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议佛教布施功德的影响因素

浅议佛教布施功德的影响因素

浅议佛教布施功德的影响因素

佛教中的布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德行为,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解脱自我和解决贪嗔

痴等问题,培养慈悲心和感恩心,以及提高生命的品质。然而,佛教的布施并不仅仅是以

物质方式进行的,它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提供安慰、支援和鼓励等。因此,要想真正意

义上的实践佛教的布施行为,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影响因素。

首先,要想实践布施行为,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财富。然而,佛教并不强调财富的数量,而是强调我们的偏爱和欲望对于布施的影响。因此,布施可以是一些小的物品或时间,但

关键在于我们是真正慷慨大方的。此外,布施不只限于财富,也包括时间、智慧、爱心、

友情等,因此,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所拥有的带给需要帮助的人,或是作为义工参与这些社

会公益活动。

其次,要想实践布施行为,我们需要有一颗敬爱的心。在佛教中,我们不是因为别人

的可怜而帮助他们,而是因为我们尊重他们的存在,而对他们表达爱心和关心。因此,我

们的爱心和关心不应该限于我们身边的人,也包括那些并不认识和不太熟悉的人。或者,

我们可以把这种爱心和关心扩大到整个世界和生物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生物,让所有

众生生活得更加开心和惬意。

第三,在佛教的布施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个协商的原则。这样的原则是要避免布施给

那些不需要的人或物品,而是只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或物品。这样做可以提高布施的

效率,避免浪费和毫无意义的布施行为发生。同时,这样做还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别人的真

正需要,并更好地响应和解决这一个问题。

第四,佛教的布施需要我们避免少数心态。所谓少数心态是指我们只关注自己和身边

的人,而忽视外界的其他人和物品。这样的想法会让我们对于布施产生不正确的认识和错

误的坚信。我们需要扩大自己的价值观,关注所有众生的痛苦和困境,并且尽力提供自己

的力量和帮助。

在总体上,佛教所倡导的布施行为不仅是一种义举,也是一种生命哲学和社会责任。

只有避免一些贪婪和坏心态,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布施得越多,回报也越大,并实现自身的

个人成长和价值实现。通过这种方式,佛教的布施行为可以对我们取得非常好的效益,提

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快乐指数,并对社会造成积极的影响。

布施对象平等与果报大小的关系等几个问题

问:我在布施的时候,喜欢选择一些自我感觉应该帮助的,来进行帮助,这样如法吗? 答:这是不如法的,布施的时候是不应该区别对象的,而应该平等对待。不能觉得,这个求助者有德行,我很愿意布施,这个求助者是自作自受,我不大愿意,或者说这个人是善人,我应该帮他,这个人是恶人,我不想帮他。这样的做法都是不正确不如法的。《优婆塞戒经》中世尊开示:善男子,菩萨布施,复离五法:一者施时不选有德、无德,二者施时不说善恶,三者施时不择种姓,四者施时不轻求者,五者施时不恶口骂。我们作为学佛弟子,行持菩萨精神,在布施的时候应该要远离这五种不如法的心行,布施的时候不要分别求助人有德或无德、分别是善人或是恶人,以平等心对待,这样才是随顺自性、法性,才能契入菩萨的无我慈悲中。 菩萨施时其心平等。不观福田及非福田。不观怨亲种姓尊卑。已许之物终不生悔。多许之物终不少与。不先许好后以恶施。虽许恶与好许少施多。 菩萨布施的时候其心平等。不会观察哪个是福田、哪个不是福田。不会看这个人是不是自己的仇人或者亲人,也不会看哪个身份尊贵、哪个贫贱。已经答应给予的东西终生不会后悔,答应给予多少,不会少给,不会许诺给予好物,后来给以恶劣之物。倒是会许诺坏的,给予好的,许诺少的给予多的。 布施的时候其心平等,人人平等。不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亲疏等等

关系。这样的布施才是最好的。 佛教中也提到过布施的对象,对布施的福报有很大影响。但这里又说平等布施,是不是矛盾?并不是矛盾。平等布施的要求是针对行菩萨道的人。而相当多的人在布施的时候目的就是福报。这个时候布施的对象就有不同的意义。 所以针对祈求福报的人,佛说布施不同的对象所得福报的不同。 针对行菩萨道的人,佛说平等布施。不会考虑福田不福田的问题。 就福报来说后者平等心所得的福报,其实更为广大。当然这个平等心是的的确确这么想,有这个观念才会如此。 同时布施的时候,对方与自己有无仇怨,对方的地位是否尊贵等等因素更不会考虑在内。要说这个要求是很高的。大部分人做不到对方是自己的仇敌依然平等布施。所以说这样的平等心福报更为殊胜。但是也不要错会,不要认为那我专门找仇敌布施,福报更大。那就未必是平等心了。那还是追求福报的心。如果追求福报,那就大大方方,老老实实按照佛说的布施果报的不同,自己选择布施的对象。不要自欺欺人。 所允诺的布施一定兑现。不仅不会反悔,更不会缺斤少两、以次充好。许诺少的或者差的东西,倒是可以给予多的或者好的东西。也就是说,可以增加、提升布施的数量和品质。但不要反悔或者不足。 问:我在布施的时候,还是有求果报的心理,那果报是不是很小呢?答:即便布施的时候,以求果报的心理来行布施,果报也肯定有的,果报的大小跟受施者有关系。《优婆塞戒经》中世尊开示:若求果施,市

论佛教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论佛教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上海海事大学国航104 许璧雯 内容摘要:开篇对佛教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包括其成就及影响以及中国佛教的传入及发展。而后就佛教对人名日常生活的影响展开讨论,本文从对人们日常生活,对祭祀活动以及对节日的活动的影响论述。首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例如寺庙的修建以及人们去寺庙进行烧香拜佛的宗教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佛教怎样影响普通人民的生活。然后介绍佛教对祭祀活动的影响,通过介绍一些祭祀活动中的佛教元素从而体现出佛教对祭祀活动的影响。最后介绍佛教对节日活动的影响,通过介绍春节,盂兰盆节等各种节日中佛教仪式及活动的体现从而反映出佛教对祭祀活动的很大的影响。最后总结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大教佛教已经深深影响着广大的中国人民,佛教活动也已经作为一种日常活动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关键字:佛教,日常生活,祭祀,节日活动 谈起佛教想必广大的中国人民肯定是不陌生,它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权宜方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佛教发源于距今约2553年前的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的意思。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明帝永平十年(67年)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明晨问于群臣。太史傅毅答说:西方大圣人,其名曰佛;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帝就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蔡愔等于西域遇竺法兰,摄摩腾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共还洛阳。帝特为建立精舍给他们居住,称做白马寺。于是摩腾与竺法兰在寺里译出《四十二章经》。这几乎是汉地佛教初传的普遍说法,也为我国历史教科书所采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到了后汉末叶桓灵二帝的时代(147—189年),记载才逐渐翔实,史料也逐渐丰富。其时西域的佛教学者相继来到中国,如安世高、安玄从安息来,支娄迦谶、支曜从月氏来,竺佛朔从天竺来,康孟详从康居来。

思考题佛教基础教程二

《佛教基础教程二》思考题 第一节课 1、《亲友书》的作者是谁?他有什么样的功德?了知作者功德后,对你学习本论有哪些帮助? 《亲友书》的作者是龙树菩萨又称龙猛菩萨。 佛教历史上,龙猛菩萨是公认的登地菩萨,佛陀在《楞伽经》中亲自授记:“南方碑达国,有吉祥比丘,其名呼曰龙,能破有无边。”意即南方碑达国有一位吉祥比丘,名叫龙猛,在佛陀涅槃之后,佛教内部产生争论时,他站出来弘扬大乘中观,破除有边与无边,诠释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在《大鼓经》、《大云经》、《文殊根本续》等大乘经续中,对龙猛菩萨也有明显的授记,有些说他是一地菩萨,有些说是七地菩萨,有些甚至说获得了佛果。藏传佛教中他被喻为“二胜六庄严”之一,汉传佛教中他被八大宗派奉为开山始祖,这样的大菩萨、大圣者,佛教徒没有一个不承认。 2、按照古大德的要求,听法者、传法者分别应具备什么条件?你欠缺什么?今后会怎么做? 真正的求法者,应像《中观四百论》所讲的“质直慧求义,说为闻法器”一样,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心要正直,不能贪执自方、嗔恨他方,要有公平正直的心态; 第二、具足一定的智慧,能分析辨别善说恶说,不被他人所转; 第三、对真义有希求之心,对真理有向往之心,若没有这样的意乐,不可能无缘无故去闻受正法。这三条是闻法者的基本素质。 除此之外,很多高僧大德又补充了两条: 第一、对佛法和上师必须有恭敬; 第二、听受佛法时一定要专心致志。闻法者理应具足这些条件,否则,如来的教言虽然很殊胜,可是你的行为不如法,再殊胜的教言也不能接受。 对于传法者,同样也有一些要求。古大德云:“离经一字,允为魔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传法者若对佛经望文生义、依文错解,实则冤枉了三世诸佛,因此,传法需要有传承,懂得一些佛经。很多大德对传法者有几点要求: 第一、正直无倒,心要公正,不能贪执自宗、嗔恨他宗,以不平等的眼光毁谤别人; 第二、说法明了,无论是佛经的内容还是论典的意义,一定要吐字清晰,表达恰当; 第三、不错乱法义; 第四、不求名闻利养; 第五、善解意乐,能够了解闻法者的兴趣。 3、有些法师讲法时诙谐幽默,而有些法师则词句拙劣,假如你是听法者,你会选择哪一位?为什么? 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有些大德要求穿法者:“一定要吐字清晰,表达恰当”。词句拙劣便不能表达恰当。便不具备传法者的条件。 (这个问题需要一分为二的看,不应该以诙谐幽默或词句拙劣来判断听哪位的传讲,应该以哪位传讲的是真正的佛法义理能真正带来我们的对佛法生起正知正见。其他师兄的答案) 第二节课 4、佛陀的教诲具备初、中、后哪三善?你对此有什么体会? 佛陀的教诲具备初善、中善、后善,就像《随念三宝经》中所说:不管是哪一个众生,最初如理听闻佛法,就能断除相续中的烦恼,种下殊胜善根,这是一切功德的源泉,此为“初善”(闻);对所听闻的法

在寺院做义工意义及功德

在寺院做义工意义及功德佛教义工是一群践行佛教忘我境界、慈悲济世精神、自利利他情怀的菩萨行弟子。义工没有固定做什么事,也没有固定的什么时间才去做。义工是哪个地方需要人,就到哪个地方去;什么时候需要人,就能及时帮忙,义工是救急,也是奉献。 做义工也是一种修行,只想着要护持寺庙的常住和帮助其他人,这种心,就是菩萨心肠,就是大修行,做义工就是行菩萨行,就是在度众生。如果,我们老是想到自己有苦有难,总是希望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来救自己,这样子的话还是学做菩萨吗? 要学做菩萨,就要常常想到人家有苦有难,就会去救苦救难。因此,如果要使我们的社会、人间更美好一点,生活环境更安全一点,我们一定要从自身做起,要多付出、多努力。 当义工,就是福慧双修,如果你只是为了赚取工资而去扫地、工作,这不算是修行,只是为了糊口,为了生活而工作;当义工,不论做多少都是修行,都是在修福、修慧。 三宝弟子在皈依典礼中念诵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就是发了菩提心的初发心菩萨,发了菩提心,便是具备了成佛的正因。因此,凡夫发心,便成初发心的菩萨,便已具备了六度万行的正因。虽不能于一时间万行具全,只要尽力去做,能有一行、二行,也就算是菩萨行了。 凡事尽心尽力去做,做义工,也就是发心担任菩萨行者,就要学习佛菩萨的精神,学着受苦受难,学着尽义务、尽责任,义工就是菩萨行者最好的成长历练。把义工的精神,带回自己的生活环境;在家里用义工的心态来服务你家里的人;在单位用义工的心态来服务其他人;在社会上用义工的态度为大众服务。若能人人如此,社会才会真正的祥和,也就能实现社会和谐,但愿我们把做义工的风气带起来,以此净化社会风气、建设人间净土。 有人常发心等到退休后,要从事这种以服务大众为主的义工工作,希望善加利用人生宝贵的经验,找到生命的第二个春天,获得一种鼓舞,产生一种力量。其实做义工,无论任何年龄层次,不必寄望于未来、此时此刻就可以实践菩萨道的义工精神,利乐有情、真正有心服务大众、更不必等到退休,眼前就能实现,做个“常精进菩萨”。人生难得,胜缘难再,把握当下每一分每一秒,在世间广结善缘,人生岂不更有意义?世界上没有谁能干,谁不能干,而在于是否心甘情愿。当义工能深刻体悟到:发心工作不但可以获得许多珍贵的友谊,更学习了智慧与灵巧,懂得

佛教问题

佛教资料 一、佛教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佛教是释迦牟尼创立的,以佛、法、僧三宝构成的,有信仰目标、信仰理论和信仰徒众及其实践等综合构成的宗教实体。“佛”,狭义指佛陀,广义指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法”,即佛法、佛教教义,如“缘起性空”、“四圣谛”(苦、集、灭、道)“五蕴(色、受、想、行、识)论”、“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法印”等,“僧”,指以修持戒(律)、(禅)定、(智)慧三学为目标的信仰徒众。 佛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作为一种以信仰理论和修持实践方式为主要内涵的文化,佛教是随着人类交往的扩大逐步从其故乡向周边地区传播的。佛教诞生于古代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毗邻处)。佛陀在世时,佛教主要在印度恒河中上游一带传播,佛陀圆寂后,他的弟子逐渐把佛教传到了东部的恒河下游、南部的高达维利河畔、西部的阿拉伯海岸、北

部的泰义尸罗地区。印度佛教由南亚次大陆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大约是从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治时期开始的,在1——2世纪贵霜王朝时期,佛教进一步走向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宗教。 佛教传入中国有三条路线:第一线路是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从印度西北部,经中亚、西域,沿丝绸之路传入长安、洛阳等地,经长安、洛阳传遍黄河流域、大江南北,形成汉传佛教,公元7世纪后又传往朝鲜和日本等地。第二条线路是公园7世纪,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等地,经缅甸和泰国传入云南,形成南传佛教。第三条线路是公元7世纪到8世纪中叶,从印度北部传入青藏高原,与西藏当地的苯教融合,最后形成藏传佛教,后又传入蒙古高原地区。 二、佛教在中国的分支情况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因为佛教自身发展形态不同,传播时间不同,传播路线不同,与接受地区的文化融合状况不同,佛教在中国形成了三大语系的佛教传承:即汉传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南传佛教(巴利语系)。 在汉族地区,经过丝绸之路传入的佛教,与本土的

论中国佛教的慈悲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论中国佛教的慈悲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刘胜梅 (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江苏徐州##$$$%) 摘要:慈悲精神作为中国佛教的根本精神,贯穿于整个佛教教义之中。慈悲精神就是与乐拔苦的菩萨精神,其理论基础是缘起论。慈悲精神在佛教上的践行主要体现在布施和戒杀上。慈悲精神的现代意义是:有助于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在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碰撞、激荡、冲突、融合中,从改头换面到脱胎换骨,终于发展成为一种精密、深邃、严谨的思想体系。从广义的伦理学观点来看,整个佛教无非是一个伦理道德系统,这从“七佛通偈”也可以证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 .(/#")而慈悲精神作为佛教的根本精神,贯穿着这个伦理道德系统,因而研究和探讨慈悲精神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它在佛教上的践行及其现实意义,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慈悲精神的内涵 慈悲精神就是与乐拔苦的菩萨精神,“慈”(与乐)是爱护众生,给予欢乐;“悲”(拔苦)是怜悯众生,拔除苦难,慈悲被认为是菩萨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大智度论》卷二七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乘佛教以慈悲作为异于小乘、进入世间“普度众生”的重要依据,故云:“慈悲是佛道之根本。”- # . + /$#12 ,印度天亲菩萨在《十地经论》中说: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可见,慈悲就是与众生拔苦与乐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慈心慈行和悲心悲行的的统一。根据佛教修持者的认知和思想境界的高低,可把慈悲分为三种,即(1)“众生缘慈悲”,指以众生为对象的慈悲,此为凡夫的慈悲,属于小慈悲;(2)“法缘慈悲”,指觉悟到诸法无我之理所起的慈悲,此为声闻、缘觉及初地以上的菩萨的慈悲,属于中慈悲;(3)“无缘慈悲”,指离一切差别,心无所缘,是佛的慈悲,属大慈悲。亦统称此“三缘慈悲”为“三慈”。- * . + /$#12 , 二、慈悲精神的理论基础 佛教的慈悲精神是建立在缘起说之上的。缘起说是整个佛教教义的理论基础。所谓“缘起”,其基本要点是:世界万事万物均由因缘而生,亦由因缘而灭。因,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简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 摘要:佛教已有二千五百年历史,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更早。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法号为释迦牟尼(意为仁慈的人、清静寂默的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未,自印度传入中国。佛教理念里德行善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 关键词:佛教禅宗中国文化 当佛教从发源地印度向中国传播时,中国已有丰富的文化积淀,随着文化的碰撞调合,它也会创新出属于自己的东西。佛教大量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国的传统文化正经历着变革。“有晋中兴,玄风独振,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自西汉以来,社会各阶层曾极力推崇的儒学,正处于衰弱状态,文人开始追求玄学中返自然,无拘无束的生存方式。随着儒学礼教渐渐失势,玄学之风为文人创造比较开放的环境,也同时为佛教和禅学、般若学敞开了大门。如此儒、玄、佛三家在激烈的碰撞、调合中也达找到了契合点。于是到南北朝时代,中国文化中的玄学与印度佛学中的禅学极其自然地走到一起。禅宗获得了借以扎根的土壤,为后来禅宗在中国大地上变革、创新直到真正形成作了重要准备。 一种外来文化移植到另一个地方和当地文化接触时,可想而知它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印度佛教禅学在传入中国时,我们未知它的影响,但是作为印度佛学的一个部分,我们自然欣欣向之。禅宗在中国植根、开花、结果的过程自然是离不开印度禅学那样一个温床,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经历了三个阶段,才结成今天的硕果。

首先,印度式的“坐禅”时期,禅作为一种修行方法可追溯至古印度婆罗门教和其他外道的瑜珈功。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就曾修习四禅、四无定色, 并结合瑜珈等修持方法创建了佛教自己的禅法。最初, 它作为一种入定的方法, 并没有多少理论价值。随着原始佛教的不断演化发展, 原始禅法也分化成大乘禅法和小乘禅法, 它们都有各自理论体系的禅经。禅宗的最初形态——印度禅法也在同一时期随着禅经的译介传入中国。从佛教在东汉末传入至魏晋南北朝, 这是禅宗中国化历程中的第一个阶段。东汉灵帝建宁年间( 168- 172 年) 安世高译出《大安般守意经》, 论述如何通过默数“入息”、“出息”使人心意集中, 从而进入禅定的方法和程序。这即是小乘禅法的数息观。西晋末年鸠摩罗什译出了《坐禅三昧经》介绍了大乘禅法一系的“五门禅”, 系统阐述了印度佛教的禅修方法。这一时期,译出的禅经大约有五十多部。大乘禅法、小乘禅法不分伯仲。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印度式的坐禅仍是主流的修持方法。它有严格的入定程序, 讲究禅师的言传身教, 自己乱修弄不好会走火入魔的。当时, 禅法作为一种时尚在北方还是很流行的。许多禅僧也因为很有打坐的工夫倍受尊敬。坐禅在一般人眼里很有一些神秘色彩, 有不可思议的作用。这一时期禅法的特点是坐禅的功能被无限夸大, 修持理论没有与中国文化相融合, 还有些粗糙。修行需要日积月累, 往往尽一生精力方可略有小成, 因而不为一般中国百姓所接受。 其次,印度禅法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的“参禅”时期,从禅宗法系上称的开山初祖菩提达摩到隋末唐初开创“东山法门“的五祖弘忍, 这

缅甸的佛教文化

缅甸的佛教文化 缅甸是一个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的国家。佛教在这个国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 仅仅是宗教信仰,还渗透到了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结构中。本文将探讨缅甸的佛教文化对该国的影响以及如何塑造了缅甸人民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佛教最早于公元前3世纪传入缅甸,当时由印度传教士带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逐渐在缅甸扎根并发展壮大。佛教的传入给缅甸带来了一种新的宗教信仰,也为该国的文化和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对缅甸人民的影响 佛教在缅甸被广泛接受和信仰,几乎所有的缅甸人都是佛教徒。佛教对缅甸人 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更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首先,佛教教导缅甸人民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在佛教的教导下,缅甸人 民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他们相信通过修行和冥想可以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 其次,佛教对缅甸人民的行为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佛教教导人们要遵循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乱、不妄语和不饮酒。这些戒律成为了缅甸人民行为准则的一部分,塑造了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此外,佛教也影响了缅甸社会结构的形成。在缅甸社会中,有许多寺庙和修道院,僧侣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承担着传播佛教教义、提供精神指导和帮助贫困人民的责任。缅甸人民尊重和崇敬僧侣,视他们为精神领袖和榜样。 佛教艺术与建筑

缅甸的佛教文化还体现在艺术和建筑领域。佛教艺术在缅甸有着悠久的历史, 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佛像是最常见的艺术作品,它们以各种形态和姿势呈现,展示了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此外,缅甸的佛教寺庙和修道院也是该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建筑以其 壮观的规模和精美的细节而闻名,展示了缅甸人民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崇敬。 佛教节日与仪式 缅甸有许多与佛教相关的节日和仪式,这些活动被视为重要的宗教和社会事件。其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是水灌节,也被称为泼水节。这个节日庆祝佛陀的生日,人们会用水互相洒水,象征着清洗心灵和消除罪孽。 此外,缅甸人民还会定期参加僧侣的布施活动,即向僧侣提供食物和其他必需品。这被视为一种功德行为,有助于积累福报和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 结语 缅甸的佛教文化对该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塑造了缅甸人民的价值观和 行为方式,还在艺术、建筑和社会结构方面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佛教的教义和信仰贯穿于缅甸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他们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指南。尽管我们无法否认佛教文化与政治之间的联系,但本文旨在探讨佛教对缅甸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而非涉及政治议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佛教发展及其兴盛原因

简述魏晋南北朝佛教发展及其兴盛原因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诞生于古印度。在我国西汉晚期到东汉初期之间,佛教辗转传入我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达到兴盛,隋唐时期是佛教繁荣时期,此后,佛教便随着中国历史发展而进步。佛学的思想、文化、艺术在中华文化的长流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舶来文化,它逐步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逐渐被更多的中国人接受和推崇,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性格、世界观的整体塑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宗教对文化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佛教,作为一个外来宗教。它是如何深入到中国百姓生活的?又是什么原因让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以高度发展繁荣?这是我们主要谈的问题。 佛教的传入,至今流传着许多传说。 一说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此为佛教传入汉地之始。这件事记载于鱼豢的《魏略·西戎传》中。

还有一种说法,汉明帝夜梦神人飞行于殿前,不解,问于群臣。通人傅毅回答道:“此即天竺得道者,号之曰‘佛’。”汉明帝遂派蔡愔等十二人去往西域,求取佛法。永平十年,蔡愔等人用白马将取回真经佛像驮到洛阳。明帝下令敕造精舍,是为白马寺。传说《四十二章经》即在此译出。 传入之事,众说纷纭,或玄幻,或写实,或光怪陆离。但不管怎样述说,从中我们可以得知的是,佛教传入的年代大致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其作为宗教,在传入时,利用了当时人们神异玄幻的思想观念。佛教传入最初期,信奉者大多是王室贵族,如桓帝宫中立祠,楚王斋戒祭祀。但由于当时人们对于佛教理解认识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本土黄老之学的无为之道、省欲去奢思想与佛教教义有相似之处,所以出现了以黄老之学解释佛教教义,佛与老子同祭的现象。 与此期间,不少印度西域僧人相继抵达中原,以都城洛阳为中心,开始大量译著佛教经典,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小乘佛教经法,有的外来僧侣还进行佛法的宣讲。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安息国太子安世高和月氏国支迷迦谶。西域人士的译著工作,对于中国深入了解和理解佛经义理有一定推动作用。而成书于三国孙吴时期的《牟

浅议佛教布施功德的影响因素

浅议佛教布施功德的影响因素 佛教中的布施(慷慨解囊、施舍)被视为修行之一,被认为是积累功德和福报的途径 之一。在佛教中,布施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修行的方式,可以消除贪念、增长智慧、修福增慧。那么,影响佛教布施功德的因素有哪些呢?下文就来浅议一下。 一个人的慈悲心和善良心是影响佛教布施功德的重要因素之一。《大乘起信论》中说:“以一切如母慈般悲心,应当行布施”,说明了佛教对于慈悲心的重视。一个人内心的慈 悲和善良决定了他愿意布施的程度和方式。如果一个人心存慈悲,会更愿意帮助他人,乐 于施舍,这样的布施自然会积累更多的功德。 一个人的财富和物质条件也是影响佛教布施功德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个人拥有的财富 和物质条件决定了他能够布施的程度和方式。一个财富充裕的人可以进行大额的布施,帮 助更多的人,积累更多的功德;而一个财富并不富裕的人也可以通过心意布施,用自己的 一份力量去帮助他人,同样也能积累功德。无论是多少,只要是出自真心的施舍,都能够 获得功德的加持。 一个人的信仰和宗教修行程度也会影响佛教布施功德的大小。有一句古语说:“信则灵”,这句话在佛教中也同样适用。一个人对佛教的信仰和宗教修行程度决定了他对布施 的态度和程度。如果一个人对佛教心存敬畏,愿意虔诚修行,那么他肯定会更愿意进行布施,积累功德。相对而言,如果一个人对佛教不够信仰,那么他对布施的态度可能会相对 较轻。 社会环境和生活习俗也会对佛教布施功德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些佛教国家和地区, 布施已经成为了生活习俗和社会风气的一部分,人们乐于进行布施,这将会使整个社会都 相对富有正能量,从而加大了布施所产生的功德。而在一些社会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虽 然也有人进行布施,但受到的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会减弱布施的功德力量。 一个人的心态和修行态度也是影响佛教布施功德的关键因素之一。心态积极向上、乐 于行善的人,会更愿意进行布施,也更容易获得功德的加持。而那些心态消极、自私自利 的人,即使进行布施,也很难获得功德的加持。所以,一个人的心态和修行态度将直接影 响布施的功德大小。 影响佛教布施功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慈悲心、财富条件、信仰和宗教修行程度、社 会环境和生活习俗、以及个人心态和修行态度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综合地考虑这些 因素,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布施,积累更多的功德,走上修行之路。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有 一颗慈悲善良的心,以善行善事,弘扬佛教布施的精神。

重阳禅意重阳节的佛教修行与禅意

重阳禅意重阳节的佛教修行与禅意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佛教中,重阳节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一个修行和禅意的时刻。本文将以佛教的视角来探讨重阳节的佛教修行与禅意。 一、重阳节的来历与佛教传统 重阳节源于中国古代的“踏秋”习俗,古人认为每年九月九日是阳气最盛的时候,因此有了重阳节。在佛教传统中,重阳节与佛教创立者释迦牟尼佛的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据传,释迦牟尼佛在重阳节这一天登上五台山,讲述了《华严经》中的重要教义,开启了法界清净的新纪元。 二、重阳节的佛教修行意义 重阳节被视为重要的日子,因为它提醒着佛教信徒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修行态度,激发内心的正能量。佛教修行的核心在于戒、定、慧三学,而重阳节则是一个可以重新建立修行信心和激发修行动力的契机。 1. 戒律 在佛教中,戒律是指为了净化心灵、远离世俗忧虑而制定的行为准则。重阳节是一个检验佛教徒戒律的重要时刻,信徒们要回顾自己是否坚守戒律,并在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例如,要严格遵守五戒、十戒等戒律,尽量杜绝贪欲、嫉妒、贪婪等不良习气,以求达到心灵的纯净。

2. 内观修行 重阳节也是一个进行内观修行的良机。内观修行是佛教中重要的修 行方法之一,它要求修行者通过观察自己的身心活动,了解自己的内 心状态,从而超越苦乐、得失等世俗的枷锁。在重阳节这一天,佛教 徒们可以选择寻找一个宁静的地方,闭目静坐,通过冥想和觉察自我,逐渐提升自己的内观能力,洞悉心灵的深处。 3. 功德布施 重阳节也是佛教信徒进行功德布施的好时机。功德布施是佛教中的 一项重要修行方法,通过慷慨解囊、帮助他人等善举来积累善业。重 阳节时,佛教徒可以选择捐赠物品、救济贫困等方式,以此来回馈社会、帮助他人,并自我净化心灵。 三、重阳节的禅意体验 佛教修行与禅意息息相关,重阳节是一个可以体验禅意的特殊时刻。禅意是指心灵的宁静与平和,是佛教徒追求的境界。在重阳节这一天,佛教徒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感受禅意的平静与智慧。 1.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的时节,大自然的景色更加美丽多彩。佛教徒 可以选择到禅意的胜地,如寺庙、山间等自然环境中,欣赏大自然的 美丽和宁静,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也可以参观佛教文化的遗址, 了解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佛法的智慧。 2. 冥想与静心

浅议佛教布施功德的影响因素

浅议佛教布施功德的影响因素 佛教中的布施功德是指把自己的财物、精力、时间、知识等无私的给予有需要的人、众生或宗教组织,从而获得一种无形的回报,即“功德”。佛教中强调布施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也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和获得福报。然而,布施功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一个人是否得到功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因素,下面就从不同维度来分析布施的功德影响因素。 首先,佛教讲善恶因果,人们的善行或恶行将会带来相应的善恶报应。因此,善行的种类和方式对功德的产生和大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例如,佛教认为,善用钱财帮助有需要的人是布施的最高形式,因为这种善行不仅可以帮助他人解决困难,也可以带来内心的喜悦和清净。另外,佛教认为,随着自身修行的深入和境界的提高,布施的方式也会变得更加真诚和出于内心的愿意,这种布施能带来更高的功德。 其次,佛教认为,布施的对象也对产生的功德有影响。在佛教中,给予佛、菩萨、僧人的善行具有特别的功德,因为他们被视为具有非凡的智慧和神圣的力量,善行给予他们意味着与神圣力量相连,将会得到神圣的回报。此外,给予无家可归的人、疾病的病人、孤儿和贫困的人的善行也具有很高的功德,因为这些人处于弱势位置,需要帮助和关注。给予他们善行的人将会受到他们的感激和赞美,这种感受和内心的满足也会带来高的功德。 最后,佛教认为,布施时的心态和动机也是决定功德的重要因素。在布施时,应该怀着真诚的心,不要抱着图利或者表面功夫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博取他人的称赞或者别的回报而去施舍,那么这种善行的功德将会大打折扣。相反,如果一个人开心地把自己的财物给予有需要的人,不计较代价,那么他的布施就具有更高的功德。 综上所述,佛教认为布施功德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包括善行的种类和方式、布施的对象、以及布施时的心态和动机等。在布施时,应该注意保持真诚、善良和无私的态度,用心开放、无所图谋,这样的布施才能获得最高的功德。除此之外,一个人优秀的修行技巧也是布施收取高功德的重要条件,因为不论一个人是否诚实,如果他的心境不整,那么他的布施就不能发挥出真正的力量,无论是对行者还是对所有人来说,只会是种表面的善行。

《亲友书》第2课学习笔记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亲友书》第2课学习笔记 本课主讲“初善首义”以意义而谦虚; 宣说增上生与决定胜道之基础——信心。 【本课颂词】: 1.于大能仁之众教,王汝虽先已精通, 犹如石灰依月光,岂非较前更美妙? 【颂词解释】1.佛陀的教诲具备初善、中善、后善,就像《随念三宝经》中所说:不管是哪一个众生,最初如理听闻佛法,就能断除相续中的烦恼,种下殊胜善根,这是一切功德的源泉,此为“初善”;对所听闻的法义抉择思维,将自心的染污和烦恼予以遣除,并直接享受法乐,此为“中善”;最后依靠修慧来行持,彻底远离三有,获得殊胜果位,此为“后善”。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说,犹如白色石灰或白漆所涂抹的墙壁,本来就很光亮了,如果再映上十五的皎洁月光,就会显得更洁白、更好看。也可以喻为,金山上映上金色的,或者雪山上映上白色的月光,都会显得比以前更庄严。 2.如来殷切而告言:佛陀妙法与僧众, 施戒天尊六随念,各功德资常忆念。

【颂词解释】2.这里讲了六种随念,为大小乘之共同修法。 佛陀又名胜者,原因是他可以力胜四魔。所谓四魔,一为烦恼魔,即对五蕴执著而产生贪嗔痴烦恼;二为蕴魔,即轮回的一切痛苦是由五蕴所生;三为死魔,即五蕴刹那变迁、无常坏灭;四为天子魔,即对证得无生无死的果位从中作梗,令人散乱放逸的天魔(如魔王波旬及其眷属)。 超胜四魔的佛陀,在《涅槃经》、《杂阿含经》等经典中讲了六种随念——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布施、随念戒律、随念天尊。作为一个修行人,无论出家还是在家,始终都不能忘记,要常常随念。随念天尊: 3.身语意门当常依,奉行十种善业道, 杜绝一切醇美酒,欢喜贤妙之维生。 从颂词字面意思看,似乎没有讲“随念天尊”。但实际上,行持十善、断绝美酒能转生天界,通过“因”来思维“果”,由此侧面来讲随念天尊。 【颂词解释】3.所谓十善,即身体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三种罪业,而奉行爱护生命、慷慨布施、守持戒律三种善法;语言断绝妄语、两舌、粗语、绮语,而尽量说谛实语、化解怨恨、说悦耳语、精进念诵;心断除贪心、害心、邪见,而满怀舍心、修饶益心、依止正见。身体和语言的七种善法叫做“业”,三种意善业叫做“道”,共称为“十善业道”。七种身语“业”依靠心的“道”来运作,没有心的摄受,身语之业不一定完全成熟。

浅议佛教布施功德的影响因素

浅议佛教布施功德的影响因素 佛教中的布施是五种功德中的第一种,被认为是修行的起点和基础。布施是指把自己 的财物、时间、知识等无私地给予他人,帮助他人摆脱苦难和困境。布施的本质是无私和 慈悲,通过布施可以积累功德,促进自己和他人的福报。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分析佛教布 施功德的影响因素。 布施功德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内心的清净和慈悲心。佛教强调修养内心的清净,只有内 心清净,才能真正实践布施。内心的清净可以使我们更加专注和敏锐地观察到别人的需要,同时也能让我们放下私利和贪欲,慈悲心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内心素质,我们才能真诚地给予他人,而不是出于名声、地位或其他动机。 布施功德受到资源可得性和需求的影响。布施的对象可以是物质的,如金钱、食物等,也可以是精神的,如知识、智慧等。资源的可得性决定了我们能够布施的规模和方式。如 果我们自身资源匮乏,可能只能通过付出时间、关心等方式进行布施;如果我们资源丰富,可以选择更多不同的方式来布施。需求是决定布施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发现别人有 需要帮助,有困难需要解决,那么我们会更有动力去帮助他们。需求的程度和性质也会影 响我们的布施行为的类型和动机。 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于布施功德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可以塑造我们 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在一些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布施被强调为一种美德,被崇尚和推崇,这样会促使更多人去实践布施。而在另一些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布施可能被忽视或者甚至 被贬低,这样就会减少人们去实践布施的意愿。 佛教布施功德的影响因素包括内心的清净和慈悲心、资源的可得性和需求、社会和文 化环境等。只有在内心清净、慈悲心充盈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实践布施。资源的可得性和 需求决定了我们能够布施的规模和方式。社会和文化环境会影响我们对于布施的态度和行 为习惯。通过培养内心的慈悲和清净,合理运用可得的资源,并借助社会和文化环境的支持,我们可以更好地实践佛教的布施功德,增加自己和他人的福报。

浅议佛教布施功德的影响因素

浅议佛教布施功德的影响因素 作者:黄佳 来源:《新丝路(下旬)》2019年第03期 摘要:“功德”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可以说它几乎涉及了佛教的全部学说,尤与布施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修布施能积功德,另一方面功德的积累又能增进布施的修行。所以,了解清楚布施于功德的影响因素、更好地行布施,这对修行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从有为功德以及无为功德两个层面,分析功德的影响要素,以期为当下的布施践行者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布施;功德;缘起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来,其特有的修行方式以及业报理论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烧香、拜佛、诵经、放生……这些常见的布施形式,大家都不陌生。那么,怎么做才能得到更好的果报呢?对于这一问题,佛教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一、功德与布施的意涵 “功德”二字,原是中国本土所有,指向的是功业与德行。但自从佛教借用该词来表示做好事的福乐果报之后,它就具有了宗教性的意涵,而在现代人的认识里,“功德”几乎就是纯粹的宗教词汇。[1]所谓“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2]即世人灭除内心的愚痴恶念,以清净之心修行善法,其所做所得就是功德。又功德可分为有为功德以及无为功德:有为功德就是我们常说的福德,是依各种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无为功德即指涅槃,是远离一切烦恼尘垢的圆满功德。 布施源于梵语Dāna,也可译作檀,依《大智度论》:“檀名布施,心相应善思,是名为檀。有人言:‘从善思起身、口业,亦名为檀。’有人言:‘有信、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时,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名为檀。’譬如慈法,观众生无乐,心生慈;布施心数法,亦复如是,三事和合,心生舍法,能破悭贪。”[3]从上述的解释来看:人的慈悲善心是布施的根源,并以此善心而引起的给予行为,就是布施。而这样的行为不仅能帮助他人,还能利益自身。依布施的不同类别,可将其分为财施、法施以及无畏施:财施即是将饮食、衣物、房舍等施与他人,以保证其生活安乐;法施则是依众生不同的根性、烦恼,方便说法,破其疑悔、利益其智;无畏施即是以规范自身的行为来令众生生活无畏。 二、布施与功德的关系 佛教的整个哲学基础是基于缘起论的,即世上的一切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的,布施与功德也是如此:由世人的身、口、意活动而造就的善业,能够形成相应的业力,并于条件成熟之时

中国民间佛教

中国民间佛教 李四龙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 一、佛教在中国民间的主要表现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了,从古至今,具有很广泛的群众信仰基础,对中国民间的社会生活影响极大,和文人、学士喜欢参禅悟道,谈空悟玄不同,民间的这种佛教主要表现在,譬如,吃素念佛,布施行善,许愿还愿,朝山进香,超度亡灵,在家设佛堂,供佛像,初一、十五烧香拜佛等等等等。这些东西都流行在民间。 (一)出现一大批佛教民俗 那么接下来我就具体讲一些历史上的一些主要的表现,首先这种佛教表现为出现了一大批佛教民俗,譬如说,出现了一批具有佛教色彩的民俗节日,像浴佛节、盂兰盆节、腊八节等等。 浴佛节,印度原本就有浴佛的习俗,传说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的生日,我们就在那一天给佛灌浴,佛诞日因此也被称为浴佛节,因此根据《浴佛功德经》的说法,这是为了挣得如来清净身,积累智慧功德。但是在老百姓那里,这主要是为了消灾祈福。根据历史的记载,东汉的时候,我国已经有浴佛的活动。宋代以后这个节日十分热闹,僧俗齐聚,有时甚至还抬着一尊小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沿街灌浴,在杭州城里绕境游行,声势浩大,现在浴佛法会主要是在寺庙内进行,通常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活动之一,这是浴佛节。 我接下来再讲一个习俗,许愿还愿,我相信在座各位可能主持人都去许过什么愿,我们不打听了,那么这个许愿在佛教徒的日常生活里面十分常见,甚至于很多人就因为许愿灵验了,他就逐渐变成了佛教徒,其实即便不灵验,对很多人来讲,就是在内心很烦的时候,到庙里面去找佛菩萨倾诉自己的苦恼,倾诉以后,他的心情就会好很多,也觉得自己做了一些事,感觉有佛菩萨做靠山,有信心了,如果灵验了那就不得了了,他可能就要皈依佛门,以后还要还愿,那是一定要还愿,甚至还要带上一家老小,一起去还愿,浩浩荡荡。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间,慢慢慢慢就形成了一些什么,朝山敬香这样的一些习俗。他们会

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佛教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佛教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时,中国本土文化已十分繁荣,儒、道等思想体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积淀为社会心理和民族心理。佛教与儒、道等本土文化,是宗教与非宗教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在理论思维上互有高下。一般说来,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以及两者的文化元素之间具有相通不相通、兼容不兼容、互补互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撞击、交涉过程中,与中国文化发生联系的机制主要是佛教思维,其内容和形式就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交涉的重要根源,也是佛教渗透、转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 佛教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是人生解脱论。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多种原因和条件构成,并处于不断变化、流动的过程中。人生也是如此。人有生老病死的自然变化,有对自由、幸福、永恒的强烈追求,有从自我出发的无穷欲念。由于与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相矛盾、相冲突而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人生是痛苦的。中国僧人说,人的脸形就是「苦」字形,是一副苦相:眼眉是草字头,两眼和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字。佛教还认为,人要根据生前的行为、表现,死后转生为相应的生命体,这叫做「生死轮回」,轮回是无休止的。这样人就陷于不断的生死轮回的痛苦深渊中。佛教认为,人的理想、目标是解除痛苦、超脱生死轮回,就是「解脱」。解脱的境界称为「涅盘」,涅盘梵语原意为「火的息灭」。涅盘作为佛教所追求的一种解脱境界,是通过佛教修持,息灭、超越一切欲念、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而达到的理想境界。人生现实是痛苦的,这是现实性,人生理想是涅盘,这是超越性,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又要超越现实生活求得解脱,就是要由现实性转化为超越性,从而达到更高的主体性--理想人格。 应当承认,佛教对人生所作的价值判断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人生确有欢乐的一面,但也有痛苦的一面,佛教看到了人生的痛苦,是符合现实的。佛教强调人生是痛苦,这是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映,表达了人的心灵深处的基本忧虑,这也是人的一种觉醒、自觉,对于人们清醒认识人生是有一定意义的。特别是对于在人生历程中遇到困难、挫折、磨难、不幸的人,更会引起他们的赞同与共鸣。佛教的价值观念表现了人生的内容,人们在赞同佛教价值观念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