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藏族民间舞蹈的分类

藏族民间舞蹈的分类

藏族民间舞蹈的分类

藏族民间舞蹈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风格。根据不同的表演场合、内容和形式,藏族民间舞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一、祭祀舞

祭祀舞是藏族民间舞蹈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类型,通常在宗教仪式或节日庆典中表演。这类舞蹈通常具有较为庄严、肃穆的氛围,以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为主题。其中,最为著名的祭祀舞蹈是“格萨尔王”舞,是藏族民间舞蹈中的代表作品。

二、娱乐舞

娱乐舞是藏族民间舞蹈中最为活泼、欢快的一种类型,通常在婚礼、节日、聚会等场合中表演。这类舞蹈以轻松愉快、欢乐祥和为主题,旋律优美、动作灵活,让人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娱乐舞蹈是“扎西德勒”舞。

三、武术舞

武术舞是藏族民间舞蹈中最为独特、精彩的一种类型,通常以武术动作为主要表现形式。这类舞蹈通常具有高难度的动作和技巧,需要舞者具备较高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其中,最为著名的武术舞蹈是“雪山飞狐”舞。

四、劳动舞

劳动舞是藏族民间舞蹈中最为朴实、质朴的一种类型,通常以劳动场景和劳动生活为主题。这类舞蹈通常具有简单而优美的动作,强调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劳动舞蹈是“拉萨河”舞。

五、宴会舞

宴会舞是藏族民间舞蹈中最为隆重、庄重的一种类型,通常在宴会或盛大场合中表演。这类舞蹈通常具有高雅、典雅的气质,强调礼仪和尊重。其中,最为著名的宴会舞蹈是“白玛赤林”舞。

以上就是藏族民间舞蹈的主要分类。这些不同类型的舞蹈,都展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让人们更加了解和喜爱藏族文化。

藏族舞蹈

舞蹈的种类: 1.古典舞(形、神、劲、律) 2.民间舞蹈(多为载舞的集体舞,舞蹈动作千姿百态,各具民族及地方特 色) 3.现代舞蹈(它以夸张地球吸引力、重心向下为主) 4.当代舞蹈(主要指广泛吸收而又不拘一格地运用中国传统舞蹈素材和外 来艺术素材进行的创作和表演) 5.芭蕾舞(以拉长、向上的感觉) 中国民间舞的特点: 中国每个民族的民族舞虽然各不相同,但各民族舞蹈都是通过舞蹈来反映它们本民族不同程度的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居住环境、经济基础等文化现象。 藏族舞蹈简介: 藏族是一个拥有400多万人口的民族。藏族人民主要生活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中,藏族人民创造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艺术。它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舞蹈稳重、矫健、松弛柔美。如四川巴塘地区的弦子舞,它以优美、柔颤、富有歌唱性著称;青海的“依”(即弦子舞)却以低缓沉稳为特点;而牧区的“卓” (锅庄)与农区的“果卓”(锅庄)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前者奔放豪迈、骠悍粗犷,后者稳沉而豪爽。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舞蹈风格上,它们存在差异,但它们却是同一文化的产物,具有同一文化的精神与气质,舞蹈也有其一致的规律性。在藏族舞蹈中通常用跳、颤、跺、踏、撩长袖,旋转等一些大幅度的舞蹈动作来表达激动人心的场面和情感,上身的前倾、后仰、手臂动作的摊开,延伸,都具有表现意义。 体态动律特点分析:

由于藏族分布在五个省区,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周边文化的影响,但其心理素质和历史渊源而言则是完全相同一致的。因此,在舞蹈风格和动律特色上具有它们的统一性。 体态特征: 藏族民间舞蹈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融合而成的,所以,藏族舞蹈独特的体态是:重心偏前,身体微前送或90°前俯。藏族民间舞蹈体态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一顺边”指的是舞蹈者以腰部为主力、手和脚同出一侧所形成的“一顺边”舞蹈动律。 藏族女性的体态特征:含胸、垂肩,体前倾,重心微移至前脚掌,背部向上延伸至头顶,下颚微含,胯部上提,切无踏腰。 动律特征:藏族舞蹈在动律上有一个共同特征: 1.膝部连续不断或快而小有弹性的颤动。 2.膝部连绵柔韧的屈伸。 连续不断的颤动或屈伸在步伐上形成重心移动,带动了松弛的上肢运动,是藏族的手臂动作大都是附随而动,不管是屈伸还是颤动都要求膝关节保持松弛状态。既要有柔韧性还要有弹性。上身动作绝对不要主动,而是以膝关节保持相适应动作的动律特点。以教材中的堆谐和谐表现最为突出。如:堆谐的第一基本步、嘀嗒步,谐的平步、靠步、拖步是典型性动律动作。 手形、手位: 1.手形: a.长袖状态;五指自然延伸。 b.抓握袖状态;五指握空心拳。 2.手位:体旁前、后手 a.双臂手 b.双臂后 c.正一前一后 d.侧一前一后 3.体前交叉手:双手体前交叉,手心向里。 4.摊盖手:双手旁抬于右侧,右手手心向上,左手手心向下。 5.扬手:双手或单手至斜上方。手心向上。 舞姿: 1. 行礼:双臂礼;左脚重心微屈膝,右腿于右前勾脚点地,身体前俯,双扬手。

藏族舞蹈种类

藏族舞蹈种类 藏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文化和艺术传统丰富多彩。其中,藏族舞蹈是其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每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意义。本文将介绍几种代表性的藏族舞蹈。 1. 雅鲁藏布江舞 雅鲁藏布江舞是一种代表性的藏族舞蹈,它以描绘雅鲁藏布江的壮美景色为主题,表现出藏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在舞蹈中,演员们手舞足蹈,仿佛在山水间穿梭,展现出壮丽的山川河流和奇峰怪石。 2. 雪山狮子舞 雪山狮子舞是一种富有神秘色彩的藏族舞蹈,它通常在节日和重要场合上表演。在舞蹈中,演员们身着狮子服装,手持鞭子、铃铛等道具,跳动着狮子的舞步,表现出狮子的威武和神圣。这种舞蹈不仅具有娱乐性,还有祈祷和祝福的寓意。 3. 扎西德勒舞 扎西德勒舞是一种代表性的藏族舞蹈,它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幸福为主题。在舞蹈中,演员们手舞足蹈,表现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幸福的向往。这种舞蹈节奏明快,动作轻盈,富有活力和生命力。 4. 藏戏舞蹈 藏戏是藏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舞蹈的一种形式。藏戏舞蹈通常表现出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等,有着浓厚的

文化和艺术氛围。在藏戏舞蹈中,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服装,手持各种道具,跳动着精彩的舞步,表现出戏剧性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5. 壮族舞蹈 壮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其舞蹈也对藏族舞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壮族舞蹈通常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热爱,形式多样,富有民族特色。在壮族舞蹈中,演员们手舞足蹈,跳动着壮丽的舞步,表现出壮族人民的豪迈和热情。 总之,藏族舞蹈种类繁多,每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意义。这些舞蹈不仅是藏族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藏族民间舞蹈

儿童基本舞步 儿童舞步是儿童舞蹈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走、跑、跳是人体运动起来的基本元素,也是人体自身具备的基本节奏。这里把儿童舞蹈中常用的舞步,归纳为走、踢、跳三大类共二十二种(走类九种,踢类六种,跳类七种)。 走类—走步(自然走步、绷脚走步、半脚尖走步、吸腿走步) 小碎步 小跑步 点步(脚尖点步,跟点步,交叉跟点步) 踏点步(原地踏点,一步一点,三步一点) 踵趾步 进退步 十字步 垫步(三拍子完成,二拍子完成) 踢类——踏踢步(原地踏踢,一步一踢,三步一踢) 前踢步(主力腿直,主力腿屈伸) 旁踢步(主力腿直,主力腿屈伸) 后踢步(主力腿直,主力腿屈伸) 踢毽步 铃铛步 跳类——蹦跳步跑跳步踏跳步跳点步前跳踢步后跳踢步滑步 1.走类: ①走步: A.自然走步:与普通走步相同,一拍一步。走时挺胸、收腹、收臀,手臂可前、后交替摆臂也可左、右横摆。B.绷脚走步:走步时动力腿绷脚直膝向前踢起25度。 C.半脚尖(起踵)走步:走步时主力腿在半脚尖立起的状态上,动力腿可同自然走步,也可同绷脚走步。D.吸腿走步:走步时,动力腿绷脚吸起。 ②小碎步:

正步准备。双脚跟提起,前脚掌快速、小步交替、均匀地踏地,双膝放松稍弯曲。可原地、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或原地旋转走圈。 ③小跑步: 正步准备。半拍一步。每拍的前半拍左脚向前跑一小步,同时右脚离地,膝微屈;后半拍右脚向前跑一小步,同时左脚离地膝微屈。依次交替连续进行。跑动时,两腿交替向前提膝,脚尖自然下垂,前脚掌落地,给人以欢快轻盈之感。步子应小而快,速度均匀,有弹性。 ④点步: A.脚尖点步:做法:正步或小八字步准备。动作时主力腿膝关节随音乐节拍原地屈伸(或向任何方向上步)。同时,动力腿用脚掌或脚尖,按音乐节拍有规律的点地,可以一拍一点或两拍一点。点地的位置可在主力腿前、旁、后、内侧或外侧。如:前点步、后点步、旁点步、侧点步、跨点步等。 主力腿与动力腿可交替变换做点步,也可以主力腿为轴进行点转,点步要做得节奏感强,注意身体的协调配合。B.跟点步(勾脚脚跟点):做法:1拍右脚原地踏一下,2拍左脚勾脚向左斜前方伸出,右腿屈膝。C.交叉跟点步:做法:与跟点步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 ⑤踏点步A.原地踏点:做法:正步、小八字步或小踏步准备。 第一拍右脚原位抬起,同时左主力腿屈膝。第二拍,右脚前脚掌点在左脚旁,同时主力腿直。膝关节屈伸要柔和,身体重心随膝关节屈伸上下自然起伏,不可左右摇晃。可原地做,也可前、后、左、右移动或旋转做。B.一步一点:做法:两拍完成。第一拍,左脚向左或向前、向后踏一步。第二拍,右脚掌在左脚跟后点地,同时两腿稍屈膝。换右脚做时,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C.三步一点:做法:小八字步准备。第一拍,左脚向左或向前、向后踏一步。第二拍,右脚并在左脚旁。第三拍,左脚再向左或向前、向后踏一步。 第四拍,右脚前脚掌点在左脚旁,同时双腿稍屈膝。 ⑥踵趾步:做法:小八字步准备。两拍完成。第一拍,右脚跟向右斜 方点地,同时左膝稍屈,身体略向右倾。第二拍,右脚尖向后点地,同时双膝直起,身体略向左前倾。踵趾步出脚的位置可变化(如前踵步,侧踵步等)。 踵趾步也可分解训练或与其它舞步结合起来练习(如:踵趾后踢步、踵趾小跑

少数民族民间舞的种类及特点

少数民族民间舞的种类及特点少数民族民间舞的种类及特点 中国舞蹈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社会制度的交替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各种历史转型,从这些历史转型中,我们可以窥探中国舞蹈发展历史上的几个明显的特征。从原始娱神与娱人的宗教性、雅俗共赏的歌舞性、戏曲表演的程式性和当代舞蹈的融合性等几个方面,可以获知影响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的一些因素。 少数民族民间舞的种类及特点 傣族舞——具有安详舒缓的动律、“三道弯”与“一边顺”的舞蹈造型。亚热带风情的傣族民间舞有二三十种之多,较为典型的有“孔雀舞”、“象脚鼓舞”、“嘎光”“依拉贺”等。 藏族舞——松垮、弓腰、曲背和膝部的松弛和颤动是藏族舞的主要特点。主要包括:锅庄、弦子、热巴等种类。 蒙族舞——以“盅碗舞”和“筷子舞”最为著名。肩部、手臂动作丰富,步伐常模仿“马步”。 朝鲜族——具有潇洒、典雅、含蓄、飘逸的舞风,以细腻而又具有跳跃感的12/8拍为主要节拍型之一。看似简单的动作,蕴含着高难度的呼吸技巧。只要形式有:农乐舞、扇舞、假面舞等。 汉族舞——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其中以胶州秧歌、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灯舞为主。总体来讲,具有成语寓意、缘物寄情、载歌载舞、鼓之舞之等艺术特色。

除此以外,少数民族舞蹈还包括:满族舞、黎族舞、彝族舞、白族舞、羌族舞、回族舞、佤族舞等等,基本上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又具有其原始特色或是自成体系的舞蹈。 藏族民间舞 藏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如“卓”豪迈粗犷,“谐”柔美开朗,“堆谐”细腻精湛,“果谐”洒脱奔放等。但从整体来看,藏族民间舞的总体风格又是统一的,规律上是一致的。藏族舞均以下肢运动为主,膝盖富有弹性,屈伸连绵不断,表现出一种憨厚、深沉、朴实的个性特征。 蒙古族民间舞 蒙古族民间舞中以盅碗舞、筷子舞最具特色。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筷子舞以肩部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双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或台面),随着腕部的翻转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转身左前倾,有时转身右前倾。其肩部的动作既有律动感,又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融欢快、优美与矫健为一体。 维吾尔族民间舞 维吾尔族各种舞蹈既有共同的风格,又有不同的地区特色。维吾尔族民间舞的主要特点是身体各部位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臂到脚趾都有动作。昂首、挺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动、静的结合和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

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

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 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 藏族被称为能歌善舞的民族,藏区的确称得上是歌舞的海洋。下面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篇1 一、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特点 琳琅满目,繁华似锦的藏族舞蹈中,虽然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审美要求,但它们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这种动作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观念。“颤、开、顺、左、饶”是各种类藏族舞蹈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这五大元素的构成是与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炼而成的审美标准。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碾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在加上手势的动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十二种基本步伐。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为“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碾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纽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弧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1、体态的基本特征 藏族舞蹈体态的基本特征是坐胯,上身松弛并向前倾。由于藏族人民生活在海拔比较高的高原、草原等地区,气压相对比较低,爬山、

藏族舞蹈小知识

藏族舞蹈小知识 藏族舞蹈小知识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藏族舞蹈小知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自娱性的圆圈舞除《果谐》和《果卓》外,《堆偕》、《谐》与《卓》更是人们极为喜爱和著名的舞蹈。 藏族舞蹈的特点: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弦子:是属于藏族里面的慢板。节奏是像上的,身体慢起慢下。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要求及做法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研究

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研究 迪庆藏族婚俗舞蹈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了藏族人民对婚姻生活及家庭生活的重视和祝福。随着社会的发展,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演变和更新。 一、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的概述 迪庆藏族婚俗舞蹈是指藏族人民在婚礼、迎娶、嫁娶、结婚等场合中所表现的舞蹈艺术形式。这些舞蹈以其动感、热情和欢乐的特点,成为迪庆藏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的表演者主要是男女青年,其中男性的表演者以跳雪山、跳达奇拉、跳马赛等为主,女性的表演者则以跳藏戏、跳扎西拉姆等为主。 二、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的分类 根据表演者的不同性别和形式的不同,迪庆藏族婚俗舞蹈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类: 1.男性舞蹈 男性舞蹈主要是通过具有挑战性的肢体动作、步伐和旋律来表达男性的粗犷和勇敢,以及对婚姻生活的祝福和礼赞。其中跳雪山和跳马赛一般是在男性单独表演时才会出现。 2.女性舞蹈

女性舞蹈主要是通过细腻的肢体动作、芭蕾般的舞步和神秘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女性的柔美和温柔,以及对婚姻生活的祝福和礼赞。其中跳藏戏和跳扎西拉姆是在女性单独表演时才会出现。 3.男女混合舞蹈 男女混合舞蹈主要是通过男女舞者的互动,以及舞蹈的形式和动作的吻合,来表达婚姻生活中男女双方互敬互爱的意义。 三、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的特点 迪庆藏族婚俗舞蹈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富有动感 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的动作十分丰富,其中跳雪山、跳藏戏、跳扎西拉姆等表演形式特别富有动感,能够很好地展现表演者的身体美和灵动性。 2.情感浓厚 迪庆藏族婚俗舞蹈的表演者们在舞蹈过程中往往会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表达出自己对婚姻和家庭的祝福和期许。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能加深观众对舞蹈的感受,还能够传递爱与和平的信息。 3.文化内涵丰富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与特点分析》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与特点分析 摘要及关键词 (2) 引言 (2) 一、藏族舞蹈的分类 (2) 二、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与特点 (3) (一)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 (3) (二)藏族舞蹈的特点 (3) 三、藏族舞中膝关节的运用 (5) (一)膝关节的作用 (5) (三)藏族舞中膝关节的运用 (7) (四)藏族舞中膝关节运用的独特性 (9) (五)藏族舞中膝关节运用的重要性 (10) 总结 (10)

摘要:藏族舞蹈是我国名族舞蹈中极具特色的一类,其动作形态极具特色,将藏族劳动民俗与生活民俗融入到舞蹈之中,此外藏族舞蹈的地域特色以及宗教特色极为浓厚;除了这些特色之外,藏族舞蹈之中对于膝关节的运用尤为出色,这也是因为藏族生活的地域原因,让整个藏族舞蹈的精髓都集中在了对膝关节的运用之上。 关键词:藏族舞蹈;膝关节;民俗特色 引言 各民族的舞蹈都具有独特的民族性艺术特点,但同一历史时期,同一思想流派创作的作品又具有相似的共同性。藏舞是藏族特有的文化形式,其形成有其历史背景,完整地描写了藏族人民的精神生活。藏族舞蹈的基本特点是隐喻藏族人的生活,是藏族人对生活的最好阐述。 一、藏族舞蹈的分类 以歌舞形式为标准,藏族舞蹈可分为两类:宗教舞蹈和民间舞蹈;其中可细分为四小类:“谐”、“卓”、“囊玛”、“羌姆”。 “谐”:一种极富自娱性的一种群体表演的舞蹈; “卓”:一种以歌舞为主导地位的集体舞蹈,是极富表演性的圆圈歌舞蹈,在这种舞蹈之中,对于鼓的运用十分常见。 “囊玛”:一种歌唱占据主导地位的舞蹈,其表演形式为歌舞结合,歌词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仓央嘉措的情诗。引子音乐几乎不跳,如果跳的话则以原地右脚起步,自由甩手,作“四拍三踏步”法。而且在唱段开始的时候,所有舞步都将停止,舞者们一同歌唱,用以抒发出歌曲所蕴含的情绪以及舞蹈所要传达的情感。 “羌姆”:早期的羌姆被称为“饮血羌姆”,以手势动作为主的叫“噶尔”,以脚步为主的叫“羌姆”,两者结合后才可称为真正的舞姿。早期的羌姆的表演形式是边舞边逆时针移动,而佛教的羌姆则是边舞边顺时针移动,方向恰好相反。羌姆的普及使得其在无形之中形成一套严格的规律和舞蹈程序,因为其信徒都相信可以从中立即成佛。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发展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发展 藏族舞蹈是在藏族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不仅具有强烈的审美特征,而且蕴含了藏族丰富的文化。例如,藏族人们的生活历史、性格特征、审美情感等等。我们在欣赏藏族舞蹈的同时,不仅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还可以感受到藏族人们的生活气息。对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进行探讨,并分析它的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1 藏族舞蹈相关概念及其分类 (1)藏族舞蹈的含义。我国民间性的舞蹈,大致可分为“谐”和“卓”两种类型。藏族舞蹈就是一种以“谐”的形式流传在藏族民间的一种集体式的歌舞。藏族舞蹈的类型主要又分为四种,即《果谐》《果卓》《堆谐》和《谐》。后来藏族舞蹈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以及队形变换等内容。在这些新形势下,藏族舞蹈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以劳动形式展现出来的歌舞。这种劳动式的歌舞形式发展至今,已经被表演者们搬上了舞台,并逐渐演变成了我国历史上纪念生产劳动的一种艺术形式。 (2)藏族舞蹈的分类。从总体上来看,藏族舞蹈大致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以自娱自乐为主的民间性舞蹈;另一类就是带有宗教性质的舞蹈。例如,《羌姆》,是寺院用来祭祀的舞蹈,这种类型的舞蹈就是宗教舞蹈的典型代表。这两种类型的舞蹈,有着部分共同的特性,也有着许多不同之处。无论是自娱自乐性的舞蹈,还是带有宗教性质的舞蹈,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并且这两种类型的舞蹈在表演过程中,都能体现出一种优美而潇洒的姿态。但是这两者类型的舞蹈又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例如,《羌姆》和《果谐》中的圆圈歌舞或者《堆谐》中的踢踏舞,在舞蹈的表演形式上、道具的使用上以及表演者的装束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2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 有位著名的藏族舞蹈家,用“颤、开、顺、左、绕”这五个字概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