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儿童文学的读者指的是0到18岁的未成年人,这个阶段的儿童年龄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包括身心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等,因而又区分成三个层次: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我们这里探讨的小学阶段的儿童文学,主要指的是童年文学。

1)儿童的身心特征、思维特征

心理学上把人在3岁至15岁这一阶段划分为儿童期。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进行思维的生理结构和反应机能正处在不断发展和趋向健全的变化过程中,使儿童心理出现了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趋向,并具有了不同年龄阶段各自明显的特征。一般把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3岁到6岁的学龄前期,也称幼儿期;7岁到11岁的学龄初期,也称童年期;12岁到15岁的学龄中期,也称少年期。

在幼儿期,儿童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注意力不易集中和持久,有意想象开始发展,但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及同一些概括性的道德标准相联系的道德感,语言和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

童年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得以重大转折的时期,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抽象思维与各种心理的有意性和自觉性在发展,个性倾向、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在增长,自觉运

用道德意识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逻辑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但集体意识有待发展,而且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常常从表现现象出发,对客观事物愿意表态,求知欲增强,甚至醉心于那种对他们距离很远的东西。这一切,很大程度是由于书面语言、电子传媒介入的结果。

少年期是儿童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处在“最动荡、最易变化、最不稳定的一个时期”(克鲁普斯卡娅语)。在这一时期,他们的抽象思维和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独立性、自觉性、义务感、纪律性等个性品质形成,生活经验、文化知识日益增多,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具有了初步世界观的萌芽。心理品质向成年期过渡。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儿童文学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对儿童文学的要求是有区别的:

幼儿文学的要求是:内容方面,应着重阐述初步的道德观念或某些必备的知识,要有浓郁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表现方法要以反复和对比为主;语言方面,既要浅显、口语化和规范化,又要形象有趣,富于动感;形式上,要以图为主,图文并茂;体裁上主要是儿歌、小诗、图画故事、生活小故事、连环画、短小的童话等为主。

童年文学的要求是:主题方面要单一、浅近、具体、明朗、富于教益,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人物形象多是有

理想、有追求、勇于开拓进取、具有奉献精神的先进的成人形象或儿童形象,允许出现否定性人物,塑造时,多用外貌刻画和动作描写,少用静止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情节要生动单纯,具有浓重的故事性;结构要紧凑完整;语言要生动有趣;基调要明朗乐观;内容上要以表现光明面为主,力求做到真善美的统一;体裁方面,要以儿童故事、童话、寓言、儿童诗、儿童科学文艺和儿童影视剧为主。

少年文学的要求是:主题要丰富且呈现多义,题材要宽泛且有较为深刻的内涵,既集中描写、赞颂生活中美好的、光明的一面,也不回避客观存在的消极、阴暗的因素;在人物刻画方面,以写少年为主,也不冷落对成人形象的描绘,而且要较有深度和力度;情节设计既可曲折完整,也可“淡化”处理;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方面应趋于多样化;体裁方面以小说、动物小说、科幻作品、散文、游记、报告文学、传记体作品、少年诗歌、影视剧为主。

总之,儿童读者从幼年到童年到少年,在这一年龄增长的过程中,其总体的儿童特征逐渐淡化、消失,而总体的成人特征逐渐强化明显。供给他们阅读欣赏的儿童文学作品也相应出现这种变化,即儿童文学自身的总体特点愈来愈淡化以至于消失,而成人文学(主要指青年文学)的总体特点愈来愈强化以至于完全取而代之。

2)儿童文学与儿童的情绪情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情感,并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儿童作为一个情感弱势群体,他的感情更加脆弱,最容易受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儿童除了从成人和小伙伴那里寻求温暖和同情外,还会从文艺作品中寻求消遣和快乐,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可以使得他们的感情更丰富、更充实,以抵抗生活中的孤独、苦恼与不幸。所以,儿童文学能丰富儿童的情感,培养儿童的幽默感。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善于以幽默,细腻的笔调来展示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诗意之美,从而给孩子以强烈的情感体验。

举个例子,我国作家车培晶的新作《瘦狼与胖狼》,作品用对比手法塑造了天真、善良的瘦狼和自私、计较的胖狼这两个童话形象。纯朴诚实的瘦狼被胖狼摘去了五脏六腑,骗去了狼皮,但是人们同情它,信任它,纷纷将棉衣、棉毯披到它身上。一位好心肠的老奶奶还收养了它,为它织了一件像绵羊的皮毛一样的毛衣,老奶奶的儿子甚至为它安装了一套电脑内脏。而胖狼则由于太计较个人得失,不仅吃不到东西,还被腌成辣椒狼,吃尽苦头。童话中既有善意的嘲讽,又有温暖的爱意;既透露出轻松、自然的幽默风格,又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与动物和平相处的良善意愿。这样就自然而然的让孩子们在心中产生了一种情感,一种善恶美丑分明的情愫。

再如瑞典著名女作家林格伦的童话《住在屋顶上的小飞人》写的是小飞人卡尔松与斯万特松家的小儿子小家伙相交往的有趣故事。小家伙是个自我感觉很孤独的小男孩,他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很忙,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家里人既没时间陪他,也没人注意到他的感受。于是小飞人卡尔松出现了。小飞人填补了小家伙孤寂的生活,为小家伙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作品中对于两个小伙伴纯真友谊的描写,对于小家伙渴求亲情、友情的描写给予生活缺少情感交流的孩子们一种情感补偿,使他们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所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助于儿童情感的培养,甚至潜移墨化,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3)儿童文学与儿童思维

儿童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这种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主、客观不分,它常常使得儿童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会与真实的客观世界产生程度不等的错位和反差。

儿童心理学表明,儿童思维是一种同原始人思维类似的思维形式,大体而言,它具有以直观形式代替逻辑形式来感知世界的特点。儿童在十二岁以前,还没有出现一个完全的逻辑系统,在他们的意识里理性和逻辑还没有能够很好表现出来。这一时期儿童主要借助感性的直观形象来思考,用感性的态度去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种整体认识,常常把局部和整体混为一谈,把现象当成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因果关系也

常以直观形象感受和直接经验来解释。这种直观形象思维,又常以主体情感为向导,形成一种感官联想现象。另外,由于知识受局限,没有先验的约束,儿童在思维的过程中,具有浓厚自我中心色彩。形成一种“我向思维”,一切都等同于有生命的我,不能区分有生命的现象和无生命的现象,而把整个世界同化在自我的活动中。在他们稚气的眼里,月亮是人的脸,或者是星星的妈妈,而星星眨眨眼,树儿摇摇头,则是向人们问好……..在这种思维影响下,儿童分不清物理和心理世界,分不清知觉和想象,分不清过去和现在,世界所有的一切都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在儿童的世界里,充满生机和富有诗意!儿童只是依照他们所知道的而不是实际客观存在的样子去表现事物,因而摆脱了许多现实的局限,可以进行无拘无束的想象和大胆创造,于是,童心就成了产生想象的沃土。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使儿童情感得到熏陶、幽默感得以培养,使得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想象陶冶,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条件。所以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应该要充满着情感色彩,富有幽默感,富有想象空间,这样才能与儿童的心理相符了。美国作家鲍姆的《绿野仙踪》、英国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意大利作家罗大里的《假话国历险记》《洋葱头历险记》、米而恩的《小熊温尼•普》等都是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4)儿童文学与儿童兴趣

儿童认知心理学认为:“当儿童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来自外界环境中的新奇对象之间有适度的不一致时,儿童就会出现‘惊讶,疑问、迷惑和矛盾,’从而激发儿童去注意和探求”。儿童由于生活阅历比较少,受知识所限、眼界所囿,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这也就意味着儿童在经验和阅历方面不如成人老成持重,而这恰恰就成了儿童认知的动力。儿童因为无知或认知有限而进一步增强了去探知的兴趣。好奇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大特征,这就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儿童对认知产生极大的渴望感。

儿童文学以其生动的形象、有趣的情节,活泼的笔法,把小朋友引进那个他们欲探知的世界,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舞他们浓厚的求知兴趣。比如《鲁孙滨漂流记》,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又融入了海岛的地理概貌、动物植物、种植技术、烹饪烤面包技术、搭木屋、打猎等等的谋生知识。未知的世界展现在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小读者面前,这样便大大激起了小朋友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兴趣。这种兴趣可以促进儿童积极探索新事物、新世界,培养儿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新方法。这类能够激发儿童探究兴趣的作品有很多,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加拿大作家西顿的《王狼洛波》、英国作家威尔斯的《隐身人》等等。因此,儿童文学一定要抓住童心的一大特点去创作。

5)儿童文学与儿童的自信和毅力的培养

儿童文学在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儿童自我意识,培养儿童敢于冒险、勇于进取的品格有着积极的作用。儿童文学作为儿童认识世界的另一个窗口,会弥补某些儿童人格的缺憾。儿童文学作品会促进儿童形成自信心和进取心,甘愿冒险等优良品格。如童话作品《长袜子皮皮》里面塑造了一个聪明淘气,力大无比,常常会作写恶作剧的9岁小孤女——皮皮的童话形象。她独立自信,敢于冒险,自我意识极强。她会在地板上和面做饼干;清洗厨房地板时她把两个刷扎在自己的光脚下面,然后在地板上像溜冰一样檫来檫去。当看见5个小男孩欺负一个小男孩时,她会非常仗义去教训那几个臭小子……,总之,她独立自信,个性十足,勇于冒险,处处都显示出这是一个被压抑着的,最狂野的儿童幻想的化身。这个童话形象使得现实中的孩子们被压抑的欲望得到宣泄。感受皮皮的自信、自立、自强、勇敢和冒险,生活中的儿童也会被激动着,鼓舞着。儿童文学在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毅力方面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儿童们看文学作品的时候,心灵会受到作品的感化作用。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鼓励和发展儿童的这些可贵的品质。

幼儿文学第一章复习

第一章幼儿文学与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性 第一节幼儿文学概说 一、儿童文学的概念 (一)儿童文学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儿童文学是指以3~15岁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为吸引、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力而创作的适应儿童审美需要的文学。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特征,儿童文学可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狭义的儿童文学则专指三个层次中的“儿童文学”,它是指为6、7岁~11、12岁的儿童服务的文学。 (二)儿童文学层次的划分 由于出生到十五六岁的少年儿童,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变化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在各个年龄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他们在生理、心理、经验、审美活动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针对这些差别,儿童文学划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幼儿文学:是为3~6岁的学前儿童服务的文学。主要体裁有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等。 儿童文学:是为6、7岁~11、12岁的儿童服务的文学。主要体裁有童话、儿童小说和儿童诗、科学文艺等。 少年文学:是为11、12岁~15岁的少年服务的文学。主要体裁有少年小说、报告文学、少年诗与散文、寓言等。 二、幼儿文学的概念: 幼儿文学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㈠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 幼儿文学首先必须是文学,既然是文学,就要遵循文学的一般规律,即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㈡幼儿文学必须是“幼儿”的文学: 幼儿文学不仅具有文学的一般属性,而且具有自己的个性,即“幼儿”属性。 幼儿文学必须是“为幼儿”的文学。幼儿文学服务于幼儿,是成人作者适应幼儿的审美需求而创作或改编的。 三、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 (一)1、两分法韵文类散文类 2、三分法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

儿童文学

第一章 一、1儿童本位论: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其艺术构成都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依据和标准。评价:积极:它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题独特的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特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提出观念上的巨大推动力。不足:忽视成年作者主体性地位,忽视儿童生活与整个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2、工具论:儿童为学是教育儿童的工具。评价:积极:它看到儿童文学的作用功能,既教育功能,不足:忽视儿童文学的审美功能。3、专为论: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评价:优点:肯定儿童文学的社会职能,肯定儿童文学是成人针对儿童阅读欣赏的心理需求和年龄特点创造的,注意了创作动机和服务对象。4、概念: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需求和成长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的文学品种。 二、范围:民间文学,古典文学,经典性成人文学,非专为儿童创作,为儿童专,蒙养读物。 三、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关系:1、相同点:都具有文学的属性,以语言文学为媒介,塑造文学形象,表到作者的认识感受评价愿望。2、不同:目标指向的差异,文化底蕴的差异,社会功能侧重点的差异,接受对象的差异。 四、儿童文学的表现特征:1特定的表现内容:儿童的生活、心理、想象世界,刘緖源的“三大母题”:母题: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事件、场面、手法或意向,也可以指主题或题材。A 爱的母题:通过作品传达对孩子的爱,借此培养孩子的耐心。母爱型母题:内容:带着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来做爱的传达,使孩子感受到爱的迷人和伟大,也感受到爱的无奈。审美:侧重审美感情的升华。基调:情切温馨。父爱型:内容:直面人生,以现实的深刻眼光来看待和处理人生中的难题。审美:揭示人生的难题和奥秘。基调:端正深邃。意义:人类渴望爱,渴望家庭与社会的温暖,体现人类现实的一面,起源与人的现实发展需要。B 顽童的母题:内容:表现顽童的任性和调皮。审美:在意外的认同中获得审美的狂喜。基调:奇异狂放。意义:人类渴望自由,向往能够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生活,体现人类的未来指向。C 自然的母题:内容:自然万物为表现对象,中心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审美:在对自然的审美中形成超脱感,感受到无穷的童趣。基调:悠远率真。意义:使人感悟到在人类社会生活之外还有一个无比伟大的自然,感悟到自己与大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 五、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纯真美,稚拙美,欢愉美变换美,质朴美 六、儿童文学与小学审美教育:1、儿童美育功能:受到美的观念的熏陶,提升小读者的审美趣味,培养儿童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的功能。2、原则:直觉性,非功利性,情感性。 七、儿童文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1、有助于人格养成(真诚、爱心、团结互助、责任心、使命感)2、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引导观察世界与自然;培养多向思维与积极思维的态势;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3、创新。4、校园文化。 第二、三章 1、儿童文学的作家队伍:(1)、自觉型:教育型、社会使命型、娱乐型 (2)、自发型:童心型、儿童崇拜型、童年回忆型 2、儿童对文学的接受具有年龄的阶段型: (1)、年龄阶段划分及儿童文学的划分,不成熟到成熟,具有阶段性、持续性 婴幼儿期:婴儿0_2岁幼儿3—6岁左右婴幼儿童文学 童年期:6、7—11、12岁童年文学 少年期:前期13—15岁后期15—18 少年文学 (2)各年龄阶段儿童文学的特点: A、幼儿文学游戏性,充满趣味性,直观 B、童年期文学浅显性,故事性,趣味性 (3)少年期文学真实性,深刻性,艺术性 3、儿童文学的接受具有条件的局限性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儿童文学的读者指的是0到18岁的未成年人,这个阶段的儿童年龄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包括身心特征、思维特征、社会化特征等,因而又区分成三个层次: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我们这里探讨的小学阶段的儿童文学,主要指的是童年文学。 1)儿童的身心特征、思维特征 心理学上把人在3岁至15岁这一阶段划分为儿童期。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进行思维的生理结构和反应机能正处在不断发展和趋向健全的变化过程中,使儿童心理出现了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定型的趋向,并具有了不同年龄阶段各自明显的特征。一般把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3岁到6岁的学龄前期,也称幼儿期;7岁到11岁的学龄初期,也称童年期;12岁到15岁的学龄中期,也称少年期。 在幼儿期,儿童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注意力不易集中和持久,有意想象开始发展,但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及同一些概括性的道德标准相联系的道德感,语言和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 童年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得以重大转折的时期,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抽象思维与各种心理的有意性和自觉性在发展,个性倾向、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在增长,自觉运

用道德意识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逻辑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但集体意识有待发展,而且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常常从表现现象出发,对客观事物愿意表态,求知欲增强,甚至醉心于那种对他们距离很远的东西。这一切,很大程度是由于书面语言、电子传媒介入的结果。 少年期是儿童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处在“最动荡、最易变化、最不稳定的一个时期”(克鲁普斯卡娅语)。在这一时期,他们的抽象思维和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独立性、自觉性、义务感、纪律性等个性品质形成,生活经验、文化知识日益增多,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具有了初步世界观的萌芽。心理品质向成年期过渡。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儿童文学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心理特征不同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对儿童文学的要求是有区别的: 幼儿文学的要求是:内容方面,应着重阐述初步的道德观念或某些必备的知识,要有浓郁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表现方法要以反复和对比为主;语言方面,既要浅显、口语化和规范化,又要形象有趣,富于动感;形式上,要以图为主,图文并茂;体裁上主要是儿歌、小诗、图画故事、生活小故事、连环画、短小的童话等为主。 童年文学的要求是:主题方面要单一、浅近、具体、明朗、富于教益,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人物形象多是有

《儿童文学》(王泉根版)知识要点

《儿童文学》(王泉根版)知识要点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 1.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包括哪两大门类与哪三个层次? 儿童文学或称少年儿童文学,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与发展心理的艺术特征,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儿童文学包括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P3)分为“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和“非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两类。(P10) 2.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是以善为美。理解:儿童文学是以善为美、引人向上、导人完善的文学,是基于人类对儿童的爱。人类之所以要创造出儿童文学,还在于需要通过这种适合儿童思维特征和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来与下一代进行精神沟通与对话,在沟通和对话中,传达人类社会对下一代所给予的文化期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文学是两代人之间进行文化传递与精神对话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现实社会对未来一代进行文化设计与文化规范的艺术整合。儿童文学作为一种寄予着成人社会(创作主体是成年人)对未来一代(接受主体是未成年人)文化期待与殷殷希望的专门性文学,其美学取向自然有其不同于成人文学之处,这就是“以善为美,这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 从本质上说,以善为美是为了在人类下一代的心灵做好一个人之为人的打底的工作,是为着下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的工作,是一件涉及“人的目的”的伟大事业。 3.儿童文学四种常见的艺术母题:爱的母题(母爱型父爱型);自然的母题;幻想的母题;成长的母题。(P14-16) 4.儿童文学的六种基本体裁:童话、寓言、儿童诗、儿童小说、儿童散文、科幻小说。儿童小说文体是儿童文学的主干文体。儿歌、童话是专属于儿童文学领域。(P17-18) 5.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是20世纪初叶形成的。 P19 6.我国第一篇由作家叶圣陶原创的文学童话《小白船》(1922)以及第一本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1923)。 P19 7.近代被称为真正“发现”了儿童的标志性事件的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法国卢梭《爱弥儿》P23 8.代表了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的是1954年设立的国际安徒生奖。P25 9.熟记以下一些作家的代表作/名著中的名篇: 叶圣陶——《稻草人》冰心——《寄小读者》系列,《小橘灯》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概念 儿童是儿童文学的主要对象。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文学性和审美性最重要。 1.儿童文学是文学,并且首先是文学。 2.儿童文学是儿童的。 3.儿童文学是儿童阅读、欣赏的文字。 儿童文学的范围 一.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包括四类) 1.民间口头文学作品。《中国民间故事》《葫芦兄弟》《牛郎织女》《田螺姑娘》《老虎外婆》 2.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幼学琼林》《龙文鞭影》 3.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的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作品。《千家诗》《小学诗》《神童诗》 4.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收的作品。《西游记》《武松打虎》《封神演义》 二.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作家自觉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木偶奇遇记》《埃米尔捕盗记》 儿童读物:广义:包括了儿童文学读物 狭义: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出版物 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阅读地位一致——适合儿童阅读。 区别:性质不同。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指那些对于成人文学而言,在儿童文学中表现得更为普通,更为集中,更为典型的艺术品性。这些艺术品性与儿童的生命内涵和精神特征之间有着更为深刻和内在的联系。 儿童文学的主要的美学特质(重点) 一.纯真——稚嫩、纯洁、美好《青蛙和蛤蟆是朋友》《寄给蛤蟆的信》——阿诺德.洛贝尔《晚安,我的星星》——冰心《猜猜我有多爱你》 二.稚拙——稚气、拙朴作品形式表现出稚拙美,借人物的言行心理动作表现出儿童特有稚气和憨态《虎助的尾巴》《月亮,生日快乐》《大林和小林》—张天翼《夏洛的网》《东东 西西打电话》 三.欢愉——营造欢愉手段:幽默、夸张、变形《木偶奇遇记》 四.变换——幻想、荒诞、动态美《灰姑娘》《白雪公主》 五.质朴——自然、淳朴、朴素性 儿童文学的重要意义(简单了解) 1.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接收的文学。 2.儿童文学是儿童最喜爱的读物。 3.儿童文学是传递人类最基本的价值。 儿童文学与儿童观 儿童文学的核心问题是:儿童观

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儿童文学对儿童成长的意义 儿童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被最终定义的时间并非很长,但它的出现划分了新旧两个时期对儿童不同的培养方式、方法,以及强调塑造新一代的儿童,在于重视儿童精神方面的成长。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特别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儿童文学又分为婴儿文学、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和儿童科学文艺等。儿童文学作为一种传统性的文学样式,在人们处于儿童阶段及其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文学对于儿童成长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角度兼备的,它包括:教育作用、娱乐作用、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作用等。。 一、教育作用 儿童文学首先具有的一个最突出的作用就是教育作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教育的比重占得很大。正因为这个客观原因,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处于最前位且是第一性的。儿童文学是陪伴和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的重要资源,在“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

这一终极目的上,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有完全的一致性。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儿童文学在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语言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 1、情感教育 曹文轩先生认为当今社会的儿童,“情感弱化已是令人忧心忡忡的问题”,他认为这与儿童的阅读有关联。他还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是任何一种方式、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奏效的。最能治这个世纪病的,大概就是文学。文学几乎是唯一的良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善于以细腻的笔调来展示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诗意之美,从而给儿童以强烈的情感体验。也正如教育专家谈凤梁所指出的那样:“文学的那种潜在的、移人心性的作用实在是不能低估的。我们的民族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文学中有历史、有道德、有知识、有人性,可以说包罗万象。其中一脉贯穿的,是人情、人性的美好。一个在文学作品熏陶中长大的孩子,他的见识可能比别人多些,他的心理也可能比别人更坚强,他的情感一定是 纯真美好的。由此可见,儿童在感受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的时候,真、善、美的思想就会悄悄地潜入孩子的心田,融化在孩子的情感之中,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2、审美教育

儿童文学的层次

儿童文学的层次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群体创作的文学作品。它以儿童为受众,注重内容的趣味性、教育性和启发性。儿童文学的层次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划分,包括内容的深度、形式的多样性以及读者的年龄段等。 首先, 儿童文学的第一层次是儿歌和童谣。儿歌和童谣是儿童文学的基础,它们的内容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可以帮助儿童学习语言、记忆知识。儿歌和童谣通常包括一些常见的生活场景和日常活动,如唱歌、跳舞、游戏等。它们通过朗朗上口的歌词和节奏感强的旋律,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其次, 儿童文学的第二层次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一种以动物或其他非人类形象为主角,通过故事情节来传递道德或生活智慧的文学形式。寓言故事常常通过夸张和象征的手法,让儿童在阅读中领悟到一些道理和价值观。比如,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告诉我们不要以貌取人;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告诉我们努力和善良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第三, 儿童文学的第三层次是故事书和系列读物。故事书和系列读物是儿童文学中的经典形式,它们通常包括一系列连续的故事情节,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些故事书和系列读物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涵盖各个方面的知识和主题。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儿童不仅可以开拓视野,还可以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奥尔

罕·帕慕克的《哈利·波特》系列和J·K·罗琳的《小王子》系列都是具有很高人气的儿童故事书。 最后, 儿童文学的第四层次是儿童文学经典。儿童文学经典是指那些被广泛认可和传播的儿童文学作品,它们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教育意义。这些经典作品往往通过独特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给儿童带来了独特的阅读体验。比如,安徒生的《小美人鱼》和《海的女儿》、爱德华·林顿的《小熊维尼》等都是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 总之, 儿童文学的层次丰富多样,从儿歌和童谣到故事书和系列读物,再到儿童文学经典,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儿童文学不仅能够帮助儿童学习和成长,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儿童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为儿童提供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阅读中享受快乐,获得启迪。

儿童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儿童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读者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儿童故事、儿童诗歌、儿童小说等形式。它在孩子们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拥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1. 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 儿童文学通过清晰、生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吸引儿童进入故事情境。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培养了孩子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并逐渐形成健康的阅读习惯。 2. 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以奇幻、神奇或有趣的背景为基础,可以激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通过与文字中的人物亲密接触,他们能够建立起自己的虚拟世界,在其中进行角色扮演,开发创造性思维。 3. 塑造良好价值观念 儿童文学往往以道德教育为基础,通过角色塑造和故事情节,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这些作品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善恶之间的区别,培养公正、友善、乐于助人等良好品质。

4.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儿童文学作品通过生动的文字叙述、形象鲜明的描写以及对话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语言能力。阅读这类文学作品,孩子们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还可以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5. 增加知识积累 儿童文学作品涵盖了各种主题,从科学知识到历史事件都有所涉及。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孩子们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并且在不经意间扩大他们对世界的了解。 6. 缓解压力与情绪管理 儿童文学中的故事情节常常充满快乐、温暖或悲伤、困难等元素。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帮助孩子们从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与情绪中解脱出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安慰。 总之,儿童文学在培养阅读习惯、开发创造力、塑造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将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并为他们打下良好的人生基础。

2015年吉林省教师资格考试之儿童文学的含义及层次

2015年吉林省教师资格考试之儿童文学的含义 及层次 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4c19185145.html,/ 儿童文学的内涵从不同视角来说有着多重定义方式,儿童文学内容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泛,母题众多,具体如下: 一、儿童文学的含义 关于儿童文学含义有几种说法: 第一种是儿童本位的文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为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郑振铎等。这种说法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但它忽视了成人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忽视了儿童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第二种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代表人物为贺宜、鲁宾等。这种说法的积极意义是把关注儿童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强调儿童文学作家和理论家的社会责任感,但忽视了儿童文学的审美、娱乐等功能。 第三种是解放儿童的文学,产生于21世纪初,代表人物为朱自强、王富仁等。这种说法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是“儿童本位”论的继承和发展,核心是尊重、爱护、发展儿童的根本表现。 由此,我们知道儿童文学概念不是用一句话能够概括妥当的,我们只能说明儿童文学包含的几层意思: 从作品类别看,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和;从审美特点看,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从读者对象看,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阅读并为儿童所喜爱的文学作品;从价值取向看,儿童文学不仅给儿童提供审美、认识、娱乐和教育等多种价值,而且给儿童提供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价值。 二、儿童文学的层次 儿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现代社会对儿童的年龄阶段的划分主要是参照儿童心理学关于儿童的年龄划分,为婴幼儿、儿童、少年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那么儿童文学也与年龄特征相对应地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生理、心理上有不同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审美趣味、欣赏习惯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从而也就决定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文学的差异。 幼儿文学寓初步的道德观念教育和知识教育于鲜明的形象之中,内容单纯、浅显、娱乐性强,多用对比和反复的表现手法,语言浅白、口语化、规范化,且形象有趣,富于动

儿童文学的层次

儿童文学的层次 儿童文学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文学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容,吸引了无数孩子的注意力。儿童文学的层次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划分,下面将从情感、故事情节、语言表达和文学价值等角度来探讨。 情感是儿童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儿童文学通过丰富的情感描写,激发孩子们的情感共鸣。在儿童文学中,情感可以表现为喜怒哀乐,可以是幸福、忧伤、愤怒、惊喜等。通过描绘人物的情感变化,儿童文学能够引导孩子们了解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故事情节是儿童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好的故事情节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儿童文学中的故事情节通常包含冲突、发展和解决。通过描述主人公的经历和成长,儿童文学能够帮助孩子们认识到困难和挫折,并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表达是儿童文学中的一大特点。儿童文学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它使用的词汇和句式往往符合儿童的语言习惯,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同时,儿童文学也注重语言的美感,通过优美的句子和形象的比喻,给孩子们带来阅读的乐趣。 儿童文学的层次还体现在文学价值上。好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启发

孩子们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它能够传递正能量,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儿童文学也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到社会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包容心。 总结起来,儿童文学的层次可以从情感、故事情节、语言表达和文学价值等方面来划分。它通过丰富的情感描写、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和积极向上的文学价值,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儿童文学不仅是孩子们的朋友,也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希望孩子们能够多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智慧,从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名词解释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名词解释 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作品。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学形式,以儿童为主要受众,以满足儿童的情感和认知需求为目标。儿童文学的内容和风格因年龄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三个层次来解释儿童文学,即阅读层次、创作层次和理解层次。 首先,儿童文学的阅读层次是指作品的读者所处的阅读水平和能力。由于儿童 的年龄和知识背景各不相同,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儿童文学必须考虑到儿童的阅读能力,并相应地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在这个层次上,儿童文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简单、生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和故事情节,激发儿童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其次,儿童文学的创作层次是指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在儿童 文学创作中,需要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考虑进去。这种考虑包括选择适当的题材和情节,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形象,以及创造富有趣味和想象力的角色和环境。同时,儿童文学的创作还要注重教育功能,通过作品传递正面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给儿童。在这个层次上,儿童文学可以促进儿童的心智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最后,儿童文学的理解层次是指读者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儿童文学作 品多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可能会从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启发。儿童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世界,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阅读儿童文学,孩子们可以学习到人性的美好和道德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塑造他们的性格和人格。在这个层次上,儿童文学扮演着引导和启发儿童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重要角色。 总结起来,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名词解释为阅读层次、创作层次和理解层次。 通过适合儿童阅读水平和能力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创作儿童文学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并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传递积极的价值观给儿童。儿童文学的理解层次帮助孩子们从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启发,塑造他们的性格和人格。儿童文学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儿童文学的基本性质及三个层次

儿童文学的基本性质及三个层次 教学目标:1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 2掌握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及划分依据 教学重点:1儿童文学与文学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2儿童文学的在三个层次 教学难点:儿童文学差异性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材处理:结合教材,补充新内容课件制作 教学方式:讲授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结上节课的内容 二儿童文学的性质 为了更好地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我们从儿童文学与文学的一致性及其特殊性上进一步阐述儿童文学概念。 1儿童文学与文学的一致性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必须遵循文学的一般创作规律,因此,在谈儿童文学时,我们就应该认识到它与文学的的共同性,不能在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之间划一条绝对的界限。 (1)凭借语言文字创造艺术形象。它不同与绘画、雕塑、舞蹈等其它种类的艺术。绘画是运用线条、色彩来折射人的情感,雕塑则是利用石头、木料、泥或金属材料塑造出各种造型的艺术,舞蹈则完全依靠有节奏的动作来表达思想,因此这几种艺术形式与文学是完全不一样的,它们均没有语言或文字。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要反映生活塑造形象都要通过语言文字。儿童文学也是如此,语言文字是儿童文学的重要表现工具。 (2)通过创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儿童文学也是如此。也是作家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的。如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这些作品刻画的都是现实生活,不过抹上了幻想的色彩,但仍可以给小读者展示一幅幅形象的社会生活图景。而且在儿童文学领域不少作品不是以某一社会生活现象作为它直接的描写对象,而较多地运用拟人、象征的手法写人类以外的动植物。如安徒生的《丑小鸭》。 (3)通过艺术形象发挥教育作用 这是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作用。如冰心《小桔灯》。如教育孩子讲卫生的《小弟和小猫》。 2儿童文学不同与一般文学的特殊性 从概念中我们知道(1)儿童文学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0-18)(2)为

儿童文学的发展价值

儿童文学的发展价值 一、儿童文学的特点 儿童文学起源于人类对儿童的爱与期待,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结晶。它以爱的传播滋养着人类的繁衍与发展,它以对真善美的颂扬担负起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重任。它是“爱”的文学,帮助儿童认识爱、理解爱、拥有爱;它是“真”的文学,教导儿童崇尚真实、追求真理;它是“美”的文学,能充分满足儿童的审美需求,引导儿章创造美好;它是“快乐”的文学,带给儿童积极乐观的人生基础和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 儿童文学即适合于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审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们健康生长的文学,其中以特意为他们创作编写的作品为主,也包括一部分抒写作家主观意识却能为孩子们所理解所接受又有益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文学作品。同一般文学一样,儿童文学活动主要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活动,所以审美是儿童文学的本质,因为文学作家对社会生活能动的审美反映的产物,以语言塑造生动具体的,概括的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是它的基本特征。 儿童文学也是儿童文学作品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适应儿童的艺术手段而创作的,以反映儿童生存于其中的现实生活的美丑属性,表现儿童文学作家对现实生活美丑属性的审美意识(情感、趣味、观点、理想)呈现出为儿童乐于接受的,有优美形式的艺术形象体系,以激发起儿章读者的美感,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小读者的多样的审美要求,引导小读者提高审美的能力、趣味和情操。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理解:首先,儿

童文学的最大特征是以形象反映以优美的语言打动人心、感染人、教育人;其次,儿童文学必须适合于儿童,必须符合于儿童的审美要求能为他们所欣赏所理解,因为受少年儿童文学读者特殊性的制约。 二、儿童文学的美育效用 首先,儿童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健康的价值观念可以使小读者获得正确的审美理想的熏陶,让儿童从阅读中培育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促使他们沿着个体全面发展的方向健康生长。 其次,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助于小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培养、积累起丰富的审美感情。 再次,小读者通过感受不同作品带来的不同风格的美,可以初步培养其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读者正确审美观的确立、审美趣味的提升、审美情感的丰富、审美能力的培养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儿童文学的美育效用与儿童文学的游戏、娱乐等效用并不矛盾。美育的任务是要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满足儿童审美心理的需要是完成美育任务的前提条件。儿童读者接近儿童文学作品,是因为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需要;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他们最想得到的是游戏和娱乐的快感,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满足自己梦想的神奇的宝贝、稀奇

儿童文学概述

儿童文学概述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作品。它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包括童话故事、儿童小说、儿童诗歌等,旨在传达正能量、培养 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本文将对儿童文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 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概述。 一、儿童文学的起源 儿童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在古代,大 人们通过口头传统将神话传说和故事讲给儿童听,这就是儿童文学最 早的形式。随着文字的发明和书籍的普及,人们开始将这些故事写成 文字,并专门为儿童创作儿童文学作品。 二、儿童文学的发展 儿童文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在古代,儿童文学以 道德教育为主要目的,旨在传承优秀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随着现代教 育的发展,儿童文学开始注重儿童的心理成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有趣,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更为贴近。 现代儿童文学在20世纪得到长足发展,世界各地的作家们纷纷创 作了众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以儿童为主角,以其丰富的 想象力和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儿童的内心世界,给予儿童以启示和鼓励。 三、儿童文学的重要作用

儿童文学在儿童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儿童文学可以培养 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儿童可以增加 对文字的认识和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其次,儿童文学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文学作品中 的丰富想象和奇幻故事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帮助他们建立丰富多 样的思维模式。 此外,儿童文学还可以传递正能量和积极价值观。优秀的儿童文学 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德观念,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向儿童传 递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结起来,儿童文学作为一种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形式,具有丰 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深远的影响力。它不仅能够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还能够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儿童文学在儿童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得到足够 的重视和关注。 以上就是对儿童文学的概述。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对儿童 文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到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并能够关 注和支持儿童文学的创作与发展。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一、填空题 1、广义的儿童文学指的是0至18岁的儿童文学,包括婴幼儿文学、儿童文学、 少年文学三个层次。狭义的的儿童文学指的是6至12岁的儿童文学。2、儿童文学的特征包括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要有层次清楚的结构,要有深入 浅出的语言,多样化的手法和体裁。 3、儿童文学的意义:可以扩大儿童的视野,增广儿童的知识;可以发展儿童的 语言和锻炼他们的思维;可以丰富儿童的想象和情感;可以培养儿童对美 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在一个漫长历史时期的集体创作。印度最早的童话书是 《斑沙丹特拉》。阿拉伯最著名的童话书是《一千零一夜》。丹麦的安徒生写了168篇童话。 5、世界上最早的图画书是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法国最早的童话集是法国 贝诺的《鹅妈妈的故事》。 6、世界三大寓言集: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古希腊 《伊索寓言》。 7、“科学小说之父”凡尔纳,三部曲包括《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 《神秘岛》。 8、中国现代童话第一人叶圣陶,代表作是《稻草人》。 9、儿歌的特点:感情健康,主题单一;形象具体,想象丰富;结构单纯篇幅短 小;语言浅显,音韵和谐。 10、儿童诗的特点:抒发儿童心灵深处的情思;以儿童的眼光去揭示生活中

富有诗意的事物;张开符合儿童心理的状态的想象翅膀;富有儿童情趣的艺术情思;用天真活泼的儿童口吻表达。 11、童话的分类:(1)从作品的形成分为民间童话和艺术童话 (2)从内容的因素和表现手法分为拟人、超人和常人(3)从体裁形式分为童话诗、童话剧和童话片。 12、寓言由本体和喻体构成。 13、儿童戏剧的特殊要求:题材是宽广的;主题要健康、明朗、突出;人物形象也要鲜明;情节要单纯、生动、富于变化;语言浅显、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富幽默感,富动作性;儿童戏剧篇幅较短小。 14、儿童影视的艺术特点:不仅要扩大少年儿童的视野,增进他们的知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儿童影视的基调要明快、爽朗、乐观,富幽默感;不仅要注意内容和样式,注意容量的问题,不要超过四十五分钟。 15、儿童文学的评判标准是真、善、美。培养孩子好的阅读习惯的最好方法是亲子共读。 二、填表题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复习参考资料 一、简答题 1.简述儿童文学概念及基本含义? 儿童文学是指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其基本内涵应包括这样几层:1、为儿童创作。2、具有独特艺术个性与审美价值。3、适合儿童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4、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2.简述儿童读者与成人读者相异的特殊性? 相对于成人读者而言,儿童读者的文学接受能力有十分明显的特殊性。儿童读者的文学能力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文化三个层面。(1)生理层面:儿童文学接受能力是以儿童生理器官的感觉、运动机能为生物条件和基础的。婴幼儿从身体和动作经验中建立起各种基本的感知——运动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各种经验,最终形成相应的文学接受能力。(2)心理层面:儿童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逐步渗透、融合、凝聚在儿童的文学能力结构中去,形成其文学能力结构的独特性。(3)文化层面:儿童读者审美心理和文学阅读能力的发展,就是儿童生命进程从自然行为走向审美的文化实现的过程。 3.简述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包括故事性、语言和插图三个部分。(1)事性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重要特性之一。故事性强的作品对儿童读者更具吸引力。儿童文学作品的叙事,必须是完整、连贯、生动、曲折的。(2)儿童文学的语言形象、简洁、富有音乐性和叙述性。(3)儿童文学的插图具有直观性、依附性、延伸性和艺术性。 4.简述古典儿童文学的类别及主要作品? ⑴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如《牛郎织女》、《田螺姑娘》⑵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如《日记故事》、《幼学琼林》⑶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⑷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水浒》中的武松打虎。 5. 请举例说明童话形象有哪三种类型? ⑴.超人体童话形象:《怪老头儿》中的老头儿,《牧猪人》中那口能让人闻到天下所有美味的锅子。给童话带来离奇的色彩,怪诞的境界,自由的精神。⑵拟人体童话形象:《扣子老三》中的扣子,鸟爸爸,鸟妈妈,好打报不平的狗,《快乐的狮子》中的狮子。把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拟人化,使童话世界奇妙有趣,特别适合孩子们的审美趣味。⑶常人体童话形象:赵新新,有劳先生,琼斯太太,弗朗斯科等。他们以人的本来面目出现,所不同的是与超人体或拟人体童话形象一起经历惊险奇异,有时候性格行为也有极度的夸张以致变形。

儿童文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概念及美学特征 1、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①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②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 艺术;③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④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 ①儿童本位文学(20世纪20年代)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郑振铎 积极意义是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自 觉提供观念上的巨大推动;不足是忽视了成人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忽视了儿童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②教育儿童的文学(20世纪50、60年代)贺宜鲁宾 积极意义是把关注儿童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强调儿童文学作家和理论家的社会责任感; 不足是忽视了儿童文学的审美、娱乐等功能。 ③解放儿童的文学(21世纪初)朱自强、王富仁 积极意义:是“儿童本位”的继承和发展,是尊重、爱护、发展儿童的根本表现。 3 4 童两种审美意识的对立统一: ①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对儿童文学的美学个性的构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儿童的审美意识同样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美学个性的构建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总之,儿童文学是儿童与成人两种生命投射的必然结果,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就在于成人与儿童在这一特殊领域里,达到生命韵律的碰撞、契合、共振、交流。 5 ①欢愉:游戏精神的张扬。充分利用游戏的方式组合文学结构及表现形式,使作品富于游戏精神,最大限度地张扬儿童的天性,使儿童徜徉其间,产生愉悦和共鸣。——林格伦《长袜子皮皮》 ②变幻: 出色的荒诞美。儿童(尤指幼儿)思维中的“自我中心思维”必然导致任意结合逻辑的思维方式,儿童不懂得事物的内在联系,常将不同类别性质的事物混淆在一起,因此,儿童在审美时对作品中的“荒诞”部分特别容易接受。即荒诞正契合了儿童审美心理中任意结合的思维方式。——卡塔耶夫《七色花》、特拉弗斯《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阿姨》 ③稚拙:明净的清新美。稚拙美是对儿童天性的升华,儿童由于陈规陋习的熏染,不懂权势名望的单纯及不受外在规范拘束的自由,而拥有的是赤诚的心、敏锐的感觉和创造性的稚拙美,是一种原始的、有悖于常情常理,却异常透彻、异常明净,异常独特的美,它体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形式上。——中川李枝子《不不园》、张天翼《大林和小林》 ④纯真:天真的真诚美。纯真美是儿童纯洁真诚的心灵在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儿童的心灵是单纯而明净的,他们因为不谙世事而真诚地对待一切事物,用儿童那质朴性灵的纯净溪水,来冲刷伴随着所谓文明教养而淤积在成人心中的肮脏污垢,就成为儿童文学作家追求的目标,纯真美是儿童文学独有的美。——李其美《鸟树》 ⑤质朴:天然的淳朴美,质朴既表现为作品形式方面简洁朴素的表达风格,也表现为作品心理内含的素朴,从而出现“与无足轻重的东西中出现最高度的深刻意义”(黑格尔)的儿童文学美学特征。——张秋生《粉红色魔椅和蓝精灵》 第二章: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 “自觉”类:有明确“为儿童创作”的目的①教育型②社会使命型③娱乐型 “自发”类:无明确“为儿童创作”的目的,但带有儿童的素质为儿童所接受①童心型②儿童崇拜型③童年回忆型

儿童文学重点理论复习资料

儿童文学重点理论复习资料 一、儿童文学概说 一、儿童文学的定义 1、我国四种典型的儿童文学观 本位论、工具论、专为论、专写论 2、定义 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二、儿童文学的特征 一)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区别 相同点: 1、语言文字为物质媒介; 2、塑造生动、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 3、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感受、评价、愿望。 不同点: 1、目标指向的差异。 成人文学:创作的目标具有多向性特点。 儿童文学:创作的目标定位在儿童能够接受并乐于接受。 2、文化底蕴的差异 成人文学:强调从时代的高度和历史的深度开掘题材内容,以塑造能够世代相传的艺术典型作为创作的最高目标。 儿童文学:强调以儿童为本,表现他们的天性、心理,故不强调表现历史文化内涵。 3、社会功能侧重点的差异 成人文学:以审美为核心的多种功能的聚合。 儿童文学:以娱乐为桥梁而达到认知、教育和审美的统一。 4、接受对象的差异 年龄、心理、兴趣、价值取向等等。 二)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

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叙事性 三、儿童文学的母题 1、什么是母题 母题是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或事件,或场面,或手法,或意象;也可以指反复出现的主题或题材。 2、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 爱、顽童、自然 3、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对把握儿童文学题材的意义 三大母题所体现的三种审美眼光,构成了儿童文学作者的三种表述身份。 “爱的母题”:成人身份的表述方式,作者并不隐讳自己是成人,面对儿童,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一种亲切的爱意,一种人生的体验和感受,自然也会注入长者对幼者的期望和教诲的情感意愿。 “顽童的母题”:儿童身份的表述方式,作者以少年儿童的代言人身份出现,张扬的是一种儿童式的思维和情感,无拘无束地看待世界,看待万事万物,因而注重表达儿童的生活理想和游戏精神。 “自然的母题”:人类共同身份的表述方式,作者表现为既超成人又超儿童的身份,是一种比较客观或旁观的身份,它适宜于表述社会人生之外的故事,因而比较松闲和无功利。 二、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 一、创作主体 一)一般说,儿童文学的作家队伍可以分为两大群体,六种类型 1、自觉型: 教育型、社会使命型、娱乐型 2、自发型: 童心型、儿童崇拜型、童年回忆型 二)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 从儿童文学作家的自内涵看,儿童文学人家必然有其不同于成人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三方面,即独特的精神气质;儿特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力;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第一章第二节 幼儿文学的特点

绪论 一、幼儿文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为满足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审美需要而创作或者改编的文学。 年龄特点: 1.刚刚掌握语言,词汇还不丰富; 2.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只能根据事物的具体形象产生基本初浅的分析、综合 3.对艺术形象与现实易于形成对应关系,理解形象的本质和规律却很难; 4.认识世界和理解事物的表现性特点突出 (一)幼儿文学是幼儿园整合课程、实现诸多教育目标的平台 幼儿园整合课程的具体内容是以核心经验为单元网络的方式来构建的,它把核心经验、五大教育领域、八大智能领域、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活动从内到外立体地呈现出来。 “活动需要中介因素,通过符号来帮助幼儿提升和巩固学习经验。在维果斯基的儿童理论中,符号是不可缺少的中介因素,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所说的符号包括了语言、图像、身体动作、音乐等各种不同形式的符号,但是语言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符号” (二)幼儿文学作品是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 优质的早期教育要给孩子清晰的社会文化定义,在帮助他们认识不同的社会文化的存在的同时,还要给他们关于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的特定性的认识。 “我希望他们记住故事,觉得这个故事很美,在情感上打动他们,这是我很看重的。第二个是从作品中学习一点语言,要培养孩子们对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我希望孩子们喜欢祖国语言,喜欢自己的母语,能够培养一种语感:知道汉语可以这样奇妙,我也应该说得这样奇妙,然后慢慢领悟,学会欣赏作品。”-----金波 二、幼儿文学作为文学的本体地位 幼儿文学是不是幼儿教育的工具? 1.幼儿文学要依赖幼儿教育才能繁荣和发展 2.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教育依赖于幼儿文学 三、学习幼儿文学的必要性 (一)从培养孩子的角度看学习幼儿文学的必要性 “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福禄贝尔)” “所有人都应当是教育者,至少所有母亲应当是教育者。教育不应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斯宾塞)” 对137位世界公认的古典作家和当代作家的传记和自传体作品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中有这样一些结果令我们很感兴趣:从小学前开始阅读的28位作家中有5人在四岁,7人在五岁,2人在六岁,5人在上小学前,5人在幼年,2人在七岁,2人在七岁以后开始阅读。75位作家认为家庭教育在自己文学能力发展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32人幼年时有家庭成员(11位父母)给他们朗读作品,30人家里有丰富的藏书,14人的家长或家庭成员从事文学创作工作,11人的家长鼓励子女从事文学活动,6人的价值给子女讲故事(这个统计内有交叉情况)。作家受其他影响的情况是:受父亲影响的有44人,受母亲影响的有15人,受祖母影响的有9人,受保姆影响的有5人,受其他亲属影响的有9人。 (二)从幼儿文学与幼儿教育的关系来看学习幼儿文学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