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培训

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培训

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培训

诗歌是一种具有独特形式和音韵的文学表达方式,它通常以押韵和

节奏来展现情感、思想或美感。而诗歌的结构是构建诗意世界、表达

诗人情感的基础,它包含着起承转合的要素。本文将对诗歌的结构起

承转合进行详细解析和培训。

一、诗歌结构的起:开头的韵律与意义

1.1 开篇抒情:诗歌的开篇通常通过抒发情感来吸引读者的注意。

一般而言,开头常常使用一些鲜明的词句来描绘或突出主题,通过对

细节和情感的表达,让读者进入诗歌的世界。

1.2 押韵和韵脚:押韵和韵脚是诗歌的独特之处,它们可以增加诗

歌的音韵美感,使诗句更加朗朗上口。在诗歌的起部分,通常要注意

押韵和韵脚的使用,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二、诗歌结构的承:中间的发展与叙述

2.1 转折点:在诗歌的中间部分,通常会出现一个转折点,这是诗

歌发展的关键环节。转折点可以使诗歌的情感和主题发生变化,增加

诗歌的层次感和张力。

2.2 描述与抒发:诗歌的中间部分通常会出现一些描写细节或情感

抒发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诗歌的内涵与情感。

三、诗歌结构的转:高潮与扬声

3.1 高潮表达:在诗歌的转折或高潮部分,诗人通常通过一些更加夸张或引人瞩目的字句和表达方式来达到情感的高潮。这样的高潮表达可以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冲击。

3.2 节奏与韵律:诗歌特有的节奏与韵律可以增加诗歌的魅力和感染力。在诗歌的转部分,通常会加强节奏和韵律的运用,让诗歌更加激荡人心。

四、诗歌结构的合:结尾的收束与意义

4.1 总结与回顾:在诗歌的结尾部分,通常会出现总结和回顾的内容,这样可以使整首诗的主题和情感更加鲜明。通过总结和回顾,读者可以更好地领悟诗歌的内涵与意义。

4.2 最后的感悟:作为诗歌的结尾,最后的感悟通常可以给读者以启示和思考。诗人可以通过一些简洁而深入的语句或形象的比喻来呼应整首诗的主旨,使读者在阅读结束后得到思考和感悟。

总结起来,诗歌结构的起承转合是诗歌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恰当的开篇抒情、转折点、高潮表达以及结尾的总结与感悟,诗人可以构建起扣人心弦的诗意世界。在实际写作中,诗人应该注意押韵和韵脚的运用,使诗歌的音韵美感更加出色。同时,掌握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将有助于诗歌的整体流畅感和美感。只有通过持续的练习和培训,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驾驭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创作出高质量、富有内涵的诗歌作品。

中学语文 诗歌鉴赏“结构意识”:起承转合

诗歌鉴赏“结构意识”:起承转合 古典诗歌鉴赏需要具备四种意识:整体意识、背景意识、结构意识、意象意识。正是学生不能有效掌握、运用这四种意识,所以这类题型始终不能打破“慢、费、差”的禁锢,低效性显得尤为明显。这里我们重点讲解下诗歌鉴赏中的结构意识。 古典诗歌的结构思路主要是“起”、“承”、“转”、“合”,这是一种创作手法,主要针对的是绝句、律诗而言的。其中“起”即诗歌的开头,“承”即紧承上句(上联)的诗意,需要做到衔接得紧密、连贯。“转”即转折或者递进,丰富诗歌内容,开拓诗歌境界。“合”对全诗具有收束作用,并传达出某种情感主题。而高考试题侧重考察“起”与“合”,需要重点把握。下面分别将“起”、“承”、“转”、“合”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总结。 一、起 古人将诗歌的开头称为“起”,也就是“启”的含义。进而强调“势”,需要制造先声夺人的艺术感染力。正如宋代张镞所言:“诗之首联,谓之破题,欲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吴沅:“诗首句要如童鱼儿拨浪,一者之间,便知其有千里之势。”因此,诗歌的开端无论是情感表达,抑或者是景物描写都需要蓄势,承担着启动后文的责任。例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首联便表达激动、欣喜之情,为其后继续凸显愉悦心绪做铺垫,因此最后便有“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首句便凸显了边塞的奇丽景象。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开大合、跌宕起伏的画面令人震惊。如果李白、岑参诗作的开头显得突兀的话,那么王维《山居秋暝》的开头就显得平缓一些,即“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给予读者一种自然清新的感觉。 诗歌的开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情感表达切入,一种是以景物描写切入,这两种情况的作用分别列述如下,需要考生牢记于心。 (一)情感表达:呼应题目,统领全诗(以议论、抒情开头),引起下文,点明题旨。 (二)景物描写:交待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例如蝶恋花 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完整版)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只要我们抓住古诗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从诗句之间的联系上去理解诗意,关节处往往会迎刃而解,正所谓起承转合皆关“情”。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诗词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起”即一首诗的起句,即起事,自然描述,或交代事情的起因、时间、地点等,可引出下文。“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承接开头、或写景、或抒情、语气和缓,与上句自然衔接,不可松泛。“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转笔是转折突起,陡生波澜,有起有伏,力免平铺直叙。转笔有三:进一层转,推开一层转和反转。总的要求是转笔要能与前后相呼,活泼而不板滞为佳。“合”则是合笔,是结句,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妙合”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点题,于篇末或抒发感情,或议论明理,直接揭示主旨。它是诗的精华,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绝句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则一句承担一项功能,例如 八阵图杜甫 功盖三分国,(起)名成八阵图。(承)guo,tu,zhuan,wu 江流石不转,(转)遗恨失吞吴。(合)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起)夜泊秦淮近酒家。(承)天,地,人,sha,jia,hen,hua 商女不知亡国恨,(转)隔江犹唱后庭花。(合) 以上的感觉是先远景(起),再近景(承),再是事情(转),合里再有一个动词(合,就是感情入物入景)。有一点电影里拉镜头的感觉。很合人的视觉感觉。先整体,再细节,然后是人与事,交融。动词很重要,一下就把静景变活了。其他类型: (一)并列式:句句并列,内容不分高下。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tian,景,由近渐远。二__二__一__二。数对数,名对名,动对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huan,景,近景。一__一__二__二__一。对联式。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xiang,景,由远至近。二__二__一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yang,景,由近及远。二__一__二 遗爱寺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xing,有人入景zuo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sheng yu 一句一个画面。这种写法一般见于整首绝句和五七律的局部。 (二)承接式: 静夜思李白

古典诗歌的谋篇布局:诗歌的起承转合(教师版) (1)

古典诗歌的谋篇布局 诗词的结构谋篇又称章法。分成“起”“承”“转”“合”四部分。 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所谓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一、“起”定基调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常见的作用有:交待人、时、地、事、环境;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奠定基调;统领全篇,设置线索,照应题目等。 【小练习】 《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问: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1.交代了环境、时、地; 2.为全诗定下了清冷的基调,烘托了气氛; 3.通过写景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二、“承”“起”续境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因果、承接、补充说明等关系。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练习】 小斋即事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问: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哪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三、“转”开生面 “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四、妙“合”主旨

词的起承转合结构分析例题宋

词的起承转合结构分析例题宋古代诗歌专题(起承转合篇) 我是霜阳水,浓缩知识点的榨汁机。 没有名气,没有精彩的人生经历,思想也还不够高深,但是足够勤奋,热心的高中知识答主。QAQ 前言:这部分内容节选自知乎超赞的高中语文答主:落云歌 原答案实在是太长了,只好自己单独列出有关起承转合这部分 不商用,侵删 从细节上,学会品析正文(诗歌的主体内容) 当我们知道了具体做法之后,你也许确实能够读懂部分。但是我们如果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这首诗歌,就需要在读正文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方面。 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 从“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入手,读懂诗歌的思路层次、大体内容,协助解答某类试题。

“起承转合”是古人写诗填词所遵循的结构章法。 “起”即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拓展,“转”是诗意的跳宕转折,“合”是收束全诗。 试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为例来看它对我们懂诗、解题的帮助。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 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风格“承” 颈联“转” 开始由赞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

尾联“合” 是怎样收束全诗的? 既然天各一方,自然渴望相见,这是一层;渴望相见,见面干什么? 对酌,切磋诗艺,又把首、颔两联的内容收在里面,这是又一层。明白了这个过程,读诗就更容易了。 感悟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杏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你能说出这首诗的构思脉络吗? 请仔细想想老师前面的提示,你会发现这首诗歌是先写景,后抒情: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杏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恨长来点明春思。 (或:先写春天的色彩;次写春天的繁花;接着写不解愁 的春风;最后写春日惹恨,点明春思。)

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之法 一.近体诗起承转合的关系 “起承转合”是一种经典的诗文写作结构章法的技巧。了解这种章法技巧,有利于我们写诗作文,也有利于我们对诗文结构内容的理解。古典诗歌中的近体诗,特别讲求格律章法,所以,要想更好地理解近体诗、鉴赏近体诗,不可不讲“起承转合”。 绝句四句、律诗四联,往往与“起承转合”依次一一对应,虽有例外,也不多见。所谓“起承转合”,一般认为是这样的: 起:破题开启全篇,往往有统领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起句往往以写景为主,也有写情或议论的。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直接以“空山”“晚来秋”点题总起,概写秋天傍晚时山中雨后之景,同时也奠定全诗闲适清幽的基调。 承:紧承起句,是对起句的延续、深化、补充或具体阐释。颔联对上一联作进一步的表述,使读者有听下回分解的感觉。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承接首联,继续写傍晚山中雨后之景,也是对首联进行延续和具体补充。“明月”扣住首联“晚”字,“清泉石上流”则是“新雨后”的结果。 转:结构和内容的转换,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情及景、由事及理、由理及事等等思路上的转换,当然同时也是内容上的转换,要求开拓新意。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前两联写景,此联则转向写人物活动,与前两联形成一静一动的相互映衬,让山林不再死寂,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生气和活力。诗境要开阔,意蕴要深厚,转句就必须合理、恰当。特别是在绝句中,一首诗的优劣,往往与转得好不好直接相关。比如传说唐伯虎写的这首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前两句极其平淡无味,然而第三句一转,写登高远眺之景,诗歌顿时境界开阔,诗味十足。 合:合句是全诗的结尾,往往具有收束全篇,点出主旨的作用。在律诗中,合句一般是前三联诗意的最后合成,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大意是“任凭那些春天的花草凋谢枯萎,我这隐居山中的人自可留居”。潜台词是:此时的山中虽然不像春天那样芳草鲜美百花娇艳,却有着春天没有的独特秋景,正是这些动人的秋景让我留恋留居。一二联写景,第三联写人:都是写秋天傍晚时山中的场景。正是看着这样的景象,诗人才生发出留恋山中不愿离去的想法:对隐居

诗歌的结构

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总关情 古诗鉴赏历来是高三复习备考的重点,也是许多考生感到棘手的难点。这是由于古诗的语言极含蓄、凝练,表达又富于跳跃性,再加上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生疏,对创作背景不了解,而命题者又常常于关节处设题,致使考场上常常出现因一句卡住而满盘皆输的状况。其实只要我们抓住古诗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从诗句之间的联系上去理解诗意,关节处往往会迎刃而解,正所谓起承转合皆关“情”。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绝句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起”即一首诗的起句,“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合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下面分别说说四个部分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彼此之间伪关联,以及这个规律在帮助我们鉴赏古诗方面的作用。 一、“起”定基调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杜甫《登高》诗首联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如2005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这道题抓住首句的“望”字设问,可谓抓住了关键。无尽的烟云,悠悠江水,夕阳下的寒鸦,还有南宋统治下四百州的土地和人民,全诗之景均为诗人“望”中所见,故“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一个“望”字也写出了诗人不胜依恋与痛惜之情,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又如2006年辽宁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这一题直接向“起”句发问,如果我们了解“起”句在全诗中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对这首诗的具体理解,就能够得出这样的答案:“这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当然诗人心境的澄明,结合最后两句看就更加明朗。此外,“起”句还常常是埋伏在前面的“密电码”,和最后的“合”句遥相呼应,“首尾贯注”,共同彰显诗歌主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写景语,实际上是情蕴景中。所以读诗解诗,“起”句是不可不重视的。 二、“承”“起”而续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

浅谈诗歌的起承转合

浅谈诗歌的起承转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何为“起承转合”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诗歌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 “起”即一首诗的起句; “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 “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 “合”则是合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先说“起”。一般是一首诗的第一句。古诗“起”的方式很多,但归结起来有四类: 一是开门见山(写景、叙事、抒情),直接扣题,这样往往能收到先声夺人的功效。 如李白的《蜀道难》开头:“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一起就惊叹蜀道难登,既点明题意,又扣人心弦。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作用一般有三点: (1)点题明旨,统领全诗,奠定基调; (2)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3)状物叙事,描景铺陈,提供背景。 明白了这几点,答题时结合诗中具体情景,很容易写准答案。 再说“承”。一般为一首诗的第二句 “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由面到点、由大到小、由简到

繁、有整体到细节),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可见,“承”的作用主要是: (1)结构上承上启下,传递缝合; (2)为下文铺垫蓄势,提供依托。 三说“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它是思路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是由写实转向写虚,或是情感由淡到浓、由弱到强,或是由此及彼、由正到反,等等。无论怎样“转”,都显现着诗人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由单面到多面、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轨迹。“转”在诗词结构对应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和曲中的“过片”。“转” 往往还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那么,“转”在诗中作用就相当重要: (1)是作者思维脉络转换或深化的重要标志; (2)是体现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四说“合”。它是指诗的收束句,往往是作者情感和诗歌主旨的聚焦之处,是诗中谜底揭开之所。 “合”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直结,有的暗束;有的质朴浑然,有的婉曲蕴藉。如杜甫《登高》,合句高度概括,直述处境和心情,从白发日多、病重断酒,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表意较为直接明确。而他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合句却写得异常含蓄蕴藉,“落花时节”语带双关,既点明时令,又暗指“开元全盛日”一去不复返。

古诗文的起承转合

诗文的起承转合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起春日凝妆上翠楼。——承忽见陌头杨柳色,——转悔教夫婿觅封侯。——合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起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承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转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合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起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承 而今惟有鹧鸪飞。——转、合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起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承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转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起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承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转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合 秋声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

间。” ——起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承 “嗟呼!草木之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物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能及,忧其智之所不能行,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起承转合」是一种古老的文艺体裁,可以追溯至中国古典文学当中。它可以指标示一篇文章、故事或诗歌,甚至是一部剧本或电影等,其结构基本上由「起」、「承」、「转」、「合」四个组成部分组成。 「起」代表开门纳谏,标志着文章开始,此时作者会设置故事场景,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等,以此来引出主题和挑战,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如果是一个故事,可以使用一些过去的回忆或历史故事来引出主题,使读者有所领悟。 「承」紧随其后,它负责展开更多细节,这也就是故事中的主体部分。对于故事来说,它需要介绍主角的内心活动、情绪变化,叙述他或她的处境,将他/她所遇到的问题、挑战展现出来。它也将慢慢引出大量的次要角色,从中提供情节的展开,有利于进一步深入讲述主要的人物和故事。 「转」接下来,可以把主角的一系列处境以及挑战、解决的方式融入到文章中,使整个文章的叙述形成一个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形成一系列有趣的缠绕,以此来引导读者更好地深入了解主角和故事。 「合」最后,文章将在「合」这一部分中得以总结和结束,此时作者可以对故事进行多方位、全面的评价,让读者有一个完整的概观,把文章的最终结果展现出来,使读者能够得以完美的落脚点。

「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是一种有效且完整的文艺体裁,从古至今都被广泛使用。有心的编撰者可以利用它来构建一篇吸引人的文章,从引入主题到总结结论,都能形成一种有机的流畅,从而更好地给读者提供一种可以思考、感悟的文艺体验。 总之,「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文艺体裁,在古典和现代文学、散文和剧本等文艺体系中都有广泛使用,它可以帮助作者构建一篇完整的文章。它可以使作者从引入主题到总结结论的过程更加的有序流畅,也可以使读者能够更加有效仔细地把握文章的细节,从而更好地领悟作者所表达的要旨。

(完整版)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关于诗的“起、承、转、合” 爱莲散人 写在前面的话: 为了方便网友学习近体诗,对诗的“起-承-转-合”有所了解,现参考诸家文献和云卷云舒收藏的资料,综合编纂了这份学习参考材料。 什么叫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承述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我们一般写作文,也应该做到这样的起承转合。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起承转合(律诗是以“联”、绝句和词是以“句”、古体诗是以“偶句”为起承转合的常式单位的)。“凡作诗词,要当如常山之蛇,救首救尾,不可偏也。”“善救首尾”这是从宏观的谋篇而言;所谓“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一步一态,一态一变”即“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励语”,是就诗歌内在的情节和脉络而言;“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是就诗歌的收束而言。如果我们在鉴赏古体诗歌时,从诗歌的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就能实现对作品意旨“透过一层”的领悟。 一、关于诗的“起” 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凤头”之说。大凡经典之作,无不在如何经营“凤头”上煞费苦心,以求收先声夺人或“意在笔先”之效。“起”的方式很多,有明起、暗起、陪起、反起、逆起、单起、对起等;或以景起,或以事起,或直抒胸意,或比兴寄托,但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开门见山、当头棒喝;一种是迂回入题、托物起兴。无论哪种“起”法,都禁忌平淡乏味,力求笔势突兀,句法挺拔,起到振起

全篇的作用,古人谓之“突起”。 今天主要介绍明起、暗起、陪起和反起四种。 1、明起。从题之正面说,明见题意。如:李白《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 2、暗起。不从题之正面直说,而题意自见。如:邵雍《清夜吟》中“月到中心处”。 3、陪起。先借他物他事说起。如:苏廷页《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4.反起。不从题面说,而光从题之反面着笔。如:杨万里《伤春》中: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关于点题 点题要尽可能避用题面字。如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诗中用“朝辞”点题中“早发”。“白帝城”因没有别称无法避开。《黄鹤楼送孟浩然至广陵》“故人西辞黄

语文版唐宋诗词鉴赏《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说课稿

语文版唐宋诗词鉴赏《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说课稿 一、引言 本次说课的主题是《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古典诗歌是 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唐宋诗词是古典诗歌的巅峰之作。唐宋诗词以其华美的语言、深刻的内涵和精确的表达被后人广泛传颂。通过学习古典诗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修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本次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的内在逻辑和鉴赏技巧。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的概念和内涵; •掌握古典诗歌中起承转合的常用手法; •分析古典诗歌中起、承、转、合四个部分的不同特点。 2. 能力目标 •能够阅读理解古典诗歌,把握其起承转合的逻辑结构; •能够运用起承转合的手法写作自己的诗词; •能够进行古典诗歌赏析,深入理解其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 1. 起承转合的概念介绍 •解释古典诗歌起承转合的概念:起承转合指诗歌中 的四个部分,起指引入诗歌主题,承指进行主题的发展, 转指抒情或思考的转折,合指达到诗歌的高潮和终结; •举例分析几首经典唐宋诗词,探讨其起承转合的特点。 2. 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手法 •起的手法:写景、描写人物、叙述故事等; •承的手法:对景或情的继续描写、对人物故事的进 一步发展等; •转的手法:抒情转折、思考转折、时间、空间和情 感的转折等; •合的手法:抒发作者自身情感、总结全诗、写诗人 的心情等。 3. 唐宋诗词的起承转合分析 •分析几首唐宋诗词,标注其起承转合的部分; •分析起承转合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探讨不同诗词作品的起承转合的变化及原因。 4. 创作与赏析 •引导学生运用起承转合的手法创作一首短诗; •学生相互交流、赏析彼此的作品; •针对学生作品,讨论其起承转合的效果和改进空间。 四、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准备好课件、教学素材和学生练习材料。

诗歌结构

诗词讲座(一)古典诗歌常见的结构形式 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系列鉴赏 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因其篇幅的短小和字数的限制,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上,诗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探索出了许多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重章叠句、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下面就每一种结构作简单的分析,以有助于鉴赏。 1、首尾照应 照应是指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是古典诗歌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一首诗不论律诗还是绝句,都应有头有尾,前后内容就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 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诗歌前后才能贯串,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 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照应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如杜甫《静夜思》: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战乱频繁,诗人与兄弟离散,只能寄诗表达思念之情。凄凉萧瑟的边地秋色更衬托出诗人悲凉的心情,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更是诗人创作的动力。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cuò]。 2、开门见山 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 这第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再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的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独”字当头,“偏”字相衬,如平地高岗,句式突兀,既震慑读者又点题明旨,点出作者处处“惊新”处处怀乡的宦游之慨;

诗歌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诗歌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一、概述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 元代范德凯在《诗格》中写到"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后来我国清代学者刘熙载《艺概•文概》再一次引申:"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顾兼趣合也。”对这一说法进行了拓展。 二、“起、承、转、合”的含义与作用 起者,开端也。"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承者,承接也。"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转者,变化也。"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合者,结尾也。"合"是前三句诗意的最后合成,合句一出,中心就明了,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或点明主题,或启发联想,或耐人寻味。 简单来说,即: 起,弓恰页的作用。(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 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起句:开篇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承句:"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为仰视所见;“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乃俯视所得,无边落木潇潇之声与不尽长江滚滚之势将秋意推向深广,境界更为阔大、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老病孤愁之情也有了更有力的依托。 转句: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关注"转" 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合句:在前句基础上直抒胸臆,似一吐郁结于胸的不快,又似无可奈何沉重一叹。一个艰难时世中老病孤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惜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所以在结构上“合”句(联)常呼应开篇,圆合首尾。而从内容上说“合”句(联)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

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

起,引领的作用(引领主题) 承,扩展的作用(扩展主题) 转,转变,由景转向情,或由情转向景。(相对于起承的转变) 合,回扣主题,概括全篇。 诗词的起承转合 每首诗词为了表达明确的主题,就必须具备严密的结构。结构章法不会一成不变,但对初学的人可以先熟悉起承转合这种形式。起承转合可以把诗词的文字、内容、意境连缀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在格律诗中尤为突出。 “起”,就是开头。即先说一件事引起这首诗,好的起头,能起承题启下,统领全篇的作用。 “承”,就是承接连贯。顺着起句写,句与句之间,联与联之间要承接,贯穿作品之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 “转”,就是转折。表面是岔开话题,区别于前边所述的内容,实际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转的技巧较高,要着重练习。 “合”,就是整合总结。把作者的感悟表达出来,深化意境,突出主题。 下面举几个例说明: 例一:唐李绅的五言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起:写农夫在田里劳作。 汗滴禾下土。承:写农夫辛苦的程度。 谁知盘中餐,转:离开劳动场面,转向餐盘。 粒粒皆辛苦。合:点明主题,劳动艰辛,果实不易。

(韵:仄上七麌) 例二:南宋陆游七绝《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起:困居荒村不为己悲。 尚思为国戌轮台。承:点明想为国戌边的志向,说明不自哀原因. 夜阑卧听风吹雨,转:用夜深风雨大作转换话题。 铁马冰河入梦来。合:梦中骑战马赴沙场,表达爱国情 (韵:上平十哀) 例三:唐杜牧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起:清明细雨景色。 路上行人欲断魂。承:人在雨中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转:提出避雨消愁办法。 牧童遥指杏花村。合:找到解决的去处,言尽意无穷。 (韵:上平十二文,十三元) “起”的开头形式多样,如直入式、陈述式、衬托式、设问式等等,可根据表达的需要,随自己的喜欢。 直入式,开门见山,如杜甫《闻官年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陈述式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衬托式,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设问式,如唐崔涂《孤雁》:“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如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承”的方式大致有顺承和转承,顺承随上句延伸,一脉相承,转承既区别于上述内容,又为主题服务。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起承转合

诗歌专题训练----起承转合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蚕麦二首(其一)① 苏辙 疏慵自分人嫌我,贫病可怜天养人。 蚕眠已报冬裘具,麦熟旋供汤饼新。 撷桑晓出露濡足,拾穗暮归尘满身。 家家辛苦大作社②,典我千钱追四邻。 【注】①苏辙晚年因政见与当政者不和被免官赋闲在家,还曾一度被褫夺俸禄。一家老小主要靠种地为生。此诗即写于这一时期。②社:此处指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八月,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祀土地神报谢。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风格清淡,既无华丽辞藻、难解词汇,又能对仗灵活、格律工细语言驾驭纯熟。B.首联说因为自己的懒散招致别人的嫌弃,好在老天有眼还肯眷顾我这贫病之人。C.颔联写蚕吐丝作茧,冬裘已备,麦子成熟新汤饼可供食用,表达了衣食不愁的喜悦之情。 D.颈联表现了劳动的艰苦辛劳。农人早出采桑,露水湿足;捡拾麦穗,日暮方归。2.本诗衔接自然逻辑严谨,体现出七言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④。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南宋词人。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代指养老之处。④吴兴:今浙江湖州。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人由兴亡之变发出兴亡之叹,由此引出下文叹老、送老、别友之事。 B.上片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词人衰老落魄的形象。 C.结尾实写了诗人在雨夜思念故人的情景,又饱含伤时忧国之情,有“沉郁”之风。D.“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词人衰老与落魄的形象,也是对“岁华销尽”的具体说明。 2.这首词的起承转合意脉不断,请结合诗句对此简要赏析。

七律的起承转合创作手法

七律的起承转合创作手法 七律是一种古典的诗体,其结构规则十分严格,每首诗共四句, 每句七个字,每两个七字句之间用","分隔。七律的构建并非简单的 背诵规则,而是充满了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七律的起承转合创作手法。 起承转合是七律最基本的创作形式,也是体现诗歌完整结构的关 键所在。一首七律的起承转合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起承转合的创作目的,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在起承转合的过程中,诗人通过合理的 艺术安排来展现诗歌的完整结构。 起:起承转合的首句需要引起读者的兴趣,触发读者的思考,一 般是诗歌的主题初现。起句是整首诗歌的引子,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诗人可以通过生动的描写、深远的警句、精辟的比喻等手法来吸引读者。 承:承句是起句的延伸和发展,进一步展开主题,并扩展观点。 承句是整首诗歌的主要叙述部分,通过承句的叙述让读者更加深入地

了解主题,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承句可以展开主题的细节,以言语的 表达方式丰富形象的意境,进一步拓展读者的思维空间。 转:转句是整首诗歌的转折点,是一个分水岭。转句具有戏剧性 和矛盾性,通过一个转折点使整首诗歌的叙述发生变化,引发读者的 共鸣。转句可以是对前文的反驳,也可以是对前文的补充,以此来突 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合:合句是整首诗歌的总结和升华,通过合句的陈述将前文的情 感和主题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全诗达到一个完整的结局。合句要有 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入的内涵,要给人以启迪、感悟或思考,使读者 对诗歌的意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起承转合是七律的创作手法,需要诗人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和思维能力。在创作过程中,诗人需要对主题进行深入思考,抓住主 题的关键,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和巧妙的表达方式,使作品既有起承 转合的有机联系,又有独立的个性风格,给读者以艺术享受。 在七律的起承转合创作手法中,诗人可以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仗等,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结构之起承转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试题讲评:诗歌结构之起承转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 2.重点掌握“转”的几种常见类型,明确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3.借助“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读懂诗歌,体会诗歌的意蕴和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转”的几种常见类型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试题再现 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韩元吉 觥船相对百分空,京口追随似梦中。 落纸云烟君似旧,盈巾霜雪我成翁。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 杨载有言,“颈联起笔呼应,上承颔联,转折突起,陡生波澜,有起有伏,力免平铺直叙。”试简析本诗颈联“转”在何处? 2.典型试卷,问题大家谈。 展示批阅时的典型试卷,并让学生理解其中出现的典型问题。 二、预习检测 1.何谓“起承转合”? 明确:“起”句紧承诗题,引出所叙、所描之景、事、物。往往有统率全诗、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等作用。 “承”句承接起句而展开,是对“起”句的延续、深化。同时,它往往对后面的内容起铺垫和蓄势作用。 “转”是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意,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等的思路上的转换。 “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是作者“感发意志”的“诗眼”和“词眼”所在。“合”句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 2.理解下面诗歌“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明确:首联点题,勾勒出一幅荒凉的山村远景,渲染出山村的萧索而冷落的氛围。 颔联,承接首联,重点描摹山区萧瑟阴森的景象,写声写色,均骇人听闻,使得境界幽深险僻。 颈联,转写幽静、安谧的夜景,表明这一地区平安无事。 尾联写诗人经过萧疏荒凉的山区旷野,终于看到桑柘树和炊烟,内心感到温暖与亲切,先前的惊惧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情。 三、课堂任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