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佛性的开展3·缘起性空-第19章

佛性的开展3·缘起性空-第19章

第19章真功德与假功德

什么是真实功德?什么是假功德?有一个标准,凡是真正令一切苦难众生得到利益,就是真实功德。反之,这个功德是假的。所以,我很不赞成造大佛像。有人说,大佛像坐在这个地方,这一方人都得平安了。未必,这是属于迷信。一方得福,一方平安,要靠教化,改变人心。现在世间人心自私自利、贪嗔痴慢,而且天天在增长,这是灾祸的根源。造一个大佛像就能将之镇住,哪有这个道理!化解劫难,最重要的是提倡佛教教育。佛教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慈悲的教育,爱的教育,教导大家舍弃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贪嗔痴慢,无条件的牺牲奉献,帮助社会,帮助一切苦难人民。我们明白了,真正肯依教奉行,我们自己得度了,也真正能够造福社会、造福人群,这是佛陀的教诲。

假如造宝塔、造佛像真有那么大的功德,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什么不去造大佛像?为什么不去造大宝塔?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一生讲经说法,教学四十九年;除此之外,没做别的事。我们学佛一定要向佛菩萨学习,佛菩萨在哪里?经典。我们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修学,效法佛菩萨,学习佛菩萨,这才是真正释迦牟尼佛的学生。

台州应尚书。壮年习业于山中。夜鬼啸集。往往惊人。公不惧也。一夕闻鬼云。某妇以夫久客不归。翁姑逼其嫁人。明夜当缢死于此。吾得代矣。公潜卖田。得银四两。即伪作其夫之书。寄银还家。其父母见书。以手迹不类。疑之。继而曰。书可假。银不可假。想儿无恙。妇遂不嫁。其子后归。夫妇相保如初。

‘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习业’,读书。

浙江省台州有一位应尚书,习业在山中,住在寺庙里面。旷野之处,确实有一些妖与鬼。他有胆量,心地正直,所以不怕邪魔鬼怪。有一天晚上,听到鬼在讲话。某一个人家,有一个妇女因为丈夫离开家乡,很久没有回来,公婆以为儿子死了,逼著媳妇改嫁。媳妇不愿意,所以想明天到这个地方来上吊自杀。这个鬼是吊死鬼,吊死鬼要找替身,找到替身就可以去投胎了。

应尚书听到鬼的谈话之后,心里就有了主意。第二天一早回家,赶紧卖了几亩田,得四两银子,再伪造一封家信,连同四两银子寄回家。那户人家的父母看到笔迹与儿子不同,心有怀疑,但是银子是真的,总不会有人无缘无故把银子送来,想想一定是儿子平安无事,所以就不再逼著媳妇改嫁。以后,他的儿子果然回来了。应尚书救了这个媳妇一命,而且还保全这一对夫妇不至于分离。他做的这件事情没有人知道,所以他是做了一桩阴德。

另外要知道,凡是横死的、自杀的都要找替身。自杀很痛苦,这个事情万万做不得!道家跟我们说,自杀的人每七天要重复表演一次,上吊的人每七天要去吊一次,跳楼死的每七天要跳一次,什么时候找到替身,什么时候才能脱身。你说可怜不可怜?所以,人再怎么不得已,都不可以有自杀的念头。当你找到替身投胎,还是随业流转,苦不堪言!

从前读书人多半寄住在寺院,寺院确实是读书人最好的学习场所。古时候学校没有那么多,一个县通常只有一个学校(县学),所以读书的环境很难找到。除了寺庙之外,富贵人家家里有一些藏书,请老师到家里来教自己的子弟,称为‘私塾’。藏书的数量不会太多,所以大规模的藏书都在寺院的藏经楼。藏经楼不仅收藏佛书,儒道、诸子百家无不收藏,就像现在的图书馆一样。所以,出家人真正在做学问,修养自己的身心、德行,他们都是非常好的老师。从前念书人都愿意到寺庙亲近出家人,寺庙有丰富的藏书,如果有不了解的地方,还可以向出家人请教。他们都是义务的,这是佛家所修积的功德善行。古时候佛教寺院是教学的场所,但是现代已经变质了,现在变成经忏场所,跟鬼打交道。

公又闻鬼语曰。我当得代。奈此秀才坏吾事。旁一鬼曰。尔何不祸之。曰。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阴德尚书矣。吾何得而祸之。应公因此益自努励。善日加修。德日加厚。遇岁饥。辄捐谷以赈之。遇亲戚有急。辄委曲维持。遇有横逆。辄反躬自责。怡然顺受。子孙登科第者。今累累也。

之后,应尚书又听到这个鬼说:‘本来我找到替身了,奈何应先生破坏我的事。’旁边有个鬼说:‘你为什么不去害他?’这个吊死鬼就说:‘上帝知道这个人心很好,已经命他作阴德尚书。我怎么能再害他?’应尚书听到了鬼的谈话,因此更加勉励自己,努力断恶修善,善天天增加,德天天加厚。这都是回头是岸,知道怎样做好事。

在饥荒的时候,他捐谷赈灾。遇到亲戚有急事,他总是委曲自己,帮助别人解决困难。遇到横逆,别人侮辱、毁谤他,他能反躬自责,都是我自己做得不够好,不能令人生欢喜心,过失在自己,绝不怪罪别人。凡事都能够欢欢喜喜,逆来顺受,努力修善,增长德行,这都是积善积德的事实。以后他做了尚书,子孙后代考中进士的很多!

常熟。徐凤竹栻。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以为同邑之倡。又分谷以赈贫乏。夜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是岁。凤竹果举于乡。其父因而益积德。孳孳不怠。修桥修路。斋僧接众。凡有利益。无不尽心。后又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督堂。凤竹官终两浙巡抚。

‘常熟’,今江苏省常熟。‘益’,增长。‘巡抚’,即今之省长。

江苏省常熟有一位徐凤竹先生,他的父亲是一位地主,相当富有。偶然碰到荒年,收成不好,他就减免收租,或是统统捐出去,提倡救灾。又将仓库里的稻米,拿出来拯救这些贫穷的人。曾经听到夜晚鬼在他家门口唱:‘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徐凤竹的父亲做了这些好事,凤竹果然在这一年考试中了举人,所以他行善就格外

努力,孳孳不息。修桥补路,方便行人。斋请僧人,接济大众,碰到有困难的人,乐意帮助。

只要是利益社会、利益大众的事情,尽心尽力去做。后来又听到鬼在门口唱:‘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督堂。’凤竹的官愈做愈大,做到浙江的省长。

可见得先人积功累德,果报无比殊胜。我们想,他的儿孙都享这么大的福报,他自己的福

报一定更大。但是他已经不在世,所以果报在来生。凡是这样积功累德的人,来世的福报不可

思议;如果来世不在人间,决定在天上享天福。他的子孙后代所享的福,称为‘余福’。因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余福给儿孙,自己的福报一定超过儿孙所享的很多倍。所以,善不

能不修、不能不积,积善必定有好果报。

财富决不是供给一个人或是一家人享受的。你命中有财富,就要知道你有使命、有职责帮

助世间一切穷苦之人,你的财富才会生生世世享受不尽。财从哪里来的?从布施来的,愈施愈多。

这里讲到‘斋僧’,斋僧的利益何在?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明清时候,斋僧的风气盛行。在家居士以财物供僧,希求修福。接受供养的这些出家人要为他说法;换言之,要教导他。在

家人对出家人是财布施,出家人对在家人是法布施,所以斋僧是求法。出家人有道德、有学问、有修养,这是社会大众的导师,多元文化的教师,他们为求学问、为教化众生,真正做到一生

牺牲奉献。

嘉兴屠康僖公。初为刑部主事。宿狱中。细询诸囚情状。得无辜者若干人。公不自以为功。密疏其事。以白堂官。后朝审。堂官摘其语。以讯诸囚。无不服者。释冤抑十余人。一时辇下

咸颂尚书之明。

‘嘉兴’,今浙江省嘉兴。‘主事’,当时的官职。‘辇下’,辇是皇帝的坐车;这是指

首都、京城,皇帝所在之处。

浙江省嘉兴的屠康僖,在刑部作官。有一次晚上跟囚犯们一起睡在监狱里,细细打听囚犯

的情状,知道囚犯当中有些人是冤枉的。屠先生并不以为功,把这些情形秘密写在纸上,送给

堂官;就是他的上司,刑部尚书。过几天重新审问囚犯时,堂官摘录屠康僖写的一些案情讯问

囚犯,囚犯没有不服的,这样开释冤枉的大概有十几个人。当时这个事情传了出去,大家对刑

部尚书的公正廉明,无不加以赞叹。

公复禀曰。辇毂之下。尚多冤民。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岂无枉者。宜五年差一减刑官。核实而平反之。尚书为奏。允其议。时公亦差减刑之列。梦一神告之曰。汝命无子。今减刑之议。深合天心。上帝赐汝三子。皆衣紫腰金。是夕夫人有娠。后生应埙。应坤。应峻。皆显官。

‘宜’,应该。‘衣紫腰金’,穿紫的官服,系金的腰带,这是高官。古代礼服,皇族穿黄色龙袍,文官穿紫袍是最高的爵位,大概尚书以上的官服才是紫色的。

屠先生又想到一桩事情,在京城尚且有这么多受冤之人,全国上下,民众之多,哪里没有受冤之人?应该五年派一位减刑官,对这些案件重新核实平反。这是好事情,刑部尚书同意他的建议,奏明皇上。皇帝允许,屠康僖便被派遣为减刑官之一,帮助平反了许多受冤之人。梦中有一位神人告诉他,你命中没有儿子,由于你的作法与建议和天心非常相应,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现在上帝赐你三子,都是高官。是夕夫人有娠,后生应埙、应坤、应峻,皆显官。这是善因善果。

嘉兴包凭。字信之。其父为池阳太守。生七子。凭最少。赘平湖袁氏。与吾父往来甚厚。博学高才。累举不第。留心二氏之学。

‘池州’,今安徽贵池。‘太守’,比知县高一级,与知府是同等的官。‘二氏’,就是佛与道。

嘉兴人包凭,字信之。包凭的父亲做过池州太守,生了七个儿子,包凭最小,入赘平湖袁氏,与袁了凡是一家人。了凡先生的父亲与包凭常常往来,这个人博学高才,但是每试都不中,于是就去学佛、学道了。

一日东游泖湖。偶至一村寺中。见观音像。淋漓露立。即解橐中得十金。授主僧。令修屋宇。僧告以功大银少。不能竣事。复取松布四疋。检箧中衣七件与之。内纻褶。系新置。其仆请已之。凭曰。但得圣像无恙。无吾虽裸裎何伤。

‘橐’,钱包。‘箧’,箱子。‘纻’,麻制的衣服。‘褶’,是袷衣。

有一天,他去游泖湖。偶然在一个村庄的寺院,看到观音像被雨水淋湿,于是打开钱包将十两银子统统拿出来,交给寺院出家人,请他将房屋修好,不要让菩萨淋到雨露。出家人告诉他,修屋顶工程很大,十两银子太少了,恐怕没有办法完工。于是他从箱中取出七件衣服,有单衣、有袷衣,都是新置的。他的仆人说:‘算了,何必要捐献这么多!’包凭说:‘只要能把屋顶修好,使观音菩萨像不要再淋到雨,我纵然是赤身露体,也无所谓。’这是一片真诚!

僧垂泪曰。舍银及衣布。犹非难事。只此一点心。如何易得。后功完。拉老父同游。宿寺中。公梦伽蓝来谢曰。汝子当享世禄矣。后子汴。孙柽芳。皆登第。作显官。

‘伽蓝’,护法神。‘登第’,指中进士学位。

出家人听到他这番谈话,非常感动的说:‘布施银两以及这些衣服、布料,不是难事,只是这一点真心太难得了。’包凭等屋顶修好后,就拉著父亲一起去看。晚上住在寺庙中,梦到护法神来感谢他,说:‘你的儿子会享世禄,得到福报。’果然以后他的儿子汴、孙子柽芳都中进士,官位显赫。

这是子孙贵显之报。修缮寺院道场、造佛像,功德很大,《造像功德经》有详细说明。但是功德必须具足条件,如果只是造佛菩萨形像,没有弘法利生,一般人看到佛像容易产生迷信,不但没有利益,反而让许多众生造罪业,这就错了。所以,弘法利生非常重要!道场一定要讲经,教导大众修行,所谓‘解行相应’,这个重要。在解门,每个宗派的道场,都要认真透彻的研究读诵本门的经典,并依据经典的理论来修学,这才具足功德。

佛像具有表法的意义,佛家用这种方式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譬如,我们见到观世音菩萨像,就要想到我要像观世音菩萨一样慈悲,帮助世间一切苦难众生,这个像的功德就大了。如果不晓得这个道理,将佛像当作神明,只是烧香、膜拜,求福、求寿、求儿女、求升官发财,那是迷信。

缘起性空现实意义

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 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间上的森罗万象,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人一物,乃至微麈沙砾等,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都有将随著因缘分散而灭。因此,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现象“有”,都是缘起而有;因为缘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 缘起法说明:世间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没有因缘关系,一切皆不能成就。比方说,一个人生活在世间上,因为有农夫种田,我们才有饭吃;有工人织布,我们才有衣服穿;乃至出门,由于有公共汽车司机为我们的开车,我们才能到达目的地。假如没有这许多因缘,我们就不能生存了。甚至于晚上在家里,只要打开电视,就有精彩的节目可看,如果没有很多演艺人员表演,如何能有电视节目可看?所以,每个人能够生存,都要感谢因缘,感谢世间的成就。 缘起的定义就是:有“因”有“缘”,因缘和合而有“果”。世间上的一切者因缘生起,都离不开因果法

则。因和果之间有一个缘,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缘。例如,花的种子种下去,它在能够开花结果,必定要有土壤、阳光、空气、水份、肥料等很多的因缘,才能开花结果。所以,我们能够生而为人,在过去生中,有宿世的因、宿世的业,现在到了人间来,还要有现世的缘,因缘聚合了,才能产生果。 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缘起法虽然深奥难懂,不过从因果法则的六条定律,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缘起性空”。 1、果从因生:缘起的先决条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缘”,条件具足,才能生“果”。“因”是生起万事万物主要的、内在的条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缘”是外在的条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间接力。所以,万有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缘,这就是“果从因生”的理则。 2、相由缘现:“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这个“境”就是因缘,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假相,本身并无自性,所以说“缘起性空”;由于无自主性,所以能随著缘生而现,缘灭而散,因此说“相由缘现”。 3、事待理成:宇宙万法的生起,因缘是要有因有缘,但是在因缘果报的生起上,还有著普遍的理则,也就

八宗概要 第一章 中观宗

八宗概要第一章中观宗 第一章中观宗 第一节略史 中观宗是在印度发展起来的大乘佛教的一派,传到中国来成为三论师或三论宗。约当佛灭后第七百年时,就是中国东汉中叶,公元二世纪初,龙树菩萨最初在印度依据大乘诸经,特别是《般若经》,建立了中观学派。“中”是中道。“观”是观智。这派哲学要求每人运用智慧于一切事物中,从两个敌对方面来观察中道,体认中道,所以称为中观。所以称为中道有四种含义:一是对偏中,因为大小乘学人有种种断常等偏执。为对此偏执,所以要显示中道。二是尽偏中,大小乘学人如除尽一切断常等偏执,中道自然显现。三绝待中,中是与偏相待的,偏病若除,也就无所谓中了。此中道本非偏非中,而为众生强名为中。四成假中,说非有非无之中正是为成立有无之所以然,所以立中正是为了成假。中观宗的基本思想是缘起性空,缘起和性空是事物的两个敌对方面。所谓缘起,是说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生命在内,都是由内在的因和外在的缘和合而生,所谓性空,是说一切事物没有永恒的,不变的事物本体。因和缘是变化不停的,因此事物也是刹那生灭不住的。透过缘起的现象来观察事物的本体,这只是一切言说所不能表达、一切思维所不能考虑的空性而已。缘起的道理是“俗谛”,性空的道理是“真谛”。体会俗谛的智慧是“权智”,体会真谛的智慧是“实智”。中观宗就是叫人以二智运用二谛的方法而观察中道。龙树所建立的中观学派,经其弟子数传以后,发展为佛护(公元470--540)的应成派和清辩(公元490--570)的自续派。“应成”和“自续”都是指这两派在敌对辩论时采用因明方法的特征。 中观学派的思想是随着佛教开始传来时,首先传人中国的。最初是支娄迦谶于东汉灵帝光和二年(179)译出《道行般若经》十卷,以后其再传弟子支谦又于孙吴再译为《大明度无极经》四卷,康僧会与之同时,也在孙吴三译为《吴品经》五卷。于是空虚无为的理论得到知识界的推崇。曹魏时朱士行便由于讲说《道行》,叹其译理不尽,誓志捐身,往西域求取大品。至西晋竺法护于太始八年(272)间译出《新道行经》十卷。太康七年(286)译出《光赞般若》(大品)十五卷。朱士行从于阗求得的大品也于惠帝元康元年(292)由无罗叉和竺叔兰共译为《放光般若》三十卷。于是读诵、讲说、书写无不以般若经为宗。但是其时佛法未畅,真理尚昧。讲般若者在东晋时有六家七宗之殊,支敏度的心无宗以为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主张空心不空境。支道林的即色宗,以为“色不自色”,“即色而空”,以为概念不符于本质。于道邃的缘会宗,以为“缘会故有,缘散故无”,是强调缘起生灭的道理。于法开的识含宗,以为“有皆于梦中所见”,“倒惑谢灭,三界都空”,强调了迷悟的区别。释道安的本无宗,主张“一切诸法本性空寂”,主张即有而空。竺法汰的玄妙宗,一名本无异宗,以为“未有色法,先有于无,故从无出有”,主张无在有先,有在无后。竺道壹的幻化宗,主张“诸法如幻”、“心神不空”,主张心神为真谛。七宗之中以释道安为善得经旨,余宗各有所偏。自东汉以至东晋之末,这二百年间是般若师的时期。 自鸠摩罗什于姚秦弘始三年(401)到长安,先后译出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和提婆的《百论》以及其他重要经典,而后有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命家的三论师。罗什门下有四圣(僧肇、道生、道融、僧睿)、十哲(僧肇、道生、道融,僧睿、昙影、慧严、慧观、僧碧、道常、道标)之誉。十哲之中僧肇、僧睿、僧碧是弘化长安;道生、慧严、慧观是敷教建业;昙影、道标栖隐山岩;道融讲说彭城。当时的理论基础虽以二谛为宗,但所讨论多偏重于真谛,如关于法性、实相、法身的理论,兼及于涅檠、佛性等。都是各抒独特之见,未有统一的体系。至于名数的解释,多依《成实》,或采数论(《阿毗昙心论》)。这种风气贯彻于宋齐乃至梁代。在此一百年间是三论师的时期。 当刘宋末年有辽东人法度由北方来到建业。明僧绍住在摄山,待以国师之礼。僧绍卒时,遗嘱舍住宅为栖霞精舍,请度居住。法度的弟子僧朗也是辽东人,《华严》、三论最所命家。继承法度,领导栖霞寺。梁武帝曾派学士十人

儒道佛生命本体论的比较

儒道佛生命本体论的比较 作者: 孟淑媛 新儒学的代表人物牟宗三曾说,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的主要课题是人,是生命的学问。作为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资源,儒家、道家、佛家都在不同的层次上重视生命价值和终极关怀,追求生命的超越意境。只有从本体论着手分析,才能透视儒释道生命哲学境界和旨趣的差异及其根源。 一、儒道佛哲学本体论的不同纬度 儒释道生命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面对社会混乱无道的世势,面对生老病死等人生根本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纬度有根本的不同,导致他们在宇宙本体论、生命本体论、生命存在论、生命价值论以及在生命境界上迥然异趣。 1、儒家天人关系的轴心——社会纬度 儒家自孔子开始开启了经世致用的世俗哲学。孔子的视野中,最大的天和道就是仁礼之天道,孔子的学说和人生都是围绕恢复周礼展开的。孔子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并提出“顺正命、防遭命”和“尽人事、知天命”的思想。在天人关系上,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社会为本的倾向。另外,孔子本身是不相信鬼神的,但却非常重视祭祀——礼文化的“神道设教”功能。所以,孔子在鬼神之事、死后有知无知等问题虚与委蛇,不给正面的回答甚至表现的常常矛盾。荀子道破了孔子迂回的奥妙:“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1](第233页)汉人刘向在《说苑?辨物》中也认为,孔子不信鬼神,只是强调神道设教。[2] 后期儒家在天人关系上,分为两条路线:一是鼓吹天命、天道,为王道服务。董仲舒、韩愈借天人感应、天能赏攻罚罪理论,把天命等同于君命、王道,用以神道设教;二是,认为天道无为、人道有为,“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荀子的天论、王充的天道自然论、柳宗元的天人不预,认为天命、天道其实就是自然规律、客观规律,可以利用。对于命运,儒家的态度因此有些矛盾,在政治领域,强调巡天道、顺天命;对于个体来说,强调人对自己人生、命运的主宰,孟子说“求诚在我”,程颐说“唯义无命”、“求在我者”,陆九渊甚至提出“吾心即是宇宙”,朱熹说“人事尽处便是命”,仅把命的地盘留给无可奈何的偶然性上。荀子力主“知之不若行之”,王充著《论衡》揭扬朱“疾虚妄”和“见用实事”,韩愈批佛,理学崇理,核心都是反复强调道德践履的道德经验主义,有着很强的现实功利性。 所以,从天人关系来说,儒家最高的道就着眼于人、社会本身:儒家高度肯定人的力量、智慧、权力和价值,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上,力图建立以人

佛性的开展3·缘起性空-第19章

第19章真功德与假功德 什么是真实功德?什么是假功德?有一个标准,凡是真正令一切苦难众生得到利益,就是真实功德。反之,这个功德是假的。所以,我很不赞成造大佛像。有人说,大佛像坐在这个地方,这一方人都得平安了。未必,这是属于迷信。一方得福,一方平安,要靠教化,改变人心。现在世间人心自私自利、贪嗔痴慢,而且天天在增长,这是灾祸的根源。造一个大佛像就能将之镇住,哪有这个道理!化解劫难,最重要的是提倡佛教教育。佛教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慈悲的教育,爱的教育,教导大家舍弃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贪嗔痴慢,无条件的牺牲奉献,帮助社会,帮助一切苦难人民。我们明白了,真正肯依教奉行,我们自己得度了,也真正能够造福社会、造福人群,这是佛陀的教诲。 假如造宝塔、造佛像真有那么大的功德,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什么不去造大佛像?为什么不去造大宝塔?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一生讲经说法,教学四十九年;除此之外,没做别的事。我们学佛一定要向佛菩萨学习,佛菩萨在哪里?经典。我们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修学,效法佛菩萨,学习佛菩萨,这才是真正释迦牟尼佛的学生。 台州应尚书。壮年习业于山中。夜鬼啸集。往往惊人。公不惧也。一夕闻鬼云。某妇以夫久客不归。翁姑逼其嫁人。明夜当缢死于此。吾得代矣。公潜卖田。得银四两。即伪作其夫之书。寄银还家。其父母见书。以手迹不类。疑之。继而曰。书可假。银不可假。想儿无恙。妇遂不嫁。其子后归。夫妇相保如初。 ‘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习业’,读书。 浙江省台州有一位应尚书,习业在山中,住在寺庙里面。旷野之处,确实有一些妖与鬼。他有胆量,心地正直,所以不怕邪魔鬼怪。有一天晚上,听到鬼在讲话。某一个人家,有一个妇女因为丈夫离开家乡,很久没有回来,公婆以为儿子死了,逼著媳妇改嫁。媳妇不愿意,所以想明天到这个地方来上吊自杀。这个鬼是吊死鬼,吊死鬼要找替身,找到替身就可以去投胎了。 应尚书听到鬼的谈话之后,心里就有了主意。第二天一早回家,赶紧卖了几亩田,得四两银子,再伪造一封家信,连同四两银子寄回家。那户人家的父母看到笔迹与儿子不同,心有怀疑,但是银子是真的,总不会有人无缘无故把银子送来,想想一定是儿子平安无事,所以就不再逼著媳妇改嫁。以后,他的儿子果然回来了。应尚书救了这个媳妇一命,而且还保全这一对夫妇不至于分离。他做的这件事情没有人知道,所以他是做了一桩阴德。

佛性的开展之修行与空间深度-第5章

第5章佛法的修学次第 (一)信解行证 前面是佛法修学的依据,以及行门纲领的介绍,现在再谈谈佛法教学的善巧。“善巧”:是指方法非常的好、非常的巧妙,如果我们不知道,就很难学到佛法真实的大利。佛法修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就是清凉大师在华严经上所讲的:“信、解、行、证。” 第一、“信”,能信就是缘成熟了。我们常常说:“佛不度无缘之人。”什么叫缘?就是他能信。能信,表示缘成熟了;不能相信,就是缘没成熟。所以佛度众生,一定是度能够相信的这些人。佛家跟其他宗教不相同,其他宗教信了就可以得救,佛法“信”是表示可以入门。“信”了之后一定要“解”(理解)。佛法所说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因此,“解”就是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的理解之后,才修行。所以“行”是建立在“解”的基础上。在理论没弄清楚、方法也不懂的时候,怎么能“行”呢?这种“行”就是“盲修瞎练”,不是真正的“行”;真正的“行”,是有理论的基础、正确的方法。“行”最后的目的是要达到“证”,“证”才是真正得受用。什么叫做“证”呢?简单的说,就是把自己所信、所解、所行的,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用得著、统统融合了,这就是“证”。譬如我们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就是我们所想的、所行的,我们所行、所想的就是经,经跟生活融化成一致了,这是“证”,这个叫真如,佛法可贵的地方是在此地。 所以一定要知道修行的次第--“信、解、行、证”。“信”,第一、要相信自己。这是佛家讲“信”跟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信神是宗教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佛法最重要的是“信自己”,不是信外面。信自己有佛性、信自己本来成佛、信自己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信自己真性被染污,只要我们把染污去掉恢复自性,就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如果常常觉得:唉呀!我罪业深重;烦恼、恐怕自己不能成就。这种人就注定不能成就了。为什么不能成就呢?他不相信自己能成就,佛菩萨再大的神通、智慧、道力帮助他,也不行。佛菩萨是帮助能站得起来的人,他自己站不起来,佛菩萨对他无可奈何。所以说第一个是信自。 第二、信他。“他”是指佛法。佛在经典跟我们讲这么多道理、方法,我们相信依照这个理论,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自己决定能成就。所以先信“自”,后信“他”。蕅益大师又把他扩充为相信“理”(道理),相信“事”。“事”从那里来?“事”从“理”上来。“理”是清净心、是真如本性(真心),所有一切万象都是从“理”显现出来的。这些现象怎么会显现出来呢?这里有因有果,而且因果是连续的、循环的。前面一个因结了果,果又是因,因又结果,如此循环、重叠无尽的。这些事实我们都要能够明了、能够相信。从这里建立信心,然后求“解”--求一切通达明了--,这样子自己修行才没有疑惑,才会有快乐,才没有障碍。

佛教最基本的内容

佛教最基本的内容 常有未信佛教的人提问,说佛教讲些什么?释迦牟尼佛说法四五十年,其内容谁都无法三言两语就表达完毕。本文专为刚要接触佛教的人,介绍佛教最基本的观念:一、轮回。二、业、业力、因、缘、果、空、缘起性空。三、苦、假乐、无常、我、假我、无我。四、修行,离苦得乐,出离轮回,成佛,渡众生。五、殊胜的念佛法门。 一、{轮回} 任何一个众生,每次死亡后,下一世又出生在这三界六道中的某一界某一道。像这样,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在三界六道中轮来轮去、回转来回转去,就叫做轮回。若人不但没修行而且做大恶,则下一世必轮回入三恶道(即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那么,什么是三界?什么是六道? (一)三界 1、无色界(有4层天界)——四空天; 2、色界(有18层天界)——四禅九天、三禅三天、二禅三天、初禅三天; 3、欲界(有6层天界)——有色欲和食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包含六欲天、人道的四大部洲、阿修罗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六欲天:即他化自在天、化乐天、兜率天(内院弥勒菩萨现在说法处及释尊降胎处)、焰摩天、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佛教的帝释、道教的玉帝、耶教的耶和华所居住之处)、四天王天。] (二)六道(又名六趣) 天道(以上所提三界之28层天。详见《莲邦宝典》第360项)、人道(包含东胜神洲、南赡部洲[就是地球所属的这一洲]、西牛货洲、北俱庐洲)、阿修罗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佛教说人死后第八意识(带业的灵魂)不会消灭,但由于生前种的业因(或善或恶)受业力牵引而转世投胎于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禅定修得越好,下一次投生处的天界层次越高。但如果没有好到超越无色界,则天界之寿命完毕后,须坠落下生到各道之中。 二、{业、业力、因、缘、果、空、缘起性空} 业/业力/善业/恶业/业因/业缘/业障/业报(花报/果报)/共业/不共业(各人别业)/缘起/空 从无始以来,由于最初的无明(不能分辨对错好坏),而做了错事坏事,“天地间、冥冥之中”就记录下这一笔账。所谓“这一笔账”,就是“业”。做了一件坏事就有一份“恶业”;做了一件好事就有一份“善业”。恶业和善业都有一股力量,那就是“业力”,会牵引“行为者”;行为者做了好事,业力就牵引这个人往好的方向发展;行为者做了坏事,业力就牵引这个人往坏的方向发展。做好事就是造善业;做坏事就是造恶业。行善、为恶就是“业因”。行善、为恶都是业力所牵,促成业力发挥作用的人、事、物就是“业缘”。人的一生中,会造一些善业及一些恶业,这些善的账和恶的账,都会牢牢地附着在人的第八意识上。因缘成熟时,就产生“报应”。好的报应叫善报;坏的报应叫恶报。这就是“业报”。业报分为“花报”(一般都是现世先稍微受报,比方生重病破产等等)及“果报”(来世报)。现世报有时不发生,来世报则必然发生;也有人既受现世报(花报),也受来世报(果报)。修行的障碍就是“业障”。“共业”是召感共同果报的业因,如一起出生在贫困天灾多的地区;“不共业、各人别业”是召感个别不同果报的业因,

他空思想

他空思想 一、他空思想的出现及其传承 觉囊派在对佛教义理的解释方面和藏传佛教其他各派有很大的意见分歧,他们倡导的“他空”见被斥为印度外道思想,受到批驳。关于“他空”思想的起源、发展和传播情况,觉囊派诸位高僧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他们认为佛在中转无相***时提出中观自性空,末转善分别***时主要宣讲中观他空思想。“自空”和“他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认识上,所摄诸法皆是从主观认识上完成的,是自空,它通过人的错误认识和分析把本来存在的事物说成空,否定其绝对独立的实体。而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把世俗诸法都说成空,但是胜义法性任何时候都不能因错误的主观认识而成为空,而是在一切究竟本质绝对没有发生变化的本色存在着能执、所执他世俗的错误的言论(戏论),这就是“他空”。后来弥勒菩萨在其《现观庄严论》、《中边分辨论》和《辩法法性论》等著作中把“他空”见作为一个论题提出,尤其在他的《宝性论释》中作了透彻的分析。下迄四、五世纪,无著、世亲兄弟两人善解“他空”见义。世亲论师在其《两万般若颂释》和《辩法法性论释》中,对“他空”思想的解释更为详尽,觉囊派尊无著兄弟二人为大中观宗(1)的开创者,即他空见的始祖。《山法了义海论》说:“若尔,区分‘自空’‘他空’,决定空性者,乃大中观师圣无著。谓‘明分究竟中观之法,何为空性相?诸处无者,正随见空,于此有其余一切,正知如所有’”。继无著、世亲二人之后,对中观“他空”思想的研究和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要数岗噶麦枳尊者、阿哇呼德巴钦波·噶哇扎巴、迦湿弥罗窘乃协哇尊者、婆罗门学者萨杂纳,他和他的弟子把“他空”思想传进了西藏。以后承继此教法的人有素译师噶哇多杰、科切珠迈喜饶、准巴·达尔玛尊哲、多哇娘·益希窘乃、绛曲嘉、熏努绛曲、觉顿巴毛兰木茨程、仁贝热枳、杰顿巴,以及觉囊派诸位高僧,这是显教方面的传承关系。密教方面则是以传播《时轮根本经》而著名的都夏钦波都夏琼哇、绛曲桑波、藏族译师卓·喜饶札、喇嘛拉杰贡巴贡却、喇嘛卓顿南木孜、珠钦域莫·弥觉多杰等,多布巴·喜饶坚参排在第十八代。觉囊派在推崇以上各位论师的同时,肯定了龙树在中观学派中的地位,批判地吸取了龙树思想的一部分,作为对“他空”思想的补充。尤其龙树的“法界空”思想成为他们理论上的重要依据,被广泛宣传。 二、他空思想解说 中观他空见是觉囊派的主要哲学观点,其内容是,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真实体性,这个体性是常恒的、绝对的。但是,人们在思维活动中,由于错误的认识,把本来存在的事物说成空,否定其绝对独立的实体。所以,他们认为性空只能是由错误认识加在本体上的分别“空”,这种空只能说是“他空”,事物体性本身不能空,不是“自空”。多布巴认为,空法自空,空性所依他空是正确理解空性之见,他人所认识的诸法自空和诸法他空是一种和佛教理论相悖的认识。无论是任何人,或者任何事物都有主体“我”作支配,“我”真实,具有独自性以及永恒不变性等,是隐藏于人体之中或事物内部的能起支配作用的主体,亦可说成佛性,只是人们不懂佛的这一套理论和对佛理的错误认识将其否定。(2) “他空”是一切符合佛理的有,凡是佛理未提及的,皆为不合理,是自空。觉囊派的这种观点恰好与龙树等人,尤其和中观应成派的观点相对立,被藏传佛教的其他派别斥为印度外道思想,甚至有些直接把它视为印度六派之一的数论派的思想加以批判。就中观应成派的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就是空 空就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就是空空就是色 2010-04-23 13:43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段内容非常重要。它是《心经》的要旨、《心经》的精华所在。真能把这个色空不二的道理弄清楚,我们就开悟了。所以,我们要不厌其烦、反反复复地谈这个道理。 我们先来谈谈这个“色”。色是指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而六尘又可分为三种色。第一种色谓之“可对可见”的色。“可对”就是可以跟我们面对,我们可以接触到的意思。“可见”是指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它。六尘中的第一尘——色尘,就是指这种色,是有相相。诸如长短方圆、青黄赤白、男女老少、山河大地、草木丛林、饮食起居等等,既可看得见,又能接触感觉到。 第二种是“可对不可见”的色。眼睛看不见它,但却能感觉得到、接触得到,这就是声、香、味、触。声音,我们的眼睛是看不见的,但我们的耳根却能够听到它,能够分辨出,这是音乐声,还是汽车喇叭声,还是说话声,还是喜笑怒骂声等等。香、臭气味,我们的眼睛看不见,但我们的鼻子能分别出来,还可以分辨出究竟是什么香味,兰花香、桂花香、玫瑰花香等等。甜酸苦辣咸等味道,眼睛是看不见、分别不出来的,却可以用舌头品尝出是什么味道。触是接触,譬如冷暖、燥湿等等,通过身体接触,就会感觉出来。身体接触了冷空气,就会觉得冷;接触了热空气,就会觉得热。声、香、味、触是属于“可对不可见”的色。 第三种是“不可对不可见”的色。眼睛既看不见,也接触不到,这就是“法”。法就是法尘,是六尘之一,是前面色、声、香、味、触五

尘落谢的影子。就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色,耳朵所听到的声音,鼻子闻到的香臭,舌头品尝到的酸甜苦辣,身体所接触到的外境,这一切相的影子落在我们的第六识(即大脑)里成为意识,这就是法尘。这个法尘,既不可见,又不可对。 由上述可知,“色”包括了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六尘又从何而来呢?刚才已讲了,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取境而来的。六尘加上六根当中的眼耳鼻舌身都是色。至于意根,是对各种有色境缘所产生的思想分别,是无相相,看起来属于心法,不是色法。但是,一动意念就有相,故也不离色法。所以,这个“色”包括我们身外、身内的一切有相相,同时也包括心识的无相相。这一切色都不异空,因为这一切色都无自性,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因,不能成事;有了因,没有缘,也不能成事。佛经里讲的空就是“因缘所生法”,即: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不无因生。 不自生的意思是,光有一个主因,而没有它缘,任何事物都不会产生出来。譬如,我们种棉花,光有主因——棉花种子,而没有它缘,如泥土、阳光、水分、肥料等等,那棉花是长不出来的。这就叫做不自生。不它生就是说虽有它缘,而无主因,事物也是生不出来的。尽管有阳光、水分、泥土、肥料等等,但若没有棉花种子,怎么会长出棉花来呢?这就是不它生。不共生,不是两方面和合而生。假如以甲、乙两方面合起来生,那么究竟以甲方为主,还是以乙方为主呢?何况甲和乙也根本没有主体,成立不了两个方面呵!因为甲也是因缘生,乙也是因缘生,因缘套因缘,根本没有主体。譬如,男女相合,生出一个小孩。那么,是

佛性论 解说

佛性论解说 解说 《佛性论》虽为不少学人视为如来藏系之论典(注释:吕沔、印顺心法师都认定《佛性论》为如来藏思想的典论,可参看吕沔之《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与印顺法师之《如来藏之研究》二书。),但其也结合了般若中观与唯识学的义理来组织来说,因而此论具有广泛的兼容性。《佛性论》题为四卷,从其内涵上来分析,可有三大部分:一为缘起。二为破斥。三为实相论。 一、缘起。此通常为佛家造论的缘由、目的及其宗旨,乃佛学论典的一般通式。《佛性论》在其〈缘起分〉开宗明义就点出此论的目的。是要断除自卑、高慢、虚妄、诽谤正法和我执五种过失,长养正勤、恭敬、智慧、正行和慈悲五种功德。其宗旨,乃是重新阐释、说明《大般涅槃经》所提出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命题。 二、破斥。世亲为了显示大乘佛教的究竟深义,往往使用所谓破邪显正的手法。大体就世亲的破斥思想论典而言,除《佛性论》外,尚有《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涅槃经本有今无偈论》、《摄大乘论释》及《俱舍论》等,其破斥思想,主要是针对小乘八部,与外道数论、胜论、正理三派。其中,部派的犊子部、正量部、经量部、有部、大众部,

与外道的数论、胜论二派,尤为世亲所特别著力批判的对象。下面就具体落实到《佛性论》中的破斥要义,加以概说。 《佛性论》第二〈破执分〉,就佛性问题,对小乘、外道、大乘所存在的谬执,进行了逐一破斥。其中就小乘之执,举出分别部与毗昙萨婆多部等之说。分别部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之体即是空,万象皆从空出,「若依分别部说,一切凡圣众生,并以空为其本,所以凡圣生者皆从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注释:见《佛性论》卷一。)本来,由分别部建立的这种无为法(空)有作用(出众生)说,以真如法性为本体来说明一切现象的存在,颇契如来藏系所主张的真如缘起论,与《佛性论》的宗旨亦无二致,但为何要予以破斥呢?在世亲看来,分别部所说虽不违大乘宗旨,但其过於执持而不能圆通。即其不能会通佛陀说有定无佛性、不定有无两种众生存在的方便设教。佛陀说此二种众生的存在,虽是不究竟之说,但其乃针对不同根器的众生而因材施教,意在策励修习正道,速离无明之苦。 毗昙萨婆多部等,则执著於佛陀的方便说法,认为并非所有众生都有佛性,而且执持佛性不是众生本有,而是修得后有的「始有佛性说」。如《佛性论》卷一引其义说:「若依毗昙萨婆多等诸部说者,则一切众生无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这种执方便之说为究竟了义的思想,严重背离了《佛性论》所要说明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宗旨,自

宽谦法师:缘起性空在生活中的点滴应用世间行般若

宽谦法师:缘起性空在生活中的点滴应用世间行般若 2013年10月24日 08:53 来源:竹山明善寺作者:宽谦法师 世间行般若(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凡是宗教都有其共通性,也就是离不开信仰,没有信仰也谈不上是宗教,而且所有宗教都劝人为善,启发爱心、博爱和慈悲。然而佛教不同于所有宗教的最大特色就是“智慧”,它不是我们世俗的知识学问或人生经验;它是世出又世入的般若智慧,它是透过“缘起性空”观照的般若智慧。 “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帮助我们认识人生、认识生命、认识有情众生、认识宇宙万物、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理法则。但是对我们大家来说却是生疏的、是难以了解的。因为我们一直在执着的烦恼痛苦中被束缚,而无法挣脱。我们习惯用肯定式的思考模式,我们习惯用自我做出发点来思考,也就是我们具有宿世深沉的执着习性——“自性妄执”,使我们无时无刻、随时随地作自私而错误的判断与思考,于是烦恼、束缚、痛苦、无奈接踵而至,因此无法认识整个真相,所呈现在眼前的尽是颠倒相。 “性空”就是从否定自性存在的思想建立起,进而否定自性妄执,让我们从宿世自性妄执的牢笼挣脱出来。“空”是佛法中一大难题,若能理解,在思考理念能力上等于跨越一大步。“空”不是空空如也的空,也不是观想什么都没有的空,更不是透过推论将物质切成一半,再切一半,又切一半,无限的一半,即近乎邻虚质的空。那么空是什么?不能从字面解释含义,它不过只是个符号,一个否定式的符号,在佛经中有几个常用的否定式符号,例如:不、无、空、非……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否定”。否定什么呢?否定自性!否定“自性”的存在。

那么“自性”又是什么呢?首先必须厘清佛法中普遍谈到的自性,往往指的是“见性成佛”的性,也就是众生本具佛性的性,自性即是佛性。但是般若系统所谈的自性并非如此,而将“自性”作一个严谨的定义:单独存在的特性、恒常不变的特性、真实主宰的特性;“性空”就是要我们明白宇宙人生中,尽十方遍法界皆不具有这些特性;否定这些特性的存在。不仅对有情众生而言,更能周遍于无情的器世界。 任何能够存在的事相,都是一个以上的因缘条件所构成,所谓因缘就是条件因素,不仅是见得到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还包含不见得看得见的,属于幕后默默的、精神上的、心力上的、久远以来就累积的因缘。所以单单一个的因缘是无法存在的,必须是众缘和合才能存在。科学家们单纯从物质方面,不断追寻探索构成物质的最基本、最小的单元,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永远有更基本的、更小的单元产生,这是永无定论的;因为佛陀早就看透单独存在的特性是无法成立,也因为单独存在的特性无法成立,必须一个以上的因缘互相和合而存在,一个个因缘相互和合而存在,却也会相互影响产生变数。因此和合不过是短暂的现象,终归因为因缘间之互动关系而又形成不同的排列组合,乃至因缘因缘间分崩离析,又形成因缘的离散幻灭而归于无形。因缘不时地继续排列组合,又由幻灭中和合起来,只是和合成的因缘不同于以前的因缘了。因而没有永恒不变的现象,一切都是无常多变的;过程中,因缘并非静止的和合,而是刹那刹那间都在变化,因此不是真实不变的,也不是由任何的力量能主宰。因此“性空”就是否定单独存在、恒常不变、真实主宰的特性。 这样一来,我们必须有个觉醒性的革新,从习惯肯定性的执着中走出,也就是开始使用否定式的思考逻辑。比方说:我们经常规定或者要求小孩子、家人、属下……必须作什么,必须作什么以外皆不可作,无形间划定了一个框框,使人感觉到压力、束缚、不自在;愈是彰显其权威性,则愈令人不悦,愈令人失去创造性。或许有人慑服于一时的胁迫,将就于现况,但总想设法跳脱出来,也就是并非心服口服。如果我们从否定的思考方式,反而制定不可做的事,剩余都可以做,那么可以做的范围是否反而大得多了?佛陀就是如此教化众生,什么是不可做的?违反做人基本原则的道德规范!因此佛陀制定五戒,只要我们这辈子像个人,甚至来生也还能做人,所要遵守的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除此之外都可以做。所以管教孩子,最好与孩子约定:不要违反道德、不要损伤身体、不要不学得一技之长……其他都没有关系,给与更广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盯着孩子,规定只能做什么,其他的一概不准。“性空”帮助我们否定不变的绝对性,让我们尝试各种不同角度的思考模式,尤其不妨试试逆向思考! 话说有两位同事,好不容易安排了时间去打“禅七”。他们都有烟瘾的问题,不过也想藉参禅克服这个坏习惯。一天、两天、三天,他们都熬下来了,到了第四天,实在忍不住了,两人私下商量想请示禅师。其中一位利用小参时间请教禅师,欢天喜地的出来,赶紧吞云吐雾一番。另一位见了,心中大喜,也请教禅师,没想到却被大大地斥责,满腹疑惑地请问他的同事怎么回事?同事问他如何请示禅师的,他回答:“我请示禅师,参禅时能不能抽烟?”同事说:“我请示禅师,抽烟时能不能参禅呀?”这是个笑话,但却提醒我们逆向操作,或

浅论“自性般若”与”缘起空性”

浅论“自性般若”与”缘起空性” 摘要: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的历史最为久远。释迦牟尼佛在公元前六世纪在印度创立了佛教。佛教在西汉末年、东汉初传入中国,从此佛教与中国文化随历史的长河进一步地融合在一起。佛教的理论博大精深,“缘起说”是佛理的核心部分之一。在唐朝时期,六祖惠能对佛教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惠能的“自性说”是佛教改革内容的核心部分。本文章在笔者对佛教理论的理解基础上浅论了惠能的“自性说”以及佛教的“缘起空性”,较为简单分析和阐述了二者的核心内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自性般若缘起空性惠能《坛经》 中国禅宗源自印度佛教,它是外来佛教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开花结果。中国的禅宗在印度佛教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流传最广的佛教宗派。惠能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有影响的佛教人物之一。他是禅宗的开拓者,是佛教的改革家。惠能出身贫寒,生于唐太宗执政时期。他的父亲是初唐县官,后来被贬职到广东。惠能三岁丧父,两母子靠上山打柴狩猎为生,生活比较艰苦。他在赶集卖柴的时候听见客人诵《金刚经》。这成为惠能信佛修道的契机。惠能从这客人口中了解到《金刚经》以及东禅寺的五祖弘忍大师。惠能一听,觉得“宿业有缘”,便在这客人的帮助下安顿家人后,前往黄梅去礼拜弘忍大师。惠能经过了弘忍大师的问答,被收为弘忍大师的徒弟,安排在伙房里面做一些粗重的事情,平时是弘忍大师的旁听生。即使如此惠能深受弘忍大师的喜爱。当时弘忍大师身边有一名地位仅次于弘忍大师的讲授师,叫神秀。当时弘忍大师提出谁能表达自己对佛经意旨有真切的见解,就授予他衣钵。当时神秀书了一偈,得到众人的夸奖。惠能也叫人代替书一偈。惠能用无相破有相,抓住了佛经真义。惠能的偈比神秀出色,后来弘忍大师私下授予他衣钵。他成为了六祖,从此成为一名佛教的改革者,在中国广东一带宣扬佛法。 《坛经》是记载惠能生平和思想的主要典籍,里面蕴含了惠能主要的佛教改革思想。惠能的佛教改革内容广泛,包括(1)废除了旧经卷名目繁多、文字艰涩、含义难解的弊端,用比较通俗易懂的经文宣扬佛法。(2)创立了“人人有佛性”的观点。(3)主张顿悟成佛。 (4)反对死背经文。(5)反对长久坐禅。(6)主张在家也可修行。(7)反对佛祖崇拜。1 在惠能的思想当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自性般若”。“自性般若”要十分清楚地说明白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里从笔者的理解上作简单的论述。惠能认为众生的自性即是众生的自心、本心、本性。惠能认为,佛性和自性本来是一体的。如果我们用般若观认识到“真我”,认识到自性,那么这时候的自性也就是佛性,我们成为了佛。我们不应该依靠外力,不应执着于外物,由于一切皆空。我们皈依佛,就是皈依真我,皈依自性。惠能用了一个很好的比喻来解释了什么是自性,自性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2这里说的是众生个体就像一座城,众生的自性就是此城之王,自性决定了身心或心地如何发生作用。自性是真空的,包括万法却又无法可得,自性具有般若智慧。在惠能的自性说中,十分突出的一点就是自性三身。自性三身分别是自性法身、自性化身、自性报身。我们真正要皈依的佛,就是皈依自性,皈依自性三身。“于自色身皈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千百亿化身佛。”3这里的意思是说,就在自己的色身中皈依清净法身佛,就在自己的色身中皈依圆满报身佛,就在自己的色身中皈依千拜亿化身佛。这三者其实是三位一体, 1胡巧利著《禅宗六祖慧能》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2—50页 2星云大师著《六祖坛经讲话》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第94页 3星云大师著《六祖坛经讲话》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第224页

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研究

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研究 牛头禅佛性论思想是以禅宗为背景,强调自性菩提的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要回归本性,通过冥想达到内心的平静,实现菩提境界。本文将探讨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的内涵及其影响,以及通过实例来证明这种思想对于信仰和实践的影响。 一、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的内涵 1. 缘起性空 缘起性空是佛教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的核心所在。缘起性空指的是一切事物是起缘之际而生,又在缘尽之时而灭,真实的本质是空而无有。因此,人们应该放弃躁动不安的欲望,深入内心去体验自我,认知事物本质的虚空。 2. 非概念性认知 非概念性认知是指不依据词语和所见之物,通过直觉和感性体验去感知和领悟事物的本质。在牛头禅佛性论思想中,非概念性认知被看作是一种觉悟或者开悟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寻求真正的自我和心灵的回归。 3. 心灵净化 心灵净化的实质是破除妄念,回归心灵的自然本性。佛教认为,人们的心灵有分别和追求的倾向,这些倾向会形成一些妄念,遮蔽真实的自我。心灵净化可以通过冥想和其他的禅修方法来

实现,使得人们的心灵能够体验到自在和平静。 4. 自性菩提 自性菩提是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的最终目标,是人们回归本性、实现万物平等、开悟成佛的境界。自性菩提的实现不需要借助外在的物质和精神的追求,而是通过内心的冥想和悟性的开发,实现自我觉醒和超越。 二、牛头禅佛性论思想的影响 1. 宗教信仰 牛头禅佛性论思想对于佛教信仰的影响非常深远。这种思想强调回归本性,内心冥想的意义,往往会引导人们去慢慢探索自己内心的本质和真实的自我。在佛教的范畴中,回归本性就表明着实现领悟佛性和灵性的境界,是成佛的必要条件之一。 2. 精神修养 牛头禅佛性论思想强调心灵净化和内在的冥想,使得人们能够回归本性、摆脱妄念,实现自性菩提。在现代社会,许多社会、综合压力等诸多问题不断侵蚀着人们的心灵,精神修养成为了很多人追求的一个方向。牛头禅佛性论思想对于精神修养的意义,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3. 禅学思想

佛性的开展之缘起性空-第20章

第20章佛法的功德利益 学佛如何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在行门,佛法修行的方法很多,每个宗派的方法都不相同,只要选定一门,功夫不要间断,就能得清净心,成就戒定慧,这是道场真实的功德利益。 嘉善支立之父。为刑房吏。有囚无辜陷重辟。意哀之。欲求其生。囚语其妻曰。支公嘉意。愧无以报。明日延之下乡。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则我可生也。其妻泣而听命。及至。妻自出劝酒。具告以夫意。支不听。卒为尽力平反之。囚出狱。夫妻登门叩谢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无子。吾有弱女。送为箕帚妾。此则礼之可通者。支为备礼而纳之。生立。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立生高。高生禄。皆贡为学博。禄生大纶。登第。 浙江嘉善人,姓“支”,单名“立”。他的父亲在衙门里管刑事案件,知道有个囚犯是冤枉的,被判了重刑,非常同情,于是想帮助这个囚犯脱罪。这个囚犯知道支立的父亲想替他辩护,这是救命之恩。因此,跟妻子商量,说:“支公有意帮助我脱离刑责,我很惭愧,无以报答。明天你可以请他下乡,以身事之。或许支公会更用心,这样我就可以生还。”他的妻子非常贤良,果然就照做。这个囚犯的太太自己劝酒,并把丈夫的意思告诉支公。支公听了之后不接受;虽不接受,还是全心全力把案子平反了。这是很难的一桩事情,他能做到大公无私,用真诚心来平反冤狱。 这个囚犯夫妇来叩谢的时候,说:“你这么大年岁还没有儿子。我有个女儿,送给先生作妾,希望将来给你生几个儿子。”这在礼上是讲得通的。支先生同意了,以后就生了支立。支立的父亲做这样的善事,他后世的子孙逐渐发达了。支立二十岁考中进士,官做到翰林院的书记官。支立生高,这是支先生的孙子;高生禄,这是支先生的重孙。这几代都是贡生,州、县学校的教官。禄生大纶,这是支先生重孙的儿子,后来中了进士。 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 这是总结,以上所举的十个故事,都是全心全力利益别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的好事。这些显著的果报,都在浙江嘉兴附近,了凡先生提出的这些人,都是大家熟悉的,足以证明“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由此可知,举例一定要大家都知道的才有公信力,时代也是愈接近愈好。 我们学佛更要拓开心量,念念想到利益全世界。如果你认为我哪有这么大的本事?我们要知道,纵然是小小善事,也要给全世界的人做好榜样,这就是利益世界。事,无论大小,但看用心。所谓“量大福大”,如果心量大,点点小善都会变成无量无边的善德;如果心量小,做

祖古乌金仁波切著《如是》上册。第一章。

祖古乌金仁波切著《如是》上册。第一章。 第一章根基、佛性 一个瑜伽士就如同之前被附身,如今鬼灵已经离开的人。当我们被附身时,这个心在迷妄中思考,在迷妄中行动,但是在认识心性(本觉)的那一刻,附身的鬼灵立即消失。 虚空(space)是法界最重要的意象,这个虚空是「一切事物的虚空」,所有的现象都在这个虚空内显现(生)、住留(住)和返回消融(灭)。这类似物质的空间,其他四大元素都在这个如同一只容器的虚空内显现、住留和消失。这四大元素不是出自任何其他来源,它们出现自虚空本身;除了在虚空之内,它们不在任何其他地方停留,也不前往虚空以外的任何处所。同样地,法界是一切现象的基本环境,不论这现象是属于轮回或涅槃。法界包含一切显现而存在的事物,其中包括各个世界和一切众生。每一件事物都在法界的状态中生起,并且返回消融于法界的状态之中。法界包含轮回与涅槃的一切,它不是只包含涅槃,排除轮回,它不是这样。 ▍一切状态的基础:法界 外在的现象于虚空内显现,于虚空内停留,并且再度于虚空内消失。在虚空之外,有什么是地、水、火、风可以前去的地方吗?它们不是一直停留在虚空之内吗?当它们瓦解时,不是消融在虚空中吗?除了虚空之外,有任何超越虚空或在虚空之外的地方是它们可去的吗?请仔细了解法界和物质空间之间象征的相似性。 法界、法身和法界体性智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一个处所、一个人和那个人的心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处所,就没有可让人生存的环境;而除非那个人也有一个心居住 在身体里,否则就没有那个人。同样地,被称为「法界」的主要领域或「界」,具有法身的本性;而法身则具有法界体性智的功德,有如心的面向。 我们也需要清楚地了解「轮回」与「涅槃」两个名相的意义。「涅槃」是指全然了证的佛性,而这佛性是由身语意三个面向所构成。

佛性的开展3·缘起性空-第17章

第17章佛学中的感应 ‘幽须鬼神证明’,‘鬼神证明’就是感应,这是需要鬼神来帮助我们。感应的事情太多了,我在这一生亲身体验的,还有同修们的感应太丰富了。佛法的修学就是学做个好人、明白人,还是要有善根、福德、因缘。你要是不具足这三个条件,这一生没有缘遇到佛法;你有这个机会遇到,证明你过去生中有善根、福德、因缘。 美国‘达拉斯佛教会’会长蔡文雄居士,长住在外国,不相信鬼神。有一年他的父亲过世,他回台湾奔丧。他的父亲临终前,他看到有一尊佛像在窗户里面,窗户就好像佛龛一样,佛像在当中。他至少看了十五分钟,这么长的时间,决定不会看错,他的印象很深,非常惊讶!他问别人有没有看到?别人看不见。他学佛的信心从这个地方开始,这是佛来度他。以后他做生意赚了钱,有次逛古董店,看到一尊石雕的佛像,就是他父亲走的那一天现在窗口的那一尊佛像,他立刻就请回去。最先供在家里,后来把这个事情告诉我,我劝他把这一尊佛像供在道场,因为他是会长。这是他学佛的因缘。 他还告诉我一桩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一次在旧金山,他跟几个朋友开车走错了路,走到一个小镇,这个小镇他从来没去过。车接近小镇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很熟,他把这里的道路、建筑状况跟同车的人讲。开车进去之后,跟他所说的完全一样。他非常惊讶,多年以来得不到答案。后来问我,这是什么缘故?我跟他说,大概你前生住在这个城市,而且住的时间相当长;否则,你不可能知道小镇里面的状况。他一想有道理。很可能他前生是中国人,在旧金山作矿工,生活在这个地方,死在这个地方。还算不错,没做什么坏事,这一生又得人身,生意也做得不错,又能够学佛。这证实了他前世的业因。 像这一类的事情,我遇到的太多了。我自己本身也有好多次,到外国某个地区,从未去过,一去突然感觉很熟悉。如果没有前世,怎么讲都讲不通。你说这是突然之间有灵感,为什么到其他的地方没有这个感应?由此可知,人决定有过去生。既有过去生,肯定有来生,因果通三世。 ‘一心忏悔,昼夜不懈’,这是做功夫。‘忏悔’就是改过。我们念念都有过失,一不觉就迷了,迷了就是过失,一定要时时刻刻提醒,昼夜不间断。真正下定决心改过自新,要效法佛菩萨,学习佛菩萨。 ‘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这是讲克期取证。若能真正精进努力,昼夜不懈,经过七天,或者十四天,乃至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锲而不舍,就有感应。

修行要明理 证理体空性而透事

修行要明理,证理体空性而透事 文/仁德上人 修行离不开身与心,身与心是属于事相,明了事相是缘起性空的幻相假名,并不是真的有名有相,不执着一切的假名与幻相,即名之为证到理体空性。也就是说,能明了空性不可得理即是见到真理体性,也就是具备般若大智慧的人。这个具有空性慧不着相达到平等智慧的人,即没有私心贪心傲慢心,无论怎样妙用自己的心念,都不会离开真实的同体大悲心。这个时时妙用同体大悲心的人,即是一个具有般若大智慧的见性之人,也就是见到空性达到平等心态的见理之人。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修行方式方法,不能离开理与事这两大因素。有人先从事修,然后悟理,也有人先悟理证空性,从事相不着幻相,事事明理空幻不可得。无论怎么样修行,都要达到理事不二、理事平等、理事圆融的境地。理空性不可得,是为事情来临服务的,如果自己悟的空性理体遇事用不上,理与事不能圆融,自己所悟的那个理对自己的修行是没有用处的。只有把自己悟到的空性理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落实在自己的思想行为之中,达到即事即理、即理即事、理事不二、理事圆融,才算是真正悟明白了真理。悟理的人是不会有障碍的,一切的障碍习气毛病皆是从事相产生出来。也就是说,一切的烦恼、生死轮回皆是出自于着相执着事情的错对、好坏、美丑、是非、长短。如果能事事不着相、事事不执着,永远也不会有障碍,更不会有痛苦烦恼。因为自己心中的一切烦恼都是因为着相执着而产生。 修行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超越一切的幻相。在事情临头自己心中产

生烦恼时,马上要回光返照,烦恼的是谁?谁在翻种子闹情绪?谁要自私自利为了自己的我我我?究竟我是谁呢?用觉知空性觉一照,烦恼当下消失得无影无踪。还有一个法就是认账,随缘欢喜接受任何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借用这些不如意的事磨练自己的心。下面就把这个一切修行者想知道还没有知道、知道明白后还没有彻底明白通达的事实真相告诉大家。 (一)自己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佛性妙用,关键就是不着幻相。 每一位菩萨都要认真的推敲、深入透彻的分析、仔细的观察思维,自己的一切思想行为确实都是佛性觉知的妙用,每一个思想念头没有离开自己的佛性觉知。离开自己的佛性觉知,就是一个尸体死人,之所以能见闻觉知、思想行为都是我们的佛性在起妙用。离开佛性什么也没有,一切的境相、一切的事情、一切的妙有、一切心念都是由觉知佛性所起的妙用,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真相真理。既然都是佛性的妙用,理应是平等又平等的,为什么还有凡圣、苦乐、善恶、祸福、好坏、错对之差别呢?造成这个千差万别的祸根是什么呢?只有找到烦恼痛苦、折磨难受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只有真正明白了烦恼的原因是什么,才能彻底改正自己的错误啊!所有修行一定都是要尽快找到这个病根毒根、彻底拔除这个毒根病根,真正落实做到转凡成圣、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转业障习气为智慧慈悲的妙用。无量无边的痛苦烦恼究竟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造成痛苦烦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这是每一个修行者务必要知道通达明了的最最关键的根本焦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