,众生即佛”等心佛一体、佛与众生一体之说,实深为高远矣!惟欲真能达到宇宙与吾心一体及天地万物人我一体之无上境界,不能说以会得此理、说得此理即能达到,须从心地上性地上切实作工夫,脚跟确实踏到;且能在工夫上契得“心与物冥、理与事冥、性与道冥、道与天冥”之神圣境界,浑然一片性光流行,心光流行;无内外,无将迎,无物我,无动静;此则已至由太极而无极境界矣(按:非由无极而太极境界)! 夫人之求其成己、成人、成物、成务者,外求其道于天下万事万物,水世而不可得;反求之于吾心,便即得之矣。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故求其道于吾心,自可普万事而无或遗。孔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足以为道。”《经》曰:“道在尔躬。”“道在尔心。”岂远乎哉余故常谓:“道外无心,心外无道。”用佛家语意说则“即心是道,即道是心”。故反求自心,当体即得。是故与其倡“心即理”、“性即理”,远不若倡“心即道”、“性即道”也。理者,道之理也。一道备该万理,万理皆归一道。自伏羲、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以至孔子而迄孟轲止,圣圣相传,皆言道而不言理,传道而不传理。所以然者,以举道而理自在其中矣!宋儒之特举理字,以立理学,除标新立异别开路径而外,岂有他哉韩愈力倡道统之说,宋儒意欲创“理统”以继“道统”,井求之于禅释;且后分裂道术,各执一端,而有程朱陆王之千

古公案,纷争不息,延及各家门人,亦复互相攻讦,又何其小哉夫天下,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事,一经各立门庭,互逞口舌,反使道愈辩而理愈纷,理愈争而道愈晦矣!此正所谓“无事生事”、“无争生争”者也。 夫道,寂然无物、无形、无名、无体、无象,远存于先天之上,近存于一心之内,广被万物而无或遗,中应万事而无不当。故天下万变万化,要皆备于吾心,一心不动,肆应咸宜。孟子曰:“自求即得。”自求者,自求于吾心也。举心,则性自在其中矣;举性,则道自在其中矣;举道,则天地万物自在其中矣!故言孺家之道统圣脉,一是以存心养性为工夫为头脑。 或问:“心性存养之道及其下手方法如何”曰:“要亦静而已矣。心之体本静,性体亦然。感于物而动,缘于欲而动,动则失其本,而违于道矣。道不可须臾离,故心不可须臾动。天地万物,生于静而长于静,失于动而亡于动。余故曰:‘静罔不吉,动罔不凶。’此古哲之所以谓‘一动不如一静’也。《大易》所谓‘寂然不动’者,所以存其本心,养其性体也。所谓‘感而遂通’者,在其寂然不动,则湛然无物;湛然无物,则洞然虚明;洞然虚明,则有感即应,应而遂通矣。其所以能应而遂通者,盖洞然虚明,则灵觉不昧;灵觉不昧,则一神独耀,则无知而知,无得而得,不能而能,不神而神。故能有感斯应,而应无不通也。” 兹为世人修圣人之道与成圣人之道之方便起见,特再将历代圣哲所述圣人修养之圣脉心法,无论其言道、言德、言学、言理,凡可应用于静坐中,以之为内修工夫炼养者,择要简述之,并明其条理体系,用为儒家中人修养内圣工夫之,准绳与典则。并免徒让道佛二家圣哲专美于前也!故就散见于往古经籍中之圣言圣法,归纳之共为十二条目,

以为儒家中人修持“超凡入圣”工夫之心法。且此十二条目,不必一一全修,择其性之所近者,任修一条或二、三条,均可几于圣地。亦非谓除所举条目外,便无修持之法,惟大体说来,此即为内圣修养之最重要纲目。至其静坐中之诀法,亦当尽量择要简为指出,以供学者之所取法焉!其须自契自证,非言语文字之所可得而传者,亦惟有略之矣。良以“大道常存文字外,真途不在语言中”。凡所述者,要亦不外古人之陈迹与糟粕耳!兹分别著录如下: 守中法要 中为道体,尧、舜、禹、汤、文、武、孔、曾、思、孟等历圣相传之大道,只此一“中”字,亦即是中道。此中道不但为中华文化道统之所系,且亦系圣圣相传之心法所系。《论语》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张。’舜亦以命禹。”是以《大禹谟》载舜命禹之言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即是历史上有名之十六字心传。在此,人心与道心,只是一心,切不可作二心会,由其下句之“惟精惟一”,即可证之。其工夫头脑在教人以人心合道心。道心即天心,故亦即是以人心合天心工夫。以人合道,以人合天。此为最高之综合原理,与最高之相应原理,最吃紧处即在此。在求其合之以前,先须修“应”字工夫。以人应道,以人应天,也就是以道率人、以天率人之意。本天道以立人道,本天德以立人德,本天心以率人心,本天性以率人性。人则体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所有士子的目标。而这句话正是出自儒家的经典《礼记》。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家思想之所以一直受推崇也与它所崇尚的价值观分不开。“仁、孝、义”是儒家道德体系的主要组成。 仁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之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仁”作为儒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在众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孝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孝”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孝”更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一个不“孝”的人,何谈为人,更何谈什么道德品行? 义义是儒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这里生命和道义是合理的存在的,但当两者发生冲突或利害关系时,对道义的追求就高于了对生命的追求,在只有牺牲生命才能坚持道义的时候,人就应该舍生取义。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信”与“义”作为一枝独秀,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今天,很多人仍是以这几点来判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说,儒家为我们确立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在古代,自汉以来的各个朝代都是以儒治国,因此儒家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的和谐社会建设相似。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礼治”的秩序思想、“德治”和“人治”主张,都对当今政治有借鉴意义。

几种常见的描写方法和技巧

几种常见的描写方法和技巧 在记叙类文章中,叙述往往侧重于一般过程的叙写,读者只能得到对事物的综合、概括的了解;而描写则侧 重于形象的具体描绘,使读者获得具体、明晰的认识和感觉。如果只有叙述而没有描写,文章使过多地讲述故事 梗概,难免不生动、不形象了。 1、设喻描写。即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段的描写。用这种方法去写景、状物、描摹事态,会使事物更明朗、更 形象、更生动,从而产生比较强烈的感染力。如梁衡《夏》中的一段: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的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火红的太阳烘烤着 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这段文字,作者紧扣景物,通过恰切的比喻,展现了由暮春到初夏、盛夏的次第变化;从不同的侧面准确表 现了夏天的特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便是设喻的好处。设喻描写是最常用的描写方法。它可以使模糊的 东西清晰可见,抽象的东西具体可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弦小弦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看了这样的描写,谁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种效果正来源于恰切新颖的比喻。 二、白描。白描本是绘画之一法。全部用线条勾勒,不假色彩,单纯明快。用在文学之上,成为描写的一种手法。鲁迅把这种方法归纳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作文秘诀》)它不加修饰形容,不加 铺张扬厉,只用普普通通的话,简捷地反映出事物的特质。虽着墨不多,却能穷形而尽相。许多名家大师,都把 白描当作常用的方法。 第1页共5页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儒家静坐法

儒家静坐法 自序 静坐是儒家十分重视的一项修身功夫。先儒习静坐,可溯源自《庄子·养生篇》所载颜回的“坐忘法”。宋明以还,理学昌盛,儒学的视野从外在知识的积累,扩大至内在心境的修炼。宋初诸儒自诵习辞章外,亦把静坐作为重要的修身工夫。张载言:“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及二程建构理学体系,在心性论中发扬孟子的“养气说”,静坐工夫遂成修身的“第一要紧事”。程颢曾训诫弟子,“尔辈在此相从,只是学某言语,故其学心口不相应”,若要躬行孔孟之道,“且静坐”。程颐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入南宋,理学形成朱陆并峙的局面,两者虽在心性论上有巨大分歧,但皆以静坐为修身之阶。陆九渊主“宇宙即吾心”,“六经皆我注脚”,教弟子不必拘束于词章,以静坐发明本心。朱熹谓静坐可存心,“能存心而后可以穷理,穷理以虚心静虑为本”。至明代,心学之言盈沸天下,经陈献章、王阳明、高攀龙、刘宗周等推广,大江南北的学子率皆静坐,甚者出现束书不读、流入“狂禅”之弊。静坐之功,经先儒数百年的修习,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儒、道、佛皆有静坐法,但目的不一、修炼各异,三家的静坐路径迥然不同。道家求坐化升仙、佛家则禅修入定,而儒家静坐,“非如坐禅入定,断绝思虑,只收敛此心,使毋走于烦思虑而已。此心湛然无事,自然专心”(朱熹语),只要学者“半日读书,半日静坐”,如此一二年后,不患不进。 愚今辑各家语录及文章为集,勉乎吾侪修身之志,以虞诸同道不时之需。古人言治国“道”、“术”不可或缺,修身亦然。本集先辑诸儒语录,明儒学静坐养心之道;再论静坐之具体法,后汇相关论文供参考,以求“道”、“术”兼备,无有偏废。 一、先儒谈静坐 张载(横渠): 读书少,则无由考校得义精。盖书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但通贯得大原,后书亦易记。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所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张子全书》卷六)

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创立 1、原因 (1)政治:周王室衰微;社会变革;大国争霸; (2)经济:井田制崩溃 (3)思想:学术下移,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4)个人因素:孔子对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的思想文化改造 2、表现——孔子的思想主张(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 3、意义 (1)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2)“仁”——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 (3)“以德治民”——缓和社会矛盾,统治长治久安; (4)教育——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局面,推动了学术下移,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 1、原因 (1)政治:周王室衰微;社会变革;大国争霸 (2)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兴起和发展(铁器和牛耕); (3)思想: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4)个人因素:孟子、荀子等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表现——孟子、荀子 3、意义(见教材p5) (1)儒学体系更加完整,适应了社会的需要; (2)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三、厄运——焚书坑儒 1、原因 (1)根本原因: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直接原因:郡县和分封之争; (3)理论指导:法家思想 2、实质: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是思想文化专制; 3、影响 (1)对巩固统一,维护封建新政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这种文化高压政策,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3)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文化专制的先河,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4)法家思想地位提升,儒家思想遭受重挫。 四、独尊(成为正统思想) 1、原因 (1)政治:西汉政治稳定,但社会也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问题),需要加强中央集权;(根本原因)

气功静坐入门

气功静坐入门 严新 (注:录音参见“开功方法”及“气功资料下载”) 气功锻炼的方法很多。这里根据我自已了解到及师傅们所介绍的,讲一些练功方法及注意事项。其中静坐功是很多练功方法的入门关键,学练又方便,所以不少人练功是从静坐开始的。 练功姿势及练功要领 静坐入门的基本姿势可分为三种: 1、坐式:自然端坐在椅子上,头颈正直,放松,下颚内收,含胸松肩,双手平放在腹前,腰部自然伸直,两腿相距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夹角约成90度,两足平放触地。身体好的人大约坐在椅子前部1/3处。身体弱的人可往后坐,但腰、背尽量不要靠在椅子背上。 练功中为什么要注意腰背伸直、不要靠在椅子上呢?这主要是腰伸直,有利于腰椎相对放松。头微微低一点,有利于颈椎相对放松。这两个部位的调整有利于打通“小周天”。就不会导致大脑疲劳,脊椎神经疲劳。人体从头顶百会穴,经上、中、下三个丹田到到会阴穴的一条线叫任脉;又从百会穴沿着整个脊柱向下过玉枕关、夹脊关到会阴为督脉。任、督而脉相连通,让气在里面畅通就叫小周天通了。只有腰椎和颈椎伸直,气才容易通督脉上的“三关”。气在小周天运行中,最不容易通过的是后面的督脉。督脉主管着全身的阳气。一个人精神好不好,怕不怕冷等等情况,与一个人的督脉通不通畅有关。督脉通畅,阳气充足,

内脏功能加强,全身的精神状况就可以随之好转。 2、盘坐式:即在平地或床上腿交叉而坐。盘坐有3种形式: 双盘:也称“金盘”。即双腿交叉盘坐,双脚脚心朝上。有一定气功基础的人可采取这种姿势。 单盘:也称“银盘”。即两腿交叉盘坐,一只脚盘上来,脚心朝上;另一只脚坐在屁股底下。 散盘:也称“自然盘坐”。即两腿交叉而坐,双脚脚心不用朝上。 3、站立式:两脚平行分开,间距与肩同宽,两膝微屈,自然站立。头颈正直,两眼平视,含胸拔背、垂肩。站立练功注意收腹。 练功注意事项 手的姿势及要领 双手上下相互重叠,手心向上。男性左手在上面,女性右手在上面,两手的大拇指指端轻轻挨着,双手5个手指微微分开,放在小腹肚脐下面一点的位置,即下丹田。 如果身体强壮、年纪轻的人,上下重叠的两手掌之间的距离,可分开一寸左右。手心仍然向上,两手拇指指端轻轻挨着。或双手象抱着一只小球(即抱球式),悬肘,放在胸前或小腹前。 十个手指分开,两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端各自轻轻地相接不用用力。平常怕冷,身体虚弱,血压低,有较重心脏病的人,将双手虎口相交,男性用左手握着右手;女性用右手握着左手,半握拳,稍用力,拳心向着小腹部位,即下丹田位置。 以上几种姿势,每次练功时可任选一种,不必来回变换。

儒家静坐法

儒家静坐法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儒家静坐法 自序 静坐是儒家十分重视的一项修身功夫。先儒习静坐,可溯源自《庄子·养生篇》所载颜回的“坐忘法”。宋明以还,理学昌盛,儒学的视野从外在知识的积累,扩大至内在心境的修炼。宋初诸儒自诵习辞章外,亦把静坐作为重要的修身工夫。张载言:“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及二程建构理学体系,在心性论中发扬孟子的“养气说”,静坐工夫遂成修身的“第一要紧事”。程颢曾训诫弟子,“尔辈在此相从,只是学某言语,故其学心口不相应”,若要躬行孔孟之道,“且静坐”。程颐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入南宋,理学形成朱陆并峙的局面,两者虽在心性论上有巨大分歧,但皆以静坐为修身之阶。陆九渊主“宇宙即吾心”,“六经皆我注脚”,教弟子不必拘束于词章,以静坐发明本心。朱熹谓静坐可存心,“能存心而后可以穷理,穷理以虚心静虑为本”。至明代,心学之言盈沸天下,经陈献章、王阳明、高攀龙、刘宗周等推广,大江南北的学子率皆静坐,甚者出现束书不读、流入“狂禅”之弊。静坐之功,经先儒数百年的修习,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儒、道、佛皆有静坐法,但目的不一、修炼各异,三家的静坐路径迥然不同。道家求坐化升仙、佛家则禅修入定,而儒家静坐,“非如坐禅入定,断绝思虑,只收敛此心,使毋走于烦思虑而已。此心湛然无事,自然专心”(朱熹语),只要学者“半日读书,半日静坐”,如此一二年后,不患不进。 愚今辑各家语录及文章为集,勉乎吾侪修身之志,以虞诸同道不时之需。古人言治国“道”、“术”不可或缺,修身亦然。本集先辑诸儒语录,明儒学静坐养心之道;再论静坐之具体法,后汇相关论文供参考,以求“道”、“术”兼备,无有偏废。 一、先儒谈静坐

儒学与中国文化

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在先秦,处于私学地位的原典儒学,为它的长远发展奠了基。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官学,两汉时基本完成了对先秦以来道、墨、名、法、阴阳之学的综合吸收,扩大了学术包容的范围而成为文化的宗主。虽两千余年其形成屡经变换,但总的方向是强化封建统治意识。 “凡是存在的即为合理的。”正是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存在和广泛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合情合理性文化。“中国人不得不树立一种道德律,即提高‘仁’,亦即公正、慈爱的行为地位,把它作为一种绝对标准,以仁为标准,一切有缺点的人或行为,就能被发现其所不足。”这或许便是儒学所要达到的高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要传承的文化宗旨,正如张纯如所阐释的“文化影响力”(Power of cultural forces)“这种力量既可以剥削去使人成为人的那一单薄的社会约束—这样我们所有人都会变成魔鬼,也可以增加这一约束。”总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道德取向,成为中国人的信仰。内容来自dedecms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这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以和谐民族的性格、精神而影响和传承的,而现代社会综合国力的构成中,民族凝聚力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为社会发展、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中华民族是宗族融合而形成的,融

调息静坐养生法

调息静坐养生法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调息静坐养生法》的内容,具体内容:调息静坐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方法,历来为儒、道、佛、医所广为应用,我现在就告诉你调息静坐养生方法,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详情吧。调息静坐养生方法苏东坡是宋代的大文豪,... 调息静坐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方法,历来为儒、道、佛、医所广为应用,我现在就告诉你调息静坐养生方法,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详情吧。 调息静坐养生方法 苏东坡是宋代的大文豪,但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养生学家!在《上皇帝书》中他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养生理论:"人之寿夭在元气......是以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不得已而用药,则择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服而无害者,则五脏和平而寿命长。"东坡先生养生观的要点在于培养元气,使五脏六腑功能强健,相互协调。为此,他采取了散步、旅游、搬砖等种种健身法,但坚持最久且颇见成效的还是静坐调息法。 方法如下: 时间不限,选一处安静的地方,端身正坐放开衣带,使全身放松。两目垂帘,似闭非闭,用舌头在嘴里上下左右搅几次,同时张口吐出浊气,再从鼻孔吸进清气,这样十四五遍后把口中的津液咽下,然后叩齿数次,舌抵上腭,静静地数呼或吸的次数,从一数到十,再由十数到百,一定要专心,记清数目。这样坐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不想再坐,可以先放松手足,

然后再缓缓起身。如此长期坚持,必可使身体健康无病。 这种静坐调息法是一种很简便而有效的气功,练功者全副身心都集中在呼吸之数上,自然就进入了入静状态,全身高度放松,使机体充分休息,自我调节,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东坡先生坚持静坐几十年,得以在那么凄苦坎坷的宦途中活到66岁,这实属难得了。 调息静坐养生功 静坐调息功亦属内家功夫,是通过静坐调整气息,除去杂念,定神养气,达到健身益体的作用,久之自可除疾去病。 此功法依佛家参禅入道之法简化而成,现流行多种静坐功法,但均以除虑精心调息为宗旨,大可不必拘于形式,握固形像。静坐调息是其中之要义。下面介绍的静坐调息功法,简单又易行,男女老幼皆可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达到静心、健身的目的。 一、择选静地。 选一安静清洁之地,如无专门的静坐之室,在卧室床榻亦可。床榻以硬板加褥垫为佳。早晨行坐要开窗通风,冬季通风后闭窗再坐。 二、凝神定意。 双腿单盘而坐,两手按在膝头,气息缓缓出入,舌尖轻抵上齿,脊椎自然正直,臀部平稳自正,收敛杂虑清心。 三、双盘调息。 单盘凝神片刻之后,杂念已除,可将两腿双盘,双手改为金刚手印(即右手放在左手之下,手心向上微曲,两大拇指尖轻轻相触),置于丹田之处。先由口中吐出浊气一口,随之自鼻缓缓吸入新气,徐徐咽下均入丹田。

静坐带你进入灵性的实相,畅游宇宙空间

静坐带你进入灵性的实相,畅游宇宙空间 禅宗特别强调静坐的要领,不思一切善,不思一切恶,身心如如不动,收摄六根,将心定于一处。古德云:“外不著相,内心不穿,境来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随缘,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脱”。 灵性的实相之一:宇宙能量 宇宙能量遍及宇宙,无所不在。它连结着银河、地球、人类和分子,它是众生万物之间的空间,它是使整个宇宙井然有序的连结键。宇宙能量就是生命的势能,宇宙能量是维持生命秩序和扩展意识的要素,宇宙能量是所有行动和生理功能的基础。我们在深睡和完全的静默中接收到一部份的宇宙能量。 再运用这个能量从事日常的心灵活动。例如,观看、说话、聆听、思考和所有的身体活动。在睡眠中获得的有限能量,并不能满足这些活动的需要,这就是我们会感到疲惫、倦怠和紧张不安的原因,这些现象导致了身、心的压力和各种疾病,克服这些压力和疾病的唯一之道,就是获得更多的宇宙能量。 宇宙能量是维持生命秩序,活出健康和快乐的要素,它让我们全心地专注在当下的情境,它让我们获得知识,让我们扩展意识,只有透过静坐,我们才能汲取到充沛的宇宙能量。 灵性的实相之二:静坐 睡眠是无意识的静坐,静坐是有意识的睡眠。在睡眠中,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能量,在静坐中,我们获得了源源不绝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提升身体、心灵和智能的力量,它开启了第六感之门,进入超感官的领域。在静坐中获得的能量带给我们松弛、健康和快乐。它也能让体能迈入一个更高的境界,其实,静坐就是意识回归自性的旅程,在静坐中,我们有意识地由身体开始,进行穿越心灵、智能、自性和更高境界的旅行。

我们要先停止一切的身、心的功能,才能达到静坐的目的,也就是说,停止肢体的活动、观看、说话和思考,就是身体不动,妄念止息。现在让我们来谈谈静坐的方法:静坐的第一步就是姿势,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坐姿,选择一个让你感到很舒服、很稳定的姿势,坐在地板上或者椅子上都可以,或者在任何一个我们感觉舒服的地方,舒服地坐下来。两腿盘坐,双手交叉,把眼睛闭上,停止一切内在或外在的对话,不要持咒,只要放松,完全地放松下来,单纯地放松。当我们盘好腿和双手交叉好的时候,身体形成的能量回路会让身体更加稳定,眼睛是心灵之窗,所以应该把眼睛闭上,持咒或内、外在的对话都是心灵的活动,所以也应该停止。 身体放松之后,意识就会进入心灵和智能所在的第二个区域,心灵只不过是一堆念头而已,纷杂的念头会不断地浮到心灵的表层,念头会带来各种已知或未知的问题,要超越心灵和智能的限制,我们必须观照呼吸。观照是自性的本质,所以,我们要目睹自己的呼吸,不要做有意识的呼吸,不要做有意识地吸气或呼气,让吸气或呼气自然而然地发生,只要观照正常的呼吸就好,这是静坐的关键,也是唯一的法门。不要追究你的念头,不要执着在各种妄念....问题或念头上,断绝念头,回到呼吸上面,观照正常的呼吸动作,与你的呼吸同在,接着,你的念头越来越少,呼吸也会变得更浅、更短,最后呼吸会短得像一道闪光一样,停留在眉心的位置上,这是一个没有呼吸也没有念头的状态,你所有的念头都止息了,我们称为无念的状态。这是一个静心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我们开始接收源源不绝的宇宙能量,静坐的时间越久,我们接受的宇宙能量就越多。宇宙能量在我们的能量体内流动,能量体也叫做以太体。 灵性的实相之三:能量体 能量体是由七万二千个气脉或能量管所组成的,每一个能量管都由头顶的部位

诗经中的儒家思想和文化

《诗经》中的儒家思想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男子钟情美好女子的情怀,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远征战士那份战火中思乡的苦楚与归家时的近乡情怯,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心爱之人可望不可即那份无望的相思,到“无父何怙,无母何恃?”中那份子女对父母的依赖眷恋......《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虽后经证实认为《诗经》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孔子只是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但孔子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及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也反映了《诗经》中所表现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而意义深刻的。 关于《诗经》的集结历代说法众多,主要的有以下三种:1,王官采诗说;2,公卿献诗说;3,孔子删诗说。《诗经》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305篇,又称《诗三百》。它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时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跨越了大约500年。人们把《诗经》的内容编排和表现手法称为:风雅颂,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国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

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它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方,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风的意义就是声调。《雅》是“王畿”之乐,“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多为宴饮所作,小雅多为个人抒怀。固然多半是贵族的作品,但其实周代贵族也是参与劳作的,所以小雅中也有不少类似风谣的劳人思辞,如黄鸟、我行其野、谷风、何草不黄等。“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本是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但鲁颂四篇,全是颂美活着的鲁僖公,商颂中也有阿谀时君的诗。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这是其音乐的特点。风,雅,颂各具其特点,其中以国风最能体现丰富的文化积淀。 礼乐文化作为制度化的意识形态对于确立周人统治的合法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礼乐仪式中一种以话语形式存在的构成因素,诗歌所具有的重要性自然是不容忽视的。诗在西周初年周公就渐渐获得某种权威性,甚至神圣性,在春秋之时诗的这种权威性和

静坐养生法

靜坐真气运行养生法: 前言 在目前及将来的社会中,各种型态的团体组织,例如政府、企业、社团、学校等等,所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在组织中掌握各项资源,综合运用使其发挥高度的效能,完成设定的目标与使命,主要的关键,决定于专业经理人有效的经营与管理。 有效的专业经理人,必须具备充分的专业学识与实务,杰出的企业管理知识与经验,以及卓越的领导力、统御力和执行力。由于所须因应的人际关系十分错综复杂,所须处理的事务又常繁复多变,除上述条件而外,专业经理人个人更须努力锻炼健壮的身体与旺盛的精神,以便从容应付繁剧长时沉重的工作;以及修养完美的人格与高超的素养,使在处理人与事时得以圆融通达。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为使林木繁茂青山更青,以免“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并使组织的社会使命更有效地发挥,专业经理人非持续不断地努力从事各种身心修炼不可。 静坐的原理及功效 专业经理人身心的锻炼,目前盛行各种运动,例如打球、慢跑与游泳等等。这些运动,就身体健康而言,对于身体外层的皮肤肌肉筋骨的健康强壮,确具有直接的功效;但对于身体内部的内脏、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健康,及密切相关的种种精神作用与人格素养,却仅有间接的作用,而且效果十分有限。 身体是否健康,精力是否充沛,以及生命是否长寿,真正决定性的关键,在于人体内部的内脏与内部系统,而非外部的肌肉筋骨。即以生病而言,皮破肉烂骨折均无大碍,但内脏衰弱破洞戒内部系统不正常,必然立即发生重大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运动的方法,确可达到身体健康精神旺盛的功效。但内脏是不随意肌,又和内部系统一样都受自律神经控制,无法用一般的方法加以运动。如果要对此达到直接运动的效果,同时兼具培养人格素养和开发潜力智慧的功能,自古所发展出来的“静坐”,是目前所知最佳的方法。 静坐俗称“内功”或“气功”,经数千年来的发展,由于入手及修炼的方法不同,派别甚多,各有优劣,所能达到的层次与效果也各不相同。静坐的方法,主要是以意念来带动和修炼人体内的“真气’,在初期并须配合以腹式深呼吸为主的“吐纳”方法。

第二讲 静坐养心

---------------------------------------------------------------最新资料推荐------------------------------------------------------ 第二讲静坐养心 第二讲静坐养心讲三个问题: 先儒谈静坐、儒家静坐的六个层次、儒家静坐的方法一、先儒谈静坐静坐是儒家十分重视的一项修养身心的工夫。 宋明以来,理学昌盛,儒学的视野从外在知识的积累,扩大至内在心性的修炼。 宋初诸儒自诵习辞章外,亦把静坐作为重要的修身养心工夫。 张载、二程、朱子、陈献章、王阳明、高攀龙、刘宗周等非常重视静坐。 静坐是儒家养心的重要工夫和方法,跟本体论(基础)、心性论(修炼)、境界论(效果)密切相关。 理学家都重视内在心性的修炼,把视野从外在知识的积累转向内在心性的修炼,把静坐作为重要的修行工夫。 张载论静坐。 读书少,则无由考校得义精。 盖书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解。 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 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 但通贯得大原,后书亦易记。 所以观书者,释己不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所益,则学进矣。 1 / 13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张子全书》卷六)关学创始人,《西铭》《正蒙》。 二程论静坐谢显道(即谢良佐)习举业已知名,往扶沟见明道先生,受学志甚笃。 明道(陈明道,大程,程颢)一日谓之曰: 尔辈在此相从,只是学某言语,故其学心口不相应。 盖若行之。 请问焉,曰: 且静坐。 伊川(小程)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二程外书》卷十二)。 心口一致暇日静坐,孟敦夫、张思叔侍。 伊川指面前水盆曰: 清静中,一物不可着。 才着,物便摇动。 (《二程外书》卷十二)为学贵静,唯有心若止水,方能悟得真知。 才能深入本质,很快地把握精髓。 李侗(延平,朱熹的老师)论静坐所谓静坐,只是打迭得心下无事,则道理始出。 道理既出,心下愈明矣。 (《朱子遗书延平李先生答问后录》)须静坐体究人伦,必明天理。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1)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政治渺小艺术永恒 儒家讲究礼仪尊孔孟之道 道家讲求修身养性~有朴素唯物主义 儒道互补,这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了,然而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从在的、隐蔽的、发生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涵;而从外在的、公开的、符号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学者根据由马克思、恩格斯所肯定的西方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具有“兴、观、群、怨”传统、主用艺术来干预现实的儒家美学,看作中国古典艺术的主流;而将“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塞瞽旷之耳”的道家思想, 视为文化虚无主义和艺术取消主义的逆流。最近一个时期,作为庸俗社会学的一种反动,大陆学者则又与港台学界彼此呼应,在“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家美学中发现了西方现代派艺术所梦寐以求的写意的风格和自由的境界,认为这才代表了中国艺术的真正精神;相比之下,儒家的那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传统,却因急功近利而显得过于狭隘了……。应该承认,以上

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但放到一起,则又相互龃龉、彼此冲突。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非此即彼的态度只能看到儒、道一方其片面的合理性,而无法解释这二者之间彼此“互补”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整体功能。 在我看来,尽管儒道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可以用不同的结构模式来加以分析,但从对华夏美学的贡献而言,儒家的功能主要在“建构”,即为中国人的审美活动提供某种秩序化、程式化、符号化的规则和习惯;道家的功能则主要在“解构”,即以解文饰、解规则、解符号的姿态而对儒家美学在建构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反向的消解,以保持其自由的创造活力。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建构”和“解构”过程中,中国古典美学才得以健康而持续地发展,从而创造着人类艺术史上的奇迹。 一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我们知道,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而文化则是以符号为载体和传媒的。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符号论美学家卡西尔曾经指出,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而以“相礼”为职业的儒者,最初恰恰是这种文化符号的掌管者和操作者。“近代有学者认为,‘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在春秋大动荡时期,‘儒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由于他们熟悉贵族的礼仪,便以‘相礼’为谋生的职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下卷,第73页。)这种看法是有一定根据的,孔子所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便是最好的说明。当然了,孔子所开辟的儒学事业,绝不仅

语音技巧概述以及训练方法

引子 科学发声训练的目标与要求可分成以下4个阶梯: 第一阶梯:咬字准确,吐字清晰。 第二阶梯:用气发声,改善音质。 第三阶梯:加大共鸣,美化音色。 第四阶梯: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以上4个阶梯不是一种严格意义的由上至下、循序渐进的关系。 嗓音质量是人体发器官各部分肌肉取得平衡的结果,不是某一局部独立运动所能奏效的。 所以4个阶梯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 进行吐字归音的训练可以使人说话清楚、字音连贯; 要追求字正腔圆更应进行用气发声的训练; 良好的气息支持为共鸣腔的通畅提供了前提条件; 共鸣腔体的适度扩大与共鸣位置的合理调整能准确地建立气息运动的所需空间,使气息更节省,字音更清晰,音量、音质、音色也易于达到理想的水平; 声音审美的最高境界是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发声技术只有跟思想感情紧密地结合,才能准确地为传情达意服务。 因而,咬字吐词、用气发声、美化音色、内容表达,四者不可分割,构成完美的口语发声科学的整体。

第一章吐字归音 引子: 我国传统的戏曲说唱艺术特别注意吐字归音,要求“吐字要有力,归音要到家”。同样道理,我们作为客户服务人员,在工作中主要是靠话语来与客沟通、交流,表达首要的一点是必须把每个字都咬准确、吐清楚。因此练声首先必须进行吐字归音的训练,以求达到吐字清晰准确,口齿灵活利索。 一.汉字基本构成 按照汉字发音中每部分音素的特点、作用和位置,可以将每个字音大致分解为三个部分:字头、字腹、字尾。(构成如下表) 二.吐字归音要领 根据上述字音结构的分析,我们可将每个汉字的发音过程归纳为“咬字——吐字——收字”三个过程。完成这个过程的总的要求是“咬狠、吐圆、收准”,狠、圆、准地完成这三个过程的发音,是建立起科学的口语发声方法的重要前提。 1.字头咬狠 字音发出的起始阶段,是显示字义、字音是否纯正清晰的基础部分,对整个音节有重要影响力。 对于字头咬狠,不要理解为字字使拙劲,狠咬死咬。“狠”的意思是“重”,即相对于字腹与字尾,字头要出得重些,要适当地加强力量,可有理解为“字头有力”。戏曲界将咬字恰当地比喻为“大老虎叼着小老虎过山涧”,既不能把小虎咬死,也不能让小虑掉下去。 方法及要求如下: 字头有力,通过发音器官的摩擦阻力形成阻碍时,阻塞部位要保持一定紧张度,形成着力点,出字准确有力。突破障碍时要求力量足、时间短、发音重。这主要是控制好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2.字腹吐圆

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摘要:在我国漫长的封建文化中,儒学深邃的思想理论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主导文化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可见孔子就行悬挂在远古的一盏明灯,恰巧孔子哲学又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简述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儒家思想孔子百家争鸣 一.简述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剧烈动荡时期,孔子希望恢复周朝以礼为准则的社会制度,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一整套学说。随后,孟子提出了“民本思想”,提倡王道,反对霸道,提倡重义轻利。 其后,荀子发展了孔孟的儒学思想,提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后天学习,凡人皆可成为圣贤……此后,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从此经学成为显学,儒学成为中国古代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提到儒家思想就不得不提他的核心思想:任。任最

简单的说是懂得爱,首先是爱自己,有了多余的能力之后爱亲人,再有了多余的能力之后爱族群,再有了多余的能力之后爱民族,再有了多余的能力之后爱国家,再有了多余的能力之后爱世界,根据你的能力大小调节你爱的范围。这个叫等差之爱。仁其实是儒家最精致最复杂最合理的内涵,儒家仁之德分四层境界,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一般人必须掌握到第一层,如果他想结婚,那么他就必须掌握到第二层。既然儒家思想那么强调任,那是不是极力反对暴力呢?不是的,儒家的仁并不是不杀,不是无限的好。对敌人任,对来侵犯的人热情相待,在敌人面前点头哈腰,在儒家思想中就是相当于对自己和亲人残忍.儒家人认为这是最大的不仁.所以,用最坚决最强硬最狡猾的手段,对付来犯之敌,是儒家人的根本要求,儒家之仁,不是慈悲,更不是软弱。 儒家所有的其他品德都是仁这个核心的发端。比如孝,其实是子女对长辈仁之德行的表现;慈,其实是长辈对子女的仁爱表现形式;悌是兄弟之间仁的表现形式;忠,是自己对职业事业上级仁爱的表现形式;礼,是对他人精神性存在的尊重,既仁的精神表现形式;恕是对他人过失的仁的表现形式;义,是对社会仁爱的表现形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 古代养生家根据昼夜阴阳的变化规律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 1.卯时(5:00—7:00)。见晨光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先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再将两耳揉卷五六遍;然后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弹中指、击脑后各24次。然后去室外打太极拳或练其他导引术。 2.辰时(7:00—9:00)。起床健身后,饮一杯白开水,用木梳梳发百余遍,有醒脑明目的作用。洗脸漱口,早餐。早餐宜食粥,宜淡素,宜饱。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以手摩腹,老年人脾胃虚弱,轻微活动和按摩腹部可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消化。 3.巳时(9:00—11:00)。此时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养花。疲倦时即闭目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数十口。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为说话耗气,老年人本来气弱,所以须“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11:00—13:00)。午餐应美食,不是指山珍海味,而是要求食物暖软,不要吃生冷坚

硬的食物。只吃八分饱。食后用茶漱口,涤去油腻,然后午休。 5.未时(13:00—15:00)。此时或午眠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或浏览时事(相当于现代人看报),或做家务。 6.申时(15:00—17:00)。此时或读名人诗文,或练书法,或去田园绿地,或观落霞。 7.酉时(17:00—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饮酒一小杯,不可至醉。用热水洗脚,有降火、活血、除湿之功效。晚漱口,涤去饮食之毒气残物,以利口齿。 8.戌时(19:00—21:00)。轻微活动后安眠。睡时宜右侧,“睡如弓”。先睡心,后睡眠,即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入睡。 9.亥子(21:00—1:00)。安睡以养元气,环境宜静,排除干扰。“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可屈膝而卧,醒时宜伸脚舒体,使气血流通,不要只固定一种姿势。 10.丑寅(1:00—5:00)。此时为精气发生之时,人以精为宝,宜节制房事,但也不宜强制,60岁以后可20日或一个月一次。

冈田静坐法

此法系冈田虎次郎生前创始的一种心身修养法。想要学习此静坐的人,首先必须知道两件事:一是姿势要调正;二是呼吸要调好。这是练静坐的两大法门。姿势和时间冈田式静坐法主要采用日本跪坐式练功,上身要求正直,腰臀下沉,入力小腹。跪坐中,脚麻痛,可活动活动,换换脚,坚持静坐数日后即可克服。跪坐时,臆想自己像个不倒翁,入力小腹,上虚下实。但肘骨最下部分要放松,要含胸,这样才能小腹充实。含胸,和立正时的胸的姿势正相反。静坐时,两手放的位置和握法不拘,但要放松,不可用力握手。头正直,眼轻闭,闭口,要鼻吸鼻呼。静坐的时间愈长愈好,但起码每次要坐三十分钟,每天坚持,必有显效。练功可在早晚或其他方便时间内进行,但最便于入力小腹的时间是在饭后(关于日本跪坐,还有不少细则要求,这里从略,其余部分均全译——译者注)。晚睡前,哪怕进行短时间的静坐,然后入睡也是有益的。也就是说,如果能坚持在早晨起床后静坐为主,晚间睡觉前静坐为辅,每天坚持进行两次练功,则更有效。静坐时胸、腹、臀的姿势,在日常行、住、坐时也要保持不变,时刻注意。平时要心平气和,意念集中,这样身体方能松沉,血液循环才能旺盛,静坐也才会最舒适。否则,意念散漫,身体姿势自然不整,从而血液循环也必然不畅,感觉不适。呼吸方法姿势和呼吸,对静坐来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呼吸如果不健全,亦即呼吸未调好,不可能体会到静坐的真正的妙趣。冈田式静坐法的呼吸,与大多数日本人的习惯正相反,所以首先要练好呼吸。冈田式呼吸法,在呼气时,小腹凸出,坚实,有力,而胸部是虚的,亦即要虚胸实腹,使气呼得缓慢匀调。在吸气时,要扩胸收腹,亦即胸膨胀,小腹微内收。但扩胸时,小腹也并未虚,重心仍在小腹,仍要不断充实小腹。冈田式呼吸法,吸气时间短。整个呼吸如做得正确,异常平静,别人却不易觉察出来。日本大多数人的呼吸与此相反,即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所以练静坐首先必须改变呼吸习惯(即把顺腹式呼吸改为逆腹式呼吸——译者注)。静坐的呼吸与深呼吸完全不同,它不像深呼吸那样要求多吸气,故意使胸部伸缩(相反,对扩胸是不加意进行的)。吸气要领:吸气要短促,但鼻息不可出声,吸气时扩胸并适当收腹,收腹要自然,不可人为地加意进行。吸气时不必力着肋骨最下部,也不可用力勉强扩胸。呼气要领:呼气要细长匀静。至于多长为好,并无一定,只要求量力而行。呼气细长得使人觉察不出来为上策功夫。呼气时,脐下一寸五分(约5厘米——编者注)处是全身力量的集中点,并随着呼气的进行,向此处用力的强度也要逐步加大,同时推进。静坐反映:一旦姿势摆好进入静坐,就不要想任何问题,就不要有任何期求。例如想治好病、想增进健康的想法以及其它一切杂念,都应摒弃,只专心致志于入静,无思无念。静坐日久,体内可能发生一种动力,使身体自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