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精选4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精选4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精选4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培养数感。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具准备:

黄豆若干,计数器22个,塑料盆、小桶、纸盒子若干,实物投影仪。

重点难点:

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数数,初步体会估数)

谈话:今天我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有豆子,上数学课拿豆子是干什么用的呢?(可让学生说一说)豆子是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的。今天我们看谁会思考、会观察、会从玩豆子中发现数学问题,请大家听清要求:玩的时候,同学之间要会合作,互相谦让。

玩豆子的时候要注意,别让豆子掉到地上。

同桌两人玩豆子。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有多少粒。两人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看谁猜得最接近。

活动结束时,我就站在这儿,你就马上停止了。

(教师要走近学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合作中的问题)

二、活动二(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读、写数)师生互动活动。

你们玩得真开心,我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师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我一把抓多少粒豆子?

(1)学生猜,教师不做评价。

(2)怎么知道有多少粒豆子呢?

(3)交流数的方法。

我每组都给你们抓一把豆子(教师边说边抓),数一数到底有多少粒豆子?

(1)小组内数豆子。

(2)小组汇报有多少粒豆子。在计数器上拨出你们小组数出的数?怎么写这个数,请你试着写一写。

(1)每组派代表到黑板前写数,其他学生在练习纸上写。

(2)老师根据学生写的数,进行适时指导。(例如62: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

(3)同桌交流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现在回过头来,说一说我(指教师)一把大约抓多少粒豆子?(引导学生找一个中间值)

三、活动三(在估数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读、写数的方法)

(一)同桌两人玩豆子。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一起猜有多少粒,猜后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并写出这个数。你一把大约抓多少粒豆子?

(1)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

(二)指定物体量豆。(体会估计需要有依据)

一小桶豆子有多少粒呢?让学生自由地猜,猜的结果反差太大,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想方法估计。两人一组,装满一小桶豆子,想办法估计,看谁估计得比较准确。交流你是怎样估计的。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并写出这个数。

四、活动四通过游戏,激发学生读、

写数的兴趣) (一)拨数游戏一个拨数,两个同时读并写出这个数。全班交流。(教师注意抓住对特别的数的处理,例如90,66等数)认识百位。可以介绍一下三位数和两位数。

(二)猜数游戏

1全班一起做猜数游戏。(1)在你的纸上悄悄写一个两位数。

(2)指名猜一名学生写的数。(其他学生猜,该生做提示) (3)教师试猜一个数。(用区间套的方法)同桌两人玩,一人在心中想一个两位数并写下来,另一个人猜这个数。

五、活动五

增加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感受。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回忆整理,让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学生巩固整理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森林游园会”的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回忆整理,让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巩固整理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能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复习

师:同学们,今天森林里举行游园会,张老师得到了一张邀请卡,你们想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吗?那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整理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算一算分一分》

1、出示题目,学生计算

师:看看,狐狸兄妹来迎接我们了,答对了题,才能进入数学王国参加游园会哟!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把出现的数学题解答在你面前的答题卡上,比一比看哪个组最先答出。做好准备了吗?(请最快的一组来回答。)

2、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可以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把它们分一分类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问:你为什么这样分?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找出了这么多种分法。

3.问:那计算上面算式时要注意什么?(谁来说一说)

总结: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要注意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二)整理复习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我最棒》

1.出示“小兔摘萝卜图”。

(1)仔细看图,了解图意。(指名说一说)

(2)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①独立尝试提问并解答

②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③全班交流,介绍思路。

小结:解决问题要先看数学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相关条件,最后检查结果。

三、重点练习,强化提高《练一练想一想》

1、出示“小猴子摘桃子图”

(1)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你能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回答)

(3)这道题中有什么数量关系?

2、出示“动物图书室图”

(1)仔细看图,这幅图给了我们什么数学信息?

(2)问题是什么?你能列式计算吗?(学生解答)

(3)在做这种题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3、出示“纪念品物品价格图”

师:我们要回去了,一起去看看纪念品馆吧,但是每人只有一张100元的购物券,算算你够买哪些你喜欢的物品,再算一算用去了多少钱。

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

四、总结归纳,结束活动

师:这节课在同学们的合作下,我们跟着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共同归纳和整理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在以后的复习中,大家可以应用今天学的方法自己整理。我们下节课再见吧!

数学一年级下教案篇三

单元目标:

1、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重点:

1、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单元难点:

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

2、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

课时安排:

1、整十数加、减数…………………………………………………3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数……………………………………………4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数……………………………………………6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加减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你们喜欢花吗?在公园里举行花卉展,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

这里有那么多美丽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花园里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让我们跟着工人叔叔到花园里去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什么?

学生汇报,在花圃里有三种颜色的花: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等。

整十数加整十数

看着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板书:10+20)

谁还有不同的算式?(20+10)

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请同桌的`同学讨论讨论

全班交流

1、数的方法:10、20、30

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4、想加算减: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5、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想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流动,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你们用摆真实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学生摆小棒

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和第三个问题

三、整十数减整十数:

工人叔叔说,布置花坛还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小朋友们,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还有多少盆紫花?

可以怎么列算式?(板书:30—20=10)

你是怎么知道30—10等于10的?同桌两人说一说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四、巩固练习

1、口算:3+2=4+5=6—4=

30+20=40+50=60—40=

3、练习十第1、2、3题

4、游戏:帮小狗找回家的路

五、思维练习

一个小组的同学站成一队,组长的前面有3个人,组长的后面有4个人,这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六、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就是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相减,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表示把以十为单位的数相加、相减

板书设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例1、10+20=30

一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

30—10=20

用3个十减1个十是2个十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篇四

1教学目标评论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巩固数的组成。

2、进一步巩固数位的概念和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3、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学情分析评论

1、六、七岁的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数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是缺乏在生活中的运用。因此让他们更加巩固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很有必要。

2、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以活动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重难点

重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难点: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评论

一、导入:跳跳虎悄悄地告诉我一个秘密,在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智慧岛上,藏有一个智慧宝箱,听说打开宝箱的人就会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今天跳跳虎想带着大家一起寻找宝箱,你们愿意吗?但是智慧岛上机关重重,让我们一起闯关吧!

二、练习

1.第一关:填一填

我们来到游乐场,闯入第一关填一填,在做题之前,你想提示大家注意什么问题?

请大家拿出题单,动手填一填。汇报:谁上来填第一组,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表扬(你很有条理)和他结果填的不一样请举手

第4组:2个+壹五。表扬:你很会思考,满十进一,方法用的很好。

2.按规律填一填:

刚才我们顺利的闯过第一关,要进第二关,必须要来乘坐刺激的过山车,要想让过山车开动,我们必须按规律把这些数填完整,在填数之前,你们要先判断什么?顺数还是倒数,几个几个数。请大家动手填一填。

汇报:和它们填的不一样的请举手?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语言准确)

过山车已顺利开启,你们做的好进入第二关准备了吗?

3.送小鸟回家

我们进入爱心城堡,这里有一群迷路的小鸟,我们只有把这些小鸟按要求送回各自的家,才能顺利过关。

汇报:小鸟给大家爱心竖起大拇指。

4.第三关:比一比

离开爱心城堡,我们来到池塘边进入第三关:比一比。

青蛙兄弟俩正在捉虫子。小青蛙说:我捉的虫子比38条多一些,大青蛙说我比小青蛙多的多,但比90条少些。小朋友,你们能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吗?

动手画一画,和上面小朋友画得不一样的小朋友请举手。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5.第四关:拨一拨:

小朋友对100以内的数大小比较掌握得非常好,所以我们才顺利的进入第四关:拨一拨看:这一关的题目是,在计数器上拨4个珠子,可以表示什么数?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目的?像这样只用4个珠子,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再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组成一三。谁上来拨一拨?还有其他答案吗?

小结:不同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6、想一想试一试?

用三张卡片中的两张组成两位数,2 5 8

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7.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顺利地闯关成功,我们一起打开宝箱吧!

你们每一队派1个代表上来,领取你们的神奇力量吧!

三、小结:

你们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精选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五部分: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本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表内乘法集中复习,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乘法口诀,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教学建议 1、复习前,应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制订适合本班实际的复习计划,以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

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这部分内容可用5课时进行复习。 1、“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材中安排了两道小题,着重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所学习的笔算两位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教学中应注意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述即可,教师不必总结出条文让学生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具体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可以用笔算也可以用口算,只要学生计算正确就可以了。 2、“表内乘法”的复习。 教材主要从两方面复习: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乘法口诀是计算乘法的基础,必须让学生熟记。因此,教材安排了让学生背出全部乘法口诀。对于乘法计算,要求学生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另外,对乘法口诀,应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避免机械背诵。 复习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要解决题目的问题,应该怎样做?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也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不必按照一定的模式来叙述。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1)“米和厘米”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长度单位是米和厘米。要求学生能够形成比较清晰

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总复习5篇

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总复习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总复习,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下册总复习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9,121,122,123,124页上的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蓖ü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2蓖ü复习,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对加减法计算方法整体认知结构。 3痹诟聪肮程中掌握一些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进行知识的和复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过程 一、从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教师:同学们在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学习了哪些内容? 指导学生说出10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加、退位减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0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法整十数加整十数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法 100以内的减法整十数减整十数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两位数减两位数 退位减法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教师:这节课我们从这样几个方面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第121页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要求学生对照自己做的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了,并且掌握了它们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把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填在表中。 出示下表,教师引导学生填表。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归纳。 如果学生不能找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可以作以下的引导: 教师:我们在计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想一想在减法计算中,也需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吗? 学生意识到也是要对齐相减的。 教师:所以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后再计算,就是加减法计算方法相同的地方。除此之外,它们在计算方法上还有相同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把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第二条进行比较,很容易发现这一条也是相同的。 教师:还有哪些地方不同呢? 学生说出两种计算方法的不同点。

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第1课:100以内数的读写 复习内容: 100以内数的读写,总复习第1—4题,练习十八第1—3、8—9、11题。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复习重点: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复习难点:认识计数单位“-”和“+”,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复习准备:小黑板。 复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新的知识,从今天开始进入总复习阶段。这节课着重复习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二、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 1、填空。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3,十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 (3)、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4)、100是()位数,“1”在()位上。 (5)、5个一和6个十是( )。 (6)、七个十是( )。八个一( )。 2、指名按要求数数。 (1)从27起,一个一个地数到43。 (2)从60起,十个十个地数到100。 (3)从48起,两个两个地数到68。 (4)从35起,五个五个地数到65。 (5)从92起,往前一个一个地数到78。 师:刚才我们能用各种方法数数,有1个1个地数,有2个2个地数,有5个5个地数,有10个10个地数,还能够逆着有1个1个地往前数,说明同学们对100以内数的树法掌握的很好。 三、复习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1、出示计数器。 读出并写出计数器上的各数。 35 60 7 100 10 48 2、发散练习。 (1)45的个位数字是几?还有哪些两位数个位上也是5,谁能报出来? (2)33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 (3)60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还有哪些? (4)还有一个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也是0,这个数是多少? 四、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1、填空 26 ()28 ()()31 47 ()()50 () 89 87 ()()()79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精选4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精选4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培养数感。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具准备: 黄豆若干,计数器22个,塑料盆、小桶、纸盒子若干,实物投影仪。 重点难点: 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数数,初步体会估数) 谈话:今天我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有豆子,上数学课拿豆子是干什么用的呢?(可让学生说一说)豆子是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的。今天我们看谁会思考、会观察、会从玩豆子中发现数学问题,请大家听清要求:玩的时候,同学之间要会合作,互相谦让。 玩豆子的时候要注意,别让豆子掉到地上。 同桌两人玩豆子。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有多少粒。两人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看谁猜得最接近。 活动结束时,我就站在这儿,你就马上停止了。 (教师要走近学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合作中的问题) 二、活动二(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读、写数)师生互动活动。 你们玩得真开心,我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师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我一把抓多少粒豆子? (1)学生猜,教师不做评价。 (2)怎么知道有多少粒豆子呢? (3)交流数的方法。 我每组都给你们抓一把豆子(教师边说边抓),数一数到底有多少粒豆子? (1)小组内数豆子。 (2)小组汇报有多少粒豆子。在计数器上拨出你们小组数出的数?怎么写这个数,请你试着写一写。 (1)每组派代表到黑板前写数,其他学生在练习纸上写。 (2)老师根据学生写的数,进行适时指导。(例如62: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 (3)同桌交流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现在回过头来,说一说我(指教师)一把大约抓多少粒豆子?(引导学生找一个中间值) 三、活动三(在估数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读、写数的方法) (一)同桌两人玩豆子。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一起猜有多少粒,猜后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并写出这个数。你一把大约抓多少粒豆子? (1)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 (二)指定物体量豆。(体会估计需要有依据) 一小桶豆子有多少粒呢?让学生自由地猜,猜的结果反差太大,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想方法估计。两人一组,装满一小桶豆子,想办法估计,看谁估计得比较准确。交流你是怎样估计的。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并写出这个数。 四、活动四通过游戏,激发学生读、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复习教案

课题:综合复习课型:复习 计算类知识 时间:3课时 1.复习十几减几 【重点复习减法表】 1.根据规律写算式: (1)7+8=15 8+9=17 15-7=8 16-7=9 15-8=7 (2)11-9=2,11-8=3,(),()。 11-5=6,12-6=6,(),()。 11-7=4,12-7=5,(),()。 (3)你能写出和12-6得数一样的减法算式吗? (4)你能写出和8+9得数一样的加法算式吗? (5)图上苹果有5个,梨有2个,苹果和梨一共有15个,梨最少有几个,最多有几个? 2.加减法口算 【复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口算】 口算中,错误率较高的是两位数与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相应的退位减法。原因可能是:(1)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不熟练;(2)对于“个位满十进一”和“个位不够减退一”这两点不是很清楚。 3.加减法估算和笔算 【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估算】 1.有部分学生在估算时,只关注十位,忽略了个位。特别是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错误比较多。因此,在复习时,要重点培养学生分清加减法的类型,什么时候个位会影响十位,什么时候却不影响。那么,估出来的得数也会不同。 2.有学生会觉得估算的得数一定是几十多,但有时却是正好几十,答案刚好是整十数。像这样特殊的例子也要多练习。 【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 1. 大部分学生已能熟练地笔算。发生错误的原因:(1)当个位满十,没有向十位进一,小“1”忘写或忘加。(2)当个位不够减,没有向十位借1个十,小“·”忘写或忘减。(3)横式的得数忘写。 2. 在复习课中,进行笔算过关练习,比比哪一小组最棒,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笔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促进笔算技能的形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第八单元总复 第一课时: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复目的: 1.复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够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通过复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发展他们初步的研究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20以内退位减法的减法表、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精讲多练 复过程:

一、复算法。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你是怎样计算的? 让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肯定他们的答案,小结出方法:想加算减、破十法、十几减9几加1,十几减8几加2,十几减7几加3…… 2.完成《学法大视野》P49“回顾与梳理”。 二、复减法表。 1.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板书课题)教师随意指一道式题,让学生熟练回答。 2.完成《学法大视野》P49第一、二题。 三、复加、减法应用题。 完成《学法大视野》P49第三、四题。

四、课堂练。 1.口算题:从退位减法表里随机抽取。 2.直接写出答案: 12-8、14-6、12-3、16-9、13-6 11-9、12-4、13-9、14-8、14-5 14-7、11-8、15-6、11-7、12-7 16-8、13-5、11-3、18-9、13-8 3.比大小: 15—7○12—4、16—9○13—8 五、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了哪些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100以内数的组成、读写法 复目的: 1.通过复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2.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3.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精讲多练 复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100以内数的组成、读写法。(板书课题) 二、复数数和数的组成 1.填空题: 1)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教案 教学总目标:通过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惯。采用多种形式理解数的意义、加减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加减运算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用100以内 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食物的顺序,能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能进行简单的估算;进一步直观感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中的实物,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数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课时:5课时 教学内容总复(一)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分类与梳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00以内的 加法和减法计算。 2.提高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回顾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区分各个类型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20以内的加减法。 教师出题,让学生口算: 14-5=,16-9=,13-4=。 12-8=,11-6=,9-6=。 3+5=,7+4=,5+8=。 二、回顾与交流。 1.教师引导学生同桌互相交流,回答以下问题:

a.你认识了哪些数?能按顺序数一数吗? b.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表示32这个数? c.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举例说一说。 2.教师板书不同类型计算的方法,让学生就各种小类型分别举例出题,并计算出来,说出计算方法。 3.教师练学生的十位数计算能力,让学生快速说出下面各题得数的十位是几: 31+6=□,775-6=□,974-20=□4。 54+9=□,337-8=□,XXX□5. 三、数的运算。 1.教师让学生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每人一张练纸,上面是100以内的口算题) 2.学生把经常出错的题目写下来,说一说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进位与退位。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1.2过程与方法:通过拼一拼、摆一摆,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2 教学难点: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2.3 考点分析:能够正确指出一些图形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感知所学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各种平面图形的图片;学具袋中的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一)课件出示:几种平面图形,让学生说出名称。 (二)点明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平面图形来拼组。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操作感知: (一)折一折: 1.长方形边的特征:

(1)将手中准备好的长方形对折,你是怎么对折的? (2)学生交流汇报。有左右对折与上下对折的。你有什么新发现? (3)引导学生发现:通过对折,上下两条边能完全重合,左右两条边也能完全重合。同时教师指出:上下两条边是一组对边,左右两条边也是一组对边。 (4)板书归纳:长方形对边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长方形的边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正方形边的特征: (1)猜测:观察一下手中的正方形,猜测一下正方形的边会有什么特征?可能会有学生说:对边相等,也可能会有学生说:所有的边长都相等。 (2)讨论:我们怎么去证明你的猜测呢?学生可能会说:用尺子量,也可能会说:通过对折来证明。 (3)验证:让学生通过对折的方法来证明正方形各边的关系。 (4)汇报;通过上下对折,左右对折证明对边相等;通过对角线对折证明邻边也相等。 (5)板书归纳: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猜测、讨论、验证、汇报等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同时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正方形边的特征的掌握。】 (二)拼一拼: 1.引导探究长方形拼组; (1)想一想: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能拼成什么平面图形? (2)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拼组; (3)展示学生的拼法:一种是将长边对接,一种是将短边对接。 (4)为什么有的同学能拼出正方形,而有的同学却不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说明。 (5)小结:【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后面学生的自主探究做必要的的方法铺垫。】

小学一年级下册总复习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总复习数学教案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对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形成一定的计算速度。 2、以解决问题为依托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3、在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对知识有新的认识、提高。 1、谈话引入:老师想问小朋友一个问题,平常你们喜欢到哪儿去玩?能不能把高兴的事说出来听一听? 2.出示课本插图,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这是一幅“儿童乐园”图,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或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主要景物——飞天轮、龙船、蹦蹦床、电瓶车。(或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几个主要活动——有的小朋友在坐飞天轮,有的小朋友在坐龙船,有的小朋友在跳蹦蹦床,有的小朋友在开电瓶车。)

(2)A: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开展几个主要活动的人数——坐飞天轮的有23人,在坐龙船的有16人,跳蹦蹦床的有15人,在开电瓶车的有6人。 坐飞天轮的有23人是情景中以文字叙述方式告知的,开电瓶车的只有6人,以上两条信息学生很容易发现,也不会产生意见分歧。但由于坐龙船的16人拥挤在一起,跳蹦蹦床的15人在排列上没有规律,因而学生对这两条信息的发现可能会有意见分歧,此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感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便形成正确认识——从左到右依次数出坐龙船的16人;把跳蹦蹦床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的区域,分别去数,然后相加,或依次数出每个区域中的人数。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反思:在数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或开始为什么没有数正确)——要有正确的数数方法,要仔细数,不重复也不遗漏。 B: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现在是下午4时;有的小朋友在买饮料,能知道各种饮料的价格;有的小朋友在买票入场,因为身高超过了1米。 (一)统计信息,提出问题: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精品资料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教案教学总目标: 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惯。采用多种形式理解数的意义、加减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加减运算的区别和联系。 2.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食物的顺序,能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能进行简单的估算;进一步直观感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中的实物,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数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课时:5课时

教学内容总复(一)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分类与梳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2.提高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回顾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区分各个类型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20以内的加减法。 14-5=16-9=13-4= 12-8=11-6=9-6= 3+5=7+4=5+8= 学生口答。 二、回忆与交换。 师: 1.你认识了哪些数?能按顺序数一数吗? 学生同桌互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表示32这个数?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除书本中的表示方法,还可以用图形表示等。3.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举例说一说。 请学生举手回覆,让学生明白比较数的方法。 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得数的十位是几吗?

31+6=□775-6=□974-20=□4 54+9=□337-8=□935+30=□5 三、数的运算。 1.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人一张练纸,上面是100之内的口算题) 2.把你常常失足的题目写下来,说一说计较中应该注意甚么。进位与退位,有没有进位和有没有退位。 3.“50-18”可以解决糊口中的甚么问题?举例说说。 精品资料先让学生互说,然后请学生举手回答,说生活题目。 4.踩地鼠。 (1)54+6=50() (2)73-20=71() (3)一个加数是4,另一个加数是50,和是54。 () (4)23+30﹥53() 5.智慧果。 师:想吃鲜味的智慧果吗?开动脑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果实里的算式对了,就可以把它们摘下来。谁先来尝尝? ()+62=68()-40=53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1.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局部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局部的名称。 2、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比100多1的数是99。〔〕 53和35一样大。〔〕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99大于100。〔〕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39和41的中间是40。〔〕 40+5比50+4小。〔〕

二、创设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 〔1〕同桌说一说。〔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后面的数叫和。 4、突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5、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并说出减法算式各局部名称。 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6、请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四、稳固提高 1、刚刚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游戏〕出示课本练一练第3题,快速口答。 2、三只母鸡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你快速的找出每个小鸡的妈妈是谁? 3、出示果园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教师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案一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找等活动,使学生能直观地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2过程与方法:在经历观察、比较,描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到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求新知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2.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立体图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认识平面图形。 2.3 考点分析: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积木、立体图形物体和平面图形卡片、钉子板。 教学过程 复习立体图形 (复习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师:同学们还认识这些才朋友吗?我们一起喊出它们的名字,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记得很清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家族”里的新朋友——认识平面图形。 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一)学生动手,拓出平面图形 课件呈现主题图 1.你有什么方法能在纸上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面”呢? 2.学生动手操作,利用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各种平面图形,小组交流自己画图的过程与方法。 (二)认识长方形 1.课件呈现长方形:从哪一种形状的物体得到这种图形的? 2.让学生在长方体物体上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3.谁能帮这样的图形取个名呢?板书:长方形。 4.讲述生活中长方形的例子。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物品图片。 师:我们生活中的长方形可多了呢!下面请同学们指出图片中的长方形。 (书、电视机、方桌子、相框、纸巾盒等等) 5.让学生自己说出生活中长方形的例子。 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有哪些长方形呢? 同桌讨论,小组讨论,最后请同学自由发言,举出例子。 (三)认识正方形和圆 1.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物体的面画出来的?在这些物体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处板书:正方形、圆) 2.举例讲述生活中的正方形和圆。 课件出示生活中带有正方形或圆的物品图片。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最新模板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最新模板 教师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观,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最新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最新模板1 详细介绍: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口算加减法,包括两位数加减法,整百、整千数加减法,几百几十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几百几十加减法(进位、退位)等,是继第二册“100以内口算加减法”之后的又一阶段性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笔算要理解算理,需要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特别需要有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作基础.因此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十分重要,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口算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教材并不限于教给学生一般的口算方法.教材在每道例题下面都安排了“你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这样的思考问题,提示学生灵活地思考其他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类推能力. 教法建议 教学时以旧引新,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数的组成. 教学口算方法时,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介绍的口算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去思考其他方法.对于学生说出的其他口算方法,只要正确、合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不要强求一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法来算,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 教学时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说自己的口算思路,说明口算步骤,计算后引导学生说出每组题的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 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掌握,但由于数目大了,算得又对又快不是

很容易.因此设计练习时首先要求口算正确,以后逐步要求.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考的.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具、学具 口算卡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26+3048+20---20--+328-9 2.连加、连减. 52+30+757-30-5 55+30+675-40-8 72+10+786-20-7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二、学习新知. (一)教师谈话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习题,我们已经学过笔算的方法,今天,们要学习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二)学习例1. 1.出示例164+25 教师提问:不用竖式计算谁能很快算出结果?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2.演示课件“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下载

统编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备课教案4篇

统编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备课教案4篇 统编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备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一、游戏导人,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 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 学生:邵老师,告诉你,9和1凑满十 [评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口令游戏不但复习了10的组成,也为学生探索8、7加几的算法提供了依据。]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小号图。 (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 [评析: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 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学生在交流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8+7的计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 反映了学生的三种认知水平:第①种算法表现出动作把握倾向,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第 ②③④种算法表现出图形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对图形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像力;第⑤⑥ 种算法表现出符号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认知水平较高。] 2.教学小棒图。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 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 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想的?指名交流。 [评析:设置一个帮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让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有利于培养学生 助人为乐的美德,同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 3.(1)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学生完成后交流。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游戏。先圈出10个,再计算。 (3)教学想一想。提问:不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填一填。 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系的算式?

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位置 一复习内容: 教材第1~9页,上下,前后,左右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复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复习重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左、右”。 一、看一看,说一说。 1 •小鸭在小猫的()面。 猴在小鸡的()面。 2. 羽毛球拍和羽毛球在皮球的()面。 3. 小狗在第二层的最()面。 4•任选其中一个小动物或一个物品说说它的位置。 二、说一说,填一填。 1•桌子()面有书,桌子()面有书包。 2•把书按从前往后的顺序编号。 3•把书包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编号。 三、看图填空。 1.名同学站在()排,5名同学站在()排。 2 .小方站在第()排,从()数第一个。 3•小明的()边有3名同学,()边有1 — 四、复习难点:正确辨别“左、右”的相对性 左手的号码是()右手的号码是()

五、猜猜看。 玲玲、桐桐、宁宁家的阳台一厂都摆着花。玲玲住在桐桐楼上, 桐桐住在宁宁楼一卜。 玲玲家住在第()层, 桐桐家住在第()层, 宁宁家住在第()层。 六、想想,看看,填填。 人们常用上、(),前、(),左、()来确定位置。说说你的 上、下,前、后,左、右都有什么?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 提高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 (探究题)找找谁是小青?让他露出头来,给他画一个笑脸。小青的右边有小 方, 他的左边有小红、小明。 2. (拓展题)照样子说话,用到“上”或“下”这样的词。电视机,上面有花瓶…… 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退位减法表。 复习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重点: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具准备: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 11- 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 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 9 13-8 13-7 13-6 13-5 13-4

202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篇】

202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篇】 202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乘、除法。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应用运算定律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要对本学期所学和知识进行总复习。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复习小数乘除数计算。[板书课题] 二、整理复习 1、口算: (1)120页第1题 填书。 (2)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简要小结。 2、在计算中理解法则。

(1)4.05×2 1.84×3.7 7.55÷0.25 15.75÷0.63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简便运算 (1)123页第2题 填书,集体订正时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乘法的运算定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32×1.25 10.1×85 2.85×5.2+2.85×5.8—2.85 3.6÷0.25÷0.4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二、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M×0。98的积一定小于M。 3、3.636363是循环小数。 4、2.5×17+2.5×13=2.5×(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在运用中掌握方法。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通用10篇)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欣赏、操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的一些简单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规律能创造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利用比赛,感知规律 记忆比赛:男女生分别记忆两组数据,得出有规律的好记,没有规律的不好记。得出规律的重要性,引出课题:找规律。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数学小精灵聪聪听说我们学习找规律,也来到了这里。他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说呀,在这春暖花开、春暖花开的季节,光明小学一一班的小朋友去公园聚会了!他们把会场布置得可漂亮啦!同学们又蹦又跳玩得可开心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朋友、灯笼、彩旗、小花。 首先研究装饰物是怎么排列的。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彩旗是怎么排列的?(黄红、黄红) 我们就把这一面黄旗和红旗看作一组。(板书:一组) 2、接下来讲解小花、灯笼的排列方式。 3、小朋友队伍的排列。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都是按顺序为一组,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而且至少要重复3次,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四、学以致用,摆出规律 小组合作,作品展示。 五、智力闯关,应用规律 六、联系生活,找出规律 七、情感教育,总结本课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学会简单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示例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按形状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5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15篇】我们的课本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形,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进行的一系列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关于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的内容,欢迎浏览,内容仅供参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生活实际情形,体验“改商”的进程。 2、能正确运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运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视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控“改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形: 某学校要秋游啦,同学们纷纭在做准备,四(1)班有41个学生,老师想让同学们戴上红色的帽子,这样好辨认自己班上的学生。超市里有8元、9元、10元的。红色帽子,而班费只有400元,请你帮老师算算,可以买那种帽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购买方案) 二、建立模型。 1、同学们都准备好了,来到了大操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根据情形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1)说一说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

(2)学生独立试做,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讨论估计试商。 272÷34=先估估大致需要几辆车 (3)全班交换,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3、启示学生想一想,怎样试商?会发觉什么技能。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相互说一说。什么时候商会小?) 4、由学生发觉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何会大呢?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肯定商? 5、连续完成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进程中由学生发觉提出并解答:积小了说明什么?为何会小呢? 6、引导学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运算。 三、知识运用及拓展。 1、知道改商。 2、完成“试一试” 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商的大小情形。 第2题:认真视察,小组内说一说,解决五年级学生如果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 3、完成“练一练”,可以适当扩充。 四、小结本课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这是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体验“调商”的进程。在试商的进程中,学生回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但在具体的运算时商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教学中我重点让学生讨论知道“商为何大了或小了”然后在掌控“调商”方法的基础上,灵活试商。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