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运动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导学案

运动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导学案

运动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导学案
运动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导学案

7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学习目标】

1.会分析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的来源。

2.重点:熟练应用向心力公式和向心加速度公式。

3.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并掌握处理特殊点的方法。【知识梳理】

向心力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心力是由提供的

【自学检测】

1.火车转弯处:

(1)若内、外轨一样高,火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_________________提供的,由于火车质量太大,靠这种方法得到向心力,极易使___________________受损。

(2)外轨略高于内轨时,火车转弯时向心力的一部分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减轻了轮缘与外轨的挤压。

2.汽车在拱形桥上行驶到最高点时的向心力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的,方向___________,此时汽车对桥的压力F N′_________G(填“>”、“=”、“<”),汽车行驶到最高点的速度越大F N′就越_________。

3.汽车在凹形桥上行驶通过桥最低点的向心力是由_______________提供的,方向__________,此时汽车对桥的压力F N′_________G(填“>”、“=”、“<”)

4.航天员随宇宙飞船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的。当飞船的飞行速度v=_____________时,航天员对座舱的压力F N′=0,此时航天员处于________状态。

5.离心运动的产生条件

【合作学习】

一、火车转弯

1.火车按规定的速度行驶

(1)确定火车作圆周运动的轨道平面,并找出圆心

(2)画出火车的受力分析图,并求出规定的速度。(已知路面倾角θ和圆周半径R)

2.讨论当火车行驶速度大于或小于规定的行驶速度时,向心力的来源情况。

二、拱形桥

1.汽车在拱形桥或凹形桥上行驶的过程中,它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吗?在哪些特

殊位置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2.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通过拱形桥最高点的速度为v,桥面的半径为R,试求出汽车通

过桥最高点时对桥的压力F N′。

讨论:(1)当v=gR时,F N′=?

(2)当v>gR时,汽车会怎样运动?

3.同理推出汽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F N′。

三、航天器中的现象

1.已知宇宙飞船的轨道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试推出当座舱对航天员的支持力F N=0时飞船的速度。

2.思考:宇宙飞船中的航天员、汽车在拱形桥最高点和在凹形桥最低点时,分别处于失重状态还是处于超重状态?

四、离心运动是因为物体受离心力吗?

【能力拓展】

1. 一段铁路转弯处,内、外轨高度差为h=10㎝,弯道半径为r=625m,轨距L=1435mm,求这段弯道的设计速度v0是多大时才能保证内、外轨不受侧向压力?

【小结反思】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练习题

(第1题)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一辆卡车在丘陵地匀速行驶,地形如图所示,由于轮胎太旧,途中爆胎,爆胎可能性最大的地段应是( ) A .a 处 B .b 处 C .c 处 D .d 处 2.一汽车通过拱形桥顶点时速度为10 m/s ,车对桥顶的压力为车重的 43,如果要使汽车在桥顶对桥面没有压力,车速至少为( ) A .15 m/s B .20 m/s C .25 m/s D .30 m/s 3.在水平铁路转弯处,往往使外轨略高于内轨,这是为了( ) A .减轻火车轮子挤压外轨 B .减轻火车轮子挤压内轨 C .使火车车身倾斜,利用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转弯所需向心力 D .限制火车向外脱轨 4.铁路转弯处的圆弧半径为R ,内侧和外侧的高度差为h ,L 为两轨间的距离,且L >h ,如果列车转弯速率大于L Rgh /,则( ) A .外侧铁轨与轮缘间产生挤压 B .铁轨与轮缘间无挤压 C .内侧铁轨与轮缘间产生挤压 D .内外铁轨与轮缘间均有挤压 5.汽车在水平地面上转弯时,地面的摩擦力达到最大,当汽车速率增为原来的2倍时,则汽车拐弯的半径必须( ) A .减为原来的1/2倍 B .减为原来的1/4倍 C .增为原来的2倍 D .增为原来的4倍 6.杂技演员在表演水流星节目时,盛水的杯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杯子到最高点时,里面水也不流出来,这是因为 ( ) A .水处于失重状态,不受重力的作用了 B .水受平衡力作用,合力为0 C .水受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使水做圆周运动 D .杯子特殊,杯底对水有吸力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做离心运动时,将离圆心越来越远 B .物体做离心运动时,其运动轨迹一定是直线 C .做离心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到外力的作用 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因受合力大小改变而不做圆周运动时,将做离心运动 8.乘坐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时,质量为m 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没有保险带,人就会掉下来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方案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方案 山西省大同市铁一中武丽芳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这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七节,也是该章最后一节。 本节是圆周运动的应用课,内容丰富。教材中的每个例子的选择各有特点,具有代表性:火车的转弯用来分析水平面上的匀速圆周运动;拱形桥和凹形桥用来分析竖直面上的非匀速圆周运动;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研究圆周运动中的失重问题;离心运动则研究向心力不足时物体的运动趋势。教材对向心力的分析比较仔细,目的在于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加深对向心力的理解,正确认识向心力的来源,纠正错误的认识。教材对几个圆周运动实例的分析,体现着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向心力及圆周运动的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即先分析物体所受的力,找出向心力,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解方程。这时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关系。 教材安排: 本节内容安排2课时,这是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讲解水平面的匀速圆周运动和竖直面的非匀速圆周运动。并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扩展。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描述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物理量(如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等)和向心力等知识,已经掌握了学习本节课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圆周运动虽然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但学生对此并没有深刻的了解,对圆周运动的认识感性的认识多,理性的认识少,不知道如何准确地、全面地分析这一运动现象。大多数学生对向心力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准确,常常误认为向心力是一种特殊的力,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另外受到的一个力。学生虽然已经能够熟练地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直线运动问题,但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圆周运动还是第一次,比较陌生,不习惯,不适应。另外,高一阶段的学生,其思维习惯中形象思维占的比例还比较大,逻辑思维的能力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和提高,对于物理学科特定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不是非常的熟练,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采用由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教学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完本节内容后,再拓展到生活中,了解桥梁的建筑,让学生期待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做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能理解运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分析和处理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3.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会求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案

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如果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能理解运用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分析和处理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实例. 3.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会求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也可以在变速圆周运动中使用,渗透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对离心现象的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 2.通过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的实例分析.使学生明白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3.养成良好的思维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 1.理解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 2.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到是谁提供向心力的,并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有关问题. 五、教学难点 1.具体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 2.关于对临界问题的讨论和分析. 3.对变速圆周运动的理解和处理.

例1、火车转弯问题 1.分析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运动时受什么力? 2.如果火车在水平面内转弯时情况又有何不同呢?。 3.火车转弯做的是一段圆周运动,需要有力来提供火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而平直路前行不需要.那么火车转弯时是如何获得向心力的? 4.高速行驶的火车的轮缘与铁轨挤压的后果会怎样? 如何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结合学过的知识加以讨论,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画出受力图,加以定性说明. 5.运用刚才的分析进一步讨论:火车转弯时的速 度多大时才不至于对内外轨道产生相互挤压? 选择合适的弯道倾斜角度,使向心力仅由支持力 F N 和重力 G 的合力F 合提供: F 向= mv 02/r = F 合 = mgtan θ v 0= grtg 讨论:(1)当v= v 0 ,F 向=F 合 内外轨道对火车两侧车轮轮缘都无弹力。 (2)当v > v 0 ,F 向>F 合 外轨道对外侧车轮轮缘有弹力。 (3)当v < v 0 ,F 向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导学案习题及答案

第八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如果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它就是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 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会求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学习,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也可以在变速圆周运动中使用,渗透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几个实例的学习,明确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学会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 通过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的实例分析,明白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关于列车转弯处内外铁轨间的高度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外轨一样高,以防列车倾倒造成翻车事故 B.因为列车转弯处有向内倾倒的可能,故一般使内轨高于外轨,以防列车倾倒 C.外轨比内轨略高,这样可以使列车顺利转弯,减少车轮与铁轨的挤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关于离心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物体突然受到向心力的作用,将做离心运动。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外界提供的向心力突然变大时将做离心运动。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只要向心力的数值发生变化,就将做离心运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外界提供的向心力突然消失或变小时将做离心运动。3.下列哪些现象是为了防止物体产生离心运动( ) ①汽车转弯时要限制速度②转速很高的砂轮半径不能做得太大。 ③在修筑铁路时,转弯处轨道的内轨要低于外轨④洗衣机脱水工作。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4.市内公共汽车在到达路口转变前,车内广播中就要播放录音:“乘客们请注意,前面车辆转弯,请拉好扶手”,这样以( ) A.提醒包括坐着和站着的全体乘客均拉好扶手,以免车辆转弯时可能向前倾倒 B.提醒包括坐着和站着的全体乘客均拉好扶手,以免车辆转弯时可能向后倾倒 C.主要是提醒站着的乘客拉好扶手,以免车辆转弯时可能向转弯的外侧倾倒 D.主要是提醒站着的乘客拉好扶手,以免车辆转弯时可能向转弯的内侧倾倒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当合力F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优质课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物理设计者单位(学校)授课班级高一17班章节名称 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学时 1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离心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知识; 2.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圆周运动问题。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分析圆周运动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向心力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 产实践的意识; 2.通过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习物理的责任感和 自豪感; 3.体会圆周运动的奥妙,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求知欲。 学生特征 学生已经学习了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对圆周运动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学生对于向心力由谁来提供,还比较模糊,这样就不能进行知识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学中通过多个实例分析说明向心力的来源是由性质力来提供的,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的探索新知识,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探索研究和创新能力。

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具体描述语句 5.7-1 5.7-2 5.7-3 5.7-4 5.7-5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 1.巩固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知识; 2.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3.能定性分析火车外轨比内轨高的原因,能定量计算火车转弯的 设计速度; 4.能定量分析汽车过拱桥最高点和凹形桥最低点的压力问题。 1.经历拐弯和过桥的实例分析,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发展 交流与合作能力; 2.通过对几个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掌握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向 心力的方法。 1.通过深挖掘现实生活中易忽视的细节,发展学习兴趣; 2.假设自己是工程师,亲身体验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所带 来的愉悦感; 3.发展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以及勇于探索 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的精神。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利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堂展示”让学生掌握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来 源。 分析汽车、火车转弯过程和汽车过桥问题, 总结出分析圆周运动的方法。

高中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说课稿

高中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这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第二册第六章《曲线运动》一章中的第八节,也是该章最后一节。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以后的一节应用课,通过研究圆周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深入理解圆周运动规律,并且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生活体验,加深物理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 (二)教材处理教材中的“火车转弯”与“汽车过拱桥”根据学生接受的难易程度,顺序作了对调,并把最后一部分“离心运动”放到下一节课处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向心力的认识,会在实际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2)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3)了解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分析圆周运动方法,会分析拱形桥、弯道等实际的例子,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通过对几个圆周运动的事例分析,掌握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向心力的方法。(3)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与圆周运动有关的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发现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向心力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2)体会圆周运动的奥妙,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求知欲。 (四)重点分析具体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依据:学生常常误认为向心力是一种特殊的力,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另外受到的力,课本中明确指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向心力的来源,并且对向心力的来源分析地比较仔细,因此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这一点。 (五)难点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来源,尤其是在火车转弯问题中。突破办法:组织学生多讨论,多做练习,对学生不太熟悉的火车车轮结构等问题借助演示图片加以说明,使学生更易理解。 二、教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讨论法,推理法和分析归纳法。 (二)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主要PowerPoint演示文稿以及图片,并辅以视频。 多媒体使用说明: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使空洞的语言描述得以形象地展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学法分析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创设情境,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问题的讨论,并归纳总结出结论。过程中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当课堂

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装订线 装 订 线 评价预设/反思纠错 评价预设/反思纠错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基础导学 姓名班级组别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 3、会求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学习重点】在具体问题中找出向心力的来源 【学习难点】拱形桥上运动物体的受力分析 【自主学习】先阅读课本,再回答问题 1、(B层)火车转弯特点:火车转弯是一段圆周运动,圆周轨道为弯道所在的水平轨道 平面. 受力分析,确定向心力(向心力由铁轨和车轮轮缘的相互挤压作用产生的弹力提供). 缺点:如果两条铁轨在一个水平面内的话,向心力由铁轨和车轮轮缘的相互挤压作用产 生的弹力提供,由于火车质量大,速度快,由公式F向=mv2/r,向心力很大,对火车和 铁轨损害很大。事实上在火车转弯处,外轨要比内轨略微高一点, 形成一个斜面,火车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对内 外轨都无挤压,这样就达到了保护铁轨的目的。如右图所示,对 其进行受力分析可知: 向心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大小是F向=___________。 (1)当内外轨道对火车两侧车轮轮缘都无压力.恰好满足F向=mv02/r ,求得v0=_______, (2)当v>v0 时,F向______F合,外轨道对外侧车轮轮缘有压力, (3)当v

完整版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六盘水市第二实验中学卢毅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新人教版第五章第四节《圆周运动》,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曲线运 动的规律和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以及平抛运动后接触到的又一类曲线运动实例。本节作为该章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几个物理量,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这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为后续学习圆周运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平抛运动的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了,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物,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使学生对圆周运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得出相关概念和规律。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到很多圆周运动实例,对其并不陌生,但学生对如何描述圆周运动快慢却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学生在对概念的表述不够准确,对问题的猜想不够合理,对规律的认识存在疑惑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教学资源,启发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合理推导、细心总结、敢于表达,这就能对圆周运动的认识有深度和广度。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材进行挖掘和思考,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交流中对描述圆周运动快慢形成初步的系统认识,让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引导形成共鸣。 本节课结合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及解决方法,利用生活中曲线运动实例(如钟表、转动的飞轮等)使学生建立起圆周运动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认识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相关物理量。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提出问题:除了用线速度、角速度描述圆周运动快慢,能否用其它物理量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学生 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分析,利用物体做圆周运动转过一圈所需要时间多少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 慢,即周期。 一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会用线速度角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2、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即v *r r。 3、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4、能利用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知道并理解运用比值定义法得出线速度概念,运用极限思想理解线速度的矢量性和瞬时性。 2、体会在利用线速度描述圆周运动快慢后,为什么还要学习角速度。能利用类比定义线速度概念的方法得出角速度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极限思想的运用,体会物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世界观。 2、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轻松融洽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快乐学习。 五、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1、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2、掌握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二)、教学难点1、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物理意义及引入这些概念的必要性。2、理解线速

57_《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导学案.doc

【课前复习】 一、知识回顾 1、 向心力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向心力的特点: 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车的弯道 此时什么力来提供向心力? 总结:此时的速度v 为列车行驶时的安全速度。 若速度过大,则F n _________ , __________ (内/外)轨道对轮缘 有压力; 若速度过小,则F n _________ , __________ (内/外)轨道对轮缘 有压力; 5.7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导学案

(-)拱形桥 观察拱桥、立交桥、吊桥等不同桥面的图片,思考:汽车在 不同桥面上行驶时,受力情况一样吗? 1、凸形桥 临界状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凹形桥 汽车过凸形桥时,mg ________ F N ,加速度a 方向 _____________ ,处于 _______ 状态。 汽车过凹形桥时,mg ________ F N ,加速度a 方向 ___________ ,处于 _______ 状态。 二、【合作探究】 一辆质量m=2.0t 的小轿车,驶过半径/?=100m 的一段圆弧形 桥面。 (1) 若桥面为凹形,汽车以20m/s 通过桥面最低点时,对桥面的 压力是多大? (2) 若桥面为凸形,汽车以10m/s 通过桥面最高点时,对桥面的 压力是多大? F 合二

(完整word)高中物理圆周运动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 导语:教科书在列举了生活中了一些圆周运动情景后,通过观察自行车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关联转动,提出了描述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圆周运动呢?以下是品才整理的,欢迎阅读参考! 一、教材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为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5节.它是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和曲线运动问题的处理方法后,接触到的又一个美丽的曲线运动,本节内容作为该章节的重要部分,主要要向学生介绍描述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教材有一个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让学生得出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分析总结出规律,从而形成理性认识。 教科书在列举了生活中了一些圆周运动情景后,通过观察自行车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关联转动,提出了描述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圆周运动、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理解线

速度的概念;理解角速度和周期的概念,会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 ②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v=rω=2πr/T。 ③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④能够用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解决具体情景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极限思维理解线速度的瞬时性和矢量性.掌握运用圆周运动的特点去分析有关问题。 ②体会有了线速度后,为什么还要引入角速度.运用数学知识推导角速度的单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极限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②体会应用知识的乐趣,感受物理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③进行爱的教育。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表达关爱和赏识,如微笑着对学生说“非常好!”“你们真棒!”“分析得对!”让学生得到肯定和鼓励,心情愉快地学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高中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高中物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1.如图,光滑轨道abcd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b 水平,bcd 为半圆,在b 处与ab 相切.在直轨道ab 上放着质量分别为m A =2kg 、m B =1kg 的物块A 、B (均可视为质点),用轻质细绳将A 、B 连接在一起,且A 、B 间夹着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未被拴接),其弹性势能E p =12J .轨道左侧的光滑水平地面上停着一质量M =2kg 、长L =0.5m 的小车,小车上表面与ab 等高.现将细绳剪断,之后A 向左滑上小车,B 向右滑动且恰好能冲到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处.已知A 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满足0.1≤μ≤0.3,g 取10m /s 2,求 (1)A 、B 离开弹簧瞬间的速率v A 、v B ; (2)圆弧轨道的半径R ; (3)A 在小车上滑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计算结果可含有μ). 【答案】(1)4m/s (2)0.32m(3) 当满足0.1≤μ<0.2时,Q 1=10μ ;当满足0.2≤μ≤0.3 时, 22111 ()22A A m v m M v -+ 【解析】 【分析】 (1)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求解两物体的速度; (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结合求解圆弧轨道的半径R ; (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关系求解恰好能共速的临界摩擦力因数的值,然后讨论求解热量Q. 【详解】 (1)设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A 、B 的速度分别为v A 、v B , 由动量守恒定律: 0=A A B B m v m v - 由能量关系:22 11=22 P A A B B E m v m v - 解得v A =2m/s ;v B =4m/s (2)设B 经过d 点时速度为v d ,在d 点:2d B B v m g m R =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22d 11=222 B B B B m v m v m g R +? 解得R=0.32m (3)设μ=μ1时A 恰好能滑到小车左端,其共同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 =()A A A m v m M v +由能量关系:()2 211122 A A A A m gL m v m M v μ= -+ 解得μ1=0.2

(完整版)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优秀教案

物理必修2第六章第7节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在变速圆周运动中,能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求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培养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③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匀速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会处理水平面、竖直面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向心力的实例分析,体会向心力的来源,并能结合具体情况求出相关的物理量。关注匀速圆周运动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生活、生产中圆周运动的实际问题,养成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及与圆周运动有关的几个公式 2、能用上述公式解决有关圆周运动的实例 【教学难点】 理解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向心力是由某几个力的合力提供的,而不是一种特殊的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析归纳法、推理法 【教学工具】 投影仪、CAI 课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复习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提问) ① 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各个物理量及其相互关系。 ②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 合力就是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物体速度的方向,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22224T r m mrw r v m F π=== 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大小: 22224T r rw r v a π=== ③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力学特点合力是向心力,向心力是怎样产生的?分析以下几种情况的受力情况。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倾听学生的回答,点评、总结。 导入新课: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圆周运动。 课件展示:赛车转弯、过山车、航天员 本节课通过几个具体实例的探讨来深入理解相关知识点并学会应用。(学习目标) 二、新课教学 (一)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火车转弯问题) 观看火车过弯道的影片和火车车轮的结构的系列图片,请学生注意观察 问题1:请根据你所了解的以及你刚才从图片中观察到的情况,说一说火车的车轮结构如何?轨道结构如何?(轨道将两车轮的轮缘卡在里面。) 问题2:如果内外轨一样高,火车转弯时做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应该怎样?需要的向心力有那些力提供。 问题3:火车的质量很大,行驶的速度很大,如此长时间后,对轨道和列车有什么影响?如何改进才能够使轨道和轮缘不容易损坏呢?(当内外轨一样高时,铁轨对火车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火车重力平衡向心力由铁轨外轨的轮缘的水平弹力产生.这种情况下铁轨容易损坏.轮缘也容易损坏) 探究活动:再次展示火车转弯时候的图片,提醒学生观察轨道的情况。 分析:当外轨比内轨高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不再是竖直向上,和重力的合力可以提供向心力,可以减轻轨和轮缘的挤压。最佳情况是向心力恰好由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铁轨的内、外轨均不受到侧向挤压的力. ①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火车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的水平指向圆心, 成为使火车拐弯的向心力. ②动力学方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tan θ=m r v 20 其中r 是转弯处轨道的半径, 0v 是使内外轨均不受力的最佳速度. ③分析结论:解上述方程可知 20v =rgtan θ 可见,最佳情况是由0v 、r 、θ共同决定的. 当火车实际速度为v 时,可有三种可能, 当v = 0v 时,内外轨均不受侧向挤压的力; 当v > 0v 时,外轨受到侧向挤压的力(这时向心力增大,外轨提供一部分力); 当v <0v 时,外轨受到侧向挤压的力(这时向心力减少,内轨提供一部分力). 例1: 铁路转弯处的圆弧半径是1435m ,内外轨的间距为1.435m 规定火车通过这里的速度是72km/h ,内外轨的高度差应为多少才能使轨道不受轮缘的挤压? 总结:物体在水平面的匀速圆周运动,从力的角度看其特点是合外力的方向一定在水平方向上,由于重力方向在竖直方向,因此物体除了重力外,至少再受到一个力,才有可能使物体产生在水平面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高一物理 第四章 A 匀速圆周运动教案 沪科版

第四章 A 匀速圆周运动 一、教学任务分析 匀速圆周运动是继直线运动后学习的第一个曲线运动,是对如何描述和研究比直线运动复杂的运动的拓展,是力与运动关系知识的进一步延伸,也是以后学习其他更复杂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单摆的简谐振动等)的基础。 学习匀速圆周运动需要以匀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为基础。 从观察生活与实验中的现象入手,使学生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归纳认识到匀速圆周运动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圆周运动,体会建立理想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感受圆周运动快慢不同的情况,认识到需要引入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再通过与匀速直线运动的类比和多媒体动画的辅助,学习线速度与角速度的概念。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相互交流等方式,创设平台,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几个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学会合作与交流,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品质。 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学习和研究圆周运动是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的,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知道圆周运动;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3)理解线速度和角速度。 (4)会在实际问题中计算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并判断线速度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建立理想模型的物理方法。 (2)通过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和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认识类比方法的运用。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从生活实例认识圆周运动的普遍性和研究圆周运动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的学习过程,懂得合作、交流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活动中乐于与人合作,尊重同学的见解,善于与人交流。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匀速圆周运动概念。 (2)用线速度、角速度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及对策 1、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是新课程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的第7节,是这一章的最后一节。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向心力之后的一节应用课,通过研究圆周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深入理解圆周运动规律,并且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体验,加深物理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这一节既是本章关于圆周运动的总结,同时又对于下一章的万有引力与航天的知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能定性分析火车外轨比轨高的原因,能定量计算火车转弯的临界速度; B、能定量分析汽车过拱桥最高点和凹形桥最低点的压力问题; C、知道航天器中航天员失重的原因; D、知道离心运动及其产生条件,了解离心运动的应用于防止; (2)过程与方法: A、进一步加深对向心力的认识,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B、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 C、充分展现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通过向心力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意识; B、通过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习物理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C、体会圆周运动的奥妙,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求知欲; D、充分体现中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分析具体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 依据:学生常常误认为向心力是一种特殊的力,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另外受到的力,课本中明确指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向心力的来源,并且对向心力的来源分析地比较仔细,因此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这一点。 (2)教学难点 A、能把所认识到的圆周运动按照水平、竖直方面进行分类,按照步骤进行问题分析; B、具体的火车结构;

(答案版)物理导学案6.4。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高中物理导学案(6+1模式) 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班级姓名 一.自主预学(5—8′钟) 1.汽车、火车拐弯 (1)汽车在平直的公路拐弯时,是路面对车轮的静摩擦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火车在转弯处如果外轨和内轨一样高,是外轨对内侧轮缘的挤压力提供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3)火车轨道在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其高度差由转弯半径与火车速度确定,若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火车轨道在转弯时铁轨不受轮缘挤压,向心力Fn= mgtanθ (设火车质量为m) 2.车过拱形桥(已知拱桥半径为r) (1)汽车质量为m,以速度v通过凸桥时,汽车对桥的压力N= mg- mv2/r (2) 汽车质量为m,以速度v通过凹桥时,汽车对桥的压力N= mv2/r + mg (3)汽车质量为m,以速度v通过平桥时,汽车对桥的压力N= mg 3.航天器中的完全失重 (1)把地球当成一个大型凸桥,地球半径为R,汽车以v= gR 将离开地球作抛体运动。 (2)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航天器中的任何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为 0 ,向心力Fn= Mg (重力) 4.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 (1)离心运动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由于外力F不足以提供做圆周运动向心力时,物体将作远离圆心的运动叫离心运动 (2)离心运动的条件: F=0 物体沿圆弧的切线飞出,F< mv2/r(所需的向心力) (3)向心运动的条件: F> mv2/r(所需的向心力)

二.合作探究(8`左右) 理论分析研究两种模型: 1.绳球模型(无承托模型) 2.杆球模型(有承托模型) 绳球模型杆球模型过拱桥 常 见 类 型轻绳外轨道 (无支撑的情况)轻杆管道 (有支撑的情况) 无约束的情景 对最高点的分析①gR v>时绳子或轨道对物 体的弹力为拉力或压力,方向 竖直向下 ②gR v=时绳子或轨道对物体 的弹力为 0 ③gR v<时,物体将提前离开 圆轨道 ★gR v=是物体能否在竖直面 上能过最高点(能完成完整的圆 周运动)的最小速度。 ①gR v>时轻杆或管道对物体 的弹力为拉力或压力,方向竖直 向下 ②gR v=时轻杆或管道对物体 的弹力为 0 ③gR v<时,轻杆或管道对物体 的弹力为推力,方向竖直向上 ★gR v=是物体所受弹力的方 向变化的临界速度. 当gR v>时, 车离开圆轨道 ★gR v=是 汽在竖直面上 做圆周运动的 最大速度.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知识点总结)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一、火车转弯问题 外轨略高于内轨,使得火车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外力F N 提供向心力。 标准速度:v = grtan θ (1)当v =0v 时,内外轨均不受侧向挤压的力 (2)当v >0v 时,外轨受到侧向挤压的力 (3)当v <0v 时,内轨受到侧向挤压的力 二、拱形桥 若汽车在拱桥上以速度v 前进,桥面的圆弧半径为R (1)求汽车过桥的最高点时对桥面的压力? a .选汽车为研究对象 b .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桥对车的支持力 c .上述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且向心力方向向下 d .建立关系式: 向2N mV F =G -F =r ;2 N mV F =G -r 速度越快,压力越小。当F N =0时,向心力最大=G 。 脱离桥面的临界速度v =gr (2)求汽车过桥的最低点时对桥面的压力? 向2N mV F =F -G =r ; 2 N mV F =G +r 速度越快,压力越大。 说明:上述过程中汽车做的不是匀速圆周运动,我们仍使用了匀速圆周运动的公式,原因是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对于变速圆周运动同样适用。 三、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1)、航天器中的宇航员的向心力由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方向竖直向下 (2)、宇航员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对座椅的压力小于重力,处于失重状态。 注意:准确地理解失重和超重的概念,并不是重力消失,而是与它接触物体的拉力或压力不等于重力的现象。 G F N

四、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1)绳模型 最高点:2 1mv T +mg =r 最低点:2 2mv T -mg =r 说明:绳子只要存在拉力,则小球一定能通过最高点。当只存在重力作为向心力的时候向心力最 小,令2 mv mg =r ,解得临界速度v = v > (2)杆模型 (2 1 mv mg -T'= , v r 【拉力】 (2 mv mg = , v = r 【只有重力】 最低点:2 2mv T -mg =r 五、离心运动 1、物体做离心运动的条件: 合外力合外力突然消失,或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 2、离心运动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情况下,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离心运动。 2 1 1' 2 1

5.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导学案

高一年级物理学科学案 【课题】: 5. 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使用日期:2011-03-26【课题】: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编写人:赵林燕审核人:高一全体教师【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知道如果一个力或几个力的合力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它就是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会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2、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 3、知道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也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会求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在特殊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教学重点: 1、理解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 2、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到向心力,并结合牛顿运动定律求解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 1、具体问题中向心力的来源。 2、关于对临界问题的讨论和分析。 【自主学习问题探究】: 1、火车转弯时铁轨为什么是外侧高内侧低?火车以规定的速度转弯有什么好处?若火车以超出规定速度转弯会怎样,若以低于规定速度转弯又会怎样? 2、质量为m的汽车在拱形桥上以速度v行驶,若桥面的圆弧半径为R,试画出受力分析图,分析汽车通过桥的最高点时对桥的压力。通过分析,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当汽车对桥的压力刚好减为零时,汽车的速度有多大?当汽车的速度大于这个速度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4、若第2题中汽车过的是凹形桥,则汽车通过最低点时的受力情况如何呢? 5、阅读教材“思考与讨论”中提出的问题情境,用学过的知识加以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尝试解答。 6、上面“思考与讨论”中描述的情景其实已经实现,不过不是在汽车上,而是在航天飞行中。 假设宇宙飞船质量为M,它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R,航天员质量为m,宇宙飞船和航天员受到的地球引力近似等于他们在地面的重力。此时飞船的速度多大。试求座舱对宇航员的支持力? 通过求解,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案word版本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 案

第七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活中常见圆周运动,会分析常见圆周运动向心力来源. (2)知道离心运动及其产生的原因,知道离心现象的一些应用和可能带来的危害. (3)进一步理解向心力的概念,明确匀速圆周运动的产生条件,掌握向心力公式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2)培养学生用理论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习惯. 二、设计思路 对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理论分析是《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重点。当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理论去合理解释,从而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是:圆周运动实例→学生解释→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师生总结、加深理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圆周运动实例的向心力来源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离心运动产生的条件。 四、教学资源 火车车轮、铁轨模型,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实例录像片断,离心运动课件,离心机转台 等. 五、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向心力?向心力表达式怎样? (2)根据向心力公式,请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思考如何分析和处理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1.火车转弯 播放火车转弯的录像 问题1: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所受的合力为零,那火车在转弯时呢?是什么力提供向心力? 从内外铁轨相平的情况分析,得出结论:两铁轨相平时,必须有铁轨对火车提供水平的作用力的结论。(如图) 问题2:内外铁轨相平时,铁轨怎么会对火 学生根据教师的问 题独立回忆、分组讨 论、归纳。 学生回答:分析和 处理匀速圆周运动的问 题,重要的是分析向心 力的来源。 学生讨论,得出结 论:是铁轨对火车的作 用力提供向心力。 学生思考问题,提 唤起学生的记 忆,为新课知识 应用做准备。 重视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方法教育,培 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将总结得到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 法应用于解决具体的 问题,让学生知道掌 握方法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