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全套及答案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全套及答案

一、新课程

1、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4、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5、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6、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7、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8、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9、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10、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11.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C.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2.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构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1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 B )的过程。

A、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B、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C、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为学服务

D、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

14.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5.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

16.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ACD )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中心品质D.刻板印象

17、下列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是(C )A、教材B教室C、教师D、计算机网络

18.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ABC )

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

19.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 )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0.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其中,利用网络资源(ABCD )

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D有利于构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21.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B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

22.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正确)23.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A.对B.错答案:B 24.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唯一的论断。

A.对B.错

答案:A

25.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A对B.错

答案:B

26.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A.对B.错

答案:B

27.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A.对B.错

答案:A

28. 一般来说课程的具体结构是指( C )

A. 教学计划和教科书

B.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C.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D.教科书和教案

29 对课程的影响最为长久最为深刻的理论的是( C )

A. 心理学

B. 伦理学

C. 哲学

D. 教学论

三、教师

1、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ABCE )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C ) A.教书 B.育人 C.教书育人

3、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4. 教师向学生叙述描绘事物和现象的教学方法称为( C )

A. 讲读法

B. 讲解法

C. 讲述法 D讲演法

5、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C )。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

6.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C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综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7. 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不包括( D )

A.文化素养和学科专业知识

B.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C.职业道德素养

D.多年教学经验.教师8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对学生的印象和看法属于( C )

A. 绝对评价

B. 绝对性评价

C. 非正式评价

D. 正式评价

9.“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B )

A.复杂性、创造性 B.主体性、示范性 C.长期性、间接性

10.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A.对 B.错

答案:A

11.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A.对 B.错

答案:B

12.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A.对 B.错

答案:B

四、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四个发展阶段。

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构成表象;(3)理解教材,构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构成技能技巧。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 <

A.感知教材、构成表象 B.理解教材、构成概念 C.运用知识,构成技能技巧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C )是现实的过程。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 C.认识过程

7、教育活动的本质是( A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8、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 C )

A备课B排课表C批改作业D教研活动

9、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 A )

A备课 B排课表 C批改作业 D教研活动

1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作出的评价报告属于( D )

A. 绝对性评价

B. 绝对评价

C. 非正式评价

D. 正式评级啊

五、综合实践活动

1.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课时。( A )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2.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是:( C )A.整体性B.实践性C.预定性D.开放性

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ACD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B.课外兴趣小组 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D.劳动与技术教育

4.下列课程中,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BCD )

A.科学 B。体育与健康 C.历史与社会 D综合实践活动

一、选择题(10分)

1、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A. 50%—60%

B. 60%—70%

C. 70%—80%

D. 80%—90%

2、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3、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4、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5、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6、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7、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8、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9、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10、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二、填空题(10分)

1、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89年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道德健康。

2、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____________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3、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______________,执行具有内潜性,_______________。

4、看见路上的垃圾便绕道走开,这属于_____________条件作用。

5、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成分。

6、人的学习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___________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_____________的经验过程。

三、简答题(8分)

1、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

2、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案例分析(12分)(这两道题我只记得大概的问题了,具体的问题论述不详)

1、所谓师生互动,就是指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事,老师让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某生英语成绩很差,是老师心目中的差生。其英语老师经常讽刺他,于是某生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某生在一次英语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然而,其英语老师却怀疑的说,你这次考试是抄的吧!这件事给某生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根据上述案例分析: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一、1-5 DCDBD 6-10 CABDB

二、1、心理健康、社会行为2、创造性3、对象具有观念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4、逃避5、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6、语言、个体

三、简答题

1、【要点】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2、【要点】(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四、(略)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A. 2岁 B. 4岁 C. 6岁 D. 8岁 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A. 1岁 B. 3岁 C. 5岁 D. 7岁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 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A. 50%—60% B. 60%—70% C. 70%—80% D. 80%—90% 4.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 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教育基础知识经典题》100道及答案(精品)

《100 道教育基础知识经典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 1951 年提出“范例教学”的是()。 A.赫尔伯格 B.怀特海 C.瓦?根舍因 D.克伯屈 2.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保罗?朗格朗 B.罗杰斯 C.索尔蒙斯 D.布鲁纳 3.“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的教育理论是()。 A.个人本位论 B.神学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社会本 位论 4.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实验演示使学生得到感性认知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言语直观 D.感知直观 6.语文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 A.目录 B.课文 C.练习 D.实验 7.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8.教学过程阶段理论形成的标志是()。A.杜威——五步教学法

B.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 C.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9.《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 教 10.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课程改革 B.教材改革 C.课程教学改革 D.教师素质提 高 11.不符合新课程下教师新角色的是()。A.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课程执行者 C.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D.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12.王同学私自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发,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答:“王同学,你私自拿了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王同学低头回答说:“第 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 “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老师应该从()。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教师采用贴小红星、小红花等形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践锻炼 法 14.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体谅模 式 15.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门学科,其范畴包括()。 A. 教育目标 B. 教育内容 C. 教育方式 D. 教育效果 答案:A、B、C、D 2. 下列关于教育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A. 教育是培养合格劳动者的过程。 B. 教育是使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 C. 教育是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过程。 D. 教育是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 答案:B、C、D 3. 以下不属于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的是()。 A.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 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 C. 政府投入的教育资源 D. 学生个体的遗传基因 答案:D

4.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教育现象 B. 教育规律 C. 教育方法 D. 教育理论 答案:A、B、C、D 5. 教育行为通常包括()。 A. 教育者的教育活动 B. 学习者的学习活动 C. 学习环境的创设 D. 教育目标的设定 答案:A、B、C、D 二、填空题 1. 根据我国教育法规定,小学为义务教育的()教育阶段之一。 答案:第一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保障每位学生()年的义务教育。 答案:九 3. 教育目标的主体分为()两个层面。 答案:国家层面、个人层面 4.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答案:学习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5. 形成性评价注重的是学生的()。

答案:学习过程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教育学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答案:教育学的基本任务包括:研究探索教育规律、服务教育实践、培养教育工作者以及提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指导。教育学的基本 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能够 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塑造良好的品格,并发展个人的潜能,从而为 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2. 请简要描述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进步 与创新能力、政府投入的教育资源以及学生个体的遗传基因。社会经 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与配置,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在教 育内容与方式上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政府投入的教育资源直接影响教 育的可及性和质量,而学生个体的遗传基因则对学习和发展具有一定 的影响。 3. 请简述教师的教育行为所涉及的要素。 答案:教师的教育行为主要涉及以下要素:首先是教师的教育目标,即要实现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其次是教师的教育内容,即教授的知识 和技能;再次是教师的教育方法,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和教学实 施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最后是教师的教育评价,用于对学生学习和发 展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 A ) A.学校教育制度 B.社区教育制度 C.终身教育制度 D.职业教育制度 2.容量平均值约为7个组块的记忆是( B )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形象记忆 D.动作记忆 3.关于师生关系,“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卢梭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A )的体现。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热爱感 5.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A ) 10.高中生为了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而刻苦学习,这是人的( C )的具体表现。 A.能力 B.品质 C.意志 D.气质 11.对类似但不相同的条件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是( A )的过程。 A.刺激分化 B.刺激泛化 C.获得 D.消退 12.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C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13.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反而使听觉比正常人更敏锐,这是( D )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联觉 D.感觉补偿 14.义务教育实行___________领导, ___________ 统筹规划实施, ___________ 为主的管理体制。( A )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乡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15.德育的实质是( C ) A.完善学生的道德认识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D.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 A.以学生发展为本 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C.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D.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下列说法中,体现行为主义学派观点的是( C ) A.人的心理具有整体性 B.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C.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间的联结 D.人的心理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 7.鲁班因茅草划破手这一事件引发思考而发明了锯,这类创造活动的心理影响机制主要是( D )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篇一:2014年招教10套真题教帅公招教育基础知识考试试 题及答案】 教师公招(教育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b .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 .循序渐进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 识的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

班,这是()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a .认知模式 b .体谅模式 c .价值澄清模式 d .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а.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 动力和o 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 价值。 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 ___ 。 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б、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和社会实践能力 为重点。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和教科书。 9、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实现的过程。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全套及答案

一、新课程 1、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4、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5、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6、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7、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化、多维化。8、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9、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 10、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11.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C.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2.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构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13.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 B )的过程。 A、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B、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C、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为学服务 D、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写,我抄 14.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5.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 16.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ACD )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中心品质D.刻板印象 17、下列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是(C )A、教材B教室C、教师D、计算机网络 18.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ABC ) 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

2021教育基础知识题库(附答案)

2021教育基础知识题库(附答案) 1、下列关于师生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际关系 B.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和家长 C.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 容 D.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 【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的内容包括:⑴教学上的授受关系。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一人”关系。A、D两项正确。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C项正确。A、C、D三项正确。B 项: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并非教师与家长。 2、以下不属于教育目的的功能的是()。 A.导向功能 B.示范功能 C.成分功能 D.评价功能 【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主要包括:(1)导向作用;

(2)选择作用;(3)调控作用;(4)激励作用;(5)评价作用。B、C两项不属于教育目的的功能,正确。A、D两项:都属于教育目的的功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3、记忆表象的特点有()。 A.形象概括性 B.直观形象性 C.个别差异性 D.清晰片断性 【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表象的特点。记忆表象简称表象,是人脑重新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表象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视觉的、听觉的,还有运动觉的等。记忆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感知的映像,具有直观形象性特点。但和知觉相比,表象的形象较模糊、暗淡、片断、不稳定。记忆表象的特点有直观形象性、形象概括性、模糊片断性、个别差异性。A、B、C三项正确。D项:应该为模糊片段性而不是清晰片段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4、深度知觉又称为()。 A.形状知觉 B.距离知觉 C.立体知觉 D.方位知觉 【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深度知觉。空间知觉是指人脑

教育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的客体。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法 C.教育手段 D.教育内容 【答案】D。解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教育内容。 2.()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规律 【答案】B。解析: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其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还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3.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是指()。 A.教育形态 B.教育影响 C.教育系统 D.教育规律 【答案】B。解析: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包括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形态即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存在的形式和状态。教育系统也称教育体系,是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功能的教育组织形式整体。教育规律即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性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4.课程、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属于教育基本要素的()。 A.教育者 B.受教育 C.教育媒介 D.教育媒体 【答案】C。解析:教育影响又称教育媒介,是指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其中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主要包括各种课程、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 5.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A.促进社会政治的发展 B.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C.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D.促进人的发展 【答案】D。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6.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D.本体功能和衍生功能 【答案】B。解析:根据作用的对象,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根据作用的方向,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根据作用的呈现形式,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及答案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 A.《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A.上课 B.备课 C.课堂练习 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3.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B】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4.“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5.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C】 A.班主任工作 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 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 A.传授知识B 增强技能C.教书育人D.学会认知 7.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B】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8.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C】 A.观察力 B.想像力 C.思维力 D.判断力 9.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 A.地方

B.中央 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10.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 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11.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C】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 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12.【B】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A.1985 B.1986 C.1988 D.1993 二.境空题 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2.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功能)。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教育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A.培养教师的思想品德 B.保证学校的顺利运行 C.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D.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答案:B 2.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的____。 A.指引 B.出发点 C.核心 D.结果 答案:D 3.教育的质量主体是____。 A.学生

B.家庭 C.社会 D.教师 答案:A 4.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在____与学生之间展开的。 A.学校 B.社会 C.家庭 D.教室 答案:D 5.素质教育的核心是____。 A.知识技能 B.人格品质 C.生活能力 D.实践能力 答案:B 二、填空题

6.教育学是____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答案:理论 7.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能力。 答案:创新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基本权利是____。 答案:人身权利 9.学生处于人格发展的____阶段。 答案:重要 10.素质教育要重视学生的____发展。 答案:全面 三、简答题 11.请简述教育规律的概念。 答案:教育规律是指教育活动所遵循的客观规律。它包括心理规律、社会规律和教育过程规律等方面的内容。教育规律的存在和应用,有 利于教育者正确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什么是学生发展的基本法则? 答案:学生发展的基本法则是指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 面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包括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适

应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教育者应根据学生发展的基本法则来设计教学 活动,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 13.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施路径。 答案: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改革。它强 调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学科知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等方面的素质。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通过改革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创设良好教育环境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解答题 14.请以自己的语言解释什么是教育评价,并简述教育评价的作用。 答案:教育评价是指对教育活动进行客观的评判和衡量的过程。它 通过对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教学质量的优劣、学生发展的水平等方 面的评估,来了解教育活动的效果和问题,并为改进教育提供参考。 教育评价对于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推动教学改革、激励教育者和学 生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5.请说明家庭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答案:家庭教育是指家庭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它在学生发展中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家庭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 值观念,塑造良好的人格。其次,家庭教育可以提供学生良好的学习 环境和学习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建议家庭教育要注重培养学 生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和发展空间。 总结: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课堂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学校教育 答案:B、C 2.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A.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B.提高人的社会地位 C.改善社会环境 D.传承人类文明 答案:A、D 3. 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A.注重知识传授 B.激发学生创造力 C.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D.重视应试能力培养 答案:B 4. 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 A.传统教育 B.现代教育 C.个别教育 D.群体教育 答案:A、B、C、D 5. 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A.因材施教 B.德育为先 C.因势利导 D.注重实践 答案:A、B、C、D

二、判断题 1. 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与个体无关。 答案:错 2. 人的一生中,接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 答案:错 3.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答案:对 4. 个别教育是指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教育活动。 答案:对 5. 教育不仅仅发生在学校,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教育的机会。 答案:对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教育的定义以及其内涵。 答案: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以培养人的 能力、品质和素养为目标,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并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的内涵包括课堂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 2. 谈谈你对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的理解。

答案: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传统教育注重知 识的灌输和应试能力的培养,而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 造力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培养学生 的创造力能够让他们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更具竞争力。 3. 简述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 答案: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德育为先、因势利导 和注重实践。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适合他们的教 育方式和方法;德育为先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和价值观;因势利导是指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发展趋势,调整教育的方 向和目标;注重实践是指教育应该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注重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综合题 根据你对教育的理解,你认为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答案: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育不仅仅是在 学校里进行的,而是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教育的机会。通过教育,我们能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品德和价值观。教育不仅影响着 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对整个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教育让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并为我的 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校里,我学到了各门学科的知识, 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让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的是()。 A.家长批评孩子 B.感受美好的自然环境 C.新生儿吸吮母乳 D.参加画展 2.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娜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专家屠呦呦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儿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中国科学家获奖理由是成功的从中草药中提取了()并广泛应用于疟疾治疗。 A.青篙素 B.青霉素 C.青蒿素 D.红蒿素 3.下列关于教育要素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教育金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 B..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已较为职责的人有知识的人都可以成为教育者。 C.学习者的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D.教育形态的多样化是由于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结合而造成的 4.创造性思维特点不包括()。 A.流畅性 B .适应性 C.灵活性 D.独创性 5.1951年。我国颁布的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正式确立班主任制。规定从1952年起。在中小学设立班主任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工作,道德行为。生活管理,课外活动等,并取代之前的()。 A.级任导师 B.级任教师 C.班任导师 D.班任教师 6.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A.道德信念的形成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D.价值内化 7.下列关于封建社会教育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官学与私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类型。 B.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中国以四书五经为主欧洲以七艺,骑士七技为主。 C.鲜明的等级性是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征。 D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已经从分离走相结合 8.”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最早出自(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中庸》 9.爱国主义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中属于( ) 范畴。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教育 10.提倡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凯洛夫 11.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教人发现真理的提出者是()。 A 第斯多惠 B赞可夫 C马卡连柯 D洛克 12.以下选项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A模仿 B视觉适应 C经典条件反射 D操作条件反射 13.某初级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而取消年纪排名靠后的部分学生参加中考资格,该学校做法侵犯了这些学生的() A人格尊严权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教育权。 1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提出者是()。 A蔡元培 B黄炎培 C陶行知 D杨贤江。 15.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其教育观点属于()。 A遗传决定论 B教育万能论 C环境决定论 D二因素论。 16.人的身体发展遵循由中心向周围发展的规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差异性 17.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需要决定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 B卢梭 C涂尔干 D洛克 18.良好的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有(),有效的行为规范,共同的心

教育综合基础题库(有详细答案,共1000题)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题库(1000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理论联系实际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D.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2.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 A.教育是传递生活经验 B.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C.教育是传统科学文化知识 D.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活动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表现在()。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5.制约课程设计的主要因素有()。 A.环境 B.设计者 C.社会、知识和儿童 D.政治、经济和文化 6.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学科课程 D.融合课程 7.清朝政府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8.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要钻研教材、设计教材之外,还包括()。 A.研究学生 B.检查作业 C.设计评价 D.指导学法 9.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A.自主性 B.随意性 C.规范性 D.强制性 10.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张老师采用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A. 陶冶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11.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中,提出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的()。 A.全面发展 B.一般发展 C.特殊发展 D.个性发展 12.李老师能力强,威信高,善于与学生交流,经常倾听学生对于开展教学的意见,班上的学生积极性高,兴趣广泛,和老师配合默契。这种师生关系属于()。 A.专制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权威型 13.下列选项不属于现代学制的是()。 A.单轨制 B.双轨制 C.多轨制 D.分支型学制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考试中,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泛,包括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政策、教育理论等。本文将结合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真题及答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解析,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一、教育法律法规 教育法律法规是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部分主要涉及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规政策、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下面以一道真题为例进行解析: 【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制度。 A.教育证书 B.教育奖励 C.义务教育 D.教育普及【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该制度是为了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进步。 二、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是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这部分主要涉及国家、地方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教育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知识。下面以一道真题为例进行解析: 【真题】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是什么?【答案】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解析】该方针明确了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强调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素质。 三、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是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这部分主要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方面的知识。下面以一道真题为例进行解析: 【真题】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哪些阶段?【答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解析】皮亚杰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的认知发展阶段理

2023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2023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通用版) —、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第1组题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A.对 B.错 答案:B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C 3.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答案:A 第2组题 1.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 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A.对 B.错 答案:B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 C.认识过程 答案:C

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等速的 D.匀加速的 答案:A 第3组题 1.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A.对 B.错 答案:A 2.“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理论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C 3.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以及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 A.生理与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答案:D 第4组题 1.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A.对 B.错 答案:B

2.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C.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答案:A 3.“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急 D.理智 答案:C 第5组题 1.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A.对 B.错 答案:A 2.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答案:B 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答案:B 第6组题 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A.对 B.错

(完整)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完整)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 A ) A时代的要求B教学要求 C家长的要求D学校的要求 2.“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B ) 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二因素论 3.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C ) A 遗传素质 B 环境 C 个体主观能动性 D 教育 4.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C )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即高中阶段 D 青年期 5.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B )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6.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 7.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D )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 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C )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 9.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D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10.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 13. 发现学习是属于( A )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C)A.注 意B.需要C.动机D.兴趣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C ) A.健康的人格B.健康的习惯C.健康的心理D.健康的生 活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 A.苛勒B.斯金纳C.桑代 克D.布鲁纳 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 B ) A.计划策略B.组织策略C.调节策略D.监视策略 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D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问题检验D.问题解决 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B )A.行 动B.内化C.执行D.泛化 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 ( A )A.形成性评价B.定性评价C.定量评 价D.考查性评价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

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育根底知识试题及答案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开展的关键期是〔〕 A. 2岁 B. 4岁 C. 6岁 D. 8岁 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根本成熟?〔〕 A. 1岁 B. 3岁 C. 5岁 D. 7岁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工程,才能 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A. 50%—60% B. 60%—70% C. 70%—80% D. 80%—90% 4.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响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响,称为〔〕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驱力 B.附属驱力 C.欲望驱力 D.自我提高驱力 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A.认知驱力 B.附属驱力 C.自我提高驱力 D.欲望驱力 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A.防止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11.把辛丑条约“的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开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5.观察者因看到典范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历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17.未知概念是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1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A.4 2 B.5 2 C.6 2 D.7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