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二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大全

初二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大全

机械运动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

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定义:说物体是在运动还是在静止,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做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注意:a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不能以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b 没有特殊指明时以地面或地面固连体为参照物c 一旦被选为参照物假设其速度为0

(2)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言的,即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相对静止条件: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3.运动的快慢

(1)速度 ①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②速度的公式: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t

s v =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③速度的主单位为米/秒(m/s),常用单位为千米/时(km/h),1 m/s=3.6 km/h 。

④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

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①变速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②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大致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运动快慢的程度. ③求平均速度或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都可以用速度公式t

s v =进行计算,只要知道公式中的两个因素,就能计算出第三个未知量。

4.长度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要“三观察”:零刻度

线、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a零刻度线与被测物边缘对齐b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c对于厚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观察示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长度的单位

①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其他常用单位,比米大的是千米(km),比米小的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②单位换算:1 km=103m, 1 m=10 dm=102cm=103mm=106μm=109nm.

带单位运算:36cm=36×1/100m=0.36m

5.时间

(1)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

1 h=60 min,1 min=60 s。

(2)测量工具是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用停表,日晷和沙漏是古代的计时工具。

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按钮启动,第二次为停止计时,第三次为表针归零。

停表小刻度盘显示的是min大刻度盘显示的是s 图为3min37.5s(分针在3.5~4间故秒针为37.5) 注意:小盘的分度值是大盘的量程

6.误差

①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②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与测量工具的精确度和测量的人读取估计值有关。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主要有:使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运用合理的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④误差和错误不同。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读取记录时粗心大意引起的,是不应发生的,可以避免。

7、特殊的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即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组合法(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铅笔的长度圆锥的高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a)方法一:先用细线(或细绳)测量大楼的高度,然后再测量细线(或细绳)的长度.方法二:由于大楼不能分割或攀登,可以借助于一长度可测的木杆或人自身的高度,根据物体与影长构造出两个相似三角形,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大楼的高度.

(b)可以先测量你一步的步距长度,比如每个步距是L;然后数出从你家走都学校的步次数n,就可以得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s=nL.

(c)先用一条细棉线按照曲线走向对齐,再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棉线的长度,最后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出曲线的实际长度即可.(化曲为直法可测圆的周长)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5)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用“轮滚法”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点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km dm cm mm um nm 2、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会放: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 刻度平行并紧贴被测物体 (2)会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的大小4、时间单位:国际单位:秒S 其他单位:分min 小时h 5、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 6、测量工具:秒表。停表 7、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 8、误差的来源:(1)估读值跟真实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9、减小误差的办法:(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3)改进测量方法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 3、参照物定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 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2)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3)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 (4)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机械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本文将对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与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等内容。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 1.运动的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参照系:用于测量和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标准。 二、速度与加速度 1.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3.秒速、米制国际单位制速度单位:m/s。 4.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5.平均速度:总位移/总时间。 6.瞬时速度:极短时间段内的速度。 7.加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 8.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时间。 9.秒速、米制国际单位制加速度单位:m/s²。 10.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方向一致。 三、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在同一方向上匀速运动。 2.特点:速度恒定,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3.速度-时间图:直线。 4.位移-时间图:直线。 四、匀加速直线运动 1.定义:速度在单位时间内均匀增加或减小的运动。 2.特点:加速度恒定,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 的平方的一半。 3.位移-时间图:抛物线。 4.速度-时间图:直线。 五、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狭义上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而做竖直方向上自由下落的运动。 2.特点:加速度恒定,取向竖直向下,大小为9.8m/s²。 3.位移计算公式:位移=初速度×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 一半。 六、简谐振动 1.定义: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振动的运动。 2.特点:周期恒定,振幅和频率可以改变。 3.周期的定义:一个完整的往复运动所需要的时间。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一、参照物 1、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的物体叫。 2、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人们通常选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2)不能选择研究物体本身当参照物; (3)选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 3、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4、运动物体的相对静止;例如:神舟飞船与天空一号对接后相对静止;地球和同步卫星相对静止;车与乘 客相对静止; 运动物体的相对运动:运动快慢不同---背道而驰;如两车向相反方向行驶 5、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例如:月亮穿过乌云---乌云是参照物;顺流而下----流水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前句:船;后句:地球; 二、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变化叫做。 2、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的世界。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 (3)路程与时间都不同,利用路程和时间比值; 2、速度 (1)定义:。 (2)公式:计算公式:s---m;t——s v---m/s;变形:路程 ,时间- (3)速度的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4)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运输中单位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 km/h 。人步行速度约 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秒中运动1.1m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 _ . (5)单位换算:10m/s=_____km/h 54km/h=____m/s 7、标志牌: “40 “南京120Km”表示:该处距离南京的路程为120Km; 二、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特点:沿直线运动、速度不变; 2、匀速直线运动图像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是,这种运动叫做运动; A、常识:人步行速度1.1,自行车速度5,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 B、客运火车速度140高速小汽车速度108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百米短跑时间 约:14s C、计算题注意事项:(1)单位要统一;(2)必须要带单位计算;(3)有必要的文字说明;(4)应 用公式正确; 6、过桥穿洞的问题:不要忘记车长; 例如:一列长180m的火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600m的大桥,则火车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机械运动复习教案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1km=m,1m=dm=cm=mm=um=nm。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18.41cm。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其中的估读值为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cm。 (图1)(图2)(图3) 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 右图圆的直径为 cm。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 的厚度为 mm。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 则细铜丝的直径为 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其中国际制单位 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 答:。 1h= min= s;1min= s;30min= h (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恢复。外 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分 或秒) 8.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误差与错误不同, 能消除,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其中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位数与已知测量值位数相同,多余的四舍五入。 第2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变化叫做。 2.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的世界。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3.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的物体叫。 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人们通常选为参照物。 4.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 是运动和静止的。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5.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___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 的_________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_________的。 第3节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的物体运动得快。另一种是经过相同比较他们所花的时间,所花的时间的物体运动得快。 (2)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速度来表示,速度值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1)定义:。(2)公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m,1m=dm=cm=mm=um=nm,。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其中的估读值为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cm。 (图1)(图2) (图3) 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

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cm。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mm.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 1h= min= s;1min= s;30min= h (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恢复。外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分或秒) 8、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误差与错误不同,能消除,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 其中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位数与已知测量值位数相同,多余的四舍五入。 第2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变化叫做。 2、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的世界. 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3、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的物体叫. 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人们通常选为参照物。 4、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选的 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5、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___发生改变,我们就说 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___没发生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

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s计算公式:v=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ss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变形可得:s=vt,t。tv 2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四测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V=S/t 2、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小车斜面 3、实验时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停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v=s/t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 得出的结论: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

八年级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考点梳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单位 1.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2.常用单位:千米 (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 1Km = 103 m 1m = 10 dm 1dm = 10 cm 1cm = 10mm (二)长度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等。 2认识刻度尺,使用前“三看” 看刻度尺的0刻度线、看量程、看分度值。 3使用刻度尺做到“五会”(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 (1)会选:根据测量要求选用。(2)会放: 不能歪斜,刻线贴近被测物体。 (3)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 (4)会读: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记录: 数字加单位 4.长度的估测 A.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 B.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mm ; C.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 ;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 E.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3m ,长度约为10m ; F.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黑板的长度约为3m ; G.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 ,长度约为26cm ; 5.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如右图) (三)时间的测量 1.时间单位:基本单位是秒(S )常用单位 时(h )、分 1 分=60秒 1时=3600秒 1时=60分 2.时间的测量 (1)现代测量工具:钟、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 (2)机械停表: ①机械停表的构造:启动/暂停按钮,回零按钮、分钟盘、秒钟盘。 ②机械停表的使用 一按:按动启动按钮开始计时。二停:计时结束时,按动暂停按钮,停表会停在最后计时处。三读:停表上分针和秒针所对应的时间值,相加即为测量值。四回零:按回零按钮,使指针回到“0”。 ③机械停表的读数:机械停表的读数=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数。如下图读数为 分 秒。 测硬币的直径 测铁丝的直径

初二物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 =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量程是指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 时间的测量 1h=60min 1min=60s 运动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

初二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大全

机械运动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 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1)定义:说物体是在运动还是在静止,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做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注意:a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不能以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b 没有特殊指明时以地面或地面固连体为参照物c 一旦被选为参照物假设其速度为0 (2)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言的,即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相对静止条件: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3.运动的快慢 (1)速度 ①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②速度的公式: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t s v =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③速度的主单位为米/秒(m/s),常用单位为千米/时(km/h),1 m/s=3.6 km/h 。 ④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 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①变速运动: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②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大致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运动快慢的程度. ③求平均速度或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都可以用速度公式t s v =进行计算,只要知道公式中的两个因素,就能计算出第三个未知量。 4.长度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要“三观察”:零刻度

线、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选、放、看、读、记”五点方法: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的刻度尺;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a零刻度线与被测物边缘对齐b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c对于厚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观察示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的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长度的单位 ①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其他常用单位,比米大的是千米(km),比米小的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②单位换算:1 km=103m, 1 m=10 dm=102cm=103mm=106μm=109nm. 带单位运算:36cm=36×1/100m=0.36m 5.时间 (1)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 1 h=60 min,1 min=60 s。 (2)测量工具是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用停表,日晷和沙漏是古代的计时工具。 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按钮启动,第二次为停止计时,第三次为表针归零。 停表小刻度盘显示的是min大刻度盘显示的是s 图为3min37.5s(分针在3.5~4间故秒针为37.5) 注意:小盘的分度值是大盘的量程 6.误差 ①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②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与测量工具的精确度和测量的人读取估计值有关。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主要有:使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运用合理的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④误差和错误不同。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读取记录时粗心大意引起的,是不应发生的,可以避免。 7、特殊的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即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组合法(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铅笔的长度圆锥的高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a)方法一:先用细线(或细绳)测量大楼的高度,然后再测量细线(或细绳)的长度.方法二:由于大楼不能分割或攀登,可以借助于一长度可测的木杆或人自身的高度,根据物体与影长构造出两个相似三角形,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大楼的高度. (b)可以先测量你一步的步距长度,比如每个步距是L;然后数出从你家走都学校的步次数n,就可以得出你家到学校的距离:s=nL. (c)先用一条细棉线按照曲线走向对齐,再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棉线的长度,最后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出曲线的实际长度即可.(化曲为直法可测圆的周长)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5)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用“轮滚法”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 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 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 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 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 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v=s/t变形t=s/v,s=vt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机械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国际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1)10-3km=1m=103mm=106μm=109nm; (2)1m=101dm=102cm=103mm. 2. 测量工具: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 3. 正确使用刻度尺 (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 ①零刻度线②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 ③量程(即刻度尺最大测量范围) (2)测量前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3)测量步骤:(1放2读3记) A.正确放置刻度尺:①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 边缘保持平行 ....; B.读数:①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②读数需估读 ..——读至分度值的下一位; C.记录数据: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 .....;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4.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 (1)辅助工具法——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2)化曲为直——适于测较短的曲线,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硬币的周长等;

(3)累积法——适于测纸厚,细丝直径. 二、时间的测量 1.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国际单位:秒,符号:s ;常用单位:天(d)、时(h)、分(min)。 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 ;1d=24h=86400s 2. 测量工具:电子停表、机械停表(实验室常用) 3. 认识机械停表: 三、误差 1. 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2. 造成原因:选用的测量工具、采用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者. 3. 减小办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4. 错误与误差的区别:错误是由于操作时未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造成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不可避免。 ☆请正确地读出下图中(1)长方体的长为cm 78.2;(2)木块B 的长度是cm 8.1。 一圈 一大格 一小格 大盘 30s 1s 0.5s 小盘 15min 1min 0.5min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 运动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v=s/t 变形t=s/v,s=vt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机械运动 ⅱ变速运动: 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v=s/t变形t=s/v,s=vt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机械运动 Ⅱ变速运动: 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 一、测量 1、长度的单位:主单位:米,符号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2、单位换算: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nm;1dm=10-1m、1cm=10-2m、1mm=10-3m、1um=10-6m、1nm=10-9m。 3、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如:钢尺、皮尺、卷尺、学生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4、刻度尺的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即(一小格表示的长度),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5、刻度尺的量程:测量的范围。 6、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 (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分度值和量程适合的刻度尺; (2)从零刻度线或清晰的刻度线起测量,有刻度的边紧靠被测量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 (3)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录结果时,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两部分。 7、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秒,符号s;常用单位:时(h)、分(min)、毫秒(ms)等。 8、时间单位的换算:1h=60min、1min=60s、1s=103ms;1h=3600s、1ms=10-3s。 9、时间测量的工具:钟表,如石英钟、手表、秒表、停表等。 10、误差的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11、误差产生原因:(1)测量仪器不够精密;(2)测量方法不够完善。 12、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等。 1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1)误差不能消除,只能尽可能减小;(2)错误是可以消除的。 二、机械运动: 1、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的定义: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选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作为参照物的物体都当作是静止的。 3、哪些物体可以作为参照物?答:除研究物体本身以外的一切物体,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4、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如果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没有变化则研究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有变化则研究物体是运动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 识点全面总结 一、位移、速度、加速度 1. 位移: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有正负之分。与路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 2.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有正负之分,也可以用向量来描述。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小时等。 3. 加速度: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物理量的单位是米/秒²。常用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即9.8米/秒²。 二、匀速直线运动、非匀速直线运动 1. 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相等,速度不变。常见的有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2. 非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不同,速度也不同。常见的有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等。 三、距离、时间、速度的计算关系 1. 距离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S=V×t。其中,S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2. 时间和速度与路程的关系:V=S/t。其中,S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3. 时间和路程与速度的关系:t=S/V。其中,S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四、加速度、时间、速度、位移的计算关系 1. 速度和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V0+at。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2. 距离、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²。其中,S表示路程,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3. 末速度、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²=V0²+2aS。 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表示 路程。 4. 末速度和位移、初速度、加速度的关系:V²-V0²=2aS。 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表示 路程。 五、力和牛顿定律 1.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产生或改变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 2. 牛顿第一定律:质点在静止状态下会保持静止,质点在匀 速直线运动时会保持其速度和方向不变。 3. 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体质量,a表示加速度。 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六、重力和万有引力 1. 重力:所有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由于地球的存在,称 之为万有引力。 2. 万有引力:牛顿提出的一种力的表述方式,是所有物体之 间相互作用的力。其计算公式为F=G(m1m2)/r²。其中,F表 示万有引力,G为引力常数,m1和m2为两物体的质量,r为 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七、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1. 摩擦力:物体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使物体受到的 净力逐渐减小,运动也逐渐减缓。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的内容是机械运动,在学完这一单元的时候,要做好知识点总结,这样才方便记忆。店铺为大家力荐了初二物理机械运动知识点整合,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1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 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 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② 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③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2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观众方法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 2.速度: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 -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 -1,换算关系:1m/s=3.6km/h。计算公式:v=ts其中:s——路程——米(m);或千米(km)t——时间——秒(s);或小时(h)v——速度——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v=ts,变形可得:s=vt,t=vs。 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3 1.机械运动: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整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s计算公式:v= t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ss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变形 可得:s=vt,t。 tv 2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四测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V=S/t 2、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小车斜面 3、实验时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停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在用公式 v=s/t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4、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