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控股合并案例

控股合并案例

控股合并案例

控股合并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份,从而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这种合并方式通常发生在两家公司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或者是为了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控股合并案例在商业界并不少见,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典型的案例。

首先,我们来看一家知名的跨国公司,A公司。A公司在其所在国家已经占据

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为了实现国际化发展,A公司决定通过控股合并的方式收购B公司,B公司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这次合并,A公司不仅获得了B公司的先进技术和市场资源,

还扩大了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实现了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从而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行业内的控股合并案例。C公司和D公司是同一行业的两

家竞争对手,两家公司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叠和竞争。为了避免内耗和资源浪费,C公司和D公司决定进行控股合并,整合两家公司的资源

和优势,形成更大规模的企业,提高整体市场份额和竞争力。通过这次合并,C公

司和D公司实现了资源整合和成本优化,提升了行业地位,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

更加稳固的基础。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国内企业的控股合并案例。E公司是一家新兴的科技公司,虽然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资金和市场拓展方面存在一定的瓶颈。为了实现更快速的发展,E公司决定通过控股合并的方式收购F公司,F公司在资

金和市场拓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资源。通过这次合并,E公司不仅获得了F公

司的资金支持和市场资源,还加快了自身的发展步伐,实现了资源整合和快速扩张,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控股合并案例在商业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通过合并可

以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快速扩张等多重效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控股合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谨慎分析和科学决策。希望以上案例能够为大家对控股合并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案例导入】2016年1月15日甲公司以账面原价150万元、累计摊销20万元、减值准备4万元、公允价值200万元的一项专利权作为对价,自同一集团内丙公司手中取得乙公司60%的股权。合并日乙公司账面净资产为120万元。合并当日甲公司“资本公积—资本溢价”10万元,盈余公积结存5万元. 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解析』①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72万元(120×60%); ②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72 资本公积10 盈余公积 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9 累计摊销2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4 贷:无形资产--专利权150 【案例导入】2014年7月25日,甲公司以账面余额8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公允价值1000万元的库存商品自同一集团的丁公司换取乙公司70%的股权,该商品的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率为5%.乙公司账面净资产为800万元。甲公司投资当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为70万元,“盈余公积”为50万元。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解析』①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560万元(800×70%); ②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560 资本公积70 盈余公积5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40 存货跌价准备100 贷:库存商品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 ――应交消费税50 【案例导入】2016年5月20日,甲公司以一台生产设备为合并对价,取得其母公司控制的乙公司80%的股权,并于当日起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合并 日,该设备的账面原价为7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 3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乙公司净资产的账面 价值为600万元。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 甲公司投资当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为50万元,盈余公积为20万 元. 『解析』①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480万元(600×80%); ②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470 累计折旧2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0 贷:固定资产700

城投控股吸收合并阳晨B股案例研究

城投控股吸收合并阳晨B股案例研究 B股市场自1991年底开市以来已走过25个年头,但目前仍存在规模较小、上市公司质量良莠不齐、市场定位不明确等问题,与A股、H股等海外上市融资渠道相比,B股市场的融资能力也已基本丧失。现如今我国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激烈,在B股上市的公司也迫切需要打开新的融资渠道,以实现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在B股上市的房地产、基建和公用事业等重资产企业而言,由于B股市场缺乏融资功能,因此,这些上市公司融资需求迫切,转板欲望强烈。可见,B股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对这些企业来说已形成了严重的障碍。 在历经辉煌与坎坷之后,B股市场目前的状况极为不佳,已处于亟待改革的风口浪尖上。B股的改革需求十分迫切,在改革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声音,所以唯有探索出一条正确的符合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需求的、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新路径,才能对未来真正解决B股问题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本文以城投控股吸收合并阳晨B股的案例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回顾了国内外换股吸收合并的文献,简述了论文的创新之处,并探讨了换股吸收合并及分立上市的相关问题;其次,本文对案例双方公司背景,吸收合并的目的及合并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该方案与其他现有的B股改革方案不同之处在于创造了资本市场第一个“A+B”转“A+A”模式,因此被称为是“重大无先例”的重组特案。在具体研究方面,本文分别从换股吸收合并的动因,合并前后的股权及业务结构,换股价格的合理性和使用四种方法计算换股比例,还有现金选择权的合理性以及使用欧式看涨期权角度研究其内在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再次,基于事件研究法和K线图角度分析短期市场反应;本文对城投控股吸收合并阳晨B股案例进入深入剖析,对A股换股吸收合并B股再分立上市的模式来解决B股遗留问题进行可行性研究,最后得到了有关启示和结论。 此次换股吸收合并对未来B股上市公司改革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可作为一种具操作性的范式予以推广,对于未来B股市场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上市公司分拆的价值分析和路径—以城投控股吸收合并阳晨B股分立上市为案例

上市公司分拆的价值分析和路径—以城 投控股吸收合并阳晨B股分立上市为案 例 摘要:换股吸收合并是公司整合的一种形式,目前应用于国内外各类公司。国内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些年来,该种公司整合的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上市公司的青睐,并已渐渐成为上市公司扩张业务、拓展产业和进行资源整合的一种重要行式。城投控股换股吸收合并阳晨B股是一起典型的在同一控制下上市企业以A股换股吸收合并B股后分立上市的案例。经由对本案例的研究,可以为国内希望通过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来解决B股遗留问题的上市公司提供可操作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上市公司;分拆;城投控股;阳晨B股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换股合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有利发展时机,也必将因其特殊的优越性而影响到并购重组领域。城投控股吸收合并作为国内第一个通过先吸收合并再分立上市的方法来解决B股遗留问题的案例,其做法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所以把这个案例当做实际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上市公司分拆的目的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分拆上市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公司主业更加明确,各子公司可以专注于一项业务,从而实现聚焦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做大估值。 在城投控股吸收合并阳晨B股分立上市的案例中,一方面可以使城投控股下属环境集团和阳晨B股经营的污水处理业务进行结合,解决他们之间潜在的同行业竞争的问题,使城投控股环境业务整合,促成协同效应有效形成;另一方面通过分立,也能够实现城投控股的环境业务(包括阳晨B股的城市污水处理业务)整体上市。此外,城投控股(存续方)也能够及时完成转业,充分运用其他业务

的优势,建设以城市基础设施为主要投资方向的综合资产管理集团,充分发挥其 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最后,此番举措也可兼顾A股和B股中小股东的利益,对中小股东进行保护。 与此同时,在如今的市场形势下,当初利用B股实现引进外资的作用已不复 存在,而因B股的特殊性,在国内环境下难以长久维持,也必然会被淘汰。B股 股票无法实现其自身价值,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经营价值也就失去了相应的意义,股东也无法从中获取合法的股利收益。在此之前,阳晨B股也提出了一些有 参考性的解决方案,但是都无法顺利解决B股遗留问题,其想法难以落地。在这 次的换股吸收合并方案中,既可以有效解决问题,也能使双方股东获得合法权益,从而实现股票价值的回归,也能使得公司经营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从而使得公 司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二、上市公司分拆的创新途径 (一)城投控股吸收合并及分立上市的案例概述 城投控股、阳晨B股的控股股东均为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 为上海国资委。城投控股的主营业务除地产开发外,还通过旗下环境集团从事生 活垃圾陆上中转运输、焚烧发电及卫生填埋等业务,与阳晨B股主营的城市污水 处理业务同属环保行业,形成同业竞争。同时,B股市场已长期失去正常的融资 功能,被边缘化,阳晨B股转A上市也开创了B转A新思路。 资料显示,城投控股2015年6月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向阳晨B股全体股 东发行A股股份,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阳晨B股。同时,安排下属全资子公司环 境集团承继及承接阳晨B股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然后分立出来申请在上交所上市。其中,城投控股的换股价格为15.5元/股,阳晨B股换股价格为2.522美元/股。阳晨B股与城投控股的换股比例为1:1,即 每1股阳晨B股股票可以换得1股城投控股A股股票。 吸收合并完成后,环境集团分立出来(即上海环境)申请在上交所上市。分 立实施日,城投控股在分立实施股权登记日在册的全体股东,其持有的城投控股 股份(包括原阳晨B股股东因本次合并取得的城投控股股份)将按照0.782637

公司合并的经典案例

公司合并的经典案例 篇一:五大公司企业合并案例 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分析 案例一: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 并购过程: 204年 12月 8日,联想宣布以 1.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6.5亿美元将以现金支付,6亿美元以联想的股票支付,每股计价 2.675港元,包括 8.2亿股联想普通股,9.2亿股优先股,共计 17.4亿股联想股票,占联想股份的 18.9,BIM成为联想的第二大股东。在收购前,BIM的个人电脑业务的帐面净资产为负 6.8亿美元。205年 5月 1日收购完成,新联想的个人电脑业务约占全球市场的 8,是世界第三大电脑制造商。 合并动因: 联想长期以来把战略主要放在国内市场上,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和高效的团队。 联想收购 BIM的个人电脑业务后,通过利用 BIM现有资源有利于解决联想在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首先,联想此次收购,连同 BIM的 PC部门员工一起纳入摩下,这些员工在国际市场上的丰富经验对想把“LENOVO”,打入全球市场的联想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其次,联想缺少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而 BIM 在国际上有较为完善的销售渠道。最后,这次收购因 BIM在世界上的地位而被全球媒体大量报道,ELNOVO品牌在这个过程中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品牌成为一个被大肆宣传的品牌,这无疑为 LENOVO走向世界埋下了有利的伏笔。对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来说,被纳入联想旗下也是其发展的一个新机遇。首先,BIM 在全球大型企业的市场方面个人电脑市场做得非常好,联想在小企业的市场方面做得很好,两者的联合能把这两部分的优势联合在一起。其次,新联想通过扩大了的

2019—2022年企业合并案例

2019—2022年企业合并案例 万达的如虎添翼与断臂求生 在2019年末,福布斯富豪榜的前十位已经看不到王健林的名字了。这位曾经的中国首富在过去十年内走了怎样一条跌宕起伏之路,恐怕可以从万达集团的几次收购与被收购当中寻找出一些端倪。 遥想王老板当年,何等风光无限。在鲁豫有约的节目上,他的那一句“先定一个小目标,我先挣它一个亿”毫无争议地成为了2016年年度网络热词。 在2014年底,万达以3.15亿美元价格收购金融机构快钱,并将快钱打造成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这场并购不仅有利于万达搭建自己的支付系统,还为万达开展理财、企业融资、众筹等金融业务提供支持。与互联网企业过度依赖线上流量不同,实体企业的并购更关注利用自身的线下流量优势从而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无缝对接。通过此次并购,王健林不仅弥补了万达商业帝国当中金融这一块短板,还完成了万达从重型固定资产走向轻型虚拟资产的关键转型。 2016年1月,万达集团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折合人民币230亿元)与美国传奇影业公司合并,这是迄今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最大一桩文化产业的并购,也被看作是中国首富进军好莱坞的标志。 谁料此后风云突变,2017年万达集团将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和77家酒店打包出售给融创中国和富力地产,总金额637.5亿元;2019年,又将万达百货下属37家门店出售给了苏宁易购。在这两年

多的时间里,万达出售资产已超过千亿,包括酒店、文旅、海外地产、物管、百货以及多个海外项目。 虽然从买方变成成为了卖方,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万达集团在出售资产的过程中也在悄然完成了重大转型。 08顺丰借壳上市完成“曲线救国” 在并购的世界里,还有一种模式不可被忽视,那就是通过反向收购实现借壳上市的目的。其中,顺丰控股在2017年完成上市可谓2010年代最著名的一次反向收购案例了。 2017年2月24日,中国快递业“一哥”王卫带领他的顺丰控股赴深圳借壳上市。上市当天,顺丰控股市值已达2300亿,超过了众多老牌上市公司,而老板王卫的身价也骤然暴涨,距离当时的中国首富身价仅差五个涨停板。 顺丰控股能够在当时的资本市场上大放异彩,与其针对鼎泰新材的反向收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鼎泰新材以其净资产作价8亿,与顺丰控股全体原股东持有的顺丰控股100%股权等值部分进行置换,顺丰控股作价433亿元;然后,由鼎泰新材以发行普通股394981万股,每股10.76元,共计425亿元,向顺丰全体原股东购买资产置换的差额;最后,鼎泰新材拟以不低于11.03元/股向其他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不超过72,595.47万股,共计80亿元。交易完成后,王卫所控制的明德控股(顺丰控股原股东)将持有鼎泰新材总股本的55.04%,明德控股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王卫将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顺丰实现借壳上市。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15则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15则 一、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控股股东 1.徐工 上市公司拟向徐工有限的全体股东徐工集团、天津茂信、上海胜超、江苏国信、建信金融、金石彭衡、杭州双百、宁波创翰、交银金投、国家制造业基金、宁波创绩、徐工金帆、福州兴睿和盛、河南工融金投、上海港通、天津民朴厚德、中信保诚发行股份吸收合并徐工有限。上市公司为吸收合并方,徐工有限为被吸收合并方。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上市公司作为存续公司承继及承接徐工有限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徐工有限的法人资格将被注销,徐工有限在本次交易前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将被注销,徐工集团、天津茂信、上海胜超、江苏国信、建信金融、金石彭衡、杭州双百、宁波创翰、交银金投、国家制造业基金、宁波创绩、徐工金帆、福州兴睿和盛、河南工融金投、上海港通、天津民朴厚德和中信保诚将持有吸收合并后上市公司的相应股份。 本次交易前,徐工有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2.柳工 上市公司拟向柳工有限的全体股东柳工集团、招工服贸、双百基金、国家制造业基金、诚通工银、建信投资、广西国企改革基金、常州嘉佑及中证投资发行股份,吸收合并柳工有限。上市公司为吸收合并方,柳工有限为被吸收合并方。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上市公司作为存续公司承继及承接柳工有限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柳工有限的法人资格将被注销,柳工有限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将被注销,柳工集团、招工服贸、双百基金、国家制造业基金、诚通工银、建信投资、广西国企改革基金、常州嘉佑、中证投资将成为吸收合并后上市公司的股东。 本次交易中,被吸收合并方柳工有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 3.云南白药 白药控股自2016年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来,已形成云南省国资委、新华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范文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范文 企业并购是指两个或更多单位,实施并购重组后形成新的经济实体,或由投资者投资购买另一个公司的股份,两者分别继续在市场上发挥自身的作用。近年来,企业并购的频率在不断增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企业并购的角度,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以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其他企业进行参考与借鉴。 一、企业并购案例分析 1、中粮集团与蒙牛乳业的并购案例:2016年,中粮集团宣布完成与蒙牛乳业的并购。仅一年时间,中粮集团及其子公司收购了蒙牛乳业控股的股份,控制了蒙牛乳业的整个控股,宣布成功完成的并购案例。中粮集团与蒙牛乳业的并购,使中粮集团拥有了强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在这次并购案件中,中粮集团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好处。 2、腾讯与拼多多的并购案例:2019年,腾讯及其附属公司宣布收购拼多多的部分股份。在该案件中,腾讯收购了拼多多的18.5%的股份,同时,拼多多也成为了腾讯的战略投资者。在这次并购案件中,腾讯得到的优势是拥有了拼多多的数据,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而拼多多也受益于腾讯的技术、营销和金融服务,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企业并购分析 1、互补性:企业并购案件中,同行并购是最常见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被并购方企业和并购发起方企业的产品、服务、技术、资源等非常接近,甚至是完全重合的,此时,两个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实

现对方的资源、技术和市场的互补性,从而形成双赢。 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一家企业通过扩大营业面积或产品线,积累大量客户、数据,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通过并购,被并购方能够从并购发起方获得更多的客户,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其规模经济,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企业并购的类型和案件种类繁多,但是重要的是要选择具有互补性或规模经济的被并购企业,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并购的优势,获得潜在的效益。另外,还需要从法律、协议、数据等多个层面角度综合考虑,确保并购安全可靠、有利可图,以求兼顾实际利益和合法权益,并维护并购过程正常进行。

近五年企业合并案例

近五年企业合并案例 1、阿里收购吉鑫控股 公告时间:2020年10月19日 阿里巴巴宣布淘宝中国拟280亿港元(约36亿美元)收购吉鑫控股有限公司百分之七十九点四股权。股份购买后,阿里巴巴连同其关联方将持有高鑫约百分之七十二的经济权益,成为控股股东。 这是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领域最大一次并购交易。由于高鑫零售是将大润发中国业务与欧尚中国业务“打包”联合上市,阿里此次的收购行为意味着,欧尚退出了中国市场,将其中国业务及整体权益出售给了阿里巴巴。 通过本次收购,阿里在新零售领域再做千亿级别加码和布局,“互联网加商超”赛道又将重新洗牌。 2、百度收购YY直播 公告时间:2020年11月17日 百度公司宣布,与欢聚集团签署最终约束性协议,全资收购欢聚集团国内直播业务(即“YY直播”),总交易金额约为36亿美元,交易预期将于2021年上半年完成交割。据了解,收购部分包括但不限于YY移动应用、https://www.wendangku.net/doc/c619065593.html,网站、YYPC客户端等。 2020年以来,百度朝着短视频、直播领域发力,并宣称“直播和视频是其在2020年的重要方向之一”。交易完成后,YY直播将加入百度,未来双方将在技术、流量、生态等多个方面实现相互赋能,

形成规模效应。 3、徽商银行收购包商银行四分行 公告时间:2020年11月27日 徽商银行披露已与包商银行、包商银行接管组及存款保险基金订立收购承接协议,向包商银行收购承接目标业务、目标资产、目标负债及目标人员,收购价格约为177.35亿元。 收购包商银行的四家跨省分行后,徽商银行的省外机构网点布局将延伸至南京、北京、深圳、宁波与成都五个地方。横跨长三角(南京与宁波)、环渤海(北京)、珠三角(深圳)与成渝地区(成都),在城商行中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021年企业合并案例

2021年企业合并案例 6月18日,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与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宣布,蒙牛将发出全面收购要约收购雅士利全部发行股票,获得了控股股东张氏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第二大股东凯雷亚洲基金全资子公司CADairyHolding接受要约的不可撤销承诺,两者承诺出售合计约75.3%的股权。目标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估值约为124.57亿港元。 据了解,该消息在当天召开的食品安全周工信部主题日会议上由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王黎明提前透露。 7月25日,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与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联合公告,双方就蒙牛对雅士利提出之自愿性全面收购要约,已于7月24日下午4时正接获股份要约的有效接纳书,涉及26.8亿股雅士利股份,相当于雅士利已发行股本75.3%,收购要约已于当日在所有方面成为无条件。收购要约将继续可供接纳,直至8月13日(最后截止日期)下午4时正。 在股份要约在所有方面成为或被宣告为无条件后,原雅士利董事会主席张利钿将终止董事会主席职务,留任雅士利董事及集团内各相关成员公司之董事,蒙牛乳业公司总裁孙伊萍继任雅士利董事会主席,雅士利高管张雁鹏亦将留任董事。 蒙牛本次收购主要目的在于补齐蒙牛在儿童奶粉业务方面的“短板”。目前,奶粉业务仅占蒙牛收入的1.6%。而相比之下,另

一乳业巨头伊利的奶粉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10%左右。在此背景下,蒙牛收购市场占有率近7%的雅士利,可以减少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也是蒙牛乳业 在奶粉领域发力的重要信号。两大乳业巨头联手后,将通过资源整 合与互补,利用双方在产品、品牌、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加快高端 奶粉行业整体升级的速度。 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于中国生产及销售优质乳制品。凭借其主要品牌蒙牛,本集团已成为中国领先的乳制品生产商 之一。本集团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包括液体奶(如UHT奶、乳饮料及 酸奶)、冰淇淋及其他乳制品(如奶粉)。根据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 中心的数据,蒙牛液体奶荣列2022年度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销 售额第一名。 雅士利的婴幼儿奶粉业务始于1998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 为资产数十亿元、驰名海内外的现代化大型公司。本集团于2022年11月1日在香港上市,开始了国际化的资本运作。集团至今建立起 了由超过1,500家一级经销商、超过10万家零售点(其中包括超过20,000个中大型零售点、强大的销售体系,取得了市场的高渗透率。2022年,雅士利录得收入36.55亿元,净利润为4.68亿元。

企业合并案例

企业合并案例 米塔尔并购华菱管线 凯雷收购徐工机械 拉法基控股XX双马 大摩、IFC投资海螺水泥 阿赛洛入股莱钢股份 中石化整合旗下A股公司 Holchin B.V.吞下G华新 海螺水泥拿下巢东股份 CVC或将控股晨鸣纸业 米塔尔并购华菱管线 米塔尔钢铁公司(Mittal Steel pany N.V)(以下简称“米塔尔”)系一家在荷兰注册成立且其股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阿姆斯特丹泛欧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股份XX。其授权股本为122,150,000欧元(其中已发行和实付股本为 47,694,118.90欧元),股东包括米塔尔钢铁S.a.r.l.(持有收购人80.52%的股份,注册于卢森堡)、伊斯帕特国际投资公司(持有米塔尔15.07%的股份,注册于西班牙)与公众股东(持有收购人4.41%的股份)。米塔尔的实际控制人为Lakshmi Niwas Mittal(拉克希米·米塔尔)先生和Usha Mittal女士。Mittal先生现任米塔尔的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米塔尔于1976年在印度成立,成立初期产能仅为6.5万吨。1989年起,这家公司开始实施收购兼并战略,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公司。2004年钢铁发货量超过4,200万吨,销售额超过220亿美元,净收益为47亿美元,在四大洲14个国家拥有钢铁生产设施,全球员工超过15,000名。米塔尔2004年成功收购美国国际钢铁集团后,总产能增至7,000万吨,远远超过此前排名第一的欧洲阿赛洛钢铁集团。 收购进程 2004年8月28日,米塔尔和XX华菱钢铁集团XX公司(以下简称“华菱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 2004年9月,米塔尔开展对华菱管线的业务、法律和财务方面的审慎调查。

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一、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 东航、上航两个难兄难弟实在有太多的相似点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寒流中都分别披星戴帽,而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均立足上海,放眼全国,业务上存在颇多重叠之处,重组是个双赢的选择。但实际中,由于东航属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企业,上航属于上海国资委下属企业,这两个属于不同娘家的国有企业最后能够走上重组之路,这与上海对局部利益的放弃和打造一个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需求是分不开的。 (一)交易结构 1、东航发行股份吸并上航,上航注销法人资格,所有资产和负债人员业务均并入东航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航空有限公司中。 2、双方的换股价格均按照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确定,对接受换股的上海航空股东给予25%的风险溢价作为风险补偿。 3、方案赋予东航和上航的异议股东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提供的现金选择权,包括H股和A 股股东,异议股东可以按照换股价格行使现金选择权,无风险补偿。行使现金选择权的股东要求: ①在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 ②持续持有股票至收购请求权、现金选择权实施日。 4、由于国务院国资委等领导要求东航需要非公发行融资,方案采取换股吸收合并和A+H非公开发行两个项目并行操作,且相互独立,不互为条件,达到"一次停牌、同时锁价"的目标 (二)几点关注 1、上航被吸收合并的资产东航由东航通过其设立全资子公司上航有限来接收原上海航空主业资产及债权债务,并重新领域新的行政许可证照。上海有限为东航的全资子公司,这我就不理解了,为何不干脆直接采取控股合并上航的方式,反而绕了一圈却需要重新办理几乎所有的经营许可证照?难道是吸收合并有强制换股的味道但控股合并

近年来企业并购案例

近年来企业并购案例 企业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购买另一个公司的股份或资产,实现两家公司的合并。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并购案例屡见不鲜。下面列举了近年来的10个企业并购案例。 1. 中国化工集团收购瑞士先正达公司(2016年):中国化工集团以4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瑞士先正达公司,合并后的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农化公司之一。 2. 阿里巴巴收购高德地图(2018年):阿里巴巴以1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国最大的数字地图提供商高德地图,进一步完善了阿里巴巴的数字生态系统。 3. 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2012年):谷歌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Motorola Mobility,进一步加强了谷歌在移动设备市场的竞争力。 4.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联想以1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使联想成为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 5. 耐克收购Converse(2003年):耐克以3.0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Converse,使耐克进一步巩固了在运动鞋市场的领先地位。 6. 中国移动收购中国铁塔(2014年):中国移动以2700亿元人民

币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铁塔,实现了电信和通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发展。 7. 德国大众汽车收购斯柯达汽车(1991年):德国大众汽车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捷克斯柯达汽车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大众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 8. 美国百事可乐收购全球统一饮料(2010年):百事可乐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球统一饮料,进一步巩固了百事可乐在全球饮料市场的领先地位。 9. 中国平安收购香港汇丰(2011年):中国平安以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香港汇丰控股,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平安在香港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10. 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2017年):亚马逊以13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食超市,进一步拓展了亚马逊在零售业的业务范围。 以上是近年来的10个企业并购案例,这些案例体现了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和提升竞争力而进行的并购行为。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市场扩张和风险分担,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交通集团吸收合并案例

交通集团吸收合并案例 山东高速:将吸收合并齐鲁交通集团齐鲁交通集团将注销 山东高速控股股东吸收合并齐鲁交通集团齐鲁交通集团将注销。8月12日,山东高速集团和齐鲁交通集团联合重组方案显露端倪,山东高速集团将吸收合并齐鲁交通集团,承继齐鲁交通集团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齐鲁交通集团将注销。 山东高速集团承继所有资产、负债、人员 12日晚,山东高速披露的最新公告显示了控股股东山东高速集团和齐鲁交通集团联合重组的方案。 联合重组拟以山东高速集团吸收合并齐鲁交通集团的方式实施,合并完成后,齐鲁交通集团注销,山东高速集团作为合并后公司继续存续。齐鲁交通集团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由山东高速集团承继,齐鲁交通集团的下属分支机构及齐鲁交通集团持有的下属企业股权或权益归属于山东高速集团。 重组后的山东高速集团注册资本459亿元人民币,股权结构为山东省国资委、山东国惠投资有限公司、山东省社保基金理事会分别持有

70%、20%、10%的股权。 公司表示,目前不涉及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亦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化。 山东高速集团和齐鲁交通集团的联合重组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齐鲁交通集团旗下有一家港股上市齐鲁高速,8月12日齐鲁高速股票临时停牌,“以待根据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刊发一份构成本公司内幕消息的公告”。 齐鲁交通集团在6月份筹划入主江苏上市公司金智科技,通过受让其控股股东股份和参与定增的方式拿下公司总股本的29.99%,耗资约12.26亿元。 山东高速集团旗下还有一家上市公司山东路桥,8月12日山东路桥也披露了控股股东筹划联合重组的公告,和山东高速披露的内容相似。因为山东高速集团和齐鲁交通集团均持有山东路桥股份,吸收合并完成后,山东高速集团及其子公司持有的公司股份总数预计将上升至7.66亿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68.38%。 新山东高速集团资产近万亿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

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研究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通过合并协议将各自独立经营的企业合并成一个新 的企业或加入到已有的企业中,通过资产重组和经营整合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而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目的。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 并是指由同一个实体或控股方控制的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的合并,控制方对合并后的新企 业仍然保有控制权。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是指由两个或多个独立的实体之间进行 的合并,合并后的公司不存在一个实体或控股方对其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案例: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的合并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中国两个最大的电信运营商,两家公司在国内市场上存在激烈 的竞争关系。为了避免过度竞争,提高整体市场效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决定进行合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两家公司存在同一控制关系,合并后的新企业仍然由中国国家控股。 合并后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能够整合两家公司的资源和网络 优势,提高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合并后,新公司将充分利用两家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渠道,推出更多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用户体验。新公司还可以通过合并来减少重复投资和 运营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相比之下,如果中国电信和一个国外电信运营商进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 后的新公司将面临不同的挑战和机遇。两个独立的实体将合并为一个新的独立公司,各自 保留原有的品牌和市场份额。合并后的新公司需要通过整合双方的产业链资源,提高运营 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新公司还需要面对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寻找合适的市 场定位和发展策略。 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目的和实施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控制 下的企业合并更容易实施,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和提高效益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非同 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需要更多的协调和整合工作,需要双方公司在经营理念和市场策略 上达成一致,才能实现合并后的新公司的发展潜力。

浙富控股并购重组过程中的“隧道挖掘”案例研究

浙富控股并购重组过程中的“隧道挖掘”案例研究 浙富控股并购重组过程中的“隧道挖掘”案例研究 引言: 并购重组作为企业战略重要的一环,具有将企业资源整合,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作用。然而,在并购重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其中“隧道挖掘”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案例。本文将以浙富控股并购重组过程中的“隧道挖掘”案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 一、案例背景: 浙富控股是一家在中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跨国公司,专注于金融服务领域。在一系列的并购重组中,该公司曾遭遇到了“隧道挖掘”案例,引发了广泛关注。 二、案例分析: 1. 案例描述 浙富控股在并购重组过程中,为了获取目标公司的控制权,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了隧道挖掘。他们在财务报表中人为夸大公司资产价值、利润水平等,同时将公司财产转移至他们个人账户,以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2. 隧道挖掘的原因 隧道挖掘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贪婪与私利:浙富控股高层管理人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利用并购重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进行隧道挖掘。 (2)监管松懈:监管部门在并购重组过程中监管不力,缺乏 对企业的有效监管。 (3)制度缺陷:现有法律体系对于隧道挖掘行为的惩罚力度 不足,对违法行为缺乏威慑作用。

(4)内部控制不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机制薄弱,缺乏有效的 审计与监控机制,为隧道挖掘提供了便利。 3. 隧道挖掘对企业的影响 隧道挖掘行为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风险:隧道挖掘行为导致公司财务报表失真,而且 将资金转移至个人账户,给企业的资金链带来了巨大风险。(2)形象受损:隧道挖掘行为严重损害了浙富控股的企业形 象和声誉,失去了投资者的信任。 (3)业务受阻:隧道挖掘行为会造成并购重组事务的滞后, 影响公司正常的运营和发展。 三、防范措施: 1.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的内部 控制体系,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加强监管与法律制度: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并购重组过程中 的监管力度,对于违法行为要及时追责,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提高对隧道挖掘行为的处罚力度。 3. 提升高层管理人员的道德素养: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加 强高层管理人员的道德素养,培养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增强个人诚信意识。 4. 加强信息披露与透明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强对 外部投资者的沟通与合作,增强市场的监督与约束。 5. 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薪酬机制,将业绩考核和 激励机制结合起来,提高公司经营管理的效率与稳定性。 结论: 浙富控股并购重组过程中的“隧道挖掘”案例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应重视风险防控,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监管,提高风险意识和企业

五大公司企业合并案例

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分析

案例一: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 并购过程: 2004年 12月 8日,联想宣布以 1。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IBM 的个人电脑业务。 2005年 3月 9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 (CFIUS)作出裁决,批准联想集团并购 IBM全球的个人计算机 (PC)业务。17。5亿美元中的 6.5亿美元将以现金支付,6亿美元以联想的股票支付,每股计价 2。675港元,包括 8.2亿股联想普通股,9。2亿股优先股,共计17。4亿股联想股票,占联想股份的 18.9%,BIM成为联想的第二大股东。在收购前,BIM的个人电脑业务的帐面净资产为负 6。8亿美元。 2005年 5月 1日收购完成,新联想的个人电脑业务约占全球市场的 8%,是世界第三大电脑制造商。 合并动因: 联想长期以来把战略主要放在国内市场上,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和高效的团队。 联想收购 BIM的个人电脑业务后,通过利用 BIM现有资源有利于解决联想在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首先,联想此次收购,连同 BIM 的 PC部门员工一起纳入摩下,这些员工在国际市场上的丰富经验对想把“LENOVO",打入全球市场的联想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其次,联想缺少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而 BIM在国际上有较为完善的销售渠道。最后,这次收购因 BIM在世界上的地位而被全球媒体大量报道,ELNOVO品牌在这个过程中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品牌成为

一个被大肆宣传的品牌,这无疑为 LENOVO走向世界埋下了有利的伏笔。对 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来说,被纳入联想旗下也是其发展的一个新机遇.首先,BIM在全球大型企业的市场方面个人电脑市场做得非常好,联想在小企业的市场方面做得很好,两者的联合能把这两部分的优势联合在一起.其次,新联想通过扩大了的 生产规模产生规模效应,降低个人电脑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对BIM个人电脑扭转长期亏损的局面也提供了一个机遇.因此,此次联想收购 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后,双方在许多方面都有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的可能性,此次收购实现了优势资源的联合。 合并结果: 截至 2004年上半年,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己经累计亏损三年半,金额达到 10亿美金,其中 2002年亏损 1。71亿,2003年亏损 2.58亿,2004年上半年亏损 1。39亿,到 2004年 6月底,IBM PC业务的帐面净资产为负的 6.8亿。 IBM在此次出售中获得了大量的现金,成功地把盈利率低的不良资产转变为优质资产 (现金).通过把优良资产投资到资产收益率较高的业务上,IBM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截至到 2004年 12月 30日,IMB股价上涨—66财经研究 0.12美元,累计上涨 6。 1%.从短期来看,此次并购恶化了联想的财务状况。首先,2003年 IBM的 CP业务亏损 2.58亿美元,联想 2003年纯利润为 10.5亿港元,折合美元约 1。35亿美元,简单计算下,新联想将有 1.23亿/年的帐面亏损。其次,2005年 4月联想宣布向BIM支付的现金增加到 8亿美元,股票相应减少到 4。5亿美元。而

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非全资子公司案例(原创)

非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非全资子公司案例(原创) 一、案例的主题与背景 a公司以前年度通过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取得子公司控制权,本年度购入全部少数 股东股权后,将子公司注销并吸收合并。 本案例主要传授出售子公司少数股权、非同一掌控下稀释分拆的处置。二、案例情景 叙述 a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向非关联方b公司支付35,000万元人民币,取得b公司 全资子公司s公司60%股权。当日,a、b公司股权转让相关手续办理完毕,a公司向s公 司派驻经营及财务核心管理人员,于当日获得对s公司控制权。 出售日,s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50,000万元,账面价值45,000万元,出售 日s公司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参见下表中: *其中,无形资产全部为土地使用权,账面原值20,000万元,累计摊销5,000万元, 摊销期限5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2021年12月31日,a公司分拆财务报告层面,使用出售法对所赢得s公司可辨认净 资产展开分拆,经对各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展开核查,证实商誉5,000万元。 2021年度,s公司账面实现净损益4,000万元,按购买日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净损 益为3,9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s公司未向股东宣告发放股利,a公司与s公 司未发生任何关联交易。 2021年12月31日,a公司向b公司缴付24,000万元,出售b公司所持s公司的40%股权并顺利完成有关股权更替相关手续。同时,a公司将s公司冻结并办理有关工商、税 收等行政相关手续,以原s公司名义签定的合约精心安排均已清扫更替完,原s公司全部 资产、负债转回由a公司分担,s公司所有雇员转至a公司基本建设。 2021年12月31日,s公司按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价值为58,800万元,账面价值54,000万元。2021年度,s公司账面实现净损益5,000万元,按购买日可 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净损益为4,900万元,按无其他权益变动,a公司与s公司未 发生任何关联交易。交易日,s公司资产负债表简表、利润表简表如下: a公司除s公司外存有其他子公司,年末须要基本建设分拆财务报表。案例问题(本 案例中不考量所得税事项): (一)2021年12月31日,a公司单独财务报表中,需对上述交易进行哪些会计处理?(二)2021年12月31日,a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需对上述交易进行哪些会计处理?三、案例解答

2022年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

2022年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案例 篇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及例题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 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特点:(1)不以公允价值计量;(2)不确认损益;(3)合并财务报表中体现“一体化存续”的原则。 二、会计处理 (一)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1.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 参见第四章内容。 2.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合并报表的主体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该集团的所有者是母公司投资者,因此,在合并日,应抵销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销分录: 借:股本(或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贷:长期股权投资 少数股东权益 本讲小结: 1.掌握合并的概念,企业合并的类型,能够区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 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2.掌握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和会计处理。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基本处理原则是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在 合并日及以前期间一直存在,在编制合并日合并报表时,应将母公司长期 股权投资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销,但子公司原由企业集团其他企业控制 时的留存收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是存在的,所以对于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 前实现的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之和)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应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借:资本公积(以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贷方余额为限) 贷: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教材例24-1】A、B公司分别为P公司控制下的两家子公司。A公 司于20某7年3月10日自母公司P处取得B公司100%的股权,合并后B 公司仍维持其独立法人资格继续经营。为进行该项企业合并,A公司发行 了15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作为对价。假定A、B公司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