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线路阶段式距离保护

线路阶段式距离保护

线路阶段式距离保护

一、继电保护基本知识:

对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故障或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发出报警信号,或直接将故障部分隔离、切除的一种重要措施。

基本任务:

(1)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保证系统其余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

(2)当发生不正常工作情况时,能自动、及时地选择信号上传给运行人员进行处理,或者切除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故障的电气设备。

二、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1、可靠性: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保护装置可靠动作,而在任何不应动作的情况下,保护装置不应误动;

2、快速性:保护装置应尽快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

3、选择性: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可能缩小,以保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4、灵敏性:保护装置在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的反应能力。

三、距离保护的原理:

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或阻抗),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实际上是测量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之间的阻抗大小,故有时又称阻抗保护。

实质是用整定阻抗Zdz 与测量阻抗 Zcl比较。当短路点在保护范围以内时,即 Zcl < Zdz 时,保护动作;反之保护不动作。因此,距离保护又称低阻抗保护。

1、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与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之间距离的关系,称为距离保护

的时限特性。

为了保证选择性,广泛应用的是阶梯形时限特性,这种时限特性与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时限特性相同,一般也做成三阶梯式,即有与三个动作范围相对应的三个动作时限。

( 1)距离保护第Ⅰ段(距离Ⅰ段)

为无延时的速动段,其动作时限仅为保护装置的固有动作时间。

Ⅰ段的保护范围不能延伸到下一线路中去,而为本线路全长的 80%~85%,动作阻抗整定为 80%~ 85%线路全长的阻抗。

( 2)距离保护第Ⅱ段(距离Ⅱ段)

为带延时的速动段,为了有选择性地动作,距离 II 段的动作时限和启动值要与

相邻下一条线路保护的 I 段和 II 段相配合。

( 3)距离保护第Ⅲ段(距离Ⅲ段)

距离 III 段为本线路和相邻线路 ( 元件 ) 的后备保护,其动作时限的整定原则与过电流保护相同,即大于下一条变电站母线出口保护的最大动作时限一个t,其动作阻抗应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来整定。

2、距离保护的主要组成元件:

由起动元件、测量元件(核心部分)、延时元件组成。

( 1)起动元件

发生故障时,瞬间启动保护装置,以判断线路是否发生了故障,并兼有后备

保护的作用。通常启动元件采用过电流继电器或阻抗继电器。为了提高元件的灵敏度,也可采用反应负序电流或零序电流分量的复合滤过器来作为启动元件。

( 2)测量元件

测量元件用来测量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之间的距离,并判别短路故障的方

向。通常采用带方向性的阻抗继电器作测量元件。如果阻抗继电器是不带方向性

的,则需增加功率方向元件来判别故障的方向。

( 3)延时元件

用来提供距离保护Ⅱ段、Ⅲ段的动作时限,以获得其所需要的动作延时。通

常采用时间继电器或延时电路作为时间元件。

四、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的因素及防止方法:

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时受很多因素影响的。主要有:

1、短路点的过渡电阻;

2、电力系统振荡;

3、保护安装处与故障点之间有分支电路;

4、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误差;

5、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

6、串连补偿电容。

备注:具体动作原因及防治方法详见《继电保护原理第三章- 距离保护》 PPT 教材(可以再百度文库里下载)

第三章距离保护

第三章距离保护 第三章:电网距离保护 1.距离保护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壁纸,反映 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工作的保护。 基本原理:按照继电保选择性的要求,安装在线路两端的距离保护仅在下路MN内部 故障时,保护装置才应该立即动作,将相应的断路器跳开,而在保护区的反方向或本线路 之外正方向短路时,保护装置不应动作。与电流速断保护一样,为了保证在下级线路 的出口处短路时保护不误动作,在保护区的正方向(对于线路MN的M侧保护来说,正方 向就是由M指向N的方向)上设定一个小于本线路全长的保护范围,用整定距离Lset来 表示。 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首先判断故障的方向,若故障位于保护区的正方向上,则设 法测出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Lk,并将Lk与Lset相比较,若Lk小于Lset,说明故 障发生在保护范围之内,这时保护应立即动作,跳开相应的断路器;若L K大于Lset,说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之外,保护不应动作,对应的断路器不会跳开。若故障位于保护区的反方向上,则无需进行比较和测量,直接判断为区外故障而不动作。}通常情况下,距离保护可以通过测量短路阻抗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和判断故障距离。 2.几种继电器的方式: 苹果特性:有较高的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耐受过负荷的能力比较差;橄榄特性正好 相反。电抗特性:动作情况至于测量阻抗中的电抗分量有关,与电阻无关,因而它有很 强的耐过渡电阻的能力。但是它本身不具有方向性,且在负荷阻抗情况下也可能动作,所 以通常它不能独立应用,而是与其他特性复合,形成具有复合特性的阻抗原件。电阻特性:通常也与其他特性复合,形成具有复合特性的阻抗原件。多边形特性:能同时兼顾 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和躲负荷的能力。 3测量阻抗:Zm定义为保护安装处测量电压Um&与测量电流Im&之比,即Um&/Im& 动 作阻抗:使阻抗原件处于临界动作状态对应的阻抗(Zop)。 Zset1的阻抗角称为最灵敏角。最灵敏角一般取为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短路阻抗: Zk=Z1Lk(单位长度线路的复阻抗与短路距离的乘积)整定阻抗:Zset=Z1Lset 4.负荷阻抗与短路阻抗的区别:负荷阻抗的量值较大,其阻抗角为数值较小的功率因 数角,阻抗特性以电阻性为主。短路阻抗的阻抗角就等于输电线路的阻抗角,数值较大, 阻抗特性以电感性为主。

110KV距离保护(方向性四边形)

110kV线路方向四边形距离保护 1项目背景 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通过测量保护安装处电压、电流的比值,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的一种保护,又称之为阻抗保护,在输电网中具有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小、保护范围稳定等优点,在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保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的高压/超高压线路保护中,除配置有纵联保护外,基本上还配置有三段式距离保护,其中距离Ⅰ段和距离Ⅱ段为主保护,距离Ⅲ段为后各保护。简单而言,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保护中,距离保护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为了实现保护的可靠性、选择性、快速性以及灵敬性的要求,距离保护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在线路金属性短路故障时,继电器能够正确测量出母线与短路点之间的阻抗或距离; (2).在线路经过渡电阻短路故障时,能够防止稳态超越引起的误动等情况; (3).在线路短路故障时,有明确的方向性,即能够保证正向出口短路时保护不拒动,反方向背后母线短路时,保护不误动; (4).在最小负荷阻抗时,应能够保证保护不误动; (5).系统振荡时不误动。再发生区内故障时不拒动。 上述中的第(1)项是距离保护实现的基础,相关的理论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国内外的距离保护都可满足该项的要求:第(2)(3)4)项主要与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有关,过渡电阻会导致保护失去选择性和方向性,导致保护出现稳态超越动作和方向性误动等问题,需要研究过渡电阻故障情况下的距离保护动作性能和改进方案;同时,由于线路的最小负荷阻抗与高阻接地时的短路阻抗在阻抗平面上存在交集,导致最小负荷阻抗可能引起距离保护(特别是后备段)误动作,也可以得知保护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与躲负荷能力之间存在矛盾,传统的距离保护躲负荷的阻抗整定方法无法较好地解决该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新型的躲负荷保护方案。第(5)项主要与振荡情况下的距离保护动作性能有关,我国提出的振荡解决方案可以很好地保证系统振荡时距离保护不误动,并在故障时能够可靠开放

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是指利用阻抗元件来反应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 目录 概念 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或阻抗)。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该装置的主要元件为距离(阻抗)继电器,它可根据其端子上所加的电压和电流测知保护安装处至短路点间的阻抗值,此阻抗称为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近时,其测量阻抗小,动作时间短;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远时,其测量阻抗增大,动作时间增长,这样就保证了保护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 用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阻抗)构成的继电保护,又称阻抗保护,阻抗元件的阻抗值是接入该元件的电压与 距离保护 电流的比值:U/I=Z,也就是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因线路的阻抗值与距离成正比,所以叫距离保护或阻抗保护。距离保护分为接地距离保护和相间距离保护等。 距离保护分的动作行为反映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距离的远近。与电流保护和电压保护相比,距离保护的性能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小。

特性 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近时,其量测阻抗小,动作时间短;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远时,其量测阻抗大,动作时间就增长,这样保证了保护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 (t)与保护安装处至短路点距离(l)的关系t=f(l),称为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为了满足继电保护速动性、选择性和灵敏性的要求,目前广泛采用具有三段动作范围的时限特性。三段分别称为距离保护的Ⅰ、Ⅱ、Ⅲ段,它们分别与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及过电流保护相对应。 距离保护的第Ⅰ段是瞬时动作的,它的保护范围为本线路全长的80~85%;第Ⅱ段与限时电流速断相似,它的保护范围应不超出下一条线路距离第Ⅰ段的保护范围,并带有高出一个△t的时限以保证动作的选择性;第Ⅲ段与过电流保护相似,其起动阻抗按躲开正常运行时的负荷参量来选择,动作时限比保护范围内其他各保护的最大动作时限高出一个△t。 组成 (1)测量部分,用于对短路点的距离测量和判别短路故障的方向。 (2)启动部分,用来判别系统是否处于故障状态。当短路故障发生时,瞬时启动保护装置。有的距离保护装置的启动部分兼起后备保护的作用。 (3)振荡闭锁部分,用来防止系统振荡时距离保护误动作。 (4)二次电压回路断线失压闭锁部分,当电压互感器(TV)二次回路断线失压时,它可防止由于阻抗继电器动作而引起的保护误动作。但当TV断线时保护可以选择投/退“TV断线相过流保护”。 (5)逻辑部分,用来实现保护装置应有的性能和建立各段保护的时限。 装置构成 一般情况下,距离保护装置由以下4种元件组成。①起动元件:在发生故障的瞬间起动整套保护,并可作 距离保护

线路阶段式距离保护

线路阶段式距离保护 一、继电保护基本知识: 对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故障或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发出报警信号,或直接将故障部分隔离、切除的一种重要措施。 基本任务: (1)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保证系统其余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 (2)当发生不正常工作情况时,能自动、及时地选择信号上传给运行人员进行处理,或者切除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故障的电气设备。 二、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1、可靠性: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保护装置可靠动作,而在任何不应动作的情况下,保护装置不应误动; 2、快速性:保护装置应尽快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 3、选择性: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可能缩小,以保证系统中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4、灵敏性:保护装置在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的反应能力。 三、距离保护的原理:

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或阻抗),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实际上是测量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之间的阻抗大小,故有时又称阻抗保护。 实质是用整定阻抗Zdz 与测量阻抗 Zcl比较。当短路点在保护范围以内时,即 Zcl < Zdz 时,保护动作;反之保护不动作。因此,距离保护又称低阻抗保护。 1、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间与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之间距离的关系,称为距离保护 的时限特性。 为了保证选择性,广泛应用的是阶梯形时限特性,这种时限特性与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时限特性相同,一般也做成三阶梯式,即有与三个动作范围相对应的三个动作时限。 ( 1)距离保护第Ⅰ段(距离Ⅰ段) 为无延时的速动段,其动作时限仅为保护装置的固有动作时间。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问题详解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距离保护一般可分 为、和三部分。 2、距离保护I段能够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3、距离保护第Ⅲ段的整定一般按照躲开来整定。 4、阻抗继电器按比较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式 和式。 5、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非故障相电压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___________继电器受过渡电阻影响 大,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大。 7、全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 ________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更高。 8、校验阻抗继电器精工电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加入继电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 10、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保护范 围,可能造成保护的。 11、根据《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的规定,对50km以下的线路,相间距离保护中应有对本线末端故障的灵敏度不小于的延时保护。 二、选择题: 1、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A)最小测量阻抗;(B)最大测量阻抗;(C)介于最小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定值;(D)大于最大测量阻抗的一个定值。 2、为了使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最有选择;(B)最灵敏;(C)最快速;(D)最可靠。

第四章距离保护

第四章 距离保护 一、GB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规定 (一)对110kV 线路的下列故障,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 (1)单相接地短路. (2)相间短路。 (二)110kV 线路装设相间短路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如下 (1)主保护的配置原则。在下列情况下,应装设全线速动的主保护 1)系统稳定有要求时. 2)线路发生三相短路,使发电厂厂用电母线或重要用户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60%,且其他保护不能无时限和有选择性地切除短路时. (2)后备保护的配置原则.11OkV 线路后备保护配置宜采用远后备方式。 (3)根据上述110kV 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对接地短路,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装设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2)对某些线路,当零序电流保护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装设接地距离保护,并应装设一段或二段零序电流保护作后备保护。 (4)根据上述11OkV 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对相间短路,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侧电源线路,应装设三相多段式电流或电流电压保护。 2)双侧电源线路,可装设阶段式距离保护装置。 3)并列运行的平行线,可装设相间横联差动及零序横联差动保护作主保护.后备保护可按和电流方式连接. 4)电缆线路或电缆架空混合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保护装置宜动作于信号。当危及设备安全时,可动作于跳闸。 二、DL 400-9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规定 (一)ll0~220kV 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的线路保护 (1)对相间短路,应按下列规定装设保护装置。 1)单侧电源单回线路,可装设三相电流电压保护,如不能满足要求,则装设距离保护; 2)双侧电源线路宜装设距离保护; (2)对接地短路,可采用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之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 (二)330~500kV 线路的后备保护 (1)对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宜采用阶段式距离保护. (2)对接地短路,应装设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对中长线路,若零序电流保护能满足要求时,也可只装设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接地后备保护应保证在接地电阻不大于300Ω时,能可靠地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 第一节 距离保护概述 随着电网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和用电负荷的快速增大,电流保护越来越不能满足灵敏度的要求,特别是电网运行方式改变很大时,电流速断保护可能没有了保护区,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小于1.而距离保护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小,保护范围稳定,灵敏度高等优点,在高压、超高压电网中得到广泛采用. 一、距离保护的原理 如图4—1所示,线路在正常运行时,保护安装处的测量电压m U 与测量电流m I 之比测量阻抗Zm 为 1m m Ld m U Z Z L Z I = =+ (4-1)

线路距离保护原理

线路距离保护原理 一、引言 线路距离保护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一种保护方式,它主要用于检测和定位线路故障,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本文将介绍线路距离保护的原理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二、线路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 线路距离保护是一种基于线路电压和电流进行测量和比较的保护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线路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流通过线路的阻抗,然后与设定的距离保护值进行比较,以判断线路故障的位置。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电流和电压测量:保护装置通过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对线路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测量。这些测量值将作为后续计算的输入。 2. 阻抗计算:根据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值,保护装置利用复数阻抗计算的原理,计算出电流通过线路的阻抗。阻抗的计算可以通过复数阻抗测量方法或者相量比较法进行。 3. 距离比较:将计算得到的线路阻抗与设定的距离保护值进行比较。距离保护值是通过实际测量和系统特性分析得到的,可以根据线路的长度和特性进行调整。 4. 故障判断与定位:如果计算得到的阻抗值超过了设定的距离保护

值,就会触发保护装置发出故障信号,并进行故障定位。故障定位可以通过根据阻抗值与距离保护值的差异计算出故障位置。 三、线路距离保护的优点和应用 线路距离保护具有以下优点和广泛的应用: 1. 灵敏性高:线路距离保护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可以准确地检测到线路上的故障,并进行故障定位。与传统的过电流保护相比,线路距离保护具有更高的灵敏性。 2. 抗干扰能力强:线路距离保护采用的是复数阻抗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电力系统中的干扰信号。这使得线路距离保护在复杂电力系统中应用更加可靠。 3. 适应性强:线路距离保护可以根据不同线路的特性进行调整,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和长度的电力线路。 4. 自动化程度高:线路距离保护装置可以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联动,实现对线路的自动保护和自动重合闸。 线路距离保护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和配电线路。它可以有效地检测和定位线路上的短路故障、接地故障和开路故障,保护线路和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线路距离保护还可以提供对电力系统的监测和分析功能,为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提供重要的支持。

距离保护原理

距离保护原理 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总工作于最大运行方式下,因此当运行方式变小时,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将缩短,灵敏度降低;而距离保护,顾名思义它测量的是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较小,保护范围稳定。常用于线路保护。 距离保护的具体实现方法是通过测量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实现的。距离保护是以距离测量元件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其动作和选择性取决于本地测量参数(阻抗、电抗、方向)与设定的被保护区段参数的比较结果,而阻抗、电抗又与输电线的长度成正比,故名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是以距离测量元件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其动作和选择性取决于本地测量参数(阻抗、电抗、方向)与设定的被保护区段参数的比较结果,而阻抗、电抗又与输电线的长度成正比,故名距离保护。距离保护主要用于输电线的保护,一般是三段或四段式。期一、二段带方向性,作为本线段的主保护,第一段保护线路的80%-90%。第二段保护余下的10%-10%并相邻母线的后备保护。第三段带方向或不带方向,有的还设有不带方向的第四段,作本线及相邻线段的后备保护。整套距离保护包括故障启动、故障距离测量、相应的时间逻辑回路与电压回路断线闭锁,有的还配有振荡闭锁等基本环节以及对整

套保护的连续监视等装置。有的接地距离保护还配备单独的选相元件。距离保护主要用于输电线的保护,一般是三段或四段式。期一、二段带方向性,作为本线段的主保护,第一段保护线路的80%-90%。第二段保护余下的10%-10%并相邻母线的后备保护。第三段带方向或不带方向,有的还设有不带方向的第四段,作本线及相邻线段的后备保护。距离保护包括故障启动、故障距离测量、相应的时间逻辑回路与电压回路断线闭锁,有的还配有振荡闭锁等基本环节以及对整套保护的连续监视等装置。有的接地距离保护还配备单独的选相元件。 所以距离保护,也叫阻抗保护。距离保护根据这个阻抗的大小确定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的距离,并根据这个距离的远近而确定保护动作时间级别的一种保护装置。保护装置感受故障点的距离愈近,保护动作的时间级别就愈快,反之保护动作的时间级别越长。这样,就可以保护在任何形态的电网中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线路。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 1、所谓距离保护.也叫阻抗保护。距离保护是反映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的阻抗.并根据这个阻抗的大小确定保护安装处至故障点的距离,并根据这个距离的远近而确定保护动作时间级别的一种保护装置。保护装置感受故障点的距离愈近,保护动作的时间级别就愈快,反之 保护动作的时间级别越长。这样,就可以保护在任何形态的电网中有

三段式距离保护

三段式距离保护 1、 距离保护Ⅰ段的保护范围为线路全长的80~85%,即线路AB 段的80~85%。 动作阻抗为Z Ⅰ O P 1=(0.80~0.85)Z AB ,瞬时动作。 动作过程:当故障点位于距离保护Ⅰ段范围内时,测量阻抗Z M 小于动作阻抗Z Ⅰ O P 1,保护1动作跳闸,切除故障。 2、 距离保护Ⅱ段的保护范围为AB 段的全长,并延伸至BC 段但不超出保护2的距离保护Ⅰ段保护的范围(保护2距离Ⅰ段的保护范围为保护2本线路的80~85%,因此保护1距离保护Ⅱ段的保护范围小于AB+80~85%BC ),因此保护 1距离Ⅱ段的动作阻抗Z Ⅱ O P 1小于(Z AB +Z Ⅰ O P 2),动作时间大于距离保护Ⅰ 段。距离保护Ⅱ段是为了保护距离保护Ⅰ段保护范围之外的15%~20%的线路及作为距离保护Ⅰ段的后备保护。 动作过程: (1)当故障点位于AB 段距离保护Ⅰ段范围之外时(即距离保护Ⅰ段保护范围之外的15%~20%AB ),测量阻抗Z M 大于保护1的距离Ⅰ段动作阻抗,保护1的距离保护Ⅰ段不动作。保护2的距离Ⅰ段保护范围为本线路的80~85%,故障点也不在保护2的保护范围内,因此保护2也不动作。由上距离保护Ⅱ段的保护范围可知,故障点位于该保护范围内。因此,当该点发生故障时,保护1的距离保护Ⅰ段不动作,经过保护1的距离保护Ⅱ段动作整定时间,保护动作切除故障。 (2)当故障点位于保护2本线路80~85%范围内时,保护2测量阻抗 Z M 小于保护2距离保护Ⅰ段动作阻抗Z Ⅰ O P 2,保护2动作跳闸,切除故障。虽 然故障点也可能位于保护1距离保护Ⅱ段的范围内,但是其动作时间大于保护

三段式距离保护实验总结

三段式距离保护实验总结 三段式距离保护实验总结 引言: 距离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保护措施,它能够及时检测和隔离发生在输电线路上的故障,防止故障扩大并对系统造成更大的损害。为了验证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本文将对这些实验进行全面详细的总结。 一、实验目的 1. 验证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确定不同故障类型对距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和误动率的影响; 3. 分析不同故障位置对距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和误动率的影响; 4. 探究不同系统参数变化对距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和误动率的影响。 二、实验设计 1. 实验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负载等组成的小型电力系统模型; 2. 实验方案:设置不同类型(短路、接地故障等)和位置(近端、远端)的故障,并记录距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 3. 实验参数:调整系统参数,如电压、电流、阻抗等,观察对距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和误动率的影响。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 1. 实验一:短路故障类型对距离保护装置的影响

a) 设置不同位置的短路故障,并记录距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 b) 分析结果表明,近端短路故障时距离保护装置具有较快的动作时间,远端短路故障时动作时间相对较长; c) 结论:距离保护装置能够准确识别短路故障,并根据故障位置进行适时动作。 2. 实验二:接地故障类型对距离保护装置的影响 a) 设置不同位置的接地故障,并记录距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 b) 分析结果表明,近端接地故障时距离保护装置具有较快的动作时间,远端接地故障时动作时间相对较长; c) 结论:距离保护装置能够准确识别接地故障,并根据故障位置进行适时动作。 3. 实验三:系统参数变化对距离保护装置的影响 a) 调整系统参数,如电压、电流、阻抗等,并记录距离保护装置动作时间; b) 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参数变化会对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产生影响,具体影响程度与参数变化大小有关; c) 结论:距离保护装置对系统参数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实验结论 1. 三段式距离保护在实验中表现出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不同故障类型和位置会影响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近端故障时动作时间较短,远端故障时动作时间较长; 3. 系统参数变化也会对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产生一定影响;

关于110KV线路距离保护知识

关于110KV线路距离保护知识 关于110KV线路保护知识 一、长距离输电线的结构,短路过渡过程的特点: 高压长距离输电线的任务是将远离负荷中心的大容量水电站或煤炭产地的坑、 口火电厂的的巨大电功率送至负荷中心,或作为大电力系统间的联络线,担负功 率交换的任务。因此;偏重考虑其稳定性及传输能力,为此长距输电线常装设串 联电容补偿装置以缩短电气距离。 为补偿线路分布电容的影响,以防止过电压和发电机的自励磁,长距离输电线 还常装设并联电抗补偿装置,其典型结构图如下: 串联电容系统电感~~ E 并联电抗并联电抗 分布电容 短路过程的特点: 1、高压输电线电感对电阻的比值大,时间常数大,短路时产生的电流和电压、 非同期性自由分量衰减较慢。为了保持系统稳定,长距离输电线的故障,对其快 速性提出严格的要求。应尽切除,其保护动作要求在20~40ms。因此快速保护 不可避免地要在短路电流存在时间内工作。 2、由于并联电抗所储磁能在短路时释放,在无串联电容补偿的线路上可产生 非周期分量电流,在一定条件下此电流可能同时流向线路两端或从线路两端流向 电抗器。因而在外部短路时,流入线路两端继电保护非周期分量电流数值可能不 等。方向相同(例如:都从母线指向线路)。 3、串联电容和线路及系统电感及并联电抗等谐振将产生幅值较大的频率低于 工频的低次谐波,由于这种谐波幅值大,频率接近工频,故使电流波形和相位将 发生严重畸变。 4、由于分布电容大,因而分布电容和系统以及线路的电感产生的高次谐波很 多,幅值也很大,对电流的相位和波形也将产生影响。

距离保护的定义和特点 距离保护——是以距离测量元件为基础反应被保护线路始端电压和线路电流 的比值而工作所构成的保护装置,其动作和选择性取决于本地测量参数(阻抗、 电抗、方向)与设定的被保护区段参数的比较结果,而阻抗、电抗又与输电线的 长度正比故名。 其特点:主要用于输电线的保护,一般是三段式或四段式,第一、二段带方向 性,作本线段的主保护,其中,第一段保护线路80%~90%,第二段保护余下的 10%~20%并作相邻母线的后备保护。第三段带方向或不带方向,有的还设有不带 方向的第四段,作本线及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 其整套保护应包括故障起动、故障距离测量、相应时逻辑回路与电压回路断线 闭锁。有的还配置振荡闭锁等基本环节以及对整套保护的连续监视等装置。有的 接地距离保护还配置了单独的选相元件。 距离保护为什么能测量距离? 先对其单回线三相线路区段电 IB B 压降进行分析,如图2,M为母线, IC G为故障点。 C 图2 线路各阻抗值分别为: ZphL=1/3(Zpho+2Zph1)每相相间互感阻抗 ZphM=1/3(Zpho—Zph1) 每相自阻抗∴Zph1=ZphL—ZphM 正序阻抗 Zpho= Zph1+ 2ZphM 零序阻抗 当取电流方向为由M向G,电压升的方向由地向M及G时则: A M IA G2 ùGA=ùMA—(íA+3kí0) Zph1 ùGB=ùMB—(íB+3kí0) Zph1 其中K= ZphM/ ZphL ùGC=ùMC—(í C+3kí0) Zph1

三段式距离保护课程设计

三段式距离保护是电力系统保护中常用的一种保护方式,它分为主保护、备用保护和末端保护三个部分,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和线路免受故障的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原理、特点、应用范围以及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原理及特点 1、原理 三段式距离保护是一种基于距离测量原理的保护方式,它通过测量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故障点距离发电站的距离,从而判断故障点是否在保护范围内,实现快速

准确地切除故障电路。三段式距离保护主要由距离元件、比率元件、相位元件和时间元件等组成。 2、特点 (1)灵敏度高:三段式距离保护采用了距离测量原理,可以精确计算故障点的位置,对故障点的判断和保护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2)适用范围广:三段式距离保护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故障,包括短路、接地故障、过电压等。 (3)动作速度快:三段式距离保护可以在瞬

间切除故障电路,减少故障对系统的影响,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4)可靠性高:三段式距离保护由多个保护元件组成,具有多重保护功能,可以确保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二、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应用范围 三段式距离保护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特别是在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中。它可以用于保护各种类型的电力设备,包括变压器、发电机、电缆、开关设备等。同时,在电力系统中,三段式距离保护还可以用于实现区域保护、远距离保护等功能。

三、三段式距离保护课程设计 三段式距离保护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理论知识讲解 首先,需要对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原理、特点、应用范围等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该保护方式 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保护元件选择 针对不同的电力设备,需要选择不同的保护 元件,因此需要对保护元件的选择进行讲解,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 1.引言 对长距离、重负荷线路,由于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可能与线路末端短路时的短路电流 相差甚微,采用电流电压保护,其灵敏性也常常不能满足要求。距离保护是广泛运用在 110kv及以上电压输电线路中的一种保护装置。输电线路的长度是一定的,其阻抗也基本 一定。在其范围内任何一点故障,故障点至线路首端的距离都不一样,也就是阻抗不一样,都会小于总阻抗。距离保护就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该距离的大 小确定动作时限的一种继电保护装置。该装置的主要元件是测量保护安装地点至故障点之 间距离的距离(阻抗)继电器.继电器实际上是测量保护安装地点至故障点之间线路的阻抗,即保护安装地点的电压和通过线路电流的比值。由起动元件、方向元件、测量元件、 时间元件和执行部分组成。起动元件:发生短路故障时瞬时起动保护装置;方向元件:判 断短路方向;测量元件:测量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距离;时间元件:根据预定的时限特性 动作,保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执行元件:作用于跳开断路器。 2.电阻测量的原理 阻抗法建立在工频电气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电压平衡方程,利用数值分析方法求解 得到故障点和测量点之间的电抗,由此可以推出故障的大致位置。根据所使用电气量的不同,阻抗法分为单端法和双端法两种。 对于单端法,直观来说可以归咎于迭代法庭外和解二次方程法。迭代法可能将发生伪根,也有可能不发散。求解二次方程法虽然在原理和实质上都比迭代法得天独厚,但仍然 有伪根问题。此外,在实际应用领域中单端电阻法的精度不低,特别难受故障点过渡阶段 电阻、对侧系统电阻、负荷电流的影响。同时由于在排序过程中,算法往往就是创建在一 个或者几个假设的基础之上,而这些假设常常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所以单端电阻法存有无 法消解的原理性误差。但单端法也存有其明显优点:原理直观、不易新颖、设备资金投入高、不须要额外的通讯设备。 双端法利用线路两端的电气信息量进行故障测距,以从原理上消除过渡电阻的影响。 通常双端法可以利用线路两端电流或两端电流、一端电压进行测距,也可以利用两端电压 和电流进行故障测距。理论上双端法不受故障类型和故障点过渡电阻的影响,有其优越性。特别是近年来gps设备和光纤设备的使用,为双端阻抗法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双 端法的缺点在于:计算量大、设备投资大、需要额外的同步和通讯设备。 正常运转时维护加装处测量至的线路电阻为负荷电阻 zfh ,即为 uzclclzfhicl

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

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 线路距离保护是电力系统的一种常用保护方式,它主要通过对线路的阻抗进行测量, 判断线路故障发生位置,并进行相应的保护操作,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 将对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线路距离保护主要是基于线路故障时,故障点到保护位置的距离会产生阻抗变化的原 理而设计的。具体来说,当线路发生故障时,故障点到保护位置的距离越近,其阻抗值越小;反之,距离越远,其阻抗值越大。因此,通过对线路阻抗进行测量,并对比设定值, 可以判断故障发生的位置,从而进行保护措施。 (一)距离保护元件的选型 距离保护元件的选型是线路距离保护设计的重要环节。在选择距离保护元件时,需考 虑其测量范围、灵敏度、稳定性以及抗干扰能力等因素。常用的距离保护元件有阻抗式距 离保护、反向功率距离保护、延时差距式距离保护等。对于不同的电力系统和线路条件, 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距离保护元件。 (二)保护的触发基准 线路距离保护的基本保护原则是“发现故障,断开故障,保护不误动”。因此,在设 计线路距离保护时,需设置触发基准,即在保证保护操作正确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保护 的触发速度,以避免故障继续蔓延,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 (三)保护的动作特性 线路距离保护的动作速度、动作灵敏度、误动灵敏度等性能指标是保护设计的重要要 点之一。在设计保护的动作特性时,需考虑故障类型、故障电流等因素,以设定合理的故 障电流阈值和故障电流稳定性范围,并优化距离保护的时间-电流特性曲线,确保保护能 够及时地进行故障切除。 线路距离保护设计中,保护的完整性是指保护系统可靠运行的能力,即保障保护系统 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时,仍能够确保保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何确保保护的完整性,关键在于对保护系统进行复杂的故障分析、评估和排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故障隐 患。 (一)明确保护的范围和目的,包括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线路长度及类型、负荷情 况等; (二)对线路距离保护的检测元件、采样方式、触发方式等进行选择和布置; (三)设计距离保护的时间-电流特性曲线,并进行参数设定;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一、距离保护第一段 1.动作阻抗 (1)对输电线路,按躲过本线路末端短路来整定,即取 AB K dz Z k Z '='⋅1 2.动作时限 0≈'t 秒。 二、距离保护第二段 1.动作阻抗 (1)与下一线路的第一段保护范围配合,并用分支系数考虑助增及外汲电流对测量阻抗的影响,即 ()BC k fz AB k dz Z K K Z K Z '+''=''⋅1 式中 fz K 为分支系数 min ⎪⎪⎭⎫ ⎝⎛=AB BC fz I I K (2)与相邻变压器的快速保护相配合 ()B fz AB k dz Z K Z K Z +''=''⋅1 取(1)、(2)计算结果中的小者作为1⋅''dz Z 。 2. 动作时限 保护第Ⅱ段的动作时限,应比下一线路保护第Ⅰ段的动作时限大一个时限阶段,即 12C A B A ' 图3-50 电力系统接线图 A Z 'B A B Z B C Z Z 'Z ''Z ' ''00.5t Z 'Z ''Z ' ''00.5t 3 A Z 12C A B A ' 图3-50 电力系统接线图A Z 'B A B Z B C Z Z 'Z ''Z ' ''00.5t Z 'Z ''Z ' ''00.5t 3 A Z

t t t t ∆≈∆+'=''21 3.灵敏度校验 5.1≥''= AB dz lm Z Z K 如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可按照与下一线路保护第Ⅱ段相配合的原则选择动作阻抗,即 ()2.dz fz AB k dz Z K Z K Z ''+''='' 这时,第Ⅱ段的动作时限应比下一线路第Ⅱ段的动作时限大一个时限阶段,即 t t t ∆+''=''21 三、 距离保护的第三段 1.动作阻抗 按躲开最小负荷阻抗来选择,若第Ⅲ段采用全阻抗继电器,其动作阻抗为 min .1.1 fh zq h k dz Z K K K Z '''=''' 式中 2.动作时限 保护第Ⅲ段的动作时限较相邻与之配合的元件保护的动作时限大一个时限阶段,即 t t t ∆+'''='''2 3.灵敏度校验 作近后备保护时 5.11.≥'''= ⋅AB dz lm Z Z K 近 作远后备保护时 2 .1≥+'''= ⋅BC fz AB dz lm Z K Z Z K 远 式中,K fz 为分支系数,取最大可能值。 思考: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时,怎么办? 解决方法: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以提高灵敏度 方向阻抗继电器的动作阻抗的整定原则与全阻抗继电器相同。考虑到正常运行时,负荷阻抗的阻抗角 fh ϕ较小, (约为 25),而短路时,架空线路短路阻抗角d ϕ较大(一般约为 65~ 85)。如果选取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d lm ϕϕ=,则方向阻抗继电器的动作阻抗为

第四章距离保护

第四章距离保护 一、GB50062-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对距离保护的规定 (一)对110kV线路的下列故障,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 (1)单相接地短路。 (2)相间短路。 (二)110kV线路装设相间短路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如下 (1)主保护的配置原则。在下列情况下,应装设全线速动的主保护。 1)系统稳定有要求时。 2)线路发生三相短路,使发电厂厂用电母线或重要用户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60%,且其他保护不能无时限和有选择性地切除短路时。 (2)后备保护的配置原则。11OkV线路后备保护配置宜采用远后备方式。 (3)根据上述110kV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对接地短路,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装设带方向或不带方向的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2)对某些线路,当零序电流保护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装设接地距离保护,并应装设一段或二段零序电流保护作后备保护。 (4)根据上述11OkV 线路保护的配置原则,对相间短路,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侧电源线路,应装设三相多段式电流或电流电压保护。 2)双侧电源线路,可装设阶段式距离保护装置。 3)并列运行的平行线,可装设相间横联差动及零序横联差动保护作主保护。后备保护可按和电流方式连接。 4)电缆线路或电缆架空混合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保护装置宜动作于信号。当危及设备安全时,可动作于跳闸。 二、DL 400-91《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规定 (一)ll0~22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力网中的线路保护 (1)对相间短路,应按下列规定装设保护装置: 1)单侧电源单回线路,可装设三相电流电压保护,如不能满足要求,则装设距离保护; 2)双侧电源线路宜装设距离保护。 (2)对接地短路,可采用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之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 (二)330~500kV线路的后备保护 (1)对相间短路,后备保护宜采用阶段式距离保护。 (2)对接地短路,应装设接地距离保护并辅以阶段式或反时限零序电流保护,对中长线路,若零序电流保护能满足要求时,也可只装设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接地后备保护应保证在接地电阻不大于300Ω时,能可靠地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 第一节距离保护概述 一、距离保护的原理 这种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这一距离的远近决定动作时限的一种保护,称为距离保护。距离保护实质上是反应阻抗的降低而动作的阻抗保护。 二、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距离保护的动作时限与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之间的距离的关系,称为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目前广泛应用的是三段式阶梯时限特性的距离保护。距离保护的Ⅰ、Ⅱ、Ⅲ段与电流保护Ⅰ、Ⅱ、Ⅲ段相似。

实验三距离保护

实验三、距离保护及方向距离保护整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阶段式距离保护及方向距离保护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 2.掌握时限配合、保护动作阻抗(距离)和对DKB、YB的实际整定调 试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 1.什么是距离保护?距离保护的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距离保护的时限特性? 3.什么是方向距离保护?方向距离保护的特点是什么? 4.方向距离保护的Ⅰ段和Ⅱ段为什么在单电源或多电源任何形状的电网中都能够保证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 5.阶段式距离保护中各段保护是如何进行相关性配合的? 6.在整定距离保护动作阻抗时,是否要考虑返回系数。 三、原理说明 1.距离保护的作用和原理 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使系统的运行方式变化增大,长距离重负荷线路增多,网络结构复杂化。在这些情况下,电流、电压保护的灵敏度、快速性、选择性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电流、电压保护是依据保护安装处测量电流、电压的大小及相应的动作时间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以及是否属于内部故障,因而受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电网的接线形式影响较大。 针对被保护的输电线路或元件,在其一端装设的继电保护装置,如能测量出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与保护范围对应的距离比较,即可判断出故障点的位置从而决定其行为。这种方式显然不受运行方式和接线的影响。这样构成的保护就是距离保护。 以上设想,表示在图5-1中。图中线路A侧装设着距离保护,由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间的距离为l,按该保护的保护范围整定的距离为l zd,如上所述,距离保护的动作原理可用方程表示:l≤l zd。满足此方程时表示故障点在保护范围内,保护动作;反之,则不应动作。 图5-1 距离保护原理说明 Z—表示距离保护装置 距离比较的方程两端同乘以一个不为零且大于零的z1(输电线每千米的正序阻抗值)得到:Z d = z1l ≤ z1l zd ( 5-1 ) 式(5-1)称为动作方程或动作条件判别式。表明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间的距离(或阻抗)并与规定的保护范围(距离或阻抗)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动作的一种保护装置。当Z d < z1l zd时,表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内,保护应动作;当Z d > z1l zd时,表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外,保护不应动作;当Z d = z1l zd时,表明故障发生在保护范围末端,保护刚好动作。所以,距离保护又称为低阻抗保护。 设故障点d(或d1等)发生金属性三相短路,则保护安装处的母线电压变为U = IZ d,自母线流向线路的电流为I,则U/I = Z d;再设法取得z1l zd。按式(5-1)即可实现距离保护。

关于三段式保护

关于三段式保护 第三章 第一节 单侧电源电网相间短路三段式电流保护 一、阶段式电流保护的应用和评价 阶段式电流速断保护一般由三段式构成: 三段式:Ⅰ段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Ⅱ段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Ⅲ段 定时电流速断保护。 Ⅱ段 限时做主保护,Ⅰ段 瞬时做辅助保护(靠近电源侧短路会快速切除), Ⅲ段 定时 做后备保护,也做下一级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特殊情况: 两段式:瞬时、定时或限时、定时。如单电源供电的最后一段线路,只需要两段式。 四段式:瞬时、限时一级、限时二级、定时。如,一级限时不能满足对主保护的灵敏度要求时,采用四段式;这时限时保护向下一线路延伸,至它的限时保护的范围(图3-6 b ) 2 ,0.7 1.2t t t t ''''∆=+∆∆= 三段式电流速断保护 优点:简单、可靠,如果不发生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的情况,则故障都可以在0.35—0.5s 的时间内予以切除,在35kV 以下电网得到广泛应用。 缺点:受电网接线和运行方式影响。整定值按最大方式,灵敏度按最小方式校核灵敏度。 二、瞬时电流保护(第Ⅰ段) 1、整定值计算及灵敏性校验 定值(定值给定后,不随实际运行方式、短路点位置、短路类型而变化)

.2..max =act k B I K I 'rel .1..max =act rel k C I K I ' 可靠性系数: 1.2 1.3rel K = 注意贺书第四版的短路电流(幅值)的记号: ..max k B I 最大运行方式,线路AB 末端B 三相短路的最大短路电流(max 既是短路电流最 大值,也指最大运行方式),类似地,..max k C I 。 ..min k B I 最小运行方式,线路AB 末端B 两相短路的短路电流(min 既是短路电流最小值, 也指最小运行方式)类似地,..min k C I 。 实际运行方式下,B 点相间短路的短路电流总是介于 ..min k B I 和..max k B I 之间。 .1.1.1,,atc atc atc I I I ''''''分别表示保护1的电流瞬时、限时、定时电流保护的定值。 .2.2.2,,atc atc atc I I I ''''''分别表示保护2的电流瞬时、限时、定时电流保护的定值。 .min .max s S s Z Z Z << .min .max s s Z Z ,最大运行方式、最小运行方式的系统阻抗,s Z 短路时的运行方式的系统阻 抗。 2、灵敏性 以保护2为例:

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设计 系别:物理与电气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日期: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原始资料: 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 kV E 3/115=ϕ, Ω=151G X , Ω=102G X , Ω=103G X , km L 441=, km L 403=, III t 1=0.5s ,max .b K =km L C B 50=-,km L D C 30=-,km L E D 20=-,线路阻抗 km /4.0Ω, 85.0=I rel K , 8.0=II rel K , 15.1=rel K , A I B A 300max =-, A I D C 200max =-, A I E D 150max =-, 5.1=ss K , 2.1=re K , ,32.2max .=b K ,s 5.01=III t 。对线路L1、L3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对2、9处进行保 护设计) 设计要求: 本文要完成的内容是对线路的距离保护原理分析及整定计算,并根据分析和整定结果,合理的选择继电保护设备设备,并选择正确的安装方式,以确保安装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主要参考资料: [1] 杨启逊主编.微机型继电保护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 贺家李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 张保会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4] 傅知兰. 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实用计算[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5] 姚春球. 发电厂电气部分[M].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6] 孙丽华.电力工程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