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全套高中化学人教版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全套高中化学人教版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全套高中化学人教版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全套高中化学人教版课后习题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

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标况下)

(2)不正确。(溶液体积不为1L)

(3)不正确。(水标况下不是气体)

(4)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

8.

铁粉过滤Fe、Cu

FeSO4溶液

稀硫酸

过滤FeSO

4

溶液

蒸发

结晶

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

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 2.树状分类法略

5.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

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 H+ 阴离子 OH- 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H+ + OH-=H2O

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

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

(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

9.(1) SO42-+Ba2+=BaSO4 (2) 2Al+3Hg2+=3Hg+2Al3+

(3) CO32-+2H+=H2O+CO2 (4) 不反应。

10.(1)可溶铜盐+强碱=可溶盐+Cu(OH)2 (2)强酸+强碱=可溶盐+H2O

(3) 强酸+CaCO3=可溶钙盐+H2O+CO2 (4) 强酸+可溶盐=可溶盐+H2O+CO2

(5) 可溶铜盐+Fe=可溶铁盐+Cu

11.金属导电的原因是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下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于水后发生电离,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电流。

金属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因此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第二章第三节

1.电子氧化还原失去氧化还原得到还原氧化

2. O2 KClO3 KMnO4 HNO3 H2O2 Fe3+等 H2 C CO 金属单质等

3.氧化 S+O2=点燃=SO2 还原

4.C 5.D 6.C 7.C B 8.B C

9.(1)还原剂 H2 氧化剂 O2 转移电子 4e-

(2)还原剂 P 氧化剂 O2 转移电子 20e-

(3)KCl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转移电子 12e-

(4)还原剂 H2 氧化剂 WO3 转移电子 6e- 10.略

第二章复习题

1.(1)A组CO2 ;B组非金属单质或气体等; C 组 O2 ; D组酸或强电解质等

(2) 2Cu+O2+H2O+CO2=Cu2(OH)2CO3 转移4e-

2.还原性

3. C;S和KNO3

4.A 5.C 6.D 7.B 8.C 9.A 10.B

11.稀硫酸

H++OH-=H2O CO32-+2H+=H2O+CO2↓ 2H++SO42-+2OH-+Ba2+=2H2O+BaSO4

12.该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氯化钙和碳酸钾,可能含有硝酸钡。

Ca2++CO32-=CaCO3↓ CaCO3+2H+=Ca2++H2O+CO2 Ag++Cl-=AgCl

若还有硝酸钡,则还有下列反应:

Ba2++CO32-=BaCO3↓ BaCO3+2H+=Ba2++H2O+CO2 ↓

第三章第一节

1.实验室中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这是由于钠很容易与空气或水反应。而钠密度大于煤油,

沉入煤油底部,煤油将空气隔绝,使金属钠不和空气接触。

4Na+O2=2Na2O(白色固体) 2Na+O2=加热=Na2O2(淡黄色固体)

2Na+2H2O=2Na++2OH-+H2

2.B 3.B 4.D 5.D 6.A

7.(1) 3Fe+4H2O(g)=高温=Fe3O4+4H2 (2) 2Al+6H+=2Al3++3H2

(3) 2Al+2OH-+2H2O=2AlO2-+3H2 (4) Zn+Cu2+=Zn2++Cu

8.6.72L (0.3mol)

9.Al放出的氢气多。

第三章第二节

1.2Na2O2+2H2O= 4NaOH+O2 转移2e- 2Na2O2+2CO2=2Na2CO3+O2 转移2e-

2.酸强碱两性两性

3.白色沉淀沉淀不消失生成白色沉淀沉淀逐渐消失

4.D 5.B 6.B 7.C 8.D 9.D

10.2Fe3++Cu=2Fe2++Cu2+ 转移2e-

11.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转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

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转移4e-

12.Na2CO3 21.2g 0.2 mol

第三章第三节

10.55% 21×103 t

第三章复习题

1.B 2.C 3.D 4.D 5.A 6.C

7.略

8.一开始时浓烧碱溶液吸收CO2,使罐内气压降低,易拉罐变瘪;过一会,铝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使罐内气压变大,变瘪的易拉罐又鼓起来。

2OH-+CO2=CO32-+H2O CO32-+H2O+CO2=2HCO3- 2Al+2OH-+2H2O=2AlO2-+3H2 9.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 Na2CO3+Ca(OH)2=CaCO3 +2NaOH

10.取样于两支小试管中。用一洁净的铁丝蘸取少量溶液,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出现紫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K+;在其中一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烧碱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继而沉淀逐渐消失,说明原溶液中含有Al3+;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盐酸,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42-。

11.53% 1:1

第四章第一节(P80课后习题)

1.(1)⑧⑩(2)④⑤⑥⑦⑨(3)①②③④

2.

3

(注:从水溶液里析出的硅酸其实都是原硅酸H4SiO4,书上为了简便,就把它写成了硅酸)4.B(注:SiO2+4HF = SiF4↑+2H2O;NaOH与SiO2的反应太慢,故并不选D。)

5.玻璃、石英、陶瓷里都含有大量的SiO2,熔融烧碱时有:SiO2+2NaOH=Na2SiO3+H2O反应发生,对坩埚造成腐蚀。

6.河沙主要成分是石英,其化学成分为SiO2晶体,属于原子晶体,非常坚硬,可以做磨料。7.SiO2+2NaOH=Na2SiO3+H2O、Na2CO3+SiO2 高温Na2SiO3+CO2↑(注:其实水玻璃是指Na2SiO3的水溶液,并非Na2SiO3本身,Na2SiO3叫“泡花碱”。)

8.半导体。用于二极管、三极管及集成电路(IC)生产。

9.(1)还原剂(2)化合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剂

(3)SiO2 (沙滩物质)—— Si(粗)—— Si(纯)——集成电路产品如电脑(用户)10.(1)同: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异:电子层数不同。二者为同主族元素。

(2)晶体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的结构非常相似,二者的硬度都很大,熔点都很高。但碳元素的另一单质石墨由于结构的关系,却很软。

(3)CO2、SiO2由于结构关系,物理性质差异非常大。CO2常温下为气体,而SiO2为非常坚硬的固体。但二者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如都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都具有一定的氧

化性,能被C 还原等。

11.(1)n (Na2O ):n (CaO ):n (SiO2)=62%13:56%7.11:60%

3.75=1:1:6

化学式为:Na2O·CaO·6SiO2 (2)纯碱:72 t 石灰石:81 t 石英:246 t 12.略

第四章第二节(P87课后习题)

1.氯气溶于水后,部分与水发生下列反应Cl2+H2O=HCl+HClO ,生成的HClO 不稳定,易分解产生新生态的氧,具有强氧化性,故可以氧化有机色素(漂白)及把细菌、病毒杀死。 2.

3.略 48.漂白粉与漂粉精的化学成分都是次氯酸钙与氯化钙的混合物(其实,“漂粉精”只是商人为了多赚钱给漂白粉起的新名字,并无其它含义)。它们是固体,比较便于保存和运输。而氯水是液体,不便于保存运输。

9.因为一旦发生上述反应,产生出HClO ,它不稳定易分解造成漂白粉失效。故购买时应该注重看商品外包装是否破损,若破损则不要购买。保存也是一样要注意密封。 10.防止过多的接触氯气,若必须大量制备和使用,最好在通风橱里进行实验。 11.(1)这样可以尽快逃离氯气扩散区。

(2)吸收Cl2:Cl2+2OH- = Cl-+ClO-+H2O ,减轻其污染。

12.(1)Cl2+2Br- = Br2+2Cl- Cl2+2I- = I2 + 2Cl- (2)Br2+2I- = I2+2Br- 13.(1)可仔细观察外形,氯化钠晶体呈立方体透明,而纯碱呈不透明粉末状;(2)纯碱溶液有滑腻感,而食盐水无滑腻感;(3)分别取少量加食醋,有气泡产生的为纯碱;(4)取极

少量尝一下,食盐咸而纯碱涩;(5)用石灰水鉴别…

14.(1)1.43 g (2)要考虑导管、烧瓶内会残留大量Cl2。故必须多取反应物(这就是理论与实际的不同之处)。

15.略

第四章第三节(P95课后习题)

1.CaO+SO2 = CaSO3 2CaSO3+O2+4H2O = 2CaSO4·2H2O

2.(1)高温下促使N2、O2化合,另一可能原因是汽车汽缸内用于点燃汽油蒸气的电火花促使N2、O2放电反应。(2)2NO+2CO 催化剂 CO2+N2 (3)①②

3.A 4.C 5.C 6.D 7.D 8.C

9.(1) 2SO2+O22SO3 (2)Cl2+2NaOH=NaCl+NaClO+H2O (3)3NO2+H2O=2HNO3+NO 10.(1)1280 kg= 1.28 t (2)448 m3 (3)720 t 11.略

第四章第四节(P103课后习题)

1.(1)酸性(酸的氧化性)(2)吸水性(3)脱水性(4)强氧化性(5)强氧化性

2.B 3.C 4.B 5.AB(但要明确,这二者的红色是不同的) 6.A 7.C 8.D 9.可以分别先加铜片微热,溶液变蓝色且有少量气泡逸出的为稀硝酸。另两份溶液里直接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稀硫酸。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Ba2++SO42- = BaSO4↓

10.请与你的同学讨论解决。

11.干燥剂有酸性、中性、碱性之分,也有氧化性、非氧化性之分,还有液态、固态之分。要根据被干燥物质的性质与干燥剂的性质,以二者不发生化学反应、不溶解为原则选择。SO2——可用浓硫酸干燥,但不能用碱石灰;

NO——可选用无CaCl2干燥。注意!不能用浓硫酸,因浓硫酸能与NO化合。也不宜用碱石灰。NH3——可用碱石灰,或生石灰。不能用浓硫酸,也不能用无水氯化钙。CaCl2+8NH3=CaCl2·8NH3(类似于结晶水合物)。

12.(1)1.0 mol·L-1 0.5 mol·L-1 (2)1.0 mol·L-1 1.0 mol·L-1 1.5 mol·L-1 (3)1.5 mol·L-1(实际上等于溶液里SO42-的浓度)

13.略

第四章章复习题(P107)

1.MnO2+4HCl(浓)△MnCl2+2H2O+Cl2↑ MnO2 HCl KMnO4

2.(1)N2 N2不活泼,不易与金属及氧气反应

(2)NH3 NH3易液化且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3)NH3 NH3+H+ = NH4+

(4)铵盐 NH4++OH- △NH3↑+H2O

3.(1)2NaCl + 2H2O 电解2NaOH + H2↑+Cl2↑

(2)H2+Cl2 点燃 2HCl(溶解于水得盐酸) Cl2+2NaOH = NaCl+NaClO(漂白液、消毒液)4.C 5.B 6.D 7.D 8.B 9.D

10.可能产生白烟 NH3+HCl=NH4Cl(离子化合物,常温下为固体小颗粒,呈烟状)

11.N2+O2放电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硝酸降落后与土壤作用形成硝酸盐肥料,“发庄稼”。

12.煤中的硫元素燃烧时形成SO2排放,在空气中飘尘表面(飘尘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被氧气氧化为SO3,SO3+H2O=H2SO4 。形成硫酸型酸雨。

13.此题中只设计实验分别证明白色晶体中含有NH4+、SO42-即可。(但其实这样做的不准确的,因为可能还含有别的杂质,严格应该定量确认一定质量晶体中NH4+与SO42-的质量和为晶体总质量才可以。具体设计略。)

14.(1)6.0 g (2)2.2 mol·L-1 15.(略)。

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课本习题答案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1.1;1;;;7;l;;

2.C

3.C

4.A

5.(1).;;(2).;;(3).;

6.

7.

8.

(1)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①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剧烈程度减小。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②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9.(1);氧化剂;还原剂

(2 )、(3)、(4)、略

10.(1)

(2)甲与乙:(或);

乙与丙:;

乙与丁:。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1.减小;减弱;增强;;;;

2.B

3.C

4.(1)金属性强于

(2)金属性强于,非金属性B强于

(3)非金属性强于

(4)非金属性强于

(5)非金属性强于。

6.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

化学性质:金属性最强,与水反应非常剧烈

第三节化学键

1.①②

③④

⑤⑥

2.C

3.D

4.D

复习题P28

1.(1)

(2)

(3)B>A>C

(4) > (5)黄

(6)18

2.C

3.A

4.D

5.D

6.A

7.D

8.A

9.(1):A、B、C、D、E、F、G、、依次为Na、、、、、、、、(2):A、B、C、D、E、F、G、、依次为Na、、、、、、、、

,,

,。

(3)

A、B、C、D、E、F、G、、依次为Na、、、、、、、、

10.(1)

(2)熔、沸点逐渐增大,密度逐渐增大。

(3)可从能否置换出该非金属单质来判断强弱;从氢化物稳定性判断;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判断等等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1.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热量;放出

3.;

4. ②③④⑤⑥,①。

5.D

6.C

7.AD

8(1)D

(2)C

9.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热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热量。若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若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时,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且吸收的热能由外加热源(如酒精灯)提供,以满足断开反应物化学键所需能量的不足

10.乙同学观点正确。“加热”是反应条件,有些反应(例如燃烧等放热反应)在开始前也需要外界提供能量,以加快分子之间的碰撞次数,只有对其加热使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反应才开始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其本身放出的热量能满足自身需要且有剩余,反应后不需要再加热。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1.氧化还原反应;化学;电;负;氧化;正;还原;导电

2.(1)B (2)C (3)D (3)B>A>C>D

3.B

4.C

5.D

6.一次性电池由于内部化学物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可逆的,放完电之后不能再使用。而充电电池在放电时所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充电时又可逆向进行,使生成物恢复原状,如此充放电可循环进行,至一定周期后终止。

7.可以利用灵敏电流计,将干电池的两个电极分别接到灵敏电流计的正负极上,若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偏向的一极与干电池的正极相连,另一极必然是干电池的负极。

8.废电池中含有汞、镉、铅等大量毒性很强的重金属离子,随处丢弃会给土壤、水源等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通过人类的食物链给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和危害。其中汞具有强烈的毒性;铅能造成神经紊乱、肾炎等;镉主要造成肾损伤以及骨疾—骨质疏松、软骨症及骨折。而废旧电池中的锌、锰、银、镍、汞、镉和铁等金属物质可以提取回收再利用,废渣还可以用来制作建筑材料,对不能利用的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实现废旧电池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安全化的综合利用。因此,我们要把废旧电池回收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再处理。

9.干电池属于化学电源中的原电池,是一种一次性电池。因为这种化学电源装置其电解质是一种不能流动的糊状物,所以叫做干电池。

蓄电池是电池中的一种,它的作用是能把有限的电能储存起来,在合适的地方使用。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燃料和空气分别送进燃料电池,电

就被奇妙地生产出来。它从外表上看有正负极和电解质等,像一个蓄电池,但实质上它不能“储电”而是一个“发电厂”。

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以光电效应工作的薄膜式太阳能电池为主流,而以光化学效应工作的湿式太阳能电池则还处于萌芽阶段。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

.

2.D

3.BD

4.面粉在一般情况下,盛放在袋子里不会燃烧爆炸。因为面粉厂内空气中的淀粉颗粒很多,与空气中接触面很大,如遇到明火,它就会发生燃烧甚至引起爆炸。

复习题

1.(1)发生化学反应

(2)

(3)①②④

2.(1)用水冲洗后擦干

(2)将块状的铁和硫黄碾碎;加快反应速率

3.C

4.C

5.(1)1mol充分燃烧放出393.5kJ的热量,而不充分燃烧只放出110.5kJ的热量,还产生对环境污染的气体

(2)放出的热量相等

6.用浓度比较小的盐酸,分液漏斗逐滴加入盐酸可使反应速率减慢,产生的气流平稳,便于收集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1.C

2.A C

3.D

4.A

5.C

6.C

7.B

8.D

10.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是22.4L,11.2L的甲烷只有0.5mol

解得=0.5mol,=lmol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1.石油;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甲烷只有碳碳单键;烯烃;溴水或溴的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甲烷与氯气取代时条件是光照,苯与卤素取代需铁(或者相应的卤化铁)作为催化剂;苯与氢气加成需要催化剂和加热,乙烯与卤素加成不需要催化剂,乙烯与氢气加成需高温高压催化剂;乙烯与卤化氢、水加成需催化剂加热

3.⑤;②④;①③

4.B

5.D

6.C

7.AD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1.B

2.B

3.AD

4.B

5.A

6.A

7.B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1.D

2.A

3.B

4.D

5.D

6.C

7.C 8(1).C (2).先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掉剩余的硫酸.溶液呈碱性后,再加入银氨溶液并加热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1.B

2.C

3.CD

4.AD

5.C

6.A

7(1)不正确,只有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2)不正确,也有可能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3)不正确,生成物包括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和氯化氢

(4)正确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1.制取金属单质是将金属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例如:

制取非金属单质,既可以将非金属元素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又可以将非金属元素从化合物中氧化出来,例如:

相同点:都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不同点:制取金属单质,金属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制取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元素既可能发生还原反应。又可能发生氧化反应。

2.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还原剂:

3.+++

氧化还原反应

4.(1)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适当过量 (2)过滤 (3)盐酸

(4)

5(1):(1)海水提溴的反应:;;

(2)实验室海带提碘的反应

(3)得到结论:①强氧化剂可以氧化弱氧化剂;②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4)

(2):海水提溴:

实验室海带提碘:

由此可得到结论:①强氧化剂可以氧化弱氧化剂;②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不反应

(3)海水提溴:

实验室海带提碘:

由此可得到结论:①强氧化剂可以氧化弱氧化剂;②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4)海水提溴:

实验室海带提碘:

由此可得到结论:①强氧化剂可以氧化弱氧化剂;②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不反应

6.(1)

(2)

(3)

(4)

使熔融要高温加热,使转化为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所以第(4)步消耗能量最多。

7.55%

8.采矿阶段的主要污染是噪音、粉尘和烟雾。消除噪音的主要措施是采用无声爆破技术或设置消音器。对粉尘和烟雾,可用烟雾聚集器使其聚集,并回收再利用这些物质。

选矿阶段的主要污染是污染的水和固体废料。对污染的水要先净化、消毒再排放或循环使用。对固体废料要回收利用。

冶炼阶段的主要污染是粉尘和烟雾、有害气体和固体废料。对有害气体要对其中的有害成分吸收转化为化工原料或燃料。对粉尘和烟雾以及固体废料要回收利用。

9.(1)孔雀石粉末溶解,溶液呈蓝色,有气泡产生。

(2)加入铁粉,发生置换反应,即为湿法炼铜。

(3)以铜为电极,电解溶液,即精炼铜。

10.(1)

(2);防止镁被氧化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1.B

2.B

3.D

4.B

5.D

6.C

7(1).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粉尘、有机物

(2)铅是重金属,有毒物质,会造成环境污染并危害人体健康。

(3)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控制工厂废气的排放;使用清洁燃料,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对工厂废气进行处理等。

复习题

1.B

2.

3.

4.(1)

(2)隔绝空气,隔绝水,抹植物油等。(答两种即可)

(3)

5.(1)热能

(4)比如聚丙烯可用于制塑料等

6.①蛋白质②脂肪③可溶性化合物④有机酸

⑤肥料⑥、等气体

7.(1)固体物质主要是焦炭,液体是煤焦油,气体是、等。

(2)萘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为和。

(3)

(4)

8.93.2%

9.(1)漂液;将氧化为

(2)纯碱;使杂质离子(、)沉淀完全又尽量减少损失

(3)

(4)

10.(1)丁烷(或异丁烷),

(2)因为腈纶中含氮元素,易产生污染,而棉、麻中却没有氮元素。

(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本“问题交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三、问题交流

【思考与交流】

建议组织学生认真思考,做出答案,进行小组交流,然后与本章“归纳与思考”进行对比,加以补正。

四、习题参考

(一)参考答案

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例如1 mol H2 (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高中知识思维导图展望高中化学知识

高中知识思维导图 高中化学知识模块 概念与理论化学物质 化学实验 化学计算化化化化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化 化化化化化化化化化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同素异形体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分子种类不同→ ←分子中原子种类不同,左为同种原子,右为不同中原子→

1、 化学变化类型 化学变化 类型 无机反应 有机反应 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形式) 按有无电子转移划分(本质) 其他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 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从参加反应的微粒划分 从是否可逆划分 从热效应划分 分子反应 原子反应 可逆反应 不可逆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化学变化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物质结构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元素周期律核 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元 素 性 质 的 布 周 期 性 元 素 周 期 律 元 素 周 期 表 横:周期 n=1 n=2 n=3 n=4 n=5 n=6 n=7 元素种类: 2 8 8 18 18 32 26 短周期 长周期 不完全周期 主族:ⅠA~ⅦA 副族:ⅢB~ⅦB、 ⅠB~ⅡB Ⅷ族 0族 纵:族 决定归纳编制表的结构 元素性质 原子结构 实质 周期表位置

高中化学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2020-2-26 9:09:5 【老师】俸? KH 高中化経套思“.版).pdf (18.11MB ) 髙中化学全套思谁导图(高清版),pdf} 来目群文件 打开打开文骸 转发三1 【老师】俸 自己没有思维导图的可以借鉴。

1 /43 高中化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取用固体 取用液体 防火与灭火 常见危险与安全措施 了解实验安全常识及意外事故处理方法 学法指导 操作的先后顺序 操作的注意事项 操作的目的 适用范围 化学与人类健康 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萬 实验安全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离溶于溶液中的固体溶质 适用范围 1 .蒸发过程不断搅拌 I 注意事项 蒸发 是否易潮解. 物质的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少 量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质 将物质的分 萬与提纯混淆 吸取少量液体用滴管 (专用,垂直悬滴,不倒置) 实验基 本操作 物质分离提 纯必须遵循 注意防火、防爆炸、防倒吸 不増、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2.当大量固体析岀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知识 梳理 化学实解 通过动手实验,熟练掌握常用化学 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较多液体用倾倒法 (瓶塞倒 放,标签向手心, 抓住物质的特性寻找突破口 物质检验和实验综合题 块状固体用锻子 粉末状用药匙 中及故 取用药 品的仪器 的意的 热覗 分离 仪器 热源,温度可达400 - 500 r 酒劈/龜精不超过2/3,不少于1/4,用外 / 5,不对 火,不吹灯,先灭后添酒精 喷灯温度可达I 000 X ) 水浴 漏斗 loop 以下 普通漏斗 长颈漏斗 分液 漏斗 主要 用途 萃取,分液, 反应加液体 用器 常仪 冷凝管 洗气瓶 于燥管 注意 事项 用前先检査是否漏液, 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 倒岀,下层液体从下层 放出,放液时应打开分 液漏斗上玻璃塞或将塞 上的凹槽对准上口小孔。 使漏斗内外大气压相等 反应器1 是否易被氧化 是否易燃、易爆 是否易与空 W 中某些成分作用 是 否易挥发、,1 尹华 是否具有毒性、 腐蚀度 便于取用 防止变质 防独、防爆等 细口瓶、产口瓶、 通瓶 塑料瓶、赢r 笑是器等 剂质 试性 则 原 仪器 据 依 学 剂保 化试的存 密封:水封、 油封、蜡封 方式/开放式存放 阴凉、避光处 ( 干燥器中存放 利用沸点不同,除去难挥发和不挥发的杂质适用范围 1.蒸憎烧瓶加热要垫石棉网,温度 、 计的水银球与支管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 注意事项 2.冷水是下口进,上口出 3.要加碎瓷片,防暴沸 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差别较大的溶质适用范围 1 .溶液总量不超过漏斗容积的3/4 2.把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分层 注意事项 蒸饌 分液 3.打开塞子,先从下口放出下层 液体,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其他基本 操作 计量仪器 玻璃仪器的洗涤 药品的取用 药品的保存 装置气密性检验 溶液的配勉 气体的收集和体积的测量 量筒 试管、柑垠、 f 隔网可加热或液浴 烧杯、烧瓶、 蒸憎烧瓶、锥形瓶 乂_不能加热 集气瓶、试剂瓶、滴瓶、 启普发生器 主要用途 粗略量取液体,精度0.1 mL 刻度由下而上增大,无0刻度线, 读数平视。取用原则:次数越少 越好,量筒越小越好,不反应, 不溶解,不受热,不配制 飞芝S 事项 主要用途 精确至0.1 mL,可估读到0.01 mL 滴定管 托盘天平 酸式滴定管盛酸性、氧化性溶液,碱式滴定 管盛碱性、非氧化性溶液,二者不能互代; 注意使用前要洗净并检查是否漏液,先润洗再装 事M ——亠宀 溶液;0刻度在上方,但不在管最上端,最大 刻度不在管最下端 容量瓶 精确配制溶液 标有温度、容积,用前检漏, 注意 不反应、不加热、不换塞、 事项不贮存、不溶解 温度计量程 使用注意事项《备銀球不要羸器壁 使用注 意事项 称前调零点,称时“左物右码” 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 \腐 蚀性药品放在玻璃器皿中秘量—

高中知识思维导图展望高中化学知识

高中知识思维导图 1、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同素异形体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分子种类不同→ ←分子中原子种类不同,左为同种原子,右为不同中原子→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物质的分

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 化学变化类型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化学变化 有机化合物 烃 烃的衍生物 合成高分子 化合物 蛋白质 糖 无机化合物 氢化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气态氢化物 固态氢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成盐氧化物 强酸 弱酸 强碱 弱碱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复盐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 复杂氧化物 氧化性酸 非氧化性酸 可溶性强碱 微可溶性强碱 可溶性弱碱 不可溶性弱碱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电解质溶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化学平衡 核外电子排布 的周期性 元素性质的布周期性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横:周期 n=1 n=2 n=3 n=4 n=5 n=6 n=7 元素种类: 2 8 8 18 18 32 26 短周期 长周期 不完全周期 主族:ⅠA~ⅦA 副族:ⅢB~ⅦB 、 ⅠB~ⅡB Ⅷ族 0族 纵:族 决定 归纳 编制 表的结构 元素性质 原子结构 实质 周期表位置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元素周期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物质结构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电解池 原电池 原理 应用 电源 蓄电池 干电池 高能电池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原电池 化合物 电解质 强电解质(完全电离)AB →A ++B - 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离子反应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换:化学能垐垐垎噲 垐垐原电池电解池 电能 水的电离平衡 H 2O 垐垎噲 垐H ++OH - 电离度定义 电离平衡的移动 水的离子积 Kw=1×10-14(25℃) 溶液的酸碱性—pH=(-lg[H +]) 盐类的水解 实质 类型 规律(显性判断) 影响因素 发生条件 表示方式 常见类型 离子方程式 非氧化还原 氧化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水解反应 络合反应 置换反应 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 电离平衡 AB 垐垎噲垐A ++B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