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病人卧位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病人卧位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病人卧位

(一)卧位种类

1.去枕仰卧位

①目的:用于昏迷、全身麻醉后未清醒及椎管内麻醉或腰穿后的病人等;②卧姿:去枕仰卧,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头转向一侧。

2.屈膝仰卧位

①目的:胸腹部检查等;②卧姿:病人仰卧,头下放枕,双腿屈膝,使腹部肌肉放松。

3.侧卧位

①目的:肛门检查、灌肠、臀部肌内注射、配合胃镜检查等;②卧姿:病人侧卧,双臂屈肘,分别放在胸前及枕旁,双腿屈膝屈髋。

4.俯卧位

①目的:腰背部手术或检查,脊柱手术,背、腰、臀部有伤口者等;②卧姿:病人俯卧,头转向一侧,双臂屈肘放在头的两侧,需要时胸下、髋部及踝部各垫软枕。

5.半坐卧位

①目的:减轻呼吸困难,腹腔、盆腔、头面、颈部手术后,腹腔感染时便于引流并使感染局限化;②卧姿:将床头摇起或用靠背支架

支起床头30°~50°,抬高膝下支架30°或双膝下放枕头等物品固定。

6.坐位

①目的:为极度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的病人缓解症状;②卧姿:病人坐在床上,抬高床头支架60°~90°,膝部稍抬高,足下可蹬软枕以避免下滑。病人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软枕,病人可伏桌休息。

7.头低脚高位

①目的:体位引流;产妇胎膜早破;右侧卧位用于十二指肠引流,有利于胆汁的引流;跟骨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用反牵引力,防止下滑。②卧姿:病人仰卧,将枕头横立予床头,床尾抬高15~30cm。

8.头高脚低位

①目的:减轻颅内压,头部牵引;②卧姿:病人仰卧,床头垫高15~30cm。

9.膝胸卧位

①目的:结肠、直肠、肛门检查和治疗;矫正子宫后倾及胎位不正;②卧姿:病人先俯卧,双腿屈曲成直角,臀部抬高,双臂屈肘放在头的两侧,头转向一侧,头胸部贴在床面上,腹部悬空。

10.膀胱截石位

①目的:妇产科检查、治疗、产妇分娩等;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膀胱镜、导尿术。②卧姿:病人仰卧于检查台或床上,双腿屈膝屈髋分别放在腿架上,臀部齐台边。

(二)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法

1.协助病人翻身侧卧

操作要点:①病人仰卧,两手放胸腹部,双腿屈膝,由操作者将病人移向床缘;②一人操作时,两手分别扶病人肩、膝,将病人推向对侧;③两人操作时,两人站在床的同一侧分别抬起病人移近自己,然后扶托病人肩、背、腰、膝部位,推向对侧;④在病人的背部、肢体用软枕垫妥。

2.扶助病人移向床头

操作要点:①放平床头,将枕头横立床头,病人仰卧屈膝;②一人操作时,嘱病人双手抓住床头栏杆,双脚蹬床面,护士在臀部提供助力,使病人上移;③两人操作时,分别在病床两侧交叉站立,托住病人的颈、肩部、臀部或腰部,同时用力,将病人抬起移向床头。

3.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注意事项

①不可拖拉,以避免损伤皮肤,操作者动作应协调轻稳;②应注意观察病人病情及皮肤情况,做好记录及交班;③保证病人的各种治疗管道通畅;④术后病人应检查伤口敷料,防止脱落;保持各种骨科牵引及石膏固定功能位;颅脑术后病人头部只能处于健侧卧位或平卧。

基础护理学第09章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

基础护理学第09章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是基础护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涉及到病人的卧位调整、卧床护理和安全预防措施等方面。正确的病人卧位与安全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病人发生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对提高病人的康复程度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人的卧位调整 正确的病人卧位调整对病人的恢复和康复非常重要。在日常护理中,病人的卧位应根据病情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效果和舒适感。常见的卧位调整包括以下几种: 1.平卧位:又称仰卧位,病人仰卧于床上,可以保持病人的正常呼吸和血液循环,适用于大多数病人。但对于一些特殊病人如颅脑损伤、心脑血管疾病等,平卧位需谨慎使用。 2.俯卧位:又称趴卧位,病人俯卧于床上,适用于一些特殊病人如胃出血、呼吸衰竭等病人,有利于促进呼吸、循环和消化功能。 3.半坐位:病人坐在床上,背部支撑着,适用于一些需要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病人如肺炎、心力衰竭等患者。 除了以上常用的卧位调整,护士还要根据病人的特殊需要如手术后、骨折固定等进行其他卧位的调整,以满足病人的恢复和康复需求。 二、卧床护理 卧床护理是指病人在卧位的状态下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卧位舒适:确保病人的卧位舒适,床铺平整、软硬适中,床单 被褥干净整洁,避免病人受到不必要的刺激和疲劳。 2.防止压力性损伤:卧床的病人常常存在长时间受压,导致压力性损 伤的风险增加。护理人员应注意对压力易受损部位如褥疮高发部位如大腿、臀部、脊柱、踝关节等进行定期翻身、按摩和皮肤清洁,预防和减少褥疮 的发生。 3.呼吸道管理:卧床的病人易出现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护理人员应注 意定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4.预防血栓形成:长时间卧床的病人容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人员应鼓励病人活动,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和按摩,穿着弹力袜等预防 措施。 三、安全预防措施 在进行病人卧位与护理过程中,护士还应注意病人的安全,进行相应 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病人的意外伤害和事故发生。 1.摆放床栏:对于需要保持卧位安全的病人,护理人员应适度摆放床栏,避免病人从床上摔下。 2.避免翻身摔伤:在翻身等操作过程中,护士要协助病人进行动作, 避免病人突然摔倒和受伤。 3.防止意外滑脱:病人卧床期间易出现滑脱现象,护理人员应注意保 持床单、被褥干燥,提供抗滑效果的床单等,以减少病人滑脱的风险。

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教案5则

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教案5则范文 第一篇: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教案 第十章 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 第一节 舒适 一、概念 舒适(comfort)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自在、满意、无焦虑、无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时的一种自我感觉。也是患者最希望能通过护理而得到满足的基本需要之一。 不舒适(discomfort)是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求不能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身体出现病理改变,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 二、不舒适的原因 (一)身体因素 1、个人卫生 2、姿势或体位不当 3、保护具或矫形器械使用不当 4、疾病影响 (二)心理社会因素

1、焦虑或恐慌 2、角色适应不良 3、生活习惯改变 4、自尊受损 5、缺乏支持系统 (三)环境因素 1、不适宜的社会环境 2、不适宜的物理环境 三、护理不舒适患者的原则 (一)预防为主,促进舒适 (二)加强观察,去除诱因 (三)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不适 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是提供心理护理的基础。对因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不适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采用不作评判的倾听方式,取得信任,使患者郁积在内心的苦闷或压抑得以宣泄。通过有效的沟通,正确指导患者调节情绪,并及时与家属及单位取得联系,使其配合医务人员,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二节 卧位 一、概念 卧位(lying position)是指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需要时采取的卧床姿势。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治疗需要为之调整相应的卧

位。正确的卧位对增进患者舒适、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及进行各种检查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卧位的分类 根据卧位的平衡性,可将卧位分为稳定性卧位和不稳定性卧位。在稳定性卧位状态下,患者感到舒适和轻松;反之,在不稳定性卧位状态下,大量肌群处于紧张状态,容易疲劳,患者感到不舒适。 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可将卧位分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和被迫卧位三种。 1、主动卧位(active lying position)即患者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随意改变体位,称主动卧位。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2、被动卧位(passive lying position)即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被动卧位。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瘫痪的患者。 3、被迫卧位(compelled lying position)即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的影响或治疗的需要,被迫采取的卧位,称被迫卧位。如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由于呼吸极度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位。 根据卧位时身体的姿势,可分为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等。下面介绍的常用卧位主要依据此种分类。 三、常用卧位 (一)仰卧位(supine position)

2006年护士基础护理指导医学上的常用卧位

2006年护士基础护理指导医学上的常用卧 位 (一)仰卧位(supine position) 1.去枕仰卧位 (1)姿势: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伸直,将枕横立置于床头。 (2)适用范围:①昏迷或全麻未清醒患者,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而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②脊椎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可预防脑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 (1)姿势:抬高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 (2)适用范围:休克患者。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 3.屈膝仰卧位 (1)姿势:患者自然仰卧,头下垫枕头,两臂放在身体两侧,双腿曲屈,并稍向外分开使腹肌放松。

(2)适用范围:适用于胸腹部检查或行导尿术、会阴冲洗时。 (二)侧卧位(side-lying position) (1)姿势:患者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枕旁,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必要时两膝之间、背后、胸腹前可放置一软枕支撑。 (2)适用范围:①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肠镜检查。②侧卧与平卧交替可预防压疮。③臀部肌内注射(上腿伸直,下腿弯曲)。 (三)半坐卧位(fowler position) 1.姿势患者卧床上,以髋关节为轴心,摇起床头支架使上半身抬高与床的水平成30°~50°角(自动床、半自动床、或手摇床),再摇起膝下支架。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若无摇床可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将病人上半身抬高,下肢屈膝,用中单包裹膝枕垫在膝下将两端带子固定于床两侧,以免患者下滑, 放平时应先放平膝下,再放平床头。 2.适用范围 (1)心肺疾患所引起的呼吸困难的患者。 (2)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使腹腔渗出物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化。 (3)腹部手术后,采取半坐卧位能减轻腹部伤口缝

护士基础护理指导协助患者更换卧位

2006年护士基础护理指导协助患者更换卧位 定时更换卧位,可使身体各部分肌肉轮流承受身体的重量,维持肌肉的弹性并减少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可防止因长期卧床出现精神萎靡、消化不良、便秘、肌肉萎缩等。适应治疗和护理的需要,如灌肠、更换床单。 (一) 【目的】 使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 【操作方法】 1.一人协助法适用于体重较轻者 (2)患者仰卧,两手放于腹部。 (3)将患者肩部、臀部移向护士侧床缘护士立于病人右侧,两腿分开10~15cm以维持平衡,重心恒定。移上身(上身重心在肩背部)。一手将病人右肩稍托起,一手伸入肩部,用手掌及手指扶托颈项部;一手移至对侧肩背部用合力抬起患者上身移向近侧。移下身(下身重心在臀部),并将双下肢移近并屈膝,使患者尽量靠近护士。

(4)一手托肩,一手扶膝,将患者轻轻转向对侧,背靠护士。患者两手屈曲,一手放于枕旁,一手放于胸前。 (5)患者的背部、胸前及两膝间垫上软枕,使患者舒适又安全。 2.二人协助法适用于体重较重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如截瘫、偏瘫、昏迷等。 (2)患者仰卧,两手放于腹部。 (3)将患者肩部、臀部移向护士侧床缘,并将双下肢移近并屈膝,使患者尽量靠近护士。 (4)护士二人站在床的同一侧,一人托住患者颈肩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患者臀部和?N窝部,两人同时将患者抬起移向近侧。分别托扶患者的肩、腰、臀和膝部位,轻轻将患者翻向对侧。 (5)患者的背部、胸前及两膝间垫上软枕,使患者舒适又安全。 (二)扶助患者移向床头法 【目的】 长期卧床尤其是半卧位的病人,身体重心常常滑向床尾而不能自己改变体位者,由护士协助移动,使之保持舒适体位。 【方法】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病人卧位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病人卧位 (一)卧位种类 1.去枕仰卧位 ①目的:用于昏迷、全身麻醉后未清醒及椎管内麻醉或腰穿后的病人等;②卧姿:去枕仰卧,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头转向一侧。 2.屈膝仰卧位 ①目的:胸腹部检查等;②卧姿:病人仰卧,头下放枕,双腿屈膝,使腹部肌肉放松。 3.侧卧位 ①目的:肛门检查、灌肠、臀部肌内注射、配合胃镜检查等;②卧姿:病人侧卧,双臂屈肘,分别放在胸前及枕旁,双腿屈膝屈髋。 4.俯卧位 ①目的:腰背部手术或检查,脊柱手术,背、腰、臀部有伤口者等;②卧姿:病人俯卧,头转向一侧,双臂屈肘放在头的两侧,需要时胸下、髋部及踝部各垫软枕。 5.半坐卧位 ①目的:减轻呼吸困难,腹腔、盆腔、头面、颈部手术后,腹腔感染时便于引流并使感染局限化;②卧姿:将床头摇起或用靠背支架

支起床头30°~50°,抬高膝下支架30°或双膝下放枕头等物品固定。 6.坐位 ①目的:为极度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的病人缓解症状;②卧姿:病人坐在床上,抬高床头支架60°~90°,膝部稍抬高,足下可蹬软枕以避免下滑。病人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软枕,病人可伏桌休息。 7.头低脚高位 ①目的:体位引流;产妇胎膜早破;右侧卧位用于十二指肠引流,有利于胆汁的引流;跟骨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用反牵引力,防止下滑。②卧姿:病人仰卧,将枕头横立予床头,床尾抬高15~30cm。 8.头高脚低位 ①目的:减轻颅内压,头部牵引;②卧姿:病人仰卧,床头垫高15~30cm。 9.膝胸卧位 ①目的:结肠、直肠、肛门检查和治疗;矫正子宫后倾及胎位不正;②卧姿:病人先俯卧,双腿屈曲成直角,臀部抬高,双臂屈肘放在头的两侧,头转向一侧,头胸部贴在床面上,腹部悬空。 10.膀胱截石位

基础护理学-卧位和安全的护理考点总结

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一、卧位的分类 1.主动卧位病人自主采取的卧位。 2.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改变卧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卧位,如昏迷、极度衰弱、瘫痪等病人。 3.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晰,有改变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如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时,因呼吸困难而采取端坐卧位。 二、常见卧位 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2.中凹卧位 3.屈膝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适用范围: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用于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所引起的窒息或肺部并发症;②椎管麻醉或腰椎穿刺术后6~8小时的病人,用于防止颅内压降低所引起的头痛。因为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点漏出至脊膜腔外,造成颅内压降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引起头痛。 2.中凹卧位:用于休克患者。 1)要求:病人头胸抬高10°~20°角,下肢抬高20°~30°角。 2)适用范围:休克病人。头胸部抬高,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下肢抬高,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排血量,缓解休克症状。 3.屈膝仰卧位:用于导尿术或会阴冲洗、腹部检查者。 侧卧位 病人侧卧,两臂屈肘,下腿伸直,上腿弯曲。 适用范围 1)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肠镜检查。 2)臀部肌内注射(下腿弯曲,上腿伸直)。 3)预防压疮:与仰卧位交替以减少局部受压时间。

半坐卧位 床头支架呈30°~50°角 适用范围 1)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原因:①在重力作用下,膈肌下降,胸腔容量加大,且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减轻,增加肺活量;②部分血液滞留在下肢和盆腔,回心血量减少,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 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原因:①腹腔渗出液可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②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 3)腹部手术后病人。原因: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利于伤口愈合。 4)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原因:减少局部出血。 5)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原因:使病人逐渐适应体位变化,利于向站立过渡。 端坐位 床头支架呈70°~80°角,膝下支架呈15°~20°角。 用于急性肺水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极度呼吸困难患者。 俯卧位 适用范围 1)腰、背部检查,配合胰、胆管造影等。 2)腰、背、臀部有伤口或脊椎手术后,病人不能平卧或侧卧。

护理学基础操作流程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 1.素质要求 服装鞋帽整洁、仪表举止端庄、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柔和恰当 2.抄写医嘱,两人核对治疗单与医嘱 3.患者床前自我介绍、解释目的、评估注射部位皮肤 问“四史”:过敏史/其他药物过敏否/过去、近日/家属/吃东西否,酒精过敏否 注射部位皮肤(前臂掌侧下1/3)有无破损、发炎、感染化脓、硬结、瘢痕、皮肤病4.三擦 盘(治疗盘和无菌盘)、桌、车,抹布消毒灵中浸泡 5.洗手、戴口罩 6.备齐用物 棉签、镊子及镊子罐、酒精棉球罐、砂轮、药液(青霉素80万U/瓶1支、生理盐水10ml/支1支)、75%酒精、一次性注射器(1ml、5ml各2支)、0.1%盐酸肾上腺素、酒精棉球缸、消毒纱布缸、弯盘 7.检查用物 酒精棉球缸、消毒纱布缸、酒精棉球罐/75%酒精(当天早上治疗班的护士将其换新,有效期为24h) 镊子及镊子罐(3M指示带已变色,有效期4h) 棉签(包装、漏气、有效期) 核对青霉素药瓶药名、剂量、有效期,有无破损、瓶口有无松动、粉剂有无结块变色杂质 生理盐水安剖瓶身有无破损、裂痕,药液有无变质、浑浊、沉淀(置于前臂衣袖上)针筒(包装密封、干燥、有效期) 8.铺无菌纱布 取镊子(注意捏紧取出),打开棉球罐,打开棉球缸,夹取棉球至棉球罐(注意镊子不要碰到棉球罐);打开消毒纱布缸,夹取两块无菌纱布,置于治疗盘中,分别打开,内面朝里,上下两层铺好无菌纱布 9.消毒青霉素瓶、安剖瓶 用起瓶器撬开青霉素瓶铝盖,用棉签沾取酒精消毒瓶盖,加放酒精棉球; 棉球消毒安剖瓶颈、翻面消毒砂轮,用砂轮划一下,再用一棉球擦拭划痕处,垫在划痕处下方,掰开安剖瓶 10.检查注射器 取5ml注射器,检查名称、外包装无破损漏气、有效期;撕开外包装,装好针头,拔针帽,从外包装中取出针筒,针头斜面向下,针头(无钩、无毛、无锈、无弯曲),针栓衔接紧密,针筒刻度向上、刻度清晰,针芯可滑动扭转 11.抽取药液 药名向上,针栓不进入安剖瓶,食中指夹住安剖瓶,其余三指抵住针栓,右手向外拉针芯,不污染针芯,抽吸4ml生理盐水,排气至针头药液不滴下,核对药名、浓度、剂量,注入青霉素瓶,针头露出液面抽尽瓶内空气排气,加盖酒精棉球,振荡混匀药液12.配制皮试液 取1ml注射器、抽取青霉素液0.1ml(在瓶内排气),抽取生理盐水0.9ml(稀释成2万U/ml)、用弹气泡法摇匀药液后推去0.9ml,余液0.1ml再抽取0.9ml生理盐水(稀释成2000U/ml)摇匀推去0.9ml,余液0.1ml再抽取0.9ml生理盐水(稀释成200U/ml),摇匀,排至

基础护理学技能知识卧位安全的护理

tp1.患者,23岁,男性,因腹泻入院,诊断为阿米巴痢疾。为该患者灌肠时应采取的卧位是 A.膝胸卧位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 D.俯卧位 E.仰卧位 【答案】:C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采取右侧卧位,以提高治疗效果。 2.病人李某,胃大部切除术后采取半卧位的目的是 A.减少静脉回流血量 B.利于腹腔引流,使炎症局限 C.减少术后出血 D.防止呕吐 E.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 【答案】:E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胃大部切除术后采用半坐卧位可以是腹部松弛,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有利于伤口恢复。 3.病人男性,39岁,因车祸致脾破裂急诊入院.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60/40mmHg.护士应为病人安置 A.去枕平卧位 B.中凹卧位 C.头低脚高位 D.半坐卧位 E.平卧位 【答案】:B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根据病情,为防止患者发生休克,护士应为病人安置中凹卧位,其要求是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头胸部抬

高,有利于保持呼吸通畅,改善缺氧;下肢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增加心排出量,缓解休克症状. 4.病人男性,56岁,甲状腺手术后,该病人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 A.减少局部出血 B.使感染局限化 C.减少静脉回流量 D.有利于呼吸 E.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 【答案】:A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采用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5.胡某,男,70岁,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近3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取 A.仰卧位 B.侧卧位 C.头高足低位 D.端坐位 E.膝胸位 【答案】:D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患者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应采取端坐位。 6.孕妇,产前检查胎儿臀位,为矫正胎位,护士指导其选用的是 A.头低脚高位 B.截石位 C.侧卧位 D.膝胸卧位 E.俯卧位 【答案】:D 【解析】:考查常用卧位。为纠正胎位,应采取膝胸卧位。 7.病人女性,44岁,双脚脚趾及脚背不慎烫伤,可考虑为其选用的保护具是

护士常用50个基础护理知识

护士常用50个基础护理知识 护士使用的50个基础护理知识 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 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观察、交谈、体格检查和查阅相关资料。 病室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分别为18-22℃和50%-60%。对于 新生儿和老年患者,室温应保持在22-24℃。 常用的卧位包括去枕仰卧位、中凹卧位、屈膝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俯卧位、头低足高位、头高足低位、膝胸卧位和截石位。每种卧位都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患者。 更换特殊患者的卧位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对于有导管或输液装置的患者,需要先确保导管安置妥当,并在翻身后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对于颈椎或颅骨牵引的患者,需要保持牵引方向、位置和力度正确。对于颅脑手术的患者,需要注意头部不

可剧烈翻动,以免引起脑疝。对于石膏固定的患者,需要注意翻身后患处位置和局部肢体的血运情况,防止受压。对于一般手术的患者,需要先检查敷料是否干燥、有无脱落,并在更换敷料并固定妥当后再行翻身,翻身后注意伤口不可受压。 3.铁剂可以和维生素C、果汁等一起服用,以促进吸收。 但要避免与抑制铁吸收的食物一起服用。 4.在服用铁剂后,大便会变黑或呈柏油样。停药后会恢复 正常,需要向患者解释原因,消除顾虑。 5.在按照剂量和疗程服药的同时,需要定期进行相关实验 室检查。 28.常用的口腔护理溶液有多种,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 生理盐水可以清洁口腔,预防感染;1%-3%过氧化氢溶液可以防腐、防臭,适用于口腔感染有溃烂、坏死组织者;1%-4%碳酸氢钠溶液是一种碱性溶液,适用于真菌感染;0.02%洗必泰 溶液可以清洁口腔,具有广谱抗菌作用;0.02%呋喃西林溶液 也可以清洁口腔,具有广谱抗菌作用;0.1%醋酸溶液适用于 绿脓杆菌感染;2%-3%硼酸溶液是一种酸性防腐剂,可以抑菌; 0.08%甲硝噢溶液适用于厌氧菌感染。

护理基本操作

护理基本操作 一、概述 护理基本操作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一些基础操作,包括体位转换、洗澡、更衣、换床单、测量体温、测量血压、注射、吸氧等。这些操作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病患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二、体位转换 体位转换是指改变患者体位的操作,常见的体位有平卧位、半卧位、坐位、侧卧位等。体位转换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通气、排泄等功能,减少患者长时间固定在同一体位所带来的不适和并发症。 三、洗澡 洗澡是指给患者进行全身清洁的操作,可以使用水或擦身子的方法进行。洗澡的目的是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和皮肤疾病的发生。 四、更衣 更衣是指给患者换衣服的操作,包括上衣、裤子、内衣等。更衣的目的是让患者感到舒适、整洁,同时便于进行护理操作。 五、换床单

换床单是指将床上用品进行更换的操作,包括床单、被罩、枕套等。换床单的目的是保持患者的卫生,预防感染和皮肤疾病的发生。 六、测量体温 测量体温是指使用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体温是人体代谢活动的一个指标,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有腋下测温、口腔测温、耳温和额温等。 七、测量血压 测量血压是指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血压是血液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对血管壁的压力,可以反映人体的循环系统功能。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有听诊法和电子血压计测量法。 八、注射 注射是指将药物或液体通过注射器注入患者体内的操作。注射的目的是让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起到治疗和缓解症状的作用。常见的注射方法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九、吸氧 吸氧是指通过氧气呼吸器给患者提供纯氧的操作。吸氧的目的是增加患者体内的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的氧合情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尤为重要。 总结:

基础护理技术之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标准版)

基础护理技术之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目的: (1)保持病床的清洁,使病人感觉舒适。 (2)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3)保持环境整洁、美观。 计划: (1)用物准备:大单、被套、枕套、中单、扫床刷、扫床套、污衣袋,需要时备清洁衣裤。 (2)环境准备:同病室内无病人进行治疗或进餐,按季节调节室内温度。 (3)病人准备:病人理解、合作。 (4)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取下手表,备齐用物。 实施: (1)操作步骤: ①换单前:护士携用物至床旁→解释并说明配合方法→酌情关门窗→移床旁桌距床20cm→移椅至床旁,护理车至床尾正中→放平床支架,松被尾→助病人翻身、侧卧、背向护士→松近侧各单→中单卷于病人身下→扫净橡胶单,搭于病人身上→卷大单于病人身下,扫净床褥。 ②换单和被套:清洁大单中线对齐展开→远侧1/2塞于病人身下→铺近侧大单→放平橡胶单→铺清洁中单→中单、橡胶单一并塞于垫下→病人翻身侧卧→松开各单,污中单置床尾→扫净橡胶单,搭于病人身上→取出污单置于车下→扫净床褥,床刷套置于车下,床刷置于车上→铺对侧大单、橡胶单和中单→病人平卧→清洁被套铺于盖被上,打开尾端→棉胎纵向三折→取出拉成“S”形,置于清洁被套内→展开拉平棉胎→撤污被套→折成被筒,尾端内折→更换枕套,揉松整理。 ③换单后:床头桌椅归位→整理床单元,病人卧位舒适→开窗通风,洗手。 *要点: ①污中单、大单污染面向内卷塞于病人身下,清洁大单、中单清洁面向内卷塞。 ②对于不能翻身侧卧的病人采取平卧换单法,从床头至床尾更换。平卧换单法先取出枕头并拆开,铺完大单后先换枕套再换被套。 (2)注意事项: ①动作敏捷轻稳,不过多翻动和暴露病人,以免疲劳及受凉。 ②注意观察病情及病人的皮肤有无异常改变,带引流管的病人要防止管子扭曲受压或脱落。 ③换单中应运用人体力学原理,以节省体力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④病人的衣服、床单、被套每周更换1~2次,污染要及时更换。为防止交叉感染,采用一床一巾湿扫法,用后消毒。禁止在病房、走廊堆放更换下来的衣物。 评价: (1)病人感觉舒适安全。 (2)操作轻稳、节力,床单位整洁、美观。 (3)病人了解操作的目的、方法,能配合操作。 (4)操作时间控制在15min内。

基础护理学(卧位安置与安全护理)单元测试习题与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休克患者的体位应取A.中凹位 B.头低足高位 C.侧卧位 D.半坐卧位正确答案:A 2、脊髓腔穿刺术后的患者,应取A.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B.头高脚低位 C.半卧位 D.去枕平卧6h正确答案:D 3、脊髓腔穿刺后患者去枕平卧的目的是A.防止血压下降引起休克 B.防止脑缺血 C.防止脑压降低引起头痛 D.利于脑部血液循环正确答案:C 4、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患者采取强迫坐位的目的是A.保证安全 B.减轻痛苦正确答案:A 31、患者,男,52岁。因肠梗阻入院行肠切除术。 上述卧位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B.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C.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困难 D.减轻腹部缝合处张力正确答案:D 32、患者,男,38岁。因“头部外伤”急诊入院。浅昏迷。CT提示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术后患者返回病房,正确的体位是A.侧卧位 B.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 C.头高足低位 D.头低足高位正确答案:B 33、患者,男,38岁。因“头部外伤”急诊入院。浅昏迷。CT提示颅

内血肿,脑挫裂伤,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术后第二天,患者应采用的体位是A.头高足低位 B.半卧位 C.头低足I W J位 D.中凹卧位正确答案:A 34、患者,男,38岁。因“头部外伤”急诊入院。浅昏迷。CT提示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术后第二天采取此卧位的目的是A.促进排痰 B.利于呼吸 C.便于观察瞳孔 D.预防脑水肿正确答案:D 35、患者王某,身高180cm,体重80kg,因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 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患者回病室后应采取的体位是A.屈膝仰卧位4h B.去枕仰卧位4h C.中凹位6h D.垫枕平卧位正确答案:B 36、患者王某,身高180cm,体重80kg,因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 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患者术后第2天体温38℃,并诉伤口疼痛难忍,应采取的体位是A.仰卧 屈膝位 B.右侧卧位 C.头高脚低位 D.半坐卧位正确答案:D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 一、整理床单位 二、面部清洁和梳头 三、 四、会阴护理 五、足部清洁 六、协助患者进食/水 七、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痰 八、协助患者床上移动 九、压疮预防及护理 十、失禁护理 十一、床上使用便器 十二、留置尿管的护理 十三、温水擦浴 十四、协助更衣 十五、床上洗头 十六、指/趾甲护理

十七、安全管理 整理床单位 一、工作目标 保持床单位清洁,增进患者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意识、活动和合作能力,有无引流管、伤口,有无大小便失禁等,采用与病情相符的整理床单位的方法;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保护患者隐私; 4.协助活动不便的患者翻身或下床,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位; 5.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引流管或导管牵拉,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保证患者安全; 6.操作后对躁动、易发生坠床的患者拉好床栏或者采取其他安全措施,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7.按操作规程更换污染的床单位;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整洁,患者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

3.操作过程规范、准确,患者安全; 面部清洁和梳头 一、工作目标 使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及个人卫生习惯,选择实施面部清洁和梳头的时间; 3.按需要准备用物;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患者面部清洁,头发整洁,感觉舒适;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处理及时; 一、工作目标

21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9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 一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二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三出院病人床单处理 四床上擦浴 五酒精(温水)擦浴 六热水袋的应用 七晨间护理 八晚间护理 九头发护理 十鼻饲法 十一、吸入疗法 十二、电动吸引器吸痰法 十三、洗胃法 十四、灌肠法 十五、导尿术 十六、无菌技术操作 十七、药物抽吸法 十八、各种注射法 十九、静脉输液法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一、铺床法 .

伸过床头中线将大单塞人床垫下,在床头约30厘米处,向上提起大单边缘使其同床边缘垂直,呈一等边三角形,以床缘为界.将三角形分为两半,上半三角覆盖于床上,下半三角平整塞在床垫下再将上半三角翻下塞与床垫下,形成直角。(2)至床尾拉紧大单,一手托起床垫,一手握住大单,同法铺好床角。(3)沿床边扇形拉紧大单中部边缘,然后双手掌心向上,将大单塞与床垫下。(4)从床尾转至对侧,同法铺大单。6、套被套:方法:(1)卷筒式:将被套反面向外,平铺于床上:开口端朝床尾,将棉胎平铺于被套上,上缘和被套封口边齐、将棉胎同被套上层一并由床尾卷至床头,或由床头卷至床尾,自开口处翻转,拉平系带、羞被上沿与床头平齐,边缘向内折叠和床沿平齐。尾端向内折叠和床尾齐。(2)“s”型式:被套正面向外使被套中线与床中线对齐平铺于床上。开口端的被套上层翻转向上约1/3,将折好的棉胎放人被套开口内,底边同被套开口边齐,拉棉胎上边至被套封口处,再将竖摺的棉胎两边打开与被套平齐(先近侧后对侧),对好两上角,棉被上沿与床头平齐,逐层拉平棉被,系带打结,按卷筒式折叠成信封式。 (3)被套—侧开口法:被套正面向外,开口背门平铺于床上,将被套开口上层翻转向上,棉胎横摺三折放被套开口内,底边同被套开口边平齐,棉胎在被套内展平,棉被上缘与床头平齐、逐层拉平被套,按卷筒式折叠成信封式。7、毛毯:毛毯对齐中线,毛毯上端距盖被15厘米,床尾展平。8、铺罩单:正面向上对齐中线,上端与床头齐、向外反折约20厘米,床尾罩与毛毯一并塞于棉被下成斜角垂于床边。9、转至对侧同法

内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内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一、腹腔穿刺术配合 【目的】 1.抽取腹水化验检查,明确腹水性质。 2.适量放腹水缓解压迫症状,腹腔内注射药物及腹水浓缩回输等。 【用物准备】 1.物品准备基础治疗盘1套、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注射器(5ml、20ml、50ml各1支)、输液器、无菌培养瓶、试管、量杯、腹带及中单、卷尺、酒精灯、火柴等。 2.药品准备2%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按医嘱准备药物。 【操作方法及配合】 1.查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2.嘱病人排尿,垫中单,取半卧位或乎卧位,腹水少

量者取左侧卧位,腰背部铺好腹带,测腹围并记录。 3.协助术者配合定位,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孔巾,配合局部麻醉。 4.操作方法见《内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5.术中协助留取标本,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6.操作完毕,术者取出穿刺针,按压穿刺点,用无菌纱布覆盖后固定,测腹围,束腹带。 7.术后嘱病人卧床休息,有不适及时报告。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腹腔感染。 2.放液速度不宜过快,放液量不宜过多,一次放腹水不宜超过3000ml。观察膜水颜色、性状和量并记录。 3.术中病人如出现面色苍白、心慌、头晕、出汗、血压下降、腹痛等症状,应停止放液,安静平卧,并予输液、扩容等对症处理。 4.如放液流出不畅,可嘱病人变换体位,以助液体流出通畅。

5.腹腔穿刺放液术后,嘱病人暂时卧床休息。 6.腹带不宜过紧,以防造成呼吸困难。 7.术后穿刺处如有腹水外渗,及时更换敷料,防止穿刺处感染。 二、肝脏穿刺术配合 【目的】 1.肝脏疾病性质不明,需取活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2.确定病人肝组织损伤程度,观察肝病的发展与转归。 3.为肝脓肿病人穿刺抽吸脓液和注射药物,达到治疗目的。 【用物准备】 1.物品准备基础治疗盘1套、无菌肝脏穿刺包、肝脏穿刺针、无菌手套、注射器、4%甲醛溶液标本瓶、沙袋、腹带、无菌敷料、垫巾等。 2.药品准备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药,遵医

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总76 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潘庄医院

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一、铺床技术 (一)铺备用床(被套式) (二)铺暂空床(被套式) (三)铺麻醉床(被套式) (四)卧床病人整理法 (五)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二、帮助病人移动和保护病人安全的护理技术 (一)帮助病人更换卧位法 (二)运送病人法 (三)保护具的应用 三、无菌技术与隔离技术 (一)无菌技术 (二)隔离技术 四、清洁护理技术 (一)特殊口腔护理法 (二)床上洗发法 (三)床上擦浴法 (四)预防压疮背部护理法 (五)晨间护理法 (六)晚间护理法 五、生命体征的测量技术 (一)体温、脉搏、呼吸的测量方法 (二)血压的测量方法 六、满足病人营养的护理技术(鼻饲法) 七、冷疗与热疗技术 (一)湿热敷法 (二)乙醇拭浴法 八、满足病人排泄的护理技术

(一)导尿术 (二)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三)保留灌肠法 九、药物治疗和过敏试验技术 (一)口服给药法 (二)超声波雾化吸入疗法 (三)皮内注射法 (四)皮下注射法 (五)肌内注射法 (六)静脉注射法 十、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 (一)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二)静脉输血法 十一、抢救技术 (一)单侧鼻导管吸氧法 (二)电动吸引器吸痰法 (三)电动吸引器洗胃法 (四)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五)心肺脑复苏技术 十二、标本的采集 十三、尸体护理技术 第二部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理论问题 一、铺床技术 二、帮助病人移动和保护病人安全的护理技术 三、无菌技术与隔离技术 四、清洁护理技术 五、生命体征的测量技术 六、满足病人营养的护理技术(鼻饲法) 七、冷疗与热疗技术 八、满足病人排泄的护理技术

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临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潘庄医院

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程序一、铺床技术 (一)铺备用床(被套式) (二)铺暂空床(被套式) (三)铺麻醉床(被套式) (四)卧床病人整理法 (五)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 二、帮助病人移动和保护病人安全的护理技术 (一)帮助病人更换卧位法 (二)运送病人法 (三)保护具的应用 三、无菌技术与隔离技术 (一)无菌技术 (二)隔离技术 四、清洁护理技术 (一)特殊口腔护理法 (二)床上洗发法 (三)床上擦浴法 (四)预防压疮背部护理法 (五)晨间护理法 (六)晚间护理法 五、生命体征的测量技术 (一)体温、脉搏、呼吸的测量方法 (二)血压的测量方法 六、满足病人营养的护理技术(鼻饲法) 七、冷疗与热疗技术 (一)湿热敷法 (二)乙醇拭浴法 八、满足病人排泄的护理技术

(一)导尿术 (二)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三)保留灌肠法 九、药物治疗和过敏试验技术 (一)口服给药法 (二)超声波雾化吸入疗法 (三)皮内注射法 (四)皮下注射法 (五)肌内注射法 (六)静脉注射法 十、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 (一)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二)静脉输血法 十一、抢救技术 (一)单侧鼻导管吸氧法 (二)电动吸引器吸痰法 (三)电动吸引器洗胃法 (四)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五)心肺脑复苏技术 十二、标本的采集 十三、尸体护理技术 第二部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理论问题 一、铺床技术 二、帮助病人移动和保护病人安全的护理技术 三、无菌技术与隔离技术 四、清洁护理技术 五、生命体征的测量技术 六、满足病人营养的护理技术(鼻饲法) 七、冷疗与热疗技术 八、满足病人排泄的护理技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