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

伟大的战争——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有感

信息学院2015级4班

学号74

手机:

读书报告:

本书作者修昔底德用完全纪实的手笔绘制了气势恢宏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正如作者所提,特的着述原则不同于诗人与普通的散文编年史学家,他不轻信传言,就连亲自经历战争的朋友的陈词都要反复考证,因而本书的史学价值毋庸置疑。

首先作者在第一卷中简述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前的希腊,从个人的角度,相比斯巴达的自守,我为雅典人民的英勇所折服,在希波战争中的雅典人以弱胜强,战斗英勇,虽然家园遭受灭顶之灾,但从战争中收获的军事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斯巴达对雅典宣战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此,雅典的势力在一天天壮大,逐渐压迫斯巴达的同盟国并对其造成极大的威胁,无论是否发生伊庇丹努与波提狄亚争端,这场大战都在所难免。

战争之初伯罗奔尼撒军队并不占优势,他们在海军方面与雅典的巨大劣势使得他们节节败退,再加上领导者的迟疑以及伯里克利的正确方针,斯巴达的军队并没有占得便宜反而多次缔合。然而,战争的转折点发生在西西里战争中,出战前就有神像被毁事件,再加上领导将领的急功近利,雅典远征军全军覆没,从此一蹶不振,元气大伤。此后,波斯摄入战争使雅典雪上加霜,最终战争以雅典的失败告终。

关于雅典的失败,其原因是多元的。首先,在战争之前的希腊由斯巴达和雅典两大同盟对峙,但事实上这两大同盟的内部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斯巴达对于他的盟国只有军事需求,必要时需要提供有力的军事援助,并无经济剥削。然而雅典对于其同盟国则相对苛刻,甚至极尽压榨,要求其同盟国缴纳大额贡金,雅典同盟的人民多处于多重剥削之中,生活十分贫苦。而斯巴达军队正打着解放他们的旗号入侵,由此可得民心。

其次,雅典与斯巴达的政治体制的差别也使战争朝着有利于斯巴达的方向发展。雅典才用民主政治,有500人议事会,就连普通的公民也可以参与到政治决策之中,公民基本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这是马克思所向往的政治。而斯巴达的寡头政治则与此不同,斯巴达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要接受严酷的训练,一些先天发育偏弱的婴儿甚至要被抛弃。斯巴达人希望每一个斯巴达人都是充满勇气与力量的,要求所有的男子必须从军。看上去雅典的政治体制更为先进,而实际上在残酷的战争时期,或许如斯巴达一样的勇士观念更有利于战争。

另一个不得不说的原因就是在雅典爆发的两次大瘟疫。当时斯巴达军队兵临城下,却紧忙后撤,因为从城中逃出的士兵说城内爆发了瘟疫,对雅典军民造成重大伤害,却对斯巴达军队几乎没有损失。而第二次瘟疫更令雅典军队元气大伤。四千多人的远征军因瘟疫失去了一千零十五人。最令雅典人痛心的是,他们的领袖伯里克利在瘟疫中丧生,这位雅典伟大的政治领袖是雅典的主心骨,虽然数次收到民众的痛斥,但在危难关头都是他挺身而出。伯里克利曾说过只要雅典守住城池,不图外侵,那么战争的胜利毫无疑问是属于雅典的。然而事实也论证了他的观点,当雅典在伯里克利的领导下捷报频传,而在西西里的惨败让雅典就此失去了应有的胜利。

读过修昔里德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他对于战争之中人性的挖掘。这一点在科西拉革命中暴露的尤为明显,在党派之争中,人们的品行普遍地堕落了,观察事态择机而行,原本被认为是高尚的品格,那时候反而被认为是一种可笑的品质。没有人是可以信赖的,没有条约是不能被破坏的。这场革命为今后的党派之争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为夺政权,可以在辩论中以任何花言巧语赚的民心,而在施政时由违背初衷,大牟其利。不仅同一国家中的各党派如此,一个同盟国中的各个国家之间也是如此,各国结盟不以共同利益为准,而全以己国利益为转移,至于联盟的稳定性更不必说,一旦陷入危机难以自救,背盟弃约是意料之中的。再说阿拉斯远征西西里意图何在,一旦战争成功,他功成名就,战争失败,则雅典危在旦夕。他不惜背弃伯里克利的嘱托为的是自己的荣誉与功勋,抵上的是雅典的未来。或许正应验了那句话,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人之本性所注定的。

关于人性,在雅典公民对伯里克利的仇视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当时伯里克利主张与斯巴达的战争,扞卫祖先留下的基业。起初群众斗志昂扬,对伯里克利也是一派拥护。然而自瘟疫盛行雅典苦难不休,群众将一切归咎给伯里克利掀起战争,然而人们忘记了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是难以避免的,而且战争之初就是人民共同的决定,只是当他们受苦受难了,原本的幸福生活失去了,就攻击他们的引导者。伯里克利表明,在能避免战争的时候,任何方式都没有和平有效,然而此刻战争无法避免,人们就要做好准备放弃之前的安逸生活,拿起武器为国家而战。如果人们把瘟疫这样的灾祸也归咎与伯里克利的考虑不周,那么未来所发生的一切好运是否也要感谢他的先见之明由此看来,即使是古希腊的勇士,也有懦弱,自私的缺憾,这就是难以动摇的人性。

个人主要看法和观点:

1、战争之中曾有一场战役,雅典的一位将军因看到月蚀以为不祥之兆,停止行军贻误战机而导致溃败。书中修昔底德对这位将军的愚蠢行为大肆批判,可见身处同时代的作者在思想方面远胜于他人,他并不认为自然具有主宰力,也并不相信所谓的自然预兆,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人文主义。

2、《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作者多次引用了演讲稿的内容,或许因为个人立场不坚定,每看过一篇演讲稿都感觉热血澎湃,感觉演讲者很有感染力,说的很有说服力。当双方都在挣得同盟国的归依时,两国派使者逐次演讲来说服台下的民众,这种方式令我对古希腊人的辩才由衷敬佩。但背后的问题是,在关乎利益冲突的演讲中,演讲者经常会夸大事实并诋毁对方,或者为达自身目的不惜许下不可能兑现的诺言。

3、希腊人一个十分显着的特点是他们崇尚荣誉,为了荣誉可以付出鲜血。所以书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奇怪的事情,就是一场战争结束后,双方都在该地建起了胜利纪念碑,一场战争怎么可能双方都是胜利者其实不管战争结果是谁赢,只要在这场战争中的一次小小的战役中取得了小小的胜利,他们也不惜在此立下胜利纪念碑代表荣誉。

读后主要困惑与问题:

1、修昔里德在书中善于用人性来剖析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性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战争中暴露出的自私、懦弱、虚荣,人性的弱点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不断地暴露,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文明却处于不断进步之中。社会弊病丛生,阶级矛盾不断加深,战争永不停息地进行着,但是社会却在不断地进步。到底是什么在推动着这些进步呢

2、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前的希波战争中,希腊人能够团结一致,对外抗敌,保全了祖国。可为何在无外敌入侵的时候斯巴达和雅典这两个强大的城邦却难免彼此消耗,两败俱伤之后

被马其顿人抓住机会扫平希腊呢修昔里德认为是斯巴达感到雅典一天天强大而产生危机感,那么这种危机感为何不会令斯巴达意识到希腊的内战所带来的巨大危机呢

评徐松岩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评徐松岩译5伯罗奔尼撒战争史6 刘玮* 以今天的标准看,商务版/汉译世界名著丛书0中修昔底德和希罗多德的两部史学巨制5伯罗奔尼撒战争史6和5历史6的翻译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了。1因此看到西南师范大学的徐松岩教授时隔四年连续出版了这两部巨著的最新译注本,o笔者着实兴奋了一阵。但是当我翻开徐教授的译文,阅读几页之后,便发现其中值得商榷之处颇多。在这篇小文中,笔者仅就修昔底德的翻译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翻译修昔底德的艰辛 随便找一个西方大学古典学系的教授问这样一个问题:在希腊散文(prose)作家中,谁最难读?几乎所有人都会回答)))修昔底德。修昔底德在古典学界确实以语言艰涩著称,丰富的词汇、复杂的语法、多变的句式、雄辩的文风,这些都给理解修昔底德造成了巨大的困难,更不要说把他的文本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了。?沃尔纳(Rex W arner)在他的/译者注0中发出的感慨颇有代表性: 尝试将修昔底德翻译成英文是困难、令人愉快和鲁莽的。不仅要工作很长时间,因为这部作品很长;更重要的是,虽然修昔底德的意思通常足够清楚(不过并 不总是如此),但是表达意思的文体却极难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一开始,译者有时 *1o?我要感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古典学系的帕帕扎卡达斯(N i kolaos Papaz arkad as)教授在修昔底德著作的希腊本版本和一些西文译本方面给笔者提供的帮助。 修昔底德:5伯罗奔尼撒战争史6,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希罗多德:5历史6,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前者是从英文版转译过来的,而且所依据的英文版本并非最佳(下详),因此参考价值已经非常有限;而后者堪称新中国成立后历史著作翻译中的里程碑,但是在今天看来文风略显古旧,而且注释不足。 修昔底德:5伯罗奔尼撒战争史6,徐松岩、黄贤全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希罗多德:5历史6,徐松岩译,三联书店2008年版。 目前修昔底德著作最权威的希腊文版本是意大利古典学家阿尔伯蒂编辑的:Thucyd i d is,H istoriae,ed.Ioannes Bapti sta A l b ert,i3Vols.,Ro m e:Typ i s pub li cae offici nae pol ygraph i cae,1972-2000。当2000年阿尔伯蒂历经近三十载将最后一 卷出版之后,霍恩布鲁尔毫无保留地称该版本为:/现有最好的修昔底德版本0(参见S i m on H orn b lo w er,/The B estA2 vail ab le Text ofThucyd i des,0i n The C lassic a l Revi e w,V o.l52(2002),pp.238-240)。另外两个常用的希腊文版本是琼斯(H enry S t uart Jon es)编辑,鲍威尔(J ohn Enoch Po w ell)修订的牛津古典文本系列版(Ox f ord C l assical T exts): Thucyd i d i s,H ist ori a e,2V ol s.,Oxon i:i E Typ ographeo C larendon i ano,1942;另一个带有详细注释的经典希腊文版本是德国古典学家Johannes C l assen编辑,Juli us S teu p修订的版本:Thukyd i d es,B erlin:W ei d m ann,1900-1922。此外,下面提到的几个希)法、希)德和希)意对照本中的希腊文本也非常优秀。除此之外,修昔底德著作中单卷的希腊文本编辑和注释因为数量较多,这里不做讨论。当然这些希腊文本都只不过是一个起点,如果做高度学术性的翻译,那么还需要参考古典学家撰写的数量庞大的讨论文本问题的论文。 *

中华寓言故事读后感

中华寓言故事读后感 时间:2018-05-21 10:52:05 | 作者:李论?u 《中华寓言故事》这本书是由许多的寓言故事组成的。书中的故事看似很简单,普通,但是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一个个深刻的道理。而且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人。其中有:井底之蛙、守株待兔、揠苗助长、愚公移山和五十步笑百步经典寓言故事,每个故事读让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最让我受启发的是愚公移山和井底之蛙这两个故事。 愚公移山讲的是:从前有一个老人,名叫愚公,年龄快九十岁了。但在他家的们前有两座大山挡着,所以出行很不方便。于是愚公有个想法:想把这两座山挖走。他下定了决心,第二天早晨,早早的开始拿起锄头挖山。他天天挖呀挖,过了一个月,还是没有什么进展。隔壁的邻居劝他说:你真是太愚蠢了,山怎么能挖走呢?你是不可能吧山挖走的。可愚公却说:“虽然我年龄大了,快挖不动了。但是还有我的子子孙孙帮我挖,总有一天,我会把山给挖走的。于是愚公子子孙孙和家家户户的人都来帮愚公挖山。终于有一天,山被挖平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干任何事,只要你坚持,一定会成功。 书中井底之蛙故事也使我受益匪浅,故事比喻见识狭小、目光短浅的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孤陋寡闻、夜郎自大和安于现状,把自己的一个小角落当做整个世界,而要谦虚有礼,客观地评价自我,不要自以为是。要多看、多听、多想,不断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努力做到高瞻远瞩、放眼长远。 这也如同我们学习一样,只学好课本上的“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去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报刊杂志,这样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否则就会成为一只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我们应该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这个多变的世界。 整本寓言故事书,虽然每个寓言故事看似短小,普通。但每一篇都蕴含着一个哲理,耐人寻味,使人深受启发。也使我感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古代文化的魅力所在。

投资学读书感悟

投资学读书笔记与感悟本杰明?格雷厄姆,其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的投资者,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沃伦?巴菲特,世界着名天才投资者,被称为“股神”,福布斯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世界级大富翁。还有马里奥?加比例,格伦?格林伯格……通过这本书,我又接触并了解到了更多投资学领域的着名人士,读到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忠告,建议和方法。下面是我的一些摘抄和感想。 价值投资者永恒不变的原则是——只投资于市场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的资产。价值投资理论的要诀:价格低于价值,并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边际,价值投资者就该买入该证券。通俗的说就是在安全的情况下,低买高卖。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的经济价值毫不关心,而是将精力集中于交易数据,即证券价格的波动性以及交易量,以此来研究预测证券未来价格走势。你必须知道自己有何学识,并要能够区分一般的能力和与生俱来的理解力。通俗的说就是要充分的了解自己,寻找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理性投资,理性做事,不至于在超越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上遭遇失败。谨记债券市场上的名言——“不要与历史记录抗争””趋势是你的朋友”“卖掉跑输的马,让跑赢的马继续参赛”,看似简单的话语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或许每个人都能理解,但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吗?不会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巴菲特可能不会脱颖而出,也就是个普通人。秉持稳健投资和集中投资的理念,保住资本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是像巴菲特一样谨慎的投资者投资市场的基础,是所有投资策略的基石。然而,保住资本额并不意味着咋投资市场上畏首畏脚,而应该积极展开管理风险,就是说要学会多方向投资,预测风险等等。充分了解股票投资,不了解股票市场就像是打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一样,最终的结果只会一败涂地,包括股票的概念,股票的发行,股票的交易,股票的种类,构成……做好投资前的准备工作,不管在哪个阶段,都尽量保持心平气和的投资态度,不然不仅得不偿失,还会影响下一步的正常投资。从新闻上看到了股民的种种反应,总觉得良好的心态太重要了,毕竟这是投资,有风险,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尽量调整心态,期望值不要太高。追求简单,避免复杂:这是巴菲特给投资者的一个建议,也是他自己百试不爽的投资方式,其实理解起来也很简单,作为普通投资者,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把握好两件事:投资什么,什么时候投资。就像前面说的低买高卖一样。 放长线钓大鱼。投资者应该相信,即使是小钱,只要看准好公司,长期投资也可以发大财,就是说对于投资者来说,分析的要尽量透彻,然后就是买入等待,“短线而言,股票市场投票机,人气旺的股票走高。但是,长线来看,股票市场是体重计,本只好的股票永远不会寂寞”。“如果你不愿意持有一家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他十分钟“,这是巴菲特对于持股事件长短的形象说明,他善于长期持股,但是,很显然,前提是已经分析出这是优质股票。看了关于巴菲特等人的投资学着作后,才真正把他们当作风云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书笔记

机电工程学院 读书笔记 站在时代前列的祖 学号: XXX 专业:机械工程学生姓 名: xxx 2012 年11 月 站在时代前列的祖国 XXX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正式召开,站在这个时间去看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会让人就得振奋、感激、感慨。从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到一个

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巨大变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奇迹,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所在。放眼回顾几十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每次的回顾,会让每个人的心中都如同窒息般的疼痛,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现在的中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也有着惊天动地的奋斗。鸦片战争以后, 列强的侵入使祖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 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才鼓起亿万人民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的勇气,才有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到社会变革,都是在寻找适合中国的道路,一次次的失败与教训奠定了我们重要翻身的基础,我们对新的社会力量的渴望,对建设新社会的寻求,迫使我们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一一中国共产党。它的诞生,使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再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奋斗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更加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我们这一代人只能通过历史去感知祖国的伟大,但我们的成长也见证了祖国的发展,祖国的进步,在我们内心中国是世界中的一个奇迹,我们时刻充满着骄傲与自豪。我眼中的祖国是如何? 一、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始终坚信的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此道路上接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它们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 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

读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追问 “我,雅典人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人和雅典人之间的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就开始撰写这部战争史了。我相信这将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比此前的任何一场战争更值得叙述。”《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开头好是霸气,也确实吸引了我,对于西方历史上发生的这样一场战事,留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谜题、疑问,追问,在这里,我只想追问答案。 关于战争,我有一些想法。什么是战争?战争的意义是什么?他的原因和结果又是怎样的?往往人们谈论战争,自以为能够掌控战争,然而当战争爆发之后,似乎一切又变的那样的无法预测,让人难以把握,以致我们似乎无法去把握它。正如一些人所言,战争对于我们这些为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都只不过是一些数字对比的游戏而已,然而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明白战争有多么残酷,“残酷”二字有时说出来真的太过容易了,我认可修昔底德的看法,战争的根源在于人性。正如王和教授所言世界历史的发展说到底不过是人性的发展史,修昔底德坚信人性的欲望的冲突的无限性,所以同样的历史必然会在未来不断的重演,历史也确实如此,尽管原因条件不同,然而战争始终分布迷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彼时开战之前的希腊人与雅典人的那种对热情的热忱难免让人想起《漂》中南方人关于南北战争的高谈阔论,更不禁让人想到了今天的世界之中人们对于战争的各种议论。蓦然脑海里有一副画面出现,一位经历战事的老者摇头喟然今日年轻人的好斗,人们已然忘记了战争的痛苦,然而那些经历者时至今日也不愿提

起那段过往。人们忘记了残酷,这才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在我的信念里,或许战争起初,各方的利益集团会为了自我的利益而去开展斗争,然而战争的结果永远不会有赢家,无论是对于古代而言,还是对于现代而言,战争只会是两败俱伤,不过是哪一方面伤的更严重而已,最终受苦的仍然是那些战争的直接参与者,那些如同我们一样的平民,可以去幻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当我们处在枪口下,处在生命的危机之中,我们又会如何去举措?我无法预言,但对于战争,我永远希望他可以不在我们的世界里发生,尽管这种希望现在看来是多么渺茫。 那么,战争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战争是一种手段,在外交上,它是你谈判桌上的筹码,在经济形态上,它是重新瓜分财富的手段,在政治领域,它是政治崛起的筹码,战争,人们往往为战争赋予更多的战争之外的内涵,他永远都只是通往目标的一种途径,有些时候,甚至是最残暴但也最直接简单的途径,雅典与斯巴达的战争起源于这种利益的冲突,也企盼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来解决。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就是战争的意义么?很多时候,这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疑问,却仍然让我无法解答。或许,我更愿意学习孔子那样的方法,敬战争而远之,除此之外,确实有很多很多值得关注的事情了,然而,却又有太多太多无法脱离战争的讨论的问题了,总之,我只是想说,战争远远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简单,我无法断言战争是什么样的,但我正在试图更深刻的理解他。 然后,想说一说历史的问题,修昔底德记录了这样一场历史,他尝试着用一种客观的、公正的态度来看待这场战事,他秉承着忠于史

尤金《代理问题和企业理论》个人读书笔记

《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读书笔记 碎碎片片 文章题目:代理问题与企业理论(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作者:尤金·法玛(Eugene F.Fama) 尤金·法玛教授可以称得上是金融经济学领域的思想家。法玛教授1939年2月14日出生于美国马萨储塞州波士顿,是意大利裔移民的第三代。1960年毕业于马萨储塞州Tufts大学,主修法文,获得学士学位,这就是一个看起来不像是日后会成为财金学界大师的开始。1960-1963年在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攻读MBA,1963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1964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股票市场价格走势”。1995年,比利时鲁文大学授予法玛荣誉博士学位。尤金·法玛在就读Tufts大学与芝加哥大学时参加了诸多的学术团体。 法玛教授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包括投资学理论与经验分析、资本市场中的价格形成、公司财务、组织形式生存的经济学。他在经济学科的若干领域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金融学独立为一个学科以及成为经济学中一个独立领域的进程中,是当之无愧的先驱。 出处:本文原载于[美]《政治经济学杂志》第88卷第2期(1980年),第288-307页。 一、写作动机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关注着企业中的决策是由非股东的管理者的行为而产生的激励问题,导致企业“行为”理论和“管理”理论的发展。但这些理论舍弃了古典的企业模型——经营企业仅仅是为了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是统一的,而赞成集中研究控制企业但不拥有企业并与古典的“经济人”相去甚远的管理者的动力问题。代表有,鲍莫尔(1959)、西蒙(1959)、西尔特和马奇(1963)以及威廉姆森(1964)。 最近,经济学文献倾向于舍弃古典的企业模型但接受古典的经济行为形式,企业被认为是生产要素间的一系列契约,每一种要素为其自我利益所驱使。因此,强调在组织中通过契约来界定产权的重要性。代表有,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1972)与詹森和梅克林(1976)。 作者认为,阿尔奇安和德姆塞斯,詹森和梅克林的见解——将企业看作是生产要素间的一系列契约——是远远不够的。在古典理论中,代理者是企业的化身,既是管理者又是剩余风险的承受者。但,这种见解不能解释,现代大公司里企业的控制权和证券所有权是分离的。 二、主要观点 在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观点中,证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可以解释为经济组织的有效形式。作者放弃了公司在任何意义上都是所有者的假定,并把企业家的概念搁在一边。取而代之的是,将管理与承担风险两种职能归给企业家,而着两种职能在将企业称为是一系列契约时,自然被作为分离的要素来处理。企业为来自其他企业的竞争所约束,被迫改进有效监督整个队伍及其个别成员业绩的手段。另外,企业的个体参与者,尤其是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内外部都要正确面对市场为他们的服务所提供的准则和机会。 三、分析框架 1、企业所有权概念的不相干性 管理是一种有特殊作用的劳动——协调投入活动和贯彻投入要素间达成的契约,都有“决策”的特性。风险承担者的作用,即接受不确定性和在每一个生产期结束时总收益与总成本间可能为负的结果。通常,风险承担者通过事先提供财富来保证契约的业绩。以这种方法,承担风险的职能和资本与技术的所有权就被结合起来。然而,资本所有权不应与企业所有权混为一谈。因此,理解控制企业决策并不必然是证券持有者的天职第一步是,消除企业由证劵持有者拥有的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第二步,摒弃企业家这一角色的观念。 2、管理和承受风险:更仔细的考察

古代社会摩尔根的读书笔记

古代社会摩尔根的读书笔记 篇一:《古代社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法学1101班刘春竹 学号1111040111 《古代社会》 路易期?亨利?摩尔根,是美国著明的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据了解,摩尔根是历史上少见的在东西方世界都广受尊重的科学家之一。他曾于185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进步委员会会员并于1875年入选美国科学院。关于《古代社会》这本书,也是社会学和历史学领域中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摩尔根的研究主要来源于他对印第安人的实地考察、对从朋友手中获得的资料的整理及对一些历史典籍的阅读。摩尔根的艰辛研究为后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例如

恩格斯就是在摩尔根的研究基础上写下了著名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的。 《古代社会》的第一编是《各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作者认为:“发明、发现是互相建立在累进的关系之中的,各种制度则是立于展开的关系之中的”,并且指出:“政府的一切形式都可以归纳于两个一般行的方案之内:第一个方案是一个人为基础,是纯粹一人的关系为基础的东西,组织单位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第二个方案是一领土及财产为基础的,可以区别的一种国家。”作者在后来的论述中也是延续着这种思想来论证人类文明的进程的,从第一方案过渡到第二方案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人类社会也从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摩尔根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七个阶段,即低级蒙昧社会,中级蒙昧社会,高级蒙昧社会,低级野蛮社会,中级野蛮社会,高级野蛮社会,文明社会。从而体现出

人类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体现出作者的进化论观点。在《生存的技术》一章中,摩尔根提出了人类食物的五种类型:在有限的住地上以果实草根为为食物的自然生活——天然食物;鱼类生活(最早的人工食物)——鱼类食物;借栽培而来的淀粉性食物生活——淀粉食物;肉类及乳食的生活——肉类和乳类食物;由农业而发生的无限制的食物之生活——通过田野农业而获得无穷食物。 第二编为《政治观念的发展》,在此张摩尔根真的是煞费苦心。本章的主要研究方法:1、田野调查。对易洛魁部落联盟进行考察,收集了许多可靠、翔实、丰富的资料。因为摩尔根曾为塞内卡部落与白人地产投机公司打官司,维护了该部落的土地权利,从而赢得了印第安人的信任,并被该部落的鹰氏族认作义子,赐予“裂缝间的桥”的名字。这就便利了他对印第安人社会组织、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婚姻家庭的研究。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资料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资料——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钮先钟[中国] [出自《历史与战略:中西军事史新论》] 1997 引言 历史背景 战争经过 修昔底德与历史 修昔底德的思想 精密分析 历史教训 现实主义 结论 引言 《孙子》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本真正的战略思想著作,其在战略领域中所居地位是任何其他著作所不能及。在西方古代哲人的著作中,虽也可发现有若干战略观念之存在,但都是一鳞半爪,不能算是有系统的思想。最为现代西方人所推重的是修昔底德(Thucydides)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它常被人视为西方的第一本战略著作,严格说来,那也只是一部战争史,尽管其中含有许多极有价值的战略观念,但究竟不是一部以战略思想为主题的理论著作。所以,这本书在战略思想史中的地位还是不能与《孙子》相提并论。 也许最能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进行恰当比较的是春秋时代的《左传》,因为这两部书同为古代的战争史名著。修昔底德的著作到今天仍受西方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所重视,而蒋百里先生则曾指出:“《左传》到现在还是世界上最好的一部模范战争史。”所以,二者的确可以相提并论,不过其间还是有若干差异之存在。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著作者为修昔底德(前460-前406年),其时代和身世大致都可考。《左传》是先有书的存在而由后世替它定名。首先为司马迁,称之为《左氏春秋》,以后班固作《汉书》时,又改称《春秋左氏传》,从此后世遂简称为《左传》。司马迁和班固都确认其作者为盲人左丘明,《论语》中曾提到他,足以证明确有其人,并大致与孔子同时,不过其生卒之年已不可考。概括言之,左丘明似乎比修昔底德大约要早数十年。

读西方史学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有感

读西方史学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有感 摘要: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开了政治军事史的先河,在西方史学著作上占 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全书记载了古代希腊历史上第二次巨大的战争,即伯罗奔尼撒战争,希腊奴隶社会开始由繁荣走向衰弱。 关键词:战争修昔底德政治军事史 在古希腊历史上,发生了两次巨大的战争:第一次是发生在公元前500~公元前449年的希波战争;第二次就是公元前431~公元前404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第二次战争,是希 腊历史上的转折点,关于这次战争的史迹,有修昔底德的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流传于世。西方的史学名著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可谓多如牛毛,再现了曾经的生活,记述了时代的特征与思想,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在众多同类型或是不同类型的史学名著中毫不逊色, 熠熠生辉。 一、关于作者 修昔底德,关于他的生平,我们知道的其实并不多,除了从他本人撰述的著作中寻到只 言片语以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几乎没有人提到他。第一个为他写传记的人已经试公元五世 纪的人了,叫做马赛林纳斯,但他所根据的材料也只是修昔底德本人的著作以及前人对著作 所做的注释,甚至部分结论都是出自猜测,出现自相矛盾。 首先,关于修昔底德的出身年份就有许多争议,但是很据他于公元前424年担任将军职务这一可靠的年份以及他著作终止时的年龄,我认为约公元前460~约公元前395年这一时间断线是合理可信的。在古希腊,要能担任上将军这一职务的除了才能突出以外,年龄也要达到三十岁,若依据公元前460年出身来看,到公元前424年担任将军一职,那就是36岁,而他死时大概也就六十岁左右,所以死亡年份也就在公元前395年左右。 而关于他的童年生活,我们也知之甚少。青少年时代,他应该也与雅典的许多贵族子弟 一样,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据说,他童年时,曾在奥林匹克听过希罗多德朗诵他的历史著作, 并感动得泪流满面。但是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并不能够确定,很有可能是后人根据他对希罗多 德著作的熟悉深度做出的一种美好幻想,想象两个各具特色的历史学家之间产生的一种美好 的碰撞。而且,如果我们对这两个史家的年龄一个标准的话,当希罗多德到欧林匹克朗诵的 时候,修昔底德已非童年。而修昔底德对希罗多德的著作很熟悉这一事实也不能作为他就一 定曾听过希罗多德演讲的依据,我们能做到对于一个自己欣赏的作者的作品很熟悉这很平常 但并不一定就接触过这个人。 至于他其他的经历,我们知道的也并不十分明确。就比如他曾提到自己有经营一个色雷 斯的金矿“331”。但我们并不明确他这个金矿从何而来,有史家说他家道殷实,世代经营; 但也有史家说是因为他和斯加普特-亥尔的一个女继承人结婚而得到的。还有,从公元前431年战争爆发到公元前424年他出任将军这7年之间他的生活我们一点也不知道,他如何一下子就取得将军这样的高位我们也不清楚。但据他自己说,在这些年代里他一直在从事资 料收集,以便于来撰写这场战争。公元前424年,他当选为雅典的十将军之一。此前,他可 能参加过一些战役,否则不过突然取得这样的高位,但他具体参加过哪些战役,我们又无从确定了。之后,安菲波利斯的失陷,使得有些人有了可趁之机,诬陷修昔底德有通敌卖国之 嫌,他因此被放逐了20年。修昔底德从被放逐到重返雅典的这流亡的20年间的生活,我们也完全不知道。但从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出,这期间他一定经常在伯罗奔尼撒各地以及西西里 游历,尤其注意视察那些曾经发生过重大战役的地方。 而关于修昔底德之死也是一个谜,他是怎么死的?什么时候死的?死在什么地方?又葬 在什么地方?又为何没能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写完?普鲁塔克、马赛林纳斯等古代作家都说他是遇刺身亡的,这个判断大概是根据他的著述突然中止而来的吧。但所有古代作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300字(精选4篇)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300字(精选4篇)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300字(精选4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300字(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1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中国寓言故事》,里面有很多寓言小故事,让我学了很多的道理,其中大王嫁祸和孔雀爱尾这两个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大王嫁祸讲的是一个人去砍柴,遇到一个小沟涨水了,过不去。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庙,庙里有个神像,他就把神像搬到了河中央把他推到,走了过去。又一个人走了过来,发现神像被人脚踩过了,于是他把神像擦的干干净净放回原地。住在庙里的小鬼让小鬼惩罚他们,神像不敢惩罚第一个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你越不怕他,他越拿你没办法,你越怕他,他就有办法对付你,让我联想到,遇到困难不要怕,

你越怕他越解决不了,要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 孔雀爱尾讲的是孔雀非常爱自己的尾巴,休息的时候都要把尾巴放好,有一天下雨了,孔雀也把尾巴收起来怕被雨淋湿,一个猎人来抓他们,其他孔雀张开翅膀飞走了,有一个孔雀怕翅膀淋到雨没有飞,结果被猎人给抓住了。这个故事告诉我的是,孔雀太喜欢自己的尾巴了,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这本书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很短,但每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我们学习、成长很有帮助,所以我要多读书。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2在学校的读书节活动中,我读了《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这本书中都是些什么文章?是告诉我们道理的?还是胡扯八道?让我来告诉你吧!《中国寓言故事》是告诉我们道理的。比如“拔苗助长”是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违背了规律,就必然失败。还比如“守株待兔”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次偶然,就等着下一次一百分之一的偶然了。再比如“狐假虎威”讲的是不能借别人的威风来占领地位的。“黔驴技穷”告诉我们,不要装腔作势,要切实学习过硬本领,不然迟早会被揭穿的。“螳螂捕蝉”写的是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不计后果。“杞人忧天”告诉我们千万不要陷于毫无根据的忧虑之中。“因小失大”告诉我们贪图小利的'人往往成为别人利用的对象而贻笑大方。“骥遇伯乐”告诉我们人要得到应有的爱护和赏识。

13《社会学的想象力》读书笔记

《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作者简介 C·赖特·米尔斯(1916~1962),美国社会学家,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前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米尔斯在知识社会学和美国社会阶层研究这两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绩,代表作有《白领:美国中产阶级》(1953)、《权力精英》(1956)和《社会学的想像力》(1959)等。50年代初他以《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举成名,而《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二、全书概述 《社会学的想象力》全书共分为十章,在第一章米尔斯简述了本书的核心观 点: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以及社会学家应该如何想象。在第二到六章,米尔斯考察了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一些偏向,展开了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批判,主要涉 及宏大理论、抽象经验主义与科层制。在评述了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后,在第七到十章,米尔斯提出了自己对未来社会学发展的展望,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注 重人的多样性、对历史的运用、理性与自由,以及应该保持独立自主的政治角色。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学的中心从欧洲移向了美国,芝加哥学派在美国独树一帜。在米尔斯所处的时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社会科学得到了极大繁荣,同时许多社会学家跻身政府名门。米尔斯表示,写作此书的目的是“要界定社会科学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使命所具有的意义。具体确定有哪些努力在背后推动着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发展,点明这种想象力对于文化生活以及政治生活的连带意涵,或许还要就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必备条件给出一些 建议。通过这些方面来揭示今日社会科学的性质与用途,并点到即止地谈谈它们 在美国当前的境况。” 总的来说,米尔斯认为,任何社会研究都应该探讨人生、历史以及两者在社会中的相互关联,他反对将社会科学当作一套科层技术,靠方法论上的矫揉造作来禁止社会探究,以晦涩玄虚的概念来充塞这类研究,或者只操心脱离具有公共相关性的议题的枝节问题,把研究搞得琐碎不堪。他认为,“可以被称为经典社夏 日之阳新闻传播广 告 考研

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

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 希波战争 起因公元前6世纪中叶,波斯吞并小亚细亚,该地区的希腊城邦被迫向居鲁士称臣纳贡。公元前500年小亚希腊人发动起义。首义之城米利都向斯巴达和雅典等邦求援,雅典和埃列特里亚同意出兵,斯巴达却拒绝了米利都人的要求。雅典当时并不了解波斯帝国的情况,对西亚形势的变化所知甚少,只因米利都代表在雅典大讲波斯的富裕与波斯人的不堪一击而受到诱惑,再加上雅典人与米利都人有同族人的情感,于是派出20艘三列桨舰前往小亚援助。①埃列特里亚出兵则因为米利都曾军援过它,此次是为了回报,象征性地派出5条战舰。 公元前499年,起义军被波斯军击溃,雅典等援军见势不妙,迅速脱离战场,返回本国,丢下起义者孤军奋战。面对波斯重兵,小亚起义各邦组建起一支353艘三列桨舰的联合舰队,坚持了5年战争,终被波斯军各个击破。公元前494年,大流士一世在小亚彻底恢复统治,小亚希腊人为此蒙受巨大灾难:许多城市和神庙被毁,男子被杀,妇女变为奴隶,儿童受到阉割。残余的居民向地中海西部逃亡,引起一次小规模的移民新浪潮。据说,大流士特别对雅典的介入恨恨不已,发誓要向尚未受到“惩罚”的雅典和埃列特里亚复仇。他的仇恨竟达到如此程度,以致每天用饭时都让仆人提醒他:“主公,不要忘掉雅典人啊!”① 因此,希波战争的直接原因在于波斯对小亚希腊人的压迫以及因此引起的反抗和雅典等邦的干预,较深层的原因在于波斯统治者拓疆辟土的野心。 过程希波战争从公元前492年开始,公元前449年止,大体分作两个阶段:前期(至公元前479年)为波斯的进攻阶段,后期(公元前479年以后)为希腊人的反攻和相持的阶段。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遣大军水陆并进,杀向希腊。中途遭受风暴袭击,陆军在征服马其顿后受色雷斯人打击,损失惨重,因而退兵。公元前490年,波斯军在雅典流亡僭主希庇亚斯引导下,乘舰600艘,取海路二度侵略希腊。先破埃列特里亚,将居民尽数掳往波斯,同年9月在隔海相望的阿提卡东北部马拉松平原登陆。 雅典获悉波斯军登陆后,倾全部重装步兵1万人和少量轻装步兵开往马拉松迎战。同时,派出使者向军事强国斯巴达求援。斯巴达虽应允援助,但因刻板的习惯,必须月圆时方可发兵。雅典只得到邻近小邦普拉提亚1千重装步兵的协助,便首先发起攻击。主帅米尔提泰加厚方阵两翼的厚度,意在重点打击敌方两翼,以局部优势克服人数上的劣势。双方激烈肉搏了很长时间,波军突破对方中央,两翼却被敌击垮。雅典人和普拉提亚人在两翼得手后迅即返身夹击中路敌军,迫敌大败而逃。是役雅典军阵亡192人,波军亡6400人。大流士一世发动的第二次入侵又告失败。雅典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希腊人的斗争,原先已向波斯表示臣服的许多城邦鼓起了抗战的勇气。当公元前480年波斯第三次入侵希腊时,31个不甘屈服的城邦在斯巴达的领导下联合起来,组成10余万将士、400艘战艘的多国部队,严阵以待。

小学读物《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参考范文5篇

小学读物《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参考范文5篇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篇一 寓言是智慧的花朵,它的花瓣是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它的花蜜是蕴含在故事的道理。 最近我读了《中国寓言故事》。《中国寓言故事》是由许多有趣的小故事组成的,这些故事虽然短小、简单易懂,可是每一个故事里面都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回味无穷。它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受益匪浅。 《中国寓言故事》里有许多则好的寓言,如:《打草惊蛇》《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其中我最喜欢的则是《五十步笑百步》,故事中的梁惠王最终还是觉悟了,这一点我很喜欢。 这本书告诉了我很多道理,《晏子的车夫》告诉了我做人要谦虚,《南橘北枳》告诉了我凡是心怀鬼策的人,都是从损害别人动机出发,但最后往往会以害己的结果而告终的。《校人烹鱼》告诉我为人处事一定要诚实。《二人学棋》告诉了我无论学什么本领,都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画蛇添足》使我明白了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去完成它,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不龟手药》告诉我相同的东西不同的用法,会有不同的结果,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件事情,这样才更全面、周到。《屠龙之技》让我知道了脱离了实际需要的技能和学问,学得再好也是没有用处的。

寓言正在着力于弘扬中华美德,而我也会越来越喜欢《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篇二 《寓言故事》中有许多故事,故事内容虽然很简单,却蕴涵着许多深刻的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驮盐的驴》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了一只驴子,帮助商人驮货物。第一次它驮的是盐,盐很重。到了小河边,驴子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到了河里,它好不容易才爬了起来,这时他发现背上的盐轻了好多。商人埋怨驴子,你毁了我好多的盐。驴子才不管呢,反正盐很轻了,它轻轻松松把盐驮到了家。第二次,商人又带驴子去运货,这次运的是棉花。虽然棉花很轻,但是棉花很多,也很重,驴子想没关系,到了小河边就好了,再摔一跤,就会变轻的。到了小河边,驴子故意叫了声“哎哟”,然后摔进了河里。驴子想今天我要在水里多待一会儿,让货物轻一点。谁知没等驴子站起来,它就被河水淹死了。 可见,驴子做事不动脑筋,认为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水融化。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思考,不能像文中的驴子那样愚蠢。 《中国寓言故事》读后感篇三 今天晚上,我读了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题目叫《狐狸、狼与狮子》。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狼和狐狸是最好的朋友。一天,他俩捉到一只小鸡,狐狸出于礼节,把小鸡让给狼吃;狼为了面子,把小鸡让给狐狸。可是到了关键的时候,来了一头雄狮,狼连忙把小鸡送给狮

投资学读书笔记与感悟

投资学读书笔记与感悟 本杰明?格雷厄姆,其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 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的投资者,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沃伦?巴菲特,世 界著名天才投资者,被称为“股神”,福布斯排行榜上 名列前茅的世界级大富翁。还有马里奥?加比例,格 伦?格林伯格……通过这本书,我又接触并了解到了 更多投资学领域的著名人士,读到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忠告,建议和方法。下面是我的一些摘抄和感想。 价值投资者永恒不变的原则是——只投资于市 场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的资产。价值投资理论的要诀:价格低于价值,并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边际,价值投资者就该买入该证券。通俗的说就是在安全的情况下,低买高卖。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的经济价值毫不关心,而是将精力集中于交易数据,即证券价格的波动性以及交易量,以此来研究预测证券未来价格走势。你必须知道自己有何学识,并要能够区分一般的能力和与生俱来的理解力。通俗的说就是要充分的了解自己,寻找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理性投资,理性做事,不至于在超越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上遭遇失败。谨记债券市场上的名言——“不要与历史记录

抗争“”趋势是你的朋友““卖掉跑输的马,让跑赢的马 继续参赛”,看似简单的话语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或 许每个人都能理解,但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吗?不会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巴菲特可能不会脱颖而出,也就是个普通人。秉持稳健投资和集中投资的理念,保住资本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像巴菲特一样谨慎的投资者投资市场的基础,是所有投资策略的基石。然而,保住资本额并不意味着咋投资市场上畏首畏脚,而应该积极展开管理风险,就是说要学会多方向投资,预测风险等等。充分了解股票投资,不了解股票市场就像是打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一样,最终的结果只会一败涂地,包括股票的概念,股票的发行,股票的交易,股票的种类,构成……做好投资前的准备工作,不管在哪个阶段,都尽量保持心平气和的投资态度,不然不仅得不偿失,还会影响下一步的正常投资。从新闻上看到了股民的种种反应,总觉得良好的心态太重要了,毕竟这是投资,有风险,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尽量调整心态,期望值不要太高。追求简单,避免复杂:这是巴菲特给投资者的一个建议,也是他自己百试不爽的投资方式,其实理解起来也很简单,作为普通投资者,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把握好两件事:投资什么,什么时候投资。就像前面说的低买高卖一样。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 街角社会读书笔记范文威廉·富特·怀特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在哈佛大学青年研究员基金的资助下,1936 至1940 年间怀特通过对“科纳维尔”进行实地研究,撰写了《街角社会》一书。该书是对这一观察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街角社会》是怀特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他的成名作。 一、关于研究方法的体会 《街角社会》是从科纳维尔的街角帮写起的。怀特以街角帮一员的身份,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生活中,首次将参与观察法引入城市社区的研究。怀特对街角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1、新方法的尝试 怀特在附录中提到,通过颇有兴趣的阅读林德夫妇的《中城》和卡罗琳·韦尔的《格林威治村》,怀特很有收益。但是随着他研究的深入,却意识到他所从事的社区研究并不是按照上述书中的研究路子。“当时能读到的其他许多社会学文献往往是从社会问题方面来看待社区,所以根本不存在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系统的社区》。”之后,怀特通过阅读

社会人类学方面的文献——马林诺夫斯基关于原始部落的研究——发现虽然研究内容和领域不同,但是其中的研究方法是值得借鉴并可以实施的。 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怀特得以真正的“进入”社区,并将这种方法从人类学领域扩大到了社会学领域。这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说以往的研究是一张社区整体状况的照片,那怀特的街角就是一部社区动态历程的电影。正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怀特重视对科纳维尔特定人和特定群体的研究,通过特定人和特定群体的生活状况、互动模式以及规则等内容分析整个社区社会结构,而不是整体的描述街区概况。怀特这种研究方法的尝试对我也很有启发。社会研究的方法仅限于书本上介绍的内容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样可以引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在面对具体研究对象时,要灵活的选取方法。 2、研究设计小处着眼 愿望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却往往残酷。怀特在最开始想要自己的研究同时涉及到科纳维尔的历史、经济、政治、政治、教育和娱乐模式、教会、公共卫生保健,以及——尤其是——社会态度。然而,这显然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当怀特拿着这份计划书去寻求建议的时候,有人泼了一盆很好的冷水。“我这部巨作刚开始就被亨德森泼了冷水。他对我说,我在这个领域中几乎还什么也没做过,所以不应该只

外国社会学史 贾春增 考研读书笔记

外国社会学史 第一章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奥古斯特·孔德 法国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并力图把它建设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因此通常被认为社会学的创始人。他提出的科学的分类、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的划分、社会学研究方法等均对对此后的社会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孔德的思想不乏保守的一面,但他极力倡导的实证主义思想对他以后的各个时期,直至今天的西方哲学和社会学界都有着重大影响。代表作是《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等. 一、科学的分类和社会学 1.科学的分类 (一)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宇宙现象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为五类,与此相应科学分为五种: 天文现象-天文学 物理现象-物理学 化学现象-化学 生物现象-生物学 社会现象-社会学 ①各门科学互相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门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平行的也不是对立的,而是一种顺序有先后、位置有高低的次第结构。这就是孔德的科学等级体系。 ②在科学等级体系中,每门学科都占有固定的位置,排列的原则是:先达到实证阶段的任何一种知识都同他的一般性、简明性和不依赖于其他知识相一致. ③随着科学阶梯的升高,知识内容的复杂性程度在增加.后一门科学离不开它前面的科学,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评价:①科学分类和科学体系的构想包含了不少形而上学的因素,但总的来说,对整个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②其贡献在于:对长期以来要求把关于社会的知识作为一门科学的呼声作出了回应,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看做是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它们都是这个体系中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社会学的对象和任务 1.社会学是唯一研究人类心理和理智的科学,是探讨人的心里和理智怎样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完善起来的学问;

浅谈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浅谈修昔底德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摘要修昔底德是古希腊继希罗多德之后的又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传世之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这场战争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结束了古典希腊的“黄金时代”。在其著作中体现的“求真”精神、人本思想以及朴素的唯物主义史观对后世影响甚大,颇值得后人去探讨、研究。 关键词:修昔底德“求真”人本思想朴素唯物主义史观 Abstract Thucydides is a famous ancient historian after Herodotus.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is his masterpiece handed on from age to age. The Peloponnesian War brought great destruction and ended the golden age of Greece. The pursuit-of-truth spirit, humanism and simple materialistic concept on history in his work have a great effect on all posterity. And all these are well worth later generations researching. Key words:Thucydides;the pursuit-of-truth spirit; humanism; simple materialistic concept 修昔底德生在富贵人家,长在雅典城,有很多受大师熏陶的机会。“贵族阶级的文化氛围首先是要造就富有修养、言谈举止优雅、在公众场合语惊四座的政治家。修昔底德当然会依循这条传统的人生之路,而客观环境也使作为政治动物的雅典公民不可能脱离沸腾的政治生活。但年轻的修昔底德爱好历史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所以当雅典和斯巴达争夺希腊霸权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一开始,他便以敏锐的历史触觉着手撰写他。”① 修昔底德写的是他同时代发生的事,是一部当代史著作。他自己说:“这场战争刚刚爆发,我就开始写这部历史著作,相信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比过去发生的任何一次战争都更有记载的价值。”②自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他即关注这场战争,并从各方面搜集史料。后在雅典被指控贻误战机,有通敌之嫌,被判终身放逐。在放逐的20年间,他主要居住在色雷斯,并搜集到不少与战争有关的资料。修昔底德在晚年加紧写作,但只写到公元前411年就意外死亡,没有完成他的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对修昔底德个人的命运影响甚大。它不仅招致他的判罪和放逐,而且使他成为一名历史学家。在他的书中,他不是简单地描述战争,而是把自己的所有经验和思考在战争结束阶段形成的观点融入其中。《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共八卷,六十余万字,目前有关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史实,主要是靠了他的记载才流传下来的。“他不仅是为后世留下了一部翔实可靠、立论严谨的历史名著,其中所展示的朴素唯物主义史观,更是达到了他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③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把这场战争当作一个整体来叙述,各部分紧密相连,全书严格按照编年顺序写。第一卷卷首有一简短“引言”,表述了修昔底德著此书的背景。修昔底德简单追溯了希腊地区各城邦战争爆发前的历史,并说明了此次战争的原因:“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④第二卷叙述的是公元前431年战争开始后前3年的情况。战争交战的一方是雅典人和他们的同盟者,另一方是斯巴达人和他们的伯罗奔尼撒同盟 ①郭小凌:《克里奥的童年——古典西方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 ②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页。 ③张广智:《超越时空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161页。 ④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9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