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章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第二章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1.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差;E.较差。调查结果如下:

B E

C C A

D C B A E

D A C B C D

E C E E

A D

B

C C A E

D C B

B A

C

D

E A B D D C

C B C E

D B C C B C

D A C B C D

E C E B

B E

C C A

D C B A E

B A

C

D

E A B D D C

A D

B

C C A E

D C B

C B C E

D B C C B C

(1)用Ex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2) 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

解:

(1)频数分布表如下:

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的频数分布

服务质量等级家庭数(频数)频率%

A 14 14

B 21 21

C 32 32

D 18 18

E 15 15

合计100 100

(3)条形图的制作:将上表(包含总标题,去掉合计栏)复制到Excel表中,点击:图表向导→条形图→选择子图表类型→完成(见Excel练习题2.1)。即得到如下的条形图:

●2.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02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

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

97 88 123 115 119 138 112 146 113 126

(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

(2)如果按规定:销售收入在125万元以上为先进企业,115万~125万元为良好企业,105万~115万元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为落后企业,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

解:(1)要求对销售收入的数据进行分组,

全部数据中,最大的为152,最小的为87,知数据全距为152-87=65;

为便于计算和分析,确定将数据分为6组,各组组距为10,组限以整10划分;

为使数据的分布满足穷尽和互斥的要求,注意到,按上面的分组方式,最小值87可能落在最小组之下,最大值152可能落在最大组之上,将最小组和最大组设计成开口形式;

将各组企业数除以企业总数40,得到各组频率,填入表中第三列;

整理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

40个企业按产品销售收入分组表

(2)按题目要求分组并进行统计,得到分组表如下:

某管理局下属40个企分组表

按销售收入分组(万元)企业数

(个)

频率

(%)

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11

11

9

9

27.5

27.5

22.5

22.5

合计40 100.0

●3.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

41 25 29 47 38 34 30 38 43 40

46 36 45 37 37 36 45 43 33 44

35 28 46 34 30 37 44 26 38 44

42 36 37 37 49 39 42 32 36 35

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解:全部数据中,最大的为49,最小的为25,知数据全距为49-25=24;

为便于计算和分析,确定将数据分为5组,各组组距为5,组限以整5的倍数划分;

为使数据的分布满足穷尽和互斥的要求,注意到,按上面的分组方式,最小值24已落在最小组之中,最大值49已落在最大组之中,故将各组均设计成闭口形式;

将各组天数除以总天数40,得到各组频率,填入表中第三列;

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

某百货公司日商品销售额分组表

按销售额分组(万元)

频数

(天)

频率

(%)

25~30 30~35 35~40 40~45 45~50

4

6

15

9

6

10.0

15.0

37.5

22.5

15.0

合计40 100.0

直方图:将上表(包含总标题,去掉合计栏)复制到Excel表中,点击:图表向导→柱形图→选择子图表类型→完成。即得到如下的直方图:

●4.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小时),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

只进行测试,所得结果如下:

700 716 728 719 685 709 691 684 705 718

706 715 712 722 691 708 690 692 707 701

708 729 694 681 695 685 706 661 735 665

668 710 693 697 674 658 698 666 696 698

706 692 691 747 699 682 698 700 710 722

694 690 736 689 696 651 673 749 708 727

688 689 683 685 702 741 698 713 676 702

701 671 718 707 683 717 733 712 683 692

693 697 664 681 721 720 677 679 695 691

713 699 725 726 704 729 703 696 717 688

(1)利用计算机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排序;

(2)以组距为10进行等距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3)绘制茎叶图,并与直方图作比较。

解:(1)排序:将全部数据复制到Excel中,并移动到同一列,点击:数据→排序→确定,即完成数据排序的工作。

(2)按题目要求,利用已排序的Excel表数据进行分组及统计,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

100只灯泡使用寿命非频数分布

按使用寿命分组(小时)灯泡个数(只)频率(%)

650~660 2 2

660~670 5 5

670~680 6 6

680~690 14 14

690~700 26 26

700~710 18 18

710~720 13 13

720~730 10 10

730~740 3 3

740~750 3 3

合计100 100

制作直方图:将上表(包含总标题,去掉合计栏)复制到Excel 表中,选择全表后,点击:图表向导→柱形图→选择子图表类型→完成。即得到如下的直方图:

(3)制作茎叶图:以十位以上数作为茎,填入表格的首列,将百、十位数相同的数据的个位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填入相应行中,即成为叶,

得到茎叶图如下:

65 1 8

66 1 4 5 6 8

67 1 3 4 6 7 9

68 1 1 2 3 3 3 4 5 5 5 8 8 9 9

69 0 0 1 1 1 1 2 2 2 3 3 4 4 5 5 6 6 6 7 7 8 8 8 8 9 9

70 0 0 1 1 2 2 3 4 5 6 6 6 7 7 8 8 8 9

71 0 0 2 2 3 3 5 6 7 7 8 8 9

72 0 1 2 2 5 6 7 8 9 9

73 3 5 6

74 1 7 9

将直方图与茎叶图对比,可见两图十分相似。

●5.下面是北方某城市1~2月份各天气温的记录数据:

-3 2 -4 -7 -11 -1 7 8 9 -6 -7

-14 -18 -15 -9 -6 -1 0 5 -4 -9 -3

-6 -8 -12 -16 -19 -15 -22 -25 -24 -19 -21

-8 -6 -15 -11 -12 -19 -25 -24 -18 -17 -24

-14 -22 -13 -9 -6 0 -1 5 -4 -9 -3

-3 2 -4 -4 -16 -1 7 5 -6 -5

(1)对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

(2)绘制直方图,说明该城市气温分布的特点。

解:

(1)分组如下:

由于全部数据中,最大的为9,最小的为-25,知数据全距为9-(-25)=34;

为便于计算和分析,确定将数据分为7组,各组组距为5,组限以整5的倍数划分;

为使数据的分布满足穷尽和互斥的要求,注意到,按上面的分组方式,最小值-25已落在最小组之中,最大值9已落在最大组之中,故将各组均设计成闭口形式;

北方某城市1~2月份各天气温

分组天数(天)

-25~-20 8

-20~-15 8

-15~-10 10

-10~-5 14

-5~0 14

0~5 4

5~10 7

合计65

(2)制作直方图:将上表(包含总标题,去掉合计栏)复制到Excel 表中,点击:图表向导→柱形图→选择子图表类型→完成。即得到如下的直方图:

从直方图可以看出,该城市1-2月份气温是不对称的,温度在-10摄氏度到0摄氏度之间的天数最多。

●6.下面是某考试管理中心对2002年参加成人自学考试的12000名学生的年龄分组数据:

(2)从直方图分析成人自学考试人员年龄分布的特点。

解:(1)制作直方图:将上表复制到Excel表中,点击:图表向导→柱形图→选择子图表类型→完成。即得到如下的直方图:

(2)年龄分布的特点:自学考试人员年龄的分布为右偏。

7.下面是A、B两个班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数据:

A班:

44 57 59 60 61 61 62 63 63 65

66 66 67 69 70 70 71 72 73 73

73 74 74 74 75 75 75 75 75 76

76 77 77 77 78 78 79 80 80 82

85 85 86 86 90 92 92 92 93 96

B班:

35 39 40 44 44 48 51 52 52 54

55 56 56 57 57 57 58 59 60 61

61 62 63 64 66 68 68 70 70 71

71 73 74 74 79 81 82 83 83 84

85 90 91 91 94 95 96 100 100 100

(1)将两个班的考试成绩用一个公共的茎制成茎叶图;

(2)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分布的特点。

解:(1)将树茎放置中间,A班树叶向左生长,B班树叶向右生长,得茎叶图如下:

(2)比较可知:A班考试成绩的分布比较集中,且平均分数较高;B班考试成绩的分布比A班分散,且平均成绩较A班低。

8.1997年我国几个主要城市各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数据如下表,试绘制箱线图,并分析各城市平均相对湿度的分布特征。

页。

解:箱线图如下:

●9.

257 276 297 252 238 310 240 236 265 278 271 292 261 281 301 274 267 280 291 258

272 284 268 303 273 263 322 249 269 295

(1)计算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均值、中位数和四分位数;

(2)计算日销售额的标准差。 解: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均值是

1

8223274.130

n

i

i x

x n

==

=

=∑

将六月份各天的销售额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为: 236 238 240 249 252 257 258 261 263 265 267 268 269 271 272 273 274 276 278 280 281 284 291 292 295 297 301 303 310 322 所以中位数为

272273

272.52

e M +=

= 又L Q 的位置=1317.754

4

n +==,故

258(261258)0.75260.25L

Q =+-⨯=

同理,U Q 的位置()3133123.25

4

4

n +⨯=

=

=,故

291(292291)0.25291.25

U Q =+-⨯=

(2)日销售额的标准差为

:

s =

21.27

=

=(万元)

●10 .甲乙两个企业生产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资料如下:

解:设产品单位成本为 x ,产量为f ,则总成本为xf ,

由于:平均成本x =xf f

∑∑

=

总成本总产量

,而已知数据中缺产量f 的数

据,

又因个别产品产量f =该产品成本该产品单位成本

=

xf x

从而 x =xf xf x

,于是得:

甲企业平均成本=xf xf x

21003000150021003000150015

20

30

++++=19.41(元),

乙企业平均成本=xf xf

x

∑∑=325515001500325515001500152030

++++=18.29(元),

对比可见,甲企业的总平均成本较高。

原因:尽管两个企业的单位成本相同,但单位成本较低的产品在乙企业的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拉低了总平均成本。

●11.在某地区抽取的120家企业按利润额进行分组,结果如下:

按利润额分组(万

元) 企业数(个)

200~300 19 300~400 30 400~500 42 500~600 18 600以上 11 合计

120

计算120家企业利润额的均值和标准差。

解:设各组平均利润为i x ,企业数为i f ,则组总利润为i i x f , 由于数据按组距式分组,须计算组中值作为各组平均利润,列表计算得:

按利润额分组(万

元) 组中值 企业数(个)

总利润

i

x i f

i i x f

200~300 250 19 4750 300~400 350 30 10500 400~500 450 42 18900 500~600 550 18 9900 600以上 650 11 7150 合计

120

51200

于是,120家企业平均利润为:

x =i i i

x f f ∑

=

51200120

= 426.67(万元);

分组数据的标准差计算公式为:

=116.48(万元)。

●12.一项关于大学生体重状况的研究发现,男生的平均体重为60公

斤,标准差为5公斤;女生的平均体重为50公斤,标准差为5公斤。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是男生的体重差异大还是女生的体重差异大?为什么? (2)以磅为单位(1公斤=2.2磅),求体重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3)粗略地估计一下,男生中有百分之几的人体重在55公斤到65公斤之间?

(4)粗略地估计一下,女生中有百分之几的人体重在40公斤到60公斤之间?

解:(1)由于两组的平均体重不相等,应通过比较离散系数确定体重差异较大的组:

因为女生的离散系数为 V=s

x =

550

=0.1

男生体重的离散系数为 V=s

x =

560

=0.08

对比可知女生的体重差异较大。

(2) 男生:x =602.2公斤公斤=27.27(磅),s =2.25公斤公斤

=2.27(磅);

女生:x =

2.250公斤公斤

=22.73(磅),s =

2.25公斤公斤

=2.27(磅);

(3)68%;

(4)95%。

14.一种产品需要人工组装,现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组装方法。为检验

哪种方法更好,随机抽取15个工人,让他们分别用三种方法组装。

下面是15个工人分别用三种方法在相同的时间内组装的产品数量(单位:个):

方法A 方法B 方法C

164 129 125

167 130 126

168 129 126

165 130 127

170 131 126

165 130 128

164 129 127

168 127 126

164 128 127

162 128 127

163 127 125

166 128 126

167 128 116

166 125 126

165 132 125

(1)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评价组装方法的优劣?

(2)如果让你选择一种方法,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试说明理由。

解:(1)应该从平均数和标准差的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在对各种方法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应该应用离散系数。

下表给计算出这三种组装方法的一些主要描述统计量:

方法A的离散系数V A=2.13

=0.0129,

165.6

=0.0136,

方法B的离散系数V B= 1.75

128.73

=0.0221;

方法C的离散系数V C= 2.77

125.53

对比可见,方法A的离散系数最低,说明方法A最优。

(2)我会选择方法A,因为方法A的平均产量最高而离散系数最

低,说明方法A的产量高且稳定,有推广意义。

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复习题 1.经济学如何像一门科学? 答:经济学家努力以科学家的客观态度来探讨经济问题。用科学的方法提出理论、收集资料,并分析这些资料以努力证明或否定他们提出的理论来研究社会。经济学家研究经济的过程和方法与自然科学的科学家研究自然是一样的。所以说经济学也是一门科学。 2.为什么经济学家要作出假设? 答:假设可以使解释这个世界更为容易。对不同的问题作出不同的假设,略去对问题的答案没有实质影响的因素,突出实质性的内容,使我们可以集中进行思考。 3。经济模型应该准确地描述现实吗? 答:经济模型不需要准确地描述现实。所有的模型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它们忽略掉了大量不会对研究结果有实质性影响的细节,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模型是为了增进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而简化了现实。 4.画出并解释一个生产牛奶与点心的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瘟疫造成该经济一半奶牛死亡,这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假设在正常情况下,将可能得到的所有资源用于生产点心,可以生产300千克,如果全用于生产牛奶,可以生产1 000升。L1表示正常情况下该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如果一场疾病造成该经济一半的奶牛死亡,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向内移,即L2线。因为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可用于生产点心和牛奶的经济资源减少了。 图2—1 生产可能性边界 5.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描述“效率”的思想。 答:如果经济可以利用它所得到的全部稀缺资源,就可以说这种结果是有效率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代表有效率的生产水平。当经济在这种点上进行生产时,不减少另一种物品的生产就不能增加一种物品的生产。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代表一种无效率的结果。由于某种原因,该经济所生产的小于它用所得到的资源能生产的。 6.经济学分为哪两个分领域?解释每个分领域各研究什么? 答: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分领域。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中的个体现象,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总体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7.实证表述与规范表述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实证表述是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是描述性的。规范表述是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是命令性的。两者的主要差别是我们如何判断它们的正确性。从原则上讲,可以通过检验证据而确认或否定实证描述。而规范表述的判断不仅涉及事实数据,还涉及价值观的问题。 举例:实证表述:发放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可以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规范表述:政府应该向企业发放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8.什么是经济顾问委员会?

项目管理 成虎 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1.工程项目的目标因素是由什么决定的? (一)目标因素的来源 目标因素通常由如下几方面决定: 1.问题的定义,即按问题的结构,解决其中的各个问题的程度,即为目标因素。2.有些边界条件的限制也形成项目的目标因素,如资源限制,法律的制约、周边组织的要求等。 3.对于为完成上层系统战略目标和计划的项目,则许多目标因素是由最高层设置的,上层战略目标和计划的分解可直接形成项目的目标因素。 由于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由于边界条件的多方面约束,造成了目标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如果目标因素的数目太多,则系统分析、优化、评价工作将十分困难,同时使计划和控制工作的效率很差。 (二)常见的目标因素 一个工程项目的目标因素可能有如下几类: 1.问题解决的程度。这是项目建成后所实现的功能,所达到的运行状态。例如:项目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项目产品的年产量或年增加量; 新产品开发达到的销售量、生产量、市场占有份额、产品竞争力; 拟解决多少人口的居住问题,或提高当地人均居住面积等; 增加道路的交通流量,或所达到的行车速度; 拟达到的服务标准或质量标准。 2.项目自身的(与建设相关)目标,包括: (l)工程规模,项目所能达到的生产能力规模,如建成一定产量的工厂、生产流水线,一定规模、等级、长度的公路,一定吞吐能力的港口,一定建筑面积或居民容量的小区。 (2)经济性目标,主要为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运营成本,项目投产后的产值目标、利润目标、税收和该项目的投资收益率等。 (3)项目时间目标,包括短期(建设性)、中期(产品生命期、投资回收期)、长期(厂房或设施的生命期)的计划。 3.其它目标因素: 工程的技术标准、技术水平; 提高劳动生产率,如达到新的人均产量、产值水平; 人均产值利润额; 吸引外资数额; 降低生产成本,或达到新的成本水平; 提高自动化、机械化水平; 增加就业人数; 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对烟尘、废气、热量、噪声、污水排放的要求; 对企业或当地其它产品,部门的连带影响,对全企业或对国民经济,对地方发展的贡献 节约能源程度; 对企业形象影响; 事故的防止和工程安全性要求;

管理会计白玉芳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教材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成本?如何理解成本信息在管理会计中的作用。 成本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耗费的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机会等等。 在财务会计中,成本是根据财务报表的需要定义的,即成本是指取得资产或劳务的支出,它们由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来规范,因此可以称之为“报表成本”、“制度成本”或“法定成本”。 在管理会计中,成本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从管理会计角度看,成本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对象化的、以货币表现的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应当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牺牲或代价。 成本信息在管理会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开展经营决策、制订竞争性策略、改善经营行为、评价经营业绩的基本前提之一。从管理会计角度看,管理人员需求的各种信息绝大部分与成本有关,成本-效益分析是任何一项经济决策都必须开展的。企业管理当局在经营决策和日常控制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以成本数据为基础,进行加工、改制和延伸,并适应不同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2、成本按经济用途应怎样分类?这种分类有什么优缺点? 成本的经济用途划将成本分为三类,即生产成本、营销成本和管理成本三大类:

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它是指为生产(制造)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成本。生产成本又可根据其具体的经济用途分为料、工、费三大项目。 营销成本也称销售费用,指企业为推销产品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一般包括广告费、展览费、推销费、运输费、销售人员的差旅费和工资等费用。 管理成本指制造成本和营销成本以外的由企业管理当局或各职能科室在进行企业管理时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一般包括行政管理部门和职能科室的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管理人员薪金等。 优点: 第一,能清楚地反映产品成本结构,便于与本企业历史资料或同行业数据比较,用来评价和考核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分析成本升降原因,明确经济责任,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第二,这种分类将总成本分为生产成本、营销成本和管理成本三大类,有利于“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划分,贯彻“配比”原则。 第三,这种分类进一步将生产成本划分为料、工、费三大成本项目,有利于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划分,以便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进行成本分配,为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缺点: 第一,它没有同企业的生产能力挂钩,因而不利于企业事先控制产品成本和进一步挖掘企业内部的生产潜力,以达到以最小的劳动耗

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牛顿定律 2-1如图(a)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平行于斜面的细线联结置于光滑的斜面上,若斜面向左方作加速运动,当物体刚脱离斜面时,它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A)ginθ(B)gcoθ(C)gtanθ(D)gcotθ 分析与解当物体离开斜面瞬间,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消失为零,物体在绳子拉力FT(其方向仍可认为平行于斜面)和重力作用下产生平行水平面向左的加速度a,如图(b)所示,由其可解得合外力为mgcotθ,故选(D).求解的关键是正确分析物体刚离开斜面瞬间的物体受力情况和状态特征.2-2用水平力FN把一个物体压着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当FN逐渐增大时,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Ff的大小() (A)不为零,但保持不变(B)随FN成正比地增大 (C)开始随FN增大,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就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 分析与解与滑动摩擦力不同的是,静摩擦力可在零与最大值μFN范围内取值.当FN增加时,静摩擦力可取的最大值成正比增加,但具体大小则取决于被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由题意知,物体一直保持静止状态,故静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保持不变,故选(A). 2-3一段路面水平的公路,转弯处轨道半径为R,汽车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要使汽车不至于发生侧向打滑,汽车在该处的行驶速率()μgR(B)必须等于μgR

(C)不得大于μgR(D)还应由汽车的质量m决定 (A)不得小于 分析与解由题意知,汽车应在水平面内作匀速率圆周运动,为保证汽车转弯时不侧向打滑,所需向心力只能由路面与轮胎间的静摩擦力提供,能够提 供的最大向心力应为μFN.由此可算得汽车转弯的最大速率应为v=μRg.因此只要汽车转弯时的实际速率不大于此值,均能保证不侧向打滑.应选(C). 2-4一物体沿固定圆弧形光滑轨道由静止下滑,在下滑过程中,则() (A)它的加速度方向永远指向圆心,其速率保持不变(B)它受到的轨道 的作用力的大小不断增加(C)它受到的合外力大小变化,方向永远指向圆心(D)它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不变,其速率不断增加 分析与解由图可知,物体在下滑过程中受到大小和方向不变的重力以 及时刻指向圆轨道中心的轨道支持力FN作用,其合外力方向并非指向圆心,其大小和方向均与物体所在位置有关.重力的切向分量(mgcoθ)使物体的速率将会不断增加(由机械能守恒亦可判断),则物体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又称法向力)将不断增大,由轨道法向方向上的动力学方程 v2FNmginθm可判断,随θ角的不断增大过程,轨道支持力FN也将不R断增大,由此可见应选(B). 2-5图(a)示系统置于以a=1/4g的加速度上升的升降机内,A、B两物体质量相同均为m,A所在的桌面是水平的,绳子和定滑轮质量均不计,若忽略滑轮轴上和桌面上的摩擦,并不计空气阻力,则绳中张力为()

电路原理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答案2.1 解:本题练习分流、分压公式。设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a) 由分流公式得: 23A 2A 23 I R Ω?==Ω+ 解得 75R =Ω (b) 由分压公式得: 3V 2V 23 R U R ?==Ω+ 解得 47 R =Ω 答案2.2 解:电路等效如图(b)所示。 20k Ω 1U + - 20k Ω (b) + _ U 图中等效电阻 (13)520 (13)k //5k k k 1359 R +?=+ΩΩ= Ω=Ω++ 由分流公式得: 220mA 2mA 20k R I R =? =+Ω 电压 220k 40V U I =Ω?= 再对图(a)使用分压公式得: 13==30V 1+3 U U ? 答案2.3 解:设2R 与5k Ω的并联等效电阻为 2325k 5k R R R ?Ω=+Ω (1) 由已知条件得如下联立方程:

32 113 130.05(2) 40k (3) eq R U U R R R R R ?==?+??=+=Ω ? 由方程(2)、(3)解得 138k R =Ω 32k R =Ω 再将3R 代入(1)式得 210k 3 R =Ω 答案2.4 解: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1820mA 8mA (128)I Ω =?=+Ω 2620mA 12mA (46)I Ω =?=+Ω 由节点①的KCL 得 128mA 12mA 4mA I I I =-=-=- 答案2.5 解:首先将电路化简成图(b)。 图 题2.5 120Ω (a) (b) 图中 1(140100)240R =+Ω=Ω 2(200160)120270360(200160)120R ??+?=+Ω=Ω??++? ? 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2 112 10A 6A R I R R =?=+ 及 21104A I I =-= 再由图(a)得 32120 1A 360120 I I =? =+ 由KVL 得,

第二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是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 A ?强化法 B ?系统脱敏法 C.代币法 D ?来访者中心疗法 2?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 A ?行为改变技术 B ?认知改变法 C.运动改变法 D ?精神分析法 3?在心理辅导的行为演练中,系统脱敏法是由()首创。 A .皮亚杰 B ?沃尔帕 C艾利斯 D ?罗杰斯 4?心理辅导老师帮李晓明建立焦虑等级,让他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然后逐渐减少焦虑等级,直至完全放松,以缓解其考试焦虑,这种方法是()。 A ?强化法 B ?系统脱敏法 C.理性一情绪疗法 D ?来访者中心疗法 5 ?行为塑造法是根据()的操作条件反射研究结果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 行为模式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是操作条件作用法强化原则的有力应用之一。 A .皮亚杰 B ?斯金纳 C.艾利斯

D .奥苏贝尔 6.()就是运用代币并编制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来对符合要求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进 行肯定和奖励。 A .强化法 B .理性一情绪疗法 C.代币法 D .来访者中心疗法 7.李老师通过奖励小红花来表扬学生的行为,这种心理辅导方法属于()。 A .系统脱敏法 B ?代币法 C.行为塑造法 D .来访者中心疗法 8.晓红是韩老师班上的学生,她孤僻、羞涩,当她主动与同学交谈或请教老师时,韩老 师就给予肯定或激励。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A .强化法 B ?系统脱敏法 C.来访者中心法 D .理性一情绪疗法 9.()不是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A .强化法 B .代币法 C.自我控制法 D .演练法 10.小伟过分害怕狗,通过让他看狗的照片,谈论狗,远看狗到近看狗、摸狗、抱狗, 消除对狗的惧怕反应,这是行为训练的()。 A .全身松弛训练 B .系统脱敏法 C.行为塑造法 D .肯定性训练 11.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

贾月梅主编《流体力学》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2章 流体静力学 2-1是非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水深相同的静止水面一定是等压面。(√) 2. 在平衡条件下的流体不能承受拉力和剪切力,只能承受压力,其沿内法线方 向作用于作用面。(√) 3. 平衡流体中,某点上流体静压强的数值与作用面在空间的方位无关。(√) 4. 平衡流体中,某点上流体静压强的数值与作用面在空间的位置无关。(?) 5. 平衡流体上的表面力有法向压力与切向压力。(?) 6. 势流的流态分为层流和紊流。(?) 7. 直立平板静水总压力的作用点就是平板的形心。(?) 8. 静止液体中同一点各方向的静水压强数值相等。(√) 9. 只有在有势质量力的作用下流体才能平衡。(√) 10. 作用于平衡流体中任意一点的质量力矢量垂直于通过该点的等压面。(√) ------------------------------------------------------------------------------------------------- 2-4 如题图2-4所示的压强计。已知:25.4a cm =,61b cm =,45.5c cm =, 30.4d cm =,30α=?,31A g cm γ=,31.2B g cm γ=,32.4g g cm γ=。求压强 差?B A p p -= a b

题图2-4 解:因流体平衡。有 ()2 sin 30sin 3025.4161 2.445.5 1.20.530.4 2.40.51.06A A g B B g B A B A P a b P c d P P g P P N cm γγγγ+?+?=+???+??? ∴-=?+?-??-???-= 2-5 如图2-5所示,已知10a cm =,7.5b cm =,5c cm =,10d cm =,30e cm =, 60θ=?,2 13.6Hg H O ρρ=。求压强?A p = 解: ()()2cos60gage A Hg H O Hg P a c b e d γγγ=+?-?+?-()32 4 1513.67.51513.6102.6 2.610g N cm Pa -=?-?+???==? 答:42.610gage A P Pa =? 2-8 .如图2-8所示,船闸宽B =25m-,上游水位H 1=63m ,下游水位H 2=48m ,船闸用两扇矩形门开闭。求作用在每扇闸门上的水静压力及压力中心距基底的标高。 解:1)对于上游侧(深水区)两闸门受力题图2-8 1 11322 1 102563486698.6252 H F B H g kN γ= ???=????= 方向指向下游 1111 632133 D H H m ==?=(离基底高) 2)对于下游侧(浅水区)两闸门受力

第二章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第二章会计处理方法 练习题一 (一)目的:掌握会计确认的基本方法 (1)根据上表中的资料,判断哪些项目分别属于资产要素、负债要素和所有者权益要素。

练习题一参考答案要点 (1)资产要素的有:(2);(4);(5);(7);(9);(11);(12);(13);(14);(15);(16);(17);(18) 负债要素的有:(6);(8);(10);(19) 所有者权益要素的有:(1);(3);(20) (2) 负债表存货项目中。严格来说,此处是不对的。因为“生产成本”是费用类账户。 练习题二 (二)目的:掌握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1.资料 绿叶公司2005年10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支付本月的水电费300元。 (2)预付下个月房屋租金2 000元。 (3)支付上月工商部门罚款500元。 (4)销售商品收入20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 (5)支付上月购货款38 000元。 (6)采购员报销差旅费2 500元,退回多余现金500元(出差前预借3 000元)。 (7)收到上月销售货款500 000,存入银行。

2.要求 分别根据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确认和计算本月收入与费用(将结果填入下表)。 练习题二参考答案要点 练习题三 (三)目的:掌握会计确认的基本方法 1.资料 上扬公司2005年12月发生如下经济交易与事项: (1)10日,与甲公司签订购货合同,协议购买A材料50万元,约定合同签订之日起10日内预付购货定金10万元。 (2)12日,有一批产品完工验收入库,这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20万元。 (3)18日,根据购货合同预付甲公司购货定金10万元。 (4)20日,公司发生失窃事件,丢失现金5万元。 (5)25日,以银行存款预付下年度财产保险费3万元。 (6)28日,以银行存款支付本季度贷款利息费用9万元,其中前两个月已预提6万元。 (7)31日,计算出本月产品销售应缴纳的税金5万元,但尚未实际缴纳。 (8)31日,计算出本月应负担的工资费用15万元,其中管理人员5万元,生产工人10万元,公司每月的工资在下月上旬发放。 2.要求 (1)分析上述交易与事项发生后,应确认为何种会计要素的内容? (2)指出各项经济交易与事项应该记录的会计账户。

c语言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3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表示正确常量的是()。 (A) E-5 (B) 1E5.1 (C) 'a12' (D) 32766L 【答案】D 2.若有定义:int a=1,b=2,c=3,d=4,x=5,y=6; 则表达式(x=a>b)&&(y=c>d) 的值为()。 (A)0 (B) 1 (C) 5 (D) 6 【答案】A 3.以下()是正确的字符常量。 (A)"c" (B) '\\'' (C) 'W' (D) "\32a" 【答案】C 4.以下()是不正确的字符串常量。 (A) 'abc' (B) "12'12" (C) "0" (D) " " 【答案】A 5.以下是正确的浮点数的是()。 (A)e3 (B) .62 (C) 2e4.5 (D) 123 【答案】B 6.若有定义:int a=2; 则正确的赋值表达式是()。 (A)a-=(a*3) (B) double(-a) (C) a*3 (D) a*4=3 【答案】A 7.若有定义:int x=1111,y=222,z=33;则语句printf("%4d+%3d+%2d", x, y, z);运行后的 输出结果为()。 (A)111122233 (B)1111,222,33 (C)1111 222 33 (D)1111+222+33 【答案】D 8.已有如下定义和输入语句: int a,b; scanf("%d,%d",&a,&b); 若要求a、b的值分别为11和22,正确的数据输入是哪一个?() (A)11 22 (B)11,22 (C)a=11,b=22 (D)11;22 【答案】B

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50-5P ,供给函数为Qs=-10+5p。(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 和均衡数量Qe ,并作出几何图形。(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 和均衡数量Qe ,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 )(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5)利用(1)(2 )(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 (1)将需求函数Qd = 50-5P和供给函数Qs =-10+5P 代入均衡条件Qd = Qs ,有: 50- 5P= -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 =6 代入需求函数Qd =50-5p ,得: Qe=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图略)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d=60-5p 和原供给函数 Qs=-10+5P, 代入均衡条件Q d= Qs ,有: 60-5P=-10+5P 得Pe=7 以均衡价格Pe=7代入Qd方程,得Qe=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7 , Qe=25 (图略) (3) 将原需求函数Qd =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5+5p , 代入均衡条件Qd =Qe ,有: 50-5P=-5+5P得Pe= 5.5 以均衡价格Pe= 5.5 代入Qd =50-5p ,得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 Qe=22.5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中,均衡点 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10+5P 和需求函数Q=50-5P表示,均衡点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6 且当P =6 时,有Q= Q d= Qe =20 ,同时,

第二章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1.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差;E.较差。调查结果如下: B E C C A D C B A E D A C B C D E C E E A D B C C A E D C B B A C D E A B D D C C B C E D B C C B C D A C B C D E C E B B E C C A D C B A E B A C D E A B D D C A D B C C A E D C B C B C E D B C C B C (1)用Ex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2) 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 解: (1)频数分布表如下: 服务质量等级评价的频数分布 服务质量等级家庭数(频数)频率% A 14 14 B 21 21 C 32 32 D 18 18

E 15 15 合计100 100 (3)条形图的制作:将上表(包含总标题,去掉合计栏)复制到Excel表中,点击:图表向导→条形图→选择子图表类型→完成(见Excel练习题2.1)。即得到如下的条形图: ●2.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02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 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 97 88 123 115 119 138 112 146 113 126 (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 (2)如果按规定:销售收入在125万元以上为先进企业,115万~125万元为良好企业,105万~115万元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为落后企业,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 解:(1)要求对销售收入的数据进行分组, 全部数据中,最大的为152,最小的为87,知数据全距为152-87=65;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八版)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1.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物理层要尽可能地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2)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一般为串行按顺序传输的比特流)的能力,为此,物理层应该解决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问题。(3)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地标识数据电路。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1)由于在OSI之前,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经制定出来了,而且在数据通信领域中,这些物理规程已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加之,物理层协议涉及的范围广泛,所以至今没有按OSI的抽象模型制定一套新的物理层协议,而是沿用已存在的物理规程,将物理层确定为描述与传输媒体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2)由于物理连接的方式很多,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因此,具体的物理协议相当复杂。 2.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 答:在数据通信的早期,对通信所使用的各种规则都称为“规程”,后来具有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开始使用“协议”这一名词,以前的“规程”其实就是“协议”,但由于习惯,对以前制定好的规程有时仍常用旧的名称“规程”。 3.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建的作用。 答: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源点又称为源站。 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 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 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终点又称为目的站传输系统:信号物理通道4.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 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 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 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 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 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 码元: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串行传输:使用一根数据线传输数据,一次传输1个比特,多个比特需要一个接一个依次传输。 并行传输:使用多根数据线一次传输多个比特。 5.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个包含些什么内容? 答:机械特性: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

(完整word版)第二章 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应包括()。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 2.一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一般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A、CPU、键盘、鼠标和显示器 B、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C、主机、显示器、打印机和电源 D、主机、显示器和键盘 3.CPU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它是由()组成的。 A、运算器和存储器 B、控制器和存储器 C、运算器和控制器 D、加法器和乘法器 4.CPU中的控制器的功能是()。 A、进行逻辑运算 B、进行算术运算 C、控制运算的速度 D、分析指令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5.计算机的存储系统通常包括()。 A、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B、软盘和硬盘 C、ROM和RAM D、内存和硬盘 6.计算机的内存储器简称内存,它是由()构成的。 A、随机存储器和软盘 B、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 C、只读存储器和控制器 D、软盘和硬盘 7.随机存储器简称为()。 A、CMOS B、RAM C、XMS D、ROM 8.计算机一旦断电后,()中的信息会丢失。 A、硬盘 B、软盘 C、RAM D、ROM 9.在下列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A、软盘 B、光盘 C、硬盘 D、内存 10.ALU完成算术操作和()。 A、存储数据 B、奇偶校验 C、逻辑操作 D、二进制计算 11.计算机硬件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下面()不属于这5个基本组成部分。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存储器 C、总线 D、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12.微型计算机是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组成。 A、键盘 B、显示器 C、CPU D、控制器 13.硬盘属于计算机的( )设备。 A、主存储器 B、输入器 C、输出器 D、辅助存储器 14.存储器ROM的功能是( )。 A、可读可写数据 B、可写数据 C、只读数据 D、不可读写数据 15.CPU指的是计算机的()部分。

应用数理统计课后习题 清华大学出版社 杨虎 钟波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 二 章 作 业 参 考 答 案 1、 解:样本频率分布表为: 经验分布函数为:⎪⎪⎪⎪⎩⎪⎪⎪⎪⎨ ⎧≥<≤<≤<≤<≤<=, 4, 1,43,9.0,32,8.0,21, 65.0,10,3.0,0,0)(x x x x x x x F n 图略。 9、 解:(1))1,0(~2 )2,0(~2 121N X X N X X +⇒ +, )1,0(~3 )3,0(~5 43543N X X X N X X X ++⇒ ++,且21X X +与5 43X X X ++独立,则有 )(2~322 2 5432 21χ⎪⎪⎭⎫ ⎝⎛+++⎪⎪⎭⎫ ⎝⎛+X X X X X ,故2,31,2121===n d c ; (2))(2~2 2 22 1χX X +,)1,0(~3 )3,0(~5 43543N X X X N X X X ++⇒ ++, 则有)(1~32 2 543χ⎪⎪⎭⎫ ⎝⎛++X X X ,且2221X X +与2 5433⎪⎪⎭⎫ ⎝⎛++X X X 独立,则 )1,0(~3 )3,0(~5 43543N X X X N X X X ++⇒ ++,且21X X +与5 43X X X ++独立,则有 )1,2(~32 /)(2 5432221F X X X X X ⎪ ⎪⎭ ⎫ ⎝⎛+++,故1,2,2 3 2=== n m c 。 13、解:(1) )10,...,10(1)10(1)10(51)1()1(≥≥-=≥-=

[][]5785.08413.01)1(12121021215 55 1≈-=Φ-=⎥⎦⎤⎢⎣⎡⎪⎭⎫ ⎝ ⎛-≥--=X P ; (2) )15()15()15,...,15()51(5151)5(<<=<<=-C S X P C S X P C X S P μμμ, 得到3676.3328 .120 328.1)19(2090.0==⇒==C t C 。

DS第二章_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线性表 2.1 填空题 <1>一半插入或删除的位置 <2>静态动态 <3>一定不一定 <4>头指针头结点的next 前一个元素的next 2.2 选择题 <1>A <2> DA GKHDA EL IAF IFA <3>D <4>D <5> D 2.3 头指针:在带头结点的链表中,头指针存储头结点的地址;在不带头结点的链表中,头指针存放第一个元素结点的地址; 头结点:为了操作方便,在第一个元素结点前申请一个结点,其指针域存放第一个元素结点的地址,数据域可以什么都不放; 首元素结点:第一个元素的结点。 2.4已知顺序表L递增有序,写一算法,将X插入到线性表的适当位置上,以保持线性表的有序性。 void InserList { int i=L->last; iflast>=MAXSIZE-1> return FALSE; //顺序表已满 while=0 && L->elem[i]>x> { L->elem[i+1]=L->elem[i]; i--; } L->elem[i+1]=x; L->last++; } 2.5 删除顺序表中从i开始的k个元素 int DelList { int j,l; ifL->last> {printf<"The Initial Position is Error!">; return 0;} if return 1; /*No Need to Delete*/ if=L->last> L->last=L->last-k; /*modify the length*/ forlast;j++,l++> L->elem[j]=L->elem[l]; L->last=L->last-k; return 1; } 2.6 已知长度为n的线性表A采用顺序存储结构,请写一时间复杂度为O、空间复杂度为O<1>的算法,删除线性表中所有值为item的数据元素。 [算法1]

高分子课程第二章作业(含答案解释)

高分子化学第二章课后作业(共100分)1、简述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10分) 答案:

2、影响线形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有哪些?两单体非等化学计量,如何控制聚合度?(10分) 备注:影响线形缩聚物聚合度中的第四个因素(反应条件)未回答的也可以给予满分。另外批改时注意两单体非等化学计量的公式(应该有部分写成两单体等化学计量公式) 3、己二酸与下列化合物反应,哪些能形成聚合物并说明原因。(10分) A.乙醇 B.乙二醇 C.甘油 D.苯胺 E.己二胺 答案:己二酸(f=2)为2官能度单体,因此能与己二酸形成聚合物的化合物有:乙二醇(f=2)、甘油(f=3)、己二胺(f=2)。其中与乙二醇(f=2)、己二胺(f=2)形成线形缩聚物,与甘油(f=3)形成体形缩聚物。 答案解释:

4、聚酯化和聚酰胺化的平衡常数有何差别?对缩聚条件有何影响?(10分) 答案:(1)聚酯化反应平衡常数小,K=4,低分子副产物水的存在限制了聚合物分子量的提高,对聚合反应的条件要求较高,反应须在高温和高真空条件下进行,体系中水的残留量应尽量低,这样才能得到高聚合度的聚合物。 (2)聚酰胺化反应平衡常数中等,K=300-400,水对分子量有所影响,对聚合反应的条件要求相对温和。聚合早期,可在水介质中进行;聚合后期,须在一定的减压条件下脱水,提高反应程度。 5、分别按Carothers法和Flory统计法计算下列混合物的凝胶点:(10分)(1)邻苯二甲酸酐和甘油按照摩尔比为1.5:0.98进行缩聚 (2)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1.5:0.99:0.002进行缩聚 答案: (1)Carothers法: 邻苯二甲酸酐(f=2)官能度为2,甘油(f=3)官能度为3,邻苯二甲酸酐和甘油按照摩尔比为1.5:0.98进行缩聚的情况下,属于两基团不相等 平均官能度=(2*3*0.98)/(1.5+0.98)=2.371,凝胶点=2/2.371=0.844 Flory统计法: 由题可知甘油(f=3)官能度为3,则支化单元分率ρ=1,基团比r=(0.98*3)/ (1.5*2)=0.98,f=3 则凝胶点=1/[0.98+0.98*1*(3-2)]1/2=0.714 (2)Carothers法: 邻苯二甲酸酐(f=2)官能度为2,甘油(f=3)官能度为3,乙二醇(f=2)官能度为2,邻苯二甲酸酐、甘油、乙二醇按照摩尔比为1.5:0.99:0.002进行缩聚的情况下,属于两基团不相等 平均官能度=2*(0.99*3+0.002*2)/(1.5+0.99+0.002)=2.387,凝胶点 =2/2.387=0.838

应用回归分析_第2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有哪些基本假定? 答:1. 解释变量 1x , ,2x ,p x 是非随机变量,观测值,1i x ,,2 i x ip x 是常数。 2. 等方差及不相关的假定条件为 ⎪ ⎪ ⎩ ⎪ ⎪ ⎨ ⎧⎪⎩⎪⎨⎧≠=====j i n j i j i n i E j i i ,0),,2,1,(,),cov(,,2,1, 0)(2 σεεε 这个条件称为高斯-马尔柯夫(Gauss-Markov)条件,简称G-M 条件。在此条件下,便可以得到关于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及误差项方差2σ估计的一些重要性质,如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是回归系数的最小方差线性无偏估计等。 3. 正态分布的假定条件为 ⎩⎨⎧=相互独立 n i n i N εεεσε,,,,,2,1),,0(~212 在此条件下便可得到关于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及2σ估计的进一步结果,如它们分别是回归系数的最及2σ的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等,并且可以作回归的显著性检验及区间估计。 4. 通常为了便于数学上的处理,还要求,p n >及样本容量的个数要多于解释变量的个数。 在整个回归分析中,线性回归的统计模型最为重要。一方面是因为线性回归的应用最广泛;另一方面是只有在回归模型为线性的假设下,才能的到比较深入和一般的结果;再就是有许多非线性的回归模型可以通过适当的转化变为线性回归问题进行处理。因此,线性回归模型的理论和应用是本书研究的重点。 1. 如何根据样本),,2,1)(;,,,(21n i y x x x i ip i i =求出p ββββ,,,,210 及方差2σ的估计; 2. 对回归方程及回归系数的种种假设进行检验; 3. 如何根据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以及如何进行实际问题的结构分析。 2.2 考虑过原点的线性回归模型 n i x y i i i ,,2,1,1 =+=εβ误差n εεε,,,21 仍满足基本假定。求1β的最小二 乘估计。 答:∑∑==-=-=n i n i i i i x y y E y Q 1 1 2112 1)())(()(ββ

操作系统第二版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进程和线程作业答案 1,2,4,6,7,10,11,12,14, 21 1.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与程序的差别 和关系是怎样的? 答:由于多道程序的并发执行时共享系统资源,共同决定这些资源的状态,因此系统中各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就出现了相互制约的新关系,程序的执行出现“走走停停”的新状态。用程序这个静态概念已经不能如实反映程序并发执行过程中的这些特征。为此,人们引入“进程(Process)”这一概念来描述程序动态执行过程的性质。 进程和程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进程与程序的主要区别: 进程和程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进程的功能是通过程序的运行得以实现的,进程活动的主体是程序,进程不能脱离开具体程序而独立存在。

2.PCB的作用是什么?它是怎样描述进程的动态性质的?答:PCB是进程组成中最关键的部分。每个进程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操作系统根据PCB对进程实施控制和管理,进程的动态、并发特征是利用PCB表现出来的;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PCB中有表明进程状态的信息,该进程的状态包括运行态、就绪态和阻塞态,它利用状态信息来描述进程的动态性质。 4. 用如图2-26所示的进程状态转换图能够说明有关处理机的大量内容。试回答: ①什么事件引起每次显著的状态变迁? ②下述状态变迁因果关系能否发生?为什么? (A)2→1 (B)3→2 (C)4→1 答:(1)就绪→运行:CPU空闲,就绪态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

运行→阻塞:运行态进程因某种条件未满足而放弃CPU的占用。 阻塞→就绪:阻塞态进程所等待的事件发生了。 运行→就绪:正在运行的进程用完了本次分配给它的时间片(2)下述状态变迁 (A)2→1,可以。运行进程用完了本次分配给它的时间片,让出CPU,从就绪队列中选一个进程投入运行。 (B)3→2,不可以。任何时候一个进程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它既然由运行态变为阻塞态,就不能再变为就绪态。 (C)4→1,可以。某一阻塞态进程等到的事件出现了,而且此时就绪队列为空,该进程进入就绪队列后马上又被调度运行。 6. 什么是进程的互斥和同步? 答: 进程的互斥:逻辑上本来完全独立的若干进程,由于竞争同一个资源而产生的相互制约关系。 进程的同步:进程间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直接发生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些具有伙伴关系的进程在执行时间次序上必须遵循确定的规律。 7. 什么是临界区和临界资源?进程进入临界区的调度原则是什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