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痹症分类和鉴别

中医痹症分类和鉴别

中医痹症分类和鉴别

中医痹症是指因寒、湿、风、热、燥等因素引起的关节、肌肉、筋脉等部位的疼痛、麻木、拘挛、僵硬等症状。根据中医理论,痹症可分为寒痹、湿痹、风痹、热痹、燥痹等五种类型。

寒痹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筋脉等部位的疼痛、拘挛、僵硬等症状。常见于冬季,因气温寒冷导致体内阳气不足,寒邪侵袭。治疗寒痹应以温通为主。

湿痹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筋脉等部位的麻木、重滞、水肿等症状。常见于季节转换、潮湿环境等因素引起的体内湿邪内生外感。治疗湿痹应以祛湿为主。

风痹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筋脉等部位的疼痛、肿胀、麻木等症状。常见于季节转换、寒暑交替等因素引起的体内风邪外感。治疗风痹应以祛风为主。

热痹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筋脉等部位的疼痛、肿胀、红肿等症状。常见于高热等因素引起的体内热邪内生外感。治疗热痹应以清热为主。

燥痹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筋脉等部位的疼痛、干燥、松软等症状。常见于干燥环境、缺水等因素引起的体内燥邪内生外感。治疗燥痹应以润燥为主。

判断痹症类型的关键是辨证分型,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痹症,中医会采用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如温通、祛湿、祛风、清热、润燥等。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痹 证

痹证 细目一痹证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楚、疼痛、麻木、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病证。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痹病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痹者闭也,广义的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痹病,包括《内经》所含肺痹、心痹等脏腑痹及肉痹、筋痹等肢体经络痹。狭义的痹病,即指其中的肢体经络痹,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经络痹病。 肢体经络痹病,为常见病,发病率甚高,有些甚为难治,求治于中医者多,疗效亦佳。 要点一概述 论痹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对本病的病因、发病、证候分类及演变均有记载。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的“历节”,即指痹证一类的疾病,并创桂枝芍药知母汤和乌头汤两张治疗方剂。《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收载了较多治痹方剂,至今仍常用的独活寄生汤即首载于《备急千金要方·诸风》。 金元时期,《儒门事亲》对相似的风、痹、痿、厥、脚气等病证进行了鉴别。《丹溪心法》提出了“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的观点,丰富了痹病的病机理论。明清时期,痹病的理论有较大发展和日臻完善。《医门法律》对痹病日久,主张治疗应“先养血气”。 《症因脉治·痹症论》不仅对风、寒、湿痹,而且对热痹之病因、症状、治疗均予以论述,完善了痹证的诊治内容。《医宗必读》对痹证的治疗原则作了很好的概括,阐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则,主张分清主次,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治疗,行痹应参以补血,痛痹参以补火,着痹应参以补脾补气。 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以中医痹证为临床特征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要点二病因病机 (一)痹证的病因 1.外因 (1)感受风寒湿邪:由于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气候剧变、冷热交错等原因,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而为痹证。由于感邪偏盛的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别。正如《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也”。以风性善行而数变,故痹痛游走不定而成行痹;寒气凝涩使气血凝滞不通,故疼痛剧烈而成痛痹;湿性黏滞重者,故肌肤关节麻木、重着,痛有定处而成着搏。 (2)感受风湿热邪,或郁久化热: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素体阳盛或阴虚有热,感受外邪之后易从热化,或因风寒湿痹日久不愈,邪留经络关节,郁而化热,以致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等症,而形成热痹。 2.内因 (1)劳逸不当:劳欲过度,将息失宜,精气亏损,卫外不固;或激烈活动后体力下降,防御能力降低,汗出肌疏,外邪乘袭。 (2)久病体虚:老年体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失养;或病后、产后气血不足,腠理空虚,外邪乘虚而入。

中医针灸学之痹症

中医针灸学之痹症 概述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能畅行所导致的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痹”有闭阻不通之义。 病因病机 内因: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 外因:感受外邪、易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而形成痹证。 根据病邪偏胜和症状特点分为: 行痹 ( 风痹 ) 痛痹 ( 寒痹 ) 着痹 ( 湿痹 ) 若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感受热邪,留注关节,则为热痹。 辨证 主症: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 行痹:疼痛游走,痛无定处,时见恶风发热,舌淡苔薄白,脉浮。 痛痹: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无红肿热胀,苔薄白,脉弦紧。 着痹: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肿胀,肌肤麻木不仁,阴雨天加重或发作,苔白腻,脉濡缓。 热痹: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可涉及单个关节或多个关节,并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苔黄燥,脉滑数等。 基本治疗 治法:通痹止痛 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 配穴:

行痹者,配膈俞、血海 痛痹者,配肾俞、关元 着痹者,配阴陵泉、足三里 热痹者,配大椎、曲池 另可根据部位循经配穴 操作: 毫针刺,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 痛痹、着痹可加灸法 大椎、曲池可点刺出血 局部穴位可加拔罐法 其他治疗 拔罐法:用皮肤针重叩背脊两侧和关节病痛部位,使出血少许,加拔火罐。 电针法:选取上述穴位,进针得气后加脉冲电刺激,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先用连续波 5 分钟,后改疏密波,通电时间为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 1 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间歇3~5日。 穴位注射法:用当归注射液或威灵仙注射液,病痛部位取穴,每穴每次注射 0.5 ~1ml , 注意勿注入关节腔。每隔 1~3 日注射 1 次,10次为1疗程。每次选穴不宜过多,可交替应用。 按语 针刺治疗痹证有较好的疗效,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可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体液免疫水平,改善患处的炎性渗出,促进有害物质的清除及排泄,达到治疗作用。 临床上应注意区分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特点为四肢大关节游走性肿痛,很少出现关节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特点为以近端指间关节最常见,小关节游走性肿痛,后期出现关节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应综合治疗。还要注意鉴别诊断骨结核、骨肿瘤。 患者平时应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

痹 症

痹症 痹症一词见于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在《素问·痹论》中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之说。按照《黄帝内经》的描述,关于痹的论述有四点:(1)泛指邪气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所引起的多种疾病。(2)风、寒、湿邪侵袭肢体、经络而致肢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的病症。(3)闭阻、不散。(4)麻木。 一、什么是痹症? 是指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或关节肿大等证,中医通称为痹。它可以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关节周围炎、腱鞘炎、纤维织炎、骨刺等多种筋骨关节疼痛性疾病。 二、病因病机 痹症的发生,主要由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病久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一般多以正气虚衰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外因。正虚,即正气不足。所谓“正气”是指人体的抗病、防御、调节、康复能力。因此,正气不足,也就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不足。引起正虚的原因不外下述四个方面: (1)先天禀赋不足; (2)劳役过度:指劳神、劳力、房劳过度而致正虚,同样过逸,即长期不运动、不锻炼,容易使气血运行迟缓脾胃功能减弱而致正虚; (3)大病、久病、或产后引起正虚; (4)饮食失调亦可以引起正虚。 邪侵 (1)季节气候异常,春天当温而寒,冬天当寒反热;或气候变化过于急聚,暴寒暴暖,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超越了人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均说明四季气候变化异常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外因。 (2)居外环境欠佳,其人居住在高寒、潮湿地区、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寒冷、野外的环境中生活工作而易患痹症。 (3)起居不慎既日常生活不注意防护。如睡眠时不着被褥,夜间单衣外出,病后及劳后居处檐下、电风扇下,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等。 三、痹症的分型 风痹(行痹)风痹初起,邪气较浅,尚未入脏腑,多发于膝、腕等关节。证见: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苔薄白。 寒痹(痛痹) 寒气偏盛,入于筋骨,肢体关节为主要疼痛部位。证见: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肤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 湿痹(着痹)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最易阻遏气血津液的流通。证见:肢体关节重着,肿胀,痛有定处,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 热痹风、寒、湿痹后期化热伤阴,高热、久热不解而形成。证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 四、对痹症有益的食物 【薏苡仁】俗称六谷米。具有利湿除痹的作用,是中医最常用的治痹食品。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薏苡仁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李时珍曾介绍治疗痹症的两种方法,一是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可以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二是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之。可见久痹之人,宜常食薏苡仁。(超市有售)

痹症

痹症 【概念】 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痠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本病古代医家又称为“历节病”、“白虎病”、“痛风”等。 对本病的分类,《内经》根据风、寒、湿三气的偏胜分为行痹,痛痹,着痹;根据风寒湿邪伤人的季节与所伤部位之异,将痹证分为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五体痹;病邪深入,内传于五脏六腑,又可导致心痹、肺痹、脾痹、肝痹和肾痹五脏痹。《诸病源候论》把痹证分为“风湿痹”、“风痹”、“风不仁”、“风冷”、“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等证候。《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书,在风寒湿痹之外,另立热痹一门。 痹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西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等均属于本病范围。其他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等。 【病因病机】 痹证是因风寒湿热之邪侵入肌肉、筋骨、关节,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 (一)病因 1.外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其中以风为主,常夹杂它邪伤人。 (1)风寒湿邪由于居处寒冷潮湿,如坐卧湿地,涉水淋雨,或长期水下作业,或出入于冷库,或阴雨潮湿季节感受寒湿之邪。此外还可因地区条件影响,如北方多寒冷,东南多潮湿,均可因风寒湿邪入侵而致病。 (2)风湿热邪外感风热,与湿相并,或风寒湿痹,郁久化热,而致风湿热合邪,痹阻经络、关节为患。 2.内因正气不足。 (1)劳逸不当劳倦过度,耗伤正气,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或劳后汗出当风,或汗后用冷水淋浴,外邪乘虚入侵。 (2)体质亏虚素体虚弱,平时缺少体育锻炼,或病后、产后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而入。若阳气不足,卫外不固,则风寒湿邪易于

中医痹症诊断与治疗

痹症诊疗 痹证是指肢体经络为风、寒、湿、热之邪所闭塞,导致气血不通,经络痹阻,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风、寒、湿、热、瘀、痰等邪气滞留筋脉、关节、肌肉,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是其基本病机,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而有寒热转化。素体阳气偏盛者,易从阳化热,成为风、湿热痹;阳气虚衰者,多从阴化寒,成为风寒湿痹。痰浊、瘀血闭阻经络、血脉,流注关节,导致关节肿胀、僵硬、变形。痹证日久,耗伤气血,可损及脏腑。 本病证相当于西医的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诊断要点突然或缓慢地自觉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为痹证的症状学特 征。行痹以痛处游走不定为特征;痛痹以肢体关节冷痛、或疼痛剧烈、痛如刀割、痛处不移为特点;着痹则以肢体关节酸痛、沉重、肿胀或顽麻为特征,遇阴雨天气症状加重,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肢节红肿热痛,得冷则舒,或伴全身发热汗出、烦躁不安、口渴等症者为热痹;以小关节为主的对称性肿胀疼痛、变形,伴有晨僵、活动不利者为旌痹。病变发展至晚期可有关节剧痛,肿大变形,肌肉萎缩,也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伴心悸、乏力者。1.2 鉴别诊断 1.2.1 痿病痹证久治不愈,因肢体疼痛,活动困难,渐见痿瘦,而与痿病相似。其鉴别的关键在于痿病表现为肢体痿弱,羸瘦无力,行动艰难,甚至瘫软于床榻,但肢体关节多无疼痛,而痹证却以疼痛突出。临床上也有肢体肌肉萎缩无力,又伴有肌肉关节疼痛者,是为痿痹并病,可按病因病机特点,辨别孰轻孰重进行论治。 1.2.2 其他如膝眼风、痛风等病证,虽也可见关节肌肉疼痛,但疼痛部位、性质和伴发症状,有各自的证候特点。 2 辨证论治 痹证是一种以正气亏虚、肝肾不足为本,风寒湿邪痹阻关节、经络,久则化痰成瘀、伤筋蚀骨为标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正虚邪实,相互作用,且影响病

痹症中医诊疗规范

痹症中医诊疗规范 痹证是指肢体经络为风、寒、湿、热之邪所闭塞,导致气血不通,经络痹阻,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风、寒、湿、热、瘀、痰等邪气滞留筋脉、关节、肌肉,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是其基本病机,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而有寒热转化。素体阳气偏盛者,易从阳化热,成为风、湿热痹;阳气虚衰者,多从阴化寒,成为风寒湿痹。痰浊、瘀血闭阻经络、血脉,流注关节,导致关节肿胀、僵硬、变形。痹证日久,耗伤气血,可损及脏腑。 本病证相当于西医的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诊断要点突然或缓慢地自觉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为痹证的症状学 特征。行痹以痛处游走不定为特征;痛痹以肢体关节冷痛、或疼痛剧烈、痛如刀割、痛处不移为特点;着痹则以肢体关节酸痛、沉重、肿胀或顽麻为特征,遇阴雨天气症状加重,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肢节红肿热痛,得冷则舒,或伴全身发热汗出、烦躁不安、口渴等症者为热痹;以小关节为主的对称性肿胀疼痛、变形,伴有晨僵、活动不利者为旌痹。病变发展至晚期可有关节剧痛,肿大变形,肌肉萎缩,也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伴心悸、乏力者。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2 鉴别诊断 1.2.1 痿病痹证久治不愈,因肢体疼痛,活动困难,渐见痿瘦,而与痿病相似。其鉴别的关键在于痿病表现为肢体痿弱,羸瘦无力,行动艰难,甚至瘫软于床榻,但肢体关节多无疼痛,而痹证却以疼痛突出。临床上也有肢体肌肉萎缩无力,又伴有肌肉关节疼痛者,是为痿痹并病,可按病因病机特点,辨别孰轻孰重进行论治。 1.2.2 其他如膝眼风、痛风等病证,虽也可见关节肌肉疼痛,但疼痛部位、性质和伴发症状,有各自的证候特点。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医内科学讲稿肢体经络第一节痹证

中医内科学讲稿肢体经络第一节痹证 痹证 【概说】 一、概念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有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二、沿革 (一)《内经》列痹论专篇,对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作了较详细地介绍。 病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分类: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五体痹: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 五脏痹:肾痹、肝痹、心痹、脾痹、肺痹 (二)《金匮要略》称湿痹、历节,创乌头汤等名方。 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其中历节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三) 宋《圣济总录》对热痹的病因病机作了较详细的内容。 《圣济总录·诸痹门》补充了《内经》对热痹的认识,丰富了热痹的病因病机内容,认为脏腑内热,复感外邪也可致热痹。 三、讨论范围 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西医学的结缔组织病、骨与关节等疾病相关,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肌纤维炎、增生性骨关节炎等出现痹证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篇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感受风寒湿邪 久居湿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冒雨涉水——风寒湿邪内侵,气血运行痹阻 (二)感受风湿热邪 久居炎热潮湿——外感风湿热邪——痹阻气血经脉 (三)饮食药物失当 饮食不节,用药不当——脾胃受损,湿热痰浊内生,痹阻经脉气血 (四)跌扑损伤,老年久病 外伤跌仆——损及肢体筋脉,气血运行失畅,痹阻经脉气血 老年久病——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肢体筋脉关节失养 二、病机 (一)病机主要为外邪痹阻肢体、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风寒湿热外邪——侵袭肢节、肌肉、经络——气血运行失畅——痹证 风邪偏胜——行痹——疼痛游走不定,痛位偏上 寒邪偏胜——痛痹——疼痛剧烈而有定处,经脉拘急挛缩,感寒则甚,得温则减 湿邪偏胜——着痹——肿胀、重着、酸楚疼痛,病位多偏于下 热邪偏胜——热痹——关节红肿灼热,痛不可近。 (二) 病理属性有寒热之分,并可相互转化。 平素体虚,阳气不足——易受风寒湿邪——风寒湿痹 素体阳盛,内有蓄热——易受风湿热邪——风湿热痹 阴虚阳盛之体感受风寒湿邪,寒从热化或邪郁化热——湿热痹阻,甚至热毒痹阻证 湿热痹阻证,经治热去湿留,或阳虚阴盛之体,热从寒化——风湿痹阻或寒湿痹阻证 若病邪偏寒,而机体阳气偏盛,或病邪偏热,而机体阴气偏盛—

痹症--古书中23种分类

痹症--古书中23种分类 痹症,是泛指邪气闭阻躯体或内脏的经络而引起的病症。“痹”即闭阻不通也。通常多指风、寒、湿三种邪气,侵犯肌表经络和骨节,发生关节或肌肉疼痛,肿大和重着等一类疾患。《素问·痹论》即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也。」在临床上主要可分“风痹”,“寒痹”,“湿痹”和“热痹”四种。在内经等古籍中,按病变部位又可分为“筋痹”,“骨痹”,“脉痹”,“皮痹”,“热痹“,“肌痹”,“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挛痹”,“阴痹”,“远痹”,“血痹”,“胸痹”,“肠痹“,“胞痹”,“食痹”,“五脏痹”等。详见各条。 1、风痹 风痹,病名。以疼痛游走不定为特征痹证。称“行痹”或“周痹”俗称“走注”,痹证类型之一。 2、寒痹一名痛痹、骨痹。指寒邪偏重的痹证。 3、湿痹 ①痹病中的一种。《内经》名之曰着痹(《素问.痹论》:“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又名肌痹。《证治准绳.杂病》:“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症因脉治》卷三:“湿痹之证,或一处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举,或半身不能转侧,或湿变为热,热变为燥,收引拘挛作痛,蜷缩难伸,名曰着痹,此湿痹之证也。 ②属脚气病之一。龚廷贤《寿世保元》将脚气之疼痛不仁者,称之为湿痹。 4、热痹热痹,病名。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与热相搏而致的痹症。又称脉痹。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 5、筋痹①指筋膜受风寒湿邪所浸而致之痹证。《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素问.长刺节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圣济总录》卷二十:“《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曰:以春遇此者为筋痹。其状拘急,屈而不伸是也。”治以疏筋养血结合祛邪法,方用羚

中医内科学痹病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 _第二节痹病 _中医世家 第二节痹病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届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痹病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痹者闭也,广义的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人,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痹病,包括《内经》所含肺痹、心痹等脏腑痹及肉痹、筋痹等肢体经络痹。狭义的痹病,即指其中的肢体经络痹,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经络痹病。肢体经络痹病,为常见病,发病率甚高,有些甚为难治,求治于中医者多,疗效亦佳。痹病在文献上有许多名称,或以病因、或以症状、或病因与症状结合命名,如风痹、寒痹、风湿、行痹、痛痹、着痹、历节、白虎历节、痛风等。《内经》最早提出了痹病名,并专辟“痹论” 篇,对其病因、发病、证候分类及演变均有记载,为后世认识痹病奠定了基础。如论病因说:“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论证候分类说:“其风气甚者为行痹;寒气甚者为痛痹;湿气甚者为着痹也”。仲景在《伤寒论》里对太阳风湿,在《金匮要略》里对湿痹、历节风进行了辨证论治,所创立的桂枝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至今仍为治痹的常用效方。隋•《诸病源候论》不仅对痹病的多种临床表现进行了描述,而且在病因学上提出了“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唐•《千金要方》已认识到有些痹病后期可引起骨节变形,收集了许多治痹方剂,而且有药酒、膏摩等治法。金元时期,《儒门事亲》

对相似的风、痹、痿、厥、脚气等病证进行了鉴别。《丹溪心法》提出了“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的观点,丰富了痹病的病机理论。明清时期,痹病的理论有较大发展和日臻完善。《医门法律》对痹病日久,主张治疗应“先养血气”。清代温病学的形成,对热痹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有更充分的论述。痹病久病人络在这一时期受到重视。.《医宗必读》对痹病治疗原则作了很好的概括,主张分清主次,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治疗,行痹应参以补血,痛痹应参以补火,着痹应参以补脾补气。《医学心悟》《类证治裁》等医籍也赞同这一观点。西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以肢体痹病为临床特征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病因病机】 1 .正气不足正气不足是痹病的内在因素和病变的基础。体虚腠理空疏,营卫不固,为感邪创造了条件,故《诸病源候论,风病•风湿痹候》说:“由血气虚,则受风湿”。《济生方•痹》也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病邪稽留而病势缠绵。2.外邪入侵外邪有风寒湿邪和风湿热邪两大类。外感风寒湿邪,多因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或睡卧当风,或冒雾露,气候变 化,冷热交错等原因,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所致。正如《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感受风湿热邪,可因工作于湿热环境所致,如农田作业,野外施工,处于天暑地蒸之中,或处于较高湿度、温度的作坊、车间、实验室里,风湿热之邪乘虚而人。亦可因阳热之体、阴虚之躯,素有内热,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因风寒湿郁久化热,而为风湿热之邪。风、寒、湿、热之邪往往相互为虐,

中西医观点论痹症——痹症

中西医观点论痹症——痹症 中西医观点论痹症——痹症 1、以病邪性质命名类:风痹、寒痹、湿痹、风湿痹、风寒湿痹、热痹、湿热痹、燥痹等。 2、以病状特征命名类:行痹、痛痹、着痹、痛风、白虎历节、鹤膝风、尪痹等。 3、以发病部位命名类:皮痹、肌痹、筋痹、脉痹、血痹、骨痹、肩痹、历节、周痹等。 4、以病程、病势命名类:暴痹、久痹、痼痹、顽痹等。 5、以相关脏腑命名类: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等。 痹,即痹阻不通。《黄帝内经·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就是说,人体机表、经络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闭阻经络、肢体、脏腑,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均属痹症范畴。痹症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病机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邪气乘虚侵入人体,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 古代痹证的概念比较广泛,包括内脏痹和肢体痹等,今天的痹症包括西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等。 【痹症的分类】 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常分为1、行痹(风痹);2、痛痹(寒痹);3、着痹(湿痹);若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感受热邪,留注关节,则为4、热痹;病程日久,反复不愈,关节疼痛,时轻时重,则为5、虚痹。总之,风寒湿热之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筋络,导致气血闭阻不通,产生痹症。 【痹症的病机病因】

一、正虚: 人体所谓“正气”是指人体的抗病、防御、调节、康复能力,这些能力又无不以人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及脏腑经络之功能为基础。因此,正气不足,就是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不足及脏腑组织等功能低下、失调的概括,正气不足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因素。 引起正虚的原因: 1、禀赋不足—禀赋是痹症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现在研究也证实,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2、劳役过度—劳力过度致正虚可致痹症;劳神过度及房劳过度同样有损正气而致痹症;同理,过逸同样有所 遗害。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若长期不运动、不锻炼,容易使气血运行迟缓,脾胃功能减弱而出现呼气气 短,言语无力纳呆食少,倦怠乏力等症状; 3、大病久病或产后; 4、饮食失调、外伤亦可以引起正虚; 二、邪侵 外邪有风寒湿邪和风湿热邪两大类。外感风寒湿邪,多因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或睡卧当风,或冒雾露,气候变化,冷热交错等原因,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所致。感受风湿热邪,可因工作于湿热环境所致,如农田作业,野外施工,处于天暑地蒸之中,或处于较高湿度、温度的作坊、车间、实验室里,风湿热之邪乘虚而人。亦可因阳热之体、阴虚之躯,素有内热,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因风寒湿郁久化热,而为风湿热之邪。 风、寒、湿、热之邪往往相互为虐,方能成病。风为阳邪开发腠理,又具穿透之力,寒借此力内犯,风又借寒凝之积,使邪附病位,而成伤人致病之基。湿邪借风邪的疏泄之力,寒邪的收引之能,而入侵筋骨肌肉,风寒又借湿邪之性,粘着、胶固于肢体而不去。风、热均为阳邪,风胜则化热,热胜则生风,狼狈相因,开泄腠理而让湿人,又因湿而胶固不解。风、寒、湿、热病邪留注肌肉、筋骨、关节,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筋脉拘急、失养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中医痹症诊断与治疗

痹症诊疗 痹证就是指肢体经络为风、寒、湿、热之邪所闭塞,导致气血不通,经络痹阻, 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痈、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其或关 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风、寒、湿、热、瘀、痰等邪气滞留筋脉、关节、肌肉,经脉痹阻,不通则痈就是其基本病机,因人的禀赋素质不同而有寒热转化。素体阳气偏盛者,易从阳化热,成为风、湿热痹;阳气虚衰者,多从阴化寒,成为风寒湿痹。痰浊、瘀血闭阻经络、血脉,流注关节,导致关节肿胀、僵硬、变形。痹证日久,耗伤气血,可 损及脏腑。 本病证相当于西医的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 1诊断与鉴别诊断 1.1诊断要点突然或缓慢地自觉肢体关节肌肉疼痈、屈伸不利为痹证的症状学特征。行痹 以痈处游走不定为特征;痈痹以肢体关节冷痈、或疼痈剧烈、痈如刀割、痈处不移为特点;着痹则以肢体关节酸痈、沉重、肿胀或顽麻为特征,遇阴雨天气症状加重,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肢节红肿热痈,得冷则舒,或伴全身发热汗出、烦躁不安、口渴等症者为热痹;以小关节为主的对称性肿胀疼痈、变形,伴有晨僵、活动不利者为旌痹。病变发展至晚期可有关节剧痈,肿大变形,肌肉萎缩,也有绵绵而痈,麻木尤其,伴心悸、乏力者。 1、2鉴别诊断 1、2、1痿病痹证久治不愈,因肢体疼痈,活动困难,渐见痿瘦,而与痿病相似。其鉴别的关键在于痿病表现为肢体痿弱,羸瘦无力,行动艰难,甚至瘫软于床榻,但肢体关节多无疼痈,而痹证却以疼痈突出。临床上也有肢体肌肉萎缩无力,乂伴有肌肉关节疼痈者,就是为痿痹并病,可按病因病机特点,辨别孰轻孰重进行论治。 1、2、2其她如膝眼风、痈风等病证,虽也可见关节肌肉疼痈,但疼痈部位、性质与伴发症状,有各自的证候特点。 2辨证论治 痹证就是一种以正气亏虚、肝肾不足为本,风寒湿邪痹阻关节、经络,久则化痰成瘀、伤筋蚀骨为标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正虚邪实,相互作用,且影响病情的进退。

痹症分型解析

痹症分型解析 着痹 病证名。痹病中的一种。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以湿邪为主,表现肢体疼生酸困、病处不移的一类痹证。《素问·痹论》:“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内经》名之曰着痹。《素问·痹论》:“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又名肌痹。《证治准绳·杂病》:“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症因脉治》卷三:“湿痹之证,或一处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举,或半身不能转侧,或湿变为热,热变为燥,收引拘挛作痛,蜷缩难伸,名曰着痹,此湿痹之证也”。 病因病机 着痹的病因不外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外因以感受湿邪为主,常夹风、夹寒、夹热。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阳虚则难以驱散,脾虚则难以运化,故内因以阳气虚弱、脾胃不足为主。具体有营卫失调、气血不足、脾虚湿阻、脾肾阳虚等。此外,着痹在病变过程中可以产生病理产物痰瘀,而痰瘀又可成为继发病因。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营卫气血不足,则易招致湿邪内侵,外邪痰瘀痹阻经脉日久,又损伤脏腑阴阳气血,故

内外之因互为因果。着痹病机总属湿邪等侵犯人体皮肉、经脉、流注关节,气血不和,经络痹阻不通,发为着痹。

中医诊断 本病以肢体关节酸痛、沉重、肿胀或顽麻为特征,初起时可见全身肌肉痠痛,头身困重,渐至关节疼痛,呈酸痛、胀痛状,以下肢关节为主,或肢体麻木不仁,皮色不变,关节沉重,活动不便,遇阴雨天气加重,天晴干燥则症状减轻。多伴周身困重、胸闷、纳呆、苔腻、脉濡涩等。起病多缓(夹风寒热邪则较急),病程一般较长,可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易致肌肉萎缩。 诊断要点 1.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多,老年次之,儿童少见,男女均可患病,发病季节以长夏、寒冬为多,多数患者有感受湿邪的环境和因素。 2.肢体关节肌肉酸痛、沉重,或肿胀、麻木不仁,活动不便,关节怕冷,皮色不变,以下肢关节为多见,遇阴雨天气症状加重。

痹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痹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一、概述 (1)概念 “痹”字的含义:闭也,闭塞不通之义。指阻闭,突出本病主要是因经络阻闭,气血不行所致特点。 痹病的含义(广义):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闭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 正常生理:经脉气血运行;脏腑气机升、降、出、入。 病理:邪气闭阻气血运行,妨碍脏腑升降出入而为痹病。 (2)分类 五体痹——皮、肉、筋、骨、脉痹(是中医解剖学概念,它反映了人体由浅入深的五个不同层次,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导致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皮肤、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五因痹——风、寒、湿、热、瘀 五型痹——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尪痹 五脏痹——肺、脾、肝、肾、心痹 (3)西医疾病范畴

以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为主,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属本病的范畴。 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以肢节痹病为主要临床特征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病因病机 (1)病因 痹症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气候条件、生活环境及饮食等有密切关系。正虚卫外不固是痹症发生的内在基础,感受外邪是痹症发生的外在条件。邪气痹阻经脉为其病机根本,病变多累及肢体筋骨、肌肉、关节,甚则影响脏腑。 1.1外因 ①感受风寒湿邪: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外邪注于肌凑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寒湿痹。由于感受风寒湿邪各有所偏盛,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别。若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可以从阳化热;或风寒湿痹经久不愈,亦可蕴而化热。

痹证知识点归纳

细目一痹证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楚、疼痛、麻木、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病证。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要点一概述 论痹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对本病的病因、发病、证候分类及演变均有记载。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的“历节”,即指痹证一类的疾病,并创桂枝芍药知母汤和乌头汤两张治疗方剂。《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收载了较多治痹方剂,至今仍常用的独活寄生汤即首载于《备急千金要方·诸风》。 《症因脉治·痹症论》不仅对风、寒、湿痹,而且对热痹之病因、症状、治疗均予以论述,完善了痹证的诊治内容。《医宗必读》对痹证的治疗原则作了很好的概括,阐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则,主张分清主次,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治疗,行痹应参以补血,痛痹参以补火,着痹应参以补脾补气。 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以中医痹证为临床特征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要点二病因病机 (一)痹证的病因 1.外因 (1)感受风寒湿邪。 (2)感受风湿热邪,或郁久化热。 2.内因 (1)劳逸不当。 (2)久病体虚。 (二)痹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痹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内因是痹证发生的基础,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因其易受外邪侵袭,且在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后,易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而形成痹证。 痹证日久,容易出现下述三种病理变化:一是风寒湿痹或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二是病久使气血伤耗,因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的证候;三是痹证日久不愈,复感于邪,病邪由经络而病及脏腑,而出现脏腑痹的证候,其中以心痹较为常见。临床常见惊悸,活动后喘促,甚则可见下肢水肿,不能平卧等症。 要点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痹证的诊断要点 1.突然或缓慢地自觉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为肢节痹证的症状学特征。或游走不定,恶风寒;或痛剧,遇寒则甚,得热则缓;或重着而痛,手足笨重,活动不灵,肌肤麻木不仁;或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焮红灼热,筋脉拘急;或关节剧痛,肿大变形;也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伴心悸、乏力者。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常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证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不分年龄、性别,但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运动员以及体育爱好者易于罹患。同时,发病及病情的轻重与寒冷、潮湿、劳累以及天气变化、节气等有关。 (二)类证鉴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