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影-存在的视觉隐喻

电影-存在的视觉隐喻

电影-存在的视觉隐喻
电影-存在的视觉隐喻

电影:存在的视觉隐喻

电影作为一种视觉隐喻艺术,其传播信息的载体不仅是单调的,一维的语言符号,而且是多样的,多维的非语言符号。即是说,影片传播不仅有语言文字符号,更有大量可视性、直观性、生动性、易解性的符号,如姿势、表情、画面景物及其变化的镜头形式等,这些非语言符号在电影中隐喻极其丰富的涵义,造成影片主题解读的多义性、不确定性。观众对那些具有视觉隐喻功能元素的审美体验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也引发影业界关于商业片与艺术片能否并存共生的启示。

中国论文网/5/view-4338902.htm

一、视觉隐喻:从诗意栖息到审美体验

阿恩海姆曾言:“电影是一种手段,它可以但并不一定产生艺术效果。”①而电影之所以具有艺术性,原因在于其以影像为中介进行视觉体验,以诗意的方式传递话语蕴藉。这种诗意的方式因其话语蕴藉于影像这一感性的,具体性的电影本体之中,从而体现视觉隐喻的特征。当然这里的视觉隐喻,并非方法论意义上的,而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在此基础上,从电影本体出发,视觉隐喻的实现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其一是对画面内视觉元素进行造型设置,用景别、角度、光影、色彩等电影手段来使视觉元素具有隐喻意味。其二是通过对视觉元素的选择、组织和控制实现的。选择与影片主题有关的视觉元素,将这些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并按照电影手段控制它们呈现的次序、频率等,以实现影片主题解读的多义性、不确定性。

②电影的独特的魅力在于其对现实进行

纯粹感性地观察和纪录,以获取肉眼所不能企及的现实的本来意义。在制作电影时,导演对每个镜头内容、镜头形式,以及电影叙事结构、主旨意义和人物形象等事先在头脑中孕育而成,中间经过无数次回放而最终确定;在欣赏电影时,观众头脑中直观到的影像往往是凭借自身的感悟力、理解力,以及审美体验。在这个意义上,电影是一种视觉隐喻的艺术。伴随着电影技术的发达,电影的视觉隐喻重新获得新的价值意义,并使电影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在为其迈向平民化、大众化提供可能性。它不仅能唤醒个体生命的感觉,更可成为超越生命的有限而获得无限的中介。

影片《少年派》重点不是在叙述一个“海上漂流”的虚幻故事,而是借助这个“海上漂流”的场景讲述在生命中发生类似遭遇时,生命个体之间心灵碰撞所产生惺惺相惜之情,以及在经历磨难后仍能存活下来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的呈现,除了采用具有文艺美感的手段,

还掺杂各种特效,尤其在表现善良的少年派、坚强的孟加拉虎、奇幻的大海及救生艇上。影片获得巨大成功,很大的程度上在于李安构建和设计人、动物、海水和船等具有视觉隐喻功能的元素。这些元素则通过导演审美体验而获取的,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导演对艺术性与商业性影片运作模式的掌握,尤其是对影片中那些颇具视觉冲击感的,静、动态美的画面选择、组织和控制,让观众沉浸其中,玩味无穷。

影片的视觉隐喻效果则通过构建和设计水与船等非生命体元素以及人与动物等生命体元素实现的,从而为商业片与艺术片能否并存共生提供了启示。

二、非生命体元素的交织:海水与船

水在《圣经》中有两种象征意义:毁灭与净化。诺亚方舟在大洪水来之前,承载着全部未来人类与动物的生命,完成人类万物从死亡至重生的轮回。这个轮回的实现,预示着旧的混乱秩序结束,

新的理想秩序到来,完成人类万物从“毁灭—拯救—重生”的生命轮回。水作为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在《少年派》中自始至终均伴随着主角的生存危机与命运境遇。当海难发生后,派与帕克在救生艇的承载下得以幸存,派也回归人道。由此可见,影片运用《圣经·诺亚方舟篇》的“洪水—方舟—新世界”神话原型模式,即“毁灭—拯救—重生”来显示沉淀在这部影片的观众的“集体意识”——对生存的强烈欲望和对回归人道的剧烈挣扎。

与大多数影片一样,海水总给人以暗示的形式呈现。主人公派(pi)的名字被赋予与海水相联的重要视觉隐喻。他原名为派西尼·莫利托·帕特尔(Piscine Molitor Patel),其中派西尼是法语,含有“游泳池”之意,而莫利托是巴黎一座“神仙也会喜欢在里面游泳的”游泳池之名。这样,派的名字与其非同寻常的宗教情结联系甚密,且与海水的关系便暴露无遗。当派及其家人登上那艘日籍货

船航行在浩瀚广袤的太平洋上,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掀起的巨浪瞬间将轮船吞噬。派在几经挣扎后,其生命得以保存下来。在海面上漂流的日子里,派为了生存,总保持一种积极、紧张、乐观的状态,从而激发生命的潜能,最终获得“重生”。

视觉隐喻对于影片而言更多地体现在技术手段的运用,其表现手段是丰富多样。要想获得巨大的市场商额,迎合广大观众的审美趣味,导演必须能创造性地灵活使用技术手段,通过表达朴质唯美的情感,设计平和内敛的情境,来表现作品背后隐喻的话语蕴藉,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戏剧张力。如影片中,伴随着轻音乐渐渐响起,蓝天下,海水平静如镜的画面特写,隐喻派内心盈满希望;夕阳下,海水与蓝天同为一色的特写,隐喻派内心得以慰藉;夜幕降临,海水变成泛着磷光的幽蓝色,隐喻派内心转为沉重。海水倚靠声、光、色等元素来隐喻主人公派的情绪和思想变化,

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然而,与海水密切相联的生生不息海景,如发出幽蓝光的浮游生物、破水而出的鲸鱼、恍如隔世的光幕等,极具强烈的东方人文艺术的美感,似乎在诠释生命无限的绚丽。这些视觉隐喻下的海景并非真正的景象,而是一种超现实的心理图像,因为大海不仅一望无际,且深不见底,浑厚水面之下,几乎无法透视。而影片中的海景却变得平面化、透视化、直觉化,使人心醉神迷,更像东方的绘画,带着梦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设计,绝非炫技,必定经过导演无数次揣度与尝试。在对画面的追求上,导演并非沉溺于海水的净美、透明的设计上,而是着重于海上的暴风雨、鲸鱼、飞鱼、雷暴等“视觉奇观”,天衣无缝地契合对派和帕克、对自然、对自我的理性认知。

在影片中,船同海水的非生命体元素一样,隐喻着毁灭与重生。在派十六岁那年,其父母决定举家移民以追求更好的生活。在选择移民加拿大之后,其

父母关闭动物园,搭上一艘Simsum日籍货船。在离开马尼拉四天后,Simsum驶向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遇到海上巨大的暴风雨,一瞬间轮船被海水吞噬,并发出一声仿佛金属敲击般的巨大声响。与隐喻毁灭与死亡的Simsum相对的是救生艇。海水吞噬大货轮,却如吐出一根鱼刺般吐出一只救生艇。与其说救生艇是另一条诺亚方舟的再现,不如说是导演对传统的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理想的外化。从此,救生艇载着幸存者,宛如一叶方舟在太平洋的惊涛骇浪中开始漫长的漂流。镜头将观众的生命体验移至救生艇上,以景别、角度及光影传递某种特殊的视觉隐喻。如影片中,全景式设计下的救生艇泛游于一望无际的海面上,隐喻着极端艰难的航行路程;导演用俯角拍摄救生艇,呈现出宁静与虚幻的东方古典美学和西方人文魅力。导演选取何种视觉元素来隐喻自己心中的想法,既要受制于影片风格,亦受到导演自身美学理想的

影响,而导演为达到诗意地表达话语蕴藉的审美效果,采用景别、角度及光影等,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其影片风格的重要标志。

李安选择和组织水与船这样的非生命体元素,以3D技术展示其诗性魅力,从而显示其独特的视觉隐喻效果,形成解读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也引发影业界关于商业片与艺术片能否并存共生的启示。当然,作为影片重要的非生命体元素,水与船不仅为推动影片情节的发展提供背景,而且在参与人和动物的行为活动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影片正体现生命与大自然相抗争的悲壮。大海是人生的战场,是体现生命价值的地域,同时也是神秘莫测、难以被人和动物征服的自然力象征。船是生命得以保存的载体,承载着人和动物,飘流于一望无际的海面上,共同创造人类生存史上的奇迹。

三、生命体元素的契合:派与动物

电影的视觉隐喻构建与人物形象的

塑造密切相联。它们之间往往形成一种成败与共的关系。一部富有感染力的优秀影片,不仅要向观众传达人物的生命体验,让观众感同身受这一体验,而且需技术手段将人物形象富有诗意地呈现在观众视野中,让观众获得审美体验。派的父亲开了一家动物园,其自小则受到三种宗教教义影响,已然吸收宗教和父亲的科学观,并把其所有的教义融合于一起,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法则。他试图用宗教来感化孟加拉虎查德·帕克(以下简称“帕克”),却引起父亲勃然大怒:“你从老虎眼中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映射。”其父当场让他亲眼看到帕克活生生吃掉一只羊的残酷场景,以血淋淋的教训告诉他:宗教只在精神世界里而非现实。因此,遭遇海难后,派与帕克独处在一望无际的太平洋上时所历经的心理变化本身就是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过程。派首先想到的是人虎势不两立,尝试如何与帕克保持距离,并差点结束帕克的生命。为不让自己在求生的过程中

绝望而死,派采取与众不同的方案,即与帕克和谐共处。导演将画面背景设置为一人一虎同在一舟一海中,这种富于诗意的视觉效果则通过3D技术呈现的,让观众感受人在面临生存危机时所表现出那种求生的震撼力,这亦是现代人与动物生存状态的缩影。从欲要结束帕克的生命至精心照顾和保护它,派逐步从人类中心主义走了出来,从而实现了人虎共存。由此显现出派生存的忧患意识:人不能随意猎杀动物,否则会导致自身的灭亡。只有想方设法维护动物的生存权利,才能实现人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互惠。

导演想要表达的影片主旨,经由人物演绎的影像直接隐喻,是电影的技术与艺术手段达到契合的绝佳途径。影片中,一束强烈的火光由暗至明地投晒在宁静的海面上,伴随着音乐的响起,海面汇成灯海,倒影天上的白云,一叶方舟在茫茫大海中漂流着,派就坐在自己亲手做的漂浮物上……这些画面的设

置,隐喻他潜意识中的某些东西,如其对生存的疑惑与迷茫,对漂流之后未来生存境况的困惑不安等,这些均是宗教和乌托邦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深藏于人类共同的潜意识中。

与影片中生命体元素不同的是,动物被赋予人类某些特性,尤其是表现“野性魅力”的帕克。带着兽性和野性的帕克,内心那种温情脉脉被派渐渐唤醒,与派相互掺扶,共同抗争那艰难的漂流岁月。帕克虽是由电脑特效虚拟出来,但其栩栩如生,拥有动物的野性与人类的温情。海难发生后,派、帕克和其它动物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水和食物,生存危机空前高涨。饥饿的鬣狗先下手为强将断腿的斑马咬死,接着咬死红毛猩猩,正在得意时,丧命于凶猛的帕克牙下。导演据这些动物的行为,赋予其人类的某种特质。孟加拉虎帕克隐喻人类的坚强,斑马隐喻人类的真善,鬣狗隐喻人类的凶残,红毛猩猩隐喻母性的本能反应。

这种隐喻在影片结尾处所出现的人物版故事中得到印证。日本保险公司考察人员对派所言动物版故事表示质疑,认为他在讲述一个荒诞、无根的故事。于是,派讲述了另一个出现人的故事版。他们是一个凶恶的厨子、一个断了腿的善良水手、派及其母亲。由于所有的人都面临生存危机,厨子凶残地杀死断腿的水手,然后又杀死派的母亲,派终于忍无可忍才杀掉厨子。厨子充当鬣狗的角色,水手是斑马的化身,红毛猩猩替代派的母亲,派的坚强则代表帕克。选择不同的版本隐喻不同人的心态与思考方式。大多数观众会选择动物版,因为相比人物版,动物版更合情合理,更具有说服力,更具审美体验。而选择人物版的观众,其心灵深处不仅隐藏面对残酷现实时的超现实意识,而且隐藏冷漠麻木的精神意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所以会变得冷漠和麻木,是因为人们为牟取私利而变得尔虞我诈,这样的现实关系已在人们脑海中根

深蒂固。人们无法理解善良的红毛猩猩为什么会为断腿的斑马而反对凶狠的鬣狗,也无法领会派和帕克的关系为什么会由之前的对峙演变为之后的和谐,却对人与人之间为生存而斗争充满兴趣。两名日本船运公司并不相信派的故事,也不理解派的故事,更不会深思这个故事存在的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疏离。在一个谎言遍地而起,充斥病态的社会里,偶尔出现个别说真话的正常人也会被视作精神病患者,或被当作异己,直至说真话者歪曲事实才迎合人们的心态与思考方式。片尾则通过这两个故事来批判和否定异化的社会现实,为人类消除异化状态提出一些拯救途径和建议,这对唤醒现代人麻木的精神状态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大众文化传播重要载体的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并非一直相互排斥,商业性也并非是低级、媚俗的代名词,艺术性更不都是意

味曲高和寡。一部优秀的影片,关键还是取决于其思想内涵及其情感张力。李安的《少年派》如同一部史诗,将观众领进一个充满希望、梦幻、诗话的童话世界,体验那险象环生、残酷无情的视觉盛宴,在“诗意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的构筑上接受一次精神洗礼和心灵探索。影片将具有视觉隐喻功能的水与船等非生命体元素以及人与动物等生命体元素交织融合于一起,采用3D 技术将东方人文艺术与西方科学魅力相结合在故事中层层呈现,既彼此冲突而又自然融合,从而显现影片的审美价值,创造一种迥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片又超越于好莱坞商业大片的风格,为商业片与艺术片能否并存共生提供了启示。

注释:

①[德]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杨跃译:《电影作为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②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

页。

隐喻在广告中的体现、特点及其功能分析

摘要:作为人类思维机制的隐喻广泛存在于英语广告语篇中。文章重点探讨隐喻在英语广告中的特点和功能,发现广告中的隐喻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广告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帮助认知、联想新产品,最终达到说服受众的目的,另一方面,它也是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隐性方式。 关键词:英语广告;语篇;隐喻;特点;功能 “广告”一词源自拉丁语“advertere”意指“转向”,是尽力引起我们注意的语篇。(AngelaGoddard,1998:6)广告商借助广告使自己的产品广为人知,广告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告语已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广告语,国外学者如:Vestergaard,T和Schroder,K (1985)、Tanaka,K(1994)等分别从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广告商是如何通过广告语而达到其交际目的的。在我国,赵静(1992)、黄国文(2001)等学者从词汇、修辞、功能语法的角度对广告词进行过研究。近年来,广告语的研究出现了一新的趋势。即从认知的角度来透视广告语,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广告语,而目前从认知语用的角度来分析广告中隐喻的例子却很少见。本文试图从这一新的角度以当代隐喻理论为基础,以报刊、杂志上的书面广告为语料,重点探讨英语广告中隐喻的特点及功能,期望能对广告语的创作提供指导,为人们正确解读广告提供帮助,同时丰富隐喻的语篇层面研究。 一、隐喻在广告中的体现 (一)隐喻的分类自Lakoff,G和Johnson,M的Metaphors WeLive By一书问世以来,隐喻不再被简单地视为一种修辞,而是隐喻概念。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类的思维很大程度上是隐喻性的,人类认识和理解事物是对事物进行概念化、范畴化的过程,隐喻是其重要的工具。隐喻的实质是要以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Lakoff,G.&John,M.,1980:5)。即概念域A(始源域)是概念域B(目标域)。人们在感知和认识事物时总是以具体、熟悉的事物来理解抽象陌生的事物。如:在生活是旅行这一概念隐喻中,旅行是人们熟悉的事物,在旅行中,可能碰到障碍,旅行者可能越过障碍继续前进,到达终点,也可能半途而废。生活亦如此。生活中可能遇到困难、挫折,有些人迎难而上,硕果累累,而另一些人因害怕困难,一蹶不振。Lakoff和Johnson按隐喻的认知功能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所谓结构隐喻是指一种概念由另一种概念隐喻化地建构(Lakoff,G.&John,M.,1980:15)。始源域为目标域提供相对丰富的知识结构,通过始源域B的结构来理解目标域A。例如:我们通过运动和空间来理解时间,将时间视为物体,因此有如下的隐喻:I am looking ahead toChristmas.Time is flying by.Thanksgiving is com-ing up on u(sZoltan Kovecses,2002:33-34);所谓实体隐喻即给抽象的目标概念予实体地位,我们可以通过物体、物质和容器等来想象我们的经验,用其指称、量化和辨别经验的某些方面(ZoltanKovecses,2002:35)。如:Life has cheated me.Thecomputer went dead on me,我们将人的特征赋予非人的实体,通过自我参照来更好地理解目标域;所谓方位隐喻即通过人的空间方位感知来理解目标域,如上-下,中心-边缘,等。所以有如下的隐喻:I am feeling up.(Happy is up).He is really lowthese days.Sad is down.高兴是向上,悲伤是向下(Zoltan Kovecses,2002:34-36)。由分类可以看出隐喻的范围已扩大了。英语广告语中,隐喻的运用极其普遍。广告商利用隐喻来更好地实现其说服受众购买产品的目的。下面将具体分析这三大类隐喻中隐喻化的思维机制在广告语中的体现。 (二)广告中的隐喻1.结构隐喻Toyota moves forward as your partner.(theAtlantic Magazine,Sept.,2005)(你的伙伴丰田与你一起前进)Relax and enjoy,service comes fromthe heart when you fly.Cathay Pacific(.当您乘坐国泰航空公司的航班时,您就能轻松地享用来自心灵的服务)(转自吴克明,1995)It will take you asfar as your mind wants to go.(New Yorker Mag -azine,May 7,2005)(思想有多远,它会带你走多远。)在这些例子中,车子、服务、思维本身是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隐喻的性质及功能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42009 传统的隐喻理论一直把隐喻看作一种语言现象,实际上,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人类认知模式。隐喻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处于人类独有的认知能力的心脏部位,负责意义的产生、传递和加工[1]。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体验某一类事物,它是人类探索、描绘、理解和解释事物的有力工具。 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的形成根植于普遍的躯体经验,特别是空间经验。真实空间的事物和动体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如静态、动态、包容、对称等。对空间性状,在英语中常常用介词或描述性的词语来表达,介词是反映这种不同关系的方式之一。无限的想象世界是建立在客观世界基础之上的,因而方位介词有了许多方位影射的特征,使描述性的词语具有隐含意义,这就形成了空间隐喻概念的基础。 一、隐喻的功能 关于隐喻与语言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隐喻存在于语言之外,只对语言进行修饰;另一种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在想象、推理过程中都要运用它。在人们用语言思考所感知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时,隐喻可以帮助人们从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它们的链接点,从而建立彼此间的联系。这不是一个量的变化,而是认识上质的变化,新的关系、新的事物、新的语言表达方式由此而生。 Lakoff观察了日常语言中的隐喻性表达,发现人们之所以倾向大量地并且系统性地使用隐喻,完全是因为隐喻性表达传递的是更加具有包容力的概念[2]。概念的建立意味着类别的划分,类别的划分依赖同类成员有尽可能多的相似,却又无法穷尽地排除异类的细小相似。正是这种矛盾允许概念泛化,包容更多的可能,结果就为隐喻性思辨铺垫了基础。当一类概念不能完善地再现思想时,人们就会寻求另类概念。同理,一类语词不能完善地表达意图时,人们就会寻求另类语词。隐喻性思维、隐喻性概念和隐喻性表达,对应人类生存活动的需要,是产生思想、组织话语和再现思想的工作机制。 丰富的观察为系统描述隐喻性表达的功能提供了可能。Low从文本策略的范畴归纳了隐喻性表达的6种功能:1)有可能借助喻体讨论喻题;2)证明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至少在我们可以理解的范围内是相连的、有系统的;3)扩展思想;4)通过戏剧化喻体使人非注意喻题不可;5)回避和否认对喻题的责任;6)允许说话者讨论充满感情的话题。隐喻的社会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社会交往中加强亲密程度;二是出于委婉和礼貌的考虑。这两种概括显示了各自的取舍。如果从思维-语言-交际的关联去审视这些看上去似乎不同的功能,则可以将它们统一在认知、语言、交际三大功能上。隐喻性表达的组织和实施思维的认知功能、语词意义的逻辑和意象延伸的语言学功能、表达方式的交际性功能,涉及到了使用语言交际的全部活动。 世界不断变化,认知不断更新,语义系统和与人类社会有关的任何体系一样,一直在不断扩展和修正。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大量的新事物、新概念、新语境,须借助隐喻这个认知工具来诠释和表达。理查兹和布莱克的“相互作用理论”揭示:在表达新概念的过程中,首先要找出或构造出起点领域和目标领域之间的对应关系,即相似性;然后将隐体的相关特征转移到本体上,使之成为本体的一部分;接着隐喻性逐渐消弱,最后完全同化到语言中,成为我们标准的思维装备的一部分,这就是一个新词的产生过程。因此,在新词的产生和使用,新的语言现象的出现和发展方面,隐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成立,孤立的词无法成为隐喻。因此,研究隐喻必须重视隐喻与语境的联系。语篇的隐喻性包括两层意思:1)对任何具体隐喻个案的考察必须纳入相应的话语中;2)与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一样,语篇本身通常也是隐喻性的。Halliday等人正是在一定的话语系统中解释隐喻现象的。但是,把语篇整体当作隐喻研究对象的,还是很少见。就目前的资料来看,文献[3]明确地论述了“语篇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篇隐喻源于人类认知模式的顺序性和语言处理的“联系原则”,有关研究者对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但其视野大多还是局限于句子层。文献[4]探讨了语篇的隐喻性。 在语言交际、语篇生成和理解过程中,语言使用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记忆中的框架结构,能动地处理外界输入的信息,把现实和心理两个世界联系起来,在大脑中形成新的记忆轨迹。语用过程构成语篇认知语境,认知语境又反过来控制语言使用和语篇生成。实际生成的语篇,如果应和了相应文体的常规功能框架,则该语篇是一致式。但实际语篇往往多姿多彩,更多的是语篇的非一致式,即与常规功能框架偏离。因此,客观存在着语篇层次的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隐喻的性质及功能 丁岩堂 摘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阐述了隐喻的性质和功能。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隐喻性表达具有组织和实施思维的认知功能、促使语词意义的逻辑和意象延伸的语言学功能以及作为表达方式的交际性功能。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隐喻;功能;空间隐喻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09)04-0124-02 作者简介:丁岩堂(1953-),男,山东无棣人,山东滨州学院(山东滨州256603)外语系副教授。 收稿日期:2009-02-06

河南理工大学选修课——影视文学欣赏答案

影视文学欣赏复习试题 一、影视的主要镜头与景别 景别可具体划分为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六种。 1、大全景一般用来表现远离摄影机的环境全貌,展示人物及其周围广阔的空间环境,自然景色和群众活动大场面的镜头画面。 2、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动作,在电视剧中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全景画面,主要表现人物全身,活动范围较大,体型、衣着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较清楚,环境、道具看的明白,通常在拍内景时,作为摄像的总角度的景别。 3、画框下边卡在膝盖左右部位或场景局部的画面成为中景画面 4、拍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成为近景。近景的屏幕形象是近距离观察人物的体现,所以近景能清楚地看清人物细微动作。也是人物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景别。近景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刻画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景别。 5、画面的下边框在成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其他被摄对象的局部称为特写镜头。特写镜头被摄对象充满画面,比近景更加接近观众。特写镜头提示信息,营造悬念,能细微地表现人物面部表情,刻画人物,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它具有生活中不常见的特殊的视觉感受。主要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背景处于次要地位,甚至消失。 6、大特写仅仅在景框中包含人物面部的局部,或突出某一拍摄对象的局部。一个人的头部充满银幕的镜头就被成为特写镜头,如果把摄影机推的更近,让演员的眼睛就充满银幕的镜头就成为大特写镜头。大特写的作用和特写镜头是相同的,只不过在艺术效果上更加强烈。在一些惊愫片中比较常见。 二、电影《藤条》 韩国感人亲情电影《藤条》(又名《回初礼》)拍摄于2011年,讲述了一个不良老爸和模范女儿之间的温馨故事,电影中既有大人与孩子间的斗智斗勇,又有传统礼仪与现代思想间的冲突较量,更有父女之间的那种难以割舍的亲情与感动。 三、影视的画面处理技巧 淡入:又称渐显。指下一段戏的第一个镜头光度由零度逐渐增至正常的强度,有如舞台的“幕启”。 淡出:又称渐隐。指上一段戏的最后一个镜头由正常的光度,逐渐变暗到零度,有如舞台的“幕落”。 化:又称“溶”,是指前一个画面刚刚消失,第二个画面又同时涌现,二者是在“溶”的

隐喻的逻辑特征

?科学哲学?隐喻的逻辑特征 3安 军 郭贵春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传统中,隐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逻辑或反逻辑的思维与语言现象,以逻辑实证主义为典型代表的哲学派别更是严格地把隐喻排斥在经典逻辑的范畴之外。但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当代逻辑与认知科学的新发展逐渐揭示出一种事实:在认知主体的实际思维运作过程中,隐喻与逻辑绝非两种毫无关联的离散体;相反,两者在意义的暗示与牵连、概念的生成与转换、语言的理解与交流中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意义上交叉互动,共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隐喻本质地蕴涵着深层次的认知内容,并生动地展现出相应的逻辑特征。 一、隐喻构造的分类学逻辑特征 隐喻不仅是概念意义发明、转换、理解与评价的有效载体,而且是整个语言系统生成、演化、嬗变、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它以一种独特的形态表达着隐含的分类逻辑真理,体现出分类逻辑本质性的动力学特征。这种特征源自伴随着人类对外部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形成的认知与知识结构的格式塔转换。由于对语义单元逻辑内涵的重新排列整合,隐喻远远地超越了单纯进行风格修饰的修辞学功能。隐喻连接词“是”以语形上明确的或隐含的方式,在语句意义系统中对分类逻辑框架进行重组,构造出新的语用语境,从而通过一种曲折意义传达出特定意向的认知内容。 1.隐喻构造与分类学逻辑互为前提 这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隐喻构造“发生转移的两极也就是逻辑的两极”。(R icoeur,p.21)也就是说,隐喻的产生以由种和属所构成的分类学逻辑序列为基础性条件,是在由从属关系、协调关系、比例关系和平等关系等规则所支配的分类活动中形成的。如果不存在某种既有的逻辑分类学标准,所谓隐喻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其次,逻辑秩序本身来源于对语义场系统的隐喻构造。由于语义场本身的性质是隐喻的,因此,从种属之间的逻辑区分到整套分类学逻辑的建立本质上也是一种隐喻构造。再次,隐喻打乱了原有的逻辑秩序,破坏了相关的分类活动,“将种的名称赋予属,将比例关系的第二项的名称赋予了第四项,或者相反,将比例关系的第四项的名称赋予了第二项。这样做既承认又违反了语言的逻辑结构。”(同上)这意味着,隐喻构造所形成的语言表层结构上的范畴错误,在事实上构成了处在描述与重新描述之间、既具有解构性又具有建构性的分类逻辑重组的中间环节。 2.隐喻概念的语义场结构在整体上表现为一种类型层级(type h i erarchy)结构 类型层级是一种特殊的语义网络,是根据概念所包含的意义的内涵与外延的一般性程度的层次建构起来的。在类型层级的层次结构中,当一个概念上移时,其意义的抽象性增强;当它下移时,其意义的具体性增 ? 001?3 本文系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研究趋势”(编号04JZ D0004)成果之一。

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

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 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广告商为夺人眼球、独树一帜,广告隐喻便应运而生。广告创作者利用高度浓缩的艺术语言来突显产品的特点,让受众透过表层的广告语去领会深层的隐含意义。本文以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理论为视角,探讨广告隐喻的认知动因。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机制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类比联想﹑心理建模和概念稀释。其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心理建模是核心,概念稀释是基础,类比联想是手段,三者彼此交互作用,实现广告隐喻隐性含意的成功解读。 标签:隐喻广告心理模型常规推理类比联想概念稀释 一、引言 广告大师雷蒙·罗比凯曾说过:“上乘广告的最好标志是,它不仅能使观众争相购买它的产品,而且能使观众和广告界都把它作为一种可钦可佩的杰作而长久不忘。”一则绝妙的广告是设计者匠心独运,精心雕琢的心血之作,它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一字传神,百读不厌。而有的广告词表达直白,缺乏想象力,索然无味。为使广告语新颖别致,富有感染力,广告创作者往往利用隐喻,给受众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由此及彼,透过表层的广告语,领会深层的含意。隐喻在广告中的广泛应用,使其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在给广告商和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受到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学者如姚俊(2004)、赵宇(2007)等利用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对广告双关语做了精辟详细的解释,王丽皓(2004)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广告隐喻的多重功能,而从文献资料看,关于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机制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以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理论为视角,探讨广告隐喻①的认知解读机制,即通过类比联想、心理建模、隐喻含意推导以及概念稀释来分析广告隐喻的认知解读机制。 二、广告与隐喻 (一)隐喻的内涵 隐喻源于修辞学中的一个修辞格。它以已知的、熟悉的一种事物去代替未知的、陌生的另一种事物,通常以形象生动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事物。传统语言学只把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修饰的手段。而早在1936年,隐喻相互作用论的创始人Richards就指出:“好的语言是一种圆满的实现,能表达人的感知本身所不能表现的事情。语言是不同领域的交汇点,不仅是认知的表现形式,而且也是它的组成部分。源于日常经验的认知体系构成了语言运用的心理基础。”(赵艳芳,2001:99)此后,Lakoff,G和Johnson,M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问世后,隐喻不再被简单地视为一种修辞,而是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模式,指以一事物描写或替代另一关联事物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它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赵艳芳,2001:99)。而这种关联正是两个不相干事物的相似性,借着这相似性使我们从某一类事物去认识另一类事物,从而产生新的认知关系。束定芳(2000:14)也指出这种关联

隐喻的连贯功能

[摘要]随着语篇语言学的发展,语篇连贯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基本的认知机制如隐喻从认知角度探究语篇连贯。再者,建立在语义关联基础上的认知推理也能很好地解释语篇连贯。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text-linguistics, more importance is attached to textual coheren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analyze textual coherence in terms of cognition based on basic cognitive mechanical device, such as metaphor. Further more, cognitive reference based on semantic relevance can also account for textual coherence. 随着语篇语言学(Text-Linguistics)在20世纪60年代的崛起,语篇连贯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研究者的重视。传统上,语篇连贯的研究是从语音、语义、结构和句法的角度来进行的,它主要侧重于表层意思的研究,例如Alliday和Hasan等人从衔接手段的研究入手,探索语篇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各种语义联系。其实,连贯不是字面上的衔接,而是意义上的连续。Crystal认为连贯是语篇中所表达的各种概念和关系必须彼此相关,从而能使我们对话语的深层意义进行合理的推理。Reinhart提出了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explicit and implicit coherence)。她认为显性连贯必须满足连续性(connectedness)、一致性(consistency)及相关性(relevance)。而隐性连贯通过某种语用阐释程序将其解释为具有连贯性。所以,在命题与命题之间缺乏明显连接的情况下,读者需要利用语用手段及其他有效手段推导出其中的隐性连接意义,从而建立语篇连贯。语篇的连贯是由读者的理解来实现的,语篇连贯的构建对准确、全面、深入地理解语篇有着重要的意义。Widdowson、Brown和Y ule等则注重情景因素和认知能力等非语言因素对语篇连贯的制约和影响。国内学者如胡壮麟[1]、朱永生[2]、严世清[3]、王寅[4]也都论及言外因素对语篇形成的作用。本文拟在此基础上从认知的角度谈一谈语篇连贯问题。 1 隐喻与语篇连贯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用于修辞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认知世界的有力工具。隐喻(metaphor)是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的域(target domain)映射(mapping)的结果。隐喻的认知基础在于“相似”,这种相似性在人与宇宙万物之间建立起关联。赵艳芳也论及,在隐喻结构中,各种本来似乎无联系的事物之所以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因而最终会利用这两种事物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人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情感。隐喻的语篇组织功能也体现在语篇结构的宏观层面上,在语篇的生成与发展中,从人们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规律来讲,说话人往往用自己熟悉的事物来隐喻人们还不太熟悉的事物, 交际过程中,发话人为保证语篇信息流的畅通,需要时常对受话者的知识状态作出假设,以便使信息具有最佳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对于受话者来说,信息的可及性程度越高,语篇的连贯性就越强。隐喻在语篇连贯机制中就起着一种纽带作用,一个隐喻就是一个语义场,制约着整个语篇信息的发展。为什么隐喻和相似的概念对于语言来说是那么基础性的东西呢,原因就在于语言的经济性和开放性。正如洛克所言,相似性的感知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可思考性的(thinkable)。”它可以使我们从概念方面和语言方面适应新的情景而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虽然隐喻不能为我们提供单独的、古代的意象,但它们通过共通蕴涵来达到连贯和互补。我们的生活中弥漫着隐喻,所有的篇章中都弥漫着隐喻。而正是在日常的一般篇章中可以找到最重要的隐喻;篇章连贯是在概念的层次上实现的,而概念隐喻本身也是一种概念,所以我们认为它应当能够帮助实现连贯。如果概念隐喻可以帮助实现篇章连贯,那么这种连贯是通过什么机制实现的。在许多的语篇中,写作者往往借助隐喻来说明和解释读者不太熟悉、不太了解的事物。以一个隐喻贯穿语篇始终,形成一个核心隐喻,支配若干由隐

《中外电影史论》题库(答案完成版)

《中外电影史论—世界电影史》题库(答案版) 绪论 一、填空 1. 从<1895年> 至今,电影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吸收了<雕塑>,文学,<音乐>,绘画,<舞蹈> ,<建筑> 等人类艺术的各种元素和成果,但仍然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认识世界。 2. 叙事影片就是通常所说的<情节剧>,非叙事影片包括<纪录片>,<科学实验纪录>,<广告片> 等。 3. 麦克卢汉认为人类文明史经历了<口头文化> ,<印刷文化> ,<电子文化>三个发展阶段。 4. 电子文化具有具像性,<直观性>,<质感性>,<整和性>的特点。 5. 无声电影时期,经过法国的<梅里爱> 、美国的<格里菲斯>,前苏联的<爱森斯坦> 等人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创立和运用了蒙太奇手法。 6. 成熟期奥森?威尔斯的<公民凯恩> 的出现,标志着电影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7. 电影发展期是电影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过程中,电影出现了两条发展道路:一条是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 、法国的<新浪潮>、<政治电影> 等,另一条是以安东尼奥尼、费里尼、伯格曼为代表的第二次现代电影思潮。 8. 发展期还出现了许多电影新手法,如<意识流> 、闪回、<闪前手提摄影> 等等,出现了众多流派、风格景象争艳的现象。 9. 电影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好莱坞现代工业化的整和> ,建立了现代电影工业,从而使电影工业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 10. <1895> 年<12> 月<28> 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的地下室,第一次放映了自己拍摄的<火车到站> 、《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十余部短片,这一天就成为电影的诞生日。 二、名词解释: 1.视听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如果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它与自然语言有着根本的差别,人们无法用分析自然语言的方式来处理视听语言。 2. 地下电影:地下电影不是指那些非法拍摄的影片,而是指那些纯粹由个人制作、没有或根本不可能通过正规渠道放映的影片。 3. 麦克卢汉主义:传播学认为人类文明史,就是讯息传播史,因为涵盖了文化的基本内涵,而讯息传播的方式则决定了历史的方向。 4. 电子文化:是以视听语言为标志的广播影视文化,以活动画面为核心的表意方式,它具有具象性、直观性、质感性和整合性。 三、简答: 1. 谈谈你对视听语言的理解? 答案:视听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如果从语言学角度看,它与自然语言有着根本的差别,人们无法用分析自然语言的方式来处理视听语言。视听语言作为一种艺术方式,正成为一种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从以印刷文化为中心转向以视听语言为中心的传播方式,使当代文化正经历着一次革命性的文化。 2. 电影史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我们研究电影史有哪些意义? 答案:电影史研究的对象有以下几个:1〉视听语言的发展史;2〉电影技术发展史;3〉电影经济史。研究电影史主要意义:1〉人类正进入以视听语言为标志的新时代;2〉视听语言成为一种新的认知方式;3〉电影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把握方式。

余华隐喻创作的形式特征叙事特征及内容特征

余华隐喻创作的形式特征、叙事特征及内容特征 评论界一般认为余华的先锋创作时期始于1986年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止于1991年的《在细雨中呼喊》。其间与余华齐名的马原、格非、苏童等作家的作品被视为先锋文学。余华针对始于《十八岁出门远行》这段时期的写作和先锋文学的关系说道:“应该说《十八岁出门远行》是我成功的第一部作品, 在当时, 很多作家和评论家认为它代表了新的文学形式, 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先锋文学。”当时的评论家如年轻的陈晓明曾撰写《无边的挑战》研究先锋文学, 认为中国先锋文学创作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不得不走上形式主义革命的冒险道路”的无奈之举, 而其中的具有艺术抱负的“年轻一代作家改写了小说的定义, 并且改变了人们的感觉方式和阅读方式。”顺理成章, 陈晓明在该书的正文中用叙事革命的冒险迁徙、临界叙述、多形式话语、空缺与重复、过剩与匮乏以及象征精神救赎与逃逸的破裂与见证、超越与认同、幻想与逃亡、无望的救赎、历史的颓败来概括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 指出其为“挑战”当时依然严密的文学制度化体系的一次艺术革命。 但是余华本人对艺术革命的说辞却不认同, 他说“我一直认为中国的先锋文:学其实只是一个借口, 它的先锋性很值得怀疑。”1989年9月28日《羊城晚报》的一篇访谈中谈到余华“一再向记者表示, 在文章中千万不要说他是先锋派”[3]。余华对先锋文学的怀疑和否定基于他对文学的认识和对自己创作的认识, 他不 认为自己的创作是形式的革命, 而只是文学真实的表达而已:“就我个人而言, 我写下这一部分作品的理由是我对真实性概念的重新认识。”余华自称其创作是真实的表达, 即真实的隐喻:“我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 然而却使我自由地接近了真实。”由于这种真实是一种不同于惯常的真实概念, 所以其创作的特征就必须从其表达真实的隐喻方式 来认识, 而不能从单纯的形式革命论及。 但无论是余华重新认识的真实性, 还是先锋文本的隐喻, 都有激烈反对的声音。例如, 何平对余华所言之真实以及先锋文学的抨击:“说到底, 所谓文学就是对现实的重建, 如果不是劫持, 那么我们在怎样的意义上去在纸上书写‘文学'的现实——‘虚伪中的现实'呢?可不可以说是身体记忆和现实的误差, 或者是文学的魅力是不是因为误差滋生的未知、未完成的迷幻?文字和身体记忆的误差 和不确定?也正是从这里, 我看到了, 先锋文学使‘现实'获得解放的绝处逢生, 以及先锋文学走向对‘现实'肆意妄为之后的末路。” 可见, 从余华本人对先锋性的怀疑以及何平对余华文学观念连同整个先锋派 的怀疑来看, 将余华先锋时期隐喻创作的特征阐释清楚是非常必要的。 一、余华隐喻创作的形式特征 余华先锋时期小说的形式特征在语言上被陈晓明概括为能指词和所指意义脱节, 因而在叙述意指上产生了一种追踪那永远不可企及的终极的确定状态的“埃舍尔圆圈”;在叙事结构上属于故事向感觉敞开, 从而表现为现实的感觉和幻觉再和梦境中的想象混合一体的存在彻底感觉化和真实飘忽不定的感觉之流;在叙事时间上, 以语感化的时间侵吞故事里事件发展程序的时间, 而把生活世界的时空弄得面目全非。陈晓明虽然着力去刻画余华文本的形式特征, 但是终因年轻而不能号准余华先锋时期隐喻创作的真正脉搏。 首先, 余华隐喻创作的语言是内涵明晰的不确定语言。这个不确定不是所指不确定, 而是相对于日常语言的不确定。余华认为, 日常语言是含义已经被确定的语

英汉旅游广告中的隐喻对比

Y100256 易玲 英汉旅游广告中的隐喻对比 旅游,能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见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成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新产业。旅游广告在旅游业的繁荣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文字的表达是广告的灵魂,隐喻使广告的文字更加生动,也能使人们更好地解读广告。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热门话题。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一种语言现象,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20 世纪80 年代,Lakoff 和Johnson 发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全面开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的基本方式,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一种认知活动。是从始发模型到目的模型的映射。旅游广告中的隐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映射来反应产品的特点和优于其他产品的独特之处,因而达到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的目的。意象图式是隐喻的认知基础,这些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意象图式在概念域的映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英文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很多国家的旅游广告都有英文版本,因而了解英文旅游广告中的隐喻模式和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广告的容,熟悉旅游目的地。而通过两种语言的旅游广告的隐喻对比,我们能掌握二者在广告中使用隐喻的异同,为两种语言的旅游广告的互译提供线索。 尽管语言学家对于广告做过多方面的研究,但是对于旅游的广告的研究却尚不多见。胡天富和周虹在他们的论文《以文本功能为基础的旅游广告翻译》一文中探讨了英汉旅游广告的翻译问题。琳在著作《从认知角度看广告中的隐喻》,对英汉广告中的隐喻从认知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其他的学者在研究旅游广告时也多是从结构和语用等方面进行的。对于广告研究,学者们一般都是集中于一种语言的研究,而对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广告的研究甚少,而将隐喻理论引入探讨两种语言广告的对比更是少之又少。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英汉语广告语篇隐喻对比研究中。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英汉语对比研究、翻译研究和广告传播学等领域的发展。 隐喻理论概述 古往今来,隐喻一直备受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隐喻是历史上最悠久,运用围最广泛的修辞方式之一。关于隐喻的定义,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束定芳在《隐喻学研究》(2000:19)中指出,“修辞学家说隐喻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修辞话语的手段。逻辑学家说,隐喻是一种畴错置。哲学家说,隐喻性是语言的根本特性,人类语言从根本上来说是隐喻性的。认知科学家说,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西方学者普遍认为隐喻的研究大致经历两个最为主要的阶段,即:以传统隐喻观点为基础的阶段和从认知方面进行研究的阶段。在传统研究阶段,学者主要关注对隐喻的修辞、诗性等语言方面进行研究,认为隐喻是在同一畴中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事物,或在不同畴通过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进行比较或互动;最具代表的理论有,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比较论,昆提良的替代论,理查德的互动论,理查德的互动论涉及到隐喻的认知特性。也为隐喻的认知发展铺下了基垫。 然而真正在从认知角度研究的阶段,主要是以1980年莱可夫和约翰逊发表

电影《星际穿越》中的视觉隐喻解读_524

电影《星际穿越》中的视觉隐喻解读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星际穿越》是2014年最受瞩目的科幻大片,11月在国内上映后引起空前热议。影片在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评选中,获最佳视觉效果奖。该片讲述了在不远的未来,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面临着无法生存的威胁。父亲Cooper(库珀)为了拯救女儿Murphy(墨菲),穿越虫洞到太阳系外的宇宙寻找延续生命希望的机会。影片不仅首次视觉化地展现了黑洞、虫洞、五维空间等前卫科学概念的物理影像,再现了恢弘震撼的太空探险,更深入探讨了一个永恒的主题:爱(亲情)。爱的能量,最终穿越时空,拯救了人类。影片以父女之间的亲情作为叙事主线,太空探险为故事背景,不仅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视觉隐喻,阐释和升华了主题,堪称一部经典的充满人文情怀的科幻大片。 “视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媒介。”[1] 视觉语言可以跨越语言障碍,从视觉形象的表面形式传达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隐含意义的传达通常借助于隐喻这一语言修辞手段,而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则需要通过各种视觉元素来传达意义,隐藏在视

觉元素背后的意义便构成了视觉隐喻。可以说,电影本身便是一种视觉隐喻艺术。导演通过各种视觉手段来表达自己的主题和理念,而观众则通过对影片中丰富视觉元素的解读来获得各不相同的理解、感悟和审美体验。视觉隐喻不仅能唤醒个体生命的感觉,更可成为超越生命的有限而获得无限的中介。[2] 一、视觉隐喻 在诸种感官隐喻里,视觉隐喻是最重要、使用最多的隐喻形式。[3] 视觉隐喻存在于一切使用视觉形象的人造媒介中,如绘画、雕塑、摄影、电影、录像、话剧和舞蹈等。视觉隐喻是电影导演手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通过运用丰富的视觉元素来传达现实世界背后的隐含意义。 从电影本体出发,视觉隐喻的实现有两种不同的方式:[2] 一是对画面内视觉元素的造型,利用景别、角度、光影、色彩、构图等造型语言来使视觉元素具有特别的隐喻意味。例如,仰拍角度使画面垂直感加强,可以把人物形象拍摄得很高大,隐喻创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再比如给人物强烈的侧光,增强画面的

论隐喻的功能-精品文档

论隐喻的功能 1. [ ntroduction Metaphor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t Ctin be dated back to 300B.C,so many people have done researches on it,like Aristotle.And metaphor plays a major role in our daily life,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metaphor more detailed. As to [his lopic,lots of scholars have discussed in the past,and all of them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Some discussed the classificatio n of metaphor.Zha ng Shuhui insists metaphor can be divided into structural metaphors,orientational metaphors and ontological metaphors (2010:208-209).A nd some make a research to the sig nifica nces of it.Lv Jua n describes the sig ni fica nee of metaphor to adva need En glish teach ing (2011:101-103).Besides,a great number of researches about metaphor are sprung out.But those works just discuss the fun cti ons are not so many. What arc the functions of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in the level of com mon? The answer is con fusi on .Therefore,it is n ecessary to make research of the fun cti ons of metaphor on new perspectives .In order to clear that,this paper is fini shed based on the researches of predecessors ' and with some other new points.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世界电影史答案归类

名词解释 1.“视觉存留”:是人的生理机能。英国人法拉第提出视觉转换频率问题,他认为外在物体映入视网膜的形象,在未消失前瞬间是和以后的映像相连的。也就是说,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并没有立即消失,而会继续短暂地滞留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就叫做“视觉存留”。 电影胶片根据人的“视觉存留”原理,以每秒24个画格的速度匀速向前移动,造出了一个幻象的世界。 2.“布赖顿学派”:是早期英国电影的代表。它的两位主要人物乔治·阿尔培特·史密斯和詹姆士·威廉逊出生和工作都在英国的海滨城市布赖顿,由此得名,但该学派并不是学术意义上的一个“学派”,而是指他们创作的一种倾向,即他们的影片在形式和内容上表现出关注底层社会问题,表现“真正生活的片断”的倾向。代表作品有《俄罗斯战舰的暴动》、《士兵的归来》等。 3.“停机再拍”:人们通常认为梅里埃是“停机再拍”的发现者。在一次放映时发现一辆驿车的画面突然变成了一辆灵车,后来发现是由于拍摄中胶片被机器的卷轮卡住了,修理好后重新拍摄的结果。这个“事故”使梅里埃醒悟到胶片剪辑的可能性,进而发现了电影叙事的手法。 4.最后一分钟营救:格里菲斯1909年的电影《冷僻别墅》是一部真正的关于时间的电影。整部影片基本上是在受困家庭和营救者之间切换。随着画面转换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短,影片的紧张度越来越强,在最后一刻,营救者赶到,影片到达最高潮。这一高潮处理的手法就是后人所称的“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营救”。 5.苏联蒙太奇学派:由苏联电影工作者全面阐述和充实了由法国人让—爱浦斯坦提出的“蒙太奇”概念,并形成了研究和实验“蒙太奇”理论的由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为代表的电影学派。他们是在总结格里菲斯剪辑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强调“电影创作的基础是表现性,而不是影像性。这是电影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自觉的电影美学和哲学理论的学派。 6.库里肖负效应:库里肖夫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名演员的特写镜头与三个有明确目的的画面组接在一起,结果同一个画面引起了观众不同的观感。他得出结论在电影中,表演不是主要的,意义是在上下镜头的联系中产生的,不同的画面可以组合在一起,并产生隐喻。因此电影的组接是影片产生意义的基础。 7.叙事蒙太奇:叙事蒙太奇就是把时间、空间中断的胶片联接起来,以保持叙事的连贯性,这个意义上的蒙太奇纯属一种技术手段。 8.格里菲斯:格里菲斯出生于美国一个南方军人的家庭,他很早就弃学就职,历尽艰辛。他深受狄更斯小说的影响。早期他在比沃格拉夫公司当演员和剧作家,做导演共拍摄450部左右的短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和实践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