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种子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规范

种子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规范

种子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规范
种子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规范

种子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草种质资源的描述符、分级标准以及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烟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整理、整合和信息共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635 烤烟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659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 5606.4 卷烟感官技术要求

GB/T 12404 单位隶属关系代码

GB/T 19609 卷烟用常规分析用吸烟机测定总粒相物和焦油

GB/T 23222-2008 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

GB/T 23224-2008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

YC/T 34 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植物碱的测定光度法

YC/T 36 卷烟—总粒相物中总植物碱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YC/T 142 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

YC/T 153 烟草及烟草制品氯的测定电位法

YC/T159-2002 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水溶性糖的测定

YC/T161-2002 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氮的测定连续流动法

YC/T 166 烟草及烟草制品总蛋白质的测定

YC/T 173 烟草及烟草制品中钾的测定

ISO 3166 Code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Names of Countries

3 术语和定义

3.1

烟草 tobacco

烟草属于茄科(Solanaceae )烟草属(Nicotiana) 。烟草栽培种有两个,分别来源于普通烟草(N.tabacum L)和黄花烟(N.rustica L)。染色体数均为2n=48 。

3.2

烟草种质资源 tobacco germplasm

烟草野生资源、地方品种、选育品种/系(包括杂交种),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材料。

3.3

遗传材料 genetic materials

是指烟草苗、根、茎、叶、芽、花、组织、细胞、DNA片段及基因等有生命的物质材料。

3.4

基本信息 basic information

烟草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描述信息,包括全国统一编号、种质名称、学名、原产地、种质类型等。

3.5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烟草种质资源的生育期、植物学形态、产量性状、农艺性状等特征特性。

3.6

品质特性 quality characters

烟草种质资源原烟的品质特性包括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外观品质指的是依据原烟外部特征所确定的原烟质量指标,内在品质指的是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

3.7

抗逆性 stress resistance

烟草种质资源对各种非生物胁迫的适应或抵抗能力,包括耐旱性和耐涝性等。

3.8

抗病虫性 insect resistance

烟草种质资源对各种生物胁迫的适应或抵抗能力,包括抵抗烟草黑胫病、赤星病、青枯病、CMV、TMV、PVY、烟蚜虫、烟青虫等病虫生物的性能。

3.9

烤烟 flue-cured tobacco

用烘烤设备(火管或其他加热设备)通过烘烤调制的烟叶。

3.10

晒晾烟 air/sun-cured tobacco

用晾晒设备通过晾、晒或晾晒结合措施调制的烟叶。主要有白肋烟、香料烟、马里兰烟、黄花烟、晒红烟、晒黄烟、雪茄烟等。

3.11

原烟 raw tobacco

经过初步调制的烟叶。

3.12

香气 aroma

单料烟烟气本身所固有的烟草特具的芳香。

3.13

香型 aroma type

单料烟烟气所具有的香气类型。

4 基本信息

4.1 全国统一编号

全国统一编号是种质的唯一标志号,由8位数字顺序号组成,不够8位在左边用0补齐。

4.2 种质库编号

烟草种质在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中的编号,由“I5A”加5位数字顺序号组成。种质库编号由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统一分配,每份种质具有唯一的种质库编号。

4.3 引种号

由年份加4位数字顺序号组成的8位字符串,如“19940124”,前4位表示种质从境外引进年份,后4位为顺序号,从“0001”到“9999”。每份引进种质具有唯一的引种号。

4.4 采集号

烟草种质在野外采集时赋予的编号,由年份加2位省份代码加4位数字顺序号组成。

4.5 种质名称

国内种质的原始名称或国外引进种质的中文译名,如有多个名称应在英文括号内列出,用英文逗号分隔,例“种质名称1(种质名称2,种质名称3)”;国外引进种质如果没有中文译名,可以直接录入种质的外文名。

4.6 种质外文名

国外引进种质的外文名和国内种质的汉语拼音名。每个汉字的汉语拼音之间空一格,每个汉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大写,如“Hong Hua Da Jin Yuan”。国外引进种质的外文名应注意大小写和空格。

4.7 科名

由拉丁名加英文括号内的中文名组成,如“Solanaceae (茄科)”。

4.8 属名

由拉丁名加英文括号内的中文名组成,如“Nicotiana(烟属)”。

4.9 学名

由拉丁名加英文括号内的中文名组成,如“N.tabacum L.(普通烟草)”、“N.rustica L.(黄花烟草)”等。如没有中文名,直接填写拉丁名,如“Nicotiana benavidesii”、“Nicotiana bonariensis”等

4.10 原产国

烟草种质原产国家名称、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国家和地区名称参照ISO 3166和GB/T2659。如该国家已不存在,应在原国家名称前加“原”,如“原苏联”。国际组织名称用该组织的英文缩写,如“IPGRI”。

4.11 原产省

国内烟草种质原产省份名称,省份名称参照GB /T 2260;国外引进烟草种质原产省用原产国家一级行政区的名称

4.12 原产地

国内烟草种质的原产县、乡、村名称。县名参照GB /T 2260。

4.13 海拔

烟草种质资源原产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m。

4.14 经度

烟草种质资源原产地的经度,单位为度和分。格式为DDDFF,其中DDD为度,FF为分。东经为正值,西经为负值,例如,“11226”代表东经112゜26',“-10608”代表西经106゜8'。

4.15 纬度

烟草种质资源原产地的纬度,单位为度和分。格式为DDFF,其中DD为度,FF为分。北纬为正值,南纬为负值,例如,“3608”代表北纬36゜8',“-2642”代表南纬26゜42'。

4.16 来源地

国内烟草种质的来源省、县名称,国外引进烟草种质的来源国家、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名称同4.10,省和县名称参照GB /T 2260。

4.17 保存单位

烟草种质提交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前的原保存单位名称。单位名称应写全称,例如“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单位隶属关系代码参照GB/T 12404。

4.18 保存单位编号

烟草种质在原保存单位中的种质编号。该编号在其保存单位应具有唯一性。

4.19 系谱

烟草选育品种(系)的亲缘关系。例如牡晒83-15-2的系谱为“[海林小护脖香×(穆棱护脖香×地里础)]×3035”。

4.20 选育单位

烟草品种(系)的选育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单位名称应写全称,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4.21 育成年份

烟草选育品种(系)的育成年份。例如“1998”。

烟草选育品种(系)的育种方法。例如“系选”、“杂交”、“诱变”等。

4.23 种质类型

依据种质的遗传特性所划分的类型,分为:

1 野生资源

2 地方品种

3 选育品种(系)

4 遗传材料

5 其他

4.24 调制类型

按调制方法及植物学特性进行的分类。

1 白肋烟

2 黄花烟

3 烤烟

4 晒晾烟

5 香料烟

6 雪茄烟

4.25 图像

烟草种质的图像文件名,图像格式为.jpg。图像文件名由统一编号加“-”加序号组成。如有多个图像文件,图像文件名用英文分号分隔,如“00000512-1.jpg、00000512-2.jpg”。图像对象主要包括株型、叶形、花序等。

4.26 观测地点

烟草种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观测地点的名称,记录到省和县名,如“安徽凤阳”

5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参照YC/T 142进行描述

5.1 播种期

种子播种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为“YYYYMMDD”

5.2 成苗期

烟苗达到能够移栽时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为“YYYYMMDD”。如“20040315”,表示成苗期为2004年3月15日。

5.3 苗龄

成苗期记载播种至烟苗成苗的天数。单位为d。

5.4 移栽期

烟苗进行大田移栽的日期。表示方法和格式同5.1。

5.5 现蕾期

群体50%植株现蕾的日期。表示方法和格式同5.1。

5.6 中心花开放期

群体50%植株中心花开放的日期。表示方法和格式同5.1。

5.7 移栽至现蕾天数

于现蕾期观察群体,采用目测法,记载大田移栽期至现蕾期的天数。单位为d。

5.8 移栽至中心花开放天数

于中心花开放期观察群体,采用目测法,记载大田移栽期至中心花开放期的天数。单位为d。

5.9 蒴果成熟期

群体50%植株蒴果成熟的日期。表示方法和格式同5.1。

5.10 全生育期

蒴果成熟期观察群体,采用目测法,记载播种期至蒴果成熟期的总天数。单位为d。

5.11 株型

以小区为观察对象,与现蕾期上午10时前观察,采用目测法,参照烟草株型模式图(见图1),按如下标准,记载植株生长形态。

1 橄榄形(上,下部较小,中部较大)

2 筒形(上,中,下三部分大小近似)

3 塔形(自下而上逐渐缩小)

1 2 3

图1 株型

5.12 株高

第一青果期调查,采用杆尺,自垄背量至第一青果柄基部的长度。单位为cm。

5.13 茎围

5.14 节距

第一青果期调查,采用钢卷尺,测量株高1/3处上下各5个叶位(共10个节距)的平均长度,对于不足10片叶的,则测量实际节距。单位为cm。

5.15 叶数

中心花开放期调查,计数植株基部至中心花以下第五花枝处着生叶片数。单位为片。

5.16 叶长

中部叶工艺成熟期调查,采用钢卷(直)尺,测量植株中部最大叶,自茎叶连接处至叶尖的直线长度(见图2)。单位为cm。

图2 叶长、叶宽及叶柄

5.17 叶宽

中部叶工艺成熟期调查,采用钢卷(直)尺,测量植株中部最大叶,与主脉垂直的叶面最宽处的长度(见图2)。单位为cm。

5.18 叶柄

中部叶工艺成熟期调查,采用钢卷(直)尺,测量植株中部最大叶叶柄与茎连接处至叶基部的长度(见图2)。单位为cm。

5.19 叶形

现蕾期观察小区群体,采用目测法,参照烟草叶形模式图确定叶片的基本形状,再根据中部最大叶片的长宽比例(或称叶形指数),以及叶片最宽处的位置确定叶片的实际形状(见图3)。

1 宽椭圆(叶片最宽处在中部,长宽比l.6~l.9:l)

2 椭圆(叶片最宽处在中部,长宽比1.9~2.2:l)

3 长椭圆(叶片最宽处在中部,长宽比2.2~3.0:l)

4 宽卵圆(叶片最宽处在基部,长宽比l.2~1.6:1)

5 卵圆(叶片最宽处在基部,长宽比1.6~2.0:1)

6 长卵圆(叶片最宽处在基部,长宽比2.0~3.0:1)

7 心脏形(叶片最宽处在基部,叶基近中脉处呈凹陷状,长宽比1~1.5:1)

8 披针形(叶片最宽处在基部,长宽比3倍以上)

叶长

叶宽

叶柄长

叶长

1 2 3 4

5 6 7 8

图3 叶形

5.20 叶尖

群体50%植株现蕾期观察小区群体,采用目测法,参照烟草叶尖模式图(见图4),以同一调制类型对照品种为参照,确定叶片尖端的形状。

1 钝尖

2 渐尖

3 急尖

4尾状

1 2 3 4

图4 叶尖

5.21 叶面

现蕾期观察小区群体,采用目测法,参照烟草叶面模式图,确定叶面状态(见图5)。

1 平

2 较平

3 较皱

4皱

1 2 3 4

图5 叶面

5.22 叶缘

现蕾期观察群体,采用目测法,参照烟草叶缘模式图(见图6),确定叶缘的形状。

1 平滑

2 微波

3 波浪

4 皱折

5锯齿

1 2 3

4 5

图6 叶缘

5.23 叶色

现蕾期观察小区群体,采用目测法,记载叶片正面的颜色。

1 浅绿

2 黄绿

3 绿

4 深绿

5.24 叶片厚薄

现蕾期观察小区群体,采用手感结合目测法,记载叶片的厚薄程度。

2 较薄

3 中等

4 较厚

5 厚

5.25 叶耳

现蕾期观察小区群体,采用目测法,参照烟草叶耳模式图(见图7),记载叶耳的大小或有无。

0 无

1 小

2 中

3大

0 1 2 3

图7 叶耳

5.26 叶片主脉粗细

采用目测法,现蕾期观察中部最大叶,记载叶片主脉的粗细程度。

1 细

2 中

3粗

5.27 主侧脉夹角

现蕾期调查,用量角器测量中部最大叶主脉与侧脉之间的夹角,每小区随即调查5株,计算其均值,参照主侧脉夹角模式图(见图8),依据如下标准,确定中部叶片的主侧脉夹角。

1 小(30.00°以内)

2 中(30.00°—60.00°)

3大(60.01°—90.00°)

1 2 3

图8 主侧脉夹角

现蕾期调查,用量角器测量中部最大叶与茎的夹角,每小区随即调查5株,计算其均值,参照茎叶角度模式图(见图9),依据如下标准,确定中部叶片的茎叶角度。

1 小(30.00°以内)

2 中(30.00°—60.00°)

3 大(60.01°—90.00°)

4 甚大(90°以上)

1 2 3 4

图9 茎叶角度

5.29 花序密度

群体50%植株盛花期观察,采用目测法,记载花序的松散或密集程度(见图10)。

1 松散

2密集

1 2

图10 花序密度

5.30 花序形状

群体50%植株盛花期观察,采用目测法,参照盛花期花序的着生形状模式图(见图11)。记载花序的着生形状。

1 球形

2 扁球形

3 倒圆锥形

4 菱形

30°

60°

30°

90°

60°

90°

1 2 3 4

图11 花序形状

5.31 花色

群体50%植株盛花期观察,采用目测法,记载花冠的颜色。

1 白

2 黄

3 淡红

4 红

5 深红

5.32 花冠尖

群体50%植株盛花期观察,采用目测法,参照花冠尖部特征图(见图12),确定花冠的尖部特征。

1无

2 有

0 1

图12 花冠尖

5.33 花冠长度

第一中心花开放时期调查,随机调查5株,采用钢卷(直)尺,测量第一中心花自花冠基部至花冠口的长度(见图13)。单位为cm。

5.34 花冠直径

第一中心花开放时期调查,随机调查5株,采用钢卷(直)尺,测量第一中心花的花冠口外圈最大处的长度(见图13)。单位为cm。

5.35 花萼长度

第一中心花开放时期调查,随机调查5株,采用钢卷(直)尺,测量第一中心花的萼片着生的基部到萼片尖端的长度(见图13)。单位为cm。

花冠直径

)()%1](%1[O W W H H --?=

图13 花冠及花萼

5.36 产量

以小区为对象,计算单位面积所产原烟的重量。单位为kg/hm 2,

,精确0.01kg 。 5.37 上等烟比率

以小区为对象,计算单位面积上等烟产量占总产量的比率。以%表示,精确0.01%。 5.38 中等烟比率

以小区为对象,计算单位面积中等烟产量占总产量的比率。以%表示,精确0.01%。 5.39 种子形状

以种质收获种子为观察对象,参照烟草种子的形状模式图(见图14),确定种子形状。

1 卵圆形

2 椭圆形

3 肾形

1 2 3

图14 种子形状

5.40 种子颜色

以种质收获种子为观察对象,按最大相似原则判定种子的表皮颜色。

1 浅褐色

2 褐色

3 深褐色 5.41 千粒重

种子千粒重是指1000粒自然干燥种子的绝对重量,规定含水量为6%。种子千粒重的测定方法是,按照四分法从送验样品中独立分出试验样品中随机数取2份各1000粒种子称重(精确到0.0001g )。检测结果以2次测定结果的平均数表示。2次测定结果之间的误差,不得超过平均数的5%。

自然干燥的种子的含水量很不一致,季节间变化也很大,为便于比较,应将实测千粒重折算成规定水分含量(一般为6%)的千粒重。折算公式(1)如下:

式中:H O——规定水分千粒重

H ——实测千粒重

W O——规定水分含量

W ——实测水分含量

5.42 蒴果形状

以成熟期的蒴果为观察对象,按最大相似原则判定蒴果的形状(见图15)。

1圆形

2卵圆形

3长卵圆形

1 2 3

图15 蒴果形状

6 品质特性

6.1 原烟颜色

每份种质随机抽取6-15叶位(多叶型种质抽取底部、顶部各去掉五片烟叶后)的通级原烟2.5kg作为送验样品,送验样品应送有资质的烟草质量检测中心进行统一评价。以送验样品为观察对象,参照GB2635烤烟标准,观察原烟的相关颜色、色泽饱和度和色值的状态。

1 柠檬黄(烟叶表现全部呈黄色,在习惯上称呼的淡黄色、正黄色域内)

2 青黄(黄色烟叶上有任何可见的青色,且不超过三成者)

3 桔黄(烟叶表现呈现桔黄色,在习惯上称呼的金黄色、深黄色域内)

4 微带青(指黄色烟叶上叶脉带青或叶片含微浮青面积在10%以内者)

5 淡棕(烟叶表现呈淡棕色)

6 棕色(烟叶表现呈棕色)

7 红棕(烟叶表现呈红黄色或浅棕黄色,在习惯上称呼的红黄色、棕黄色域内)

8 褐色 ( 烟叶表现呈褐色 )

6.2 原烟色度

取样及评判规则同6.1。以送验样品为观察对象,依据GB 2635,观察原烟烟叶表面颜色的饱和程度、均匀度和光泽强度。

2 强 ( 烟叶表面颜色均匀,饱和度略逊 )

3 中(烟叶表面颜色不均,饱和度一般)

4 弱(烟叶表面颜色不均,饱和度差)

5 淡(烟叶表面颜色不均,色泽淡)

6.3 原烟结构

取样及评判规则同6.1。以送验样品为观察对象,依据GB 2635,观察原烟烟叶细胞排列的疏密程度。

1 疏松(细胞排列疏松)

2 尚疏松(细胞排列尚疏松)

3 稍密(细胞排列稍密)

4 紧密(细胞排列紧密)

6.4 原烟身份

取样及评判规则同6.1。以送验样品为观察对象,依据GB 2635,观测原烟叶片厚度、细胞密度或单位面积的重量,以厚度表示。

1 薄

2 稍薄

3 中等

4 稍厚

5 厚

6.5 原烟油分

取样及评判规则同6.1。以送验样品为观察对象,依据GB 2635,观察原烟的油润程度。

1 少(缺乏油分,表现无油润感)

2 稍有(较少油分,表现尚有油润感)

3 有(尚有油分,表现有油润感)

4 多(富油分,表现油润)

6.6 原烟单叶重

取样同6.1。从原烟样品中随机抽取10片中部原烟称重,计算平均单叶重量,以g为单位,精确0.01g。结果以2次重复均值表示。

6.7 总糖

依据YC/T159-2002检测烟叶中水溶性总糖(以葡萄糖计)的含量。以%表示,精确0.01%。

6.8 还原糖

依据YC/T159-2002检测烟叶中还原糖的含量,以%表示,精确0.01%。

6.9 总氮

依据YC/T161 检测烟叶中总氮的含量,以%表示,精确0.01%。

6.10 蛋白质

依据YC/T 166 检测烟叶中蛋白质的含量,以%表示,精确0.01%。

依据YC/T 34 检测烟叶中总植物碱(以烟碱计)的含量,以%表示,精确0.01%。

6.12 焦油

依据GB/T 19609 检测烟支主流烟气总粒相物中的焦油含量,以mg/支为单位,精确0.01mg。

6.13 烟气总植物碱

依据YC/T 36 检测烟支主流烟气中总植物碱(以烟碱计)的含量,以%表示,精确0.01%。

6.14 氧化钾

依据YC/T 173 检测烟叶中氧化钾的含量,以%表示,精确0.01%。

6.15 氯离子

依据YC/T 153 检测烟叶中氯离子的含量,以%表示,精确0.01%。

6.16 香型风格

依据原烟及复烤烟感官评价方法和GB 5606.4 进行评吸和质量评判。

1 清

2 清偏中

3 中偏清

4 中间香

5 中偏浓

6 浓偏中

7 浓香

8 特香型

9 皮丝香型(即莫合烟)

10 雪茄香型(雪茄烟)

11 香料香型(香料烟)

12 白肋香型(白肋烟)

13 晒黄香型(晒黄烟)

14 似烤烟香型(晒黄烟)

15 调味香型(晒黄烟)

16 晒红香型(晒红烟)

17 调味香型(晒红烟)

18 亚雪茄香型(晒红烟)

19 半香料香型(晒红烟)

20 似白肋香型(晒红烟)

21 马里兰(马里兰烟)

注1:1-8适用于烤烟描述,9-21适用于晒晾烟描述。

6.17 香型程度

依据原烟及复烤烟感官评价方法和GB 5606.4 进行评吸和质量评判。

1 显著

2 较显著

3 有

5 缺乏

6.18 劲头

依据原烟及复烤烟感官评价方法和GB 5606.4 进行评吸和质量评判。

1 小

2 较小

3 适中

4 较大

5 大

6.19 浓度

依据原烟及复烤烟感官评价方法和GB 5606.4 进行评吸和质量评判。

1 浓

2 较浓

3 中等

4 较淡

5 淡)

6.20 香气质

烟气入喉时产生刺激喉部收缩的反应,同时使吸烟者在生理上感到兴奋。依据原烟及复烤烟感官评价方法和GB 5606.4 进行评吸和质量评判。

1 好(15~13)

2 较好(12~10)

3 中等(9~7)

4 较差(<7)

6.21 香气量

依据原烟及复烤烟感官评价方法和GB 5606.4 进行评吸和质量评判。

1 充足(晒晾烟:25~23)

2 足(烤烟:20~18,晒晾烟:22~20)

3 较足(烤烟:17~15,晒晾烟:19~17)

4 尚足(烤烟:14~12,晒晾烟:16~14)

5 有(烤烟:11~9,晒晾烟:13~11)

6 较少(烤烟:<9,晒晾烟:<11)

6.22 余味

依据原烟及复烤烟感官评价方法和GB 5606.4 进行评吸和质量评判。

1 舒适(烤烟:25~22,晒晾烟:20~18)

2 较舒适(烤烟:21~18,晒晾烟:17~15)

3 尚舒适(烤烟:17~14,晒晾烟:14~12)

4 欠适(烤烟:13~10,晒晾烟:11~9)

5 差(烤烟:<10,晒晾烟:<9)

6.23 杂气

依据原烟及复烤烟感官评价方法和GB 5606.4 进行评吸和质量评判。

1 微有(烤烟:18~16,晒晾烟:10~9)

2 较轻(烤烟:15~13,晒晾烟:8~7)

3 有(烤烟:12~10,晒晾烟:6~5)

4 略重(烤烟:9~7,晒晾烟:4~3)

5 重(烤烟:<7,晒晾烟:<3)

6.24 刺激性

如对鼻腔、口腔、喉部的冲刺,毛棘火燎等。依据原烟及复烤烟感官评价方法和GB 5606.4 进行评吸和质量评判。

1 轻(烤烟:12~11)

2 微有(烤烟:10~9,晒晾烟:10~9)

3 有(烤烟:8~7,晒晾烟:8~7)

4 略大(烤烟:6~5,晒晾烟:6~5)

5 大(烤烟:<5,晒晾烟:<5)

6.25 燃烧性

依据原烟及复烤烟感官评价方法和GB 5606.4 进行评吸和质量评判。

1 强(5)

2 较强(4)

3 中等(3)

4 较差(2)

5 熄火(<2)

6.26 灰色

依据原烟及复烤烟感官评价方法和GB 5606.4 进行评吸和质量评判。

1 白色(5)

2 灰白(4~3)

3 黑灰(<3)

6.27 评吸得分

各感官质量单项平均得分之和即为评吸得分,最大值为100。

6.28 质量档次

依据评吸得分结合单项指标综合评价确定质量档次。

1 好(评吸得分>85)

2 较好(85≥评吸得分>80)

3 中等(80≥评吸得分>70)

4 较差(70≥评吸得分>60)

5 差(评吸得分≤60)

7 抗逆性

7.1 耐旱性

采用温室移栽鉴定方法,将成苗烟苗移栽至温室池内,种植密度按大田要求进行,3次重复,每次重复10株,设置耐旱性强、弱对照品种。移栽后30d 内按烟株需水规律正常供水,保持土壤湿润,30d 后开始断水,待耐旱性强对照品种中午叶片萎蔫,早晚能正常舒展为度,恢复正常管理,10d 后调查所有种质烟株恢复情况,恢复级别依据烟株恢复状况分为5级。

级别 恢复情况 0 烟株正常生长

1 1/3叶片萎蔫,但叶色、茎杆正常

2 2/3叶片萎蔫卷曲,部分叶片变黄,茎杆正常

3 除心叶外叶片全部萎蔫,大部分叶片枯黄,茎杆轻微缩水

4 植株枯死

根据恢复级别计算恢复指数,按计算公式(10):

…………………………………公式(10)

式中:RI —— 恢复指数

X i —— 各级旱害级值 n i —— 各级旱害株数 N —— 调查总株数

耐旱性鉴定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校检参照3.3。 群体耐旱性评价根据恢复指数分为3级。 3 强(恢复指数≤30) 5 中(30<恢复指数≤60) 7 弱(恢复指数>60) 7.2 耐涝性

采用温室移栽鉴定方法,将成苗烟苗移栽至温室池内,种植密度按大田要求进行,3次重复,每次重复10株,设置耐涝性强、弱对照品种。30d 前按烟株需水规律正常供水,保持土壤湿润,30d 后开始灌水,保持土面水层1cm ~ 2cm ,持续24h ,然后将明水排掉,待耐涝性强对照品种中午叶片萎蔫,早晚能正常舒展为度,恢复正常管理,7d 后调查烟株生长恢复程度。恢复级别依据烟株恢复状况分为5级。

级别 恢复情况

0 叶片展开, 烟株正常生长

1 1/3叶片萎蔫,但叶色、茎杆正常

2 2/3叶片萎蔫卷曲,部分叶片变黄,茎杆正常

3 除心叶外大部分叶片萎蔫枯黄,茎杆轻微缩水

4 植株枯死。

根据恢复级别计算恢复指数,计算公式(11):

………………………………………公式(11)

式中:RI —— 恢复指数 X i —— 各级涝害级值 n i —— 各级涝害株数 N —— 调查总株数

耐涝性鉴定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校检参照3.3。

100

4)(?=∑N n x RI i

i 100

4)(?=

∑N

n x RI i

i

群体耐涝性评价根据恢复指数分为3级。

3 强(恢复指数≤30)

5 中(30<恢复指数≤60)

7 弱(恢复指数>60)

7.3 抗病虫性

7.3.1 黑胫病(Black shank)抗性

依据GB/T 23224-2008 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和GB/T 23222 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进行抗黑胫病评价。

1 高抗(HR)

3 抗病(R)

5 中抗(MR)

7 中感(MS)

9 感病(S)

7.3.2 青枯病(Granuville wilt)抗性

依据GB/T 23224-2008 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和GB/T 23222-2008 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进行抗青枯病评价。

1 高抗(HR)

3 抗病(R)

5 中抗(MR)

7 中感(MS)

9 感病(S)

7.3.3 根结线虫病(Root-knot nematode)抗性

依据GB/T 23224-2008 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和GB/T 23222-2008 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进行抗根结线虫病评价。

1 高抗(HR)

3 抗病(R)

5 中抗(MR)

7 中感(MS)

9 感病(S)

7.3.4 赤星病(Tobacco brown spot)抗性

依据GB/T 23224-2008 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和GB/T 23222-2008 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进行抗赤星病评价。

1 高抗(HR)

3 抗病(R)

5 中抗(MR)

7 中感(MS)

9 感病(S)

7.3.5 普通花叶病(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抗性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的规划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规划 (2010-2015年)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热带作物产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加强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增强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实施的科学性,促进种质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特制定本规划。 一、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 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湖南省(区)南部及四川、贵州省南端的河谷地带,覆盖的省区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是指对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栽培植物的人工培育品种资源及其野生种、野生近缘种的调查、收集、整理、保存、鉴定评价及新品种培育。 (一)初步建立主要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据初步统计,我国目前共收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约4.7万份(部分重复),其中热带特有资源3.6万份,资源类型有野生种、野生近缘种、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遗传材料等。本项目从2008年启动以来,重点维护了橡胶树、木薯、香蕉、荔枝、龙眼、咖啡等种质资源圃,开展了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等工作,并对农业部海南儋州橡胶树种质资源圃等9个资源圃进行了挂牌保护,为种质资源的妥善安全保存及创新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取得一定进展。目前,已制订了320个相关的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质量控制规范和资源保存、繁殖技术规程,基本规范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评价及利用工作;跨部门、跨领域整理整合了包括海南、云南、广东、广西、贵州、福建6省的24家科教单位的3.35万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完成了2.6万份资源的基本性状和1.65万份资源特性性状的数据化表达;初步建成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和网络信息平台(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4731207.html,),拥有3万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包括共性数据库、特性数据库和图像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数据资源共享,为科研、教学、政府管理等部门提供服务;筛选出橡胶、木薯、腰果、

果树资源与利用

果树资源与利用 一、基本概念 1.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2.核心种质:以最少数量的遗传资源最大限度地保存整个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代表了整个群体的地理分布。 3.果树种质资源学:是研究果树植物分类、起源与演化、种质考察与搜集、种质保存、种质评价与鉴定及种质利用的科学。 4.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迁地保存,就地保存,离体保存。 5.就地保存:是指在果树种质资源原来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中采取措施来加以保护和保存果树资源。 6.迁地保存:是指把果树种质资源从其原产地或次生地整株迁离,移栽到种质资源圃、品种圃或原始材料圃等圃地来加以保护和保存。 7.离体保存: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利用种子、花粉、分生组织、根和茎等组织器官来保存种质资源。 8.种质资源保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保存方法的研究,这是一个十分广阔的技术领域,如组织培养保存方法,低温保存方法,基因文库保存方法等,其宗旨是安全可靠,经济方便。 9.超低温保存:在-80℃以下超低温中保存种质的技术,通常称为液氮保存或LN(-196℃)保存,可长期稳定保存。 10.适应性选择:通过选择使果树获得了对某一地区气候环境特性的适应能力 11.非适应性选择:在适应选择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与栽培有关的农艺特性,如品质,产量,生产管理等特性,对这些非适应环境特性的选择称之为非适应性选择。 12.气候相似论:1906年德国著名林学家迈伊尔指出能否引种成功,要看原产地气候条件与新引种地区的气候条件是否相似,瓦维洛夫认为植物在与自己的原产地气候相似的地带适应性较强,这一学说对于指导人们在引种过程中的适应性选择具有明显的作用。 13.潜在适应性:在地质变化以前所具有的适应性,一旦将植物从现代分布区引入古代分布区后,即可表现为较强的适应能力。 14.渐进适应性:植物在某地逐渐选择形成的适应性,逐渐适应性往往在现今分布地中发挥作用。 15.早实核桃:种子在播种2-3年生,嫁接后1-2年生,能开始结实类型,树体较小,有二次生长及结果,发枝力强,侧生果枝率高。 16.晚实核桃:种子播种后6-10年生,嫁接后3-5年能开始结实的类型,树体高大,无二次开花现象,发枝力弱,侧生果枝率低。 17.完全甜柿:不论有无种子均能自然脱涩,有少量褐斑。 18.不完全甜柿:种子多时有褐斑可脱涩,无籽果实不能脱涩。 19.完全涩柿:无论果实有无种子均不能自然脱涩,无褐斑。 20.不完全涩柿:有种子时少量褐斑,但不能使果实完全脱涩。 二主要果树种类,学名,科,属 蔷薇科苹果属苹果山定子沙果海棠果 蔷薇科梨属:砂梨秋子梨白梨西洋梨杜梨豆梨 蔷薇科桃属普通桃扁桃蔷薇科扁桃亚属沙棘胡颓子科沙棘属 普通杏蔷薇科杏属中国李蔷薇科李属 葡萄科葡萄属欧洲葡萄山葡萄美洲葡萄 中华猕猴桃:猕猴桃科猕猴桃属 枣:鼠李科枣属柿科柿属柿君迁子

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

1 总论 1-1 农作物种质资源基本描述规范和术语 1-2 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技术规程 1-3 农作物种质资源整理技术规程 1-4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2 粮食作物 2-1 水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 野生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3 小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4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5 玉米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6 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7 大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8 高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9 谷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0 黍稷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1 燕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2 荞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3 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4 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5 籽粒苋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6 小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7 豌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8 豇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9 绿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0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1 蚕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2 饭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3 木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4 小扁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5 鹰嘴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6 羽扇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7 山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8黑吉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 经济作物 3-1 棉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2 亚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3 苎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4 红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5 黄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6 大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7 青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标准及相关规定

吉林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 调查项目技术标准及相关规定 1 编制说明 根据吉林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法要求,为满足普查野外调查和内业统计需要,规范项目调查标准,提高调查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参照《吉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细则》,结合普查涉及的调查项目制定。 2 技术标准 2.1 地理信息因子 2.1.1坐标系统 采用北京54平面坐标系,普查用的GPS统一转换为该坐标系。吉林省WGS84坐标系转北京54平面坐标系参数为:a=-108、f=0.0000005、x=1.0、y=-129.4、z=-48.2;中央子午线:21带选123,22带选129。 2.1.2 地形图 采用五万分之一比例尺地形图为普查用标准地形图。可根据野外作业需要放大至1﹕25000。调查时填写五万分之一地形图图幅号,填写形式为“11-52-6-甲”。 2.1.3地理坐标 按五万分之一地形图表示方法,记载现地采集的GPS坐标值。纵坐标填写7位数,横坐标填写8位数,均记载到1m。如:纵距4832625,横距22468532。 2.1.4海拔高 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记载现地量测值,以米为单位,记载到1m。 2.2 地形因子 2.2.1 地貌 地貌划分为4级,见下表。 地貌类别及代码表 2.2.2 坡向 指小班或标准地的地面朝向,分为9个坡向。划分标准及代码见下表。 坡向划分标准及代码表

2.2.3 坡位 分脊、上、中、下、谷、平地、全坡7个坡位。划分标准和代码见下表。 坡位划分标准及代码表 2.2.4 坡度 坡度分为Ⅵ级,划分标准和代码见下表。 坡度划分标准及代码表 2.3 土壤因子 2.3.1土壤名称 根据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确定,记载调查点的土类。 土类名称代码表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家系个性描述规范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 家 系 个 性 描 述 规 范 文件标识 当前版本0.2.0 作者谢小冬 完成时间2006-4-19 文档审批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 二〇〇六年四月十七日

版本变更历史 时间版本描述作者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家系个性描述规范谢小冬2006-3-8 0.1.0 人类遗传资源家系个性描述规范的框架修改曹宗富2006-4-19 0.2.0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86- 邮件: 主题:人类遗传资源共享平台 名称: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家系个性描述规范编号:

目录 前言 (4) 1 范围 (1) 2 定义 (2) 2.1 家系 (2) 2.2 特异性状 (2)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4 原则 (4) 5 编写方法 (5) 6 家系遗传资源描述表 (6) 7 家系遗传资源描述规范字段说明简表 (9) 8 人类遗传资源家系遗传资源个性描述规范 (12) 8.1特异性状信息 (12) 8.2 家系遗传资源采集地信息 (12) 8.3 家系遗传资源家系信息 (14) 8.4 家系中的个体信息 (14) 8.5 医学指标 (16) 8.6 其它字段 (17) 9 附录1:近亲等级表 (18) 10 参考文献 (19) 11 附录2: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家系个性描述规范示例 (20)

前言 为了确保中国家系遗传资源能有序、准确而有效地进入数据库保存,特制定《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平台家系遗传资源个性描述规范》,以便于中国家系遗传资源的长期保存与共享。 中国家系遗传资源不同于一般遗传资源,本规范对中国家系资源的定义、分类、采集地信息、共性和个体信息、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医学指标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使得资源的收录有所依照。 本标准为第一次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平台管理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小冬

《作物种质资源》项目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 一、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评价 1、对南疆种植的作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摸底,查明南疆作物种质资源分布规律和富集程度,开展新疆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重点收集地方品种和农家品种(主要为农作物:包括谷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稻、玉米、甜高粱等;油料作物:向日葵、红花、油菜、胡麻、蓖麻等;豆类作物:鹰嘴豆、蚕豆、豌豆等;工业原料作物:甜菜、加工番茄、棉花、打瓜、啤酒花、大麻、蒲公英等;新疆特色药物作物:甘草、小茴香、肉苁蓉、薰衣草、红花、枸杞、红景天、骆驼蓬碱、野西瓜等),有潜在利用价值的野生种、野生近缘种、变种(罗布麻、甜叶菊、苦豆子、黄芪、曼陀罗、秋葵等),以及有特殊价值的种、变种、品种、品系等,并对种质圃(库)保存资源整理编目。 2、进行种质资源主要种质的重要农艺、品质、抗逆等形状进行鉴定评价,对作物种质资源相关共性和特殊性状进行准确数据化描述表达,研究种质资源品质、抗逆性和抗病虫性鉴定方法,并评选出优异种质。 3、对新疆特色作物(胡麻、海岛棉、加工番茄、鹰嘴豆、甘草等)进行通过分子标记和等位性测验,鉴定与发现种质优异抗逆基因。 二、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技术体系建设 1、研究制订主要作物种质资源考察收集、整理、入圃保存技术规程、规范,促进资源考察、收集、保存工作规范化; 2、研究制订作物种质资源圃(库)管理规范和各作物管理细则,加强种质资源圃(库)管理; 3、制订新疆特色作物种子入库保存规范; 4、开展濒危物种资源离体保存和快放技术研究,为收集资源的快速繁殖入圃保存和更新提供技术手段; 5、研发和完善作物种质资源描述和质量控制规范,重点加强作物种质资源的病虫可逆境抗性鉴定等规程的制定; 6、研究新疆特用作物繁育特性,制定繁殖技术规程。 三、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构建新疆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网络数据库,包括作物种质资源共性数据库、特性数据库和图像数据库。 技术路线图

热带经济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正文)

原则与方法、形态与结构学术语 1 原则与方法 1.1 原则 1.1.1 参考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植物种质资源共性描述规范(试行)。 1.1.2 结合当前需要,以满足热带经济作物描述、评价、鉴定和果树育种需求为主, 兼顾生产需要。 1.1.3 优先考虑我国现有的研究基础,兼顾到与国际交流和发展的需要。 1.1.4 参考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IPGRI)和国内发布的有关热带、亚热带果树描 述符。 1.2 方法与要求 1.2.1 描述符类别分为6类。 1 基本信息 2 植物学性状 3 农艺性状 4 品质性状 5 抗逆性状 6 抗病虫性状 7 分子标记 8 细胞学特征 1.2.2 描述符代号 描述简表中描述符代号由描述符类别加上两位顺序号组成,如“101”、“202”、“301”。 1.2.3 本规范采用国际单位 。 1.2.4 本规范文本中,数量性状描述符所采用的单位在其后的[ ]里,质量性状有评价 标准和等级划分,其后有相关解释。 1.2.5 本规范文本中,描述符的代码是有序的,如对持续变化的数量性状的描述,采 用从细到粗、从低到高、从少到多的顺序进行描述。如颜色时从淡到浓,抗 性性状的描述则从弱到强等。 1.2.6 “0”作为描述符时,表示没有该项或者该项未获得。 例如:如果一种种质不能形成花,下面花颜色的描述符将记录为 0 1 白 2 黄 3 红 4 紫 1.2.7 特征缺失或具备记录如下: 0 缺失 1 具备 1.2.8 植物学形态描述符有模式图。 1.2.9 日期表示为YYYYMMDD格式。 YYYY-----代表年 MM-------表示月 DD-------表示日 1.2.10 经度格式为DDDFF,纬度格式为DDFF,其中D为度,F为分,后面标明北纬(N)、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生物多样性 2010, 18 (5): 454–460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4731207.html, —————————————————— 收稿日期: 2010-05-21; 接受日期: 2010-07-27 基金项目: 农作物种质资源标准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2004DKA30380) *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caoys@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4731207.html,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曹永生* 方 沩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摘要: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 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标准不统一、资源保存相对分散、信息网络设施薄弱, 制约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共享利用。本文提出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概念和架构, 它是一个虚拟式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机构, 由国家长期种质库、国家复份种质库、国家中期种质库、国家种质圃和国家种质信息中心组成。阐述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建立了由110种作物的描述规范、数据规范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组成的技术规范体系。提出了以信息共享带动实物共享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建成了拥有39万份种质信息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和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4731207.html,/)。创建了日常性服务、展示性服务、针对性服务、需求性服务和引导性服务等5种农作物种质资源服务模式, 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利用的难题。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数据库, 信息共享, 生物多样性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frastructure in China Yongsheng Cao*, Wei Fang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are a key component of biodiversity, and can serve as a material basis for crop breeding and agroproduction. For a long time, ununified standards, widely-scattered germplasm storage, and weak information network infrastructure have restricted the sharing and utilization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 China.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the concept and architecture of a pro-gram called the National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frastructure (NCGRI) were proposed. The NCGRI is a virtual organization which brings together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from the national long-term genebank, the national duplicate genebank, the national medium-term genebank, the national field genebank, and the national germplasm information center.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were elaborated. Complete with descriptor lists, a data dictionary, and data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the group established a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for 110 crops. A protocol for sample sharing that is driven by information sharing was put forward. The national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database with 390,000 acces-sions and the Chinese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formation Network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4731207.html,/) were estab-lished as repositories. Finally five service-modes including routine service, field display services, targeted services, demand for services, and guide services were created. Key words: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database, information sharing, biodiversity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国家最有价值、最具战略意义的资源。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建设是实现食物安全、生态安 全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美国是较早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国家之一, 早在1990年美国国会就立法批准实施国家遗

果树种质资源概论_在线作业_3

果树种质资源概论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7-03-15 16:53:58 一、多选题 1. (5分) 果树种质资源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 ? A. 植被考察 ? B. 果树种类和品种考察 ? C. 环境与生态条件的考察 ? D. 果树概况考察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2.3 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和保存 收起解析 C,A,D,B 2. (5分) 果实品质特性包括()。 ? A. 果心大小

? B. 果皮厚度 ? C. 异味 ? D. 果肉颜色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2.1 概述 收起解析 B,A,D,C 3. (5分) 有着三千年以上栽培历史的果树有()。 ? A. 石榴 ? B. 无花果 ? C. 苹果 ? D. 欧洲草莓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1.2 果树种质资源概说 收起解析 C,A,B

4. (5分) 农艺文明进程与种质资源的关系可以归纳为()。 ? A. 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 B. 后者服务于前者 ? C. 前者的疏忽可造成种质的流失 ? D. 前者开发和利用后者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1.2 果树种质资源概说 收起解析 D,B,C 5. (5分) 德坎多尔提出的植物三大起源中心论中起源中心包括()。 ? A. 中国 ? B. 地中海周边 ? C. 西南亚 ? D. 热带美洲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1.2 果树种质资源概说 收起解析 C,A,D 6. (5分) 现阶段我国水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 树种和品种结构不合理 ? B. 果品采后商业化处理水平低 ? C. 缺乏国际市场竞争意识 ? D. 果品安全问题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1.2 果树种质资源概说 收起解析 D,A,B,C 7. (5分) 果树种质资源收集的对象()。

果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要点

果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要点 托普云农果树种质资源圃具有利用价值的果树遗传物质的总体。携带有果树种质的材料,主要是种子和各种无性繁殖用的器官、组织等。具体包括:①对果树育种工作有特殊价值的种、变种、、和杂种;②具有特定用途如用作果树砧木、中间砧、病毒病害指示植物的野生种和栽培品种;③能直接用于生产的品种和品系,包括需要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的突变体等;④具有潜在用途但目前还不了解的野生种和变种。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但迄今已为人类利用的果树种质资源还极有限。因而做好搜集和保存种质资源的工作,对于不断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果树的种类和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果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以果树中占重要地位的蔷薇科苹果属(Malus)、梨属(Pyrus)、李属 (Prunus)等温带果树而言,中国可称世界首富。很多柑橘类果树的栽培起源中心在中国。原产中国的果树有白梨、花红、海棠果、中国樱桃、猕猴桃、等。此外还有不少尚待驯化的栽培果树的近缘种、野生种和砧木资源。中国从世界各地引种果树的工作也早已开始。如和的栽培种引入中国已有2000年以上历史。引入的种类通过长期的栽培选择,形成了许多适应中国自然条件的生态类型和地方品种。仅梨的栽培品种估计就有1000个以上。中国的果树种质资源也为世界果树品种改良作出了贡献。如桃和甜橙在世界各地、温州蜜柑在日本已普遍栽培;板栗、沙梨、杜梨、秋子梨和山荆子等分别为美国和欧洲的栗、梨和苹果的抗性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种质。中国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如山葡萄、越橘和许多果树砧木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在为进一步发展世界果品生产提供更加宽广的领域。 一、种质资源的保存 随着现代果树生产的发展,果树优良品种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大量原始品种和地方品种被陆续淘汰。这一方面改良了果树品种;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果树种质的贫乏。特别是19世纪营养繁殖技术广泛推广以后,改良了的新品种的单一无性系在全世界范围内繁衍,使大量原始异质自然体被同质的“标准”品种所取代,品种与品种间亲缘关系过多地接近,对生产构成了危险。如19世纪香蕉主产区热带美洲的品种已只有少数几个三倍体的无性系,它们虽有适合大规模经营和耐远距离运输的优点,但对真菌病害却非常敏感。因此,搜集和保存各种野生、半野生和品质上虽有缺陷但具备某些特色的地方品种,已成为培育优质、抗逆新品种的物质基础。

一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一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1 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1.1 原则 1.1.1优先采用现有数据库中的描述符和描述标准。 1.1.2以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需求为主,兼顾生产与市场需要。 1.1.3 立足中国现有基础,考虑将来发展,尽量与国际接轨。 1.2 方法和要求 1.2.1描述符类别分为6类。 1 基本信息 2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3 品质特性 4 抗逆性 5 抗病虫性 6 其他特征特性 1.2.2 描述符代号由描述符类别加两位顺序号组成,如“110”、“208”、“501”等。 1.2.3 描述符性质分为3类。 M 必选描述符(所有种质必须鉴定评价的描述符) O 可选描述符(可选择鉴定评价的描述符) C 条件描述符(只对特定种质进行鉴定评价的描述符) 1.2.4 描述符的代码应是有序的,如数量性状从细到粗、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从少到多排列,颜色从浅到深,抗性从强到弱等。 1.2.5 每个描述符应有一个基本的定义或说明,数量性状应标明单位,质量性状应有评价标准和等级划分。 1.2.6 植物学形态描述符应附模式图。 1.2.7 重要数量性状应以数值表示。

2 黄瓜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2.1 原则 2.1.1 数据标准中的描述符应与描述规范相一致。 2.1.2 数据标准应优先考虑现有数据库中的数据标准。 2.2方法和要求 2.2.1 数据标准中的代号应与描述规范中的代号一致。 2.2.2 字段名最长12位。 2.2.3字段类型分字符型(C)、数值型(N)和日期型(D)。日期型的格式为YYYYMMDD。 2.2.4 经度的类型为N,格式为DDDFF;纬度的类型为N,格式为DDFF,其中D为度,F为分;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北纬以正数表示,南纬以负数表示如“12136”,“3921”。 3 黄瓜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3.1 采集的数据应具有系统性、可比性和可靠性。 3.2 数据质量控制以过程控制为主,兼顾结果控制。 3.3 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应具有可操作性。 3.4 鉴定评价方法以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首选依据;如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则以国际标准或国内比较公认的先进方法为依据。 3.5 每个描述符的质量控制应包括田间设计,样本数或群体大小,时间或时期,取样数和取样方法,计量单位、精度和允许误差,采用的鉴定评价规范和标准,采用的仪器设备,性状的观测和等级划分方法,数据校验和数据分析。

烟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规范(标准状态:现行)

I C S65.160 X87 备案号:29059 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 Y C/T344 2010 烟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规范 D e s c r i p t o r s a n dd a t a s t a n d a r d f o r t o b a c c o g e r m p l a s m 2010-05-12发布2010-05-20实施

前言 本标准依据G B/T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三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三 本标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三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分技术委员会(S A C/T C144/S C2)归口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州烟草研究所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德二牟建民二刘艳华二戴培刚二张兴伟二任民三

烟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草种质资源的描述符二分级标准以及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内容和方法三本标准适用于烟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二保存,整理二整合和信息共享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三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三 G 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 B2635烤烟 G B/T2659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 B5606.4卷烟第4部分:感官技术要求 G B/T12404单位隶属关系代码 G B/T19609卷烟用常规分析用吸烟机测定总粒相物和焦油 G B/T21127小麦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 G B/T23222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 G B/T23224 2008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 G B/T23225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植物碱的测定光度法 G B/T23226卷烟总粒相物中总植物碱的测定光度法 Y C/T142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 Y C/T153烟草及烟草制品氯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Y C/T159 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水溶性糖的测定连续流动法 Y C/T161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氮的测定连续流动法 Y C/T166烟草和烟草制品总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Y C/T173烟草及烟草制品钾的测定火焰光度法 I S O3166 C o d e s f o r t h e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o no f n a m e s o f c o u n t r i e 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三 3.1 烟草t o b a c c o 烟草属于茄科(S o l a n a c e a e)烟草属(N i c o t i a n a)三烟草栽培种有两个,分别来源于普通烟草(N.t a b a c u m L.)和黄花烟(N.r u s t i c a L.)三染色体数均为2n=48三 3.2 烟草种质资源t o b a c c o g e r m p l a s m 烟草野生资源二地方品种二选育品种/系(包括杂交种),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

果树资源与利用总结

果树资源与利用:绪论(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概况等)第一部分果树种质资源概况;果树的起源、演化与传播;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搜集与保存;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与利用。二部分果树种质资源与利用:仁果类果树(苹果、梨、山楂);核果类果树(桃、杏、李、樱桃);浆果类果树(葡萄、猕猴桃、草莓);坚果类果树(核桃、板栗、榛子、扁桃);柿枣类果树(柿、枣)一、基本概念1.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2.种质库:又叫基因库,是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是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所组成的。通常指为开展利用果树种质资源而专门设立的种质保存场所。3.果树种质资源:是指果树种质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存在状况。4.果树种质资源学:是研究果树植物分类、起源与演化、种质考察与搜集、种质保存、种质评价与鉴定及种质利用的科学。5.果树传播:是在人类活动参与下,将其从某地迁移到另外地方的一种现象。6.就地保存:是指在果树种质资源原来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中采取措施,来加以保护和保存果树种质资源。7.迁地保存:是指把果树种质资源从其原产地或次生地整株迁离,移栽到种质资源圃、品种圃或原始材料圃等圃地来加以保护和保存。 8.离体保存: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利用种子、花粉、分生组织、根和茎等组织器官来保存种质资源。9.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是指自然野生的,未经人们栽培的野生果树。10.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就是建立以种和品种为单位的种质资源名录或记载项目规范。11.实生核桃:指采用种子繁殖所生产的核桃坚果。12.出仁率:核仁重占坚果重的比率。大题:1.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它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另一方面它能在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种质可以是种内一个群体基因的总称,也可以是一个植株或是某个器官——如根、块茎、胚芽组织以及花粉、细胞,甚至可以是染色体的核酸片段。种质资源的丰度是通过其遗传多样性来衡量的。2.果树种质资源学研究的内容:从果树种质资源学现有的研究对象和水平来看,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起源与分布:即研究现代果树的原生地及其古今分布范围。对于果树种质资源的引种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②.演化与传播:包括研究过去野生种演变为当今栽培果树的过程,以及野生果树种类之间的进化关系等。牵涉到资源的进一步分类等问题。③.资源的分类:是按照某种属性对不同果树资源进行一定的分类处理,是资源进一步研究利用的开始。④.收集与保存:有效地收集与保存已有的果树种质资源,不但可以防止种质流失,而且有利于集中研究和利用。收集包括收集对象的选择和收集时期;保存主要是保存方法的研究。⑤资源的评价与利用:评价是利用的基础,同时本身又对资源的收集保存起着一定的反馈指导作用。利用是资源研究的最终目标。3. 果树资源的研究方法1历史考古法;2资源调查法;3观察记载法(度量法、比重法、归类法);4试验法(田间试验、实验室试验);5遗传学研究方法;6生物数学方法第一章果树的起源、演化与传播第一节果树起源论:1.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指出,各种生物都有共同的起源,现代栽培植物是古代野生植物经人工选择栽培,发生深刻变化而来,为研究起源指明了方向,即从野生种类,探寻栽培植物的起源。 2.果树起源中心论:德坎道尔《栽培植物考源》指出栽培植物应有起源中心,瓦维洛夫把德坎道尔、达尔文和孟德尔的方法与学说融为一体,提出了著名的植物八大起源中心或基因中心理论。茹可夫斯基《栽培植物及其演变中心辞典》,总结了世界各国学者考究、发现和报道的栽培植物及其野生近缘种,并按科、属、种拉丁名名称的字母排序。第二节果树的演化一、果树演化的动力1.演化的内部原因:现代遗传学及其它生物科学证明,生物体之间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所有变异都有其自身的遗传因素(如基因重组、突变等),也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原因(光、温、水、土壤、生物等),这些使得生物的变异具有绝对性和普遍性。正是这些变异为物种的发生和演化提供了先决条件。2. 演化的外部原因:选择力的存在。所谓选择,就是对生物个体或群体生存能力的一种有利或不利的选择,具体表现为劣汰良留。这种选择是通过自然力和人工活动实现的。由此可以分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自然选择在生物发生以来一直悄无声迹地进行着,推动着生物不断向前进化发展。而人工选择,则是人类文明出现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与自然选择相比,其历史短暂。但是人工选择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进化速度快。通过选择活动,形成了当今数以千计的果树品种,使果树成为农业中的重要产业。二、果树人工演化的原理1.果树的人工选择类型2.人工选择的原理(1)达尔文学说(2)气候相似论(3)生态历史论。第三节一、果树传播的特点:果树传播是在人类活动参与下,将其从某地迁移到另外地方的一种现象。二、果树传播的作用及其影响:通过果树的引种和传播,使世界各地都能分享到全人类劳动和智慧的果实。另外,它还可以改变某一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如起源中心在东南亚的香蕉,却成为目前南美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起源中心在巴西的凤梨,世界生产中心却移到了夏威夷;起源于我国的猕猴桃,却富庶了新西兰。果树传播功不可没,但是传播过程也有其副作用的发生。如可以造成种质资源的丢失,原因主要是人们在引种过程中,存在着选择的“片面性”,使某些类型遭到遗弃。还有新引类型对当地品种类型的排挤,也使种质遭受损失。果树的引种传播,还会妨碍某些果树种类的开发利用。果树的引种传播,往往导致某种病虫害迅速发生,猝不及防。 第二章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和保存第一节..资源考察的内容和方法:(一)考察前的准备;(二)环境与生态条件的考察;(三)植被考察;(四)果树概况考察(五)果树种类和品种考察:1.整体概况:2.植株情况:3.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习性、结果习性、主要物候期、适应性与抗逆性。4.经济性状和利用价值:包括产量、品质、用途、贮运性及潜在利用价值。5. 品种和种类的评价:包括优缺点和发展前途。第二节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一)当地种质资源的收集;(二)野生种质资源的收集;(三)外地种质资源的收集。三、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1.就地保存:就地保存是指在果树种质资源原来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中采取措施,来加以保护和保存果树种质资源。就地保存的方法有建立(果树)自然保护区、人为圈护栽培果树的珍贵的古树和稀有良株等。 2.迁地保存:迁地保存是指把果树种质资源从其原产地或次生地整株迁离,移栽到种质资源圃、品种圃或原始材料圃等圃地来加以保护和保存。迁地保存的方法是建立诸如果树种质资源圃、种质库、原始材料圃、品种园、母本园等具有一定面积和规模的栽植保

种子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规范

种子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草种质资源的描述符、分级标准以及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烟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整理、整合和信息共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635 烤烟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659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 5606.4 卷烟感官技术要求 GB/T 12404 单位隶属关系代码 GB/T 19609 卷烟用常规分析用吸烟机测定总粒相物和焦油 GB/T 23222-2008 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 GB/T 23224-2008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 YC/T 34 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植物碱的测定光度法 YC/T 36 卷烟—总粒相物中总植物碱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YC/T 142 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 YC/T 153 烟草及烟草制品氯的测定电位法 YC/T159-2002 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水溶性糖的测定 YC/T161-2002 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氮的测定连续流动法 YC/T 166 烟草及烟草制品总蛋白质的测定 YC/T 173 烟草及烟草制品中钾的测定 ISO 3166 Code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Names of Countries 3 术语和定义 3.1 烟草 tobacco 烟草属于茄科(Solanaceae )烟草属(Nicotiana) 。烟草栽培种有两个,分别来源于普通烟草(N.tabacum L)和黄花烟(N.rustica L)。染色体数均为2n=48 。 3.2 烟草种质资源 tobacco germplasm 烟草野生资源、地方品种、选育品种/系(包括杂交种),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材料。

植物种质资源1

植物种质资源 第五节植物种质资源 按照遗传学的观点,每一个植物种具有不同的遗传特性,均应视为不同的种质。这里主要指的是有价值的植物的种质资源。各种有用植物均归属于不同分类等级的科、属、种,往往具有大量的近缘属种,长期栽培的植物,由于人为的定向培育而有不同程度的特化,与其野生类型的不同栽培区域形成的变型,往往具有不同的种质特性,这些种质资源的收藏、研究对人类的利益十分重要。如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水稻研究中心都建立了收藏种质的“种子库”、“种子银行”,利用不同种质进行杂交育种,获得矮杆、抗性强、蛋白质含量高、高产的新品种,取得了绿色革命的成功。当今由于植被的破坏,种质的损失已越来越严重,有许多植物种类正处于濒危状态,所以重视植物种质的保护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就担负着保护种质资源的重大责任。 全省农作物品种或品系,据以往不完全统计有6455个。其中省内地方品种2787个,省内育成的339个,省外引进的2161种,国外引进的1168个。历史上极负盛名的有宿州?354? 市的“夹沟香稻”和皖东的“明光绿豆”等。 安徽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濒危植物有37种,其中属2级保护的有12种,属3级保护的25种。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按国家规定,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指科研或经济上有较重要意义的濒危或渐危的种类,安徽有12种。 〔小勾儿茶BerchemiellawilosniiNakai〕 鼠李科(Rhamnaceae)落叶阔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6米,叶纸质,互生,椭圆形,顶生聚伞总状花序,花淡绿色,萼片、花瓣和雄蕊均为5个。

产安徽霍山县马家河1010米及绩溪县清凉峰等地,多散生,绩溪清凉峰有成片分布。总存数约数百株。分布区极为狭窄,仅湖北兴山地区有少量生长。现仅南京中山植物园等单位有试验性引种。 少型属种,共2种。为东南亚植物区系的特有种,也是中国特有种。该种对研究植物分类和区系有一定价值。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根可入药,有清热、凉血、利尿、解毒、舒筋络、散瘀、止痛的功效。 〔连香树CercidiphyllumjaponicumSiebetZucc〕 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落叶阔叶乔木。高可达40米,胸径达2米多。其叶形颇似扑克中的“红桃”。叶色春紫、夏绿、秋黄。 安徽歙县、绩溪、黄山、岳西、金寨、霍山等地有分布,多散生。安徽金寨县白马寨、天堂寨及霍山县青枫岭等地有成片分布。多见于650~1450米的湿润沟各两侧混交林内。少量“就地保存”于自然保护区之中。 该种为白垩纪遗树种。少型科种。在植物分类系统中有重要科学价值。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木材结构细致,为优良材用树种。也是较珍贵的绿化观赏树种,叶含焦性儿茶酚,其果主治小儿惊风抽搐、肢冷等症。 〔独花兰ChangnieniamoenaChien〕 兰科(Orchidaceae)多年生草本。高10~18厘米。假鳞茎广卵形,肉质,顶生、叶具细而长的柄。花葶以假鳞茎顶部生出,直立,独生一朵花,淡紫色,花瓣较宽,唇瓣沿蕊柱基部着生,唇盘上具有5枚附属物。 产安徽歙县、祁门、金寨等地。多星散分布,资源较少。垂直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中低山地,生长在林下沟各旁阴湿处。少量野生植株“就地保存”于自然保护区中。 独花兰为单型属种,又是兰科中原始类型。在植物系统分类上有较重要的意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珍稀的观赏植物,假鳞茎可药用,治扁桃腺、毒蛇咬伤等。

第一章我国果树种类

第一章我国果树种类及地理分布 全世界所有的果树种类(包括原生种和栽培种,砧木和野生果树)有2792种,分属134科,659属。另有变种110个,起源于中国的有52个种。其中较重要的有300种,主要栽培的果树约70余种。 我国是世界八个栽培植物原产中心之一,地跨寒、温、热三带,自然条件优越,果树包括原产的和引入的,约有59科,158属,670余种,品种不下万余个。其中,尤以蔷薇科、芸香科、葡萄科、鼠李科、无患子科、桑科等种类最多,经济价值也最高。而作为商品性生产的与约占5%。我们北方野生和栽培的主要有13科,90种左右。 第一节果树种类资源 一、我国果树种类与分布: 当前我国果树资源的利用情况,大致可分四类: 1、广泛作为经济栽培,已经成为大宗商品的树种: 落叶果树有:苹果、沙果、梨、葡、枣、柿、桃、李、杏、梅、樱桃、板栗、核桃(山)、山楂、榛子、石榴、银杏、猕猴桃和草莓等; 常绿果树有:枸橘类、菠萝、香蕉、荔枝、龙眼、枇杷、杨梅、橄榄、芒果、杨桃、椰子、番石榴、香榧、黄皮、番木瓜等。 2、局部地区有一定栽培面积,有较大经济效益的树种:无花果、果桑、树莓、醋栗、木瓜、山葡萄、阿月浑子、人心果、油梨、西番莲、木瓜等。 3、现已开发利用的树种:沙棘、刺梨、金樱子、小果蔷薇等含有大量Vc的野生、半野生果树。 4、可供同属或近缘树种作砧木,或具有杂交育种用途的材料: 如:苹果属、梨属、桃属、杏属、山楂属、柑橘属、核桃属、栗属和柿属中的

野生、半野生种类。 现介绍我国具有鲜食或加工价值、可作砧木和育种材料的主要果树种类资源如 下: 裸子植物(Gymnospermae): 银杏科(Ginkgoaceae)银杏属(Ginkgo L.): 银杏(G.biloba.L),白果,种仁可食。 被子植物(Angiospermae): 石榴科(Punicaceae):石榴(Punica granatum L.) 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中华、软枣、狗枣、葛枣猕猴桃 蔷薇科(Rosaceae):苹果、新疆野苹果、海棠、沙果、山定子、 秋子梨、白梨、沙梨、西洋梨、桃、李、杏、山楂、草莓、木瓜、樱桃、温饽。 榛科(Corylaceae):中国榛,种仁可食。 鼠李科(Rhammaceae):枣、酸枣、拐枣。 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沙枣、胡颓子。 葡萄科(Vitaceae):欧洲、美洲、山葡萄。 核桃科 (Juglandaceae):核桃、麻核桃、核桃楸、野核桃。 柿科 (Ebenaceae):柿、君迁子。 二、果树分类: (一)根据果树生物学特性分类: 1、根据冬季叶幕特性分类(生长期): 落叶果树:苹、梨、桃、李、杏、葡萄、核桃柿枣等。 常绿果树:枸橘类、龙眼、芒果、荔枝、枇杷等。 2、根据植株形态特性分类(树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