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云梦睡虎地秦人简牍与李信、王翦 南灭荆楚的地理进程

云梦睡虎地秦人简牍与李信、王翦 南灭荆楚的地理进程

云梦睡虎地秦人简牍与李信、王翦 南灭荆楚的地理进程
云梦睡虎地秦人简牍与李信、王翦 南灭荆楚的地理进程

雲夢睡虎地秦人簡牘與李信、王翦

南滅荊楚的地理進程

辛 德勇

在秦人兼併六國的過程中,其對楚國的進攻,可以清楚劃分爲兩大階段。第一階段的結束,以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爲南郡”作爲標誌1。此役意味着楚國失去了自戰國以來賴以爲根基和腹心的江漢平原地區,被壓縮到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山脈以東的楚“東國”境域之內,亦即所謂“方城之外”這一區域。第二階段,結束於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軍攻取楚東國的核心區域,佔領戰略要地陳邑和新建之郢壽春,先後虜獲楚王負芻和楚人另行擁立的君主昌平君,楚國大將項燕兵敗自殺。這前後兩個階段的結束時間,間隔五十五年,但秦國最後發起的這場滅楚的總攻戰役,前前後後祗經歷四年。關於這場戰役的具體進程,史籍記載雖然略有舛錯,但情況並不十分複雜,所以,現代學者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並沒有人專門撰文做出有深度的論述2。

至1975年底,在今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簡牘,有一部份內容涉及這一戰役。於是,有人結合這一新的材料,重新闡釋秦軍滅楚之役。在這當中,馬雍撰《讀雲夢秦簡〈編年記〉書後》、黃盛璋撰《雲夢秦簡辨正》、《雲夢秦墓出土的兩封家信與歷史地理問題》、《雲夢秦簡〈編年記〉地理與歷史問題》和田餘慶撰《說張楚——關於“亡秦必楚”問題的探討》這幾篇文章,影響最大,而就其所講述的地理進程而言,似乎都存在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因撰爲此文,以事說明。

一 秦滅楚戰役發動的時間和當時的基本形勢

秦軍滅楚,就其大的歷史背景而言,可謂不言而喻:嬴政要兼併天下,當始皇帝,當然非滅掉各個諸侯國不可,楚國自無由倖免。若就具體的時機而言,從總體形勢上看,秦對六國疆土,經過長時期蠶食,到這一時期,也進入了逐一鯨吞其國的收官階段。

秦王政十七年,率先滅掉國力最弱的韓國,清楚顯示出最遲在這個時候秦國已經正式啟動這一進程。十九年,又一舉拔除關東六國中實力較強的趙國,虜趙王遷,雖有趙公子嘉逃脫到代地,自立爲“代王”,但公子嘉出逃時僅“率其宗數百人”,不過尚且苟延殘喘而已,實際上趙已等同滅國。緊接着,在第二年就又展開滅燕之役,至二十一年,順利攻取燕都薊城,斬獲燕太子丹首級,燕王退守遼東一隅,儘管尚差強於趙公子嘉的處境,但卻同樣祗是坐以待斃3。

如此摧枯拉朽般地迅速滅掉韓、趙兩國,其攻打燕國,兵鋒所向,亦勢如破竹,這使得嬴政頗感振奮。於是,就在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進攻燕國的戰闘還在進行當中的時候,又下令向楚國發動了進攻。《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述前後相關史事云:

1《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3)卷五《秦本紀》,頁266。

2案學術界雖然也有一些論述,如楊寬著《秦始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第三章第二節《兼併六國的經過》(頁49—50),對此即有大致的描述,但所說都很浮泛,且多有疏誤,學術深度明顯不足。

3《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頁296—297。

(秦王政)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國,恐,使荆軻刺秦王。秦王覺之,體解軻以徇,而使王翦、辛勝攻燕。燕、代發兵擊秦軍,秦軍破燕易水之西。

二十一年,王賁攻薊。乃益發卒詣王翦軍。遂破燕太子軍,取燕薊城,得太子丹之首,燕王東收遼東而王之。1

但對王賁一軍此番所攻擊的對象,在《史記·六國年表》中卻有不同寫法:

(秦王政)二十一(年),王賁擊楚。2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另有更爲清楚的記載:

(秦王政)十八年,翦將攻趙。歲餘,遂拔趙,趙王降,盡定趙地爲郡。明年,燕使荆軻爲賊於秦,秦王使王翦攻燕。燕王喜走遼東,翦遂定燕薊而還。秦使翦子王賁擊荆,荆兵敗。還擊魏,魏王降,遂定魏地。3

清人梁玉繩據此考辨說:

附案:《年表》及《王翦傳》“王賁擊楚”,此言“攻薊”明是“荊”字之譌,時賁父翦方定燕薊也。《通鑒》“李信伐楚”,又誤合二事爲一矣。此年秦兩攻荊,王賁之攻在翦擊燕薊未歸之前,李信之攻在翦定燕薊已還之後,不可混也。4

梁氏辨析《史記·秦始皇本紀》之“王賁攻薊”爲“王賁攻荊”之譌,這固然是很得當的看法,但他指責《資治通鑒》將此王賁攻荊事與所謂“李信伐楚”混爲一事,卻有“厚誣古人”之嫌。蓋司馬光在《通鑒》當中本來明明白白地先記“王賁伐楚”,繼之復記秦王政“使李信等將二十萬人伐楚”,並沒有將二者混而爲一5。

梁玉繩清楚指出,秦軍這兩次對楚攻擊絕不可相混的原因,是“此年秦兩攻荊,王賁之攻在翦擊燕薊未歸之前,李信之攻在翦定燕薊已還之後”。前面引述的《史記·秦始皇本紀》本已清楚記載,“王賁攻荊”是在王翦率秦軍“破燕太子軍,取燕薊城,得太子丹之首”前,而《史記·楚世家》復記云“王負芻元年,燕太子丹使荊軻刺秦王。二年,秦使將軍伐楚,大破楚軍,亡十餘城”6,《史記·六國年表》亦記楚王負芻二年“秦大破我,伐取十城”7,這不僅與上引《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所記“秦使翦子王賁擊荆,荆兵敗”恰可相互印證,而且楚王負芻二年即秦王政二十一年,其用兵時間也與《秦始皇本紀》的記載密合無間。另一方面,在這同一時期,李信卻是在隨從王翦攻燕。《史記·刺客列傳》記述說,在抓獲行刺未果的荊軻之後:

於是秦王大怒,益發兵詣趙,詔王翦軍以伐燕。十月而拔薊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盡率其精兵東保於遼東。秦將李信追擊燕王急,代王嘉乃遺燕王喜書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誠殺丹獻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後李

1《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頁297。

2《史記》卷一五《六國年表》,頁900。

3《史記》卷七三《白起王翦列傳》,頁2825。

4清梁玉繩《史記志疑》(北京,中華書局,1981)卷五,頁174—175。

5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1956)卷七秦始皇二十一年,頁228。

6《史記》卷四〇《楚世家》,頁2079。

7《史記》卷一五《六國年表》,頁900。

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斬太子丹,欲獻之秦。秦復進兵攻之。1

可見秦王政二十一年率軍擊楚之將,必爲王賁,不能因李信隨後亦率軍伐楚而否定此事,梁玉繩所說,信而可從。故清末張文虎校勘《史記》,已採錄此說2,今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更據此更改“王賁攻薊”爲“王賁攻荊”,楊寬、田餘慶在論述相關史事時對此亦表示認同3。

明確這一情況非常重要。因爲祗有清楚知悉這一出發點,才能更爲合理地認識嬴政下決心發兵滅楚的時機,而過去楊寬論述秦之滅楚,卻忽視這一重要環節和先決條件,從而未能全面準確地復原當時的歷史面貌4。

二 有關滅楚之役的一般記載

通觀上面引述的各項記載,便不難看出,秦王政二十一年王賁對楚國的這次進攻,祗是一種試探性的行動,從隨後秦廷第一次向楚國發動全面進攻時李信等亦不過率領二十萬人的情況來看,王賁當時所帶的兵力,規模顯然不會很大,還不足以與關東諸國中當時相對實力最強的楚國軍隊主力展開最後的決戰。然而,就是這樣一次試探性的進攻,就輕而易舉地大破楚軍,令其“亡十餘城”,不能不令嬴政信心倍增。同時,王賁擊楚回師時,又在秦王政二十二年順路引水爲兵,攻入大梁5,滅掉國削地蹙已經略無招架之力的魏國。這樣一來,除了名存實亡的趙、燕兩國之外,山東六國中實際只剩下楚國和齊國這兩個大國,而楚近齊遠,楚國抗秦而齊國從秦,滅楚自然會成爲接下來攻取的目標。

於是,我們在《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就看到了如下一段記載:

秦始皇既滅三晉,走燕王,而數破荆師。秦將李信者,年少壯勇,嘗以兵數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爲賢勇。於是始皇問李信:“吾欲攻取荆,於將軍度用?何人而足?”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人。”始皇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將二十萬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謝病,歸老於頻陽。6

“吾欲攻取荆”這句話,清楚表明嬴政此番派遣李信等出征,就是要徹底攻佔荊楚全境,而且氣概強勁,大有滅此朝食之勢。這是秦王政二十二年的事情。

李信和蒙恬(蒙武)出兵之後,起初也進展順利,後來卻由於疏忽輕敵,招致大敗。《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云:

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寢,大破荆軍。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

上文中“蒙恬攻寢”一句話,清人梁玉繩考證說:“此前後三稱蒙恬,考《六國表》及《蒙恬傳》,是時恬未爲將,當是蒙武之誤。”所說應是7,楊寬論述相關史事,即遵從其說1。

1《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頁3060—3061。

2清張文虎《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77)卷一,頁69。

3楊寬《秦始皇》第三章第二節《兼併六國的經過》,頁49。田餘慶《說張楚——關於“亡秦必楚”問題的探討》,原刊《歷史研究》1989年第2期,此據作者文集《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10。

4楊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第九章第一節《秦兼併六國》,頁369—370。

5《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頁297;又卷四四《魏世家》,頁2240。

6《史記》卷七三《白起王翦列傳》,頁2826。

7清梁玉繩《史記志疑》卷二九,頁1267。案下文凡述及所謂蒙恬征楚事,皆括注“蒙武”之名。

經此慘敗,嬴政才醒悟過來,對付楚國,不能躁進求成,還是要倚重老將王翦。《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復記云:

始皇聞之,大怒,自馳如頻陽,見謝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將軍計,李信果辱秦軍。

今聞荆兵日進而西,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王翦謝曰:“老臣罷病悖亂,唯大王更擇賢將。”始皇謝曰:“已矣,將軍勿復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爲聼將軍計耳。”於是王翦將兵六十萬人,始皇自送至?上。……

王翦東代李信擊荆。荆聞王翦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堅壁而守之,不肯戰。荆兵數出挑戰,終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

久之,王翦使人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於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數挑戰而秦不出,乃引而東。翦因舉兵追之,令壯士擊,大破荆軍。至蘄南,殺其將軍項燕,荆兵遂敗走。秦因乘勝略定荆地城邑。歲餘,虜荆王負芻,竟平荆地爲郡縣。因南征百越之君。2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王翦征楚事與此稍異:

(秦王政)二十三年,秦王復召王翦,彊起之,使將擊荆。取陳以南至平輿,虜荆王。秦王游至郢、陳。荆將項燕立昌平君爲荆王,反秦於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軍,昌平君死,項燕遂自殺。……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荊江南地,降越君,置會稽郡。3

上述作戰經過,可以清楚劃分爲分別由李信和王翦率軍出征的兩個主要階段,不過王翦“南征百越之君”或者說“降越君,置會稽郡”這一些戰事,應該從第二階段中單獨剝離出來,看作是整個戰役的尾聲。

《史記》上述記載,文字雖然略有舛誤(譬如對照《秦始皇本紀》和《白起王翦列傳》的記載,可知《白起王翦列傳》中的“平與”顯然是“平輿”的譌誤),但鳥瞰當時的形勢,秦之滅楚,其時機、背景和戰役的基本進展狀況等,既不複雜,也不晦闇,在這當中更沒有什麽深意可言。然而,由於對一些相關地點的位置缺乏正確的認識,以及對文獻記載的解讀求之過深等原因,導致人們的認識一直有明顯偏差,而這種情況在雲夢睡虎地秦簡發現之後,變得更爲嚴重。

三 學術界對昌平君反秦時間、地點的認識

以及與之對應的空間關係

《史記·秦始皇本紀》謂“荆將項燕立昌平君爲荆王,反秦於淮南”,對這一記載的理解,是認識滅楚之役地理進程最關鍵的因素。

這位“昌平君”的身份,在《史記》中沒有明確記載。不過,唐朝人司馬貞著《史記索隱》,注釋說楚考烈王的兒子熊捍(今本《史記》書作“熊悍”),亦即楚幽王,“有母弟猶,猶有庶兄負芻及昌平君”,或謂昌平君乃“楚之公子,……史失其名” 4。秦王政九年,當嫪

1楊寬《秦始皇》第三章第二節《兼併六國的經過》,頁49—50。又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卷二二秦始皇帝二十三年,頁1166。

2《史記》卷七三《白起王翦列傳》,頁2826—2828。

3《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頁298。

4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北京,中華書局,1991,重印《叢書集成初編》排印《史學叢書》本)卷二,頁

毐叛亂的時候,昌平君身在秦廷,嬴政令其與相國呂不韋和另一位史失其名的昌文君一道,“發兵攻毐,戰咸陽,斬首數百,皆拜爵”1。考昌平君之父楚考烈王行事,知其在做太子時,乃父頃襄王因楚“復與秦平,而入太子爲質於秦”,便長期居留秦地,後因頃襄王病重,始逃亡歸國,繼承王位,而史載“考烈王元年,納州於秦以平。是時楚益弱”2,我們不難推測,昌平君很可能與其父當年有着同樣的處境,是在楚考烈王“納州於秦以平”的同時,被送入秦國去做人質的3。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就在王賁率軍對楚發起試探性進攻、拉開滅楚戰役序幕的秦王政二十一年,同時發生了兩件事情:“新鄭反。昌平君徙於郢。”4後來“項燕立昌平君爲荆王,反秦於淮南”,便與昌平君這次徙居的“郢”這一地點具有密切關聯。如上一節所述,在滅楚的第一階段戰役中,李信還曾進擊至一個所謂的“鄢郢”。於是,從很早起,像楊寬在研究中就是把這幾個地點視同一地加以論述5。至雲夢睡虎地秦簡出土,在所謂《編年記》上,人們又看到有“(秦王政)廿一年,韓王死。昌平君居其處,有死□屬”這樣的記錄6,而且在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簡牘當中,還有其他一些相關的內容,一些研究者又把對昌平君居郢問題的考察,與韓國故地的政治動態結合在一起7,對昌平君反秦起事的地點,得出了更爲複雜、同時也更爲混亂的認識。

諸家的看法,可以大致歸納如下兩種觀點。(一)南郡鄢郢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楊寬在《秦始皇》一書中分析這一問題,以爲秦王政二十一年昌平君徙居的“郢”,是“楚的舊都鄢郢”,而這個楚國舊都,“即秦的南郡”8,其具體地點是在今湖北宜城附近的漢水右岸。在雲夢睡虎地秦簡發現之後,又說此處所說“鄢郢”是指“楚故都郢及鄢而言”9,即把“鄢郢”拆分成爲“鄢”和“郢”兩地,而其具體位置,“鄢”即前述“鄢郢”,“郢”則指江陵楚國舊都郢邑。單純就昌平君居地之“郢”這一點而言,馬非百在雲夢睡虎地秦簡發現之後,仍秉持與楊寬前說相同的看法10。(二)陳邑郢陳說。田餘慶在1989年發表的《說張楚》一文,結合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人簡牘,最爲系統地闡釋了這一主張11。先此,黃盛璋在1980年發表《雲夢秦墓出土的兩封家信與歷史地理問題》一文,雖然對昌平君其人其事的看法,與田餘慶有很大差別,黃氏以爲項燕所立乃昌文君而非昌平君,但在項燕等人反秦起事於陳邑這一點上,與田餘慶看法相同,並且也認爲秦王政二十一年昌平君徙居之郢“應是陳郢即淮陽”,這也就是田餘慶所說的“郢陳”12。翌年,亦即1981年,馬雍在《讀雲夢秦簡〈編年記〉書後》這篇文章當中,也提出了大致相同的看法13。

不管是按照上述兩種看法中的哪一種來復原李信、王翦統率秦軍滅楚的作戰路線,都會21;又卷一九,頁214。

1《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頁289—290。

2《史記》卷四〇《楚世家》,頁2078。

3案清人梁玉繩《史記志疑》卷三〇(頁1284—1285)否定昌平君作爲楚公子的身份,但未能提出有力證據,祗是說此事“史未見確據”,因而實不足從信。

4《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頁297。

5楊寬《秦始皇》第三章第二節《兼併六國的經過》,頁49—50。

6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之《編年記》,頁7。

7案明朝人余有丁已經指出,昌平君“或坐新鄭反而徙”。說見明凌稚隆、李光縉《史記評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影印明萬曆間刻本)卷六《秦始皇本紀》,頁356。

8楊寬《秦始皇》第三章第二節《兼併六國的經過》,頁49。

9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卷二二秦始皇帝二十三年,頁1166—1167。

10馬非百《雲夢秦簡中所見的歷史新證舉例》,刊《鄭州大學學報》1978年第2期,頁63—64。

11田餘慶《說張楚——關於“亡秦必楚”問題的探討》,據作者文集《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頁4—22。

12 黃盛璋《雲夢秦墓出土的兩封家信與歷史地理問題》,原刊《文物》1980年第2期,此據作者文集《歷史地理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頁546—548。黃盛璋《雲夢秦簡辨正》,刊《考古學報》1979年第1期,此據作者文集《歷史地理與考古論叢》(濟南,齊魯書社,1982),頁40—41。

13馬雍《讀雲夢秦簡〈編年記〉書後》,刊中華書局編輯部編《雲夢秦簡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1),頁34—37。

出現非常怪異的情況。

首先,讓我們來看“南郡鄢郢說”。起初,楊寬解析相關戰事云:

(秦王政二十三年)李信向楚的平輿(今河南省汝南縣東南)進攻,蒙武(德勇案:此處楊氏乃已改订‘蒙恬’爲‘蒙武’)向楚的寢(今河南省沈丘縣東南)進攻。楚派了大將項燕帶了大軍前來應戰。項燕爲了爭取戰略上的主動,便向秦的南郡進攻,使得李信不得不抽調大軍來救南郡,結果項燕戰勝了秦軍,攻入南郡,在楚舊都鄢郢擁立昌平君爲楚王。李信的軍隊在大敗後,便退到城父(今河南省寶丰縣東)和蒙武所帶的軍隊會合,楚軍乘勝跟蹤追擊,三天三夜沒有停留,結果攻破了秦軍兩個壁壘,殺死了七個都尉,把秦軍打得潰退了。……

接着,秦國就再度起用王翦代替李信爲將,帶了六十萬大軍向楚進攻。秦軍首先攻取了陳以南至平輿間地,又攻破楚軍於蘄(今安徽省宿縣)。到次年(秦始皇二十四年),楚軍不斷的被擊破,昌平君死了,項燕也自殺了。經過一年多的戰闘,秦軍陸續攻取了楚的城邑,攻入了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俘擄了楚王負芻。1

逮雲夢睡虎地秦簡《編年記》發現之後,楊寬復改易其說云:

是時楚故都鄢郢(德勇案:按照楊寬本人的解釋,他在這裏所說“鄢郢”,應當是分別指“鄢”和“郢”兩地,但同樣都在江漢平原)貴族已起而反復。……李信在擊敗平輿之楚軍後,即南下攻破鄢郢。蓋是時鄢郢已爲楚貴族所反復,並已爲楚軍所克復,原爲秦所徙居而監禁於郢之□山之昌平君,亦已出山而主持反秦之戰爭,因而李信必須引大軍南下而攻破之。鄢郢之楚軍未作堅決抵抗而退出,待李信引大軍回師東進,以與蒙武在城父會合,以便向楚新都壽春進攻,楚軍即跟隨追擊,三日三夜不頓舍,從而大破李信軍。2

如其所說,秦軍滅楚戰役的第一階段戰事,將如圖1所示,而審看圖中顯示的戰場態勢,則殊爲令人費解。

姑且不論這樣的解析,有很多毫無根據的臆想,如謂項燕率楚軍進攻秦南郡,並攻克鄢郢,擁立昌平君爲楚王,而李信前來救援南郡又被項燕大敗,不得不遠遁至城父,等等。其實祗要稍微關注一下上述各地的實際空間關係,就很容易看出,在李信、蒙武率大軍南伐,兵鋒所向,直指楚國郢都(壽春)的情況下,項燕如何能夠棄置國都安危於不顧,從容率軍遠征秦之南郡?南郡東有桐柏山、大別山山脈作爲阻隔的天險,要想從東方進軍南郡,僅北有方城關、南有平皋關(古稱冥阨)兩大孔道可通行大隊車馬,乃江漢間楚國舊地對外通行的南北“二津”3,當年吳軍伐楚,每次通過這裏都非常艱難,而當時的整體戰略格局,是楚國早已完全處於被動的守勢,南郡沒入秦國,長達五十多年之久,正如黃盛璋結合雲夢睡虎地出土簡牘所指出的那樣:“始皇二十年南郡守騰明明在這裏發號施令,穩控政局,項燕怎麼能在南郡立昌平君爲荊王?” 4其實,從純軍事角度看,楊寬此說還存在更嚴重的不合理性,即項燕這時何以竟能輕而易舉地穿越桐柏山、大別山等山川險阻,一舉攻入江漢平原腹心地帶的鄢郢?再說,當時楚國國王負芻尚在壽春郢都,項燕何以竟會擅將昌平君另立爲新王?這些都違逆常情過甚,是令人根本無法想像的事情。

1楊寬《秦始皇》第三章第二節《兼併六國的經過》,頁49—50。

2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卷二二秦始皇帝二十三年,頁1166—1167。

3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卷一四五《襄州》引晉習鑿齒《襄陽記》,頁2811。

4 黃盛璋《雲夢秦簡辨正》,據作者文集《歷史地理與考古論叢》,頁40。

圖1.楊寬所解秦軍滅楚戰役第一階段戰事態勢圖

下面再讓我們來看以黃盛璋、馬雍、田餘慶爲代表的“陳邑郢陳說”。在這一派人中,按照黃盛璋的理解,《史記·白起王建列傳》記載李信在戰役第一階段攻破的“鄢郢”,“肯定是陳郢之譌,這是秦始皇二十二年的事”,這裏所說“陳郢”也就是陳邑。又黃氏復謂因“城父在今亳縣之南、平輿和寢之東”,故《史記·白起王建列傳》記李信和蒙恬(蒙武)分別攻佔平輿、寢兩地之後,李信“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其中的“西”字,“必爲‘東’字之譌”。據此復原的秦軍在滅楚戰役第一階段的行軍路線,便是李信一軍先下平輿,再攻“陳郢”,然後東赴城父,與蒙恬(蒙武)之軍會合;蒙恬(蒙武)一軍則是先取寢,再東趨城父(參見圖2)1。

儘管這比楊寬講述的行軍路線,要合理很多,但正如田餘慶所指出的那樣,仍然存在很嚴重的問題,即:“第一,這段史料疑難的關鍵之處是,爲什麽李信要回攻自己的後方城市郢陳。改‘西進’爲‘東進’,並無助於解決這個問題。第二,如果李信率軍東進,應當是面朝楚軍,爲何楚人不是迎頭抵擋,而是如《王翦傳》所說在秦軍後面緊追不捨?”2也就是說,黃盛璋在沒有任何版本依據和文獻佐證的情況下,連改《史記·白起王建列傳》短短一段記載中的兩處文字、特別是把“鄢郢”更改爲“陳郢”之後,並沒有能夠理順文字。陳

1 黃盛璋《雲夢秦墓出土的兩封家信與歷史地理問題》,據作者文集《歷史地理論集》,頁546—547。

2田餘慶《說張楚——關於“亡秦必楚”問題的探討》,據作者文集《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頁21。

邑地當交通要衝,是大梁以南鴻溝岸邊的戰略要地,李信伐楚時不可能越此而南下,先取平輿,再反攻於陳。《史記·秦始皇本紀》記王翦出兵後,首先即“取陳以南至平輿”,自已清楚說明北兵南下的路徑,必定是由陳而及平輿。所以,黃盛璋對《史記》的解讀,同樣不可信從。

圖2.黃盛璋所解秦軍滅楚戰役第一階段戰事態勢圖

田餘慶雖然很不贊成黃盛璋在研究這一問題時輕率“改字生解”,但《史記》記述李信行軍經行的地點,在邏輯上絕不可通,確實存在文字譌誤需要訂正,田氏祗能另外查找譌誤所在的地方。元朝人胡三省注《資治通鑒》,對李信此番進攻鄢郢之事釋云:

此鄢郢非楚故都之鄢郢也。楚故都爲白起所取,秦已置南郡。據楚都壽春,以壽春爲郢,則其前自郢徙陳,亦必以陳爲郢矣。然則此郢乃陳也。鄢即潁川之鄢陵,與平輿、城父地皆相近。或曰“鄢郢”當作“鄢陵”。1

另一方面,在唐人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和張守節的《史記正義》中,曾經對李信和蒙恬(蒙武)兩軍會合的城父做有如下注釋:

【索隐】在汝南,即應鄉。【正義】言引兵而會城父,則是汝州郟城縣東父城者也。

《括地志》云:“汝州郟城縣東四十里有父城故城,即服?云‘城父,楚北境’者也。

又許州葉縣東北四十五里亦有父城故城,即杜預云‘襄城城父縣’者也。”此二城,父城之名耳,服?‘城父’是誤也。《左傳》及注《水經》云:“楚大城城父,使太子建居之。”《十三州志》云:“太子建所居城父,謂今亳州城父是也。”此三家之説,是城父之

1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七秦始皇二十二年元胡三省注,頁229。案清人錢大昕在《三史拾遺》(清嘉慶十二年李賡芸稻香吟館刻本)卷一(頁22a)考述此事,看法與胡三省基本相同,以爲“此鄢郢蓋即陳地,楚既都陳,仍稱陳爲郢,猶晉遷新田之後,即稱新田爲絳耳”,但單單一個“陳”字何以會譌作音義都毫無關聯的“鄢郢”二字?錢氏此說,亦殊難取信於人。

名。《地理志》云潁川父城縣,沛郡城父縣,據縣屬郡,其名自分。古先儒多惑,故使其名錯亂。1

田餘慶由此找到了疏通《史記·白起王建列傳》的辦法,宣稱“據《通鑒》胡注,此鄢郢就是陳郢”,而“據《正義》,此‘城父’當是‘父城’之譌誤,在秦潁川郡”2。但按照這一解釋所復原的秦軍行進了路線(參見圖3),實質上與他所批評過的黃盛璋一樣,同樣是違背常情,在順利南下進軍的途中,陡然掉頭北上(案張守節對城父及其沿革的注釋,實際上頗爲混亂,因與本文所論述的主題沒有直接關係,在此不予贅述)。因而,對此還需要另行做出解釋。

圖3.田餘慶所解秦軍滅楚戰役第一階段戰事態勢圖

這一點正是田氏研究與衆不同的地方。田餘慶試圖由此出發,揭示潛存在它背後的一個重大政治事件;與此相應,田氏對秦軍滅楚的地理進程,也做出了自己的圖解。

四 《史記·六國年表》的體例與秦滅韓年份

田餘慶解釋說,李信突然回師北上,是在陳邑發生一項意外的變故,打斷了其南征進程。這個變故,簡單地說,就是昌平君在秦軍後方的陳邑一帶起兵反秦,從而迫使李信和蒙恬(蒙武)兩支軍隊,不得不中止順利南進的步伐,返回陳邑一帶,平定叛亂。

1《史記》卷七三《白起王翦列傳》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頁2826。

2田餘慶《說張楚——關於“亡秦必楚”問題的探討》,據作者文集《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頁11,頁21—22。案田餘慶信從張守節的說法,以爲《史記·白起王建列傳》李信“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這句話中的“城父”,係“父城”之譌。然而,所謂“潁川父城縣”,在春秋戰國時本來與“沛郡城父縣”同名,也就是兩縣都名爲“城父”。清人李惇對此嘗有考述云:“此地《春秋》本名‘城父’,而漢晉志並作‘父城’者,蓋漢時因沛郡有城父縣而改作父城耳(德勇案:實際上更有可能是在秦統一之後對相同的縣名做了這樣的更改)。”所以,若如田氏所說,把李信西趨之“城父”定在潁川這邊,本來不必非指認“城父”爲“父城”之譌不可。李惇說見所著《羣經識小》(清道光五年高郵李氏安愚堂刻本)卷五“城父父城”條,頁9a—9b。

田氏得出這一認識的基本前提是:“楚國徙都壽春以後,秦楚接觸仍以郢陳附近爲多。郢陳迤西與韓國地境相連,而韓秦關係也頗複雜。所以這個地區一旦出現糾葛,往往牽動秦、楚、韓三個國家,對局勢造成重大影響。”1若不考慮其他因素,單純看當時的政治地理形勢,這種看法,可以說大體無誤。問題是當時這裏究竟是不是真的出現了足以“牽動秦、楚、韓三個國家,對局勢造成重大影響”的事件。

對此,田餘慶爲我們勾勒出一連串戲劇性場景。其中的第一幕,是在秦王政十八年,秦、韓之間很可能發生了一件“比秦得韓地、擄韓王更爲重大,更足以作爲秦滅韓標誌的事件,祗是內容無從知曉”。

這一看法,是針對《史記》之《秦始皇本紀》和《韓世家》等記載秦軍在秦王政十七年滅韓並虜獲韓王安事而發,而其基本史實本來清清楚楚,沒有什麽令人疑惑的地方2。可是,田餘慶很細心地審視史籍,注意到“《六國年表》卻記秦滅韓事於十八年” 3,從而就提出了上述見解。

今案《六國年表》所繫年份,每有與《史記》紀傳等處相牴牾者,其中有很多祗是曆法換算不同或是太史公編列排比時對其年歲判斷不同造成的問題,甚至還有一些是寫錄傳刻的舛誤所致。故即使《六國年表》的繫年與《秦始皇本紀》和《韓世家》確有不同,也應該在深入考辨以區分是非之後,再做出這樣重要的結論。同時,這種考辨,最好是在盡可能暫時拋開本人對其他一些相關史事做聯想的情況下,獨立進行,以最大限度地求取客觀的認識。

覈諸《史記·六國年表》,其迄至清代中期以前的舊本,都是在秦王政十七年之秦國欄下,記云“內史勝(騰)擊得韓王安,盡取其地,置潁川郡”,而在同年韓國欄下記云“秦虜王安”,但同時又在秦王政十八年之韓國欄下記云“秦滅韓”4,田餘慶應即依據這類古本立論(估計最有可能是依據當時最容易見到的百衲本影印南宋慶元間建安黃善夫家塾刻三家注《史記》),這本來是一種比較合理的選擇。不過,這種表格,不管是在編纂的時候,還是在流傳的過程當中,都很容易出現繫年的舛誤,如近人李笠就清楚指出“《史記》諸表舊多舛譌。自清汪越撰《讀史記十表》十卷,爲訂表嫥書。梁氏《志疑》、張氏《札記》亦特屬意諸表,鈎深拂滯,允偁鉅觀。笠於諸表略無發明,蓋於諸先生無能爲役耳”5。

在這裏倍受李氏贊譽的“張氏《札記》”,是指清朝同治年間張文虎在金陵書局校刊《史記》時撰著的《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對於秦軍滅韓這一事件,張文虎是將其改移至秦王政十七年之下,並考訂說:

“秦滅韓”三字各本在下年,依趙表移,楚、燕、齊同。“秦”字蓋後人所增。6

今中華書局點校本,便是依據張文虎主持校勘的金陵書局本爲底本排印,故同樣繫“秦滅韓”1田餘慶《說張楚——關於“亡秦必楚”問題的探討》,據作者文集《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頁5。2《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頁296;又卷四五《韓世家》,頁2261。

3田餘慶《說張楚——關於“亡秦必楚”問題的探討》,據作者文集《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頁6—7。4我手邊所有和到图书馆比較容易查閱比對的古本《史記》,如南京的鳳凰出版社在2011年影印的南宋紹興初杭州刻十四行單附《集解》本(頁384)、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在《中華再造善本》叢書中影印的宋乾道七年蔡夢弼東塾刻附《集解》、《索隱》本(頁30b)、同樣是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在《中華再造善本》叢書中影印的宋淳熙三年張杅桐川郡齋刻附《集解》、《索隱》本(頁22a—22b)、臺北藝文印書館在1966年重印的百衲本影印南宋慶元間建安黃善夫家塾刻三家注本(頁35a),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在《續修四庫全書》中影印的國家圖書館藏元至元二十五年彭寅翁崇道精舍刻三家注本(頁229),明萬曆二年至三年間南京國子監刻三家注本(頁41a—41b),明萬曆二十四年南京國子監馮夢禎校刻三家注本(頁37a—37b),明萬曆二十六北京國子監刻本(頁46a—48a),明崇禎陳仁錫評點本(頁44b—45a),以及清武英殿刻本(45a—45b),無不如此。案此《六國年表》之“內史勝”應訂正爲“內史騰”,係以“形聲相近故譌”,說見清梁玉繩《史記志疑》卷九,頁450。

5李笠《史記訂補》(長沙,岳麓書社,1994,《二十五史三編》影印民國年間瑞安李氏刻本)卷三,頁487。6清張文虎《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卷二,頁162。

三字於秦王政十七年;包括最近印行的新校訂本在內的點校者,都沒有對此提出異議。

張文虎說這一改動是“依趙表移,楚、燕、齊同”,乃指《史記·六國年表》於此趙國欄內,是在秦王政二十五年下,記云“秦將王賁虜王嘉。秦滅趙”。蓋司馬遷在《史記·趙世家》篇末講述說,在秦王政十九年秦軍攻入邯鄲之後,“秦既虜遷,趙之亡大夫共立嘉爲王,王代六歲,秦進兵破嘉,遂滅趙以爲郡”1。代王嘉六年,也就是秦王政二十五年,《史記·秦始皇本紀》亦記是年王賁攻遼東得燕王喜之後,“還攻代,虜代王嘉”2。故張文虎所說,應當是講《六國年表》本來的寫法,都應該像表中的趙國一樣,將秦滅該國的年份,繫於其最後的國王被俘與僅存的國土悉數入秦之年,並上承“秦虜某王”,僅僅書寫“滅某國”,沒有再綴加“秦”字。張氏就是按照這樣的想法,把《六國年表》中“秦滅韓”之年,由秦王政十八年一欄,改併到“內史騰擊得韓王安,盡取其地,置潁川郡”的秦王政十七年這一欄內,並且還按照同樣的原則,對楚、燕、齊三國的滅亡時間,做了調整,祗是沒有完全按照自己的看法,去掉被他指爲“後人所增”的“秦滅某國”之“秦”字。

除了前述《秦始皇本紀》和《韓世家》以外,《史記》之《田敬仲完世家》和《燕召公世家》也同樣明確記載秦之滅韓是在秦王政十七年3,且如上所述,《六國年表》與《秦始皇本紀》等處一樣,亦謂秦王政十七年內史騰已經“擊得韓王安,盡取其地,置潁川郡”4。國土盡失,不遺寸土,國王亦被擄掠而去,此非滅國而何?可見就其實質內容而言,應該說張文虎的改訂確實比較合理5。另一方面,張文虎在通校《六國年表》之後,曾經清楚指出:“表中凡前後一年(德勇案,意即超前一年或落後一年),皆傳寫誤,此類甚多,不能悉正。”6《六國年表》中出現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按照清代學者孫詒讓的研究,在唐代以前,史表例皆不畫界欄,“故移寫易致舛粈”,至宋代“版刻既興”之後,始“無不畫界之表”7。根據張文虎所說普遍性狀況,更容易理解《六國年表》出現上述年份錯置的現象,本不足爲怪。

單純從史實角度來考察秦滅韓的年份,張文虎對《史記》傳世舊本做出的這一改訂,固然可以信從,今中華書局點校本徑自承用張氏校改的文字,也無可指責。然而,若是改換一個角度,從怎樣處理才符合司馬遷的本意這一點來看,清人張文虎的校改和今中華書局點校本的處理方式,卻又大謬不然。

前述張文虎考訂《史記·六國年表》“秦滅趙”之年,以爲所有各國都應該按照趙國的寫法,把秦軍滅掉該國,編排在國王被俘和國土全部喪失的年份,而他之所以主張參照趙國的情況,是因爲除了趙國以外,其餘楚、燕、齊三國實際上都與韓國相同,是把“秦滅某國”,書寫在其失去國王和國土的下一年這一格裏。另外還有一個例外,這就是魏國闕失這一項記載,這顯然是《史記》在流傳過程中脫落了原有的文字。

其實在張文虎之前很久,清乾隆年間人梁玉繩同樣注意到了這一情況。然而在仔細分析1《史記》卷四三《趙世家》,頁2194。

2《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頁298。

3《史記》卷三四《燕召公世家》,頁1787;又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頁2292。

4案潁川地區在戰國後期的歸屬,曾有過一些變更,詳細情況請參見王利器纂集《越縵堂讀書簡端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之《廿二史考異》,頁154。

5案《史記》卷四〇《楚世家》(頁2079)記楚幽王九年“秦滅韓”,翌年“秦虜趙王遷”,故此“秦滅韓”之年應值秦王政十八年,與張文虎改訂之前《六國年表》的繫年相合,但《楚世家》記秦滅韓,僅此三字,不像《六國年表》在此前一年的秦王政十七年尚有“內史騰擊得韓王安,盡取其地,置潁川郡”這一紀事,可知《楚世家》應是將內史騰此役置於幽王九年(亦即秦王政十七年),而不是在此役之後又另有一番滅楚之舉,或是另有其他什麽特殊事件。參據《秦始皇本紀》等處的記載,知《楚世家》此文應有舛錯。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史記》之《楚世家》篇末附史臣校語(頁7a),即謂據《韓世家》之《正義》,韓“亡在秦始皇十七年,是年爲楚幽王八年”。

6清張文虎《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卷二,頁144。

7清孫詒讓《諷籀餘錄》(北京,中華書局,2010,雪克輯《籀庼遺著輯存》本)之《唐以前本史表不畫界》,頁155。

舊本《史記·六國年表》編制體例後,他所得出的看法,卻與張文虎後來的見解正好相反,即梁玉繩以爲《六國年表》中趙國的寫法,恰恰是不符合常規的譌變:“《表》例皆於滅諸侯國之明年書‘滅’,以悉定其地爲滅也,何獨書‘秦滅趙’於‘虜代王’之年?必傳刻之譌,當移後一格。”1更準確地講,應該說司馬遷編制此表時採用的體例,就是在各國實際亡國下一年份的格子裏,來書寫“秦滅某國”;換句話來說,這也就意味着對於該國舊地整體來說,是以這一年作爲其入秦的“元年”。這種記述方式,與古人對逾年改元法的理解,顯然具有某種內在的聯繫,此即《公羊傳》所說“縁終始之義,一年不二君”也2。蓋因舊君主在當年尚統治彼方一段時間,故不以該年作爲新國王君臨此地的始年。遺憾的是,張文虎顯然沒有能夠看破司馬遷這一理念,以致竟率以己意,妄改史文。謬種流傳,延及今日,自然會給讀者造成嚴重的蒙蔽和誤導。

當然,我們回顧相關研究可以看到,讀太史公書而能理解到這一點,實際上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南宋初年呂祖謙撰著《大事記》和《大事記解題》,載錄《春秋》以後迄至漢武帝時期史事,其考訂之精細縝密,嘗備受朱熹贊譽,以爲乃古今未有之書3,然而對《史記·六國年表》這一體例,呂氏依然茫昧不解:

《年表》於虜韓王之明年書“秦滅韓”,於虜楚王負芻之明年書“秦滅楚”,於虜燕王喜之明年書“秦滅燕”,於虜齊王建之明年書“齊滅秦”,於虜代王嘉之明年書“秦滅趙”,例以悉定其地爲滅耳。獨虜魏王假之明年,不書“秦滅魏”,豈非虜王假之年魏地即定乎?4

即以爲除了魏國以外的其他五國,都是在虜獲其王的下一年,始“悉定其地”,故在秦王政十八年下記有“定韓地”三字5。至清代中期以精通《三禮》之學著稱的黃式三,竟然也是根據《六國年表》書寫“秦滅韓”於秦王政十八年欄內這一點,述云“秦定韓地”是在這一年裏纔發生的事情6。呂祖謙的看法,雖然很不得當(梁玉繩謂其說“妄耳”7),但上文謂《六國年表》“於虜代王嘉之明年書‘秦滅趙’”,適可印證呂氏所見《史記》對此事的記載尚無“傳刻之譌”,諸傳世古本《史記·六國年表》當中“秦滅趙”三字,確實應當如梁玉繩所說“移後一格”8。

與梁玉繩同時的著名學者錢大昕,論治學方法,特別強調“讀古人書,須識其義例” 9。爲便於大家更爲直觀地理解《六國年表》的紀事形式,我在這裏用張文虎改訂以前的《史記》文本,並根據呂祖謙所見《史記》來改訂“秦滅趙”之年所在位置,再儘量簡化表中其他內容,編列一份“舊本《史記·六國年表》中秦滅六國相關史事書法示意表”,以突出顯現司馬遷對這一內容的表述方式。我想從中不難看出,梁玉繩對《六國年表》上述體例的認識,允稱讀書而能識其義例10。從而可知,《史記·六國年表》列置“秦滅韓”三字於秦軍實際滅趙的秦王政十七年後面一年格之內,本來是一種特定的寫法,不僅不能據此揣測在滅韓之後

1清梁玉繩《史記志疑》卷九,頁451。

2漢何休《春秋公羊經傳解詁》(清道光間揚州汪氏問禮堂仿刻宋紹熙辛亥建安余仁仲本)卷六文公九年,頁7b。

3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朱子全書》本)卷二七《答詹帥書》,頁1204。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卷一二二《呂伯恭》,頁2953。

4宋呂祖謙《大事記解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呂祖謙全集》本)卷六,頁465。

5宋呂祖謙《大事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呂祖謙全集》本)卷六,頁89。

6清黃式三《周季編略》(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卷九秦始皇十八年,頁288。

7清梁玉繩《史記志疑》卷九,頁451。

8案此點承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與保護研究中心馬楠博士提示,謹致謝意。

9清錢大昕《潛研堂文集》(清嘉慶原刻本)卷一六《秦三十六郡考》,頁10b。

10案梁玉繩在《史記志疑》卷九(頁451),還指出《六國年表》秦王政二十二年“秦虜魏王假”一格,“後格失書‘秦滅魏’三字。各表皆有之,不應魏獨缺也”,這自然是非常合理的判斷。

的秦王政十八年又發生了什麽“比秦得韓地、擄韓王更爲重大”的特別事件,反而可以更爲清楚地證實韓國的覆亡祗能是在秦王政十七年這一年。

舊本《史記·六國年表》中秦滅六國相關史事書法示意表:

二十八二

房宮

山。治馳道。帝之琅邪,道南郡入。爲太極廟。賜戶三十,爵一級。

〖說明〗此表係摘錄紹興初杭州刻十四行單附《集解》本《史記·六國年表》的部份內容,其中“秦滅趙”之年,據呂祖謙《大事記解題》卷六(頁465)引文向後挪移一格。

五 辨析郢、鄢郢與所謂郢陳

如果說秦王政十八年在韓國故地發生的某種“比秦得韓地、擄韓王更爲重大”的特別事件,祗是這出大戲的第一幕表演的話;那麼,接下來田餘慶爲我們勾勒的場景,就應該說是這場演出的重頭大戲了。

以韓國舊地在秦王政十八年發生過某種特別的反秦事件爲背景,田餘慶將雲夢睡虎地出土秦簡《編年記》中與韓王和昌平君有關的兩條記載與《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記繼此之後在韓國舊地發生的反叛以及昌平君的徙居聯繫在一起,以爲在李信出兵伐楚之前,在韓、楚兩地就出現了嚴重的反秦活動。

雲夢睡虎地秦簡《編年記》與《史記·秦始皇本紀》相關史事編年表:

年 份 事 件 出 處

秦王政二十年 韓王居□山 《睡虎地秦簡·編年記》

秦王政二十一年 新鄭反。昌平君徙於郢。 《史記·秦始皇本紀》

韓王死。昌平君居其處。有死□屬。 《睡虎地秦簡·編年記》

上表所列,就是田餘慶提到的幾項歷史事件及其史料出處。分析这幾項史事,並“參考諸家研究秦簡有關問題的論著”,田氏得出如下認識:

秦滅韓後,秦、韓、楚三國接壤地區新鄭、郢陳出現了不寧,規模不小,牽動頗廣。

先是韓王安作爲秦國俘虜,被强制離開韓國舊土潁川,遷居郢陳口山。韓國舊都新鄭發生叛亂,當是舊韓官民激於國破王遷而發難反秦,而且可能是韓王安致死的原因。秦國對于韓王安的處置辦法,值得注意。韓亡後,秦國應當有所警惕,以求防範韓地發生反秦事端。照理,秦當徙韓王安遠離舊土舊民,但是實際上却是就近于楚國舊都郢陳安置。

而且昌平君接踵而至,追隨韓王安于郢陳;韓王安死,昌平君即居于韓王之處。這些相連的事使人感到,秦王政似乎是有意把亡國之君韓王安交給事秦的楚公子昌平君看管。

這是不符合常情的事。我懷疑是秦國考慮到三國接壤地帶的特殊環境而采取的一種權宜措施,目的是向這一帶韓人、楚人表示寬容態度。韓是六國中頭一個被秦王政攻滅的國家,秦對韓王的寬大,可以緩解它國的憂心,有利于秦國各個擊破。

韓國殘餘勢力的異動,看來不久就平息了。在平息韓亂中,楚公子昌平君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此年稍早,有秦將王賁擊楚之事。以王賁擊楚和事秦的楚公子昌平君居郢陳二事合起來考慮,似乎新鄭韓人之叛與毗鄰地帶楚人反秦活動有呼應之勢。而昌平君居守郢陳既是爲了看管亡國的韓王,又是爲了綏撫難安易動的楚人。昌平君能起這種雙重作用,主要是由于他所具有的特殊身分,同時也由于秦王相信他的忠誠。

上述論述的關鍵之點,是田氏想要坐實“新鄭韓人之叛與毗鄰地帶楚人反秦活動有呼應之勢”,因爲這樣一來,才能夠上承秦王政十八年在韓國舊境發生的那一“比秦得韓地、擄韓王更爲重大”的特別事件,同時又向下連接陳邑及其附近楚、韓故地接下來在秦王政二十二年發生的所謂反秦叛亂,而且這一變故之嚴重,竟然致使李信等人在順利南征的過程中不得不掉頭北返,前來平定叛亂。

對此,田餘慶闡述說,本來被秦廷派駐所謂“郢陳”以協助處理韓國遺民反秦行動的昌平君,隨着秦軍伐楚行動的展開,政治立場發生了重大轉變:

郢陳出現不測,關鍵在昌平君。當李信之師南伐,越郢陳而至平輿及寢,並擊破由壽春前來迎戰的楚軍後,楚國情况岌岌可危,存亡只是旦夕間事。在這緊急關頭,爲秦國鎮靜郢陳的楚公子昌平君,也許是出於故國之念,也許是出於其他利害關係的考慮,

忽然轉變立場,由附秦變爲抗秦,郢陳遂由秦軍的後方城市變爲楚人抗秦的主要據點。

封邑在郢陳附近項地的楚將項燕,此時當在楚軍抗秦前綫,他無疑是以其實力促成昌平君轉變立場的主要人物。據《水經·潁水注》,項是楚國遷都郢陳以後的“別都”,可見其地位對于郢陳是十分重要的。昌平君易幟以後,郢陳及附近郡縣楚人群起響應;本來就不寧靜的韓人聞風而起,也在潁川發難反秦。正在郢陳以南作戰的李信、蒙武大軍發現後方出現驟變,不得不回師進擊昌平君于郢陳。郢陳雖被秦軍奪回,潁川父城一帶又復告急。于是李信、蒙武相約,會師父城,以平韓人之叛,這就是他們下郢陳後又匆匆西去的原因。尾隨秦軍西行的楚人,祗能是昌平君在郢陳所聚之師,他們在李信回師時雖然未能守住郢陳,但也不曾敗散。此時他們緊追秦軍不舍,闘志旺盛,與父城一帶的反秦武力匯合,共破李信軍,二十萬秦軍的伐楚行動就徹底失敗了。

年輕氣盛的秦將李信沒有估計到,上一年王賁擊楚,並未能消滅郢陳及附近郡縣楚人反秦力量;更沒有估計到長年事秦的昌平君會在關鍵時刻反秦爲楚,並能聚集相當强大的武力,主動出擊,追迫秦軍。李信把伐楚的戰略進攻指向壽春,估計壽春的楚王負芻所遣楚軍力量單薄,容易攻取。他沒有考慮到壽春以外的郢陳地區,楚人還有相當可觀的反抗力量,而且還可以與項燕之軍聯合。李信的這一錯誤使秦軍在後路火起時無法收拾,終於一敗塗地。

昌平君長期在秦,不見與楚王負芻有任何關係,所以他興起的反秦之師並不向壽春靠攏,而是繼續在中原作戰。秦王對王翦說:“荊兵日進而西”,可見昌平君軍對秦軍的態勢不是防守而是進攻。秦國必須投入比王賁、李信兩次擊楚要大得多的兵力,才能對付這場比預想要艱難得多的戰爭。這就是秦王政在罷黜老將王翦一年之後,又不得不匆匆起用他伐楚這一故事的歷史背景。

田氏謂昌平君在郢陳起事反秦之後,韓人也在潁川響應,發動叛亂,是因爲如同前面所講到的那樣,他相信《史記正義》的說法,把李信率軍所抵達的“城父”解作秦漢潁川郡的“父城”,而這一解釋能否成立,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依賴李信一軍所到達的“鄢郢”與今河南淮陽陳邑同爲一地。同時,田餘慶上述分析所必須依賴的另一個基本前提,是昌平君徙居的郢與這個陳也必須是同爲一座都邑。至少這幾處城邑要彼此毗鄰,空間距離不至於過分懸遠1。不然的話,其政治地理和軍事地理形勢將完全是另一番風貌。這出大戲,也必然要呈現別樣的情景。

關於“郢”、“鄢郢”和所謂“郢陳”這幾個地名,以往的認識,不同程度地都存在一定問題。清華大學藏戰國竹書《楚居》在近年發表之後,引發學者對楚都更多的關注。然而,認識仍然不夠清楚,甚至還出現了新的混亂。最近,我在《北京大學藏秦水陸里程簡冊初步研究》這篇文章裏,曾就北大藏秦簡涉及的這幾個地名,重新考辨,得出了一些新的認識。在此基礎之上,還另外寫有《〈楚居〉与楚都》一文,專門論述楚國各都邑的名稱和位置問題。下面即撮述我這兩篇文章的基本觀點並略事引申,以說明相關問題。

首先,“郢”是楚國特有的一個詞彙。在武王以後,“郢”是對國王居邑的通稱,猶如中原各國的“京”或“京師”。在不加任何修飾限制地單獨使用時,乃特指楚國正式的都城,這也就是指宗廟社稷所在的城邑。當年屈原告別江陵郢都,“遵江夏以流亡”,所賦詩篇名之曰“哀郢”2,就是體現這一用法的顯著事例。又孫詒讓《札迻》謂“戰國時多以國都爲稱,若《秦策》四稱趙王爲邯鄲君、《韓策》三稱韓王爲鄭君是也”3,似此以京邑名來替代國名,

1田餘慶《說張楚——關於“亡秦必楚”問題的探討》,據作者文集《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頁7—13。

2《楚辭·九章·哀郢》,據漢王逸《楚辭章句》(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影印明萬曆十四年馮氏觀妙齋刻本)卷四,頁168—174。

3清孫詒讓《札迻》(北京,中華書局,1989)卷三,頁77。

《戰國策》載游士爲六國說秦王語,尚有稱楚威王爲“郢威王”者1。這就猶如魏國因移都大梁而徑稱爲“梁”、韓國因徙都於鄭而改號曰“鄭”,很形像地反映出,“郢”這一稱謂對於楚國來說,具有一種特別而且莊重的象徵意義。在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率兵逼迫楚國東遷之前,“郢”字一直是指今湖北江陵城北的楚國都城,今有稱作“紀南城”的古城址殘存。

通過相關傳世文獻,特別是清華大學藏戰國竹書《楚居》,我們還可以知道,在這一時期,除了這座稱作“郢”的都城之外,楚國的國王,還有很多別都、行都性質的居所,當時人稱謂這些居所,通常是用當地的地名綴加在“郢”字前面,稱作“某郢”,“鄢郢”就是其中最爲著名、也最爲重要的一座別都。

到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秦將白起“取郢爲南郡”的時候,楚頃襄王倉皇間“徙東,北保於陳城”2。《漢書·地理志》亦有相應記載,謂“江陵,故楚郢都,楚文王自丹陽徙此。後九世平王城之。後十世秦拔我郢,徙東。”3《史記·六國年表》述及此事,也僅記述說“秦拔我郢,燒夷陵,王亡走陳”,而未提及遷都或是遷郢4。又據《史記·楚世家》記載,楚人舉國東徙,國王在陳邑居留一段時間之後,至楚考烈王時,復“東徙都壽春,命曰郢”5。綜合分析上述各項記載,可以看出,楚君初居陳邑的時候,尚存恢復故都的期望,陳邑祗是一處躲避秦軍兵鋒而暫居的“行在所”,楚王並未將此番東徙視作都城的正式改遷,故陳邑始終未得單稱爲“郢”;祗有壽春一地,纔是楚國東遷以後在復國無望的情況下,不得不正式確定用以取代舊京的都城,因而也祗有這裏,能夠像江陵的故都一樣,獨以“郢”字稱之。審看相關出土文物銘文可見,楚國居陳時所鑄金鈑名爲“陳爰(爯)”,而遷入壽春後所制作者則沿承在江陵故都時的形式,仍稱作“郢爰(爯)”6,就很具體地反映了這兩座陳邑性質的差別。

以上所述,就是“郢”和像“鄢郢”這樣的“某郢”之間的區別和關聯,至於所謂“郢陳”,則是前人誤讀誤解《史記》造成的一個根本不存在地名。所謂“郢陳”之見載於史籍,僅前面第二節引述的《史記·秦始皇本紀》,記秦王政二十三年,秦王嬴政彊起王翦擊楚,王翦率軍“取陳以南至平輿,虜荆王”後,“秦王游至郢、陳”。案今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係將“郢陳”二字連讀,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亦括注陳邑爲“郢陳”7,楊寬《戰國史》亦云楚頃襄王遷居的陳“也稱爲郢陳”8,田餘慶所說“郢陳”,即承此而來。但對《史記》的這種讀法,並不正確,而且也沒有什麽人做過嚴謹深入的論證,譚其驤、楊寬等人不過是沿承清朝康熙年間人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中很隨意的一種看法而已,而

1《戰國策》(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中华再造善本》叢書影印宋紹興刻本)卷六《秦策》四,頁6b。

2《戰國策》卷六《秦策》四,頁5b。

3《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卷二八上《地理志》上,頁1566,頁1606。案今中華書局點校本《漢書》,將“徙東”徑改爲“徙陳”,乃從清人齊召南說,齊氏說見清乾隆武英殿本《漢書》之《地理志》上卷末所附《考證》(頁4a),文曰:“案‘徙東’當作徙陳,此頃襄王二十一年事也。《志》於九江壽春邑自注曰:‘楚考烈王自陳徙此。’即與此文相應。各本俱誤。”齊氏此說,乃視“東”字爲“陳”之泐損或形譌,實則楚君初徙於陳,並非正式都邑性質,故以“徙東”稱之。

4《史記》卷一五《六國年表》,頁886。

5《史記》卷四〇《楚世家》,頁2078。案《史記》卷一五《六國年表》(頁896)所記相同。

6清方濬益《綴遺齋彝器考釋》(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6,影印民國癸酉石印本)卷二九“郢金鈑”條、“陳金鈑”條,頁1831—1840。商承祚《長沙古物聞見記》(北京,中華書局,1996,影印1938年成都刻本)卷首陳夢家敘文,頁11—14。李學勤《〈楚金爰考〉跋》,刊《中國錢幣》1990年第2期,頁24—25,頁47。荊州博物館《湖北江陵首次發現郢爰》,刊《考古》1972年第2期,頁67。安志敏《金版與金餅——楚、漢金幣及其相關問題》一文指出:“從江陵郢都舊址發現的“郢爰”來看, 至少當郢都東遷以前,‘郢爰’就已經出現了。”安文刊《考古學報》1973年第2期,頁62—72。又案安志敏文中(頁79—81)講述戰國楚墓中尚見有帶“鄢”字冥幣泥版,這也應該是仿造實際應用的“鄢”字金版而製作,說明楚國在鄢鑄造的金幣與陳邑一樣,也不能稱作“郢爰(爯)”。

7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第一冊《戰國楚越圖》,頁45—46。

8楊寬《戰國史》第八章第五節《齊滅宋、燕破齊和秦破楚及楚將莊蹻入滇》,頁353。

《春秋地名考略》本是高氏倩時人徐善代作,非個人潛心撰著1。正因爲別無其他可信的證據,昔箭內亙編繪《東洋讀史地圖》、顧頡剛編繪《中國歷史地圖集(古代史部份)》、松田壽男、森鹿三編繪《アジア歷史地図》以及後來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地圖集》,都祗是將這裏標作“陳”或“陳城”2,顯示出將“郢陳”連讀,作爲“陳”的異稱,並不是學術界普遍的認識,不過一家之言而已3。

高氏以爲秦將白起攻入郢都後楚襄王所居處的陳邑亦可“謂之郢陳”4,但檢讀《史記》和相關出土文物的銘文等文獻,尤其是清華大學藏戰國竹書《楚居》,可知當時人用語通例,似此楚王新居陳邑,若是與“郢”連稱,乃應稱作“陳郢”,而絕無顛而倒之的用法。例如安徽省淮南市博物館曾徵集到一件銅量,上有銘文,係楚東徙於陳以後所刻,便是鐫作“陳郢”云云字樣5。因此,秦王嬴政此行,應是先至南郡,巡看楚國舊都之郢,再視察其新居陳邑(四年前秦軍攻取趙都後,也有“秦王之邯鄲”的記載6,嬴政此行,性質與之相同),實際上並沒有“郢陳”這樣的說法。《史記·秦始皇本紀》上述紀事先寫王翦率軍擊楚而“取陳以南至平輿,虜荆王”,緊接着便是記述“秦王游至郢、陳”一事,前後對比十分明顯,若是陳邑稱作“郢陳”,前文何不同樣書作“取郢陳以南至平輿”?足見不宜把“郢陳”等同於“陳”7。事實上,清人王先謙解讀《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王游至郢、陳”這句話,就是將其視作江陵楚舊都之“郢”與楚頃襄王新居之“陳”這兩個地名8。

關於楚頃襄王在白起入郢之際倉皇東奔於陳一事,《戰國策》載有莊辛者說楚頃襄王而不見信用,“去,之趙。留五月,秦果舉鄢、郢、巫、上蔡、陳之地,襄王流揜於城陽”9,近人金正煒釋之曰:

按《史記·楚世家》: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遂拔我郢,燒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復戰,東北保於陳城。二十二年,秦復拔我巫、黔中郡。《白起傳》:白起攻楚,拔鄢、鄧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燒夷陵,遂東至竟陵。楚王去郢,東走徙陳。《秦本紀》載武王二十八年取鄢、鄧,二十九年取郢,與《起傳》同。是楚失鄢、郢不在一歲,此云“五月”,蓋誤,疑當作“五年”。襄王十九年,楚割上庸、漢北地

1清閻若璩《潛邱劄記》(清乾隆十年眷西堂原刻本)卷三,頁14b—15a。清朱彝尊《曝書亭集》(臺北,世界書局本,1989)卷三三《報徐敬可處士書》,頁410—411;又卷三四《春秋地名考序》,頁426—427。案清官修《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影印清浙江刻本)卷二九《經部·春秋類》之“春秋地名考略”條(頁238)考辨此書作者,誤書“徐善”爲“徐勝”,清人張穆著《閻潛丘先生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4。案出版者妄改書名作《閻若璩年譜》),對此已有更正(頁68—69)。

2箭內亙著、和田清補《東洋讀史地圖》(東京,富山房,1941)第四圖《戰國七雄圖》。顧頡剛、章巽《中國歷史地圖集(古代史部份)》(上海,地圖出版社,1955)第六圖《戰國時代圖》,頁5。松田壽男、森鹿三《アジア歷史地図》(東京,平凡社,1975)之《戰國時代》,頁53。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地圖集》上冊(北京,地圖出版社,1979)之《戰國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頁22。

3案據楊寬《歷史激流中的動蕩和曲折——楊寬自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公司,1993)第九章第七節《調到復旦大學編繪〈先秦歷史地圖〉和標點〈宋史〉》(頁303—311)講述,《中國歷史地圖集》之春秋戰國部份本是由他編繪,故《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標示的“郢陳”也應當出自楊氏,並不一定能夠代表譚其驤的看法。

4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清康熙刻本)卷八“又遷於鄀”條,頁6a。案在高士奇之後,承襲這一說法的清代著述尚有程恩澤、狄子奇《國策地名考》(清道光庚子安雅齋刻本)卷六“陳城”條(頁3b—4a)等。

5殷滌非《楚量小考》,刊《古文字研究》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頁167—174。

6《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頁296。

7別詳拙文《北京大學藏秦水陸里程簡冊初步研究》,刊李學勤主編《出土文獻》第四輯(上海,中西書局,2013),頁180—183,頁196—199,頁216—217,224—225,頁270—271。又拙文《〈楚居〉与楚都》,刊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李學勤先生伉儷八十壽慶紀念文集》(上海,中西書局,2014),頁X。

8清王先謙《漢書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影印清光緒二十六年虛受堂刻本)卷二八上《地理志》上二,頁707;又卷二八下《地理志》下二,頁834—835。

9《戰國策》卷一七《楚策》四,頁2a。

予秦,此數年中,秦無取陳、蔡之事,“上蔡”或即“上庸”之譌;“陳”字疑涉下文而衍。辛去楚當在頃襄十八年,迄於秦人取巫,適爲五年也。諸書皆云襄王徙陳,《策》亦屢言王徙東北,保於陳城,此文“城陽”疑即“陳城”之誤。“城陽”見《齊策》,非楚地,鮑氏因改爲“成陽”。然據《漢書·地理志》,成陽有二,一屬汝南,一屬濟陰,皆與陳城不合。《通典》載陳城在宛邱縣西南,即楚襄所徙之郢陳,“陳”誤爲“陽”,又誤倒於“城”字之下,鮑遂疑爲“成陽”,誤矣。“流揜”即“流淹”,《左氏》成二年傳“無令輿師淹於君地”,宣十二年傳“二三子無淹久注”,淹,留也。揜與掩同,淹、掩字形相似,又一聲之轉也。1

金氏謂陳城“即楚襄所徙之郢陳”,固然是在沿用高士奇的說法,可姑且置而不論,惟其辨析《戰國策》“城陽”爲“陳城”之譌誤,符合史實與情理,當可信從。此以雙音節詞稱述陳邑,亦不稱“郢陳”而謂“陳城”,聯繫前述楚頃襄王“保於陳城”的說法,益知當時人並不以“郢陳”來稱謂此地;而“流揜”之稱,也與《戰國策》中另一“荊王亡奔走,東伏於陳”的說法相照應2,進一步顯現出陳邑的“行在所”性質。若此,固不宜以特指京師的“郢”字冠於“陳”這一地名之上。

正確落實上述地理情況之後,再來看田餘慶上述論述,就可以看到,田氏據以立論的地理基礎,實際存在非常嚴重的失誤,例如:

(1)田氏將雲夢睡虎地秦簡《編年記》所記“韓王居□山”事,定在所謂“郢陳”亦即陳邑,是以《編年記》記“韓王死。昌平君居其處”爲依據的,即謂昌平君被遷居於韓王受囚禁的地方,而依據《史記·秦始皇本紀》“昌平君徙於郢”的記載,昌平君當時是徙居於郢。田氏以爲這個“郢”也就是“郢陳”,於是,得出了秦廷將韓王囚禁於陳邑附近“□山”的認識。——案今既知“郢”與“郢陳”絕非一事,韓王受囚的“□山”就祗能在郢邑附近求之,而這個“郢”若不是指楚國舊都江陵之郢,就祗能是指楚國東遷後的新都壽春之郢,不管是其中哪一個郢邑,都與田餘慶所說韓國舊地相距很遠,也與陳邑相距很遠。這樣一來,田氏所說新鄭韓人與毗鄰地帶楚人相互呼應反秦的活動,所謂“三國接壤地帶的特殊環境”,以及昌平君在這當中所起的作用等等一系列分析演繹,除了《秦始皇本紀》記載的秦王政二十一年“新鄭反”一事之外,也就再也無一能夠成立。

(2)在誤將昌平君所居之“郢”錯置在“郢陳”亦即陳邑而同時又把昌平君徙居之地定在陳邑的前提下,田氏將前面第二節提到的《史記·秦始皇本紀》記秦王政二十三年“荆將項燕立昌平君爲荆王,反秦於淮南”事,強指爲秦王政二十二年李信南征荊楚時昌平君與項燕在陳邑舉兵反秦,從而致使李信等不得不中斷南伐,退兵清剿叛軍。而按照田餘慶的看法,《史記·秦始皇本紀》之所以會將此事記在秦王政二十三年,“這是因爲《本紀》所指不是昌平君初反秦於郢陳之年,而是他反秦後正式稱楚王,且已轉移至淮南之年的緣故”3。——今案昌平君的居處既然並沒有放置在陳邑,也就更沒有理由把《史記·秦始皇本紀》明明記載是秦王政二十三年發生在淮南的事情,硬行拉到一年前的淮北。而若是撤除這一根本沒有發生過的反叛事件,李信等軍也就失去了回兵北向的理由,對這一戰役的空間進程,以及李信兵敗、王翦再度出兵的原因等許多問題,就還需要另做解釋。

至於田餘慶引述的胡三省對《資治通鑒》的注釋,謂李信此番南征進擊的所謂“鄢郢”,或可改訂爲“鄢陵”,或者是單把“鄢郢”之“鄢”解作此一“潁川之鄢陵”,所說亦同樣不宜信從。蓋這個鄢陵乃在陳邑西北很遠,且其地爲西漢潁川郡屬縣,《漢書·地理志》書作

1金正煒《戰國策補釋》(民國甲子金氏十梅館刻本)卷四,頁52b—53b。

2《戰國策》卷三《秦策》一,頁7a。

3田餘慶《說張楚——關於“亡秦必楚”問題的探討》,據作者文集《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頁7—19。

“傿陵”,《漢書·地理志》同時還明確記載,此潁川郡是由“秦置”舊郡沿承而來1,而如前面第四節所述,秦潁川郡是秦王政十七年虜獲韓王安之後在韓國故地所置,至此秦王政二十二年李信統兵征楚之時,鄢郢隸屬於秦之潁川郡管轄,已經整整五年,牢牢控制在秦廷之下,李信絕沒有理由在既已攻取平輿之後,復又莫名其妙地返身北攻,進軍這一“鄢陵”。儘管此前一年韓國故都新鄭的居民曾經有過反秦的暴動,但這顯然祗是局部的反叛,並且從《史記》記載此事的文句來看,顯然很快就被撲滅,並沒有牽動包括鄢陵在內的整個潁川地區,不然李信也不可能在後方騷動未止的情況下,置側背的威脅於不顧,肆無忌憚地大舉出兵伐楚。由此可見,胡三省附列的這一說法,同樣也不能成立。

總而言之,不管多麼宏偉壯麗的建築,基礎既已渙散潰陷,房倒屋塌,自無可避免。田氏《說張楚》一文的絕大部份內容,特別是其中有關李信、王翦征伐荊楚地理進程的論述,當然也包括楊寬、黃盛璋等學者對這一問題的既有看法,都應該重新探討。

六 秦統一戰爭的正式展開

下面就讓我們結合雲夢睡虎地秦人簡牘中的相關事項,按照時間推進的順序,重新復原秦軍滅楚的地理進程,首先是秦王政啓動這場戰役的總體背景。

雲夢秦簡《編年記》記述秦王政十九年,“□□□□南郡備敬(警)”2,這是《史記》等傳世文獻中沒有記錄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可以幫助我們更爲具体地理解秦軍滅楚之役的政治背景。

秦始皇二十六年,初併天下之後,始皇帝詔令朝中大臣“議帝號”。在這道詔書中,嬴政對其血腥征服六國的野蠻行徑,宣講了下面這樣一大通冠冕堂皇的理由:

異日韓王納地效璽,請爲藩臣,已而倍約,與趙、魏合從畔秦,故興兵誅之,虜其王。寡人以爲善,庶幾息兵革。

趙王使其相李牧來約盟,故歸其質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興兵誅之,得其王。

趙公子嘉乃自立爲代王,故舉兵擊滅之。

魏王始約服入秦,已而與韓、趙謀襲秦,秦兵吏誅,遂破之。

荆王獻青陽以西,已而畔約,擊我南郡,故發兵誅,得其王,遂定其荆地。

燕王昏亂,其太子丹乃隂令荆軻爲賊,兵吏誅,滅其國。

齊王用后勝計,絶秦使,欲爲亂,兵吏誅,虜其王,平齊地。

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3

近人李澄宇稱嬴政此語“歷數六國罪,皆自取滅亡,若初無利天下之心者”4。後來歷朝歷代驅使蒼生爲其掠奪擴張疆土的暴君,幾乎無不效法其事,把自己打扮成這樣一種“正義之師”的形象。然而,祗要不是那些甘充太廟血食祭品的愚夫蠢婦和望風承旨的無恥文人,誰都看得出這不過是一些妝點粉飾的門面話而已。

不過,強詞奪理並不等於都是編造烏有之事,更重要的是要緊緊抓住對自己塑造形象有利的那一部份事實,極力強調誇大;同時壓抑輿論,隱去湮沒(至少要儘量迴避)那些對自己窮兵黷武不利的事實。秦始皇道詔令便是如此。

秦始皇說他發兵滅楚,是因爲楚王本來已經允諾要向秦國“獻青陽以西”,可是後來卻不僅“畔約”不行,而且還出兵“擊我南郡”,似此背信棄義,不得不興兵誅之。裴駰《史

1《漢書》卷二八上《地理志》上,頁1560。

2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之《編年記》,頁7。

3《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頁299—300。

4李澄宇《讀史記蠡述》(長沙,岳麓書社,1994,《二十五史三編》影印民國鉛字排印本),頁852。

記集解》注釋“青陽”這一地名云:“《漢書·鄒陽傳》曰‘越水長沙,還舟青陽’,張晏曰:‘青陽,地名。’蘇林曰:‘青陽,長沙縣是也。’”1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在白起攻取郢都周圍的江漢平原地區並迫使楚襄王東遷居陳的同時,雖然秦軍還一併“取洞庭、五都(渚)、江南”,即攻佔洞庭湖周圍及其迤南地區和江漢之匯附近地區,繼之在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之後,便“取巫郡及江南爲黔中郡”2,但楚國在長江以南的疆土淪喪於秦,時間並沒有持續多久,兩年之後的秦昭襄王三十一年,秦人便又記載說“楚人反我江南”3,同時,楚國方面也記載說:“襄王乃收東地兵,得十餘萬,復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爲郡,距秦。”4或曰:“秦所拔我江旁反秦。”5長江以南湘水兩岸地區,當在這時復歸於楚6,故此時楚國會有此進獻“青陽以西”的允諾。

秦國兵勢強盛,步步凌逼,楚國割地綏靖,這很容易理解,但楚王爲什麽又敢於中途變卦,並進而向楚之南郡發動進攻呢?這涉及當時秦國總體戰略目標和各國應對方針的變化。對此,雲夢睡虎地秦簡爲我們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前面第一節曾經談到,秦王政十七年的滅韓之舉,顯示出秦國已經正式啟動了其滅除六國的進程,但秦國把攻伐六國的戰爭由以攻城略地爲戰略目標,正式轉換爲以滅國爲直接目的,是在此一年之前的秦王政十六年。

對這種戰爭規模的昇級和性質的轉換,司馬遷已有很清楚認識,他在《史記·天官書》中曾經論述說:

秦始皇之時,十五年彗星四見,久者八十日,長或竟天。其後秦遂以兵滅六王,并中國,外攘四夷,死人如亂麻,因以張楚並起。三十年之間,兵相駘藉,不可勝數。自蚩尤以來,未嘗若斯也。7

從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到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結束楚漢戰爭,統一天下,正好三十年。秦王政十五年以前出現的四次彗星,都在十三年以前8,所以司馬遷在這裏以十五年爲分界點,也就意味着他是把秦始皇十六年,作爲所說“三十年之間,兵相駘藉,不可勝數”的起算點。這也就是說,在司馬光看來,從秦王政十六年開始,秦對東方六國的軍事進攻,已經進入一個不同於以往的新階段。

顯而易見,這祗能是指秦王政十六年以來那些以吞滅諸國爲作戰目標的戰役以及與此相應的作戰準備。其實,審視司馬遷把這一歷史階段的下限劃定在漢高祖即大位,做天子,也就更容易理解,這一時間段落之內進行的戰爭,其核心內容,就是爭奪對整個天下的統治權。昔美國學者卜德(Derk Bodde)論秦統一六國的戰爭,雖然敏銳地注意到王政十三年桓齮率軍攻趙平陽“斬首十萬”這一記載,是史籍中列舉的最晚一個秦軍殺敵數目,此後,相關記載就由戮取首級變換爲兼併土地9,試圖透過這一點來捕捉戰爭性質轉折的節點,所說雖差相近似,卻未能察識於此,似猶未達一間者也。

1《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劉宋裴駰《集解》,頁299。

2《戰國策》卷三《秦策》一,頁7a。《韓非子·初見秦》,據陳奇猷《韓非子集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卷一,頁2。劉信芳《釋五渚》,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7年第2輯,頁129—133。《史記》卷五《秦本紀》,頁266。

3《史記》卷五《秦本紀》,頁266。

4《史記》卷四〇《楚世家》,頁2078。

5《史記》卷一五《六國年表》,頁886—887。

6案清黃式三《周季編略》卷八周赧王三十九年(頁219)述及此番楚軍反攻之事,即徑行書作“西取爲秦所拔江南十五邑以爲郡”,按照自己的理解,改“江旁”爲“江南”。

7《史記》卷二七《天官書》,頁1600。

8《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頁287,頁289—290,頁295。

9Derk Bodde, “The State and Empire of Ch’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 ol. I, Ed. by Denis Twitchett and Michael Loew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1986, p. 45.

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本纪》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上的秦始皇其人其事 2.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 3.初步了解《史记》叙事的体例,叙事方式和叙事的艺术特色 4.认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辨证的看待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硝烟四起,群雄逐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历史需要一个人来统一整个华夏大地,使社会稳定下来。于是,赢政出现了,他励精图治,任用贤良,终于统一六国,建立起强大的秦王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虽然仅仅维持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在我国的历史上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是越来越走向进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史记》,进一步了解一下这个集大毁大誉于一身的千古一帝。 2检查预习,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井陉(xíng)王贲(bēn)雨(yù)雪眇眇(miǎo) 谥(shì) 朕(zhèn)辟(bì)禁黥(qíng) 3学生自主梳理课文 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通假字

彗星见东方“见”通“现” 寡人以眇眇之身“眇”通 “渺” 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填”通“镇” 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抚拂“拂”通“弼” 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取”通“趋” 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臧”通“藏” 闭中羡,下外羡门“羡”通“埏” 虽万世世不轶毁“轶”通“迭” (2)古今异义 昔者王帝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跟“中央”相对;地点他时秦地不过千里 古义:不超过今义:表示转折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 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牲畜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百姓当家则力农工 古义:在家今义:主持家务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古义:到了今义:另起一事(3)词类活用

湖北荆楚文化总览

湖北荆楚文化总览 一、湖北文化总结: 二、湖北文化以荆楚文化为核心,在各个地区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地方区域文化。按照文化的起源和形式的不同,将湖北的文化总结为以下三大类24种文化流派: ㈠、历史宗教文化 1、炎帝神农文化 炎帝神农文化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的过渡,以神农架林区最具代表。炎帝神农文化是世界旅游文化宝贵资源,代表了人类不懈追求文明与进步的探索精神。 2、春秋楚国文化 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在其八百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辉煌文明成果。楚文化是湖北文化之根,包含了“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止戈为武”的和合精神。 3、秦汉三国智慧文化 湖北是秦汉时期重要的文化中心,一部《三国演义》也几乎大半部写的是智慧谋略,蜀汉丞相诸葛亮后来还被誉为中国民族智慧的化身,都说明智慧文化在三国文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4、武当山道教文化 武当山的道教文化起源于玄武神话之前,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道教仙境福地。 5、黄梅五祖禅宗文化 五祖禅宗文化起源于鄂、赣、皖三省交界的黄梅县,境内禅林祖庭众多,禅风兴盛,高僧云集,先后诞生和孕育了中国禅宗的四祖、五祖、六祖三代祖师,是中国禅宗文化的发源地。 6、关公忠义文化 三国名将关羽以“忠义、仁勇、诚信”著称于世,中华关公文化,已经成为连接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 7、辛亥首义文化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年多年的帝制时代,开启了中华名族复兴之路。辛亥首义文化蕴涵着振兴中华,敢闯敢拼的民族精神。 8、救国自强文化 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八路军办事处以及将军县红安、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革命事迹、革命遗址等都体现了湖北人民为了自由和解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是湖北极其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 ㈡、区域人文文化 1、长江三峡文化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①,有席卷天下②,包举宇内③,囊括四海人意④,并吞八荒之心⑤。当是时,高君佐之⑥,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⑦,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⑧。 ①窥:窥伺,窥探。周室:周王室,这里指周王朝政权。②席卷:像用席子卷东西一样卷走。③包举:像用包裹包东西一样拿走。④囊括:像用口袋装东西一样装走。⑤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这里指天下。⑥商君:即商鞅。⑦连衡:即“连横”。斗诸侯:使诸侯争斗,即挑起诸侯之间的战争。⑧拱手而取:一拱手就取得了。形容毫不费力。 孝公既没,惠王、武王蒙故业①因遗册②,南兼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③,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④,不爱珍器重宝肥美之地⑤,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⑥。当是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言,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⑦,并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土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⑧。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⑨。秦无亡矢遗镞之费⑩,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奉秦。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1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12),国家无事。 ①蒙:承受,继承。②册:同“策”,策略。③膏腴:肥沃。④弱秦:使秦弱,即削弱秦国。⑤爱:吝惜。⑥相与:互相联合。⑦约从:相约合纵。离衡:使连横离散。⑧叩关:指攻打函谷关。叩,敲。⑨逡巡:徘徊不前,欲进又止。九国:指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⑩镞(zú,族):箭头。(11)卤:通“橹”,大盾。(12)享国:帝王在位的年数。 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①,振长策而御宇内②,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③,执棰拊以鞭笞天下④,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⑤,委命下吏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⑦。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⑧,以愚黔首。堕名城⑨,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⑩,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然后斩华为城(11)因河为

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隶臣妾

从云梦秦简看秦代的隶臣妾 摘要:将罪人罚作隶臣妾,是秦代主要刑罚手段之一,但其具休内容,史籍阙如。1975年底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出土,一批有关隶臣妾的秦律条文,重现于世,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本文主要从隶臣妾的身份、社会地位两方面来分析隶臣妾。 关键词:云梦秦简隶臣妾隶臣妾身份社会地位 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大批竹简,内容是反映商鞅变法后到秦统一前的秦国社会状况,它为研究这一时期秦国的社会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材料。出土秦律中有关隶臣妾的条文很多,粗略统计,《法律答问》中有二十七条,《封诊式》有七个案例是隶臣妾或与隶臣妾有关。隶臣妾律文与“盗”、“贼”律文构成出土秦律的核心。研究隶臣妾有助于更好的了解秦的社会状况。 一、隶臣妾的身份 在用云梦秦简研究秦国社会状况的论著中,对隶臣妾的身份,至今意见分歧仍然很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看法: 隶臣妾是官奴隶[1];隶巨妾是因犯罪而被判处的刑徒[2];隶巨妾形式上是刑徒,实质上是奴隶[3]。但隶臣妾究竟是何身份,本文认为秦简中的隶臣妾其身份并单一,而包含有官奴隶和刑徒两种身份的人,下面从隶臣妾的来源来看一下。 从其来源上可辩其为奴隶的隶巨妾有如下几项: 1、战争中的逃兵。佚名律有一案例:“战死事不出,论其后。有(又)后察不死,夺后爵,除伍人;不死者归,以为隶臣。”也就是说在战争中死事不屈,应将爵授予其子。后来察觉该人未死,应褫夺其子的爵位, 并惩办其同伍的人;那个未死的逃兵回来后,应沦为隶臣。 2、投降了的俘虏。佚名律:“寇降,以为隶臣。”寇降,指投降的敌人。这也是奴隶社会中奴隶的重要来源。 3、官奴婢的子女仍为官奴婢。《法律答问》:“女子为隶臣妾,有子焉,今隶臣死,女子北其子,以为非隶臣子也。问女子论可(何)也?或黥颜为隶妾,或日完,完之当也。”这条材料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此女子所嫁的隶臣,必定是奴隶而非刑徒,如果是刑徒,刑满即释为庶人并不影响子女的社会地位,只有是奴隶,它的社会地位才父子相继而不能脱离奴籍。(二)此隶臣的子必为奴隶,不然其生母隐瞒其父的身分就没有必要,可见作为官

荆楚文化的八大特点

荆楚文化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 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其内涵可概括为八大系列: 1、炎帝神农文化。 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在这里,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 2、楚国历史文化。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五音繁会的音乐、翘袖折腰的舞蹈、恢诡谲怪的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富矿。 3、秦汉三国文化。 秦汉时期的湖北地区是当时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云梦古泽、睡虎地和龙岗秦简、张家山汉简、汉明妃王昭君、汉光武帝刘秀、文学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湖北境内还是魏、蜀、吴三国犬牙交错、激烈争夺的“四战之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波谲云诡,惊心动魄,古隆中、赤壁、乌林、长坂坡等著名文化景区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4、清江巴土文化。 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热情、质朴、勤劳、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优良的民族素质。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同时,以恩施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自治县为主体的湖北民族地区也是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发展湖北特色经济的重要地区。 5、名山古寺文化。 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资源。武当山是道教名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武当文化。此外,荆山、大别山、大洪山、齐岳山、九宫山和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仙佛寺、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寺以及荆州天星观、武昌长春观等众多的名山古寺以及钟祥明显陵等名胜古迹,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6、长江三峡文化。 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壮观的峡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峡谷之一,还是举世闻名的水电能源基地和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湖。随着三峡枢纽工程的蓄水发电和胜利竣工,其举世雄奇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和峡江两岸奇特的风土民俗,形成了具有浓厚峡江色彩的文化流派,构成了三峡文化的鲜明特色。 7、江城武汉文化。 武汉地处两江交汇之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南方连接中原的战略据点。

睡虎地秦墓竹简(全)

睡虎地秦墓竹简 编年记 昭王元年 二年,攻皮氏。 三年 四年,攻封陵。 五年,归蒲反。 六年,攻新城。 七年,新城陷。 八年,新城归。 九年,攻析。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攻伊★〈阙〉。 十四年,伊★〈阙〉。 十五年,攻魏。 十六年,攻宛。 十七年,攻垣、枳。 十八年,攻蒲反。 十九年。 廿年,攻安邑。 廿一年,攻夏山。 廿二年。 廿三年。 廿四年,攻林。 廿五年,攻兹氏。 廿六年,攻离石。 廿七年,攻邓。 廿八年,攻□。 廿九年,攻安陆。 卅年,攻□山。 卅一年,□。 卅二年,攻启封。 卅三年,攻蔡、中阳。 卅四年,攻华阳。 卅五年。 卅六年。 卅七年,□寇刚。

卅八年,阏舆。 卅九年,攻怀。 卌年 卌一年,攻邢丘。 卌二年,攻少曲。 卌三年。 卌四年,攻大(太)行,●□攻。 卌五年,攻大壄(野)王。十二月甲午鸡鸣时,喜产。卌六年,攻□亭。 卌七年,攻长平。十一月,敢产。 卌八年,攻武安。 卌九年,□□□。 五十年,攻邯单(郸)。 五十一年,攻阳城。 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 五十三年,吏谁从军。 五十四年 五十五年 五十六年,后九月,昭死。正月,遬(速)产。 孝文王元年,立即死。 庄王元年。 庄王二年。 庄王三年,庄王死。 今元年,喜傅。 二年。 三年,卷军。八月,喜揄史。 四年,□军。十一月,喜□安陆□史。 五年 六年,四月,为安陆令史。 七年,正月甲寅,鄢令史。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十一月,获产。 十二年,四月癸丑,喜治狱鄢。 十三年,从军。 十四年。 十五年,从平阳军。 十六年,七月丁巳,公终。自占年。 十七年,攻韩。 十八年,攻赵。正月,恢生。 十九年,□□□□南郡备敬(警)。 廿年,七月甲寅,妪终。韩王居□山。 廿一年,韩王死。昌平君居其处,有死□属。

荆楚文化知识

绩考网荆楚文化知识测试 (市社科联供稿) 1.“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出自( a )。 a.《左传》 b.《吕氏春秋》 c.《战国策》 2.楚国最初受封时国都在( a )。 a.丹阳(今河南淅川) b.郢都 c.襄阳 3.春秋五霸指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 b )。 a.楚成王 b.楚庄王 c.楚灵王 4.奠定战国时期楚国“宣威之治”的基础的是( c )。 a.商鞅变法 b. 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5.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赵、魏、秦、( b )。 a.宋 b. 韩 c.吴 6.战国时期主张“合纵”抗秦的代表人物是( c ) a.张仪 b. 公孙衍 c.苏秦 7.“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出自( b )。 a.《战国策》 b.《史记》 c. 《汉书》 8.楚国从熊绎受西周成王“封以子男之田”始,到秦将王翦灭楚止,前后历经约( b )年。 a.700 b.800 c.900 9.( c )位居青铜礼器之首,是国家权利的象征。 a.盏 b.敦 c.鼎

10.簋是一种食物器具,也是一种( c ) a.乐器 b.兵器 c.礼器 11.( b )出土的编钟,是楚国编钟里数量最多、整体最重的一组。 a.淅川下寺 b.随州曾候乙墓 c.楚故都纪南城 12.在楚国出土的青铜兵器中,剑数量最多,最著名的是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的( b )。 a.越王州勾剑 b.越王勾践剑 c.越王鹿郢剑 13.楚国铜镜独具特色,( c )曾是楚国的制镜中心。 a.湖北江陵 b.安徽寿县 c.湖南长沙 14.青铜器制造工艺主要有陶范法、失蜡法和( c )。 a.熔炼法 b.浇注法 c.铸镶法 15.楚国漆器主要包括实用器物、( c )、工艺品和丧葬用品。 a.兵器 b.礼器 c.娱乐器物 16.下列不属于楚国漆乐器代表的是( a ) a.笛 b.瑟 c. 笙 17.( c)为古代“八音”之首,是礼乐制度的重要载体之一。 a.琴 b.箫 c.钟 18.辟邪,既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又是( c )。 a.家具用品 b. 装饰用品 c. 墓葬守护神器

以《田律》为例看《齐民要术》与睡虎地秦简的关系

以《田律》为例看《齐民要术》与睡虎地秦简的关系 摘要: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自1975年12月出土后,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对竹简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有关《秦律十八种·田律》的研究也论著颇丰。《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综合性农业科学 著作。云梦秦简与《齐民要术》,二书貌似全无关联,实则不然。现以秦简中 《秦律十八种·田律》为例,探讨《田律》所涉及的农田耕作、山林保护制度与 《齐民要术》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 关键词:秦律十八种;田律;齐民要术; 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自1975年12月于中国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十 一号墓出土后,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与关注,它是研究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军事的珍贵史料。其中《秦律十八种·田律》是记载秦 代关于农田耕作和山林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简文共六条,主要是有关管理农田 生产的法律,其中也包括分配土地的内容。律文中对于生态的保育也颇为重视, 不少史学家就此认为,《田律》是世界上第一部环境保护法。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综合性农业科学著作,此书写成于 南北朝北魏末年,全书共分十卷,九十二篇。内容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树、 林木的栽培以及畜牧兽医、酿造、农产品加工等一切与农业生产和生活有关的技术。它引用前人著作达一百五十余种,收集民间农谚数十条,系统地总结了当时 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生动地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光辉成就。 云梦秦简与《齐民要术》,二书貌似全无关联,实则不然。中国是世界上最 早的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关于农田的耕作方面大有经验可谈。《田律》是记载 秦代关于农田耕作和山林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而《齐民要术》是对当时农业生 产的先进经验的总结,是经过长期的考验而得来的结论。《田律》相关法律的制 定必然是要考虑到生活实际现状,与《齐民要术》之间自是有着一定的继承关系。 关于云梦秦简的论著可谓数不胜数,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王伟的《睡虎地 秦简论著目录(截止2009年6月)》①将2009年6月份之前国内外有关云梦 秦简的论著做了一份统计,十分详细和完备,在此就不予赘述。而涉及到田律的 著作主要有高敏《从云梦秦简看秦的土地制度》②;杨宽《云梦秦简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③、杨师群《从云梦秦简看秦朝的国有制经济》④;蔡万 进《从云梦秦简看秦国粮仓的建筑与设置》⑤、《云梦秦简中所见秦的粮仓管理制度》⑥;刘冰《从云梦秦简看秦农业法律制度》⑦;杨巨中《世界上最早的 自然保护法典—云梦秦简<田律>刍议》⑧;王景星《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研究价值 分析》⑨;姚国艳《从云梦秦简看秦律的人道精神》⑩;刘本峰《论云梦秦简 中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1;等等。 自1915年新文化运动以来,有关《齐民要术》的研究无论是方法上,还是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超前人。新时期《齐民要术》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更加全面和深入。研究领域从思想到哲学,从经济到政治,从史到社会,从微生 物到遗传,从资源到生态,从气象到天文,从烹饪到饮食文化几乎无所不包。与 本文相关的著作有:石汉生《从<齐民要术>看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知识——整理 齐民要术的初步总结》12;路兆丰《<齐民要术>的经济思想(续)》13;周敏 《<齐民要术>中的林业思想和林业技术探讨》14、《<齐民要术>的林业思想和林 业技术概论》15;李志坚《<齐民要术>的生态农业思想》16;杨同卫、黄麟雏 《<齐民要术>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农业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系统观》17;陈良文《<

睡虎地秦简日书梦篇考释

睡虎地秦简日书梦篇考释 内容摘要:睡虎地秦简《日书》中的“梦”篇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占梦文献,对于研究我国早期术数文化具有一定意义。其中的“瞢”、“?”、“绎”、“择”、“祷”、“皋”、“幅”、“驷”、“畐”等字的释读以及残文部分,需要进一步地训释和补充;其中记载的食梦之神,正如学者所指出,与《白泽精怪图》中的伯奇有一定的联系。《日书》“梦”篇中的“推导理论”已经具备后世术数原理的雏形。 关键词:睡虎地秦简,日书,梦篇 占梦是中国古代术数文化中起源较早且流传最广的一个分支。据考古发现,在甲骨文卜辞中就有殷商帝王占梦的记载。《周易》中的《剥》卦,也有占梦的记录,而先秦史书如《左传》《国语》等,更是记载了许多神秘的占梦事件,即使是像司马迁这样带有理性精神和自觉史官意识的人,在《史记》中也同样记载了一些奇怪的梦[1]。可见占梦在秦汉乃至先秦一直都有很大影响。 一 做梦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古人对于梦的形成以及梦境的内涵,无法客观地加以解释说明,因此就有神秘之感,甚至于科学昌明的今天,解梦占梦在社会上还有一定的影响。作为术数文化的占梦,在古代上层社会也被格外重视,《周礼》中就记载有占梦之官。《周礼·春官·太卜》曰:“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陟》。其经运十,其别九十。”《周礼·春官·占梦》曰:“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薛季宣注曰:“占梦者以其十二岁、十二月观之,日月所会之辰,因其升降往来之度而合其吉凶休咎之证。”[2]可见,当时已经对梦的内容和性质做了较为详细的划分,所以“占六梦之吉凶”,而且,占梦的方法和依据的权威文献已有三种,所以说“掌三梦之法”,犹似易占中的“掌三易之法”。根据《周礼》的记载,我们还可以知道,彼时占梦要依据日月星辰和岁时的 1

秦始皇本纪译文

秦始皇本纪译文 秦始皇帝,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曾以秦昭王的孙子的身份作为人质抵押在赵国,在那里看见吕不韦的妾,十分喜爱,就娶了她,生了始皇。秦始皇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前529)在邯郸出生的。出生后,起名叫政,姓赵。在他十三岁那年,庄襄王去世,政继承王位做了秦王。这时候,秦国的疆域已吞并了巴郡、蜀郡和汉中,跨过宛县占据了楚国的郢(yǐng,影)都,设置了南郡;往北收取了上郡以东,占据了河东、太原和上党郡;往东到荥阳,灭掉西周、东周两国,设置了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国,封十万户,封号是文信侯。招揽宾客游士,想借此吞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秦王年纪小,刚刚登上位,把国事委托给大臣们。 晋阳发生叛乱,始皇元年(前246),将军蒙骜前去讨伐,平定了叛乱。 二年(前245),麃公率兵攻打卷(quān,圈)邑,杀了三万人。 三年(前244)蒙骜攻打韩国,夺取十三座城邑。王齮死了。将军蒙骜攻打魏国(chàng,畅)、有诡。这年发生严重饥荒。 四年(前243),攻取了邑、有诡。三月,停止进军。秦国人质从赵国返国,赵国太子也从秦国回赵。十月庚寅日,蝗虫从东方飞来,遮天蔽日。全国瘟疫流行。老百姓献上一千石粮食,授给爵位一级。 五年(前242),将军蒙骜攻打魏国,平定了酸枣、燕邑、虚邑、长平、雍丘、山阳城,全部攻下来,夺取了二十个城邑。开始设置东郡。这年冬天打雷了。 六年(前241),韩国、魏国、赵国、卫国、楚国一起进攻秦国,攻占了寿陵邑。秦国派出军队,五国停止了进军。秦国攻下卫国,逼近东郡,卫君角率领他的宗族迁居到野王,凭借山势险阻,保住了魏国的河内。 七年(前240),彗星先在东方出现,又在北方出现,五月,又在西方出现。将军蒙骜在攻打龙、孤、庆都时战死了,秦军回师进攻汲县。彗星又在西方连续出现了十六天。夏太后去世。 八年(前239),秦王弟长安君成(jiāo,骄)率领军队攻打赵国,在屯留造反了,结果他手下的军官都被杀死,那里的百姓被迁往临洮(táo,逃)。前来讨伐成的将军壁死了,屯留人士兵蒲鶮(ha,鹤)。又造反,结果战死,死后还遭到鞭戮尸体的酷刑。黄河的鱼大批涌上岸边,人们赶着马车到东方去找食物。 嫪毐(làoǎi,涝矮)被封为长信侯,赐给他山阳的土地,让他居住在那里。宫室、车马、衣服、园林、打猎都听凭嫪毐的意愿。事情无论大小全由嫪毐决定。又把河西太原郡改为嫪毐的封国。 九年(前238),彗星又出现了,有时划过整个天空。进攻魏国的垣邑和蒲阳邑。四月,秦王留宿在雍地。己酉日,秦王举行表示已经成年的加冠礼,佩带宝剑。长信侯嫪毐作乱的事被发觉,他盗用秦王的大印和太后的印玺,发动京城部队和侍卫、官骑、戎狄族首领、家臣,企图攻打蕲(qí,其)年宫,发动叛乱。始皇得知后,命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攻击嫪毐。在咸阳作战中,杀死数百人,秦王都授给他们以爵位,连同参战的宦官,也授给爵位一级。嫪毐等人战败逃走。当即通令全国:如谁活捉到嫪毐,赐给赏钱一百万;杀掉他,赐给赏钱五十万。嫪毐等人全部被抓获。卫尉竭、内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都被判处枭(xiāo,消)刑,即斩下头颅悬挂在木竿上。对嫪毐处以五马分尸的车裂之刑以示众,并灭了他的家族。至于他的家臣,罪轻的处以鬼薪之刑,即服为宗庙打柴三年的劳役。还有四千余家被剥夺了官爵,迁徙到蜀郡,住在房陵县。这个月虽属孟夏,但十分寒冷,有冻死的人。杨端和进攻衍氏邑。彗星出现在西方,不久又出现在北方,从北斗往南接连出现了八十天。 十年(前237),相国吕不韦因受嫪毐牵连而被罢官。桓齮为将军。齐国和赵国派来使臣摆酒祝贺。齐国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综述

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综述 (首发) 田雪梅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睡虎地秦简《日书》(以下简称睡简《日书》)于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日书》是战国秦汉时期日者选择时日、趋吉避凶的一种数术书籍,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研究价值不容忽视。目前,在全国各地已发现18种《日书》写本(包括残简),睡简《日书》是现已公布的内容较为完整、保存较为完好的写本,其图版和释文公布后引起了学界强烈的关注。 截至目前,睡简《日书》的研究论文发表约有270多篇,研究专著1共4部。此外,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2和[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3等作品设有专题对其进行研究。学界的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一文本整理 文本整理是出土简帛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涉及到释文整理、文字考释等方面。学界对睡简《日书》的释文整理目前已经取得丰富成果。

文物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云梦睡虎地秦墓》4首次公布了甲、乙两种《日书》的图版和释文;1990年又推出《睡虎地秦墓竹简》精装本5,无论图版、释文都较旧版为佳。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对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一些印刷错误和标点断句进行了修正,但吴书中有些注释牵强附会。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对《日书》的分篇、句读、注释做了精心研究,对整理小组的释文做了订正和补充,提供了较为可信的注释版本。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是目前《日书》释文的集大成之作,对各版本释文作了深入评析,并补充了大量材料。 除通篇考订外,还有不少单篇作品对《日书》中部分字词进行考订。刘信芳对《日书·马》篇的句读、释文作了考释6。林剑鸣对文物版和台湾版《日书》的释文误、漏之处加以校补7。另外,还有黄文杰《睡虎地秦简疑难字试释》8、刘乐贤9《睡虎地秦简日书注释商榷》、《睡虎地秦简〈日书〉释读札记》、刘钊10《说秦简中“女笔”之“笔”》、《读秦简字词札记》、《谈睡虎地秦简中的“濆”字》等文章对《日书》的个别文字做了细致的考证。 二语言学研究 秦简《日书》资料是研究汉语史重要的文献资料,可以考察语法、文字的发展演变。学术界对这批材料的语言学研究大体有语法、文字

荆楚文化素材

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其内涵可概括为十大系列: 荆楚文化炎帝神农文化 湖北随州、谷城和神农架是炎帝神农的主要活动区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文化遗址。在这里,炎帝神农遍尝百草,为民治病,发明农业,教民耕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过渡。 荆楚文化楚国历史文化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和强国之一,在8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八音齐全的音乐、偃蹇连蜷的舞蹈、巧夺天工的漆器制造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汪洋恣肆的散文、惊采绝艳的辞赋、恢诡谲怪的美术,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代表同期的最高水平。 荆楚文化秦汉三国文化 秦汉时期的湖北地区是当时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云梦古泽、睡虎地和龙岗秦简、张家山汉简、汉明妃王昭君、汉光武帝刘秀、文学家王逸等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湖北境内还是魏、蜀、吴三国犬牙交错、激烈争夺的“四战之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联合与斗争波谲云诡,惊心动魄,古隆中、赤壁、乌林、长坂坡等著名文化景区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荆楚文化清江巴土文化 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热情、质朴、勤劳、善良、勇敢,代表了土家人优良的民族素质。其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同时,以恩施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自治县为主体的湖北民族地区也是巴土文化的富集之地,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是发展湖北特色经济的重要地区。 荆楚文化名山古寺文化 湖北的名山古寺众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山古寺文化资源。武当山是道教名山,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武当文化。此外,荆山、大别山、大洪山、齐岳山、九宫山和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来凤仙佛寺、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寺以及荆州天星观、武昌长春观等众多的名山古寺以及钟祥明显陵等名胜古迹,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荆楚文化长江三峡文化 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壮观的峡谷,也是世界最著名的峡谷之一,还是举世闻名的水电能源基地和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湖。随着三峡枢纽工程的蓄水发电和胜利竣工,其举世雄奇的自然风光、色彩斑斓的人文景观、神秘浪漫的神话传说和峡江两岸奇特的风土民俗,形成了具有浓厚峡江色彩的文化流派,构成了三峡文化的鲜明特色。 荆楚文化地方戏曲文化 汉剧角色齐全,长于抒情;楚剧语言质朴,乡土气息浓厚;黄梅采茶戏唱腔丰富,感染力强;荆州花鼓戏,声腔优美雅俗共赏。说唱艺术有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汉滩小曲、汉川善书等,丰富多彩。 荆楚文化民间艺术文化 宜昌夷陵区的民间版画、安陆的民间漫画、丹江口伍家沟村的民间故事、黄梅县的桃花和木版年画、阳新的布贴、通山的木雕等,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这些地方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 荆楚文化江城武汉文化 武汉地处两江交汇之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南方连接中原的战略据点。以商代盘龙城为标志,3500多年的建城史使武汉积淀了底蕴丰厚的文化。明清以后,武汉逐步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近现代以来更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和重要

云梦山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

1楼1.案情史料 (1)“甲盗牛,盗牛时高六尺,系一岁,复丈,高六尺七寸,问甲当(何)论?当完城旦。” [1](《法律答问》) (2)“甲小未及六尺,有马一匹自牧之,今马为人败,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赏(偿)稼。”[2](《法律答问》) (3)“甲谋遣乙盗杀人,受分十钱,问乙高未盈六尺,甲可(何)论?当磔”[3](《法律答问》) (4)“女子甲为人妻,去亡,得及自由,小未盈六尺,当论不当?已官,当论;未官,不当论。[4](《法律答问》) 2.案情今译 (1)甲因偷牛犯罪,他偷牛时身高六尺,在被关押一年后(对甲定罪量刑时)再量甲的身高,甲长到了六尺七寸,对甲应判处完城旦。 (2)甲年龄尚小,身高不及六尺,他有一匹马并自己放牧,该马被别人惊吓而吃他人的禾稼,判处甲不必赔偿禾稼。 (3)甲教唆乙盗窃杀人,甲得到赃款十钱,乙身高不到六尺(乙未成年),甲被判处磔刑。 (4)女子甲为人妻,她逃离夫家,甲年龄尚小,身高不到六尺,如果甲的婚姻是官方认可的,甲应受处罚;如果甲的婚姻未经官方认可,则甲可免于处罚。 3.法律评析 秦律中,责任年龄是定罪量刑的依据之一,秦律关于责任年龄的规定是以身高而不是以具体的年龄为标准。就目前掌握的史料而言,这种规定是通过具体案件而非刑律的明确规定反映出来的。 关于责任年龄的身高标准,有身长六尺五寸与身长六尺两种说法,六尺五寸说在法律史学界占主导地位。本书采用六尺说。 引发争论的是秦简《法律答问》中的一个案例:甲因偷牛犯罪,他偷牛时身高六尺,在被关押一年后(对甲定罪量刑时)再量甲的身高,甲长到了六尺七寸,对甲应判处完城旦。

(案例(1))其实,定罪量刑是依据犯罪发生时的实际情况,甲被判完城旦应该依据的时被抓获时的身高(六尺)。《法律答问》中类似的例子还有:甲年龄尚小,身高不及六尺,他有一匹马并自己放牧,该马被别人惊吓而吃他人的禾稼,判处甲不必赔偿禾稼。(案例(2))前后两个案例相比较,前者(盗牛者)因身高六尺而被罚,后者因未及六尺而免罚,可见六尺为定罪量刑的依据,是刑事责任年龄的标准。 六尺也是判断是否成年(成年就应该承担完全刑事责任)的依据:甲教唆乙盗窃杀人,甲得到赃款十钱,乙身高不到六尺(乙未成年),甲被判处磔刑。(案例(3))甲教唆身高未及六尺的未成年人乙杀人,又接受赃款,所以甲被重罚,被处以车裂之刑。女子甲为人妻,她逃离夫家,甲年龄尚小,身高不到六尺,如果甲的婚姻是官方认可的,甲应受处罚;如果甲的婚姻未经官方认可,则甲可免于处罚。(案例(4))古籍整理小组解释案中的“官”为“婚姻经官方认可”,因为古代有“因婚姻而成年化”的规定,但在秦代,一定要是经官方认可的婚姻。从本案也可看出六尺是判断成年与否的标志。 4.参考结论 按《周礼》贾公彦疏:“七尺谓年二十,六尺谓年十五。”秦代以六尺作为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界限,这与《周礼》相合。以身高作为判断年龄的标准,这是与当时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由于古代没有严格的户口登记普查制度,查明当事人的实际年龄很困难,只能依赖其他的标准。需要说明的是,身高六尺只是判断当事人是否成年的综合标准之一,其他如“官”(经官方认可的婚姻)等等也使得当事人被认定为成年。另外,秦简所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本人应负责任的年龄,而对于受连坐的家属则不受年龄限制,秦简中还有“子小未可别,令从母为收”的记载,也即虽然子未成年,因为连坐的关系,仍然与其母一并被没入官府为奴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2)全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2)全文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鱼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①。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刻所立石,其辞曰: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②。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③。亲巡远方黎民④,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⑤,本原事业⑥,祗诵功德⑦。治道运行⑧,诸产得宜⑨,皆有法式。大义休明⑩,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11),建设长利,专隆教诲(12)。训经宣达(13),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14),靡不清净(15),施于后嗣(16)。化及无穷(17),遵奉遗诏,永承重戒(18)。 ①封禅:战国时期齐、鲁有些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登泰山筑坛祭天叫封,在山南梁父山上辟基祭地叫禅。望祭:遥望而祭,古代帝王祭祀名山大川的一种仪式。②修饬(ch,斥):意思是行为端正,不逾规矩,饬,谨慎。③罔(wǎng,网):无。宾服:诸侯入贡朝见天子,也就是归顺、臣服的意思。④黎民:《史记志疑》以为二字为衍文。⑤从臣:随从臣子。迹:功业,事业。⑥本原:推究。⑦祗:恭敬。⑧治道:指治国之道。⑨诸产:指各种物产。⑩休明:美好显著。休,美善。(11)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夙,早。兴,起。(12)隆:尊崇。(13)经:经典,宣达:通达。(14)昭:光明。隔:《集解》引徐广曰:一作融。融,流通,流传。(15)靡:无,无处。(16)施(y,益):蔓延,延续。(17)穷:极,尽。(18)戒:命令,告诫。 于是乃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 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①。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曰: 维二十八年②,皇帝作始。端平法度③,万物之纪④。以明人事,合同父子⑤。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士,以省卒士。事已大毕,及临于海。皇帝之功,勤劳本事⑥。上农除末⑦。黔首是富⑧。普天之下,抟心揖志⑨。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⑩。匡饬异俗(11),陵水经地(12)。忧恤黔首(13),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14)。方伯分职(15),诸治经易(16)。举错必当(17),莫不如画(18)。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不逾次行(19),*邪不容,皆务贞良(20)。细大尽力(21),莫敢怠荒。远迩辟隐(22),专务肃庄。端直敦忠(23),事业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极(24)。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25),终无寇贼。欢欣奉教,尽知法式。六合之内(26),皇帝之土。西涉流沙(27),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28)。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29)。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研究价值分析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研究价值分析曲爹蘑砖如 秦简的研究价值分析 口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王景星 一 ,云梦睡虎地秦简情况概述 1.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情况.1975年 l2月,湖北省博物馆,孝感地区亦工亦农 考古训练班,孝感地区和云梦县文化局在 孝感地区云梦睡虎地发掘了12座战国至 秦代的墓葬.睡虎地l1号墓的墓主,根据 墓中出土的《编年记》所载,墓主名喜,秦始 皇时期历任安陆御史,令史,鄢狱吏等与司 法有关的职务,或卒于秦始皇三十年(前 217).墓中出土的竹简应该是他生前使用 的文籍.全部共有1155枚(另有残简80 片),出土时分为八组,分别堆放在棺内人 骨架的头部,右侧,足部与腹部.置于足部 的竹简残片较多,除少数由于水浮动而造 成的散乱外,其余均保存完好.这些竹简的 长度为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简 文为墨书,书体属于秦代隶书,一般写在篾 黄上,少数简为两面书写,字迹大部分可

辨.竹简上有两道丝绳编连的痕迹,从残存 原简上为上,中,下三道的编绳痕迹判断, 编绳.出土时,编绳因年久腐朽,竹简顺序 多为散乱fl1. 2.云梦睡虎地秦简所载内容.孝感地 区云梦睡虎地发掘出的12座战国至秦代 的墓葬中,”11号墓中出土了1155枚竹 简,另有8O枚残片,保存情况尚好”.经过 专家学者的分析,已经根据其内容将这些 竹简大致分为十种文书.即《编年记》,《语 书》,《秦律t-.,k种》,《效律》,《秦律杂抄》, 《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 书》甲种和《日书》乙种.这十种题目名称, 只有《语书》,《效律》,《封诊式》,《日书》乙 种四种简上原有书题,其中《语书》,《封诊 式》,《日书》乙种三书的书名”语书”,”封诊式”,”日书”分别书于书末一简的正面,背 面,正面;《效律》原名为”效”,书于开篇第 一 简背面;其余六种书题是有关整理小组 后继拟定的『31. 3.云梦睡虎地秦简具有的历史意义.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问世揭开了我国对秦简 发掘的序幕.它与后来相继出土的”青川郝

文言文阿房宫赋原文

阿房宫赋原文 阿房宫赋(杜牧)◇原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①。覆压三百馀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 高啄②。各抱地势,钩心斗角③。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④。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 何虹⑤?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⑥。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⑦。渭 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⑧。雷霆乍惊,宫车 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⑨。一肌一容,尽态极姘,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⑩。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取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 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 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 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

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 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注释①阿房(ē_páng)宫:秦始皇所建造的宫苑,故址在今西安市阿房村。毕:灭亡。一:统一。蜀山兀:蜀中之山 林中树木最盛,都被砍伐尽了。兀:山秃。 ②廊腰:游廊的转折处。缦回:形容游廊曲折,如缦带回 环萦绕。檐牙高啄:指飞檐尖耸,如群鸟争啄。 ③各抱地势:谓或楼或阁,各因地势之高下倾斜而建,若 相环抱。钩心斗角:谓各建筑向中心探聚,相互钩连;各建筑 的檐角并出相接,重叠交错。 ④囷囷(qūn):屈曲攒聚。蜂房:蜂窝。水涡:水流旋涡。以上皆是形容楼阁层叠稠密。落:院落,指一组建筑。 ⑤“复道”二句:复道即阁道,楼阁之间的空中通道。霁:雨后初晴。复道似虹,未下雨何来虹?极言阁道之长之美。 ⑥妃:皇帝之妾或太子、王之妻称妃。嫔(pín)、嫱 (qiáng):宫中女官。媵(yìng):陪嫁女子。辇:帝王或皇后坐的车,这里是动词,乘辇。 ⑦荧荧:光亮的样子。绿云:形容妃嫔宫女乌黑的头发。 扰扰:纷乱的样子。

云梦睡虎地秦人简牍与李信、王翦 南灭荆楚的地理进程

雲夢睡虎地秦人簡牘與李信、王翦 南滅荊楚的地理進程 辛 德勇 在秦人兼併六國的過程中,其對楚國的進攻,可以清楚劃分爲兩大階段。第一階段的結束,以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爲南郡”作爲標誌1。此役意味着楚國失去了自戰國以來賴以爲根基和腹心的江漢平原地區,被壓縮到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山脈以東的楚“東國”境域之內,亦即所謂“方城之外”這一區域。第二階段,結束於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軍攻取楚東國的核心區域,佔領戰略要地陳邑和新建之郢壽春,先後虜獲楚王負芻和楚人另行擁立的君主昌平君,楚國大將項燕兵敗自殺。這前後兩個階段的結束時間,間隔五十五年,但秦國最後發起的這場滅楚的總攻戰役,前前後後祗經歷四年。關於這場戰役的具體進程,史籍記載雖然略有舛錯,但情況並不十分複雜,所以,現代學者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並沒有人專門撰文做出有深度的論述2。 至1975年底,在今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簡牘,有一部份內容涉及這一戰役。於是,有人結合這一新的材料,重新闡釋秦軍滅楚之役。在這當中,馬雍撰《讀雲夢秦簡〈編年記〉書後》、黃盛璋撰《雲夢秦簡辨正》、《雲夢秦墓出土的兩封家信與歷史地理問題》、《雲夢秦簡〈編年記〉地理與歷史問題》和田餘慶撰《說張楚——關於“亡秦必楚”問題的探討》這幾篇文章,影響最大,而就其所講述的地理進程而言,似乎都存在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因撰爲此文,以事說明。 一 秦滅楚戰役發動的時間和當時的基本形勢 秦軍滅楚,就其大的歷史背景而言,可謂不言而喻:嬴政要兼併天下,當始皇帝,當然非滅掉各個諸侯國不可,楚國自無由倖免。若就具體的時機而言,從總體形勢上看,秦對六國疆土,經過長時期蠶食,到這一時期,也進入了逐一鯨吞其國的收官階段。 秦王政十七年,率先滅掉國力最弱的韓國,清楚顯示出最遲在這個時候秦國已經正式啟動這一進程。十九年,又一舉拔除關東六國中實力較強的趙國,虜趙王遷,雖有趙公子嘉逃脫到代地,自立爲“代王”,但公子嘉出逃時僅“率其宗數百人”,不過尚且苟延殘喘而已,實際上趙已等同滅國。緊接着,在第二年就又展開滅燕之役,至二十一年,順利攻取燕都薊城,斬獲燕太子丹首級,燕王退守遼東一隅,儘管尚差強於趙公子嘉的處境,但卻同樣祗是坐以待斃3。 如此摧枯拉朽般地迅速滅掉韓、趙兩國,其攻打燕國,兵鋒所向,亦勢如破竹,這使得嬴政頗感振奮。於是,就在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進攻燕國的戰闘還在進行當中的時候,又下令向楚國發動了進攻。《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述前後相關史事云: 1《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3)卷五《秦本紀》,頁266。 2案學術界雖然也有一些論述,如楊寬著《秦始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第三章第二節《兼併六國的經過》(頁49—50),對此即有大致的描述,但所說都很浮泛,且多有疏誤,學術深度明顯不足。 3《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頁296—29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