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人教版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长度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km=______m,1dm=______m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1cm=______m,1mm=______m

1μm=______m,1nm=______m

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______及_________的刻度尺长度的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______,刻度线紧贴被测物,______

测量正确使用与被测对象一段对齐

刻度尺看:视线要______刻度线刻线,不要斜视

读:读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__

记:记录测量结果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误差: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机械误差只能______,不能______

运动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

运动和静止:宇宙间没有真正不动的物体,静止是______,相对运动和静止于______

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择:除研究对象之外的任何物体,一旦选定,就认为机械它是_________

运动定义:______不变、经过的路线是______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公式: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

直线运动定义: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______不相等的

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公式: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在国际单位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m),比米大的长度单位还有______( ),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有“分米( )”、“______(cm)”、“毫米( )”、“______(μm)”、“纳米( )”等。

2.长度单位的换算1km=______m=______dm=______cm=______mm=______μm=______nm

例题: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李明的身高是1.72___;新铅笔的长度是

1.8___;教室的长度是650___;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5___。知识点2:使用刻度尺的规则

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放:①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已磨损要从其他清晰的刻线量起

②测量时刻度尺要做到放正不歪斜、要尽可能地贴近被测长度。

3.读:读书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_________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由数字和______组成,最后一位是______值,包括估读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例题:如图所示,铁块的长度为______cm

知识点3:误差与错误

误差错误

产生原因

仪器精密度不够或试验方法不完善,观察

者估读时的偏差及环境对仪器的影响

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者

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大意

是否可以

避免

不可避免,但可以减小可以避免

如何判断有误差的实验数据比较接近真实值错误的数据远远偏离了真实值

例题:在测量同一长度时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72 cm、2.71cm、2.62 cm、2.73 cm、2.72 cm,其中错误的数值是______,为了减小误差,我们采用多次测量求_________的方法,取得数值为______。

知识点4: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1.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基本单位为___( )。除此之外,时间的单位还有___(min),时( )。

2.1 h=______ min,1 min=______ s,1 h=______ s

3.时间的测量工具主要是______。除此之外,时间的测量工具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1:机械运动

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随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就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有没有______变化。

知识点2:参照物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就叫做______。

例题: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月亮躲进云里

B.太阳从东方升起

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

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

知识点3: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______,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的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______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例题: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三、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1: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______。例如:在体育比赛中,裁判员就是根据这种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

2.经过相同的时间比较______。例如:在观看体育比赛的田径赛时,观众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

例题: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

“裁判员”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知识点2:速度的定义、单位、公式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运动慢的物体速度小

2.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速度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国际单位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符号是______;此外交通运输中常用的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1______=3.6______。

例题:飞机在1.5h内飞行2700km,子弹在2s内飞行1600m,运动较快的物体是______。其中

V

飞机=______m/s,V

子弹

=______m/s。

知识点3: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______运动,并且___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是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的特征:①运动的路线是______;②物体运动的______保持不变,即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______相等。

例题: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

B.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m,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根据V=s/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D.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知识点4:火车过桥(隧道)问题

例题:一列火车长200m,用20s的时间穿过了一条长100m的隧道,该火车如果以这样的速度通过长3.4km的大桥,要用多长时间?

例题:一座大桥长1.6km,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此桥,则所需时间为多少?

四、测平均速度

知识点1:平均速度的测量

1.测定原理:_________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方法:用_________测出小车所要通过的路程,用______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利用公式_________求出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例题: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______(填“大”或“小”)

(3)S

AB

=_________cm,t

AB

=______s,V

AC

=

_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AC段的平均速度VAB偏___(填“大”或“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速度专题 附答案

速度专题学生版 参照物——题型:三种可能 特征:看到身边物体A 朝某一方向运动 技巧:物体的B 的三种可能: (1)静止;(2)朝相反方向运动;(3)同向,但速度小于身边物体A。 一. 基础题 1. 若跳伞运动员大钟,跳出飞机后看到身旁的直升机正在上升,则直升机的运动状态有几种可能? 2.坐在向东的行驶的的甲汽车里的二种,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边向后退去,试着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3. 若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直道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丙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 丙两车都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那么关于这三辆车的行驶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 甲车必向东行驶 B. 乙车必向西行驶 C. 丙车可能向西行驶 D. 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 4. 坐在甲飞机中的钟三胖,在窗口看到大地向飞机迎面冲来,同时看到乙飞机反向离去,错误的是:() A. 甲飞机正向地面俯冲 B. 乙飞机一定在做上升运动 C. 乙飞机可能与甲飞机同向运动 D. 乙飞机可能静止不动

速度——题型:过桥题 特征:过桥 技巧:凡是,看到过桥题,就用车 车桥过桥V S L t += 一. 基础题 1. 一列长300m 的火车“钟家号”以15m/s 的速度匀速完全通过一座大桥用了90S ,求这座大桥全长?( ) 2. 一辆长30m 的大型“小钟”牌汽车,匀速通过70m 的长桥所用的时间为10s ,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时,所用的时间为20s ,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多少米?( ) 二. 中档题 1.“钟家号”动车组以 216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 700m 长的高架桥,从车头刚上桥到车尾刚离开桥共行驶 15s ,列车的长度是( ) m 。 三. 难题 1. 甲、乙两列火车,车长分别为L1 和L2,在相邻的两条轨道上,甲车以速度 V1 向东匀速行驶,乙车以速度 V2 向西匀速行驶,则甲、乙两列火车从相遇到离开所需时间为:( )。 速度——题型:过一点 特征:经过一个点,或不考虑车长。 技巧:以“点”为参照物,则:2 1V V S t +=车 一. 基础题 1. 一列客车长200 米,以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长300 米的货车,货车速度10m/s , 那么坐在客车窗口的钟大娘,看见货车从他眼前通过的时间是( )秒。

八年级上 物理 第1章 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申,白云在空中飘荡、小河在静静地流淌、鸟儿在蓝天上翱翔……而人与鸟“比翼齐飞”,令人,凉奇和感动。 地面上的观众看滑翔者和鸟都飞得很快,滑翔者看鸟也飞得这样快吗?我们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如何测定物体的速度?让我们从简单的运动开始,共同认识这个运动的世界吧!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生活中我们常通过眼睛直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短。上面左图中的帽檐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哪个较长?右图中,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较大?先看看,再用尺量。我们的视觉总是可靠的吗?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比较距离的远近、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人们常常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外界的情况。但是,仅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 为了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点,人们发明了许多仪器和工具。这些仪器和丁具帮助我们进行准确的测量。尺、钟表、温度计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或工具。 长度的单位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长度的基本单位

是我们在小学已经学过的米(meKe)。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国际通用的符号,国际单位制中,米的符号是m。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1.5m,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m。 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nlm)、微米(pm)、纳米(nm)等。它们同米的关系是 1 km=1 000m=103 m 1 dm=O.1 m=10-1m 1 cm=0.01 m=10-2m 1 mm=0.001 m=10-3m l um=0.000001 m=10-6m 1 nm=0.000000001 m=10-9m 小资料 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做出规定: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 S 内所经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m。 长度的测量 为了准确测量长度,人们设计、制造出了各种测量长度的工具。我们可以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 图1.1—1是一些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仔细观察你自己的刻度尺,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 2.它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讲义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讲义(一) 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 1. 长度单位及换算 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 、m 、dm 、cm 、mm 、µm、nm .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 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 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 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图所示); 需进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 与c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 由图得出:3113+1+151km=101010cm=10cm=10cm ⨯⨯;又如要知道nm 与d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 3311331181nm=10101010dm=10dm=10dm ---------⨯⨯⨯ 知识点2.正确选择、使用刻度尺、认识长度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mm ,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mm 、量程是150mm 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cm 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例题: 1、下列各物体中接近130厘米的是:( )A .体温表长度; B .乒乓球的直径; C .课桌高; D .写字台长度. 2、用塑料皮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时,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练习: 一本书的厚度为8 ; 课桌的高度约为80 ;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 ;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 ; 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 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 ; 教室门的宽度是0.95 。 知识点3.测量结果的记录 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使用刻度尺应注意四点:放、看、读、记. 2.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2)化曲为直法(如滚轮法、软线法和分割法);(3)等量代换法. 3.机械停表的读数方法: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为15 min)和秒(大盘转一圈为30 s),并将它们相加. 4.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2)改进测量方法;(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读取被测长度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该数位上无数,则应补零. 2.测量结果后面应带上相应的单位. 3.错误不同于误差.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如图所示,海螺的长度为________cm,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_cm. 【提示】海螺的长度为2.15 cm,其中2.1 cm为准确值,0.05 cm是估读值;硬币的直径为1.20 cm,其中1.2 cm为准确值,数据末尾的“0”为估读数字. 【答案】 2.15 1.20 知识点1长度及其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_;1 km=______m,1 m=______dm=______cm =______mm=______μm=______nm.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正确使用刻度尺:(1)放:________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________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________,不能歪斜;(2)看:视线要________刻度线;(3)读: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要________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记录________,并注明__________. 知识点2时间的测量 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为______;1 h=______min=______s. 4.实验时常用________测量时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运动图象与综合应用 专题概述及同步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运动图象与综合应用专题概述及同步测试题 运动图象与综合应用专题概述 “图象法”是处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简明清晰、形象直观,使各物理量之间关系更明显的特点,能把抽象的东西直观化、具体化。关于运动的两种图象:st图象和vt图象。 一、路程-时间(st)图象 图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2中物体在OA段和B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AB段处于静止;图3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小华做变速直线运动,在8 s内小华的平均速度与小明的平均速度相同。 二、速度时间(vt)图象 图4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5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图6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认识图象解决问题的步骤:①看清纵、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②弄清坐标上的分度值;③明确图象表达的物理意义。利用交点坐标、变化趋势、对应坐标值的乘积、比值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结论。 三、速度的测量与计算 要求灵活运用公式v=s/t及其变形式进行速度、路程和时间的计算。试题往往借助里程碑、路桩、铁轨长、频闪照片、列车运行时刻表提供时间和路程信息,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对应的路程、速度和时间。复杂的行程问题,可以借助行程线段图进行分析。 运动图象与综合应用同步测试题 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

同的小车是_____和_____;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 2.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图象,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图象是( ) 3.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_____。若停表每格为1 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4.在某次定向爆破中引爆炸药后,引线燃烧速度为0.8 cm/s,爆破安全距离至少为100 m,当引线长40 cm时,引爆手若要安全离开,跑开的速度至少是多少? 5.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 s 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 A.v甲>v乙,s=16 m B.v甲>v乙,s=8 m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 知识归纳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只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国际单位:米 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10-3km=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2、测量工具 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 图1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会认

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量程——如图1,该刻度尺的量程是0-13cm。 分度值——如图1,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会放 ①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边缘保持平行,不能倾斜。(3)会看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面垂直。 (4)会读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若长度正对刻度时则读0) (5)会记 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准确值与估读值)和单位。 4。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图2 (1)辅助工具法——如图2,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图3 (2)化曲为直——如图3,适于测较短的曲线,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硬币的周长等; 图4 (3)累积法——如图4,适于测纸厚,细丝直径。 (例子: ①一页纸的厚度——要100张同样的纸,用尺子量出它的厚度,再用总厚度除以100就得一页纸的厚度; ②铜丝的直径—— Ⅰ、用铜丝在一只笔上排紧绕上数圈,再用这根铜丝的长度除以所绕的圈数得到直径; Ⅱ、在硬币上做个记号,然后沿着记号在直尺上转一圈再回到原来做记号的地方,所到直尺刻度之处就是硬币的周长; Ⅲ、测量道具:一只铅笔,一把直尺。测量方法:先用直尺量出这根铜丝的长度,然后用铜丝再铅笔上紧排着绕上数圈,绕完铜丝,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第 1 节长度和时间的丈量 1、长度的丈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此外还有7 个单位,想法记着他们的符号及换 算倍率。 1k m= m,1m= dm= cm= mm= um= nm,。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丈量前第一要察看刻度尺的、和零刻线能否磨损; (2)丈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野与 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重要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丈量结果由 和构成。多次丈量取作为丈量结果。这样可减少偏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一本书的厚度为10 ,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结果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正确值、预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正确值是,预计值是,单位是。 5、正确估读:如图 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2)如图 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 。图 cm,此中的估读值为 3 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cm。 cm。 (图 1)(图2)(图3) 6、长度的一些特别丈量:积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 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转动法:轮子转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 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 cm。测得 200 页书纸的厚度为 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 mm。把细铜丝密切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 圈的总宽度如图,则 细铜丝的直径为mm。。 7、时间的丈量:(1)、时间的单位有、、。 此中国际制单位是。 丈量时间的工具是。你知道哪些种类的钟表?答:。 1h= min= s; 1min= s;30min= h (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恢复。外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内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1机械运动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一、测量的意义及其单位 (1)测量的意义:如图甲所示,帽檐直径AB与帽子高 度CD那个较长?如图乙,中心的两个圆那个面积较大?先目 测,在用刻度尺测量,通过测量我们会发现AB和CD一样长, 中心两个圆的面积一样大,由此说明仅凭感觉判断一个物体的 大小、长短,有时并不准确,所以要对物体的某些外观特征进 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专门的仪器和工具来进行准确的测量。 (2)国际单位制:测量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由于世界上不同地区选定的标准各不相同,交流就会很不方便。鉴于这种认识,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知识点二、长度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2)常用的长度单位及换算关系。 物理量单位符号换算关系 长度千米km1km=1000m=103m 米m---- 分米dm1dm=0.1m=10-1m 厘米cm1cm=0.01m=10-2m 毫米mm1mm=0.001m=10-3m 微米μm1μm=0.000001m=10-6m 纳米nm1nm=0.000000001m=10-9 注意:在进行单位换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单位之间的换算,不仅仅是数值参与运算,且单位也同时参与运算;(2)换算过程中,不要再写上原单位,只写目标单位;(3)明确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可简记为:数不变,单位换,乘进率,进行算。 知识点3、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 ①刻度尺:指各种有刻度的尺子,如直尺、卷尺、三角尺、皮尺等,通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测量长度时使用。 ①精密测量工具:如需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就要选用精确度比较高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常用于机械加工的精密测量,而激光测距仪通常用于远距离精确测量中。 (2)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下表中的内容。 零刻度线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量程即测量范围,是指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 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v=s/t变形t=s/v,s=vt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速度图象: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机械运动 Ⅱ变速运动: 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共4节)》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共4节)》知识点梳理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m,1m=dm=cm=mm=um=nm,。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其中的估读值为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cm。 (图1)(图2)(图3) 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 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 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 cm。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 mm。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 细铜丝的直径为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 1h= min= s;1min= s;30min= h (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恢复。外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内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试题 一:选择题 1.2021年1月,我国生物学家在浙江丽水发现两栖动物新物种一百山祖角蟾。由图可知,趴 在成人大拇指上的百山祖角蟾体长约为( ) A.3m B.3dm C.3cm D.3mm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 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3.短跑运动员在100m跑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1.2m/s, 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9m/s B.10.1m/s C.11.2m/s D.10m/s 可知,物体的() 4.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 t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5.某同学坐在匀速行驶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方路旁有一排长约100m的建筑物,他观测到自己 经过这排建筑物的时间约为10s。则小汽车的速度最接近于( ) A.10km/h B.40km/h C.90km/h D.120km/h 6.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末物体乙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4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C.前2s内,以物体乙为参照物,物体甲在向东运动 D.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二:综合应用 7.一个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前5s内运行的路程为20m,则它在第3s末的速度大小是

m/s,第3s内通过的路程是 m。 8.清晨,小明绕小区花园步行锻炼身体,借助手机中的秒表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间,如图所示,秒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分度值为,所测的时间为。 9.2021年5月29日,“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直冲云霄,飞船与火箭分离后,再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的;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一起运动,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是的。 10.诗人乘船出游时写下:“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 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选填“榆堤” 或“船”)为参照物。 11. 小丽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外出旅行时的照片,其中两张是坐在平直行驶车内连续拍摄的 照片,如图所示。网友判断小丽乘坐的车正在向东行驶。请你分析网友的判断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明骑自行车2min行驶600m,马拉松运动员跑步的平均速度为10km/h,若二者在公路 上以各自的平均速度同时向西运动,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拉松运动员向 (选填“东”或“西”)运动。 13.小明创作的科幻小说《未来战争》,其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飞行员驾着速度为 1000m/s 的飞机逃离即将爆炸的核武器基地半分钟后核武器爆炸,35s 后飞行员听到爆炸声,接下来又看到一道强烈的火光。”请指出一处小说描写中的科学错 误:,判断依据是。 14.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停表指针未超过一圈,每格1s)。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

。如果这两位同学测量时都没有错误,那么结果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都是mm ,那么乙 同学的结果错误。原因是:没有估读值。 7、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 测量环境 人为因素。 屡次测量求平均值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 防止 ,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那么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防止的。 二、时间的测量: 1、单位:秒(S) 2、测量工具: 古代: 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 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 三、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船 和 山 。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 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 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四、机械运动 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 ⑴比拟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那么运动快 ⑵比拟百米运发动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那么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发动同万米运发动比拟快慢,采用:比拟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那么获得第一名的是 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 、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变形 , v s t = t s v = v t s =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C.t=1 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D.0~3 s内,甲物体运动了6 m 答案:D A.由图象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甲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而乙的速度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即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以甲为参照物,乙的位置相对甲发生了变化,所以,乙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在v-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通过的路程,由图知道,t=1s时,甲、乙两物体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不相同,即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说明两物体没有相遇,故C错误; D.由图知道,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v甲=2m/s,由v=s 知道,在0~3s内,甲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t s甲=v甲t=2m/s×3s=6m

故D正确。 故选D。 2、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 C.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 ACD.由v—t图像可知,小芳的运动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小明的运动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说明小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均为3m/s,可知,0 ~ 10s小芳通过的路程大于小明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符合题意;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根据v=s t B.由v—t图像可知,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与垂柳之间的位置始终在变化,所 以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我们所用的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 A.25mmB.25cmC.25dmD.25m 答案:B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归纳 单选题 1、甲、乙二人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0~10min,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B.0~30min,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C.10~20min,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D.20~30min,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答案:B A.由图像可知,0~10min,乙的图线比甲的图线更靠近纵坐标,故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0~30min,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为 s甲=s乙=1.8km=1800m 所用的时间为 t甲=t乙=30min=1800s 则甲的平均速度为

v 甲= s 甲 t 甲 = 1800m 1800s =1m/s 乙的平均速度为 v 乙= s 乙 t 乙 = 1800m 1800s =1m/s 即在0~30min,甲、乙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10~20min,乙是静止,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20~30min之间,刚开始时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乙的图线比甲的图线更靠近纵坐标,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在这时间段,甲、乙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地30min两人相遇,故D错误。 故选B。 2、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答案:C A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不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长短的,故A错误,C正确; B.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缺少相同时间这个条件,故B错误; D.通过相同路程,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缺少相同路程这个条件,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 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有 1km= m;1dm= m;1cm= m;1mm= m; 1μm=m;1nm= 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国际单位是。时间的常用单位还有。 转换关系是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 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 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 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研 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 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 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 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 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 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 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 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 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 t 其中:s —路程—米(m);t —时间—秒(s);v —速度—米/秒(m/s)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为 或 ,交通运输中常用 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 或 ,转换关系: 。 公式变形可得: , 。

八年级物理(人教)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1.认识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4.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5.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6.了解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简单的物质运动形式,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本章主要内容有:时间、长度的测量,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速度的计算和测量等。由于速度的计算与路程和时间有关,所以本章首先介绍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常用工具,目的是使学生认识这些工具,使学生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有限的工具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从而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提高学生善于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本章涉及的主要考点有: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的应用;对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概念的理解;计算速度、路程和时间。其中参照物的选择和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的题目,经常在各类考题中出现,题的难度不大。有关物体的运动的计算,考查点一般集中在平均速度的计算上,多与体育赛事和生活中的交通运输等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理念。 1.对于本章中出现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要掌握这些知识难度不大。可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实验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2.对于速度,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有所熟悉,这里进一步学习,学习难度不大。但学生对速度单位“km/h”和“m/s”之间大小的比较和互换有一定的难度;对计算中公式的应用以及计算过程中要用到的公式和代入单位还不熟悉,常常会忘记,应多加练习。 3.学生在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知识拓展不开,不能正确选择参照物。对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不是很理解。应多举例说明。 1.对于测量工具、机械运动现象,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所以本章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理论知识来逐步展开,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强调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既要让学生明白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又要让学生明白“静止”物体的存在,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可利用想象的思维方法,选择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判断所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由于刚刚接触物理学中的计算问题,要求不要太高,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变速问题,可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将其当成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A.图中A物体长度为2.7cm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C.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是不可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小 8.运动会上高速摄像机抓拍甲、乙、丙三位百米比赛运动员,在某时刻三者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从起跑到该时刻,有关甲、乙、丙三位运动员的分析正确的是() A.乙的平均速度最大 B.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可以判断甲运动员跑的最快 C.甲的平均速度最大 D.丙运动员每个时段的速度一定都是最小的 9.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10s~40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C.乙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D.在40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A.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A物体作变速运动 C.v A>v B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11.有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5s内通过了35m的路程,则该物体在3s内通过的路程为() A.6m B.7m C.14m D.21m 12.中学生小明从学校步行回家,随身携带的手机记录共走了5000步,则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家的时间最接近实际的是 A.0.2h B.0.7h C.1h D.1.5 h 二、填空题 (1)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cm;(2)图(b)中秒表的示数是s; 16.人常说“一朝学会狗撵兔,从此踏上不归路”,这虽然有些调侃的意味,但也侧面证明 17.小芳站在斑马线路口等绿灯时,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小芳是的;若马路宽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清单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清单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长度单位: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 ; ②、长度的七个单位及符号: 千米(km)、、、、、、。 2.换算关系: 1km= m ; 1dm= m; 1cm= m 1mm= m; 1μm= m 1nm= m 3.刻度尺的三要素:、、; 4.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指:;分度值越小,刻度尺; 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会选:选择合适的和; ②、会放:物体的一端与对齐,刻度尺面与物体平行并被测物体; ③、会看:视线要与尺面; ④、会读:测量值要估读到; ⑤、会记:测量值包括、、; 注意: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己磨损,; 6.测长度的特殊方法: ①、测细钢丝直径或一张纸厚度,方法名称:; ②、测曲线长度,方法名称:; ③、测硬币直径,方法名称:; 7. 时间单位:国际单位是,符号 ; 其他单位及符号:、; 换算关系:1min= s 1h= min= s 8 .测量时间的工具: 9.停表的使用方法:一按、二按、三按; 10.停表的读数方法: ①、先读盘,量程是; ②、后读盘,若分针未过半,则读量程,若分针过半,则读量程; 11. 误差:和之间的差异就叫误差。 12. 误差的来源:①测量仪器、②测量方法、③读数的______________ 13. 减小误差的办法:①选更的仪器、②改进、③; 14. 错误可以_________,而误差只可以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选填“避免”或“消除”)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叫参照物; 3.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①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 ②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不改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4.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及提高练习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及提高练习 基础知识梳理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 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 (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1cm=0.01m; 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 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 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 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S/t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专题训练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考点专题训练 单选题 1、《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A.舟中人B.舟C.剑D.江岸 答案:D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意思是舟已经向前行驶了,但剑没有行进,即舟是运动的,剑是静止的。 A.以舟中人为参照物,舟相对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剑相对于人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舟为参照物,剑相对于舟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舟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B错误; C.以剑为参照物,舟相对于剑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剑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C错误; D.以江岸为参照物,舟相对于江岸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以江岸为参照物,剑相对于江岸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均以江岸为参照物,故D正确。 故选D。 2、物理学发展离不开一个又一个物理学家们的努力与贡献。下列物理学家中,开创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的是() A.牛顿B.伽利略 C.爱因斯坦D.杨振宁

答案:B AB.近代物理学通常是指经典物理学,经典物理学以经典力学、经典电磁场理论和经典统计力学为三大支柱,由伽利略、牛顿等人创立,伽利略是经典物理学的开创者。16世纪末,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物理学发展极为有益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核心是把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科学推导,总结了宏观低速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杨振宁的规范场理论和宇称不守恒理论属于当代物理学领域,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A.由v=s t B.正在进站的和谐号动车可近似看成做匀速直线运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通过的路程与它的时间成正比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用速度精确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答案:C A.速度公式仅是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数学关系,没有因果关系,故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的说法错误,故A错误; B.正在进站的和谐号动车速度越来越慢,做减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根据速度公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其通过的路程与它的时间成正比,故C正确;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每一瞬时的速度都不相同,所以不可以用速度精确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故D 错误。 故选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