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

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诗词的起承转合

每首诗词为了表达明确的主题,就必须具备严密的结构。结构章法不会一成不变,但对初学的人可以先熟悉起承转合这种形式。起承转合可以把诗词的文字、内容、意境连缀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在格律诗中尤为突出。

“起”,就是开头。即先说一件事引起这首诗,好的起头,能起承题启下,统领全篇的作用。

“承”,就是承接连贯。顺着起句写,句与句之间,联与联之间要承接,贯穿作品之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

“转”,就是转折。表面是岔开话题,区别于前边所述的内容,实际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转的技巧较高,要着重练习。

“合”,就是整合总结。把作者的感悟表达出来,深化意境,突出主题。

下面举几个例说明:

例一:唐李绅的五言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起:写农夫在田里劳作。

汗滴禾下土。承:写农夫辛苦的程度。

谁知盘中餐,转:离开劳动场面,转向餐盘。

粒粒皆辛苦。合:点明主题,劳动艰辛,果实不易。

(韵:仄上七麌)

例二:南宋陆游七绝《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起:困居荒村不为己悲。

尚思为国戌轮台。承:点明想为国戌边的志向,说明不自哀原因.

夜阑卧听风吹雨,转:用夜深风雨大作转换话题。

铁马冰河入梦来。合:梦中骑战马赴沙场,表达爱国情

(韵:上平十哀)

例三:唐杜牧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起:清明细雨景色。

路上行人欲断魂。承:人在雨中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转:提出避雨消愁办法。

牧童遥指杏花村。合:找到解决的去处,言尽意无穷。

(韵:上平十二文,十三元)

“起”的开头形式多样,如直入式、陈述式、衬托式、设问式等等,可根据表达的需要,随自己的喜欢。

直入式,开门见山,如杜甫《闻官年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陈述式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衬托式,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设问式,如唐崔涂《孤雁》:“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如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承”的方式大致有顺承和转承,顺承随上句延伸,一脉相承,转承既区别于上述内容,又为主题服务。

“转”要注意两方面,一方面要选择不脱离主题又服务主题的内容来转,不要刀断式的转,而要藕断式的转;另一方面在什么地方转,应根据思想内容表达的需要,既可在颔联、颈链边承边转,也可在尾联边转边合,并不固定。有的诗也不一定有转。

“合”一般都用于尾联,表现形式多种,如概括式、抒情式、理喻式、设问式等等。画龙点睛的结尾最好。

概括式,如鲁迅《题三义塔》:“……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抒情式,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理喻式,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此山中。”

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设问式,如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秋韵》:“……尽道春光无限好,秋声入韵有何穷?”

《宠物狗》:“……世间儿女羞相问,谁奉双亲类此贤?”

总之,起承转合是运用于诗词创作中互为依存的结合体,“起”不好,则无好下文,“承”不紧,则文散乱,“转折”无,则显平淡,合不整,则无意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诗词都要按“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来写,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千古绝唱却没有起承转合。四句是四幅图景,非常美。也许这一原因,所以无法安排标题,只冠以“绝句”。

如何训练起承转合的技巧呢?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的旧作翻出来,一一检查修改,印象才能深刻。

以上所述,仅为个人学习诗词创作的点滴体会,不当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读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来领悟起承转合的技巧。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所谓“起承转合”,实际上是诗词谋篇时对全诗结构层次安排的

理论概括。这一点好比建筑房屋,在备齐了各种所需的建筑材料和选

择了怎样的房屋式样以后,必须安排房屋的结构层次。写诗也是这

样,在占有了素材、确定了主题、选定了诗体以后,紧接着要考虑的

是如何开头,如何承转和如何收尾,从而更准确完整地表达作者的心

境和主题,这种层次安排概括起来,就是“起、承、转、合”四个环

节。

“起承转合”理论虽然只到元代才明确提出,但在此前的千百年

间,人们却几乎是不约而同地遵守了这一规律,“起承转合”实际上

是历代诗人创作的共同体验和经验总结。尤其对于律、绝,其“起承

转合”十分明显,并且形成了人们的共同认识。但是,本文所指的

“起承转合”意义是诗词各体的普遍意义,对此,在实践生活中却存

在一些异议。下面就几个方面的不同看法作一简要分析。

一、关于律、绝的“起承转合”。这一点应该没有异议,为了叙

述的完整,不妨作一点铺垫说明。同时为了表述方便,在此仅以唐•

李绅的古绝《悯农》为例。这首五言古绝,全诗四句,可谓每一句依

次分别为“起承转合”的一个层次。“锄禾日当午”,写农夫在田里

劳作的辛苦,是全诗的“起”;“汗滴禾下土”,写农夫劳作的辛苦

程度,是对起句的继续表述,所以是“承”。接下来,诗的视野离开

了劳动场面转

向了餐桌,并且提出“谁知盘中餐”的设问,是非常明确的“转”;

末句“粒粒皆辛苦”,既是回答前句的设问,点明主题,又是对全诗

的“收”,也就是“合”。

上例表现的是绝句(包括七绝)最典型的“起承转合”。律诗(含

五言、七言或长律)的结构层次也莫不如此,而且其顺序同绝句一

样,不可任意颠倒调换。律诗较之绝句,所不同的是,因为律诗句

式有八

句(长律则更多),其“起承转合”并非绝对的每二句一个层次,尤其

是其中的“转”与“合”,在许多情况下,往往表现在最后的两个单

句上。而表现为“承”的句式在诗中则占有较大成份,那就是所谓的

“继承”或“承展”。

二、关于词、曲的“起承转合”。同律、绝一样,词、曲写作也

必须遵循“起承转合”的章法,而且也一样为其规律所决定。词、曲的“起承转合”与律、绝所不同的,只在因词、曲(包括古风)的长短

句式的“自由体”,其“起承转合”层次安排不能简单的按句数划

分。词如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是“起”,

是交代诗人写诗的时间、背景和状态;“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是“承”,是承述诗人的状态,取以花喻人之意;“知否,知否?”是“转”,是对“海棠依旧”回答的反诘;“应是绿肥红瘦”,

是“合”,是对“海棠依旧”回答“错误”的纠正,寓意花与人同

瘦,全诗“伤魂”的主题由此更加深化。

曲,如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是“起”,是秋况又是昏色的背景交代;“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承”,是对眼前悲伤景物的继续渲染;“夕阳西下”是“转”,转向诗人“秋思”主题的拱托;末句“断肠人在天涯”,无

可非议是伤感主题集中表达的“合”了。

通过上述二例分析,我们应当确认“起承转合”对于词、曲和古

风创作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三、关于组诗的“起承转合”。组诗,包括律绝的一题多首、词

的双调、多调,以及曲的套数和带过曲等,我们统称为“组诗”。“组诗”一样有着不可排除的“起承转合”规律和章法要求。它们区

别于“单首”所不同的是,凡组诗不仅有其中每一单首的小的“起承

转合”,而且有着多首组合的整体意境安排的大的“起承转合”。如

果没有这种整体意境的大的“起承转合”,那么其中的单首则有如一盘散沙可以任由拆卸和调动。今人写组诗就多有这种毛病,一个“祖国颂”的标题下,可以从鸦片战争一直写到现在,十首、百首任由安排,但通篇却没有一个整体结构,甚至将某些句子相互调换位置后都丝毫不影响原意,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整体意境的“起承转合”。为了说明这种组合型诗体的整体“起承转合”,我们不妨就唐•元稹

《遣悲怀三首》作一示范性分析。该诗共三首,第一首是作者从其妻子的生前写到死后,第二首是从死后回写到生前,第三首是从眼前写到将来。就每一首而言,它们都有各自本首的小的“起承转合”(恕

不细分);就三首的整体而言,第一首是“起”,是人之常情的生离

死别的感慨;第二首是对第一首悲情未尽的继续表述,只创作手法上改用了倒叙,是“承”;第三首是全诗的主题所在,为了拱托出“不

再娶”的主旨,其首联“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就是全

诗的“转”,由前两首的悲妻“转”向自悲,由眼前的孤苦“转”向

如何活到“百年”,接下来的二联自然是对本首首联“转”的

“承”,但末联“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就是以发誓“不再娶”来作为全诗“悲怀”主题的“合”。至于词的双调、多调

或曲的套数等,只要将它们看成“组诗”,其道理也就完全一样,同样在一个主题下,除单首必须有本首的“起承转合”外,还必须有为整体意境所需要的大的“起承转合”。

四、有没有不符合“起承转合”章法的好诗。严格地说,没有。

也许这是又一突出异议。这里,我们不妨例举被历代尊为“诗圣”的杜甫的两首诗作为例证。

其一,《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

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可谓千古绝唱,老幼皆知。但这首诗虽然对仗工整,却没有“起承转合”,除了写景以外,没有表达任何特定意境,全诗四句都很美,却只如将四个制工精美的小碟子整齐地摆在一起供人欣赏,如果是八句,就是八个小碟子,如许多地方的“八景诗”就是这样。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所以作者无法安排作品的标题,只以“绝句”冠之。或许是作者的一时偶得,却又不好补充完整,在不忍弃之之下而以“绝句”存之。严格地说,此诗至少是一首未完成的诗。

其二,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

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此作可谓是他“生平第一快诗”,无论就其情感表达还是艺术手法,自然是无可挑剔的好诗。但是,有人认为此作的创作手法不符合“起承转合”,并且以此否定“起承转合”对于诗词创作的普遍意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恰恰相反,此诗不仅有普遍意义上的“起承转合”,而且在具体运用上独具一格,巧妙惊人。通观全诗,“起”

与“承”自不必说,分别是首联与颔联。接下来,许多人都认为是一泻千里的“承”,直至结尾,不仅没有“转”,而且没有“合”。其

实,此诗的“转”,是“转”在颈联,“合”在尾联,只不过其

“转”“合”的自然性让人几乎不容易发现,这就是作者创作手法的

高超之处。分析全诗,主旨是“喜”,但“喜”有二分,前半是喜安

史平定,后半是喜还乡有日,因为真正的喜是后半的喜,所以“转”在颈联的“准备起程还乡”,由“静”之喜转为“动”之喜。我们之

所以认为尾联是“合”,是因为全诗的“喜”以“还乡到达老家洛

阳”收尾。你看,先是水路,后是陆路,以“向洛阳”结束,不是

“到家”是什么,这是“喜欲狂”的最高峰。当然,这种“到家”的

喜在诗中表达的只是一种想象,这正是诗的妙笔所在,如果等到真的回到了洛阳再来写诗,那还有什么“喜欲狂”呢?综上所述,“起承

转合”,诗之尽然也。

第三单元 资料链接 律诗的起承转合特点

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古典诗歌十分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诗脉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单位的。 起元人乔吉论作乐府之法,有所谓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即“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见元·陶宗仪《辍耕录》卷八)。如何起得“美丽”呢?一种方法是开门见山。如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纪昀批:“一起意境阔远,倒摄四州,有神无迹。通篇情景俱包得起。”(《瀛奎律髓刊误》卷四)另一种方法是婉转入题。中国古典诗歌的“言志”“缘情”传统,含蓄蕴藉、忧而不困、哀而不愁、怨而不怒的诗教,使得古典诗歌迂回入题的“起”式更为普遍。如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的起句“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中,以兰叶的“葳蕤”和桂华(花)的“皎洁”,抒写自己“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怀。第三种方法还可以突兀入题。即一开头便出人意料,用精警之语来吸引读者,力避平庸。如欧阳修《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先提出一个问题,引人注意。如果倒过来,先说二月山城未见花,所以春风疑不到天涯,就不像这样有诗意了。无论哪种“起”法,都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以振起全篇。 承承是开头景、理、情的延续,或阐释,或铺陈,或发展。方式有总接,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等等。如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竹径”和“幽处”、“禅房”和“花木”紧承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中的“清晨”“古寺”“高林”,既显章法浑圆,又使得下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造句挺拔且寓意深长,被欧阳修称为“造意者为难工”之语。要之,“承”不仅在结构上起缝合传递的功用,更重要的是它的铺垫和蓄势,使得后面的“体物写志”更有根基。 转“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或作者思路上的转换(如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它不仅使诗歌在章法上给人一种回环往复之感,更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开辟新话题、新意境,进而品味出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主旨。如果说“承”不妨和缓,那么“转”则要求突起,有波澜,有起伏,避免平铺直叙。如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人从贬所渡江逃归,离家愈近,思乡之情愈强烈,但诗中却宕开一笔,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形象地说明了作者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渴望得知家人的“音书”,另一方面又怕家人受牵连的消息得到证实。这里,“近乡情更怯”的“转”,上接“音书断”,下关“不敢”句,把诗人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抒发得淋漓尽致。 合所谓“合”就是指诗句的收束句。它既可浑圆章法,更是作者“感发意志”“体悟写清”“神光所聚”的“诗眼”和“词眼”所在。因此,我们在解读古典诗歌时,更应留意于此。唐宋诗的结句方式很多,但不外乎明结和暗结两种。明结,即直接抒情、言志、阐理。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首句叙事点题,结句更是扬“青春作伴好还乡”之乐,抒“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惊喜之情。此类结句具有明快、质朴、无意造语却自然天成的特点。暗结,即以景语结情语,用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好处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如李益《汴河曲》:“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结句就借随风飘荡、漫天飞舞的杨花,遥寄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现实的政治感受。如果善于从结句切入,会给我们提供一把解读诗歌主题和形象的钥匙。 (选自语文出版社《唐宋诗词鉴赏》,2007年1月版) 律诗起承转合及其表现方式 近体诗的结构从宏观上看,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用现代话来说,那就是有开头,有正文,有结尾。但是,近体诗又有它们独特的结构规律。 一、近体诗的结构规律 1、近体诗的结构:近体诗不同于其他诗歌的独特处就是其平仄规则,其上下句之间平仄有对有粘,其结构是联内上下句之间字与字平仄相对,其最主要的每句前两个字,余字按句式平仄规律组合;而联间上下句前两个字则相粘(也是一致的意思)。什么是近体诗的联句?近体诗每两句为一组,也就是一联。其前两句称为首联,称之为起句,三四句为含颔联,称之为承句;五六名为颈联,称之为转句;七八句为尾联,称之为合句。 2、近体诗的一般规律 近体诗的一般规律就是字词句相对和平仄相对的对仗规律: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之间的对仗和第五六句之间的对仗。至于首联,则可用对仗的也可不作对仗。首联用了对仗,并不能减少中间两联的对仗。而尾联的一般是不用对仗的。极少数也有对仗的,一般规律不要求,更不提倡。对仗的一般要求是字面相对和平仄相对,但平仄服从于格律诗本身的平仄规则。绝句在句式结构的平仄对仗上可以理解为律诗的前二联,中二联或后二联的组合。 二、近体诗起承转合的一般关系及其表现手法 1、起头:就是近体诗的开头。开头要精彩。其表现手法简而言之有“赋、比、兴”三者,即有叙述白描的手法开头,有比喻的手法开头,有兴起暗喻的手法开头。但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兴起情景式:如谢脁《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诗人当时被人排挤,用大江的日夜奔流不息来比悲愁的深广,便显出境界的壮阔。如《楚山吟》“楚山西上接昆仑,万里峰峦万里新”,诗人以高接昆仑的楚山兴起,用新奇的峰峦暗喻作者所赞赏的松竹品质和泉石精神。又如《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六十周年兼怀毛泽东主席》“巍巍宝塔塔山巅,不尽延河总向前”。诗人以塔高水长兴起,暗喻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伟大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 (2)兴起烘托式:曹植《七哀》“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这首诗写高楼中少妇想念远征的丈夫,作者选择明月高照,流光徘徊的景象,用来烘托少妇对月怀人的婉转的愁思。又如《正气歌》:“南山暮雨失云前,世事纷纷乱如烟”。这首诗用暮雨浮云欲遮南山兴起,用来烘托纷乱的世事,表达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情绪。又如: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诗人用风雨钟山的宏大画面兴起,烘托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伟大历史事件,用以表达诗人的气壮山河的伟大胸怀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魄。 (3)比喻抒情式:如毛泽东《冬云》:“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诗人将飞絮喻雪乱飞,抒发了作者对共产国际风云变幻形势的忧虑。又如《画山》:“天公泼墨写丹青,俊马腾空起桂林”。诗人将画比喻一幅由天公描绘的俊马腾空的水墨画,抒发了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喜悦心情。 (4)比喻铺陈式:如释无可《秋寄从兄岛》“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诗人用雨声来比喻落叶声,听了一夜雨声,早上开门一看,原来不是下雨而是落叶。又如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钅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诗人将尖山比剑,为后句割愁而铺陈。又如《网湖景色》“平湖似镜雾如烟,远看轻舟犁破天”。诗人将水天一色喻为平镜,将轻舟喻为犁耙,歌颂大自然的纯美和劳动的快乐。又如《赞立志》“人生无志似萍浮,空把韶华付冷秋”。诗人将没有志向的人生喻为浮萍,空耗光阴。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 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诗词的起承转合 每首诗词为了表达明确的主题,就必须具备严密的结构。结构章法不会一成不变,但对初学的人可以先熟悉起承转合这种形式。起承转合可以把诗词的文字、内容、意境连缀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在格律诗中尤为突出。 “起”,就是开头。即先说一件事引起这首诗,好的起头,能起承题启下,统领全篇的作用。 “承”,就是承接连贯。顺着起句写,句与句之间,联与联之间要承接,贯穿作品之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 “转”,就是转折。表面是岔开话题,区别于前边所述的内容,实际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转的技巧较高,要着重练习。 “合”,就是整合总结。把作者的感悟表达出来,深化意境,突出主题。 下面举几个例说明: 例一:唐李绅的五言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起:写农夫在田里劳作。 汗滴禾下土。承:写农夫辛苦的程度。 谁知盘中餐,转:离开劳动场面,转向餐盘。 粒粒皆辛苦。合:点明主题,劳动艰辛,果实不易。

(韵:仄上七麌) 例二:南宋陆游七绝《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起:困居荒村不为己悲。 尚思为国戌轮台。承:点明想为国戌边的志向,说明不自哀原因. 夜阑卧听风吹雨,转:用夜深风雨大作转换话题。 铁马冰河入梦来。合:梦中骑战马赴沙场,表达爱国情 (韵:上平十哀) 例三:唐杜牧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起:清明细雨景色。 路上行人欲断魂。承:人在雨中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转:提出避雨消愁办法。 牧童遥指杏花村。合:找到解决的去处,言尽意无穷。 (韵:上平十二文,十三元) “起”的开头形式多样,如直入式、陈述式、衬托式、设问式等等,可根据表达的需要,随自己的喜欢。 直入式,开门见山,如杜甫《闻官年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陈述式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衬托式,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设问式,如唐崔涂《孤雁》:“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如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承”的方式大致有顺承和转承,顺承随上句延伸,一脉相承,转承既区别于上述内容,又为主题服务。

古典诗歌的谋篇布局:诗歌的起承转合(教师版) (1)

古典诗歌的谋篇布局 诗词的结构谋篇又称章法。分成“起”“承”“转”“合”四部分。 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所谓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一、“起”定基调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常见的作用有:交待人、时、地、事、环境;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奠定基调;统领全篇,设置线索,照应题目等。 【小练习】 《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问: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1.交代了环境、时、地; 2.为全诗定下了清冷的基调,烘托了气氛; 3.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二、“承”“起”续境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因果、承接、补充说明等关系。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练习】 小斋即事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问: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哪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三、“转”开生面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四、妙“合”主旨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诗词的结构对于表达主题至关重要,其中起承转合是一种常见的形式。起承转合能够将诗词的文字、内容和意境融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特别是在格律诗中更为突出。 起”是开头,即通过一件事情引出这首诗的主题。好的开 头能够起到引领主题的作用,统领全篇。而“承”则是承接连贯,要贯穿作品之中,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句与句之间,XXX 之间要承接。而“转”则是转折,表面上是岔开话题,但实际上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转的技巧较高,需要着重练。最后的“合”则是整合总结,把作者的感悟表达出来,深化意境,突出 主题。 举个例子,唐代XXX的五言古诗《悯农》就采用了起承 转合的结构。首句“锄禾日当午”描写农夫在田里劳作,起到引 领主题的作用。接下来的几句则承接起句,描写农夫辛苦的程度。转折出现在第三句“谁知盘中餐”,离开劳动场面,转向餐盘。最后一句“粒粒皆辛苦”点明主题,表达劳动艰辛,果实不易。

南宋陆游的七绝诗《风雨大作》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首句“僵卧孤村不自哀”描写困居荒村不为己悲,起到引领主题的作用。接下来的几句则承接起句,点明想为国戌边的志向,说明不自哀的原因。转折出现在第三句“夜阑卧听风吹雨”,用夜深风雨大作转换话题。最后一句“铁马冰河入梦来”则表达了爱国情。 最后一个例子是唐代XXX的七绝诗《清明》,同样采用 了起承转合的结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描写清明细雨景色,起到引领主题的作用。接下来的几句则承接起句,表达人在雨中的愁绪。转折出现在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提出避雨消愁的办法。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则找到解决的去处,言尽意无穷。 总的来说,“起承转合”是一种常见的诗词结构形式,对于表达主题非常重要。好的起承转合能够将诗词的文字、内容和意境融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起承转合是诗词创作中的重要结构,其中“起”为开头,“承”为延续,“转”为转折,“合”为结尾。起承转合的方式有顺

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之法 一.近体诗起承转合的关系 “起承转合”是一种经典的诗文写作结构章法的技巧。了解这种章法技巧,有利于我们写诗作文,也有利于我们对诗文结构内容的理解。古典诗歌中的近体诗,特别讲求格律章法,所以,要想更好地理解近体诗、鉴赏近体诗,不可不讲“起承转合”。 绝句四句、律诗四联,往往与“起承转合”依次一一对应,虽有例外,也不多见。所谓“起承转合”,一般认为是这样的: 起:破题开启全篇,往往有统领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起句往往以写景为主,也有写情或议论的。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直接以“空山”“晚来秋”点题总起,概写秋天傍晚时山中雨后之景,同时也奠定全诗闲适清幽的基调。 承:紧承起句,是对起句的延续、深化、补充或具体阐释。颔联对上一联作进一步的表述,使读者有听下回分解的感觉。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承接首联,继续写傍晚山中雨后之景,也是对首联进行延续和具体补充。“明月”扣住首联“晚”字,“清泉石上流”则是“新雨后”的结果。 转:结构和内容的转换,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情及景、由事及理、由理及事等等思路上的转换,当然同时也是内容上的转换,要求开拓新意。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前两联写景,此联则转向写人物活动,与前两联形成一静一动的相互映衬,让山林不再死寂,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生气和活力。诗境要开阔,意蕴要深厚,转句就必须合理、恰当。特别是在绝句中,一首诗的优劣,往往与转得好不好直接相关。比如传说唐伯虎写的这首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前两句极其平淡无味,然而第三句一转,写登高远眺之景,诗歌顿时境界开阔,诗味十足。 合:合句是全诗的结尾,往往具有收束全篇,点出主旨的作用。在律诗中,合句一般是前三联诗意的最后合成,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大意是“任凭那些春天的花草凋谢枯萎,我这隐居山中的人自可留居”。潜台词是:此时的山中虽然不像春天那样芳草鲜美百花娇艳,却有着春天没有的独特秋景,正是这些动人的秋景让我留恋留居。一二联写景,第三联写人:都是写秋天傍晚时山中的场景。正是看着这样的景象,诗人才生发出留恋山中不愿离去的想法:对隐居

诗歌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诗歌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一、概述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 元代范德玑在《诗格》中写到“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 来我国清代学者刘熙载《艺概·文概》再一次引申: “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 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 ”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拓展。 二、“起、承、转、合”的含义与作用 起者,开端也。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 铺垫意境的作 用。 承者,承接也。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 而是“起”句的 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转者,变化也。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 的转换。前面铺 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合者,结尾也。 “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 发的凝结点,常 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或点明主题,或启发联想,或耐人寻味。 简单来说,即: 起,引领的作用。 (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 (扩展主题) 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 (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合,回扣主 题,概括全篇。 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 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起句:开篇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 绘出了一幅萧瑟、肃 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承句:“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 ,为仰视所见; “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 俯视所得,无边落 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 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 托。 转句: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关注“转” 句,能使我们尽快明 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合句: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一个艰难时 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惜 !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 ,悲景着笔,悲情落句。 所以在结构上, “合”句 (联 )常呼应开篇,圆合首尾。而从内容上说, “合”句 (联 )是我们了解诗人感 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 三、考点解析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构思,十分注重炼字、炼词,往往一字一词一句关乎全诗主旨、结构,因此 这一字一词便成了诗歌构思的线索甚至是关键。命题者抓住这一点以小见大来命题,可以考查学生 对诗歌的整体把握程度。 2002 年高考语文卷诗词鉴赏题目改革就率先考了这种题型, 随后每年高 考都不同程度地考查了这种题型。我们把这种题型称为“炼字炼句”型,它以小见大,难”后 ,乃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一、“起”定基调 “起”,即起句,是紧承诗题,引出所叙、所描之事、物,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明起:起句直接点题。 《集灵台·其二》 唐·张祜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这是一首通过描写虢国夫人的骄纵风骚,讽刺唐玄宗的昏庸。首句开门见山,说虢国夫人得到皇帝的恩赐,次句写骑马入宫,无上的荣耀;三句转向对虢国夫人容貌的描写;末句“淡扫娥眉朝至尊”,体现了她在皇帝面前的随意和任性,表现出她的受宠之深。诗的语言含蓄,似褒实贬,讽刺深刻,入木三分。 暗起:就是在起句中,没有出现标题的字眼,而是通过事物的独特的特征,暗含题目的本意。 《咏石灰》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碎骨粉身终不顾,只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千锤万凿出深山”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不点题却含题意,给人想象空间大。

陪起:就是先借其他事物,来引出本题。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从而暴露了皇帝对亲信宦官的厚待,以及宦官的可憎面目。首句不言“寒食”,而言“春城飞花”,由眼前之景况引出题目,此为陪起。 反起:即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唐·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此诗是作者为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首句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有悲。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题旨为“喜”,而作者却从静夜无邻,荒居寂寞之景况叙起,而点出外弟之肯来为“可喜”之事。反起的作用在于欲扬先抑,使突出情感作用更大。

诗词的转句、结句技法

诗词的转句、结句技法 转 句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结 句 技法 编者按:平时总爱看一些名家诗话,有时看到一篇好文章,真如醍醐灌顶一样,许多困惑迎刃而解,遂,找到自己以前收藏的优质诗话奉献给大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冬已尽 流 云 春可期 IT IS A TITLE 诗词的转句、结句技法 古典诗词讲究章法,注重诗意的分合和意脉的承接,最常见的章法是“起承转合”。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一、进一层转法 就是在转处进行递进式的描写。 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诗人以静寂的寒夜为背景,从夜寒中显示出春天的暖意,从静寂中显示出生命的萌动,从几声虫叫引起人们对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诗的第一、二句是从正面写出月夜的景象,不着一丝春的色彩.却暗

中关合春意。第三句进一层转到春天之气候,以此来触动春愁。诗中说“春气暖”自“今夜”始,表明对节候变化十分敏感,反映诗人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体察,自然引出“虫声新透绿窗纱”的春意。这类的转法,称为“进一层转法”。 二、退一步转法 就是从题目的本意退一步来叙述。主要是从时空变化上落笔,用时差位差来表现,或者提出一种假设来转,有时也可以采用“倒叙”等等,从而形成一定的变化。 司空曙《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此诗通过江村生活的一个侧面,表现了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营造出一种真切而又恬美的意境。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第二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的行动、心情。第三句“纵然”二字有“或许如此”及“不过如此”之意。既呼应上文之“不系船、正堪眠”,又照顾下文“只在芦花浅水边”之句。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对生活随性的态度。这类的“转”我们称为“退一步转法”。 三、反转法 就是从正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是与起承相反的情绪描写。 贾至《春思》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却,春日偏能惹恨长。 此诗就春立意,表达在美好的春光中排遣不去的、与日俱长的愁恨。首句用嫩绿、鹅黄两色把这幅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点染得十分明媚;次句用暗笔为这幅画添上嫣红、洁白两色,并以写气图貌之笔传出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浓春景象,使画面上的春光更加艳冶,春意更加喧闹。转句“东风不为吹愁去”,忽然转为写“愁”,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与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与前两句的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这种

词的起承转合

词的起承转合

醉月诗苑 诗词的起承转合,在格律诗中经常见到,而且也常常在鉴赏中谈及。但是对词来说,好像就很少说这个话题了。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后面人们又将起承转合运用到文章里了,可以说起承转合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手法。这样只要我们真正理解了起承转合的具体含意,在词中也能找到不少的例子。 起犹如头脸,最是要紧。清代词评家沈祥龙说:“诗重发端,惟词亦然,长调尤重。有单起之调,贵突兀笼罩,如东坡大江东去是。有对起之调,贵从容豆类整炼,如少游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是”(论

词随笔)。起常用的方式有:1、以景起,这种最为常见;2、以情起,开门见山,直抒胸臆;3、以事起,先叙事,再就事生发议论;4、以问起,先提出问题,直接抓住读者,让读者一起进行思索,然后再作回答。 结与起句一样也非常要紧,往往是全篇的点睛之笔。结句要像勒住一匹狂奔的骏马一样,收束有力,又能发人深思,留有余味,所以词人们在结句上也特别下功夫,或以景结,或以情结,或以问结。对于结,前人有着精辟地论述,沈祥龙对词的结句创作作了十分精当的总结:“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结有数法,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出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于题外借形,不外白石《诗说》所云辞意俱尽,辞尽意不尽,意尽辞不尽三者而已。”在其表达方式上,也有多种形式:1、拍合。即与起句呼应;2、宕开。即跳出之前词所构筑的框架,给人以高远、眼界为之一宽地感受;3、点醒。点醒是指点明词旨。前面所说均未道破题意,在此结句上点破,让人有幡然醒悟地感觉。4、翻出。在结上突然道出与前截然不同的感受,形成巨大在落差,给人以强烈震撼。 承在词中作承接、或展开起句之用,以此来铺排事情的过程。承在词中最无常法,表现的形式很多,多以时空、逻辑关系为线索,叫做顺,反之为逆,统称为顺逆。多重时空交错的结构,叫“错综”。就顺来说,可以有:1、先昔后今;2、从内到外;3、由景及情;4、前因后果。就逆来说,则有:1、先今后昔;2、从外到内;3、由情及景;4、前果后因。就错综而言,就是将其顺逆所说的关系跳跃交错,极尽吞吐曲折、抑扬顿挫之变化,这种形式最难掌握,非大家不可为。 转在词中对结果作转折之用,以便表达情感的跌宕起伏,也无定法。词跟诗最大的区别是,词的中长调可以分为几段(片、阙和叠),而每段既是词中的一部分,各自又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只是在内容上各有所侧重,就像小说的章回一样,因此在每个段落里也可运

试析律诗的起承转合叙述手法

(四)文摘试析律诗的起承转合叙述手法 翁银陶 起承转合是包括律诗在内的古典诗词最主要的叙述手法。所谓“起”,即诗歌围绕诗题所安排的起始句;“承”即承接起始句所做的进一步的叙述;“转”即从另一侧面对诗题做新的发挥;“合”即最后又切回到诗题。律诗篇幅短小,八句四联,起承转合的安排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较之中长篇古风更为明显。但由于诗篇题材以及诗人审美追求各有差异,同是起承转合,其表现又各有不同。具体可分为以下数种类型: 第一,诗的首、二、三、四联分别为起、承、转、合,这是最一般的形式,也是多数诗人最常用的一种叙述方式。如杜甫《春日忆李白》云: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首联切题而“起”,说李白诗风“飘然思不群”;次联即“承”此评说,作进一步的描述;三联则“转”而从另一侧面抒情,“公居渭北,白在江东,春树暮云,即景寓情,不言怀而怀在其中”(仇兆鳌《杜诗详注》)即借渭北、江东的景色,抒怀念之情,较之一、二联,“转”的特点十分明显;末联为“合”,既与篇名“忆李白”合,又与首联“飘然思不群”合。由于这种类型的起承转合乃平均分布于四联之中,因而它具有传统艺术所普遍共有的均衡、平和的审美属性,能使人产生和谐的美感。 第二,与上述不同,这种类型的起承转合并非平均分布于四联之中,而是有所偏斜。首先,它们有的表现为首联起、二三联承、七句转、八句合,这是向“承”偏斜。如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云: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首联为“起”,切“登柳州城楼”的诗题;二三联叙述登楼所见之景色,为“承”;七句言五人所到之地均百粤文身之地,而这些地方乃当时被贬官员的去处,因而从这句诗的叙述中,人们不难看出作者对朝廷仍将他们列入逐臣之列的不满,故此句显然是作者借诗题所作的“转”;而紧接此句的末句则又切回到诗题,表达作者对四州友人的思念之情。其他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李颀《望秦川》、王维《辋川闲居》、李白《赠孟浩然》、马戴《楚江怀古》等均属此类,其数量之多,仅次于第一种类型。由于这种类型的“承”占了二联四句,因而它一方面具有饱满、充实的审美属性;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它时有句意重复之弊。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二三联云: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这两联均“承”首联的“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均为早春景色的描写,其间虽有景色大小的不同,但在总体上,区别不大,比起柳宗元那首的二联写近景,赋中有比,三联写远景,景中寓情,终觉句意相近,略逊筹。其次,有的则表现为一二联起、三联承、四联转、合,这是向“起”偏斜。如王维《酬张少府》云: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一二联概括叙述晚年的心情、思想,属同一方面的情事,故为“起”;三联则“承”四句的“旧林”,对作者自己在旧林中的生活做进一步的具体叙述;七句为“转”,以设问的形式转到对人生哲理的寻求;八句为“合”,既是对七句的回答,也是首联的注脚,更是作者对自己思想、心理的再次解剖。一般说来,律诗中的“起”并非诗的重心所在,故一般只占一联,而这种形式的“起”,却占了二联,所以写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古代律诗中也比较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起承转合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古诗结构章法(诗词的结构谋篇)之一。“起”即起始,是一首诗的开头;“承”即承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即转折,是转折变换诗意;“合”即收合,是在结句点明题旨,收束全诗。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不但表现出诗人的思维进程和情感的发展与变化过程,而且使诗歌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一、起承转合的作用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起”句定基调 “起”句或以景起,或以事起,紧扣标题,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等作用。好的开头能收到先声夺人之效。《登高》首联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2.“承”句来蓄势

“承”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登高》颔联中的“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3.“转”句掀波澜 “转”是结构上的转折,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转”句是显示作者思路的最为关键处,在前面铺垫蓄势已足基础上陡然一转,顿生波澜。《登高》的颈联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 4.“合”句显主旨 “合”是前面诗意的最后合成,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登高》尾联两句在颈联两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惜!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首尾圆合。 二、起承转合的呈现方式 1.绝句中起承转合 悯农(其二)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诗词起承转合阅读理解

诗词起承转合阅读理解 起承转合,是我国古典诗词创作中的一种布局结构。它分别代表了诗词的开头、承接、转折和结尾四个部分。这种结构富有变化,既能展现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又能使作品呈现出鲜明的艺术风格。阅读理解,则是通过分析诗词的语言、形象、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方面,去领会诗人的创作意图。下面,我们就以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为例,来具体解析起承转合在诗词创作中的运用,以及如何进行阅读理解。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首先,我们从起承转合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 起:诗的开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夕阳西下和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这是诗人在登高远望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为全文奠定了抒发豪情的基调。 承:接下来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承接了开头的景象,写出了诗人想要看得更远、探寻更美的风景的愿望。这里的“千里目”和“一层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风貌。 转:在承的基础上,诗人通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一景象的转折,抒发了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这里的转折,既是对前两句的呼应,又是诗人心情的突变,使得诗意更为丰富。

合:最后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更上一层楼”为结尾,既总结了前文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不断追求、勇往直前的精神。这里的合,使全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接下来,我们从阅读理解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 首先,从语言上看,这首诗用词简练、生动,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色,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次,从形象上看,诗人通过描绘夕阳西下和黄河奔腾入海的景象,塑造了一幅辽阔壮美的画卷。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再次,从思想内容上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在诗中,诗人借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鼓励人们不断追求、勇往直前。 最后,从作者的观点态度上看,诗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热爱。这种观点态度,使得诗篇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综上所述,通过对《《登鹳雀楼》的起承转合分析和阅读理解,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在布局结构上严谨完整,在意境、情感、哲理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鼓励人们不断追求、勇往直前。这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学习和鉴赏古典诗词的重要价值所在。

语文版唐宋诗词鉴赏《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说课稿

语文版唐宋诗词鉴赏《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说课稿 一、引言 本次说课的主题是《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古典诗歌是 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唐宋诗词是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唐宋诗词以其华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精确的表达被后人广泛传颂。通过学习古典诗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修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本次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的内在逻辑和鉴赏技巧。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的概念和内涵; •掌握古典诗歌中起承转合的常用手法; •分析古典诗歌中起、承、转、合四个部分的不同特点。 2. 能力目标 •能够阅读理解古典诗歌,把握其起承转合的逻辑结构; •能够运用起承转合的手法写作自己的诗词; •能够进行古典诗歌赏析,深入理解其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 1. 起承转合的概念介绍 •解释古典诗歌起承转合的概念:起承转合指诗歌中 的四个部分,起指引入诗歌主题,承指进行主题的发展, 转指抒情或思考的转折,合指达到诗歌的高潮和终结; •举例分析几首经典唐宋诗词,探讨其起承转合的特点。 2. 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手法 •起的手法:写景、描写人物、叙述故事等; •承的手法:对景或情的继续描写、对人物故事的进 一步发展等; •转的手法:抒情转折、思考转折、时间、空间和情 感的转折等; •合的手法:抒发作者自身情感、总结全诗、写诗人 的心情等。 3. 唐宋诗词的起承转合分析 •分析几首唐宋诗词,标注其起承转合的部分; •分析起承转合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探讨不同诗词作品的起承转合的变化及原因。 4. 创作与赏析 •引导学生运用起承转合的手法创作一首短诗; •学生相互交流、赏析彼此的作品; •针对学生作品,讨论其起承转合的效果和改进空间。 四、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准备好课件、教学素材和学生练习材料。

浅谈诗歌的起承转合

何为“起承转合”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诗歌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 “起”即一首诗的起句; “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 “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 “合”则是合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先说“起”。一般是一首诗的第一句。古诗“起”的方式很多,但归结起来有四类: 一是开门见山(写景、叙事、抒情),直接扣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功效。 如李白的《蜀道难》开头:“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一起就惊叹蜀道难登,既点明题意,又扣人心弦。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作用一般有三点: (1)点题明旨,统领全诗,奠定基调; (2)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3)状物叙事,描景铺陈,提供背景。 明白了这几点,答题时结合诗中具体情景,很容易写准答案。 再说“承”。一般为一首诗的第二句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由面到点、由大到小、由简到繁、有整体到细节),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可见,“承”的作用主要是: (1)结构上承上启下,传递缝合;

(2)为下文铺垫蓄势,提供依托。 三说“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它是思路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是由写实转向写虚,或是情感由淡到浓、由弱到强,或是由此及彼、由正到反,等等。无论怎样“转”,都显现着诗人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由单面到多面、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轨迹。“转”在诗词结构对应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和曲中的“过片”。“转” 往往还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那么,“转”在诗中作用就相当重要: (1)是作者思维脉络转换或深化的重要标志; (2)是体现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四说“合”。它是指诗的收束句,往往是作者情感和诗歌主旨的聚焦之处,是诗中谜底揭开之所。 “合”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直结,有的暗束;有的质朴浑然,有的婉曲蕴藉。如杜甫《登高》,合句高度概括,直述处境和心情,从白发日多、病重断酒,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表意较为直接明确。而他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合句却写得异常含蓄蕴藉,“落花时节”语带双关,既点明时令,又暗指“开元全盛日”一去不复返。“又逢君”三个字,写诗人在乱世颠沛中与一位曾经风光无限的歌唱家凄然相遇,意外、惊讶、欣喜、百感交集、痛定思痛等等万千思绪都寓于这平平常常的三个字中,真是一字万钧,无声胜有声!如此说来,“合”的作用有: (1)呼应开头,完善结构; (2)总结前文,收束全篇; (3)揭示中心,升华主旨。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什么叫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 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无论

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如: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如:苏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 反起。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如:杨万里《伤春》中: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关于点题 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白帝城"因没有别称无法避开。《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XX。"诗中用"故人"点题中的"孟浩然","西辞"点"送","下XX"点"至广陵"。 点题多在第一句,也有在其他句的。 第二句点题的如:孟郊《XX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XX 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只见嵩山雪。"

浅谈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浅谈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浅谈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吴帆 古人写诗讲究章法,把律诗、绝句的布局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份。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对此加以总结:“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合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他认为,起承转合之间有着辩证关系,“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首尾呼应,而“承”和“转”皆兼顾“起”与“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因此,这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 一、所谓的“起”,就是指诗的开头。 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开头上煞费苦心,故有“风头”之说。“起”的方式很多,或以事起,或以景起。无论哪种“起”法,都力戒平淡无味,力求笔势突兀,达到振起全篇的作用。 总的说来,“起”有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一是开门见山,直奔题旨。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如“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概括登楼所见的景色,将“江山如画”收于笔端。再如“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登太白峰》)描述自己在夕阳西下时分,登上太白峰顶,交代时间、地点、事由。 二是倒戟而入,笔势轩昂。此法即运用倒装手法。如王维的《观猎》一诗中“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如果按照因果顺序关系,应先说“将军猎渭城”,然后才说“风劲角弓鸣”,但这样显得平淡直率。改用倒装起首。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先写狩猎时的风呼声、弦呜声,彼此相应,再推出狩猎的主角将军,达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三是奇句夺目,一见而惊。清代李笠翁《闲情偶记》中说:“开

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所谓“奇句夺目,指的是起句警策有力,令人耳目一振。如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开头写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用参差的句式、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在岁月流逝中的追求和苦闷,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感觉。 二、所谓的“承”,即“承接”。古代诗人对“承”决不轻忽,因为“承”不仅在结构中起到“缝合”、“传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的铺垫和蓄势,使后面的“体物言志”更有基础。 “承”的写法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一是加倍法,对上联(或上句)加倍强调。如杜甫的《春望》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上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痛之情,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二是递进法,对上联(或上句)递进一层的写法。如薛涛的《筹边楼》,首句“平临云鸟八窗秋”,写登临筹边楼所见之景,说楼与云中之鸟相平,极言其高。次句递进一层:“壮压西川四十州”,说筹边楼压倒西川的形胜之地,最为壮观。 三是反接法,采用与上联(或上句)相反的意思来突出主题。如王维的《鹿柴》,首句说“空山不见人”,次句却说“但闻人语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 三、所谓的“转”,即“转折”。“转”能使诗歌“峰回路转”,曲径通幽,进入新的境界。在律诗或绝句中,“转”是诗歌结构上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因此,“转”是关键所在。如果“转”得巧妙,给人以回环往复,摇曳多姿之感,使诗歌出现高潮。 四、所谓的“合”,即诗的结尾。古人喻之为“豹尾”,就是指结句要有力,或提示题旨,或耐人寻味,“言虽止而意无穷”。诗的结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以景结”。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情似尽而实未尽之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