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爱莲散人

写在前面的话:

为了方便网友学习近体诗,对诗的“起-承-转-合”有所了解,现参考诸家文献和云卷云舒收藏的资料,综合编纂了这份学习参考材料。

什么叫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

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

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如: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如: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如: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反起。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如:万里《伤春》中: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关于点题

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如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白帝城”因没有别称无法避开。《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故人西辞黄鹤

楼,烟花三月下。”诗中用“故人”点题中的“孟浩然”,“西辞”点“送”,“下”点“至广陵”。

点题多在第一句,也有在其他句的。

第二句点题的如:孟郊《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只见嵩山雪。”

第三句点题的如: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此诗起手突兀,用的是逆入法)

第四句点题的如:长卿《送灵澈》:“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还。”

有的诗全篇不点题,然而句句又都切题。如牡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关于诗的“承”

古典诗歌不仅“起”的形态各异,“承”的方式也摇曳多姿。有总接,有分承;有明顺,有暗接。无论那种方法,依据文本中固有的景路、理路、情路应该是体察诗歌结构的不二法门。欧阳修在《笔说·峡州诗说》曾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由此可见“承”在诗歌的结构中所起的作用。

因绝句的容大都是即景抒情或即事发感,故起承二句多为写景或叙事。

写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起句写下,承句写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起句写近,承句写远。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起句写先,承句写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起句写地,承句写天。

叙事:叙事一般要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当然,不是每首诗都是具备这五要素的,应根据立意的需要定取舍。起句没交待清的,承句接着交待。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起句交待了人物“故人”、地点“黄鹤楼”、承句接着交待了时间“三月”、事情“下”。

也有叙述人的先后行为的。如:僧志南:“古木荫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

三、关于诗的“转”

“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转”在诗词的结构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词和曲中的“过片”而言。它不仅使诗歌在章法上给人一种回环往复、摇曳多姿之感,更能引导读者从中体认思路,进而品味出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主旨,故历代诗人在诗歌的“转”上,无不绞尽脑汁,以求收“振人

魂魄”之功。古人所说的诗词之妙,“妙在衬跌”。

承,是笔之意转入正题之意。一般是从前一境界的写景或叙事,转入后一境界的抒情、议论或推理。若全篇平铺直叙,必然呆滞刻板,缺乏生动之气。所以说“宛转变化功夫,全在第三句。”

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由叙事转议论。

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写景转推理。”

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由写景转抒情。

四、关于诗的“合”

所谓“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它既可浑圆章法,更是作者“感发意志”“体物写情(勰〈文心雕龙〉)”“神光所聚(熙

载〈艺概〉)”的“诗眼”和“词眼”所在。

诗词的结句的方式很多,但不外乎明结和暗结两种。一是直接抒情、言志、阐理。另一种是“以景语结情语”(炎)。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即以“揽物”结“关合之情”。这样做的好处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阐发第三句的意思,收住全篇。从章法上讲,第三句为主。从容上讲,第四句为主。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意、理,一般都在此道出。所以此句最当用力,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为上。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在第四句表达出自己为政清廉,如冰清玉洁一般的自豪感。

起承转合是作诗的常格。也可打破常格,出奇制胜.这当由诗人根据容需要而作选择。据熙哉《隋唐嘉语》载:“薛道衡聘,为《人日》诗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南人

嗤之曰‘是底言,谁谓此虏解作诗?’及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及喜曰‘名下固无虚士’”薛道衡此诗,格法变化迥异常规,是为活法。万里的《晓出净慈寺》亦属活法的成功例。

吕居仁《夏均父集序》中说:“学诗当学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又不背于规矩也。”德潜《说诗语》中说:“诗贵性情,亦需论法。杂乱无章,非诗也。然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而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试看天地间水流云在,月到风来,何处着得死法。”

五、关于句式

为什么说第三句“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水推舟矣”?从诸多古人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四句一般都是一义贯之,也就是一句话分作两句话来说。两句间的关系有单句式的,而更多的则是复句式的。

单句式中常见的是主谓关系:上句只说出主语(谁、什么),下句说出谓语(干什么、怎么样)。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旧时王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禹锡《乌衣巷》

复句式的有:

1、并列关系:分叙有关联的两件事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如: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万里《晓出净慈寺》

2、顺承关系: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如: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祜《赠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静夜思》

3、补说关系:下句对上句补充说明或归结。如: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4、选择关系:说出两种可能的情况,让人选择。如: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炯《从军行》

5.递进关系:下句比上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如: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山衢道中》

“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商隐《无题》

6、转折关系:上句和下句的意思相反。如: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商隐《登乐游原》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长卿《听弹琴》

7.条件关系:上句提出一种条件,下句是满足这一条件的结果。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白《客中作》

8.假设关系:上句提出假设,下句说出结果。如: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益《江南曲》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9、问答关系:上句提问,下句作答。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0、因果关系:一句说原因,一句说结果,如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轼《题西林壁》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轼《海棠》

11、目的关系:一句表示一种行为,一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如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颢《长干曲》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复句式的意议关系,不仅见于绝句的三、四两句,还有见于绝句整个篇章的。整篇复句式的绝句,章紧意密,浑然一体。如: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问答关系。

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是目的关系。

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后面归结前面的补说关系。

整篇复句式不再一一列举,在此谈一下用流水对结尾的问题.

绝句结尾两句的转合法也适用于律诗的结尾,所以作诗不宜用对仗结尾。如果用对仗结尾,一般要用流水对,否则就有松散之嫌。流水对与转合法一样,也是两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及杜甫的《闻官军收》“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

这两首诗的结尾,用的就是流水对。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虽然两联都用对仗,但是不失章法的完美。

而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

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同样是两联都用对仗,因结尾没用流水对,就显得松散。

杜甫的《绝句二首》“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第一首松散,第二首结尾用流水对,就不松散.(注)

关于万里的《晓出净慈寺》: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则另当别论。

该诗起句突兀,章法独特。结尾虽然没用流水对,却也不觉松散,仍算得上一首完整的诗。因为这首诗从章法上分析,它是将转合两句前置了。从容上分析,它不同一般的触景生情,见物生情或即事生感的诗那样先写景物后写情感,而是先发感慨,后补缘由。即先写情感,后写景物。如同先说出论点,再列举论据的论文写法一样。两联之间存有在的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因而让人不觉松散。

从上述古人的话中,我们应认识并做到认真学法、依法,而又不守法、泥法。学而能化,规矩中有活脱,有创新。

(完整版)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只要我们抓住古诗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从诗句之间的联系上去理解诗意,关节处往往会迎刃而解,正所谓起承转合皆关“情”。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诗词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起”即一首诗的起句,即起事,自然描述,或交代事情的起因、时间、地点等,可引出下文。“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承接开头、或写景、或抒情、语气和缓,与上句自然衔接,不可松泛。“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转笔是转折突起,陡生波澜,有起有伏,力免平铺直叙。转笔有三:进一层转,推开一层转和反转。总的要求是转笔要能与前后相呼,活泼而不板滞为佳。“合”则是合笔,是结句,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妙合”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点题,于篇末或抒发感情,或议论明理,直接揭示主旨。它是诗的精华,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绝句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则一句承担一项功能,例如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起)名成八阵图。(承)guo,tu,zhuan,wu 江流石不转,(转)遗恨失吞吴。(合)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起)夜泊秦淮近酒家。(承)天,地,人,sha,jia,hen,hua 商女不知亡国恨,(转)隔江犹唱后庭花。(合) 以上的感觉是先远景(起),再近景(承),再是事情(转),合里再有一个动词(合,就是感情入物入景)。有一点电影里拉镜头的感觉。很合人的视觉感觉。先整体,再细节,然后是人与事,交融。动词很重要,一下就把静景变活了。其他类型: (一)并列式:句句并列,内容不分高下。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tian,景,由近渐远。二__二__一__二。数对数,名对名,动对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huan,景,近景。一__一__二__二__一。对联式。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xiang,景,由远至近。二__二__一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yang,景,由近及远。二__一__二 遗爱寺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xing,有人入景zuo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sheng yu 一句一个画面。这种写法一般见于整首绝句和五七律的局部。 (二)承接式: 静夜思李白

诗歌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诗歌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一、概述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 元代范德玑在《诗格》中写到“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后来我国清代学者刘熙载《艺概·文概》再一次引申:“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拓展。 二、“起、承、转、合”的含义与作用 起者,开端也。“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承者,承接也。“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转者,变化也。“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合者,结尾也。“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或点明主题,或启发联想,或耐人寻味。 简单来说,即: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 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起句:开篇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承句:“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转句: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合句: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惜!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圆合首尾。而从内容上说,“合”句(联)是我们了解诗人感

诗歌构思脉络

诗歌构思脉络 诗歌构思脉络 1、律诗的常见结构: ①一般结构:四分法,起承转合式结构。 律诗在内容布局上都有起、承、转、合四步。 “起”,实际上是紧承诗题,引入所叙、所描之事、物,是律诗的第一联,即首联; “承”,是“起”的延续,拓展意境,一般也是记叙或描写,是律诗的第二联,即颔联; “转”在律诗中的表现,有的未改变前两联记叙或描写的笔法,但记叙与描写的对象或视角也会转变,有些律诗则干脆由记叙或描写转到议论或抒情上来了,也有的是把感情基调由悲变喜或由喜变悲,从内容上贴“合”主题。这是律诗的第三联,即颈联; “合”则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突现中心的任务,抒情点睛之笔,所以,可以说,每首律诗必有一画龙点睛之句,那往往就是最后一联。 ②二分法。即首联和颔联是第一层,颈联和尾联是第二层。 ③三分法。一般结构是:首联是第一层,颔联和颈联是第二层,尾联是第三层。 2、绝句的常见结构: ①一般结构: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合。 ②两句铺陈,两句议论或抒情或叙事。 ③前三句铺陈,第四句转,揭示中心。 3、方法归纳: 1、分析脉络要从划分层次入手。先概括出每一句的内容,再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合并归类,切分出层次。 2、掌握律诗的常见结构模式,把握诗歌结构的规律。由此分析诗歌的行文思路。 1、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1).这首诗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展开内容的?请作具体分析。(5分) (2)这首诗依次表现了诗人怎样不同的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3)诗歌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2、(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野望①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②三城戍:当时因受吐蕃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爱莲散人 写在前面的话: 为了方便网友学习近体诗,对诗的“起-承-转-合”有所了解,现参考诸家文献和云卷云舒收藏的资料,综合编纂了这份学习参考材料。 什么叫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 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

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如: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如:苏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反起。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如:杨万里《伤春》中: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关于点题 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白帝城”因没有别称无法避开。《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故人西辞黄

诗词的起承转合

诗词的起承转合 诗词的起承转合,在格律诗中经常见到,而且也常常在鉴赏中谈及。但是对词来说,好像就很少说这个话题了。起承转合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后面人们又将起承转合运用到文章里了,可以说起承转合可以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手法。这样只要我们真正理解了起承转合的具体含意,在词中也能找到不少的例子。 起犹如头脸,最是要紧。清代词评家沈祥龙说:“诗重发端,惟词亦然,长调尤重。有单起之调,贵突兀笼罩,如东坡大江东去是。有对起之调,贵从容豆类整炼,如少游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是”(论词随笔)。起常用的方式有:1、以景起,这种最为常见;2、以情起,开门见山,直抒胸臆;3、以事起,先叙事,再就事生发议论;4、以问起,先提出问题,直接抓住读者,让读者一起进行思索,然后再作回答。 结与起句一样也非常要紧,往往是全篇的点睛之笔。结句要像勒住一匹狂奔的骏马一样,收束有力,又能发人深思,留有余味,所以词人们在结句上也特别下功夫,或以景结,或以情结,或以问结。对于结,前人有着精辟地论述,沈祥龙对词的结句创作作了十分精当的总结:“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结有数法,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出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于题外借形,不外白石《诗说》所云辞意俱尽,辞尽意不尽,意尽辞不尽三者而已。”在其表达方式上,也有多种形式:1、拍合。即与起句呼应;2、宕开。即跳出之前词所构筑的框架,给人以高远、眼界为之一宽地感受;3、点醒。点醒是指点明词旨。前面所说均未道破题意,在此结句上点破,让人有幡然醒悟地感觉。4、翻出。在结上突然道出与前截然不同的感受,形成巨大在落差,给人以强烈震撼。 承在词中作承接、或展开起句之用,以此来铺排事情的过程。承

古诗文的起承转合

诗文的起承转合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起春日凝妆上翠楼。——承忽见陌头杨柳色,——转悔教夫婿觅封侯。——合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起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承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转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合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起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承 而今惟有鹧鸪飞。——转、合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起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承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转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起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承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转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合 秋声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

间。” ——起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承 “嗟呼!草木之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能及,忧其智之所不能行,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 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诗词的起承转合 每首诗词为了表达明确的主题,就必须具备严密的结构。结构章法不会一成不变,但对初学的人可以先熟悉起承转合这种形式。起承转合可以把诗词的文字、内容、意境连缀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在格律诗中尤为突出。 “起”,就是开头。即先说一件事引起这首诗,好的起头,能起承题启下,统领全篇的作用。 “承”,就是承接连贯。顺着起句写,句与句之间,联与联之间要承接,贯穿作品之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 “转”,就是转折。表面是岔开话题,区别于前边所述的内容,实际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转的技巧较高,要着重练习。 “合”,就是整合总结。把作者的感悟表达出来,深化意境,突出主题。 下面举几个例说明: 例一:唐李绅的五言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起:写农夫在田里劳作。 汗滴禾下土。承:写农夫辛苦的程度。 谁知盘中餐,转:离开劳动场面,转向餐盘。 粒粒皆辛苦。合:点明主题,劳动艰辛,果实不易。

(韵:仄上七麌) 例二:南宋陆游七绝《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起:困居荒村不为己悲。 尚思为国戌轮台。承:点明想为国戌边的志向,说明不自哀原因. 夜阑卧听风吹雨,转:用夜深风雨大作转换话题。 铁马冰河入梦来。合:梦中骑战马赴沙场,表达爱国情 (韵:上平十哀) 例三:唐杜牧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起:清明细雨景色。 路上行人欲断魂。承:人在雨中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转:提出避雨消愁办法。 牧童遥指杏花村。合:找到解决的去处,言尽意无穷。 (韵:上平十二文,十三元) “起”的开头形式多样,如直入式、陈述式、衬托式、设问式等等,可根据表达的需要,随自己的喜欢。 直入式,开门见山,如杜甫《闻官年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陈述式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衬托式,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设问式,如唐崔涂《孤雁》:“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如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承”的方式大致有顺承和转承,顺承随上句延伸,一脉相承,转承既区别于上述内容,又为主题服务。

浅谈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浅谈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浅谈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 吴帆 古人写诗讲究章法,把律诗、绝句的布局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份。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对此加以总结:“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合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他认为,起承转合之间有着辩证关系,“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首尾呼应,而“承”和“转”皆兼顾“起”与“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因此,这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 一、所谓的“起”,就是指诗的开头。 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开头上煞费苦心,故有“风头”之说。“起”的方式很多,或以事起,或以景起。无论哪种“起”法,都力戒平淡无味,力求笔势突兀,达到振起全篇的作用。 总的说来,“起”有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一是开门见山,直奔题旨。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中说:“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如“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概括登楼所见的景色,将“江山如画”收于笔端。再如“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登太白峰》)描述自己在夕阳西下时分,登上太白峰顶,交代时间、地点、事由。 二是倒戟而入,笔势轩昂。此法即运用倒装手法。如王维的《观猎》一诗中“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如果按照因果顺序关系,应先说“将军猎渭城”,然后才说“风劲角弓鸣”,但这样显得平淡直率。改用倒装起首。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先写狩猎时的风呼声、弦呜声,彼此相应,再推出狩猎的主角将军,达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三是奇句夺目,一见而惊。清代李笠翁《闲情偶记》中说:“开

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所谓“奇句夺目,指的是起句警策有力,令人耳目一振。如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开头写道:“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用参差的句式、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在岁月流逝中的追求和苦闷,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感觉。 二、所谓的“承”,即“承接”。古代诗人对“承”决不轻忽,因为“承”不仅在结构中起到“缝合”、“传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的铺垫和蓄势,使后面的“体物言志”更有基础。 “承”的写法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一是加倍法,对上联(或上句)加倍强调。如杜甫的《春望》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上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痛之情,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二是递进法,对上联(或上句)递进一层的写法。如薛涛的《筹边楼》,首句“平临云鸟八窗秋”,写登临筹边楼所见之景,说楼与云中之鸟相平,极言其高。次句递进一层:“壮压西川四十州”,说筹边楼压倒西川的形胜之地,最为壮观。 三是反接法,采用与上联(或上句)相反的意思来突出主题。如王维的《鹿柴》,首句说“空山不见人”,次句却说“但闻人语响”,以动写静,愈见其静。 三、所谓的“转”,即“转折”。“转”能使诗歌“峰回路转”,曲径通幽,进入新的境界。在律诗或绝句中,“转”是诗歌结构上跌宕和作者思路上的转换。因此,“转”是关键所在。如果“转”得巧妙,给人以回环往复,摇曳多姿之感,使诗歌出现高潮。 四、所谓的“合”,即诗的结尾。古人喻之为“豹尾”,就是指结句要有力,或提示题旨,或耐人寻味,“言虽止而意无穷”。诗的结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以景结”。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情似尽而实未尽之时,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23)起承转合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23)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古诗结构章法(诗词的结构谋篇)之一。“起”即起始,是一首诗的开头;“承”即承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即转折,是转折变换诗意;“合”即收合,是在结句点明题旨,收束全诗。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不但表现出诗人的思维进程和情感的发展与变化过程,而且使诗歌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一、起承转合的作用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起”句定基调 “起”句或以景起,或以事起,紧扣标题,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等作用。好的开头能收到先声夺人之效。《登高》首联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2.“承”句来蓄势 “承”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登高》颔联中的“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3.“转”句掀波澜 “转”是结构上的转折,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转”句是显示作者思路的最为关键处,在前面铺

垫蓄势已足基础上陡然一转,顿生波澜。《登高》的颈联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 4.“合”句显主旨 “合”是前面诗意的最后合成,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登高》尾联两句在颈联两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惜!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首尾圆合。 二、起承转合的呈现方式 1.绝句中起承转合 悯农(其二)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五言绝句每句依次分别为“起承转合”。“锄禾日当午”写农夫在田里劳作的辛苦,是全诗的“起”;“汗滴禾下土”写农夫劳作的辛苦程度,是对起句的继续表述,所以是“承”。接下来,诗的视野离开了劳动场面转向了餐桌,并且提出“谁知盘中餐”的设问,是非常明确的“转”;末句“粒粒皆辛苦”,既是回答前句的设问,点明主题,又是对全诗的“收”,也就是“合”。 2.词中起承转合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是“起”,交代诗人写诗的时间、背景和状态。“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是“承”,是承前叙述诗人的状态,取以花喻人之意。“知否,知否?”是“转”,是对“海棠依旧”回答的反诘。“应是绿肥红瘦”是“合”,是对“海棠依旧”回答“错误”的纠正,“肥”“瘦”二字借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点出春天已逐渐消失,寓意花与人同瘦,形象表达

【诗词学堂】绝句之起承转合

【诗词学堂】绝句之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具体运用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具体运用是什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讨论这个话题。我们先看几首例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个就是典型的将起、承、转、合全部运用到了诗里。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承接起句,第三句转入抒情,第四句合句点睛。 那么我们都知道,承句是弥补起句的不足,因为起句只是描写了一个大概,然后承句进一步描写进行补充。转句、合句呢使用了一设问的手法。自问自答,彰显情趣。 贺知章的这首符合渔阳绝句的第三法:此法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关于渔阳绝句,以后会在晚读的时候细化来讲。 这诗使用的是什么章法呢。写景+议论的章法。 我们再来看一首例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个时候呢,我们把绝句的首句为起句,次句为承句,三句为转,四句为结。那么要求起,可平一点;承,要紧一点;转,要奇一点;合,要新一点。我们来看下这首凉州词。 起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在写景, 承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在补充写景,使起承两句描写出一个完整的景色。 转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根据前面景物的描写进行转入抒情。转句在绝句中很重要,要求很高,要转的奇,断而不裂,不可以脱节,意思是说转句不能和起承句脱节。转不可以脱节,意思是说转句不能和起承句脱节。起承句是转合的铺垫。合要点睛。这个就是说,绝句的结尾很重要。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说诗不怕起的不好,就怕尾结不好。结的要有力量。我们经常举例的一首诗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也是使用的起承转合的方法。 那么是不是绝句四句中都要体现出起承转合呢?未必。 起承转合,也可以体现出起承合,也就是说绝句可以不用转的。 我们来看下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运用第二种方式==起承承合 【贫者】: 不羡邻墙屋宇轩,庭前自爱小桃园。 枝头一日看三遍,唯恐春风不过门。

浅谈律诗的起承转合

浅谈律诗的起承转合 绝句是四句,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三句转,第四句合,比较明显。 律诗是八句(四联),一般来说,可以分为: 一、二句,首联——“起”, 三、四句,颔联——“承”, 五、六句,颈联——“转”, 七、八句,尾联——“合”。 [例]《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首联是起,以介绍景物、地点、时间来开头。景物——“细草”;“微风”、地点——船上;时间——夜晚。这个跟写抒情散文的开头有一些相似。 但是,不是每一首诗都是这样开头的,只是写以景抒情的诗,一般是这样开头的。比如说前面讲过的一首七绝《学诗悟道》,就不是以写景开头。直接写事由,写诗开头有多种方法,以后再讲。 再就是你所写的景要与抒发的感情色彩相符合,杜甫诗的前两句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765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颔联是承,就是承接首联写意,人在舟中,先看天幕,后看大江。

所谓承,就是承接首联的写意,进一步深入、细致,不能再停留在首联的写景上了,不然,就显得不利索,反复无常了,必须具体描述,给人有一种在意思上递进的感觉。 同时两句的意思不得合掌,一句写动,另外一句就写静,一句写远处,另外一句就写近处。大家过细看:“星垂平野阔”,这一句就是写的静和远处;“月涌大江流”,这一句就是写的动和近处。一静一动,一远一近,是避免合掌的。这个是破解合掌的方法之一,我以后再讲。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颈联是转,颈联转到主题,抒发感慨:那些达官贵人哪里是文章好升上去的;我这个小官,又老又病,人家叫我退休呢! 所以说,颈联必须切入主题思想,如果还按照颔联的方法写下去,就显得延伸、散漫,主题难以突出,甚至突出不了主题思想。这样,很可能就要成为一首废诗。一首诗没有主题,就好比一个精神恍惚人在做一件很无谓的事情,别人始终看不出来他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诗的后半是“抒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自己会“文章”(诗歌),可那时候,人不会因为文章好而著名。当个小官,却又不得不退休。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颈联是作者抒发感情的重点地方,是大海航行的目的地,同时也是写七律最难写的地方。大家写七律时,对于转句不可有丝毫的马虎。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尾联就是合,要写好合句,必须

例解诗的起承转合

例解诗的起承转合 我们写诗前,要先立好意,如何来表达这个意,就得开始谋篇布局。什么是谋篇呢?谋---就是计谋,谋划,策划。篇---其实就是一个系统,一个局面,或者说是一个事件形成的全部过程及事件的本身。谋篇的目的在于布局,先谋篇而后布局。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工作中,或是各种活动中,都需要事前筹划,这就相当于我们写诗前的谋篇布局了。“谋篇布局”不是一个空泛教条的概念,它是知识底蕴的积累的产物,是以综合修养为基础的概念。 我们现在具体的谈谈诗词写作的谋篇之法,也就是章法。所谓章法,就是指文的结构框架。在文学创作,不论诗、词、曲、赋、骈等各种体裁都是需要有一定结构的。而关于诗文的章法,简单说就是四个字---起承转合。 这几个字几乎就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的专用术语了。起承转合不仅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也是一种经典的诗文写作结构章法的技巧。了解这种章法技巧,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有利于我们对诗词结构内容的理解。 下面我们具体的来分析一下章法:起承转合一,起我们写散文,

写议论文都要有个开头,写诗文,更是要有个好的开头,术语上就叫“起”。关于诗的起法有多种,这里简单的介绍几种方法: 1、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也就是说起句直接点题。如: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标题是《早发白帝城》,起句直接点出题意,这就是明起。 再如杜牧的《清明》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第一句就直点题。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平时读诗时多留意就会发现。 2,暗起。暗起,就是起句不见题字,但是含有题的意思在起中暗起比明起的难度在于表述的技巧要更高,要抓住事物的独特的特征,尽可能少的使歧义产生。 如于谦的《咏石灰》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碎骨粉身终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起句不点题,却含题意,给人想象空间大,艺术性比较强。 3,陪起。先借别的事物,然后再引出本题来。如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起句不说“寒食”,而用“春城飞花”这个眼前景,来引出“寒食”,从而点出题目。 4,反起。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来。如杨万里《伤春》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题旨是“伤春”,而首句却从反面着笔,不说“伤春”,而说“今春乐事浓”。 再举一首律诗: 如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诗词学习:诗词的章法就是起、承、转、合

诗词学习:诗词的章法就是起、承、转、合 诗词的起即发端;承即承上启下;转即意转;合即结尾。)元代杨载《诗发家数》云:写绝句的方法,要委婉、曲折、回环、删繁就简、句绝而意 不绝。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第三句为转;第四句为合;起承两句写起来 困难,起句平直为好,承句从容承接。第三句是关键,如能婉转变化,那么第 四句就如同顺水推舟了。律诗也一样,首联为起、颌联为承、颈联为转、尾联 为合。古风、长律篇幅较长。一般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大段。每段都有起 承转合。词虽然是长短句。但章法同样。如果两片小令词,上片起、承。下片 写转、合。换头也就是过片处犹为重要。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冯延己 的《归自瑶。何处笛》,上片的何处笛?深夜梦回情脉脉。是起句。竹风檐雨 寒窗滴。是承句。下片的离人数岁无消息。是过片、是转句。今白头、不眠特 地重相忆。是合句。一:起笔。起笔很重要,关系到全篇的入题。关系到能否 引人入胜,引起共鸣。从切入主题的角度分明起、暗起、和反起几种。 1:明起。即开门见山,点明主题,给人直截了当的感觉。如孟浩然《春晓》中春眠不觉晓。很明白、直接的切入主题。 2:暗起。即笔不切意切题。起笔虽直入本题,但字面上不表现出来。只 是暗寓题意。如:刘禹锡《玄都关桃花》起句:紫陌红尘拂面来暗写桃花美丽 而富有吸引力。看花的人川流不息。刘翰《立秋》起句:乳鸦啼散玉屏空。用 鸦暗寓秋凉季节的冷清和萧瑟。 3:反起。先从题意的反面写起,然后再转正题。如朱淑真《落花》起句。不写落花的条件和场景,却写连理枝头花正开。承句才写落花的原因。明起、 暗起、和反起。常常采用的:一是平铺直叙、轻飘淡然的或明白如话的平起手法。如金昌绪《春怨》中的打起黄莺儿。王建《新嫁娘词》中的三日入厨下。 二是突然,出人意料的突起手法。如李白:白发三千丈;岳飞:怒发冲冠。三 是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设问手法。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崔颢的君家在何处?等等。或明白,或暗寓,或反向切入主题,为作品发端。为下文的波澜起 伏而埋下伏笔。 二:承笔。承笔是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承接起笔之意,将诗意 推进一步,又启转笔之由,其方法有顺承和反承。

诗的起承转合

诗的起承转合 醉月诗苑 我们写诗前,要先立好意,如何来表达这个意,就得开始谋篇布局 什么是谋篇呢?谋---就是计谋,谋划,策划。篇---其实就是一个系统,一个局面,或者说是一个事件形成的全部过程及事件的本身。 谋篇的目的在于布局,先谋篇而后布局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工作中,或是各种活动中,都需要事前筹划 这就相当于我们写诗前的谋篇布局了 “谋篇布局”不是一个空泛教条的概念,它是知识底蕴的积累的产物,是以综合修养为基础的概念 我们现在具体的谈谈诗词写作的谋篇之法,也就是章法 所谓章法,就是指文的结构框架 在文学创作,不论诗、词、曲、赋、骈、散等各种体裁都是需要有一定结构的 而关于诗文的章法,简单说就是四个字---起承转合 这几个字几乎就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的专用术语了 起承转合不仅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也是一种经典的诗文写作结构章法的技巧 了解这种章法技巧,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有利于我们对诗词结构内容的理解 但起承转合不是唯一的章法,下一讲我们再讲

下面我们具体的来分析一下章法:起承转合 一,起 我们写散文,写议论文都要有个开头,写诗文,更是要有个好的开头,术语上就叫“起” 关于诗的起法有多种,这里简单的介绍几种方法: 1、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也就是说起句直接点题 如: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标题是《早发白帝城》,起句直接点出题意,这就是明起 再如杜牧的《清明》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第一句就直点题 我们写散文,写议论文都要有个开头,写诗文,更是要有个好的开头,术语上就叫“起”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平时读诗时多留意就会发现。 2,暗起----暗起,就是起句不见题字,但是含有题的意思在起中暗起比明起的难度在于表述的技巧要更高,要抓住事物的独特的特征,尽可能少的使歧义产生 如于谦的《咏石灰》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碎骨粉身终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起句不点题,却含题意,给人想象空间大,艺术性比较强 3,陪起----先借别的事物,然后再引出本题来 如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起句不说“寒食”,而用“春城飞花”这个眼前景,来引出“寒食”,从而点出题目。 4,反起----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来

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一、起 我们要写一首诗,想表达一种意境,一种情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好诗的“起句”呢? 当然起句的写法很多,什么明起、暗起、陪起等等,我认为这些都抽象了一点。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两种简单的起的写法: 一种是起句的“面式”写法; 二是起句的“点式写法”。 下面我们先看第一种;“面式”:杨载的《诗法家数》云; “起句先须阔占地步,然后六句若有本之泉,源源而来矣。地步一狭,譬犹无根之潦,可立而竭也”。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首联,起句)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颌联,承句)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颈联,转句)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尾联,合句) 我们看起句: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这起句都包含了什么信息给读者啊?玉露伤枫树,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枫树叶,那么说明是秋天,地点;巫山巫峡附近。气萧森;气氛沉闷苍凉。从起句这些信息里面,我们看出,起句需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还有笼罩全诗的氛围(气氛),既然起句气氛萧森了,后面就不能写开心快乐的事。我们看后文就知道,“萧森”一直笼罩整首诗。至于起句的气势是一般,不大,平直。另外从范围来讲,“巫山巫峡气萧森”,也不是具体的景物,也不是某一个点的景物。而是比较笼统的比较全面的景物,

下面的承句的景物都在这起句的笼罩范围之内,这种写法就是“面式”的起句写法。 看承句: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联的江间,是具体的景点,塞上,也是具体的景点,都在起句“巫山巫峡”的笼罩之下,所以起句是笼统的,比较大面的去写,情感的氛围也是笼罩全篇。 我们再看一首诗例;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我们看首联(起句):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这起句都讲什么?村边的水,村里到处是悠闲自在的样子,这里的“幽”,不单是幽静,还有“悠闲”的意思,那么这起句也交代了时间——夏天,地点——江村,也是比较全面地介绍江村的情况。后面的景物都在“江村”的范围之内,所以起句写的比较笼统,同时为全诗奠定了悠闲自在的情感基调,那么后面就不能写悲伤的事情。范围和情感都笼罩了后面的诗句。这种起句写法就是“面式”起句的写法。 再如;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