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推进我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推进我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推进我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推进我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推进我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市政府: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近期,我局围绕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讨论、实地察看、信息交流、电话随访等多种方式,初步摸清了全市社区建设的底数,并对长沙、深圳、西安、成都等部分兄弟城市现行社区管理体制进行了考察。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增强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社区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基础平台作用,现依据中央和辽宁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社区建设实际,就推进社区管理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向市政府报告如下:

一、我市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目前有106个街道办事处、613个社区、8574名社区专职工作者。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社区工作者以建设现代化和谐社区为目标,不辞辛劳、不计报酬,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使我市社区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文明城市创建等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城市社会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由于政府机构精简、事业单位转企、企业单位改制,使大量“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分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大部分都需要依托城市社区来承担。社区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居民群众对社区的依赖感越来越强烈,对社区服务的多样化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这些年,我市社区建设虽然取得了

一定的成绩,有的方面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创新社会管理对社区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快速推进,我市现行社区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的社会发展形势,难以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生活需要。

1.社区行政化倾向明显、居民自治难以有效开展。社区是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综合服务窗口,工作十分繁杂,政府有不少职能部门都在社区设机构、派人员、挂牌子。据统计,社区居委会承担的工作任务如党建、民政、计生、综治、文化、宣传、城管、卫生等达一百多项,社区居委会成天忙于行政事务,而对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缺乏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去过问,社区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得不到充分体现,影响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利于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2.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不合理、管理不顺畅。随着社区规模扩大,任务加重,为解决工作人员不足,市财政、人社及民政部门规定,每300户可配置一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但部分地区为了减少政府开支,未按规定职数配置社区工作人员,工作量和人员数严重不对称,造成了社区忙乱和疲以应付,影响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此外,社区工作人员类别复杂、身份各异、关系不顺。除了依法选举产生的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选聘的社区专职工作者,人社、计生、综治、残联等部门均在社区下派专干,还有依据相关政策安置在社区的军嫂、大学生和公益性岗位人员等。各类人员进入社区渠道不同,素质要求、工作标准、报酬待遇不一致,不便于进行统一管理。

3.社区建设经费保障不到位、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偏低。目前,我市的社区建设经费多是临时性、政策性投入,未纳入正常财政预算。一是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按照十部委规定规划建设社区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并切实还建到位的新建小区,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保障较好,部分老城区、城乡结合部、贫困地区和村改居社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虽然目前大多数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达到了辽宁省规定的400平方米标准,但还有近200个社区基础设施不达标,有的甚至没有办公用房,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未建立长效机制。二是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没有得到健全落实。政府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随意给社区分派工作、下达任务,而且往往不与社区商量,不考虑社区的承受能力,也没有本着“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提供相应的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三是社区工作人员生活补贴标准太低。虽然近年来有所提高,但达不到中央和辽宁省规定的不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要求;社保待遇方面仅解决了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工伤险、生育险、失业险和住房公积金仍未落实,不符合国家和省、市相关法规、政策和文件规定。由于待遇偏低,影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

4.社区建设规范性文件不多、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我市自2007年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以后,未再出台新的规范性文件。特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和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的意见》(辽委办发[2012]31号)以来,我市亟需总结经

验,创新思路,尽快出台指导全市社区建设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城市社区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兄弟省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1、长沙市实行“五社”联动。自2011年以来,长沙市围绕争创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的目标,以项目实施为抓手,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五社”联动,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一是充分发挥城乡社区的基础平台作用。全市400多个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均达到600平方米以上。在社区管理体制上推行“选聘结合、三位一体”,在社区组织架构上,由党组织、居委会和公共服务中心三部分组成,整合了社区资源,提升了自治水平。在社区社会组织管理上,简化登记备案程序,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全市备案红白理事会等社区社会组织3468个。在社区工作队伍上,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社区直选、组织委派等方式,提高了整体素质。二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中介服务作用。将社会组织作为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重要载体,着力联结各个社会单元、服务各类群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渠道,2012年全市各级扶持社会组织发展资金8000万元,并完善了监管体系。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疏导调解作用。发挥社会工作者植根基层、贯通社会、联系群众的优势,通过系统化、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开发社工专职岗位800多个、建立社工服务网点50多个,不断壮大社工人才队伍。四是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作用。把社会救助作为民生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致力于提高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五是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的公益促进作用。着力提升为

老服务、区划地名服务、婚姻登记服务、殡葬服务“四个服务”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深圳市推行“居站分设”和“一站多居”社区管理模式。深圳市常住人口1046万,本地户籍人口267.9万,下辖56个街道办事处、792个社区居委会。为解决居委会行政化倾向,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机制。2005年以来,深圳市在社区设立工作站,作为政府在社区的公共服务平台,承接社区安全、社区法制、社区计生、社区文化等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原则上按照6000—10000户辖区常住人口的规模设立社区工作站,每个社区工作站配备5-15名工作人员。2007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的意见》,本着“以居民房产利益关联为纽带、物业小区与居委会范围基本一致”的原则,对部分规模较大的非封闭式管理社区分设居委会,但社区工作站不随居委会的分设而分设;规模较小的居委会不单独设立工作站,并入相邻社区,形成“一站多居”体制。从而实现了以较大的社区工作站整合社区资源,有利于加强社区的社会管理;以较小的居委会方便居民的沟通和自治,提升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实行“居站分设”、“一站多居”,较好地解决了社区干部队伍变动频繁、居委会负担过重等问题,加强了党和政府在基层的执行力,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3、陕西省完善社区干部选聘制度。今年5月,陕西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社区工作者由各级民政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实行定岗定编,统一招聘。省委省政府决定,用3至5年时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5万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通过完善选聘机制,规范

选聘程序,达到“四个统一”:一是统一选聘标准。要求报考人员年龄40岁以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复员军人、在社区工作三年以上和取得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可适当放宽条件。二是统一招聘程序。规定笔试由人事部门和考试中心负责,面试由民政部门牵头,委托国家权威机构命题。三是统一辅导教材。组织专家学者编写考试大纲和辅导教材。四是统一公示公告。招聘信息通过政府网站及时公布。今年面向全省城乡首批公开招聘了2000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由省政府统一分配到社区工作。

4、宁波市健全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市政府出台了《城市社区布局规划(2007-2020)》,整合了教育、医疗、文体、商贸等专项规划,按照有利于社区服务管理和居民自治的原则,对社区地域规模和公共配套设施等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并按照每百户居民不少于4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为居民开展自治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保障。同时,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社区建设的投入,社区工作经费按照每百户居民不少于

1.9万元的标准提供,并且每年递增5%(今年已提高到每百户

2.5万元)。规定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报酬标准不低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5倍,并对取得社会工作职业水平高、中、初等级证书的社区工作者,每人每月分别给予300元、200元和100元的补贴。

5、西安市碑林区实行社区扁平化管理。西安市碑林区是古城西安的中心城区,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1.4万人,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103个社区居委会。为理顺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碑林区从实际出发,按照“物质化保障、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民主化运行”的总要求,着力推进社区管

理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区、街、社区三级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相互促进的基层公共管理服务格局。为提高社区办事效率,碑林区把社区各类协管员集中放在街道工作站,根据每个人的专业和专长,统一分配工作,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并率先在西安市开展“一院一图、一户一档、一格三员”社区管理模式探索。“一院一图”,是将辖区每个院落的位置、结构、公用设施等要素通过总图和明细图全部标识出来,做到一目了然;“一户一档”,是按照“以房管人、以人管事、以服务保管理”的思路,对社区全体居民,从家庭人员构成到每个人的基本情况一一建档,做到心中有数;“一格三员”,是将社区划分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社区居委会成员担任管理员,一名楼院长或物业人员担任协理员,一名居民代表或人大代表担任监督员,实现了社区成员全履盖、辖区居民全员管理和扁平化管理。

三、创新我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意见、建议

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结合我市社区建设的实际

情况,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健全社区建设工作机构和领导力量。受现行编制体制的制约,负责指导城乡社区建设的各级民政部门内设机构(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科)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与当前日益繁重的社会管理和社区建设任务很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增加机构编制和人员职数,加强领导力量。同时,由于社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建设的众多领域和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现行的领导和管理体制确实难以胜任,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通过内外协调、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推动社区建设任务的落实。因此,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建立跨部门的综合协调机构或者单独成立社会管理部门,显得尤为必要。建议我市结合新一轮“大部制”改革,成立城乡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或社区建设办公室,作为市委、市政府常设机构或专门工作部门,其主要领导兼任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配备两名以上专职副主任,下设城市工作处、农村工作处、党建工作处、居(村)务监督处和综合调研处,专门负责领导、协调全市城乡社区建设,指导、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和和社会管理工作。或者在现有民政部门内设机构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社会组织管理局等担负社会管理职能的处室基础上,组建社会建设管理局,增加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专门承担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职能。目前,兄弟省市已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如:广东省委、省政府成立城乡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正厅级常设机构);保定市委、市政府成立社区建设办公室(正局级独立部门),其主要领导兼任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郑州市成立社会建设局,由市民政局局长兼任社会建设局局长;北京、天津等地将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机构职能分开,有的分设城市工作处和农村工作处;哈尔滨市增加民政局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提高主要领导配备级格。

2.规范社区工作人员的选拔培养和使用管理。按照每300户配置一名社区工作者的标准,核定全市社区工作人员编制,并由街道和区民政部门申报,市民政局和财政局审核把关,对社区工作者人员职数实行定岗定编。规范社区工作人员进入渠道,取消各部门在社区设立的各种专业性和公益性岗位,统一纳入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并参照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办法,以区市县为单位,

定期组织公开招聘、集中考试、择优录用。实行任职资格制度,凡进入社区人员,事先必须参加国家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或市民政部门组织的社区工作者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取得国家社会工作职业水平等级或市社区工作者任职资格证书的,方可竞选社区居委会成员或应骋社区专职工作者。加快推动建立市、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作为以社区工作人员为主体的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承担全市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培训和规范化管理职责。依托市、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搭建统一的社区工作者使用管理、权益保障和社保缴费平台,切实落实“五险一金一费”等社会保障待遇。

3.理顺社区各类组织之间的工作关系。针对社区工作内容多、范围广、服务性强、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全市统一部署成立社区公共服务站,在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统一领导和管理下开展工作,积极推动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公共服务站“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政府、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的关系,促进社区更好地履行自治职能,为居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深入研究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职能、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其工作职责,凡市、区政府各职能部门、群团组织需要进驻社区并由社区承担或协助完成的工作,必须向各级社区建设协调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进入,不得直接向社区布置任务。凡在正常工作之外需社区协助完成的工作,应与社区协商,按照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和时间长短确定经费标准,认真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给予社区适当的财力、物力,在“工作进社区”的同时将资金、设施、服务落实到社区。

5.完善社区建设相关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办发[2010]27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和辽委办发[2012]3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我市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理清社区建设工作思路,完善领导机制、工作体系、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推动全市社区建设工作健康发展。研究制定《大连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全面规范我市社区工作人员任职资格、选聘录用、教育培训、福利待遇、考核奖惩等,促进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

浙江省工业园区发展专题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83925 浙江省工业园区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浙江省工业园区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根据委领导的统一部署,由董理主任带队、七个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的《全省重点园区“xx”发展规划》考察组,于7月5日~11日,赴浙江省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浙江省经信委的相关情况介绍,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特别是企业聚集和产业集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座谈;考察了杭州萧山工业园(临江新城)、宁波化学工业区等国家和省重点园区;参观了联源重工水力、核能发电装备、东风裕隆新能源、东方电气、吉利集团研发总部、镇海炼化、台塑石化、宁波万华mdi

等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 整个考察过程围绕工业园区建设,涉及装备(汽车)、石化、机械、冶金、轻纺、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多个产业门类,团组成员从不同的角度猎取了浙江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共同感到不虚此行,受益匪浅。现将考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浙江省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浙江省的块状经济量大面广,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基础,工业园区是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去年全省共有年销售收入10亿以上的块状经济312个,实现销售收入2.81万亿,出口交货值6122亿元,从业人员831万人,分别占全省工业总量的54%、62%和56%。在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26个块状经济中,生产单位超过1万个的有义乌小商品、长兴纺织、诸暨袜业和永康五金;

关于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关于苏州园林调研报告 苏州园林是我国江南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它滥觞于汉晋,发展于隋唐,兴盛于五代两宋,再高潮于明清,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的过程。接下来我们给各位亲分享几篇,一起看一下吧! 篇1 苏州,一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小桥流水,古色古香,气质婉约,这是我未见它时便有的期待。是在许多城市高楼阔路的雷同反复之后,见到苏州的矮房、流水、白墙,并不抱太大希望的我确是被其与我期望的重合度给震惊了。第一次对一座城市这么图1有好感。因而,对于次日的园林之游便多了几分期待与信心。 网师园 我们首先去了网师园,坐个公交,进入一片居民区,走过一条窄巷,它就那么静静地出现在了眼前。就像一座普通的民居,不显山不露水,真真地应了那句“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网师图2园很小,因而当我们一百多号人涌入时,里面便显得分外局促,难以体会古时小姐一人在园中散步时所领略到的独特韵致。我们的到来倒像是一群凡俗之客对这一片静谧的鲁莽冲撞了。 进入网师园,一回首我便注意到了这个场景,说实在的,我

有点被它的精致复杂给震惊到。我觉得这显示的是古人的一种生活节奏。静下心来精雕细琢,并不深究其必要性,只是按照一种惯例,再适当加以挥地做下去。最终在他们手中诞生的是一件工艺品。而我学习了两年建筑,学习的则是对于空间的一些处理,角度较为宽大。也许我会觉得古人的这种做法充满了匠气,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该学着将目光放在细部上,静心地去琢磨一件小事,将其做到极致。即使结果是无意义的,但至少耐心是可贵的。网师园震撼我的另一个场景便是图二。明与暗的强烈对比,让人眼前一亮,给我以强烈的美的享受,至是一种神圣。在园中逛逛,会发现多处这样的明暗对比,特意在屋顶与墙或者屋顶与屋顶的交接处留出一小片天空,将一束光引入。在这极小的天空下相应地还会种上植物。我觉得这是一小片土地的引入。有天有地,合起来便是一个微缩的世界(如图3)。但是在有些地方,工匠们在交接处留出的天空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要营造的便不再是一种明暗的对比了,而更多的有一种景观的意味,就好像一个自带天光的放大版的盆景。相对于前者,这一种类型的透气性更强,且更加舒展。照此推断,交接处再扩大一个等级,便成了各位亲可以进入、观赏、驻足的喜闻乐见的院子了。 留园

社区管理社区实践报告

姓名:旦增益嘎班级:行政管理()班 学号: 长城花园社区实践报告 一丶实践目地:社区实践被视为高校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地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地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地重要手段,有助于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大学生服务社会则是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汇报地一种很好地途径,在社区进行实践活动,可以让我们了解社区文化;针对我们所学专业,可以亲身体验那些社区管理者是如何管理好一个社区,同时可以了解基层人民地生活,为我们大学毕业后走人社会做一定地铺垫.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丶实践内容:那么接下来介绍一下我们实践地社区长城花园社区,长城花园社区成立于年月,占地面积平方公里,辖区有户人,个居民区,家辖区单位,家社会组织社区党组织下设个党支部其中社会组织党支部个,共有党员人,社区平米地阵地全部由长城集团开发有限公司无偿提供,社区劳动,医疗,计生,党员活动等,“十室四站二栏一校一场所”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开创了自治区社区阵地由社会提供典范. 近年来,社区坚持“一人为本,服务居民”地原则,创新开展居家养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群众提供民政、社保、农民维权等服务,并实行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办事公开制等服务制度,做到“受民之托,忠民之事”,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群众提供民政、社保、农民维权等服务,并实行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办事公开制等服务制度,做到“受民之托,忠民之事”,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开展居家养老与社区,“一键通联网健民呼叫系统”,形成具有长城花园社区特色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服务网路”开创了宁夏全区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服务典范.目前,社区有专门居家养老服务队,为老人提供无偿或低偿服务项目多个,老人有服务需求,只需轻轻按动一下呼叫器上地红键或绿箭按钮即可,小时值班地信息中心收到信号后,电脑自动显示用户基本信息和情况,值班人员立即做出救助或服务处理.今年来,社区以建设社会组织开放式党员服务中心为主线,率先在宁夏实现了与辖区社会组织地“组织设置、组织生活、结对共建、党员教育和党建资源”地“五个开放”.开放组织设置.按照社会组织组建、按社区组建、联合组建等形式多样地组建方式组建党组织,建立了定期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互相观摩制度,共同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开放组织生活.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经常联过组织生活,全面开展组织生活联过、各项工作联议、群众意见联办,互讲党课、互评党员、共驻共建活动,全面增强社会组织党组织活力.开放结对共建.在社会组织中积极推行支部书记一联五,普通党员一加一地“党员联系群众”模式,社会组织党员与社区群众结成对子,广泛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确保社会组织党组织健康发展.开放党员教育.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求,打破社会组织党员教育地支部界限,组织开展与社会组织党组织联合建立“开放式”课堂,增强党员教育地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开放党建资源.打破社会组织“院墙内”体内循环模式,在社区组织成立了社会组织党员活动中心,优化事整合社区党建资源,使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软件资源、信息资源与社会组织实现全方位共建共享,

关于社区管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社区管理的调查报告 一、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社区服务受到空前关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一些社会组织、治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社区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城市社区是一种非简单地等同于行政区划的概念,它超脱了行政辖区的范围。 如今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用到社区这个概念,也越来越涉及到了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社区的状况及社区的治理模式。通过对城市社区管理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城市社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活动简介 (一)调查时间:2014年9月1日至10月15日 (二)调查地点:榆林市一些社区 (三)调查对象:社区居民和社区基层管理人员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走访法、文献调研 (五)调查内容:当前居委会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是通过实地走访榆林部分社区并对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居民进行随机调查,发送问卷和询问其基层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发现我市社区在不断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调查城市社区现状和主要问题如下: 1、社区工作职能错位,社会管理精力不足。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相关。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在社区设立机构,将原本由本部门承担的工作转嫁给社区。“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是

目前社区承载量的真实写照。社区成为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的承受层,操作面和落实层,疲于应付、不堪重负,影响了管理社区、服务居民、开发就业等重要职能的发挥。而地方政府和部门没有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大量义务劳动挤占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社区经济上的负担。 2、社区服务功能缺位,社会管理工作不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依赖度越来越高。就榆林地区情况看,相当数量的社区服务规模、内容、档次不能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对社区服务认识上存在误区,把社区服务完全“市场化”,将社区服务看做发展街道福利的财源经济;另一方面,形同小“政府”的社区存在着“衣食住行无力管,升级达标使劲抓”的缺位、越位现象。 3、社区队伍素质偏低,社会管理能力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虽然已经得到不断充实和加强,但从调查的所有社区干部看,初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一半以上。素质机构不够合理,居委“老大妈”式的人员占相当比例;有的社区工作者缺乏社区社会工作知识和自治能力;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仍然偏低,难以吸引专业人才的加盟。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着社区工作者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调查结果分析 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客观原因。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企业的离退职工、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增加。政府把更多的职能回归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下沉到社会基层部门,考验着社区居委会的承接能力。 (二)对社区居委会认识模糊。由于实际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各级干部对社区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作用认识模糊,而对居民来说,居委会承担着大量的政府和行政性事务,很容易让他们混淆居委会角色地位,因此许多居民都不了解居委会的工作。 (三)社区居委会和政府部门关系理论与现实的错位。现实中在政府与居委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文档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文档Investigation report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赴苏州工业园的考察报告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考察报告是指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本文档根据考察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县委组织第十二期青干班学员赴江苏考察了苏州工业园。期间,我们了解了苏州工业园的有关情况,参观了工业园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觉收获很大。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苏州工业园区的基本情况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要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启动。 苏州工业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下辖三个镇,户籍人口25万,其中,中新合作开

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我们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 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 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 关怀和高度重视。十年来,在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园区开发建设快速推进,发展效益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大幅改善,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4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累计新增就业 岗位超过20万个。XX年,园区以中央领导多次视察园区和中 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成立十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为动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服从和主动适应宏观经济调控,在加快开发建设步伐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9亿元,增长42%;进出口总额达281亿美元,其中出口119亿美元,分别增长96% 和99%;固定资产投资282亿元,增长39%;新增合同外资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分别增长96%和50%;新增注 册内资174亿元,成为了国内开发速度较快、协调发展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开发区之一。 二、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

互联网_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探讨

doi:10.3969/j.issn. 1672-5166.2016.01.018 互联网+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探讨李晓南①孙俊菲②倪小玲①张金贵①熊 蕊③李小红①陈 敏②孟 浦①△ 文章编号:1672-5166(2016)01-085-04 中图分类号:R- 39;R 197.61 文献标志码:A 摘要“互联网+”为创新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目前社区健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传感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以社区健康服务团队为基础,以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系统为依托,同时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网络化联接的互联网+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智慧健康管理服务。 关键词社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互联网 A Discussion on the Internet plus Community 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 Model Li Xiaonan, Sun Junfei, Ni Xiaoling, Zhang Jingui, Xiong Rui, Li Xiaohong, Chen Min, Meng Pu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Wuhan 430074, HuBei, China Abstract“Internet plus” provides a new way for the innova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ommunity health management, this paper proposes to use a series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ans such as mobile Internet, Internet of things, smart sensor technology,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big data technology to establish the internet plus community 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 model which based o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team, relied on community 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 system and connected with the regional population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 so as to provide personalized and professional intelligent 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 for community residents. Key words Community 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 model, Internet 当前社会已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创新创业最热门的抓手。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一词,将“互联网+”提升到了国家级战略高度。“互联网+”即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创新融合,从而提升传统行业的创新力和生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HUST(项目编号:2014YGYL010) ① 华中科技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武汉市,430074 ②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武汉市, 430030 ③ 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化管理办公室,武汉市,430074 作者简介:李晓南(1966),女,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社区健康管理;E-mail:hustlinan@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4153055.html, 通讯作者:孟浦(1963),男,学士学位,华中科技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医院管理、儿科心血管;E-m a i l:Mpu401@https://www.wendangku.net/doc/ba4153055.html, △通讯作者

关于工业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工业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精神,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研究探讨推动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思路措施,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5月3日至5月15日,市工信委王松平主任率领工信委分管经济运行、节能降耗、工业投资、园区建设、中小企业发展等委领导及有关科室负责人共21人到全市9个县(市)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投产企业达产增效、竣工企业投产达产情况;工业园区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受环评限批影响项目环评限批解除后项目备案及推进情况;招商引资在谈项目落地情况;50户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需要市工信委帮助解决的问题进行调研。调研组采取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等形式开展调研工作。从总体情况看,我市12个工业园区建设日益提高,工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园区管理体制基本健全,发展后劲和活力进一步显现,园区经济在工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支柱作用更为突出,已成为工业经济主要增长极。 一、园区发展基本情况 (一) 管理体制 为抢抓“桥头堡”建设机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去年8月25日,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决定》(曲发﹝XX)21号)(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每

个县(市)区成立工业园区管委会,作为同级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全权管理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九个县市区的工业园区管委会专兼职副主任选配到位履职,管委会内设“一室三局”人员除马龙还没有选派到位外,陆良、师宗、罗平、富源、麒麟、沾益、会泽7个县市区的“一室三局”机构设置及人员选配到位履职,宣威工业园区同宣威开发区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内设机构没有重新设置。管委会机构设置,人员选派和基本到位。 (二)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一季度全市12个工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69亿元,同比下降4.13%,其中工业投资24.04亿元,同比下降3.03%,基础设施投资2.48亿元,同比增长25.51%。标准厂房建设完成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30.43%。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加,但总体讲,园区固定资产投资欠季度目标数较大,工业投资只完成了季度目标数的50.24%,欠23.81亿元。完成较好的是宣威、富源、会泽、麻黄,分别完成目标进度数的101%、99.76% 、95.53%和85.83%,完成不足30%的是越州、马龙、罗平、师宗、南海子,分别为23.53%、20%、16.47%、7.06%和3.3%;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只完成了目标数的35.94%,欠4.42亿元。完成较好的宣威,完成目标进度数的105%。越州、煤化工、陆良没有基础设施投入。 (三)经济运行 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6个,市级重点工业园区6个,规划面积374.7平方公里,总体上形成了由国家

城市社区工作调研报告(1)

城市社区工作调研报告(1) 一、社区的概念、职责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委会辖区。随着城市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不断转移,企业的许多社会职能也逐步剥离,一部分原本由政府企业承担的城市管理、服务职能下移到社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单位群落”成为社会人,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其管理、教育、服务等职责历史性回到了社区。由此可见,社区是城市居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也是城市活力所在,它已成为政权建设,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由于社区的工作领域,工作职能,工作内涵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得社区居委会这个群众性自治组织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在加强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居委会是载体,是基础,是保证,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明确规定,居委会的任务是: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理本地区的公共事务和

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构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二、民政部门的工作重心 民政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肩负着指导社区建设和贯彻实施社区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始终把社区建设工作作为民政工作的主旋律,本着从实际出发,调整工作思路,依靠社会合力,同心协力,搞好社区建设,形成强大的社区建设氛围,开创了社区建设的新局面。 一是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正、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云岩区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鼓励辖区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参与社区建设,走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的路子。区委、区政府还结合我区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社区建设加强城市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整合社区居委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社区服务加快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云岩区城市形象建设工程的意见》,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我区社区建设工作。 二是科学合理地调整原有居委会的规模。结合实际,于

赴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赴苏州工业园区考察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目标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XX区。目前,园区以占XX市4%左右的土地、人口和7%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6%左右的注册外资、到帐外资和3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我的观察,两区在经济总量上超过苏州工业园区,但在城市建设、整体形象、区域管理服务等方面,与苏州工业园差距很大。一、城市建设大规划、大投入、大手笔苏州工业园区城区建设超前谋划,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突出特点是大规划、大投入、大手笔、大效果,给人感觉是不计成本.苏州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苏州东部地区是长三角“区域中轴”重要区段的判断,确立了未来苏州中心城市将由“苏州主城"和“苏州新城"组成“双城”结构、东部新城是首要发展方向的定位,提出了“苏州中心城区发展方向在东部、市域cbd在园区、未来新城在湖东"的城市发展战略。苏州工业园区根据这一发展定位,提出推进新一轮开发建设,追求完美全力打造苏州东部XX 区的目标,突出了“以人为本”理念,较好地体现了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了较强的综合环境优势。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从开发伊始,园区就编制了具有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先后制定和完善了300多项专业规划,并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和“执法从严”的规划管理制度。近年园区重点围绕新十年发展目标和“洋苏州新天堂”的发展定位,通过国际招标等方式先后开展了30多项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为推进新一轮开发建设赢得了主动。二是区域环境展现新的面貌。超前投入300余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按照“九通一平”标准,基本完成了中新合作区主要基础设施开发。特点是:第一,绿化高标准,积极打造生态园林城区,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绿地覆盖率超过45%,为区内企业和居民提供了最佳的居住和创业环境。沿湖沿河沿路绿化力度进一步加大,方洲公园、沙湖生态公园、独墅湖湖滨公园以及金鸡湖风之园、玲珑湾、

(完整word版)大学生社区实习报告

社区实习报告 时光荏苒,转眼间大学生活已过半。为检验我们的学习成果和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安排我们前往雨花台区XX小区社区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社区工作实习。 XX小区是XX市市启动最早、面积最大、居住人口最多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入住对象是XX市市13个区县中人均住房8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困难家庭和国有土地上被拆迁的住房困难户;该小区共占地46.96公顷、住房6754套;由于规模巨大和入住人口复杂,该小区一反新建小区合并集中管理的“历史潮流”,拆分为3个社区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XX市尚属首家。三年来,该小区有一个治安混乱、环境脏乱差的小区发展成为居民认可、治安良好的文明示范小区,综合治理工作取得重大成功,为经济适用房小区的建设积累了新的经验。 根据社区领导的意见,我被安排在第二小区实习,主要工作为协助小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1.协助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社区事务管理,进行文件准备和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2.协助工作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与贯彻工作;3.协助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群众开展便民服务、调解日常纠纷及进行其他管理工作; 4.完成社区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这次社区实习工作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周时间,但获得的收获却是巨大的: 一、重新认识了社区工作。在进行实习前,总感觉社区工作属于最基层的工作,不被常人重视、工作条件较差、繁琐复杂而且缺乏激情、从心底里反感这一工作,对其综合评价较低;在社区实习工作后,重新认识了社区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抛弃了原先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对新时期的社区工作有了全面的、科学的认识:社区工作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的过程。社区工作在服务人民、建设人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全面认识了社区工作。社区工作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一种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荣誉感、具有务实求真的态度、并有判断事物的扎实知识基础和进行组织沟通的技巧的人才才能胜任的的工作;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是整个社区的居民,要求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对社区事务和人际关系进行有效有序的协调,使社区保持健康的状态和良性发展。社区工作并非想象中的可以顺手拈来,而是有其特定的具体目标、相对固定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模式的一种系统工作。

创新社区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

创新社区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 社区是整个社会的窗口和缩影,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和抓手。社区管理模式,一般是指社区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突出特点和经验。加强社区管理创新,形成富有特点的社区管理模式,对于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要,壮大基层力量,夯实基层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围绕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积极推进社区内部组织结构创新。当前,影响和制约社区管理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是社区居委会与街道职责不明,政社不分,导致在行政事务上错位,自治功能上的缺位。为破解这些难题,北京市在社区原有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增设服务站,专事居委会在组织群众自治过程中剥离出来的行政事务,成为政府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依托和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场所。同时,居委会复原自治职能,发挥了解居民需求、提供便民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协助社区服务站提供社区公共服务,这样就形成了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和以居委会为自治服务体系、以服务站为公共服务体系的“三驾马车”式的新型社区治理结构,三者互相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推进基层社区协调运转。 围绕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积极推进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完善社区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的不职业,职业的不专业,难以承担复杂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应加快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的录用、考评、培训和使用等各项制度,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围绕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资金经费保障机制创新。将社区服务配套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对符合固定资产投资支持范围的项目,应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吸引社会力量兴办社区基础设施,在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围绕培育壮大社区参与主体,积极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社区社会组织如老年人协会、志愿者协会、舞蹈协会等这些非政府和非营利性组织,在丰富社区生活、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由于管理不善,地位不合法,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应借鉴北京市“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经验,将性质相同、业务相近的社会组织联合起来,改革设立审批程序,实行“一站式”审批,引导鼓励其健康发展。围绕社区管理健康运行,积极理顺居委会与各参与主体的关系。推行社区服务站与居委会分设,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服务半径,推行一个服务站对应多个居委会,开办“一门式”服务窗口,方便服务居民。推进居委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对应,在设立居委会时,不必拘泥于小区户数的多少,尽量单独设立居委会。推进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的整合,在“居站分设”情况下,二者范围重合起来,将会实现两种居民自治力量的联合,成为基层民主新的增长点。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4篇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4篇 导读:本文是关于工业园区调研报告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二、破解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瓶颈的对策 1、坚持解放思想,充分认识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经济腾飞的良策。 近年来,我市虽然出台了一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和措施,但在领导机构设置,职、责、权、利的划分方面还没有形成可操作性很强的措施和办法。因此,我们认为,首先应尽快出台关于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管理办法,对今后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作出具体安排,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前进方向。其次,各县市区要尽快成立高效务实的工业园区建设指导协调机构,明确职责和目标任务,及时调解存在的问题。第三,建议在党委、政府把握好大方向的基础上,向园区进一步放权,给园区更大的发展空间,包括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政策、园区软硬环境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努力创造条件建立园区财政。暂时不具备建立园区财政的,可由县市区财政设立园区建设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实行项目管理,使他们真正有权办事、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能办好事。 2、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建设前期必须认真搞好规划,而且要经过科学论证。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要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使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城市化进程的助推器,项目投资的集聚地,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征地、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根据财力、物力条件和项目开发的实际情况逐步实施,防止

低水平重复建设。园区规划必须从形态开发转向功能开发,从单一注重经济指标转向全面提高竞争力,提高环境综合优势。要针对工业园区存在的多、散、小及定位不清、功能雷同、特色不明和规模较小等问题,按照地域相近、产业关联等原则,逐步加以整合,最终形成若干有规模、有特色、有效益的工业园区。各园区要本着土地节约、环境优美及科学性、前瞻性原则,做好园区产业布局、生活布局、消防、道路、供排水、排污等规划。 3、坚持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我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发展工业园区,必须解决建设资金矛盾,只有在投入机制上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园区才可以顺利发展。要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做法,多渠道筹集园区建设资金。搞好工业园规划,降低工业园的建设成本。政府要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支持,投入适当的启动资金,为园区的贷款提供担保机构。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确保园区的初期开发和滚动发展,将园区内企业所创的地方财政收入增量部分和园区土地出让收入留给园区用于滚动开发建设,从国有资产出让变现或营运获得的净收入以及各级财政安排的企业改革与发展资金中专门安排一部分用于园区开发。要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园区主干道及水、电、气、通信设施,应由相关部门或小组发动民间资本投资建设。金融部门要积极探索新的融资和担保(质押)方式,简化审贷手续,为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信贷支持。要实行“政府组织推动、财政扶持启动、土地批租滚动、内资外资联动”的办法,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实行风险资本、银行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动,逐步建立政府、银行、社会等多元融资渠道,逐步实现由依靠政府投入转向自我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4、坚持品牌发展战略,延伸产业链群。

关于深化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专题调 研报告

关于深化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专题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12- 09 字 体:[大中小] 深化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是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做好我区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根据《花都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的安排,区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对我区深化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常委会领导范记珍、徐兆东、苏木桐、毕演洲、韦家政参加了调研活动。调研组分别于 5月5日、5月9日、5月16日到区民政局、新华街、狮岭镇听取了关于我区、新华街以及狮岭镇关于深化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报告,并到新华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城西服务站实地调研。经过调研,调研组基本掌握了我区开展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总体情况、存在问题并收集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深化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整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进社区居委会改革。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思路,我区当前对街道管理、服务、维稳和执法等机构进行整合,形成了“一队三中心”组建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综合执法队,形成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综合管理服务格局,较好地提高了街道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另外,为了更好地实施社区管理和服务,我区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将现有的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转换为社区工作站,同时,将社区居委会现在担负的行政职能分离出来,转交给社区工作站。按照专干不单干、分工不分家的原则,社区工作站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和管理下开展工作,形成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工作站“三位一体”、交叉任职、合署办公的新格局。 (二)创立特色社区,完善服务体系,开展各种形式的示范社区创立活动和便民利民服务。近年来,我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区创立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起,经过区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及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我区有30个社区被省评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3个社区被评为省“宜居社区”,3个社区被省、市评为“文明社区”,9个社区被市评为“绿色社区”,骏威社区还被评为了全国和谐建设示范社区。年内,一批

苏州工业园区二十年发展变化调查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二十年发展变化调查报告 【摘要】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最重要的经济合作项目之一。从1994年园区开发至今,它已从一片农田变身为苏州市区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城市行政规划区域。本文通过比较园区开发前后的面貌,分析园区迅速崛起的原因,展望未来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发展 一、工业园区二十年的巨变与发展 1、工业园区开发前后的对比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新加波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自1994年开始启动开发以来,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也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06年跨国公司眼中的中国吸引力城市”评选中,苏州工业园区位居“开发区综合吸引力”20强之首。 然而,谁又能想到如今环境优美、拥有投资价值的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在三十年前竟是一片的水稻田。 2、工业园区的发展概述 17年前金鸡湖西17年后金鸡湖西17年前,当掘土机在苏州市的东边轰响时,人们并没有想到金鸡湖畔将从

此升起一颗璀璨的“明珠”;17年后,3299家外商投资企业入驻、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近103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9万个……这颗璀璨“明珠”闪耀出的夺目光芒让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倍感骄傲。 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出“要借鉴新加坡经验”,于是,在两年之后的1994年,由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开发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动工。旧貌换新颜,昔日的农田水乡逐渐变成集商务、居住、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这颗“明珠”由此慢慢绽放出它的光芒。 国际科技园、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金鸡湖金融商贸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综合保税区、旅游度假区……17年间,苏州工业园区各项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名副其实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 如今,7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工 业园区内投资了124个项目,全区投 资上亿美元项目100个,其中10亿 美元以上项目6个。在IC、TFT-LCD、 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 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连续3年新增科 技与服务业项目超过制造业项目。 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8个和2.1个百分点,国际知名品牌服务业项目日益增加,形成了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综合保税区等一批新的功能亮点,资源集约、生态环保等走在全国开发区的前列。 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大政策资金重点聚焦力度,科技三项经费连续三年翻番增长。创新资源日益丰富,形成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9大国家级创新基地,建成IC设计、软件评测、生物医药、动漫影视等10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风险创投、产业投资、融资担保资金扶持体系,创投资金规模超160亿元。创新主体快速集聚,拥有各类研发机构131个、高新技术企业384家,100余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在区内实施。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以每

大学生社区实践报告.

大学生社区实践报告 2015-09-21 一,社区的概况 1.物业情况 该小区于9月竣工,开发商与三环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签定前期物业管理合同。该小区为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54,绿化覆盖率为39.6%,绿地面积为7321平方米。现有居民3171户,11620人。同时,区内还有超市、商店等配套设施。 2.管理模式 下关镇龙泉新区采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居民自治模式。社区每年召开一次业主大会,讨论决定业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关事项。业主大会闭会期间,授权业主管理委员会执行大会决定事项,处理日常管理事物、协调各方关系,并向业主大会报告工作。业主大会由本龙泉新区内年满十八周岁的全体业主以及直辖公房的法人组成。业主管理委员会由各小区业主选择的小区业主代表小组成员组成。并通过各住宅小区代表小组成员的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主任1名,副主任4名,执行秘书1名。 3.特殊情况 大理市下关镇龙泉新区是一个商业性的.住宅区,业主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单位,彼此间互不相识。传统依靠单位管理的模式或街道办事处的模式难以实行,因此不得不寻找全新的方式。 其次,整个小区位于公路两侧,属于半开放式住宅区,给社区的治安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调查情况 在调查期间,我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龙泉新区业主管理委员会、三环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及龙泉新区部分居民进行双向调查,经认真分析后,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绝大多数居民对小区治安状况感到满意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下关镇龙泉新区是一个半开放式的小区,社区的治安工作有较大难度,但经过双向调查后发现,龙泉新区的治安状况良好,绝大多数居民对小区治安状况感到满意。根据龙泉新区业主管理委员会及三环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资料,从至今,龙泉新区的发案率控制在5起每年,发案率

社区医疗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分析

社区医疗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分析 社区医疗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分析 摘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社区医疗机构管理与服务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本文对社区医疗机构与服务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社区医疗机构社区居民档案社区居民医保 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群众基础机构。最初由德国学者提出,我国学者从英文意译而来。社区医疗服务在国外开展已经有半个世纪,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1]。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城市已与上世纪相比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从而成为市民。这样原来的社区也有了发展壮大,管理的人员也相对加大,就医人员逐渐增多。为了更好的管理社区的医疗,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医疗管理急需改革。 一、社区医疗机构的建设与服务 目前我国政府对社区医疗机构经费投入不足,社区医疗服务能力差,社区医疗价格不完善。社区医疗服务人员总体素质较差,知识陈旧,技能不够熟练[2]。因此急需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物质条件?环境条件?强化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建设社区服务机构的文化建设,使社区服务人员的服务理念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指南。建立民主化、人性化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地鼓励与调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设社区理疗机构的精神文化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文化素养[1]。建立定期的专业培训制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设定期著名医生服务日,定期的著名医生坐诊社区,为社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建设定期开展居民健康医学知识讲座,丰富社区居民的医学知识。开展定期普查,及时发现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状况。 通过社区医疗机构改革与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建设与服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