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学微生物学考核方式

医学微生物学考核方式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考核方式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考试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即理论课考核和实验课考核,考核成绩为百分制,卷面部分考核于课程接束实习后进行。其中理论课考试卷面成绩满分为100分,以70%计入本门课程的考核总成绩,实验课考核成绩满分为30分,以100%计入本门课程考核总成绩。

一、理论课考核标准:

1.采用闭卷卷面笔试形式,卷面总成绩为100分,考试试卷分为A、B两种试卷。

2.考核题型分为四部分:名词解释、选择题(为单选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3.本门课程要求本科学生掌握英文专业术语,因此卷面考题上会出现相关的专业术语英文单词,要求学生进行中英文医学单词互译。

二、实验课考核标准:

1.实验课考核以考查方式完成。

2.实验考查成绩由四部分组成: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共考查4次,每次5分,总分:20分)、实验操作(5分)、出勤和值日(3分)及课堂提问(2分)组成。其中实验报告撰写格式要求如下:要求学生按论文格式书写,图表规范,没有错别字。

3. 实验考核着重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考查学生:

(1)学习态度;

(2)生物安全意识;

(3)对微生物学基本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染色技术、显微观察技术)的掌握;

(4)对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致病性研究技术的掌握;

(5)撰写实验报告(最初级的科学小论文)的能力。

三、考题与考卷分析:

每学期考试接束后,按照学校教育处统一要求,登陆北京大学医学部试卷分析系统,对所有考生的每一份试卷,进行该份学生试卷实际答案的逐题录入与分析。依据学生答题情况,计算出考题各类参数,以考查考题安排是否合理,考题使用是否合理。通过对学生答案情况的统计,计算考卷各类参数,以了解考卷组合是否合理。

四、学生成绩分析:

1.考试后统一登陆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务管理系统,进行学生考试考核成绩的录入,学生个人成绩自行登陆查询。

2.学生成绩分析的内容包括:

(1)各班平均分和成绩分段;

(2)各年级平均分和成绩分段;

(3)年级成绩曲线分布图。

根据成绩分析情况,了解教学和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本次考核的整体难度。对于特殊成绩好和成绩差的学生考卷应进行深入分析。

医学微生物学考核方式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考核方式 “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考试考核由两部分组成,即理论课考核和实验课考核,考核成绩为百分制,卷面部分考核于课程接束实习后进行。其中理论课考试卷面成绩满分为100分,以70%计入本门课程的考核总成绩,实验课考核成绩满分为30分,以100%计入本门课程考核总成绩。 一、理论课考核标准: 1.采用闭卷卷面笔试形式,卷面总成绩为100分,考试试卷分为A、B两种试卷。 2.考核题型分为四部分:名词解释、选择题(为单选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3.本门课程要求本科学生掌握英文专业术语,因此卷面考题上会出现相关的专业术语英文单词,要求学生进行中英文医学单词互译。 二、实验课考核标准: 1.实验课考核以考查方式完成。 2.实验考查成绩由四部分组成: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共考查4次,每次5分,总分:20分)、实验操作(5分)、出勤和值日(3分)及课堂提问(2分)组成。其中实验报告撰写格式要求如下:要求学生按论文格式书写,图表规范,没有错别字。 3. 实验考核着重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考查学生: (1)学习态度; (2)生物安全意识; (3)对微生物学基本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染色技术、显微观察技术)的掌握; (4)对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致病性研究技术的掌握; (5)撰写实验报告(最初级的科学小论文)的能力。 三、考题与考卷分析: 每学期考试接束后,按照学校教育处统一要求,登陆北京大学医学部试卷分析系统,对所有考生的每一份试卷,进行该份学生试卷实际答案的逐题录入与分析。依据学生答题情况,计算出考题各类参数,以考查考题安排是否合理,考题使用是否合理。通过对学生答案情况的统计,计算考卷各类参数,以了解考卷组合是否合理。 四、学生成绩分析: 1.考试后统一登陆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务管理系统,进行学生考试考核成绩的录入,学生个人成绩自行登陆查询。 2.学生成绩分析的内容包括:

医学微生物期末考试

登陆QQ邮箱,对比重点是否有出路 1、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同时,产生毒素,引起严重中毒症状。 2、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植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病原微生物。 3、潜伏感染:宿主与致病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病菌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潜伏致病菌大量繁殖,即可使疾病复发。 4、菌群失调:是指在原微生境或其他有菌微生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和定性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量的变化,故也称比例失调。 5、消毒: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芽胞的方法 6、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体的操作方法。 7、条件致病微生物:某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正常菌群当其菌群失调、定位转移、宿主转换或宿主抵抗力的严重降低时,可引起疾病,称条件致病菌。 8、显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的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的致病菌数 量较多、毒力较强,以致机体的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理功能也发生改变,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症。 9、菌落:单个细菌经培养后分裂繁殖成的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10、毒血症: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内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 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11、半数感染量: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感染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12、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和芽胞的方法。 13、微生物:自然界中一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到 的微小生物。 14、CPE:即致细胞病变效应,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受感染组织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15、侵袭力:是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与细菌的表面结构和产生的胞外酶有关 16、肥达试验:系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的H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待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根据抗体的含量和动态变化以辅助临床诊断伤寒、副伤寒的一种血清学试验。 17、菌群失调症:是指在原微生境或其他有菌微生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和定性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量的变化,故也称比例失调。 18、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做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 19、慢发病毒感染:病毒或致病因子感染后,经过很长的潜伏期,有的可达数年或数十年之久,以后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直至死亡。如HIV的艾滋病和麻疹病毒的亚急性脑。。 20、溶原性转换:是指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1、简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制及防治原则。 感染条件: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窄而深(如刺伤),伴有泥土或异物感染;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微生物学检查的方法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立即进行微生物学检验。主要包括直接镜检、检测特异性抗原或病原体成分、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体外药敏试验等。(一)直接镜检标本经涂片染色或制备湿片镜检,有些标本如尿液、脑脊液等经过离心浓缩后镜检出其初步结果对有些病人标本有诊断参考价值。直接镜检对于确定进一步检出步骤及鉴定方法也很有帮助。另外,直接镜检还可评价标本是否符合检验要求。(二)快速诊断快速检测病原体成分主要是指特异性抗原和核酸检测。特异性抗原检测包括免疫荧光技术、胶乳凝集试验、酶免疫技术、对流免疫电泳、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等。核酸检测包括核酸探针杂交、PCR技术。其他快速检测法还有气-液相色谱法、化学发光、生物发光测定法和基因或蛋白微型阵列芯片技术等。(三)直接药敏试验直接药敏试验即在分离培养病原体的同时,直接将临床标本接种于平板,用抗生素纸片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在18~24h内可获得结果。但因其在试验时接种量难以标准化,且对混有杂菌和混合感染的标本不易明确其结果,故分离出纯培养物后应再作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四)常规检验 1.分离培养:通常由正常无菌部位采取的标本接种血平板,置于空气或含5%~10%CO2的气缸中培养,大部分细菌可于24~48h生长良好。若原始培养为阴性,但据镜检结果和临床信息提示可能有病原菌存在,则应再采集大量标本,离心浓缩或溶解离心法处理,取沉淀接种营养丰富的需氧或厌氧培养基来培养。对于存在正常菌群部位采集的标本,分离时应采用选择培养基以利于病原菌生长,也可加某些抗生素抑制污染菌的生长。对于某些感染标本中发现的细菌,如尿路感染的尿液中检出大肠埃希菌,可能是病原菌,也可能是污染菌或正常菌群,其临床意义的确定有赖于定量培养法。即取一定量的标本如液体标本用液体培养基作一系列稀释;组织标本称量后制成悬液,并稀释成l0-1,10-2,10-3等,分别取涂布于血琼脂平板或倾注培养,35℃24h后计算每克标本所含细菌数。 2.鉴定:分离出的细菌一般应经过细菌形态、菌落特点、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动物接种等鉴定。目前尚有某些微量鉴定系统,其鉴定快速、简便,值得推广。如用于鉴定肠杆菌科的 20E,鉴定非发酵菌的20NE及鉴定厌氧菌的20A等。 3.体外纯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常用方法包括抑菌试验、杀菌试验、联合药敏试验和检测细菌产生的抗生素灭活酶等。(五)报告直接镜检要求2h报告,说明标本是否合格,发现微生物情况和特点;初步鉴定和直接药敏结果于24h或次晨报告,报告可能的病原菌和直接药敏结果;最后鉴定和细菌药敏结果一般不超过3天,还规定除血培养外,所有送检标本必须在24h内预报。

药学专业《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 2021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标准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一门药学专业基础课程,是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课程。为预防和控制临床相关疾病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为学习专业课程、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方面培养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重点掌握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两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应用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解释临床常见免疫现象及某些疾病的发生、诊断、特异性防治的免疫机制,了解医学微生物的致病、传播、诊断及与预防有关的生物学特性,理解微生物的一般检测与防治规律;同时也能应用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进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等,为后续相关课程和临床实践奠定基础,为预防和控制疾病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将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本专业其他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重点掌握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两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应用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解释临床常见免疫现象及某些疾病的发病、诊断、特异性防治的免疫机制,了解医学微生物的致病、传播、诊断及

与预防有关的生物学特性,理解微生物的一般检测与防治规律;同时也能应用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进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等,为后续相关课程和临床实践奠定基础,为预防和控制疾病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献身人类健康事业的信念。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药学专业学生掌握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明确学习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目的及意义,了解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发展简史及以后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免疫系统最基本的构成,包括主要的免疫分子(结构与生物学作用)、免疫细胞(类型与生物学功能),掌握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理解临床常见的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了解免疫学理论与免疫学技术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涉及的所有基本概念;掌握各类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等);掌握各类微生物的共同致病特性与危害方式;理解临床常见微生物的致病特点(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理解微生物的一般检测与防治规律;了解微生物的分类学知识及发现规律。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为学习有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军事医学打下必要的基础。学习过程中,能主动阅读国外专业书籍和杂志论文,提高专业外语的阅读能力,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 2.能力目标 (1)通过理论课教学,学生能够打牢专业理论基础,感受医学免疫学知识构成和逻辑体系,同时获取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在实验课教学,通过验证性实验,学生能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综合性实验,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3)通过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师、学生的双边互动,学生在学习和实验过程中养成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概括和创新能力。 3.素质目标 (1)通过对《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社会交往等综合素质;拓展、创新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严谨求实、自律、吃苦耐劳、热爱专业的优良品质和细心、耐心、克服困难的良好职业素养。使其具有医学道德责任感,具备基本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在实训中注重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流

医学微生物学考评方式与标准

医学微生物学考评方式与标准 医学微生物学考评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理论课考核和实验课考核。两部分考核成绩分别为100分。实验课考核在实验课结束进行,理论课考核在理论课和实验课全部结束后进行。 一、理论课考核标准: 1.理论课成绩采取百分制,其中课程结束后的闭卷考试分数为85分;平时出勤、课堂表现、与教师互动及学习态度占5分;课内随堂测试占10分(至少3次课堂测验)。 2. 考试试卷分为A、B试卷,基础医学院教务科随机抽取一套作为考试试题。 3.考核题型为:选择题(单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4.理论课教学要求五年制学生掌握专业英文术语,卷面会包含重要专业英文单词考题。七年制学生采取全英文教学,因此试题为英文试题。 二、实验课考核: 1.实验课考核以考查方式进行。 2.实验课成绩包括: ①实验报告:共考察5次,各5分,共25分。 ②实验操作:5分 ③课堂与教师互动及学习态度:5分 ④出勤:5分

⑤实验课笔试考试:给出跟实验课相关试题,学生设计试验 程序(30分); ⑥实验课操作考试: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技术:利用油浸镜观 察标本和辨认标本;格兰染色及观察结果。(30分) 三、试卷分析与学生成绩分析: 1.每学期理论课考试结束后,按照学校教务部门要求,分析试题中所学各部分(微生物学总论、细菌学各论、病毒学各论和真菌学)知识所占的比例及难易程度。 2.根据学生答题的实际情况,将所有学生各部分内容成绩统计,分析各部分内容学生掌握的情况。经教学秘书汇总整理后,及时反馈给各位授课教师,并在教研室教学会议上总结本学期教学情况,经所有教师讨论后修订教师的授课方案、授课内容和学时分布等相关要求。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考核说明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考核说明 一、考核说明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医科类专业(专科)的一门基础课。包括医学免疫学和医学微生物学两门学科。医学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抗原性异物、免疫应答的规律和效应,以及有关疾病的免疫发病机理、诊断、特异性预防和治疗。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遗传变异、致病机制与免疫性、实验室诊断及传染病特异性预防和治疗原则。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是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通过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教学考核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级。掌握内容为本学科基本知识,考核要求学生能准确理解、重点记忆并能融会贯通。熟悉内容为教材重点和部分难点内容,考核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记忆其知识要点。以上两部分作为教学和考试的主要内容。了解内容为教材部分难点内容、非重点、自学内容或学科进展,不超过考试内容的5%。 以下将有关考核的几个问题说明如下: 1.考核对象:电大医科类护理学专业专科生。 2.命题依据:本考核说明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医科护理学专业(专业)《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制。 3、考核要求:本课程考核要求从高到低依次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4、考核形式:本课程的结业考试包括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 1)形成性考核:由计分作业和实验构成,其成绩占结业考核总成绩的20%,即形成性考核的成绩满分为20分。其中计分作业布置四次。通过作业本的形式下发,由辅导教师负责批改。学生应独立完成作业。每次的正确率达到60%(及格标准)记3分,四次作业共计12分。实验由各地根据实验条件安排,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医科统设课实验指导汇编》中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的实验中选做。但作业本后所附的4项实验为必做实验,每次实验记2分,总分不超过8分。未按考核要求完成作业及从未参加实验者,或形成性考核成绩低于12分者,不得参加本课程的期末考试。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园艺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微生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遗传代谢规律、微生物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及其在整个生物界的分类地位和对人类生产实践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学会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在科学态度、实验技能、独立科研能力等方面获得初步的训练; (3)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今后学习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讲授、自学、作业、参观和期末考试。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

论联系实际,引入科研和生产实例,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先修课程 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有机化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1)重点: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构造和功能;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控制;及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难点: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控制。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采取讲授、自学、课堂讨论、专题讲座等多种方式讲授课程知识,并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基本理论及基本操作技术。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微生物、微生物学定义;

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病原生物学(微生物)课程讲授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为一门医学底子课,其包罗医学微生物学的细菌、真菌和病毒,及与病原生物学相关的免疫学的抗原、免疫球卵白、补体、免疫应答、抗熏染免疫和超敏反响等免疫学底子内容。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体康健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以及所引起疾病的生物学、免疫学诊断和防治。免疫学底子主要研究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效、种种免疫应答产生生长纪律,以及免疫学理论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学习,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掌握与医学有关的主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熏染与免疫相互干系,以及所引起疾病的病原学检测、免疫学诊断要领及防治原则。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既是一门医学底子课,又是一门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密切相关桥梁课程,其内容渗透于医学相关的各学科。因此,本课程着重根本理论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实践相关知识的介绍,为学习其他医学相关知识奠基病原学和免疫学的底子。 本大纲适用于照顾护士专科和本科、口腔医学专科、医学查验专科、乡村医学专科和临床医学专科 二、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 2.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效、及产生纪律。 3.能理论联系实际,将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4.能在显微镜下识别主要病原体的形态特征,及微生物学查抄的特点。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发明问题、视察问题息争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要求 1.凭据掌握、熟悉二个条理,影象、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2.理论考核结果占80%,题型为:①选择题、②填空题、③简答题(名词解释)、④问答题。 3.实验宁静时结果占20%。

安师大微生物学实验考核题库(刘爱民微生物实验指导)

1、观察什么微生物需要用油镜,为什么? 答:要看到经染色的细菌的形态和真核生物细胞的形态构造,最好使用油镜头。 油镜的焦距和工作距离最短。油镜与其他物镜不同的是载玻片与物镜之的介质不是一层空气,而是一层油脂,称为“油浸系”。利用油镜的目的是增加显微镜的分辨力。 2、用油镜观察要注意什么?滴的是什么油?起什么作用? 答:使用油镜前要先擦拭镜头,注意镜头与载破片的距离。 使用油镜时,需在玻片上滴加香柏油。这是因为油镜的放大倍数较高,而透镜很小,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介质物体(玻片→空气→透镜)时,部分光线会发生折射而散失,进入镜筒的光线少,视野较暗,物体观察不清。如在透镜与玻片之间滴加和玻璃折射率(n=1.52)相仿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亮度增强,物象清晰 3、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菌是无菌的 答:配好的培养基如果不立即灭菌,微生物会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滋生,最后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培养基营养物质流失,培养基变浑浊。将灭菌后的培养基放入37摄氏度温箱中培养24~48小时,无菌生长即可。 4、高压蒸汽灭菌开始之前为什么要将锅内的冷空气排尽? 答: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其原因有三:一是湿热中细菌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较易凝固,因蛋白质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温度降低,二是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三是湿热的蒸汽有潜热存在,这种潜热,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从而增加灭菌效力。 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时,灭菌锅内冷空气的排除是否完全极为重要,因为空气的膨胀压大于水蒸汽的膨胀压,所以,当水蒸汽中含有空气时,在同一压力下,含空气蒸汽的温度低于饱和蒸汽的温度。 如果压力未降到0时,打开排气阀,就会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使容器内的培养基由于内外压力不平衡而冲出烧瓶口或试管口,造成棉塞沾染培养基而发生污染。 5、高压蒸汽灭菌方法温度,压力,时间 答:0.1MPa,121.3度,15---30MIN 6、为什么芽孢染色需要加热,机理 答:细菌的芽孢具有厚而致密的壁不易着色,若用一般染色法只能使菌体着色而芽孢不着色(芽孢呈无色透明状).芽孢染色法就是根据芽孢既难以染色而一旦染上后又难以脱色这一特点而设计的.所有的芽孢染色法都基于同一个原则:除了用着色力强的染料外,还需要加热,以促进芽孢着色,再使菌体脱色,而芽孢上的染料则难以渗出,故仍保留原有的颜色,然后用对比度强的染料对菌体复染,使菌体和芽孢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因而能更明显地衬托出芽孢,便于观察。 芽孢染色法是利用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合力不同的原理,用不同染料进行着色,使芽孢和菌体呈不同的颜色而便于区别。芽孢壁厚、透性低,着色、脱色均较困难,因此,当先用一弱碱性染料,如孔雀绿(malachite green)或碱性品红(basicfuchsin)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染色时,此染料不仅可以进入菌体,而且也可以进入芽孢,进入菌体的染料可经水洗脱色,而进入芽孢的染料则难以透出,若再用复染液(如番红液)或衬托溶液(如黑色素溶液)处理,则菌体和芽孢易于区分。 7、观察青霉、曲霉时,为什么要把所取材料放在水中漂洗后再做水装片? 答:因为青霉和曲霉产生了很多孢子,在制作成装片前,用水漂洗掉一部分孢子会使实验观察效果更佳。 8、酵母菌观察时用美兰染色能区分死、活细胞,其原理是什么? 答:美兰是一种无毒性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兰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兰由蓝色的氧化型变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附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 班级学号姓名 注意事项: 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的数字涂黑,并写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A卷/B卷)。交卷时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以零分计算! 2.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共150个选择题,请按题目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做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型选择题 (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90个选择题) 1.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疯牛病B。梅毒 C.结核病 D.沙眼 E.体癣 2。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 B.二分裂方式繁殖 C.对抗生素敏感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肽聚糖含量少B。缺乏五肽交联桥 C.对溶菌酶敏感 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有蛋白糖脂外膜 4.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B。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C.影响核酸复制 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E.损伤细胞膜 5.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半固体) 6。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都是阳性)B。不直接引起疾病 C。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代谢不活跃 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7.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A.10倍B。100倍 C.400倍D。900~1000倍 E。10000倍 8。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A.红色和紫色B。紫色和紫色 C。紫色和无色D。无色和无色 E。无色和紫色 9。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附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 班级学号姓名 注意事项: 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的数字涂黑,并写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 A 卷/B 卷)。交卷时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以零分计算! 2.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共150 个选择题,请按题目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做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型选择题(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90 个选择题) 1. 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 疯牛病 B.梅毒 C.结核病 D.沙眼 E.体癣 2. 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 单细胞 B.二分裂方式繁殖 C.对抗生素敏感 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肽聚糖含量少 B.缺乏五肽交联桥 C.对溶菌酶敏感 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有蛋白糖脂外膜 4. 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A. 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与核糖体50S 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C.影响核酸复制 D.与核糖体30S 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E.损伤细胞膜 5. 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 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 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半固体) 6.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都是阳性) B.不直接引起疾病 C.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代谢不活跃 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7.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A.10 倍 B.100 倍 C.400 倍 D.900~1000 倍 E.10000 倍 8. 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 A. 红色和紫色 B.紫色和紫色 C.紫色和无色 D.无色和无色 E.无色和紫色 9. 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医学中各种微生物及其与人类(及动植物宿主)关系的科学。它 对医学、健康科学等生命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广大医学院校学生必学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和传染病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为学生提高传染 病的预防及控制能力以及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内容涵盖的领域包括 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和临床应用,包括凝聚态质的物种、细菌学、传染病学、免疫学等。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熟悉细菌学、传染病学及免疫学等医学生 物学基本知识;能够根据某种疾病特征诊断微生物性病,同时能够综合运用微生物学理论 技能,能够有效地进行抗感染药物的治疗和使用,掌握各种免疫技术等。有针对性地翻译 和应用微生物学的经典原理和相关方法,为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相关工作或从事其他对医学 微生物有关联的工作打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形式 (1)教学内容:包括有微生物学概论(历史发展史、分类系统、微生物的组成、微 生物的生殖及耐药性)、细菌学(各种形态细菌的分类、发生、繁殖、检测及特性)、病 原生物学、病原微生物的病理生理(病原特性、传播、潜伏期、病因、发病机理、诊断、 治疗)、传染病预防、抗感染(免疫学的概念、免疫机制、免疫抗药性、疫苗原理及应用)等。 (2)教学形式:课堂讲授(包括教师讲授、展示教学)、实验操作、案例分析讨论 及实践实验(观察、文献检索论文计划、实验设计及研究)。 四、课程考核 1. 课堂考试:本课程为选考,考查学生在理论知识积累方面的程度,主要以问答形 式为主,并结合小测验形式进行考查。 2.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考核:课程侧重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讲授的理论基础上,加 强实践练习,能够对病原微生物性病进行识别、分类、鉴定、细菌的分离等实验操作,遵 守实验安全要求。评价学生实操能力及适应医学实践需要的水平,主要以竞赛形式考试。 五、课程备考提示 1. 掌握课程基础知识:要认真学习课程教材内容,熟悉传染病理论基础,熟练掌握 各类病原体的解剖结构、功能产物、培养基的特性及整个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方式及评分考核机制的改革探讨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方式及评分考核机制的改革探讨 王君;张明昱;卢莎;陶格斯;沈晓玲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8(000)S02 【摘要】目的:通过对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及评分考核机制的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法:在该项改革中,运用了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将原本以单一理论考试的形式作为评价学生成绩的方法,改革为包括出勤、科研论文撰写汇报、外文文献阅读翻译、实验设计考核、理论考试为组成的综合评定体系。结果: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从属地位,全面提升学生兴趣,开拓科研思路、培养探索精神。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王君;张明昱;卢莎;陶格斯;沈晓玲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内蒙古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内蒙古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内蒙古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内蒙古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322 【相关文献】

1.以多种教学方式改进医学微生物学教学 [J], 钟启平;訾自强 2.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J], 朱勇喆;戚中田;赵平;任浩; 3.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J], 朱勇喆;戚中田;赵平;任浩 4.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J], 侯殿东;雷萍;韩晓伟;陈殿学;关洪全; 5.民族医科院校《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 [J], 韩梅;崔桂玉;刘鑫;包常华;成岩;王敏;鲁仁杰;霍万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考试试题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微生物: 2.微生物学: 3.医学微生物学: 4.代时: 5.细胞壁: 6.肽聚糖或粘肽: 7.脂多糖: 8.质粒: 9.荚膜: 10.鞭毛: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6分) 1.医学微生物包括、和三大部分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 、,共六类微生物。 3.病毒必须在内才能增殖,为型微生物。 4.正常菌群对人体具有、、和等 作用。 5.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6.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和。 7.细菌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有和两种,其中不是细 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8.细菌的菌毛有和两种,前者与有关,后者具有 作用。 9.经革兰染液染色后,被染成紫色的是菌,被染成红色的是 菌。 10.细菌的特殊结构有、、 和。 11.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包括、和 3 种成分。 12.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是由、构成。 三、单项型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 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种类繁多 D.可无致病性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 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 B.放线菌 C.病毒 D.细菌 E.立克次体 3. 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A.螺旋体 B.放线菌 C.真菌 D.细菌 E.立克次体 4. 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体形小于1mm的生物 B.单细胞的小生物

C.不具备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D.体形小于1μm的生物 E.以上均是错误的 5.与动物细胞比较,细菌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结构是() A.核蛋白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细胞膜 E细胞壁 6.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A.鞭毛 B.菌毛 C.纤毛 D荚膜 E轴丝 7.与内毒素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外膜 B.核膜 C.线粒体膜 D.荚膜 E.细胞膜 8.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 A.抗吞噬作用 B.产生毒素 C.耐热性 D.粘附于感染部位 E.侵袭力 9.细菌的“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 A.mRNA. B.核蛋白体 C.质粒 D.异染颗粒 E.性菌毛 10.与细菌粘附于粘膜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 A.菌毛 B.荚膜 C.中介体 D.胞浆膜 E.鞭毛 11.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 A.革兰氏阴性菌 B.真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E.螺旋体 12.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A.鞭毛 B.细胞质 C.细胞膜 D.核质 E.细胞壁 13.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 A. 肽聚糖 B.蛋白质 C.鞭毛 D.核酸 E.脂多糖 14.细菌所具有的细胞器是() A.高尔基体 B.内质网 C.中介体 D.线粒体 E.核蛋白体 15.与致病性相关的细菌结构是() A.中介体 B.细胞膜 C.异染颗粒 D.芽胞 E.荚膜 16.G+与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A. 聚糖骨架 B.四肽侧链 C.五肽交联桥 D.β-1,4糖苷键 E.N-乙酰葡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的排列顺序 17.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 A. 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B.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 C.抑制细菌的酶活性 D.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E.破坏细胞膜 18.有关G+菌细胞壁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 主要成分是粘肽 B.含有磷壁酸 C.对青霉素敏感 D.含有大量脂多糖 E.易被溶菌酶裂解 19.溶菌酶杀灭细菌的作用机理是() A. 裂解肽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 B.竞争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转肽酶 C.与核蛋白体的小亚基结合 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 E.破坏细胞膜 20.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A. 细胞壁 B.芽胞 C.细胞膜 D.细胞质 E.核质 21.G-菌细胞壁内不具有的成分是() A.粘肽 B.磷壁酸 C.脂蛋白 D.脂多糖 E.外膜 22.G+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 A.粘肽 B.脂蛋白 C.外膜 D.脂多糖 E.以上均不是 23.维持细菌固有形态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荚膜 D.芽胞 E.细胞质 24.溶菌酶对G+菌的作用是() A. 破坏磷壁酸 B.裂解粘肽的聚糖骨架 C.损伤细胞膜 D.抑制菌体蛋白的合成 E.抑制四肽侧链与五肽桥链的联结 25.有关质粒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基因 B.为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C.具有自我复制传给子代的特点 D.可从一个细菌转移至另一个细菌体内 E.可自行丢失 26.关于细菌的核,错误的描述是() A. .具有完整的核结构 B.为双股DNA. C.是细菌生命活动必需的遗传物质 D.无核膜 E.无核仁 27.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考试

单染色 1、涂片: 用接种环沾取细菌培养液,在玻片上涂成直径约为1.0cm 的菌膜。(Tip:菌量不宜过多,以免标本过厚,影响染色结果) 2、干燥: 最好在室温中自然干燥,也可在远离火焰上方微微烘干,但切勿靠近火焰以免烤焦标本。(注意:如烘干,以玻片不烫手为宜。) 3、固定: 火焰固定。将标本涂片在火焰外层内来回通过3次。固定的作用一是杀死细菌,同时可改变对染料的通透性(因为活的细菌一般不让各种染料进入细胞内)。再者使细菌与玻片粘附牢固,三是使细菌蛋白凝固后保持其固有的外形。

4、染色: 滴加结晶紫、稀释复红或碱性美兰液1~2滴,使染液盖满涂膜,1~2分钟后,用细小流水洗去多余的染液,在空气中自然干燥或用吸水纸轻轻吸干(切忌拖、拉)。 5、镜检 结果: 用结晶紫染色的细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呈紫色;用复红染色者均为红色;用碱性美兰染色者均为蔚蓝色。 复染 革兰染色法 过程: 初染:结晶紫1分钟 媒染:碘液1分钟 脱色:95%酒精半分钟 复染:稀释复红半分钟 每步染色完后均需水洗。 葡萄球菌的革兰染色 变形杆菌的革兰染色 链球菌的革兰染色

紫碘酒红一一半半 球阳杆阴阳紫阴红 注:脑淋卡白抗孢除外 过程 1、涂片:用棉签或接种环沾取细菌培养液,在玻片上涂成直径约为1.0cm 的菌膜。 2、干燥:最好在室温中自然干燥,也可在远离火焰上方微微烘干。但切勿靠近火焰以免烤焦标本。 3、固定:火焰固定。 4、革兰染色过程: 初染:结晶紫1分钟 媒染:碘液1分钟 脱色:95%酒精半分钟 复染:稀释复红半分钟 5、镜检:球阳杆阴阳紫阴红 化脓性球菌分离鉴定 化脓性球菌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 触酶实验 原理:产生过氧化氢酶的细菌,能催化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氧分子-出现气泡。 操作步骤:在洁净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用接种环取少许细菌培养物与生理盐水中乳磨均匀,然后加3%过氧化氢数滴;或直接滴加3%过氧化氢于不含血液的细菌培养物中,立即观察结果。 结果观察:有大量气泡产生者为阳性。不产生气泡者为阴性。G+球菌中,葡萄球菌和微球菌均产生过氧化氢酶,而链球菌属为阴性,故此试验常用于G+球菌的初步分群。 血浆凝固酶试验 原理: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血浆凝固酶,可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导致血浆凝固;而非致病性葡萄球菌由于不产生此酶,故不能凝固血浆,二者可据此予以区别。 操作:玻片法——取干净玻片一块,血浆及生理盐水各一滴,分别置于玻片两端;用接种环取细菌少许,分别与生理盐水及血浆充分混匀。 结果观察:30秒钟内盐水中的细菌呈均匀浑浊,而兔血浆则呈块状或颗粒状者为阳性。 甘露醇发酵试验 接种甘露醇单糖管,观察颜色改变及气体产生情况。

初级检验士考试微生物学检验讲义微生物检验概述

微生物检验概述 考点: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与要求 标本采集与运送 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措施和质量保证 内容讲解 一、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 1.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病原学依据; 2.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用药的信息; 3.为医院感染提供病原微生物及其耐药性动态信息; 4.改进或更新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方法; 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要求 1.快速、准确地提出检验报告; 2.检验人员必须有较丰富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熟练、正确的操作技能,必须养成有菌观点和无菌操作的习惯; 3.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必须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并参加和接受质量控制考核; 4.重视实验室消毒灭菌工作; 三、诊断试验的选择原则 1.选择有鉴定价值的试验 要对两种细菌进行鉴定,须选择一项两种菌呈现截然不同结果的试验,即一种菌呈现阳性阳性反应的菌株阳性率须大于90%,另一种菌为阴性阴性反应的菌株阳性率应小于10%,这项试验才有鉴定价值;否则,就没有鉴定价值; 2.选择简易、快速、方便的试验 1鉴定一种细菌可能有多种特异的方法,没有必要逐一进行试验,只选择其中一或两种达到目的即可,多选无意义;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试验、耐热DNA酶试验、甘露醇分解试验均阳性,只选较简单的凝固酶试验就足够了; 2选择操作简便、快速的方法; 3选用复合培养基,一次操作可同时看几个生化反应,如克氏双糖铁KIA,动力靛基质脲酶MIU等; 3.综合考虑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敏感性=所有阳性结果数/所有感染病人数,试验敏感性越高,假阴性结果就越少;特异性=阴性结果总 数/未感染病人数,特异性越高,假阳性结果越少;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相互联系的,试验的敏感性增加,会使特异性下降,反之亦然; 四、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标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正误,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早期采集: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而且必须在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2.无菌采集:应无外源性污染;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附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 班级学号姓名 注意事项: 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的数字涂黑,并写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A卷/B卷)。交卷时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以零分计算! 2.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共150个选择题,请按题目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做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型选择题 (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90个选择题) 1。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疯牛病B。梅毒 C.结核病D。沙眼 E。体癣 2。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B。二分裂方式繁殖 C。对抗生素敏感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肽聚糖含量少 B.缺乏五肽交联桥 C.对溶菌酶敏感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有蛋白糖脂外膜 4.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C。影响核酸复制 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E.损伤细胞膜 5.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半固体) 6。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都是阳性) B.不直接引起疾病 C.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代谢不活跃 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7。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A。10倍B。100倍 C。400倍D。900~1000倍 E。10000倍 8。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A.红色和紫色B。紫色和紫色 C。紫色和无色D。无色和无色 E.无色和紫色 9。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