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材分析

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本单元课文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排的。

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腊八粥》描绘的是民俗风情。作者沈从文先生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古诗三首》分别描写了我国古代的寒食节、乞巧节、中秋节,反映了中华民族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藏戏》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紧扣本单元专题,“习作”安排了描写民俗民风等内容,“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

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

传统美德。

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三首》和《长歌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3.朗读、背诵《古诗三首》和《长歌行》。

难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用词准确、表达生动、谋篇布局精巧的特点,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课时安排

《北京的春节》2课时

《腊八粥》2课时

《古诗三首》2课时

《藏戏》1课时

习作:家乡的风俗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几天,天气很冷。于是,产生了一种民俗,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偅i

2.同学们对腊八粥还有什么了解?谈谈你对腊八粥的印象。(自由回答)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腊八粥”的文章。

二、听读录音,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通读课文,边读边标记自然段序号,圈画出读不准音的字词。

2.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请学生边听边正音,同时结合课后的习题思考: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试着用

2020最新〖部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目录 一、教材分析 (3)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3)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3) 二、学情探究 (4)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4) (一)识字与写字 (4) (二)阅读 (4) (三)习作 (5) (四)口语交际 (5) 四、单元导读分析 (5) 五、教学措施 (6) 六、培优补差 (7) 七、教学进度 (8) 第一单元 (9) 1北京的春天 (9) 2腊八粥 (15) 3古诗三首 (21) 4藏戏 (30) 语文园地一 (33) 第一单元习作 (36) 家乡的风格 (36)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语文全册教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2020年春季正式试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和难忘小学生活。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17篇,其中精读课文12篇,略读课文5篇。 这六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五部分组成。课例包括2-4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导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阅读链接”4次,分别在1课《北京的春节》、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12课《为人民服务》、16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全册共安排了三次,分别安排在第二、第四、第五单元,主题分别是同读一本书、即兴发言、辩论;“习作”是除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外,其他每单元都有安排,主题分别是家乡的风俗、写作品梗概、让真情自然流露、心愿、插上科学的翅膀飞:除了这5次专项习作外,课文还安排了两次小练笔,第一次是《腊八粥》一课后,让学生照样子写-种最喜欢的食物;第二次是在学习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以后,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个观点。全册共安排“语文园地”五次,“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书写提示”“快乐读书吧”穿插安排,其中,“书写提示”在第一、五单元各安排了一次。在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安排了一次“快乐读书吧”,主要向学生推荐世界名著。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 )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材分析 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本单元课文就是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排的。 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作者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再现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腊八粥》描绘的是民俗风情。作者沈从文先生用娴熟的笔法、细腻的笔调叙述了腊八节浓郁的民俗风情,展现了一幅纯朴、和谐、温馨的图景。《古诗三首》分别描写了我国古代的寒食节、乞巧节、中秋节,反映了中华民族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藏戏》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紧扣本单元专题,“习作”安排了描写民俗民风等内容,“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 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

传统美德。 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三首》和《长歌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含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3.朗读、背诵《古诗三首》和《长歌行》。 难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用词准确、表达生动、谋篇布局精巧的特点,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课时安排 《北京的春节》2课时 《腊八粥》2课时 《古诗三首》2课时 《藏戏》1课时 习作:家乡的风俗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统编教材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4篇课文。所选的4篇课文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传统节日中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还向我们介绍了各地独特的艺术样式。《北京的春节》让我们了解了老北京人民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腊八粥》向我们展示了人们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时的情形;《古诗三首》描写了古代人们过传统节日时的习俗,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情感;《藏戏》为我们介绍了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这一独特的艺术样式。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课 时 教学要点 北京的春 节2 1.会写34个字,正确读写38个词语。 2.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氛围; 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3.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 的其乐融融。 4.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品味 诗句,感受古诗表达的情感;指导背诵、积累古诗。 5.了解藏戏的形成过程,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腊八粥 2 小青蛙 3 藏戏 1

1 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会写“蒜、醋、饺”等15个字,正确读写“饺子、鞭炮”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传统文化。 3.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通过比较阅读,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策略 1.字词学习 本课要求会写15个字,在教学的过程中,可结合词语和具体的语段展开教学,把本课的字和词语分类识记,如“拌、眨”都是动词,“饺子、鞭炮”都是名词。“拌、眨”这两个动词可利用形旁表意的特点进行归类识记,同时通过肢体动作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写字时,可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如“醋”字的左半部分不能写成“西”。 2.阅读理解 文中列举了许多北京过春节的习俗,趣味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谈谈北京的春节给自己留下的整体印象,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表达运用 先通过自主读文来感知文本,再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触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大胆交流生活中自己是怎样过春节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亲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说说体会(充足、丰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教 学设计) 1.北京的春节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6内容。 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鞭炮、通宵、万不得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语:挂灯笼,贴对联,舞狮子,敲锣鼓。(猜一个节日) 2.回忆过春节的情景。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除了上述在图片中展示的事物外,还有什么与过春节有关的事物?(师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在我们回味了年的感觉,了解了年的来历之后,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老舍先生笔下的老北京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 1)研究生字词,指点书写。 2)学生提出难读词语,教师归类讲解,并完成形近字组词练。2.学生自由读,标出自然段。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 1 么样的印象? 3.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读文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 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三、细读课文,了解俗

1.默读课文,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并找出北京的春节有哪些重要的日子。 2.学生自绘表格。找出点明时间的词语,填在表格的左边。风俗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小组合作交流。老师相机指导。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俗。 1)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2)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3)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4)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5)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6)正月初一: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7)初六:铺户开张,放鞭炮,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8)元宵: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9)正月十九:春节结束,学生上学,大人做事。4.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五、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主要根据“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组成。这样编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够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不同地方的风采,体会不同的趣味。 2.本单元重点: (1)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并能在习作时,能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生动有趣,耐人寻味。北京春节的热闹非凡,腊八节的香味袭人,藏戏的生动有趣都需要仔细阅读才能体会到不同节日的快乐与享受。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3)体会作者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关注人物语言描写的不同形式,利用关键词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这4篇文章都表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利用不同的手法,体验到节日带来的不同感受。 1《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 1.“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

【最新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1.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知道多音字“假”的用法。会写本课9个生字。 2.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知道春节“开始、高潮、结束”的日子。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培养语感,能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理解自然段,找出各段讲的什么。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出示歌谣,激趣导课。 同学们,我在网上下载了一首歌谣,是关于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的。你们想读吗?(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喇叭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读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感受? 老舍先生有一篇文章,也写了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题目就叫:老北京的春节。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指导预习。

1.出示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想办法认识。 (2)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学能力较差。在课前预习,教师看不到学生预习的过程,不能保证人人参与预习。把预习纳入课堂,重在指导预习的方法,培养预习的习惯。) 2.小组内检查生字。 3.教师抽查“规矩、亲戚、预示、放假”的读法。指导“规矩”的写法。(读写结合,分散了写字的难点。)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同学们,你们能把课文通顺的读下来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春节的开始、高潮、结束分别在哪一天?你可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读书动笔的习惯。) 2.交流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腊八-----十九-----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 (开始)(高潮)(结束) 3.你觉得哪些段落写得最有趣?自己找出来读一读。 四、创设情景,精读品味。 1.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在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你能画出这一段的的总起句吗?(到了除夕可真热闹。)我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录像,也体现了除夕的热闹情景,愿意欣赏吗? 2.放映录像,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从这段录像上看到了或者联想到了课文中哪些句子,请你自己在座位上轻轻地有感情地读一读。

【单元统整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单元统整教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单元解读 (一)单元主题分析:本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虽然这些课文体裁和题材不同,但都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涵的人情美、文化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除此之外,本单元还编排了《口语交际:即兴发言》《习作:家乡的风俗》和《语文园地》。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在时间上比较应景,春节刚刚结束,学生对春节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印象与有趣的体验,这能让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与生活产生联结,使得文本境遇、生活境遇与文化境遇自然地融为一体,为单元统整教学提供积极的心理境遇。 (二)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第一,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第二,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不难看出,本单元阅读的关注点,就是表达的训练点。这样读写结合的单元,以读促写,读写联动,单元学习目标十分聚焦。六年级下册是小学与初中的过渡与衔接阶段。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有一定基础,比如,在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

点部分写具体等。那么,对于“分清主次,体会详写和抓住重点,写 出特点”,学生将在初中阶段得到怎样的提升呢?比如,在七年级, 学生还要学习“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三)对标学习任务群:在了解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课程内容及呈现方式上看看这个单元所属的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群,依据 本单元内容特点及课后习题要求,本单元可以归属于发展型任务群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本任务群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教学提示就情境创设、学习方式、学习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情景创设:本单元的情境创设既要考虑单元文本,也要综合考量语文要素及课后练习,还要统筹语文园地与习作安排。基于此,本单元的学习情境可以创设为: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作为小主人,怎样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家乡的风情风俗呢?在此情境下,学习主题可以确定为:“亘古通今,八方风俗来集锦”。 学习方式:结合本单元教学内容,在学习方式上,有以下几个关注点:第一,整合听说读写,在课后练习、习作、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基础上进行“从阅读到表达”的有序过渡。第二,重视拓展阅读,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更为广阔的阅读世界,同时,积累优秀古诗文。第三,关注实践过程,本单元的学习是以学生的生活与认知经验为基础,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1 北京的春节

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作品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有《老舍全集》行世。 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俗白,通俗易懂,朴实无华,京味儿十足。 【出示课件6】(2)出示词语,读一读。 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 提示:儿化音。后面的“儿”只做卷舌的动作,音不要读出来就可以了。 (3)出示句子,读一读。 a.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b.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提示:闲在:清闲自在。这是北京方言。老舍在《茶馆》里写道:“秦二爷,您怎么这么闲在,想起下茶馆儿来?” 3、初读课文,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提示:忙乱、热闹、喜庆、团圆。(板书) 三、厘清结构,分清详略。 1、北京的春节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提示: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时间之长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堪称之最。 【出示课件7】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从词语切入,体会老舍先生作品的“京味儿十足”。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一幅幅浓郁的北京春节画面。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 语或句子。 3.交流汇报,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的、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 同之处。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元旦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更,变更。一切事物或景象都 变得焕然一新。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 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三、细读 课文,了解习俗1.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2.默读课文,小 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主要事例写得详细一点。 时间主要事例腊八腊八粥,腊八蒜腊月十九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 意儿二十三祭灶除夕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 祭祖,守岁元旦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庙会元宵悬灯结彩,放 花炮3.交流,老师相机板书关键词。有不同意见的相互讨论。

4.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四、朗读体会,感受民俗1.通过阅读,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元宵节)2.除夕和元宵节这两天中你更喜欢哪一天,请找出相应的段落,试着把热闹喜庆的气氛读出来。 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腊月熬粥饺子腊八蒜高醋年糕逛庙会1.对照课文检查改错,评出本次的听写冠军。 2.讲解易错字。 “熬粥”的“熬”字,左上方的一竖不能和下面的一撇连成一 笔;“醋”字的左边不能写成“西”。 二、深入片段,品读课文1.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有哪几个时间段指名回答,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十九放年假,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元旦,元宵节2.准备过年。 ①在这五个时间段中,哪个时间段是准备过年的情景(腊八,正月十九放年假)②请找出课文中描写人们准备过年的段落。(1—7自然段)你想用哪个词语来形容人们准备过年的场面(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找出文中的“忙乱、紧张”)③大人在忙些什么小孩儿在忙些什么他们这时心情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④你最喜欢哪一种活动请找出来读一读。 ⑤指名朗读,读出你的感受。 3.过年时。 ①交流: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除夕、元旦、元宵)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热闹)②都是一样热闹吗默读思考:除夕、元旦、元宵这三个日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找出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说说体会(充足、丰盛)。 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A.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 B.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学会写15个字,如“醋、饺”,和35个词语,如“腊月、展览”等。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回忆春节时的热闹喜庆气氛,问学生是否喜欢过春节。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跟随作家XXX走进老北京,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并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3.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XXX、驼、浒”,并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再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时间。风俗惯 腊月初八。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腊月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预备充足 除夕。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铺户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庙会

正月初六。多数铺户开张,伙计们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节。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3.学生汇报。 4.问学生本文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写得详细呢?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等。详细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元宵节。这样写的好处是: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能够使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惯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强调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文章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2.学生选择春节中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说说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 二、品读课文,感受节日气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 1、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正(zhēng)月掺和(chān huo)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骆、驼、浒”,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 2.再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表。

续表

3.学生汇报。 4.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本文都提到了哪些日子哪些日子写得详细呢再讨论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本文提到的日子有: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正月初六、元宵节、正月十九等。详细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正月初一>、元宵节。这样写的好处: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能够使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文章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说说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 2.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节日活动或印象最深的部分。 3.全班交流。(重点关注“京味儿”语言。) 五、课堂小结。 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篇目完整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全部篇目完整教案 第一单元 1. 会写“醋、饺”等15 个字 ,会写“腊月、展览”等35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 ,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 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 - 第一课时 - 一、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1. 同学们 ,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 ,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扫清字词障碍。 1. 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正亿h e ng)脂和(ch a n huo)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骆、驼、浒” , 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 ,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 2.再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下

时间风俗习惯 腊月初八熬腊八粥 ,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到 腊月二十二孩子 :买杂拌儿 ,买爆竹 ,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 :预备过年的物品 续表 时间风俗习惯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预备充足 除夕做年菜 ,穿新衣 ,贴对联 ,贴年画 ,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元旦 (旧时指农历 正月初一)铺户关门 ,男人拜年 ,女人待客,小孩逛庙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