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2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北大荒”和“北大仓”名称的由来,以及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转变。

2、知道本区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3、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北大荒开发前后图片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2、通过自主学习收集本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3、通过合作探究和读图分析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趟考察之旅,不仅欣赏了三江源头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陶冶了情操,引燃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更深刻的认识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本区农业生产的条件;本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2.难点:东北三省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其作为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一)导入新课:通过谈话的方式,问同学们对东北三省的印象,通过同学们不同方面的回答,引出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地区的原始状态,进而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提问,引起学生思考,勾起学生对新课的求知欲望)

把课堂模拟成一次实地考察,将同学们分为三个考察队(黑龙江考察队、吉林考察队、辽宁考察队),进行比赛。比赛要求: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设计意图:把课堂模拟成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学的更轻松,更享受;把学生分为三个考察队,激励学生参与比赛,增强课堂学习趣味性。)

多媒体课件展示“北大荒”开发之前和开发之后的照片,通过前后照片对比,学生直观感受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师提问: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这里的农业生产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有什么特殊条件呢?

(二)自主学习(农业发展的条件)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第17页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学生自主归纳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共同总结)

有利条件: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在春秋季节易受寒潮影响,发生低温冻害。

2、了解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以及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生回答略)

(师总结: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

请同学向大家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内容:知识点一,知识点二(采取学生抢答的形式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采取抢答的形式请同学回答问题,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三)合作探究(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18页至19页的活动,读图6.18,说说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

国的地位。

(生回答略)

(师总结:说明东北三省粮食产量不仅高,而且远多于当地人的需求,有利于粮食商品化。)

2、在超市或粮油店,经常见到哪些粮油日用品产自东北三省?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猜一猜,师出示图片展示)

3、阅读图6.19,各考察队对内讨论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最后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活学活用)(四)环境保护(三江平原湿地的保护)

学生自读课本18页内容,了解东北的湿地、生态危机及国家的相关保护措施。

1、拓展:什么是湿地?湿地的功能?

2、出现的环境问题和国家的相关保护措施,多媒体图片直观展示东北三省农业生产中

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用短暂的时间,考察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收获了很多知识,也欣赏到了美丽风光;知道了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和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这繁荣的背后是环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同学们,这节课的旅行愉快吗?再见!

板书: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教学反思: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参考教学案(第2课时)

第2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相关图片和资料,分析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有利、不利条件及其发展现状。 2.运用地图,说明东北三省工业布局特点,工业结构特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丰富的图文资料,会利用图中的有用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继续巩固和培养读图用图能力,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东北三省工业未来发展的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重点难点 重点:东北三省工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难点:工农业发展的条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自学互研】 知识点1: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读图6.19“东北三省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探究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探究活动】探究东北三省农业发展历史、主要农作物、发展条件以及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 【归纳总结】 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农业地位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发展历史“北大荒”→“北大仓” 存在问题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解决措施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教材第18~19页活动。 知识点2: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探究活动】读教材图 6.20和图 6.21,探究东北三省的工业的分布、地位和发展。 【归纳总结】 1.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1)读图6.21“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的分布”,写出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这些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

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课堂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课堂学案(人教版)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4、了解东北农业发展和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5、了解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及发展状况; 6、通过对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学习,初步掌握经济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重点: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运用图文资料说 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本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重工业 基地,了解其发展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 难点: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依据图文资料分析东北三省重工业发达的原因。 第一课时: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一、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 (1)特色称号: 、“林海雪原”、“北大仓”、“黑土地”。 (2)地形 ①特征:以、山地为主。 ②分布:东部是山地,北部是,西倚,山地之间为平原。 (3)河流 ①特征:河流众多,结冰期,含沙量小,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 ②分布:鸭绿江和图们江(中朝两国界河)、乌苏里江(中俄两国界河)、松花江等。 (4)气候 ①类型: 气候。 ②主要特征: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③成因:纬度较高,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 【拓展延伸】闯关东 山海关古称榆关,从古至今都是中国内地通往东北的交通要道。山海关以东,也就是东北地区,在明朝以后又俗称关东。闯关东中的“关”,指的就是山海关。在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数量规模历史最高。是时,义和团乱,帝国

2019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 课时测评 第六章 第二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第二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知能演练提升 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图所示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A.太湖平原 B.成都平原 C.三江平原 D.辽河平原 2.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土壤肥沃,地广人稠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完成第3~4题。 3.国家在A附近平原兴建了许多农场,从事粮食生产,但这里对农业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A.低温冻害 B.土壤贫瘠 C.干旱少雨 D.夏季日照时间太短 4.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在夏秋季易发生低温冻害 C.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D.土壤肥沃 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曾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据此完成第5~7题。

5.下列对湿地主要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保持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B.消除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C.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6.“北大荒”能变成“北大仓”,是因为()。 ①地势平坦②土壤肥沃③雨热同期④人多地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东北地区可垦荒地面积虽然很大,但国家已决定停止“北大荒”垦荒,这说明()。 A.东北地区居民的吃饭问题已完全解决 B.保护生态环境比开荒种粮更重要 C.这里将不再是粮食生产基地 D.本区今后应大规模退耕还林,加强抚育与更新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联系所学知识,完成第8~10题。 8.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①林业基地②能源基地③商品粮基地④重工业基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9.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人口密度较低,人均占有耕地多 C.光照条件好,单位面积产量高 D.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 10.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三省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东北三省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是()。 A.大量施化肥、洒农药 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C.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D.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 读图,完成第11~12题。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东北三省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东北三省——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教者:张燮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东北三省的基本自然环境概况。 2、结合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点,明确东北三省的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和农业之间的联系,明确把握自然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明确东北三省的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介绍东北三省的湿地及其作用,明确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 1、东北三省“冷湿”气候特点(重点) 2、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难点) 五、教材分析: 本课为东北三省的农业“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自然环境要素和农业发展联系紧密,注重地理要素之间的整体性。 六、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科书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东北三宝的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授新课: (一)东北地区的气候 师:大家一起来探究为什么东北地区如此寒冷。 学生活动:请大家在图上找出东北的位置和东北地区的主要省级行政区。 师:明确了东北地区的位置,大家应该知道东北地区为何如此寒冷了? (二)东北地区冷湿的原因 1、体验寒冷气候 (展示哈尔滨的冰灯、东北的传统民居) 2.分析寒冷气候 学生活动:结合上节课知识,观察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 师:大家可以看出东北三省雪期很长,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师:东北三省位于北方地区、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讲的北方地区属于什么气候? 三、寒冷的北大荒 1.(展示东北三省人烟稀少,沼泽广布的图片) 师:我们都知道东北地区气候寒冷,人烟稀少,但是沼泽广布,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 2.学生活动:北大荒略影——黑土平原 (展示东北三省的地形图) 师:请大家找出东北三省主要的山脉和地形区 教师:具体介绍东北平原,突出地形平坦 师:上节课我们介绍北方地区中谈到北方地区以黄土和黑土为主,同学们回忆一下,东北地区以那种土壤为主 四、富饶的北大仓 (展示东北平原的农田景观图) 1.东北地区的熟制 师:东北地区农业的熟制为一年几熟,原因是什么? 2.游戏:作物对对碰 选择北方地区的农作物 3.学生活动:探索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师强调:我国机械化水平最高、商品粮最多的生产基地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一课三练达标闯关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一课三练 达标闯关 1.在春秋季节,东北三省经常受到哪种灾害的影响( ) A.寒潮 B.干旱 C.台风 D.洪涝 【解析】选A。本题考查东北三省的自然灾害。东北三省纬度较高,且接近亚洲冬季风源地,在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响,产生低温冻害,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2.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峻,海拔适宜 B.土地贫瘠,地域广大 C.人口密度较低,人均粮食数量大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东北三省平原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备选习题】 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②河流较少 ③气候雨热同期 ④地广人稀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地广人稀,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 3.东北三省的主要农作物有( ) A.大豆、甜菜、春小麦、玉米 B.大豆、冬小麦、水稻、玉米

C.甜菜、荔枝、春小麦、大豆 D.花生、亚麻、甜菜、大豆 【解析】选A。本题考查东北三省的主要农作物。东北三省盛产大豆、甜菜、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冬小麦、花生主要产于华北地区,水稻、荔枝主要产于南方地区,亚麻主要产于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4.“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是北大荒的真实景象,下列不属于造成这种现象原因的是( ) A.纬度高 B.人烟稀少 C.降水稀少 D.沼泽遍地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东北平原位于湿润、半湿润区,年降水量在400~1 000 mm,降水比较丰富。 【备选习题】 “北大荒”能变成“北大仓”,是因为( ) ①地势平坦②土壤肥沃 ③雨热同期④人多地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东北平原垦殖条件的知识。“北大荒”能变成“北大仓”,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人少地多。 5.下列对三江平原淡水湿地生态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涵养水源,蓄洪防旱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调节气候,降温增湿 D.多种珍稀动物的栖息地 【解析】选B。本题考查湿地的作用。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知识拓展】冻土和湿地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和岩石,是东北冷湿环境的综合反映。 冻土的存在,是东北沼泽形成发育的重要因素,对东北农作物及森林的生长、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城镇建设等都有很大影响。 湿地包括沼泽、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陆地的水域和沿海滩涂等。湿地可持续地提供食物、原材料和水资源,可蓄洪、防涝、抗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在发展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第六章第二节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2课时导学案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备课人:赵立阳八()班学生:__________ 【学习目标】1.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2.三江平原湿地保护的原因及措施; 3.东北三省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密切关系以及常见的气象灾害。 【学习重点】分析东北地区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原因。 【学习难点】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学习方法】交流探究法、图释导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引入新课: 先从“北大荒”的开发历史讲起,然后讲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17—P19,完成下列题目:) B、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东北三省的农业地理】 1、得名: 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如今变成“北大仓”的地区主要是指东北平原北部地区。 2、东北三省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密切关系: 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气候。这里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 的需要。 3、常见的气象灾害: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4、东北平原农业生产优势:包括自然地理优势和人文地理优势。 自然地理优势:①属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黑土广泛分布,土壤肥沃;③地势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人文地理优势:④工业基础好,交通发达,为大规模机械化经营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⑤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粮食商品化。 东北平原主要盛产的农作物有、、、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提供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5、三江平原湿地的保护 东北平原包括、和三个平原。其中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 湿地具有、、、等多种功能。 三、合作探究:(18面活动: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2、阅读图6.18,说说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 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5.83%,人口占全国的8.16%。这说明东北三省粮食产量不仅高,而且远多于当地人的需求,有利于粮食商品化。 3、阅读图6.19,讨论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同农业生产优势) 答:自然地理条件:①属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黑土广泛分布,土壤肥沃;③地势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人文地理条件:④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⑤农业科技水平高。四、知识梳理 五、拓展延伸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地区主要农作物是() A.小麦、玉米、大豆 B.水稻、油菜、棉花 C.小麦、水稻、花生 D.谷子、油菜、甜菜 2.图中所示地区农作物的熟制制正确的是() A. 一年一熟 B. 一年两熟 C. 两年三熟 D. 一年三熟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解放前以朱开山一家为典型的山 东人到东北谋生创业的艰苦历程。据此完成3~4题。 3.电视剧中,大量山东人奔赴东北去开荒谋生,主要原因是当时 东北地区() A.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B.森林资源丰富 C.社会秩序安全稳定 D.交通便利 4.原来被称作“北大荒”的东北平原,现早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北大仓”。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春小麦,华北平原—冬小麦 B.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东北平原—中温带,华北平原—暖温带 D.东北平原—湿润地区,华北平原—半湿润地区 5.下列表述东北三省气候正确的是() A.气候冷湿 B.雪期自北向南越来越长 C.冬短夏长 D.降水集中 于秋季 6.在春秋季节,东北三省经常受到哪种灾害的影响() A. 干旱 B.寒潮 C.台风 D.洪涝 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材料二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材料三“北大荒”某农场土地利用结构图。 (1)从地形类型看,南方荒地属于丘陵,北方荒地属于平原。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地主要是热量条件不足,西大荒地主要是水源条件不足。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答:南大荒: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西大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3)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 答: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黑土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平原面积广大,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地广人稀,有利于粮食商品化;国家政策扶持。

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2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北大荒”和“北大仓”名称的由来,以及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转变。 2、知道本区农业发展的条件,以及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3、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北大荒开发前后图片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2、通过自主学习收集本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3、通过合作探究和读图分析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趟考察之旅,不仅欣赏了三江源头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陶冶了情操,引燃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更深刻的认识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本区农业生产的条件;本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2.难点:东北三省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其作为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一)导入新课:通过谈话的方式,问同学们对东北三省的印象,通过同学们不同方面的回答,引出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地区的原始状态,进而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提问,引起学生思考,勾起学生对新课的求知欲望) 把课堂模拟成一次实地考察,将同学们分为三个考察队(黑龙江考察队、吉林考察队、辽宁考察队),进行比赛。比赛要求: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设计意图:把课堂模拟成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学的更轻松,更享受;把学生分为三个考察队,激励学生参与比赛,增强课堂学习趣味性。) 多媒体课件展示“北大荒”开发之前和开发之后的照片,通过前后照片对比,学生直观感受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师提问: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这里的农业生产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有什么特殊条件呢? (二)自主学习(农业发展的条件)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第17页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学生自主归纳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共同总结) 有利条件: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在春秋季节易受寒潮影响,发生低温冻害。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课时目标】 1.了解东北三省农业学生产的发展变化以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知道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分析其优势与不足。理解其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3.了解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4.知道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初步通过图文资料分析其优势条件与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 教师:(复习导入)上节我们讲了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大家还记得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吗? 学生: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具有冷湿的特点。 教师:传统民居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教师:二者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屋顶坡度大是为了减少积雪对屋顶的压力,便于泄水;冬季寒冷且多大北风,墙体厚窗户小是为了防寒保温。 教师:大家掌握的不错!由此看来气候对传统民居的影响很大。事实上,气候影响到人们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东北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大火坑,冬季出门人们要穿的很厚,东北人爱晾干菜和腌酸菜,东北人喜欢滑雪滑冰等等。其实,气候还影响到一个重要的学生产部门,大家说是什么部门? 学生:农业。 教师:好!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东北三省的农业。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开门见山,清晰简洁,直奔主题。及回顾复习了上节的旧知识,又引出了要学的新知识。比较自然。 导入二、 教师(播放2013年8月东北三省的洪涝灾害视频):此次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不但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的学生活,也极大的影响了当地工农业学生产的发展,同学们了解东北三省的工农业公概括吗? 学生:不了解。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东北三省,了解其工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面临的问题。 【设计意图】 采用多媒体资料导入新课,一是体现了学习对学生学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认识到日常学生活和地理知识密切相关,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推进新课 教师:(出示北大荒和北大仓图片)虽然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但它却成为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请让学生阅读P17——P18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八年级】2020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2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

【关键字】八年级 第2课时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结合地形、气候等相关知识了解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知道东北三省主要的农作物,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过程。 3.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4.知道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初步通过图文资料分析其优势条件与存在的问题。 重点: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本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重工业基地,了解其发展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 难点:依据图文资料分析东北三省重工业发达的原因。 【导入素材】 素材1教师展示2013年8月东北三省的洪涝灾害图片(见课件),此次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不但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也极大地影响了当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北三省的工农业发展。 素材2多媒体展示“北大荒”和“北大仓”的图片,引导学生谈感受,从而导入对东北三省农业的学习。 【预习内容】 一、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农作物: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农作物一年一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地区。 2.生态保护:东北平原湿地面积锐减,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国家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 二、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发展条件: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2.工业特征: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3.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资源干涸、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 【师生交流】 探究活动1东北三省的农业发展 (1)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分别有哪些?(见课件) (2)东北三省发展农业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答案:(1)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不利条件:纬度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2)由于大面积的开垦荒地,导致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总结过渡:东北三省不仅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而且它也是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本区的工业。 探究活动2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 (1)为什么东北三省能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见课件)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地理人教八下】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第2课时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 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策略 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 工业在全国都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节教材比较系统地讲述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 地理和工业地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设了“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从‘北大荒’到‘北 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三个标题。每个标题下不仅叙述地理特点,还通过“活动” 突出分析地理特点形成的方法。 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的范围、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为了落实“在 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 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和“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这三条课程标准,教材 重点讲述东北三省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为了落实“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课程标准,教材设 计了“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的“活动”。 东北三省的农业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历史、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与湿 地保护的关系。 东北三省的工业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工业的地位、工业发展条件、工业布局和工业发 展面临的问题。 课时分配上分为3个课时。此为第2课时,在教学策略上,延续“坐着高铁看中国”视频 内容,展示四平县百万玉米丰收场景,以此展开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作物、 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引入正文内容。 四、教学流程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作者:王树理 来源:《中华魂》2019年第11期

我们这一代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人,对于北大荒的记忆大概都不陌生。生长于斯和到过这里的,自然不必说,即使是没有到过,只听南来北往的人们说过这片土地的人,也至少对北大荒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让人们记忆最深的,是那些五六十年之前就到处传唱的北大荒民歌: 北大荒是个好地方,又有兔子又有狼啊,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就是当时东北荒原的真实写照。 茫茫无际的东北大荒原,荆棘丛生,人迹罕至,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上个世纪50年代,根据国家关于开发北大荒的要求,这里会聚了来自祖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有的刚刚走出硝烟弥漫的战场,有的来自筑路铁道兵部队,有的来自于广州、上海、各大军区,有的来自于于繁华的都市,有的刚刚走出校门。他们的到来,打破了亘古荒原的寂静,增添了黑土地的生机,一群怀揣国家至上梦想的人,以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精神,战胜了亘古遗留的荒蛮与凄凉。 我是15岁上接触到第二代北大荒拓荒人的。那是1966年11月的一天,我到北京前门大街西河沿 33号院去看望大哥王树棨,大哥已经去了青海,只有大嫂杨秀英和两个侄子在家。有缘的是,那一天正巧从北大荒佳木斯下属的宝泉岭六二五农场来了一位我大侄女的同事,看上去大约20来岁的样子。她叫刘革,是一位革命烈士的后代,父亲是新中国诞生之际牺牲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敌人的枪口之下的先烈。1964年,中学毕业的她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到北大荒工作。对于这样一位老大姐,我充满着敬重,就主动向她请教了许多关于北大荒的知识。

从那时起,我少年的心里便充满了对这块神秘土地的向往与憧憬。甚至于盼望着有朝一日也成为一名北大荒的拓荒人,为国家的粮食生产献一份力量。后来我参军入伍,去北大荒的心愿暂时搁浅。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我到与俄罗斯接壤的北大荒考察,惊奇地发现,这块曾经以“荒”闻名的土地的神秘面纱背后,其实是一块具有粮食生产定盘星作用的风水宝地。那个时候,北大荒的单季水稻已经达到亩产千斤。 真正让我对北大荒的粮食生产产生高山仰止之情的,还是最近一次的黑龙江之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多年来魂牵梦绕的北大荒,让我又一次浮想联翩,那仓“荒”而去的莽原,如今变得怎么样了?那曾经的垦荒队员,如今身板还硬朗吗……带着一连串牵挂,我开车沿高速公路从哈尔滨直奔佳木斯方向,乌苏里江畔的建三江农垦局。一路走来,沿路全是郁郁葱葱的秋禾,尤其是以品质优良而蜚声全国的水稻和大豆生产,更是成了北大荒的主打。一望无际的碧绿告诉我,昔日的北大荒,真的变成了北大仓,广袤的黑土地,成了国家粮食生产的压舱石。除了那片1000多万亩的稻田和生长着南方热带雨林植物的温室,还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农业机械化博物馆。这里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98%,成为世界上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还拥有100多架用于农业生产的运-5、运11、运12、农-5B、PC-6、R-22/44等各种型号的飞机,数量超过了许多国家。近两年,农垦集团还新装备了大量的植保无人机。现在甚至有农户购买了私人飞机,当然,北大荒的私人飞机是用于农业生产的,至于大型收割机、播种机等农业机械,更是先进机型来往穿梭。这些不是用来显摆的摆设,而是实实在在的农业生产使用的机械。建三江农垦局长俞高江说:看到这现代化的作业场面,心里的激动简直无法表达。总书记来建三江视察,指示我们“中國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饭碗里要盛满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粮食”,每想到自己能为中国人民的饭碗作贡献,心里感到无比自豪。他给我们具体讲解了1956年第一批农场建设者们刚刚进入北大荒时的情景和近20年来以稻治涝,取得三江源农业丰收的经验,让我这远来的汉子激动得唏嘘不已。短短几十年,几代北大荒人用自己的铁肩,扛起了解决中国人饭碗问题的重担。到2018年,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所属的100多个农牧场,粮食总产已经达到330万吨。3650万亩黑土地,名副其实地成了中国饭碗的雄厚基础。几十年前的“南粮北调”,变成了北粮搬运。走过北大荒,宛如走过了共和国的70年的历程。历史,已成过往;现实,正在招手。我爱北大荒,我爱建三江,我更爱我的祖国。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七年级地理下册鲁教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东北三省主要的农作物。通过对农业发展状况的了解,分析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说出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这种地位的形成原因; 2.通过分析相关资料,了解东北平原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分析形成原因并思考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及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特色,并从资源和交通上说出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2.通过读东北三省部分工业中心的工业结构图,说出其工业结构特点及形成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说出东北三省农业生产地位及有利条件及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影响; 2.东北三省的矿产资源分布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工业部门;此区工业分布的特点。【教学难点】 1.说出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形成原因; 2.通过工业结构图,说出东北三省工业结构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学准备 制作PPT。 教学资源 1.【课程引入】北大荒的几度沧桑;

2.【知识解析】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北三省的自然条件特征,知道东北产有“三宝”——人参、鹿茸、貂皮。这节课开始之前,我们做个生活调查:在超市你发现有哪些产自东北的典型农业产品? 学生:东北大米、东北大豆等。 过渡:对,这些都是来自东北,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东北三省的农业与工业。 【新知讲解】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东三省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有利条件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课程引入】北大荒的几度沧桑,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同学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北大荒”和“北大仓”,并思考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有哪些?不利条件有哪些? 视频播放完后,多媒体展示“北大荒”和“北大仓”图片资料,让学生明确“北大荒”和“北大仓”的含义。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内容,知道“北大荒”是指东北平原未得到大规模开发以前的景象,可以用“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萎塘”来形容;“北大仓”是指东北平原已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课时目标】 1.了解东北三省农业学生产的发展变化以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知道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分析其优势与不足。理解其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3.了解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4.知道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初步通过图文资料分析其优势条件与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 教师:(复习导入)上节我们讲了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大家还记得东北三省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吗? 学生: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具有冷湿的特点。 教师:传统民居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教师:二者有什么联系吗? 学生:屋顶坡度大是为了减少积雪对屋顶的压力,便于泄水;冬季寒冷且多大北风,墙体厚窗户小是为了防寒保温。 教师:大家掌握的不错!由此看来气候对传统民居的影响很大。事实上,气候影响到人们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东北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大火坑,冬季出门人们要穿的很厚,东北人爱晾干菜和腌酸菜,东北人喜欢滑雪滑冰等等。其实,气候还影响到一个重要的学生产部门,大家说是什么部门? 学生:农业。 教师:好!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东北三省的农业。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开门见山,清晰简洁,直奔主题。及回顾复习了上节的旧知识,又引出了要学的新知识。比较自然。 导入二、 教师(播放2013年8月东北三省的洪涝灾害视频):此次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不但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的学生活,也极大的影响了当地工农业学生产的发展,同学们了解东北三省的工农业公概括吗? 学生:不了解。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东北三省,了解其工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面临的问题。 【设计意图】 采用多媒体资料导入新课,一是体现了学习对学生学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标的理念,让学生认识到日常学生活和地理知识密切相关,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推进新课 教师:(出示北大荒和北大仓图片)虽然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但它却成为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请让学生阅读P17——P18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 重工业基地)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掌握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历史、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2.掌握东北三省工业的地位、工业发展条件、工业布局和工业面临的问题。 【教学重点】 东北三省的农业与工业的地位与发展条件。 【教学难点】 工农业发展的条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述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讲述: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能影响我们的生活,那么东北三省这样的地理环境下的农业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北三省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讲授新课】 板书: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阅读:阅读书本17页文字,归纳东北三省的环境以及发展农业的条件。 学生:阅读、讨论并发表意见。 展示:多媒体展示框架图,教师适当给予引导并板书: 板书: 1.农业发展的条件:人口、河流、气候、科技…… 提问:东北三省地区通过改善发展条件,从“北大荒”发展到“北大仓”,那么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并板书: 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 展示:图6.18 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 过渡:通过图表数据显示可知,东北三省经过大力开荒,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开发能带来 发展,但我们必须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东北在开发的过程中带来了哪些生态问题? 学生:阅读书本18页,并归纳生态问题。 教师指导并板书: 3.生态问题:湿地锐减、生态恶化 过渡:面对这样的生态问题,国家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学生:结合农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适当给予指导并板书: 4.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 过渡:了解了东北农业的发展,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东北工业的发展历史吧! 展示:播放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创造的“工业之最”的图片和资料,导入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学习。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发表个人想法。 教师: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并板书。 板书: 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发展条件:资源、科技、政策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