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认捐香炉的十大功德

认捐香炉的十大功德

认捐香炉的十大功德

作为佛教信徒,香炉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些人认为香炉只是一种文化和神秘信仰的象征,但在佛教中,香炉是一种重要的供养物。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香炉的功德,以下是认捐香炉的十大功德:

1. 增加福报:为佛像或佛教寺院认捐香炉,能够增加个人的福报。由于香炉是一种供养物,无论是为自己或为别人认捐,都能增加福报。

2. 消除罪业:香炉的烟雾不仅能够净化空气,还能净化我们的心灵。如果你在认捐香炉的过程中转发真理,整齐慈善和布施之类的好事,能够帮助消除过去的罪业。

3. 护神助力:在佛教中,香炉也是一种神佛告祷的方式。每当点燃香烛时,都有助于引来护神助力,保护自己和家人。

4. 心灵净化:香炉内的烟雾能够起到净化的作用,能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和净化。

5. 提高修行效果:在佛教完场中,香炉是一种重要的道具。香烛能够帮助我们保持清明和专一的心态,提高修行效果。

6. 辟邪驱鬼:传统上认为,香烛可以驱逐恶魔和邪灵。如果你在认捐香炉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净化和祷告,能够辟邪和驱鬼。

7. 去病养生:烟雾能够帮助我们净化肺部,祛除病菌。如果经常点香烛,还能改善呼吸系统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8. 充满正能量:香烟中的香味能够产生一种快乐和平静的感觉,让人充满正能量。

9. 帮助思考:点香烛能够让我们身心得到放松和净化,从而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决策。

10. 传承佛教文化:认捐香炉也是一种传承佛教文化的方式。在认捐香炉的过程中,有机会接触佛教教义和文化,并了解佛教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总之,在佛教中,香炉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供养物。如果您有机会认捐香炉,请按照上述十大功德认真选择,并将香炉用于积极的坚持和祷告。

香炉介绍之北宋陶莲花香炉

这尊灰色陶器莲花香炉,高13厘米,直径14厘米,看上去比较大气,造型比较别致,拿在手里分量较轻,十分罕见。我为写《寻访中华名窑》一书,曾遍访各地古窑遗址,但对这尊香炉出处,无法作出判断。据朋友讲他从福建与江西交界处购得。从器物底座造型风格来看应该是北宋中期的东西,但当时中原大地早已流行瓷器生产,“秦砖汉瓦”的陶器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绝大部分地方已不再生产陶器,摆在我们眼前的是实实在在的陶器香炉,让人不得不重新加以思考。 莲花瓣片片向上,自然微微收口,显得十分庄重。莲花瓣炉身竟达五层之多,错落有致,下有连结一体的三层台基,比例得当,沉稳典雅。从灰陶釉色剥落之处可看出来,胎骨为橘红色陶土,烧制温度在850℃左右。从莲花造型的香炉来看,很大程度上同中国佛教文化与祭祀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自东汉佛教流入中国本土后,莲花已与佛教结下了亲密的因缘,成了佛国的象征与圣花。 寺庙里通常所见的佛祖释迦牟尼的坐像,他身穿通肩大衣,手持说法印,结跏趺坐在莲花台上。观世音以大慈大悲而名闻天下,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传说唐代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她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一只净瓶,一手执着一朵白莲,仿佛在表露观世音怀着的一颗纯洁的菩萨心,全力引导信徒脱离尘世,帮助世人解除灾难,到达荷花盛开的净土。《法华经》详细介绍了观音菩萨的功德,以及解救灾难的种种事迹,她可以应机以种种化身救苦救难,所以有各种不同名称和形象的观音,如白衣观音、送子观音、水月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 人们在翻读佛经典籍时,常常会见到佛经把佛国称为“莲界”,把寺庙称为“莲舍”,把和尚的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甚至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不少是用莲子串成的。 莲花,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我国文人雅士也十分看重莲花,与梅、兰、竹、菊等相比,莲花具有更为丰富、更加复杂的文化内涵。莲花在生殖崇拜、儒家实用功利、佛教佛性与修行、理学人格修养等四个方面内容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古诗十九首》中有诗云:“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南朝乐府民歌》云:“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这些诗歌的意境高远,反映了现实生活,令人回味无穷。人们可以看到荷花的芳容,领略到“红衣翠扇映清波”的美景。 陶器莲花香炉,可见它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厚,在北宋瓷器的一统天下之中,这尊陶器 莲花香炉,可谓独领风骚。 转载自:张雄艺术网

春有百花秋有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另一首是“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天云。”保持淡泊心境,欣赏体验生活,品味感悟人生,便是一种超然脱俗的幸福。那来自一瞬间幸福,便可以常驻心间。 整日围在你身边,让你有些许小欢喜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在你快乐的时候,不去奉承你,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为你做事,看似远离,实际上时刻关注着你的人,才是知己。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关键时候拉你的那只手。 水是谦虚淡泊的,她始终低到尘埃里走路,从不张扬。她随圆就方,谦虚安定,韧性十足,从容面对外界的打击与压迫。她内劲十足,奔跑不息,勇往直前,为实现目标持之以恒。她的谦虚圆融,她的勤奋执著,她的随缘就势,她的利于万物的服务精神。她容纳百川的深沉渊远,她立身处世的持平正衡,似乎至私而起无私,如天地之道。思之,仰止。 一、什么是命运 有人说:“心决定性叫心性,性决定命叫性命,命决定运叫命运,运决定气叫运气,气决定色叫气色,色决定相叫色相,相决定貌叫相貌。”于是,就有了“相由心生”之说。在这中间,也就是从心性到相貌,人们最在意的是什么? 命运?运气?对,命运!命运,人们最注重的命运,你把握了命运了吗?想把握它吗? 那么,既然想把握命运,我们就得要好好地探讨一番,如何把握命运? 二、命运的现象 人们总是看到别人的命怎么怎么好,自己的命怎么怎么苦。他们好在哪里,自己苦在哪里,谁能说说别人的命好,好在哪里吗?“身体好;不生病;地位高;有权势;有钱;”噢,富有,还有吗?“房子大;儿孙满堂……” 看来这就是大家所崇尚的好命运啦!看来,大家的要求都不高么!无非是健康的身子、漂亮的房子、高档车子、让人羡慕的位子、妻子、儿子,还有多多的票子么!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命运啊,表现在福、禄、寿三大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称之“福禄寿三星”。 我们先讲“寿”,长寿的寿。 什么人会长寿?有人做了很好的总结,说有这么四种人比较长寿: 第一种,没心没肺的人长寿; 第二种,稀里糊涂的人长寿;

香与佛教的供养

香与佛教的供养 供养,又称供施、供给、作供、打供,是以香花饮食等各种物品供养、法、僧三宝(以及师长、先祖、父母、亡者等)。不同的供养方法所采用的供品有所不同,但在种类繁多的物品中,香历来都是最重要的一种贡品. 供养,供香,既是对佛菩萨的恭敬,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修持方法,象征并启示自身烦恼止息,得到究竟的喜悦与自在。具体有形的供养是摄心的表法,而内心的清净虔诚则是真供养,比形式上的敬香更为重要,故称“心香”。“回熏反闻”就是要将有相的供香递升到无相之境,是谓换得“心香”。只有心香永不耗灭,芳馨不退,“明德以存馨香”,明白此理才得供养之真。 佛陀在世时,外护者供养佛陀及诸弟子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日常必需之物,称为“四事供养”。佛灭度后,佛、法、僧三宝同受尊重。佛教徒造佛像,供养饮食、香花、伎乐及诸种庄严饰物,犹如佛陀在世。其后渐形成供养仪轨,用来供养佛菩萨、本尊、经书圣品等。除具体有形的财物供养之外,无形的恭敬、赞叹、礼拜等精神之崇敬态度亦可作为供养。供养的方法和供品的种类有很多种: 法供养:善于听闻正法;起菩提心,自利利他。 理供养:以证入真实之理为供养。 行供养:修行信行、戒行等为供养。 三业供养:即身、口、意三业供养。身业供养,身至诚礼敬诸佛菩萨。口业供养,口发言称美诸佛菩萨功德。意业供养,端心正意,想念诸佛菩萨相好庄严。 财供养:以世间之财宝、饮食、衣服、房舍、土地等为供养。 利养供养:以衣服、卧具、饮食等用品为供养。 恭敬供养,以香、花、幡盖、灯烛等表敬意的物品为供养。 “四事供养”:以衣服、饮食、卧具(房舍)、汤药等日常必需之物为供养。 “三具足”:香、花、灯为通常供物,香炉、花瓶、烛台,谓之“三具足”。 “五供”:一香炉、二烛台、二花瓶,谓之“五供”。 五种供养:涂香(比喻持戒)、花鬘(布施)、烧香(精进)、饮食(禅定)、燃灯(智慧)等。(也有将涂香换为香水的供法) 六种供养:五种供养之外再加香水或净水(忍辱)。 八种供养(密宗):阙伽水(水中有乳、青稞、芝麻、吉祥草、炒米、白花、白檀香等七物)、濯足水、花、烧香、灯明、涂香、美食、伎乐。 十种供养:花、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等。 二十一种供养:一者严饰道场安置尊像,复以种种香,所谓龙脑丁香,郁金沈水,香汤浴像还置本处;二者像前当作水坛;三者龙脑沈水,上妙香等用涂像身;四者诸妙花鬘,绞珞佛身左右肩上;五者顶挂天冠;六者宝钏璎珞庄严佛身;七者宝帐;八者烧种种香;九者悬杂色幡;十者悬于伞盖;其它还有燃灯、百味饮食及甘果、铃佩、音乐、诸杂色花、宝扇、种种衣服、宝镜、宝瓶、真珠网、白拂。 在密宗中,供养佛部、莲花部、金刚部等圣众的香还有所不同。中央佛部(毗卢遮那佛,法界体性智)供沉香,东方金刚部(阿阇佛,大圆镜智)供丁香,南方宝部(宝生佛,平等性智)供龙脑香,西方莲花部(阿弥陀佛,妙观察智)供白檀香,北方羯摩部(不空成就佛,成所作智)供熏陆香(乳香)。

认捐香炉的十大功德

认捐香炉的十大功德 作为佛教信徒,香炉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些人认为香炉只是一种文化和神秘信仰的象征,但在佛教中,香炉是一种重要的供养物。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香炉的功德,以下是认捐香炉的十大功德: 1. 增加福报:为佛像或佛教寺院认捐香炉,能够增加个人的福报。由于香炉是一种供养物,无论是为自己或为别人认捐,都能增加福报。 2. 消除罪业:香炉的烟雾不仅能够净化空气,还能净化我们的心灵。如果你在认捐香炉的过程中转发真理,整齐慈善和布施之类的好事,能够帮助消除过去的罪业。 3. 护神助力:在佛教中,香炉也是一种神佛告祷的方式。每当点燃香烛时,都有助于引来护神助力,保护自己和家人。 4. 心灵净化:香炉内的烟雾能够起到净化的作用,能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和净化。 5. 提高修行效果:在佛教完场中,香炉是一种重要的道具。香烛能够帮助我们保持清明和专一的心态,提高修行效果。 6. 辟邪驱鬼:传统上认为,香烛可以驱逐恶魔和邪灵。如果你在认捐香炉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净化和祷告,能够辟邪和驱鬼。

7. 去病养生:烟雾能够帮助我们净化肺部,祛除病菌。如果经常点香烛,还能改善呼吸系统功能,增强身体免疫力。 8. 充满正能量:香烟中的香味能够产生一种快乐和平静的感觉,让人充满正能量。 9. 帮助思考:点香烛能够让我们身心得到放松和净化,从而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决策。 10. 传承佛教文化:认捐香炉也是一种传承佛教文化的方式。在认捐香炉的过程中,有机会接触佛教教义和文化,并了解佛教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总之,在佛教中,香炉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供养物。如果您有机会认捐香炉,请按照上述十大功德认真选择,并将香炉用于积极的坚持和祷告。

你应知的“还愿”必备知识

你应知的“还愿”必备知识 郑伟建博士/文 还愿,就是求神保佑的人实践对神许下的诺言;就是愿望成就之后自己愿意付出什么来感谢。最好的还愿方法是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当好人。还愿要挑选黄道吉日,不能自己随便就去还愿。 古今还愿吉日是根据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以天干地支为记日内容,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为基本理论。以用事为经,用神为纬而制定的。选择还愿吉日,则以神为目,以事为刚,以事序而选择。

以下是戊子鼠年(2008)还愿吉日(农历),各位朋友要记好.还有:还愿时请务必在申时(下午三点)前开始。 一月:初二初三初九十八十九二十一二十五二十七 二月:初二十三十四十八十九二十二十四二十八 三月:初一初三初四初九初十二十二十一二十二 四月:初四初五十六十七二十二十一二十六三十 五月:初二初三初六十一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七 六月:初五十七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二十七三十 七月:初四初八初九十二十三二十二十五二十八 八月:初六初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 九月:初六初七初九十三十四二十三二十五二十六 十月:初二初七初八二十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九 十一月:初三初五初七初八初九十三二十一二十五 十二月:初一初八初九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三十

附:还愿烧香的规矩 一、寺庙进门 寺庙建筑都有许多道门,从哪一道门进入都有讲究的。据说只有开了光的寺庙才有资格修十三道门。正中间的三道门,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进门时,男客先迈左脚,女客先迈右脚,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同时进庙内殿宇时应遵循左门进右门出的原则。注意:一定不能踩踏在门槛(据说门槛代表佛祖的肩膀,当然不能踩踏)之上。而登临第1和第6个台阶的行礼意味着一心一意和六六大顺的含义。

沉香相关词汇

香的相关语汇 本章搜罗香的相关语汇,从这些语汇的意义及典故,我们可以窥见香在佛教中更广泛的意含与运用。 [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这是表达中道实相之理,遍布于一色一香等一切微细之物中。意思是:一色一香虽然是微细之物,但也有体性也是空的,合于中道实相。天台宗以空、假、中等三观观照一切诸法后,所显现之悟境,就是此境界。 [一瓣香] 一瓣香又称“一炷香”,是一片或一拈之香,为焚香敬礼之意。瓣是瓜瓣的意思,形容香的形状就像瓜瓣一样,所以称为一瓣香。瓣也是片之意,香呈片状,所以称为一瓣香。在禅林中,每逢尊宿升堂说法,烧至第三炷香时,就要称念:“此一瓣香,敬献于授我道法之某法师”。此外,也有用“心香一瓣”一词,来比喻于诚挚的心意,就如同焚香拜香一般。 [七香汤] 七香汤是指以陈皮、茯苓、地骨皮、肉桂、当归、枳壳、甘草等七种香药煎沸而成的汤汁。中国民间很早就有在早晨饮七香汤的风俗,律宗称为“甘露汤”,禅宗也有此汤在佛诞日浴佛,煎七香汤给大众饮用。 [上香] 上香在佛教中是指于佛菩萨本尊前奉香供养。而一般在典礼祭祀中也有上香的仪式。 [心香] 是指相对于有形的香之心香,这是比喻若心中精诚,就如同以心香供佛,与焚香供佛无异,所以称为心香。所以一般,对于心所景仰者,也常用“一瓣心香”来表示敬仰之意。 [代香] 代香是指代替他人烧香或上香,而代为烧香或上香之人也称为“代香”。 [加持香水] 在密教中修法时,经常加持香水来灌洒,又称为洒净、洒水。加持香水的意含,是因为香代表遍至之德,乃表示“理”;水则有洗涤清净的作用,乃代表“智”,所以香、水和合,就代表理智不二,甘露之平等性智。 [行香] 行香是指施主设斋食供僧时,先以香分配给大众,而行烧香塔礼拜的仪式。在《贤愚经》卷七、《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等记载,行香时,僧众须站立受香。在中国,这种仪式则始于晋代道安,到了唐宋,则成朝廷礼仪之一种。 在行香时,受香者必须唱偈:“戒定慧解知见香,遍十方界常芬馥,愿此香烟亦如是,无量无边作香事。”并唱颂行香梵。 此外,禅宗住在朝、暮二时,烧香巡库堂、东司、山门、浴室、僧堂等,这种烧香巡堂,也称为行香。

藏在深山人渐识——大悲寺

藏在深山人渐识 ——大悲寺 引子 知道辽宁海城大悲寺,是缘由去年朋友推荐的一篇网络文章,由此顺藤摸瓜找到“解脱之路”这个论坛,这才对大悲寺的状况有所了解。微法时代,大悲寺最难得可贵的就是僧侣持戒的严谨,非目前寻常寺院可比拟。在商品化日渐严重的宗教氛围中,有这样一座持戒清净的道场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确震人耳聩!而能身临这样庄严的修行道场必然是每个学佛人的心愿,筹划了大半年,终于在今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我实现了这个愿望。如今又坐在房间的书桌前,一个星期前在大悲寺的32个小时仿佛历历在目,又恍如隔世!趁着记忆褪

色前,要慢慢把这次难得经历的点点滴滴记录出来。 启程 犹记得儿时偶尔从电影里现出深山古寺院幢重重、钟声悠扬时,心里即有莫名的亲切欢喜。稍长,幸有因缘得以接触佛法和出家人,进而皈依,算来也有二十载了。曾经在青年时朝拜几大佛山名寺,远赴川地求法,一直对寺院有种与生俱来的亲和感,如入家园。喜欢听寺院里的暮鼓晨钟,喜欢殿堂上庄严肃穆的气氛,喜欢听佛偈那种顿挫有致的梵呗清音,喜欢僧侣们气度不俗的威仪种种……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逝,对寺院的那种天然亲切的感觉似乎也沉睡了,偶尔走进寺院,那香烟燎绕中的庙堂也许是更加富丽堂皇,游人香

客如织,可再也难以寻回那种古朴清净的佛门本色了,我都记不清楚有多久没有去亲近寺院了。如今大悲寺重燃起我对寺院那悠久依恋的情怀,但我真的能寻回失去的感觉吗?在这样规矩严格的道场,我这样远离寺院多年的人能做到不逾矩吗?何况,通过看解脱论坛上的开示文章,发现自己以前很多的随众做法其实都是不如法的,比如金钱供养,寺院男女众混住等等,这些做得很自然的事情原来都是不对的。这次千里迢迢的大悲寺之行到底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呢?怀着这些忐忑复杂的心情,我独自一人登上了北上的列车。出乎意料的是,开车没多久就在铺位上倒头大睡,一觉醒来早已天光大亮,竟然睡了十来个小时,坐了这么多年的火车,从来就没睡得这么好过!

金 川 湫 沟 寺

金川湫沟寺 西殿石香炉 湫沟寺位于甘谷县盘安镇金川榆林坪村,距县城西南五十里,北临山土河,南依沐浴山,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是旅游观光的胜地。 《甘肃石窟寺庙未名录》有载:“金川湫沟寺始建年代不祥,大部分毁”。据沐浴山张定娃住持讲:沐浴山建筑群上有灵湫寺、下有沐浴山。 近年来,二十四社虔诚信教弟子及社会贤达,在张定娃住持领导下,积极募捐筹集大量资金,对沐浴山九天圣母七后元君宫,古建筑群进行全面的修缮和扩建,现已初具规模。每年庙会及初一十五,均有十方信士、旅游团体前来湫沟寺观光旅游,拈香拜佛,祈求平安! 然湫沟寺古建筑群现已面临坍塌,笔者在游览上寺时,破旧不堪的场景悲心油然,从东边已坍塌的残砖瓦烁中,发现一根大清康熙29年(1690年)即庚午癸心年重建殿宇的大梁,上有铭文,十分珍贵,现抄录如下: 大清康熙二十九年岁次庚午仲夏月,吉旦癸心重建殿宇功德主:张其翔、张其瑶、苟好善,会制:张其标、张其玉、张新源、张其、张仁德、张景、张其生、张其俊、张绪儿、刘仲林、张显、李建唐、苟向善、张宪孔、张其仁、潘赵宽、张淑孔、潘有财、潘加旺,会首:赵有章,杨加政,杨加升、张荣、李大顕、赵有宪、杨魁、杨德荣,木匠:郭宗泰,瓦匠:赵旺,塑画:张胜胜、张镛全叩。 《石香炉》铭文:住持“苟文聚李、苟好善、苟向善、苟兴善”,丁末年(1691)。 相传湫沟寺建筑群规模宏阔:东有花儿娘娘殿,南有如来释迦牟尼、阿弥陀、药师佛殿,西面有伏魔大帝无量祖师殿,北有十八罗汉殿,寺内气象庄严,香烟缭绕,古柏参天,风景如画。 可惜的是,大部分建筑已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现院内仅存坍塌不全的民国重建伏魔大帝无量祖师殿及梁记、石香炉等文物。这座祖师殿主体完工后,并未加以装饰,绘画,其因不明。 金川湫沟寺建筑群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文物价值较高,期待有关部门对危塌建筑加以保护、修复,让上下寺古建筑群衔接一体,传承传统文化,润泽於民。 邑人:原建华整理 二零一三年仲秋

潮汕丧葬礼俗“做功德”

潮汕丧葬礼俗“做功德” 潮汕丧葬礼俗“做功德”的调查与思考 ――以揭西县棉湖镇**村为例 内容摘要:潮汕民间为死者超度的仪式俗称“做功德”。“做功德”是潮汕丧葬礼俗 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时至今日,“做功德”这一丧葬礼俗仍然 在潮汕地区盛行。本文正是通过这一现象,以自己家乡*****为例,走访村里一些熟知这 方面民俗的老人,了解到“做功德”的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盛行的几点原因,最 后对潮汕丧葬礼俗“做功德”在其盛行的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潮汕丧葬礼俗“做功德” 影响因素 潮汕民间为死者超度的仪式俗称“做功德”。丧葬礼俗中的“做功德”活动开始于明 清时期,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1] 蔡汉铭先生是这样介绍潮汕“做功德”的起源的:“(潮汕民间的磬事活动)传说始于元末明初。宋末元番入侵中原,大肆屠杀汉人。后来,被杀的汉人后代子孙为了纪念被惨杀的先人,就仿照佛教的盂兰盆会――‘目莲祭母’故 事形式,聚众念经祈求佛祖忏悔先人灵魂,为死者消除孽障,祈望佛祖接引亡灵善往西方 乐土。这种形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民间为死者作功德的善事”。明清、民国时期,“做 功德”的活动在潮汕地区盛行。[2] 而时至改革开放后的今日,“做功德”的活动仍然在 潮汕地区十分盛行。 现时笔者家乡以及邻近乡村的“做功德”活动只是一个简化的过程。旧时丧家举行 “做功德”,在时间上,简者一天半日,次者两到三天,隆重者则是连续倒第七天。[3] 而现时“做功德”一般只用半天时间,如果是停柩三日,丧家选择在第三日出殡前先为死 者“做功德”。具体时间,以前是第二天下午午时过后开始持续到第二天凌晨,或从下午 晚饭后开始持续到第二天凌晨。而现时“做功德”的时间更为简短,一般是从出殡的前天 下午2点至3点到当晚的10点左右就结束了。 而虽然说现今的“做功德”活动是一个简化的过程,但其过程中所包含的前期准备和 环节却还是相对繁杂的,只不过是相对于以前来说,简化了而已。 一、“做功德”活动的前期准备 现时“做功德”,除在灵前念经超度外,隆重者多在宽敞地方“设厂”(搭棚)举行[4]。而在笔者家乡,无论其隆重与否,一律都在宽敞地方“设厂”(搭棚)举行,而且“设厂”都是设在祠堂前。“设厂”也就是“做功德”所用到的道场,其道场与佛堂相似:在道场底厅里端悬持佛像,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像,两旁各为一观音菩萨像,在释佛前摆香

寺庙烧香的常识

寺庙烧香的常识 1.寺庙烧香的基础知识:我们为什么要烧香 烧香,香代表信香,是一种信号。 这个在古时候应用得非常的广泛。最明显的,诸位如果到中国大陆去旅游,总免不了要到长城去参观,你看长城每隔一段有一个烽火台,烽火台是传递讯息的,烽火台实在讲,就像一个香炉一样。 古时候资讯不发达,用什么 ... 传递消息呢?就用烽火,烧的是狼烟,狼烟这个密度跟一般的不一样,风不容易吹散,所以这个烟能够持久。在远处看到了,这个地方有烽火,就晓得那个地方有状况发生,用这种 ... 来传递消息。 我们用这个来表法,就是用烧香,用这个表法,我们跟诸佛菩萨来传递消息,来感应道交,取这个意思。但是真正的含义,我们常讲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那这个意义就深了,所以你懂得这个意义,这个烧香能够提醒你,学 ... 东西就更多。 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烟,闻到这个香味,就想到自己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所以它代表戒定真香,代表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前面三条就是戒、定、慧,后面两条加上解脱、解脱知见,所以用这个 ... 来提醒我们。 2.去寺庙烧香有什么讲究 进入寺院应衣着端庄,言行要谦虚、恭敬、礼貌而有教养。 若路遇和尚比丘,可站在路旁,双手合十,行注目礼或低头垂视,静候比库走过。若是从比库面前经过,应稍为低头、躬身而过。 女人不可以触摸和尚的身体。 佛陀规定和尚比丘不能与女人独处一室共坐,也不能单独向女人说法超过五、六句。因此,女众想要亲近比丘问法,应有其它男子在旁。 香点着之后,手举过顶。 一般是顺时针去礼拜佛菩萨。 生理期的女性也可以拜佛,限定为佛教寺院。

贡品为鲜花,清水,香油以及水果。 其他似乎没什么特别的讲究。 3.去寺庙上香有哪些规矩 1. 穿着不能太暴露,会影响寺院的庄严气氛。 2. 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修行人。 3. 寺院法器和各种用品,没有寺院允许不能动。 4. 寺院的任何东西,未经允许,不能擅自据为己有。 5. 烧香,不能大把烧香,应该每次烧三支香,以免污染空气。 6. 听从寺院工作人员的管理,有问题想寺院工作人员咨询。 …… 请在网上搜” 佛教常识(入寺朝圣规矩)“,或者搜《佛门仪轨》视频,可以学习佛教的各种规矩。购物网站也有《佛门仪轨》的佛教光盘。 4.拜佛的小常识有那些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演悟佛陀教诫四众弟子,形仪必须庄严整肃,内检其心,外束其身,动静举止,皆应如法。 “威仪乃无言之教,堪发有情之信”。佛弟子行住坐卧具足威仪,不仅能调伏烦恼,身心寂静,人格风范也可以感化众生。 因此,规矩礼仪是佛教自利利他的方便之门,是学佛的基础。但许多刚入佛门的居士乃至个别学佛多年的居士,对此并不是很清楚,进入寺院不知所措,言行举止常不如法,甚至玷污清净道场的庄严神圣。 更严重的是对入寺的规矩礼仪凭空猜测,以致于以讹传讹。鉴于此,本文将入寺应该注意的规矩礼仪作简单介绍,以备在家信众入寺处众参考。 一、拜佛、问讯与上香规矩进寺门前要端正衣冠收摄身心。进入寺院后,先礼佛,再去拜见出家师父。 在佛殿、经堂看到佛像,不论是木雕、铜铸、纸绘、绸、绢画,皆需衣着整齐,向佛菩萨像恭敬顶礼。若有急务亦须问讯,以示尊敬。 居士不可在大殿正中央的拜垫上拜佛,因为这是住持或主法和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