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道路变形的情况说明

道路变形的情况说明

道路变形的情况说明

道路变形的情况主要有路堤变形,这是常见的路基病害,根据其形成的条件及原因,一般可分为路堤沉陷、边坡溜方、滑坡与风蚀、路堤沿路基滑动、路堤坍散等形式。

一、路堤沉陷的原因:

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不足;荷载、水和温度的综合作用;填石路堤石料规格不一、性质不均,或就地爆破堆积,乱石中空隙很大;原地面比较软弱,如遇到泥沼、流沙或垃圾堆积等,填筑前未经换土或压实。

二、路堤沉陷的防治方法:

做好排水,减少地面或地下水浸人路基;加铺路面;换土复填法;压注水泥浆法;生石灰桩法;搅拌桩法。

三、边坡溜方、滑坡与凤蚀:

(1)边坡溜方、滑坡与风蚀的原因:

流动水冲刷边坡引起;坡脚被水冲刷;土过于潮湿,降低了粘聚力和内摩擦力;边坡过陡。

(2)边坡溜方、滑坡与风蚀的防治措施:

做好边坡排水,防止水流动对边坡的冲刷;做好边坡的绿化防护,增加边坡的抗冲刷能力;及时填补边坡的冲刷;完善排水设置。

未移交道路发现问题的情况说明

未移交道路发现问题的情况说明 道路状况描述 本次发现的道路问题位于城区内,具体名称为XX路,全长3公里,道路宽度为30米,路面材质为沥青混凝土。该道路自建成以来已有5年时间,但尚未移交给道路管理部门。 发现问题概述 在未移交的道路中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路面出现裂缝、局部沉陷、坑洼等。其中,裂缝主要分布在道路的两侧,沉陷和坑洼则主要集中在道路中间。这些问题给道路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影响了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 问题原因分析 经过细致的现场勘察和深入分析,我们认为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沉降:由于该道路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较差,地基沉降导致了路面的沉陷。 (2)变形:由于路面材料的老化,加上过往车辆的载荷作用,导致路面的变形和裂缝。 (3)松散:部分路段的沥青混凝土表面松散,失去了对路面的保护作用,进而出现坑洼。 (4)积水:部分裂缝和坑洼造成了路面积水,长期下去会进一步加重问题的严重性。

对道路使用者的影响 这些问题对道路使用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车舒适度:路面裂缝、沉陷和坑洼会导致车辆颠簸,降低了行车舒适度。 (2)行车速度:由于道路状况不佳,车辆不得不降低行驶速度,影响了交通流畅性。 (3)道路维护: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维修,否则会加重道路损坏,增加后期维护成本。 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问题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噪音污染:道路状况不佳会导致车辆行驶噪音增加,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2)空气污染:路面破损会导致尘土飞扬,增加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污染环境。 (3)生物多样性减少:破损的路面会破坏道路两旁的植物生态系统,影响生物多样性。 修复计划和时间表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修复计划: (1)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防止水分渗入。 (2)对沉陷和坑洼路段进行填补和修复,确保路面平整。

雨水冲坏道路的情况说明

雨水冲坏道路的情况说明 一、受灾情况 近日,受强降雨天气影响,我县省养公路部分路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水毁灾害。5月15日,省道3xx线出现了山体滑坡、路基上塌方造成交通阻断,省道2xx线Kxx+3xx、3xx线K1x十xxx也先后出现严重的路基上塌方,交通一度受阻。截止5月28日下午14时30分,我县省养公路共出现水毁中断交通3处2条(其中省道3处2条),经过公路部门抢修,目前所有出现交通阻断的路段已经全部恢复通车,据不完全统计,5月10日以来,水毁造成路基塌方20.85万立方43处、水毁防护工程0.92万立方7处,受损路面0.102万平方米0.12公里,新增水毁损失6x2万元。 二、应对措施 灾情发生后,我局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查险排险。一是快速反应。接到灾情后,我局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第一时间赶赴水毁现场,靠前指挥,现场研究抢修方案和认真解决抢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水毁抢修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全力抢修。按照“先抢通,后修复”、“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迅速调集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类机械设备进场抢修,力保水毁灾害在第一时间得到控制,并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针对各种水毁灾害,分别采取各种不同的措施,把抢修重点放在“保畅通”,把工作重心放在出现交通阻断。

现象的路段,对因路基上塌方造成交通阻断的,采取塌方路段双向清理塌方的措施。对洪水浸路造成交通阻断的路段及时封闭交通,密切注意洪水变化情况,做好交通疏导和水浸路段的警示警戒工作,同时要求相关抢险人员、机械现场待命,一旦洪水退去,立即组织做好水浸路段的淤泥清理及路面清洗工作,使交通得到尽快恢复。目前,我局每天奋战在抢险第一线的抢修机械设备10多台套。

情况说明道路损坏范文

1.事故的情况说明怎么写 步骤如下:抬头写:关于XXXX的情况说明(注:XXX是指你犯错的情况)称呼:正文(注: 就是你为什么犯了这些个错误,说下原因,也就是为自己辩护下,当然,不是强词夺理,而是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不再犯云云)事故说明人:你的名字日期范文如下: 02月03日晚 上19:30左右于岳家嘴立交桥下发生的交通事故及后续情况说明:事故基本情况说明:本人 行驶汽车从中北路通过左拐立交匝道进入徐东大街,见一电瓶车逆向行驶在路中,急忙按喇叭 鸣示,同时向左侧无车方向打方向盘,并紧踩刹车直至防抱死发生作用。 但电瓶车并未停止,并继续逆向机动车道向前开,并无减速,直至发生交通事故。事后闻出电瓶车驾驶人口中有酒味并已经告知交警,且电瓶车无牌,无交强险。 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 窒息以及其他伤害等。事故是一种动态事件,它开始于危险的激化,并以一系列原因事件按一 定的逻辑顺序流经系统而造成的损失,即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害、死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等 财产损失和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有生产事故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之分。生产事故是指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 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导 致原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事故和事故后果(Consequence)是互为因果的两件事情:由于事故的发生产生了某种事故后果。但是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往往把事故和事故后果看作一件事件,这是不正确的。 2.路面损坏会造成那些影响(具体些) 原因分析:沥青路面病害主要表现为纵横向裂缝、雨水沿缝下渗形成缝边唧浆,并有少量网裂、局部松散、坑槽、泛油等。 全线沥青路面病害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多位于桥涵台背回填、路基高填方处。在通车的 前1~年冬季出现一些细小短缝,随着气温的升高,大部分的细短缝又重新愈合。 经过几次大的降雨及雨雪之后,沥青路面原有的裂缝灌缝处重新开裂且行车道出现许多细短裂缝。在通车3年后,缝宽大于5mm的长宽缝、缝边啃边发展的、缝边发生结构性破坏的情况,对沥青路面的服务水平已产生了较大影响。 沥青路面的病害绝大多数是横向裂缝,只有少部分为纵向裂缝、网裂、龟裂或沉陷、坑槽、唧浆,这说明路面各层的整体强度不存在问题。通过大量的调查,认为路面缺陷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水泥稳定碎石的收缩裂缝。 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半刚性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干燥收缩与温度收缩,半刚性基层 的收缩裂缝是不可避免地反射到表面。但力气能够路面是一种柔性材料,有一定的抗变形能力,因此在路基压实度较好的路段路面裂缝较少。 二、行车荷载和雨水作用加速裂缝的发展。水泥稳定碎石在施工及运营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 细微裂缝,根据断裂力学理论,半刚性基层内存储的能量由于行车荷载提供,并通过裂纹失稳 扩展消耗能量,这个过程不断反复进行,使独立地裂纹扩展为数条贯通宏观裂纹,直到新年过 程小裂缝,最后成为贯穿裂缝。 这是行车道裂缝多于超车道的原因所在。由于沥青上面层存在孔隙,下雨或化雪后,路面中有 水分渗入,而由于土路肩阻水,雨过天晴数天后,路面面层中仍有大量水分。

混凝土路面温度变化对路面损坏的影响研究

混凝土路面温度变化对路面损坏的影响研究一、引言 混凝土路面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路面材料之一,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但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路面会出现龟裂、脱落等损坏情况,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研究混凝土路面温度变化对路面损坏的影响,对于提高道路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混凝土路面温度变化对路面损坏的影响机理 混凝土路面温度变化对路面损坏的影响机理是复杂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热胀冷缩效应 混凝土路面温度变化会导致路面材料的长度和体积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应力和应变,这种现象称为热胀冷缩效应。当路面温度升高时,混凝土路面会膨胀,产生的应力会导致路面龟裂、变形等损坏情况;当路面温度降低时,混凝土路面会收缩,产生的应力会导致路面开裂、脱落等损坏情况。

2.温度变化引起的湿度变化 混凝土路面温度变化会影响路面材料内部的湿度分布,当路面温度升高时,路面材料内部的湿度会减少,从而导致路面材料的强度变弱,容易出现开裂、脱落等损坏情况;当路面温度降低时,路面材料内部的湿度会增加,从而导致路面材料的体积变化,容易出现龟裂、变形等损坏情况。 3.温度变化引起的化学反应 混凝土路面温度变化还会引起路面材料内部的化学反应,从而影响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当路面温度升高时,路面材料内部的化学反应会加速,产生的气体会导致路面材料的体积变化,容易出现开裂、脱落等损坏情况;当路面温度降低时,路面材料内部的化学反应会减缓,容易出现龟裂、变形等损坏情况。 三、混凝土路面温度变化对路面损坏的实验研究 为了研究混凝土路面温度变化对路面损坏的影响,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1.热胀冷缩效应实验

路改造情况说明

东风路改造情况说明 一、东风路道路改造 1、东风路总体情况 东风路(总渠路-华山路)总长约7.3公里,其中总渠路至东风桥段长约1.67公里,红线宽38米;东风桥至幸福大道段长约1.68公里,红线宽50米;幸福大道至华山路长约3.98公里,红线宽60米。 2、东风路已改造路段相关情况 目前,东风路已有3段完成改造,分别为总渠路至洪新河的南侧,长约0.25公里;涧小路至东风桥的南北两侧,长约0.76公里;幸福大道至黄海路的南北两侧,长约0.92公里。除东风路与人民路交叉口外,道路改造均未涉及快车道改建。 第1段总渠路至洪新河段的南侧(即城市花园小区边侧)和第2段涧小路至东风桥段的南北两侧,已分别建成2.5米绿化带,5.5米慢车道和2米人行道(不含建筑物退让红线)。 第3段,幸福大道至黄海路的南北两侧,分别已建成7米绿化带,5米慢车道和6米人行道(不含建筑物退让红线)。 3、东风路未改造路段相关情况 第1段,总渠路至洪新河段,道路红线宽38米,长约0.25公里。此段改造包含新建北侧2.5米绿化带、5.5慢车道、2米人行道、地下雨污水管道和跨洪新河桥梁,工程造价约为500万元。 存在问题:现状道路与北侧建筑物之间只有宽约4米的人行道,如进行拓宽改造,需拆迁房屋约8000平方米(以

征收办实测为准);改造涉及的地下管线复杂;跨洪新河桥梁需拓宽或新建。 第2段,洪新河向东至大庆路段,道路红线宽38米,长约0.38公里。此段改造包含新建两侧2.5米绿化带、5.5慢车道、2米人行道、地下雨污水管道,工程造价约为600万元。 存在问题:现状道路与两侧建筑物之间只有宽2-4米的人行道,如进行拓宽改造,两侧门面需拆迁,拆迁面积近3万平方米(以征收办实测为准)。如不拆迁,则需对现状水泥路面进行改造,人行道进行整改,沿街立面进行整体出新。 第3段,大庆路向东至涧小路段,道路红线宽38米,长约0.28公里。此段改造包含新建两侧2.5米绿化带、5.5慢车道、2米人行道、地下雨污水管道,工程造价约为400万元。 存在问题:现状道路与两侧建筑物之间只有宽2-4米的人行道。如进行拓宽改造,两侧门面和住房需拆迁,南侧拆迁面积近5000平方米;北侧包含在大庆中路东侧地块拆迁项目中。 第4段,东风桥至幸福大道段,道路红线宽50米,长约1.68公里。现状为中间11米快车道,两侧为2.5米绿化带,6米慢车道和5至15米不等的人行道。 此段改造包含东风桥拓宽改造和东侧道路的拓宽改造。桥梁改造拟为在原桥梁两侧增加辅道来增强东风桥的通行能力;或拆除原有桥梁新建一座38米宽的桥梁。道路改造:因人行道上行道树、高压杆线等距现状慢车道较近,迁移难度大,建议拓宽方案为修复现状人行道,中间快车道拓宽至

道路横穿小区的情况说明范文

道路横穿小区的情况说明范文 道路横穿小区是指在小区内部有一条道路直接连接到小区外部的主干道上,而不需要绕行其他道路或街区。这种情况在城市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小区中。道路横穿小区的存在既有便利之处,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 道路横穿小区的存在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居民无需绕行其他道路或街区,直接通过道路横穿小区即可进入主干道,节省了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对于急需外出的情况,道路横穿小区可以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道路横穿小区也为小区内部的物流和服务提供了便利。快递员、物流车辆等可以直接进入小区进行配送,不再需要绕行其他道路,提高了服务效率。同时,道路横穿小区也方便了小区内的各种服务设施,如超市、餐饮店等的进货和送货。 然而,道路横穿小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首先,道路横穿小区可能增加小区内的交通流量,导致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特别是在高峰时段,如果大量车辆通过道路横穿小区,可能会造成交通堵塞,影响居民出行和小区内部的交通秩序。 道路横穿小区也会给小区内的居民带来噪音和污染问题。车辆经过小区时,产生的噪音和尾气污染可能会影响到小区内的居民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一些低楼层的居民来说,道路横穿小区可能会带来

更大的影响。 道路横穿小区还可能引发安全问题。一些小区可能没有相应的交通设施和安全措施,缺乏人行道、交通标线等,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对于一些老年人和儿童来说,道路横穿小区可能会增加他们的出行风险。 为了解决道路横穿小区可能带来的问题和隐患,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首先,可以设置交通标线和交通设施,引导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行。其次,可以加强小区内的交通管理,限制车辆的通行速度和通行时间,减少交通拥堵和噪音污染。另外,可以加强小区内的安全监控和巡逻,及时发现和处理交通违法行为,确保居民的安全。 道路横穿小区既有便利之处,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在设计和规划小区时,需要考虑到道路横穿小区可能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只有在保证居民出行便利的同时,还要注重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济南路道路破损情况说明

济南路道路破损情况说明 济南路位于茅箭区二堰街办火车站社区境内。由于钢材大市场、采石场、各类仓库、居民区等场所分布于此,所以该条道路成了货车出入、居民出行的重要通道。 该条道路从济南路2号通往吴家沟居民区,道路狭窄,仅能容单辆大货车通过,同时道路曲折,道路后半段较为陡峭。道路周边遍布大大小小20多家钢材公司、化工企业,网格内居住人口900余人,这里是大型车辆出入、居民上下班的必经之地。 该条道路自2016年6月份以来破损较为严重,因该条道路后缘存在采石场,大型货车出入频繁,加之钢材公司、化工公司、回收公司、辰鸿建材市场仓库车辆又在道路中段聚集,又因居民出行,导致该条道路超负荷承载,导致济南路现在损毁严重,道路前半段(十堰市益多利化轻公司门前)出现了大面积的沉陷、龟裂、松散,路中多处井盖在大型车辆的碾压下已出现了井盖大幅度下沉。 济南路中段为曲折路段,有“一里三道弯”之说,道路狭窄,车辆在此错车较为缓慢及困难,道路衔接处又是黄土路面,故导致该道路出现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局面,居民及上下班在此经过的居民苦不堪言,此状况绵延至周边一公里的居民区,在回收公司家属楼门前路段出现了大面积的道路坑槽和石子裸露,大的坑槽约5、6个平方那么大,小的坑槽也有1个平方大,大大小小几十处,槽内可见沙石、积水,同时大型车辆碾压后,正呈现坑槽不断扩大和增多的趋势。车辆在此错车,由于道路坑槽较多,出现了车辆大幅度的颠簸、倾斜,来往于此的居民,无不为此担惊受怕。 网格员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通过实地拍摄照片,通过手机E通上报相关部门(住建局)后,自2016年7月份上报以来,并未得到任何部门签收与回复,居民也多次到社区反映,为此,恳请上级领导能及时关注,并尽快派维修部门给予维修。 火车站社区07号网格员 2017/1/10

破损路面有图情况说明

1.求:沥青路面破损的原因分析 你要写论文啊? 设计上对交通量估计不足,路面表面设计弯沉偏大,造成基层、底基层厚度计算不够或抗压回 弹模量取值偏低,会使路面过早破坏 施工中沥青标号不对,集料级配不合格,基层、底基层压实度不够,养护不到位,容易造成沥 青砼面层的反射裂缝或车辙。 路面排水不好,经常积水容易造成剥落,形成坑凼,若不及时处理,会破坏基层。 对于白加黑,在原水泥混凝土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首先应对原水泥混凝土板进行评估,该 换的就换,然后再用防止反射裂缝的土工布,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沥青混凝土属于柔性路面,最好采用半刚性基层进行过渡处理 2.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成因有哪些介绍 一、施工方面的原因(一)地基沉降。 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地有部分路段要穿过水田、沼泽、淤泥地段等软土地基,路基修筑在软 土地基上时,对软基的处理不彻底,或软基地段处理后没有沉降稳定就进行修筑沥青路面,往 往就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从而导致沥青路面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二)路基压实不足。 路基压实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亦是提高路基路面强度与稳定性技术的技术措施之一。土是三相体,土粒为骨架,颗粒之间的孔隙为水分和气体所占据。 压实的目的在于使土粒重新组合,彼此挤紧,孔隙缩小,土的密度提高,形成密实整体,最终 导致强度增加,稳定性提高。由于路基压实度不足,出现不均匀沉陷,则会导致沥青路面出现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局部路段压实不足)。 在所通车的各级公路中,“桥头跳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就主要是由于桥台与路基衔 接处压路机碾压不到位,造成局部路段路基压实度不足而出现路面坑洞、横裂,从而出现桥头 沉陷、跳车等现象。(三)路面基层施工质量低劣。 由于抢工期、赶进度、造成料源紧缺,原材料质量难以保证,半刚性基层没有合理的龄期,或 基层施工粗糙,使得基层(底基层)质量低劣,造成基层网状开裂破坏,若反射到面层,即为 面层出现网状开裂。水从裂缝处下渗到路基中,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会出现唧泥,造成沥青面层 的早期破损。 (四)沥青面层本身的破坏。这是造成沥青面层早期破损的主要原因,根据影响因素又分以下 几种情况 1。 由于水产生的破坏。由沥青面层本身的原因引起的路面早期破坏有:沥青面层松散、坑洞、泛 油等。 同时由于施工时压实度达不到要求,使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过大,沥青面层中的水无法排出,沥 青混合料在饱水后石料与沥青粘附力降低,易发生剥落、松散、从而降低沥青路面的抗剪强度。2。 由于沥青面层颗粒离析。沥青面层集料大小颗粒离析局部粗集料偏多,细集料偏少,则不易压实,矿料与沥青的粘结力小,抗剪强度低,容易出现松散。

因施工造成的车辆损失情况说明

因施工造成的车辆损失情况说明 介绍 在城市建设和维护过程中,道路施工是不可避免的一环。然而,不可避免的是,施工活动可能导致车辆损坏。本文将详细探讨因施工造成的车辆损失情况,旨在提高我们对该问题的认识,并提出减少损失的建议。 大范围施工 大范围施工项目通常对道路通行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导致车辆损坏。以下是因施工造成的车辆损失的一些常见情况: 1. 安全设施缺失 施工区域通常缺乏标志、护栏等安全设施,导致车辆容易与施工物或操作人员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2. 路面损坏 施工过程中,道路上可能出现坑洼、凹陷和突起等不平整路面,这可能导致车辆的悬挂系统、橡胶零件和底盘受损。 3. 施工材料和设备 施工现场常常有散落的材料、工具或设备,这些物品可能导致车辆的刮擦、破损或漏气。 4. 不当交通组织 施工区域的交通组织可能不良,导致车辆拥堵、相互挤压,甚至发生追尾事故。 施工期间的注意事项 尽管无法完全避免因施工造成的车辆损失,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风险:

1. 提前计划行程 了解施工信息,规划适当的路线以避开施工区域,减少与施工现场的接触。 2. 遵循交通指示 明确标志和指示是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保障。驾驶者应当仔细阅读标牌和路线提示,并按照指示行驶。 3. 保持安全距离 在施工现场附近通行时,要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这有助于减少追尾事故的发生,并提供足够的反应时间。 4. 缓慢行驶 在施工区域附近时,降低驾驶速度,这将使您有更多时间适应路面条件的变化,减少损坏的概率。 5. 谨慎穿行 穿过施工区域时,时刻保持警觉,注意周围环境。避免突然转向或制动,以减少与施工设备或物料的接触。 6. 避免施工设备 切勿接近施工设备,这样可以减少被施工设备撞击的风险。为了提高安全性,保持足够的距离。 处理损坏后的问题 如果您的车辆在施工区域受到损坏,应采取以下步骤处理: 1. 立即停车 如果您发现车辆受损,请尽快停车,并确保自己和乘客的安全。

论市政道路施工中沉降变形的原因与防控方法

论市政道路施工中沉降变形的原因与防控方法 摘要:沉降变形是市政道路道路工程施工的常见病害之一,沉降变形容易引发 路面裂缝,严重影响着市政道路工程的服务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分析了市政道 路施工过程中产生沉降变形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防控沉降变形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沉降变形;原因;防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突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发展迅速,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市政道路与桥梁建设对地基的承载力 要求一般不高,但对其整体性要求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对沉降的控制也要求较为严格。由 于市政道路车流量大,很小的沉降就可能在车辆反复荷载下逐渐形成裂缝甚至凹陷,严重影 响道路的美观性和服务性能,更有甚者威胁行车安全,因而强化沉降变形控制极为重要。 1 市政道路沉降变形的原因 市政道路沉降变形的主要原因包括:1)路基地质差。由于土既地质较差,市政新老道路 基层底部会因车辆荷载而产生不规则沉降,但由于原路基下的地基在市政道路改造时已经基 本沉降固结到位,而新建的或拓宽的道路基层的沉降量却远远小于原有路基的沉降量,从而 导致新老路基沉降量差异,造成市政路面开裂、凹陷等病害;2)由于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格,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所采用的填筑材料性不当,或路基压实度不足也会造成路基沉陷,引起 市政道路路面裂缝等病害;3)由于市政道路工程工期紧迫,施工单位为了如期完成施工而 盲目赶工,路基沉降到位就开展面层施工,导致施工完成后产生不均匀沉降;4)由于原有 路基与新建路基的沉降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当沉降量差异较大时,会造成路基整体失稳,严 重使路堤内产生破裂面,导致下层土体侧移,从而引起路面纵向裂缝。 2 市政道路沉降变形的防控对策 2.1 强化工程地基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土工试验成果总表以及按标段的分层试验成果统计表是作为软 土地基处理的设计依据。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对于天然路基土,及时采用统一分层样土,其 实验结果也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是因为土样本身性质存在差异,因而将分层统计指 标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仍然存在很大差异。这也是造成一些市政道路工程软基处理方式不合 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应强化对市政道路工程地基的勘察显得十分必要。 勘查中应设置较多的鉴别孔,进行普遍观察,可将鉴别孔与技术孔进行结合,一方面更 好的了解软土层的深度、范围、含水量等各方面性质,另一方面也使各项土工试验的开展更 为方便,为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施工提供了更多可靠的依据。 2.2 采用合理的软基处理方法 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施工方法有换填法、抛石挤淤法、竖向排水法、粉喷桩加固处理法等等,不同的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情况的软土路基,因而应结合软土厚度、含水量、施工条件 等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1)当软土层厚度<2.0m时,一般采用换填法;2)当软土的厚度在2.0m到4.0m之间时,可采取抛石挤淤法;3) 当软土厚度大于4.0m,一般采用堆载预压法,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土路基虽造价较低但施 工所需时间较长,对于一些工期短的市政道路工程不适合,而一些市政道路工程为缩短工期 采用水泥搅拌桩符合地基法处理软基,处理效果较为理想但造价高昂,此外,对于一些处理 范围较大的软基,常采用排水固结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 2.3 软基处理施工方法 2.3.1 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有两种:等载预压和超载预压。其中等载预压是指预压荷载和将来的永久使用 荷载相等;而超载预压则是指预压荷载大于将来的永久使用荷载则。,进行的相同沉降量, 超载状态下预压时间要小于等载预压的时间,因而,设计预压力过程时通常选择一定比例的 超载,这样能有效的缩短工程工期, 2.3.2竖向排水法 采用排水固结堆载预压法的道路排水系统主要包括4部分:竖向排水体、砂垫层、碎石

道路坑洼情况说明范文

道路坑洼情况说明范文 1.坑坑洼洼的意思是什么 坑坑洼洼的意思是:形态词。描述地面或器物表面高一块低一块拼音:[ kēng keng wā wā ] 引证解释: 描述物体表面凹凸不平。 韩北屏《非洲夜会·不巧的巧遇》:“我看到手臂上的肌肉凹下去,皮肤折皱……坑坑洼洼,明显受过轻伤。” 示例:洞外硝烟未散,刚刚种好的一片地,现在变得坑坑洼洼,种子也翻出地面。 扩展材料 坑坑洼洼的近义词:坎坷不平 拼音:[ kǎn kě bù píng ] 意思:坎坷:道路坑坑洼洼。道路坑坑洼洼不平坦。描述前进道路上有很多困难民,不是一帆风顺的。 出自:汉·扬雄《河乐赋》:“秽南巢之坎坷兮,易幽岐之麦平。” 释义:道路坑坑洼洼不平坦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描述路途的险恶 反义词:康庄大道、光明大道、阳关大道、一帆风顺 2.道路路面坑洼怎样处理 一建的水泥路面修补料,一建的混凝土路面修补料,

次要用途: 1混凝土蜂窝、麻面、裂缝、起皮、起沙、坑槽、漏筋、修补。桥梁漏筋掉皮修补。 2 混凝土加固、改造修复、混凝土路面罩面 3 桥面板的微细裂缝网状裂缝面层找平修复 4 桥墩侧梁补色罩面修补加固等 5 桥梁混凝土失火后期修复耐久性修复等状况 6 桥梁桥面板桥墩的漏振露筋麻面孔洞沙眼状况 7 楼板加固补强修补 8 混凝土破损修补结构耐久性修复 9 混凝土预制件路面伸缩缝掉角破损补强等修复 10.新老混凝土连接:用于施工缝、梁柱加固,旧基础改造等。 11.混凝土修补及表面爱护:可用于混凝土和钢筋的表面爱护,防止劣化和腐蚀。 3.状况说明怎样写范文 1. 状况说明格式 一、标题部分:某某公司申请发票增量的申请 二、台头部分:某某国税局 三、本企业基本状况:成立日期、认定一般纳税人日期、法人、财务担任人姓名,运营地址、注册资金、次要运营项目。 四、本企业最近几个月的收入、税金、税负状况;财务核算状况,

浅谈市政道路上面的“弯沉”现象3篇

浅谈市政道路上面的“弯沉”现象3 篇 浅谈市政道路上面的“弯沉”现象1 市政道路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交通运行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然而,城市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弯沉”现象,给交通出行和城市建设带来诸多不便,也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稳定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本文将深入探讨市政道路上面的“弯沉”现象及其原因,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提升提供参考。 一、弯沉现象的定义 在市政道路的使用过程中,道路面可能会出现下沉、变形等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弯沉”。弯沉是指道路面在一定时间内自然下沉到一定深度、弯曲或塌陷,导致道路表面出现明显凹陷或起伏的现象。弯沉现象通常出现在高温、重雨等环境下,并伴随着交通噪声、振动等问题。 二、弯沉现象的原因 1.基础设计不当 城市道路基础建设时,若设计不合理,土质不适宜,以及建设质量不达标,均会导致弯沉现象的出现。尤其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盐碱土地区,基础问题更是容易出现。 2.自然环境影响 高温、降雨、封冻等自然环境现象都会对城市道路基础造成影响,这

些影响可能会引起道路下沉、变形等现象,并引发弯沉现象的出现。 3.车辆振动影响 日常交通中,车辆的振动及其地质活动会对道路造成影响,特别是大型载重车辆,会更加明显地加速道路的老化和变形,引发道路的弯沉现象。 4.城市基础设施老化 城市基础设施使用年限已久,设施老化现象已经不可避免,这对市政道路基础设施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市政道路老化加剧,不同材质的路面连接处的脱落、沉降或其他问题,会导致弯沉现象的出现。 三、弯沉现象的危害 弯沉现象的出现给城市道路和周围社区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例如: 1.交通出行障碍 弯沉道路严重影响交通出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对行车速度、车辆操控、刹车距离等都会造成不利影响,易引发交通事故。 2.安全风险 弯沉现象引发的路面变形、路肩下沉等问题,不仅给交通出行带来安全风险,也可能对周围的建筑物、管道等带来影响。并可能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连锁反应。 3.经济损失

调查一段路基损害的公路说明概况

调查一段路基损害的公路说明概况 公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城市和城市、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重要角色。然而,由于长期的使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公路的路基损害问题日益突出,给行车安全、行车舒适性和路面使用寿命 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将重点调查一段路基损害的公路,通过概况说明该公 路的情况,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一、概况描述 这段路基损害严重的公路位于省市,总长约10公里。该公路为国道 级别,是连接该市最繁忙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公路主要为双向四车道, 交通量大,每天通行车辆达到数万辆。该公路的路基损害主要集中在东西 向的一段路段,约有3公里。 1.1路面情况 该路段的路面损坏严重,常见问题包括路面沉降、路面龟裂、坑洼等。尤其在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路面的破损程度更为明显。在最 严重的损坏区域,路面上出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道路坑洼,给行车带来很 大不便。此外,路面的龟裂现象也较严重,这些裂缝扩大后不仅影响行车 安全,还导致水渗透进路基,加速了路面的破坏。 1.2路基情况 路基损坏主要体现在路基的沉降以及边坡的塌方上。路基沉降主要由 于车辆的荷载作用下,基础土体受力过大或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松动引起。 路基沉降导致路面横断面不平,车辆在行驶时容易出现颠簸。边坡塌方问 题主要由于路基下沉引起边坡失稳,加之上面的降雨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 边坡的塌方风险。

1.3原因分析 路基损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公路使用时间较长,基础设施老化使得路基和路面的强度随之下降。其次,该地区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常年潮湿和多雨,增加了路基损坏的可能性。再者,车辆超载和频繁行驶也是导致路基损害的重要原因。最后,路基设计和施工质量的不足也是问题的潜在因素。 二、应对措施 为了解决该公路路基损害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2.1路面维护 对路面的坑洼和龟裂进行补修工作,采用路面铣刨和热再生技术,去除破损路面层,并重新铺设新的路面材料。此外,加强路面养护工作,定期进行路面清洗和维护,减少污染和化学侵蚀对路面的损害。 2.2路基加固 采用路基加固技术,如加固土工格栅、地基加强灌浆等措施,提升路基的承载能力,减少沉降和失稳的问题。对边坡进行护坡处理,采用植被覆盖、防护网等方法,防止雨水侵蚀和边坡塌方。 2.3强化超载管理 加强车辆超载的管理,加大对超载罚款力度,并增加检测点和频率,提高超载的查处率。同时,对于严重超载的车辆,可以限制其行驶在该公路上,减少对路基的影响。 2.4完善施工质量监管

渝邻高速公路路面大修工程

说明书 1 概述 1.1项目概况 渝邻高速公路,简称渝邻高速,是连接重庆至四川邻水之间的一条高速公路,为包茂高速公路(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G65)的一部分,是重庆市连接四川省东北部地区的南北走向的国家干线公路,是重庆北部地区南往沿海的重要交通走廊,在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占有重要地位。重庆渝邻高速公路对于实施中西部开发战略、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由内陆经济向外向型经济发展,以及促进沿海各省、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渝邻高速公路路线起于渝北区大湾镇,与四川境内达渝路连接,止于重庆市江北区黑石子,与渝长高速公路连接,起止桩号为K1495+000~1548+108,主线全长53.108km,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4.5m,设计时速80km/h。全线设黑石子、沙坪、王家、草坪、高嘴、大湾6个互通立交。由于K533+400~K1539+100改线,本次大修项目不计入范围内。 渝邻高速公路于2004年7月15日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之前胜利建成通车,在建设完成后的最初几年时间里,初期路基路面工程保持了较好的使用状况,后期随着交通量的快速增长,特别是超载车辆的大幅增加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路面出现了大范围的病害,使得高速公路服务水平明显下降,影响了行车舒适感。 项目局部路段病害密集,维修频繁,部分路段维修后的路面又发生了损坏,路面病害得不到彻底根治,病害程度和范围逐渐加大,而且从目前全线病害特征、类型来看,路面破坏程度呈现进一步发展、恶化的趋势。路况指数的下降和车辙深度增加影响了交通的正常运营。渝邻公司决定对渝邻高速公路进行大修养护,以期恢复道路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1.2评审会议执行情况 2013年9月24日在重庆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召开了渝邻高速公路路面大修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审查会议,会议审查的内容及执行情况如下: 1、进一步加强路面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结果分析,结合预计的远、近交通量规模、特点和车型特征等方面的实际因素,有针对性的细化路面大修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路面加铺方式。 执行情况:结合本项目的实际路况特征,超车道的结构强度总体较好,结构强度上行主车道45%评价为优良,下行主车道75%评价为优良,龟裂及车辙类病害较为严重,建议在对原路面病害彻底处治完毕后整体加铺一层4cmSMA-13进行罩面,以保证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