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4单元-第4节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4单元-第4节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对应学生用书第123页)

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多么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但是用较小的力去推地面上很重的物体时,物体仍然静止,这是因为() A.推力比静摩擦力小

B.物体有加速度,但太小,不易被察觉

C.物体所受推力比物体的重力小

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仍为零

【解析】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力F指合外力,用很小的力推桌子时,桌子由于受到地面摩擦的作用,合外力仍然为零,故无加速度,D项正确.【答案】 D

2.(2012·江苏苏州高一检测)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的木块,当它受到一个水平的、方向不变、大小均匀减小的力的作用时,木块将做()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

D.加速度均匀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

【解析】木块初始状态静止,所以受力时木块将做加速运动,A、C项错误;由F=ma得,力均匀减小,则加速度也均匀减小,所以D项正确.【答案】 D

3.(双选)(2012·湖北十堰高一检测)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静止释放后竖直

下落,在某时刻受到的空气阻力为f ,加速度大小为a =g 3,则f 的大小是( )

A.mg 3

B.2mg 3 C .mg D.4mg 3

【解析】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f =ma ,由于加速度方向不确定,可取a =±g 3,得f 1=23mg 或f 2=43mg

【答案】 BD

4.雨滴从空中由静止落下,若雨滴下落时空气对它的阻力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如图中的图象可能正确反映雨滴下落运动情况的是( )

【解析】 雨滴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ma ,

得a =g -f m

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大,阻力f 增大,所以加速度a 减小,在v -t 图象上体现为曲线切线的斜率越来越小,故选项C 正确.

【答案】 C

5.一气球自身质量不计,载重为G ,并以加速度a 加速上升,欲使气球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气球的载重应增加( )

A.2Ga g

B.Ga g

C.Ga g -a

D.2Ga g -a

【解析】 设气球受到的浮力为F ,加速上升时,F -G =G g ·a ①

载重增加G ′时,加速下降,

则(G +G ′)-F =G +G ′g ·a ②

联立①②解得:G′=2Ga

g-a

.D项正确.

【答案】 D

6.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1和m2,互

相接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4-4-5所示,

对物体A施以水平的推力F,则物体A对B的作用

力等于()图4-4-5

A.

m1

m1+m2

F B.

m2

m1+m2

F

C.F D.m1 m2F

【解析】将m1、m2看做一个整体,其合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m1+m2)a,再以m2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2=m2a,以上两式联立可得:

F2=m2F

m1+m2

,故B正确.

【答案】 B

7.(双选)如图4-4-6所示,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

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

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图4-4-6 A.向右做加速运动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D.向左做减速运动

【解析】研究对象小球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弹簧对小球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由牛顿第二定律的同向性可知,小球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由于小球的速度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则小球及小车的运动性质为:向右的加速运动或向左的减速运动.

【答案】AD

8.2012年2月25日0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假设在发射过程中竖直起飞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推力F作用下产生5 m/s2的加速度,若推力增大到3F,则火箭的加速度a=________(g取10 m/s2)

【解析】设火箭的质量为m,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1

3F-mg=ma

联立解得a=35 m/s2

【答案】35 m/s2

9.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 A∶m B=2∶1,当两个物体自由下落时,它们的加速度之比为a A∶a B=______;如果将它们都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并分别受到大小相等的水平恒力作用,则它们的加速度之比a A∶a B=______.【解析】物体自由下落时,只受重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ma

a=g

故此时a A∶a B=1∶1

在光滑水平面上时F A=m A a A,F B=m B a B

F A=F B,所以m A a A=m B a B

a A∶a B=m B∶m A=1∶2

【答案】1∶11∶2

10.(2012·百色高一检测)如图4-4-7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质量为1 kg(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4-4-7

(1)车厢运动的加速度;

(2)悬线对球的拉力.

【解析】球和车厢相对静止,它们的运动情况相同,由于对球的受力情况知道得较多,故应以球为研究对象,球受两个力作用:重力mg和线的拉力F,如图所示,由于球随车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其加速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合外力方向沿水平方向.

(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 tan 37°=ma,a=7.5 m/s2,

即车厢的加速度大小为7.5 m/s2,方向为水平向右.

(2)悬线对球的拉力F=

mg

cos 37°

=1.25 mg=12.5 N,方向沿线方向向上.

【答案】(1)7.5 m/s2水平向右

(2)12.5 N沿线向上

11.(2012·上海闸北区高一检测)如图4-4-8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图甲中用两根细绳悬吊,图乙中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弹簧悬吊.两者均处于静止状态,其中AB绳水平,OB部分与竖直方向成θ角,如果突然把两水平细绳剪断,则剪断绳的瞬间,甲、乙两图中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各为多少?

图4-4-8

【解析】甲图中,剪断水平细绳后,OB上的拉力大小发生突变,此时物体获得的瞬时加速度应由重力的分力来提供,mg sin θ=ma1,a1=g sin θ,方向垂直OB斜向下.乙图中,剪断水平细绳瞬间,弹簧OB的长度未及时发生变化,F

=mg tan θ=ma2,a2=g tan θ,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g sin θg tan θ

12.如图4-4-9所示,高空滑索是一项勇敢者的游戏.如

果一个质量为60 kg的人用轻绳通过轻质滑环悬吊在钢索上,

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钢索倾角θ=30°,且钢索足够长.(取

g=10 m/s2)图4-4-9

(1)假设轻质滑环与钢索没有摩擦,求轻绳和钢索的位置关系及人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2)假设轻质滑环与钢索有摩擦而使滑环和人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求轻绳和钢索的位置关系及此时滑环与钢索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1)以轻质滑环为研究对象,假设轻绳与钢索不垂直,滑环的加速度为无限大,这与事实不符,所以两者只能垂直,如图甲所示.

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有mg sin 30°=ma

人,得a

=5 m/s2,方

向沿钢索向下.

(2)以人为研究对象,假设轻绳不竖直,人所受合力就不为0,人就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轻绳只能呈竖直状态,如图丙所示.对滑环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丁所示,有

F f=mg sin 30°,

而F f=μF N=μmg cos 30°,

所以μ=tan 30°=

3 3

【答案】(1)轻绳与钢索垂直 5 m/s2方向沿钢索向下

(2)轻绳竖直

3 3

【备课资源】(教师用书独具)

牛顿生平

牛顿是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1643年1月4日(儒略历1642年12月25日)诞生于英国林肯郡的一个小镇乌尔斯索普的一个农民家庭.牛顿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从小跟着祖母生活。牛顿自幼性格倔强,喜欢组合各种复杂的机械玩具、模型.他做的风车、风筝、日晷、漏壶等都十分精巧.牛顿在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并不出众,只是爱好读书,对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并有很好的技巧,喜欢别出心裁地做些小工具,小发明、小实验.牛顿中学时期

的校长及牛顿的一位舅父独具慧眼,鼓励牛顿上大学读书。牛顿于1661年以减费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16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并获学士学位.1669年,年仅26岁的牛顿就担任了剑桥大学的教授,1672年他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主席.牛顿于1727年3月逝世,国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

牛顿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力学方面,他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机械运动的三个定律.他进一步开展了开普勒等人的工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把日常所见的重力和决定天体运动的引力统一起来,在科学史上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687年他在天文学家哈雷的鼓励和赞助下,出版了著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在这本书里,他用数学解释了哥白尼学说和天体运动的现象,阐明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在光学方面,他曾致力于光的颜色和光的本性的研究,用棱镜进行光的色散实验,证明了白光是由单色光复合而成的,为光谱分析奠定了基础;发现了光的一种干涉图样,称为牛顿环;制作了新型的反射望远镜,考察了行星的运动规律;创立了光的微粒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光的本性.

在数学方面,牛顿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学,开辟了数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在谈及个人的成就时,牛顿曾经说道:“如果说我比一些人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肩上的缘故。”牛顿的这种谦逊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

1942年,爱因斯坦在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写的文章中,对牛顿的一生作出如下的评价:“只有把他的一生看作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的一幕,才能真正理解他.”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力与运动学案

第四章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 学习目标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5、通过对上节课实验结论的总结,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体会大师的做法与勇气。 6、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7、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导: 1、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 将,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的将发生变化,速度变化的快慢用 来描述,那么加速度与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思考:生活中汽车的启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3、加速度大小如果与质量和所受外力有关,想要探究它们的关系,你会用怎样的物理研究方法? 4、如图,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当我们用一个水平拉力拉木块时,木块将做运动。 ①当物体质量不变,拉力越大,速度变化(填越快或 越慢)则加速度。 ②当拉力一定,质量越大,速度变化(填越快或越慢), 则加速度。 5、加速度是矢量,力也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 二、课堂探究: (一)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物体所受到的成正比,跟物体的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 2、公式:,国际单位制中表达式为 3、牛顿第二定律的特点和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等式左边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右边反映了质量是m的物体在这个力作用下的效果是产生加速度a,它突出了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地,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意义。(1)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在每个瞬时都有大小、方向上的对应关系

新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各章节学案讲义(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案 第一章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 2 - 第一节冲量动量...................................................................................................... - 2 - 第二节动量定理.......................................................................................................... - 2 - 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 - 13 - 第四节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23 - 第五节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 35 - 第六节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 - 35 - 第二章机械振动.................................................................................................................. - 46 - 第一节简谐运动........................................................................................................ - 46 - 第二节简谐运动的描述............................................................................................ - 56 - 第三节单摆................................................................................................................ - 65 - 第四节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 74 - 第五节受迫振动共振............................................................................................ - 85 - 第三章机械波 ..................................................................................................................... - 94 - 第一节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 - 94 - 第二节机械波的描述.............................................................................................. - 102 - 第三节机械波的传播现象...................................................................................... - 113 - 第四节多普勒效应.................................................................................................. - 125 - 第四章光及其应用............................................................................................................ - 131 - 第一节光的折射定律.............................................................................................. - 131 - 第二节测定介质的折射率...................................................................................... - 140 - 第三节光的全反射与光纤技术.............................................................................. - 149 - 第四节光的干涉...................................................................................................... - 159 - 第五节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 - 170 - 第六节光的衍射和偏振、激光.............................................................................. - 178 -

新教材2023年高中物理第4章光及其应用第4节光的干涉教师用书粤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四节 光的干涉 1.理解光的干涉的形成条件与干涉条纹的特点. 2.理解产生明暗条纹的条件,理解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 3.了解薄膜干涉的现象、原理和应用. 知识点一 光的双缝干涉现象 1.将一支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双缝上,双缝平行于屏,在屏上观察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 2.光的干涉实验最早是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在1801年成功完成的,杨氏实验直接证明了光的波动特性. 知识点二 光产生干涉的条件 1.产生稳定干涉图样的条件 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即光波为相干波,而且两列相干光波到达明(暗)干涉条纹的位置的路程差Δr 是波长的整数倍(或半波长的奇数倍),即满足 Δr =k λ,k =0,±1,±2,…(明条纹) Δr =(2k +1)λ2 ,k =0,±1,±2,…(暗条纹) 2.干涉条纹间距公式 (1)屏上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间的距离 Δx =L d λ,式中L 为观察屏到双缝挡板的距离,d 为双缝之间的距离,λ为光的波长. (2)用不同颜色的光进行干涉实验,条纹间距不同,红光条纹间距最大,黄光条纹间距比红光小,用蓝光时更小.光的波长越长,干涉条纹的间距越大. 知识点三 薄膜干涉 1.定义. 薄膜干涉是光通过薄膜时产生的干涉.薄膜可以是透明固体、液体或由两块玻璃所夹的气体薄层. 2.薄膜干涉是液膜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相遇后形成的. 3.不同位置液膜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的光程差不同,某些位置两列反射光叠加后相互加强,出现亮条纹;另一些位置,两列反射光叠加后相互削弱,出现暗条纹.

4.应用举例. (1)在相机的镜头上通过镀上增透膜产生干涉,增加透射,减少反射. (2)宇航员的头盔和面罩表面都镀有一层增反膜,以削弱红外线对人体的透射.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如果两列光波到达某点时,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这两列波互相加强,在那里就出现亮条纹. ( ) (2)在干涉条纹中,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 ) (3)薄膜干涉是通过两个表面折射的光线产生的. ( ) (4)增透膜的厚度应等于光在空气中的波长的二分之一. ( ) [答案] (1)√ (2)√ (3)× (4)× 2.从两只相同的手电筒射出的光,当它们在某一区域叠加后,看不到干涉图样,这是因为( ) A .手电筒射出的光不是单色光 B .干涉图样太细小看不清楚 C .周围环境的光太强 D .这两束光为非相干光源 D [本题虽然强调两只相同的手电筒,但它们发出的光仍然频率不同.不满足干涉产生的条件,看不到干涉图样,所以D 正确,A 、B 、C 错误.] 3.(多选)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为自然数,λ为光波波长)( ) A .在距双缝的路程相等的点形成暗条纹 B .在距双缝的路程差为n λ的点形成亮条纹 C .在距双缝的路程差为n λ2的点形成亮条纹 D .在距双缝的路程差为⎝ ⎛⎭ ⎪⎫n +12λ的点形成暗条纹 BD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当某处距双缝距离之差Δx 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即Δx =k λ,k =0,1,2,3,…这些点为加强点,该处出现亮条纹;当某处距双缝距离之差Δx 为半波长 的奇数倍时,即Δx =(2k +1)λ2 ,k =0,1,2,3…这些点为减弱点,该处出现暗条纹;故B 、D 正确,A 、C 错误.] 如图所示是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示意图,请问在该实验中单缝屏和双缝屏分别所起的作

新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光及其应用 知识点考点解题方法规律归纳总结

第四章光及其应用 第一节光的折射定律.................................................................................................. - 1 - 第二节测定介质的折射率.......................................................................................... - 6 - 第三节光的全反射与光纤技术................................................................................ - 10 - 第四节光的干涉........................................................................................................ - 15 - 第五节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 - 21 - 第六节光的衍射和偏振、激光................................................................................ - 25 - 第一节光的折射定律 知识点一光的折射定律 如图所示,当光线从空气射入介质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入射角i的正弦值跟折 射角γ的正弦值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sin i sin γ=n. 知识点二折射率 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的正弦值与折射角γ的正弦值之比n,叫作这种介质的折射率. 2.公式:n=sin i sin γ. 3.意义:折射率与介质的自身性质有关,与入射角大小无关,是一个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 4.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是由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 播速度不同引起的,即n=c v,式中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由于c>v,故n >1. 考点1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 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不是正对着看到的鱼去叉,而是对着所看到鱼的下方

高中物理 第4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 粤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4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粤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48分,每题8分) 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在受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才具有惯性. D.一切物体,不论运动状态怎样,均具有惯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必为零. B.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则加速度越大,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相同. 3.质量为8×103kg的汽车以1.5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所受阻力为2.5×103N.那么,汽车的牵引力是() A.2.5×103N.B.9.5×103N.C.1.2×104N.D.1.45×104N. 4.传动皮带把物体由低处送到高处的过程中,物体与皮带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对数有() A.一对 B.二对 C.三对 D.四对. 5.升降机中站着一个人,在升降机减速上升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地板压力将增大. B.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将减小. C.人所受的重力将会减小. D.人所受的重力保持不变. 6.竖直向上射出的子弹,到达最高点后又竖直落下,如果子弹所受的空气阻力与子弹的速率大小成正比,则() A.子弹刚射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 B.子弹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值最大. C.子弹落地时的加速度值最小. D.子弹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值最小. 7.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8.在测力计两端各拴一绳,两人都用100N的力各拉一绳,这时测力计的示数和所受合力分别是() A.100N,200N B.100N,0 C.200N,200N D.200N,0 9.一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若保持其他力恒定而将其中一个力F1逐渐减小到零(保持方向不变),然后又将F1逐渐恢复到原状.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 A.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 B.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C.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速度增大 D.加速度和速度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高中物理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第4节 测量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教案 粤教版必修第一册-粤教版高中第

第四节测量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打点计时器、数字计时器,并会使用. 2.[科学思维]掌握三种计时器的使用方法,能用它们测量瞬时速度,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3.[科学探究]学会探究测量瞬时速度的方法,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利用三种计时器对瞬时速度的测量,实事求是,激发学习的兴趣. 阅读本节教材,回答第20页的“讨论与交流〞并梳理必要的知识点. 教材P20“讨论与交流〞提示: 1.直流电源不能使振针周期性的上下振动打点. 2.T=1 80 s=0.012 5 s,即每0.012 5 s打下一个点. 一、打点计时器及其使用 1.打点计时器:一种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 2.分类: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 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1)工作电压:220 V交流电源. (2)原理:当接通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系列点迹. 4.电磁打点计时器 (1)工作电压:4~6V交流电源. (2)原理:接通交流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振动起来,带动其上的振针上下振动.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系列小点.5.打点间隔:当电源频率是50 Hz时,纸带上每打出两个相邻点所经历的时间都是 0.02s. 注意: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纸带通过后应立即关闭开关. 二、数字计时器 1.计时装置的组成 由数字计时器和光电门组成的计时测量装置,如下图.

2.光电门 由发光装置(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光线接收装置(光敏元件)构成.光敏元件接收由发光装置发出的光线,通常处于被照亮的状态. 3.计时器 有两个输入插口与光电门相连. 4.计时原理 当宽度一定的物体通过光电门时,光线被挡,光敏元件处于暗状态,向数字计时器发出脉冲信号,触发数字计时器开始计时,遮光结束(物体通过)停止计时,这样就记录下物体遮挡一个光电门光线的短暂时间. 数字计时器还可以记录物体经过两个光电门之间的时间,即任一光电门第一次遮光时开始计时,第二次遮光时停止计时,计时器显示的是两次遮光之间的时间(物体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之间的时间). 说明:数字计时器能测量出小到1 ms或0.1 ms的时间间隔,计时更精确灵敏.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都是220 V的交变电压.(×) (2)使用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打出的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 (√) (3)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准确记录了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时间.(√) (4)数字计时器不能记录物体前后两次挡光的时间间隔.(×) 2.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 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专题练传送带问题含解析粤教版必修第一册

传送带问题 一、选择题 1.(多选)如图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的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 =1 m/s 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 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 、B 间的距离L =2 m ,g 取10 m/s 2 。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 =1 m/s 的恒定速率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到B 处取行李,则( ) A .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 B 处 B .乘客提前0.5 s 到达B 处 C .行李提前0.5 s 到达B 处 D .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2 s 才能到达B 处 【解析】选B 、D 。行李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μg=1 m/s 2 ,历时t 1=v a =1 s 达到共同速度,位移x 1=v 2 t 1=0.5 m ,此后行李匀速运动t 2=L -x 1v =1.5 s 到达B ,共用2.5 s ;乘客到达B ,历时t =L v =2 s ,B 正确;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 一直加速运动,最短运动时间t min = 2L a =2×2 1 s =2 s ,D 正确。 2.如图所示,水平方向的传送带,顺时针转动,传送带速度大小v =2 m/s 不变,两端A 、B 间距离为3 m 。一物块从B 端以初速度v 0=4 m/s 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 取10 m/s 2 。物块从滑上传送带至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选项图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解析】选B 。物块刚滑上传送带时,速度方向向左,由于物块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力作用,

2021-2022高一物理粤教版必修1 学案:第四章 力与运动 章末检测 Word版含答案

章末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关于牛顿运动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简洁停下来,是由于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就越大 B.人从水平地面上猛得竖直向上跳起,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将会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C.N/kg与m/s2都是加速度的国际制单位 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有时与合外力方向相同,有时与合外力方向相反 答案C 解析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A错误;人向上跳起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者等大、反向,B错误;在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质量的单位是千克,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依据a=F m 和a=Δv Δt , 可知在国际制单位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N/kg和m/s2,C正确;依据牛顿其次定律可知,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D错误. 2.如图1所示,小明在做双脚跳台阶的健身运动,若忽视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小明在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B.小明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 C.小明落地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小于他的重力 D.起跳过程地面对小明的作用力就是他对地面的作用力 答案A 解析超失重要看加速度,若加速度方向向上即为超重,若加速度方向向下即为失重.小明在下降过程中因加速度向下,故失重,A正确;起跳以后的上升过程中加速度也向下,也是失重,B错误;小明落地时因做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所以是超重,C错误;起跳过程中地面对小明的作用力与他对地面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同一个力,D错误.3.在电梯内的水平地板上有一体重计,某人站在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为40 kg.在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该同学发觉体重计示数为60 kg,取g=10 m/s2,则在这段时间内() A.该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大了 B.该同学对体重计的压力大于体重计对该同学的支持力 C.电梯肯定在竖直向上运动 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方向肯定竖直向上 答案D 4.某人在地面上用台秤称得其体重为490 N.他将台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3时间段内台秤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电梯运行的v-t图象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图2 答案A 解析t0~t 1时间段内,人失重,应向上减速或向下加速,B、C错;t1~t2时间段内,人匀速或静止;t2~t3时间段内,人超重,应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A对,D错. 5.如图3所示,物体m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两者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关于m所受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 A.皮带传送速度越大,m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B.皮带传送的加速度越大,m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皮带速度恒定,m质量越大,所受摩擦力越大 D.无论皮带做何种运动,m都肯定受摩擦力作用 答案B

2019-2020学年度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复习特训第五篇

2019-2020学年度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 复习特训第五篇 第1题【单选题】 a、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两车间距为s0 ,在t=t1时间内,a车的位移大小为s,则( ) A、0~t1时间内a、b两车相向而行 B、0~t1时间内a车平均速度大小是b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 C、若a、b在t1时刻相遇,则s0=有误s D、若a、b在有误时刻相遇,则下次相遇时刻为2t1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4 s内两车的合力不变 B、在t=2 s时两车相遇 C、在t=4 s时两车相距最远 D、在t=4 s时甲车恰好追上乙车 【答案】: 【解析】:

第3题【多选题】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 ) A、6s末乙追上甲 B、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相距最远为10m C、8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且离出发点有32m D、在0~4s内与4~6s内甲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 【解析】:

第4题【多选题】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1=s2).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 ) A、若s0=s1+s2 ,两车不会相遇 B、若s0<s1 ,两车相遇2次 C、若s0=s1 ,两车相遇1次 D、若s0=s2 ,两车相遇1次 【答案】: 【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4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4章: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1、亚里士多德:力使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才运动,不受力便不会运动。 2、伽利略的斜面实验,(1)理想实验:如果没有摩擦,无论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如何,小球所达到的高度相同,若将第二个斜面放平,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2)实验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当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0时,可以等效看成是不受力。 4、惯性:物体自身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牛顿第一定理又称为惯性定律。 5、物体的加速度跟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ma 。该定律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即惯性参考系)。 6、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只要物体所受合力不为0,物体就具有加速度。加速度方向由所受合力方向决定,且总是与合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与合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物体的受力可以合成或分解,加速度也同样可以合成或分解。 7、合外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8、力学中基本物理量有:长度/质量/时间,其单位是基本单位,分别是米/千克/秒。由公式推导出来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比如m/s,N,m/s2等。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单位制,简称SI。 9、厘米/千米,小时/分钟是基本量的单位,但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m/s,N,J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而Km/h和KW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10、物理量的单位可以由公式推导出,根据单位的计算关系也可以检查公式或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1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F和反作用力F'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用公式F甲对乙= -F乙对甲表示,负号表示方向相反。 1

高一物理必修1物理第四章

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基础知识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说明:(1)物体不受外力是该定律的条件.(2)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是结果. (3)直至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说明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大小的量度是物体的质量. 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说明: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及运动状态无关. ②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 、小球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惯性不存在了 C 、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 D 、物体的惯性仅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 【例】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 .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人一个向前的力,这力使他向前运动 B .人跳起时,车厢对人一个向前的摩擦力,这力使人向前运动 C .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下落后必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 .人跳起后,在水平方向人和车水平速度始终相同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一条直线上.(2)表达式:F=-F / 说明: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种性质,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能抵消,所以这两个力不会平衡.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不管两物体处于什么状态,牛顿第三定律都适用。 注意:判断两个力是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应分析这两个力是否具有“甲对乙”和“乙对甲”的关系,即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是否具有互易关系.否则,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很容易与一对平衡力相混淆,因为它们都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特点. 正确理解惯性和平衡状态 【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D .物体的位移方向一定与所受合力方向一致 【例】以下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两节车厢质量相同,行驶速度较大的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较大的物体惯性大 B 、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两节车厢速度相同,其中质量较大的车厢不容易停下来,说明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C 、推动原来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车厢,比推另一节相同的、正在滑行的车厢需要的力大,说明静止的物体惯性大 D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及受力情况无关 2、正确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 【例】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整理

第四章知识点整理 4.1牛顿第一定律 1. 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 伽利略: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永远的运动下去。 3•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收到力的作用, 它将 继续以 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4.牛顿:伽利略和迪卡儿的正确结论在隔了一代人以后, 由牛顿总结成动力学的一条 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 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1) 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 力迫使物体改变这种状态。 说明: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3) 指出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说明:一切物体都具 有惯性。 惯性:一切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无论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都具有惯性。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 动状态越难改变。所以说,★ 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 的难易程度。 注意:把物体惯性的表现说成是物体受到 惯性力”或者说物体受到了惯性”是错误 的。 1•实验目的:定量分析a 、F 、m 的关系 2. 实验原理:控制变量法 A 、 m 一定时,a 与F 的定量关系 B 、 F 一定时,a 与m 的定量关系 实验一:探究加速度a 与合外力F 的关系 ★解决问题 1:为什么要把木板的一侧垫高? (1) 作用: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 (2) 方法: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牵引时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匀速直线 运动。记住: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钩码。 解决问题2:测量小车的质量:用天平测出。 解决问题3:测量小车的加速度:逐差法求加速度。 解决问题 4:测量和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外力: 当钩码和小盘的质量 m vv 小车质量 M 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小桶和砂的重力近似等于小车所受的拉力。 3. 实验步骤: (1) 用天平测出小车质量 m ,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2) 按实验装置图把实验器材安装好 (3) 平衡摩擦力 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取下纸带,并标 注牵引 力 (5)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在绳子一端逐渐挂上钩码,重复上述实验 4. 数据处理: 4.3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 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 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 公式:F = ma ★ F 指的是物体受到的 合外力。 3. 力的单位:物理学上把能够使质量是 m=1 kg 的物体产生a=1 m/s 2的加速度的这么 大的力定义为1 N ,即1N=1kg ・m/s 2。(说明k 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 4.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 同体性:F 、m 、a 是对于同一个物体而言的。 (2) 矢量性:a 的方向与F 的方向一定相同。 (3) 瞬时性:F 和a 时刻对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4) 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没有力就没有加速度。 (5) 独立性: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 (6) 相对性:牛顿定律只在惯性参考系中才成立。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A 、B 两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且静止不动,两球质量 m A =2m B ,两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D L ----------- m ----- 人 M 长木板倾角过大 未平衡摩擦力或长木板倾角太小 没有满足钩码和小盘的质 量m 远小于小车质量 M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第4节 力学单位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物理教案

第4节力学单位制 知识点一基本单位 [观图助学] 1.物理关系式的功能:物理学的关系式在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之间的关系。 2.基本量与基本单位: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作基本量,它们相应的单位叫作基本单位。 3.导出量与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叫作导出量,推导出来的相应单位叫作导出单位。, 并不是张飞比姚明高,而是古代的“尺”和现代的“尺”不一样。我国的“尺”竟有1尺相当于0.230 9 m到0.355 8 m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比较长度一定要统一单位。 知识点二国际单位制 1.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2.国际单位制:是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 3.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和相应的基本单位 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l 米m 质量m 千克kg 时间t 秒s 电流I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T 开[尔文]K 发光强度I,(I v)坎[德拉]cd 物质的量n,(ν)摩[尔]mol [思考判断] (1)力的单位牛顿是基本单位。(×) (2)质量是基本量。(√) (3)物理公式表示了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和单位关系。(√), 力学单位制的分类 核心要点对单位制的理解 [要点归纳] 1.单位制的意义:单位是物理量的组成部分,对于物理量,如果有单位一定要在数字后带上单位,同一个物理量,选用不同单位时其数值不同。统一单位,便于人们的相互交流,统一人们的认识。 2.单位制的组成 [试题案例] [例1] 现有以下一些物理量和单位,按下面的要求选择填空。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学案 第四章第四节 光的干涉

第四节 光的干涉 [学习目标] 1.知道光的双缝干涉现象和产生干涉的条件.2.理解产生明暗条纹的条件,理解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3.理解薄膜干涉及其应用. 一、光的双缝干涉现象 1.光的干涉实验最早是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在1801年成功完成的,杨氏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光的波动特性. 2.实验现象 将一支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双缝上,双缝平行于屏,在屏上观察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而将两支同样的激光笔射向屏上的同一个地方,则观察不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二、光产生干涉的条件 1.条件: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即光波为相干光波. 2.明暗条纹的判断 (1)两列相干光波到达明(暗)干涉条纹的位置的路程差Δr 是波长的整数倍(或半波长的奇数倍),即满足 明条纹:Δr =kλ(k =0,±1,±2…) 暗条纹:Δr =(2k +1)λ 2 (k =0,±1,±2…) (2)如果两列光不是在真空或空气中传播,而是在绝对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传播路程r ,则 明条纹:Δ(nr )=kλ(k =0,±1,±2…) 暗条纹:Δ(nr )=(2k +1)λ 2 (k =0,±1,±2…) 其中Δ(nr )为两列相干光到达明(暗)干涉条纹处的路径与绝对折射率乘积的差值,叫作光程差. (3)干涉条纹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 若观察屏到双缝挡板的距离为L ,双缝之间的距离为d ,光的波长为λ,则双缝干涉中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为Δx =L d λ. 三、薄膜干涉 1.薄膜干涉是薄膜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共同形成的. 2.在膜不同的地方,其内、外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不同,某些位置两列波叠加后相互加强,出现亮条纹,另一些位置,两列波叠加后相互削弱,出现了暗条纹.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四章 光及其应用 单元评价(含解析) 粤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光及其应用 (75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选项符合实际应用的是 ( ) A.在光导纤维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色散 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 C.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偏振 D.全息照相是利用光的干涉 【解析】选D。在光导纤维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全反射,故A错误;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色散,故B错误;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减弱反射光的强度,增加透射光的强度,故C错误;全息照相是利用光的干涉,故D 正确。 2.如图所示,一光束包含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玻璃砖下表面有反射层,光束经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后,从玻璃砖上表面分为a、b两束单色光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 B.出射光束a、b一定相互平行 C.a、b两色光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 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条纹间距

【解析】选B 。 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可知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a 光的偏折程度较大,则a 光的折射率较大,频率较大,故A 错误;因为a 、b 两光在上表面的折射角与反射后在上表面的入射角分别相等,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出射光束一定相互平行,故B 正确;因为a 光的 折射率较大,根据sin C =1n ,则知a 光的临界角小,故C 错误;a 光的频率较大,则波长较小,根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L d λ知,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故D 错误。故选B 。 3. (2021·东城区高二检测)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示意图,S 为单缝,S 1、S 2为双缝,P 为光屏。用单色光从左侧照射单缝S 时,可在光屏P 上观察到干涉条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减小 B .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增大 C .若换作波长更长的单色光照射,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减小 D .若换作白光照射,光屏上不出现条纹 【解析】选B 。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Δx=L d λ知,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即d 变小,则干涉条纹间距增大,选项A 错误;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Δx=L d λ知,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即L 增大,干涉条纹间距增大,选项B 正确;根据双缝干涉条

新教材高中粤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案-第四章-第四节-光-的-干-涉-含答案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四节光的干涉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光的双缝干涉现象 灯泡发出的光经挡板上的双缝后,形成如图所示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时是什么现象? 提示:干涉现象。 1.物理史实: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开始让人们认识到光的波动性。 2.双缝干涉实验: (1)实验过程:让一束平行的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S1和S2的挡板上,两狭缝相距很近,两狭缝就成了两个波源,它们的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总是相同的,两个光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叠加发生干涉。

(2)实验现象:在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3)实验结论:光是一种波。 二、光产生干涉的条件 1.相干光的条件: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2.决定条纹明暗的条件: (1)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即路程差等于波长λ的整数倍时,两列光波在这点相互加强,出现明条纹。 (2)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λ 2的奇数倍时,两列光波在这点相互减弱,出现暗条纹。 3.相邻两条明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Δx= d l 。 三、薄膜干涉 1.相干光:光照射到透明薄膜上,从薄膜的两个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2.图样特点:同双缝干涉,同一条明(或暗)纹对应薄膜的厚度相等。单色光照射薄膜时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白光照射薄膜时,形成彩色条纹。 3.薄膜干涉在技术上的应用。可以在光学元件的表面镀一层特定厚度的薄膜,增加光的透射或者反射,还可以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对镜面或其他精密的光学平面的平滑度进行检测。 (1)直接用强光照射双缝,发生干涉。(×) (2)两只手电筒射出的光束在空间相遇,能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3)若用单色光作光源,干涉条纹是明暗相间的条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