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诗的起承转合

诗的起承转合

诗的起承转合

醉月诗苑

我们写诗前,要先立好意,如何来表达这个意,就得开始谋篇布局

什么是谋篇呢?谋---就是计谋,谋划,策划。篇---其实就是一个系统,一个局面,或者说是一个事件形成的全部过程及事件的本身。

谋篇的目的在于布局,先谋篇而后布局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工作中,或是各种活动中,都需要事前筹划

这就相当于我们写诗前的谋篇布局了

“谋篇布局”不是一个空泛教条的概念,它是知识底蕴的积累的产物,是以综合修养为基础的概念

我们现在具体的谈谈诗词写作的谋篇之法,也就是章法

所谓章法,就是指文的结构框架

在文学创作,不论诗、词、曲、赋、骈、散等各种体裁都是需要有一定结构的

而关于诗文的章法,简单说就是四个字---起承转合

这几个字几乎就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的专用术语了

起承转合不仅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也是一种经典的诗文写作结构章法的技巧

了解这种章法技巧,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有利于我们对诗词结构内容的理解

但起承转合不是唯一的章法,下一讲我们再讲

下面我们具体的来分析一下章法:起承转合

一,起

我们写散文,写议论文都要有个开头,写诗文,更是要有个好的开头,术语上就叫“起”

关于诗的起法有多种,这里简单的介绍几种方法:

1、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也就是说起句直接点题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标题是《早发白帝城》,起句直接点出题意,这就是明起

再如杜牧的《清明》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第一句就直点题

我们写散文,写议论文都要有个开头,写诗文,更是要有个好的开头,术语上就叫“起”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平时读诗时多留意就会发现。

2,暗起----暗起,就是起句不见题字,但是含有题的意思在起中暗起比明起的难度在于表述的技巧要更高,要抓住事物的独特的特征,尽可能少的使歧义产生

如于谦的《咏石灰》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碎骨粉身终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起句不点题,却含题意,给人想象空间大,艺术性比较强

3,陪起----先借别的事物,然后再引出本题来

如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起句不说“寒食”,而用“春城飞花”这个眼前景,来引出“寒食”,从而点出题目。

4,反起----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来

如杨万里《伤春》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题旨是“伤春”,而首句却从反面着笔,不说“伤春”,而说“今春乐事浓”。

再举一首律诗:

如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题旨为“喜”,而作者却从静夜无邻,荒居寂寞之景况叙起,而点出外弟之肯来为“可喜”之事

这个反起,作用在于欲扬先抑。先悲,所以更能突出喜,与题目的结合还是有机的

反其道来托出主题。反起的突出情感作用更大些

七绝的起,需要起得有精神

不像律诗,有足够的空间去铺垫

律诗的起,一般比较平淡

用起的平淡来衬托后面(转结联)的精神高远,波峰汹涌,它起个对比的作用。这样表现出诗的起伏感,也就形成了诗的音乐性---“意”的旋律美

而七绝因为字数少,没有足够的铺垫空间,所以要先声夺人,起的适宜“突兀峥嵘,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四溟诗话》说的“凡起者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我认为也是主要针对七绝而言的

七绝写作与其他近体诗还有所不同,他表现的立体感尤其明显

而五绝是近体诗中字数最少也最难写的,它的起,反而不需要象七绝之起那么突兀惊人了,这有点“返朴归真”的味道

五言诗,因为字数少,单句本身的节奏感施展不开,空间不够。所以,它的特点是让句和句之间形成错落感,节奏的表现是交给用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落差表现的

所以,五言的起句多为仄收而不适宜押韵的。五律五绝皆如此。五绝的起,语意要平实,但音节要突兀

不论是律还是绝,七言诗的起句一般都是押韵的,目的主要是为诗的韵律感定个基调

七言诗,首句押韵是正格,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二,承

“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也就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

紧承起句,是对起句的延续、深化、补充或具体阐释

“承”要衔接有度,落地有声,但更重要的是应达到承上启下的

作用

不能写成与“起”八竿子打不着的结果来

诗的承接之法,要点是紧接起句,写景色,写情绪,都要不松不紧,若即若离

与起句的气脉要连贯而不可断了

接续起句,但不要和起句一样的平行描写,要有所递进,或者舒展

承句适宜匀称舒缓一些,尽量不要用很突兀很激昂的情绪表达

基本原则是跟着起句走,注意这个“跟”字,要跟的住

说白了就是一个连贯性

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题目是个“怨”,但起句却不写怨,却写了个“不知愁”,这就是前面讲“起法”时说的“反起之法”

这里,我们注意一下第二句,用凝妆上楼的姿态,接着描写那个“不知愁”

意思很连贯

一般的来讲,起句点出个意象,或是景,或是情,承句呢,就是铺展这个意象,把这个意象铺的充分一些,铺足它

目的,就是为后面的“转”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你要是铺的过分夸张了,突兀了,过大了,后面的“转”就不好处理了

如果后面再重新来描述景色,或铺垫情绪背景,则使诗意为之一顿。失之流畅,这就难看了

这也是我们目前作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布局不太了解造成的这种情况

三句还在跟着起承铺垫,没有变化

说到这,我再强调一个观点

就是诗的每联每句甚至每个字,都是要为主题服务的

不论是正写反写,不论是用赋、用比、用兴,你都要时刻想着“扣题”。起和承是这样,转和结也一样

三,转

这个转对七绝来说,相当重要

“转”是转变,是转折

诗的“转”非常重要。转本身就是一个小的跳跃,从景到情的跳跃,从量到质的跳跃,从平铺直叙到诗意的高潮

所谓的转,就是要有一个变化,要有一个提升

转的概念好理解,转的处理却需谨慎

转要转得使诗为之一振,精神起来,又不能转的脱离了主题

转的基础是前面的铺垫

没有前面两句充足的描写做铺垫,也很难转出精彩来

这就相当于跳远,跳远比赛时我们看到运动员都需要有个助跑,跑的目的是起步,

提速,为这一跳而提供能量

跑的慢了,跳的就不远了

起承转合中的转,就相当于这一跃。而起句和承句,就相当于助跑了

所以,“转”是诗意的一种“提升”(跃起),但又不能是没有准备的提升

诗本身是个一整体,是句及联的有机组合,哪一部分都很重要,各联各句,各司其职。

在转这里,担当的就是要出头露脸的角色,所以,我们要好好“包装”它,让它精彩亮相

七绝的转要格外的强调“突兀”的特点

七绝的特点与律不同,它不需要那么慢条斯理的含蓄工典

因为绝句字少,所以要想把诗意充分表达好,就要鲜明

在转处,更要使人眼前一亮,为之一惊,这样才能达到适合它体

裁的应有的艺术效果

我们为了达到这个效果,通常要采取特殊的手段

常见的,是采用“疑问句”“否定句”“否定之否定句”等等

这类的句子,具有吸引眼球的效果

从构建诗意的角度来说,就是突出“亮点”

从语言上来说,就是提高语气,更具吸引力

这渔洋十二法,大多是这种特殊手段,就是这种虚词,关联词,和特殊语气的用法

现在介绍几种传统的近体诗“转”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进一层转法

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如刘方平的《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于起、承二句正写题面。转句即从月夜进一层着笔,转到春天之气候,以触动春愁

再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前两句叙述离家久与自身的变化

转句因作者的变化,引出儿童不相识,以触动作者“反主为客”的心情

一层深入一层,这也是进一层转法

总结:进一层转法,是对前面诗句的直接发展,所言之物没有变,只是深度加强了,更推进了一层

递进式的转,是最简单的转句。它不要求变思路、变视野,只是挖掘深度,也是最常见的转折方法

2.退一步转法——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比如开车的人要掉头的时候,往往需要倒车,而倒车的目的,还是为了前进

退一步转法,是为了更好的表现主题,给自己留出更大的创作空间

目的还是形成一定的变化

如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试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已经知道这个折戟的来历了,但如果没有东风会怎样呢?肯定又会有另外一种结局:“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个就是退一步转了再如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前两句写征战未断,征人未还的感慨,转句假设“龙城飞将在”,也就能平息胡乱,安定边防了

总结:退一步转法,多以假设形式转。能够使诗的含义更深刻,内容更丰富

3.反转法——反转之法,从正面描写转为反面描写。是与起承相反的情绪描写

但注意,其主旨还是一致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刻画而已

不同的节点之处,就是这个转

如刘禹锡的《竹枝词》: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前两句极写瞿塘水路之难,转句却说人心还不如水呢。水还不算难,反转前两句之意,更突出人心之叵测

这些诗读着好美

创作艺术的美

再如贾至《春思》: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起承之“草青柳黄,有色有香”,春意何多。而转句忽言有愁,是全反上文之意,谓之反转法

总结:反转法,是彻底体现了转变的作用,是最大可能的表现诗题所需要表达的内涵。它是换了个角度看同一个问题,以达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4.扩转法——即从题目的本意,扩大描写的范围

这个也是很常用的

扩转法更注重于视野及思维的转变和拓展

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个诗前面写实景,后面转到没有看到的虚景。妃子笑,送荔枝的人肯定看不到。作者也看不到,只能是想象妃子见到鲜嫩的荔枝或许会笑一下

这是思维上的转变,思维上的拓展

再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前面两句是柴门边的情景,转句就把视角转了,转到了墙头

这是视觉上的转变和拓展

再如袁枚的《遣兴》:

爱好由来着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你看看这个转,转的多突然却不脱离主题

新诗没改成,跟年轻的姑娘头未梳好比喻在一起。感觉好害羞一样

读来倍感亲切。也就是说,语言断了,但是意思没断

总结:转要俏、要妙、要新。也就是形断意不断,藕断丝连

四、“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以及表述结尾

古人喻之为“豹尾”,就是指结句要有力,或提示题旨,或耐人寻味,“言虽止而意无穷”

在收尾上虽然诗词经常讲求留有余音,是更加令人陶醉美妙之处这所谓的“余音”就如同一篇优美的寓言一样,奢求的是一种举一反三的效果

而绝非是事到如今依旧悬而不决,把一切问题全部推给读者去的结果

倘若闹了半天仅是一堆废话,什么问题也没解决,自各儿一点观点也未把持,那就是浪费笔墨和时间了

结的形式有很多,一般情况下需要与转句结合

下面就例举几种形式

1.以景结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情似尽而实未尽之时,忽然撇开“情”而写“景”

表面上看,句和句之间似乎不能衔接,仔细品味,画面显示的“景”和诗中的“情”不仅妙合无垠,而且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写送别之情。前两句以叙事的方式点出送别地点,送别之人,以及友人将要去往的地方

后两句借景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

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

2.以情结

即用其奔放的感情,使读者引起心灵的共鸣

如王维的《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这首诗描写女主人公独守空房的哀怨

首两句写景,以一种清冷的景来做背景

后两句正面抒情,对思妇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生动的刻画

抒发了思妇独守空房,思念丈夫的怨情,表达出内心空虚的痛苦

3.以理结

这种方法偏重于议论

如白居易的讽喻诗,往往是“卒章显其志,”用精辟的议论,概括诗歌的主旨。

《观刈麦》结句云:“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从农民的艰苦劳动而不得温饱,联想到自己尚有“三百石”的俸禄,年终还“有余粮,”不由感到惭愧

《轻肥》的结句云:“是岁江南岸,衢州人食人!”

奇峰突起,一针见血地鞭挞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4.以问句结

这种方法即在诗词的结句提出疑问,让读者思索

如沈佺期的《杂诗三首》其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征夫思妇是古老的题材

这首诗即有翻出新意。特别是中间两联,写闺中少妇和军中征人同对一轮明月,倍增相思之情,年年如此、日日如此

最后两句说,谁能率领大军攻下敌人的龙城,使两地相隔的征夫思妇得以团圆昵?

写闺怨而不作怨语,以问句作结,令人回味不已。

俗语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诗的结句好坏,对整首诗影响极大

不论是“以景结”、“以情结”、“以理结”还是“以问句结”,只要弦外有音,味外有味,含蓄隽永,发人深思,都是好的结尾还需要注意的是,三四句的衔接一定要紧密,一般情况下,三四句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意

我们来总结一下起承转合

起,就是立意,营造诗的氛围

承,就是深化,对主题作进一步描写

转,就是扩展,使诗意更加丰富,也就是要有一定的变化

合,就是收结,使诗有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结局。

这个跟流水线作业一样,个各有分工,是有机的整体

所以呢写诗思路一定要清晰,沿着一条线走,对所写的诗有个完整的交代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 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诗词的起承转合 每首诗词为了表达明确的主题,就必须具备严密的结构。结构章法不会一成不变,但对初学的人可以先熟悉起承转合这种形式。起承转合可以把诗词的文字、内容、意境连缀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在格律诗中尤为突出。 “起”,就是开头。即先说一件事引起这首诗,好的起头,能起承题启下,统领全篇的作用。 “承”,就是承接连贯。顺着起句写,句与句之间,联与联之间要承接,贯穿作品之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 “转”,就是转折。表面是岔开话题,区别于前边所述的内容,实际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转的技巧较高,要着重练习。 “合”,就是整合总结。把作者的感悟表达出来,深化意境,突出主题。 下面举几个例说明: 例一:唐李绅的五言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起:写农夫在田里劳作。 汗滴禾下土。承:写农夫辛苦的程度。 谁知盘中餐,转:离开劳动场面,转向餐盘。 粒粒皆辛苦。合:点明主题,劳动艰辛,果实不易。

(韵:仄上七麌) 例二:南宋陆游七绝《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起:困居荒村不为己悲。 尚思为国戌轮台。承:点明想为国戌边的志向,说明不自哀原因. 夜阑卧听风吹雨,转:用夜深风雨大作转换话题。 铁马冰河入梦来。合:梦中骑战马赴沙场,表达爱国情 (韵:上平十哀) 例三:唐杜牧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起:清明细雨景色。 路上行人欲断魂。承:人在雨中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转:提出避雨消愁办法。 牧童遥指杏花村。合:找到解决的去处,言尽意无穷。 (韵:上平十二文,十三元) “起”的开头形式多样,如直入式、陈述式、衬托式、设问式等等,可根据表达的需要,随自己的喜欢。 直入式,开门见山,如杜甫《闻官年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陈述式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衬托式,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设问式,如唐崔涂《孤雁》:“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如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承”的方式大致有顺承和转承,顺承随上句延伸,一脉相承,转承既区别于上述内容,又为主题服务。

古诗词的六种结构方法(起承转合的奥秘)

古诗词的六种结构方法(起承转合的奥秘) 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因其篇幅的短小和字数的限制,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上,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探索出了许多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重章叠句、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下面就每一种结构作简单的分析。1、首尾照应 照应是指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一首诗不论律诗还是绝句,都应有头有尾,前后内容就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诗歌前后才能贯串,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 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照应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如杜甫《静夜思》: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战乱频繁,诗人与兄弟离散,只能寄诗表达思念之情。凄凉萧瑟的边地秋色更衬托出诗人悲凉的心情,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更是诗人创作的动力。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2、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

(完整版)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只要我们抓住古诗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从诗句之间的联系上去理解诗意,关节处往往会迎刃而解,正所谓起承转合皆关“情”。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诗词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起”即一首诗的起句,即起事,自然描述,或交代事情的起因、时间、地点等,可引出下文。“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承接开头、或写景、或抒情、语气和缓,与上句自然衔接,不可松泛。“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转笔是转折突起,陡生波澜,有起有伏,力免平铺直叙。转笔有三:进一层转,推开一层转和反转。总的要求是转笔要能与前后相呼,活泼而不板滞为佳。“合”则是合笔,是结句,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妙合”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点题,于篇末或抒发感情,或议论明理,直接揭示主旨。它是诗的精华,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绝句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则一句承担一项功能,例如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起)名成八阵图。(承)guo,tu,zhuan,wu 江流石不转,(转)遗恨失吞吴。(合)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起)夜泊秦淮近酒家。(承)天,地,人,sha,jia,hen,hua 商女不知亡国恨,(转)隔江犹唱后庭花。(合) 以上的感觉是先远景(起),再近景(承),再是事情(转),合里再有一个动词(合,就是感情入物入景)。有一点电影里拉镜头的感觉。很合人的视觉感觉。先整体,再细节,然后是人与事,交融。动词很重要,一下就把静景变活了。其他类型: (一)并列式:句句并列,内容不分高下。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tian,景,由近渐远。二__二__一__二。数对数,名对名,动对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huan,景,近景。一__一__二__二__一。对联式。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xiang,景,由远至近。二__二__一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yang,景,由近及远。二__一__二 遗爱寺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xing,有人入景zuo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sheng yu 一句一个画面。这种写法一般见于整首绝句和五七律的局部。 (二)承接式: 静夜思李白

诗歌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诗歌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一、概述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 元代范德玑在《诗格》中写到“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后来我国清代学者刘熙载《艺概·文概》再一次引申:“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拓展。 二、“起、承、转、合”的含义与作用 起者,开端也。“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承者,承接也。“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转者,变化也。“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合者,结尾也。“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或点明主题,或启发联想,或耐人寻味。 简单来说,即: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 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起句:开篇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承句:“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转句: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合句: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惜!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圆合首尾。而从内容上说,“合”句(联)是我们了解诗人感

浅谈诗歌的起承转合

浅谈诗歌的起承转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何为“起承转合”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诗歌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 “起”即一首诗的起句; “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 “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 “合”则是合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先说“起”。一般是一首诗的第一句。古诗“起”的方式很多,但归结起来有四类: 一是开门见山(写景、叙事、抒情),直接扣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功效。 如李白的《蜀道难》开头:“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一起就惊叹蜀道难登,既点明题意,又扣人心弦。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作用一般有三点: (1)点题明旨,统领全诗,奠定基调; (2)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3)状物叙事,描景铺陈,提供背景。 明白了这几点,答题时结合诗中具体情景,很容易写准答案。 再说“承”。一般为一首诗的第二句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由面到点、由大到小、由简到

繁、有整体到细节),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可见,“承”的作用主要是: (1)结构上承上启下,传递缝合; (2)为下文铺垫蓄势,提供依托。 三说“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它是思路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是由写实转向写虚,或是情感由淡到浓、由弱到强,或是由此及彼、由正到反,等等。无论怎样“转”,都显现着诗人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由单面到多面、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轨迹。“转”在诗词结构对应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和曲中的“过片”。“转” 往往还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那么,“转”在诗中作用就相当重要: (1)是作者思维脉络转换或深化的重要标志; (2)是体现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四说“合”。它是指诗的收束句,往往是作者情感和诗歌主旨的聚焦之处,是诗中谜底揭开之所。 “合”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直结,有的暗束;有的质朴浑然,有的婉曲蕴藉。如杜甫《登高》,合句高度概括,直述处境和心情,从白发日多、病重断酒,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表意较为直接明确。而他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合句却写得异常含蓄蕴藉,“落花时节”语带双关,既点明时令,又暗指“开元全盛日”一去不复返。

诗词的起承转合

诗词的起承转合 诗词的起承转合,在格律诗中经常见到,而且也常常在鉴赏中谈及。但是对词来说,好像就很少说这个话题了。起承转合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后面人们又将起承转合运用到文章里了,可以说起承转合可以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手法。这样只要我们真正理解了起承转合的具体含意,在词中也能找到不少的例子。 起犹如头脸,最是要紧。清代词评家沈祥龙说:“诗重发端,惟词亦然,长调尤重。有单起之调,贵突兀笼罩,如东坡大江东去是。有对起之调,贵从容豆类整炼,如少游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是”(论词随笔)。起常用的方式有:1、以景起,这种最为常见;2、以情起,开门见山,直抒胸臆;3、以事起,先叙事,再就事生发议论;4、以问起,先提出问题,直接抓住读者,让读者一起进行思索,然后再作回答。 结与起句一样也非常要紧,往往是全篇的点睛之笔。结句要像勒住一匹狂奔的骏马一样,收束有力,又能发人深思,留有余味,所以词人们在结句上也特别下功夫,或以景结,或以情结,或以问结。对于结,前人有着精辟地论述,沈祥龙对词的结句创作作了十分精当的总结:“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结有数法,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出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于题外借形,不外白石《诗说》所云辞意俱尽,辞尽意不尽,意尽辞不尽三者而已。”在其表达方式上,也有多种形式:1、拍合。即与起句呼应;2、宕开。即跳出之前词所构筑的框架,给人以高远、眼界为之一宽地感受;3、点醒。点醒是指点明词旨。前面所说均未道破题意,在此结句上点破,让人有幡然醒悟地感觉。4、翻出。在结上突然道出与前截然不同的感受,形成巨大在落差,给人以强烈震撼。 承在词中作承接、或展开起句之用,以此来铺排事情的过程。承

诗的起承转合

诗的起承转合 醉月诗苑 我们写诗前,要先立好意,如何来表达这个意,就得开始谋篇布局 什么是谋篇呢?谋---就是计谋,谋划,策划。篇---其实就是一个系统,一个局面,或者说是一个事件形成的全部过程及事件的本身。 谋篇的目的在于布局,先谋篇而后布局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工作中,或是各种活动中,都需要事前筹划 这就相当于我们写诗前的谋篇布局了 “谋篇布局”不是一个空泛教条的概念,它是知识底蕴的积累的产物,是以综合修养为基础的概念 我们现在具体的谈谈诗词写作的谋篇之法,也就是章法 所谓章法,就是指文的结构框架 在文学创作,不论诗、词、曲、赋、骈、散等各种体裁都是需要有一定结构的 而关于诗文的章法,简单说就是四个字---起承转合 这几个字几乎就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的专用术语了 起承转合不仅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也是一种经典的诗文写作结构章法的技巧 了解这种章法技巧,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有利于我们对诗词结构内容的理解 但起承转合不是唯一的章法,下一讲我们再讲

下面我们具体的来分析一下章法:起承转合 一,起 我们写散文,写议论文都要有个开头,写诗文,更是要有个好的开头,术语上就叫“起” 关于诗的起法有多种,这里简单的介绍几种方法: 1、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也就是说起句直接点题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标题是《早发白帝城》,起句直接点出题意,这就是明起 再如杜牧的《清明》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第一句就直点题 我们写散文,写议论文都要有个开头,写诗文,更是要有个好的开头,术语上就叫“起”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平时读诗时多留意就会发现。 2,暗起----暗起,就是起句不见题字,但是含有题的意思在起中暗起比明起的难度在于表述的技巧要更高,要抓住事物的独特的特征,尽可能少的使歧义产生 如于谦的《咏石灰》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碎骨粉身终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起句不点题,却含题意,给人想象空间大,艺术性比较强 3,陪起----先借别的事物,然后再引出本题来 如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起句不说“寒食”,而用“春城飞花”这个眼前景,来引出“寒食”,从而点出题目。 4,反起----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来

古诗起承转合

古诗起承转合 古人更善于用诗文来表达情感,其中有一种古老的诗体叫做“起承转合”,古人把诗歌写得更具美感。有人说,“起承转合”给人的感受就像是音乐一样,令人心旷神怡。 起承转合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写作技巧,它包含三个重要部分:起句,承句和转句,这三个部分组合起来可以形成一首更完整的诗歌。起句是诗歌的开头,往往形式为一句短语,描述一个情景,往往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趣味地表达一种略有不同的思想或情绪。承句是起句的延续,它将起句的思想展开,用更细节的语言来描述一个场景,以至于人们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更多的内容和情绪。转句是诗歌的结尾,它会突然改变前面的描述,不同于前面的语言,转句往往使用更简洁,更动人的语言,以强烈的色彩和情绪来给人们以充满美感的结尾感受。 起承转合的文学性,使它的运用变得更为普遍。它的效果也十分明显,诗人可以巧妙地使用这种技巧来描述人物和事情,把文字运用得淋漓尽致。它也可以表达诗人的心境,让人们在读到诗歌时,可以更深刻地了解诗人的意境。 在所有的诗歌中,“起承转合”是一种最有艺术性的写作技巧。 它可以表达诗人的思想和情绪,并通过文学性的表达将诗歌的意境展现得更加生动,使诗歌拥有更强烈的美感。 古诗词中各类起承转合的运用,渲染出的美不可言表,赋予了它们浓浓的文化底蕴,使它们在人类史上流芳百世,其中一些名句甚至被赋予了不朽的意义,影响着后世人的思想学说。《离骚》中“岁月

悠悠,衣裳薄薄”“天地应具,咫尺天涯”就是典型的起承转合,运用起承转合,把握着时间长短,把握着空间远近,诗人把自己对于失意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把他的心境表达给大家,这种起承转合的强大感染力,影响着众多的诗人,其中的一些名句也流淌在众多的文学史中。 古诗起承转合的美妙之处,可以从它的优美的语言、表达的传神艺术和隐晦的意境中看到,甚至在今天的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它不仅被用于诗歌,还被用于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的文体中,丰富着文学作品的内容,表达人们的思想,而它的美妙也不断地向我们展示着它的博大精深。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起承转合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古诗结构章法(诗词的结构谋篇)之一。“起”即起始,是一首诗的开头;“承”即承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即转折,是转折变换诗意;“合”即收合,是在结句点明题旨,收束全诗。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不但表现出诗人的思维进程和情感的发展与变化过程,而且使诗歌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一、起承转合的作用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起”句定基调 “起”句或以景起,或以事起,紧扣标题,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等作用。好的开头能收到先声夺人之效。《登高》首联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2.“承”句来蓄势 “承”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登高》颔联中的“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3.“转”句掀波澜 “转”是结构上的转折,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转”句是显示作者思路的最为关键处,在前面铺垫蓄势已足基础上陡然一转,顿生波澜。《登高》的颈联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 4.“合”句显主旨 “合”是前面诗意的最后合成,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登高》尾联两句在颈联两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惜!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首尾圆合。

诗歌的起承转合

关于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整理:何丽霞2019-11-25 所谓起承转合,就是一首诗,怎样开始,怎样发展,怎样变化,怎样结尾。 元代范德机在他的《诗法》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率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这种方法曾经被当作“八股”批判过,但实际上这是可取的。虽然不能说每首诗都要生搬硬套,而是布局谋篇上应该有逻辑思维,把整首诗的框架安排好。 ①起要直率:就是要生动、突兀,能统领全篇,紧扣主题,给下文留下空间;同时要有吸引力,能打动读者。起句有明起、暗起、反起、兴起等。以兴起最为常见。 ②承要舂容:一般来说,诗的第一层意思在这里完成,或承意或承景或承事,要与上联衔接,又要为下句作好铺垫。所谓舂容就是冲击容器,使之扩大,换句话说,承句的内容要对起句内容发展扩大。 ③转要变化:就是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要跌荡、起伏;避免平铺直叙。如果承句是写景,转句便开始抒情或议论;如果承句是抒情,转句便可写景或议论,要为结束主题作好准备。 ④合句要渊永:所谓“渊永”就是深刻有余味。结句最要紧,他是全诗的概括和总结,在意上要升华到高峰。要言有尽而意无穷,渊永就是深长隽永的意思。 举例 诗词的结构又称章法,分“起”“承”“转”“合”四部分。 起:即起句,用一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 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引起波澜。 合:则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一、“起”定基调 近体诗的起句为一诗之首句或者首联,地位很重要。 常见的作用有:交待人、时、地、事、环境; 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奠定基调; 统领全篇,设置线索,照应题目等。 (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二、“承”“起”续境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 承句联多为写景或事, 在结构上:1、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为下文铺垫和蓄势。 三、“转”制造波澜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所以诗歌的“转”句最为关键,而诗歌命题也常在“转”句上做文章。 由此可见,“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它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品味出作者的情感诗歌主旨。 四、妙“合”主旨 “合”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照应开头、照应题目的作用。从内容上说,“合”句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什么叫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 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无论

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如: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如:苏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 反起。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如:杨万里《伤春》中: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关于点题 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白帝城"因没有别称无法避开。《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XX。"诗中用"故人"点题中的"孟浩然","西辞"点"送","下XX"点"至广陵"。 点题多在第一句,也有在其他句的。 第二句点题的如:孟郊《XX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XX 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只见嵩山雪。"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一、“起”定基调 “起”,即起句,是紧承诗题,引出所叙、所描之事、物,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明起:起句直接点题。 《集灵台·其二》 唐·张祜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这是一首通过描写虢国夫人的骄纵风骚,讽刺唐玄宗的昏庸。首句开门见山,说虢国夫人得到皇帝的恩赐,次句写骑马入宫,无上的荣耀;三句转向对虢国夫人容貌的描写;末句“淡扫娥眉朝至尊”,体现了她在皇帝面前的随意和任性,表现出她的受宠之深。诗的语言含蓄,似褒实贬,讽刺深刻,入木三分。 暗起:就是在起句中,没有出现标题的字眼,而是通过事物的独特的特征,暗含题目的本意。 《咏石灰》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碎骨粉身终不顾,只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千锤万凿出深山”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不点题却含题意,给人想象空间大。

陪起:就是先借其他事物,来引出本题。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从而暴露了皇帝对亲信宦官的厚待,以及宦官的可憎面目。首句不言“寒食”,而言“春城飞花”,由眼前之景况引出题目,此为陪起。 反起:即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唐·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此诗是作者为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首句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有悲。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题旨为“喜”,而作者却从静夜无邻,荒居寂寞之景况叙起,而点出外弟之肯来为“可喜”之事。反起的作用在于欲扬先抑,使突出情感作用更大。

诗词学习:诗词的章法就是起、承、转、合

诗词学习:诗词的章法就是起、承、转、合 诗词的起即发端;承即承上启下;转即意转;合即结尾。)元代杨载《诗发家数》云:写绝句的方法,要委婉、曲折、回环、删繁就简、句绝而意 不绝。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第三句为转;第四句为合;起承两句写起来 困难,起句平直为好,承句从容承接。第三句是关键,如能婉转变化,那么第 四句就如同顺水推舟了。律诗也一样,首联为起、颌联为承、颈联为转、尾联 为合。古风、长律篇幅较长。一般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大段。每段都有起 承转合。词虽然是长短句。但章法同样。如果两片小令词,上片起、承。下片 写转、合。换头也就是过片处犹为重要。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冯延己 的《归自瑶。何处笛》,上片的何处笛?深夜梦回情脉脉。是起句。竹风檐雨 寒窗滴。是承句。下片的离人数岁无消息。是过片、是转句。今白头、不眠特 地重相忆。是合句。一:起笔。起笔很重要,关系到全篇的入题。关系到能否 引人入胜,引起共鸣。从切入主题的角度分明起、暗起、和反起几种。 1:明起。即开门见山,点明主题,给人直截了当的感觉。如孟浩然《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很明白、直接的切入主题。 2:暗起。即笔不切意切题。起笔虽直入本题,但字面上不表现出来。只 是暗寓题意。如:刘禹锡《玄都关桃花》起句:紫陌红尘拂面来暗写桃花美丽 而富有吸引力。看花的人川流不息。刘翰《立秋》起句:乳鸦啼散玉屏空。用 鸦暗寓秋凉季节的冷清和萧瑟。 3:反起。先从题意的反面写起,然后再转正题。如朱淑真《落花》起句。不写落花的条件和场景,却写连理枝头花正开。承句才写落花的原因。明起、 暗起、和反起。常常采用的:一是平铺直叙、轻飘淡然的或明白如话的平起手法。如金昌绪《春怨》中的打起黄莺儿。王建《新嫁娘词》中的三日入厨下。 二是突然,出人意料的突起手法。如李白:白发三千丈;岳飞:怒发冲冠。三 是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设问手法。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崔颢的君家在何处?等等。或明白,或暗寓,或反向切入主题,为作品发端。为下文的波澜起 伏而埋下伏笔。 二:承笔。承笔是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承接起笔之意,将诗意 推进一步,又启转笔之由,其方法有顺承和反承。

诗词的起承转合技法

诗词的起承转合技法 叶子湖畔: 诗词的起承转合技法 叶子湖畔: “起”,即起句,是紧承诗题,引出所叙、所描之事、物,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 叶子湖畔: 明起:起句直接点题。张祜《集灵台·其二》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这是一首通过描写虢国夫人的骄纵风骚,讽刺唐玄宗的昏庸。首句开门见山,说虢国夫人得到皇帝的恩赐,次句写骑马入宫,无上的荣耀;三句转向对虢国夫人容貌的描写;末句“淡扫娥眉朝至尊”,体现了她在皇帝面前的随意和任性,表现出她的受宠之深。诗的语言含蓄,似褒实贬,讽刺深刻,入木三分。 叶子湖畔: 暗起:就是在起句中,没有出现标题的字眼,而是通过事物的独特的特征,暗含题目的本意。于谦《咏石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终不顾,只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表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千锤万凿出深山”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不点题却含题意,给人想象空间大。 叶子湖畔: 写景起句杜甫《秦州杂诗》之七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一怅望,衰飒正摧颜。此诗是杜甫在秦州期间,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首联大处落墨,概写秦州险要的地理形势,“莽莽”二字,写出了山岭

的绵延长大和雄奇莽苍的气势,“万重”则描绘出它的复沓和深广。在“莽莽万重山”的狭窄山谷间矗立着的一座“孤城”,由于四周环境的衬托,越发显出了它那独扼咽喉要道的险要地位。“孤城”暗含悲凉之意,描写出戍卒的环境。次联专从“孤城”着笔,表现边城特有的紧张警戒气氛。五六两句自然引出对边事的直接描写,寓含着今昔盛衰之感和诗人对于国家衰弱局势的深切忧虑。尾联显示出衰飒的局势正在继续发展,而自己为国事忧伤的心情也未有尽期。全诗雄奇阔大的境界中寓含着时代的悲凉,表现出悲壮的艺术美。 叶子湖畔: “承”起而续“承”就是承接连贯。通过与上下句的思路保持紧密的连贯,与起句保持延续、深化或互为佐证,起到承上启下,铺垫蓄势,提供依托的作用。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这首词是刘过为送别在京城结交的好友卢梅坡而作。上片写离别之苦,下片写别后之思。整首词情深意切,婉转动人。从结构来看,“聚散匆匆”一句为全词第二句,相当于“承”句。“承”首句“聚”意,启下句“散”情,并进一步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两个意象表现对友人的不舍与牵挂,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叶子湖畔: 写景承句严武《军城早秋》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此诗描写作者率领军队与入侵的吐蕃军队进行激烈战斗的情景。诗的首句构建了边境的紧张氛围。第二句承接首句,描绘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表现出主将的警觉和敏感。后两句表现了将军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全诗表现了边防将帅在对敌作战中的警惕性,以及刚毅果敢的性格和蔑视敌人的豪迈气概。格调高昂,读来使人振奋。 叶子湖畔: “转”开生面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避免了诗词的平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