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_魏冶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_魏冶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_魏冶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_魏冶

地理研究GEOGRAPHICAL RESEARCH 第32卷第9期

2013年9月V ol.32,No.9Sep.,2013

收稿日期:2012-06-20;修订日期:2013-03-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09)

作者简介:魏冶(1983-),吉林梨树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及GIS 应用研究。

E-mail:weiy742@https://www.wendangku.net/doc/f716348914.html,

通讯作者:修春亮(1964-),男,吉林舒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城市地理、经济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E-mail:xiucl@https://www.wendangku.net/doc/f716348914.html, 1679-1687页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魏冶,修春亮,孙平军(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摘要:以省区为基本单元,借鉴欧向军等人提出的四维分析视角,构建综合指标体系,结合

面板数据分析、时序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对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加以

考察。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市场力、行政力以及内源力作用较强,而外向力作用较弱,反映了

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内生性特点。时序分析发现新世纪以来城镇化动力机制具有较强的动

态性与趋势性,虽然金融危机会对动力组成结构产生一定的扰动,但是在长时间尺度上,内

源力作用逐渐上升而行政力作用逐渐下降将成为必然的趋势。而空间分析显示,市场力与内

源力具有一定的历史依赖性,优势地区将继续保持领先,落后地区继续维持落后状态。随着

市场力的不断稳固和内源力的持续增长,城镇化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将加剧。增加行政力的宏

观调控作用,促进城镇化动力的多元化是缓解这一不平衡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城镇化动力机制;面板数据;时空分析;多元化动力;中国

DOI:10.11821/dlyj201309010

1引言

世界历史证明,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持续、快速的城镇化进程,特别是21世纪以来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而令世界所瞩目。这样快速的城镇化进程是如何产生?是否在重演欧美国家的城镇化之路?有无时代与国情的特殊性?这些问题引发了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城市规划等学科对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探讨。由于研究视角不同、空间尺度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学者们所提出的动力机制也不尽相同。如改革开放初周一星以工业化解释了城镇化的发展过程[1]。而后来的研究中,对城镇化动力的解释又逐渐趋于二元化[2-3]与多元化[4-6],目前多元化的视角已被学界广泛接受。有学者认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6-7];有学者认为工业化模式、各类型经济、城乡居民、户口制度、全球联系等都可以用来解释城镇化的发展[8];针对全球化的大背景,Fredmann 提出一个颇有争议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虽然同全球化进程交织在一起,但主要还是一个内生的过程[9];另外,还有以农村人口迁移的角度研究城镇化,比如Ma 等认为户籍、土地等制度是中国城镇化最根本、最核心的驱动力[10];而许学强等认为农业发展和农村改革是农村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对外开放是农村城镇化的加速器,而国家执行的有关政策,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关键激励因素[11]。显然各自的立足点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但都丰富了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内容。在众多观点中,笔者比

地理研究

1680

32卷较赞同欧向军等所提出的四维分析视角—通过对江苏省的实证研究,将城镇化动力总结为行政力、市场力、外部力与内在力4项[12]。后来陈明星等借鉴这一四维分析视角,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城镇化的动力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行政力、市场力、外向力与内源力是中国城镇化的主要动力[13]。该四维视角试图寻找经济发展、工业化背后的因素来诠释城镇化的过程,较适宜2000以来中国城镇化复杂的发展环境,对于实际工作更具指导性。但是,欧向军等人的研究是基于江苏省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发展状况,相对于全国尺度以及其它省份,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陈明星等主要通过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分析,对省际的差异还没有进行详细的论述。并且在方法运用上,笔者与之有不同的见解。上述两例研究都是以多元线性回归为主要研究方法,且均以综合测度的指标作为因变量,笔者认为不妥,不当之处在于综合指标形成过程中所包含的信息可能与选择的动力因子高度相关,使得模型检验结果过于理想化,不能反映真实关系的强弱。另外,两研究都以单一指标来代表动力因子,其指示意义有待商榷。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在借鉴现有文献[12,13]的基础上,以省域为基本单元,对中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新的结论。

2方法与数据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对行政力、市场力、外向力与内源力等采取多指标的综合考察,且以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来证明这些动力的存在,以时序分析和空间分析来揭示这些力量自身和对城镇化作用效果的时空演化规律。

2.1资料来源

2000-2009年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31个省级行政区的城镇化率数据,通过查阅《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并利用各省统计年鉴进行校对和增补而获得。除了乡镇企业就业数据来自于《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2007年以前为《中国乡镇企业年鉴》)以外,其他与动力因子相关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2数据组织

在对城镇化水平的描述上,以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度量指标。虽然该指标受到许多诟病,但仍然是目前可获得的反映城镇化水平最直接、最客观的指标。对动力因子的分析上,以综合指标体系代表单一指标,详细如表1所示。

2.3研究方法

2.3.1因子分析分别对各动力因子的多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以达到降维的目的。再将提取的主因子分别代表行政力、市场力、外向力与内源力代入到方程中,进行回归分析。

2.3.2多元线性回归以城镇化水平为因变量,以主因子为代表的行政力、市场力、外向力与内源力作为自变量,对2000-2009年的数据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基于最小二乘法估计,其公式为:

Y=μ+β1XZ+β2SC+β3WX+β4NY+ε(1)式中:Y为因变量城镇化水平;μ为常数项;XZ、SC、WX与NY分别代表自变量行政力、市场力、外向力与内源力;β1、β2、β3、β4分别代表相应的回归系数;ε代表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

9期魏冶等: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2.3.3面板数据分析面板数据由于结合了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的共同优点,并且扩大了样本容量,能很好地反映2000年以来各动力因子对我国城镇化的作用过程。研究中面板资料包含2000-2009年10个时间剖面、31个省级行政区的信息。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通常有3种形式: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其中固定效应模型还包括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时点固定效应模型与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14]。本文主要选择混合估计模型与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来模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其中,混合估计模型的公式为:

Y it =μ+β1XZ it +β2SC it +β3WX it +β4NY it +εit (2)

式中:Y 为因变量,即第i 个地区在t 年的城镇化水平;μ为常数项;XZ it 、SC it 、WX it 与NY it 分别代表行政力、市场力、外向力与内源力;β1、β2、β3、β4分别代表相应的回归系数;εit 代表随机误差。这里不考虑年份之间的相关因素,把每一条记录视为独立的,这样进行的回归分析与之前的多元线性回归基本相同,只不过数据由一年变成多年。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公式为:

Y it =(μ0+μij )+β1XZ it +β2SC it +β3WX it +β4NY it +εit (3)

式中:Y 为因变量,即第i 个地区在t 年的城镇化水平;μ0为常数项的不变数,来自于不同省区的均值;μij 为常数项的随机部分,来自于不同省区之间的差异;XZ it 、SC it 、WX it 与NY it 分别代表行政力、市场力、外向力与内源力;β1、β2、β3、β4分别代表相应的回归系数,εit 代表随机误差。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就是对于不同的个体有不同截距的模型。模型充分考虑到各年份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时序变化趋势,并且由于只有常数项变化,有助于消解地方发展基础的差异,进而得到一个全局的结论。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时一定要考虑其应用的必要性。

分析过程主要通过SPSS 16.0的Mixed models →linear 功能所实现,具体实现方法可参见文献[15]。

3分析过程

3.1面板资料分析

3.1.1混合估计模型由于变量间仍然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同样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主因子来参与模型估计,再根据主成分与原始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回原回归方程,所不同的是多元线性回归可以直接得到标准化方程的回归系数,而混合估计模型需要自行计表1动力因子及其指标体系

Tab.1Driving forces and indicator system

动力因子

行政力

市场力

外向力

内源力指标体系国有经济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支出非国有经济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总额(FDI )私营企业就业人员数量

乡镇企业就业人员数量指标释义国有经济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贡献反映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和调控能力投资市场化商业市场化进出口贸易的拉动性外部投资的拉动性私营经济规模乡镇经济规模1681

32卷地理研究算标准化回归系数。其计算方法如公式(4)所示:

βi =t i ∑i =1n t i ,i =1,2,…n

(4)

式中:βi 为第i 个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t 对应表x 中的t 值,为第i 个变量的回归系数与

标准差的商;n 为变数的个数。在模型估计过程中主成分变量的

回归系数与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混合估计所得到的标准化方

程如公式(5)所示,各变量代表

意义同上文:

Y =0.435+0.409·XZ +0.420·SC +0.350·WX +0.406·NY (5)

3.1.2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同样为了消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进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使用1阶自相关来描述不同年份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T 检验显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并没有显著性,即由个

体发展基础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不

明显,因此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

型是没有必要的。

3.1.3面板资料分析结果由于

拒绝了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使用,以混合估计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市场力(0.420)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最强,位于第一位;行政力(0.409)与内源力(0.406)分居二、三位,但是差别并不明显;而外向力(0.350)的作用较弱,与其他3个动力差别较大。这与陈明星等[13]的研究结果较为吻合,陈明星等认为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化驱动力按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市场力(0.352)、行政力(0.323)、外向力(0.262)与内源力(0.141)。唯一不同的是对于内源力的作用的见解——本文认为内源力是可以与行政力比肩的重要驱动力,私营经济与乡镇经济共同构成了内源力,而陈明星等只关注于后者。在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果只强调乡镇经济,有些以偏概全。

3.2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时空分析

3.2.1时序变化为深入了解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还要了解各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因此对各年的数据分别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在回归过程中发现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依照上文所介绍的解决方法,得到2000~2009年10个年份的标准化回归模型如公式(6)-(15)所示:

2000年:Y =0.385+0.406·XZ +0.413·SC +0.331·WX +0.372·NY (6)

2001年:Y =0.395+0.423·XZ +0.433·SC +0.346·WX +0.399·NY (7)

2002年:Y =0.407+0.438·XZ +0.441·SC +0.372·WX +0.417·NY (8)

2003年:Y =0.417+0.431·XZ +0.434·SC +0.369·WX +0.419·NY (9)

2004年:Y =0.429+0.437·XZ +0.443·SC +0.380·WX +0.434·NY (10)2005年:Y =0.444+0.425·XZ +0.431·SC +0.371·WX +0.425·NY (11)

2006年:Y =0.454+0.414·XZ +0.427·SC +0.360·WX +0.424·NY (12)

表2混合估计模型所估计的参数与检验结果Tab.2Parameters estimated by mixed model and test results 变量截距主成分1回归系数0.4350.071标准差0.0080.009t 51.2498.384显著性(Sig.)0.0000.000表3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所估计的参数与检验结果

Tab.3Parameters estimated by individual fixed effects model

and test results 变量截距主成分1回归系数0.4340.014标准差0.0290.009t 14.8311.605显著性(Sig.)0.0000.1091682

9期魏冶等: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2007年:Y =0.464+0.413·XZ +0.435·SC +0.380·WX +0.429·NY (13)

2008年:Y =0.474+0.401·XZ +0.424·SC +0.361·WX +0.422·NY (14)

2009年:Y =0.483+0.374·XZ +0.399·SC +0.297·WX +0.400·NY (15)

然后以这些回归方程的各系数(不包括常量)代表各作用力的大小,以它们的和作为动力作用的总量,通过除法得到每个作用力的贡献率,并将这些贡献率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时间序列(图1)。从图1可以看出,2000-2009年,市场力始终是支撑城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行政力逐步减弱,代表

私营经济与乡镇经济的内源力逐步

增强;而外向力则基本处于低水平

的稳定状态。之前曹广忠等通过引

征弗里德曼与评论Zhang 等[17]的研

究,认为全球化只是一种附属的、

补充性的外来冲击,“中国特色的

市场经济”才是中国城镇化背后的

真正动力[6]。本文中市场力的稳定

作用以及日益增强的内源动力也印

证了这一观点,强调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动力是内生性的,

并且这一内生性在不断地加强。

另外可以注意到,从2008年开始行政力、市场力、内源力的作用迅速上升,而同时外向力的贡献则大幅度下降,在时间序列上形成一个重要的拐点。分析认为该拐点是受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果。虽然危机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大量国际资本回流、出口贸易严重缩水,外向型企业遭受重挫,大量农村务工人员返乡,政府出台经济刺激方案等,从而同时影响到市场内、行政、内源与外向等四大动力。但是从图1的曲线观察,是外向力的“此消”造成了其他三个动力的“彼长”,其他3个动力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城镇化的内生动力机制的仍然是稳定的。相信在金融危机的影响消退之后,中国城镇化的动力组成将继续呈现金融危机前的发展趋势。虽然未来的具体情况有赖于进一步分析,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市场力与内源力为代表的自主动力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行政力量对城镇化发展的干预将越来越少,并且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向力也会逐渐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重新扮演一定的角色。

3.2.2空间分析通过自然分裂法分别将2000年与2009年的市场力、行政力、外向力、内源力等4个指标划分成4个等级,进行各作用力的空间可视化,以分析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空间特征。

如图2所示,从2000年到2009年,行政力作用较强的区域不断扩展,实现从小集团向大区域铺开。市场力与内源力在十年间变化不大,并且二者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外向力一直保持较为明显的沿海—内陆依次递减的分布特征,并且外向力较强的地区具有向内陆地区扩展的趋势。除此之外,外向力还表现出较强的直辖市偏好,不仅仅是京、沪、津等老牌直辖市,新晋的重庆市也显示了较强的外向力。

总体上看,市场力与内源力的作用是稳定的,具有较强的历史依赖特征——市场力与图12000-2009年城镇化各动力因子之间的贡献率变化

Fig.1Contribution rates of driving force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period of 2000-20091683

32卷

地理研究图22000与2009年分省区市场力、行政力、外向力、内源力的空间差异

Fig.2Spatial variation of each driving force based on provincial units in 2000and 2009

a.2000年

b.2009年

1684

9期魏冶等: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内源力的优势地区通过自我强化可获取更大的发展优势,而弱势地区必须依靠其他力量的辅助来追赶优势地区,因此笔者强调城镇化动力需要多元化。相比较下,行政力的变化则更多依赖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发展意识,不局限于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化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市场力与内源力强调效率与竞争,结果可导致地区之间城镇化差距的拉大,而行政力可控性较强,因此更倾向于促进区域平衡。目前看来,行政力量还难以与市场力、内源力相抗衡,并且结合上文的分析,行政力还尚有相对减弱的趋势。因此如果没有外力干扰,在一定的历史时间内,中国地区之间城镇化发展的差距将持续增大。

不同的力作用效果是不同的,那么各省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哪个力或哪些力发挥了主要作用呢?为回答这一问

题,分别根据市场力、行

政力、外向力、内源力从

小到大排序,得到各省区

的位次,并融合在一起,

形成对比图(图3)。由图

3可以看出,支撑各省区城

镇化发展的动力往往是多

元的,但各省区多元化的

程度有所不同,有些省区

以一种力量为主导,有些

省区却以两个或多个力量

为主导。为了更清楚地观

察多元化的空间趋势,引

入辛普森的多样化指数[18]

(公式16)对各省区的动力

因子多元化特征进行了度量。

D =1-ΣP 2i (16)

式中:D 为多样化指数P i 为i 种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在本文中是第i 种动力的归一化数值占4种动力之和的比重。把各个省区的多样化指数用自然分裂法进行空间表达,得到图4。由图4可清晰发现,沿海地区多元化程度较强,内陆多元性程度较弱,总体上呈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与第7个五年计划(1986-1990)所划分的东、中与西三大经济地带较为契合。西部地区多元性较差,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市场力、内源力等内生性动力,另一方面是由于行政力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的多元化程度并不处于第一梯队,参照图3发现是4个直辖市的外向力作用比较突出所造成的。

4分析与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综合指标的方法,对欧向军等提出四维分析视角加以改进,分析了新世

纪以来市场力、行政力、内源力与外向力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作用。首先利用面板数据的图3各动力因子的位序比较(按作用力由小到大排序)Fig.3Sequence of each driving force (Ordered by descent)1685

32卷地理研究混合模型与个体固定效应

模型对各作用力的大小有

一个整体的估计,发现各

作用力按作用强度从大到

小的顺序为市场力、行政

力、内源力与外向力。为

了更深入了解中国城镇化

动力的时空过程,又展开

了时序分析与空间分析。

其中时序分析揭示中国城

镇化发展的动力组成具有

动态的特点,动态表现在

行政力的贡献逐渐下降,

而内源力的贡献则不断上

升。此消彼长的关系暗示

着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建设与完善,这种民间的、市场的、自

发的内生性动力,越来越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时序分析还发现,城镇化发展动力组成也会受到金融危机等突发性事件的影响而产生波动,但只要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不变,中国参与全球劳动地域分工的热情不减,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还会不断地演进与升级。如果仅仅依靠市场力与内源力等支撑城镇化的发展,那么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将走向空间极化。因为通过空间分析发现,市场力与内源力等内生性的动力具有强烈的历史依赖性,即已有的发展基础会对未来产生深刻影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因此,除了肯定和提倡市场力与内源力在发展效率上的重要贡献,还要强调通过行政力等手段来牟求区域公平与协调,即强调动力机制的多元化。

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无论用哪个视角去解释其发展过程,都不能言尽其详。而且城镇化的动力机制随时间而变、随尺度而变,世界经济走势以及国家大的战略调整,都可能影响到动力因子的组成和作用强度,因此对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分析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课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有所充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周一星.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人口与经济.1982(1):28-33.

[2]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上而下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地理学报,1999,54(2):106-114.

[3]辜胜阻,李正友.中国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制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998(2):60-70.

[4]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1999,23(12):8-13.

[5]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地理学报,1998,53(5):470-477.

[6]曹广忠,刘涛.中国省区城镇化的核心驱动力演变与过程模型.中国软科学,2010(9):86-95.

[7]陈洋,李郇,许学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地理科学,2007,27(2):142-148.

[8]Shen J.Understanding dual-track urbanization in post-reform China: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analysis.Population,Space and Place,2006,12(6):497-516.

[9]Friedmann J.Four These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urbaniz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06,30(2):440-451.图4多样化指数的空间差异Fig.4Spatial variation of diversity index

1686

9期魏冶等: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1687 [10]Ma L J C.Urban transformation in China,1949-2000: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2,34(9):1545-1569.

[11]许学强,李郇.改革开放3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回顾与展望.经济地理,2009,29(1):13-18.

[12]欧向军,甄峰,秦永东,等.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地理研究,2008,27(5):

993-1002.

[13]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地理学报,2009,64(4):387-398.

[14]白仲林,张晓峒.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5]张文彤,董伟.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6]Mason C H,Perreault W D.Collinearity,power,and interpretation of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2008,28(3):268-280.

[17]Zhang L.Conceptualizing China's urbanization under reforms.Habitat International,2008,32(4):452-470.

[18]Simpson E H.Measurement of diversity.Nature,1949,163(4148):688-688.

Dynamic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since2000

WEI Ye,XIU Chunliang,SUN Pingjun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4,China) Abstract:In four-dimensional analytical perspective,panel data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since2000based on the provincial units.

There are three obvious improvements from the previous studies in terms of model building.First,urbanization rate was used to replace the synthetic index system,which helped to eliminate the excess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synthetic urbanization level and driving forces.Second,the synthetic index system was used to describe the driving force instead of single index.Third,the private economy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internal force,while the previous studies only considered the rural economy.

In this paper,three analysis methods were employed including panel data analysis, temporal analysis and spatial analysis.The panel data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market force,government force,internal force and external force are main forces driving the urbanization of China in the period.Among the four driving forces,the external force was relatively weak,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dynamic mechanism was characterized by endogeneity.As an extended analysis,temporal analysis and spatial analysis we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spatial-temporal process of the mechanism.The tempor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mechanism was changing all the time and had a clear trend.The internal force was getting stronger,and the government force was getting weaker in overall,if we exclude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2007-2008.The spatial analysis delineated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driving forces.From these spatial patterns we found that market force and internal force had certain historical dependences,namely the developed regions will stay ahead of backward regions.Thus,combined with the variation trend of internal force and government force,the inequality of urbanization of China is supposed to be strengthened gradually in the near future.Therefore,we recommend a diversified urbanization dynamic mechanism in order to relief the inequality.

Key words:urbanization dynamic mechanism;panel data;spatial-temporal analysis;multiple driving forces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三大特点分析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三大特点分析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指数研究院共同发布《2013年三季度中国房地产政策评估报告》,报告主题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业走势专题分析》。报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镇化道路进行回顾,总结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三大特点。 回顾历史,国内外形势决定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人口规模由1949年的不足600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近7亿人,城镇化率由10.6%上升至52.6%,城镇化道路经历了起步——调整——快速——加速的曲折过程。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旧模式下的城镇化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1)城市建成区规模快速增长,而城镇人口的增速相对较低,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若以户籍人口计算,人口城镇化的速度还要更低。2)旧城镇化实行城市偏向政策,甚至不惜牺牲农村、农民利益发展城市,导致发达的城市与凋敝的乡村并存,城乡差距日益明显,城乡间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失衡。3)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采取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但从30余年的发展结果来看,由沿海地区发展来带动中西部地区梯次发展的所谓“雁行发展模式”或“梯度发展模式”未能如愿出现,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拉大。 三大特点,新型城镇化战略应运而生 自2003年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到十八大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思路逐渐明晰。 特点一:以人为本,重质量轻速度。为解决城镇化中人口迁移所面临的问题,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此战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提升转变,扩大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二是如何从粗放型的扩张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解决城市发展模式的调整。在此其中,以人为本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特点二:一体化统筹,缩小城乡差距。“不均衡”是旧城镇化的诟病,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巨大差距,以及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差异。新型城镇化注重区域间协调发展,并“坚持城乡统筹,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繁荣。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大城市以及城镇群的整体实力,可以更好地配置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进一步发挥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整体竞争力(胡锦涛,2005)。 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面对着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解决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环境脆弱、地区差异大等许多问题和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一是要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城镇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合理、集约利用土地、水等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集约式的城镇化道路。 二是要全面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条件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发挥市场对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市场实现城镇化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吸引各类必需的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城镇化的管理、引导、规范。 三是要坚持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推进各级各类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各级各类城市和小城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职能作用。 四是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察赋和环境基础.合理确定各地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战赂及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实现城市以及地区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五是要通过深化改革,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营造城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逐步转变的历史过程。人口向城镇集中或迁移的过程包含了人口、空间、经济、社会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最终体现于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扩散。城镇化道路可以理解为实现城镇化这一过程的原则和方式,亦即推动城市化进程所采取的模式。它涉及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的关系,即随着城市化推进,城市发展的同时,农村地区是否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繁荣;涉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即在生产和生活方式变革的同时,能否实现土地、水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涉及对不同规模和职能城镇之间关系的处理,即不同规模和职能的城镇之间能否形成共生、互补、高效的关系,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苏州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1 苏州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摘要:苏州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差距最小的城市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苏州城市化的各个过程总结出来政府政策、工业化、要素集聚、外资和信息化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由近及远、以小见大。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动力机制 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是指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一个社会历史进程。而我国学者主要从三个层面加以界定,可具体表述为;( 1 )城市化的特征是农村人口比重相对减少,城市人口比重相对增加,第一产业的人口相对减少,第二、三产业的人口相对增加的过程,( 2 )城市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地域结构、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的城市化;( 3 )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的非农化过程。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与标志之一,城市化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苏州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是中国城市化最早开始的地区之一,也是如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根据2011年苏州市的统计数据城镇化率已超过百分之七十。 表1. 年份人均GDP(元)GDP(亿元)城市化率(%)三产结构2001 30000 1760 54.2 5.3:56.7:38 2002 35700 2080 58.1 4.4:58.2:37.4

2003 46793 2802 62.3 2.8:63.1:34.1 2004 56992 3450 63.3 2.2:65.7:32.1 2005 66826 4026.52 65.4 2.0:66.8:31.2 2006 78308 4820.26 66.5 1.9:65.4:32.7 2007 91346 5700 67.3 1.7:63.7:34.6 2008 106412 6701.3 67.8 1.6:62:36.4 2009 116850 7400 68.7 1.8:58.8:39.4 1.城市化进程分析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中,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甚至出现过逆城市化现象,苏州城市化重新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洪银兴陈雯把江苏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城镇化;二是城镇城市化;三是城市现代化[1]。本文根据其定义将苏州的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了三个时间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发展时期。八十年代初,在农村联产承包制推行和乡镇工业兴起的双重作用下,苏州出现了农村劳力大规模转移的高潮,120余万农民进厂进镇。乡镇工业产值成为全市工业总产值“半壁江山”,小城镇也随之迅速扩张。但由于建设资金缺乏,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阶段,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建设时期。九十年代初,苏州开放型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东园西区、一体两翼”的城市新格局形成,标志着苏州进入了城市现代化的新阶段。大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来人口进入中心城市和小城镇,改善投资环境成为共识,竞相进行老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达到51.9万亿元,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全国城镇化水平也达到了52.6%,达到了发展中国家中等以上水平。 我国当前所经历的城镇化进程,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镇化率从20%提高到40%,英国经历了120年,法国100年,德国80年,美国40年(1860~1900年),而我国仅仅用了22年(1981—2003年)。2000年前后,美国和日本等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城镇化率已达到了76%~80%,但他们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高于这个比例,国家已实现了现代化。中国城镇化在不少地区出现“冒进”的现象,造成中国许多城市只追求外表繁荣的现象,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建筑质量都存在不少问题。另外,由于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明显的“城市偏向政策”,从农业中获取剩余补贴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大量的生产要素和资本向城市集中,在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城乡差距越拉越大。针对上述严峻问题,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城镇化作为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我国要摆脱传统城镇化的老路,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我们结合多年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与问题,解读李总理的新观点,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策略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看法,并提出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城镇主体产业发展与中国特色之路的思维导向。 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发展太快,城市新增人口超过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幅度,再加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在全国,尤其是沿海地区普遍出现五个方面的问题。 (1)土地资源有限,用地效率偏低,出现“冒进式”的土地失控。城市化进程中的冒进现象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土地的城市化大于人口的城市化,许多城市郊区化泛滥,许多单位大量占用土地,尤其是开发区、大学城;二是经营城市、管理城市的冲动超越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政出多门,相互攀比。各地开发区广铺摊子,乡镇大量批租土地,导致投资密度过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极不合理,资源浪费极大。例如:南京城市地区有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式,值得引起我们的质疑,在1995-2000年时,市政府与一些专家主张“跨江发展”,除了主城外,规划浦口、大厂镇、泰山新村的发展方案,结果20年来,长江西岸仍然发展不起来;后来又转向河西新区、仙林大学城的发展方向,目前还没有形成城市新区,重要的服务设施(医疗、教育)不配套,城市缺乏人气;现在又转向重点发展江宁新区,建设副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各方面的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市区出城到江宁方向的交通常常受阻。同时市政府近年来又在马群、麒麟镇方向开发新区,四面开发,到处投资,布局极为分散,城市化地区缺乏重点,造成投资的效益很低。从全国大部分城镇的蔓延、扩张速度分析,“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地方政府过分注重城市建成区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城市人口规模的集聚,农业的转移人员作为城市的生产者,却无法融入城市成为市民,导致当前存在比较严重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建设质量不高问题。我国的城镇化也正是在这种经济高速增长下起步和快速发展起来的,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安全与质量问题。

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新要求

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新要求 何树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此后,“新型城镇化”成为一个热词。去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随后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今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正式出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不断丰富,要求更加明确。 为什么要提出新型城镇化 一方面,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凸显。近年来,中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低迷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常态。从国内情况看,中国经济已进入个位数增长期,在外需不振的情况下,必须牢牢把握住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一个重要选择。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规模庞大的农民工阶层,与城市居民构成了“城市二元结构”问题。城乡二元结构还没解决,又出现城市二元结构,使得问题更加复杂。二是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摊大饼式的扩延带来的“城市病”问题。三是大量的农民工进城造成的农村“空心村”和土地撂荒问题。还有诸如土地占用过多、利用粗放,“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问题;“大拆大建”、“千城一面”,破坏城市文化和历史的问题等。 这些问题,党中央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期间,就已经注意到了。“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达到预期水平不成问题,关键是要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科学发展水平。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国城镇化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思路,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从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文献和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来看,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要求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新型城镇化是“质量明显提高”的城镇化。这是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同时,要促进“城”和“乡”的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四化”同步的城镇化。这是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即“三化”同步。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推进城镇化必须把信息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任何一方面都不可偏废。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的目的在于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要让广大人民共同分享城镇化的成果,要让有意愿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融入城市,有就业支撑,有政策保障。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是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对推进城镇化提出了新要求。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十大经典案例目录 1.辽宁省铁岭市: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案例1 以人为本绿色低碳 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铁岭市人民政府 凡河新城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是铁岭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机遇。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以凡河新城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在建设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是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绿色低碳、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一、背景与起因

第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需要。2005年初,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到铁岭调研时指出,铁岭30万人口的城市太小了,要向大城市发展,建设自己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以城带乡。按照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一个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应该占全地区的30%左右,打造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才能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而当时,铁岭中心城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只占全市的10%左右,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不强。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铁岭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以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提出通过建设凡河新城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正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具体举措。 第二,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主动融入沈阳经济区、实现沈铁同城化发展的需要。铁岭南部地区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毗邻,可以充分接受沈阳的辐射。尤其是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铁岭作为沈阳经济区八个成员市之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城市向南发展、向沈阳靠拢,是实施沈阳经济区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沈铁一体化、实现沈铁同城化的必然选择。 第三,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让更多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的需要。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性措施。2005年,铁岭的城镇化率只有30%左右,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市区东部受山地限制,加之高速公路、输油管线分割零乱,发展空间十分有限。西部由于靠近辽河,地势低洼,城市防洪、排污问题很难解决。北部受交通干线、河流和城市防洪的制约,发展空间非常狭窄。如果按照传统“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势必重蹈交叉污染、交通拥堵等弊端。我们秉承组团式的先进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凡河新城,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实践证明,正是由于规划建设了凡河新城,极大地推进了全市的城镇化进程,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城镇化率可提高到52%。 第四,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为沈铁工业走廊提供城市支撑、实现产城互动的需要。2003年开始,我市顺应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趋势,主动承接沈阳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沿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等交通大动脉,规划建设了南起沈阳与铁岭交界、北到吉林省界、总面积3313平方公里的沈铁工业走廊。目前,沈铁工业走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837家,产业工人发展到15.1万人,成为铁岭最大、最靓的一张经济名片,被写入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沈铁工业走廊特别是铁岭南部先导区的快速崛起,迫切需要有一个新的城市作为支撑,以实现产城互动、一体发展。规划建设的凡河新城,正处在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核心地带,区域位置适中,能够为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发展提供城市支撑与配套,有利于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第五,凡河新城选址在凡河镇,具有优越的区位和生态优势,有利于打造特色城市。一是交通便捷。京哈铁路、哈大高速公路、102国道、哈大高速铁路和沈环高速公路纵贯境内。同时,与老城区距离适中,有利于组团式发展。二是环境优美。北有莲花湖湿地,东有蟠龙山森林公园,辽河从西侧环绕,凡河从镇区穿过,山水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良。三是水资源丰富。上游有榛子岭水库,下游是辽河,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十分丰富,有利于打造“中国北方水城”。 二、做法与经过 2006年初,铁岭市在“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了建设凡河新城的构想。2007年1月16日,铁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凡河新城总体规划,使凡河新城规划建设上升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凡河新城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规划院、复旦大学共同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景观规划由清华大学规划院完成;城市设计由美国RRM建筑事务所等4家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完成。2007年1月,辽宁省政府正式批准了包括凡河新城在内的《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从此拉开了凡河新城建设的序幕。主要在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 第一,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所谓单户城镇化,就是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以户为单位,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保留原有耕地承包经营权,用农村住宅和宅基地置换凡河新城的楼房,同时,通过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制度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进城农民真正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让他们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生活得更好,避免农民“被上楼”。做到“五个相结合”:1、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制定好规划、政策和标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百姓得实惠,充分让利于民,使农民真正变为市民。2、产城一体、城乡一体、建管一体相结合,实现统筹规划、协调推进。3、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方式,加快土地流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城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留下来的农民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4、单户城镇化和整村、整屯城镇化相结合,按照单户为主、整村优先的原则,强化制度设计,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优惠政策。5、期房和现房安置相结合,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启动期房建设,同时组织现有房源,为农民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2013年9月25日,在铁岭县3个乡镇率先启动了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真心欢迎。10月14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铁岭县全域14个乡镇范围内启动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目前,已经有6257户农户报名,1588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特征(详细)

二、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与以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相比,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同时推进的城市化道路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既不能是中国过去走过的滞后型城市化道路,也不能是部分发展中国家所走过的过度型城市化道路,而应是一条城市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适度同步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同时,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又处于信息化的启动和起步时期,因此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也就是说,中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任务。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先进的大城市和科技城市,信息产业已处于重要的、突出的地位,成为城市发展的增长点,是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什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发展到什么程度。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还是一条城市化与现代化同时推进的城市化道路。现代化(modmeziatoin)这个术语开始被学者们广泛使用始于1958年丹尼尔·勒纳发表的《传统社会的消逝》一书。勒纳提出了相互对立的两种社会系统,一是传统社会,一是现代社会。所谓传统社会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生产力较低的前工业社会;而现代社会则指市场经济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改进,生产力较高的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并且他认为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社会、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学者英·克尔斯给现代化下了一般定义的同时,还给出10项指标来明确现代化的状态和发展水平,它们分别是①人均GDP3O00美元以上;②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下降至12%一巧%;③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上升至45%;④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45%;⑤成

阜阳城市化进程和动力机制研究

阜阳市城市化进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对阜阳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同时对其动力机制进行了概要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发现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动力机制、阜阳 1.前言——区域概括 阜阳,是皖西北重要的门户,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是淮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与河南省周口市、驻马店市相邻,西南部与河南省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亳州市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紧靠淮河与六安市隔河相望。阜阳交通便捷,是华东二通道的起点【1】。阜阳市面积占安徽省的7%,共9775平方公里,人口占安徽省的15%,共947.3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90平方公里。阜阳市辖3个市辖区(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4个县(太和县、临泉县、颍上县、阜南县)、1个县级市(界首市)、10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9年,全年生产总值(GDP)324.6亿元。处于淮北与淮南煤炭“金三角”板块地带中心的阜阳,地下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可采储量80亿吨,煤炭均为5000大卡以上的优质煤,正崛起成为华东能源新基地。 2.城市化进程分析: 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影响下的不同的政治经济特点,自建国以来可大致划分为短暂发展时期(1949年~1957年)、起伏波动时期(1958年~1965年)、停滞时期(1966年~1976年)、过渡时期(1977年~1981年)和乡村城市化时期(1982年~1991年)、快速城市化时期(1992年~至今)。相应地,阜阳市的城市化进程也可划分为类似时期。本文以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为界,介绍阜阳的城市化历史进程。 2.1改革开放前的阜阳城市化过程 1953年~1957年的短暂发展时期。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社会初步稳定,人民的生活环境逐渐恢复正常。阜阳处于中国中部安徽西北部,在国内稳定的同时,阜阳也有了一个良好的恢复发展环境,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受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影响,阜阳的工业开始了一

重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重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9月30日印发的《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指出: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并列出了“十大配套政策”,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制度,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全面解决农民进城落户所要面对的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问题,同时要求不得强行要求进城落户农民转让其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或将其作为进城落户条件。这将有利于重构城镇化动力机制,加快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健康发展。 城镇化是农村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和工业化发展相辅相成,互促共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的推进虽然滞后了两个半世纪,但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却很快,2015年达到56.1%。在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城镇化的质量较低,大量农业人口转而不移,进城务工却没有迁移户口,以农民身份从事产业工人的职业,所以目前亟待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以提高城镇化质量。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之所以出现质量和数量不协调的问题,主要原因

在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城镇化动力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就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提高质量,重构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1亿人”进城问题。 从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机制看,农业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推力,农业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产业,随着其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得更多的农业人口得以从传统生产中解放出来;工业是城镇化发展的拉力,农业人口进城首先要有就业岗位,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自身及其家庭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否则将无法立足,所以工业的加快发展为城镇化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和生活生存支撑,成为拉动农业人口进城的巨大动力。服务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这是因为,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效率的提高,工业就业岗位会相对减少,但同时经济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升级,服务业加快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从而为城镇化人口提供更加充足的就业岗位,使得城镇化得以继续。当城镇化率达70%以上,就进入相对稳定期。 实际上,在三次产业发展作为基本动力推进城镇化迈向高级阶段的过程中,不同国家都出现过不同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如拉美国家由于城镇化快于工业化导致的“贫民窟”问题、农业发展滞后问题等。我国的主要问题在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以至于曾经出现“民工荒”,产业工人供给不足。近年来虽然城镇化

城市化动力机制

(1)原始社会有城市吗? 为什么?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不仅可为城市提供大量的粮食和副食品,同时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 (2)城市是人类社会第几次社会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是什么? 农业和手工业分离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3)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是什么?为什么?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4)利用“城市人口比重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图”,引导学生比较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平均水平的差异,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经济增长(工业化、第三产业)即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主导城市化的过程正处于上升阶段;发达国家工业化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减弱,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图2是世界各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图。回答3~4题。

3.根据图2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D) A.中国城市化进程可以用曲线MN段表示 B.a线表示发达国家目前的城市化平均水平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通常城市化速度也快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高 分析: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目前40%多一点,线段MN中的N点城市化水平达50%以上,故选项A错;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一般达70%左右,a线城市化水平约63%,故选项B错;城市化速度在城市化水平较低阶段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正相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一般也较高,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4.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C) A.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 B.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 C.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 D.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 分析:我国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以青壮劳动力为主,使城市人口年龄结构较轻,故选项A错;我国东部社会经济发展快于西部,城市化速度也快于西部,故选项B错误;大城市由于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大量工业和人口迁入周围卫星城市,卫星城市发展迅速,故选项C正确;大城市向乡村回流属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故选项D错。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 抓住新型城镇化契机破解发展难题 长沙高新区麓谷街道新型城镇化建设典型案例 街道党工委书记陶湘闽就群众文化工作接受湖南卫视采访麓谷 街道地处湖南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城区,面积约 20.8 平方公里,人口12.8 万,其前身为 1959 年所建的国营东方红农场,经2000 年改制为镇后,于 2010 年析臵成麓谷街道,现有延农、长丰、长庆、东塘 4 个农村型社区和麓景、麓源、麓泉、和馨园 4个城市型社区,驻街企事业单位 5000 余家。近年来,麓谷街道紧紧抓住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这一主题,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品味不断提升,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明显增强。目前,街道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 20.4 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 48%,城镇化率达 98%。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 麓谷街道发展过程和所辖区域具有四大典型特征,可以集中反映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困境:高新区园区体制使街道无法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原国营农场的撤销遗留了人员安臵、管理体制转变、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位臵内涵了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拆迁征地的跨政策模式使失地农民补偿问题困难重重,群众上访接连不断。麓谷街道城镇化过程中集合了以上几大问题,这些问题驱动着麓谷街道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之路。(一)园区管理的核心区。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 1988 年,是我国首批 27 个国家级高新区

之一。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核心区、起步区,长沙高新区是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示范区、改革试验区、产业集聚区。麓谷街道作为园区首府,是长沙高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目前,园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企业落户在街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聚集在街道。园区体制下的街道,政府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缺乏应有的自主权、财经权,逐步被部门化,自主造血功能缺失。而且,随着大开发、大建设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加速,拆迁、安臵不断改变居民原有环境,企业成批落户,人口大量涌入,快速变化的新环境、新事物,直接造成基层网络体系脱节,原有村组模式被打乱,管理无法到位,服务无法延伸。多年的拆迁及开发建设,也让原本淳朴的老百姓个人色彩加浓,利益驱动的思想在蔓延,金钱至上的风气在传播,群众集体意识逐渐淡薄,集体观念逐步淡化。(二)农场体制的转型区。麓谷街道前身为国营东方红农场。农场时代,辖区居民虽是农民,却享受着“国家粮”,和大多数农村相比,这里的人们吃着大锅饭,领着“粮票”、“油票”、“布票”,每月按时上班,按时记“工分”,按时领工资。42 年农场管理,10 年乡镇模式,再到 3 年街道,国营农场习性依然存留在百姓的骨子里,等、要、靠思想严重。拆迁失地后,往往具备劳动能力的居民,外出打工嫌累,坐在家里嫌穷,没事打麻将,没钱找政府,做事要轻松,待遇要求高,最后往往待遇多的企业进不去,待遇少的不愿搞,在他们眼里,政府就该给他们发“饭票”,到各级政府上访、闹访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还有部分基层党组织,也一直沿袭着农场时代的思维和管理模式,面对时刻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新局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方法,集体经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一直以来发展缓慢,面对各类无理取闹、违法违纪的人群,大有“事不关己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内容摘要 城镇化作为一种影响极为深远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要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全方位,多角度,综合的剖析城镇化内涵。而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地理等条件都是不同的,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城镇化进程和问题。我们必须联系中国城镇化的历史和具体问题,研究出适合中国的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城镇化、中国、特色、道路 城镇化即城市化,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人口、非农产业、低于城市化的过程,是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引起城乡关系转型的过程。城镇化道路是指实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原则和方式,所要解决的是怎样实现城镇化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城镇化类型的选择、城镇化动力和实现机制选择及城市发展模式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界,我国城镇化历程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为我国城镇化的短暂发展和停滞阶段。这一阶段又可细分为1950-1957年的短暂健康发展时期,1958-1960年的过度城镇化时期,与1961-1978年的城镇化停滞时期。总体而言,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前的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一直比较低,多在20%以下。尽管有许多众所周知的政策因素人为地降低了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低下和现代工业、服务业发展的不足,是直接制约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化总体处于起步阶段,以萧条、徘徊、低速为特征。 第二阶段(1978-至今)是我国城市化的迅速推进阶段。呈现出稳步推动和加速多元的特征。这一时期又可以1990年代中期为界进一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从1980年代初期开始至1990年代中期,政策取向是限制大中城市发展,主张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民离土不离乡。一方面,农村改革使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不断成为剩余,需要从这一部门流转到其他部门或行业;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城镇工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后期是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随着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工业化水平提高,加上外资企业的快速进入,我国的产业结构迅速发生了变化,农业增加值占国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学习“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专题体会 十六大报告关于“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内容非常丰富、博大精深。下面,我主要是谈一下“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学习体会。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谈到城镇化,不得不提到城市化这个概念。在国际学术界,没有城镇化这个概念,其实,城镇化是城市化的一种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概念。也有人认为,城镇化是指非农化。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城市化,简单说就是指城市的产生和生长扩大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有三方面的涵意。其一是人口的迁移,人口从农村向城市地区迁移,其二是地域的转变,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转变,其三是产业结构的转换,由农业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转变。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经过三个阶段: 1、自由放任阶段(1949-1956),新中国建国初期,

我过仍处于传统的农业社会,城市化水平很低,城乡流动相当自由,没有任何限制,城市及其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供应,城市化与工业化基本上做到同步发展,是没有带来严重社会问题的城市化。 2、反城市化阶段(1956-1978),文革中的“大跃进”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国家机关干部下放农村劳动,出现了非正常的城市人大批口向农村迁移的现象,通常被称为反城市化阶段或逆城市化阶段,它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3、城市化迅速发展阶段(1979-现在),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加上乡镇企业的崛起,国家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使得大、中城市日益膨胀,小市镇如雨后春笋,城镇规模、数量的发展十分迅猛。 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水平和工业化水平都在迅速提高,而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已达80%。但同时我国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0%,说明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不相适应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没有发挥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当前中国城

近十年来国内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述评

自从城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的研究就没有停歇过(何念如,2006)。我国学者李树琮(2002)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社会演变的根本因素,是城镇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机制。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自发导致城镇化的历史条件不同,我国的城镇化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下进行的,这使得中国的城镇化动力因素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形成诸多不同的观点,本文进行简单的归类,将这些动力机制分为主体行为动力机制、产业结构转换机制、制度动力机制以及比较利益动力机制等。 一、主体行为动力机制 在城镇化进程中,从推动主体的角度看,政府、企业、农民是主要推手,根据城镇发生、发展进程是由政府起主导作用还是由民间力量起主导作用,将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概括为二元理论模式(阎小培等,1998),即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自上而下型主要是指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根据城镇整体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依靠计划手段和经济手段发展若干城市并由其安排城镇建设资金的一种城镇化发展模式。由于政府主体在资源配置方面处于优势地位,所以政府主体决定了城镇化的方向、速度和形式(辜胜阻等,2000)。政府自上而下型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大中城市在国家大规模集中投资下,城市地域人口和产业集聚呈扩展 型发展,这在京沪津等直辖市发展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自下而上的城镇化主要指的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以及农民家庭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以农村人口、产业结构转化与空间集聚为表征,以农村小城镇发展壮大为中心的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的过程(崔功豪等,1999)。自下而上型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富裕农村依靠农业剩余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集聚型城镇化,乡镇企业的发展、劳动力的转化和小城镇建设构成自下而上城镇化的主要内容,江浙一带的小城镇在这方面表现的比较明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行为主体企业与个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表现越来越突出,有鉴于此,宁越敏(1999)提出了“三元”城镇化动因说。该观点认为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越来越表现为政府、企业、个人三者共同作用,以多元城镇化动力代替以往单一的或者二元的城镇化动力机制。此外,陈扬乐(2000)还通过对城镇化进程推动主体是来源于城镇区域内部还是来源于区域外部,将城镇化动力划分为源于区域内部的“内生城镇化”和源于区域外部的“外生城镇化”。该观点认为农村城镇的动力可以概括为源于区域内部的内力作用和源于区域外部的外力作用。其中以内力作用为主要动力的城镇化称为内生城镇化,主要以苏南模式为代表;以外力作用为主要动力的城镇化称为外生城镇化,主要以珠三角模式为代表。薛凤旋等(1997)选取珠三角31个县市作为样本,采取主 近十年来国内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述评 文/杨万江蔡红辉 【摘要】本文回顾了国内近10年来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的有关成果,根据学者研究视角的不同,将这些 动力机制理论进一步归纳为主体行为动力机制、产业结构转换动力机制、制度动力机制以及比较利益机制四种类型。 【关键字】城镇化;动力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受浙江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发展研究》课题资助。 【作者简介】杨万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蔡红辉,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经济论坛Economic Forum Jun.2010Gen.478No.06 2010年6月总第478期第06期 ·18 ·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中国城镇化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人类的城市化道路,实际上已经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大阶段是英国的城镇化,由工业化推动城镇化。英国的城镇化用了200年的时间。第二阶段是美国和北美的城镇化,那些城镇化规模更大,但是用了100年时间;第三阶段是拉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只用了40-50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这一进程,然后中国的城镇化就开始了。 中国的城镇化跟英国、美国、拉美有什么不同点?从人口规模上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个国家的人口转移的城镇化国家,在中国整个城镇化过程中,将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高达8亿多人口,而且因为国家大、情况复杂、贫困人口多,城镇化速度要比其他国家期望的要低,城市化率每年是1%左右,不像非洲3%、5%,我们认为这个城市化率是合适的。更重要的,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几乎是关起门来搞城镇化的唯一大国。英国在搞城镇化的时候有一百多个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接纳了许多英国移民,由此减轻了许多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拉美国家特别是像墨西哥这样的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仅向美国移民就达4000万。但是中国没有这个条件,过去邓小平曾经这样说过,中国为了对全世界负责,我们不会向世界输出难民。中国努力做到自己关起门来

完成城镇化,而且第一次、第二次城镇化过程中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非常低,石油只有两三美元一桶,但是轮到中国搞城镇化时石油价格暴涨。 城镇化的动力和背景也不一样。第一次和第二次城镇化依靠工业化推动,但是轮到中国搞城镇化的时候,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包括中国要完成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所以中国是人口转移和就业安排比较一致的国家,这是中国政策制定产生的效果。而美国出现非洲人口转移在前就业安排之后,出现大量贫民窟。 最后,城镇化轮到中国了,但是我们城镇化的时候遇到非常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低碳排放的要求,这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回顾过去,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城镇化的时候,先行国家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现在中国在这上面再叠加大家都觉得受不了,但是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必然增加能耗和碳排放的过程,中国到现在为止每年消耗的水泥是世界上所有水泥产量的40%,所有钢材的35%;每年要盖20亿平方米的房子才能满足需求,所以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原材料、能源的消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要完成城镇化又不能有排放,这是不可能的。这对中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城镇化的挑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