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题06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解析版)

专题06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解析版)

专题06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解析版)
专题06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解析版)

专题06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一、教材重点回顾:

(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增大了吸收面积)

2.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由下向上运输

3.水运输过程:水根毛细胞根部导管茎内导管叶脉中的导管气孔(2)蒸腾作用核心概念

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植物体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3)叶片的结构与功能

1.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填写名称)

2.气孔

①气孔在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主要分布在下表皮;

②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控制;

③能够经过气孔进出的气体有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4)蒸腾作用的意义

1.对植物本身的意义: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运输到茎、叶等器官;使植物体有效的散热。

2.对生物圈的意义: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植物体还能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5)蒸腾作用的应用

移栽植物去掉部分叶片,选择造成或傍晚时移栽,烈日下为移栽后遮阴,都是为了减弱植物

的蒸腾作用,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二、高频考点梳理

(1)蒸腾作用的概念、影响因素和意义

知识点图示归纳概念影响因素意义

蒸腾

作用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

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

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白

天和晚上都能进行)

光照强度、大气湿度、温度、

空气流动状况(温度高、光

照强、湿度大、有风,蒸腾

作用强;反之较弱)

帮助散热,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

度;形成蒸腾拉力,带动水分和

无机盐的运输;通过蒸腾作用能

够提高大气湿度,调节气候,增

加降雨量,加快生物圈的水循环(2)有关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

实验

设计

现象正面冒出气泡少,

背面冒出气泡多

指针偏向右边指针偏向左边甲液面下降多,

乙液面下降少

塑料袋上有大量

水珠

结论上表皮气孔少,下

表皮气孔多

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

器官

叶片是蒸腾作

用的主要器官

植物体进行蒸腾

作用散失水分(3)几点知识

1.叶片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的区别:表皮细胞无叶绿体,保卫细胞有叶绿体。

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叶片属于器官这个结构层次。

3.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典例1:(2019春?新泰市期末)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过程,同时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

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C.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生物圈水循环

【答案】D

【解析】A.图中a表示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A正确;

B.筛管运输的是有机物,导管运输的是水和无机盐,水在b处是由导管从低处往高处流动,其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B错误;

C.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C正确;

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空气湿度,增加了降雨量,参与生物圈水循环。D错误。【举一反三】

1.(2019?长沙)取一支带叶的白色百合花枝条,将其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溶液中,3~4 小时后,花瓣中的“经络”变红了。依据这种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A.运输水分的是导管

B.运输有机物的是导管

C.运输水分的是筛管

D.水分在植物体内从下往上运输

【答案】D

【解析】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滴有红墨水的水中主要是水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的,花瓣中的“经络”变红了,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从下往上运输。实验现象无法说明水分是导管运输的,因为花瓣的“经络”中也有筛管。

2.(2019?广东)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A.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

B.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C.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

D.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

【答案】B

【解析】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即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3.(2019?益阳)关于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水由根向叶运输的结构是筛管

C.水以气体形式散失主要是通过气孔

D.植物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

【答案】B

【解析】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表面积,提高了吸水的效率。A正确。

B.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把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输给叶、花、果实、种子。筛管的水煮鱼功能是运输有机物,B错误。

C.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表皮上的气孔以气体形式散失出来的,这个过程叫做蒸腾作用。C正确;

D.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D正确。

考点二:蒸腾作用的概念、影响因素

典例1:(2019?株洲)有关植物蒸腾作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

B.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C.蒸腾作用可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D.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生命活动,少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

【答案】D

【解析】A.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A正确;

B.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B正确;

C.蒸腾作用可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C正确;

D.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植物吸收的水分小部分用于生命活动,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D错误。

典例2:(2019?泰安)某兴趣小组利用同一植物的新鲜枝条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处理如图所示,甲是去掉叶片的枝条。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量筒中的水分自然蒸发,影响实验效果

B.装置甲和丁组合,可探究叶片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C.装置乙和丙组合,可探究气孔在叶片上、下表皮分布的多少

D.乙、丙、丁中,水分通过茎和叶脉中的筛管,由叶表面的气孔散失到大气

【答案】D

【解析】A.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量筒中的水分自然蒸发,影响实验效果,A正确;

B.装置甲和丁组合,可探究叶片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B正确;

C.装置乙和丙组合,可探究气孔在叶片上、下表皮分布的多少,C正确;

D.乙、丙、丁中,水分通过茎和叶脉中的导管,由叶表面的气孔散失到大气,筛管运输的是有机物,D错误。

典例3:(2018?盐城)下列为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选用的组合是()

A.甲和丁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丙和丁

【答案】A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而我们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所以探究实验我们设计对照时应有唯一变量﹣﹣有无叶。同时我们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图乙和丙两盆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蒸气有可能来自土壤中,而不是全

部来自于叶。若要验证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选用的组合是甲和丁。

【举一反三】

1.(2019?广州)号称“世界爷”的巨杉,树高可达142米。能促进巨杉的根系吸收水分,并将水分输送到树梢的生理活动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答案】D

【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见D符合题意。

2.(2019?泰州)气孔是叶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下列不能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是()

A.无机盐

B.水

C.氧气

D.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植物的三大作用有关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是气孔。无机盐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获得的。

3.(2018?枣庄)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同种植物新鲜叶片,做如下处理,甲组不处理,乙组上表皮涂凡士林,丙组下表皮涂凡士林,丁组上下表皮均涂凡士林,再将四组叶片同时置于通风处,则蒸腾作用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丁﹣丙﹣乙

D.丁﹣甲﹣乙﹣丙

【答案】B

【解析】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窗口,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数比上表皮多;则对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叶作表格中的处理后,在同样的时间内,甲叶片散失水分最多,由于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乙涂的是上表皮,因此乙叶片次之,丙叶片又次之,丁叶片因为上、下表皮的气孔都被凡士林密封了,基本不散失水;因

此,蒸腾作用由弱到强的顺序是丁﹣丙﹣乙﹣甲。

考点三:蒸腾作用的意义和应用

典例1:(2019?新疆)在炎热的环境中,树荫下比较凉爽,原因之一是由于树木()A.进行呼吸作用的缘故 B.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造成的

C.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

D.大量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果

【答案】B

【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凉爽宜人。可见B符合题意。

典例2:(2019春?杭州月考)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相符的是()

A.减去部分枝叶﹣﹣减弱呼吸作用

B.为植物打针输液﹣﹣补充有机物

C.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

D.带土移植﹣﹣保护根毛

【答案】D

【解析】A.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A错误;

B.打针输液是为了补充无机盐。B错误;

C.用遮阳网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C错误;

D.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D正确。

【举一反三】

1.(2019?陕西)某同学发现大树移栽时常常被剪去部分枝叶。剪去枝叶的目的是降低树木的()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

D.分解作用

【答案】A

【解析】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常被剪去大量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2.(2019?长沙)盛夏时节,人们感觉城市中心比相邻郊区热,为了求证这一点,某校学生

在长沙市中心和市郊两区域进行了观测,结果如下:

两区域7、8月份平均温度和平均湿度

观测区域7月8月

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平均温度(℃)平均湿度(%)城市中心33.95634.556

河西郊区32.96432.759

(1)据表可知,同时段郊区的平均气温比市中心,平均湿度比市中心。(2)有同学分析两区域植被量的差异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因为:

①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吸收了热量。

②植物能吸收太阳能,通过自身的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显著减少。

(3)增加绿化面积能缓解夏季城区温度过高的状况,但城市用地紧张,有什么措施既能增加绿化面积又能节约用地?。(写一条即可)【答案】(1)低;大;(2)蒸腾;光合;(3)阳台、屋顶绿化或垂直、立体绿化等。

【解析】(1)据表可知,同时段郊区的平均气温比市中心低,平均湿度比市中心大;

(2)有同学分析两区域植被量的差异可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因为:

①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吸收了热量。

②植物能吸收太阳能,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显著减少。

(3)增加绿化面积能缓解夏季城区温度过高的状况,但城市用地紧张,如阳台、屋顶绿化或垂直、立体绿化等既能增加绿化面积又能节约用地。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19?仙桃)植物在生活中会不断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水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B.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由导管自下而上运输

C.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D.植物蒸腾作用失水全部依靠叶片的气孔完成【答案】D

【解析】A.由于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水面积,因此,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成熟区,A正确。

B.水主要靠植物体内的导管运输的。筛管运输的是有机物,因此,水是经过根、茎、叶内的导管向上运输的。B正确。

C.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C 正确。

D.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因此,蒸腾作用失水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来完成,而幼嫩的茎、叶也能进行蒸腾作用,D错误。

2.(2019?泸州)树木移栽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去掉部分枝叶并且给树木打针输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树木输液针头应插入植物的保护组织

B.树木输液输入的是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C.树木移栽去掉部分枝叶的目的是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

D.树木移栽后新根生长过程中伴随有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答案】A

【解析】A.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给植物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植物的输导组织。A错误;

B.树木输液输入的是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靠木质部中的导管输送,B正确;

C.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C 正确;

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树木移栽后新根生长过程中伴随有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D正确。

3.(2019?潍坊)某同学在观察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后看到甲、乙物像。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将甲变为乙时需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B.由甲变为乙时视野变亮

C.乙中的结构2处于吸水状态

D.乙的细胞3中能观察到叶绿体

【答案】C

【解析】A.将甲变为乙时需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错误;

B.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错误;

C.乙中的气孔张开,结构2保卫细胞处于吸水状态,正确;

D.乙的细胞3表皮细胞,不能观察到叶绿体,错误。

4.(2019?德州)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有:()

①蒸腾作用②光合作用③呼吸作用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⑤无机盐的吸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气的通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保卫细胞因内壁较薄而外壁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当气孔张开时,光合、呼吸、蒸腾作用都得以顺利进行,蒸腾作用顺利进行又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合并,气孔闭合,当气孔闭合时空气无法进出,光合作用得不到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也无法获得氧气都无法顺利进行;同样水蒸汽无法通过气孔散失,蒸腾作用进行不畅也致使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受阻。故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有:①蒸腾作用、②光合作用、③呼吸作用、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而⑤无机盐的吸收与根毛细胞和土壤溶液的浓度有关。5.(2019?滨州)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阴天移栽植物,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

B.随着温度不断升高,蒸腾作用持续增强

C.蒸腾作用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有关,叶片面积越小,蒸腾作用越旺盛

【答案】A

【解析】A.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遮阳和选择阴雨天,都能降低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A正确;

B.在自然环境中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温度过高时,部分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B错误;

C.蒸腾作用能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以及对水分、无机盐的运输;C错误;

D.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叶片面积的大小有关,叶片面积越小,蒸腾作用越弱,D错误。

6.(2019秋?安丘市期中)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到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图中()选项能够正确表示空气湿度对蒸腾作用的影响情况。

A.B.C.D.

【答案】B

【解析】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条件:①光照强度:在一定限度内,光照强度越强,蒸腾作用越强。②温度:在一定限度内,蒸腾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强。③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越大,蒸腾作用越弱;反之越强。④空气流动状况: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

7.(2019秋?诸城市期中)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A.去掉部分叶片后移栽

B.选择阴天移栽

C.对移栽后的幼苗适时松土

D.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答案】C

【解析】A.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A不符合题意;

B.阴雨天移栽,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B不符合题意;

C.对栽培的花卉适时松土,促进根的呼吸,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C符合题意;

D.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D不符合题意。

8.(2019?黄梅县校级一模)如图是叶片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1是表皮,主要功能是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B.2是叶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结构

C.3是叶脉,输送的营养物质只有水分和无机盐

D.4是气孔,能是控制气体进出和水分的散失

【答案】C

【解析】A.1表皮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内部组织,属于保护组织,A正确;

B.2叶肉包括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肉细胞含有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正确;

C.3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能够输导水、无机盐、有机物,为输导组织,C错误;

D.4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D正确。

二.解答题(共2小题)

9.(2019?昆明)为探究“叶在植物蒸腾作用中的作用”,研究者设计了A、B两个装置进行

对照实验(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结论是: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B组①处应滴加等量的(填“油滴”或“清水”)。

(3)要探究植物呼吸作用是否释放二氧化碳,可选用B组实验装置,但要将其中的透明塑料袋换成色塑料袋。

(4)要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也可选用B组实验装置,但要先将其放在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

【答案】(1)叶;AB装置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2)油滴;(3)黑;(4)黑暗。

【解析】(1)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失到体外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判断依据是AB装置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

(2)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B组①处应滴加等量的油滴;

(3)要探究植物呼吸作用是否释放二氧化碳,可选用B组实验装置,但要将其中的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塑料袋;

(4)要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也可选用B组实验装置,但要先将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

10.(2018?莱芜)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八年级一班的3位同学分别采用以下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1:李杰利用一片新鲜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分别制作临时装片,然后用显微镜观察,计数比较。

方案2:陈明将一片新鲜蚕豆叶片浸没霍在70 度左右的热水中,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量。方案3:孙晓选取一片新鲜蚕豆叶片,用滤纸把上、下表皮的水分吸于,将两张浸过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

(遇水会变红)分别贴在叶片上、下表皮表面,并固定,观察滤纸颜色的变化。

(1)李杰在实验中观察到表皮上的绿色细胞是。该种细胞的形态特点是。做该实验时,下列用具中一定用不到的是(填序号)。①清水;②镊子:③双面刀片;④纱布。

(2)陈明依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上表皮的气孔密度小于下表皮,则他观察到的现象

是。

(3)孙晓在实验时,贴上滤纸较长时间后,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都变成了红色,且深浅一致。据此她得出结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一样,但这与李杰、陈明的结论都不一致。去问老师,老师立即指出孙晓的结论不可靠。老师做出判断的理由是。(4)以上3位同学的实验存在的共同缺陷是。

(5)气孔的开闭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当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已知0.3g/ml一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为观察

气孔的开闭过程,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①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取蚕豆叶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气孔;③在盖玻片一侧滴加0.3g/mL 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持续观察。可看到气孔的过程。为加强该实验的说服力,应在步骤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做第④步,第④步的操作是。【答案】(1)保卫细胞;呈半月形;③(2)上表皮上的气泡数量少于下表皮(3)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的水分(4)叶片数量过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5)关闭(或闭合)在盖玻片一侧加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持续观察

【解析】(1)保卫细胞呈半月形,它控制气孔的开闭。保卫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作新鲜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的制作临时装片,不需要用③双面刀片。

(2)将一片新鲜蚕豆叶片浸没在70 度左右的热水中,发现上表皮上的气泡数量少于下表皮,由此可见:上表皮的气孔密度小于下表皮。

(3)已知浸过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由于实验时间过长,导致两张滤纸都吸收了足够的水分,所以两张蓝色滤纸都变成了红色,且深浅一致。因此老师指出孙晓的结论不可靠。

(4)该实验中每位同学都选取一片叶片实验,叶片数量过少,具有偶然性。

(5)气孔的开闭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当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吸水。0.3g/mL 蔗糖溶液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导致保卫细胞关闭。该实验缺乏对照实验,为加强该实验的说服力,应在步骤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做第④步,在盖玻片一侧加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持续观察。

植物三大作用

植物的三大作用复习题 一、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图6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 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 叶是否变蓝。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是 。 (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一些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结论。如,比较叶片甲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 ;比较叶片乙和丙,可以说明 。 (4)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 等措施提高产量。 (5)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 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起重要作用。 二、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C 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 (1)经酒精脱色后,叶片B 处变成了什么颜色? 。 (2)滴加碘液后只有B 处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叶片A 处不 变蓝的原因是 。 (3)B 、C 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得出的结论 是 。 三、图A为某叶片的横切面结构,图B和图C为探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 碳”的演示装置,B装置的培养皿中的液体为氢氧化钠溶液,C装置的培养皿中的液体为清水,先将B 、C 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再移置光下几小时。请分析回答: (1)把B、C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产生淀粉的装置是____________;若把该装置的一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叶片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而另一装置的叶片做同样处理,没有出现上述现象。通过B、C两装置的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将变蓝的叶片横切,制成切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结构如图A所示,则图中变蓝的主要结构是[ ] __________,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 ] __________,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是由[ ] ____________运输的。 (4)大树的根吸收的水分能源源不断地向上运输,这依赖于植物的____________作用。 四、右图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瓶内是潮湿的将要萌发 的种子,密封完好的塑料罩内是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 (1)实验开始,将装置从阴凉处移到阳光下,由于温度升高,瓶内种子的 增

s55 《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 指导思想: 生物课堂教学应落实和体现《生物学课程标准》的三个理念。本篇实验教学设计重点放在操作技能训练,难点落在转变学生现行的学习方式,强调重要概念的获得。 教学内容分析: 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的重要途径,也是植物维持自身生命的重要作用。苏科版初中新课标生物学教科书第17章第1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安排了“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两个实验。教材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引出了蒸腾作用的定义,学生要进一步理解蒸腾作用,就需要认识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结构基础。因此,教材接着安排“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不仅能很好的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对生物圈水循环的影响,为学生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奠定基础。 上述实验编排在苏科版初中新课标生物学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的稳定与协调”。在这之前学生已做过“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观察叶片的结构”等实验。教师在演示“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时,让学生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可以建立学生对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感性经验,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动手实验探究问题兴趣。这为学生学习抽象的文字定义和操作“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和情绪状态。 本节课是生物新课标的课程内容中第四个主题“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的教学内容。苏科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将这两个实验安排在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第17章“生态系统的稳定”、第一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中,学好本节内容,是学生建立“生态系统的稳定”理念的重要支撑,也是建立“生物圈中的稳定与协调”观念的重要补充。 学情分析: 知识结构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技能,做过“洋葱鳞叶表皮细胞装片”、“口腔上皮细胞涂片”等临时装片,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因此,在本节课中学生独立完成“蚕豆叶下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困难不大。另外,七年级“叶的结构”知识,是学生探究气孔结构特点,理解气孔开闭原理的生发点。 心理状态八年级学生处在人生的青春期,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动手实验的兴趣浓。但思维没有完全成熟,考虑问题不够全面深刻,经常因马虎大意导致错误。八年级学生有过一年实验经验,但一些学生心理有骄傲得意的情绪,不利于他们再提高实验能力,也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不利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说明蒸腾作用的定义。 描述气孔的结构,解释气孔开闭的原理。 能力目标:运用科学得观察方法观察植物蒸腾现象,尝试提出问题。 运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制作蚕豆叶下表皮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下 表皮的气孔。画出一个由2个保卫细胞围成的气孔。 情感目标:初步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爱惜实验仪器,遵守实验室制度。

植物的蒸腾作用

课题:第六章植物的蒸腾作用与植树造林 第 7周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描述植物的蒸腾作用。 2、阐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 3、说明气孔的组成及植物的蒸腾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意义 难点:观察实验得出结论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法,自学 教学过程 自学指导:新课导入:7-8月份正值炎热,这时你走在树荫下就觉得凉爽了。什么原因呢,你想知道吗?那我们就一起学习本课内容。 一、阅读课本44页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内的水大部分从散失的。 2、气孔由组成。当叶内水分多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便张开,叶内的水分便释放出来。当保卫细胞失水缩小时,。 二、阅读知识链回答下列问题 1、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其他器官。 2、根吸收的水分通过运到叶,只有供光合作用和其他生命活动利用, 左右的水分变成水蒸气,从气孔散发到大气中。 3、植物蒸腾作用对植物的意义有:(1) (2)。 三、阅读实际用回答下列问题 1、在花卉农业生产中应用蒸腾作用的有: 2、我们要大力提倡养花种草和植树造林的意义有: 测一测 1.蒸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 ) A.根、茎、叶 B.叶和幼嫩的茎 C.所有器官 D.花、果实、种子 3.控制气孔开闭,调节植物体内水分蒸腾的是 ( ) A.表皮细胞 B.叶肉细胞 C.保卫细胞 D.叶脉细胞 4.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由于_____的结果。 ( )

A.吸收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5.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你能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这句话进行解释吗? 6.土壤中的水分参与植物蒸腾作用时的途径是 ( ) A.土壤→根毛→导管→叶肉→气孔→大气 B.土壤→导管→叶脉→气孔→大气 C.土壤→根毛→导管→气孔→叶脉→大气 D.土壤→根毛→叶脉→表皮→大气 7.种花或种菜时,最好是在阴天或傍晚,并且要去掉几片叶,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操作方便 B.减少蒸腾作用 C.加强水分吸收 D.减少光合作用 8.落叶乔木在冬季吸收水分大大减少,主要是植物几乎停止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渗透作用 9.森林地区常常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降雨量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 A.根能保持水土 B.光合作用旺盛 C.蒸腾作用旺盛 D.呼吸作用旺盛10.关于蒸腾作用的意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B.提高空气湿度,调节气候 C.植物体吸收的水被蒸腾作用散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D.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了解什么是蒸腾作用。 2.探究、知道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切片。 4.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5.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设计实验证明叶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培养实验设计的能力。 2.通过制作叶的临时切片,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学习,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合作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课程引入事例介绍,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增强学生植树造林造福人类的认识。 2.通过实验验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3.通过制作叶徒手切片实验,提高学生对生物实验在生物学研究领域重要地位的认识【教学重点】 1. 探究、设计实验证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2.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现象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绿色植被的情感和意识。 3.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 【教学难点】 1.使学生认识气孔控制水蒸气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2.制作并观察植物叶片结构的实验。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相结合。 【课前准备】 A、学生准备 (1)课前,学生预习课本,参考课本中“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的实验步骤,探讨并分组准备“蒸腾现象实验装置”,并将植株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 (2)查询书籍、网站,搜集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体自身和改良环境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的资料。 B、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气孔动态开闭课件;蒸腾作用模拟动画。 (2)准备“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用具:新鲜的菠菜叶片,双面刀,尖镊子,清水,培养皿,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3)菠菜叶片的永久横切片。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本节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第五节。本节内容是第四章的重难点之一。本章内容按“土壤—植物—土壤”,植物营养器官自下而上的展开:根—茎—叶。之前已经学习了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本节内容主要学习植物叶的结构、证明植物体蒸腾水分的演示实验、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以及探究影响蒸腾作用快慢的环境因素。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平常不甚了解的,因此,这节课必须先进行演示实验。教师在讲解蒸腾作用的意义时,应该尽量让学生联系实际,使学生接受和理解蒸腾作用对于植物生活的意义。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掌握叶片的结构,学生才能透彻理解蒸腾作用的知识。而叶片的结构又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充分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学情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而本节与生活联系更加密切,学生兴趣浓厚。其次,在以前的学习中,对植物的器官根茎叶等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叶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光合作用,学生已在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中学习过,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应当让学生简单的回顾一下光合作用,是学生对叶的功能有较完整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了解叶的形态与生长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知道叶的基本结构。 2.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3.能说出影响蒸腾作用快慢的环境因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植物蒸腾作用影响因素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叶片的形态与结构,理解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及影响蒸腾作用快慢的环境因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设计生物实验方案的能力

(完整版)植物三大作用

2009中考生物试题汇编(植物的三大作用) 一、选择题 1.(2008济宁)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 用B、蒸腾作用C、果实的生长发育D、秸杆的生长发育 2.(2008常德)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 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3.(2008常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移栽植物所采取的措施中, 哪一组不利于植物的成活? ①带土移栽②移栽后过量施肥③剪掉部分枝叶④在强光下移栽⑤适量浇水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⑤ 4.(2008莱芜)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 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 5.(2008莱芜)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 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6.(2008泰安)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 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淀粉。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 用所需要的 A.二氧化碳 B.水 C.叶绿素 D.光 7.(2008玉林)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 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A.维生素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 8.(2008玉林)图1是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一个简图, 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 A.氧气 B.水分 C.二氧化碳D.有机物 9.(2008滨州)滨州市新城区环境优美,种植了大量的 绿色植物。在移栽过程中园林工人截去了树的大部分枝叶, 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阻止新陈代谢 B.降低蒸腾作用 C.阻止呼吸作用 D.阻止光合作用 10.(2008黄石)用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天竺葵,应该先放置在哪种条件下一昼夜? A.黑暗 B.有光 C.氧气充足 D.二氧化碳充足 11.(2008淄博)右图是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植物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关系时绘制的曲线图,图中两曲线表示一 天内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吸水速率与蒸腾作用速率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图中c点表示a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B.图中a到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大于吸水速率 C.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 D.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小于蒸腾速率 12、在探究是否只有绿色植物的叶片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中,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中,正确的是 A、用黑纸片将一部分正反两面夹紧的天竺葵绿色叶片 B、青菜的茎、叶柄和叶片 C、天竺葵的绿色叶片和长在土壤中的天竺葵的根 D、天竺葵的根和青菜的根

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设计方案

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组成员:曹文治,陈建钊一·实验探索目的 1、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的过程。 2、探索植物的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3、探索植物叶片上下表面蒸腾作用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 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 2、蒸腾部位:(1)叶片:通过叶片表面上的气孔进行的蒸腾,叫做气孔蒸腾(stommatal trspiration):约占总蒸腾量的90%以上。通过叶片表面的角质层进行的蒸腾叫做角质层蒸腾(cuticular trspiration ):约占5%~10% (2)茎枝:从茎表皮的皮孔进行蒸腾称为皮孔蒸腾(lenticular stommatal trspiration ):约占0.1%)。 3、不同植物的叶、同一植物不同的叶、同一片叶的不同部位(包括上、下表皮)都有差异, 且受客观生境条件的影响。浮水植物只在上表皮分布,陆生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可能有分布,一般阳生植物叶下表皮较多,上表皮接受阳光,水分散失快,所以上表皮少。 三·实验材料、仪器、药品 (1)材料:两枝粗细相近的阔叶枝条,如海南蒲桃枝条;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 (2)仪器:试管架、试管若干、透明塑料袋七个左右、棉花; (3)药品:凡士林、食用油。 四·实验步骤 1、植物的蒸腾现象 (1)选材:选取两枝粗细相近的阔叶枝条,如海南蒲桃枝条,一枝将叶片去掉,一枝保留叶片。 (2)插管:将两根枝条分别插入两个同一型号的小试管内,枝条要插到试管底,并在两支试管外壁标上A、B。 (3)加液:在两支试管内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红墨水染红的水,保持两试管内红水的液面高度一样,液面上加适量的食用油,防止水分的蒸发。 (4)标记:用红色橡皮筋从试管底套上,移动到液面位置,标记液面高度。 (5)固定:用棉絮把枝条包住,固定在试管口,然后将两支试管放置试管架上。 (6)罩袋:枝条露出试管外的部分分别用透明塑料袋罩住,袋口扎紧。 (7)照光:将试管架放到阳光下,约3h。 (8)观察 2、植物叶片上表面与下表面蒸腾作用的差异

植物的蒸腾作用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 课题一植物的蒸腾作用(20113319 王丹)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蒸腾作用及蒸腾作用的意义; 2、了解叶片的基本结构; 3、解释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和讨论说明蒸腾作用的意义; 2、通过图片展示和绘制简图说明叶片的结构; 3、通过课件展示和讨论说明气孔的作用机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的重要性; 2、形成保护森林,保护植被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什么是蒸腾作用以及蒸腾作用的意义; 2、叶片的结构。 (二)教学难点 1、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归纳总结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师】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植物的蒸腾作用。那什么是蒸腾作用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幅图。这幅图表示的是什么呢? 【生】人们在种树。 【师】对。大家可以看到,他们移栽的树木和一般的树木有什么区别呢? 【生】移栽的树木的叶片都被剪掉了。 【师】同学们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在移栽树木的时候,我们需要把叶片剪掉吗? 【生】防止蒸腾作用使植物体内水分散失,保持移栽树木体内的水分,有利于植物存活。 (课程讲解) 【师】那么什么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我们今天的学习。

【师】首先,我们要知道蒸腾作用的概念。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找出几个关键词,同学们找到了吗?我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生】活的植物体、水蒸气状态 【师】对。所以同学们只要记住这两个关键词,就很容易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了。这里还要了解,蒸腾作用的部位是叶片。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蒸腾作用,也知道蒸腾作用的部位是叶片,那么要想知道植物是怎样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我就先要了解叶片的结构。 【师】大家翻到书本112页先观察一下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叶片由哪几部分组成呢? 【生】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师】表皮是指叶片上下表面的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分别称为上表皮和下表皮。 【师】叶肉是指位于叶上、下表皮之间的绿色组织,是叶内最发达和最重要的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 【师】再来看看叶脉,叶脉在叶片内交错分布,将叶片分为无数小块,每一小块都有细脉脉梢伸入,形成叶片内的运输通道。大家可以找一个叶脉书签来进行观察,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叶脉的形态了。【师】在叶片表皮上还有一个比较神奇的结构,叫做气孔。气孔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重要结构,它相当于蒸腾作用的“门户”,同时也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教案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叶的形态与生长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知道叶的基本结构。 3、了解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生理意义及影响蒸腾作用快慢的因素。 4、知道气孔的分布状况、结构及其作用。 5、描述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蒸腾作用的基本含义,保卫细胞和气孔的结构,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难点:实验设计证明气孔的存在,水、无机盐的运输路径。 三、教学用品 课件 视频 四、教学过程 【引入】叶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散发水分的主要器官。叶的结构具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功能呢? 【展示】各种生境下的植物叶的形态 我们发现,植物叶的形状各不相同。如王莲漂浮于水面的圆形叶直径可超过 2 米, 而浮萍的叶只有几毫米;枫香的叶宽大如拳, 而松树的叶细如缝针。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与植物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例如,生活在潮湿、 阴暗环境下的植物, 一般叶片较大且叶表面无角质层,以增加换气的面积;生活在干旱环境下的植物, 叶片一般较小甚至退化成针刺状(如刺叶石竹)或小鳞片状(如麻黄), 叶表面多覆盖有蜡质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结论】叶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特征与植物生长的环境相适应。 【提出】叶的形态虽然是多种多样,它的基本机构却是相似的。 【读图】对照教材图4-37叶的结构示意图,概括叶的基本结构 【投影】一、叶的结构 【讨论】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后,通过茎运往高高在上的叶、化、果和枝等。据估计1株玉米从出苗到收获需消耗四、五百斤水。根据日常生活经验1株成熟的玉米,把它所有的物质全加起来,它的质量也远远低与四、五百斤,那你知道它吸收的水分到哪里去了吗? 【实验】植物的蒸腾作用 实验说明:选用生长旺盛的阔叶植物,以及“不要透气、浇水后阳光照射”,都是希望蒸腾作用能加强,而使实验结果明显,易于观察。 实验现象:能观察到水珠的产生。 叶 叶片 叶肉:含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 叶脉:导管和筛管,运输物质 上下表皮:无色透明细胞组成,利于光线透过;排列紧密,保护叶内结构 叶柄

植物体的三大生理作用

复习内容:植物体的三大生理作用晚 一、选择题(10分)1.相对封闭的温室中,绿色植物受到阳光 的照射而生长,昼夜测定温室内氧气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 2.植物光合作用贮存在淀粉中的能量从根本上来源于()A. 太阳的光能B.太阳的热能C.植物体内化学能D.太阳的化学能 3.韭菜的上端是绿色的,而下端埋在土壤中的部分是白色的,其根本原因是()A.韭菜下端没 有叶绿体B.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C.叶的下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叶绿体在光下才能形成 4.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结果,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示意图中的塑料带最好 为()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无色 5.将天竺葵放置在暗处24小时后取出,将一片叶的主脉从中部切断,给予光照2 小时,再检验叶片含淀粉的情况,近叶柄部分多,原因是 ( ) A.近叶柄部分的淀粉由其它部分转运来 B.远叶柄部分缺乏水分供应 C.近叶柄部分呼吸较弱 D.远叶柄部分缺乏二氧化碳的供应 6将一棵约0.2千克的柳树在肥沃的土壤中培养2年,两年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 重达11千克,其增加的10余千克的重量主要来源于()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D.大气中的氧 7冰箱能够保鲜水果蔬菜得原因是:冰箱能够()A.减少果蔬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 B.降低环境温度,减弱呼吸作用 C.降低环境温度,加快呼吸作用D.减少环境中氧气含量,减弱呼吸作用 8.右图是关于水果存放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气体量得关系曲线。你认为存放水果以什 么状态下的氧气浓度为最好?()A.A B.B C.C D.D 9.温室栽培西瓜时,要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的原因是() A.降低呼吸强度,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B.提高光合效率,加速有机物的运输 C.降 低室内温度,控制营养生长过程D.调节室内温度,控制病害的发生 10.对于光合作用来说,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增强。但在炎热夏季中午,光 合作用反而会下降,其原因是()A.蒸腾作用太强,体内水分不足B.细胞内 叶绿体活性下降 C.气孔关闭,二氧化碳摄入不足 D.气孔关闭,氧气释 放受阻 二、非选择题1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 了以下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的步骤如下,正确顺序是 _______ ____。①分别摘取甲乙袋中的叶片各一片②把实验材料放在光 下照射2~3小时③实验一中的装置放于暗处一昼夜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 滴加碘夜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2)实验一探究的是:______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 (3)实验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 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作用,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_散失的。 水分是通过在茎中运输的。 12、下面图甲表示某生长的大棚蔬菜,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丙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 强度对大棚该蔬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请回答:(1)植物生长生理活动需要水和无机盐,是通 过甲图植物茎中的【D】__________ 运输到植物所需要的部位。光合作 用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 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产物 是和。(2)甲图中A、 B、C为植物叶片发生在植物体内的 某些生理过程,【】____过程在细 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活动。这一过程主 要发生在乙图的【】_____中。(3)甲 图中过程B为__________。(4)根据对图丙分析①a或b曲线都可以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②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5)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人们已经总结出许多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如、等。 13、图A为某叶片的横切面结构,图B和图C为探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演示装置,B装置的 培养皿中的液体为氢氧化钠溶液,C装置的培养皿中的液体为清水,先将B、C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再移置光下几小时。请分析回答:(1)把B、C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能产生淀粉的装置是____________;若把该装置的一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叶片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而另一装置的叶片做同样处理,没有出现上述现象。通过B、C两装置的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3)将变蓝的叶片横切,制成切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结构如图A所示,则图中变蓝的主要结构是[ ] ___,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 ] ____,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是由[ ] ____________运输的。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教案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教材分析 蒸腾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教材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知识的构建,从实验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入手,使学生确信植物具有蒸腾现象,接着引导学生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叶片的结构及蒸腾作用的意义等。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掌握叶片的结构,学生才能透彻理解蒸腾作用的知识,同时为讲解光合作用打下基础。而叶片的结构又是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充分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植物散失大量的水分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本教材强调指出蒸腾作用对植物生活的意义,同时也为学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描述植物的蒸腾概念,部位,意义,知道叶片的结构特点;说出气孔的分作用;了解徒手切片的制作方法 2、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义。 教学重点蒸腾作用的概念、意义及叶片的结构、气孔的开闭和分布 教学难点叶片结构的观察、叶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以及气孔开闭的原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边梳理边反馈 学习方法学生自学,讨论,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提问两个问题:1、植物体是怎样度过炎热的夏季的呢? 2、为什么人们喜欢在树荫下凉快呢? 在学生的回答中导入并板书课题: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叶片 (1)表皮由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2)叶肉 (3)叶脉 3、气孔的作用,及张开闭合的原理 4、蒸腾作用还受那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5、蒸腾作用对植物体自身的意义? 为了加深对叶片的结构的理解,解决叶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难点,安排两幅图片2)试一试自己的识图能力 叶片的横切面图 指出1---6的名称 ①表皮属于组织,叶肉属于组织 ②叶肉细胞中有许多绿色颗粒是。 ③怎样区分上表皮? 叶片的表皮平面图 甲 乙 ①指出1----3的名称,甲、乙各处于什么状态? ②气孔张开闭合的原理?(强调:气孔的张开闭合可以调节蒸腾作用,是内因,引出下一个问题) 那么外界因素是什么? 师:植物体内的水分不断的散水,这些水分是从那里来的?出示课件从根吸水到叶的气孔排出水分的过程图(flaish动画) 那么同学们知道根辛辛苦苦吸收来的水分,有多少被叶给蒸腾出去了?引出蒸腾作用的意义让学生答学生看书过程中可以合 作、讨论自己陌生的问题 解决不了的举手问,采取 生帮生的方式解决 生答(略) 学生识图回答,直观的认 识叶片及表皮气孔的特 点和作用 生答(略) 生答:95%----99% 充分的让学 生参与到学 习的过程中 来,体现了学 生是“主体” 的教学思想 叶片是叶的 主要部分,叶 不但是蒸腾 作用的主要 器官,也是光 合作用的主 要器官这是 和下一节相 联系的

《植物的蒸腾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 唐山市第三十八中学周俊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了解植物叶片表皮上的气孔在水分散失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植物蒸腾失水的演示实验,说出蒸腾作用的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植物气孔数目和分布的探究,理解植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增强生态意识,提高绿化祖国,保护环境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 难点:气孔数目和分布与植物蒸腾作用的关系 教学准备:证明植物可以散失水分(蒸腾作用)的演示实验装置。即,选取同种植物大体相同的三根枝条,一根剪除叶片记为A,两根保留数量相同的叶片分别记为B、C ,分别插入三个试管中,试管中装等量的水,水中滴几滴植物油,用透明的保鲜袋套住枝条,扎紧塑料袋口,使其不漏气。A、B组置于室外有阳光的地方,C组置于室内阴暗的地方,留待上课时使用。 自制多媒体课件一份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思想和课后反思: 依据课改的课程标准要求,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学生的经历和经验相联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是学生了解植物体内的水分是如何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非常重要,为了使学生对蒸腾作用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除了“讨论与活动”中的蒸腾作用的实验外,将“思考与练习”中的活动在课上也给同学以探究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习题代替课本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说课稿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上午好,我是号选手张树岭,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该课题是济南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隶属于课程标准确立的“人与生物圈”课程主线中最大的主题之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二级主题,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共同组成绿色植物三大生理作用,教材在编排上将其安排在两者之前,既充分考虑了学生主体的认知规律,也科学考量了三者的辩证关系。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对前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适应不同的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可以为后面光合作用以及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全章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三大核心理念,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实际,特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举例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2)、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片的各部分结构。进一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制作徒手临时切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切片标本,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对蒸腾作用知识的拓展迁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2)、培养敢于实践、乐于探究的生物科学素养;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教材重点与难点 重点——练习制作徒手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 确立依据: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观察蒸腾现象理解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观察叶片的结构理解并认可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因而确立该内容为重点。 难点——练习制作徒手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 确立依据:七年级学生是第一次练习制作临时切片,并且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结构,此外还要注意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对学生的综合要求较高,学生掌握操作要领有一定难度,故把该内容确立为教学难点。 4、学情分析 能力起点方面——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充满好奇,乐于动手,对制作临时装片及显微镜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背景知识方面——学生简单了解植被与降水的关系。 5、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实验用具、材料及医用消毒棉,酒精和纱布,课件等。 学生方面——兴趣小组准备关于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的实验资料。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多种教具的准备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探究和认知,理解和构建本节知识。与此同时这样的教具准备能够呈现出更有生命张力,更具探究精神的生物课堂。 二、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植物的三大作用专题

中考专题训练——绿色植物 一、选择题 1.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施肥不当造成“烧苗”现象,其原因是 A.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B.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C.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D.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2. 6.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要剪去一些树叶,这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3. “爱护树木,人人有责”。在树干上乱刻乱划会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A.切断了有机物向上运输的通路 B.切断了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路 C.切断了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通路 D.切断了水分和无机盐向下运输的通路 4.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 B.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 C.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5.右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小时),据图推断下列正确的是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B.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是 A.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进行 B.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C.增加周围大气的湿度,提高降雨量 D.使植物有效地散热,避免被高温灼伤 7.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市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部分街道、公园新移栽了一些树木,下面有关移栽的说法,错误的 A.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 B.移栽时带一个较大的土坨,可以较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1课时 一、概述本节内容主要是植物叶片结构和蒸腾作用,是八年级下册的生物部分,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植物的蒸腾作用过程、生理及发生的位置,整节内容应用2个课时,第1课时应完成叶的结构和初步认识蒸腾作用,而气孔数目和影响蒸腾作用的部分应分在第二课时完成,本节内容与之前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属生物部分重要的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利用教材资料,学会阅读归纳总结的能力,掌握叶的结构以及植物蒸 腾作用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等资料,了解叶的形态结构及与生长环境的适应,初步了 解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收集资料,观察实验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叶的结构;蒸腾作用 教学难点蒸腾作用及意义 四、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相对于八年级大部分学生而言并非很难,主要以识记理解即可,尤其是第二三章化学部分抽象知识点之后,相对而言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所以本节教学活动可采取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问题等方式,同时应注意对问题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过程 回顾引课复习茎对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 师:提问水分被吸收到植物体内后有什么作用 生:进行光合作用提问:还有其它作用吗? PPT展示一株玉米的一生大约吸收了400斤水,收割时质量仅为几千克,引导学生对植物吸水的思考 生:进行蒸腾作用板书: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一)、叶的结构 1.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长环境的适应 PPT展示各种环境中的叶,观察叶的大小等。 4.结构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叶由叶柄和叶片组成,叶片 PPT展示叶的结构示意图 学生读图回答叶片的结构特点,简要回顾叶肉,着重讲述表皮和气孔。

绿色植物三大作用专题复习题

课题: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 考点一、描述蒸腾作用的概念、应用。 1.⑴概念:蒸腾作用是指以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⑵器官: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⑶结构: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 ⑷意义:下列描述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A.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 B.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C.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D.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⑸应用:移栽植物时常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去掉部分枝叶,目的是。 2.植物体(主要是叶)向大气散发水蒸气的现象叫()4. 植物体水分散失的门户是()6.菏泽城区环境优美,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在移栽过程中园林工人截去了树的大部分枝叶,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7. 炎炎夏日,植物的叶片没有被灼伤,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的原因是() 9.右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 A、B、C、D 四 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 2 个小时。请分析回答: (1)A、B 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由植物体散发出 的是装置。 (2)C、 D 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装 置。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填“提高”或“降低”)大气的湿度。 考点二、叶片的结构1.叶片的结构: 1) 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上有许多与外界进行气体 交换的结构是,它的张开和闭合是由[6]控制。 2)[2]和[4]合称, 其细胞内部都含有,是进行的场所。 3) 内有大量导管和筛管,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的是[]。 2.水分吸收的主要器官、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3.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蒸腾作用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蒸腾作用) 一、水分的吸收与运输 1.植物主要通过哪个器官吸收水分——根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根尖成熟区 原因: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增大了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表面积 2.导管与筛管的比较 3.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 二、蒸腾作用 (一)定义: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二)形式:水蒸气(三)主要部位:叶片 (四)散失门户:气孔 (五)途径:根尖成熟区茎中导管叶脉气孔大气

(六)意义: ①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1.对植物体本身的意义②蒸腾作用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 ③蒸腾作用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①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了生物圈 的水循环 2.对生物圈的意义:②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③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大量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七)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一定范围之内)(类比晒衣服的过程) 1.光照: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强(注意:夏日正午十二点,蒸腾作用会减弱,原因是保卫细胞失水,大多数气孔关闭,防止水分过度散失) 2.温度: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 3.湿度:湿度越低,蒸腾作用越强 4.空气流速:空气流速越快,蒸腾作用越强 三、叶片的结构 1.叶片由表皮(包括【1】上表皮和【3】下表 皮)、【2】叶肉、【5】叶脉三部分组成。 2.表皮属于保护组织,由一层细胞组成,分布 有【6】气孔,该结构是由两个半月形的【4】 保卫细胞组成的,对于大多数陆生植物来说, 气孔在【3】下表皮分布较多; 【5】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2】叶肉属于营养组织,这一部分的细胞中含有可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

绿色植物三大作用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练习题 一选择 1.(2016泰安)如图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 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 动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 A.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B.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C.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2.(2016日照) 先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图甲)于晴天的晚上22 时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变化曲 线(图乙),该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C.水蒸气 D.氮气 3.(2016东营)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 如图,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达,正确的是() A.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柳树生长增重的物质来自土壤和水 B.普罗斯特勒的实验证明,植物每时每刻都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C.萨克斯的实验中,照光后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脱色后呈黄白色 D.萨克斯的实验中,脱色后再用碘蒸汽熏蒸黄白色的叶片,见光部分呈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4.(2016东营)从今年起,我市将全面实施“三年增绿”计划,大面积增加绿地植被,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质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绿色植物能够提高大气温度,增加降水量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5.(2016东营)生态球是家庭中常见的绿化美化饰品,置于阳台上,能较长时间稳定存在(如图),下面是生态球一天内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每天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正确的是() A.B. C.D. 6.刚收获的小麦堆放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将手插入时会感到发热,这主要是因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