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藏族舞蹈的历史介绍

藏族舞蹈的历史介绍

藏族舞蹈的历史介绍

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都有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而潇洒的翩跹舞姿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及形式。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藏族舞蹈的历史介绍,希望你喜欢。

藏族舞蹈的历史渊源

不同地区的称谓不同。萨迦地区称之为“索”,工布地区称之为“波”“波强”,藏北牧区称为“卓”或“锅庄”。《果卓》是古代人们围篝火、锅台而舞的圆圈形自娱性歌舞,其中包括“拟兽”、表示爱情等舞蹈语汇。农、牧区舞蹈风格不同,各有特色。舞时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舞者轮流伴唱共舞,不时加入呼号,这是《果谐》融入羌族原始舞蹈形式的鲜明特点。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等为主,活泼而热烈。

地势高耸的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圆圈舞,后来逐渐盛行于拉萨。这是最早出现的由六弦琴乐器伴奏的舞蹈。《堆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而传统的《堆谐》,则在舞时以男女体前或体后交叉拉手区别于其他圆圈舞形式。这与羌族的《洒朗》和古格王朝宫堡遗址壁画中的舞蹈形式相同。可见公元10世纪时已有《堆谐》舞蹈存在。

因由男舞者边领舞边以弦乐二胡或牛腿琴伴奏而得名。藏语称之为“叶”或“康谐”,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及青海、甘肃等地,尤以四川省巴塘地区的《弦子》最为著名。各藏族地区的《弦子》形式相同,动作缓

慢舒展,细腻流畅。

《卓谐》和《热巴卓》是藏族舞蹈《卓》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卓》以表演各类圆圈“鼓舞”为主,其中也有以原始“拟兽舞”为素材,加工整理后所形成的表演舞蹈。在《卓》的整个舞蹈中以歌时不舞,舞时不歌为特点,技巧性表演占舞蹈的主要地位。

上千年来,祭祀活动的延续,使多种“鼓舞”世代相传。从日喀则地区《大鼓舞》的领舞“卓本”的装束上,即可寻找

到古代藏族祭祀活动和游牧生活的痕迹。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被称为“司马卓”的日喀则地区司马旺堆乡的《大鼓舞》中所使用的鼓,与其他地区的鼓差别显著,鼓形之大是其他地区鼓的两倍,而且附有木制长柄,斜插于身后。《卓谐》的表演共分为三段,在表演中穿插歌曲,由全体舞者演唱。此外,有大段技巧与队形变化的“鼓舞”表演。所唱歌词现在多以祝福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和生活幸福为主,祭祀成分逐渐减弱。《大鼓舞》多在“望果节”等喜庆时表演。

拉萨、山南等其他地区的《卓谐》的鼓面小,侧系腰间,无长木柄。这种“鼓舞”形式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各寺庙壁画中就有《卓谐》的形象,在桑耶寺金成公主殿壁画《桑耶寺落成庆典图》中,也可见到它的风采和“卓本”的姿容。

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的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流传在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工部地区和云南、四川省藏族聚居地区,是过去流浪艺人以此卖艺为生的杂艺歌舞节目。而《热巴卓》,则是一种由男女艺人共同表演的双人“铃鼓舞”,现在,人们所说的《热巴卓》和《热巴》,基本

上都是特指其中的《铃鼓舞》而言。《铃鼓舞》是《卓》中颇具特色的一种“鼓舞”。

除民间自娱性舞蹈外,从公元15世纪噶丹颇章王朝起,藏族开始有了专门在王宫表演的专业性歌舞。

供藏族宫廷和上层贵族欣赏的《囊玛》,在18世纪末,八世达赖时,融入了内地乐曲和江南舞姿。舞蹈由慢速到快速两部分组成。随着时代的前进,《囊玛》经过增添和改编,现已成为表演舞蹈呈现在舞台上。

此外,《噶尔》是由被称为“噶尔巴”的男性儿童表演的“乐舞”。多用于驱邪迎祥、歌颂政教等方面。从这种舞蹈的伴奏乐曲、乐器和舞姿、服饰上看,《噶尔》明显地受到过中原和西域“乐舞”的影响。

除以上介绍的民间舞蹈外,历史悠久的“藏戏”中的舞蹈也值得一提。藏戏曲调高亢,舞蹈性强,节日剧目《朗萨姑娘》、《顿月顿珠》、《苏吉尼玛》、《卓瓦桑姆》等,深受民众喜爱。在拉萨唐代所建大昭寺大经堂的“寺庙落成庆典图”壁画上,就绘有一位头戴白色面具、手持法器的戏人,正在边作舞边全神贯注地逗引着两头由人披兽皮装扮的“牦牛”,一旁还有击鼓作乐的伴奏者,其神态个个栩栩如生。这幅“寺庙落成庆典图”上的“戏兽舞”形象,不但说明早在千余年前的西藏已有“戏兽”表演,而且经历各个时期延续至今的“白面藏戏”和它的唯一传统剧目《西容仲孜》(藏语意为:西容县斗牦牛)在唐代已是十分成熟的节目。图为20世纪30年代,在广场表演的《牦牛舞》。

藏族舞蹈的主要特点

在白面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蓝面藏戏”,不但内容丰富、题材广

泛,而且继承和保留了在古格王朝时已有的《布马》等民间舞蹈形式。使民间的广场舞蹈进入了程式化的藏族戏剧,同时还引用了藏民喜爱的民间音乐,使藏戏流传于藏族民间长盛不衰。

为符合藏族“多神崇拜”的信仰特点,人们在祭祀礼仪中,创编了使用各种神祇面具,并含有大量藏族土风舞成分的程式舞蹈。这种祭祀舞蹈被后来盛行的藏传佛教黄教教派所采用,称其为《羌姆》,流行于西藏、内蒙、甘肃、青海、四川等省区信仰黄教的广大地区。《羌姆》舞蹈多由《拟兽舞》、《法器舞》混杂而成。在表演时,很少歌唱,气氛庄严、肃穆。

每逢重大宗教节日,喇嘛寺都要举行“跳神”活动。在唢呐、蟒筒、长号、鼓钹齐鸣之中,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装扮成众神列队绕场一周,揭开序幕。然后陆续表演《凶神舞》、《骷髅舞》、《牛神舞》、《鹿神舞》、《喜乐神舞》和《护法神舞》等,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内容。在各段舞蹈之间,还穿插喇嘛们表演的摔跤、角斗等,以娱乐观众。有时还表演“舍身饲虎”之类的佛经故事和表现乐善好施、长命富贵的《寿星舞》、《仙鹤舞》等。今天,黄教的祭祀舞蹈《羌姆》与清代、民国时期的《羌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没有大的改变。《羌姆》的最后一场是驱鬼,众神兵天将把用酥油和糌粑制做成想象中的鬼首——“朵玛”押送到寺外旷地点火焚烧,以此逐一年之邪,祈一年之福。

在西藏各大喇嘛寺院中,都保留有专门供跳《羌姆》时使用和供经堂壁挂的各种神祇面具。在桑耶寺中,至今珍藏着创建西藏喇嘛教的印度高僧莲花生的空体半身像,为在宗教节日举行《羌姆》时,套于表演者身上作祭祀之用。全国各大喇嘛教寺院,每年都选出刚入寺、具有歌舞素质的

小喇嘛,由老喇嘛以《羌姆》舞谱为依据,口传心授《羌姆》舞蹈的各种舞姿。小喇嘛经过长期的的学习,成年时即为优秀的《羌姆》表演者。

生活在四川省茂汶地区被称作白马藏的藏族支系民众,每年在藏历新年时要用两三天时间,对最大的神灵——山神进行祭祀。当祭祀者在山上祭祀回来后,人们便头戴各种神兽面具,在村中围圈按一定程式跳舞,向神灵祈求丰收与福安。

藏族舞蹈的差异

藏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作为藏族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藏族服饰文化也同样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独具魅力。

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由于长期的封闭性生存,总的来说,藏族服饰发展的纵向性差异不大,其基调变化亦小。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藏族人民所处生态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藏装的地域性特征明显。

拉萨为中心地区的农民通常穿白色圆领右衽氆氇长袍,领子、袖口、袍边镶红、黄、蓝色带十字花纹的花边,长袍略长于人身高,穿时用一条绳子将袍子折短系于腰间,使袍子刚过膝盖,腰部形成一个口袋以装日常用品,出门时,夜里袍子可当被子。

拉萨为中心地区城镇藏族服装与农民有些差别,特别是妇女着装。夏天,拉萨妇女穿无袖长裙,色彩、面料的选择全然不同于牧民和农民。拉萨人喜欢用质地比较好的绸缎、哔叽等面料做藏装,偏重选择素净、淡雅的颜色,与农牧民喜爱的大红大绿强烈对比色彩恰恰相反。近年来城镇居民着西装革履者越来越多,就连拉萨近郊的农民穿传统藏装的也越来越

少,汉装、藏装、西装混穿现象普遍。

藏北牧区的牧民,一年到头几乎都穿皮袍。皮袍光面朝外,前襟、后背、袖口用彩线缝出大幅图案。一般男子皮袍处理较简单,妇女的藏袍较复杂,要用许多条宽大的色带饰边,并排饰于后面,有黑、红、绿、紫等颜色,数量大多为五至七条,也有的把皮面饰满。藏北妇女还习惯将头发分辫成无数根小辫,因为藏北寒冷,人们一年半载也难洗涤梳理几次头发,而且她们还将松耳石、玛瑙、珊瑚、琥珀等直接穿串固定在发辫中,这在农区和城镇难以见到。

东南地区的工布服装最典型的特征是男女皆穿“谷休”,即宽无袖袍。男子的“谷休”从腰部束扎,下摆不过膝,女装“谷休”却下垂至脚面。“谷休”大多是用氆氇制做的,也有用毛皮做的。工布男子都戴帽,特别喜欢戴一种从山南桑昂曲林传去的用彩缎作装饰的桑林帽。工布人的靴子也很讲究,有“那刀”、“日局”两种,男女均穿。“那刀”分上、中、下三等,“日局”靴是节日盛典才穿的。

西边的阿里普兰地区盛行羔皮袍,制做精细、装饰典雅。羔皮袍的面料以毛呢为主,领、袖、襟底镶水獭皮,外套绸缎,这在整个藏区都是较具特色的。而普兰服装的最精美、最独特的却是妇女的“孔雀”服饰,它与阿里孔雀河的美名紧紧联系在一起。孔雀河源头似孔雀,它是美丽和吉祥的象征,为了使孔雀般的美丽和吉祥永生永世地存在于这块土地上,妇女们的装饰便模仿孔雀而流俗于今。妇女戴的帽子叫“町玛”,是棕蓝色彩线氆氇制做的圆筒帽,帽的底边截一段为留辫子处,妇女的耳坠以珊瑚及珍珠连串而成,长约15厘米。独特的帽子及耳坠象征孔雀的头冠,妇女背

部系“改巴”,即背部围裙,“改巴”用毛色纯白光滑的山羊皮制作,正中部镶嵌带有圆形花纹的棕蓝色氆氇,是婀娜多姿孔雀的翅膀,底部开的三道叉口便是孔雀的尾羽。有的“改巴”皮面夹有色彩绚丽的绸缎,更具有非凡的风姿,犹如开屏孔雀临现眼前,美丽多姿。

总之,由于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的不同,藏族服饰丰富多彩,差异颇多,不胜枚举。有些地区,县与县、乡与乡之间都有较大区别。目前已发现的服饰类型已有200多种,居中国少数民族之首。

藏族民间舞蹈详细介绍

藏族人民居住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信奉喇嘛教。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藏族地区是歌舞的海洋,藏族民间舞蹈多为载歌载舞的形式,音乐一般都具有活跃、热烈、朴实的特点,有的乐曲相当优美。卫藏、康、安多3大方言区的民间音乐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区别。 藏族与汉族自古以来交往频繁、关系密切,在文化上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藏族与汉族的音乐语汇有许多共同之处:都以五声音阶为基础,五声性的歌曲随处可见。如《爱木错》、《孔雀吃水》、《古来亚木》、《尤子巴母》、《却非突西》、《阿节总巴》等,也有一些六声或七声性的歌曲。 藏族歌舞音乐中,“堆谐”的调式多为宫调式,也有羽调式或商调式的乐曲,有的乐曲出现宫、羽交替调式;“弦子”的调式多为羽调式,也有徵调式、商调式;“果谐”的音乐常用宫、羽、徵调式。藏族歌舞音乐多为同一首歌曲用分节歌的形式反复演唱,很少变换调性。器乐往往是随腔伴奏,即兴发挥。乐曲结构多为慢一中一快或慢一快,慢速时音符密集,快速时音符简化。 藏族民族乐器有札木聂、扬琴、牛角胡、根卡、二胡、竖笛、大号、大鼓、热巴鼓、镲、串铃等。 藏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有:“堆谐”、“果谐”、“弦子”、“锅庄”、“囊玛”、“噶尔”、“热巴”等。 堆谐 “堆谐’堤西藏西部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堆”是地名,藏族人把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昂任、定日、拉孜、萨加及阿里一带叫做“堆”,“谐”是歌曲的意思,而舞蹈往往与歌曲结合在一起,因此,上述地区的农村歌舞就叫做堆谐。这种舞蹈后来在整个西藏流传,舞蹈逐渐演变为脚下打点的踢踏舞的形式,以拉萨地区最为盛行,人们称它为“踢踏舞”或“拉萨踢踏舞”。现在的堆谐实际上是指流传在西藏各地的踢踏舞。

藏族舞蹈的特点

藏族舞蹈的特点 藏族舞蹈是中国民族舞蹈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继承了藏族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藏族舞蹈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欣赏。本文将详细介绍藏族舞蹈的特点。 一、藏族舞蹈的历史 藏族舞蹈源远流长,始于古代礼仪舞蹈。据传,藏族舞蹈的祖师是穆潘扎莲巴,他于13世纪创立了“扎西拉姆”(也称“坐莲花”)舞蹈,成为藏族舞蹈的开山祖师。在传承发展过程中,藏族舞蹈不断地吸收和吸纳外来文化的因素,艺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和特点。 二、舞蹈形式多样 藏族舞蹈形式多样,包括传统的宗教舞、边疆民族舞、民间舞等多种舞蹈形式。其中,宗教舞是藏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体现宗教仪式和神话传说,旋转和行跳动作突出,形象鲜明。而边疆民族舞则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传承,强调节奏协调、跳跃活泼。民间舞则多取材于生活实际,旋律优美、动作轻盈。 三、舞蹈优美高雅 藏族舞蹈以优美、高雅、纯朴、清新为特点,富有情感、艺术性和民族性。舞蹈中大量运用手势、步伐和面部表情等元

素,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形式和幅度。在服饰方面,藏族舞蹈也非常讲究,服饰造型简朴、色彩鲜艳,充满藏族特有的符号意义。 四、舞蹈气势雄奇 藏族舞蹈整体气势雄奇、气宇轩昂,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动感。引领舞蹈的乐器主要有唢呐、芦笙、手鼓、锣、鼓等,这些音色独特,加上明快的节奏,为藏族舞蹈增色不少。在动作的呈现上,藏族舞蹈强调舞者动作的统一、协调,力求形成整体性的舞蹈效果。 五、民族风情浓郁 藏族舞蹈是一个极具民族风情的表达方式,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信仰和文化。其舞蹈动作、服饰、音乐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深入描绘了藏族人民的悲欢离合、生死离别等情感和时代变迁。是一种体现藏族历史文化和民族气质的重要文艺形式。 综上所述,藏族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特别注重表现情感和风土人情,是中国民族舞蹈中的一大亮点。作为优秀的文化遗产,藏族舞蹈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和世界文化的记忆中。

藏族舞蹈历史

5 藏族舞蹈历史悠久,在公元前1世纪,“噜”(静态的歌)和“卓”(动态的舞)已发展起来。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为了巩固王权,安定社会,制定“十善法”。据《西藏王统记》描述:在公布这部法典之际,全藏举世欢腾,“或饰犀牛或狮虎,或执鼓舞人,以各种姿态献乐舞……”。吐蕃时期藏族的土风舞、拟兽舞、鼓舞和宗教性的巫舞等已十分兴旺。 清代刊印的《卫藏图说》和《皇清职贡图》载“杂谷本唐时吐蕃部落,男女相悦携手歌舞”,“妇女十多人,头戴白布围帽,身穿五色彩衣,手牵着手,围成一圈,腾足于空,……”。这种舞蹈就是藏舞“卓”和“伊”的原形。 在西藏,各地区的舞蹈形态和形体动作不尽相同。在他们开展的很多舞蹈活动中,都有极强的健身作用,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果谐”(圆圈歌舞);有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堆谐”(俗称踢踏舞);有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豪迈奔放的农村牧区“果卓”(锅庄舞)等等。这些歌舞融文娱与体育为一体,不仅花样多、技巧高,而且又与藏民族艺术相结合,揉体育、音乐、舞蹈为一体,表现出高超的技艺水平,既是娱乐,又能强身健体。此外,在西藏的寺庙和民间,还流行着一些模仿动物动作的舞蹈,如鹰舞、狮舞,牦牛舞、鹿舞、猴舞等,很有些类似于汉族地区的五禽戏,这些舞蹈具有“宣导郁”、“通利关节”,强身健体的作用。藏民族具有健身作用的舞蹈归集起来有如下几种: 一、“果谐”(圆圈歌舞)

“果谐”是流传在西藏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分班唱和,此起彼伏,顿地为节,载歌载舞的自娱性圆圈歌舞。常见于农区的村头、旷地、打麦场上。时逢佳节,人们从白天唱到夜晚,从深夜跳到黎明。由于“果谐”的唱词比较口语化,音韵和谐,通俗易懂,随口应心,可以即兴创作,因而藏族人民经常用这种歌舞形式,相互交流真情实感倾吐向往美好的幸福生活的心愿。“果谐”的兴起和西藏的农业发展相关,它和秋收打场男女分班唱和的劳作形式及修房筑屋“打阿嘎”的劳动 节奏有直接联系。舞蹈动作多以2/4节奏变化,重拍起步,膝盖到脚掌直向落地,顿地为节,步法结实稳扎,劳动气息很强,男女在舞中还相互交替进行构成竞舞场面,长于抒发群体的热烈欢腾情绪是其基本的风格特征。在西藏“果谐”通俗流行,已被人们运用发展成为当今游园会上的广场集体舞了。跳“果谐”可增加生活的情趣,也可消除工作和劳动后的疲劳,具有较强的健身作用。 二、堆谐(城镇踢踏舞) “堆谐”(城镇踢蹈舞),是指从拉孜到定日一带的农村歌舞,17纪中叶,五世达赖在其规定的“雪顿节”上,后藏炯巴藏戏团在演出藏戏时,穿插表演了六弦琴伴奏,踏步为节,重脚上节奏音响变化,欢快热情的“堆”区民间舞,后通过艺人和舞蹈世家加工规范,城市化了的藏族踢踏舞。以拉萨、日喀则最为盛行。常见于旷地、街头、庭院、“林卡”之中,“堆谐”不但具有娱乐价值,而且有健身价值。 三、“果桌”--锅庄舞

藏族舞蹈的历史介绍

藏族舞蹈的历史介绍 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都有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而潇洒的翩跹舞姿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及形式。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藏族舞蹈的历史介绍,希望你喜欢。 藏族舞蹈的历史渊源 不同地区的称谓不同。萨迦地区称之为“索”,工布地区称之为“波”“波强”,藏北牧区称为“卓”或“锅庄”。《果卓》是古代人们围篝火、锅台而舞的圆圈形自娱性歌舞,其中包括“拟兽”、表示爱情等舞蹈语汇。农、牧区舞蹈风格不同,各有特色。舞时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舞者轮流伴唱共舞,不时加入呼号,这是《果谐》融入羌族原始舞蹈形式的鲜明特点。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等为主,活泼而热烈。 地势高耸的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圆圈舞,后来逐渐盛行于拉萨。这是最早出现的由六弦琴乐器伴奏的舞蹈。《堆谐》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在小型乐队伴奏下的、以踢踏步为特色的男子表演舞蹈《踢踏舞》。而传统的《堆谐》,则在舞时以男女体前或体后交叉拉手区别于其他圆圈舞形式。这与羌族的《洒朗》和古格王朝宫堡遗址壁画中的舞蹈形式相同。可见公元10世纪时已有《堆谐》舞蹈存在。 因由男舞者边领舞边以弦乐二胡或牛腿琴伴奏而得名。藏语称之为“叶”或“康谐”,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及青海、甘肃等地,尤以四川省巴塘地区的《弦子》最为著名。各藏族地区的《弦子》形式相同,动作缓

慢舒展,细腻流畅。 《卓谐》和《热巴卓》是藏族舞蹈《卓》的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卓》以表演各类圆圈“鼓舞”为主,其中也有以原始“拟兽舞”为素材,加工整理后所形成的表演舞蹈。在《卓》的整个舞蹈中以歌时不舞,舞时不歌为特点,技巧性表演占舞蹈的主要地位。 上千年来,祭祀活动的延续,使多种“鼓舞”世代相传。从日喀则地区《大鼓舞》的领舞“卓本”的装束上,即可寻找 到古代藏族祭祀活动和游牧生活的痕迹。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被称为“司马卓”的日喀则地区司马旺堆乡的《大鼓舞》中所使用的鼓,与其他地区的鼓差别显著,鼓形之大是其他地区鼓的两倍,而且附有木制长柄,斜插于身后。《卓谐》的表演共分为三段,在表演中穿插歌曲,由全体舞者演唱。此外,有大段技巧与队形变化的“鼓舞”表演。所唱歌词现在多以祝福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和生活幸福为主,祭祀成分逐渐减弱。《大鼓舞》多在“望果节”等喜庆时表演。 拉萨、山南等其他地区的《卓谐》的鼓面小,侧系腰间,无长木柄。这种“鼓舞”形式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各寺庙壁画中就有《卓谐》的形象,在桑耶寺金成公主殿壁画《桑耶寺落成庆典图》中,也可见到它的风采和“卓本”的姿容。 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的三位一体的表演形式,流传在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工部地区和云南、四川省藏族聚居地区,是过去流浪艺人以此卖艺为生的杂艺歌舞节目。而《热巴卓》,则是一种由男女艺人共同表演的双人“铃鼓舞”,现在,人们所说的《热巴卓》和《热巴》,基本

藏族舞蹈的介绍

有关藏族舞蹈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和《谐》。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这种劳动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台,成为历史上劳动艺术的纪念。 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划分为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都有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而潇洒的翩跹舞姿和独具特色的舞蹈风格及形式。其中的《羌姆》,则属于宗教舞蹈类别中最为重要的寺院祭祀性舞蹈。寺院舞蹈《羌姆》的产生和流传,与藏传佛教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同时,又由于藏传佛教中不同派别的存在,使被人们俗称为“跳神”舞蹈的《羌姆》,在舞蹈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表演者的装束等许多方面,又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与差异。[1] 最基本的动作要领是,双手扶胯(或者双手放在身体两旁松弛状态),身体上下小幅度的颤动,全身不要紧绷,松弛。藏族舞全过程都离不开小颤,这也是最关键的动作。 藏族舞蹈种类及特点: 1.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卓谐”(圆圈歌舞); 2.有踏步为节、着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堆谐”(俗称踢踏舞); 3.有以歌为主、歌舞结合、悠扬雅致的“囊玛”(内庭歌舞); 4.有踏地为节,“喳”、“顿”、“踏”相结合,顿挫有力的“达谐”(林区因舞); 5.有注重情绪表现、舞姿优美豪放的农牧区“果卓”(旧称锅庄); 6.有圆润舒展、长袖挥舞、铃声震荡、粗江激扬、重技巧动作、表现狂热情绪的热巴铃鼓舞; 7.有羽锤翻飞、气吞山河的“色玛卓”(后藏的大鼓舞)和“卓谐”(前藏腰鼓舞); 8.有配合剧情表演、自成一体的藏戏性格舞蹈和伴合劳动、激发劳动热情的“勒谐”以及哑剧性系列舞“羌姆”(俗称法舞)、稀世罕见、古香古色、具有西域风味的宫廷乐舞“噶尔”(供云乐舞)等等。

藏族的传统舞蹈介绍

藏族的传统舞蹈介绍 藏族的传统舞蹈介绍 藏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地域广阔的民族之一。藏族的传统舞蹈是什么?通过下面的阅读你会有所了解。 藏族的分布区域以西藏自治区为主外,还遍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多个省份。藏族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具有悠久的民族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也正是由于藏族具有以上的人文特点而出现了:因藏族生活地域的差异、各自与周边其他民族的交往,而在相同类别的文化现象与艺术品种、节日和祭祀活动中,形成了诸多形式不一、风格各异的礼仪和歌舞。 藏民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在藏族的民间节日中,希冀丰收与欢度“望果节”是辛劳了大半年后人们的最大期盼和喜悦。在藏语中“望果节”的“望”字,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的整个意思便是:围绕丰收的田野歌舞。 “望果节”的由来和酬神仪式的舞蹈,在《笨教历算法》中有一定的记载。传说在公元五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向笨教教主请教保佑作物丰收的办法时,教主指出:让耕作的'农民在即将收获的田地周围绕行并舞蹈娱神,上天将会赐予丰收。从此,每年收获之前,笨教僧侣充当祭祀队伍的先导,高举幡旗、手拿缠绕哈达的木棒“达达”与羊右腿,率领着各个村落手持青稞麦穗的农民和盛装妇女,排成长长的队伍,围绕农田地界进行“收敛地气、祈求丰收”的法式活动。在这浩荡的游行过程中,人们不停地高呼赞美神灵和祈求丰收的口号,直至回到村中,把麦穗和小旗插在谷仓或神龛上为止。 西藏的“望果”活动在八世纪中期前,只有十分简单的祭祀仪式。至八世纪后半叶黄教创立,“望果”活动被加入了更多的宗教色彩,成为具有整套宗教祭祀仪式、包括“绕田游行”和“庆典”两部分活

藏族舞基本知识

藏族舞基本知识2篇 藏族舞基本知识(一) 藏族舞蹈是西藏地区独特而丰富的舞蹈艺术形式,融汇了西藏民 族文化的精髓和智慧。它不仅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他们表达感情、祭祀神明、庆祝丰收等活动的重要方式。下面将 介绍藏族舞蹈的起源、特点和演出形式。 藏族舞蹈起源于古代的藏族部落,追溯到几千年前。最初,藏族 舞蹈是为了纪念重要的历史事件和英勇的战士而创作的。后来,它逐 渐发展成为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展示了藏族人民对大自然、生 活和宗教的热爱和崇敬。藏族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部落时期,它源 于人们对大自然和宇宙的神秘感知和崇拜。 藏族舞蹈具有独特而丰富的艺术特点。首先,它以舞者的优雅动 作和独特的舞姿为特点。舞者们通过身体的舞动,展现出自然界的景 象和动物的形态。其次,藏族舞蹈具有浓郁的宗教和神秘色彩。许多 藏族舞蹈都是为了祭祀宗教神明而创作的,以表达对神明的崇敬和虔诚。此外,藏族舞蹈还强调舞者的内心情感和心灵与身体的合一,舞 者通过身体的舞动来表达内心的体验和情感。 藏族舞蹈有着丰富多样的演出形式。最常见的形式是群舞,也有 一些独舞和对舞的形式。在群舞中,舞者们通常围成一个圆圈或半圈,手牵手或臂挽臂,一起跳动。他们根据节奏和舞曲的变化,采取不同 的舞步和动作,展示出丰富的舞蹈形态。在独舞中,舞者通常独自一 人表演,通过自己独特的舞姿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和内心的体验。对舞 则是两个舞者共同表演,他们通过配合和对话的方式,展示出舞蹈的 美感和动感。 总之,藏族舞蹈是西藏地区独特而丰富的舞蹈艺术形式,它具有 独特的起源、特点和演出形式。藏族舞蹈不仅是西藏民族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更是他们表达情感、祭祀神明、庆祝丰收等活动的重要方式。通过欣赏和学习藏族舞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西藏的文

藏族舞蹈的发展

藏族舞蹈的发展 传统舞蹈艺术是和人类的生产活动共同产生的,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创造,舞蹈这种艺术形式便成为了人类生活中必备的精神文明内容。藏族舞蹈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汉、藏、维吾尔、蒙古、朝鲜五大民族民间舞之一,是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发展并延续下来的,是藏族民族生活的缩影,是藏区近五千年历史进程的重要文化积淀,是藏族人民智慧的象征,是征服“世界屋脊”的高原人类的生命与情怀,它成为了藏族广泛的艺术形式的典型代表之一,可以说它是在中华民族的民族舞蹈艺苑里的一朵圣洁高雅的雪莲花,一本底蕴深厚的史书。它风采独特,是华夏文化乃至人类文化光彩夺目的瑰宝。 一、藏族舞蹈的类别与特征 藏族舞蹈包括宗教寺院舞蹈、农区舞蹈、牧区舞蹈、半农区半牧区舞蹈。其体系主要由卓(锅庄)、谐(弦子)、热巴、羌姆、堆谐(踢踏)、牧区舞等舞蹈构成。在表演风格上,卓豪迈粗犷,沉稳有力;谐优美流畅,连绵不断;堆谐朴实自如,潇洒灵活。 1.羌姆 羌姆仪式表演是由受过一定舞蹈训练的喇嘛戴着面具饰演不同角色,在吹奏、打击乐器的伴奏下,手持道具以舞蹈方式进行的,这是宗教和舞蹈相结合的特殊舞蹈形式。羌姆采取的是舞蹈的结构方式,运用的是舞蹈的形体语言,包涵的却是宗教的内核,渲染的是神佛的威慑力量。它以舞蹈的语言使晦涩难懂的教义直观化、通俗化,由于特定内容及宗教目的的制约,羌姆向来具有严格的动作、装扮、配乐及舞蹈表演程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羌姆已失去原来的驱鬼酬神的意义,逐渐成为民间娱乐性的舞蹈。 2.卓(锅庄) 卓,又叫锅庄、“果卓”“歌庄”,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藏族舞蹈的概念

藏族舞蹈的概念 一、藏族舞蹈的定义 藏族舞蹈,顾名思义,是指源于藏族地区,主要在藏族民间流传的舞蹈艺术形式。藏族舞蹈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发展脉络可追溯至远古时期,至今仍保持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藏族舞蹈不仅仅是简单的身体动作,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的方式,体现了藏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 二、藏族舞蹈的特点 1.动作特点: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主要表现为沉稳、含蓄、连绵不断。其动作多源自藏族人民的生活实践,如犁地、播种、收割等劳动场景,反映出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此外,藏族舞蹈中还常出现弯腰、转身、踏步等动作,传递出一种沉稳、内敛的气质。 2.节奏特点:藏族舞蹈的节奏多变,既有轻快的节奏,也有缓慢的节奏。这种节奏的变化使得藏族舞蹈充满了活力和动感。在舞蹈中,舞者通过步伐的变化、手部的动作以及身体的摇摆等来表达音乐的节奏感,使得舞蹈与音乐融为一体。 3.服饰特点:藏族舞蹈的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男子的服饰通常比较简单,以长裤、长袍为主;女子的服饰则较为华丽,常有精美的刺绣和丰富的配饰。这种服饰不仅展示了藏族人民的工艺水平,也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 4.音乐特点:藏族舞蹈的音乐通常以民间音乐为主,形式多样,有歌曲、歌舞曲等。其旋律优美,富有激情,反映了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使得藏族舞蹈更具有感染力和观赏性。

三、藏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藏族舞蹈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一方面,传统的藏族舞蹈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点,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一些新的藏族舞蹈形式也在不断涌现,如现代舞、街舞等与藏族舞蹈的结合,为传统藏族舞蹈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藏族舞蹈的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藏族舞蹈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通过研究藏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可以深入了解藏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情况,对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艺术审美价值:藏族舞蹈独特的动作、节奏、服饰和音乐等方面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表演形式。欣赏藏族舞蹈可以让人感受到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社会交流价值:藏族舞蹈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不同民族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藏族舞蹈的表演和交流,可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五、结语 藏族舞蹈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藏族舞蹈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各种方式推广和普及藏族舞蹈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璀璨的艺术瑰宝。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创新和发展新的藏族舞蹈形式,为这一古老的

藏族舞蹈小知识

藏族舞蹈小知识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藏族舞蹈小知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自娱性的圆圈舞除《果谐》和《果卓》外,《堆偕》、《谐》与《卓》更是人们极为喜爱和著名的舞蹈。 藏族舞蹈的特点: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弦子:是属于藏族里面的慢板。节奏是像上的,身体慢起慢下。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要求及做法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扩展:藏族舞蹈历史 1、“果谐”(圆圈歌舞)的舞蹈历史 “果谐”是流传在西藏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分班唱和,此起彼伏,顿地为节,载歌载舞的自娱性圆圈歌舞。常见于农区的村头、旷地、打麦场上。时逢佳节,人们从白天唱到夜晚,从深夜跳到黎明。“果谐”的兴起和西藏的农业发展相关,它和秋收打场男女分班唱和的劳作形式及修房筑屋“打阿嘎”的劳动节奏有直接联系。舞蹈动作多以2/4节奏变化,重拍起步,膝盖到脚掌直向落地,顿地为节,步法结实稳扎,劳动气息很强,男女在舞中还相互交替进行构成竞舞场面,长于抒发群体的热烈欢腾情绪是其基本的风格特征。 2、堆谐(城镇踢踏舞)的舞蹈历史 “堆谐”(城镇踢蹈舞),是指从拉孜到定日一带的农村歌舞,17纪中叶,五世达、赖在其规定的'“雪顿节”上,后藏炯巴藏戏团在演出藏戏时,穿插表演了六弦琴伴奏,踏步为节,重脚上节奏音响变化,欢快热情的“堆”区民间舞,后通过艺人和舞蹈世家加工规范,城市化了的藏族踢踏舞。以拉萨、日喀则最为盛行。 3、“果桌”--锅庄舞的舞蹈历史 “果卓”--锅庄舞,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相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了。在古代,锅庄多施于祭坛礼仪,宗教色彩很浓,跳时比较拘谨,神情端庄,“多垂头、俯袖、束手而舞”。 4、“羌姆”的的舞蹈历史 要说起藏传佛教寺院舞蹈“羌姆”的来源,就必须追溯到藏传佛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藏族舞蹈文化特性与艺术价值略探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藏族舞蹈文化特性与艺术 价值略探 舞蹈专业毕业论文 藏族舞蹈文化特性与艺术价值略探 摘要: 本论文以舞蹈专业毕业论文的形式,探讨了藏族舞蹈的文化特性及其艺术价值。通过对藏族舞蹈的历史渊源、舞蹈类型、舞蹈形式、表演特点以及舞蹈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藏族舞蹈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在表达文化价值、传承民族记忆、塑造民族形象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因此,对于舞蹈专业学习者来说,深入了解和探索藏族舞蹈的文化特性与艺术价值,对于提高舞蹈艺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藏族舞蹈的历史与发展 1.1 藏族舞蹈的起源及历史背景 藏族舞蹈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舞蹈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本节中,将对藏族舞蹈的起源及历史背景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藏族舞蹈的发展过程。 1.2 藏族舞蹈的类型与形式

藏族舞蹈丰富多样,具有独特的舞蹈类型和形式。在本节中,将对藏族舞蹈的分类及表演形式进行介绍,以展示藏族舞蹈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第二章藏族舞蹈的艺术特点 2.1 舞蹈动作及舞姿的特色 藏族舞蹈的艺术魅力源于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舞姿。本节将重点探讨藏族舞蹈的舞蹈动作和舞姿的特色,以展示藏族舞蹈的独特之处。 2.2 色彩与服饰的表现 藏族舞蹈在表演过程中,色彩与服饰的运用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节将探讨藏族舞蹈中色彩和服饰的表现,以展示其对艺术效果的贡献。 第三章藏族舞蹈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3.1 藏族舞蹈与历史文化传承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藏族舞蹈对于历史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探讨藏族舞蹈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以展示其对于保护和传承民族记忆的重要性。 3.2 藏族舞蹈与社会发展 藏族舞蹈与社会环境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藏族舞蹈与社会发展的研究,可以发现舞蹈在社会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将讨论藏族舞蹈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影响。

藏族锅庄舞的来源及意义

藏族锅庄舞的来源及意义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 "天上有多少颗星,卓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卓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这便是人们对内容丰富的锅庄舞的赞誉;锅庄舞其实是一种欢乐舞,所以凡遇喜在佳节,人们就不分老幼地欢跳;如迁居新房,结婚办喜事,春节、端阳节,男女老幼都要跳个通宵; 一、历史溯源 "锅庄"一词由来已久,是"卓舞"的俗称;"卓"是藏语的译音;根据昌都县锅庄的歌词和民间的传说来分析,卓舞这个民间古老的舞蹈形式,早在吐蕃时期就存在了;卓舞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清史稿·乐志音译为"郭庄",近代有称"歌庄";赵尔丰等撰写的请史稿卷一百一、志七十六乐八中记有"高宗平定金川,获其乐日大锅庄司舞十人,每两人相携而舞,一服蟒袍、戴翎、挂珠、斜披黄蓝二带,交加十字;"这种对藏区锅庄的描述,解放初期尚见于昌都的寺庙锅庄;卫藏通志认为"锅庄"是围着支锅石桩而舞的意思;西藏舞蹈概说记载:以前的康定一带,有一种商业性组织叫"锅庄"这类商行收购土产,代办转运,设有客栈,沿途过往的藏族商贾常携马帮宿居其中;晚上,他们往往在院内空地垒石支锅、熬茶抓糌粑,茶余饭后不时围着火塘歌唱跳舞,以驱一天的劳累与疲乏,保持旺盛的精力,适应恶劣环境; 二、艺术特色

锅庄舞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锅庄舞有许多舞蹈名称,亦即曲牌和词牌,叨唠半步舞、六步舞、八步舞、索例哆、猴子舞、孔雀舞牧羊曲等;锅庄舞的舞步分"郭卓"走舞和"枯舞"转舞两大类;锅庄边舞边唱,多为问答对唱比赛; 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华锐锅庄舞 华锐藏族锅庄舞,广泛分布在青海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锅庄舞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1、艺术特色 锅庄舞是一种无伴奏的集体舞; 在华锐地区, 有的地方称锅庄为"卓"即舞蹈,有的地方称"擦拉"意即玩艺;历史比较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之前;它是随着藏族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的; 因此,锅庄舞有了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酿酒等劳动歌舞,有颂扬英雄的歌舞吸表现藏族风俗习惯、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宾待客等歌舞; 锅庄舞有"擦尼"古旧锅庄和"擦司"新锅庄之分;擦尼相传在吐蕃祖孙三法王时就已流传于迪庆,反映了奴隶制社会和原始宗教形态,带有祭祀性质;宗教界和老年大都喜爱擦尼,歌词内容和舞步形式等都比较古老,如莲花生大师的诞生、建立桑耶寺、金壁辉煌的寺庙、银光闪耀的王宫、福气财运降地此、丰收呀丰收等 ;跳这种舞时 ,只能唱专用歌词,不能改动,舞蹈一

论甘南藏族舞蹈的特征与演变

论甘南藏族舞蹈的特征与演变 甘南藏族舞蹈是藏族舞蹈的一个分支,主要流行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及邻近地区。这种舞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征,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分析甘南 藏族舞蹈的特征与演变。 一、特征 1.音乐鲜明 甘南藏族舞蹈的音乐旋律明显,节奏鲜明,具有浓郁的藏族音乐特色。音乐多采用藏 族传统乐器,如四弦琴、手鼓、竹笛、唢呐等,以及铜钹、大鼓等民间乐器。音乐多数由 乐师现场演奏,配合舞者的动作节奏,形成舞蹈的韵律感。 2.动作优美 甘南藏族舞蹈的动作优美、姿态高贵,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舞者通过简单的步伐和手势,表达出个人的情感和思想。舞蹈动作通常表现出藏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历史经验和宗 教信仰,如佛教、萨满教等。 3.服饰华丽 甘南藏族舞蹈中的服饰多为华丽的藏式服饰,自然风格,富有民族特色。女性舞者的 服饰通常由红色和蓝色的丝绸制成,上面绣着各种图案。男性舞者的服饰则布料为主,也 带有各种装饰。舞者手上戴着金银手镯、围着百鸟朝凤的项链,头戴蓝色帽子和带有珠 子的羊皮簪子,彰显出藏族文化的独特风貌。 二、演变 1.历史进程 甘南地区的藏族舞蹈自古就存在,常常作为庆祝农忙时节或祈愿行孝敬神灵时的表演 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化形式逐渐演化成为鲜明的当地艺术风格,受到了当地人 民的喜爱与追捧。 2.现代表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甘南藏族舞蹈开始在当地的文艺演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成为展示藏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庆祝活动、宣传演出、国际文化交流 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展示。 三、总结

综上所述,甘南藏族舞蹈具有独特的音乐、动作和服饰的特色,代表了藏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但仍然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现代社会中,甘南藏族舞蹈也成为了当地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

藏族舞基本知识

藏族舞基本知识 西藏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劳动对象不同,尤其是地理条件的差异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城镇和农村、农村和牧区、牧区和森林地带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舞蹈形态和形体动作。目前发掘和发现的古代舞蹈以及前藏、后藏、昌都、阿里西部地区藏族民间舞和古典舞分布的现状来看,真是多彩多姿,五光十色:有顿足为节,连臂踏歌,热烈欢腾的农村“果谐”(圆圈歌舞);有踏步为节,重脚下节奏点子变化,热情欢快的“堆谐”(俗称踢踏舞);有以歌为主,歌舞结合,悠扬雅曲的“囊玛”(内庭歌舞);有踏地为节,“喳”、“顿”、“踏”相结合,顿挫有力的“达谐”(林区圈舞);有注重情绪表现,舞姿优美豪放的农牧区“果卓”(旧称锅庄舞);有圆润舒展,长袖翩翩,铃声震荡,粗犷激扬,重技巧动作,表现狂热情绪的“热巴”铃鼓舞;有羽锤翻飞,气吞山河的“色玛卓”(后藏的大鼓舞)和“卓谐”(前藏腰鼓舞);有配合剧情表演、自成一体的藏戏性格舞蹈;有伴合劳动,激发劳动热情的“勒谐”哑剧性系列舞“羌姆”(俗称“跳神”);以及稀世罕见,古香古色,具有西域风味的宫廷乐舞“噶尔”(供云乐舞)等等。从动律上看,既有“舞靴”,又有“舞袖”;从韵律上讲,既有“圆滑风”,又有“顿挫风”,既有“点”的强烈音响,又有“线”的圆曲流动,呈现出同一民族不同形态的多风格特征。因此,西藏被称为“歌舞的海洋”并非溢美之词,而是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真实写照。尽管藏舞千姿百态,品种繁多,但若从它的纵轴和横面关系上综合考察,仍大体上可归结为:“四系”、“四类”和“多品种”、“多风格”。“四系”,即民间、宗教、戏曲、宫廷。“四类”,即民间舞果谐、堆谐、果卓、康谐等;宗教舞羌姆、祭祀舞、贡嘎尔鼓舞等;戏曲舞拉姆、格萨尔、希荣仲孜等;宫廷舞供云乐舞(嘎尔)等。然而,在多品种舞蹈中,即使是同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各地也有不同的跳法和表演程序,呈现出同形式舞蹈的多风格特征。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又可以从个性中看到共性,找出传统藏舞中每个类型的内在联系及其共同的形态特征,归纳起来综合分析,得以一个比较系统而概括的认识。“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成的审美标准。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其中又分为四种:《果谐》、《果卓》(即《锅庄》)、《堆谐》和《谐》。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

中国藏族民间舞蹈

中国藏族民间舞蹈 藏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艺术形式。其中,藏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方式,在藏族人民的生 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介绍中国藏族民间舞蹈的特点和魅力, 以及其在藏族社区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藏族民间舞蹈的特点 藏族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它的特 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丰富多样的舞蹈类型:藏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包括祭祀舞蹈、 民间婚礼舞蹈、节日舞蹈等。每个类型都有不同的舞蹈动作和表演风格,展现了藏族人民的生活琐碎、喜怒哀乐等情感。 2. 独特的舞蹈动作:藏族舞蹈动作独特而优雅,充满了灵性和舞蹈 者的个人特色。舞者们常常以柔和的手势、翩跹的步伐、轻盈的身姿 展示着自己才艺。同时,舞蹈中还常常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道具,如手 持长巾的舞蹈,手舞足蹈的舞蹈等。 3. 融合宗教和民俗文化:藏族民间舞蹈深受宗教文化和民俗习俗的 影响,许多舞蹈作品中融入了祝福、祭祀、感恩等宗教仪式的元素。 这种独特的融合让藏族民间舞蹈更加饱满和神圣。 二、藏族民间舞蹈的魅力

藏族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以下是它的主 要魅力所在: 1. 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藏族民间舞蹈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 文化底蕴,通过舞蹈可以感受到藏族人民对他们祖先的敬意和对自己 文化传承的自豪感。 2. 真挚的情感表达:藏族民间舞蹈是人们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舞蹈者们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出对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情感的 真挚祝福和呈现。 3. 独特的艺术风格:藏族民间舞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充满了神 秘和诱人的韵律。它将舞者的身体与音乐、道具和服饰相结合,使观 众能够享受到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4. 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藏族民间舞蹈是藏族人民传承历史文化的 重要载体之一。通过舞蹈的演绎传承,能够让年轻一代了解和热爱自 己的文化遗产,激发他们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三、藏族民间舞蹈在社区中的地位和影响 藏族民间舞蹈在藏族社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以下是它的主要地位和影响: 1. 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藏族民间舞蹈活跃在社区生活中,成为居民 们娱乐、交流和展现自己的重要方式。各种各样的舞蹈活动和比赛不 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藏族舞蹈历史

藏族舞蹈历史LT

三、“果桌”--锅庄舞 “锅庄”--藏族的民间舞蹈。在节日或农闲时跳,男女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歌边舞。“果卓”--锅庄舞,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相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了。《清史稿·乐志》音译为“郭庄”,近代有称“歌庄”。唯《卫藏通志》说它是围着支锅石桩而舞的意思。《西藏舞蹈概说》载:以前的康定一带,有一种商业性组织叫“锅庄”,这类商行收购土产,代办转运设有客栈,沿途过往的藏族商贾常携骡帮宿居其中。晚上,他们往往在院内旷地垒石支锅熬茶抓糌粑,茶余饭后不时围着火塘歌唱跳舞,以驱一天的劳累与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适应恶劣环境。 在古代,锅庄多施于祭坛礼仪,宗教色彩很浓,跳时比较拘谨,神情端庄,“多垂头、俯袖、束手而舞”。近代锅庄外部形态变化大。清人李心衡所著《金川锁记》说藏民“俗喜跳庄嘉会”,其舞蹈形态是“男女纷沓,连臂踏歌”,“携手成圈,腾足于空……” 在西藏,锅庄以昌都锅庄员为有名。时逢节日、庆典;婚嫁喜庆之际,旷场上庭院里男女相聚。男性着肥大简裤有如雄鹰粗壮的毛腿,女子脱开右臂袍袖披于身后飘逸洒脱。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分班唱和,通常由男性带头启唱,歌声嘹亮,穿透力强,舞群和着歌曲作“甩手颤踏步”沿圈走动,当唱词告一段落后,众人一齐“哑!”的一声呼叫,顿时加快速度,撒开双臂侧身拧腰大步跳起,挥舞双袖载歌载

舞,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尤以男性动作幅度较大,伸展双臂有如雄鹰盘旋奋飞。女性动作幅度较小,点步转圈有如凤凰摇翅飞舞,具有体育运动的健美、明快、活泼等特点。锅庄舞形式多样,反映劳动生活的叫“羊毛锅庄”;反映婚庆的叫“吉庆锅庄”;表现生活情趣的有“兔子锅庄”(杂以模拟兔子跳的动作)、“醉酒锅庄”(有摹仿醉汉神态、显示身体灵巧的嬉戏动作)。锅庄舞姿矫健,动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舞姿顺达自然,优美飘逸,体现了西藏高原藏族人民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热情奔放、膘悍的民族性格。锅庄演出时,有一定的力度和奔跑跳跃变化动作,动作幅度大,具有明显体育舞蹈训练价值。不论从表演者的装饰上,动作节奏上,还是从表演时的舞姿变化上,都能体现出西藏民间体育的风格。 四、“卓谐”--鼓舞 “卓谐”的本意是鼓舞,是由“卓”(鼓舞)的“谐”(歌舞)两个部分组成。它以扣押为主,穿插其他民间的综合表演形式,是一种扁形的鼓舞。主要流行于山南、拉萨、日喀则等地广大农村。 藏史记载,藏王赤松德赞兴建桑耶寺时,为使建寺顺利进行,莲花生大师招来民间喜鼓舞的艺人,入夜燃起篝火击鼓作舞,诱惑作乱的鬼怪离开现场。在庆祝桑耶寺正殿开光大典上,百戏杂艺纷呈,其中出演了这种扁形腰鼓舞。它所特有的技巧激昂的情绪深受藏民欢迎,并在民间传开并兴盛起来。又经过后世不断传承发展,便形成了今天为吉祥鼓舞的“卓谐”。藏史《巴协》也记载:庆祝桑耶寺落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