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教案5则

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教案5则

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教案5则范文

第一篇: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教案

第十章

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

第一节

舒适

一、概念

舒适(comfort)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自在、满意、无焦虑、无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时的一种自我感觉。也是患者最希望能通过护理而得到满足的基本需要之一。

不舒适(discomfort)是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求不能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身体出现病理改变,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

二、不舒适的原因

(一)身体因素

1、个人卫生

2、姿势或体位不当

3、保护具或矫形器械使用不当

4、疾病影响

(二)心理社会因素

1、焦虑或恐慌

2、角色适应不良

3、生活习惯改变

4、自尊受损

5、缺乏支持系统

(三)环境因素

1、不适宜的社会环境

2、不适宜的物理环境

三、护理不舒适患者的原则

(一)预防为主,促进舒适

(二)加强观察,去除诱因

(三)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不适

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是提供心理护理的基础。对因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不适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采用不作评判的倾听方式,取得信任,使患者郁积在内心的苦闷或压抑得以宣泄。通过有效的沟通,正确指导患者调节情绪,并及时与家属及单位取得联系,使其配合医务人员,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二节

卧位

一、概念

卧位(lying position)是指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需要时采取的卧床姿势。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治疗需要为之调整相应的卧

位。正确的卧位对增进患者舒适、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及进行各种检查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卧位的分类

根据卧位的平衡性,可将卧位分为稳定性卧位和不稳定性卧位。在稳定性卧位状态下,患者感到舒适和轻松;反之,在不稳定性卧位状态下,大量肌群处于紧张状态,容易疲劳,患者感到不舒适。

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可将卧位分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和被迫卧位三种。

1、主动卧位(active lying position)即患者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随意改变体位,称主动卧位。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2、被动卧位(passive lying position)即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被动卧位。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瘫痪的患者。

3、被迫卧位(compelled lying position)即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的影响或治疗的需要,被迫采取的卧位,称被迫卧位。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由于呼吸极度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位。

根据卧位时身体的姿势,可分为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等。下面介绍的常用卧位主要依据此种分类。

三、常用卧位

(一)仰卧位(supine position)

又称平卧位。根据病情或检查、治疗的需要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去枕仰卧位

(1)姿势: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伸直,自然放平,将枕横立于床头。

(2)适用范围:

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可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可预防颅内压降低而引起的头痛。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

(1)姿势:抬高患者的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

(2)适用范围:休克患者。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排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

3、屈膝仰卧位

(1)姿势:患者仰头,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检查或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患者隐私。

(2)适用范围:胸腹部检查或行导尿术、会阴冲洗等。该卧位可使腹部肌肉放松,便于检查或暴露操作部位。

(二)侧卧位(side 1ying position)

1、姿势:患者侧卧,臀部稍后移,两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

一手放在胸前,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必要时在两膝之间、胸腹部、后背部放置软枕,以扩大支撑面,增加稳定性,使患者感到舒适与安全。

2、适用范围:

(1)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

(2)预防压疮。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便于护理局部受压部位,可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3)臀部肌肉注射时,下腿弯曲,上腿伸直,可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

(三)半坐卧位(fowler position1、姿势:

(1)摇床法:患者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使上半身抬高,与床呈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患者下滑。必要时,床尾可置一软枕,垫于患者的足底,增进

患者舒适感,防止足底触及床尾栏杆。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

(2)靠背架法:如无摇床,可将患者上半身抬高,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患者下肢屈膝,用大单包裹膝枕垫于膝下,大单两端固定于床缘,以防患者下滑;床尾足底垫软枕。放平时,先放平下肢,再放平床头。

2、适用范围:

(1)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2)胸腔疾病、胸部创伤或心脏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采取半

坐卧位,由于重力作用,部分血液滞留于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担;同时可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减轻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肺活量增加,有利于气体交换,使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改善。

(3)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便于引流。因为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而吸收较弱,故可防止炎症扩散和毒物吸收,减轻中毒反应。同时采取半坐卧位还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此外,腹部手术后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可松弛腹肌,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舒适,有利于切口愈合。

(4)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有利于患者向站立位过渡,使其逐渐适应体位改变。

(四)端坐位(sitting position)

1、姿势:扶患者坐起,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软枕,患者可伏桌休息。并用床头支架或靠背架将床头抬高70°~80°,背部放置一软枕,使患者同时能向后倚靠,膝下支架抬高15°~20°。必要时加床挡,以保证患者安全(图10-6)。

2、适用范围:左心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由于极度呼吸困

难,患者被迫日夜端坐。

(五)俯卧位(prone position)

1、姿势:患者俯卧,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胸下、

髋部及踝部各

放一软枕,头偏向一侧。

2、适用范围

(1)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

(2)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3)胃肠胀气所致腹痛的患者。采取俯卧位,可使腹腔容积增大,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

(六)头低足高位(trendelenburg position)

1、姿势:患者仰卧,枕横立于床头,以防碰伤头部。床尾用支托物垫高15~30cm。此卧位易使患者感到不适,不可长时间使用,颅内高压者禁用。

2、适用范围

(1)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2)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3)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

(4)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于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防止下滑。

(七)头高足低位(dorsal elevated position)

1、姿势:患者仰卧,床头用支托物垫高15~30cm或根据病情而定,床尾横立一枕,以防足部触及床尾栏杆。若为电动床可调节整个床面向床尾倾斜。

2、适用范围

(1)颈椎骨折患者作颅骨牵引时,用作反牵引力。(2)减轻颅内压,

预防脑水肿。(3)颅脑手术后的患者。

(八)膝胸卧位(knee-chest position)

1、姿势:患者跪卧,两小腿平放于床上,稍分开;大腿和床面垂直,胸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若孕妇取此卧位矫正胎位时,应注意保暖,每次不应超过15分钟。

2、适用范围

(1)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的检查及治疗。(2)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3)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九)截石位(lithotomy position)

1、姿势:患者仰卧于检查台上,两腿分开,放于支腿架上,支腿架上放软垫,臀部齐台边,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或胸前。采取此卧位时,应注意遮挡和保暖。

2、适用范围

(1)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如膀胱镜、妇产科检查、阴道灌洗等。(2)产妇分娩。

第三节协助患者更换卧位

因疾病或治疗的限制,患者若需长期卧床,容易出现精神萎靡、消化不良、便秘、肌肉萎缩等症状;由于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易发生压疮;呼吸道分泌物不易咳出,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因此,护士应定时为患者变换体位,以保持舒适和安全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协助患者翻身法

(一)协助患者翻身侧卧【目的】

1、协助不能起床的患者更换卧位,使患者感觉舒适。

2、满足检查、治疗和护理的需要,如背部皮肤护理、更换床单或整理床单位等。

3、预防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等。【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1)评估: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治疗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2)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翻身侧卧的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患者准备

(1)了解翻身侧卧的目的、过程及配合要点。(2)情绪稳定,愿意合作。

3、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视患者情况决定护士人数。

4、用物准备视病情准备好枕头、床挡。

5、环境准备整洁、安静,温度适宜,光线充足,必要时进行遮挡。【操作步骤】

1、核对床号、姓名。

2、向患者与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有关注意事项。

3、固定床脚轮。

4、将各种导管及输液装置安置妥当,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一侧。

5、协助患者仰卧,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膝。

6、翻身

▲一人协助患者翻身侧卧法(图10-12),适用于体重较轻的患者。

(1)将患者肩部、臀部移向护士侧床沿,再将患者双下肢移近护士侧床沿,协助或嘱患者屈膝。不可拖拉,以免擦破皮肤。

(2)护士一手托肩,一手扶膝部,轻轻将患者转向对侧,使其背向护士。▲二人协助患者翻身侧卧法(图10-13),适用于体重较重或病情较重的患者。(1)两名护士站在床的同一侧,一人托住患者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臀部和腘窝部,同时将患者稍抬起移向近侧。患者的头部应予以托持。

(2)两人分别托扶患者的肩、腰部和臀、膝部,轻轻将患者转向对侧。扩大支撑面,确保患者卧位稳定、安全。

7、按侧卧位的要求,在患者背部、胸部及两膝间放置软枕,使患者安全舒适;

必要时使用床档。

8、检查并安置患者肢体各关节处于功能位置;各种管道保持通畅。

9、观察背部皮肤并进行护理,记录发生时间及皮肤状况,做好交接班。

(二)轴线翻身法【操作步骤】

1、核对床号、姓名。

2、向患者与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有关注意事项。

3、固定床脚轮。

4、将各种导管及输液装置安置妥当,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一侧。

5、协助患者取仰卧位。

▲二人协助患者轴线翻身法,适用于脊椎受损或脊椎手术后的患者。(1)移动患者:两名护士站在床的同侧,将大单置于患者身下,分别抓紧靠近患者肩、腰部、髋部、大腿等处的大单,将患者拉至近侧并放置床档。

(2)安置体位:护士绕至对侧,将患者近侧手臂置在头侧,远侧手臂置在胸前,两膝间放一软枕。翻转时勿让患者身体屈曲,以免脊柱错位。

(3)协助侧卧:护士双脚前后分开,两人双手分别抓紧患者肩、腰部、髋部、大腿等处的远侧大单,一名护士发口令,两人动作一致地将患者整个身体以圆滚轴式翻转至侧卧。适用于颈椎损伤的患者。

▲三人协助患者轴线翻身法

(1)移动患者:由三名护士完成(图10-14)

1)一名护士固定患者头部,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部随躯干一起慢慢移动。

2)第二名护士双手分别置于患者肩、背部。

3)第三名护士双手分别置于患者腰部、臀部,使患者头、颈、腰、髋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移至近侧;保持患者脊椎平直。

(2)翻转至侧卧位,翻转角度不超过60°,保持双膝处于功能位置。

4、将软枕放于患者背部支撑身体,另一软枕置于两膝间。

5、检查患者肢体各关节保持功能位;各种管道保持通畅。

6、观察背部皮肤并进行护理,记录翻身时间及皮肤状况,做好交接班。【注意事项】

1、翻身时,护士应注意节力原则。如尽量让患者靠近护士,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来保持平衡,缩短重力臂而省力。

2、移动患者时动作应轻稳,协调一致,不可拖拉,以免擦伤皮肤。应将患者身体稍抬起再行翻身。轴线翻身法翻转时,要维持躯干的正常生理弯度,以防加重脊椎骨折、脊髓损伤和关节脱位。翻身后,需用软枕垫好肢体,以维持舒适而安全的体位。

3、翻身时应注意为患者保暖并防止坠床。

4、根据患者病情及皮肤受压情况,确定翻身间隔时间。如发现皮肤发红或破损应及时处理,酌情增加翻身次数,同时记录于翻身卡上,并做好交接班。

5、若患者身上有各种导管或输液装置时,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仔细检

查导管是否有脱落、移位、扭曲、受压,以保持导管通畅。

6、为手术患者翻身前应先检查伤口敷料是否潮湿或脱落,如已脱落或被分泌物浸湿,应先更换敷料并固定妥当后再行翻身,翻身后注意伤口不可受压;颈椎或颅骨牵引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并使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位翻动;翻身后注意牵引方向、位置以及牵引力是否正确;颅脑手术者,头部转动过剧可引起脑疝,导致患者突然死亡,故应卧于健侧或平卧;石膏固定者,应注意翻身后患处

位置及局部肢体的血运情况,防止受压。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正确更换卧位对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

2、更换卧位前根据其目的的不同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更换卧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教会患者及家属更换卧位或配合更换的正确方法,确保患者的安全。

二、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法

协助滑向床尾而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移向床头,恢复舒适而安全的卧位。【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1)评估: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治疗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2)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移向床头的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2、患者准备

(1)了解移向床头的目的、过程及配合要点。(2)情绪稳定,愿意合作。

3、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视患者情况决定护士人数。

4、用物准备根据病情准备好枕头等物品。

5、环境准备整洁、安静,温度适宜,光线充足。【操作步骤】

1、核对床号、姓名。

2、向患者与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及配合事项,说明操作

要点。

3、固定床脚轮。

4、将各种导管及输液装置安置妥当,必要时将盖被折叠至床尾或一侧。

5、视患者病情放平床头支架或靠背架,枕横立于床头。

6、移动患者

▲一人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法(图10-15)

(1)协助患者仰卧屈膝,双手握住床头栏杆,也可搭在护士肩部或抓住床沿。适用于体重较轻,且生活能部分自理的患者。

(2)护士靠近床侧,两腿适当分开,一手托住患者肩背部,另一手托住臀部。(3)护士在托起患者的同时,嘱患者两脚蹬床面,挺身上移。▲二人协助患者移向床头法

(1)患者仰卧屈膝,适用于重症或体重较重的患者。

(2)护士两人分别站于床的两侧,交叉托住患者颈肩部和臀部,或一人托住颈、肩部及腰部,另一人托住臀部及腘窝部,两人同时抬起患者移向床头。不可拖拉,以免擦伤皮肤。

7、放回枕头,视病情需要支起靠背架,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第四节

保护具的应用

保护具(protective device)是用来限制患者身体某部位的活动,以达到维护患者安全与治疗效果的各种器具。

一、保护具的种类

1、床档

2、约束带主要用于保护躁动的患者,限制身体或约束失控肢体活动,防止患者自伤或坠床。根据部位的不同,约束带可分为肩部约束带、手肘约束带或肘部保护器、约束手套、约束衣及膝部约束带等。

3、支被架主要用于肢体瘫痪或极度衰弱的患者,防止盖被压迫肢体而造成不舒适或足下垂等并发症。也可用于灼伤患者采用暴露疗法需保暖时。使用时,将支被架罩于防止受压的部位,盖好盖被。

1、使用保护具时,应保持肢体及各关节处于功能位,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保证患者的安全、舒适。

2、使用约束带时,首先应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使用时,其下须垫衬垫,固定松紧适宜,并定时松解,每2小时放松约束带一次。注意观察受约束部位的末梢循环情况,每15分钟观察一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3、确保患者能随时与医务人员取得联系,如呼叫器的位置适宜或有陪护人员监测等,保障患者的安全。

4、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相应的护理措施及解除约束的时间。

二、保护具的适用范围

1、小儿患者因认知及自我保护能力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未满6岁的儿童,易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或不配合治疗等行为。

2、坠床发生几率高者如麻醉后未清醒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失明、痉挛

或年老体弱者。

3、实施某些眼科特殊手术者如白内障摘除术后患者。

4、精神患者者如躁狂症、自我伤害者。

5、易发生压疮者如长期卧床、极度消瘦、虚弱者。

6、皮肤瘙痒者包括全身或局部瘙痒难忍者。

电教:卧位及帮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

第二篇:第九章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护理学基础》教案

教师姓名:古丽巴尔专业:护理

授课对象:20xx级护理3、4班授课地点:20xx级护理3、4班学习情境: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学时: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卧位的概念、保护具的种类和应用

(2)掌握卧位的种类、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协助病人移向床头法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求实、严谨、创新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临床常用卧位1.卧位的概念2.卧位的种类

第二节协助病人更换卧位 1.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 2.协助病人移向床头法第三节保护具的应用1.保护具的种类

2.保护具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解释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的概念, 陈述去枕仰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及端坐位的适用范围,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注意事项难点:正确安臵半坐卧位和膝胸卧位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结合多媒体

五、教学环境及课前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设计:

第一步:课程介绍、引入新课各位同学:

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基本知识。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的病情、治疗与护理为之调整相应的卧位。正确的卧位对增加病人的舒适感,治疗疾病,减轻症状,以及进行各种检查,预防并发症和增进安全均有积极作用。如休克病人采取中凹卧位;呼吸困难时采取半坐卧位;妇科检查及治疗时采取截石位;导尿时采取屈膝仰卧位等。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熟悉各种卧位的目的及安臵方法,指导并协助病人采取舒适、安全和正确的卧位。

第二步:讲解

第一节临床常用卧位

一卧位的概念

卧位是指病人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需要所采取的卧床姿势。按卧位的自主性通常可分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和被迫卧位。

1.主动卧位:病人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改变体位

2.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躺在被安臵的卧位

3.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

二卧位的种类

(一)仰卧位1去枕仰卧位

适用范围(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可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感染。

(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可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安臵方法协助病人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放平,将枕头横立于床头中凹卧位

适应范围适用于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通气,从而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缓解休克症状。

安臵方法抬高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 3屈膝仰卧位

适应范围用于胸腹部检查、实施导尿术及会阴冲洗时,腹部肌肉放松,便于检查或暴露操作范围。

安臵方法病人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曲,

并稍向外分开。

(二)侧卧位

适应范围1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检查及臀部肌内注射等。2预防压疮。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可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防止压疮发生;同时便于擦洗和按摩受压部位,使病人舒适。

3对单侧肺部病变者,根据病情采取患侧卧位或健侧卧位。安臵方法病人侧卧,臀部稍后移,两臂屈肘,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枕旁,上腿弯曲,下腿稍伸直。必要时在两膝之间、胸腹部、背部可放臵软枕支撑病人,稳定卧位,增进病人舒适和安全

(三)俯卧位

适应范围1.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

2.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病人。

3.缓解肠胀气所致腹痛。

安臵方法病人俯卧,头偏向一侧,两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胸下、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酌情在腋下用小枕支托(四)半坐卧位

适应范围1.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病人 2.心肺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的病人 3.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 4.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安臵方法1摇床法病人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与床呈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必要时,床尾臵软枕,垫于足底。

2靠背架法将病人上半身抬高,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病

人下肢屈膝,用大单包裹软枕,垫在膝下,大单两端固定于床缘,床尾足底垫软枕。

(五)端坐位

适应范围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病人。由于呼吸极度困难,病人被迫端坐。安臵方法用床头支架或靠背架将床头抬高70°~80°,病人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桌,桌上放一软枕,使病人背部也能向后依靠,膝下支架抬高15°~20° (六)头低足高位

适应范围1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2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3妊娠时胎膜早破,可防止脐带脱垂。

4下肢骨折牵引时,可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安臵方法病人仰卧,枕横立于床头。床尾用支托物垫高15~30cm。

(七)头高足低位

适应范围1颈椎骨折的病人作颅骨牵引时,作为反牵引力。2降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3颅脑手术后的病人安臵方法病人仰卧,床头用支托物垫高15~30cm或根据病情而定,枕横立于床尾,以防足部触及床尾栏杆。如使用电动床可调节整个床面向床尾倾斜。

(八)膝胸卧位

适应范围1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2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3 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安臵方法病人跪卧,两小腿平放于床上,稍分开,大腿和床面垂直,胸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放

基础护理学第09章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基础护理学第09章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是基础护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涉及到病人的卧位调整、卧床护理和安全预防措施等方面。正确的病人卧位与安全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病人发生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对提高病人的康复程度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人的卧位调整 正确的病人卧位调整对病人的恢复和康复非常重要。在日常护理中,病人的卧位应根据病情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效果和舒适感。常见的卧位调整包括以下几种: 1.平卧位:又称仰卧位,病人仰卧于床上,可以保持病人的正常呼吸和血液循环,适用于大多数病人。但对于一些特殊病人如颅脑损伤、心脑血管疾病等,平卧位需谨慎使用。 2.俯卧位:又称趴卧位,病人俯卧于床上,适用于一些特殊病人如胃出血、呼吸衰竭等病人,有利于促进呼吸、循环和消化功能。 3.半坐位:病人坐在床上,背部支撑着,适用于一些需要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病人如肺炎、心力衰竭等患者。 除了以上常用的卧位调整,护士还要根据病人的特殊需要如手术后、骨折固定等进行其他卧位的调整,以满足病人的恢复和康复需求。 二、卧床护理 卧床护理是指病人在卧位的状态下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卧位舒适:确保病人的卧位舒适,床铺平整、软硬适中,床单 被褥干净整洁,避免病人受到不必要的刺激和疲劳。 2.防止压力性损伤:卧床的病人常常存在长时间受压,导致压力性损 伤的风险增加。护理人员应注意对压力易受损部位如褥疮高发部位如大腿、臀部、脊柱、踝关节等进行定期翻身、按摩和皮肤清洁,预防和减少褥疮 的发生。 3.呼吸道管理:卧床的病人易出现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护理人员应注 意定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4.预防血栓形成:长时间卧床的病人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人员应鼓励病人活动,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和按摩,穿着弹力袜等预防 措施。 三、安全预防措施 在进行病人卧位与护理过程中,护士还应注意病人的安全,进行相应 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病人的意外伤害和事故发生。 1.摆放床栏:对于需要保持卧位安全的病人,护理人员应适度摆放床栏,避免病人从床上摔下。 2.避免翻身摔伤:在翻身等操作过程中,护士要协助病人进行动作, 避免病人突然摔倒和受伤。 3.防止意外滑脱:病人卧床期间易出现滑脱现象,护理人员应注意保 持床单、被褥干燥,提供抗滑效果的床单等,以减少病人滑脱的风险。

各种卧位

各种卧位 各种卧位包括:去枕仰卧位,休克时卧位,屈膝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俯卧位,头低脚高位,头高脚低位,膝胸卧位,截石位。 1、去枕仰卧位:用于昏迷及全麻未醒的病人(预防脑压减低而引起的疼痛)。 2、休克时卧位:(仰卧中凹位)用于休克病人,抬高头胸利于呼吸,抬高下肢利于静脉血回流。 3、屈膝仰卧位:腹部检查或导尿。 4、侧卧位:灌肠。 5、半坐卧位: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胸腹盆腔手术或有炎症的病人;腹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术后减轻缝合张力;减少颈部颜面术后出血。 6、端坐位:心衰、心包积液、哮喘发作病人。 7、俯卧位:腰背部检查、手术。{来源:考{试大} 8、头低脚高位:胎膜早破;肺部引流、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引流;下肢、骨盆骨折行牵引术;严重的失血性休克。 9、头高脚低位:颈骨骨折牵引、开颅或头外伤后防止出血;预防脑水肿减轻颅内压。 10、膝胸卧位: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矫正胎位不正和子宫后倾。 11、截石位:用于会阴、肛门部的检查、治疗、手术。 病人的卧位与安全护理 一、病人的卧位 卧位是病人卧床的姿势。卧位与论断、治疗和护理有密切的关系,正确的卧位对减轻症状、治疗疾病、预防并发症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卧位的性质 1.主动卧位病人在床上自己采取最舒适的卧位。 2.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者,如意识丧失或极度衰弱的病人,必须由护士帮助更换卧位。 3.被迫卧位由于疾病的影响或治疗的需要所采取被迫的卧位。 (二)常用的几种卧位 1.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病人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将枕横立置于床头。适用于昏迷或全麻未清醒病员,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而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用于脊椎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可预防脑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2)休克卧位抬高头胸部约10度-20度,抬高下肢约20度-30度,适用于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有利于呼吸;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 (3)屈膝仰卧法病人采取自然仰卧,头下垫一枕头,两臂放在身体两侧,双腿曲屈,使腹肌放松,适用于胸腹部检查。 2.侧卧位病人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枕旁,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必要时两膝之间、背后、胸腹前可放置一软枕。 用于灌肠、肛门检查。侧卧与平卧交替可预防褥疮。 3.半坐卧位病人卧床上,以髋关节为轴心,上半身抬高与床的水平成40度-50度角(自动床、半自动床、或手摇床),再摇起膝下支架。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若无摇床可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将病人上半身抬高,下肢屈膝,用中单包裹膝枕垫在膝下将两端带子固定于床两侧,以免病人下滑,放平时应先放平下肢,再放平床头。 半坐卧位适用于以下情况:

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教案5则

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教案5则范文 第一篇: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教案 第十章 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 第一节 舒适 一、概念 舒适(comfort)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自在、满意、无焦虑、无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时的一种自我感觉。也是患者最希望能通过护理而得到满足的基本需要之一。 不舒适(discomfort)是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求不能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身体出现病理改变,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 二、不舒适的原因 (一)身体因素 1、个人卫生 2、姿势或体位不当 3、保护具或矫形器械使用不当 4、疾病影响 (二)心理社会因素

1、焦虑或恐慌 2、角色适应不良 3、生活习惯改变 4、自尊受损 5、缺乏支持系统 (三)环境因素 1、不适宜的社会环境 2、不适宜的物理环境 三、护理不舒适患者的原则 (一)预防为主,促进舒适 (二)加强观察,去除诱因 (三)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不适 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是提供心理护理的基础。对因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不适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采用不作评判的倾听方式,取得信任,使患者郁积在内心的苦闷或压抑得以宣泄。通过有效的沟通,正确指导患者调节情绪,并及时与家属及单位取得联系,使其配合医务人员,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二节 卧位 一、概念 卧位(lying position)是指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需要时采取的卧床姿势。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治疗需要为之调整相应的卧

位。正确的卧位对增进患者舒适、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及进行各种检查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卧位的分类 根据卧位的平衡性,可将卧位分为稳定性卧位和不稳定性卧位。在稳定性卧位状态下,患者感到舒适和轻松;反之,在不稳定性卧位状态下,大量肌群处于紧张状态,容易疲劳,患者感到不舒适。 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可将卧位分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和被迫卧位三种。 1、主动卧位(active lying position)即患者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随意改变体位,称主动卧位。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2、被动卧位(passive lying position)即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被动卧位。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瘫痪的患者。 3、被迫卧位(compelled lying position)即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的影响或治疗的需要,被迫采取的卧位,称被迫卧位。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由于呼吸极度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位。 根据卧位时身体的姿势,可分为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等。下面介绍的常用卧位主要依据此种分类。 三、常用卧位 (一)仰卧位(supine position)

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一)卧位的性质 1.主动卧位病人自主采取的卧位。 2.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改变卧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卧位,如昏迷、极度衰弱、瘫痪等病人。 3.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晰,有改变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如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时,因呼吸困难而采取端坐卧位。 温馨提示:被动卧位主要是病人无变换卧位的能力,而被迫卧位是病人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的需要而被迫采取某种卧位。(二)常用的卧位 1.仰卧位 ⑴去枕仰卧位 1)要求:病人去枕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头。 2)适用范围: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②椎管麻醉或腰椎穿刺术后6~8小时的病人,用于防止颅内压降低所引起的头痛。 ⑵中凹卧位 1)要求:病人头胸抬高10°~20°角,下肢抬高20°~30°角。2)适用范围:休克病人。 ⑶屈膝仰卧位 1)要求:病人仰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2)适用范围:①腹部检查的病人,腹肌放松,利于检查;②导尿的病人。 2.侧卧位 ⑴要求:病人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于枕旁,另一手放于胸前,下腿伸直,上腿弯曲。 ⑵适用范围 1)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肠镜检查。 2)臀部肌内注射(下腿弯曲,上腿伸直)。 3)预防压疮。 3.半坐卧位 ⑴要求:摇床:摇起时,先摇床头支架呈30°~50°角,再摇膝下支架,以防病人身体下滑;放平时,先放平膝下支架,再放床头支架。 ⑵适用范围

1)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原因:①在重力作用下,膈肌下降,胸腔容量加大,肺活量增加;②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 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原因:①腹腔渗出液可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②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 3)腹部手术后病人。原因: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4)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原因:减少局部出血。 5)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4.端坐卧位 ⑴要求:病人坐位,身体稍前倾,病人可伏于桌上休息。摇起床头支架呈70°~80°角,膝下支架呈15°~20°角,病人背部也可向后靠。 ⑵适用范围: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病人。5.俯卧位 ⑴要求:病人俯卧,两臂屈肘放于头两侧,两腿伸直。 ⑵适用范围 1)腰、背部检查,配合胰、胆管造影等。 2)腰、背、臀部有伤口或脊椎手术后,病人不能平卧或侧卧。 3)胃肠胀气所致腹痛。原因:可使腹腔容积增大,以缓解胃肠胀气。6.头低足高位 ⑴要求:病人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头(保护头部),床尾垫高15~30cm。 ⑵适用范围 1)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液易于咳出。 2)十二指肠引流,以利于胆汁引流。 3)妊娠时胎膜早破,以防止脐带脱垂。 4)跟骨及胫骨结节牵引时,以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温馨提示:胎膜早破、空气栓塞患者除取头低足高位,还须取左侧卧位。 7.头高足低位 ⑴要求:病人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尾,床头垫高15~30cm。 ⑵适用范围 1)颈椎骨折病人进行颅骨牵引时,以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2)减轻颅内压,以预防脑水肿。 3)开颅手术后病人。 温馨提示:关于骨折病人的卧位,考生可简单地记为:上半身骨折头

卧位教案

教案首页

中凹卧位(休克卧位) 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有利于气道通畅,

。 肛门、胃镜、肠镜等检查及灌肠,暴露操作部位方便操作。 预防压疮,与仰卧位交替,可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防止压疮发 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 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病人。 9-4. 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者。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 。

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相应的治疗。 2. 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

一、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 【目的】 1. 协助不能自行翻身的病人变换姿势,增进舒适。 2. 预防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等。 3. 满足治疗、护理的需要,如背部皮肤护理、肌内注射等。 【操作程序】 1. 评估 (1)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况、躯体、四肢活动能力,局部皮肤受压情况等。 (2)病人的伤口及引流情况,有无骨折牵引等。 (3)病人及其家属对更换卧位的操作方法及作用的了解程度和配合能力等。 2. 计划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病人准备:了解更换卧位的目的、过程及配合要点,愿意配合。 (3)用物准备:根据病情准备好枕头、床档等物品。 (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室温适宜,光线充足,必要时进行遮挡。 3. 实施 操作步骤操作说明 核对解释◆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病人配合 安置导管◆将各种导管和输液装置安置妥当 安置病人◆病人仰卧位,双手放于腹部,双腿屈曲 协助翻身 ·一人协助法◆适用于体重较轻的病人(图9-13) ·二人协助法◆适用于体重较重或病情较重的病人(图9-14) ·轴线翻身法◆适用于脊椎损伤或手术后的病人 检查安置◆检查、保持病人各肢体处于功能位,各管道通畅 整理记录◆整理床单位,洗手,记录翻身时间和皮肤状况,做好交接班 4. 评价 (1)病人能配合操作,并且病人安全舒适,皮肤受压情况得到改善。 (2)护士动作轻稳、协调。 【注意事项】 1. 护士应注意节力原则。如翻身时,尽量让病人靠近护士,动作轻稳、协调一 2.

危重病人的体位护理

危重病人的体位护理 一、危重病人体位护理的重要性 体位在临床上与诊断、治疗和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的体位不仅能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还能配合医疗减轻症状、治疗疾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危重病人由于受到意识状态、镇静剂、肌松剂或外科手术的影响,常需要长期卧床。长期卧床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包括肺不张、肺炎、低氧血症、静脉血栓、压力感受器缺失导致的晕厥、压力性溃疡等。采取合适的体位对预防因卧床不动引起的并发症及提供病人的治疗疗效有重要的意义。 二、危重病人体位护理的原则 危重病人由于其病情重、变化快的特殊性,体位变换时应加强护理。 (一)首先,应从生理学、力学方面考虑,尽量采用适合病人的舒适体位。 (二)其次,变换体位前后必须查看病人的生命体征是否适宜,并且要询问病人的感受,必要时向病人说明更换体位的目的。同一体位原则上不超过2h。 (三)为减轻减轻局部体压,应尽可能使受压面增宽,并选择合适的护理用具(床的角度、枕头、床单、沙袋、气垫等)。

(四)变换体位后要注意观察患部或身体局部受压部位、关节的情况。 三、体位的种类 (一)水平仰卧位 1、特点:体位的变化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水平仰卧位时,重力对于循环系统的作用减少,回心血量增加;换气血流之比,上肺野和下肺野比较均一。同时,水平仰卧位时头与足动脉压相似,故颅内压增高;由于心脏、膈肌的压迫,肺容量会减少,顺应性也会减少。 2、适用人群:水平仰卧位适用于循环血量不足、血管扩张致静脉回流减少的病人,如休克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下肺野有病变的患者。 3、禁忌症:由于平卧位时静脉回流增加,所以右心衰竭、肺水肿、颅内压增高的病人不建议采用平卧位。水平仰卧位时,肺容量及顺应性都减少,因此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肥胖者不宜采用此体位。 (二)半卧位 1、特点:半卧位是上半身抬高30°至45°的体位,同时可将枕头放于膝关节下使腿屈曲,或两腿原样伸展。 (1)半卧位有利于食物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减少胃内容物潴留,从而有效减少反流和误吸。通过测定平卧位和半卧位时支气管内分泌物每分钟放射性计数,结果表明半卧位

护士基础护理指导协助患者更换卧位

2006年护士基础护理指导协助患者更换卧位 定时更换卧位,可使身体各部分肌肉轮流承受身体的重量,维持肌肉的弹性并减少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可防止因长期卧床出现精神萎靡、消化不良、便秘、肌肉萎缩等。适应治疗和护理的需要,如灌肠、更换床单。 (一) 【目的】 使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 【操作方法】 1.一人协助法适用于体重较轻者 (2)患者仰卧,两手放于腹部。 (3)将患者肩部、臀部移向护士侧床缘护士立于病人右侧,两腿分开10~15cm以维持平衡,重心恒定。移上身(上身重心在肩背部)。一手将病人右肩稍托起,一手伸入肩部,用手掌及手指扶托颈项部;一手移至对侧肩背部用合力抬起患者上身移向近侧。移下身(下身重心在臀部),并将双下肢移近并屈膝,使患者尽量靠近护士。

(4)一手托肩,一手扶膝,将患者轻轻转向对侧,背靠护士。患者两手屈曲,一手放于枕旁,一手放于胸前。 (5)患者的背部、胸前及两膝间垫上软枕,使患者舒适又安全。 2.二人协助法适用于体重较重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如截瘫、偏瘫、昏迷等。 (2)患者仰卧,两手放于腹部。 (3)将患者肩部、臀部移向护士侧床缘,并将双下肢移近并屈膝,使患者尽量靠近护士。 (4)护士二人站在床的同一侧,一人托住患者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患者臀部和?N窝部,两人同时将患者抬起移向近侧。分别托扶患者的肩、腰、臀和膝部位,轻轻将患者翻向对侧。 (5)患者的背部、胸前及两膝间垫上软枕,使患者舒适又安全。 (二)扶助患者移向床头法 【目的】 长期卧床尤其是半卧位的病人,身体重心常常滑向床尾而不能自己改变体位者,由护士协助移动,使之保持舒适体位。 【方法】

卧位和安全护理

卧位和安全护理 1.患者,60岁,肺源性心脏病,呼吸困难,端坐位,属于 A.主动卧位 B.被动卧位 C.被迫卧位 D.不稳定性卧位 D.半稳定性卧位 答案:C 解析:属于被迫卧位 2.胆囊切除术后的病人,采取半坐卧的目的 A.使胸腔增大 B.减少局部出血 C.减少静脉血回流 D.减轻中毒反应 E.减轻伤口缝合后的张力 答案:E 解析:目的是引流胸腔渗液至盆腔,减轻炎症的扩散和毒物的吸收;减轻切口缝合部位的张力,减轻疼痛。 3.患者吴某,男,60岁,有高血压史,在家务劳动中突然昏迷,诊断为脑出血,应采取何种体位 A.左侧卧位 B.右侧卧位 C.头高脚低位 D.半坐卧位 E.平卧位 答案:C 解析:脑出血病人治疗护理的要点是防止颅内压增高,因此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发病24~48h避免搬动,病室保持安静,病人可侧卧位,但重点是头抬高15~30°,以免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4.案例:田先生,患有胃溃疡出血,经治疗出血停止,病情缓解,大便潜血试验阴性,提问:患者呕血时应采取的体位是 A.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B.头低脚高位 C.截石位 D.膝胸位 E.头低脚低位

解析:大量出血的病人应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以保证脑部供血,呕血时应将病人头偏向一侧,以免血液呛入呼吸道发生窒息或误吸。 5.头高脚低位常用于 A.行颅骨牵引者 B.十二直肠引流者 C.肛门部位检查者 D.呼吸困难者 E.产妇胎膜早破者 答案:A 解析:进行颅骨牵引时取头高足低位,以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6.半坐卧位常用于 A.行颅骨牵引者 B.十二指肠引流者 C.肛门部位检查者 D.呼吸困难者 E.产妇胎膜早破者 答案:D 解析:半坐卧位的作用,使膈肌位置下降,有利于呼吸肌的活动,能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改善呼吸困难,引流胸腔渗液至盆腔,减轻炎症的扩散和毒物的吸收;减轻切口缝合部位的张力,减轻疼痛。 7.跟骨骨折进行牵引时,采取何种卧位 A.端坐位 B.头低足高位 C.俯卧位 D.半坐卧位 E.头高足低位 答案:B 解析:跟骨、胫骨结节、骨盆骨折牵引时取头低足高位,可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要求病人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头。床尾垫高15~30cm。 8.让空气栓塞病人左侧卧位,是为了避免气栓阻塞在 A.主动脉入口 B.肺动脉入口 C.上腔静脉入口 D.肺动脉入口 E.下腔静脉入口

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第八章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一、考试重点 1.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主要介绍了病人常见的几种卧位、帮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及保护具的应用。常见卧位有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俯卧位、头高足低位、头低足高位、截石位等。 2.卧位是指卧床的姿势。掌握卧位的概念,卧位的性质,病人常用的卧位种类及其适应范围。 3.协助病人翻身侧卧、协助病人移向床头等护理方法。适用于自己不能更换卧位的病人。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肾结石等并发症。 4.保护具包括有床档、约束带等的使用。保护用具的适用范围是针对那些容易发生意外的病人。如昏迷、谵妄、精神异常、烦躁不安、婴幼儿等。 二、练习题 (一)概念题 1.舒适 2.主动卧位 3.被动卧位 4.被迫卧位 (二)填空题 1.休克病人应使用的卧位为___,抬高头胸部,有利于___;抬高下肢,有利于___。 2.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使___流入盆腔,使感染___,从而减轻___反应,又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而引起___。 3.帮助病人翻身时,不可___,以免擦伤皮肤。应将病人身体稍___再翻身。两人协助翻身时,注意动作___,同时注意___。 4.端坐卧位适合于___、___和___的患者。 5.对不能自行翻身的病人,护士应每___h协助病人翻身一次,翻身时应___病人,避免___、___和___等动作。 6.病人长期卧床,身心会受到很大压力,易出现___,___,___和___等不良后果,有些病人出现___和___等。 7.___、___或___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使___流入盆腔,使感染___,从而减轻___反应,又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而引起___。 8.长期卧床的病人易发生并发症___、___、___、___、___和___。 9.使用保护具,只能___使用,要是病人肢体处于___,并加强生活护理,松紧适宜,要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___、___、___及___,以不影响___为宜。 10.导致不舒适的原因有:___ 、___ 及___。 11.休克患者应使用的卧位为___ ,抬高头胸部约___ ,有利于___;抬高下肢约___ ,有利于___ 。 12.保护性制动措施只宜___使用,要使患者肢体处于___ 。 13.病人由于疾病的因素,如___、___、___、___和___等病人,易发生坠床等意外。对此

基础护理学技能知识卧位安全的护理

tp1.患者,23岁,男性,因腹泻入院,诊断为阿米巴痢疾。为该患者灌肠时应采取的卧位是 A.膝胸卧位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 D.俯卧位 E.仰卧位 【答案】:C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采取右侧卧位,以提高治疗效果。 2.病人李某,胃大部切除术后采取半卧位的目的是 A.减少静脉回流血量 B.利于腹腔引流,使炎症局限 C.减少术后出血 D.防止呕吐 E.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 【答案】:E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胃大部切除术后采用半坐卧位可以是腹部松弛,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有利于伤口恢复。 3.病人男性,39岁,因车祸致脾破裂急诊入院.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60/40mmHg.护士应为病人安置 A.去枕平卧位 B.中凹卧位 C.头低脚高位 D.半坐卧位 E.平卧位 【答案】:B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根据病情,为防止患者发生休克,护士应为病人安置中凹卧位,其要求是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头胸部抬

高,有利于保持呼吸通畅,改善缺氧;下肢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排出量,缓解休克症状. 4.病人男性,56岁,甲状腺手术后,该病人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 A.减少局部出血 B.使感染局限化 C.减少静脉回流量 D.有利于呼吸 E.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 【答案】:A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采用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5.胡某,男,70岁,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近3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取 A.仰卧位 B.侧卧位 C.头高足低位 D.端坐位 E.膝胸位 【答案】:D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患者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应采取端坐位。 6.孕妇,产前检查胎儿臀位,为矫正胎位,护士指导其选用的是 A.头低脚高位 B.截石位 C.侧卧位 D.膝胸卧位 E.俯卧位 【答案】:D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为纠正胎位,应采取膝胸卧位。 7.病人女性,44岁,双脚脚趾及脚背不慎烫伤,可考虑为其选用的保护具是

端坐卧位护理记录

端坐卧位护理记录 一、引言 在临床护理中,端坐卧位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措施,用于帮助患者保持适当的体位,促进康复和舒适。本文将介绍端坐卧位的定义、目的、适应症、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以便护士正确进行护理,并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二、端坐卧位的定义 端坐卧位是指患者坐在床上,上肢伸直放在床边,下肢屈曲放在床上,保持一定程度的卧位。这种体位可以减轻心脏和肺部的负担,促进呼吸、循环和消化系统的功能,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三、端坐卧位的目的 1. 缓解呼吸困难:端坐卧位可以扩大胸腔容积,减轻呼吸肌肉的负担,促进气体交换,改善呼吸困难。 2. 促进循环:端坐卧位可以减轻下肢静脉回流受阻,预防下肢水肿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3. 预防压疮:端坐卧位可以减少患者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而导致的压力集中,预防压疮的发生。 4. 促进消化:端坐卧位可以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和胃食管反流。 四、端坐卧位的适应症

1. 呼吸困难: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 2. 心脏病:患有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患者。 3. 下肢静脉血栓:患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4. 压疮风险:卧床时间较长、体弱多病的患者。 五、端坐卧位的操作步骤 1. 事前准备:核对医嘱,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做好充分的沟通和准备工作。 2. 保护隐私:拉上窗帘,关闭门窗,确保患者的隐私和安全。 3. 协助患者坐起:将床头抬高至适当高度,协助患者侧身坐起,保持平稳。 4. 调整体位:将床头调整至适当角度,使患者舒适,便于呼吸和进食。 5. 固定上肢:将患者的上肢伸直放在床边,使用护理带或枕头进行固定,防止意外滑落。 6. 放置脚垫:将脚垫放在患者的下肢下面,保持舒适和稳定。 7. 定时翻身: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以保证均匀受力和减轻压力。 六、端坐卧位的注意事项 1. 定时观察:护士需要定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呼吸频率、血压、心率等,以及患者的体位是否舒适。

本科卧位与变换卧位法教案

实验课教案首页

卧位与变换卧位法 一、目的 1.掌握常用卧位的正确姿势和协助病人变换卧位的方法。 2.熟悉各种卧位的适用范围和作用。 3.熟悉人体力学原理在稳定卧位中的应用。 二、评估 1.患者的病情、临床诊断及治疗情况 2.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心理状况、 3.患者的合作理解程度 三、计划 操作者准备:洗手,戴口罩 患者准备:理解目的、愿意配合 环境准备:调节室温,光线充足,清洁,安全 四、实施 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协助病人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枕头横放于床头。 2.中凹卧位 抬高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20°-30° 3.屈膝仰卧位 病人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侧卧位 病人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于枕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伸直,上腿弯曲。在两膝之间、胸腹部、背部可放置软枕支撑病人,稳定卧位,使病人舒适。 半坐卧位 1.摇床先摇床头支架成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病人下滑。必要时,床尾可置一枕,垫于病人的足底;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 2.靠背架将病人上半身抬高,在床褥下放一靠背架,下肢屈膝,用中单包裹膝枕,垫在膝下,中单两端的带子固定于床缘。床尾足底垫软枕。放平时,先放平下肢,再放平床头。 端坐位 扶病人坐起,用床头支架或靠背架将床头抬高70°-80°,病人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桌小枕,桌上放一软枕,必要时加床档。 俯卧位 病人俯卧,两臂屈曲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膝下、髋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头偏向一侧。 头低足高位 病人仰卧,枕头横立于床头。床尾脚用支托物垫高15-30cm。 头高足低位 病人仰卧,床头脚用支托物垫高15-30cm或根据病情而定。 膝胸位 病人跪卧,两小腿平放于床上,稍分开,大腿和床面垂直,胸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

卧位教学设计方案

临床常用卧位教学设计 《基础护理学》

临床常用卧位教学设计方案课程基础护理学年级12 级专业护理学生数48_ 授课日期5.6 授课教师___________ 课型新授课学时_2_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2min ) 观看 思考 参与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活动1 (2min ) 思考 参与 互动 坐 端 坐 侧 卧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步:定向----确立学习 目标 1. 课前播放护理技能大赛 国赛第一名心肺复苏视频, 设置问题:心肺复苏时病人 的卧床姿势是怎样的?采 取这种卧床姿势的目的是 什么? 1. 学生对心肺复苏这项 操作感兴趣,什么是人工 呼吸、什么是胸外心脏按 压啊等等,她们都想知 道。 2. 学生对技能大赛非常 重视,都想看一看第一名 操作的到底怎样?我能 不能做的更好? 通过这一个视频引 出卧位的概念并激发学 生对卧位的重视和兴趣。 第二步----自学 准备了两个活动: 活动1:对号 入座一连线抢 活动1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检查学生 预习情况,并使学生对本 课内容有初步了解,同时 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 绪。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 课前充分备课,准备教 案并制作PPT 课件。 2、 下达预习任务并为6名 小组长分别授课; 3、 收集有关常用卧位的资 料与信息,以备教学需要; 4、 教具准备一可升降摇床 和多媒体设备以及自制昏 迷病人口咽部小模型及模 拟膈肌小模型(注射器) 1、 学生课前应明确预习目 的,进行预习,交流合作, 整理学习笔记 2、 通过医院见习、查找资 料等各种途径了解医院常 用卧位和临床意义; 3、 确定分组,每组选出 1 名组长作为全班小老师。 1、使课堂教学不再盲目 被动、枯燥乏味; 2、使学生对有关卧位的 知识产生感性认识。 3、见后 中 凹 屈 膝

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__习题

第九章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一.选择题: 1.侧卧位适用于: A. 肛门检查 B. 膀胱检查 C. 会阴检查 D. 腹部检查 E.腰背部检查 2.需采取去枕仰卧的是: A. 做胸腔穿刺的病人 B. 做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 C. 做腹腔穿刺的病人 D. 作心包腔穿刺的病人 E. 做髂骨穿刺的病人 3.支气管哮喘发作病人采取的体位是: A. 仰卧位 B. 侧卧位 C. 半坐卧位 D. 头高脚低位 E. 端坐位 4.腰穿抽脑脊液后去枕卧位的目的是: A. 预防脑压减低 B. 减轻脑缺氧 C. 增加脑血液循环 D. 预防脑缺血 E. 防止昏迷发生 5.全麻后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的主要目的是: A. 预防舌后缀 B. 预防呕吐物吸入 C. 避免呼吸道梗阻 D.减少头痛 E.预防虚脱 6.取半坐卧位时床头支架角度应取: A. 10°~ 20° B. 20°~ 30° C. 30°~ 60° D.30°~ 50° E.50°~ 60° 7.胎膜早破的孕妇应采取的卧位是: A. 屈膝仰卧位 B. 头低足高位 C. 头高足低位 D. 侧卧位 E.截石位 8. 头低足高位将床尾抬高: A. 10~20cm B. 20~40cm C. 20°~40°角 D.15 ~30cm E. 15°~30°角 9.病人采取被迫卧位是为了: A. 保证安全 B.减轻痛苦 C. 配合治疗 D. 减少体力消耗 E. 预防并发症 10.采取被动卧位的病人是: A. 心包积液的病人 B. 心力衰竭的病人 C. 昏迷的病人 D. 支气 管哮喘发作的病人 E.胸膜炎的病人

11.用约束带约束四肢时可采用: A. 方结 B. 外科结 C. 双套结 D.滑结 E.连环结 12.肩部约束带主要限制病人: A.上肢活动 B.下肢活动 C.头颈部活动 D.肢体活动 E.坐起 13.下列需用保护具的病人是: A.休克 B. 咯血 C. 高热 D. 腹痛 E. 谵妄 14.在各种卧位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中凹卧位时应抬高病人头胸部约30°,抬高下肢约20° B. 半卧位时,应抬高床头支架成30°~50° C. 头低足高位,床尾应垫高15~30cm D. 头高足低位,床头应垫高15~30cm E. 保留灌肠取侧卧位时,病人臀部应垫高10cm 15.严重心力衰竭的病人采取端坐位,两手支撑在床边,与其无关的作用是: A. 使横膈下降 B. 有利于呼吸活动 C. 减少下肢血液回流 D. 减轻心脏负担 E. 增加心肌收缩力 16.左心衰竭病人取端坐位的目的是: A. 使膈肌下降,减轻对心脏的压迫 B. 使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 C. 减少下肢静脉血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D. 减轻水肿,改善肺循环 E. 使冠状血管扩张,改善心肌营养 17.关于腹膜炎病人采取半坐卧位的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使腹腔渗出物流入盆腔 B. 减少炎症的扩散 C. 促使感染局限化 D. 减少毒素吸收 E. 促使腹腔血液循环 18.护士为一昏迷病人翻身侧卧,不正确的操作是: A. 将病人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屈曲 B. 先将病人双下肢移向护士一侧床缘,再将病人肩部外移 C. 一手扶肩,一手扶膝轻推病人转向对侧 D. 在病人背部、胸前及两膝间放置软枕 E. 翻身时应保证病人安全、舒适 19.某病人因甲亢手术治疗,术后采取半坐卧位的主要目的是: A. 减轻局部出血 B. 避免疼痛 C. 有利于伤口愈合 D. 改善呼吸困难 E.有利于治疗护理 20.腹腔感染术后应取半坐卧位是为了: A.借重力使膈肌上升 B. 有利于腹腔引流,使炎症局限 C. 防止呕吐

卧位和安全的护理技术教案

第三章卧位和安全的护理技术 第一节各种卧位 《各种卧位》电子教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材】庄红.《基础护理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第1版。【课题】第三章卧位和安全的护理技术 第一节各种卧位 【教学目标及要求】 知识目标:解释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叙述各种卧位的临床意义。 能力目标:能正确安置各种卧位。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情感目标:强调学生操作中的爱伤观念,安全意识与护患交流。使学生懂得尊重病人、关心病人,认识到增强职业素质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自觉性。 【授课类型】互动型,新授课。 【主要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 【教具准备】可升降摇床、多媒体设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卧位的安置方法。 难点:各种卧位的临床意义。 【课时安排】1学时

【教学过程】

分配活动操作要点: 协助病人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 于身体两侧,枕头横放于床头。 临床意义: 1)全身麻醉未清醒或昏迷病人,以防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或肺部感染。 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病人,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2. 中凹卧位 操作要点: 头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 临床意义: 休克病人,以维持呼吸与循环系统,利于病人恢复。重点 观察 难点 重点 观察 难点 重点 观察 演示课件 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加深对各种卧位的认 识

分配活动3. 屈膝仰卧位 操作要点: 病人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临床意义: 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洗等。4. 侧卧位 操作要点: 病人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在胸前,下腿伸直,上腿弯曲。两膝之间、胸腹部、背部可放置软枕支撑病人。 临床意义: 1)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检查等。 2)预防压疮。难点 重点 观察 思考 难点 重点 观察 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加深对各种卧位的认 识 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加深对各种卧位的认 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