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之法

一.近体诗起承转合的关系

“起承转合”是一种经典的诗文写作结构章法的技巧。了解这种章法技巧,有利于我们写诗作文,也有利于我们对诗文结构内容的理解。古典诗歌中的近体诗,特别讲求格律章法,所以,要想更好地理解近体诗、鉴赏近体诗,不可不讲“起承转合”。

绝句四句、律诗四联,往往与“起承转合”依次一一对应,虽有例外,也不多见。所谓“起承转合”,一般认为是这样的:

起:破题开启全篇,往往有统领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起句往往以写景为主,也有写情或议论的。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直接以“空山”“晚来秋”点题总起,概写秋天傍晚时山中雨后之景,同时也奠定全诗闲适清幽的基调。

承:紧承起句,是对起句的延续、深化、补充或具体阐释。颔联对上一联作进一步的表述,使读者有听下回分解的感觉。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承接首联,继续写傍晚山中雨后之景,也是对首联进行延续和具体补充。“明月”扣住首联“晚”字,“清泉石上流”则是“新雨后”的结果。

转:结构和内容的转换,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情及景、由事及理、由理及事等等思路上的转换,当然同时也是内容上的转换,要求开拓新意。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前两联写景,此联则转向写人物活动,与前两联形成一静一动的相互映衬,让山林不再死寂,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生气和活力。诗境要开阔,意蕴要深厚,转句就必须合理、恰当。特别是在绝句中,一首诗的优劣,往往与转得好不好直接相关。比如传说唐伯虎写的这首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前两句极其平淡无味,然而第三句一转,写登高远眺之景,诗歌顿时境界开阔,诗味十足。

合:合句是全诗的结尾,往往具有收束全篇,点出主旨的作用。在律诗中,合句一般是前三联诗意的最后合成,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大意是“任凭那些春天的花草凋谢枯萎,我这隐居山中的人自可留居”。潜台词是:此时的山中虽然不像春天那样芳草鲜美百花娇艳,却有着春天没有的独特秋景,正是这些动人的秋景让我留恋留居。一二联写景,第三联写人:都是写秋天傍晚时山中的场景。正是看着这样的景象,诗人才生发出留恋山中不愿离去的想法:对隐居

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这就表现出了作者的情感,点明了诗歌的主旨。在绝句中,结句是承接第三句,又或隐或露地照应前边一二句。合句即第四句“结”,往往是诗的最精彩处,是作者画龙点睛之笔。结句一好,全诗尽活,顿然生辉。结句应如撞钟,馀音袅袅。结句讲求“语绝而意不绝”,言有尽而意无穷。在内容上,转和合往往是一承而下,紧紧相连。比如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后两句即为转合,以议论结尾,点明“悯农”主旨。

二、起的方法

1、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毫无些许做作。

如杜甫之【虢国夫人】

开门见山,就是明起。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

虢国夫人承主恩——开门见山说得到皇帝的恩赐,

平明骑马入宫门——承主恩的结果,就是可以骑马入宫,无上的荣耀。

却嫌脂粉污颜色——从骑马入宫的行为,转向对夫人容貌的描写。

淡扫娥眉朝至尊——合的很简洁,也是对上一句作交代,嫌脂粉污颜色,那怎么办呢?淡扫娥眉,不用脂粉。朝至尊,接应首句的“承主恩”。而且敢于“淡扫娥眉朝至尊”,更体现了她在皇帝面前的随意和任性,更表现出了她的受宠之深。结构很明显``跟完美的跳水动作一样,一气呵成。起句直接点题就是明起。

2、暗起-暗起者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固在焉,

暗起比明起的难度在于表述的技巧要更高,要抓住事物的独特的特征,尽可能少的使歧义产生。

3、陪起-先借他种事物,以引出本题来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首句不言【寒食】,而言「春城飞花」由眼前之景况,而引出题目来,此谓之为陪起也。

寒食,是清明的前一天,也是春花灿烂的时候,所以用春城飞花这个眼前景来写出来,其实这个做法应该叫“比”。说明一下,这个春城不是昆明,而是长安哈,今天的西安。

4、反起-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司空曙的【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雨中黄叶树一秋天的景色。孤寂,沧桑感。来衬托出作者白头人,说明作者的败落。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这个意思是自己被贬官已经很久了。亲人还频频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为什么能感觉这里有喜?一个贬官的人,贫困潦倒,还有亲人来频频探望,而不是一个个疏远他,所以作者欢喜。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霍家亲:也叫蔡家亲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平生情谊可见是自有缘分,更何况本身就是姑表亲门。

题旨为「喜」,而作者却从静夜无邻,荒居寂寞之景况叙起,而点出外弟之肯来为「可喜」之事。这个反起,作用在于欲扬先抑。先悲,所以更能突出喜,与题目的结合还是有机的。反其道来托出主题。反起的突出情感作用更大些。

5、引起-论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说题目,而由眼中所见景物,以引出正意。其实“此法与陪起相类似”,或者就归为一类,也未为不可。

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6、兴起-兴起乃是由心中所怀之感想,引出题目之本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以忽然想到的事情作起,即兴而吟,就是所谓的兴起。

渡汉江: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入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题目为【渡汉江】,却就心中所感于旅居岭南之外,年复一年而音讯断绝,以引出题旨,此之谓兴起。

三、承

承,在绝句中是第二句;在律诗中是第二联,颔联。好的承句一般来说比较少,为什么呢?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写绝句,重心在结尾,写律诗,重心相对前移了。律诗一般在两联。

诗学概要里说到:诗之承接之法,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

承句的主要作用在于连贯气脉,使诗读来应该流畅、酣畅。承句的成功与否,就是要看它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也对应了上面的“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

上面我们说了起句有多种起法,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等,其表现力不一样,表现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把过度的任务全部交给下句或下联了,这就要求承句对上句的表现做出修正。或者做出补充。

如果起句是暗起,承句就担负说明的作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这个起句就是暗起,只是说明了作者的处境。

在看承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则进一步说明了心境,与上句的关联很紧密。

为什么说紧密了。一个人在异乡,总是会想念自己的家乡,一碰上节日这种相思更加迫切。

所以说承句承的相当紧密,上句可以联想到下句。

承句要承的贴切,自然。这个理解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这句话说明了承句的写法。

初到黄州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自笑平生为口忙”,是苏轼的牢骚语,被贬黄州,也是因言论惹祸,他归咎为口,这里的口可以理解为吃,也可以深解为言论和思想,双关。很有意思的一句。

他的承“老来事业转荒唐”,秉性如此,到老来更加吃亏在嘴上。前面说吃亏在嘴巴,后面还是这样说。这个就是承,很流畅的,没有一点点脱节。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紧承上联的为口忙,但又巧妙的表现了黄州的风景,是所谓的“引事列证”。结句还是说到了吃。为什么呢?

作者在这里我这一张口就喜欢乱吃,乱说,你们能怎么着我吧。不就是烂命一条吗?多形象、豪放。所以写绝句承一定要紧,要巧。律诗第二联要放的开。一气贯注是承句的最终目的。诗的气脉是否流畅,描写是否生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气贯注是否巧妙。也就是承句用的好不好。古人说过:“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又如草蛇灰线,不即不离方称佳妙。”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骊龙非常有趣,借日月精华炼成一个大宝珠,天天把玩,其他没有宝珠的水族就憋着抢,骊龙只好抱紧,但又经常想要炫耀,有时候还故意抛向天空,所以是“抱而不脱”。

我们要这样理解,承句太紧则表现不出诗的精练,太松则又有脱节,草蛇灰线的作用在于要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诗学概要里还说:次联大体承起联缓急而来,法贵和平匀称,急者宜纡缓之,缓者宜坚挺赴之。

扬州郑板桥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首句明起,写扬州的春景。次句承首句缓缓说来,首句是个大体的景色,次句写具体了。

我们要看缓急两个字。先来个大景色,在来小景色慢慢陈诉。这个就是缓急。

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这里转句很有趣哦,前面写扬州风景美丽,这里呢一转转到人文上。扬州女子过去多是学艺,然后去讨生活,学不会唱曲的就做卖花姑娘。所以自唐以来,扬州就给人以奢华、温柔的感觉。有例子为证:十年一觉扬州梦---出自杜牧。所以扬州梦我们以后写诗也可以借用,形容奢靡。所以这个诗的主题也出来了,扬州奢靡之地。

承句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经纬之。

诗学概要里还说了;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难收生动空灵之致,与渊永超迈之妙。主要的就是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

什么意思呢?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没有生动空灵的感觉。就是要虚实结合。所以这里就不是技法的问题。这就要求诗人的眼界和手法都要宽,要多样,想象力要丰富。

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首句的主要意思就一个怨字。起字却不写怨,而从不知愁叙起,用凝妆上楼以衬映出不知愁之意态。这个就用到了想象。

凝妆,很庄重的打扮。一个年轻的留守女子,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登上高高的翠楼,意在突出“不知愁”,语气流畅连贯,情景自然真切。

这个承句就很完美`。承句就这么多了。

四、转句

律诗之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盖欲俯仰上下,照顾前后也。在绝诗则为第三句。这个是原文.

颈,也就是脖子,有承上启下之作用,有首尾相连之功用,所以,转句也就具有这样的功能。

1、要把前面诗句的意境进一步拓宽,要为后面的诗句做铺垫。作用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古来许多名句、名联,其实都是第三句或第三联,也就是诗的转句。往往一首诗的“诗眼”,就在转句中。

2、转句的重要性很明显,“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是指必须转出新意,必须使读者眼前一亮,有读完全诗的强烈欲望。

3、不能与起句、承句相并列,必须与前面有区别。同时,还必须势均力敌,不能笔力转弱。

4、要要求出新,眼界要宽,不能局限于前面的句子。但凡事都有度,也不能忽然天上一句、地上一句的不知所云,所以还必须照应,还应该为结句——合,作铺垫,又不能直接抢了结句的风头。

以上是对“转句”的说明和要求。

转句有好多种技巧和方法。

(一)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于起、承二句正写题面。转句即从月夜进一层着笔,转到春天之气候,以触动春愁,此谓之进一层转法。进一层转法,是对前面诗句的直接发展,所言之物没有变,只是深度加强了,更推进了一层。递进式的转,是最简单的转句。它不要求变思路、变视野,只是挖掘深度,也是最常见的转折方法。

(二)退一步转法——所谓退一步转法,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开车的人要掉头的时候,往往需要倒车,倒车的目的,还是为了前进。后退一步天地宽,退一步转法,是为了更好的表现主题,给自己留出更大的创作空间。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已经知道这个折戟的来历了,但如果没有东风会怎样呢?肯定又会有另外一种结局:“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个就是退一步了。

退一步转法,能够使诗的含义更深刻,内容更丰富。

(三)反转法——反转之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刘禹锡竹枝词: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前两句极写瞿塘水路之难,转句却说人心还不如水呢。水还不算难,反转前两句之意,更突出人心之叵测。反转法,是彻底体现了转变的作用,是最大可能的表现诗题所需要表达的内涵。它是换了个角度看同一个问题,以达到柳暗花明的效果。

(四)扩转法——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这个也是很常用的。

扩转法更注重于视野的转变和拓展。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个诗前面写实景,后面转到没有看到的虚景。妃子笑,送荔枝的人肯定看不到。作者也看不到,只能是想象妃子见到鲜嫩的荔枝或许会笑一下。这个转法很多的,好多诗都用到了。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前面两句是柴门边的景色,转句就把视角转了,转到了墙头。

转要俏、要妙、要新。

我感觉转句最好的句子就是袁枚的;

爱好由来着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你看看这个转,转的多突然却不脱离主题。新诗没改成,跟年轻的姑娘头未梳好比喻在一起。感觉好害羞一样呢。读来倍感亲切。也就是说,语言断了,但是意思没断。

五、结句

结句一般是诗的宗旨所在,在写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所谓“凤头、豹尾”,就是说起句要尽可能漂亮,结句必须尽可能有力。

结的意思就是收,就是必须使一首诗完整的展示出来,把所有的诗意表达出来。当然,要有余味,但这个余味是在文字中蕴涵的,需要读者体会的。从诗的结构来看,必须完整。

合处要风回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个是诗学概要的原文。

风回气聚,就是要凝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图画。渊永含蓄,就是要留有余味,如歌唱的绕梁三日一样,不可以太直白而没有意趣。“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这是雪夜访戴的典故,要乘兴而起,尽兴而收,不可以狗尾续貂或画蛇添足。“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个说的很明白了,我们知道,五绝20字,五律40字,七绝28字,七律56字,都是有数的,所以必须言有尽。在这些有限的范围内描绘大千世界,肯定不全面,就必须留有想象的余地,意必须无穷。不能说文字够了,意思也就刚好表达完了。

“姜白石《诗说》谓:一篇之妙,全在结句。如截奔马,辞意俱尽。如临水送将归,辞尽意不尽。又有意尽辞不尽,剡溪归棹是也。辞意俱不尽,温伯雪子是也。”

“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辞意俱尽”,辞意俱尽,就要达到完美的结构。拦惊马是很需要力气的,让马戛然止步,故事也就结束了。

“如临水送将归,辞尽意不尽”,这个就比较婉转了,临水送人,遥遥挥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一直在送,一直不走。这个就充分说明了结句必须做到让人有想象的空间;象送人一样,总感觉还没有送够;还需要继续送。

“所谓辞意俱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辞穷理尽也”,这个是表明诗意还是有余味的,没有全尽。意思就是辞和意的结合,要以辞藏意,以意读辞。

中国古代诗歌的结尾方式众多,但比较高明的当属上述“辞尽意不尽”和“辞意俱不尽”两种。这两种方式都强调诗歌结尾要用有限的语辞表达无尽的意蕴,但后一种情况比前者更注重语象本身的精美,具备无尽的形象美,而不仅仅是意蕴的“无尽”。所谓辞意俱尽者,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辞穷理尽也。所谓意尽辞不尽者,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辞可以不尽矣。非以长语益之者也。至若辞尽意不尽者,非遗意也,辞中以仿佛可见矣。辞意俱不尽者,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

杨载之在【诗法家数】里面说了:“作诗结句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这句话把结句的身价抬的高。没有好的结句,就没有成就。是说结句的重要性。

结句其实就像女人出门前的最后打扮,打扮的不够时尚,靓丽,最终吸引的目光就有限,回头率就低。

【说诗晬话】里面说:收束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就本位收住。这个就是说结句的结法。收的效果有两种,收束是紧急刹车。放开一步是张显主题,或宕出远神是把目光放的更加远,或就本位收住这个是交代诗的本意。

作结,主要还是围绕主题,前面三句或三联已经作了铺垫,结句要总束起来。

碧阑杆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我们看前三句,从外到内,从远到近,描绘了一幅画面,这么多的景物来引出后面一句。

从外(壁栏杆)到内(屏风),从远(绣帘)到近(锦褥)这些都是铺垫。

主题就是两个字已凉;上面说的就是结句的一个结法,就题而结。“已凉天气未寒时。”

和题目紧扣。已凉是还不很冷,深秋而已,因为还没有雪、没有红泥小火炉。最后这一句,就像个口袋,把前面三句全装进去了。这个其实是比较直接的结句,所以是就题作结。

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不怕起的平就怕结的平!!!

诗学概要里还说:大凡诗词结语,须风流蕴藉,蕴藉则俱弦外之音,味外之味。一句诗能理解成好几个意思。有深意的结句确实很难。

在看古文里的文章亦不可写至极处,极处即逾应有限度,往往使读者一览而尽,了无余味,实非诗文之最善者。于此结句之重要可知矣。

最后的结句如果太散,恣意扩张,于诗本身是没有好处的。

起,就是立意,营造诗的氛围

承,就是深化,对主题作进一步描写

转,就是扩展,使诗意更加丰富

合,就是收结,使诗有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结局。

这个跟流水线作业一样,个各有分工,是有机的整体。

所以写诗思路一定要清晰,沿着一条线走,对所写的诗有个完整的交代。

古诗词起承转合

古诗词起承转合 1.求古诗文中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qǐ chéng zhuǎn hé )解释①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 “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正面反面立论;“合”是结束全文。②比喻说话时的过渡。 ③比喻固定呆板、矫揉造作。出处元·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泛指文章的做法示例老舍《骆驼祥子》:“把大家都说在里边,而没有~的痕迹。” 近义词承上启下起承转合式结构,是作品的一种基本结构方法。 我国清代学者刘熙载《艺概·文概》说:“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 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首尾呼应,而承与转皆兼顾起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 所以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人思考、或引人注目,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承接或正起反接,或正接反起,以顺畅为妙,承后之转折,或一转,或两转,或三转,或四转……迂回曲折,愈转愈厅,才是上乘;合即结尾,或明揭题旨,或耐人寻味,或启人遐想,以有力取胜。 我国古律诗常运用起、承转、合。律诗“首联”也叫“起联”“颔联”承笔衔接。 承笔是承接开头、或写景、或抒情、语气和缓,与上联自然衔接,不可松泛。起笔一联只概括大概,承笔应点明题意,以开启下文转笔一联。 我国元人杨戬《诗法家数》说:“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 “颈联”起笔呼应,上承“颔联”,转折突起,陡生波澜,有起

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之法 一.近体诗起承转合的关系 “起承转合”是一种经典的诗文写作结构章法的技巧。了解这种章法技巧,有利于我们写诗作文,也有利于我们对诗文结构内容的理解。古典诗歌中的近体诗,特别讲求格律章法,所以,要想更好地理解近体诗、鉴赏近体诗,不可不讲“起承转合”。 绝句四句、律诗四联,往往与“起承转合”依次一一对应,虽有例外,也不多见。所谓“起承转合”,一般认为是这样的: 起:破题开启全篇,往往有统领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起句往往以写景为主,也有写情或议论的。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直接以“空山”“晚来秋”点题总起,概写秋天傍晚时山中雨后之景,同时也奠定全诗闲适清幽的基调。 承:紧承起句,是对起句的延续、深化、补充或具体阐释。颔联对上一联作进一步的表述,使读者有听下回分解的感觉。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承接首联,继续写傍晚山中雨后之景,也是对首联进行延续和具体补充。“明月”扣住首联“晚”字,“清泉石上流”则是“新雨后”的结果。 转:结构和内容的转换,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情及景、由事及理、由理及事等等思路上的转换,当然同时也是内容上的转换,要求开拓新意。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前两联写景,此联则转向写人物活动,与前两联形成一静一动的相互映衬,让山林不再死寂,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生气和活力。诗境要开阔,意蕴要深厚,转句就必须合理、恰当。特别是在绝句中,一首诗的优劣,往往与转得好不好直接相关。比如传说唐伯虎写的这首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前两句极其平淡无味,然而第三句一转,写登高远眺之景,诗歌顿时境界开阔,诗味十足。 合:合句是全诗的结尾,往往具有收束全篇,点出主旨的作用。在律诗中,合句一般是前三联诗意的最后合成,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大意是“任凭那些春天的花草凋谢枯萎,我这隐居山中的人自可留居”。潜台词是:此时的山中虽然不像春天那样芳草鲜美百花娇艳,却有着春天没有的独特秋景,正是这些动人的秋景让我留恋留居。一二联写景,第三联写人:都是写秋天傍晚时山中的场景。正是看着这样的景象,诗人才生发出留恋山中不愿离去的想法:对隐居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起承转合

古诗表达技巧讲析: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古诗结构章法(诗词的结构谋篇)之一。“起”即起始,是一首诗的开头;“承”即承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即转折,是转折变换诗意;“合”即收合,是在结句点明题旨,收束全诗。诗歌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方式,不但表现出诗人的思维进程和情感的发展与变化过程,而且使诗歌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曲折有致。 一、起承转合的作用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起”句定基调 “起”句或以景起,或以事起,紧扣标题,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等作用。好的开头能收到先声夺人之效。《登高》首联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2.“承”句来蓄势 “承”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登高》颔联中的“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3.“转”句掀波澜 “转”是结构上的转折,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转”句是显示作者思路的最为关键处,在前面铺垫蓄势已足基础上陡然一转,顿生波澜。《登高》的颈联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 4.“合”句显主旨 “合”是前面诗意的最后合成,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登高》尾联两句在颈联两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惜!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首尾圆合。

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

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 写作是一门艺术,写出好文章除了要有语言熟练以外,还需要一定的文学常识和文学艺术手法。比如起承转合,是一种文学常用的手法,可以说是贯穿文学艺术之中。 什么是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指文章通过开头块、中间块和结 尾块组成的一种结构手法,一篇文章,要想把话题清晰有条理地讲完,就需要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起指的是文章的开头,即能够吸引读者的一句话或者一段文字,起的好,可以使读者立即沉浸在文中,确立读者与文章之间的关系,起的不好,会影响文章的受欢迎程度;承指的是连接起段与转段的部分,也就是文章的发展部分,这个部分必须将读者从原有的认知中引向新的认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能够让读者记住文章中重要的信息和观点;而转段则是文章告一段落拉开序幕,它可以把文章的中间部分归纳为一个整体,整个文章在转段中从表象一步步抽出本质,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清晰明了。 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在文学艺术领域更是广泛使用,比如诗歌、小说等都离不开起承转合。可以说,起承转合就像是文学艺术中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文学艺术的大门,传播内容,文学艺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需要经过多次推敲,反复修改,才能走到精彩的结局,起承转合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做出的完美圆满的结尾。 写作是一阶段一阶段的进行,是一个非常耐心和谨慎的过程,如果把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运用到文章中,可以使文章具有一定的结构性,避免穿梭在无章可循的文字里,甚至可以把文章写出节奏感,利

于文章传达更多的含义。 起承转合的写作手法是一个重要的技巧,它可以帮助你把文章写得更好,不管是日常写作还是学术创作,都应该加以遵循,在写作中可以适当运用起承转合的原则,让文章写得更有条理,更加清晰,更具有文学艺术风格。

诗歌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诗歌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一、概述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 元代范德玑在《诗格》中写到“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后来我国清代学者刘熙载《艺概•文概》再一次引申“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拓展。 二、“起、承、转、合”的含义与作用 起者,开端也。“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承者,承接也。“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转者,变化也。“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合者,结尾也。“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或点明主题,或启发联想,或耐人寻味。 简单来说,即: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 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起句:开篇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承句:“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转句: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关注“转” 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合句: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惜!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圆合首尾。而从内容上说,“合”句(联)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

起承转合的写作方法

起承转合的写作方法 起承转合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它能够帮助文章更加有条理、有逻辑地展开。以下是10条关于起承转合的写作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 1. 起:引起读者的兴趣 起是文章的开头部分,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可以使用一个有趣的引言、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或者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承:承上启下,引出文章的主题 承是文章的过渡部分,连接起篇章的开头和后续内容。可以回顾上文,提出一个问题或者主题,为后续的论证或故事打下基础。 3. 转:展开论证或故事情节 转是文章的发展部分,展开论证或故事情节。可以通过列举论据、举例说明或者详细描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者讲述故事的发展。 4. 合: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合是文章的结尾部分,需要总结归纳,并得出结论。可以简明扼要地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一些对读者有启发的思考或建议。 5. 开宾夜 这个方法是指文章结构中开头先点明宾主,然后进一步拓展,最后归纳总结。与其他方法相比,开宾夜更加直接明了,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知道文章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6. 起承转结 这个方法是按照起承转合的顺序展开文章的主要内容。先通过起引起读者的兴趣,接着承引出文章的主题,再通过转展开论证或故事情节,最后通过合总结归纳得出结论。这种结构遵循一种逻辑次序,让读者可以清晰地理解文章的信息。 7. 问题分析解决结构 这个方法是以问题为线索进行写作。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解决问题,最后得出解决方案的结论。这种结构让读者积极思考问题,并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8. 故事发展结构

这个方法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来展开文章的内容,首先通过起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通 过承引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接着通过转展开故事的发展,最后通过合总结归纳故 事的意义或教训。这种结构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9. 并列结构 这个方法是将几个相关的主题或观点并列在一起进行讨论。首先列出几个相关的主题 或观点,然后对每一个主题或观点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论证,最后通过合对这些主题或观点 进行总结。这种结构能够让读者全面地了解不同的观点和主题。 10. 寓言结构 这个方法是通过一个寓言故事来展开文章的内容。首先通过起讲述故事的背景和人物,然后通过承引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接着通过转进一步讲述故事的发展,最后通过合总结 归纳寓言的寓意。这种结构能够让读者通过故事来思考问题,并从中获得启发。

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起承转合」是一种古老的文艺体裁,可以追溯至中国古典文学当中。它可以指标示一篇文章、故事或诗歌,甚至是一部剧本或电影等,其结构基本上由「起」、「承」、「转」、「合」四个组成部分组成。 「起」代表开门纳谏,标志着文章开始,此时作者会设置故事场景,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等,以此来引出主题和挑战,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如果是一个故事,可以使用一些过去的回忆或历史故事来引出主题,使读者有所领悟。 「承」紧随其后,它负责展开更多细节,这也就是故事中的主体部分。对于故事来说,它需要介绍主角的内心活动、情绪变化,叙述他或她的处境,将他/她所遇到的问题、挑战展现出来。它也将慢慢引出大量的次要角色,从中提供情节的展开,有利于进一步深入讲述主要的人物和故事。 「转」接下来,可以把主角的一系列处境以及挑战、解决的方式融入到文章中,使整个文章的叙述形成一个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形成一系列有趣的缠绕,以此来引导读者更好地深入了解主角和故事。 「合」最后,文章将在「合」这一部分中得以总结和结束,此时作者可以对故事进行多方位、全面的评价,让读者有一个完整的概观,把文章的最终结果展现出来,使读者能够得以完美的落脚点。

「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是一种有效且完整的文艺体裁,从古至今都被广泛使用。有心的编撰者可以利用它来构建一篇吸引人的文章,从引入主题到总结结论,都能形成一种有机的流畅,从而更好地给读者提供一种可以思考、感悟的文艺体验。 总之,「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文艺体裁,在古典和现代文学、散文和剧本等文艺体系中都有广泛使用,它可以帮助作者构建一篇完整的文章。它可以使作者从引入主题到总结结论的过程更加的有序流畅,也可以使读者能够更加有效仔细地把握文章的细节,从而更好地领悟作者所表达的要旨。

起承转合的意思_近义词_反义词_造句大全

起承转合的意思_近义词_反义词_造句大 全 起承转合的意思_近义词_反义词_造句大全的详细成语大全,觉得有用就收藏了,这里给摘抄给大家学习。 【成语意思】: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合:是结束全文。旧时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常用的程式。泛指文章的做法。 【成语拼音】:qǐchéngzhuǎnhé 【成语声母】:QCZH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用法分析】:起承转合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泛指文章的做法。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使用程度】:常用成语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英语翻译】:opening,developing,changingandconcludinglt;thefourstepsofChinesereg ulatedclassicwriting 【起承转合的近义词】:承上启下 【成语造句】: 一、再多说一句,如果写剧本的话,最好遵循三一律,模式上以起承转合为主。 二、而且,故事有完整的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有头有尾起承转合,脉络分明。

三、秦墨边写边读,语气起承转合、抑扬顿挫,声音中带着浓浓的感情。 四、张恒远生声音一如平常,仿似不具起承转合。 五、爱情降临的时刻,不由得人来定夺。眼角眉梢,起承转合,命运的蹊跷,我们只能描摹。 六、唐三赶紧稳定心神,继续起承转合地拔剑,挥剑,收剑,希望能将那一丝感觉追寻回来。 七、一般写议论文,总是离不开起承转合。 八、分析这篇文章,最好先从弄清它的起承转合入手。 九、生活犹如街头的活报剧,你永远不知道有什么人经过,在一旁倾听,在一旁观看,注视着你的起承转合。毕淑敏 十、它们既象音乐的主题曲一样,把这幅画推展到一个更高远的境界,同时又在构图上把推远之气拢了些回来,使得整幅画起承转合意味无穷。 【近似成语】: 合衷共济:犹言同心协力。 合眼摸象:闭着眼睛摸象。比喻盲目行事。 合两为一:亦作“合二为一”。合两者为一体。 合胆同心:犹言同心同德。 合从连衡:从:通“纵”;衡:通“横”。指联合抗敌。 【成语来源】:元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chinachaxun. 【成语接龙】: 起承转合→→合胆同心→→心烦技痒→→痒磨树者 起承转合的意思_近义词_反义词_造句大全全部成语内容,

起承转合结构

起承转合结构 起承转合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结构,是指一篇文章在结构上需要有“起、承、转、合”四个部分,分别是“引入背景、阐述主题、转化思路、总结观点”的过程,以此来使 文章条理更加清晰、流畅,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观点。下面将对起承转合 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一、起 “起”是文章开头的内容,其作用是引入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用名言、讲述个人经历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起的语言应该生动活泼、简洁明了,使读者 很快就能明确文章的主题和基本信息。 例如,如果我们要写一篇关于节约用水的文章,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起: 1. 引出问题:你是否意识到水是多么宝贵的资源? 2. 引用名言:“一滴水一滴金,珍惜水资源,从我做起。” 3. 讲述个人经历:我曾经在沙漠里游走了五天,体验到了没有水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这些起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兴趣,以便让他们继续阅读 文章。 二、承 “承”是文章主体部分,是为了阐述主题、提出观点而组成的内容,通过论证和举例 等手段来展示和证明自己的观点,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主题。 好的承应该是清晰、简单的思路逻辑,要注重论证过程的逻辑性、严密性和说服力, 让读者对观点深入理解和认同。 例如,我们还是以“节约用水”为例,下面是我们的承: 1. 重申问题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短缺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如果每个人 都不重视,后果将不堪设想。 2. 阐述节约用水的必要性:节约用水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也可以节省能源,同时 减少污染和环境破坏。 3. 提出方式实现:通过推广水电表等智能设备来监测用水情况,改变用水习惯,培 养清洁、健康的饮水习惯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节约用水。

起承转合在阅读与写作中的作用

起承转合 一、起承转合( qǐ chéng zhuǎn hé ) 解释 ①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开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是转折,从正面反面立论;“合”是结束全文。 ②比喻说话时的过渡。 ③比喻固定呆板、矫揉造作。 出处 元·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泛指文章的做法 示例 老舍《骆驼祥子》:“把大家都说在里边,而没有~的痕迹。” 近义词 承上启下 二、起承转合式结构 起承转合式结构,是作品的一种基本结构方法。我国清代学者刘熙载《艺概·文概》说:“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 起承转合之间的关系,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首尾呼应,而承与转皆兼顾起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所以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人思考、或引人注目,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承接或正起反接,或正接反起,以顺畅为妙,承后之转折,或一转,或两转,或三转,或四转……迂回曲折,愈转愈厅,才是上乘;合即结尾,或明揭题旨,或耐人寻味,或启人遐想,以有力取胜。 起承转合式结构,是作品的一种基本结构方法。我清代学者刘熙载《艺概.文概》说:“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简言之:起,是起因,文章的开;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

三、起承转合的意义 起承转合在文章中起到行文严谨、事理清晰、浑然一体的作用。起中有合,合中有起,首尾呼应;承与转兼顾起合,下勾连,一脉相承。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现着很强的辩证关系。 起笔宜开不宜合,或单刀直入、或启思考、或引注目,变化多端,以自然为佳;承接或正起接,或正接起,以顺畅为妙,承后的转折,或一转, 或两转,或三转,或四转……迂回曲折,愈转愈厅,才是乘;合即结尾,或 揭示题旨,或耐寻味,或启遐想,以有力取胜。 我古律诗常运用起、承、转、合,主要体现在律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我元杨戬《诗法家数》说:“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颈联”起笔呼应,承“颔联”,转折突起,陡生澜,有起有伏,力免平铺直叙。 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采用了这种结构。开写“这几天心里颇 不宁静”,“忽然想起走过的荷塘”——这是“起”。于是“我悄悄地披 了大衫,带门出去”,欣赏恬静幽美朦胧的荷塘月美景——这是“承”。 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来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最后,文章巧妙一“合”:“这样想着,一抬,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由此可见,起承转合在文章中起到小桥梁大格局的作用,每一座木桥泅渡事件发生的五个w,由此而形一种由因到果,由局部到整体的关系。 说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也是一篇标准的“起承转合”文章。 起: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承:南国的秋,故都的秋。 转:中外诗文中的秋。 合:南国、北国的秋。 四、起承转合的运用 这种“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可以在变通、变迁中综合运用,可以体现在每一句话,或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中。 (一)一句话语 一句完整的话语,当然少不了主谓宾。当然,有时我们写文章为了增加表达的效果,采取断句的方式来进行简单的了断。这种况在散文诗中时有发生,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