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学案:第三章 第三节 力的等效和替代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学案:第三章 第三节 力的等效和替代

必修一 第三章 第三节 力的等效和替代

备课人:潘克祥 校对人:李育君 班级 姓名

第三节 力的等效和替代

【自主学习】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共点力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力的等效与力的替代,知道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3.学会寻找等效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对力的三要素的理解及力的等效性的认识. 难点 :寻找等效力.

三、自主学习

1. 力的三要素:不同的力,其作用效果不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力

的 、 和 ,物理学中称之为力的三要素.

2. 共点力:如果几个力作用在 ,或者几个力的作用

线 ,这几个力就称为共点力.

3. 力的等效:生活中很多事情可以一个力完成也可多个力完成,

如 .

力的等效的定义:力的 相同,简称为力的等效.

4. 力的替代: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 ,那么

这一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

5. 合力、分力: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和几个力共同作用在该物体

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 .

如:F 与1F 、2F 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F 叫1F 、2F 的 力, 1F 、2F 叫F 的 力.

6. 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 叫做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求一个力的 叫做力的分解.

课 前

先学案

F

【要点透析】

问题一:力的等效

分析讨论:2-3-361-3-359页图,和页图P P

问题二:力的替代 分析讨论:.3-3-360页图P

问题三: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提出问题:合力与分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① 请说出你的猜想与假设:_______ ② 实验器材: ③ 实验探究:

(1) 实验仪器中用的钩码和橡皮筋、细绳套、同心圆纸片,这些器材各发挥怎样功能?

(2) 合力与分力作用效果相同,怎样去体现?

(3) 合力如何表示? 分力如何表示?

(4) 合力、分力的关系与合力的图示、分力的图示之间的关系怎样?

(5) 实验应记录些什么?怎样处理这些实验记录?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④ 你的结论

是: .

第三节 力的等效和替代

【课堂检测】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B. 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 力可以由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D. 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着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

2. 茶杯放在桌面上时,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 )

A .作用点

B .大小

C .方向

D .都相同

3.如下图所示,一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N 10的拉力作用,该拉力的方向与水平1F 2F 课 堂 检测案

方向成

030角斜向上,作出这个拉力的图示

第三节 力的等效和替代

【当堂训练】

1. 关于合力与分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分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 .合力与分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C .合力的作用可用几个分力来替代

D .求几个力的合力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2. 两个大小和方向都确定的分力,其合力的( )

A. 大小和方向都确定

B. 大小确定,方向不确定

C. 大小不确定,方向确定

D. 大小和方向都不确定

3.将两个力1F 和2F 合成为一个力F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 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B. 1F 、2F 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C. 物体同时受到1F 、2F 和F 的作用

D .F 的作用效果跟1F 、2F 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3. 关于两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

B. 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较小的那个分力

C.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小于或等于两个分力

D.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等于分力大小

4.关于合力和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分力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B. 合力大小一定等于其分力的代数和

C. 合力的性质与原来分力性质相同

D. 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课 堂 训练案

第三节 力的等效和替代

【巩固拓展】

1.下列关于力的作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是一样的

B .力的图示中,标度值可任意选

C .同一个受力图,比例大小应固定不变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2.下列哪个因素不影响力作用效果 ( )

A .力的单位

B .力的作用点

C .力的方向

D .力的大小

3.下列正确的是( )

A. 合力一定比每个分力都大

B. 合力至少比一个分力大

C. 合力可以比任意一个分力都小

D.

合力不可能和两个分力的大小都相等

4.右图是寻找等效力的实验的局部图示,图中F 是两个共点力1F ,2F 的合力.

(1)试用作图法求2F .

(2)如果1F 为N 16,

则 2F N .

5. 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作用于物体的0点,只要说明作用点,则此力就明确地表示出来了

B. 力作用于物体的0点,只要说明此力的大小,则此力就明确地表示出来了

C. 力作用于物体的0点,只要说明此力的方向,则此力就明确地表示出来了

D. 力作用于物体的0点,必须说明此力的大小和方向,才能明确将此力表示出来

7. 在做“力的等效和替代”的实验(课本60P )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0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同一次实验中,0点位置不允许改动

B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C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课 后

拓展案

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筋拉到另一位置0点

D .实验中,把橡皮筋拉到某一位置0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

090,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

8. 下列四个图中,1F 、2F 为两个分力,F 为其合力,其中正确的合力矢量图是

( )

9.将橡皮条一端固定,另一端用两个力1F 、2F 使其伸长一定长度,再用一个力

F 作用于橡皮条的同一点,

使其沿相同方向伸长到同样的长度,那么 ( ) A. 1F 与2F 的合力一定是F B. F 的分力一定是1F 、2F

C. F 与1F 、2F 的效果相同

D. 都不正确

_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学案教科版必修第一册

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突出基础性素养夯基 一、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与平衡条件 1.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________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要使物体保持________状态,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叫作平衡条件. 3.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如果用F合表示合力,那么这个平衡条件可以写成F合=0. 二、平衡条件的应用 当物体受到多个共点力(在同一平面内)的作用时,也可用________的方法,将各个力沿选定的直角坐标分解,如果沿x轴方向的合力为零,沿着y轴方向的合力也为零,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平衡条件可写成{ F x合 =0 F y合 =0 这种分解方法,在解决多个共点力问题时经常会用到. [举例] 共点力的平衡书、小球均处于平衡状态

[导学] 静止状态与速度为0不是一回事.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说明v=0、a=0两者同时成立.若仅是v=0,而a≠0,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如上抛到最高点的物体,此时v =0,但由于重力的作用,它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物体不可能停在空中,它会向下运动,所以物体并不能处于平衡状态.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突出综合性素养形成 探究点一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1.平衡状态 2.平衡条件 (1)F合=0,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2){F x合 =0 F y合 =0,其中F x合和F y合分别是将力进行正交分解后,物体在x轴和y轴上所受的 合力. 3.由平衡条件得出的三个结论 【典例示范】 题型1 对共点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例1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在某一时刻等于零,物体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B.物体相对另一物体保持静止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_新教材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学案教科版必修第一册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理解共点力平衡的条件. 2.[科学思维]会利用合成法,分解法,图解法解决平衡及动态平衡问题. 3.[科学思维]会利用正交分解法处理平衡及动态平衡问题. 一、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1.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举例: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动的物块;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箱;天花板上悬挂的吊灯等. 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F 合=0. 2.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另一种表达式 ⎩⎪⎨⎪⎧ F x 合=0F y 合=0 其中F x 合和F y 合分别是将所受的力进行正交分解后,物体在x 轴和y 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力.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 (2)物体只有在不受力作用时才能保持平衡状态. (×) (3)所受合力保持不变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 (4)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 (5)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任意方向的合力均为零. (√) 2.若一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此物体一定是( ) A .静止的 B .匀速直线运动 C .速度为零 D .所受合力为零 D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A 、B 、C 错误;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D 正确.] 3.(多选)下面关于共点力的平衡与平衡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为零,则必处于平衡状态 B .如果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不变,则必处于平衡状态 C .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沿任意方向的合力都必为零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学案:3.4 力的合成 Word版含答案

学案6力的合成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合成的概念.2.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切矢量合成的 普遍法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知道分力与合力间的大小关系.3.知道共点力的概念,会用作图法、计算法求合力. 一、合力与分力 假如一个力F 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相同,我们就称F为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二、力的合成 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多力合成的方法: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全部的力都合成进去,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三、共点力 1.共点力:假如几个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点上,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那么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2.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 一、力的合成 [问题设计] 1.如图1甲所示,把物块挂在一个弹簧测力计的下面,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如图乙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方向不同)拉住同一物块,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F与F1、F2有什么关系?F1、F2两个数值相加正好等于F吗? 甲乙 图1 答案作用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不等于. 2.做一做:按课本“试验”供应的“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试验要把小圆环拉到同一位置,这体现了什么物理思想? (2)严格依据力的图示法作出两分力F1、F2及它们的合力F.用虚线把合力F的箭头端分别与两个分力的箭头端连接,所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答案(1)等效替代(2)平行四边形. 3.用硬纸板剪成五个宽度相同的长条,其中四个两两长度分别相等,第五个较长些,然后用螺丝铆住(AE与BC、CD不要铆住),如图2所示.其中AB表示一个分力,AD表示另一个分力,AC表示合力. (1)转变∠BAD的大小,观看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化时合力如何变化? (2)合力确定大于其中一个分力吗? 答案(1)合力随着两分力间夹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两分力间夹角的减小而增大.图2 (2)不愿定.合力与分力的大小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由几何学问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因此合力大小的范围|F1-F2|≤F≤F1+F2.例如:F1=5 N,F2=4 N,合力1 N≤F≤9 N,合力F的最小值为1 N,比任何一个分力都小. [要点提炼] 1.合力与分力的相互关系 (1)等效性:合力与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 (2)同体性:各个分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不能求合力. 2.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3所示) 图3 3.合力与两分力的大小关系 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合力F随夹角α的增大而减小,随α的减小而增大.

(原创学案 高中物理 必修一 科教版 人教版 适用)第3节 牛顿第二定律

学校班级姓名日期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节牛顿第二定律 ●●●目标导航●●●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并掌握力学单位制的构成。 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1、由对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成比例式就是_________________。 2、牛顿第二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顿”的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导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单位制,力学的基本单位有_____________。 〖问题发现〗 ???课堂突破??? 〖探究1〗牛顿第二定律 (1)由对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结果的两个比例式合并成一个比例式为_____________,添加一个比例系数写成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如何使上式比例等式更简单?怎样使K=1? (3)牛顿第二定律包含加速度哪两方面意思? (4)对加速度的“五性”认识 ①因果性只要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物体就获得加速度,即是产 生加速度的原因。

②矢量性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由它所受的决定,与合外力的方向相 同,而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之间则并无必然联系。 ③瞬时性物体在某一时刻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由该物体在这一时刻所受 到的 决定的。加速度与力是同一时刻的对应 量,即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④同体性加速度、合外力和质量是对应于,所以分析 问题时一定要确定好研究对象,把研究对象全过程的受力情况 都搞清楚。 ⑤相对性加速度是相对于的(或相对于地面静止和匀速运动的 物体),即相对于惯性参考系的。 (5)你认为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有那些? 〖典例1〗从牛顿第二定律知() A.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受到的合外力也越大 B.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越小,受到的合外力也越小 C.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受到合外力成正比,跟它的加速度成反比 D.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变化越大,受到的合力也越大 【归纳反思】 〖探究2〗力学单位制 1、基本物理量、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反映物理学基本问题的物理量称之为,如力学中有三个基本物理量、和。 根据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基本物理量的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导出量)的单位叫。 2、由和一起组成了单位制。1960年第11届国际 计量大会制定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做(SI)。 3、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有、和。 其单位分别为、和。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导出单位有:速度的单位,加速度的单位,力的单位等等 〖典例2〗1、在下列列举的物理量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力学基本单位的是()

第三章第三节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气体实验定律的综合应用学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预习案1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54页-58页,大约需要10分钟,读后请思考: 1.能量守恒定律是某一个科学家发现的吗? 2.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是什么? 【学始于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堂案 例题:教材65页第5题 课堂练习与讨论:教材65页第3、4题 讨论: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有何联系与区别? 课堂练习:教材64页第5、6题 【进阶闯关检测】 A类基础关 1.(多选)下列对能量守恒定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 B.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 C.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动力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器——永动机是可能制成的 D.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静止在地面上,说明能量消失了 2.“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 ) A.不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 B.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C.技术上还达不到 D.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和合理的设计方案 B类能力关 3.如图所示,一演示用的“永动机”转轮由5根轻杆和转轴构成,轻杆的末端装有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叶片。轻推转轮后,进入热水的叶片因伸展而“划水”,推动转轮转动。离开热水后,叶片形状迅速恢复,转轮因此能较长时间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转轮依靠自身惯性转动,不需要消耗外界能量 B.转轮转动所需能量来自形状记忆合金自身 C.转动的叶片不断搅动热水,水温升高 D.叶片在热水中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在空气中释放的热量 4.在一绝热的密闭房间里,有一台电冰箱正在工作。如果电冰箱的门是开着的,那么室内的气温将如何变化?。 C类综合关(选做) 5.一定质量的实际气体从外界吸收了4.2×105J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了6×105J的功,问:(1)气体的内能增大还是减小?变化量是多少?(2)分子势能是增大还是减小?(3)分子的平均动能是增大还是减小? 6.质量M=200 g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20 g的铅弹[铅的比热容c=126 J/(kg·℃)]以水平速度v0=500 m/s射入木块,当它射出木块时速度变为v=300 m/s,木块的速度为20 m/s。若这一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其中42%被铅弹吸收而使其升温,对铅弹穿过木块过程,求:(1)铅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2)摩擦力对木块做的功;(3)产生的总热量;(4)铅弹升高的温度。 【进阶闯关检测】答案 A类基础关 1.(多选)下列对能量守恒定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

广东省惠阳区中山中学高中物理粤教版一导学案:第三章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一)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必修一 第三章 第五节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一) 备课人:潘克祥 校对人:李育君 班级 姓名 第五节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一) 【自主学习】 一、学习目标 1。 认识共点力、平衡状态等概念. 2. 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3. 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求解生活中和问题。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受共点力作用物体的平衡条件。 难点:用共点力的合成和分解定量计算共点力平衡的实际问题。 三、自主学习 1.共点力:指的是几个力作用于物体的 或它们的作用线________________. 2.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_________并不发生变化,称为 平衡状态.物体处于 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状态是平衡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 。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是__________ 为零. 【要点透析】 问题一:共点力、平衡状态和平衡条件 课本67P 实验与探究: 课 前 先学案

(1)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2)大量的实验表明,物体受多个力时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重N 60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N 35的竖直向上的力提物 体,则物体所受的合力是多少? 【例2】如图画出气球受到的力(共点) 问题二:三个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一 【例3】如图,如果小球重N 3,光滑斜面的斜角为 30,求斜面及竖。 问题三:三个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二 【例4】用弹簧秤沿着光滑斜面的方向将一块重N 5的木块匀速向 上拉,这时弹簧秤的读数是N 4.1,求斜面对木块的弹力的大 小? 问题四:多个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例5】如图若把一木块置于台秤上,台秤的读数为N 50,然后用一个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0 60持静止,但发现台秤的读数减少了N 20(1)斜向上的拉力的大小。 (2)木块与台秤间的摩擦力. 课 堂 检测案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1 重力与弹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中第一册物理学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 本章素养概述 〔情境导入〕 “它不是物,但不能离开物而存在;它不孤独,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它不让你看见,但你能觉察到它的作用效果;它不能像数那样相加,而是遵循另外的法则。”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就是我们即将要学习的——力。 自然界的力现象无处不在,无奇不有。那么,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力有些什么特点呢?如何发挥力的作用,避免力的危害?本章将探讨这些问题。 〔内容提要〕 (1)本章重点介绍了三种相互作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相互作用规律——牛顿第三定律以及矢量合成的基本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为今后学习高中力学奠定了基础。 (2)本章知识分为三部分:一是力的概念,是贯穿于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重要概念,重力、弹力、摩擦力是常见的几种相互作用力;二是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用;三是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及共点力的平衡,体现出利用等效方法研究物理学的思想。 (3)本章重点:①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方向判定、大小计算;②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③理解牛顿第三定律;④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本章难点:①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②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③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分析处理。 〔学法指导〕 (1)对于本章内容的学习,不但要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同时要把握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最终达到熟练掌握、灵活应用的目的。 (2)在学习三种常见力时,应当多与生活中的事例相结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正确建立这些力的概念。比如,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产生或消失都会随其他力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弹力的学习,要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练习,掌握各种常见的弹力如拉力、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对弹簧的弹力大小,会定量分析。 (3)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学习高中物理第一个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

高中物理《功》教案1 粤教版必修1

《功》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新课程比较注重物理量引入、建立的来龙去脉,这也是为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服务的。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2)第五章非常重视概念、规律的探究过程。探究守恒定律一定涉及能量的转化过程,而要进一步研究能量的转化,最终得到机械能守恒定律,对功的知识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章的第一节引入功是为进一步探究能量作铺垫的。使学生很自然的联想到功和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紧紧围绕“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条主线展开。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功”,还可以利用这个结论探究功是标量还是矢量,同时也为后面学习重力势能、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动能定律等知识打好基础。可以这样说,“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贯穿于整个第五章的主线,在教学设计、探究过程中应始终立足于这条主线上。 教学设计思路 从生活中的物质生产的基本动 作和学生参与的互动实验,探究“功” 的来历和做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再 通过特殊情景引出一般情景,并通过 等效思想,借鉴两种特殊情况推导出 功的一般表达式;从功的一般表达式 的深化研究得出功有正、负;从功的 正、负引出功是矢量还是标量,通过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探究功是标 量;通过例题得出几个力做功和它们的合力做功的关系;通过例题的拓展得出α W=的适用条件,并为以后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埋下伏笔。 Fl cos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图如右图所示。 整个教学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过程还应紧紧围绕着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展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的来历,掌握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能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推导功的一般表达式,知道功的单位。 3、掌握α Fl W=只适用于恒力,l应为对地位移。 cos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和事例,并同时通过启发式探究,使学生明白“功”的来历并掌握做功的两个因素。 2、在推导α W=过程中,通过猜想、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理论Fl cos 论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和推理能力,并渗透等效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为什么要引入功”和“功”的来历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并使学生体验到物理学家在追寻守恒量和守恒定律过程中所做的研究过程。 2、通过科学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热情。 教学用具 弓箭、重物、锯、木板、榔头、钉子、起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能量变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做功的过程,可见,功与能是紧密联系的两个物理量。因此,在本章追寻守恒定律的过程中,首先学习功。 设问:为什么要引入功? 二.通过启发式探究,使学生明白“功”的来历并掌握做功的两个因素。 通过功的英文单词是“work”,“work”不就是“工作”吗?那“做工”和“做功”意思是不是一样?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第二个问题:“功”的来历和做功的因素。互动演示:请同学背或抱着一桶纯净水。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中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物理 试题+答案

2021-2022年惠阳中山中学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物理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32分) 1. 平均速度和力的合成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方法,这个方法是() A.理想化方法 B.等效替代方法 C.控制变量方法 D.实验方法 2. 如图所示,一重为G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37°的固定鞋面上。若将物块的重力G分解到平行和垂直斜面的两个方向上,则平行斜面的分力大小为(sin37°=0.6,cos37°=0.8)()A. 0.5G B.0.6G C. 0.7G D. 0.8G 3. 如图所示,将一本字典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字典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字典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 字典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桌面对字典的支持力和字典对桌面的压力的合力为零 D.字典对桌面的压力使得说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4. 如图所示,某物体受五个共点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若F1的大小不变,方向沿顺时针转过120°,其余四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则此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变为() A. F1 B.2 F1 C. 2F1 D. 3F1 5.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固定斜面上受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匀速向上 运动,斜面的倾角为30°,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 2 ,则拉力F的大小是() A.0.5mg B.mg

C.1.25mg D.2mg 6. 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在0-5s 内的位移为10m B.质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10-12s 内的加速度最小 C.质点在11s 末离出发点最远 D.质点在8-12s 内的平均速度为4m/s 7. 物体同时受到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列几组中合力不可能为0的是( ) A.1N 、5N 、10N B.5N 、7N 、8N C.2N 、3N 、5N D.1N 、10N 、10N D. 8. 如图所示,“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则打C 点时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为( ) A.21x x T - B. 21x x T + C.212x x T - D.212x x T + 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4题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 9. A 、B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时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 第三章 力与相互作用:重心与稳定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知识点名称】 【课标内容对照 (沪科J)《课程标准》的要求 (沪科J)*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沪科J)*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 (沪科J)*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注:对于(课程标准)中这一条,在本章中仅涉及牛顿第三定律。) 【版本对照(含选修)】 【三维目标】 (鲁科J)5.知道重心与稳定的关系。 (鲁科J)6.运用重力、重心解决实际问题,体会重力的奇妙。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鲁科J)体验各种力现象的奇妙,保持对力现象的探索热情。体会各种力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发展将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愿望。 【重难点知识】 【内容结构概述】 【教学建议】 【课型安排】 【课时安排】 【相关知识准备】 【教学建议】 (鲁科J)重力的方向有很多应用。“迷你实验室”中的倾角仪可让学生在课后制作,在课堂上展示各自的倾角仪,用来检查物体的水乎或倾斜程度,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培养解决动手实践的能力。不同学生的能力倾向、个性特长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数理逻辑比较强。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强,教学中要善于创造各种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成功的体验对于建立自信是很重要的。 (鲁科J)重心是学生在生活、生产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教材首先通过实际的生产、生活提出问题,然后通过与质点概念类比,以等效的思想引出了重心概念。教学时应注意思想方法的渗透。对于形状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可让学生自带材料在课堂上测量。同时,也可鼓励学生寻找确定重心的其他方法,以培养创新精神。 (鲁科J)重心位置改变的现象很多,教材联系了公共汽车、吊车、飞机等方面的例子,教学时可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多举一些生活、生产中的例子。 (鲁科J)重心与稳定是生活、生产中经常碰到的又一问题。为了增加稳定程度,可降低重心,也可扩大支持面积,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列举一些增加稳定程度的例子。同时还应让学生知道,稳定程度小也有用处。“信息窗”中汲水瓶的重心高于绳的悬点时,稳定程度就会变小,有利于汲水、控制水量。引导学生不仅关注重心的运用,还应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学习方法】 【导语引入】 【知识点讲解】 (鲁科K)重心与稳定 (鲁科K)在实践中,人们已经注意到重心改变带来的影响。例如,空中小姐经常要求乘客按登机号码入座,以免客 人都集中在某一区域而改变飞机重心位置,导致飞机失衡。跳高运动员则要考虑怎样才能使身体重心升高的极限值与横

_新教材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3摩擦力学案教科版必修第一册

摩擦力 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摩擦力的定义及分类. 2.[物理观念]理解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掌握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公式. 3.[物理观念]理解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4.[科学思维]会综合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5.[科学思维]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一、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当它们沿接触面发生相对滑动时,每个物体的接触面上都会受到对方施加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1)规律: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压力N成正比. (2)公式:f=μN,其中μ叫作动摩擦因数,它是两个力的比值,没有单位.它的大小与两个接触面的材料、粗糙程度等情况有关(填“有关”或“无关”). 二、静摩擦力 1.定义:当两个彼此接触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但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4.大小 (1)决定因素: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周围物体对它施加的力的情况决定,但有一个最大值. (2)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f静max,其大小等于物体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所受到的外力. (3)大小范围:物体之间实际产生的静摩擦力f静在0与最大静摩擦力f静max之间,即0<f静≤f静max.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2)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滑动摩擦力.(√)

高中必刷题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高中必刷题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 形定则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刷难关 1.(多选)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 点,在该实验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次实验过程中,前后两次应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同一位置 B .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C .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 点时,两弹簧测力计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 .画力的平行四边形时,平行四边形的边应画短些,这样可减小误差 2.[北京东城区2019高一上期末]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的P 点,另一端系有两个绳套.实验中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将橡皮筋拉至某一位置O ,如图所示.再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套把橡皮筋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 . (1)为完成该实验,下述必须有的步骤是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测量细绳的长度 B .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 .记录结点O 的位置 E .通过细绳记录拉力的方向 (2)对操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

字母) A .橡皮筋、弹簧测力计和细绳应位于与木板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B .两细绳之间的夹角一定要取90°,以便计算合力的大小 C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方向一定沿PO 方向 D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取得适当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3.某同学利用下列器材,设计实验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器材: 三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每根弹簧两端均接有适当长度的细绳套),几个 小重物,一把刻度尺,一块三角板,一支铅笔,一张白纸,几枚钉子. 实验步骤: ①用两枚钉子将白纸(白纸的上边沿被折叠几次)钉在竖直墙壁上, 将两根弹簧一端的细绳套分别挂在两枚钉子上,另一端的细绳套与第三根 弹簧一端的细绳套连接.待装置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第三根弹簧两端之间 的长度,记为0L ; ①在第三根弹簧的另一个细绳套下面挂一重物,待装置静止后,用铅笔在白纸上记下结点的位置O 和三根弹簧的方向,用刻度尺测出三根弹簧的长度1L 、2L 、3L ; ①取下器材,将白纸平放在桌面上.用铅笔和刻度尺从O 点沿着三根弹簧的方向画直线,按照一定的标度作出三根弹簧对结点O 的拉力1F 、2F 、3F 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1F 、2F 的合力F ; ①测量发现F 与3F 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接近相等,则验证了平行四边形定则,结论 成立. (1)三根弹簧对结点0的拉力之比123::F F F =________.

【金版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粤教版必修1练习:第3章 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A.有弹力肯定有摩擦力 B.有弹力不肯定有摩擦力 C.有摩擦力肯定有弹力 D.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肯定垂直 2.在如图中,a 、b (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间肯定有弹力的是(B ) 解析:A 选项中,a 、b 间假如存在弹力,则b 给a 的弹力水平向左,a 将向左侧加速运动,明显与题设要求不符,故A 选项中a 、b 间无弹力作用.同理,C 选项中a 、b 间没有弹力.对于D 选项,也可以假设a 、b 间有弹力,则a (斜面)对b 的弹力将垂直于斜面对上,因此,b 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即b 不行能处于静止状态.B 选项,假设b 对a 没有弹力,则a 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将不行能静止,故a 、b 间必需存在弹力.故选B. 3.F 1、F 2是力F 的两个分力.若F =10 N ,则下列可能是F 的两个分力的是(B ) A.F 1=30 N F 2=9 N B.F 1=20 N F 2=20 N C.F 1=2 N F 2=6 N D.F 1=10 N F 2=30 N 解析:合力F 和两个分力F 1、F 2之间的关系为|F 1-F 2|≤F ≤|F 1+F 2|,则应选B. 4.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下端悬挂一重物,重物质量为m ,平衡时物体在a 位置.现用力将物体向下拉到b 位置,已知a 、b 间距离为x ,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B ) A.kx B.mg +kx C.mg -kx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解析:平衡时物体在a 位置,依据平衡条件得kx a =mg ,物体在b 处时的弹力F =k (x +x a )=kx +mg ,B 选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5.2010年11月25日,广州亚运会男子跳水决赛中3米板项目中,中国选手何冲获得金牌.如图所示是何冲从跳板上起跳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 ) A.他对跳板的压力大于他受到的重力 B.跳板对他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他对跳板压力的大小 C.跳板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对跳板的压力 D.他对跳板压力大小等于他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解析:起跳时,人向上做加速运动,支持力大于重力,A 对,D 错;跳板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跳板的压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对,C 错. 6.如图甲所示为一拉力传感器,某试验小组在用拉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试验中,获得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依据这个图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CD )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4力的合成第2课时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学案教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实验必备·自主学习——突出基础性素养夯基 一、实验目的 1.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合成时遵循的规律. 2.学会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和得出实验结论. 二、实验原理 根据等效替代法,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两个力F1、F2使其伸长一定长度,再用一个力F作用于橡皮条的同一点,使其沿相同方向伸长同样的长度,那么F与F1、F2的作用效果相同;若记下F1、F2的大小和方向,画出各个力的图示,就可以研究F与F1、F2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步骤 1.在水平放置的薄木板上用图钉固定一张白纸,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K点处,橡皮筋的自然长度为KE.用一根细绳把橡皮筋的E端与轻质小圆环连接起来,如图(a)所示.2.从小圆环上再引出两根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这两根细绳,互成角度地用力F1和F2拉小圆环,使橡皮筋伸长.保持小圆环静止,将它此时所处的位置记为O点,如图(b)所示.用笔记下两个拉力F1和F2的方向,并记录它们的大小. 3.撤去F1和F2,改为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连接小圆环的细绳,用力F拉橡皮筋,使小圆环同样静止于O点处,如图(c)所示.用笔记下拉力F的方向,并记录它的大小.4.取下白纸,在纸上用同一个标度分别作出力F1、F2及F的图示,如图(d)所示.

5.根据力F1、F2及F的图示,它们在误差范围内是否构成平行四边形. 6.如果改变F1、F2的大小和方向几次,使小圆环静止在其他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和作图.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注意事项] (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①实验中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将两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互钩水平对拉,若读数相同,则可选;若读数不同,应另换或调校,直至相同为止.同时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使用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应使其与板面平行,拉力的方向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 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板,同时要注意估读. (2)减小误差的措施 ①橡皮筋的结点要小一些,细绳(套)要长一些. 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两拉力的夹角应适当大些. ③在满足拉力不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及橡皮筋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的条件下,应使拉力尽量大一些. ④在同一次实验中,橡皮筋拉长后结点的位置必须保持不变.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突出综合性素养形成 探究点一教材原型实验 【典例示范】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4力的合成第1课时合力与分力学案教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1课时合力与分力 .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突出基础性素养夯基 一、合力与分力 1.合力与分力:如果力F的作用效果与力F1和F2共同作用的________相同,我们就称F为F1和F2的________.F1和F2为F的________. 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________的过程. 3.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合力与分力之间是一种________的关系,合力作用的________与分力________________相同. 4.共点力:作用于物体上________,或者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力的作用线相交于________的几个力. 二、平行四边形定则 1.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________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就可以用两个邻边之间的________表示出来,这叫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所示,F表示F1与F2的合力. 2.三角形定则:把表示原来两个力首尾相接,然后再从第一个力的始端向第二个力的

末端画一条有向线段,这个有向线段就可以表示原来两个力的合力,这种求合力的方法叫作力的三角形定则. [导学1] 等效法 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在船吃水线相同的情况下,一头大象的重力与一堆石头的重力相当. 等效法就是在特定的某种意义上,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的、复杂的、难处理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的、简单的、易处理的问题的一种方法. [导学2] 注意:(1)作图时要分清实线和虚线,表示力的线段用实线且要带箭头,连线用虚线表示; (2)分力、合力的标度一致,力的标度要适当; (3)求合力时,既要求大小,又要求方向.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参考系时间学案粤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时间 [核心素养·明目标] 核心素养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知道质点、参考系、时间、时刻的概念,形成时间观念,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理解建立质点模型的条件和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坐标系,能在实际问题中识别时刻与时间. 科学探究学会在生活及自然现象中探究质点、参考系的相对性.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对具体情境中几个物理知识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实事求是,学会与他人交流. 知识点一质点 1.质点: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各点的运动情况相同,或者它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或者说,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整个物体,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作质点. 2.理想化模型:根据问题的内容和性质,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一个与实际情况差距不大的理想化模型来进行研究,使复杂问题得到简化,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1:(1)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 (2)只有运动较慢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 (3)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知识点二参考系

1.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为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选填“任意”或“唯一”)的. 3.参考系对观察结果的影响: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观察结果可以不同(选填“可以不同”或“一定相同”).这是运动的相对性. 4.直线坐标系:物体沿直线运动,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 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选取不同的参考系,运动情况一般不同. 2:(1)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物体的运动时,无需选定参考系.(×) (2)在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考系.(√) (3)参考系不一定是静止的,运动的物体也可选作参考系.(√) 知识点三时间与时刻 1.时刻:钟表指针指示的一个示数对应着某一瞬间,也就是时刻. 2.时间:人们把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和时刻之间的关系:Δt=t2-t1.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时间单位还有时(h)、分(min)等.生活中的“时间”有时指“时刻”,有时指“时间”,与我们物理所学有区别. 3:(1)时刻就是一瞬间,即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 (2)一分钟就是60个时刻,一小时就是3 600个时刻.(×) (3)下列说法表示时刻的是①②③;表示时间间隔的是④⑤⑥⑦⑧⑨. ①第1 s末;②第3 s初;③第2个两秒的中间时刻;④第2 s内;⑤第5 s内;⑥第8 s内;⑦2 s内;⑧前5 s内;⑨前9 s内. 考点1 质点 跳水项目是我国的运动强项,2019年女子双人十米跳水决赛中卢为、X家齐夺冠,如图

_新教材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5力的分解学案教科版必修第一册

力的分解 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知道力的分解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物理观念]理解力的分解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科学思维]会用作图法、计算法对力进行分解. 4.[科学思维]理解并会应用正交分解法. 一、一个力可用几个力来替代 1.力的分解: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用几个共同作用在物体上的共点力来等效替代,这几个力称为那一个力的分力.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作力的分解. 2.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的关系: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二、力的分解方法 1.力的分解遵循的法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把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F1和F2.如图所示: 2.力的分解的依据 (1)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无数组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因为同一条对角线可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无数多个,如图所示. (2)在实际问题中要根据力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三、力的正交分解 1.定义:将一个力沿着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解的方法.如图所示. 2.公式:F x=F cos θ,F y=F sin θ. 3.适用:正交分解适用于各种矢量运算. 4.优点:将矢量运算转化成坐标轴方向上的标量运算.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和F2,那么物体同时受到F1、F2和F三个力的作用. (×) (2)某个分力的大小可能大于合力.(√) (3)一个力只能分解为一组分力.(×) (4)正交分解法中的两个坐标轴一定是水平和竖直的.(×) 2.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其主要目的是 ( ) A.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 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 C.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 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 D[车辆在引桥上时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相 当于分力F1的作用;二是使物体垂直压紧斜面,相当于分力F2的作用.F1 =mg sin α,F2=mg cos α,如图所示.引桥越长,倾角α越小,沿斜面 下滑的分力F1越小,而压紧斜面的分力F2越大,故A、B、C错误,D正确.] 3.(多选)已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求两个分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分解是唯一的 B.若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分解是唯一的 C.若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及另一个分力的方向,分解是唯一的 D.此合力有可能分解成两个与合力等大的分力 ABD[根据选项A、B只能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分解时有唯一解,选项C可能画出多个平行四边形,分解时不只有唯一解,选项A、B正确,C错误;由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知选项D正确.] 力的分解的几种情况 (a) (b) 图(a)、图(b)中G应该怎样分解?

新教材高中粤教版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二章-第三节-单摆-含答案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 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三节单摆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定量关系。2.知道单摆周期与摆长、重力加速度的关系。1.知道什么是单摆,初步形成单摆的回复力及周期的概念。(物理观念) 2.理解单摆振动的特点及其做简谐运动的条件;知道单摆周期的决定因素,掌握其周期公式。(科学思维) 3.能用实验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能定量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科学探究) 4.学会观察、实验、分析及归纳判断的方法和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单摆及其回复力 如图所示,荡秋千是人们特别是小孩子们一项喜闻乐见的运动。那么,荡秋千时小孩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其运动是简谐运动吗?

提示:荡秋千时小孩在竖直平面内做往复运动,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可看成是简谐运动。 1.单摆模型 (1)单摆的构成 组成要求 细线摆线看成是不可伸长,且没有质量的细线 小球摆球看成是没有大小只有质量的质点 提醒:单摆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2)实际摆可看成单摆的条件: ①忽略在摆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 ②将摆球看作质点; ③摆线细且不可伸长。 (3)单摆摆球的运动特点: ①摆球以悬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变速圆周运动。 ②摆球同时以最低点O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 2.单摆的回复力 摆球的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分力。 二、单摆的周期 如图所示,摆球质量相同,摆长不同的单摆,摆动周期不同;摆长相同而摆球质量不同或振幅不同的单摆振动周期却相同,这说明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