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 意思

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 意思

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意思

北大荒是指中国东北地区广阔的农田,曾经是中国农业的重要基地。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这些农田已经逐渐被城市和工厂所取代。

与此同时,中国的粮食储备也从北大荒转移到了北大仓,即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北大仓利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了粮食的储存和保鲜能力,成为中国粮食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标题的意思是,过去的北大荒已不再是中国农业的支柱,而现在的北大仓则成为了中国粮食储备的中心。这象征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

- 1 -

“北大荒精神主题写作范文

“北大荒精神主题写作范文 北大荒,一片神奇的土地,从六十余年前的蛮荒之地,变成今天的沃 野粮仓,还拥有中国规模最大、文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农业基地。半个多 世纪以来,一批批热血青年,挥起锄头躬耕荒野,和着时代的旋律,在黑 土地上挥洒报国激情,用智慧和汗水,描绘出人类垦荒史上最为英勇雄壮 的画卷。 什么是“北大荒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便是“北大荒精神”的内涵。北大荒人在创造丰硕的物质文明成果 的同时,更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忠诚与坚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022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时,感 慨地说:“今天来到这里,很鼓舞信心,鼓舞斗志。”他捧起一碗大米, 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这是共和 国开拓奋进的缩影。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北大荒的沧桑巨变道出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是北大荒人的立身之本,传家之宝。 勇于开拓是北大荒人非凡的精神勇气。在开荒初期,短短几年里,战 士们就在松嫩平原上建起100多个农场,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也为开 发建设北大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北大荒的土地上不仅有踏实奋斗的韧性,也有改革创新的闯劲。敢 于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从二十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设立了实验室, 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还在体制上进行创新,兴办家庭农场,设立管理区,

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到二十一世纪后,进入了以工厂化、信息化、网络化 为标志的农业工业化时代,再次成为中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顾全大局是北大荒人的精神格局。北大荒人有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困难面前,他们咬紧牙关,服从大局,千方百计完成上缴国家粮食 的任务。在粮食大量减产的灾年,北大荒人顾全国家大局,勒紧腰带,精 打细算,将霉变的小麦当做口粮,把好的粮食和全部余粮都上交给了国家。 无私奉献是北大荒人的精神底色。“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北大荒人爱国奉献的情结,也是北大荒人对国家至死不悔的誓言。三代北大荒人的薪火传承、拓荒风雨,终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天 的北大仓。 这片土地上种植的粮食养活了无数人,这片土地上生长的精神也将绵 延传承一代又一代。

北大荒变成今天的北大仓语病题

北大荒变成今天的北大仓语病题 北大荒变成今天的北大仓是经过多少代人辛苦的努力是不是病句? 答案:不是,北大荒是经过世世代代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和辛勤耕耘,才得以实现成今天的北大仓,今天的北大仓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同时也给北大仓的经济建设创造了财富。 北大荒,指黑龙江谷地与三江平原广大荒芜地区,总面积5.53万平方公里。一九四八年,揭开了移民开发这片荒原的序幕。经过七十年北大荒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已拥有113个大型农牧场,2000多个企业,3560万亩耕地,177.8万人,如今的北大荒,成了黑龙江垦区的代名词。 相关拓展: 【题目】三江平原在昔日是荒无人烟的“北大荒”,今日却变成了“北大仓”。造成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 引用江水灌溉 B. 大批移民开垦 C. 疏干改造沼泽 D. 实施机械化耕作 【答案】C 【解析】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

三江平原在昔日是荒无人烟的“北大荒”,今日却变成了“北大仓”。造成这种变化的前提条件是疏干改造沼泽。 “北大荒”能变成“北大仓”,是因为 ①地势平坦②土壤肥沃③雨热同期④人多地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位于三江平原的“北大荒”能变成“北大仓”是因为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的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粮食产量大,人口少,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所以选C。 考点:该题考查东北三省的农业。 历史上东北平原称为“北大荒”,如今变成了“北大仓” 分析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土地肥沃,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黑土地”.经过建设者多年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盛产小麦、大豆、甜菜和乳肉制品,成了富饶的“北大仓”. 解答解:历史上东北平原称为“北大荒”,如今变成了“北大

北大荒变北大仓感悟

北大荒变北大仓感悟 曾经,这里荒原莽莽,人迹罕至,野兽成群,沼泽密布,北大荒的开垦者们来到了这里,以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克服了各种困难,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我们不仅为北大荒人所创造的丰硕物质成果而欢欣鼓舞,更为他们用青春和生命培育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所震撼。 不论在艰难的创业时光,还是在今天经济全面发展的改革年代,北大荒人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并不断赋予其科学的内涵,不等不靠,不屈不挠,以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矢志不渝的行为品质,勇担风险的敬业态度,写下了拓荒史上壮丽的诗篇。 什么是北大荒精神?这便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字字铿锵有力,发人深思。北大荒人在创造丰硕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在把北大荒打造成北大仓的同时,更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忠诚与坚韧为后人留下了名传千古的创业精髓。 北大荒精神,是黑龙江垦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六十多年的开发建设中,用青春与汗水、鲜血和生命,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培育和锤炼出来的,是英雄的北大荒人的政治觉悟、精神境界、道德情操、意志品格、行为规范和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

这种精神已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拥有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人们赞美拓荒者,歌颂拓荒牛,更颂扬在艰苦跋涉中取得辉煌业绩的北大荒精神。 半个世纪来,几代拓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火热的激情、青春和汗水把人生道路上的句号划在了祖国边陲那曾经荒芜凄凉的土地上。 他们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容的北大荒精神,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垦荒英雄们跋山涉水、勇往直前,他们已把生命融入了这片荒原,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这片桀骜不驯的黑土地,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

“北大荒”开垦史

“北大荒”开垦史 在北大荒安营扎寨我作为农垦一兵,有幸参加了“北大荒”早期开发建设,并在这片土地上连续工作了30年,在耄耋之年,愿将“北大荒”巨变中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以及搜集的有关资料,加以归纳整理,以飨读者。 一、昔日“北大荒” 祖国东北边疆,黑龙江省有无边无际人迹罕见的大片荒原,自古以来人们称为“北大荒”。人们泛指的“北大荒”范围很大。本文所指“北大荒”,是在黑龙江省兴办国有农场,发展农垦事业所开发的区域,因而又称“黑龙江垦区”。这个区域经有关部门划定,横跨11个经度;纵贯7个纬度,总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完达山两麓和小兴安岭南北的大片荒原。 “北大荒”自然环境的突出特点是被称为“寒冷的世界”,“北大荒”是寒冷、荒蛮的代名词。有人对“北大荒”的寒冷如此形容:“呼气为霜,滴水成冰,赤手则指僵,裸头则耳断”。这里的年平均气温南部地区仅2.6℃,而北部地区为-3.5℃。冬季最低气温平均-30℃上下,极端最低气温-46.5℃;全年平均无霜期只有100-130天。 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著名诗人聂绀弩被戴上“右派”帽子,发配到“北大荒”。冬天,他在虎林县一

所日本人扔弃的破房子里,目睹“北大荒”景况,饮酒放歌,写下了《北大荒歌》:“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荒草枯草塘……山中霸主熊和虎,原上英雄豺与狼……‘大烟炮’,谁敢挡?天低昂,雪飞扬,风癫狂,无昼夜,迷八方。雉不能飞,狍不能走,熊不出洞,野无虎狼……天地末日情何异,冰河时代味再尝……”这是“北大荒”自然景况的真实写照! “北大荒”虽然自然环境险恶,但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带之一,多数土地黑土层厚达1米以上,土质肥沃,有“抓把黑土冒油花,插上筷子也发芽”的美誉。这里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分属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水系的众多河流,纵横交错地、均匀地遍布全区;大气降水充盈,平均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这里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全年太阳辐射量几乎与长江中下游相同。此种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北大荒”的许多地方蕴藏着丰富的多种矿产资源,还有丰富的水产和野生动物资源。 “北大荒”因自然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有人群在此繁衍、开发。据一些史籍零散记载:夏、周时代,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在这里曾与中原频繁往来。战国以后,这里的悒娄人臣服秦、汉。唐、五代时期,渤海王国在这里谱写下200多年的昌盛史。骠悍的女真人在这里建立起强盛的金朝,一

北大荒的开发与保护

北大荒的开发与保护 ●何佳/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610072) 北大荒,位于东经123°40′到134°40′,横跨11个经度;从北纬40°10′到50°20′,纵贯10个纬度,总面积5.53万平方公里。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这里土地肥沃,部分为低湿沼泽地;这里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大都在5%到8%之间,有的地区高达10%以上;这里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地表江河纵横,地下储量可观,大气降水充盈,极为适宜农业发展;但这里气候寒冷,过去交通不便,人烟稀少,丰富的土地资源长期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纵横千里的大片荒原,故被人称为“北大荒”。 一、北大荒的开发 解放初期,粮食短缺,大跃进又使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开发北大荒一可以向荒地要粮,二可以安置富余劳动力。五十年代中期,王震将军奉党中央、毛主席之命,先是率领铁道兵,后又指挥十万转业官兵挺进荒原,在东北三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发起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展开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垦区的基矗。近半个世纪以来,先后由14万转复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山东、四川等地的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和地方干部、农民组成的垦荒大军,继承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南泥湾”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人拉肩扛,搭马架、睡地铺,战胜重重困难,在茫茫沼泽荒原上建起了一大批机械化国营农场群。老一代北大荒人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垦区的开发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垦区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二、北大荒的现状 历经半个多世纪艰苦奋斗、开发建设,昔日的北大荒,如今已是良田无际,稻麦飘香,城镇相望的北大仓。北大荒垦区不断发展壮大,从1949年只有耕地40万公顷到现在达到了370万公顷。60多年来,北大荒垦区累计生产粮豆3639亿斤,向国家上交商品粮2538亿斤,已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被誉为国家“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截止2009年末,垦区已形成了从田间到场院、从地面到天上的中国最大的农业机械群。实现了由初级农业机械化向较高水平农业机械化的过渡。高度的农业机械化创造了与世界比肩的劳动生产率,北大荒垦区目前农业劳均生产粮食达35.4吨,高于世界发达国家劳均生产粮食28吨的水平。北大荒垦区用占全省五分之一的土地,生产出了占全省三分之一的粮食,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60多年前,当十万转业官兵踏上北大荒这片亘古荒原的时候,马架子和地窨子是这些英雄将士们的立身安家之地。60多年后,140座具有现代气息的农垦新城星罗棋布,镶嵌在北大荒5.53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北大荒人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了城市人的幸福生活。 三、北大荒日益凸显的开发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大荒过度开发所导致的负面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其开发中面临的最大尴尬就是其所能骄傲与自豪的黑土地已越来越少。据资料表明,目前黑土区耕地表层有机

【八年级】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2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

【关键字】八年级 第2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结合地形、气候等相关知识了解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知道东北三省主要的农作物,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过程。 3.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4.知道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初步通过图文资料分析其优势条件与存在的问题。 重点: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本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重工业基地,了解其发展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 难点:依据图文资料分析东北三省重工业发达的原因。 【导入素材】 素材1教师展示2013年8月东北三省的洪涝灾害图片(见课件),此次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不但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也极大地影响了当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北三省的工农业发展。 素材2多媒体展示“北大荒”和“北大仓”的图片,引导学生谈感受,从而导入对东北三省农业的学习。 【预习内容】 一、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农作物: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农作物一年一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地区。 2.生态保护:东北平原湿地面积锐减,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国家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二、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发展条件: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2.工业特征: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3.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资源干涸、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 【师生交流】 探究活动1东北三省的农业发展 (1)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分别有哪些?(见课件) (2)东北三省发展农业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答案:(1)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不利条件:纬度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2)由于大面积的开垦荒地,导致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总结过渡:东北三省不仅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而且它也是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本区的工业。 探究活动2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 (1)为什么东北三省能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见课件)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2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北大荒”和“北大仓”名称的由来,以及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转变。 2、知道本区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3、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北大荒开发前后图片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2、通过自主学习收集本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3、通过合作探究和读图分析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趟考察之旅,不仅欣赏了三江源头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陶冶了情操,引燃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更深刻的认识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本区农业生产的条件;本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2.难点:东北三省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其作为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一)导入新课:通过谈话的方式,问同学们对东北三省的印象,通过同学们不同方面的回答,引出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地区的原始状态,进而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提问,引起学生思考,勾起学生对新课的求知欲望) 把课堂模拟成一次实地考察,将同学们分为三个考察队(黑龙江考察队、吉林考察队、辽宁考察队),进行比赛。比赛要求: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设计意图:把课堂模拟成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学的更轻松,更享受;把学生分为三个考察队,激励学生参与比赛,增强课堂学习趣味性。) 多媒体课件展示“北大荒”开发之前和开发之后的照片,通过前后照片对比,学生直观感受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师提问: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这里的农业生产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有什么特殊条件呢? (二)自主学习(农业发展的条件)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第17页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学生自主归纳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共同总结) 有利条件: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在春秋季节易受寒潮影响,发生低温冻害。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作者:王树理 来源:《中华魂》2019年第11期

我们这一代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人,对于北大荒的记忆大概都不陌生。生长于斯和到过这里的,自然不必说,即使是没有到过,只听南来北往的人们说过这片土地的人,也至少对北大荒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让人们记忆最深的,是那些五六十年之前就到处传唱的北大荒民歌: 北大荒是个好地方,又有兔子又有狼啊,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就是当时东北荒原的真实写照。 茫茫无际的东北大荒原,荆棘丛生,人迹罕至,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上个世纪50年代,根据国家关于开发北大荒的要求,这里会聚了来自祖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有的刚刚走出硝烟弥漫的战场,有的来自筑路铁道兵部队,有的来自于广州、上海、各大军区,有的来自于于繁华的都市,有的刚刚走出校门。他们的到来,打破了亘古荒原的寂静,增添了黑土地的生机,一群怀揣国家至上梦想的人,以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精神,战胜了亘古遗留的荒蛮与凄凉。 我是15岁上接触到第二代北大荒拓荒人的。那是1966年11月的一天,我到北京前门大街西河沿 33号院去看望大哥王树棨,大哥已经去了青海,只有大嫂杨秀英和两个侄子在家。有缘的是,那一天正巧从北大荒佳木斯下属的宝泉岭六二五农场来了一位我大侄女的同事,看上去大约20来岁的样子。她叫刘革,是一位革命烈士的后代,父亲是新中国诞生之际牺牲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敌人的枪口之下的先烈。1964年,中学毕业的她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到北大荒工作。对于这样一位老大姐,我充满着敬重,就主动向她请教了许多关于北大荒的知识。

从那时起,我少年的心里便充满了对这块神秘土地的向往与憧憬。甚至于盼望着有朝一日也成为一名北大荒的拓荒人,为国家的粮食生产献一份力量。后来我参军入伍,去北大荒的心愿暂时搁浅。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我到与俄罗斯接壤的北大荒考察,惊奇地发现,这块曾经以“荒”闻名的土地的神秘面纱背后,其实是一块具有粮食生产定盘星作用的风水宝地。那个时候,北大荒的单季水稻已经达到亩产千斤。 真正让我对北大荒的粮食生产产生高山仰止之情的,还是最近一次的黑龙江之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多年来魂牵梦绕的北大荒,让我又一次浮想联翩,那仓“荒”而去的莽原,如今变得怎么样了?那曾经的垦荒队员,如今身板还硬朗吗……带着一连串牵挂,我开车沿高速公路从哈尔滨直奔佳木斯方向,乌苏里江畔的建三江农垦局。一路走来,沿路全是郁郁葱葱的秋禾,尤其是以品质优良而蜚声全国的水稻和大豆生产,更是成了北大荒的主打。一望无际的碧绿告诉我,昔日的北大荒,真的变成了北大仓,广袤的黑土地,成了国家粮食生产的压舱石。除了那片1000多万亩的稻田和生长着南方热带雨林植物的温室,还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农业机械化博物馆。这里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98%,成为世界上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还拥有100多架用于农业生产的运-5、运11、运12、农-5B、PC-6、R-22/44等各种型号的飞机,数量超过了许多国家。近两年,农垦集团还新装备了大量的植保无人机。现在甚至有农户购买了私人飞机,当然,北大荒的私人飞机是用于农业生产的,至于大型收割机、播种机等农业机械,更是先进机型来往穿梭。这些不是用来显摆的摆设,而是实实在在的农业生产使用的机械。建三江农垦局长俞高江说:看到这现代化的作业场面,心里的激动简直无法表达。总书记来建三江视察,指示我们“中國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饭碗里要盛满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粮食”,每想到自己能为中国人民的饭碗作贡献,心里感到无比自豪。他给我们具体讲解了1956年第一批农场建设者们刚刚进入北大荒时的情景和近20年来以稻治涝,取得三江源农业丰收的经验,让我这远来的汉子激动得唏嘘不已。短短几十年,几代北大荒人用自己的铁肩,扛起了解决中国人饭碗问题的重担。到2018年,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所属的100多个农牧场,粮食总产已经达到330万吨。3650万亩黑土地,名副其实地成了中国饭碗的雄厚基础。几十年前的“南粮北调”,变成了北粮搬运。走过北大荒,宛如走过了共和国的70年的历程。历史,已成过往;现实,正在招手。我爱北大荒,我爱建三江,我更爱我的祖国。

地理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考点28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农业和东北三省(原卷版)

考点28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农业和东北三省 考点梳理 考点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1.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4.黑土地和黄土地 (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5.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农业类型: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农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 (3)灾害:春旱严重。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不足。 (4)主要治理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以及发展节水农业。 考点2 东北三省位置及自然环境 1.位置、气候、地形

(1)称誉: “白山黑水”“ 林海雪原”“ 北大仓”。 (2)范围: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 (3)地形、地势: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K东北平原, 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3.图门江4.鸭绿江5.辽河,6.松花江(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考点3 东北三省的工农业 1.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条件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东北三省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2.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重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东北三省矿产资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依托丰富的资,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初中地理_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一、导入新课 播放反映东北风情的视频,让学生谈印象中的东北三省。 今天我们学习有“白山黑水”之称的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是指位于我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出示中国政区图,闪出东北三省的轮廓)。 提起东北三省,往往首先让人想起的是那童话般的冰雪世界。 (出示冰雪世界的图片,可以重点说哈尔滨的冰雕——在中国,东北是冰雕发展最好的地区,其中最有名的是哈尔滨冰雕展。这也使哈尔滨成为举办国际冰雕比赛的重要城市之一)。 人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等来形容东北三省。 白山黑水——(出示图片) 林海雪原——(出示图片) 北大仓——(出示图片) 追问:你对东北三省还有那些印象? 要进一步的认识东北三省,首先了解它的自然环境。 二、讲授新课 (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东北三省的地形、河流分布特征

东北三省的地形 出示“东北三省地形”图。 (1)描出东北平原的大致范围,并找出其由哪三部分组成。 (2)依次找出黑龙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 (3)在图中找出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山脉。 (4)师生共同总结,明确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形容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先在图中圈出本区主要的地形区东北平原,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圈出东北平原周围的主要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最后再圈出环绕东北平原的主要河流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及东北平原上的松花江、嫩江、辽河等主要河流。由此归纳出东北三省的地形、河流分布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2.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 出示中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布图,依次得出: (1)东北三省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气温很低,降雪较多。 (2)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小部分位于寒温带、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3)东北三省主要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降水较充沛。但降水集中在夏季。 (4)师生共同总结,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冷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