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被视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通路的失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如何正确的使用和维护血管通路并积极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使内瘘能够长期使用的必要条件。

一、通路分类

1、自体动静脉内瘘: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利用自身动、静脉血管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路。建立动静脉内瘘须遵循以下原则:先上肢后下肢;先非惯用侧手臂后惯用侧手臂;先肢体远心端后近心端;先自体血管后移植血管。最理想和首先选择的部位是前臂近腕部的桡动脉和头静脉,一般做端端吻合:应选择非惯用侧上肢(一般人用左手)做瘘,以方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2、人造血管移植内瘘:人造血管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长期通畅率高、血流量大、口径和长度可任选、能反复穿刺及使用时间长等优点;缺点为价格贵、手术难度高及术后易发生血清性水肿(血清肿)。

二、通路护理

1、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意义及该手术对治疗有何帮助,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的心理。

2、保护好造瘘侧手臂,切忌在造瘘侧进行动、静脉穿刺,以利手术顺利进行。

3、平时注意保护造瘘侧手臂皮肤的清洁,切勿抓伤、碰伤皮肤,防止术后感染。

4、内瘘术前要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不宜使用肝素等抗凝剂,以防术中或术后出血。

5、动静脉内瘘成形后,将患者内瘘侧肢体抬高至水平以上30°,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内瘘侧手臂的肿胀。

6、术后24h内密切观察内瘘通畅及全身情况,观察以下各指标:(1)患者心率、心律、呼吸是否有改变,询问患者是否有胸闷、心悸。(2)内瘘侧手臂手指末梢血管充盈情况,如手指有无麻木、发冷、疼痛等缺血情况。(3)内瘘吻合口处有无血肿,局部有无渗血。(4)内瘘血管通畅情况,触摸内瘘有无震颤或用听诊器听诊是否有血管杂音,如触摸不到或听不到杂音,应检查是否局部敷料包扎过紧,以致吻合口及静脉侧受压。

3、更换敷料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扎时敷料不宜过多、过紧,以触摸到震颤为度。

4、自体动静脉内瘘2周拆线后即可用手捏橡皮健身球,每日锻炼3~4次,时间由短逐渐增长,如刚开始每次2~5min,以后10~15min;也可用手、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在吻合口上方(如上臂),轻轻加压至静脉中度扩张为止,每

10~15min松开1次,每天2~3次,以促进血管扩张,早日成熟。人造血管移植内瘘造瘘侧肢体术后5~7d可适当做握拳动作或腕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流动,防止血栓形成。若是高凝状态,应遵医嘱使用抗凝剂。

5、内瘘术后,应尽量穿衣袖宽松内衣,避免吻合口及静脉血管受压,造瘘侧手臂不持重物,不佩戴过紧饰物。

6、内瘘成熟前,如患者病情危重,如发生高钾血症、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的酸中毒等而需紧急血液透析时,不宜过早使用内瘘,以免引起血肿,影响内瘘以后的使用寿命,可采用暂时性血管通道透析过渡。

7、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成熟取决于血管自身条件、手术情况及术后患者的配合情况,一般应静脉呈动脉化(血管壁增厚,显露清晰,突出于皮肤表面,有明显动脉震颤或搏动),测定自然血流量>500ml/min,穿刺段静脉内径≥5mm,距皮深度小于6mm,瘘直径增粗,能保证成功的穿刺及提供足够的血流量。成熟时间一般需要6~88-12周,特殊情况最少也要一个月的内瘘成熟期后开始穿刺,如采用套管针穿刺,可提前到术后2-3周,但适当延缓初次穿刺时间将有助于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1] 人造血管移植内瘘术后2周内有明显的血清肿,4周后才能与周围组织愈合,如操作不当,容易感染,一旦感染就得将移植血管全部切除。建议2~3周及局部浮肿消退后、并可触及血管走行,才能进行穿刺;病情允许,推荐3~6 周后再开始穿刺。

8、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

(1)穿刺前评估:护士在每一次的瘘管穿刺前,应对患者的瘘管做一次检查,如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破损、感染、红斑、皮疹、狭窄和动脉瘤,触摸吻合口有否震颤,发现问题及早诊断和治疗。

(2)选择正确的穿刺点:动脉穿刺点应距离内瘘吻合口至少3cm以上,穿刺方向可向心亦可离心;静脉穿刺点应选择向心方向,动脉和静脉穿刺点之间至少要间隔8cm以上,动脉与静脉穿刺避免在同一血管上,以减少血液再循环。(3)注意保护血管:穿刺方法首选绳梯法,在血管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也可选择纽扣法,切忌定点穿刺;内瘘穿刺时须使用止血带,以避免穿刺时损伤血管内膜,影响内瘘使用寿命;内瘘初次使用时最好由有经验的护士操作,因为新的瘘管壁薄而脆,开始几次穿刺很容易引起皮下血肿,影响下次穿刺。

(4)内瘘止血正确:透析结束后应压迫穿刺点5~10min以上,正确方法:以食指及中指按压穿刺点的上缘和下缘;按压力度以不渗血及能扪及震颤为易。(5)内瘘穿刺失败的处理:新建内瘘穿刺失败出现血肿应即刻起针,压迫止血,并可应用冰袋做局部冷敷,加快止血,待血肿消退后再行穿刺;常规内瘘穿刺失败出现血肿,如血肿未继续扩大,可在原穿刺点下方再重新穿刺。

9、穿刺针的选择

内瘘使用最初阶段,建议使用小号(17-18G),穿刺时,首次穿刺后使用较低的血流量(180-200ml/min)[1]

9、人造血管移植内瘘维护

(1)护士要了解人造血管结构,动脉与静脉的位置,最好有手术医生提供的人造血管通路的结构图,避免不了解结构造成反向穿刺,如果得不到解剖图,最好在移植物中段暂时阻断血流,仍然有脉搏的一段是动脉端。假如反向穿刺再循环量可达20%。

(2)应注意每次更换穿刺点,穿刺点离上次进针点距离至少要0.5~1.0cm,动静脉穿刺间的距离应在4~6cm以上,距离吻合口处约3cm的位置不能穿刺。有利于人造血管内壁的修复,延长使用寿命。

(3)皮肤严格消毒以后,戴无菌手套,选择穿刺点后,沿皮肤平行进针,进血管前提高穿刺角度在40~45°(可使人造血管穿刺部位形成这种效应,可于穿刺针拔出时发挥类似瓣膜的功能,以减少穿刺点的出血。进针角度越大,越容易留下圆形的穿刺孔,不产生“皮片” 效应,对人造血管的损伤增大;而贴近皮肤平行进针,则会损伤人造血管外壁,突破血管后平行推入针头)有明显的突破感,回血通畅。如有回血但流量不佳,可能针头进入人造血管的夹层,也有可能针头斜面贴在血管壁上或者穿透了人造血管。

(4)回血拔针时应注意不要在拔针瞬间加压,必须在拔针后加压,以免穿刺针斜面切割血管。临床上最常见的止血方法是指导患者自己指压。此方法对人造血管创伤最小,止血效果最好。指压方法是在拔针的同时在皮肤穿刺点上方约0.2~0.3cm处进行指压(此处正好是血管进针点),压迫的力量为既能保持穿刺点两端有搏动或震颤,又能控制出血,以免压力过重导致人造血管闭塞。压迫时间一般为15~25min,为了防止血栓形成而采用抗凝治疗的患者,应注意延长止血时间。必须注意:人造血管移植内瘘止血,不能采用传统的压迫带压迫止血。

三、常见并发症

1、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

(1)血栓

1) 原因:①早期栓塞原因:患者血管条件差,如高龄、糖尿病患者;术中血管内膜损伤、吻合时动静脉对位不良、血管扭曲成角、术后渗血行补针缝合等。

②患者因素:静脉纤维化、静脉狭窄、血管内膜增生肥厚等;血液粘稠度高,属高凝状态;动脉硬化、高血脂;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等。③其他原因:内瘘过早使用、反复的定点穿刺、压迫止血时间过长及各种原因引起低血

压、局部感染或静脉炎症。

2)临床表现:动静脉内瘘部分血栓形成时表现为血流量不足,内瘘血管处搏动、震颤及杂音减弱,部分患者主诉吻合口周围疼痛;血管完全栓塞时,搏动、震颤及杂音完全消失,此时吻合口处血管可变硬,弹性消失。

3)预防和护理:避免过早使用内瘘;穿刺操作规范化;内瘘手臂避免负荷过重;防治低血压的发生;对高凝患者,应适当给予抗凝治疗;一旦发现血栓或明显狭窄形成,应尽快与医生联系,及时再通和修复。

(2)出血

1)原因:①技术原因:手术血管结扎不全;内瘘穿刺失败;拔除穿刺针时未准确压到止血点;长期区域或定定点穿刺,皮肤松弛,造成穿刺处出血、渗血、皮下血肿;②治疗原因:抗凝剂应用后,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等。③其他原因:动脉瘤破裂、内瘘感染及外伤引起的出血。

2)临床表现:常见吻合口及穿刺点周围渗血或皮下血肿,严重者会影响肢体血液循环。

3)预防和护理:手术操作正规,结扎止血有效;尽量等内瘘成熟后使用;穿刺技术娴熟,避免穿刺失败,并采用正确的止血方法;根据病情调节肝素用量;防治感染。

(3)假性动脉瘤

1)原因:①内瘘手术后没有经过系统锻炼,过早使用,静脉壁太薄;②穿刺点离吻合口过近,血流冲力过大;③反复在同一部位定点穿刺,局部皮肤变薄,血管瘤变大。

2)临床表现:表现为动静脉内瘘血管过度扩张或呈瘤状。

3)预防和护理:①内瘘术后7~10d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使血管充分扩张,同时使静脉血管弹性增强;②透析前避开动脉瘤处穿刺,结束时给予护腕压迫保护。③动静脉内瘘成熟期为6~8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血管条件差者适当延长时间,静脉充分动脉化后方可使用。首次使用内瘘,需有经验的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进行规范评估后,选择穿刺时间、穿刺方法及穿刺点。④首次使用内瘘应注意穿刺成功率,防止出现血肿、出血;动静脉穿刺点应远离吻合口,减少血肿和出血的发生。⑤有计划地更换穿刺点,防止血管壁因使用过多而受损,弹性减弱,血管壁变薄,形成血管瘤。当血管瘤增大、自发出血、穿刺位置受限或有破裂的危险时可手术处理。

(4)感染

1)原因:①内瘘穿刺前穿刺点周围皮肤消毒不规范,穿刺针污染;②患者个人卫生习惯不佳,透析结束后穿刺点过早接触水或用不洁之手搔抓,引起皮肤感

染;③内瘘周围皮肤过敏,发生皮肤破损、溃烂,引起皮肤感染;④局部血肿后形成感染。

2)临床表现:动静脉内瘘局部红、肿、热、痛,全身表现发热、寒颤,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

3) 预防和护理: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提高穿剌水平,避免发生血肿,如血肿处发生感染,可用碘酒、乙醇消毒。②做好患者卫生宣教工作。嘱患者保持内瘘侧手臂皮肤清洁、干燥,血液透析后内瘘侧手臂切勿沾水。③内瘘感染严重时,应停止使用内瘘,改用暂时性血管通道,全身使用抗生素;一旦血培养证实败血症,立即使用大量有效抗生素,直至血培养阴性2周。

2、人造血管移植内瘘并发症

人造血管移植内瘘的并发症与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基本相同,常见并发症为感染、血栓形成、出血和血肿(详见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血栓形成,血清肿仅见于人造血管内瘘。血清肿是指血清性积液形成的局限性肿物,主要发生于人造血管吻合口处,其中襻式移植的发生率可高达90%以上,表现为移植血管周围弥漫性肿胀。血清肿多在术后1~3d开始出现,持续数周可自行消退但也有许多患者持续数月或数年。出现血清肿的患者一般无需做特殊处理,可在术后尽量抬高术侧肢体。对消退较慢的患者,可采用红外线灯照射,每日2~3次,每次20~30min,术后1周内肝素化血液透析可加重血清肿,此时透析应采用无肝素透析或低分子肝素透析,对于较大、长期不消退的血清肿,可行手术清除。

四、健康教育

1、通过宣教和交流,使患者了解内瘘对其的重要性,引起患者的重视和积极配合。

2、日常生活中保持内瘘侧手臂的皮肤清洁。透析前用肥皂水将内瘘侧手臂彻底清洗干净。

3、透析结束当日穿刺部位避免接触水,并用无菌敷料覆盖4~8h以上,以防感染。

4、如果穿刺处发生肿胀,可压迫止血,并用冰袋冷敷,24h后可热敷,可配合喜疗妥按摩消肿。内瘘处如有硬结,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按摩、热敷。

5、禁止在内瘘侧手臂测血压、静脉注射、输液、输血等。

6、造瘘侧手臂不能受压,衣服要宽松,不能佩戴过紧饰物。夜间睡觉不要将内瘘侧手臂垫于枕后,尽量避免侧卧于造瘘侧手臂一侧。造瘘侧手臂避免持重物。

7、教会患者学会判断内瘘是否通畅方法,每日触摸术侧的静脉处,若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则提示通畅。反之,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8、内瘘侧肢体保暖可以采用热疗、理疗等方式,推荐使用非热型红外线照射,其优点:非热型照射不会造成皮肤烫伤;红外线具有较强穿透性,修复血管损伤,改善末梢循环,增强血管弹性,尤其是在血管损伤4小时内使用,效果更佳。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 2、观察血管通路的状态。 二、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合作,测出凝血时间。 (2)保护—侧肢体的静脉,避免静脉注射或输液。保持造瘘侧皮肤清洁,勿损伤皮肤,以防术后感染。 2、术后护理 (1)内瘘术后使用抗凝剂3日,如潘生丁、阿斯匹林,以防术后血管内凝 血,同时应用抗生素1周至拆线。 (2)术后3日可进行局部锻炼,促使瘘管成熟。方法:手握橡皮握力圈, 每日3次,每次10分钟;也可用手、止血带或血压袖带在吻合口上方(如手臂), 轻轻加压至静脉中度扩张,每30分钟松开一次,每天可重复3次。

(3)术后5日内,应保持术侧肢体干净,以防伤口感染;若发现有渗血不止、疼痛难忍时,立即与医生联系,及时处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教会患者学会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即将非手术侧手触摸术侧的静脉处,若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则提示通畅。否则,应立即和医生联系,及时再通。 2、内瘘术后早期,应尽量穿袖口宽松内衣,抬高术侧肢体,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避免患侧肢体受压,不穿紧袖衣服,不可戴表,不可测血压,不可负重,不能用内瘘静脉注射或输液。 四、注意事项 1、透析结束,拔针后应压迫穿刺点20-30分钟。 2、做好内瘘常见并发症如血栓形成、穿刺点出血、局部和全身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及防治。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 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可对护

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护理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血液透析是目前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性血透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和患者长期存活有着重要影响。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肾内科龚立峰 动静脉内瘘从1966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其优点为使用时间长、感染率低、活动方便。制作内瘘一般从左到右、从远到近,先上后下、先自身血管后移植血管。 既然内瘘对透析患者来说是如此重要(可以说是病人的生命线),就应该倍加爱护和珍惜。 1. 对需行维持性透析的患者来说,首先要保护好造瘘侧的肢体皮肤的完整与清洁,保护好造瘘侧肢体血管,不要在其肢体上行动静脉穿刺。 2 . 造瘘术后应适当抬高肢体约30度,保持其血流通畅避免受压,注意保暖。 3. 触摸手术部位是否有血管震颤,监听血管杂音。内瘘处不要包扎过紧,同时注意观察内瘘处有无血肿及瘀斑、局部有无渗血。 4. 术后第2天进行功能锻炼:可反复交替进行握拳动作或反复挤压握力球或间断热敷内瘘以上的静脉,每天3-4次,以促进血管的扩张。但注意功能锻炼开始时动作应轻,握拳力度应由小到大慢慢增加。 5 . 内瘘侧肢体禁止测血压、输液、抽血,衣袖不可过紧,避免提重物。 6 . 内瘘最好在术后4~6周使用。理想的内瘘特征是静脉充分扩张、肥厚。(同时应准备弹性绷带一副,以便拔针后止血用) 7 透析过程中应避免肢体过度活动,以免穿刺针头损伤血管内膜引起血栓形成。 8. 透析结束拔针后,压迫止血也是保护内瘘的重要环节,患者应自己掌握压迫的技巧。针眼处一般用1厘米大小的正方形纱布压迫止血,也可先用创口贴贴在上面再用纱布块压迫。压力要适当,以既能止血又能感到血管震颤为好,一般半小时放松,2小时取下纱布,24小时内禁止擦洗穿刺点。移植血管透析结束后,应压迫穿刺针进入处,压迫时间长于直接动静脉瘘者。如果按压不当:过重过轻或时间过长,都会造成皮下血肿,不同程度损伤血管,造成内瘘闭塞。 9. 透析前应保持手臂清洁,经常湿热敷,穿刺后可涂些喜疗妥软膏。冬天注意肢体保暖,以免血管受冷痉挛。 10 . 透析患者平常应经常进行自我检测瘘管有无震颤或血管杂音,以免瘘管感染或闭塞。一旦发现瘘管震颤或杂音消失或疼痛,立即到医院就诊。 11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技术,防止医源性损害的发生。 如何保护内瘘? 1、内瘘术后第三天就可以开始握拳活动,促进内瘘的成熟,10-14天拆线后可以做负重的握拳活动,内瘘最好在8周后使用,成熟的时间越长使用的寿命越长; 2、第一次适用内瘘,要找有经验的护士进行穿刺,选择较细的穿刺针,开始血流量不要打太高,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改用大针穿刺,提高血流量; 3、内瘘侧衣服要宽松,内瘘侧不能量血压,避免挤压;北京301医院肾病科张冬 4、透析拔针后腰压迫20-30min,力度要合适,以能摸到震颤为适,不建议用止血带绑缚; 5、要养成每日检查内瘘来的习惯,一般内瘘堵塞的时间多在傍晚和夜间,因此睡前要检查内瘘情况,夜间如果醒来,也要检查; 6、内瘘堵塞多发生在脱水过多出现低血压后,尤其是在冬季,因此要避免一次脱水太多,另外发生低血压后,要注意加强热敷内瘘,若声音减弱,要加强握拳活动,服用活血化瘀药物; 7、出现内瘘杂音消失,要及时联系透析室医生,及时处理,可以避免二次手术。 动静脉内瘘是透析病人的“生命线”,对内瘘的呵护其实是对生命的珍惜,可见其重要性。为此,护士应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卫生宣教 教会病人配合保护自身内瘘,应做到透析前保持手臂清洁,透析后穿刺部位避免当日接触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常规 内瘘是长期透析必要的永久性的血管通路,是血流量与良好的透析质量的保证。精心护理好动静脉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就等于延长了您的寿命。 精心的护理应从内瘘术前开始: 1.选择非惯用侧手臂备用作内瘘。 2.保护该侧血管避免动、静脉穿刺。 3.保护该侧手臂皮肤勿破损,并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术后感染。 动静脉内瘘术前护理及宣教: 1. 术前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造瘘的目的、意义以及该手术对治疗有何帮助,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的心理。 2. 保护AV内瘘通路的静脉。对可能行内瘘手术的患者,嘱其保护好造瘘侧手臂,切勿在该手臂进行静脉穿刺和插管;告知医护人员,对有可能发展成需要透析治疗的病人,尤其是Scr>3mg/dl后,应避免在病人非惯用肢体的进行静脉穿刺和插管,尤其是锁骨下插管,可引起中心静脉狭窄,影响同侧建立血管通路。 3. 术前不宜使用抗凝剂,以防术中或术后出血。 4. 术前用肥皂水彻底清洁造瘘侧手臂,并剪短指甲。 动静脉内瘘术后的护理及宣教: 内瘘术后的护理对内瘘使用及寿命极其重要 1. 术后,将内瘘侧肢体抬高至水平以上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手臂肿胀。 2. 术后24h内密切观察内瘘通畅与否及全身情况: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有无胸闷、心悸的症状。 ※观察内瘘侧手指末端血管的充盈情况:手指有无麻木、发冷、疼痛。※观察吻合处有无血肿、渗血:若发现渗血不止或手臂疼痛难忍,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观察内瘘血管是否通畅:触摸内瘘有无震颤、听血管杂音,如无震颤 和血管杂音,查看是否局部敷料包扎过紧,以致吻合口及静脉受压,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 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扎时敷料不宜过多、过紧,以能触摸到震颤为准。 4. 禁止在造瘘侧手臂测血压、静脉注射、输液、抽血。 5. 及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保持内瘘侧手臂和敷料的清洁、干燥,以防感染。※防止造瘘侧手臂受压:衣袖要宽松,睡眠时避免侧卧压迫造瘘侧手臂,造瘘侧手臂不能持重物、不佩戴过紧饰物。 5.※教会患者自行判断内瘘是否通畅:每日触摸有无震颤3次以上。※术后2周可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促进内瘘成熟。内瘘侧的手和肢体的运动:①用手握拳或挤压橡皮球10秒放松,每次做10-15分钟,3-4次/日;②用止血带或健侧手压住内瘘侧的上臂至静脉适度扩张充盈,压10秒放松,每次做5-10分钟,2-3次/日。内瘘血肿、变硬和手臂水肿禁做以上锻炼。③用热毛巾热敷内瘘侧的手臂。 6. 内瘘成熟时间至少需要1个月,最好在成形术后3-4个月后使用,期间可采用直接动脉穿刺和临时中心静脉插管进行透析治疗。(反复穿刺不成熟的内瘘可能导致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致使内瘘失败。)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术:熟练、正确的穿刺技术是保护好内瘘,使内瘘能够长期使用的必要条件。 1. 穿刺前的准备:护士洗手,带口罩、手套;患者用中性洗手液清洁内瘘侧手臂;选择合适的穿刺针;摆好体位(穿刺侧手臂与机器同一侧) 2. 对瘘管进行评估:

动静脉内瘘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一)向患者介绍建立内瘘的目的、意义,解除患者焦虑不安、恐惧的心理,积极配合手术。(二)告知患者术前配合的注意事项,如准备做内痿的手禁止动静穿刺,保护好皮肤勿破损,做好清洁卫生,以防术后发生感染。 (三)手术前进行皮肤准备,肥皂水彻底清洗造痿肢体皮肤,剪短指甲。 (四)评估制作通路的血管状况及相应的检查。 (五)内瘘术前不宜使用肝素等抗凝剂,以防术中或术后出血。 2、术后护理: (一)适当抬高内痿手术侧肢体,可减轻肢体水肿。 (二)每3日换药1次,10-14天拆线,注意包扎敷料时不要加压力,注意身体姿势及袖口松紧,避内瘘侧肢体受压。 (三)避免在内痿侧肢体输液、输血、抽血化验及测量血压,术后2周内手术侧上肢禁止缠止血带。 (四)术后24h术侧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及腕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3、动静脉内痿成熟的标准及时间:血管内血流量自然流速大于500 ml/min,直径大于5mm、深度控制在皮下小于6mm。内瘘成熟时间一般为8-12周,至少4-8周。触诊时有较明显的震颤及搏动,听诊时能听到动脉分流产生的粗糙吹风样血管杂音。 4、促进内成熟的方法: (一)在术后1周且伤口无感染、无渗血、愈合良好的情况下,每天用术侧手握球或橡皮圈数次,每次3-5min。 (二)术后2周可锻炼内痿侧肢体,方法如下:在上臂捆扎止血带,术侧手紧握挙头或握球5秒钟,松拳休息片刻后重复握挙或握球运动,止血带捆扎每次不超过1分钟,每天可重复上述动作200-300次。 (三)拆线后伤口愈合良好的情况下可每天热敷手臂2-3次,每次20 - 30min,以利于血管扩张。 5、穿刺顺序与方法:内痿的使用要有计划,一般从内痿远心端到近心端进行绳梯式或纽扣式穿刺,然后再回到远心端,如此反复。不要轻易在吻合口附近穿刺或定点穿刺。 6、穿刺针的选择:在动静脉内痿使用的最初阶段,建议使用小号如17G穿刺针,并采用较低的血流量以180-200ml/min为佳,以降低对内瘘的刺激与损伤。使用3-5次后,再选用较粗的穿刺针(16G )并在患者耐受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血流量(250-350ml/min)。 7、动静脉内瘘的自我护理: (一)患者了解内痿对其生命的重要性,积极配合。 (二)保持内痿手臂的皮肤清洁,每次透析前必须用肥皂水将造痿侧手臂彻底清洗干净,透析结束当日穿刺部位避免解除到水或其他液体,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感染。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 目的通过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相关的60个案例,研究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护理干预和护理特点和要求,最终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以2014年1~12月为研究时限,将我院60名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两组当中,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则进行个性化护理,并进而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比例、患者舒适度、知识了解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最终得出相关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得到的结果是实验组的患者对于相关病情及知识了解比较多,发生静动脉内瘘失功的比例比较低,同时实验组的患者普遍表示对我院的护理工作较满意。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对照的各项指标差异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结论护士对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时会让动静脉内瘘治疗更安全更有效。 慢性透析患者在开辟血液通道时,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动静脉内瘘。因为它不仅安全而且能够维持较长的时间。开辟这样的血液通道对于长期需要做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相当重要。但如果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血管内瘘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就会出现血液倒流的现象,这样就使整个血液形成一个再循环。做血液透析的患者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医治。而且这种医治和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康复有非常大的关系。但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上主要采用的是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这也是患者透析不够充分,导致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我们现在为了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也为了避免患者更大的经济损失,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多会采用一些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而且这种干预措施一般都会取得可喜的效果,具体的数据及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们医院从一四年一月到十二月中六十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瘘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三十例,两组患者用的都是16G的穿刺针。其中对照组的三十例中有十六例女性,十四例男性。其中患者的年龄在二十四到八十一岁之间,而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有效使用时间为一到八十七个月。在三十例患者中,有十三例慢性胃炎患者,七例高血压肾病患者,八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两例痛风性肾病患者。所有的患者每周做两到三次透析,每次持续时间为四到五小时。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以及每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与防治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 素与防治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病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有效的血管通 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目前通过自体动静脉内瘘方式建立血管通路的患 者多达80%以上,但临床上常常因各种原因导致内瘘闭塞而失去功能,致透析无 法正常进行。研究显示,自体AVF 的两年通畅率为 65%,4 年通畅率降为48%[1], 临床中有 20%的血液透析患者是由于血管通路问题入院的。一旦动静脉内瘘失功,不仅给患者造成生理上的痛苦、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更是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巨 大的影响,袁莉等研究表明失功组抑郁评分显著大于通畅组,2组患者抑郁程度 存在显著差别(P=0.008)。因此及早识别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做到有效预防与 护理是每个透析护士的责任。本文就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护理做如下综述。 1 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1.1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定义[3]:动静脉内瘘失功是指由瘘静脉血栓形成、瘘 管狭窄和闭塞等 原因引起的内瘘血流量降低以致无法进行正常的血液透析。 1.2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标准[4]内瘘处搏动减弱或消失;听诊内瘘杂音消失; 超声检查显示血流中断,有内瘘血栓形成;透析时血流量<150 ml/min;超声证 实为吻合口或其附近头静脉、贵要静脉狭窄。出现上述任一即判断内瘘失功。 2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 2.1 AVF的动脉端钙化近期有研究发现,血管钙化可以显著增加MHD患者AVF成形术后1年内AVF失功的概率,也是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 Jankovic等对90例行AVF的MHD患者进行了5年随访,发现中到重度的血管钙 化与AVF失功具有密切关系。

动静脉内瘘护理常规【范本模板】

动静脉内瘘护理常规 动静脉内瘘是指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道,它的出现推动了血液净化的发展,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故称之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内瘘的穿刺 穿刺力求准确,争取一次成功.并尽量不用止血带.穿刺点离吻合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的距离应大于6~8cm,以上减少血液再循环提高透析效果。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应慎重,最好由有经验的专业护士操作,已确保“一针见血"。穿刺部位忌定点穿刺,宜选用绳梯式或线式穿刺,使整条瘘管受力匀等,血管粗细均匀,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动静脉内瘘医源性感染。 正确的指压止血方法:透析结束后,以拇指用无菌纱布团或棉球轻轻压迫皮肤穿刺点及血管进针点,用弹力绷带包扎。加压止血力度及绷带包扎以不渗血且能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为宜。 日常护理 1、透析完毕当日穿刺部位不沾水。密切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肿胀,发现渗血、肿胀应立即压迫止血,力度以不再渗血又能扪及震颤或听到血管杂音为宜。有肿胀时给予冰袋冷敷,24小时内忌热敷,24小时后确认不再渗血时可热敷消肿.动静脉内瘘处如有硬结或血管硬化,可局部每日热敷数次或涂搽西辽妥2次并按摩15分钟. 2、保持瘘侧肢体清洁,切勿抓伤、碰伤皮肤。有动脉瘤者,可采用绷带或护腕加以保护,避免继续扩张及意外破裂,但松紧应适度,

以保持瘘管通畅。 3、血液透析间期体重不宜过度增加,以2~3kg为宜,防止血液透析时大量脱水、过度超滤,使血液浓缩粘稠形成血栓或发生低血压造成动静脉内瘘闭塞. 4、严禁在瘘侧肢体测血压、抽血、静脉注射、输血等操作,以免造成内瘘闭塞。 5、嘱患者做适当的肢体运动,不要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睡眠时避免有瘘肢体受伤。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前、术后护理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前,术后护理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的血管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 目的:1、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 2、安全、血流量充分(200~300ml/min)、感染机会少 3、一般内瘘的使用可维持4~5年 4、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5、易于穿刺等优点 术前护理:应对患者心脏、肺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功能和循环血液动力状态进行充分评估,检测血常规、凝血指标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 术后处置: 1、抗凝药使用:存在高凝状态或血压较低,且术后无渗血,可给予全身抗凝,如口服 肠溶阿司匹林片、扩管治疗,也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2、术后渗血:轻压止血,压迫时注意保持血管震颤的存在;结扎止血 3、功能检查:术后静脉能触及震颤,听到血管杂音。术后早期应多次检查,以便早期 发现血栓形成,及时处理 4、术后避免在内瘘侧肢体输液、输血及抽血化验 5、手术侧禁止测量血压,术后2周内手术侧上肢禁止缠止血带。 6、术后24小时术侧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及腕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 成。 7、适当抬高内瘘手术侧肢体,可减轻肢体水肿。 8、每3日换药1次,10-14天拆线,注意包扎敷料时不加压力。 9、注意身体姿势及袖口松紧,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 成熟时间 内瘘成熟一般需4~6周,所谓成熟是指静脉明显扩张动脉化,一般前2周不能使用,过早使用易导致损伤血管壁、血管纤维化,官腔狭窄等并发症,使用寿命缩短。 术后3个月尚未成熟,则认为内瘘手术失败,需考虑制作新的内瘘。 日常如何护理? 1、内瘘术肢不可负重,睡觉时不要压迫术肢,可将软枕垫于术肢,促进静脉血流, 以减轻肿胀程度。 2、注意对内瘘术肢的保护,避免碰撞,防止受伤。 3、衣袖要松大,术肢避免佩戴饰物。 4、内瘘术肢不能量血压,禁止一切静脉治疗及抽血 5、每日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防止高血压及低血压的发生。 6、保持内瘘术肢的清洁,每天清洗局部,防止感染。 7、术后10天开始做健瘘操。 8、自我监测内瘘吻合口有无震颤以及听诊血管杂音。

血液净化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

血液净化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并 发症发生率为6.38%,对照组为26.0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血液净化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液净化;护理;并发症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治疗方式,以此延长其生命周期, 也是目前 肾病治疗中应用较多的方案。但是,由于患者需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操作,动静脉内 瘘在反复穿刺的情况下,多面临诸多并发症,不仅会提高患者感染率,还会加重其病情,降低治疗效果。目前,现代医疗中对动静脉内瘘问题尚重视不够,仅注重血液透 析并发症,使其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较差。对此,方便选取该院 2017 年 4 月—2019 年 3 月时间段内施行血液净化患者93例,探讨血液净化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 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7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93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7例、46例,观察组47例中,男性31例,女 性16例,年龄33~77岁,平均(51.42±3.67)岁,其中肾小球肾炎29例、高血 压肾病11例、糖尿病肾病7例;对照组46例中,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31~79岁,平均(52.26±3.81)岁,其中肾小球肾炎30例、高血压肾病10例、 糖尿病肾病6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于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具体 为:(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需求,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为其讲解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治疗作用、必要性、注意事项、预后等, 增强其对该治疗方法的正确认知,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必要时为患者列举成功案例,以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1]。(2)内瘘护理:为患者讲 解内瘘的相关知识,使其掌握配合护理维护方法,以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据研究,熟练的穿刺技术可使内瘘的使用寿命增加,穿刺前对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 其配合,以保证穿刺一次性成功,并保持内瘘皮肤清洁、干燥。穿刺前消毒充分, 用无菌棉球敷穿刺针眼并保持干燥,以防止感染。同时定期更换穿刺部位以减少 瘢痕防止产生内瘘狭窄。(3)出血护理:内瘘术后静脉内压力增高,加之透析过 程中不恰当抗凝药物的使用增加了出血的发生几率,因此,护理人员在穿刺前应 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谨慎选择穿刺部位,并定期更换。一旦发生出血情况应及 时处理。(4)血栓护理:血液透析患者血管脆性大、弹性差、血液粘稠度高、基础疾病多,在内瘘术后容易发生血栓。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内瘘吻合情况、导管通畅情 况的观察,做好内瘘护理。同时为患者讲解血栓的形成、护理方法及护理配合方法。患者血压低及血液粘稠度过高时更容易发生内瘘血栓,应加强血压和血红蛋白 的监测,及时为进食不佳的患者进行补液,以预防低血压的发生。(5)感染护理:患者如果伴发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等情况更容易发生感染,护理人员应加 强无菌操作,加强患者营养,增强免疫力,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透析患者内瘘PTA术后护理

透析患者内瘘PTA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动静脉内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PTA)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2例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行PTA术,术中在B超下导丝引导超高压球 囊至狭窄部位,逐级扩张。术后穿刺尽量避开狭窄病变部位,同时进行宣教等护 理工作。结果:102例血液透析患者术后进行血透治疗血流量≥220ml/min。所有 患者均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疗,球囊扩张术后内瘘使用>6个月以上。结论:正 确的术后护理可促进患者提高内瘘使用寿命,有效提高术后治疗效果。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后护理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尽可能地延长内瘘的使用是 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狭窄是动静脉内瘘最常见的 并发症之一,影响透析效果,PTA可以使原来狭窄的血管重新利用,手术创伤小,而且PTA术可以反复进行,即通常扩张之后患者的血管经过数月或者半年左右的 透析治疗后,有可能会再次发生狭窄,可以再次进行PTA治疗。使患者的血管资 源可以达到最大保护。我院于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采用球囊扩张治疗内瘘 狭窄102例,经治疗及护理后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分享如下。 1.临床资料 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共102例患者进行球囊扩张术治疗,其中男72例,女30例,年龄33~65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80例,糖尿病肾病22例。内 瘘使用时间为1年到6年。10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中,靠近动脉吻合口内瘘狭窄 85例,远离动脉吻合口内瘘狭窄17例。 2.治疗方法及效果 2.1 本组患者均由肾内科医生在超声引导下,通过患者皮肤表面穿刺內瘘 血管,送入球囊扩张导管,在超声引导下对血管的狭窄部位进行扩张,矫正狭窄

内瘘护理常规

内瘘围手术期的护理 1内瘘的概念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动静脉内瘘术是医生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将患者邻近的动静脉吻合起来,使之成为血流通道。动静脉内瘘的优点是无外瘘导管脱落的危险,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感染和血栓的发生率也大为减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保护得当,可长期使用。如何保持内瘘,延长生命,一直是倍受关注的问题。为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最初得知患尿 毒症,常感到死亡的威胁,焦虑、抑郁、易怒、甚至绝望,不合作。护理人员应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态度热情,理解和关心患者。对那些该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感到紧张和恐惧的患者,责任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如何在术中进行配合,造瘘的目的、方法及造瘘时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适,如疼痛等,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坦然面对手术。 2.2告知术前事项指导患者加强内瘘侧肢体的保护,平时注意保护造瘘侧手臂皮肤的清洁,修剪指甲,毛发过多时剃去,更换内衣,确保手术部位皮肤无破损、切勿抓伤,以防术后感染。内瘘术前不宜使用肝素等抗凝剂,以防术中或术后出血。 3术后观察与护理 3.1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是否改变询问患者有无胸闷、心悸,如发现有变化应及时向医师汇报,给予及时处理。嘱患者将内瘘侧肢体抬高30°,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采用上臂吊带悬吊上肢前臂于功能位,以促进静脉回流。患侧肢体避免受压,可采用平卧或健侧卧位,禁止在患肢测血压、输液,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出血等情况。 3.2观察动静脉瘘管是否通畅术后24小时内用听诊器在切口近口端听诊,1次/2小时,并用手指触摸静脉端,听到杂音或扪及震颤表示动静脉瘘管通畅,同时观察杂音的强度、传导方向、距离、静脉扩张情况,做好生命体征监测,若出现杂音及震颤减弱或消失,应查明是否因包扎过紧或有栓子或血栓形成,应及时联系医生。必要时施行动静脉内瘘再通术。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原因及防范 宿州市立医院肾脏内科顾毅关永莲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重要通路,是病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引起内瘘阻塞,直接影响到透析效率和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所以保持动静脉内瘘通畅至关重要.回顾分析了2011年1 月—2012 年7月使用内瘘血液透析的40 例患者,发现内瘘阻塞8 例.现将内瘘阻塞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对策叙述如下: 摘要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监测和保护的有效护理,降低动静脉内瘘阻塞。方法分析内瘘阻塞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因素,改进和规范血透术前、术后血管监测、保护的护理操作及观察流程。结果术前血管监测,术后血管按压时间、程度,防止低血压、避免血栓形成是保护内瘘的重要护理途径。结论重视血管监测和内瘘的保护,可减少患者因多次穿刺造成的痛苦及紧张,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血透质量和护理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栓;监测;护理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内瘘阻塞8例中,男性5例,女3例,年龄25-70 岁;方法:观察内瘘一般情况,统计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内瘘手术时间,开始使用时间,内瘘失功时间,目前内瘘使用情况. 2 结果:内瘘阻塞因素: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所致5例,超滤过多2例,内瘘压迫时间过长所致1例。 3 内瘘阻塞原因分析 3.1使用不当,自身血管条件差,如血管过细、动脉硬化、动脉炎等.内瘘使用过早,老年人和糖尿病病人血管弹性差,愈合不良,穿刺部位易形成疤痕,损伤后的血管内壁处易形成血栓.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过早<3个月。由于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过长,在使用过程中,反复穿刺后内膜损伤,出现动静脉内膜增厚,甚至局部附壁血栓形成,不

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原因及护理

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原因及护理 动静脉内瘘是肾功能衰竭晚期患者维持多次重复血透治疗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的生命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内瘘栓塞时有发生,不仅影响HD患者的透析质量,而且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故如何对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2年10月~2007年10月本血液净化中心共发生内瘘栓塞及狭窄32例,内瘘血管搏动、震颤及杂音完全消失18例,内瘘血管处疼痛、搏动、震颤及杂音减弱,血流量不足14例,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50±10)岁,HD时间2~100个月,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12例,高血压肾病8例,多囊肾2例。 1.2 原因分析[1]:(1)内瘘应用时间过长,出现静脉内膜增厚,甚至局部附壁血栓形成。(2)血液黏稠度增加,原发病本身原因或短期内输血和促红素使用等,都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减慢引起内瘘栓塞或狭窄。(3)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血管弹性差、修复慢、愈合不良,穿刺部位易形成瘢痕,损伤后的血管内壁处易形成血栓。(4)造瘘所选静脉条件差、静脉血管内径过小、静脉狭窄、充盈不良、异常通道等均可造成内瘘血栓形成。(5)透析终止拔针后按压过轻、位置不准确、按压过重、压迫时间过长均可导致内瘘闭塞。(6)透析时脱水量过多,出现低血压、血流缓慢,在动静脉吻合口处易形成血栓。(7)过早使用未成熟的动静脉内瘘。 2 护理[2] 2.1 术前评估患者的疾病类型、造瘘血管状况:可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手术部位的血管,帮助选择合适的血管。对于较细的静脉,可先扎止血带每天锻炼,促进血管扩张,条件许可再行手术。控制好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术前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血浆蛋白,发现高凝时及时处理。术前做好造瘘侧肢体血管的保护。

10例内瘘闭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0例内瘘闭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是目前尿毒症患者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血液透析 的首要条件。故此内瘘也称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由于护理宣教不到位及患者自身原因会 导致内瘘闭合。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科2008年3月—2013年1月10例长期透析患者的内瘘闭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35—70岁。 病因:低血压引起内瘘闭合4例(腹泻导致低血压引起内瘘闭合2例,透析中脱水量过多引 起低血压内瘘闭合2例)。饮酒吸烟内瘘闭合2例,无肝素透析造成内瘘闭合2例,内瘘保 护不当造成局部炎症引起闭合1例,绷带包扎过紧引起内瘘闭合1例。 1.2方法 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经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脉内瘘。 2 内瘘闭合的原因分析 2.1反复在某一部位穿刺损伤血管壁 由于穿刺护士穿刺经验不足,在老针眼处反复穿刺。部分病人害怕在新的部位穿刺引起疼痛,自愿让护理人员在内瘘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局部形成炎症。形成血栓引起内瘘闭合。 2.2病人自身原因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血管硬化,透析结束后在穿刺创面没有痊愈去沐浴。易引起局部 及全身感染。尿毒症患者多数有末梢神经炎,加上尿毒症毒素的刺激,皮肤瘙痒比较严重易 抓伤。造成内瘘局部炎症,形成血栓内瘘闭塞。 2.3腹泻脱水及透析脱水量过大 透析病人长期透析极度贫血,消化功能低下,过热过冷,辛辣食品都不宜食用,一旦摄入刺 激胃肠道及不洁食品就会引起严重腹泻,病人体液丢失过多,引起低血压,造成内瘘闭合, 透析过程中超滤过多是引起内瘘闭合的主要原因。 2.4患者不良嗜好 病人以往有饮酒及吸烟史,亲朋好友聚会,饮酒,治疗其间仍时常饮酒吸烟,损伤血管内壁,加上刚透析结束内瘘有损伤,及易造成内瘘血管壁粗糙,血流缓慢血栓形成,引起内瘘闭合。 2.5绷带包扎过紧 由于透析中使用抗凝剂量稍大,透析中内瘘渗血,透后加压包扎,病人离开透析室后没有及 时松绑,导致内瘘局部血流缓慢形成血栓,引起内瘘闭合。 2.6患者血液过于粘稠 由于透析患者多数合并有高血脂,长期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造成血色素上升过快,引起血 液粘稠,血栓形成,内瘘闭合。

人造血管内瘘护理

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得以实施的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和长期存活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然而高龄、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以及反复穿刺静脉导致静脉狭窄或者化疗后的血管耗尽,尤其在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半血管钙化,糖尿病血管病变时,患者的自身血管不能建立良好的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内瘘就成为这类患者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人造血管内瘘具有血管通畅、血流量大、穿刺方便、使用时间长等优点,大大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血液透析的理想血管通路之一。但其缺点也很突出:如术肢皮肤肿胀,使用寿命短,穿刺后止血困难,血栓形成率高,易发感染,形成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所以人造血管内瘘在护理上尤为重要,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以及人造血管内瘘围手术期的护理到并发症的护理。 制造人造血管的材料有天然真丝,涤纶、膨体聚四氟乙烯(PTFE)。现在应用最多的是涤纶和PTFE的人造血管。 PTFE内瘘手术方法患者取平仰卧位,外展术侧上肢,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麻,用龙胆紫进行肱动脉、肘

部静脉标记及人造血管位置定位。根据拟采用的动静脉选择切口,垮血管走向做一长4~5cm的横切口,如所选动静脉相距较远,可分别于动静脉处做两个切口,分离暴露并游离一段长约3cm左右的动脉和静脉,静脉用胶片牵引,动脉两侧分别用动脉夹阻断血流,根据人造血管长度,在前臂人造血管弯曲部顶部做切口,用人造血管皮下隧道器分2次做皮下隧道,将人造血管引入皮下,两端分别与分离准备好的动静脉端行侧吻合,形成U形人造血管袢管。如图: 一、围手术期的护理 1.术前准备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会合并糖尿病、

综述:动静脉内瘘护理进展

动静脉内瘘护理新进展 金梅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安徽安庆246003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SRD)病人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最重要的必要条件,而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出血量少、穿刺部位多、感染发生率低、可长久使用的特点,常被誉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动静脉内瘘即经由外科手术将表浅毗邻的动静脉做直接吻合使静脉血管血流量增加管壁动脉化形成皮下动静脉内瘘,常用血管有桡动脉与头静脉、肘静脉与肱动脉等。据估算,在我国透析患者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中,自体动静脉内瘘比例达85%-90%[2]。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感染、血栓形成、内瘘闭塞等使内瘘陷入失用状态,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严重影响透析病人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动静脉内瘘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发展。本文就动静脉内瘘护理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保护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预防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 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护理 近年来,在新建动静脉内瘘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中使用明示性安全标识,增强了护士安全防范意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上升,通过文字宣教及行为干预并举的方法加强了患者对内瘘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了内瘘的成熟[3]。护理重点为术前进行血管评估,重视血管保护及造瘘侧手臂皮肤护理;术后做好术侧肢体护理,加强观察,重视新内瘘穿刺的正确操作,以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开通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4]。 2 动静脉内瘘穿刺改良 2.1 穿刺针斜面向下的穿刺法 王雪梅等[5]研究了穿刺针斜面向下的穿刺方法,对于减轻穿刺疼痛有一定的效果。沈娴等[6]使用改良穿刺法(针尖斜面向右旋转45°,进针角度为35°~45°)穿刺。它的主要特点是进针角度大(45°),容易穿透皮肤及血管;同时它的有效穿刺力比常规法(15-30°)大1.06倍;由于进针速度加快,缩短了穿刺针在皮下的机械性潜行过程,对皮肤及血管损伤减轻,致痛物质释放减少

尿毒症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尿毒症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 观察与护理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 对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进行长期血液透析,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成功的首要条件。而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目前最为理想、临床上最常用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被视为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正确使用和保护AVF,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长期使用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AVF手术前后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993年开展HD以来,我科共收治以自体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的208例尿毒症患者,其中男124例,女84例,年龄22~69岁,原发病中慢性肾炎154例,糖尿病26例,原发性高血压20例,多囊肾2例,系统性

红斑狼疮4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透析时间1~8年,每周行HD 1~3次,血流量200~250 ml, 每次透析时间4~5 h,AVF均采用桡动脉和头静脉在前臂桡侧腕横肌上3~5 cm处作端侧吻合,一般术后4~6周开始使用。 2 观察与护理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患者最初得知患尿毒症,常感到死亡的威胁,倍感茫然无助,情绪十分低落,感到焦虑、抑郁,甚至绝望、易怒、不合作,护理人员应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态度热情,理解和关心患者。患者对HD,AVF等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感到紧张和恐惧,责任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过程,如何在术中进行配合,造瘘的目的、方法,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以取得合作。对接受HD患者及时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帮助其调整好心理状态,以提高治疗护理质量。 健康教育 从AVF形成手术前开始,责任护士应了

解患者的思想动态、生活习惯,对患者及家属有计划地传授HD与内瘘的相关知识,各 种血管通路的优缺点,预期AVF的可行性、目的、意义等,利用出板报、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单人传授、电话咨询、病友经验介绍等方式,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生活习惯,避免一切对内瘘不利的因素。鼓励患者参与自我护理,指导患者加强内瘘侧肢体的保护,如不能在内瘘侧肢体上采血、输液、测血压、悬挂重物;躺卧时勿压迫内瘘侧手臂;内瘘部位应戴一护腕,注意保护内瘘免受磕碰。教会患者如何听瘘,正常时应有明显的沙沙声、流水声或振动感,若发现静止无音,须立即就诊。再者,注意健康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采用多方位健康教育,从门诊到病房到血透室的逐层强化,以促进患者尽早选择。 患者的准备生命体征要平稳,造瘘侧肢体要清洁,修剪指甲,毛发过多时剃去,更换内衣,确保手术部位皮肤无破损、感染,术前勿在造瘘侧肢体上进行输液和抽血,同时术前1 d对患者进行无肝素或小剂量肝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