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藏族舞蹈简介

藏族舞蹈简介

藏族舞蹈是西藏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其特点是自由、宽广、婉转、铿锵有力。藏族舞蹈以“藏”、“胡”、“蔑”、“滇”、“川”和“雅”六大风格为主要流派,并兼收并蓄了汉族舞蹈、印度舞蹈等其他文化的元素。

藏族舞蹈的表演形式多样,包括群舞、独舞、对舞等多种形式。舞蹈动作以藏族传统生活、劳动和宗教文化为背景,多以手腕、肩胛、髋部等为主要动作部位,以律动的音乐和舞蹈音效为基础。

藏族舞蹈的服装与舞蹈风格的特点有密切关系。藏族舞蹈服装上常见的是藏袍、绸布、彩带、银饰、珠宝等等作为装饰品,具有藏族文化独有的特色。

藏族舞蹈在表现藏族传统文化和自我表达方面拥有重要意义。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和变化,无论从音乐、节奏到动作,都流露出了深深的文化底蕴。同时,对外开放的现代社会中,藏族舞蹈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成为了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藏族民间舞蹈详细介绍

藏族人民居住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信奉喇嘛教。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藏族地区是歌舞的海洋,藏族民间舞蹈多为载歌载舞的形式,音乐一般都具有活跃、热烈、朴实的特点,有的乐曲相当优美。卫藏、康、安多3大方言区的民间音乐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区别。 藏族与汉族自古以来交往频繁、关系密切,在文化上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藏族与汉族的音乐语汇有许多共同之处:都以五声音阶为基础,五声性的歌曲随处可见。如《爱木错》、《孔雀吃水》、《古来亚木》、《尤子巴母》、《却非突西》、《阿节总巴》等,也有一些六声或七声性的歌曲。 藏族歌舞音乐中,“堆谐”的调式多为宫调式,也有羽调式或商调式的乐曲,有的乐曲出现宫、羽交替调式;“弦子”的调式多为羽调式,也有徵调式、商调式;“果谐”的音乐常用宫、羽、徵调式。藏族歌舞音乐多为同一首歌曲用分节歌的形式反复演唱,很少变换调性。器乐往往是随腔伴奏,即兴发挥。乐曲结构多为慢一中一快或慢一快,慢速时音符密集,快速时音符简化。 藏族民族乐器有札木聂、扬琴、牛角胡、根卡、二胡、竖笛、大号、大鼓、热巴鼓、镲、串铃等。 藏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有:“堆谐”、“果谐”、“弦子”、“锅庄”、“囊玛”、“噶尔”、“热巴”等。 堆谐 “堆谐’堤西藏西部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堆”是地名,藏族人把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昂任、定日、拉孜、萨加及阿里一带叫做“堆”,“谐”是歌曲的意思,而舞蹈往往与歌曲结合在一起,因此,上述地区的农村歌舞就叫做堆谐。这种舞蹈后来在整个西藏流传,舞蹈逐渐演变为脚下打点的踢踏舞的形式,以拉萨地区最为盛行,人们称它为“踢踏舞”或“拉萨踢踏舞”。现在的堆谐实际上是指流传在西藏各地的踢踏舞。

藏族舞蹈的特点

藏族舞蹈的特点 藏族舞蹈是中国民族舞蹈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继承了藏族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藏族舞蹈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欣赏。本文将详细介绍藏族舞蹈的特点。 一、藏族舞蹈的历史 藏族舞蹈源远流长,始于古代礼仪舞蹈。据传,藏族舞蹈的祖师是穆潘扎莲巴,他于13世纪创立了“扎西拉姆”(也称“坐莲花”)舞蹈,成为藏族舞蹈的开山祖师。在传承发展过程中,藏族舞蹈不断地吸收和吸纳外来文化的因素,艺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和特点。 二、舞蹈形式多样 藏族舞蹈形式多样,包括传统的宗教舞、边疆民族舞、民间舞等多种舞蹈形式。其中,宗教舞是藏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体现宗教仪式和神话传说,旋转和行跳动作突出,形象鲜明。而边疆民族舞则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传承,强调节奏协调、跳跃活泼。民间舞则多取材于生活实际,旋律优美、动作轻盈。 三、舞蹈优美高雅 藏族舞蹈以优美、高雅、纯朴、清新为特点,富有情感、艺术性和民族性。舞蹈中大量运用手势、步伐和面部表情等元

素,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形式和幅度。在服饰方面,藏族舞蹈也非常讲究,服饰造型简朴、色彩鲜艳,充满藏族特有的符号意义。 四、舞蹈气势雄奇 藏族舞蹈整体气势雄奇、气宇轩昂,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动感。引领舞蹈的乐器主要有唢呐、芦笙、手鼓、锣、鼓等,这些音色独特,加上明快的节奏,为藏族舞蹈增色不少。在动作的呈现上,藏族舞蹈强调舞者动作的统一、协调,力求形成整体性的舞蹈效果。 五、民族风情浓郁 藏族舞蹈是一个极具民族风情的表达方式,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信仰和文化。其舞蹈动作、服饰、音乐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深入描绘了藏族人民的悲欢离合、生死离别等情感和时代变迁。是一种体现藏族历史文化和民族气质的重要文艺形式。 综上所述,藏族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特别注重表现情感和风土人情,是中国民族舞蹈中的一大亮点。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藏族舞蹈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和世界文化的记忆中。

藏族舞蹈的历史介绍

藏族舞蹈的历史介绍 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都有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而潇洒的翩跹舞姿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及形式。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藏族舞蹈的历史介绍,希望你喜欢。 藏族舞蹈的历史渊源 不同地区的称谓不同。萨迦地区称之为“索”,工布地区称之为“波”“波强”,藏北牧区称为“卓”或“锅庄”。《果卓》是古代人们围篝火、锅台而舞的圆圈形自娱性歌舞,其中包括“拟兽”、表示爱情等舞蹈语汇。农、牧区舞蹈风格不同,各有特色。舞时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舞者轮流伴唱共舞,不时加入呼号,这是《果谐》融入羌族原始舞蹈形式的鲜明特点。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等为主,活泼而热烈。 地势高耸的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圆圈舞,后来逐渐盛行于拉萨。这是最早出现的由六弦琴乐器伴奏的舞蹈。《堆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而传统的《堆谐》,则在舞时以男女体前或体后交叉拉手区别于其他圆圈舞形式。这与羌族的《洒朗》和古格王朝宫堡遗址壁画中的舞蹈形式相同。可见公元10世纪时已有《堆谐》舞蹈存在。 因由男舞者边领舞边以弦乐二胡或牛腿琴伴奏而得名。藏语称之为“叶”或“康谐”,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及青海、甘肃等地,尤以四川省巴塘地区的《弦子》最为著名。各藏族地区的《弦子》形式相同,动作缓

慢舒展,细腻流畅。 《卓谐》和《热巴卓》是藏族舞蹈《卓》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卓》以表演各类圆圈“鼓舞”为主,其中也有以原始“拟兽舞”为素材,加工整理后所形成的表演舞蹈。在《卓》的整个舞蹈中以歌时不舞,舞时不歌为特点,技巧性表演占舞蹈的主要地位。 上千年来,祭祀活动的延续,使多种“鼓舞”世代相传。从日喀则地区《大鼓舞》的领舞“卓本”的装束上,即可寻找 到古代藏族祭祀活动和游牧生活的痕迹。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被称为“司马卓”的日喀则地区司马旺堆乡的《大鼓舞》中所使用的鼓,与其他地区的鼓差别显著,鼓形之大是其他地区鼓的两倍,而且附有木制长柄,斜插于身后。《卓谐》的表演共分为三段,在表演中穿插歌曲,由全体舞者演唱。此外,有大段技巧与队形变化的“鼓舞”表演。所唱歌词现在多以祝福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和生活幸福为主,祭祀成分逐渐减弱。《大鼓舞》多在“望果节”等喜庆时表演。 拉萨、山南等其他地区的《卓谐》的鼓面小,侧系腰间,无长木柄。这种“鼓舞”形式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各寺庙壁画中就有《卓谐》的形象,在桑耶寺金成公主殿壁画《桑耶寺落成庆典图》中,也可见到它的风采和“卓本”的姿容。 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的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流传在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工部地区和云南、四川省藏族聚居地区,是过去流浪艺人以此卖艺为生的杂艺歌舞节目。而《热巴卓》,则是一种由男女艺人共同表演的双人“铃鼓舞”,现在,人们所说的《热巴卓》和《热巴》,基本

藏族舞蹈

舞蹈的种类: 1.古典舞(形、神、劲、律) 2.民间舞蹈(多为载舞的集体舞,舞蹈动作千姿百态,各具民族及地方特 色) 3.现代舞蹈(它以夸张地球吸引力、重心向下为主) 4.当代舞蹈(主要指广泛吸收而又不拘一格地运用中国传统舞蹈素材和外 来艺术素材进行的创作和表演) 5.芭蕾舞(以拉长、向上的感觉) 中国民间舞的特点: 中国每个民族的民族舞虽然各不相同,但各民族舞蹈都是通过舞蹈来反映它们本民族不同程度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居住环境、经济基础等文化现象。 藏族舞蹈简介: 藏族是一个拥有400多万人口的民族。藏族人民主要生活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中,藏族人民创造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艺术。它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舞蹈稳重、矫健、松弛柔美。如四川巴塘地区的弦子舞,它以优美、柔颤、富有歌唱性著称;青海的“依”(即弦子舞)却以低缓沉稳为特点;而牧区的“卓” (锅庄)与农区的“果卓”(锅庄)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前者奔放豪迈、骠悍粗犷,后者稳沉而豪爽。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舞蹈风格上,它们存在差异,但它们却是同一文化的产物,具有同一文化的精神与气质,舞蹈也有其一致的规律性。在藏族舞蹈中通常用跳、颤、跺、踏、撩长袖,旋转等一些大幅度的舞蹈动作来表达激动人心的场面和情感,上身的前倾、后仰、手臂动作的摊开,延伸,都具有表现意义。 体态动律特点分析:

由于藏族分布在五个省区,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周边文化的影响,但其心理素质和历史渊源而言则是完全相同一致的。因此,在舞蹈风格和动律特色上具有它们的统一性。 体态特征: 藏族民间舞蹈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所以,藏族舞蹈独特的体态是:重心偏前,身体微前送或90°前俯。藏族民间舞蹈体态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一顺边”指的是舞蹈者以腰部为主力、手和脚同出一侧所形成的“一顺边”舞蹈动律。 藏族女性的体态特征:含胸、垂肩,体前倾,重心微移至前脚掌,背部向上延伸至头顶,下颚微含,胯部上提,切无踏腰。 动律特征:藏族舞蹈在动律上有一个共同特征: 1.膝部连续不断或快而小有弹性的颤动。 2.膝部连绵柔韧的屈伸。 连续不断的颤动或屈伸在步伐上形成重心移动,带动了松弛的上肢运动,是藏族的手臂动作大都是附随而动,不管是屈伸还是颤动都要求膝关节保持松弛状态。既要有柔韧性还要有弹性。上身动作绝对不要主动,而是以膝关节保持相适应动作的动律特点。以教材中的堆谐和谐表现最为突出。如:堆谐的第一基本步、嘀嗒步,谐的平步、靠步、拖步是典型性动律动作。 手形、手位: 1.手形: a.长袖状态;五指自然延伸。 b.抓握袖状态;五指握空心拳。 2.手位:体旁前、后手 a.双臂手 b.双臂后 c.正一前一后 d.侧一前一后 3.体前交叉手:双手体前交叉,手心向里。 4.摊盖手:双手旁抬于右侧,右手手心向上,左手手心向下。 5.扬手:双手或单手至斜上方。手心向上。 舞姿: 1. 行礼:双臂礼;左脚重心微屈膝,右腿于右前勾脚点地,身体前俯,双扬手。

藏族舞蹈的介绍

有关藏族舞蹈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和《谐》。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这种劳动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台,成为历史上劳动艺术的纪念。 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都有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而潇洒的翩跹舞姿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及形式。其中的《羌姆》,则属于宗教舞蹈类别中最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寺院舞蹈《羌姆》的产生和流传,与藏传佛教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同时,又由于藏传佛教中不同派别的存在,使被人们俗称为“跳神”舞蹈的《羌姆》,在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装束等许多方面,又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差异。[1] 最基本的动作要领是,双手扶胯(或者双手放在身体两旁松弛状态),身体上下小幅度的颤动,全身不要紧绷,松弛。藏族舞全过程都离不开小颤,这也是最关键的动作。 藏族舞蹈种类及特点: 1.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卓谐”(圆圈歌舞); 2.有踏步为节、着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堆谐”(俗称踢踏舞); 3.有以歌为主、歌舞结合、悠扬雅致的“囊玛”(内庭歌舞); 4.有踏地为节,“喳”、“顿”、“踏”相结合,顿挫有力的“达谐”(林区因舞); 5.有注重情绪表现、舞姿优美豪放的农牧区“果卓”(旧称锅庄); 6.有圆润舒展、长袖挥舞、铃声震荡、粗江激扬、重技巧动作、表现狂热情绪的热巴铃鼓舞; 7.有羽锤翻飞、气吞山河的“色玛卓”(后藏的大鼓舞)和“卓谐”(前藏腰鼓舞); 8.有配合剧情表演、自成一体的藏戏性格舞蹈和伴合劳动、激发劳动热情的“勒谐”以及哑剧性系列舞“羌姆”(俗称法舞)、稀世罕见、古香古色、具有西域风味的宫廷乐舞“噶尔”(供云乐舞)等等。

藏族的传统舞蹈介绍

藏族的传统舞蹈介绍 藏族的传统舞蹈介绍 藏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地域广阔的民族之一。藏族的传统舞蹈是什么?通过下面的阅读你会有所了解。 藏族的分布区域以西藏自治区为主外,还遍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多个省份。藏族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具有悠久的民族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也正是由于藏族具有以上的人文特点而出现了:因藏族生活地域的差异、各自与周边其他民族的交往,而在相同类别的文化现象与艺术品种、节日和祭祀活动中,形成了诸多形式不一、风格各异的礼仪和歌舞。 藏民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在藏族的民间节日中,希冀丰收与欢度“望果节”是辛劳了大半年后人们的最大期盼和喜悦。在藏语中“望果节”的“望”字,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的整个意思便是:围绕丰收的田野歌舞。 “望果节”的由来和酬神仪式的舞蹈,在《笨教历算法》中有一定的记载。传说在公元五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向笨教教主请教保佑作物丰收的办法时,教主指出:让耕作的'农民在即将收获的田地周围绕行并舞蹈娱神,上天将会赐予丰收。从此,每年收获之前,笨教僧侣充当祭祀队伍的先导,高举幡旗、手拿缠绕哈达的木棒“达达”与羊右腿,率领着各个村落手持青稞麦穗的农民和盛装妇女,排成长长的队伍,围绕农田地界进行“收敛地气、祈求丰收”的法式活动。在这浩荡的游行过程中,人们不停地高呼赞美神灵和祈求丰收的口号,直至回到村中,把麦穗和小旗插在谷仓或神龛上为止。 西藏的“望果”活动在八世纪中期前,只有十分简单的祭祀仪式。至八世纪后半叶黄教创立,“望果”活动被加入了更多的宗教色彩,成为具有整套宗教祭祀仪式、包括“绕田游行”和“庆典”两部分活

藏族舞基本知识

藏族舞基本知识2篇 藏族舞基本知识(一) 藏族舞蹈是西藏地区独特而丰富的舞蹈艺术形式,融汇了西藏民 族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它不仅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他们表达感情、祭祀神明、庆祝丰收等活动的重要方式。下面将 介绍藏族舞蹈的起源、特点和演出形式。 藏族舞蹈起源于古代的藏族部落,追溯到几千年前。最初,藏族 舞蹈是为了纪念重要的历史事件和英勇的战士而创作的。后来,它逐 渐发展成为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展示了藏族人民对大自然、生 活和宗教的热爱和崇敬。藏族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部落时期,它源 于人们对大自然和宇宙的神秘感知和崇拜。 藏族舞蹈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特点。首先,它以舞者的优雅动 作和独特的舞姿为特点。舞者们通过身体的舞动,展现出自然界的景 象和动物的形态。其次,藏族舞蹈具有浓郁的宗教和神秘色彩。许多 藏族舞蹈都是为了祭祀宗教神明而创作的,以表达对神明的崇敬和虔诚。此外,藏族舞蹈还强调舞者的内心情感和心灵与身体的合一,舞 者通过身体的舞动来表达内心的体验和情感。 藏族舞蹈有着丰富多样的演出形式。最常见的形式是群舞,也有 一些独舞和对舞的形式。在群舞中,舞者们通常围成一个圆圈或半圈,手牵手或臂挽臂,一起跳动。他们根据节奏和舞曲的变化,采取不同 的舞步和动作,展示出丰富的舞蹈形态。在独舞中,舞者通常独自一 人表演,通过自己独特的舞姿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和内心的体验。对舞 则是两个舞者共同表演,他们通过配合和对话的方式,展示出舞蹈的 美感和动感。 总之,藏族舞蹈是西藏地区独特而丰富的舞蹈艺术形式,它具有 独特的起源、特点和演出形式。藏族舞蹈不仅是西藏民族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更是他们表达情感、祭祀神明、庆祝丰收等活动的重要方式。通过欣赏和学习藏族舞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西藏的文

藏族舞蹈历史

藏族舞蹈历史

5 藏族舞蹈历史悠久,在公元前1世纪,“噜”(静态的歌)和“卓”(动态的舞)已发展起来。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为了巩固王权,安定社会,制定“十善法”。据《西藏王统记》描述:在公布这部法典之际,全藏举世欢腾,“或饰犀牛或狮虎,或执鼓舞人,以各种姿态献乐舞……”。吐蕃时期藏族的土风舞、拟兽舞、鼓舞和宗教性的巫舞等已十分兴旺。 清代刊印的《卫藏图说》和《皇清职贡图》载“杂谷本唐时吐蕃部落,男女相悦携手歌舞”,“妇女十多人,头戴白布围帽,身穿五色彩衣,手牵着手,围成一圈,腾足于空,……”。这种舞蹈就是藏舞“卓”和“伊”的原形。 在西藏,各地区的舞蹈形态和形体动作不尽相同。在他们开展的很多舞蹈活动中,都有极强的健身作用,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果谐”(圆圈歌舞);有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堆谐”(俗称踢踏舞);有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豪迈奔放的农村牧区“果卓”(锅庄舞)等等。这些歌舞融文娱与体育为一体,不仅花样多、技巧高,而且又与藏民族艺术相结合,揉体育、音乐、舞蹈为一体,表现出高超的技艺水平,既是娱乐,又能强身健体。此外,在西藏的寺庙和民间,还流行着一些模仿动物动作的舞蹈,如鹰舞、狮舞,牦牛舞、鹿舞、猴舞等,很有些类似于汉族地区的五禽戏,这些舞蹈具有“宣导郁”、“通利关节”,强身健体的作用。藏民族具有健身作用的舞蹈归集起来有如下几种: 一、“果谐”(圆圈歌舞)

舞,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尤以男性动作幅度较大,伸展双臂有如雄鹰盘旋奋飞。女性动作幅度较小,点步转圈有如凤凰摇翅飞舞,具有体育运动的健美、明快、活泼等特点。锅庄舞形式多样,反映劳动生活的叫“羊毛锅庄”;反映婚庆的叫“吉庆锅庄”;表现生活情趣的有“兔子锅庄”(杂以模拟兔子跳的动作)、“醉酒锅庄”(有摹仿醉汉神态、显示身体灵巧的嬉戏动作)。锅庄舞姿矫健,动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舞姿顺达自然,优美飘逸,体现了西藏高原藏族人民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热情奔放、膘悍的民族性格。锅庄演出时,有一定的力度和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动作幅度大,具有明显体育舞蹈训练价值。不论从表演者的装饰上,动作节奏上,还是从表演时的舞姿变化上,都能体现出西藏民间体育的风格。 四、“卓谐”--鼓舞 “卓谐”的本意是鼓舞,是由“卓”(鼓舞)的“谐”(歌舞)两个部分组成。它以扣押为主,穿插其他民间的综合表演形式,是一种扁形的鼓舞。主要流行于山南、拉萨、日喀则等地广大农村。 藏史记载,藏王赤松德赞兴建桑耶寺时,为使建寺顺利进行,莲花生大师招来民间喜鼓舞的艺人,入夜燃起篝火击鼓作舞,诱惑作乱的鬼怪离开现场。在庆祝桑耶寺正殿开光大典上,百戏杂艺纷呈,其中出演了这种扁形腰鼓舞。它所特有的技巧激昂的情绪深受藏民欢迎,并在民间传开并兴盛起来。又经过后世不断传承发展,便形成了今天为吉祥鼓舞的“卓谐”。藏史《巴协》也记载:庆祝桑耶寺落成

藏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藏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以下是店铺整理的藏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一起来看看吧。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天性豪放,生活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藏族历史悠久,早在7世纪初,以松赞干布为代表的奴隶主阶级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并和中原建立了亲密关系。藏族以畜牧和农业为主,具有悠远的文化传统。藏语属汗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本民族文字――藏文,其历史久远,并有丰富的历史文学、藏医等著述。尤其他们的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与风格。青海藏族的舞蹈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各类舞蹈分别有着不同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与风格。它既能使人们在尽情歌舞的欢乐中抒发情感,又通过它与神灵沟通企求得到神灵之佑护。藏族民间舞蹈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的沃土中,因此,只要这个民族仍然保留着适于民间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那么民间舞蹈将会传延下去,并焕发生机。 (一)藏族民舞的分类及其特征 青海藏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从歌舞的形式进行划分,基本上可分为“民间歌舞”与“宗教舞蹈”两大类。也可细分为“谐”、“卓” “热巴”和“羌姆”等类。凡以歌舞为主的集体自娱性圆圈舞蹈,一般被泛称为“谐”;而在圆圈歌舞中,具有较强表演性的集体舞,则被人们一般泛称为“卓”。此外,在具有表演性的“卓”中,经常可以看到以各种“鼓”作为舞具进行的舞蹈。 《谐》是为人们熟悉的藏族舞蹈《弦子》。这种民间自娱性舞蹈,舞姿最富魅力和潇洒,还要数巴塘地区的《弦子》。因此,现在人们只要一提《弦子》,便加入了地名为“巴塘”。《巴塘弦子》的舞姿圆润、狂放而流畅。在音量不大,但清晰、婉转的琴声下,舞队忽而聚拢忽而散开,忽而跟随着领舞绕行,好似游龙摆尾,忽而又成圆圈扬袖旋转,如同白莲初绽。此外,由拖步、晃袖、点步转身及模拟孔

藏族舞蹈历史来源及特点

藏族舞蹈历史来源及特点 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作为藏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藏族舞蹈文化也同样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独具魅力。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藏族舞蹈历史。欢迎欣赏阅读。 藏族舞蹈历史来源 《果卓》流行地域广阔 不同地区的称谓不同。萨迦地区称之为"索",工布地区称之为"波""波强",藏北牧区称为"卓"或"锅庄"。《果卓》是古代人们围篝火、锅台而舞的圆圈形自娱性歌舞,其中包括"拟兽"、表示爱情等舞蹈语汇。农、牧区舞蹈风格不同,各有特色。舞时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舞者轮流伴唱共舞,不时加入呼号,这是《果谐》融入羌族原始舞蹈形式的鲜明特点。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等为主,活泼而热烈。 《堆谐》最早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 地势高耸的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圆圈舞,后来逐渐盛行于拉萨。这是最早出现的由六弦琴乐器伴奏的舞蹈。《堆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而传统的《堆谐》,则在舞时以男女体前或体后交叉拉手区别于其他圆圈舞形式。这与羌族的《洒朗》和古格王朝宫堡遗址壁画中的舞蹈形式相同。可见公元10世纪时已有《堆谐》舞蹈存在。 《谐》也称为《弦子》 因由男舞者边领舞边以弦乐二胡或牛腿琴伴奏而得名。藏语称之为"叶"或"康谐",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及青海、甘肃等地,尤以四川省巴塘地区的《弦子》最为著名。各藏族地区的《弦子》形式相同,动作缓慢舒展,细腻流畅。 《卓谐》和《热巴卓》是藏族舞蹈《卓》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卓》以表演各类圆圈"鼓舞"为主,其中也有以原始"拟兽舞"为素材,加工整理后所形成的表演舞蹈。在《卓》的整个舞蹈中以歌时不舞,舞时不歌为特点,技巧性表演占舞蹈的主要地位。

藏族舞蹈小知识

藏族舞蹈小知识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藏族舞蹈小知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自娱性的圆圈舞除《果谐》和《果卓》外,《堆偕》、《谐》与《卓》更是人们极为喜爱和著名的舞蹈。 藏族舞蹈的特点: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弦子:是属于藏族里面的慢板。节奏是像上的,身体慢起慢下。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要求及做法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扩展:藏族舞蹈历史 1、“果谐”(圆圈歌舞)的舞蹈历史 “果谐”是流传在西藏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分班唱和,此起彼伏,顿地为节,载歌载舞的自娱性圆圈歌舞。常见于农区的村头、旷地、打麦场上。时逢佳节,人们从白天唱到夜晚,从深夜跳到黎明。“果谐”的兴起和西藏的农业发展相关,它和秋收打场男女分班唱和的劳作形式及修房筑屋“打阿嘎”的劳动节奏有直接联系。舞蹈动作多以2/4节奏变化,重拍起步,膝盖到脚掌直向落地,顿地为节,步法结实稳扎,劳动气息很强,男女在舞中还相互交替进行构成竞舞场面,长于抒发群体的热烈欢腾情绪是其基本的风格特征。 2、堆谐(城镇踢踏舞)的舞蹈历史 “堆谐”(城镇踢蹈舞),是指从拉孜到定日一带的农村歌舞,17纪中叶,五世达、赖在其规定的'“雪顿节”上,后藏炯巴藏戏团在演出藏戏时,穿插表演了六弦琴伴奏,踏步为节,重脚上节奏音响变化,欢快热情的“堆”区民间舞,后通过艺人和舞蹈世家加工规范,城市化了的藏族踢踏舞。以拉萨、日喀则最为盛行。 3、“果桌”--锅庄舞的舞蹈历史 “果卓”--锅庄舞,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相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了。在古代,锅庄多施于祭坛礼仪,宗教色彩很浓,跳时比较拘谨,神情端庄,“多垂头、俯袖、束手而舞”。 4、“羌姆”的的舞蹈历史 要说起藏传佛教寺院舞蹈“羌姆”的来源,就必须追溯到藏传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