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协同策略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协同策略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协同策略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协同策略

2014年第1期山东社会科学No.1

总第221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21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协同策略

杨发祥茹婧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上海200237)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与战略抉择。政府、市场和农民(社会)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源。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有效运

转,需要克服其自身的功能障碍,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农民(社会)三个动力源的功能边

界,并在此基础上分工合作、协同推进,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功能边界;协同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4]01-0056-07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新型城镇化是我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与战略选择。2012年11月9日,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2012年11月28日,李克强表示,“城镇化将是拉动内需增长的强大动力”。2012年12月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2013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进一步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①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回顾与实践进程

1.城镇化:基本内涵与实践反思

城镇是经济现代化的地域载体,也是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载体。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它包含了人口、经济活动和空间地域三个主体内容的演变与转换。城镇化或城市化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是指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产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②从层级体系的角度看,当今城市化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以县城(县级城市化区域)为中心的城镇化(Townization),二是以大中城市(区域性城市群)为中心的城市化(Urbanization),三是以国际大都市(世界级城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Metropolitanization)。③尽管在概念上略有差异,但不管是城镇化还是城市化,都是指农业性的环境、资源、人口、财产、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现代化进程。在城市化进

收稿日期:2013-08-06

作者简介:杨发祥(1972—),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转型社会学、消费社会学、财政社会学;

茹婧(1982—),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

用社会学和基层治理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学视野下的‘乡财县管’与新农村建设”(项目编号:07CSH007)、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对抗与融合:城镇化进程风险研究”(项目编号:11SA033)、上海市重点学科社会学建设项目(项目编号:B501)的阶段

性成果。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2013年11月13日。

②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③刘士林:《都市化进程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山东社会科学2014·1

程的层级差异越来越明显的当下,以城镇化、城市化和都市化为元概念,建构当代城市化进程研究的范畴群,有助于全面了解和把握我国城镇化国家战略的复杂内在机制与真实背景,制定层级分明、具有分类指导功能的政策策略和路径,这是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统一思想意识、形成发展共识以及超越各种肤浅理论研究与战略设计的当务之急。①而要推进健康城镇化,首先需要弄清我国已有城镇化模式的根本特征、关键制度和利益格局,分析哪些才是推动其发生改变的环节,找准推进健康城镇化的逻辑起点和突破口,明确改革的未来方向和推进各项改革的先后次序。我国已有城镇化模式的根本特征,是人地分割、土地资源的大量占取和低效利用,以及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无法融入城市。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探索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城镇化模式,如农民造城模式、工业兴镇模式、农业发展城镇化模式、综合发展城镇化模式等,形成了许多有益的地方经验。

1949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只有10.6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0年的36.22%。2011年,中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比例达到51.27%,首次超过了居住在乡村的人口比例,城镇人口达到6.9亿,设市城市655个,小城镇近20000个,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2012年,城镇化率进一步上升为52.57%。在1978至2012年间,中国的城镇化率提高了34.6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1.02个百分点。根据诺瑟姆(Ray.M.Northam)“S”曲线理论,我国的城镇化尚处于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 70%之间),正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城镇总体数量不足,现有城镇质量不高,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痕迹犹存,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农村工业化水平,城镇经济动力不足,重土地城镇化、轻人口城镇化等。那种传统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目标,以外向型工业化为中心动力,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改变土地用途为主要内容,以规模扩张为发展方式,以物质资本大量投入为驱动要素的城镇化模式已不可持续。③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

2.新型城镇化:理论探索与战略指向

探寻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应放在人类发展的大格局、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去思考。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多层面、全方位转变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化是由工业革命引发和带来的,现代化的过程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④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经历两三百年的时间,具有原发性特征。中国的城镇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逻辑,离不开历史、空间、物质水平等诸多条件的规制,同时根植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任务,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而提出的重要战略。由于这一战略提出的时间较短,对其概念、内涵、路径、重点等尚无统一的认识。如何正确认识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意义和作用何在,以及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摆在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⑤当前,对新型城镇化讨论最多、争议最大的有六个核心问题:“快点好还是慢点好”、“大城市化还是小城镇化”、“政府主导还是市场说了算”、“土地改革:同地同权还是二元并行”、“农民进城:过客还是居民”、“城市规划:如何避免‘千城一面’,彰显不同特色”。⑥目前,学界对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基本内涵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⑦

什么是新型城镇化道路?怎样提高城镇化质量?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回答的两个关键议题。中共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

①②③④⑤⑥⑦刘士林:《关于我国城镇化问题的若干思考》,《学术界》2013年第3期。

宣晓伟:《过往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触发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改革》2013年第5期。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

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行政管理改革》2012年第11期。

盛广耀:《新型城镇化理论初探》,《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2期。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顶级专家辨析:新型城镇化六个核心问题》,《人民论坛》2013年第2期。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

山东社会科学2014·1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①因而,新型城镇化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机制,推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②既要探索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又要探索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正是这种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战略指向。

二、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源及其发生机制

城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与中国现代化历程息息相关,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求既要尊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与现实,更要通过其动力机制的协调来积累更多的增量动力。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就是要搞清楚新型城镇化发展是由政府单一力量推动的,还是由市场力量推动的,抑或是由政府、市场、农民(社会)等多重力量来协同推进的?

1.政府主导

政府是中国城市化的主导动力。中国的城镇化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城镇化。先发国家与自发国家通常是以市场为主导,通过工业化、城镇的发展步入城市化;而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农耕经济的比重较大,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主体是政府和国家,呈现出系统建构的特征。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推进作用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定优先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战略,全面推进城镇化;二是政府供给城镇化制度、规划城镇布局、确定城镇建制;三是各级政府作为主体从事城镇建设。③长期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不是市场经济推动的结果,没有经历传统城市的自然发育和成长过程,而是政府人为推动的结果。在市场发育并不充分、法制建设仍不健全、社会自治能力尚显不足的情况下,政府执政技术的历史因子以及科层官僚的惯性思维,决定了政府在城镇发展的角色扮演中仍有其强大的资源、组织与管理优势。针对地广人多、地区差异巨大的国情,政策、制度的灵活性能够赋予更多地区以城镇化发展的机遇,从而促进城镇化在全国范围的展开。④可见,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建设,满足了国民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政府仍然掌握大量的配置性资源,应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方式,拉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市场牵引

市场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方式,市场竞争是活力与效率之源。市场促进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加速了城镇化的步伐,是农村城镇化最有效率的动力。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农村经济和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的30年。市场化改革改变了政府大一统的管理模式,基层社会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在城镇化的发展中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并成为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强劲动力。首先,体制转轨所释放的空间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契机,并激发出了无穷的活力。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所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体制选择权的分散化。以政府为主体的超大型科层组织,分解为包括企业、市场、中间性组织和政府在内的多元组织形式,企业和个人成为城镇化的重要推动者。其次,1994年分税制改革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使配置性资源的导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市场机制使各级地方政府自身的利益倾向日益明显。如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最大化,地方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权力扩大化,保护在原有体制下的既得利益,争取本地人民的政治支持等。在这种情况下,由权力中心确定的自上而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通过各级地方政府而顺利实施。各级地方政府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大力推行自下而上的城镇化。⑤最后,市场机制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推动城镇化有序发展。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最本质的问题是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与重新配置,使得城市集聚经济蓬勃发展,发展到一定阶段,各规模等级城镇在各自科学合理的规模下协调发展,从而

②③④⑤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0页。

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理论月刊》2013年第4期。

赵晓谛:《城镇化:从政府推进到市场选择》,《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辜胜阻、李正友:《中国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制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山东社会科学2014·1

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动态均衡。①

3.农民推动

城镇化的根本问题,说到底还是农民问题。发动和组织农民,是农村城镇化成败的关键。因为农民是城镇化最直接的当事人,他们对城镇化的渴望最为强烈,也更为纠结。他们渴望过上和市民一样体面的生活,享受和市民一样的待遇和制度保障,但对于未知的风险和变数又心存恐惧。②农民对新型城镇化的助推作用,来源于农民的生存理性和计算理性。中国传统农民的勤劳、节俭、互惠等特质,嵌入到制度变迁的进程中,构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巨大动力。一方面,在人地矛盾紧张的背景下,诱致型的制度变迁使传统农民进入到一个空前开放的社会分工体系中,并释放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农民可以自由跨越经济结构,向非农领域流动,并按照其在农业社会中形成的理性行事。农民理性的优质因素与现代工商业社会的优质因素有机结合,释放出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商业社会都未有的巨大能量,从而产生强大的“叠加优势”。③上世纪80年代全国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就是农民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最好例证。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在就业选择上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农民的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型城镇化带动了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改革开放以来,两亿多农民从耕地上解脱出来,转到了二、三产业中去就业,给农村逐步推进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同时,大量的农民到城镇务工经商,获得了增收的机会。2012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917元,其中44.5%来自于工资性收入。更重要的是,三次农民工潮对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城市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可见,从中长期发展来看,在一个农业大国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化,向现代化迈进,是我们最大的国情。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但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三、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功能障碍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源为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各种动力源具有自身利益取向和功能边界,使动力机制存在功能障碍,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整体推进。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模糊、农民市民化的进程缓慢,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滞后等,是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的主要约束性因素。

1.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

我国的城市大多是从“城”即“都”(政治中心)发展而来,而其他国家的城市大多是从“市”即市场发展而来的。④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一方面,土地的集约使用和快速升值成为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围绕地产收益产生的利益博弈也影响到实体经济发展、价格稳定和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⑤地方政府基于自身的利益取向,往往会采取明显的短期行为,把土地财政与物理空间的城镇化作为发展目标。同时,官僚科层制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地方政府领导集体常常偏重地方财政与自身政绩,客观上造成了“跑部钱进”、“造城运动”、“逼农民上楼”、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为了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利用各种融资平台大肆举债,并成为城镇化的主要投资力量。政府的大规模投资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导致民间投资始终低迷不振。在分税制改革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为了获取更多资金,不得不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收入,形成了对土地财政的严重依赖,城镇化协同效应不高,住宅、土地等资源浪费严重。在行政监管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资金的转移支付与项目申请滋生了大量腐败现象,导致城镇化建设长期处于一种粗放型发展的态势。

2.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模糊

合理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是关系新型城镇化的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之一。一般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城镇化的过程中,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基本上由市场动力推进,曾经出现过许多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①②③④⑤刘振宇、魏旭红:《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基于结构视角的文献综述》,《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3期。

胡士杰、朱海琳:《论政府在城镇化动力机制中的角色与作为》,《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李晓梅、赵文彦:《我国城镇化演进的动力机制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第3期。

李培林:《转型背景下的社会体制变革》,《求是》2013年第15期。

山东社会科学2014·1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部分发展中国家完全由市场推动的城镇化道路导致过度城镇化。①中国改革和转型的轨迹和方向,是从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向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自由市场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物质财富前所未有的增长,并在许多方面提升了个人自由,但是,它也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政治和环境问题,进而激发出各种各样的社会自我保护运动。②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由于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模糊,社会自我保护运动频频发生,其中大多数问题都是涉及失地农民、拆迁赔偿等各方的利益博弈问题。中国政府一身兼有“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两种身份和两种职能。在主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初期,政府的混合角色发挥了巨大的效能,但是在注重质量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市场的力量,通过市场化来形成城镇化制度的倒逼机制,从而带动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

3.农民市民化的进程缓慢

农民市民化既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社会进程,也是城市形态变迁的空间过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城市的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公共服务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然而,由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向来重物轻人,农民工群体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的现实困境。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他们至今仍然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处于一种“半城市化”(或称“虚城市化”)状态。这是一种介于回归农村与彻底城市化之间的状态,表现为各系统之间的不衔接、社会生活和行动层面的不融合,以及在社会认同上的“内卷化”。③据测算,我国的半城市化率约为13%以上,约1.6亿农民工没有市民化。农民市民化的困境,既有来自社会制度和文化层面的结构性约束,也有来自于个体素质和社会交往层面的行动制约。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结构与行动实际上构成了农民市民化的一种双重束缚。这种双重束缚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紧紧地把农民限定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空间里,即使有“地理空间”的变动,也难以突破“社会空间”的有效流动,农民的社会地位在市民化之后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④因而,农民市民化不仅仅是农民社会身份和职业的一种转变(非农化),也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地域转移(城市化),而是一系列角色意识、思想观念、社会权利、行为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是农民角色群体向市民角色群体的整体转型过程(市民化)。⑤农民市民化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一样,直接影响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整体进程。

四、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协同策略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既要避免原有模式的弊端,又要符合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既要借鉴国际经验,更要遵从中国本土的现实逻辑;既要考虑到作为整体的社会和国家利益,又要兼顾各个具体的利益主体。如何妥善处理好政府、市场与农民(社会)的功能边界,做到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协同、城镇建设与乡村发展相协同、物的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相协同,是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协同策略。

1.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协同

中国城镇化是与经济体制转型同步推进的,而经济体制转型又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的。所以,如何发挥好政府对新型城镇化的引导功能至关重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城镇化中的最大作用,是生成、催化与提升市场力量。只能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作用,政府在城镇化中的作用才能有效发挥。通常说来,政府主要通过制度创新和公共政策来发挥作用,而市场则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转换的核心动力、聚集经济效应的内生动力、生产要素流动的直接动力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作用,以促进人口流动和产业的空间聚集,从而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因此,从动力机制角度看,城镇化可看作是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引导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集中流动,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产业的空间集聚和人们生活方式、观念意识转变的历史变迁过程。⑥可见,城镇化的过程,是生产要素集聚和更高效率配置的过程,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决不

①②③④⑤⑥黄留国:《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模式、动力与保障》,《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马骏:《经济、社会变迁与国家重建:改革以来的中国》,《公共行政评论》2010年第1期。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文军、黄锐:《超越结构与行动:论农民市民化的困境及其出路———以上海郊区的调查为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景春梅:《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其制度创新:基于政府行为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66-67页。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山东社会科学2014·1

能违背市场规律和城镇化发展规律,以行政方式长官意志拔苗助长、“人为造市”。市场能解决城镇化中微观资源配置问题,但难以解决好城镇化的宏观布局问题;市场能够解决城镇化中的一些经济矛盾,但解决不好城镇化发展中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以及收入分配不公、体制机制不合理等问题。①在新型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既要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作用,又要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节作用,把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统筹的调控性作用结合起来,合理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节奏,优化结构和布局。②针对当前城镇化中的“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寻租和腐败、公共政策失灵、公共产品供给低效、半城市化等积弊,中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应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协同转变,既要发挥市场机制对推进城镇化发展中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健全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协同的城镇化实现机制。

2.城镇建设与乡村发展相协同

城镇化不是孤立的。城镇化进程中能不能处理好“三农”问题,是对城镇化生死攸关的大问题。③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中,如果缺乏安天下、稳民心的农业发展战略,城镇化就必然出现停滞或倒退。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逆城镇化现象,第一次是在三年困难时期,第二次是在上山下乡时期,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城镇建设与乡村发展的关系。因而,城镇化过程不仅是与工业化相互适应、相互推动的过程,而且是与农业现代化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国的城镇化,不应是削弱农业、剥夺农民、凋敝农村的过程,而应当是加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过程,这是中国城镇化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这样,重新认识和定位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一种普遍的同一性和协调的差异性共生的城乡发展模式,是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议题。在当前形势下,要确立新型城镇化的道路,关键是彻底摆脱城乡二元思维定势与二元政策惯性,克服以往城市化中过急的城市偏向(urban bias),以及以牺牲农村为代价的发展之路。正确定位城乡之间的应有关系,合理界定和规划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并根据合理的目标来选择设计相应的城镇化道路,从而促进城乡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④具体来说,一是要准确把握我国城镇化的阶段性特点,着力突破城乡之间存在的户籍等制度性界限,促进城乡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要积极创新农村用地制度和市镇建设体制,充分释放农村土地资源的空间价值,培育城乡产业融合的新动力;三是要加快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把推动城乡产业融合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同步实现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就是城乡协同的总体思路。

3.物的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相协同

城镇化的过程,同时是社会人口、空间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更是物的城镇化与人的城镇化相协同的过程。中国城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于搭建一个让农村居民“出得来”、“回得去”、“留得下”、“有尊严”的发展平台。实现城镇化质量建设与农村居民生活意义世界建构的双重发展,就必须实行城镇化发展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有机匹配、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有机匹配、与区域发展程度有机匹配、与创建有利于农村居民公共参与的生活与生命共同体有机匹配四大基本原则。⑥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与社会组织、企业等各种社会力量良性互动,释放基层社会的潜在能量,更多地放权给城乡居民,创造社区居民参与规划的各种途径,让他们能按照自己的生活需求和居住需求推进城镇化。同时,建构以公共交往空间与规则为核心,由基层党委和政府、农村居民、市场发展商、基层社区、社会团体等利益相关方平等参与的城镇化事务共治格局。当然,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实现产业发展、就业吸纳和人口集聚相统一。城镇化不是简单地让农村人口进城当市民。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支撑,就业提供是城镇化的基础。脱离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的人为造城,片面追求人口城镇化速度,一定会出问题。释放城镇化的最大潜力,必须加快推进人口

①②③④⑤⑥马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项继权:《城镇化的“中国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陈锡文:《三农问题攸关城镇化的成败》,《经济参考报》2013年5月13日。

林聚任、王忠武:《论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与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

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求是》2012年第14期。

唐亚林:《城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与农村居民生活意义世界的建构》,《学术界》2013年第3期。

山东社会科学2014·1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城镇化的转型与改革。而人口城镇化的突破口,在于积极解决有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关键在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基本公共服务、财税体制、行政体制、社区管理体制、人口政策等领域的综合配套改革,为有序转移农业人口、提高城镇化质量提供制度保障。①

五、简短的结语

“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英国诗人库伯(William Cowper)如是说。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近二三百年的工业化时期是人类生存方式变化最大的时期。因为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既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也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工业发展催生了无数城镇的崛起,城镇发展又对工业和人口进一步集聚形成巨大吸引力。两者双轮驱动,改变了城乡居民的生存方式,推动了我国现代化进程。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道路,首先应回答城镇化究竟是“人”(市场要素配置)的城镇化,还是“人为”(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城镇化?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收入比这两个外生变量内生化,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城镇化率一起,构建了我国城镇化演进的动力机制模型。因而,我国城镇化长期持续的动力机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②推进新型城镇化,应重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防止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切实增加建设用地供给,建立市场化、可持续的融资机制,实现人的城镇化和市民化。③尤其是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今天,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关乎到自身,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11月21日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中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会晤中谈到:“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注重质量的城镇化,是在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之上的,致力于集约、低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必须更加符合人民意愿、符合实现现代化的需要、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既要立足国情,又要注意汲取已经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科学理念和先进经验。城镇化合作是欧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深远,有助于提高双方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双方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④总之,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协同各动力源,妥善处理其功能边界,走以人为本的道路,让新型城镇成为劳动生产率更高、社会更和谐、文化更丰富、环境更适宜、安全更有保障、人民生活更有尊严的温馨家园。

(责任编辑:陆影)

①②③④夏锋:《规模效应、人口素质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考量》,《改革》2013年第3期。

李晓梅、赵文彦:《我国城镇化演进的动力机制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第3期。

中国金融40人论坛课题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对若干重大体制改革问题的认识与政策建议》,《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李克强:《中欧城镇化合作潜力巨大》,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22/c_118260403_2.htm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三大特点分析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三大特点分析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指数研究院共同发布《2013年三季度中国房地产政策评估报告》,报告主题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业走势专题分析》。报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镇化道路进行回顾,总结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三大特点。 回顾历史,国内外形势决定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人口规模由1949年的不足600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近7亿人,城镇化率由10.6%上升至52.6%,城镇化道路经历了起步——调整——快速——加速的曲折过程。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旧模式下的城镇化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1)城市建成区规模快速增长,而城镇人口的增速相对较低,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若以户籍人口计算,人口城镇化的速度还要更低。2)旧城镇化实行城市偏向政策,甚至不惜牺牲农村、农民利益发展城市,导致发达的城市与凋敝的乡村并存,城乡差距日益明显,城乡间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失衡。3)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采取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但从30余年的发展结果来看,由沿海地区发展来带动中西部地区梯次发展的所谓“雁行发展模式”或“梯度发展模式”未能如愿出现,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拉大。 三大特点,新型城镇化战略应运而生 自2003年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到十八大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思路逐渐明晰。 特点一:以人为本,重质量轻速度。为解决城镇化中人口迁移所面临的问题,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此战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转变,扩大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如何从粗放型的扩张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解决城市发展模式的调整。在此其中,以人为本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特点二:一体化统筹,缩小城乡差距。“不均衡”是旧城镇化的诟病,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巨大差距,以及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异。新型城镇化注重区域间协调发展,并“坚持城乡统筹,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docx

第三章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第十二条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指导思想是: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与优化,促进产业和人口的空间集聚,形成合理的、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城镇空间网络, 推进城镇化和城镇现代化进程。注重区域和城镇的合理、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资 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条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方针是: 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类指导、兼顾南北、强化重点。优化 乌鲁木齐的综合功能,强化乌鲁木齐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区域中心城市,有 重点地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第十四条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目标是: 充分发挥自治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后发优势和资源优势,逐步建设成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政治稳定,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经济强区和具有一定国际意义的商贸 活动中心区域。逐步建立一个职能类型协调,规模等级和空间布局合理、城乡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城镇体系。 第十五条自治区城镇化发展道路是: 走以大中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重点小城镇优先发展、注重城市功能的扩张和完善、集约化和内涵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使城镇成为各级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通过城镇 要素的聚集与扩散功能的充分发挥,带动城乡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北疆(指天山以北地区) 依靠城镇的集聚效应,走城乡协调发展的扩张型城镇化道路;南疆(指天山以南地区)强化 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走点轴开发的集中型城镇化道路。 第十六条自治区城镇化战略步骤是: 近期,新疆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是天山北坡经济带,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实质是以乌鲁木 齐市为核心,以吐 -乌-大高等级公路、乌 -奎高速公路和北疆铁路为发展轴的天山北坡城

创新体制机制 加强内部管理

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 县级广播电视台作为广电事业的基础组成部分,在传递党和政府声音,丰富百姓生活,传播经济信息,活跃文化市场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政策和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作为“四级办台”中最基层的宣传单位县级广播电视台,上面有中央台和省市台的压力,下面有观众越来越挑剔的眼光,周围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在硬件设备和人才资源等方面显然处于严重的“弱势”地位。近年来,随着“三网融合”大幕的徐徐拉开和有线网络业务的剥离,留给县级广电发展的空间已越来越小。就我们新昌台来说,如何在危机中求发展,如何进行新闻、广告、活动等方面的挖潜和革新,如何进行职能调整、人事、薪酬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解决精品节目缺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产业化水平低下等问题,已面临着一个重大难题,如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必将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根据我台目前的现状,提出以下观点。 一、抓思想,振精神,在全体员工中形成三种意识 一是危机意识。由于长期形成的体制、机制及受之前“大锅饭”的影响,许多员工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 影响弱化。互联网时代,人们接受新闻、资讯、信息的途径和手段不断翻新,观众流失,收视率下降,影响力弱化。 收入难升。县级台主要依靠广告、视维费等经营收入保障。 随着新昌华数的剥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新兴媒体的不断产生等因素,反而已越来越小。再从财政支持来说,几十年一贯之的局面短期难以扭转,电视广告收入逐年大幅度下降已成不争的事实,随着新媒体的不断融入,广告创收的道路必将更加艰难,而作为一个公共文化传播机构与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又差距较远。再就是,上级广电部门对县级广电的职能定位又相对滞后。所有这些,都将阻碍我们当前和今后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以及人员进口渠道复杂等历史原因,

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制约因素及其思路对策

课题组: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制约因素及其思路对策 [作者:中共绍兴县委党校课题组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点击数:185 时间:2011-1-11 录入:张吉星] 内容提要:建设新型城镇,是工业化强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应有之义。在新时期新阶段,绍兴县主动顺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经济发达、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建设目标,并启动了首批五个镇的新型城镇建设试点。这是立足县情实际,应对竞争挑战,事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举措。因此,研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制约因素及思路对策,对于从理论上廓清新型城镇建设中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而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动力制约因素思路对策绍兴县柯桥镇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已成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竞争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种客观的必然选择。作为工业化起步较早、又率先步入市场化轨道的绍兴县来说,随着工业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大量集聚以及城镇居民富裕程度的提高,原有的城镇基础设施及其服务功能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必然要求通过新一轮城镇建设——新型城镇化,来促进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更快地实现城乡统筹,更好地化解民生领域的问题。最近,绍兴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经济发达、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建设的目标要求。这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上,作为发达地区的绍兴县,主动顺应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建设趋势,从县域实际出发而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在新时期新阶段建设新型城镇,这既是个操作层面的问题,也是需要从理论上进行廓清,进而更有效地指导和推进新型城镇建设的问题。 一、新型城镇建设的发展动力 近年来,发达地区出现的新一轮城镇化的客观趋势,是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的。这需要我们从历史与现实、内部与外部的结合上去探求建设新型城镇的动因。 1.对城镇化的理性反思。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旧式城镇化而言的。旧式的城镇化在其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由于指导思想上的不切实际,规划设计上的单一粗放,从而带来实际运作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城镇建设相对滞后。绍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 作为城市建设的工作者,我们知道怎么样开展城镇化建设行动工作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浙江省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行动实施方案【1】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发改规划〔xx〕1098号),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杭州市要区分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通过流动人口积分落户方式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大中城市均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不得采取积分落户方式。(省公安厅负责,xx年12月底前完成) (二)全面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督促各地落实居住证制度,确保居住证领取门槛不高于国家标准、享受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低于国家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赋予居住证持有人更多公共服务和办事便利,不断提高居住证含金量。(省公安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建设厅、省卫生计生委

负责,xx年9月底前完成) (三)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国发〔xx〕44号),研究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建立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结构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情况动态调整机制,加大省级财政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较多地区的资金奖励力度。(省财政厅负责,12月底前完成) (四)全面落实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结合上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情况,调整完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办法。研究出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的实施细则,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合理用地需求。(省国土资源厅负责,12月底前完成) (五)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农村“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权益,鼓励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退出。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省农办、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监局负责) (六)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各地区要有序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供给,坚持“两为主”,落实“两纳入”,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确保进城落户农民子女受教育与城镇居民同城同待遇。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

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2013-11-4

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 2013/11/4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何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由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共同组织的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日前正式结题。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担任负责人,20多位院士、100多位专家参加。经过一年多的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该项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性建议。这份报告也成为项目组就城镇化问题向中央提建议的重要依据之一。该报告包括1个综合报告和8个课题。 城镇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过程,也是新中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结果。随着当前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如果顺势而为、妥善引导,城镇化将会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走得不好,现有的“城市病”将蔓延,影响现代化进程,无法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 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持续发展,截至2012年底,城镇化率已达52.57%,城镇人口约7.2亿。中国正在从一个传统农业大国,转变为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基本持平的城市型国家。13亿人口大国的城镇化持续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但是,囿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城镇化多年所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一是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率统计指标高于实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比重15个百分点左右,城镇人口中1/3的流动人口群体无法享受城镇待遇;农民工整体上技术能力缺乏,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无务农意向,“不融入”或“半融入”的城市现象突出,成为提高消费、拉动内需的制约瓶颈和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农村精英流失、农业现代化发展受限、农村空心化的现象日益显现。二是资源环境约束瓶颈突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区域性复合型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安钢是一个有着近60年历史的国有钢铁企业,体制机制比较固化,缺乏现代企业应有的活力。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以及内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安钢出现了较大额度的亏损。为扭转这一局面,尽快使安钢走出困境,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就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放权让各生产单位在管理上创新、搞活。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推行了新定员方案,对各主体生产单位按定员计发工资,实行减人不减工资总额、增人不增工资总额的包干政策,发挥各生产单位深挖内部潜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钢厂“心脏或命脉”之称的动力厂,面对公司日趋恶化的经营环境以及新上项目多、职工思想波动大、转岗人员多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厂领导班子充分利用公司给定的放权搞活的政策,向内使劲、深挖潜力,确立了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近两年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为手段,以降本增效、激发活力为目标,全面深化分配制度、人事制度和激励机制的改革,全厂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责任心、奉献精神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心齐、气顺、干劲足,已成为动力厂一种新的工作风尚。在职工收入下滑、岗位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仅确保了动力介质安全、可靠

供应,同时大力发展节能减排项目,余热发电量连创新高,为公司节约了可观的外购电费,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一、直面困难,理清思路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环保的要求,安钢淘汰了一批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工艺和装备,又新建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艺装备。作为为公司主体生产工艺服务的动力厂,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需要配套建设高炉鼓风站、110kv变电站、循环水泵站、干熄焦发电站、烧结环冷发电站等十多个站所,设计定员(含维检)达400余人。然而,公司每年新进人员数量有限,能分配到动力厂的很少,加之2012年安钢又出台了促进减员的新政策,这给动力厂人员调整、特别是给新建项目配备人员方面带来了很大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动力厂领导班子向内使劲,主动为公司承担压力,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多次深入研究,确定了“创新体制机制,盘活人力资源存量,激发企业活力”的工作思路。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压缩检修和老岗位人员,用不到100人的净增量满足了十几个新建站所对运行人员的需求,确保了各项动力产品的连续、可靠、经济的供应,为公司解危脱困作出了贡献。 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改变平均分配奖金的习惯做法,对生产(运行)岗位进行岗位测评,按测评结果确定各岗位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一轴三带、四群一区”城镇化发展格局示意图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结合四川实际,编制《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本规划是引领四川省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略)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推进,坚持质量与速度并重,以落实国家“三个1亿人”城镇化工作部署为

切入点,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符合四川实际的“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动“两个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优化布局,集约高效。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功能定位,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提高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效率。 (三)四化同步,城乡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化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四)生态文明,传承文化。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五)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三、发展目标 适应经济新常态,构建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到2020年,我省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是: (一)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左右,改造约470万人居住的城镇危旧房和棚户区。 (二)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更加优化。优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城镇布局,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基本形成结构更加完善、定位更加清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的“一轴三带、四群一区”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三)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更加协调。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多规合一规划,全域空间实现有序利用。小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新村建设水平大幅提高。

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全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根据《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X政发〔X〕35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让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安居乐业为目标,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打造关中西部城镇群为重点,以国家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为抓手,着力增强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布局和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优社区,推动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坚持纵横联动、协同发力、完善推进机制,优化政策组合,推动户籍、土地、财税、住房等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配套。

——坚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确保改革措施和政策落地生根。 (三)主要目标 年均实现1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到X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一市一区一路”城镇空间格局和“X镇级市—西周文化景区(县城)—重点镇—一般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环境更加生态宜居;中心城区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二、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逐步剥离户籍上附着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确保进城落户人员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三个1亿人”战略和《X市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加快落实《X县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逐步放宽落户限制条件,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优先解决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一定年限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中职学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优秀农民工凭相关证件和证明可在

中国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

中国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城镇化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进入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既是对国家做贡献,也是对世界做贡献。正由于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连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坚定不移地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综观我国已经走过的传统城镇化过程,是一种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高碳排放、高污染的不可持续城镇化过程,与此相对应的新型城镇化过程是一种高效低碳、生态环保、节约创新、智慧平安的可持续健康城镇化发展过程。要实现中国城镇化由传统模式转变为新型模式,需要实现以下五大战略转型,即:由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由激进式城镇化转向渐进式城镇化,由被动城镇化转为主动城镇化,由以地为本的城镇化转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由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转向市场主导的城镇化,最终实现由提速转为提质、由亚健康转向健康的城镇化。 由“坐小汽车”转为“骑自行车”,由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 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全面提升与统一,是城镇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而且城镇化质量比速度更为重要。如果把过去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城镇化过程比作“坐小汽车”过程的话,那么新型城镇化过程就是“骑自行车”的过程。 1。数量型城镇化是一味追求速度的“坐小汽车”过程。 “坐小汽车”的快速城镇化过程可在原料充足的前提下无限加速,但这种加速过程受到了燃料加速枯竭的限制,比如遇到了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保障瓶颈和高发高危的城市病。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数字游戏”表明这种“坐小汽车”的数量型城镇化过程不可能再沿袭下去,现行城镇化水平的数值存在很大水分,真实的城镇化水平只有不到40%。 2。质量型城镇化是追求质量和效益的“骑自行车”过程。 “骑自行车”的城镇化过程是一种积极稳妥的城镇化过程,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过快了自行车会崩溃,过慢了自行车会摔倒,只有正确把握好自行车的速度和节奏,才能匀速稳定前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需要“骑自行车”的城镇化过程。新型城镇化的国家战略要求正确处理好城镇化提速和提质的关系,把提升城镇化质量作为重中之重,逐步淡化城镇化的数量指标,强化城镇化的质量考核指标,推进国家城镇化由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城镇化的空间质量、经济质量和社会质量,把城市病问题缓解到最低程度。

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与发展战略思考

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与发展战略思考 宁越敏 杨传开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Ning Yuemin Yang Chuankai (The Center for Modern Chinese City Studi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As China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urbanization, a series of problems are gradually emerging. With the combination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domestic development, the transition of urbaniz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So, the concept of new urbanization is put forward, and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hot topic and focus of attention. The paper reviewed the evolu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policy in China, and then analyzed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new urbanization. Last,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four strategic focus of new urbanization.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social integr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ew industrialization 摘要:随着中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传统城镇化道路逐渐显露出一系列的弊端,在国际形势与国内发展的推动下,城镇化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新时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回顾了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然后从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角度探讨中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背景,最后就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若干思路。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应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城镇化发展新动力;以人为本,促进社会融合建设包容性城市,推进以国民为对象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推进体制创新,关注小城镇发展,提升小城镇发展活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社会融合;生态文明;新型工业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相辅相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作者简介:宁越敏、杨传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也称为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城镇转移的过程。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应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存在差异。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规模扩大,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重大意义 城镇化的推进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保证。以往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具有明显的“三高一低”的特点,且经济增长方式过于单一,片面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从而导致了城乡发展不均衡。未来我国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必须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全面刺激内需,而扩大内需的潜力在于城镇化。2013年,我国常住城市人口比率达到了53.72%,而其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却只有36%,这远远低于与我国人均收入接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的农民转移到城镇就业,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同时,也将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的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居高,而忽视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46.1%,远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53%的平均水平。城镇化的推进与服务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不断集聚,将会扩大居民的消费服务需求,带动

体制机制创新

荣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管理创新工作情况 荣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政务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管理创新工作精神,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加强组织和行政效能建设,推进机制创新,激发工作活力,围绕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政务服务工作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 政务中心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管理创新工作,成立了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心书记张伯君同志担任,全面负责管理创新工作;副组长由中心副主任朱亚夫担任,分管该工作,具体抓落实;成员:许清华、严棣枢、虞俊华,负责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落实,办公室具体承办。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筹集落实了相关工作经费。 二、抓好结合,突出重点 政务中心作为窗口单位,紧紧围绕“依法、高效、廉洁、便民”的服务理念,将管理创新与政务服务有机结合,突出重点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一)在考核激励上创新 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是肯定职工成绩,奖勤罚懒,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一是每年修订考核方案,使之更加合理。中心考核方案条理清楚,涵盖全面,规定明确,

量化准确,操作性强的特点;二是考核公平透明,可信度高。政务中心通过楼层互评、楼层推荐、考勤公示、考核小组评议等方式得出窗口及工作人员考核分值,评出每月红旗窗口、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明星;三是考核结果运用有力。月度考核得分将作为年度考核评优、窗口及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四是设立示范岗,建立向先进看齐的机制。政务中心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普通话示范岗等19个示范岗,达到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目的。 (二)在“两集中两到位”上创新 政务中心按照省、市、县的统一安排,加大了“两集中、两到位”的工作力度,对全县所有入驻窗口单位的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多次清理,特别是机构改革和“三定”方案调整后,政务中心再次对“两集中两到位”情况进行了清理,调整了窗口布局,加强了与县级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实现了国税、地税、新合、医保、工商、惠民帮扶等的整体入驻。目前入驻窗口、工作人员、办理事项均居全市区县首位。 (三)在标准化建设上创新 政务中心制定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村社区代办点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详细规定了场地、设施、进驻事项、人员配备、软件名目、完成时限,在全市率先采用统一大厅布局设计、统一标识标牌尺寸式样、统一施工指导验收、统一补助标准的“四统一”方式推进,率先在全市完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县27个乡镇、345个行政村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点),实现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全覆盖。

2020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思路和推进情况汇报材料(仅供参考)-精品文档

2020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思路和推进情况汇报材料(仅供参考)-精品文档【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内容如下-2020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思路和推进情况汇报材料(仅供参考)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国家、省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我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我区城镇化发展的概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小,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关心下,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发展原则,抓建管提品味,抓经营报投入,抓产业强后劲,城镇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呈现出速度快、特色显、后劲足的良好态势。 二、我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1、城镇缺乏集聚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差,绿化覆盖率较低;断头路较多、环卫及消防设施不足,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城市的需求。产业基础总体薄弱。城镇文化气息不浓,大多特色不明显,城镇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和辐射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产业缺乏拉动力。近年来,在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区形成了出具规模的产业支柱,但受科技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品牌影响力不强等因素影响,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无法形成真正特色的主导产业。 3、规划缺乏制约力。在建设规划上投入较少,资金短缺,规划内容深度不够,科学性不强,没有把城镇规划、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及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只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缺乏统一协调的区域性规划指导和调控机制。 4、政策缺乏推动力。一些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加以调整,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政策规定没能适时完善,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我区城镇化应遵循的总思路是:发挥中心城区的带动左右,按照“中心隆起、沿线组团、错位发展”的原则,通过中心到周边的聚集效应逐级传导,递次推进,最终形成中心牵动、轴线辐射、城乡一体的城镇群、产业带、经济圈。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坚持规划先行,把城镇起点做“高” 一要大气做总归。高起点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要按照生态环境优、山水特色明、文化品位高、现代气息浓、带动能力强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动,深化规划的统筹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编制出功能明确、错位发展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

重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重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9月30日印发的《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指出: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并列出了“十大配套政策”,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制度,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全面解决农民进城落户所要面对的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问题,同时要求不得强行要求进城落户农民转让其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或将其作为进城落户条件。这将有利于重构城镇化动力机制,加快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健康发展。 城镇化是农村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和工业化发展相辅相成,互促共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的推进虽然滞后了两个半世纪,但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却很快,2015年达到56.1%。在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城镇化的质量较低,大量农业人口转而不移,进城务工却没有迁移户口,以农民身份从事产业工人的职业,所以目前亟待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以提高城镇化质量。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之所以出现质量和数量不协调的问题,主要原因

在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城镇化动力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就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提高质量,重构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1亿人”进城问题。 从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机制看,农业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推力,农业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产业,随着其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得更多的农业人口得以从传统生产中解放出来;工业是城镇化发展的拉力,农业人口进城首先要有就业岗位,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自身及其家庭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否则将无法立足,所以工业的加快发展为城镇化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和生活生存支撑,成为拉动农业人口进城的巨大动力。服务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这是因为,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效率的提高,工业就业岗位会相对减少,但同时经济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升级,服务业加快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从而为城镇化人口提供更加充足的就业岗位,使得城镇化得以继续。当城镇化率达70%以上,就进入相对稳定期。 实际上,在三次产业发展作为基本动力推进城镇化迈向高级阶段的过程中,不同国家都出现过不同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如拉美国家由于城镇化快于工业化导致的“贫民窟”问题、农业发展滞后问题等。我国的主要问题在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以至于曾经出现“民工荒”,产业工人供给不足。近年来虽然城镇化

城镇化发展建议书

城镇化发展建议书 篇一:关于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几点建议 张喆 【摘要】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实现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应该科学地调整城镇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就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经济全球化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中系统而漫长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城乡人口结构转化,也不单纯是产业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的改变,而是以将传统的生活、劳动方式逐渐向现代化生活、劳动方式作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目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中,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就城市化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城市化进程需要把握好推进次序 现代城市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进次序。总的来说,城市化进程需要遵循三个基本步骤,首先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然后实现城镇现代化,最终才是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这是因为城市化进程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城市作为经济发展中的社会产物,在三个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任务。

在农村城镇化时期,城市化建设需要注重工业化的发展,逐渐从传统的手工作坊转变向机械化生产,最终实现电气化工业建设。而当农村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在自然环境、市场规模以及交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后,就需要开始实现城镇城市化。通常来说,城镇城市化需要经历这几个过程:(1)不断地提高工业化水平。(2)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相结合,促进人口和产业工人逐渐从农村地区集中到城市。(3)持续性完善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城市功能相配套。在发展条件较为良好的地方,在实现了城镇城市化建设之后,需要向着更高的目标城市现代化前进,这也是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建设的终究目标。在这一时期,城市功能需要更高水平、更加全面的发展,需要在城市中构建完整性、立体化的交通、信息网络,需要具有较强的金融功能和齐备的贸易水平,保证城市能够成为一个市场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以及管理中心,能够变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人流的重要集散区域,甚至成为国家、国际的核心城市。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具有较为明显的三步走“并行推进”特点,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其次才是实现城镇城市化,再次是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因为当前我国的农村地区资金不够,而且农民群体的收入普遍较低,和城市现代化

园区机制体制的创新

对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考 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综合办公室 开发区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是招商引资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有效载体,是当地投资最活跃和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发挥着地区经济示范、带动、辐射和促进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开发区原有的政策优势和体制优势已明显减弱,而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则显得至关重要,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在克服陈旧的思想观念,实现跨越式发展上有所创新。首先,要克服中国几千年传下来的“小富即安”的观念和心态,树立“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的战略意识。其次,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规律性。要不断地为生产开拓新的领域、新的产业、新的路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生活质量,为生产、流通、消费提供新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激发新的需求,从而牵引生产力的发展;在原有自然资源匾乏、枯竭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开发和提供新的资源,包括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在生产力诸要素配置及其运行中科学技术还能提供管理调控的功能。再次,要发挥后发性优势,充分利用我省资源优势,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按照“整体追赶,局部跨越”的发展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要在我省有优势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以及有利于解决园区经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产业领域,优选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取得突破。 二、在完善软环境体系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上有所创新。一是健全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体系。包括与创新直接相关的技术标准、风险管理制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