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童文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浅谈新时期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期…

儿童文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浅谈新时期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期…

儿童文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

内容提要:

1、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

2、浅谈新时期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期

3、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4、儿童文学与幼儿教师人文素质培养

5、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

全文总字数:22237 字

篇一: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

一、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现状分析

当下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过于注重教材中语文知识的教学,以致学生不了解教材中都有哪些课文属于儿童文学,而且教师自己不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使学生知识面比较窄,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儿童文学读物或作品不适合小学生阅读,甚至文字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而这样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学习儿童文学作品,给儿童文学教学增加了难度;三是教师在讲解儿童文学故事时往往一带而过,不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死板,使儿童文学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而且这样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课堂氛围非常沉闷。

二、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

(一)推荐适合的儿童文学图书

儿童文学读物类型多样,不同的儿童文学读物内容和风格都不一样。教师在明确这一点后,应更加注重分析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使学生了解和学习更多的儿童文学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展示适合学生阅读的儿童文学图书。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他们熟悉和感兴趣的儿童文学图书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让学生对儿童文学产生兴趣。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先深入讲解课本中的儿童文学作品,然后延伸到课外儿童文学书,并带领学生详细分析不同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性格、运用的修辞手法等,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儿童文学作品的寓意、风格,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教师推荐适合的儿童文学作品给学生,并深入解读它们,可以引导学生爱上儿童文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他们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

(二)深入讲解儿童文学作品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为了增强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以多种方式讲解这些作品,比如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解,让小学生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对儿童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当学生有了兴趣后,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会主动分析和思考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风格、形式,必然会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教学《小马过河》时,教师可以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发挥想象,组织语言说出小马过河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学习课文,活跃他们的思维,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使学生学会整合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知识点,最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总结能力以及自主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积极运用提问教学法

当前的儿童文学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以及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积极运用提问教学法教学,这样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带着问题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这种带着问题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能使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品读,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和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丑小鸭》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一起读这个故事,之后,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儿童文学作品的品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儿童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和知识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认真读儿童文学作品,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归纳能力、阅读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儿童文学教学时,一定要重视提问,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儿童文学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文学进入

小学语文教材中,本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教材中有限的儿童文学作品却仅仅被用来做字词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相分离的现象比比皆是,没有发挥出其应用的价值和作用。为了提升儿童文学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兴趣。此外,还应注意推荐适合小学生的儿童文学图书,引导学生关注儿童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知识和修辞手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本文字数:1938

篇二:浅谈新时期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期

浅谈新时期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期

摘要:新时期以来关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生期(1840—1927年)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具体发生时间的辨析与从多个角度对这一时期具体文学实绩进行研究两个方面。中国儿童文学到底起源于何时?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儿童文学?这些问题至今仍是学界的热门话题。要想厘清这些问题,可从三个方面完善研究:一、对“儿童文学”这一概念的深入研究;二、研究者在史料方面要有自己的价值立场;三、如何去理解中国语境里的“儿童”。

关键词:清晚期;五四时期;新时期;现代儿童文学;发生期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晚清至“五四”时期是学界公认的现代儿童文学发生时期。新时期以来,对于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研究层出不穷。通过梳理已有文献,笔者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具体发生时间的辨析和从多个角度、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审视“晚清—‘五四’”这一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儿童文学,并深入探讨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与历史、社会和民族国家等之间复杂的关系。

一、关于“中国儿童文学”的具体发生时间的辨析

关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具体发生时期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国儿童文学是否古已有之”这一争论了。在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儿童文学”?存在着什么样的“儿童文学”?针对这些问题,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以蒋风、王泉根、方卫平、张之伟、谭元亨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儿童文学了。蒋风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的绪论当中这样写道:“历代儿童常常把丰富多彩的人民口头创作和古代文人文学中的优秀篇章攫为自己的宝贵精神财富,以满足精神上的渴求和需要。这就使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与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保持着传统的血缘关系。”[1]1蒋风先生所指的优秀文学中,除了《西游记》《水浒传》等文人文学外,他还特别提到民间文学对我国儿童文学的巨大影响:“我国古代的民

间童话和民间故事,从来就主要生活在孩子们中间,滋养并丰富了过去时代的儿童精神生活,也是我国儿童文学的一宗极其丰富的遗产。”[1]2王泉根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主潮》《中国儿童文学概论》等论著中也大抵持相似的观点:“由此观察中国儿童文学,中国古代有童谣、童话的存在,自然有儿童文学的存在。”[2]13“如是我们说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资源源远流长,这显然是指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的口头儿童文学。”[2]14张之伟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稿》中将“五四”以前的儿童文学称为“客观存在的儿童文学”[3]。这种提法与方卫平在《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对古代儿童文学的提法不谋而合。但是,方卫平也指出,中国古代儿童文学具有非自觉性。“除了符合传统教育需要的作品之外,它们基本上都不是专门为儿童所创作的自觉的儿童文学作品。”[4]纵观这几位学者的观点,不难做出如下的概述:他们认为古代文学中的民间文学、成人文学中某些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以及儿童之间传唱的童谣等可以看作是儿童文学,但是古代并没有出现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也就是自觉的儿童文学,真正自觉的儿童文学要到“五四”时期才出现。吴其南在《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化阐释》一书中使用类似的称法,即将“五四”以前的“儿童文学”称为“非自觉的儿童文学”。他指出:“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冠礼的记载值得关注。而真正将儿童作为一个共同体来想象其特点的是一批美学家,如老子、李贽等。因此,现代社会以前是有童年观念的,古人也意识到了儿童与成人的不同,只不过他们的注意点多在生物学层次上,而现代的学者关注的则是文化层面。而儿童文

学的产生与近代以来的新式教育制度密不可分。学校的建立推动了儿童文学读者群的生成。学校创造一个儿童的文化群体,为儿童提供了一个特殊、介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空间,创造了一种儿童自己的、又有别于成人的生活方式,在深层为儿童文学的特殊存在提供了依据。更为重要的是新式教育基本畅通了儿童自身的接受能力这个制约儿童文学建立和走向自觉的瓶颈。”[5]

在“儿童文学是古已有之”这一阵营中,谭元亨的观点显得与众不同。他在《中国儿童文学———天赋身份的背离》一书中将孙悟空、哪吒等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归为“儿童形象”。并且认为,“《西游记》在很大成分上,是给儿童们写的,而且,可以被视作中国儿童文学的一个雏形”[6]。以朱自强为代表的另一方则认为中国儿童文学并非古已有之,而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甚至连“中国儿童文学”这个名词都不存在。这一观点最先在他的《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一书中提出:“从有人类的那天起便有儿童,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儿童却并不能作为‘儿童’而存在。儿童作为儿童被发现,是西方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才完成的划时代创举。没有现代社会对‘人’的发现,就不会有‘儿童’的发现,而没有‘儿童’的发现作为前提,为儿童的儿童文学是不可能产生的。”[7]3而关于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之间的关系,朱自强则表示:“民间文学要成为儿童文学,一定要经过现代转化。”[7]4在《“儿童文学”的知识考古———论中国儿童文学不是“古已有之”》一文中,朱自强运用福柯的知识考古方法和布

尔迪厄的“文学场”的概念,对“儿童文学”这一观念进行知识考古。[8]因此,他认为不能采取对细部进行孤证的做法,认为古代那些零星的作品不足以促成“儿童文学”这一重大的事件的发生。“建构的本质论”是朱自强针对儿童文学界出现的“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倾向所提出的。在朱自强看来,杜传坤是建构主义的代表。杜传坤在《现代性中的“儿童话语”———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起源谈起》一文中表示:“现代儿童文学起源的‘元研究’的意义并不在于具体是哪一个时期,而是为什么是这个时期。儿童文学的真实起源来自于成人对儿童的想象。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和发展就是儿童被‘他者化’的过程。”[9]在这里,杜传坤显然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认为儿童是通过“颠倒”而被发现的风景。不可否认,儿童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成人为隐含的儿童读者所构建的一个“乌托邦世界”(尤其在狭义的儿童文学中),是成人想象出来供他们阅读或欣赏或受益的东西。但我们应该同时注意到,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所提供的理想化世界并非是被动的接受。相反,他们正在积极抵抗这些理想化的过程。路易丝·乔伊在2019年出版的专著Literature'sChildren:TheCriticalChildandtheArtofIdealizatio n(笔者译:《文学的儿童:批判的读者与理想化艺术》)中,分析了“儿童读者从事的实际的批评活动的本质,强调儿童对文本起何种作用”[10]。通过细读一系列“黄金时代”为儿童创作的儿童小说,证明了儿童批评是如何在这些文本中抵抗理想化的过程。也许,这本书提供的全新视角,可以在某些程度上纠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偏颇,从而

使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儿童文学的发生”这一问题。

而关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起源,大多数的学者都持“五四说”的观点。但也有少数学者持“晚清说”的观点。张建青论文《晚清儿童文学翻译与中国儿童文学之诞生》运用译介学的方法,从晚清的儿童文学翻译入手,对不同译文以及茅盾、叶圣陶、孙毓修的童话作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中国的儿童文学逐渐诞生于晚清,标志性的作品是1908年出现的《无猫国》,它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的诞生”[11]。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孙建江,他在《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起源》一文中对清末民初儿童文学活动史料的梳理和整理,发现“清末民初时儿童文学活动的创作思想日趋成熟、儿童文学创作实践丰富多彩、儿童文学活动的积极影响不断显现,因此清末民初的儿童文学活动,是具有民族性、现代性根本特征的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真正起源,清末民初也正是我国儿童文学真正呱呱坠地的诞生期”[12]。

二、对这一时期具体文学实绩进行研究

对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生期史料的整理从未停止过。1982年胡从经编纂的《晚清儿童钩沉》是中国大陆较早关于晚清时期儿童文学史实的著作。随后,蒋风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王泉根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主潮》、张之伟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稿》等一系列现代儿童文学史着眼于“五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儿童文学

史实的梳理。对于这一时期儿童文学也以正面评价为主,肯定了“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的对传统文化的反拨,把“五四”时期作为儿童文学史上的重要节点。但这些著作对史料的平面梳理,大多是从儿童文学观、域外翻译的儿童文学和原创文学三个角度来论述,缺少对史料更深入探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逐渐从各个角度审视晚清至“五四”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试图探究这一时期儿童文学与历史、社会和民族国家等之间复杂的关系。谈凤霞教授在论文《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生期的审美困境》中,从“审美”的角度,对1903-1927年间的儿童文字进行评价。在肯定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成就的基础上,同时指出了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审美困境:偏重教化、偏重“玄美”和矫枉过正。作者选取的切口很小,但是辐射的面却非常广。通过研究发生时期儿童文学的审美性,我们可以关照到整个现代甚至当代儿童文学的审美面貌。[13]张梅的《从晚清到五四儿童期刊上的图像叙事》另辟溪径,从“图像”这个在儿童文学中习以为常但却又最容易为人忽视的文体入手,考察图像由叙事的点缀到直接参与叙事的演变,从而折射出儿童文学发生期的复杂性。图像在晚清时期给儿童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在民国初年成为启蒙的利器,并出现了完全以图像为主导的《儿童教育画》,到了“五四”时期,“图画故事”作为一种新文体正式出现。图像对叶圣陶等最早一批的儿童文学作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是现代儿童文学诞生重要的推动力量。[14]

儿童文学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复杂关系一直伴随着中国儿童文学的各个阶段,尤其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阶段。吴翔宇的论文《想象中国:五四儿童文学的局限与张力》从“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入手,发现了“五四”儿童文学无法回避成人———儿童的张力关系。在“五四”时期的许多儿童文学作品中,都无法回避地出现成人的声音。在成人和儿童的身上同样都存在着自然性和社会性两种属性。“在儿童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无论是过分强调政治之于儿童文学的训谕和教化功能,还是将儿童文学超脱于政治之外,都是对两者之间深度关联的片面理解。”[15]

从儿童文学内部探讨儿童与民族国家的命题是另外一个趋势。在“五四”时期,周作人和鲁迅在儿童文学方面的贡献不可小觑。对周作人的研究,学者大多集中在他的“儿童本位”理论以及他将民俗学、人类学与儿童文学交叉在一起的跨学科方法上。而对鲁迅的研究,则更多集中在他对爱罗先珂童话的翻译上面。谈凤霞教授的论文《鲁迅与爱罗先珂的童话》一文中阐述了鲁迅选择译介爱罗先珂童话的标准在于“有益有味”,“有益”指的是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并从长远来看能有利于改良社会人生;“有味”指的是活泼、积极的生活情趣和隽永的艺术魅力,能吸引小读者。论文的着眼点仍在启蒙与斗争的主题之中。[16]美国学者安德鲁·琼斯的《发展的童话:鲁迅、爱罗先珂和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一文则揭示了鲁迅对于启蒙这一命题十分暧昧的看法。鲁迅和爱罗先珂一样持续关注着进化论及其带来的发展渴求,

但也时刻怀疑这种发展的希望只是幻想。安德鲁认为《狭的笼》是一个后殖民的寓言:本土知识分子的发展主体为启蒙价值的“普世性”所篡代。[17]106-132谢晓虹的论文《五四的童话观念和读者对象———以鲁迅的童话译介为例》以鲁迅的童话译介为例从读者对象的角度介入来重审“五四”时期的童话。她提出了很有趣的问题:童话在“五四”时期是否真的如通常所说的是“专为儿童用的文学”?作者的答案是:“五四”时期当童话被视为“专为儿童所用的文学”时,一个崭新的读者群———拥有“赤子之心”或“童心”的成人也被构建出来。具体到鲁迅1926—1927年所翻译的《小约翰》,进一步阐述了鲁迅所看重的童话作品中的“社会批判力”不是源自童心的“无邪”,而是必须拥有“成人”与“儿童”的双重视点。因此,鲁迅所翻译的童话,是献给他们的———那些徘徊在“成人”与“儿童”世界之间,拥有双重视点的痛苦的觉醒者。[17]133-153加拿大学者佩里·诺德曼在《隐藏的成人:定义的儿童文学》中曾说:“我推定叙述者(指儿童文学文本的叙述者)是一个成年人,这些文本往往提供两种不同的视角,一种是儿童式的,一种是成人式的。”[18]其实在鲁迅翻译的童话也存在着这种双重视点,因此才会邀请同样具有“双重视点”的读者进入文本。在余话中,谢晓虹希望借此丰富现时对“五四儿童”、国族想象等课题之探讨。李玮的论文《在东西之间发明儿童———论民族政治与鲁迅的儿童观》一文打破了前者启蒙语境下的研究范式,在殖民的语境下探讨了鲁迅的儿童观。她提出也许并非是鲁迅“发现”了作为“人”的存在的儿童,而是鲁迅通过“发明”儿童来实现他特

定的文化目的。“儿童”是鲁迅实现民族解放的一个工具。在谢晓红“双重论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其翻译的作品并不存在于成人与儿童之间,而是存在于殖民语境下鲁迅所建构的东/西、新/旧的中国秩序之间。在东西结构中,在新旧转换之间,“儿童”被赋予分裂传统文化秩序的特质———“童心”或“童话”。“童心”或“童话”沟通另一个“成人世界”。[19]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研究的重点是某一份刊物、某一个作家或是某一部分特定人群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生期产生的影响。宋莉华的论文《从晚清到“五四”:传教士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萌蘖》指出传教士在晚清时期的儿童文学活动。在翻译福音小说方面,传教士将其改编为儿童读物,前期的目的在于传播宗教教义,后期则被赋予了更多的启蒙色彩;在寓言方面,传教士将寓言进行改编,使其更加适合儿童阅读,寓言正式成为了儿童文学的一种文体;在童话方面,传教士用白话文译介了大量经典的作品,代表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未来的发生方向。[20]美国学者洪长泰《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1918—1937》一书专门为儿童文学单列一章,重点论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民间文学的采集,作者尤其肯定这个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把纯儿歌从传统的、道德教化的成人正统文学中分离出来,把它归入一个专门的民间文学体裁,并肯定它在民间文学教育方面不可估量的作用,具有开拓性的作用。[21]陈恩黎的论文《颠覆还是绵延———再论〈小孩月报〉与中国儿童文化的现代启蒙之路》,通过对《小

孩月报》的再考察,发现了《小孩月报》所开启的“启蒙之路”并没有完成一种对传统中国文化形成挑战、颠覆和互补的横向文化移植,而是变异为在现代化名义下继续绵延的纵向繁殖,进一步加大了传统中国对童年的不信任以及意欲多方规范、塑造与利用的文化惯性。[22]李艳利的论文《〈蒙学报〉与晚清儿童文学的觉醒》以《蒙学报》为中心考察了其下设栏目在中国儿童文学自觉的路上所起到的作用。[23]胡丽娜的论文《〈妇女杂志〉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与之结构类似。通过对《妇女杂志》下设栏目《儿童领地》和《玩具俱乐部》发表文章的整理,作者发现《妇女杂志》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尤其是其阶段的重大贡献。它在“儿童的发现”、儿童文学的创作、译介和本土儿童文学理论的构建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24]

近年来,研究者逐渐关注到了儿童报刊图像的作用。除了上文提到的张梅的《从晚清到五四儿童期刊上的图像叙事》一文,陈平原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中的‘儿童的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名为《转型期中国的“儿童相”———以〈启蒙画报〉为中心》,以1902—1904年间存在北京《启蒙画报》为中心,探讨转型时期的“儿童相”。“以图像为中心,兼及相关文字,对比‘妇女相’和‘儿童相’,解读《小英雄歌》等歌谣的精神意蕴,探究教科书中的插图,进而关注‘游戏’怎样成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内涵、‘知识’可否变得有趣、采用版刻而非石印对于《启蒙画报》的利弊得失。”[17]73-90梅家玲的论文《晚清童蒙教育中的文化传译、知识结构与表述方式——

—以〈蒙学报〉与〈启蒙画报〉为中心》,从蒙学报刊与新式小学教育的引进讲起,进而讲到两份报刊中的知识结构,包括文学、历史、算术和地理等多门学科,最后谈到了新知识的表述方式并探究晚清报刊童蒙教育的开拓与局限。[17]35-72可以看出,这两篇论文中真正涉及文学史方面的并不多,更多是在美术史、报刊史、教育史以及思想史的背景下思考晚清时期“何谓儿童,如何启蒙”。

在晚清至“五四”时期有许多人物都对中国儿童文学的诞生做出了贡献。王蕾的《安徒生童话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按照专题研究的方式说明了安徒生童话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观念生成、儿童文学理论的构建、儿童文学的创作实践等方面对中国的影响。[25]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以来关于中国儿童文学发生期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话语资源,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语境下梳理儿童文学发生期的文学实绩,考察这一时期儿童文学与现实社会、文化、历史的复杂关系。

中国儿童文学到底起源于何时?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儿童文学?这些问题至今仍是学界的热门话题。针对以上这些议题,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完善研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儿童?什么

是儿童文学?儿童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两个维度上。存在于自然维度上的儿童,从古至今都是存在的,他指的是人类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时期;而在社会维度上的儿童,不同的历史时期则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即使在同一个时代,不同阶级和社会背景的人看待儿童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在古代,官方的正统思想是压抑儿童天性的,那些所谓的蒙学读物是不能够算作儿童文学的,但是在民间,有许多故事和歌谣仍然是受到儿童喜爱的。所以,关于“儿童文学是否古已有之”的争论点在于双方对于“儿童文学”的定义有所不同。持“古代说”观点的学者是从儿童接受的角度来定义儿童文学的。他们认为,古代文学中的某些作品为儿童所喜爱,那么就可以算作是儿童文学。而朱自强认为,“儿童文学”应当是一种观念,只有得到成人认可,尤其是官方认可的儿童文学才是真正的儿童文学。但“儿童文学”究竟应当如何定义,学界至今也没有准确的定论。在看待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作品诞生的条件,包括社会、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作为研究者,更应该考察儿童文学作品在每一个具体历史环境中如何为读者所接受或排斥,怎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读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又是怎样反过来塑造文本的。

其次,在儿童文学发生期的史料研究方面,呈现出从平面化的史料整理转变为多角度挖掘史料背后隐含的复杂内涵,从而纠正了人们之前的许多误解,但在史料的深度挖掘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究。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者对待史料要有着自己的价值立场,才能发现历史框架中

的“血肉”。如果只是将史料的研究变成单纯的考据,那也就失去了研究的价值。

第三,儿童文学本身牵涉的概念很多,它包含了“儿童”“儿童观”“儿童文学观”和“文学观”“文学”等多种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儿童文学与通俗文学一样,是以“读者群”来界定自身的,这本身就使得这一概念充满了矛盾和含混。而在晚清至“五四”这一中国社会转型的时期,多种话语资源在此交汇,就使得这一问题更加复杂。因此,考察这一时期儿童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尤其是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许多学者都认为“儿童”是成人的一种想象。但是,儿童在不同的层面有着不同的想象方式。熊秉真在其英文专著《慈航:帝国晚期的儿童和童年》(ATenderVoy-age:ChildrenandChildhoodinLateImperialChina)中的序言里提出:“在帝国晚期的中国,存在着三种想象儿童的方式:一是从生理学意义上定义,认为儿童是个体生命的早期阶段;二是从社会地位来定义,处于从属位置的、通常被赋予“子”的称呼的成员,如家庭里年轻相对于年老的,这通常与年龄无关;三是从哲学和美学意义上来定义,指向与“童心说”相关的“纯真”的象征意义。”[17]6-7这对我们理解中国语境里的“儿童”很有启发意义。儿童在何种层面上被想象?如何被想象?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更进一步探究。

晚清至“五四”时期是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关键时期,“五四”距今

已经一百多年,如何在当今的语境下重新解读“五四”前后的中国儿童文学,或许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蒋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M].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6.

[2]王泉根.中国儿童文学概论[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

[3]张之伟.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史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

[4]方卫平.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993:45.

[5]吴其南.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化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0-30.

[6]谭元亨.中国儿童文学———天赋身份的背离[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65.

[7]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8]朱自强.儿童文学的知识考古———论儿童文学不是古有已之[J].中国文学研究,2014(3):101-105.

[9]杜传坤.现代性中的“儿童话语”———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起源谈起[J].学前教育研究,2010(1):16-21.

[10]LOUISEJ.Literature'sChildren:TheCriticalChildandtheArtofId ealization[M].

[11]张建青.晚清儿童文学翻译与中国儿童文学之诞生[D].上海: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04.

[12]孙建江.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起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5):159-166.

[13]谈凤霞.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生期的审美困境[J].南京师范大学学(社会科学版),2005(3):139-143.

[14]张梅.从晚清到五四儿童期刊上的图像叙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8):174-183.

[15]吴翔宇.想象中国:五四儿童文学的局限与张力[J].文艺争鸣,2013(11):27-33.

本文字数:9744

篇三: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现状;成因;对策

一、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老旧,教学效果差

一直以来,幼儿文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幼儿文学基本理论、幼儿文学发展史、文体理论和作品表达技巧。理论居多,比较枯燥。职业学院学生写作功底较弱,对作品创编有畏难情绪。加之作品表达技巧学时少,学生展示机会少。课堂上多呈现教师讲授,学生听从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无法点燃学生的热情。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对幼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15篇(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15篇 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文教材。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儿童文学作品多以童话、儿歌、寓言、故事等为主,体裁多样、各具特色,是小学文学教育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实践证明只有把握儿童文学的教学规律,分门别类地依据不同作品类别内容和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讲授,才能够有效提高作品讲解的实效性,提升学生通过文本获取信息的能力。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语文论文语文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 一、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之间的联系 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两 部分,下面将分别介绍儿童文学与这两部分之间的联系。 儿童文学作品体裁形式丰富多样,儿歌、故事、诗歌、童话、科普读物均属于儿童文学作品的范围,而且这些优秀 作品又作为编写小学教材的重要文学资源体现在小学语文 教材的内容里面,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小学语文教学教材 内容形式,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新

的要求,强调把握儿童文学的特质和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来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水平。当代社会,信息资源的获取渠道十分广泛,少年儿童在接受课堂教学知识外,还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儿童文学读物来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读写和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少年儿童的成长。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儿童文学由于其丰富的体裁样式和大量经典作品的创作成功,极大地扩展了编写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资源渠道,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教科书中大部分选文均来自于儿童文学作品的相关内容。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要求下,无论是哪一套小学语文教科书,都因儿童文学作品特有的文学性、艺术性与趣味性等特征构建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参照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这一现象不仅仅在国内比较普遍,在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因此,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资源,对小学语文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为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源泉

儿童文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浅谈新时期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期…

儿童文学课题研究论文(五篇) 内容提要: 1、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 2、浅谈新时期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期 3、幼儿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4、儿童文学与幼儿教师人文素质培养 5、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 全文总字数:22237 字 篇一: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 一、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现状分析 当下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过于注重教材中语文知识的教学,以致学生不了解教材中都有哪些课文属于儿童文学,而且教师自己不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使学生知识面比较窄,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儿童文学读物或作品不适合小学生阅读,甚至文字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而这样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学习儿童文学作品,给儿童文学教学增加了难度;三是教师在讲解儿童文学故事时往往一带而过,不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死板,使儿童文学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而且这样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课堂氛围非常沉闷。

二、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 (一)推荐适合的儿童文学图书 儿童文学读物类型多样,不同的儿童文学读物内容和风格都不一样。教师在明确这一点后,应更加注重分析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使学生了解和学习更多的儿童文学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展示适合学生阅读的儿童文学图书。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他们熟悉和感兴趣的儿童文学图书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让学生对儿童文学产生兴趣。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先深入讲解课本中的儿童文学作品,然后延伸到课外儿童文学书,并带领学生详细分析不同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性格、运用的修辞手法等,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儿童文学作品的寓意、风格,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教师推荐适合的儿童文学作品给学生,并深入解读它们,可以引导学生爱上儿童文学,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他们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 (二)深入讲解儿童文学作品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为了增强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以多种方式讲解这些作品,比如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解,让小学生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对儿童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当学生有了兴趣后,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探讨(4篇)

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探讨(4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的应用 摘要: 随着家长对孩子们要求越来越高,更注重孩子们的全方面发展, 因为儿童文学包含一定的寓意,可以让小学生能够有兴趣去阅读。注 重儿童文学,在细评作品中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美育的因素,美育是 学生发展健康人格的重要前提,在儿童文学中就包含此类因素。这就 更便于学生学好语文,培养自己宽广的胸怀,着重分析儿童文学运用 到语文课堂上带来的效果。 关键词: 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做个好的小标兵,培养自己的美德。孩子们在博览群书后,会对 外界的事物有更深刻的认知,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学生通过遨游儿童文学可以洗涤他们的心灵,让他们了解知识的博大 精深,从而有审美的观念,通过儿童文学将美育根深蒂固地刻到学生 的脑海中。 一、老师先了解儿童文学的一些特性从而更好地教导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有时候不能准确地品味儿童文学的重点,更 别说去教学生了,在实际情况中没能够理解儿童文学描写的特殊性,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将重点传授给学生。将儿童文学纳入 成人文学中,其主要的思想内容没有搞清楚,老师对儿童文学的缺乏,导致对学生的教学也是乱七八糟,使学生对其不感兴趣,将原本有意 义的教学变更加索然无味。因为童话故事的写作手法很特殊,它的描 写都是比较虚拟的,其中的人物、情景、故事情节都是作者编造的。 对人物阐释可谓是精彩至极,包括主人公的动作、想法、形态。在情 景上更是让人想入非非,故事情节都是比较不现实而且富有寓意的。 让学生可以想象自己是主角在故事当中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其主要 是想表达做事应持有哪些态度。用书中学到的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其中《丑小鸭》告诉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不 怕别人嘲笑,做最好的自我。在《司马光砸缸》中要让我们向司马光 学习,在危难之时要英勇、善于助人等。让学生可以通过大声朗读感 受一下故事情节,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懂得心灵美远比 外在美更为重要。

2023年小学语文儿童文学课堂教学论文_1

2023年小学语文儿童文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一、小学语文课程中有关儿童文学的教学和改进对策 (一)重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构建 小学语文中包含儿童文学是既定的事实,但是怎样完善小学语文知识,在课程中渗透儿童文学内容,丰富教材,就成为了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在小学语文中参入儿童文学是学生学习质量的基石,据调查发现,很多小学教师并没有对儿童文学加以重视,文学渗透不到位,教师对其的重视度也不高。对此,我们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帮助教师明确小学语文中开展儿童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构建文学内容渗透在其中,与当下儿童文学形成对照,将课本与文学进行完美互补。 (二)提高小学教师儿童文学素养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对儿童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也具有更高的要求,一些教师缺乏儿童文学基础,文学知识欠缺、教学理念落后,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和国家要加大教师培训,提升他们对儿童文学的认识,让教师保持一颗童心、一颗爱心,实现生命层次的自我提升。另外,学校还应该通过网络、视频、组织学习等方式对教师进行教育,树立他们对语文课程和儿童文学的新认识,明确素质教育理念,将儿童文学渗透到语文课本之中。 (三)扩展学生的课外文学阅读量 在教育教学改革飞速前进的大背景下,学生的课外阅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儿童文学日渐发展的今天,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也变得尤为重要。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

积极扩宽学生的阅读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例如读书研讨会、班级故事讲演等内容,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养成多读书的习惯,从而以科学和大量的阅读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完善。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是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未来学习的基石。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儿童文学内容,是丰富课本知识,优化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创造力,并实现思维扩散的关键。对此,小学语文课程中一定要丰富儿童文学,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以及对文学的认知。与此同时,在课本中加入儿童文学,也是课本内容得以扩充的核心。 篇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一、丰富课堂教学 儿童文学作品还能够很好地丰富课堂教学,能够让语文教学更富趣味性。一方面,儿童文学作品在文体上以童话故事居多,这些故事普遍都生动有趣,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鉴于儿童文学作品的这些特征,在教学形式的安排与设计上也可以有许多拓展与创新。教师可以以故事为依托来丰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无论是让学生们来表演这个故事还是在文本的基础上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与演进进行想象与发挥,这些都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并且让大家非常直观地体验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乐趣。如学习《狐狸和乌鸦》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拓展延伸: 1)请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编个小故事。 2)表演迁移:

儿童文学论文精选范文

儿童文学论文精选范文 儿童文学,是一个重要的文学类别。它是指由成年人创作的,以未成年人为受众的文学作品。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儿童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儿童文学论文范文一: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加强策略 摘要:从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角度来看,目前儿童文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中,需要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儿童文学创作实践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儿童文学教学实践;挖掘地方与民族儿童文学教学资源,建立专门的儿童文学创作内部报刊,为儿童文学创作、欣赏、研究与交流搭建一个平台。 关键词:儿童文学;教学;创作 儿童文学是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对教育的日益重视,儿童文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从《儿童文学》等刊物的发行量之大就可以看出来。但目前,儿童文学还没有成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1],儿童文学课程主要是纳入小学教育专业。也就是说,现在的小学教育(语文教育方向)专业的学生将要承担起一线的儿童文学教学。从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角度来看,目前儿童文学教学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一是创作实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相关高校教师对大学“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关注多,而对自己的学生以后走向小学教育岗位后如何进行儿童文学教学则关注不够;三是民族资源与地方资源发掘不够;四是缺乏儿童文学作品的刊发阵地。文章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提出几点思考。 一、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儿童文学创作实践 目前,“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的重心落在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上,主要包括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历史发展轨迹与各种文体介绍三方面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对于儿童文学创作这一块则相对忽视。事实上,如果不深入了解儿童并尝试进行儿童文学创作,儿童文学教育就很难摆脱成人思维模式,难以根除“成人幻想”的痕迹。别林斯基

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应用论文(7篇)

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应用论文(7篇)第一篇: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融入分析 摘要: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都属于儿童文学,可以说,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分别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儿童文学的融入现状和实践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的语文教师们提供儿童文学融入与实践方面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融入;实践 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情况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针对这一情况,各个学校都逐渐增加了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所占比重,添加了诸如《司马光》《丑小鸭》

《乌鸦喝水》和《骄傲的孔雀》等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品。但是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融入现状 (一)教师对儿童文学艺术特征的重视不够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的小学语文教师都还没有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引起高度重视。不仅忽视了儿童文学的艺术品格和审美情趣,将语文教学当做字词句的简单教学。还以成人化的思维方式解读儿童文学作品,没有发挥出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应有的职能作用与教学功效。 (二)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教育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阶段,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和当前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育不相匹配,也不符合当下小学生心智发展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体裁和功能的认识与理解都还不够完整和成熟。

这种局限性的观念会让教师的教学视野变得狭窄,不利于创新教学的 开发与发展。 (三)小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储备量低 小学生的儿童文学作品阅读量较低,教材上选编儿童文学的数量 满足不了学生对文学阅读的心理需求。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内,学 生接触到的儿童文学作品数量有限。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措施 (一)抓住儿童文学中特有的艺术特点 儿童文学特有的艺术特点就是童真和童趣。故事的主人公基本上 都是动物和小孩,剧情简单易懂,但包含着真善美的教育内涵和语文 教育中的基础知识。小学的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并且充分利用起儿童文 学的这一艺术特点,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挖掘出儿童文学中细腻 的思想和纯真的感情,培养和提升学生美好的童真情趣。通过儿童文 学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状况的教学方案,

儿童文学论文范文儿童文学与小学生论文

儿童文学论文范文儿童文学与小学生论文 儿童文学在我们今天的小学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生理和心理上有其特殊性,在这一时期,学生对于严肃文学的接受能力有限。 儿童文学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分析 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学习和阅读贯穿于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当中,儿童文学也渗透在小学教育的多种活动中。 有效开展并指导儿童文学阅读,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思的问题。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与儿童文学的现状 儿童文学教学一直是中小学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教学中的核心话题。 儿童文学又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是现行小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约有80%是儿童文学作品,如有童话《小马过河》《小公鸡和小鸭子》《凡卡》等,有寓言《我要的是葫芦》等,有儿童散文《秋天》《北京》等,有儿童故事《爷爷和小树》《兰兰过桥》等,有儿童诗《植物妈妈有办法》《四季的脚步》等。

今年,甘肃省教科所和省小语会组织了儿童文学阅读教学现场课竞赛活动,开展此项教学活动,是为了引导教师从儿童文学角度透视小学语文教材和课外儿童文学作品,根据课内外不同儿童文学作品的文本特征,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从课堂教学中,儿童文学对孩子的影响并不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对儿童文学的理解不深,大多限于对其结构、段落大意、主题、字词的理解分析,没有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故事的真正含义(包括外延书籍)。 2.教师的文学素养缺乏,忙于应试,不能静下心来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3.社会上普遍的快餐文化也直接影响儿童文学的创作和质量。 高质量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数量、种类远远不能满足中小学生之需求,浮躁与功利也体现在一些作品中。 4.有些儿童读物过多地强调对少年儿童的快乐教育,忽视了儿童对贫穷苦难挫折之认识、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韧之影响,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成年后走向社会不能很快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育阶段,更强调的是“育”,重点是为儿童向少年成长过程中人格健全、价值取向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文学论文-儿童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育儿童文学论文-儿童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儿童文学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刚进入小学教育的儿童,他们开始对童话、寓言、生活中的故事产生兴趣。到了小学高年级的少年儿童,他们对文学爱好更加感兴趣,科幻小说、斗智斗勇的故事成为他们爱不释手的读物。 二、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师 语文教育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教师作为主导者,首先自身必须有良好的修养,有很强的教育梦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有爱心,能够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该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应打破传统的教育方法,推陈出新;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不仅希望自己的教师能够传授给他们专业知识,也希望他们的教师能够富有童趣,可以有讲不完的故事,是大王,教师应善于和学生沟通,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

(一)准确掌握儿童心理 儿童是主动接受知识的,不应该被动地去接受知识,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儿童文学中的乐趣。儿童主动去接受文学,是有感情地去接受的,并不是一味地盲目去接受知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优秀的文学作品会受到儿童的喜欢,而且会主动去阅读,因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充分地掌握儿童的心理,而且所写的故事以及故事里的人物,都是儿童所喜欢的角色。 (二)教育方式 语文是灵活多变的,而且教育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着多样性,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即使生活中一件很小的事情,都可以对小学生进行教育。例如说,同学之间发生了一点小矛盾,教师应及时进行调解,并告诉学生要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三)教师的自身魅力 在每一位学生眼中,对教师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一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是不一样的,但总的来说,教师的形象分为内在和外在。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多才多艺,有童心,有幽默感,有热情,有爱

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论文2篇-儿童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论文2篇-儿童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第一篇 1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浅析 1.1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较差 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儿童文学培训,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不愿意主动学习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儿童文学作品作家也并不感兴趣,对于儿童文学作品具体的概念及范畴,自己也不熟悉儿童文学发展史,没有掌握系统的儿童文学文体知识,不能区分不同体裁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以及儿童文学作品的作用是什么,在教授儿童文学作品课程的时候最终要让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明确,这势必影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效果。 1.2儿童情趣挖掘不够 虽然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教学观念伴随着新课改不断更新,但在

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观念的影响,仍然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观念的灌输,对在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情趣挖掘不够,从而忽视了小学生的童趣需求和情感体验。 1.3儿童文学教学方式单一 儿童文学作品大多生活活泼,充满欢乐与想象,它能够给小学生带来纯真的快乐和丰富的想象,更加注重小学生的学习乐趣与人文素养养成。但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只是按照语文一般课文一样的程式的讲解与分析,使得本应是一节充满了快乐童真的儿童文学课变得枯燥单调,时间一长,小学生就会对儿童文学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小学生对儿童文学产生阅读和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儿童文学的陪伴下健康成长。 1.4缺乏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小学生的求知望强烈,小学阶段对是进行阅读指导与教育的最佳时期。很多学校有图书馆,教室有图书角,阅读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教师忙于平时的教学,根本没有意识和时间精力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让小学生自行阅读。

小学儿童文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儿童文学语文教学论文 一、小学语文教学和儿童文学之间的关系 首先在进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课本是整个教学的重要依据。例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卖火柴的小姑娘”“狼和小羊”及“皇帝的新装”等等这些都是非常经典的童话故事。几乎所有的儿童文学题材都能在小学语文中找到其相应的版本。根据相关的统计说明,所有的儿童文学结合起来,已经占到了整个小学语文课本内容的80%,因此,儿童文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此外,除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包含有较多的儿童文学之外,与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的课外读物内部往往也包含有较多的儿童文学篇章。可见小学生在进展课外小学语文阅读的过程中也多接触到儿童文学。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主要可以从教师、学生两方面进展分析。 (一)儿童文学在教师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儿童文学去拉近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能够进一步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去了解自己的学生,从而制定出适合学生特点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案,逐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同时,教师在进展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置成相关的儿童文学学习的环境,进而更为深入地发现小学生内心的志向爱好,了解到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就降低了整个小学语文的教学难度。其次,拥有一颗童心是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儿童文学内部的很

多内容对于童心的重新展示及塑造有着较大的帮助作用,教师在进展儿童文学阅读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唤起自身消失已久的童心,这样教师在进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从小学生的角度对待相关问题,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和地位 首先,儿童文学内部通常含有较多的积极向上的人物性格,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唤起小学生进展模仿和学习的倾向,这对于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着较大的作用,同时儿童文学内部所包含的不良的人物形象能够对小学生在很多方面起到警示的作用,提示小学生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对于小学生良好人生观及良好人格的形成有着较大的作用。其次,儿童文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这对于提升小学生开阔的想象思维能力有着较大的帮助作用。同时儿童文学内部较多的题材内容,对于培养小学生活泼的思维也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展,是小学生实现快速智力提升的催化剂。最后,小学生在进展儿童文学学习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学习的好奇心,逐步增强整体的求知欲望。同时由于小学生生活圈子的限制,所能接触的东西较少,小学生通过阅读儿童文学能够扩大其整体的视野,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小学生一个探寻丰富多彩世界的窗口,上至神秘的星空,下至幽静的海底,还有大森林内部繁多的花草树木,昆虫异类,同时儿童文学内部也常常包含有不同民族的生活风情,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让小学生增长一定的历史知识及自然科学,可见儿童文学在提升小学生知识方面

儿童文学研究论文(4篇)

儿童文学研究论文(4篇) 儿童文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促进儿童智力和情感方面的发展为目的。作为一门研究领域,儿童文学研究旨在探讨这种文学形式与儿童心理和社会习惯的关系。本文将介绍四篇与儿童文学研究相关的论文,分别为“儿童文学教学的深度整合与创新”、“阅读一本好书的意义”、“儿童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研究”以及“儿童文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第一篇文章,题目是《儿童文学教学的深度整合与创新》。该论文提出,儿童文学教学能否有效实现,不仅取决于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思想与情感的深入交融。文章提倡以情境教学为基础,紧密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将感知、探究、创造和交流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文章的支撑下,探讨了儿童文学教学的现状、挑战和未来,为推进儿童文学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第二篇文章,题目是《阅读一本好书的意义》。该论文旨在探讨阅读好书对儿童成长和学习的积极影响。文章指出,好书具有启迪性、情感性和智力性等特征,阅读好书可以拓展儿童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通过具体案例和心理分析,文章分析了儿童阅读好书可能产生的危害和困惑,并提出了“以爱而教、以情而导”的阅读方法和策略,以鼓励儿童主动阅读好书,从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助力儿童走向成年并成为完整人格。

第三篇文章,题目是《儿童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研究》。该论文旨在探讨儿童文学作品在叙事方面的特点和技巧,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创作优质的儿童文学作品。文章以经典童话《小红帽》为例,分析了其人物塑造、时空设置、情节设计和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叙事技巧,指出儿童文学作品需要注意受众的特点和需求,通过逼真的叙事和生动的描写,引导儿童认识世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文章提供了一定的创作参考和启示,也拓宽了儿童文学研究的视野和深度。 第四篇文章,题目是《儿童文学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该论文旨在探讨传统文化与儿童文学的结合,以及如何在儿童文学创作和教育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文章以《三字经》、《百家姓》和《唐诗三百首》为例,分析了这些经典文化著作中的深刻道理和文化内涵,指出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儿童文学作品中,可以激发儿童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素质。文章还提出了一些创作技巧和策略,为儿童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综上所述,这四篇论文都探讨了儿童文学研究的不同方面,涵盖了教学和教育、阅读体验与方法、叙事技巧和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应用价值,为儿童文学的创作、教育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同时,这些论文也向我们展示了儿童文学研究者对于儿童成长、文化传承以及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也向我们展示了儿童文学研究所包容的深度和广度。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育的论文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育的论文关于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育的论文 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也是为了学生认识到中华的灿烂文化。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摘要】儿童文学作为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其作用不可小觑。 这一题材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更多可能性以及纵深度挖掘,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对儿童文学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其地位和作用,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应用现状;地位作用 儿童文学是儿童心智启迪的有利抓手,在儿童教育以及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儿童文学而言,本质上来讲其符合儿童的特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一、儿童文学在当前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材普遍使用了多年的今天,基于理性的视角对当前小学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现状分析可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儿童文学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面对小学生,教学对象非常的特殊,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儿童文学与其他文学在艺术特性以及美学内涵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正是由于当前国内很多语文老师对儿童文学的把握不够准确,甚至这方面的素养和能力非常的欠缺,以致于对儿童文学及其作品所蕴含的艺术性造成理解和认知上的误差,难以抓住作品中的美学个性。 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工具性。

在教学过程中,将儿童文学作为普通教科书进行教育教学,一味地单纯重视字、词和句的教学,或者对层次进行探上,以致于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丧失殆尽,最终沦为一种工具;其次,成人化现象非常的严重。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将儿童文学视为成年人文学作品,甚至将成年人文学作品及其研究思路,应用在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而且讲读还经常变味,教育教学最终表现出浓郁的功利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儿童文学地位及其作用 1.儿童文学是老师必备素质。 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课外活动与课外阅读均离不开儿童文学,二者之间密切相关。 对于老师而言,就必须提高个人的教学素养和水平,正确引导学生的活动与阅读,这样才具备一定的审美感以及分析能力。 同时,老师也应当不断增加个人的阅读面,尤其要学会儿童语言,并且让个人的教学风格有效的融入到教学中去,感染学生。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当善于观察和发现作品的情趣。 对于儿童作品而言,顾名思义,即从小学生的视角和思想认知层面,表现出戏剧化的情节或生活情节。 2.儿童文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他们的智力发展及其思维能力等各要素之间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若想开发和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就必须重视他们的思想能力培养。 对于儿童文学而言,其题材非常的丰富,既包含了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又包括了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其中的故事引人入胜,不仅可以引导他们展开思考,而且能够激发思维意识,提高思维能力。 儿童文学属于极富想象力的文学样式,其中包含了科幻、童话以及寓言等素材,较之于成年人的文学作品,其更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幻想,这些均是基于儿童心理视角为的表现形式。 给小学生提供文学书时,正如托尔斯泰所言“应当可以启迪他们身上的健康以及创造性想象力等方面的书籍。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思考分析(6篇)-儿童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思考分析(6篇)-儿童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引入儿童文学思考探讨 朱自强教授在《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的主体性资源》一文中说:“儿童从一出生开始,其语言发展就需要用特殊的语言系统来刺激、激活、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基本还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具体运算阶段,思维中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思维系统,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思考。而类型丰富的儿童文学,特别是绘本,正是符合儿童思维发展特征,激起他们想象力和兴趣的文学。 一、儿童文学的“童性”特征

在很多人眼中,儿童文学大多是指童话,甚至成为童话的代名词。实际上,通俗易懂的历史小故事,新颖、情节曲折离奇有趣的幻想小说,儿童诗等都是较为常见的儿童文学。儿童的想象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而儿童文学常以“魔幻变形的夸张手法”将孩子们所熟知的或陌生的事物形象化,刺激文学形象的再生,促进孩子们精神世界的建构。如风靡全球的幻想小说《哈利波特》,以现实世界为蓝本,以西方神话传说为颜料,勾画出一个新的魔法世界。其中曲折离奇的情节迎合了孩子们爱冒险、爱新奇的天性。这正如培利诺德曼所说的“好的情节的确提供双重乐趣——第一重是未完成的乐趣,即未完成的张力与完成的期待,第二重则是完成的乐趣”。儿童文学的这种“童性”就是吸引学生,引起学生浓厚阅读兴趣的所在。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除了可以通过各种读书交流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组织学生大量阅读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将儿童文学引入课堂,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鉴赏、辨析,引导学生正确深入阅读,否则,更多的学生都是看“味道”,而悟不到其中有关语文的内容,这将失去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儿童文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儿童文学论文

儿童文学论文 儿童文学是文学领域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儿童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儿童文学论文范文一: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儿童文学》,即为未从事基础教育的学习者学习文学的基础课程。对于这一课程,教育学者和专家都抱有极大的重视,一方面,《儿童文学》教学课程的设置为小学教育方向的学生了解相关儿童文学理论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而另一方面,《儿童文学》是小学教育方向的学生在文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承载,《儿童文学》的学习方向和特点就注定了儿童文学普及的重要性。然而,我国现有的《儿童文学》教育却存在有各种弊端,这些问题来源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价值观的缺乏以及专业课程设置不当等。因此根据目前对《儿童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和个人经验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作为语文素质培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儿童文学一直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这也使得儿童文学教学在教学课程中的设置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具体体现外界对儿童文学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中小学教师对儿童文学专业知识缺乏等现象,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与高等院校《儿童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想改变现有儿童文学发展受困的局面,对《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显得尤为必要。 一、我国《儿童文学》教学课程面临的困境 1.思想观念的落后 我国小学基础性教育教学历经百年,但是思想观念却还停留在封建时期的观念中,很多人以为儿童教育只是代替家长对学生进行陪伴。家长认为小学生教学不在于知识的培养,那些文化知识都会在日后的较高级教育中教授,对于文学教育更是淡化,这样观念的形成导致大量的中小学教师缺乏对学生文学素质的整体培养以及语文素质的教育,使得《儿童文学》没有起到对日后素质形成铺垫式的作用。这样的局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现状(4篇)-儿童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现状(4篇)-儿童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儿童文学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利用 摘要:儿童文学是小学生认识语文。了解语文的一种重要渠道,学生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开拓自己的眼界,丰富阅读量,提升自己的语文文学素养,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将从儿童文学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在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等领域的有效运用出发,对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运用儿童文学资源,作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儿童文学资源;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利用

一、儿童文学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所谓的儿童文学即指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特别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在平时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儿童文学以其特有的文学魅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儿童阅读这些文学作品。而一些经典的如《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文学作品更是经久不衰、举世闻名。儿童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时候,被作品中所传承的真善美所打动,给予他们纯净、信心与温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帮助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一些文学知识会潜移默化地传达到儿童的大脑中,增长他们的见识,丰富他们的认知,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此外,儿童文学的语言轻松明快,形象生动,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极容易被打动。丰富的儿童文学资源,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学习素材,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一些儿童文学作品,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他们学习语文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儿童文学阅读研究论文6篇

儿童文学阅读研究论文6篇【一】 摘要:儿童文学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儿童文学阅读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教师应当通过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修养,并掌握一定的方法策略,来带领学生走进儿童文学世界,引导学生开展好儿童文学的阅读,为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儿童文学阅读 一.儿童文学阅读――儿童成长的精神食粮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在中小学年代里读过哪些书,书籍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什么痕迹――这一点决定着人的情感培养,决定着年轻人对待同龄的人,对待长者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所接触到的东西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长,而其中阅读对我们的影响最大。因此,儿童的阅读应该得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充分重视,我们要为孩子提供轻松而又有内涵的书籍。儿童文学正是专为儿童写成的适合他们审美接受心理与阅读经验的文学,儿童文学为儿童成长提供了优质、优美的精神食粮,使他们感悟到文学之美,母语之美。 首先,儿童文学阅读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海德格尔说,文学在大地和天空之间创造了崭新的诗意的世界,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生命。文学就好像一盏灯,照耀着人们的心房。而儿童文学则给孩子们带来了审美的愉悦,更让儿童在童年学会了“做梦”,这种“梦”使他们的童年生趣盎然、熠熠生辉、可爱至极。童年这种“梦”的存在将成为孩子们今后人生的重要乐趣和创造的源泉。阅读儿童文学也在

不知不觉中维护着儿童的天真,让孩子们享受着一个美好的金色童年。 其次,儿童文学阅读为孩子打下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文学的世界里,更多的是纯真、美和幻想。小时候让孩子深深感动过的儿童文学作品,将使他们终身难忘,一生受益。文学阅读不同于知识书、图画书、教科书的阅读,文学是以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个性鲜活的人物性格,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的。儿童文学将许多美好的情感、优秀的品质、人生成功必备的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如爱、责任、信念、勇气等传递到孩子的心灵中,为儿童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光明的精神底子,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影响极为深远。 二.教师带领孩子走进儿童文学 (一)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儿童文学素养 儿童文学是教师了解儿童,走进儿童心灵世界的主要途径。一方面,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性格、心理、兴趣、志向等,理解作品中典型的、个性的儿童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并学会去发现、热爱生活中的每一个孩子。另一方面,儿童文学可以唤回教师消逝的童心,促使教师走进纯真美好的童心世界,唤醒他们童年时代善良、纯真、自然、充满幻想和创造欲望的天性,留住热情、朝气的动感节律,从而更加喜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真正成为儿童的良师益友。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探究(5篇)-儿童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探究(5篇)-儿童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探讨 摘要:儿童文学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儿童,这种文学形式与小学语文教育间有着紧密联系,其不仅是组成小学语文教育的关键部分,也能够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更新颖、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儿童文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论是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还是在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育

儿童文学的相关教学活动,主要是结合学生实际审美需求与心理特征来开展的,所展示的文学作品也能够全面适应儿童兴趣爱好,以及阅读、接受水平。从这一层次来讲,其实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拥有着共同的教育对象,因此,在设计、组织各项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借助儿童文学资源,以此来不断丰富小学语文教育内容。 1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语文课堂上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往往都是以教材为依托的,而其中就包含了诸多儿童文学方面的文章,如,《捞月亮》《丑小鸭》等童话故事,以及《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语言故事。这些文章都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与趣味性,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运用,不仅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够进一步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又能够引导学生领悟做人的道理[1]。其次,儿童文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源。要想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以及语文学习视野、知识面的不断拓展,就应该从小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此,

小学语文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与认知能力还处于形成发展时期,所以理解、阅读能力相对较弱,对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多选读一些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且趣味性较强的课外书籍,而儿童文学著作就是选择。优秀的儿童文学不仅轻松幽默,而且还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学著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自身文学修养和语文综合学习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 2科学利用儿童文学资源的方法探析 2.1儿童文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根本依据。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小英雄雨来》《小抄写员》《小木偶》等诸多儿童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不断充实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首先,应注重整体感知。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段来对文章的重点字词句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还应带领其从整体层面感知文章,体会文章的整体美,并配备一些音乐、图片等素材来加强感受;其次,应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授课中,学生若仅从文字层面理解了文章内容是不够的,还要增强学生的真实体验与感受,充分发挥小学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