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对中国近现代科学的影响

摘要:纵观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它的成就是巨大的。从文化冲突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历史,可以感受到一股“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西学东渐”与教育思潮构成社会变革的一条主线,其历史进程、特征及其影响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认真总结这段历史,对于在中外交流中认识和把握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西学东渐;教育思潮;文化层面;制度层面;空一行

正文:中国近代历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的这段历史。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错综复杂,国际间是殖民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国内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从文化冲突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可以感受到一股“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认真总结这段历史,对于在中外交流中认识和把握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规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

世界历史发展到近代,西学与中学之间产生了明显的文化势差,表现为:中学仍植基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之中,西学已植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中;中学仍处于农耕文明阶段,西学已处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阶段;中学仍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西学已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中学的承继仍以传统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为中间,西学的传播则以新式学校教育为桥梁。因此,这时“西学东渐”的客观态势已经形成。

1840年,伴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向东方的侵略,西学开始向长期与世隔绝的古老中国发起了冲击,中学与西学的冲突以鸦片战争为始点正式拉开帷幕。这段历史的进程:先是一部分开明管理和士大夫抱着救亡图存、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目的,这时“西学东渐”的规模和影响主要限于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领域,其层次仅在文化的表层——物质层面。接着,民主主义维新派和革命派便先后登上近代中国历史的舞台,主张通过在中国实现西方国家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达到变革社会的目的。此时,西学的引进已深入到文化的中层——制度层面。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受到大力宣传,这是文化的深层——思想层面,其规模扩大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国人选择马列主义,是经过半个多世纪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艰苦实践决定的,也是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

教育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近代除了与政治、经济、文化有着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外,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教育思潮往往起着发轫起端的作用,或伴随着思想、文化的启蒙思潮,而推动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洋务运动推进“西学东渐”,使对封建教育的改革由议论走向实行,开始仿照西方国家的做法创办新式学堂,开展留学教育,最终在洋务教育思潮的推动下,建立起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制度。伴随着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改良主义教育思潮和民主主义教育思潮前呼后应,一昭一彰,成为变法和革命的开路先锋。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新文化思潮,也是一场新教育思潮。它以社会教育的方式,宣传民主和科学的理论,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教育、旧思想、旧礼教,对青年进行启蒙教育;之后,平民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实验主义教育思潮等纷争出现,使文化教育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二、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特征

中国近代史若以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粗略地勾画其历史轨迹,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抗日战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近代“西学东渐”是在西方列强对

中国不断地发动侵略与中国人民顽强地反抗侵略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一方面西学在中国落户,是西方列强政治、经济、军事侵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伴随着中国从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来的;另一方面,它又与中国的有识之士为争取民族生存,维护国家主权,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促进中国近代化所做的努力探索密不可分。二者犬牙交错,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从中国方面来看,主要是认识和制度上的原因。

在认识上,明清以后,中国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历史悠久和文化传统的优越感,使得国人常以

“天朝上国”自居,形成“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已尽,天

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这种变局则产生了少数如林则徐、魏源和姚莹这样的开眼看世界的先进人物。1844年,魏源刊行

《海国、图志》,尽管他所论述的世界局势与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有很强的震撼力,但功利

主义与华夏中心色彩却表现得很浓厚。1849年,徐继畬又刊行《瀛环志略》,他以更诚恳、更客观的态度

介绍西方各国。遗憾的是,《瀛环志略》没有《海国图志》影响那么大,这或许能够说明当时中国人普遍

的接受心理:在大多数国人的心目中,西方人依旧是“夷”,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尊夷攘夷”、“师夷制夷”。如“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就是他们对中西文化各自地位、作用的认识。

在制度上,女真贵族入关后,承袭明制,建立起更加完备的封建王朝。从世界发展的大潮流来看,清代即使是“康乾盛世”,也是一个发展方向的错误,因为它不仅没有跟上世界工业革命的时代步伐,而且是背道而行。所以,清王朝建立的封建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专制、最保守的制度。这个制度本身就缺乏对外交流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再加上近代以后清王朝的几任皇帝平庸无能,慈禧太后垂帘听政30余年,清王朝——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层始终是在被动中学习西方、接受西学的这也进一步说明,清王朝及其统治下的清末封建专制制度对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一直起着阻碍的作用。

通过对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不同性质的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一般特征:一是文化创造,占取先机,有优先之势;二是文化继承,渊源不断,有承传之势;三是文化引进,兼容并包,有积蓄之势;四是文化吸收,优化组合,有综合之势;五是文化碰撞,相得益彰,有重构之势;六是文化交流,选择时机,有效率之势。这些特征不仅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在世界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历史中也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所以也可称之为文化教育交流与传播的规律。

三、“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近代西学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先导的,总体上是一种全新的“较高势能的文化”。所以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西学东渐是一股主流趋势,因此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技术方面的影响。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论下,初步开始引进西方的武器装备,也出版一些有关西方武器制造以及攻防战术的著作。1861年开始的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理论为指导,大张旗鼓地仿照西方国家的办法,制造新式枪炮和轮船,编练新式陆军与海军,举办近代军事工业以及民用企业,开矿山、筑铁路、设邮电、建学校,掀起了一股学西方办洋务的热潮;

其次是制度方面的影响。就政治制度而言,在近代“西学东渐”进程中,大体有三种制度引入中国:第一种是维新运动中倡导的君主立宪制,第二种是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制,第三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有新式教育制度、文化制度、经济制度和金融制度等陆续传入中国,构成了中国近代化历史中的制度文化。

第三是思想教育方面的影响。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近代至少有三次大的社会思想观念更新:第一次

是洋务运动时期,掀起洋务思潮,从而冲击着陈腐的传统观念。第二次是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时期,西方民主主义制度和民权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第三次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教育界出现了以介绍西方政治学说为主要内容,如何改造中国、改造社会的热烈讨论。正因为有以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思想观念更新,才会有文化教育界的活跃局面,“西学东渐”与教育思潮构成社会变革的一条主线同时对每一阶段的社会变革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些教育思潮,从静态看是相互独立的,从动态看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构成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与教育思潮以及社会变革此起彼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今天我们向西方学习,这种倾向一定要克服,一定要用战略的眼光审视异质文化,既要注意一些具体、实用的东西,更要重视有深度、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P691

[2]毛礼锐,沈灌群. 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 [M ]. 济南:山

东教育出版社, 1988. 149.

[3]《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特征及其影响》

栗洪武胡春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4]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主要成就及经验教训》

郝振君(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浅析近代中国背景下的民族主义

浅析近代中国背景下的民族主义 摘要:中国民族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就是在现代化和东西方冲突的推动下,中国人民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中国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曾有多种选择。中国民族主义同时担任着政治救亡和文化启蒙两大主题,在中国的具体历史环境中,各种民族主义表达了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再经过抗日战争,民族主义意识在中国深深扎下了根。 关键词:民族主义、“天下”文化观念、历史选择、政治民族主义 正文:民族主义作为历史现象是在近代才出现的。民族主义现象是指以“民族”为符号、动力和目标的社会、政治、文化运动,或以民族国家为诉求的意识形态,或以文化传统为依托的情结和情绪。它可以是一种情绪,是关于国家的政治原则,可以是建立民族政权的指导思想,关于民族的一种理想,或者一种历史运动,也可以是个体归属感的需要,等等。民族主义是一个外延和内涵都相当复杂的概念,每一种定义都是在从不同的角度强调民族主义的某一种重要特征,每一种理论都有其所观照的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隐含着特定的目的,甚至有非常强烈的价值立场。但是,民族主义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对共同未来的一致向往,也就是说,民族主义的基础是民众对民族前景的明确期待。民族主义的最主要目标是维护民族的整体利益。它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政治属性,这是民族主义兴起的最显著的特征。即是说,作为一种社会政治运动,民族主义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求建立一个属于本民族的国家和政府,它与“追求国家身份”的政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政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决定现代国家政治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运动,其结果,促进了社会生活的一体化,造就了现代民族国家,即建立主权国家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利益首先是从属于某一国家的,民族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利益是崇高的,必须将维护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来考虑。因为国家必须强大,必须富足,必须有发达的现代工业,才能有效的维护民众自身的利益。此外,民族解放被公认为是民族主义的主题。 民族主义最强大的力量在于它的社会动员能力。它能够整合社会力量,使政治力量具有文化的合法性,究其原因,在于它对任何其他意识形态都要具有更高的更有效的社会动员力量,可以凝聚民心,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它作为一种超越地方和社会阶层的广泛的文化心理现象和政治现象,说到底是民族大众性质的,因而主要是非理性的,在民众心中是一种激情支配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激发大众爱憎、造就大众理想的信念,以实际和想象中的民族区分为界的认同感和排他意识,而最终目的是要民族大众尽可能大的物质、精神以至生命的奉献。只要民族主义思想一经转移到大众,便大致成了最简单的信条形态。一旦民族主义思想转变为组织,乌合之众就会变成冲锋陷阵的洪水猛兽。民族主义的历史创造者是由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发动的,精英和知识分子是民族主义的创造者,解说者,操纵者,他们表现的民族主义狂热,要比其他的社会集团更为强烈。通过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意识形态操作,民族主义以群体的自我寻求和情绪为开端,以价值取向表达历史意向,这就是作为民族大脑的知识分子群体所创造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同样的,中国民族主义的创造者、解说者和操纵者也是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他们代表了整个中国近现代激进思潮和反传统的激进思想。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民族”、“民族主义”的概念是在晚清时期从日本传入中国的。可以这么说,中国的民族主义不是“原发的”,而是“衍生的”,需要注意的是,它不是直接和完全的移植,而是“应激型”民族主义。历史上中国从来不曾有过“民族国家”的观念。在中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一、早期西学东渐 1、概念:“西学东渐”是指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2、两次转型: 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前后与秦皇汉武之间 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的。 3、西学东渐的方式:传教授徒,翻译图书,编辑出版报刊、杂志,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4、西学东渐的阶段: ①“明末、清初” 背景:伴随着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传教活动逐渐进行的 ②“晚清、民初” 背景:是在近代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后,伴随着军事、经济和文化渗透而逐步展开的。 二、早期西学东渐 1、重要史实: ①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②利玛窦与李之藻合作编译的《同文算指》(系统介绍西方算术的笔算法) ③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④徐光启、李之藻以西方历法为基础,完成《崇祯历书》,其影响至于清代。 ⑤此外传入《泰西水法》、《远西奇器图说》 ⑥西方的美术、音乐、建筑开始对中国产生影响。 2、早期西学东渐的影响(作用) ①引入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将一种新颖的异质文化导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系统,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揭开新的一幕,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②中国人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 ③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3、早期西学东渐中断的原因 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绝中西往来;传教士的活动破坏中国主权和利益;两种文化理念的差异 4、中国古代的社会转型 第一次: 春秋战国,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急剧变革。历经500年的逐渐积累,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完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5、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影响 ①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 ②政治:传统政治体系向近代政治体系演化的民主化趋势 ③思想:思想变革由浅入深,逐次递进;推动国人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④教育文化的发展——新式教育与文化事业的变化; ⑤科技引进与影响——科技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改变; ⑥社会习俗的变革——思想观念与社会生活的变化 三、近代西学东渐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新文化时期的保守主义

新文化运动中的“保守思想” ——从传统到现代的另一种思考 汪立洋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的态度是复杂的,有激烈批判的一面,但也同样存在着注重传统的倾向,本文罗列了一些新文化运动时期各个派别显示出来的不同程度的保守思想,有些保守思想甚至出现在比较激进的人物身上,这些保守思想的出现,在当时中国的国情和所面对的国际形势来看,影响比较深刻。 关键词:保守思想传统新文化运动 一.清末民初的保守思想进程及其演进 (一)从清末的论战看保皇派的保守思想 清末,从1903年到190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进行了三次论战。三场论战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君主还是共和;第二,是改良还是革命;第三,是维护还是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在20世纪初中国革命奔涌向前的时代里,这样的论战,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不同阶层在将中国建设成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上的分歧,无论是康、梁所主张的君主立宪方式,还是孙中山所主张的民主共和方式,二者在理论上各有自身的价值。相对于中国的封建制度而言,君主立宪也是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而君主立宪相对于革命派而言,则是一种洋务派在思想上的延续和发展,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质。两派各自的理论上表现出来的一定合理性也为以后康梁二人后来坚决的反对新文化运动埋下伏笔。 (二)西化派中的保守主义: 共和派中的西化派也有类似的思想,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胡适在《文学改良诌议》发表后3个月的4月9日给陈独秀的信中说道:“此事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吾辈主张革命……绝不敢以吾辈主张为必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胡适虽然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但也不排斥别人的反对,认为可以用辩论的方式是反对者接受自身的观点。而陈独秀回信道:“鄙意容纳异议,自由讨论,故为学术发达之原则,独至改良中国文学当以白话为正宗之说,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之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①陈独秀认为“革命”就是掌握真理的我们来实施的雷霆手段,我们的“天经地义”就必须为大众所接受,别人的“天经地义”则必须扫除,又不是做学问,怎么能商量着来呢?正是这样和陈独秀的对比,显示出了胡适在革命问题上的非激进和非暴力的思考方式,可以看出他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从这里就可以一窥革命派中出现改良主义和激进主义的分歧的必然性。 (三)主要的分歧及其向对立演变 分歧导致论战,论战导致保守主义的清晰,不只是在政治制度上的争论,在革命方式上,对待传统文化的方式上,各个派别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和不可调和的争论点,不只是革命中的激进派逐渐掌握了语言上的控制权,保守思想也逐步巩固了自己的阵地,并且进行坚守,梁启超,康有为,梁漱溟,章太炎等对激进式的革命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从而为自己的保守思想加固了理论支撑。比如梁漱溟就认为自己不是反对“德赛”二先生,梁漱溟当时虽然与陈独秀、胡适他们的文化观念不同,但他坚决不承认自己反对思想革新。他对西方文化的态 ①胡适等,《胡适往来书信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评析

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评析 摘要: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主要的思潮,本文对近代史上的文化保守主义的产生环境和根源加以分析,对“非典型”和“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和区分,这其中“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可以看做是儒家中庸思想的独特体现,是民族文化惰性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对“典型文化保守主义”在当代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变革;国粹派;现代新儒学;文化惰性;文化态度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一面是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国内矛盾的不断加深使中国所面临的“亡国灭种”的危机;一面是中华民族“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的思想、器物,与列强抗争、争取民族解放的英勇历程。其中,中华民族为争取自身的解放和寻找建国的航向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主流。文化思潮的探索成为这一主流中的中流砥柱。不论是清末时期的洋务派思想、康有为的保皇思想、还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全盘西化思想,亦或是后期的国粹派思想和新儒学思想。可谓是流派众多、“百家争鸣”,让人联想到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的繁荣。 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思想的流变,其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是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清末一场场对外反抗战争的失败和民初的政局动乱,封建割据势力纵横中国。在近代中国多灾多难的状况下,国人不得不一步步的反思,尝试过学习西方器物的方式却依然没有保全民族,仁人志士们开始尝试进行思想和文化上的反思和探索,一场遍及各各领域的文化运动在中国兴起。总结近代以来的各路思潮、流派,根本上都是在围绕对中西方文明或文化在中国体制和文化革新中所占的比重所做的探索,虽然各种思潮的立场不同、激进或温和,仁人志士都是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国家的出路思考。 在笔者看来,不同的只是“思变”的程度,当代评价顽固派思想,几乎是以“迂腐”、“冥顽不化”毫无生机可言。例如清末理学名臣倭仁,深受理学的影响,对于以恭亲王奕欣为代表的的洋务派痛加斥责,依然主张这“重人心轻技艺”,重谈“夏夷之防”①而对于以陈独秀和胡适的“全盘西化”思潮的评价也是“忘本”、“崇洋媚外”过于激进式的评论。现在分析则不难看出这两股思想处在了近代文化思想变革流变中的两极,在这两极两端也没有出现第三种文化变革的主张。 “思变”的程度在于思潮流派中代表人物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心理接受程度。在以上两种思潮的特例中,其文化的根都是接受中国传统式的文化教育,而大相径庭的在于表现出来的视野和思想的开放度,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为文化的根意识,在当代被解释为“我族中心主义”,中华民族的我族中心来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过度的民族自信和优越感。中华民族的优越感古来有之,翻看每个民族的历史记录也都有表现,正像殷海光在《中国的文化的展望》所说的:“在通常情形下,一般民族或文化单位对于自己的风俗、习惯、制度、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理想,当期继续发挥功能时,总是有意无意持爱护的态度。笼统的说,如果一个国度就是一个文化单位而且这个文化单位就是这个国度,那么一国的国人爱护其国的文化毋乃一件自然而然的事。”②我国的仁人志士虽一直抱

中国近代现代的文化

第十六单元中国近代现代的文化 [复习目标] 1.依据具体史实概括近代前期、近代后期、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准确掌握其思想、文学、艺术、教育、科技以及史学等方面的成就。 2.掌握梁启超、严复、李大钊、鲁迅、郭沫若、李四光、陶行之、钱学森、施今墨等著名人物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活动。 3.运用唯物主义原理分析文化发展与政治斗争、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不同社会制度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4.比较分析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封建旧史观与资产阶级新史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区别、中国近代科技、文化、教育落后和社会主义科技、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原因。 5.运用历史的观点客观的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正确认识这些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本身的阶级性。 [要点梳理] 本单元包括中国近代前期(1840年-1919年)、近代后期(1919年-1949年)和社会主义时期文化,主要涉及思想、科技、文学、史学、教育、艺术等的发展。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变化在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领域中,也都呈现出来。无论是旧民主主义文化还是新民主主义文化,都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文化领域也充分反映出来。 近代前期文化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封建文化发生动摇,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特点。 近代后期文化中除原有的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外,还产生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这一时期文化的特点是进步文化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并成为近代文化主流。 社会主义时期文化除了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外,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都取得可喜成就,文化领域生机勃勃。 2.思想领域的巨变 (1)近代前期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影响,“向西方学习”是近代前期进步思想的主流,它在各个历史阶段有不同的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转型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的转型 一、思想潮流的演进 两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论,以图“借法自强”,使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器物变革的第一步;甲午海战后,维新派从西方引入进化论,以求变法图强,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戊戌变法失败后,革命派提出了民主共和思想,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起中华民国。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1.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后,在西学的冲击下,中国面临“千古变局”。 2.产生: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此一思想后成为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 3.目的:在保持中国固有的政治制度和纲常名教前提下,“采西学,制洋器,以求自强”; 4.实践: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堂,翻译西书,派遣留学生; 5.评价: ①冲击了保守的观念,促进了西学新知传播和社会观念变革,中国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②限于器物层面零星学习西方,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 ③从实践上来看,以中体西用为指导的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后败于日本,渐趋沉寂,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的目的。其思想被维新思想取代。 (二)、进化论的输入(B) 1.背景: ①甲午战败后,有识之士认识到“中体西用”思想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除从中国儒家经籍中寻找变法依据之外,还积极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吸取和借用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其中,最重要的西学理论就是进化论。 ②甲午战败后,在民族危机刺激下,东渡日本的留学生人数大增,有志之士皆想实际考察明治维新的成功之道。 2.严复及其《天演论》 ①翻译的时间、内容:1897年,鼓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并以此为依据,阐述维新变法主张,呼吁自强保种。 ②作用:进化论认为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进化论的输入和传播,动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循环论思想,为中国人带来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戊戌变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天演论》的影响极为深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广为中国青年所接受,对当时和后世的知识分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 小结:从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论到维新派从西方引入进化论,表明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不断地深入,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在这些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保守主义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保守主义 本堂课所讲的主题是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之保守主义,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保守主义的特征;二、保守主义的内涵;三、保守主义的类型;四、当代保守主义。 近代以来的主要意识形态或政治思潮为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无政府主义、女性主义、环境主义、宗教基本教义派。 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出现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文艺复兴以来的乐观主义认为:第一,世界的存在是有序的;第二,人类痛苦的来源并不是人的原罪,而是罪恶的社会。只要改造社会,痛苦就会最终从人类消失。保守主义的内涵指出,人类理解以及改变世界能力有限;罪恶,痛苦不仅仅是人类生活中暂时的因素,不仅仅产生于不公正的社会组织,而是人类生存中永恒的,不可消除的现象。保守主义两个基本涵义是:不完美主义和政治的有限性。保守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不完美是内在的,永久的,而不是暂时的。在这点上,保守主义不同于激进主义,也不同于反动派。保守主义,不是改变现状,也不是怀恋过去,而是保持现状。历史上的保守主义有:法国式,以梅斯特尔为代表的极端保守主义以及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温和保守主义;德国式,发端可以追溯到早期政治浪漫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诺瓦利斯;英国式,代表人物是柏可,其理论展示了保守主义的一些一般特性,如尊重传统,强调社会是有机体,是自然的产物,而不是人为设计的产物。保守主义的类型有,政治保守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社会保守主义。政治保守主义,反对激烈变革,反对革命,维持现状。文化保守主义,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反对自由主义的普遍主义理念,拒绝所有文化都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预测,拒绝承认某种文化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社会保守主义,在德国浪漫主义时期表现得最为典型。保守主义者厌恶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后果,如人与人关系的淡漠,城市化,环境污染等,他们憧憬田园诗般的生活,憧憬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没有一个自由主义者具备自由主义者的所有特征,其他主义者亦同。从1950年开始,出现了一场持续的保守主义革命,特别是美国。构成这种保守主义革命有多重势力: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形形色色的文化保守主义;基督教右派;新保守主义。这些即为当代保守主义。在非西方国家中,则是世界范围的宗教与传统文化的复兴以及对启蒙运动的反动。当然在这些西方政治中的各种思潮,无所谓好亦无所谓坏,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现代西方人眼中,我们不是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而是共产主义。对于这些过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 文化保守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与自觉性并存的文化现象,是对现代化过程所衍生的精神世界的迷失,是传统文化日渐衰落等现象的历史性反應。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是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冲击而形成的捍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价值的思想潮流。本文结合改革开放之后的时代转向与传统文化的特征,分析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对文化建设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提出规避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消极影响的措施,在开放的大格局中理性对待并创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本民族特色,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传统韵味。 标签:文化保守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思潮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质与内在发展的需要,开放的格局吸引了众多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国的文化主体面临着主流价值选择、民族根性和民族认同感加强的形势。在此文化背景下,文化保守主义学派捕捉契机重整旗鼓,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全国性“国学热”,“崇儒反马”思想理论甚嚣尘上,试图以儒教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出现反对中国文化的“西方化”等思潮。 一、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分析 改革开放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再次兴起对社会的影响,不能简单地持肯定或者否定态度,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要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对社会和个人的消极影响。对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评价全面而深刻,温和不偏激,防止陷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困境。 (一)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有利影响分析 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引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注重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资源来重构自身与社会的精神家园,尤其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文化素质的培养以及情操的陶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预防“急性病”与“人失其性”的危机。文化保守主义学者的倡导不仅有利于塑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以助于社会稳定与幸福,而且促进了在新时代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有利于对民族根性和民族身份的强化,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感,形成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抵御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侵略,使西方霸权主义以及西方文化殖民主义成为泡影,在全球文化浪潮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与传统,避免文化“失语症”,拥有自己的文化话语权。 (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分析 首先,文化保守主义学者宣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引起对传统文化的回

中国近代史与世界历史与文化部分精选100题

中国近代史与世界历史与文化部分 选择题练习选择题(100题) 1. 对中国近代史时期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近代史是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一段历史 B.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血泪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侵略、 反压迫的革命史、斗争史 C.中国近代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近代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2.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林则徐禁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B.英国商人要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中国是落后的封建国家且闭关锁国 D.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3.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美《南京条约》 C.中英《香港条约》 D.中美《香港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正确表述是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社会 5.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全面学习西方的社会改革运动 B.是为了崇洋媚外而进行的投降活动 C.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富国强兵运动 D.经过努力,实现了富国强兵目标的运动 6.下列事件能充分说明洋务运动效果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7. 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 维护封建经济 B. 发展资本主义 C. 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8.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资产阶级革命派 B、洋务派 C、顽固派 D、资产阶级维新派 9.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的起因是: A.洋务运动失败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激化 D.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10.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不包括: A.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11.宝岛台湾被列强割占和下列哪个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导致中国陷入严重民族危机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 A.列强纷纷对中国开战 B.列强纷纷抢夺中国领土 C.列强纷纷在华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D.列强纷纷在中国开通商铺 14.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光绪皇帝没有实权 C.顽固派对变法阳奉阴违 D.维新派策略失误 15. 拉开戊戌变法序幕的是 A.洋务运动 B.《马关条约》 C.公车上书 D.虎门销烟

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过程西学东渐总体历程

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的过程西学东渐总体历程 “西学”,是指西方先进的科技及思想文化。明末清初之际,中国与欧美国家之间开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交流,这就是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东渐。 西学东渐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至鸦片战争时期;其二,鸦片战争以后直至辛亥革命前后。 1.第一个阶段(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至鸦片战争时期)来华的外国传教士为了吸引中国士大夫并达到在宫廷立足和传教的目的,采用以科学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方法,在译介大量的西方天文、地理、数学、物理等方面的书籍和著作,从而将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使古老的中国开始感受到了世界发展的潮流。 代表人物和著作有:1602年,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1605年,利玛窦《乾坤体义》(《四库全书》称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等等。 2.第二个阶段(鸦片战争以后直至辛亥革命前后)

这个阶段有三个层面:其一,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主张经世致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成为向西方学习的启蒙者,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 其二,洋务运动时期,西学的输入和传播主要是在洋务派的主持下进行,主要是在物质与技术层面。 其三,戊戌变法时期和辛亥革命时期,西学的传播上升到更高层面和更广泛的范围,突破了纯粹对技术的引进,开始关注西方政治体制和西方学术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是有魏源、梁廷柟、王韬、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总的特点是以介绍西方地理、历史、政治、军事著作为肇始,然后过渡到直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文化书籍等具体活动,最后资产阶级各派出于变革中国政治的需要,开始突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框框,将探索的重点从“格物致知”转向直接为维新和革命服务的哲学科学社会领域。

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

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姓名:LC 学号 回顾历史,思绪万千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到了大学,我们有进一步学习了这段历史。中华上下5000年的历史文明,在1840—1949年这100多年的历史中惨遭蹂躏践踏。试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无论是在制度还是在科技经济方面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但是,自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以后,中国开始同世界隔离,中国的经济、科技出现停滞状态,由此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对于这段屈辱的历史,我的心中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悲痛,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 清政府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与世隔绝。而在此期间,西方的科技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1840年,鸦片战争打响,中国战败,向英国赔款求和。四亿多中国人竟然被四千英军打败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但是,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仍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落后,依然沉浸在天朝大国的幻想当中。紧接着,列强开始纷纷入侵中国,清政府先后被迫签订了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望厦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回顾这些不平等条约,我简直无语了。谁竟然敢在这样不平等的条约上签字?在很多时候,我都怀疑那个时候的人到底有没有国家民族利益的意识?祖宗几千年来打下来的江山被列强侵略蹂躏,而他们却毫不吝惜地将其拱手送人。对于这些人我只能用“混蛋”两个字来形容他们。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我经常看不到任何希望。很多的时候,我都没有勇气来面对这段中国历史。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只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虽然,清政府和人民在列强侵略期间进行了一些反抗,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中国制度的落后,仅仅是在科技经济方面向西方学习。因此,注定了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辛亥革命,将压制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了,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退让,最终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导致革命的最终失败。五四运动,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此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摸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在这民族危难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最终在1945年8月15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洗刷了中国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为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愿望,同国民党在重庆进行谈判,努力避免内战,实现国内和平。但是,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挑起了内战。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全民族的和平统一,进行了解放战争。最终,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回顾历史,我不禁思绪万千。对于这段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将全部责任推到那个年代惨死的同胞身上。清政府的腐败落后才始终被侵略的主要原因。因此,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华民族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一定要牢记中华民族被侵略的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此来警戒后人,一定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学期填空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学期 填空题 1.严复翻译的几部世界名著将西方19世纪主要思潮的一部分介绍到中国来,《天演论》(赫胥黎原著《进化论与伦理学》)把进化论思想带进中国。 2.从晚清开始的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的观念变革,首功归诸。 3.清末维新运动中形成了以为代表的早期白话文运动。 4.清末小说成绩最突出的是谴责小说,四部代表作是: 的《》、 的《》、 的《》、 的《》。 5. 1915年,陈独秀创办《》,次年9月改名为《新青年》。 6.五四新文化运动是高举“”和“科学”旗帜批判旧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 7.五四时期新文化阵营先后与林纾、学衡派、等文化守旧主义者进行过论争。 8.新月社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新文化团体。 9.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一文中提倡“用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 10.、儿童爱、自然爱合成了冰心“爱的哲学”。 11.朱自清把五四时期的新诗分为自由诗派、格律诗派和。12.20年代田汉最成功的剧作是《》和《名优之死》。 13.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 14.除夕将近的空中,/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飞来在丹穴山上。 15.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16.悄悄的我走了,/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7.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18.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 ,/二者皆可抛! 19.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 20.灵台无计逃神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21.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22.我冒犯了人们的指谪,/ ;/我怎样欣慰而胆寒呵。 23.“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观念都是由提出的。 24.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9月改名为《》。25.五四时期新文化阵营先后与林纾、学衡派、等文化守旧主义者进行过论争。 26.是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新文化团体。 27.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辞《敬告青年》中首倡“科学与并重”的口号。 28.周作人在《》一文中提倡“用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 29.母爱、、自然爱合成了冰心“爱的哲学”。 30.朱自清把五四时期的新诗分为、格律诗派和象征诗派。31.20年代田汉最成功的剧作是《》和《获虎之夜》。 32.月光恋爱着海洋,/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33.除夕将近的空中,/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飞来在丹穴山上。 34.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35.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 36.我不知道风/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文化保守主义与现代新儒家

目前的儒学复兴运动,被指称为“文化保守主义”。我曾撰文谈到,“文化保守主义”这个含混的符号,是对当下的生活本源的一种遮蔽。我的意思是: “文化保守主义”这个标签,并不能揭示当前儒学复兴运动的本质渊源,反而可能将这场运动导向原教旨主义。 现代新儒家也一向是被归入“文化保守主义”的。最近,方克立先生把蒋庆、陈明归入了现代新儒家的“第四代”,也就是把他们归入了“文化保守主义”,因为方先生一向认为现代新儒家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这不仅意味着对现代新儒家的一种定位,而且也意味着对当前的整个儒学复兴运动的定位。我这里并不想谈蒋、陈与现代新儒家的关系,虽然在我看来,蒋、陈并非什么“现代新儒家”,纵然他们在观念上确有某种关联。我想说的是: 这样的定位依然存在着、甚至加深着对当下的生活本源的遮蔽,而这种遮蔽隐藏着某种危险。 当然,“文化保守主义”这个称谓的流行,也自有它的道理: 首先,不论是已经三代的现代新儒家、还是当前的儒学复兴运动,确实存在着一种严重的“文化纠缠”;其次,这种纠缠本质上是民族主义情绪的表达,这种表达恰恰意味着生活本源的遮蔽;最后,正是这种遮蔽,蕴涵着走向原教旨主义的某种必然性。 应该说,现代新儒家本是应运而生的。所谓“应运而生”是说: “顺应”着某种“时运”。这种“时运”正是儒家的“天命”观念,但并不是宿命论意义上的命运观念,而是一种原初意义的“革命”的观念,也就是《易传》所说的“时义”的观念: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所以,“天命”不过是说的生活本身的演流;这种演流被我们领悟为“命”、领悟为“口令”,不过是说的生活本身作为大道的道说,在无声的言说中给予我们的一种“语境”。我们惟有倾听这种“语境”,才能实行真正意义的“革命”:

中国文化近代史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论文题 目: 指导教师: 2012年12月20日

浅析李鸿章的历史功过 一、人物简介: 李鸿章,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世人多称“李中堂”。 他是淮军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也是清末的外交家、政治家。他受业于曾国藩门下,继曾国藩之后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并得到西太后的器重,参与掌管清政府的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最显赫的封疆大吏。在太平天国时期,他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镇压太平军。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每当揭开中国近现代史,就不可能不面对李鸿章及其所代表的晚清政府。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国之大器,百年不遇。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和原则,来重新审视这一风云人物,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生平主要事迹 1、创建淮军 咸丰十年(1860年),清政府在太平军的攻击下,失去了整个长江下游的最后一支主力军。李鸿章临危受命,开始了淮军的招募与组建。再后来,它发展成为了清政府军队力量的后备支柱、清廷的国防军。 2、倡导洋务运动 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利箭,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各行各业。还创办了江南制造局、北洋舰队、轮船招商局、派遣中国第一批学生留美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等等,开始从事“自强”的洋务事业。这些洋务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洋务运动不仅开放了中国的封建大门,引进了很多先进技术和文化,还使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走进了近代社会,为中国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组建北洋海军 李鸿章组建的北洋海军是当时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他加紧旅顺、大沽、威海等海军基地的建设,以加强海防实力、增强本国军事力量。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黑暗,以财力空缺为由,下令停止向西方国家添船购炮。自此,北洋海军的建设陷于停顿、倒闭、倒退的困境。但是,李鸿章所创建的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却做出了前所未有的伟大贡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讲:历史大转型与中国梦(黄东) 一、王朝周期律的启示 类资本主义不得充分发展的原因: 1.商品货币经济古已有之,但官方主导抑制民间主导,尤其是海外贸易官家绝对主导,政治权力抑制私人产权和商人势力,文化上歧视竞争意识。 2.官僚、地主与富商大贾互相转化,不惟影响工业导向的扩大再生产,也抑制类西方的第三阶级的产生。 3.宋元、明清政权变革的影响 二、世界历史下的中国命运 (一)殖民贸易与欧洲中心 (二)鸦片贸易与反侵略战争失败 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1.统治者难以应对时艰 2.国防体制难以抵御外侮 3.适应近代战争的人才匮乏 4.武器装备落后经济技术的落后(重要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文化观念的因素 三、中国梦的普遍意义 (一)侵略的双重性与历史任务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1.军事侵略 2.政治控制 3.经济掠夺 4.文化渗透 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后果与影响: ①西方殖民者对落后国家的侵略,促使那里封建经济结构解体,刺激了那里资本主义的产生,从而使打破了这些国家封闭落后的社会结构,为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②西方列强的侵略,又使落后国家的经济呈现依附性的畸形、片面的发展,单一产品制,出口加工,列强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还扶持和保护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使落后国家的经济呈现先进工业与落后农业共存的二元结构状况,使被侵略国家民族工业难以独立地发展壮大,这又是不发达国家现代化困难重重的根本原因之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扫清障碍必要前提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最终目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梦的三要素: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近代史学与文化自信的重建,史学范文.doc

中国近代史学与文化自信的重建,史学- 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其文化能够在未来继续发展的一种信念,是其民族前进的一个基本的精神动力。张岂之先生最近谈到:“中国今日正处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时刻。民族复兴不是复古,而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反映了历史变化后民族整体的提升。”(张岂之:《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中华文化前景》,《北京日报》2013年11月11日)张先生从文化的角度谈民族复兴问题,实际上就是在谈建立文化自信的问题。张先生又认为:“中华文化的连绵不断与史学的繁荣昌盛密切相关。”(同上)在这里,张先生指出了历史学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到近代,就会发现近代以来中国人努力重建文化自信的过程,与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近代史家们为重建中国文化的自信提出了种种有价值的思想。 文化自信何以有“重建”之说?盖自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向来在文化自信上不成问题,古代的中国人似乎从来没有怀疑过中国在东亚文化圈中的领导地位。孟子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这种观念在史学上的表现也很明显,柳诒徵曾指出:“三二纪前,吾史之丰且函有亚洲各国史实,固俨有世界史之性。”(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册)中国史便是“世界史”,中国俨然为“世界”之中心。在这种情形下,实际上无所谓“文化自信”的问题,因为在中国人眼里,并没有一种中国文化以外的文化系统能与中国文化相抗衡。 然而,近代欧洲列强的侵略,在使中国蒙受巨大民族耻辱的同时,也在文化上给中国人敲了一记警钟:中国文化相较于西

方文化是否优秀?中国文化是否有其存在的价值?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一系列问题猛烈地冲击着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灵。近代历史学家们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回答,并试图重建中国文化的自信。 晚清史学家已经注意到了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魏源著《海国图志》,他想要告诉中国人,世界上不仅仅有中国,还有其他文化系统,“其要旨以西人谈西事,言必有稽,因其教以明统纪,征其俗尚而得其情实”(左宗棠:《重刻(海国图志)序》)。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实际上已经指出了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大势。所以梁启超说《海国图志》“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实际上就是说魏源提出了中国文化自信重建的基本路径——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并将其融入中国文化内。在魏源之后,黄遵宪、王韬等史学家发扬了他的思想,都主张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自信。 20世纪初,梁启超掀起新史学思潮,倡导“史界革命”。他在《新史学》中批判旧史学道:“虽尽读全史,而曾无有足以激厉其爱国之心,团结其合群之力,以应今日之时势而立于万国者。”(梁启超:《新史学》)他指出历史学的作用在于能够凝聚国人的精神,进而向着一种理想而奋斗:“史之精神维何?日理想是已。”(梁启超:《新史学》)梁启超所倡导的新史学,归根到底是要启发民智,激发爱国心,创造崭新的中国文化,从而使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发展,改变中国落后的地位。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史学的发展更加灿烂夺目。胡适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胡适:《新思潮的意义》)的十六字纲领,并指出新思潮的意义:“新思潮对于旧文化的态度,在消极一方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在积极

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保守主义

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保守主义 2007-06-14 07:23 P.M. 保守主义思潮的产生,是为了满足某些人在急剧的社会变迁面前失去平衡,企图通过认同传统来建立新的平衡的一种心理需要。所谓文化保守主义,就是“五四”中出现的保守主义。 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保守主义的背景是: 1、辛亥革命后期若干年,人们并未感受到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于是开始反思辛亥革命失败之因。 2、新文化运动后,西方文化思潮入侵,人们从自己立场对此作出回应。 3、一战爆发以及由此引起的“东方文化救世论”盛行。 文化保守主义的主要观点是: 承认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他们认为这种差异乃是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别; 反对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同于新旧文化,主张新旧杂糅,存旧立新; 他们认为中国文化出路是中体西用式的,他们支持折衷调和,“天人合一”主张国粹不失,欧化亦成。 他们重视“人”的历史位置,他们回归儒学,主张以“孔子的人生”为榜样解决文化问题和人生问题。 对文化保守主义的评价: 精华和进步: 当自由主义者主张全盘西化,某些马克思主义者形而上学的对待传统,实行“两个彻底决裂”的时候,他们强调“传统”的重要意义,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发;对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两大思潮未涉及或忽视的领域,做了重要的补充,从而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挥和颂扬了传统文化,强调了文化的民族性。证明中国文化存在的特殊价值,揭示文化变迁中的量变和渐变性,揭露和批判了西方文化的弊端,反对照搬西方文化,强调文化的变迁的原则,必须择善而从。 弊端及局限: 最大的缺陷是,离开经济与政治这个历史和社会的大环境,孤立地对待文化问题;试图以产生于封建社会的儒家学说或经过改造的新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解决现代社会问题,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大方向。 没有很好地反映中西文化的差异;没有很好地揭示文化发展中的质变和飞跃以及新陈代谢的过程;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阴暗面,说明中国人要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等方面有所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马克思主义传播,暴露了文化保守主义落后的一面。 .................................................................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