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

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m)、分米(符号为dm)、厘米(符号为cm)、毫米(符号为mm)、微米(符号为μm)、纳米(符号为nm)。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2、长度的测量: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注: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图5中木块长度为2.77cm。

3、时间的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为s。除了“秒”之外,常用单位还有小时(符号h)、分钟(符号min)。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h=3600s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4年青海中考题)某校组织学生体检,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数据是()

A.体温37℃ B.身高16m C.质量40kg D.1min心跳75次

2.在通常情况下,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A.0.9s B.10s C.1min D.1h

3.我国对纳米技术的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长度为1.76×109nm的物体可能是()A.一个人的高度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5.用较厚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长度,如图1,正确的是()

图1

6.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是指人的脚跟到脚尖的距离的厘米数。白雪同学请林圆圆帮她买一双鞋,林圆圆使用了一把受潮膨胀了的木刻度尺测出白雪的脚长23.0cm,则林圆圆应该买的鞋的号码是()

A.22 B.22.5 C.23 D.23.5

7.在相同条件下,由于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因此用同一把铜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的长度,夏天和冬天的测量结果比较是()

A.夏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B.一样大

C.冬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8.(2014年泰安中考题)(1)如图2所示的物体的长度是cm,机械停表读数是________min,________s。

9.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5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cm。

图5

三、综合题

10.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

(1)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

(2)小明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5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84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多少米?

知识点二、

1、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2、在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总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1)整个宇宙中的物体都是运动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所以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体的静止只是相对的(2)参照物选择的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3)两个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是相对静止。例如,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属于相对静止。

练习题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C.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如图3,长江科学考察探险队乘坐的橡皮船,在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江水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是静止的

B.以橡皮船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的

C.以岸上的树木为参照物,探险队员是静止的

D.以探险队员为参照物,橡皮船是运动的

图3

3.观察图4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4.车站上并排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若以大地为参照物,则上述的现象表明()

A.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

B.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末动

C.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

D.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

二、问答题

5.如图8所示,是飞机在空中加油的示意图。当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请你分析一下,这种加油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才可能进行?

图8

6.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在向上运动,你能判断,甲、乙、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吗?

知识点三、

1、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路程与时间之比,可用公式表示。s──路程──米(m)t──时间──秒(s)

v──速度──米每秒(m/s或m·s-1)

2、(1)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其特点是: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即速度与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所以这时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练习题一、选择题

1.(2014年青岛市中考题)土星的第六颗卫星简称“土卫六”,它的表面覆盖了厚厚的大气层,地表有山脉、湖泊、河流,被认为是与地球最为相似的星球。“土卫六”离地球最近时,距离地球约为1.3×1012m,假如小雨此时站在“土卫六”上,能用望远镜看到地球上的景象,他看到的是()

A.地球上106个小时前的景象

B.地球上1个多小时前的景象

C.地球上现在的景象

D.地球上1个多小时后的景象

2.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在图4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3.(2014年泰安市中考题)如图8,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 A>v 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二、填空题

4.(2014年广安中考题)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图14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km/h,合m/s。

图14

三、解答题

5.长200m的火车以43.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京九线上,当它穿越1000m长的隧道时,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6.(2014年宜宾中考题)已知XX型汽车的质量M=1200kg,汽车的额定功率P=40kw。一般情况下,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所需的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0.5s,易发生交通事故。下表格为《驾驶员守则》中驾驶员在不同车速时所对应的正常反应距离(汽车在正常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的表格:

车速v(km/h)406080

反应距离s(m)57.510

(1)请根据表格数据,计算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

(2)如图18所示,假设一饮酒后的驾驶员驾车以v2=54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距离某学校门前s=40m处发现有一队学生在斑马线上横过马路,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t=0.2s,刹车后,车的平均速度为v3=27km/h,刹车到停止运动所用时间t2=4s,试通过计算说明是否会发生交通事故。

1、答案:B

2、答案:A解析:要对脉搏的跳动有所了解,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脉搏为每分钟60~70次。

3、答案:A解析:1.76×109nm这个数值太大,而单位太小,把它换算成大单位。根据1m=109nm,所以1.76×109nm=1.76m,显然这是一个人的高度。

4、答案:A

5、答案:D解析:A项图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B项图中的刻度尺没有放正;C项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能紧贴被测物体;D项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而且放正,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

6、答案:D解析:受潮膨胀的木尺,分度值变大。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其读数比真实值小,因此脚的真实长度比23.0cm稍长。

7、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热胀冷缩后微小长度变化的判断比较能力.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夏天由于铜尺的分度值变得更大,所以测量值偏小;冬天由于铜尺的分度值变得更小,所以测量值偏大。

8、答案:2.85 3 38.3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刻线对齐,右侧在4.7cm和4.8cm中间,估读为4.8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4.85cm﹣2.00cm=2.85cm;观察表盘可知,机械停表的大圈1整圈是60s,1大格是1s,每大格又均匀分成10个小格,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每一小格是0.5min。小圈指针指示时间超过3.5min,大圈指针指示是38.3s,因此读数是3min、38.3s。

9、答案:1 1.10解析:刻度尺上最小格表示的长度是1mm,所以其分度值是1mm;纽扣的准确值是:1.1cm;估读值是:0.00cm;纽扣的直径是:1.1cm+0.00cm=1.10cm。

10、答案:(1)先测量出走10步的距离,再折算出一步的距离;(2)42米

解析:步距是指人正常步行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为了准确测量步距,可以用测多算少的方法,比如先测量出走10步的距离,再折算出一步的距离;已知一步的距离,可求84步的距离,进一步求出教学楼的长度。

1、答案:A解析: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地球及其他都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当中,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A正确;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说的,B错误;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2、答案:A解析:探险队员乘坐的橡皮船从上游顺流而下,橡皮船和江水运动方向和速度都相同,二者相对静止,所以A正确,B错误。以岸上树木为参照物,探险队员和岸上树木发生了位置改变是运动的;以探险队员为参照物,橡皮船和探险队员没有发生位置改变是静止的,所以C、D错误

3、答案:D解析:题图中房子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烟向左飘,说明空气是由右向左运动;对于甲车来说,甲车上的旗子向左飘,甲车有三种可能的情况:一是不动,二是甲车向右运动,三是甲车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对于乙车,要使车上的旗子向右飘,只有乙车向左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4、答案:D解析:因为甲火车上的人看到田野上的树木向东运动,则可以判断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甲列车是向西运动的。假设乙车向西运动,由于甲车向西,则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的速度应该是比树木的速度要慢,与题意不符;假设乙车不动,则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和树木的速度应该是一样的,也与题意不符;由此可以判断乙车是向东运动。

5、答案:要让两架飞机保持相对静止。即两架飞机以同样的高度、同样的速度、相同的方向水平飞行。

解析:要实现空中加油,必须使两架飞机保持相对静止,要保持相对静止,两架飞机必须以同样的高度、同样的速度、相同的方向水平飞行。

6、答案:甲、乙相对地面向上运动,而且乙比甲速度快,丙可能静止,可能向下运动,也可能向上运动,但速度比甲、乙慢。

解析:电梯中的乘客观看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是以自己所乘的电梯为参照物。甲看高楼向下运动,那么要以高楼为参照物(高楼固定在地面上,相当于选地面为参照物),甲电梯一定向上运动,乙电梯是以甲电梯为参照物,同理可得,乙相对甲是向上运动,因为甲相对地面在向上运动,所以乙相对地面也向上运动,只是运动得比甲快,对于丙,无论是静止,还是向下运动,还是以比甲、乙都慢的向上运动速度都能观察到甲、乙两电梯向上运动,所以丙电梯的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不能确定究竟是哪一种。

1、答案:B

解析:土星到地球的距离s=1.3×1012m,光速v=3×108m/s,所以光从地球传到土星的

时间:。

2、答案:A

解析:利用速度图像、路程图像分析问题时,注意每一点都有对应的路程、速度、时间。本题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进行分析。方法(1):时间相同,比较路程。如图5(a),在

A、B两点,根据公式,甲、乙两物体运动的时间相等,但s甲大,所以v甲大。方法

(2):路程相等,比较运动的时间。如图5(b),在C、D两点,根据公式,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相同,但t甲小,所以v甲大。

3、答案:D

解析:①由图像可知,物体A是由O点开始运动,但B是从距离O点5m处出发的。所以两个物体不是从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 处;③两条图像都是直线,表示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但v A>v B。两图像在5s处相交,表示两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即A、B相遇;④在5s内,A运动的路程为5m,其速度为1m/s;B运动的路程为10m,所用时间为2s,其速度为5m/s;所以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只有②③正确。

4、答案:90 25

解析:汽车速度计的单位是km/h,读出速度值,再进行单位换算。速度计指示的汽车

的行驶速度为v=90km/h=90×m/s=25m/s。

5、答案:100s

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确定火车穿越隧道时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单位。由于路程单位是m,可以将速度单位km/h换算成m/s。

由图17可知火车穿过隧道时通过的路程是火车的长度与隧道长度之和。

图17

即s=L隧道+L车=1000m+200m=1200m

又v=43.2km/h=43.2×m/s=12m/s

所以:==100s。

6、答案:(1)0.45s;(2)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的重点知识梳理

初中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的重点知识梳理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 ,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 黑板的长度2.5 m 课桌高0.7 m

篮球直径24 cm 指甲宽度 1 cm 铅笔芯的直径1 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 dm 手掌宽度1 dm 墨水瓶高度6 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 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 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 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 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

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尺面,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m)、分米(符号为dm)、厘米(符号为cm)、毫米(符号为mm)、微米(符号为μm)、纳米(符号为nm)。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2、长度的测量: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注: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图5中木块长度为2.77cm。 3、时间的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为s。除了“秒”之外,常用单位还有小时(符号h)、分钟(符号min)。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h=3600s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4年青海中考题)某校组织学生体检,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数据是() A.体温37℃ B.身高16m C.质量40kg D.1min心跳75次 2.在通常情况下,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A.0.9s B.10s C.1min D.1h 3.我国对纳米技术的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长度为1.76×109nm的物体可能是()A.一个人的高度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5.用较厚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长度,如图1,正确的是() 图1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机械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本文将对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与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等内容。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 1.运动的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参照系:用于测量和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标准。 二、速度与加速度 1.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3.秒速、米制国际单位制速度单位:m/s。 4.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5.平均速度:总位移/总时间。 6.瞬时速度:极短时间段内的速度。 7.加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 8.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时间。 9.秒速、米制国际单位制加速度单位:m/s²。 10.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方向一致。 三、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同一方向上匀速运动。 2.特点:速度恒定,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3.速度-时间图:直线。 4.位移-时间图:直线。 四、匀加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在单位时间内均匀增加或减小的运动。 2.特点:加速度恒定,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 的平方的一半。 3.位移-时间图:抛物线。 4.速度-时间图:直线。 五、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狭义上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而做竖直方向上自由下落的运动。 2.特点:加速度恒定,取向竖直向下,大小为9.8m/s²。 3.位移计算公式:位移=初速度×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 一半。 六、简谐振动 1.定义: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振动的运动。 2.特点:周期恒定,振幅和频率可以改变。 3.周期的定义:一个完整的往复运动所需要的时间。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m,1m=dm=cm=mm=um=nm,。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其中的估读值为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cm。 (图1)(图2) (图3) 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

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cm。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mm.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 1h= min= s;1min= s;30min= h (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恢复。外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分或秒) 8、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误差与错误不同,能消除,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 其中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位数与已知测量值位数相同,多余的四舍五入。 第2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变化叫做。 2、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的世界. 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3、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的物体叫. 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人们通常选为参照物。 4、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选的 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5、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___发生改变,我们就说 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___没发生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v=s/t 变形 t=s/v,s=vt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s 运输中单位/h 两单位中/s 单位大。 换算:1/s=3.6/h 。人步行速度约1.1/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机械运动 Ⅱ 变速运动: 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 v2>v>v1 E、常识:人步行速度1.1/s ,自行车速度5/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 900/h 客运火车速度140 /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h 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s Ⅲ 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三、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常用单位有千米(),分米(d),厘米(c),毫米(),微米(μ),纳米(n)。

初中物理 物理大师第一章机械运动

1.一个木箱漂浮在河中,随平稳流动的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上游和下游各有一条木船,两船距木箱距离相等,两船同时划向木箱,若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 A.上游的木船先捞到木箱 B.下游的木船先捞到木箱 C.两船同时到达木箱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华跑较快 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3.甲、乙物体点同时、同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乙始终比甲运动得快 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4.灰蒙蒙的天气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公众注意到PM2.5的悬浮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太轻,很难自然下沉降落到地面上,而是长期漂浮在空中,不仅小到看不见,更小到可以直接进入肺泡甚至融入血液,其吸附的重金属氧化物或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危害很大。PM2.5指的是直径小于或等于() A.2.5dm的颗粒 B.2.5cm的颗粒 C.2.5mm的颗粒 D.2.5μm的颗粒 5.(2013?陆川县一模)玉林市教育局要求中小学建立学生电子档案.某中学生的信息档案中,错误的信息是() A.身高1.68m B.质量50kg C.体温36.5℃D.步行速度10m/s 6.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7.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 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 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 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 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 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v=s/t变形t=s/v,s=vt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v=s/t变形t=s/v,s=vt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机械运动 Ⅱ变速运动: 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精华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 一、测量 1、长度的单位:基本单位:米,符号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2、单位换算: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nm;1dm=10-1m、1cm=10-2m、1mm=10-3m、1um=10-6m、1nm=10-9m。 3、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 4、刻度尺的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即(一小格表示的长度),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作用:读数时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例如分度值是0.1cm,读数应该有2位小数。 5、刻度尺的量程:测量的范围。 6、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 (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分度值和量程适合的刻度尺; (2)从零刻度线或清晰的刻度线起测量,有刻度的边紧靠被测量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 (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录结果时,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两部分。 7、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s;常用单位:时(h)、分(min)、 8、时间单位的换算:1h=60min、1min=60s、1h=3600s、 9、时间测量的工具:秒表、停表。 10、误差的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11、误差产生原因:(1)测量仪器不够精密;(2)测量方法不够完善。 12、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等。 1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1)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可能减小;(2)错误是可以消除的。 二、机械运动: 1、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的定义: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选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被选来作为参照物的物体都当作是静止的。 3、参照物选择:除研究物体本身以外的一切物体,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4、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如果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没有变化则研究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有变化则研究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还是静止要看参照物选什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 八班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汇总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m〕、纳米〔nm〕、1km=1 000m;1dm=0.1m; 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运用方法: ①留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清除

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削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分: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开,误差永久存在不能避开。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讨论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依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讨论的物体作参照物〕。讨论地面上物体的运动状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测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观众方法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的内容是机械运动,在学完这一单元的时候,要做好知识点总结,这样才方便记忆。店铺为大家力荐了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整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1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 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 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 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2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观众方法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 2.速度: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 -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 -1,换算关系:1m/s=3.6km/h。计算公式:v=ts其中:s——路程——米(m);或千米(km)t——时间——秒(s);或小时(h)v——速度——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v=ts,变形可得:s=vt,t=vs。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3 1.机械运动: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归纳 单选题 1、甲、乙二人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0~10min,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B.0~30min,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C.10~20min,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D.20~30min,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答案:B A.由图像可知,0~10min,乙的图线比甲的图线更靠近纵坐标,故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0~30min,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为 s甲=s乙=1.8km=1800m 所用的时间为 t甲=t乙=30min=1800s 则甲的平均速度为

v 甲= s 甲 t 甲 = 1800m 1800s =1m/s 乙的平均速度为 v 乙= s 乙 t 乙 = 1800m 1800s =1m/s 即在0~30min,甲、乙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10~20min,乙是静止,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20~30min之间,刚开始时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乙的图线比甲的图线更靠近纵坐标,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在这时间段,甲、乙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地30min两人相遇,故D错误。 故选B。 2、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答案:C A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不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长短的,故A错误,C正确; B.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缺少相同时间这个条件,故B错误; D.通过相同路程,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缺少相同路程这个条件,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C.t=1 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D.0~3 s内,甲物体运动了6 m 答案:D A.由图象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甲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而乙的速度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即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以甲为参照物,乙的位置相对甲发生了变化,所以,乙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在v-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通过的路程,由图知道,t=1s时,甲、乙两物体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不相同,即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说明两物体没有相遇,故C错误; D.由图知道,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v甲=2m/s,由v=s 知道,在0~3s内,甲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t s甲=v甲t=2m/s×3s=6m

故D正确。 故选D。 2、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 C.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 ACD.由v—t图像可知,小芳的运动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小明的运动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说明小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均为3m/s,可知,0 ~ 10s小芳通过的路程大于小明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符合题意;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根据v=s t B.由v—t图像可知,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与垂柳之间的位置始终在变化,所 以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我们所用的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 A.25mmB.25cmC.25dmD.25m 答案:B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整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s计算公式:v= 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ss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变形 可得:s=vt,t。 tv 2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四测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V=S/t 2、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小车斜面 3、实验时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停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 v=s/t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中考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手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中考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手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中考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手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初中物理主要学习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在教材中 主要体现为声学、光学、力学、热学、电学等板块的内容。这些内容 主要达到的要求是: 1.认识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关注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问题。 2.了解自然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 和磁等内容,了解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守恒等内容,了解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关注能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4.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物理学不仅含有物 理知识,而且还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5.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 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 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第一章机械运动 知识网络构建 高频考点透析 序号 考点考频 1

长度测量的方法★★ 2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3 参照物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4 速度公式及相关计算★★ 5 平均速度的测量★ 第一讲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能力解读 知能解读(一)长度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长度单位 的换算关系是,,,,,。31km 10m =11dm 10m -=21cm 10m -=31mm 10m -=61μm=10m -91nm 10m -= 知能解读(二)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做到“三看”,如图所示。 (1)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应从其他清晰刻度线量起。 (2)看刻度尺的量程(测量范围)。 (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和分度值应从实际测量的要求出发兼顾选择。 2.使用时做到“五会” (1)会“选”。“选”是指刻度尺的选择,不同的刻度尺其精确程度不同,也就是分度值不同。测量对象 不同,所需的精确程度也不同。例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行的测量,精确程度要求较高,要选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时,选用分度值是1cm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合适。 (2)会“放”。如图所示,刻度尺要沿着所测的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所谓“沿着”,一是指放正不歪斜;二是指要尽可能地紧靠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的应以其他某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集锦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集锦 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测量物体的长度,选用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C.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偏小 D.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避免误差 答案:C A.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读数时的估读数字是分度值的下一位,不是估读的越多越好,故A错误; B.测量长度时,根据需要选择的合适的分度值,并不是越小越好,故B错误; C.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每个小格的实际长度变大,则测量结果偏小,故C正确;D.选用精密仪器,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 故选C。 2、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采取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模式,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形成组合体,关于神舟十四号点火后升空和对接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神舟十四号”飞船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以“神舟十四号”飞船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C.以发射架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飞船是静止的 D.对接后,飞船和空间站是相对运动的 答案:B AB.神州十四号点火后升空和对接的过程,“神舟十四号”飞船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B正确; C.神州十四号点火后升空和对接的过程,以发射架为参照物,“神州十四号”飞船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 C错误; D.对接后,飞船和空间站没有位置的变化,是相对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 3、一位短跑运动员在10s内跑完了10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72km/h,兔子奔跑的速度是8m/s,那么三者速 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运动员、兔子、汽车 B.汽车、运动员、兔子 C.兔子、汽车、运动员 D.汽车、兔子、运动员 答案:B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易混淆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易混淆知识点 单选题 1、下列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拇指指甲盖的宽度约为5mmB.乒乓球的直径为10cm 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dmD.中学生课桌的高度为2m 答案:C 拇指指甲盖的宽度约为15mm,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0mm也就是4cm,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cm也就是1.8dm,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75 cm,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一位短跑运动员在10s内跑完了10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72km/h,兔子奔跑的速度是8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运动员、兔子、汽车 B.汽车、运动员、兔子 C.兔子、汽车、运动员 D.汽车、兔子、运动员 答案:B 运动员的速度为 v1=s t = 100m 10s =10m/s

汽车的速度为 v汽车=72km/h=20m/s 兔子的速度为 v兔子=8m/s 因此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汽车、运动员、兔子,故ACD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如图是在学习《看不见的运动》时某课堂中的四个实验,下面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集气瓶水平放置可排除地心引力对实验的干扰 B.图乙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实验时将装置上下翻转几次,可加快酒精与水的混合 C.图丙中两杯水温度不同,红墨水扩散的速度也不同,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图丁和图乙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都相同 答案:D A.图甲中撤去玻璃板后右侧集气瓶中气体变红,左侧集气瓶气体颜色变淡,说明两种气体彼此进入对方发生了 扩散现象,而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总是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集气瓶水平放置进行实验可以排除是重力的因 素使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中打开实验装置中间的阀门,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最终混合溶液的体积小于原来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实验时将装置上下翻转几次,可以使水分子与酒精分子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更快,进而 可加快酒精与水的混合,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拍摄到的4个物体的闪光照片,箭头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A.B.C.D. 2.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t1到t2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瞬时速度相等 3.如图所示是测量长度的一些工具,关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制作课桌的过程中,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木板长度,这样做更精确些 B.毫米刻度尺比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精确度要高些 C.我们在测量时应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D.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要比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精确度高 4.“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甲乙两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运动时间比乙球长 B.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球做变速运动 D.甲乙两球平均速度之比4:5 5.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慢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速度达到了相等 C.在10s~20s内,甲同学静止不动 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6.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0.5分钟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1.5分钟,那么,当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是 A.2分钟B.1分钟C.3/8分钟D.0.5分钟 7.一辆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跑完了剩下的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v的值为() A.12km/h B.32km/h C.60km/h D.340km/h 8.甲、乙物体点同时、同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乙始终比甲运动得快 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始终静止在10m的位置 D.甲乙某一时刻速度相等 9.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