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备战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 人与环境(原卷版)【选择题集训】

备战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 人与环境(原卷版)【选择题集训】

专题二十一人与环境

一、单选题

1.(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采用样线法(以一定的速度沿样线前进,同时记录样线

两侧一定距离内鸟类的种类及数量)对某地城市公园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城市公园类型植物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

物种数量41 52 63 38

A

B.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复杂,能够满足多种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鸟类种类较多

C.湿地公园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及相对隐蔽的栖息场所,鸟类种类最多

D.山体公园由于生境碎片化及人类活动频繁的干扰,鸟类物种数量最少

2.(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体现了日常生活中减少生态足迹的理念,下列选项中都能减少生态足迹的是()①光盘行动②自驾旅游③高效农业④桑基鱼塘⑤一次性餐具使用⑥秸秆焚烧

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⑤⑥3.(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依托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市植物园建立,以植物易地保护为重点开展工作。这些工作不应包括()

A.模拟建立濒危植物的原生生境

B.从多地移植濒危植物

C.研究濒危植物的繁育

D.将濒危植物与其近缘种杂交培育观赏植物

4.(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关于生态学中的稳定与平衡,叙述错误的是()A.稳定的种群具有稳定型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为1∶1,个体数就达到K值

B.演替到稳定阶段的群落具有相对不变的物种组成和结构

C.相对稳定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平衡的特征

D.资源的消费与更新保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5.(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珊瑚生态系统主要由珊瑚礁及生物群落组成,生物多样

性丰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珊瑚虫为体内虫黄藻提供含氮物质,后者为前者提供有机物质,两者存在互利共生关系B.珊瑚生态系统具有抵抗不良环境并保持原状的能力,这是恢复力稳定性的表现

C.对珊瑚礁的掠夺式开采会导致珊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D.珊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6.(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导致长江中下游生态退化,渔业资源锐减,长江江豚、中华鲟等长江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为了挽救长江生态环境,

国家制定了“长江10年禁渔”等保护政策,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鱼类资源稳定恢复的关键在于长期禁渔

B.定期投放本土鱼类鱼苗是促进长江鱼类资源快速恢复的手段之一

C.长江保护应在优先保护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D.挽救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动物长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人工养殖场,进行易地保护和保种7.(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防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种群内个体的竞争

B.套种、间种和轮种体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

C.风能和潮汐能的开发技术不属于生态工程范畴

D.“过腹还田”可使农作物秸秆得到多途径的利用

8.(2022·广东·高考真题)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指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要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海南热带雨林的直接价值体现在其()

A.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功能,被誉为“绿色水库”

B.是海南省主要河流发源地,可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农业丰产丰收

C.形成了独特、多样性的雨林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D.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CO2,在植被和土壤中积累形成碳库

9.(2022·浙江·高考真题)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关注的问题。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行为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10.(2021·江苏·高考真题)某地区积极实施湖区拆除养殖围网等措施,并将沿湖地区改造成湿地公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公园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公园建成初期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在繁殖季节,白鹭求偶时发出的鸣叫声属于行为信息

D.该湿地公园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11.(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长江水域的江豚等濒危物种、我国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措施与该计划的目标不符的是()

A.管控船舶进出禁渔区域,以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干扰

B.对禁渔区域定期开展抽样调查,以评估物种资源现状

C.建立江豚的基因库,以保护江豚遗传多样性

D.清理淤泥、疏浚河道,以拓展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12.(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垃圾分类是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害垃圾填埋处理可消除环境污染

B.厨余垃圾加工后可作为鱼类养殖的饵料

C.生活垃圾发酵能产生清洁可再生能源

D.禽畜粪便作为花卉肥料有利于物质的良性循环

13.(2021·海南·高考真题)红树林是海南的一道靓丽风景,既可防风护堤,也可为鱼类、

鸟类等动物提供栖息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植物→鱼→水鸟”是红树林生态系统常见的一条食物链

B.红树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结构相对复杂,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C.红树林的海岸防护作用和观赏性体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

D.采取退塘还林、治污减排等措施有利于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

14.(2021·辽宁·统考高考真题)辽宁省盘锦市的蛤蜊岗是由河流入海冲积而成的具有潮间带特征的水下浅滩,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滩涂贝类的重要产地之一,其中的底栖动物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利用样方法对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底栖动物主要包括滤食性的双壳类、碎屑食性的多毛类和肉食性的虾蟹类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次调查的采样地点应选择底栖动物集中分布的区域

B.底栖动物中既有消费者,又有分解者

C.蛤蜊岗所有的底栖动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D.蛤蜊岗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15.(2021·辽宁·统考高考真题)辽河流域是辽宁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为恢复辽河某段“水体——河岸带”的生物群落,研究人员选择辽河流域常见的植物进行栽种。植物种类、分布及叶片或茎的横切面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右侧为对应植物叶片或茎的横切面示意图,空白处示气腔

A.丙与丁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四种植物都有发达的气腔,利于根系的呼吸,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不同位置上植物种类的选择,遵循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D.生态恢复工程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16.(2021·北京·统考高考真题)随着改革实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对我国所有地区、各个领域的长期要求,生态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以下所列不属于生态保护措施的是()

A.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计划B.出台地方性控制吸烟法规

C.试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D.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17.(2021·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在有或无机械助力两种情形下,从事家务劳动和日常运动时人体平均能量消耗如图。对图中结果叙述错误的是()

A.走路上学比手洗衣服在单位时间内耗能更多

B.葡萄糖是图中各种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

C.爬楼梯时消耗的能量不是全部用于肌肉收缩

D.借助机械减少人体能量消耗就能缓解温室效应

18.(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和 X 射线

B.臭氧减少会导致人类皮肤癌患者增加

C.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D.避免臭氧层破坏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

19.(2021·河北·统考高考真题)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典型湿地季节性湿地中度退化湿地严重退化湿地湿地特征常年积水季节性积水无积水完全干涸,鼠害严重

生物多样性指数 2.7 2.4 2.1 1.5

鸟类丰富度25 17 12 9

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

A.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最为复杂

B.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

C.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

20.(2021·广东·统考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隶属9目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备战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 人与环境(原卷版)【选择题集训】

专题二十一人与环境 一、单选题 1.(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采用样线法(以一定的速度沿样线前进,同时记录样线 两侧一定距离内鸟类的种类及数量)对某地城市公园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城市公园类型植物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 物种数量41 52 63 38 A B.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复杂,能够满足多种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鸟类种类较多 C.湿地公园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及相对隐蔽的栖息场所,鸟类种类最多 D.山体公园由于生境碎片化及人类活动频繁的干扰,鸟类物种数量最少 2.(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体现了日常生活中减少生态足迹的理念,下列选项中都能减少生态足迹的是()①光盘行动②自驾旅游③高效农业④桑基鱼塘⑤一次性餐具使用⑥秸秆焚烧 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⑤⑥3.(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依托中科院植物所和北京市植物园建立,以植物易地保护为重点开展工作。这些工作不应包括() A.模拟建立濒危植物的原生生境 B.从多地移植濒危植物 C.研究濒危植物的繁育 D.将濒危植物与其近缘种杂交培育观赏植物 4.(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关于生态学中的稳定与平衡,叙述错误的是()A.稳定的种群具有稳定型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为1∶1,个体数就达到K值 B.演替到稳定阶段的群落具有相对不变的物种组成和结构 C.相对稳定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平衡的特征 D.资源的消费与更新保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5.(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珊瑚生态系统主要由珊瑚礁及生物群落组成,生物多样 性丰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珊瑚虫为体内虫黄藻提供含氮物质,后者为前者提供有机物质,两者存在互利共生关系B.珊瑚生态系统具有抵抗不良环境并保持原状的能力,这是恢复力稳定性的表现 C.对珊瑚礁的掠夺式开采会导致珊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D.珊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6.(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导致长江中下游生态退化,渔业资源锐减,长江江豚、中华鲟等长江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为了挽救长江生态环境,

重组卷04-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重组卷(全国卷)(解析版)

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重组卷04 全国卷(解析版)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 小题,每小题6 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2021·海南·高考真题)研究发现,人体内某种酶的主要作用是切割、分解细胞膜上的“废物蛋白”。下列 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该酶的空间结构由氨基酸的种类决定 B.该酶的合成需要mRNA、tRNA和rRNA参与 C.“废物蛋白”被该酶切割过程中发生肽键断裂 D.“废物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被重新利用 【答案】A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为蛋白质。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空间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造成的,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该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合成蛋白质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过程,mRNA、tRNA和rRNA 都参与了翻译过程,因此该酶的合成需要mRNA、tRNA和rRNA参与,B正确; C、“废物蛋白”被该酶切割的过程中会发生分解,肽键断裂,C正确; D、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因此“废物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被重新利用,D正确。 故选A。 2.(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实验操作顺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表中实验操作顺序有误的是() 【答案】C 【分析】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详解】A、在鉴定蛋白质时要先加2ml双缩脲试剂A液,再向试管中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A正确; B、在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应该先用低倍镜找到黑藻叶肉细胞,然后再换用高倍镜观察,B正确; 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分别在设定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待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都达到设定温度后再混合,C错误; D、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将解离后的根尖用清水漂洗除去解离液后,再用碱性染料甲紫溶液染色,D正确。 故选C。 3.(2022·全国·高考真题)植物成熟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以不同。现将a、b、c三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细胞a未发生变化;②细胞b体积增大;③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若在水分交换期间细胞与蔗糖溶液没有溶质的交换,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B.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b>细胞a>细胞c C.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 D.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答案】C 【分析】由题分析可知,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细胞a未发生变化,既不吸水也不失水,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细胞b的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吸水,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细胞c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失水,水分交换前,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详解】A、由于细胞b在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细胞的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吸水,则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A正确; B、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因此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b>细胞a>细胞c,B正确; C、由题意可知,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细胞a未发生变化,说明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蔗糖溶液浓度相等;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虽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同,但细胞c失水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减小,因此,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C错误 D、在一定的蔗糖溶液中,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其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D正确。 故选C。 4.(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某基因型为AaX D Y的二倍体雄性动物(2n=8),1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引起1个A和1个a发生互换。该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两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如图所示。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A卷 基础巩固)-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

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A卷·基础巩固 (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含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物质”的含义及物质循环的特点是() A.有机物;循环性、全球性 B.元素;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C.无机物;循环性、全球性 D.元素;循环性、全球性 2.(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列有关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D.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3.(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CO2 B.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大气中的CO2急剧增加 C.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有植物的光合作用 D.大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唯一方法 4.(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为进一步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禁止对任何野生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B.对环境受破坏地区可大量引进外来生物物种 C.为解决粮食问题进行围湖造田,增加陆地面积 D.为保护生态环境,实行退耕还林 5.(2022·全国·高二)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不断变化的过程 B.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以元素的形式进行的 D.稻田除草灭虫能有效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 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垃圾分类是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备战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十九 群落及其演替(原卷版)【选择题集训】

专题十九群落及其演替 一、单选题 1.(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太平洋某岛上生存着上百个蜗牛物种,但同一区域中只 有少数几个蜗牛物种共存。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不同蜗牛物种之间外壳相似性高,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不同蜗牛物种之间外壳相似性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岛上蜗牛物种数就是该岛的物种多样性 B.该岛上所有蜗牛的全部基因组成了一个基因库 C.同一区域内的不同蜗牛物种具有相似的外壳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仅有少数蜗牛物种生存在同一区域是种间竞争造成生态位重叠的结果 2.(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某学者提出,岛屿上的物种数取决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动态平衡。图中曲线表示面积大小不同和距离大陆远近不同的岛屿上物种的迁入率和灭亡率,S1、S2、S3和S4表示迁入率和灭亡率曲线交叉点对应的平衡物种数,即为该岛上预测的 物种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面积相同时,岛屿距离大陆越远,预测的物种数越多 B.与大陆距离相同时,岛屿面积越大,预测的物种数越多 C.物种数相同情况下,近而大的岛,迁入率高;远而小的岛,迁入率低 D.物种数相同情况下,小岛上的物种灭亡率高于大岛 3.(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 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 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A.①③④⑤B.②④⑤⑥

备战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十六 免疫调节(原卷版)【选择题集训】

专题十六免疫调节 一、单选题 1.(2022 .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细胞毒性T细胞能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 B.首次感染新的病原体时,B细胞在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下才能被活化 C.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机体会有持续的病毒感染或肿瘤发生 D.“预防”胜于“治疗”,保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对抵抗疾病非常重要 2.(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人体皮肤损伤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侵入伤口并引起感染。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程中,免疫系统发挥的基本功能属于() A.免疫防御B.免疫自稳C.免疫监视、免疫自稳D.免疫防御、免疫监视 3.(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人体细胞会经历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历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正常的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B.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 C.细胞产生的自由基可攻击蛋白质,导致细胞衰老 D.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可清除受损的细胞器,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4.(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基因组含有约3万个核苷酸。该病毒可通过表面S蛋白与人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而进入细胞。在细胞中该病毒的RNA可作为mRNA,指导合成病毒复制所需的RNA聚合酶,该聚合酶催化RNA合成时碱基出错频率为10-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只有在选择压力的作用下才发生基因突变 B.ACE2蛋白的出现是人类抵抗新冠病毒入侵的进化结果 C.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后,人体可产生识别ACE2蛋白的抗体 D.新冠病毒RNA聚合酶可作为研制治疗新冠肺炎药物的有效靶标 5.(2022·湖南·高考真题)病原体入侵引起机体免疫应答,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过度免疫应答造成机体炎症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可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含答案解析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 1.葡萄糖是人体所需的一种单糖。下列关于人体内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葡萄糖是人体血浆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受激素的调节 B. 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能经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 C. 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可被氧化分解或转化为肝糖原 D. 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人体脂肪组织细胞可转变为甘油三酯 2.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 ①低温储存,即果实、蔬菜等收获后在低温条件下存放 ②春化处理,即对某些作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适度低温处理 ③风干储藏,即小麦、玉米等种子收获后经适当风干处理后储藏 ④光周期处理,即在作物生长的某一时期控制每天光照和黑暗的相对时长 ⑤合理密植,即栽种作物时做到密度适当,行距、株距合理 ⑥间作种植,即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土地上隔行种植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 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措施②④分别反映了低温和昼夜长短与作物开花的关系 B. 措施③⑤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C. 措施②⑤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 D. 措施①③④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作物或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 3.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可识别细菌、病毒等入侵机体的病原体 ②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 ③辅助性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而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④体液免疫可产生记忆B细胞,细胞免疫可产生记忆T细胞 ⑤某些致病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4.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B. 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 C. 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 D. 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

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全国通用易错题21 人体的内环境及神经调节(原卷版)

易错点21 人体的内环境及神经调节 关于内环境和神经调节的考题,多数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内环境成分、神经调节相关知识,对这部分内容的概念和调节过程原理不理解、不能准确获取已知有效信息等是失分的主要原因。在复习备考中,需要加强练习,强化对概念及调节过程原理的理解,提高审题和解题能力。注意以下细微易错陷阱,对提高解答这类题的准确率有所帮助。 易错陷阱1:分析内环境中的成分及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或生理现象。对内环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到位造成判断错误。 易错陷阱2:组织水肿原因分析。对体液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及组织液的来源和去路辨识不清造成判断错误。 易错陷阱3:神经冲动的产生与钠离子、钾离子的关系。没有掌握神经冲动产生的原理、混淆钠钾离子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导致错误。 易错陷阱4:神经递质。没有掌握神经递质的分布位置、释放方式、去向等有关知识导致答错。 易错陷阱5:传导和传递方向。不理解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造成错误判断。 易错陷阱6:产生兴奋和抑制的机理。误认为神经细胞兴奋释放兴奋性递质,神经细胞不兴奋才释放抑制性递质。 易错陷阱7: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混淆人类大脑皮层的各言语区功能造成错误判断。 例题1、(2022 广东·T3)在2022 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B.血糖C.肾上腺素D.睾酮 例题2、(2022 山东·T9)药物甲、乙、丙均可治疗某种疾病,相关作用机制如图所示,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N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药物甲的作用导致突触间隙中的NE 增多 B.药物乙抑制NE 释放过程中的正反馈 C.药物丙抑制突触间隙中NE 的回收 D.NE-β受体复合物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 1.关于内环境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的“内”是相对于外界环境而言,是生物体内,“环境”则是细胞生活的环境,是细胞的外部。所以体外或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例如输尿管、汗腺导管、消化管、鼻泪管均与外界环境相通,所以其中的液体尿液、汗液、消化液、泪液均不属于内环境;

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13)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含答案)

(13)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 1.【2023年山东卷】凡纳滨对虾是华南地区养殖规模最大的对虾种类。放苗1周内虾苗取食藻类和浮游动物,1周后开始投喂人工饵料,1个月后对虾完全取食人工饵料。1个月后虾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见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周后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会减轻 B.1个月后藻类在虾池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仍处于主要地位 C.浮游动物摄食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属于消费者 D.异养细菌依赖虾池生态系统中的沉积物提供营养 2.【2023年江苏5月联考】泗洪淡水湿地自然保护区严格实行分区管理:核心区用于保存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并作为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缓冲区用于集约管理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实验区用于发展农业、修建旅游设施等。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对核心区珍稀动物种群数量的调查一般不用标记重捕法 B.核心区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能量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C.利用缓冲区资源开展科学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实验区发展农业、修建旅游设施需考虑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3.【2023年湖北卷】胁迫是指一种显著偏离于生物适宜生活需求的环境条件。水杨酸可以减轻胁迫对植物的不利影响。在镉的胁迫下,添加适宜浓度的水杨酸可激活苦草体内抗氧化酶系统,降低丙二醛和H2O2含量,有效缓解镉对苦草的氧化胁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杨酸能缓解H2O2对苦草的氧化作用 B.在胁迫环境下,苦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下降

C.通过生物富集作用,镉能沿食物链传递到更高营养级 D.在镉的胁迫下,苦草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维持稳态 4.【2023年浙江6月】自从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以来,“酸雨”在我国发生的频率及强度都有明显下降。下列措施中,对减少“酸雨”发生效果最明显的是( ) A.大力推广风能、光能等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B.通过技术升级使化石燃料的燃烧率提高 C.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集中排放 D.将用煤量大的企业搬离城市中心 5.【2023年浙江1月】近百年来,随着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全球变暖加剧。为减缓全球变暖,我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CO2排放目标,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措施不利于达成此目标的是( )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B.积极推进植树造林 C.大力发展风能发电 D.广泛应用节能技术 6.【2023年浙江1月】在我国西北某地区,有将荒漠成功改造为枸杞园的事例。改造成的枸杞园与荒漠相比,生态系统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防风固沙能力有所显现 B.食物链和食物网基本不变 C.土壤的水、肥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D.单位空间内被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明显增多 7.【2023年辽宁大连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B.生物多样性包括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环境污染是野生大熊猫的基因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D.植物进行固碳、供氧,可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8.【2023年浙江6月】地球上存在着多种生态系统类型,不同的生态系统在物种组成、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各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大题03 生物与环境-备战2023年高考生物之【考前抓大题】(解析版)

大题03 生物与环境 考向分析 大题预测 1.依据泥鳅可以利用残饵为食,科研人员发展了一种农业新模式:稻护蟹,蟹吃饵料、杂草、昆虫,泥鳅吃残饵、蟹粪,泥鳅粪肥田的“稻一蟹-泥鳅”农田生态系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内,由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输入“稻一蟹-泥鳅”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 (2)科研人员比较了三种农田模式的产量,结果如下: 45m2的稻田中水稻、河蟹及泥鳅产量分析 生态系统类型水稻产量/kg河蟹产量/g泥鳅产量/g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与水稻单种相比,“稻一蟹一泥鳅”的农田模式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从种间关系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从物质循环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 ①与“稻一蟹”农田模式相比,“稻一蟹-泥鳅”农田模式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 (3)与“稻一蟹”农田模式相比,“稻一蟹一泥鳅”农田模式体现的两个生态工程设计原理是__________。 【答案】(1) 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水稻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的化学能 (2) 蟹吃杂草,能减少杂草与水稻的竞争;蟹捕食昆虫,能减少虫害(蟹粪、)泥鳅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盐、CO2,促进水稻生长泥鳅吃残饵、蟹粪,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3)循环、整体 【分析】“稻—蟹—泥鳅田生态系统”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也可以合理的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得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方向,提高经济效益。 【详解】(1)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因此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结合题意可知,输入“稻一蟹- 泥鳅”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水稻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的化学能。 (2)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与水稻单种相比,“稻一蟹一泥鳅”的农田模式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从种间关系分析,蟹吃杂草,能减少杂草与水稻的竞争,有利于水稻获得更多的光照和无机营养,因而提高了产量;蟹捕食昆虫,能减少虫害,从而减少了害虫对水稻的捕食,因而提高了产量;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蟹粪、)泥鳅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盐、CO2,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利用,进而促进水稻生长。 ①与“稻一蟹”农田模式相比,“稻-蟹-泥鳅”农田模式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泥鳅吃残饵、蟹粪,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因而提高了产量。 (3)与“稻一蟹”农田模式相比,“稻一蟹一泥鳅”农田模式体现的两个生态工程设计原理是循环和整体原理,前者体现在通过蟹吃饵料、杂草、昆虫,泥鳅吃残饵、蟹粪,泥鳅粪肥田等模式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而后者体现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2.北极圈附近的A群岛由众多生态环境相似的岛屿组成,是许多海鸟的栖息地。一百多年以前,北极狐被引入到一些岛屿上定居。几十年后发现,无北极狐岛(W岛)的植物群落无明显变化,而有北极狐岛(Y

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生物汇编:人与环境章节综合

2023北京重点校高二(上)期末生物汇编 人与环境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3秋·北京朝阳·高二统考期末)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的重要方向,下 列关于生态系统恢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B.恢复与重建工作利用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系统恢复稳定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改变 2.(2023秋·北京海淀·高二统考期末)我国西南地区是被子植物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也是濒危植物分布相 对集中的地区。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西南地区被子植物多样性高与其多变的地貌和环境有关 B.道路建设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威胁 C.西南地区的被子植物资源可能具有极为重要的潜在价值 D.将濒危植物转移至繁育中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3.(2023秋·北京海淀·高二统考期末)通过人工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治理等措施治理京津地区的风沙源头地,恢复了部分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减缓了生态环境恶化对京津以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下列 叙述不正确 ...的是() A.人工造林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的目的是将京津地区恢复为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造林种草需考虑所种植林木、草种在京津地区风沙源头地的生态适应性 C.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需要遵循自生、循环、协调、整体的生态学原理 D.京津地区的生态工程建设需兼顾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4.(2023秋·北京通州·高二统考期末)随着改革实践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对我国所有地区、各个领域的长期要求,生态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以下所列不属于生态保护措施的是() A.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计划B.出台地方性控制吸烟法规 C.试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D.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 5.(2023秋·北京通州·高二统考期末)2014年,重庆市推广“稻+N”循环生态种养殖模式,将单一的农田变成了复合式的绿色生态田。“稻+N”就是在种植水稻的同时,通过降低种植密度,营造生存环境。让鸭、鱼、泥鳅、小龙虾、蛙等物种在稻田中生长,形成一个生态互补、高效、高质的种养殖模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循环仅在稻、鸭、鱼等生物构成的群落内完成 B.物种组成是该群落与其他普通稻田群落的重要区别 C.“稻+N”生态模式可以提高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 D.此生态模式应该遵循生态工程的自生和协调等原理 二、实验题 6.(2023秋·北京平谷·高二统考期末)互花米草是外来入侵植物,严重威胁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科研

备战2023高考生物真题汇编专题十五 体液调节(解析版)【选择题集训】

专题十五体液调节 一、单选题 1.(2022·重庆·统考高考真题)双酚A是一种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进入机体后能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下列关于双酚A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 B.进入机体后会引起雌激素的分泌增加 C.不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 D.在体内大量积累后才会改变生理活动 【答案】A 【详解】A、双酚A是一种环境激素,进入机体后能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说明双酚A也是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A正确; B、由题意“双酚A进入机体后能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可知,双酚A进入机体能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进而导致雌激素的分泌减少,B错误; C、由题意“双酚A进入机体后能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可知,双酚A能与雌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C错误; D、激素的含量极微,但其作用显著,双酚A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说明双酚A的含量极微,但作用显著,D错误。 2.(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机体内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实验前血糖浓度为5.0mmol/L,血糖浓度随激素处理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单独作用时,0.5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 B.3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大于各自效应的总和 C.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表现出相抗衡的关系 D.血糖浓度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 【答案】B 【详解】A、据图分析,激素单独作用时,0.5 h 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 A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 专题7 生物与环境 专题提升练7(老高考旧教材)

专题提升练7 一、选择题 1.(2022山东枣庄模拟)植绥螨能捕食蚜虫、烟粉虱等的卵,也有不少取食花粉。烟粉虱成虫不善飞行,活动能力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喜欢群集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吸食汁液,随着新叶长出,成虫不断向上部新叶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绥螨和烟粉虱、烟粉虱和植株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B.烟粉虱种群的分布呈现出由下向上的垂直结构 C.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烟粉虱成虫的种群密度 D.可利用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对其进行生物防治 2.(2022山东卷)某地长期稳定运行稻田养鸭模式,运行过程中不投放鸭饲料,鸭取食水稻老黄叶、害虫和杂草等,鸭粪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且养鸭还会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若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秸秆均还田且其他影响因素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施加更多的肥料 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 C.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群落空间结构完全相同 D.该稻田比普通稻田的能量的利用率低 3.(2022浙江三模)吹绵蚧是一种严重危害果园生产的害虫,澳洲瓢虫以吹绵蚧为食,可以有效抑制该害虫的数量。科学家研究并获得了吹绵蚧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吹绵蚧增长的比率)的关系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吹绵蚧种群数量大于m小于n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m点 B.当吹绵蚧种群数量大于n小于p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n点 C.当吹绵蚧种群数量超过p点时,吹绵蚧种群数量会稳定在q点 D.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吹绵蚧数量就不可能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 4.(2022广东湛江二模)根据生活史的不同,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如图所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r对策和K对策两类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 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 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 t+1=N t。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点)和灭绝点(X点),当种群数量高于X点时,种群可以回升到S 点,但是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点,种群就会走向灭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在S点左右时,种群数量就是环境容纳量 B.K对策生物的种群增长率始终大于等于零 C.r对策的有害生物由于个体小,寿命短,很容易被人们彻底清除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整合训练(十四)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

整合训练(十四)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 全员必做题 1.[2022·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和五华县高三一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B.引进的芦苇、香蒲在与藻类竞争光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抑制藻类生长繁殖 C.“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涉及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D.放养的植食性鱼类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 2.[2022·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一模]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农牧业生产的现象描述和规律总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地虽瘠薄,常加粪沃,皆可化为良田”描述的是通过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 B.“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描述的是农田中狗尾草的生长现象,狗尾草等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 C.“毋覆巢,毋杀胎夭飞鸟,毋麝卵”描述了对动物资源利用时,应避免捕杀幼年个体,这样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提高出生率 D.“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描述了农业生产应避免虫害,体现了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 3.[2022·广东省汕尾市高三期末调研]生态农庄是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新兴农业模式,如图是某农庄生态系统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农庄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包括太阳能和饲料中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重组卷03-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重组卷(全国卷)(解析版)

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重组卷03 全国卷(解析版)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 小题,每小题6 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全国·高考真题)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环境中吸收水。下列有关植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不消耗水但能产生水 B.结合水是植物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根系吸收的水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态 D.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改变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 【答案】A 【分析】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1、含量:生物体中的水含量一般为60%~90%,特殊情况下可能超过90%,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2、存在形式: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3、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A、细胞的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产生水,A错误; B、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是植物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B正确; C、水是植物细胞液的主要成分,细胞液主要存在于液泡中,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故根系吸收的水有利于植物保持固有姿态,C正确; D、自由水参与细胞代谢活动,故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改变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反之亦然,D正确。 故选C。 2.(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生物科学史蕴含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下列科学史实验与结论不相符的叙述是()

重组卷03-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广东专用)(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重组卷03 广东地区专用(解析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其中第1-12每小题2分,第13-16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鱼腥蓝细菌分布广泛,它不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具有固氮能力。关于该蓝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自养生物B.可以进行细胞呼吸 C.DNA位于细胞核中D.在物质循环中发挥作用 【答案】C 【分析】蓝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详解】A、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A正确; B、蓝细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B正确; 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DNA主要位于拟核中,C错误; D、蓝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在物质循环中其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C。 2.(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体现了日常生活中减少生态足迹的理念,下列选项中都能减少生态足迹的是() ①光盘行动①自驾旅游①高效农业①桑基鱼塘①一次性餐具使用①秸秆焚烧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 【答案】A 【分析】生态足迹:(1)概念: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2)意义: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 (3)特点:生态足迹的大小与人类的生活方式有关。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详解】①光盘行动可以避免食物浪费,能够减少生态足迹,①正确; ①自驾旅游会增大生态足迹,①错误;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第2讲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

第2讲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 聚焦新课标:2.2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2.3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2.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依据生态学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基础自查明晰考位 纵引横连————建网络 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 答案填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⑪ 边角扫描————全面清 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 1.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选择性必修2 P50正文)( ) 2.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选择性必修2 P52图3-4)( )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选择性必修2 P54正文)( ) 4.每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就是从上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选择性必修2 P55图3-5)( ) 5.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选择性必修2 P58正文)( ) 6.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选择性必修2 P63正文)( ) 7.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形式进行。(选择性必修2 P61“思考·讨论”)() 8.碳循环中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导致了温室效应现象的出现。(选择性必修2 P63“与社会的联系”)() 9.生物富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顶端。(选择性必修2 P64正文)( ) 10.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选择性必修2 P69正文)( ) 1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选择性必修2 P73正文)( ) 1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选择性必修2 P75正文)( ) 13.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选择性必修2 P83正文)( ) 14.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直接价值。(选择性必修2 P92正文)( ) 15.生态工程的自生是指由生物组分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选择性必修2 P99正文)( ) 考点梳理整合突破 整合考点19 “生命之网”的生态系统 考点整合固考基 1.据同化类型确认生态系统功能类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